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汉武挥鞭 > 汉武挥鞭 第 38 部分阅读

第 38 部分阅读

    而吴蒯拿着陛下的诏令,满脸堆笑,不过是罚了区区三年的俸禄而已,实在划算得很。依陛下的默许,此番“马贼”的斩获是无需上缴国库的,除去重重的抚恤了死伤的将士,分到他手上的财物,仍足足抵得上三十年的俸禄还有余。

    (不想花太多笔墨在这种地方,觉得没多大意思,所以写得简略了点,大家见谅啦。)(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争议和缘由

    夏rì炎炎,景帝眼见边塞大局以定,激奋之余,只觉疲惫不堪。长达数月的高度jīng神紧绷,对于顽疾缠身的他,实在是不可承受之重。

    骊山甘泉宫乃是避暑疗养的圣地,简直是在万众期盼下,景帝终于带着老婆孩子移驾甘泉了。而朝堂的重臣们,也随即纷纷逃离蒸笼般的长安城,享受这难得的假期。

    南山下的皇家休闲山庄,早已住满了长安显贵及其亲眷。晚到的朝臣们压根无法入住,免不得被家中的河东狮吼上几嗓子。

    江都王刘非原也预料到盛夏的来临,会造成客满的情况,却丝毫没有扩建山庄的打算。用太子刘彻的话来说,山庄要做到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不是烂大街的便宜货sè。

    于是乎,长安权贵们的地位高低,权势大小立见分晓。大多早已入住山庄的中小贵族,自觉自愿的把住处让了出来,能不能讨好大贵族且不说,莫得罪了他们便已是谢天谢地。

    诸位皇子倒没有这些烦恼,他们在人工湖畔都拥有各自的三层小楼,依山庄的独特用语,这叫独栋临湖别墅。整个山庄,此等高端别墅不足二十幢,可谓样式各异,独具匠心。

    营建图其实来自于刘彻平时休闲时,信手画下的杂糅后世中西建筑风格的涂鸦之作。偶然被刘非瞧见后,惊叹不已,当即带走命工匠依图营建。

    这可苦了大汉工匠,刘彻压根就只画了外观图。他本就不是学建筑的,哪里懂得其中的奥妙,也从未想过要让人把它们营建出来。对于刘非这种自作主张的行为,他也无暇理会,也并不看好,巴洛克拱顶和哥特式拱顶,都不是那么好建的,何况他们根本不晓得内部构造。

    然而当刘彻早已遗忘此事时,刘非竟兴奋的告知他,十余幢别墅竟然全部营建完毕,还询问他有没有新的外观图。

    刘彻将信将疑的微服出宫,亲自到皇家休闲山庄欣赏了一番,对这种远看像教堂,近看像城堡,进去看像酒店的建筑惊叹不已。刘彻心中不由感叹,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山寨的能力更是无与伦比,或许应该称之为文化融合。

    别墅建好了,总是要住人的。早已眼巴巴盯着的诸位皇子,自然一人一幢,连带刘彻的小姨王夫人王兒姰膝下的四位小皇子,也都事先预备下,整好十套。

    如今景帝的十四个皇子,分成两派,泾渭分明。废太子刘荣哥三都是栗夫人所生,自然对唯刘彻马首是瞻的十个皇子恨之入骨,可谓水火不容。刘非从未考虑要分给他们任何好处,免得让刘彻恼怒,还平白摊薄了收益。

    剩余的数幢别墅可就不好分配了,即便刘非大肆宣扬,试图卖出高价,却讶异的发现,压根无人前来洽询。想来也是,如今这临湖别墅,隐隐成了顶级权贵的象征,在世家豪门云集的长安城,谁敢当这出头鸟?

    即便是太后的胞弟窦浚和皇帝的阿姊馆陶公主,都不敢吭气,免得没来由招人嫉恨。倒是老宗正刘通毫不避讳,花了千万钱购入一幢,此番前来避暑,还真就拖家带口的住了进去。

    刘非满心无奈,搞不懂好好的一桩买卖,咋就弄出了政治事件。眼看政治斗争不息,别墅铁定是卖不出去了。所幸依着太子刘彻的意思,匀出两幢,开了风致馆和雅趣斋,希望至少能挣回本钱。

    风致馆和雅趣斋,其实办得也就是琴棋书画,满足一下知识分子的jīng神追求。只不过受众不同罢了。

    风致馆接待的都是朝臣和学究本人,放眼望去尽是中老年的雄xìng动物。常常能见到几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围坐在棋盘边对弈,一壶山庄特制的新茶,便能喝上大半天。还有湖边亭子内捧着线状书,埋首经典的老学究,更是连茶水都顾不得喝。

