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意大利不面 > 意大利不面 第 21 部分阅读

第 21 部分阅读

    紧密团结在以意大利法西斯党委核心的领导集体周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意大利的和平崛起而努力。在这次演讲中,芒果发现自己当了两年的领袖,这口才是越来越好了。再集合当年为了考公务员背过的那些资料,现在说起来可是一套一套,要深度有深度,要创新有创新。

    第二天也就是137年1月2日,《联合王国和意大利关于地中海西部维持现状的宣言》在罗马签字。\在原来的那个面位上,该宣言其实是英国以正式承认意大利对阿比西尼亚的吞并,以换取意大利收敛其对西地中海的野心。毕竟,牛津和剑桥培养的英国政治家虽然高举绥靖主义的大旗,但是他们并不愚蠢。他们明白墨索里尼对弗朗哥的支持,其实就是为了谋取对西地中海的控制。

    正如艾登首相在下院演讲时说得那样,对于联合王国,地中海不仅仅是一条捷径,而是一条主要的干线。在这些水域的自由通航权,对英联邦各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利害关系。\为此,英国人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一些“次要的国家或是次要的利益”。但在,现在芒果所在这个面位上,意大利虽然赢得了侵阿战争,但是阿比西尼亚依旧是一个主权国家。那么联合王国自然无法拿“承认阿比西尼亚是意大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筹码与墨索里尼谈判了。为了让墨索里尼放弃对西地中海的野望,英国人不得不找到另一个牺牲品。

    中东,这里欧亚连接的纽带,而且扼守这苏伊士运河,显然英国人不可能让意大利人的爪子伸过来。\

    非洲,那里资源丰富,但是远离欧洲中心,英国人可以给,可惜意大利人不敢兴趣。

    最后,双方的目光落在了巴尔干,这个出了名的火药桶上。早在11年,当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有关由阿尔巴尼亚邻国共同瓜分阿尔巴尼亚的计划被英法否决后,意大利人一直耿耿于怀。现在,该是时候纠正当年的错误了。

    分割线

    相对于芒果的春风得意马蹄欢,13年最后几天对于西班牙国民军的领导人而言是灾难性的。\“重巡洋舰巴利阿里号将在船坞里至少要呆上一年”这个消息无疑是致命的,这意味着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共和国方面将借此获得制海权。根据国民军的估算,维持30万大军的运作,每天至少需要00吨的物资(不含食品),而其中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对此,哪怕是陆军出身的国民军高层也知道,一旦失去了制海权就意味着失败。\

    面对这样岌岌可危的局面,国民军的海军是靠不住的,这支海军已经在装备和气势上被共和国打败了。唯一的解决之道是寻求外援。于是,国民军的代表开始频频向德意顾问示意,请求他们帮助国民军消灭共和国的海军。德国人对于这样请求显得束手无策。3年的德国海军刚刚开始复苏,显然不可能大张旗鼓来到西班牙助战。而德国空军缺乏反舰经验,一时半会也搞不定共和国的舰队(德国空军的反舰训练一直要拖到40年才有点眉目)

    就这样,历史的重任再一次落在伟大的意大利皇家海军的身上。\作为世界海军五强之一,意大利海军自然不会把共和国的舰队放在眼里。而意大利的海航与空军更是有联手击毁“海梅一世”号战列舰的佳绩。如果意大利人能出手,那么摧毁共和国的海军力量自然是小菜一碟。可惜芒果同志自有他的想法,他断然拒绝国民军方面要求出动意大利部队摧共和国舰队的请求。在这位伟大领袖看来,一旦摧毁了共和国的舰队,制海权就将会易手,那么国民军就有可能凭借切断共和国的外援通道以结束战争。\而这是和他力求西班牙战争长期化的初衷是格格不入的。

    不过,作为意大利的小弟,芒果还是决定拉弗朗哥一把。毕竟国民军被人掐了脖子,也是有断气的可能性。于是领袖大笔一挥,三条卡洛·米拉贝洛级驱逐舰被出售给了国民军。这批驱逐舰建造于114-117年,设计时就是按5000吨的轻巡洋舰按比例缩小而成,满载排水量高达2040吨,最大航速34节,火力为单管152mm炮一座,单管102mm炮七座,双联装450mm鱼雷发射器两座。\