    掉进钱眼里的刘非见状,心中满是悲愤。这些老不修,听着小曲,享受着凉风,一天下来消费不过数百钱,着实是赔本的买卖。

    雅趣斋就不同了,往来的大多是权贵家眷,尤其是女眷。所谓的棋,也是飞行棋,斗兽棋,跳棋。所谓的书,则是野史杂记,还有新近流传的小说体裁。各式饮品糕点,唯恐不jīng;各类用具,唯恐不奢;各种打赏,唯恐太少。整rì算下来,数十万钱的收益让刘非惊喜不已,严令侍者今后要对这些衣食父母愈加恭敬些。

    摒除了外界的诸多纷扰,孤零零的湖心岛上,蕴含湿气的微风轻轻拂过竹林,竹叶沙沙作响,为这炎炎夏rì,带来了丝丝的清爽之意。

    竹林中的古朴亭子内,四位老者正围坐棋盘旁,执子凝思,此乃四仙棋局,便是后世的四人围棋。

    所谓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围棋蕴涵着古代哲学中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圆地方、十九农节气、三百六十周天之数等等含义,其变化丰富,意韵深远。

    两人对弈尚且变化莫测,四人对弈,更要求棋手拥有超凡的计算能力、记忆力、创意能力、思想能力和判断能力。

    若论起当今大汉最适合摆下这四仙棋局之人,如今便在亭中。刘通、卫绾执黑,袁盎、刘舍用白。

    以往的四仙棋局是有战术的,“先以弱牵制敌强手,再以强打弱”,就是将本队中水平稍弱者安排在对方强手的上家,下一些让对方必须立即救急的棋,对方强手因受到牵制,无法照顾全局,接下来轮到己方强手出招,对付对方弱手,最终就可以克敌制胜了。

    然而,如今亭中四人,皆是老谋深算,思虑悠远的人物,棋力不相上下,棋局自是胶着不堪。一个多时辰下来,四人尽皆心力憔悴,颇有几分头晕目眩。

    袁盎和刘舍相视一笑,默契的投子认负,笑着感叹道:“宗正老当益壮,倒是我与桃候实在力不从心啦。”

    刘通捋着胡须,哈哈大笑道:“你俩就是劳碌命,终rì在朝堂和官署劳心劳力不说,还尽掺和些破事,怎及得上本王和卫绾悠然闲逸?”

    袁盎摇头苦笑,却没有言语。

    刘舍也是怕了这老爷子口无遮拦的xìng子,无奈道:“某也不愿落得两头不讨好,只是忝为御史大夫,身负监百官,劾朝仪的重任,不得不如此行事啊。”

    刘通端起几案上的茶杯,细细呷了一口,摇了摇头:“当今天子文治武功皆是成就斐然,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国库充盈,你小子还不时上表弹劾作甚,平白给自己找不自在?”

    未等刘舍反驳,他又扭头教训袁盎道:“还有你,陛下让太子监国,于情于理都轮不着你这个丞相说三道四。难道没看到周亚夫的前车之鉴?怎生愚笨到替那些心怀鬼胎的家伙做马前卒?!”

    袁盎皱了皱眉头,望向身侧卫绾,见他充耳不闻,满脸若无其事的表情,不免有些不忿:“卫公身为太子太傅,莫非也认为如今尚处稚龄的太子,足以担当监国的重任?”

    卫绾把玩着手中的棋子,微笑道:“甘罗十二为可相,如今太子殿下不rì届满十岁,又有袁公这样的贤相辅佐,还有刘公在旁纠错,便是监国又有何不可?”

    袁盎闻言哑然,他生xìng耿直,最见不得人装傻,所幸硬着头皮把心里话掏了出来:“如今陛下身体康健,正值盛年,太子若是过早干政,诸位就不怕。。。。。。”

    咳咳,刘舍清咳几声,把头撇向一侧,示意自己啥也没听到。

    卫绾则是连连摆手,说道:“自打就任太学祭酒,下官rìrì都在太学传道授业,从未过问朝堂之事。想来是读书读得迂了,实在无法领会丞相话中意味。”

    倒是老宗正不以为意,笑着斥责道:“你莫要为难他二人,你是‘强项丞’,脖子硬,也别连累他们。若不是陛下念你忠心耿耿,又有大才,你不知死了多少次。”

    袁盎长叹道:“既然陛下知晓某乃是为社稷计,从未徇私,为何仍要执意下诏,让太子入zhōng yāng官署,协同三公九卿理政?”

    卫绾怕他又要谈到犯忌讳的事,当即撇了撇嘴道:“自然是对你等处置的政务不甚满意,才让殿下从旁协助。”

    “胡说八道!太子殿下虽是聪慧异常,却尚不足十岁,难道还能比文武百官更熟悉政务!卫公此言,实在荒诞得紧!”袁盎闻言,不由怒容满面,就差指着卫绾的鼻子呵斥了。

    卫绾丝毫不以为忤,缓缓回话:“殿下论起处理政务,自然稍显稚嫩,不少细处免不得出些差池,你等只管查漏补缺便是。至于大局和眼界,你等当真能及得上殿下?”

    眼见袁盎意图反驳,卫绾复又道:“袁公只管询问太农令,两年来国库的盈余;再去询问朝中武将,羽林和虎贲是如何成军;还可询问少府卿,如今长安城内外的数千作坊是谁人开设;至于那贯穿京畿各郡,即将打通西北的宽阔大道,以及遍布大汉的各地常平仓,又是谁的手笔?”

    卫绾的话语掷地有声,说完却连自己都吓了一跳,感情殿下在短短两年间,默默的做下了如此众多的大事。而其余三人,也是百味杂陈,在夏rì的微风中,怅然若失。

    而此时的甘泉宫中,景帝望着胸有成竹的宝贝儿子,长叹一声:“如今诏令已下,待回京后,你便可以协同zhōng yāng官署理政。只是治河一事,事关重大,恐怕不是你可以掌控得住的。切记徐徐图之,先把各府盘根错节的干系理顺,再提治河,免得朝堂不宁,朕暂时还不想血洗朝堂。”

    刘彻认真的点头应诺,治河是历朝历代最难的事,贪污渎职的官吏屡见不鲜,肥差人人都抢,出了事故,朝堂各府却相互推诿。即便是到了新中国,也没有丝毫好转。连毛太祖都管不住张子善和刘青山。

    此番景帝在刘彻提出治河的规划后,特意让他先行协同三公九卿理政,便是为即将展开的治河计划预先考察和扶植人才,并梳理好各府的执掌,实在任重而道远。(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

    长安权贵们在皇家休闲山庄避暑,免不得外出游玩,泛舟滈水,看着河畔垂柳依依,开阔的田野村庄,倒也让人心情愉悦。

    山庄特意为为权贵们准备了竹筏,水面下是巨大的原木,上方是数层笔直而紧密的竹筒,比一般的轻舟还要稳当得多。夏季南山附近的滈水流速平缓,徐徐微风也掀不起大浪,宽大的竹筏可保权贵们安全无虞。

    山庄内的人工湖便是从滈水引渠,挖开了宽阔的水道,权贵们的竹筏可从水道划出山庄,直入滈水。只需让侍卫租用几道轻舟,远远跟在竹筏后,便可尽情游览水光山sè。

    袁盎和刘舍平rì忙于政务,难得出游,此时坐在竹筏上,顺流而下,欣赏沿岸景致,倒也颇为闲逸。他们让随行侍者在竹筏上支起几案和席垫,品茶论道,惬意非凡。

    今rì二人心情愉悦之下,竹筏行得远了些,不知不觉便漂流出十余里。两人饮罢清茶,正要吩咐随行侍者回返山庄,却见此处岸边的大片田野,竟已隐隐微黄,不由有些疑惑。

    山庄特意在竹筏上替权贵们备有陪游侍者讲解沿途风光,以及诸如绝龙岭这类久远的传说。袁盎和刘舍皆是饱学之士,倒也并未需他多做解说,此时眼见岸边田野有些异样,正好可以向他询问:“如今不过季夏,此处庄稼为何已然抽穗,眼见便可收割了?”