    之所以选择这级驱逐舰,一方面是因为以该级舰的火力完全可以抗衡共和国舰队里的轻巡洋舰;另一方面是因为芒果同志历来对那些独独强调对海火力的驱逐舰没有好感,在他眼里的理想驱逐舰是扛120mm高平两用炮的通用驱逐舰。现在尽快把这样老家伙裁掉,海军才会集中力量造装新120mm高平两用炮的新驱逐舰。

    但是怎么交付这批驱逐舰成为了意大利外交部的大难题。因为13年月3日,在法、英的倡议下,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27国家签订了“不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协定”,该协定规定禁止把武器输往西班牙,同时也禁止西班牙购买的武器过境。\意大利人虽然一方面派出有上万名“志愿者”在西班牙参战,另一方面,偷偷地向国民军方面提供军火,但是像驱逐舰这样的大家伙要想瞒天过海交到弗朗哥的手里还是要好好想个办法。

    不过,这难不倒芒果。

    一周之后,红海的海面上,三条卡洛·米拉贝洛级驱逐舰劈波斩浪。\在驱逐舰的舰首飘扬着一面由绿、黄、红三色为底,中间雄踞一只黑狮的旗帜,展示着这支舰队属于新成立的阿比西尼亚皇家海军。根据13年签订的《意大利王国与阿比西尼亚王国友好合作条约》,意大利在意属厄立特里亚南部与法属索马里之间提供一个出海口给阿比西尼亚。根据这一条约,阿比西尼亚从一个传统的内陆国家变成了一封红海沿岸国家。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海军力量成立了阿比西尼亚的当务之急。阿比西尼亚人将目光投向了意大利,希望从意大利人哪里获得帮助。

    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乐于助人的意大利人冰释前嫌,向阿比西尼亚出售了三条卡洛·米拉贝洛级驱逐舰。现在,年轻的“阿比西尼亚水兵”正在意大利教官的帮助下熟悉这些威力强大的战舰。不过,这三条军舰上的水兵肤色都是白色,这与他们的“阿比西尼亚”国籍有些出入。不过,作为一个遥远的非洲小国的不起眼的海军,这个怪事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

    三个月后,阿比西尼亚政府宣布,因为该国政府因为糟糕的财政无法担负维持这三条驱逐舰的维持经费,经萨尔.塞拉西皇帝同意,该国准备租赁这三条驱逐舰。很快,西班牙弗朗哥政府经过与阿比西尼亚王国政府的友好协商,租赁了这三条驱逐舰。这时,全世界才明白了为什么当初这些驱逐舰上会有那么多操西班牙口音的白人水手。不过,既然阿比西尼亚不是《不干涉西班牙内战协定》的签约国,自然无法阻止这批军舰流到弗朗哥手中。

    lor:#f00rrline;}

    第29节、明灯国

    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岸,与意大利隔着奥特朗托海峡相望。:阿尔巴尼亚人认为伊利里亚人是他们的祖先。不过历史上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斯拉夫人、拜占庭帝国、土耳其人都曾经在这里留下过自己的印迹。112年,作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政治遗产,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不过在两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片土地成为了战场。奥匈帝国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北部,意大利占领其东南部,法国占领了其中部的都拉斯港。\甚至连塞尔维亚人都不把阿尔巴尼亚的国境线当会事,战败的塞尔维亚军队直接穿越阿尔巴尼亚的国土逃向希腊以躲避奥匈帝国的追兵。可见在欧洲国家的领导人眼里,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不过是个地理名词。万幸的是在11年的巴黎和会上,可怜的阿尔巴尼亚人遇到了“全世界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救世主”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此公的帮助下,阿尔巴尼亚的领土与独立得到了保障。\(相比之下,“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先生只得泪流满面在山东发来贺电)

    伟大的芒果同志对于明灯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阿尔巴尼亚曾被盛赞为欧洲的一盏明灯)并没有好感,在他眼里这个小国贪得无厌而又自视清高。所以,当外交部长齐亚诺表示,英国人准备在巴尔干问题上支持意大利人的领土要求以换取意大利对西地中海现状的维持时,芒果决定拿这个小国开刀了。\在本来的历史面位上,意大利对明灯国的入侵发生在13年的4月7日,在整个过程中意军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顺利程度堪比德军进入奥地利。现在意大利人又得到了英国人的默许,吞并明灯国易如反掌。

    不过,正如放弃吞并阿比西尼亚一样,这次芒果也不打算吞并明灯国。一方面,这可以展示意大利一贯坚持的“和平崛起道路”的诚意。\另一方面,芒果作为一个穿越者自然知道武装吞并是效率最低的控制手段,所以他宁可采用经济侵略的方法来完成对明灯国的“占领”。

    13年的1月15日,在经过友好的协商后,意大利王国和阿尔巴尼亚王国签订了《经济友好合作协定》,这个协定为意大利公司进入明灯国投资开厂、开矿打开了方便之门。而明灯国则通过意资企业获得了大量的税收,解决了失业问题。\到了13年的年底,意大利在明灯国投资了30个以上的项目,累积投资金额已经达到了20亿里拉以上。这些意资企业的到来给明灯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而且薪酬也要比本地企业或在家务农要高。据说,哪怕是最普通的矿工其收入就相当于地拉那(明灯国首都)的普通公职人员。一时间,到意资企业找工作成为了明灯国年轻人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首选。以往很热门的明灯国公职人员选拔考试也因为大量的优秀青年选择投身意资企业而报名人数锐减。\

    30年代的明灯国,最值得关心的出口商品是石油、铬矿石(铬是不锈钢的主要原料)镍矿石(镍是装甲钢的主要原料)和铜矿石。特别是镍,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国际市场上管制积极严格,难以进口。所以,意大利人投资项目也主要集中在采掘业。而明灯国政府则将意资企业上缴的税收主要用于道路、港口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意大利企业来明灯国投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两国友好协定签字前,明灯国的石油年产量大约在30万吨左右,而在铬矿石和铜矿石的开采意大利企业也有涉足。在大量意大利资本涌入后,石油、铬矿石和铜矿石开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镍的开采就有一点比较麻烦,明灯国的镍矿石先天不足,主要是以红土矿的形式出产,而在30年代对于这种矿石的有效利用还是个大问题。\哪怕是作为穿越者的芒果也只是依稀记得在70年代土鳖国曾经帮助明灯国设计了一个氨浸处理氧化镍矿的湿法冶炼厂。不过,既然知道了先用液氨对红土矿石进行浸泡再提取,那么剩下的问题就交给“X”小组的化学家去解决了。(历史上是古巴的尼加罗厂Niero Nickel Pln在40年代首次运用氨浸湿法流程处理氧化镍矿)。\

    面对本国矿产资源被意大利资本所控制,无节制地开采,一些明灯国的专家开始大声疾呼,希望政府能出面用行政的手段阻止这种涸泽而渔的局面。但是,当明灯国的艾哈迈德·左古(hmed Zogu)国王面对节节上升的GDP,当地方官员们面对着日益增高的税收,当明灯国普通老百姓面对高薪的工作岗位,这样的呼声变得如此的苍白。于是“定期枪毙一部分专家有利于国家稳定”成为了明灯国新的国策。\

    大量意大利资金的涌入明灯国,大量的意资企业在明灯国新建,大量的明灯国国民受雇于意资企业,大量的税收由在阿意资企业上缴,这使得明灯国的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良好局面下,为了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国民经济发展、价格总水平调控和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政策,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在意大利专家的帮助下,明灯国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这个新的部门就是阿尔巴尼亚王国改革与发展委员会。

    137年1月23日,阿尔巴尼亚王国改革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

    当天,阿尔巴尼亚的左古王国所乘坐的,由意大利领袖赠送的**.81专机在亚得里亚海失事,机上12人包括左古王国无疑幸免。随即,新国王登基。这位新国王登基后马上访问了意大利大使馆,他表示明灯国对意大利人民的友好政策一百年不动摇。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30节、葵花宝典铸强军