    陪游侍者躬身道:“回丞相,此处农田乃孤儿院的官田,田内种植的不是粟禾,而是水稻,夏季正是稻苗灌浆抽穗的时节,下过几场雨,便已隐隐成熟。今年又是好年景,看这长势,怕是不等立秋便可收割。”

    “哦?不需等到十月便可收割?”袁盎闻言,面有喜sè的追问道。

    千万别小瞧提早收获的一个月,大汉北方主要的农作物粟米,收获都**前后,不少百姓到了**月,家中余粮就已所剩不多。此时若是能收割这水稻,便能大大缓解粮食缺口,在心系万民的袁盎眼中,实在是天赐的宝物。

    “正是如此,草民的叔父便在孤儿院内的农学院做先生,平rì常常提起些农事,草民这才知晓水稻的情势。”陪游侍者恭敬的答道,脸上隐隐有几分骄傲的神情,仿佛自己的叔父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袁盎倒是没有在意,迫不及待的吩咐道:“快靠岸,老夫要亲眼看看这水稻。”

    随行侍者服侍袁盎多年,自然知晓自家老爷的xìng子,当下不敢怠慢,急忙朝岸边划去。片刻后便已靠岸,又在袁盎的不断催促中,待侍卫的轻舟随之靠岸,一行十余人朝稻田行去。

    稻田边,不少总角童子正拎着网兜,兴奋的笑叫着。农田需要灌溉,每一片田均有渠道贯穿。渠道经过的每丘田边都有闸口,以便拦水而灌。一条渠道有十来个闸口。

    水渠三面皆天然泥土,闸口下有水坑。即使渠水不流,水坑中依然有水囤积。水中有从上游顺流而下的各sè鱼类;水坑底部是淤泥,躲藏着泥鳅黄鳝。

    童子们挽一个簸箕,把渠道源头水用泥石堵住,尽量不让漏水,然后从渠道上游到下游,把个闸下的水坑轮流用面盆往外泼水,颇有竭泽而渔的意思。然后用双手如掘荸荠掏花生般把淤泥一寸寸扒开,每次双手下去,总是充满期待,自然惊喜也是不断。

    在渠道下游末端用罾架着,水能够通过罾的网眼流走,侥幸从上游逃脱的鱼就被网在这里了。

    袁盎和刘舍平rì总在官署忙碌,连家中子孙都甚少陪伴,许久未见到这般童趣,心情愈发愉悦,平常总板着的老脸,也不由松了几分。

    然而就在众人继续前行时,刘舍的脸sè微沉,越众而出,大步朝前方的田间跑去。袁盎见状颇为意外,忙跟了上去,同殿为臣多年,他还从未见过刘舍这般神sè。

    “晴儿!”刘舍跑到田间,yīn沉着脸低喝道。

    袁盎闻言一愣,扭头望向稻田,却见一个黄裳少女,微撩罗裙,蹲在田边,守着一个大鱼篓,忽闪忽闪的大眼中满是惊讶和闪躲,不敢直视怒气冲冲的刘彻。仔细一瞧,正是刘舍的嫡亲孙女刘晴。名满长安的才女,如今宛如农妇般,纤纤玉指上尽是淤泥,罗裙上也溅上了不少泥点,也怨不得刘舍发怒。

    “刘爷爷,你怎么来了?”清脆的声音响起,又一个少女跑了过来,手里抓着一尾活鱼,正死命的挣扎着。

    刘舍抬眼一瞧,复又眩晕了几分,来人正是大理卿王轩的千金王嫣,全身上下满是泥污,红扑扑的小脸上,泥水和汗水混在一起,脏兮兮的模样让人哭笑不得。

    “哼!瞧你们的样子,实在有辱门风!”刘舍气得胡须上翘,瞪着惊慌失措的晴儿,呵斥道:“还不快起身,跟某回去!”

    “刘御史言重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缓缓行来,毫不顾忌刘舍的威势,微笑道:“她们是随本妃出游,虽说玩得有些随xìng,也算不得有辱门风吧?”

    “袁盎见过王妃!”袁盎定睛一看,认出这少妇乃是长沙王妃陈婕,忙悄悄拉了拉刘舍的衣袖,即便是他心中有气,礼数却不可废,躬身行礼道。

    刘舍皱着眉头,却也只得随着行礼。陈婕也赶忙屈膝回礼,袁盎和刘舍位列三公,她虽贵为诸侯王妃,也要毕恭毕敬。

    “王妃既是带着某家的不肖孙女出游,怎能任由她胡来?”刘舍面带不悦,王大理府上的王嫣从小顽劣淘气,在长安城是人尽皆知的,这长沙王妃陈婕与她乃是姑表至亲,纵容她肆意玩闹也是情有可原,然而带坏自家向来乖巧懂事的晴儿,实在让刘舍有些埋怨。

    陈婕拉住了正yù反驳的嫣儿,缓缓道:“这怎能说是胡来?农者乃国之大事,历代天子尚年年亲垦,今rì她们二人不过帮着皇子们收拾些鱼虾,怎的到了刘公眼里,却是不堪之举?”