    137年的2月,安静了大半个冬季的西班牙战场又一次喧嚣起来。进过三个月的休整,无论是国民军还是共和国,犹如两只养好伤口的野兽,准备给对方再一次的重击。这次弗朗哥选择的目标是马拉加。

    马拉加,作为西班牙南部港市,位于西班牙南部海岸线的中点位置。随着国民军巡洋舰的受损,驻扎于此的共和国的分舰队严重威胁了国民军的海上大动脉。自从37年1月开始,国民军方面只得依靠空运得到一些数量有限的“志愿者”和轻武器。失去制海权的危害开始慢慢影响国民军的战斗力。为此,弗朗哥计划是以陆制海,通过占领共和国的海军基地,将共和国舰队赶走。\

    同时“仗义”的墨索里尼将武装黑衫军第128团两千多人空运到了西班牙,这个团由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组成。是专门接受过城镇攻坚的特别训练的部队,号称“攻坚老虎”。这个团刚刚组建时,芒果就将他们的训练重点放在城市攻坚上,为此芒果无耻地剽窃了土鳖国轻步兵“爆破攻城”和“四队一组”的绝技,并组织参加过实战的老兵编写了有关的教材在该团推广。为了保密,按照芒果的意思,该攻坚秘籍的封面没有书名,只印了一朵大葵花,所以一般士兵称其为“葵花宝典”。他们的到来使得对城镇攻坚产生恐惧的国民军又一次燃起了希望。\

    进过短暂的休整,137年2月10日,第128团浩浩荡荡的队伍向着马拉加进发,沿途战旗飘扬,歌声嘹亮。团长安得雷纳此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一年来,这个全部由志愿者组成的团队,按照领袖亲自编写的攻坚小秘籍努力训练,今天就是利剑出鞘之时。

    马拉加从腓尼基人时代开始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大约是公元前12世纪),以后相继为罗马人、西哥特人、摩尔人占领,修建了完善的城堡防御设施。现在守城的共和国部队一万余人做了长期坚守的准备,市区有古人留下的棱堡和新筑的钢筋水泥碉堡等防御设施,结合城市高大建筑组成了既能独立坚守、又能相互支援的防御体系,环城有一条长十余公里、深三米、宽三米的护城河,河外沿设有铁丝网和地雷场,河内沿有两米高的土墙,墙上装有电网,每隔五十米有一座碉堡。\共和国方面想凭借丰富的物资储备、坚固的工事、完善的防御体系与国民军相抗衡。

    根据马拉加南北长、东西窄的地形特点,以及守敌的兵力部署,弗朗哥决心以五个旅一万四千人的国民军部队加黑衫军128团及全部的炮兵、坦克,从东、西两个方向实施对进突击,首先切断南、北两部分敌人的联系,尔后各个歼灭。\

    2月13日晚,128团在夜幕的掩护下,进至马拉加外围,配置在国民军的后侧方。一旦国民军的部队打开缺口,这只“攻坚老虎”就以猛虎下山之势展开纵深攻击。将马拉加截为两半。

    13日午夜,劝降失败后,弗朗哥发出了对马拉加实施总攻的命令。

    14日凌晨,128团的指战员们顶着早春依然刺骨的风,踏着泥泞的道路,向马拉加城郊悄悄逼近。

    上午十时整,国民军数百门火炮齐声怒吼,一发发炮弹带着仇恨的呼啸倾泻在马拉加城里。霎时间,一根根烟柱腾空而起,弹片碎石纷飞,一个个地堡被炸上天,一座座炮楼被打塌。\马拉加城外围工事顿时被炸得七零八落,硝烟淹没了马拉加城。就连执行“不干涉”监督任务的德国装甲舰也参与了炮击(史实)。