    袁盎和刘舍闻言一愣,没有理会陈婕的辩解,而是迅速抓到了话中的重点。皇子们?两人扭动瞬间有些僵硬的脖子,顺着陈婕饶有趣味的眼光望向稻田,只见到面sè尴尬的数个少年,在田中站直身子,正讪笑着不发一语。

    “皇兄,快看,螃蟹!螃蟹!”一个满身淤泥的童子丝毫没有在意面面相觑的众人,从满地泥水里站起身子,高举着手中的螃蟹,兴奋的向身边的少年献宝。

    少年强笑着接过童子递来的螃蟹,面sè尴尬的夸奖了他几句,也不顾他身上的泥水,抱起来就缓缓走到田边,把螃蟹放入晴儿脚下的竹篓里。

    他随即走上田坎,简单整理了一**上的衣襟,朝目瞪口呆的袁盎和刘舍道:“孤王原打算过些时rì再去拜会丞相和御史,不料今rì在此处碰上,倒是巧了。”

    “。。。。。下官见过太子!见过诸位王爷!”袁盎二人赶紧朝刘彻行了一礼,复又朝稻田里的几位皇子躬身道。

    “无需多礼,今rì孤王原打算和几位皇兄带着乘儿游览下田园风光,不料乘儿见农学院的学子们正在田间收取渔获,看看稻田养鱼的收效,遂起了玩心,所幸就陪他玩上一会。”刘彻咧嘴解释道,轻轻拍了拍怀中清河王刘乘的小**,让他老实一点。

    刘乘不过五岁,哪里懂得好歹,哇哇的闹着要继续下田捞螃蟹,眼见突然出现的两个老头坏了他的好事,圆滚滚的小眼死死盯着他俩,仿佛生死仇敌一般,盘算着回宫后让父皇打他们板子。

    袁盎哑然无语,倒是刘舍不依不饶,汉初虽然男女之防不及后世,然而他依旧对宝贝孙女抛头露面的和诸位皇子胡混感到气愤,虽不便责备太子和皇子们,却不妨碍他管教孙女:“晴儿,回去后禁足一月,好好想想错处!”

    向来心直口快的陈婕闻言,耷拉下脸道:“刘公好不讲理,晴儿何错之有?是本妃强拉着她一同出游,若要有错,也是本妃的不是,要打要罚,悉听尊便。”

    “妇道人家休得胡言,快向御史赔罪!”长沙王刘发此时也从稻田里迈上田坎,闻言赶紧斥责道,刘舍身为御史大夫,平rì里时常**诸侯,刘发也没少被波及,生怕招惹了他。

    哼!陈婕翻着白眼,满脸不服。刘发向来惧内,也拿她没办法,只好赶忙上前,对着面sè铁青的刘舍躬身道:“是本王管教不严,还望刘公莫将妇道人家的迂话放在心上。”

    伸手不打笑脸人,见刘发恭敬的作揖认错,刘舍也不好发作,又看向宝贝孙女,见她低着小脑袋,眼眶通红,大滴大滴的眼泪滑落脸颊,一时心软,只得长叹一声,不再言语。

    眼见气氛有些尴尬,擅长察言观sè的赵王刘彭祖赶忙上前,笑道:“些许小事,原本是咱哥几个陪着乘儿嬉闹,恰好碰上皇嫂带着两位贵女游玩至此,遂请她们帮着收拾渔获罢了。”

    刘彻心中暗暗赞许老八说得巧妙,抓住了刘舍最在意的重点,点出并非是他孙女和众皇子相约在此,而是恰好碰上,两者之间在古代是有极大差异的。原本刘彻也可以出面缓颊,但是不免落了下乘,身为太子之尊,向臣下解释实在很没面子。(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谋划(上)

    是夜,刘彻并未偕幼弟刘乘回返甘泉宫,而是索xìng下榻在皇家休闲山庄。这是他首次入住山庄,自然要和诸位皇子举行场家宴,以示亲近之意。皇子们的正妃也都列席饮宴,将近二十人的盛宴,场面十分热闹。

    家宴摆在了赵王刘彭祖的别墅里,虽说他只排行老八,又不似刘非般才华卓越,却隐隐成为其余皇子的粘着剂,但凡要相聚饮宴,第一个想到的地方便是他的府邸。对于刘彭祖的交际手腕,连老五刘非都佩服不已。且不说终rì飞鹰走狗,不务正业的刘余和刘胜最爱找刘彭祖出主意,便是以yīn狠暴戾闻名的胶东王刘端,也和他亲近异常,连带着xìng子都rì渐平和了几分。

    刘彻倒是不觉意外,史书记载的刘彭祖本就是个阿谀奉承,巧言善辩的狡诈皇子,自然有拉拢人心的本事。刘彻并不厌恶这样的皇子,只要他没有篡逆的野心,能团结宗室自然是最好,甚至将来让他接替刘通,担任宗正,想来也算人尽其才。

    酒过三巡,刘彻看着姗姗来迟的刘非,微笑道:“多rì不见,五皇兄倒是消瘦了几分,莫不是遇到了难事?”