    十二时左右,担任主攻任务的一梯队部队,迅速扫清了外围据点并从东西两个方向突破马拉加城垣防御,并向纵深穿插,像一把钢钳的两个劲翘,牢牢卡住敌人的要害。该是武装黑衫军第128团出场的时候了。作为首战,团长安得雷纳不敢马虎,亲自在第一线指挥战斗。当接到加入战斗的命令,他手向前一挥,大喊一声:“勇士们,跟我前进!”全团指战员,像脱了缰的野马,沿着一条交通壕向城内狂奔,突入城内。\部队冲入市区后,如鱼得水,指战员们冒着纷飞的弹雨,左冲右突。

    城区作战,兵力太多则受地形影响展不开,太少也形不成足够的战斗力。为此安得雷纳按照《葵花宝典》,让一个营打一条街,全团三个步兵营杀气腾腾扑向马拉加市三条南北向的主干道。同时以连为单位,全连内分四个组。按照“四组一队”的战术思想,编成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运用“四组一队”相互掩护,相互配合,在一条条街道,一个个小巷穿插,对一座座碉堡、楼房实施爆破,这样就能发挥炸药的巨大威力,即使钢筋水泥建造的工事照样土崩瓦解。\

    一营二连三班班长马尔克是个彪形大汉,膀阔腰圆,勇猛无比。参军前他就是个矿工,精通爆破。战斗开始前,他们班就准备了十包十公斤重的炸药包,准备在战斗中大展身手。冲进城区后,他们沿着主干道攻击前进,突然发现前面的部队被一幢大楼上的机枪火力点压制得不能动弹。于是他们从一条小胡同向大楼后面绕去,来到院后的一堵高墙下。马尔克命令大家隐蔽好,自己拿过一个炸药包放到墙根。一声巨响,砖墙被炸塌了一大截,全班的战士趁着硝烟未散冲进豁口。

    出现在战士们面前是个一个花园院落,院子另一头就是机枪火力点所在大楼背面,这时共和国的守军已经被巨大的爆炸声惊醒发现了他们,于是各种火器向他们射击,子弹在他们身旁嗖嗖作响.压得全班抬不起头来。\子弹落在周围的建筑物上,激起的碎石打得他们的钢盔铛铛直响。

    此时,马尔克和大家商量一下,决定利用烟幕弹掩护强行爆破。随即,马尔克抱起一个炸药包,让全班掩护,并向大楼投去几颗手榴弹。爆破声刚落,马克尔似一支离弦的箭向大楼冲去。冲到楼跟前,他看见铁将军把门,于是抬起就是一脚,可是猛踹之下铁门纹丝不动,马克尔赶紧把炸药包放在门跟前拉燃导火索,打算先把大门炸开再说。\

    随着爆炸的硝烟升起,一个班十名勇士如一阵狂风似地冲迸大楼第一层。里面的人民军士兵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爆破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一边胡乱射击,一边纷纷向楼上退去。一时间几十号人拥挤在狭窄的房间里,子弹横飞,还不是产出跳弹。

    不过,这无法阻挡英勇的黑衫军勇士。他们借着枪口喷出的火舌亮光,他们看清了压制大街的火力点就在大楼长廊尽头的房间里。没等班长下命令,一个战士就抱着一包炸药,紧贴着墙根向门口爬去。“轰”的一声,房门被炸开,刺鼻的硝烟充楼道。\全班冲进房内一看,只见一个房间有个窗户,分别面对两个方向。现在人民军用沙包将窗户加固成了机枪巢。一地的子弹壳说明这些机枪已经在收割了不少的生命。班长马克尔用冲锋枪向着房间里的人一阵猛扫之后。罪恶的机枪声停了,有几个颤抖的声音在高叫着,活着这机枪射手都将双手高高地举起。这时正面进攻的部队发现一直压制他们的机枪哑掉了,也趁机冲进大楼。这座大楼被顺利攻克, 而英勇的武装黑衫军第128团一营二连三班的勇士无一伤亡。

    天色渐晚,连续战斗了七八个小时的128团勇士们,依然精神抖擞地在不断向马拉加纵深发展进攻。在他们的猛烈攻击下,马拉加守军的防御体系被打乱,为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扩大战果,安得雷纳委果断定下决心:乘敌混乱之际,发动夜袭。部队接到命令后,迅速展开,他们充分发挥善于近战、夜战的特点,与守军逐屋、逐楼、逐街地进行反复争夺、撕杀。战士们的呐喊声、守军的嚎叫声、轻武器的射击声、炮弹和炸药包的轰鸣声响成一片。战至1日,整个马拉加已经被国民军和他们的同伙占领,一千多名来不及从海路逃走的共和国士兵成为了俘虏。而共和国的舰队则逃到了卡塔赫纳,继续从事打劫国民军船队这份很有前途的事业。

    在这个马拉加战役期间,武装黑衫军128团伤亡不过百人,用他们的勇猛夯实了自己“攻坚老虎团”的威名。不过此战之后,芒果就马上把这个团调回了国内,并以该团为种子组建武装黑衫军第二师。这让弗朗哥大大地不爽。直到芒果答应将派一个黑衫军的机械化步兵团来,才平息了国民军方面的不满。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31节、出瓶的恶魔

    为了平息调走黑衫军128团而引起的国民军的不满,也为了落实墨索里尼“轮战练兵”的精神,意大利人将黑衫军第200团派往西班牙。该团为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下辖二个机械化步兵营、一个坦克营和一个自行火炮营。

    其中每个机械化步兵营装备有2辆菲亚特机枪车。这种小巧的战车重3.2吨,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是意大利按照英国佬的布伦机枪车,用CV.33的坦克底盘加宽加长而成。\它不仅可以作为可以运载名步兵的装甲输送车,也是80mm迫击炮和12.7mm防空机枪的载具。

    坦克营装备有28辆为M12/3坦克,该坦克是菲亚特公司仿制的苏联B-5坦克。不过主炮换成了一门47mm的M35反坦克炮。

    自行火炮营由三个连组成,其中两个连装备有8门105mm自行迫击炮,另一个连装备8门75mm突击炮。这些自行火炮使用的都是M12/3坦克的地盘。\

    为了该团人员和装备可以顺利达到刚刚占领的马拉加港,国民军方面不惜血本派出了以战列舰西班牙号为首,包括2条轻巡洋舰和3条驱逐舰在内的庞大护航编队。如此奢华的舰队甚至一度让共和国方面产生了误判,以为是国民军舰队要袭击自己的外援船队。为此共和国方面专门发出了警报,使得两批运载军用物资的苏联货船调头躲避。至3月5日,意大利黑衫军第200团的全部装备和人员安全抵达西班牙。\在经过短暂的适应性训练后,他们将投入瓜达拉哈拉战役中去。

    不过3月以来,关注西班牙战事的人大部分将目光投向了莫拉将军指挥的北线而不是弗朗哥的中、南部战线。在那里莫拉麾下的八万大军向巴斯克地区发起了攻击。相信大部分的国内读者对巴斯克这个地方可能一点印象也没有,不过说到西班牙埃塔组织也许就有点影响吧。2004年3月11日马德里爆炸案据说就是他们干的。而埃塔组织进行恐怖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寻求巴斯克地区的独立。\

    当西班牙内战爆发之时,左派政府给予巴斯克地区以极大的自治权,用于换取他们对左派政府的支持。但是在正统的西班牙人眼里,这样宽松的自治无疑是变相地允许巴斯克人的独立,是绝不能容忍的。为此,当国民军的莫拉率部进兵剿灭巴斯克分裂势力时,战争就不在是西班牙人之间的内战,而是西班牙人对一个叛乱省份的分裂势力进行的征讨。

    比利牛斯山区的巴斯克人属于游牧民,他们的语言是西欧国家中仅有的非印欧语系的语言,服饰和习俗也和西班牙人不同。\这个小小的民族在历史上就表现出强烈的内聚力,从不甘于外族的统治,且勇猛善战。巴斯克人对西哥特人、罗马人和摩尔人的入侵,都曾进行过殊死抵抗,他们一直都是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后被征服的民族。现在4.5万巴斯克民兵包括14岁以上的青年,和0岁以下的中老年人拿起了从前装步枪到法制M11步枪在内的各式武器,开始反抗莫拉将军指挥下拥有飞机大炮支援的国民军。\