    满头大汗的刘非端起食案上的冰镇梅汤,一饮而尽,随即摇头苦笑道:“诶,眼看匈奴战俘已入了上郡,不rì便可抵京,诸般事宜让本王忙得焦头烂额。”

    “父皇将拍卖战俘一事,交办给皇兄,乃是看重皇兄大才。若是处置妥当,来rì定然还有重任要托付于你。”刘彻笑着勉励道。

    刘非眉头微皱,认为刘彻是顾忌自己干涉政务,忙连连摆手:“殿下说笑了,本王早已无心朝堂之事,一心只想好好经营集团的商务。”

    见刘彻笑而不语,一旁的刘彭祖接过话头道:“五哥多心了,适才五哥未到之时,殿下还提到让我等多多协助五哥,让咱们的集团放开手脚,多办大事,替父皇分忧。”

    刘非闻言一愣,望向刘彻,见他颌首认同,茫然道:“如今集团正修筑京畿各郡的交通要道,不rì那西北大道也要开建,若这还不算大事,父皇还有何要务示下?”

    “治河!”刘彻没有再吊诸位皇子的胃口,轻轻吐出两个字。

    咣当,一向极重风度的刘非,手中的汤碗滑落在桌案上,目光炙热不已。其余皇子也是如饿狼一般,眼冒绿光。他们不是傻子,治河是多大的肥肉尽皆心中有数,若能揽到手中,收益之大不可估量。

    良久后,刘非才缓过神来,心中狂跳的试探道:“治河事关社稷,历来由朝廷主持,父皇当真会交办于我等?”

    “天下至亲,莫过于骨肉血脉,难道众位兄长还比不上外人可信?”刘彻微笑着抛出定心丸,复又做出讶异的表情:“莫不是皇兄力有未逮,忧心无法处置周全?”

    刘非是何等人,自然听出刘彻出言相激,却丝毫未放在心上。这样的激将法,他恨不得天天都有,忙道:“殿下但可安心,本王和众位兄弟合力,定能将治河之事办得妥妥帖帖。”

    刘彻颌首笑道:“如此甚好,早在皇室实业集团创立之初,孤王便和诸位皇兄提及,rì后勿要与民争利,只需修桥筑路,开发矿藏,便足以让我大汉宗室世代享尽荣华,又可造福百姓,功在社稷。”

    诸位皇子闻言,尽皆颔首认同。无论在任何时代,只要未曾改朝换代,有了政策倾斜,从事基建和矿产的大型集团才是最稳固的企业,几乎毫无风险可言。当然刘彻还有些许考量尚未宣之于口,便是一直在心中盘算的大汉金融业,后世的石油巨头最终都进入金融领域呼风唤雨,若在大汉沿袭,不知是福是祸,尚需多加思量才是。

    刘彻似乎想起了什么,复又问道:“对了,既然父皇让皇兄负责拍卖战俘,不知场地可曾准备妥当?”

    刘非点点头:“多亏有殿下送来的条陈,已在北阙甲第弄了个拍卖场,诸般布置也齐备。”

    “哦?如此之快?”刘彻闻言一愣,面露讶异之sè,自从他向刘非提出营建拍卖场地,至今不足半月,若是已经建成,这速度实在太惊人了。

    “淮南王前年依着天上rén jiān的模子在北阙甲第建了个乘风阁,花费了数千万钱,不料经营不善,萧条得紧,恰好咱们要建拍卖场,所幸花了千万钱盘了过来,倒省了不少银钱。”刘非满脸戏谑道,当初淮南王刘安在国宴受辱后,遂建乘风阁,想抢天上rén jiān的买卖,落太子刘彻的脸面,在长安权贵圈子里是人尽皆知的事。

    刘彻思索片刻,方才回忆起来,饶有趣味的问道:“孤王似乎听国舅田胜提起过此事,说是这乘风阁用料讲究,布置奢华,比天上rén jiān都要强上不少,为何淮南王还要将其贱卖?”

    “乘风阁建成之初,为了招揽宾客,未曾如天上rén jiān用那贵宾卡的章程,用具和饮食倒是学了十成十。权贵豪门怎会花大价钱,去那侍卫仆役都能出入的地方消遣?”刘非满脸鄙夷之sè,显然对淮南王的经营颇为不屑,“眼看门前冷落,淮南王才又在乘风阁摆下酒宴,广邀宾客,试着发放了贵宾卡,却只有些想进天上rén jiān,而不得其门而入的小世家赏脸。如此一来,进出乘风阁的就只是些不入流的权贵。大世家见状,愈发觉得去乘风阁消遣是自降身份,花了大钱还失了脸面,自然更不会登门了。”

    刘彭祖闻言笑着接话道:“画虎不成反类犬,指的便是咱们这位皇伯了。”

    刘非点点头,复又幸灾乐祸道:“倒是田胜jīng明,当初不但没有对淮南王开建乘风阁有任何焦虑,反而让旗下的建筑公司帮着营建,活活坑了淮南王数千万银钱,外加上两年来贩售给乘风阁的各类糕点饮品,奢华器具,生生把咱们皇伯十余年的积蓄赚个jīng光。恰逢殿下被册立为太子,父皇命各地减赋三年,皇伯又广蓄门客,常年入不敷出,早就打了变卖乘风阁的心思,只是无人愿意接手罢了,正好便宜了我等。”

    刘彻习惯xìng的耸耸肩,他打心里就没在意淮南王这种不痛不痒的挑衅行为,连高端大气上档次都理解不了,还要开高级休闲会所,赔不死他。

    “既是如此,想来有皇兄筹划,这拍卖战俘一事已然无碍。只是孤王觉得若单单拍卖战俘,还是颇显无趣,不如再额外增加些物品,免得今后这拍卖场闲置下来,岂不可惜?”

    “哦?殿下的意思是要将这拍卖场做成长久的买卖?”刘非不由来了兴致,如今对于赚钱的法门,他是极有兴趣的,忙追问道:“除了奴隶,还能卖些啥物件?”

    “真要论起来,这范围就广了,除了些珍惜物件,还可以拍卖各个商行委托寄售的货物,大宗的丝绸,粮食,乃至田产宅院都可尝试。只需此番把名头打响,便是一桩稳赚不赔的长久买卖。”

    刘非皱着眉头,有些烦恼:“若是早知如此,前些rì子就该着手联系商家,眼看不rì便要拍卖战俘,缓不济急,实在可惜啦。”

    “皇兄莫急,孤王此番前来,还带了些珍奇事物,倒可充作拍卖品,想来能让权贵们争相竞价。”刘彻微微一笑,扭头对身侧侍立的内侍李福吩咐道:“让人去孤王下榻的别墅把准备给皇兄和皇嫂们的礼品都搬来此处。”

    厅堂内的众人闻言一愣,显然没料到刘彻此番前来还带了礼品。诸位皇子倒还不甚在意,只是一直默默用膳,不敢吭声的皇妃们尽皆面露喜sè。

    太子殿下送出的礼品,自然分量不轻。从之前送出的特级贵宾卡,到香水,首饰和皮草这些小玩意,但凡有些新奇事物,殿下总不忘给诸位皇嫂备上一份,大大满足了她们的虚荣心,少不得拿出去和闺蜜炫耀。特别是自打入住了皇家庄园,诸位王妃在长安贵妇圈可算是风光八面,对殿下自然感激不已。

    就在众人翘首以盼的等待中,几架八尺有余的器物先被侍卫们小心翼翼的抬到厅堂正中,诸位皇子和王妃尽皆起身离席,围着这些嵌满宝石的器物挨个欣赏,虽觉得做工jīng美,却不知晓所为何物。

    眼见众人疑惑,刘彻微笑着上前解释道:“此物名为落地钟,乃是计时的器具,钟盘上宝石代表着十二个时辰,指针每转动一圈,便是六个时辰。每rìrì差为两刻钟,若想确保无误,便需每rì调校。即便如此,也比rì冕和沙漏要来的jīng确许多。”

    众人面露新奇之sè,愈发仔细的查看,果然见到钟盘上用宝石镶嵌出子母印丑的字样,金灿灿的指针不时还微微移动几分。众人仿佛见到了稀世奇珍,小心翼翼的摸了又摸,连带议论声都轻了几分,仿佛怕扰乱了指针的运行。

    刘彻对这些土老帽的行为默然无语,他其实对这些钟表不甚满意,依着如今的冶炼工艺,发条的制作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刘彻只能参考古希腊人制造用齿轮系统组成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计时器,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再使用重锤打点,才堪堪达到了后世公元十三世纪左右的制钟工艺。

    jīng确度的不足,便只能在外观上多下功夫,想来诸位皇子和王妃如今这般喜爱,更多的还是在于落地钟jīng美和独具匠心的外观,把它当做奢华的摆设罢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家宴谋划(下)

    若说落地钟仅是让厅堂内的众人感到新奇,随之被缓缓抬到数个桌案上的小巧jīng致的自鸣钟更是引发了众人的狂热。

    铜镀金卷帘白猿献寿钟的整体由上、中、下三层组成。钟上弦后,在乐声伴奏下,上层的伞盖转动,麒麟左右摇头。同时,中层卷帘上升,仙猿走出拱门,向前探身下跪,双手前伸掰开仙桃,小猿也上下挪动胳膊作献桃状,十分有趣。

    象拉战车钟反映的是象兵开赴战场的情景。大象的鼻子、尾巴、眼睛都可以动。花样如此繁多,几乎让人忘了这是用于计时的钟表。更为奇特的是,战车的轮子居然可以滚滚前行!

    。。。。。。

    当这些半人高的座钟摆放完毕,诸位皇子丝毫没有客气,口中道谢不已,索xìng嘱咐下人将看中的座钟好生抬回自己的别墅,生恐太子刘彻变卦一般。

    刘彻倒也不以为意,自顾自的逗弄着怀里的小刘乘,还让李福取来一个放大镜让他随意耍弄。对于这个最小的弟弟,又是小姨王兒姰所出,刘彻是十分喜爱的。所谓三岁看老,如今五岁的刘乘,已表现出足够的聪慧和好奇心,刘彻经常将其带在身边,以便随时教导,其实是抱有某些私心和恶趣味,打算从小调教出一个较具现代思维的亲王。

    如今的刘彻虽然风光八面,顺风顺水,然而却显得有些孤独,这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必然造成的心理障碍,在后世短短十年就会形成代沟,何况刘彻超越两千多年的时代跨越,想要找到能充分沟通的对象,简直难于登天。为了自己将来不至于太过寂寞,还是要从娃娃抓起。倒也不怕刘乘将来做出什么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事情,毕竟等他长大,刘彻也早已是大汉天子,想来也没人敢再炸刺。

    眼见座钟和落地钟尽皆被下人抬走,众人尽皆重新入席。还未赏玩够的诸位王妃心中虽欢喜自家王爷得了这jīng奇的宝物,却仍隐隐有几分失望,毕竟钟表对女xìng的吸引力并不强,这礼品和她们原本的期待难免有些落差。

    刘彻在前世好歹也算活了二十多年,简单的交际能力还是有的,哪会看不出她们的小心思,朗声笑道:“皇嫂们莫急,钟表乃是给诸位皇兄的礼品,孤王尚有一新奇的好物件要赠予嫂嫂们。”

    王妃们闻言暗喜,脸上却不由有几分羞赧之sè,不想竟被太子殿下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诸位皇子则纷纷扭头看着自己的婆娘,觉得实在有些失面子。王妃们更是臊红了脸,唯有长沙王妃陈婕杏眼圆瞪,直勾勾的和长沙王刘发对视。刘发心肝猛颤,赶忙移开视线,不想被其他皇子们尽收眼底,不由捧腹大笑起来。

    刘发倒是不以为忤,挠着头无奈的苦笑着。反正他惧内的名头早已响彻大汉,如今在自家兄弟面前,也没必要刻意掩饰。反倒是陈婕面露隐隐的愠怒,心中生出悔意,自责不已,暗暗决心将来在外还要多给王爷留些颜面。

    “李福,去将香皂取来。”刘彻微笑着吩咐道。

    李福应诺而去,片刻后,将一个个巴掌大雕花木盒放到众人各自桌案之上,上面的雕刻着各种不同栩栩如生的花朵。王妃们迫不及待的打开jīng美的木盒,掀开里面的绢帛,露出里面颜sè各异的块状事物。

    “好香!”陈婕惊喜的叫道,取出这殿下所称的香皂放在鼻端,复又深吸一口气,“是玉兰花的香气!与盒子上的雕花一般。”

    “我这方香皂是栀子花的香气!”

    “是( 汉武挥鞭 http://www.xlawen.org/kan/385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