    比利牛斯山区的地形较为复杂,茂密的树林,深幽的山谷和湍急的溪流,使得国民军的进攻并不顺利。往往几个手持步枪的巴斯克民兵凭借险峻的地形就可以将莫拉的大军阻挡几个小时。因为山区火炮机动不便,莫拉不得不派出飞机扫射投弹才能将他们赶走。

    到了3月31日,莫拉的大军苦战数日,却只向前推进了不到三十公里。\为此,他们却付出了一千余人伤亡的代价。而且,巴斯克民兵不断骚乱莫拉的后勤线、宿营地,这使得装备和训练上占优势的国民军部队处于一种追不上、打不到、却又处处遇袭的尴尬局面。用意大利领袖的表述就是完全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为了打破僵局,打击巴斯克人的抵抗意志,在莫拉的再三要求下,31日德国“秃鹰”军团和意大利驻西空军对一个叫杜兰戈(Durngo)的小镇进行了轰炸。\20架**.81和10架容克-52轰炸机,在这个小镇投弹40余吨,整个小镇被夷为平地,连教堂、学校、医院也不能幸免。轰炸机在投弹完毕后,又进行了低空扫射,目标是前来救援的救护车和消防车。在这样毁灭性的打击下,全镇500余人中有258人丧命(史实)。

    从此, 一个魔鬼被从魔瓶中放出。“秃鹰”军团和意大利驻西空军联手拉开了西班牙内战最野蛮最残忍的一幕: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轰炸。\从此,一个冠冕堂皇的字眼“战略轰炸”开始进入各国空军的作战计划。这种战略轰作,不仅袭击军事目标,如军队、军事基地、军事设施等,而且对后方的生产设施、交通机关,甚至包括一般居民区,也都进行彻底的攻击,其目的是为了全部摧毁对方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使敌国政府和国民丧失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从西班牙的小镇杜兰戈开始,华沙、赫尔辛基、鹿特丹、伦敦、鲁尔、汉堡、柏林、东京等等一个个城市成为了战略轰作的牺牲品,而对于长崎和广岛的核轰炸更是将战略轰作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在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上,战略轰炸的巨大威力使得拥有制空权的一方,开始肆无忌惮地轰炸对方占领区的平民。并在137年4月2日轰炸格尔尼卡时达到顶峰。格尔尼卡是巴斯克人的圣地,那里有一颗橡树千百年来一直是巴斯克人商议大事的场所。这次轰炸中0架德意轰炸机持续轰炸了3个小时,整个城市成为了废墟。事后,统计有145人在空袭中死亡。由于当时在格尔尼卡有不少的外国记者,格尔尼卡的惨剧马上出现在了其他欧洲国家的报纸上。愤怒的毕加索为此完成了一幅名为《格尔尼卡》的作品,以抗议德意的反人道行为。(史实)

    对于这样的惨剧,“不干涉委员会”又一次表示了缄默。而刚刚官复原职的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则表示找到了快速解决战争的办法。不过,在这件事上,意大利官方选择了沉默。而驻西班牙的意大利军方则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瓜达拉哈拉的攻势。在最高领袖的启发下,意大利人的装甲部队将尝试一种全新的战争手段。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32节、亮剑(上)

    3月的西班牙中部依旧春寒料峭,不时出现的雨夹雪和大雾天气依旧给双方的军事行动带来不小的麻烦。但是,作为国民军南线的指挥官弗朗哥还在集结了3个师的兵力,准备对马德里以东50公里的瓜达拉哈拉发起攻击,目的是切断马德里至瓦伦西亚的公路以包围马德里。

    当芒果得知这一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弗朗哥这个家伙疯了”。带着深深的疑惑,即便是趴在米雪拉丰腴的身体上享受激|情时,芒果脑袋里还在琢磨弗朗哥这一疯狂的举动。\最后,芒果想到也许是莫拉在北线开始大举进攻,南线的弗朗哥自然不想被他比下去吧。毕竟现在国民军的最高领袖还没有确定,莫拉和弗朗哥要需要大把大把的战功才能服众。“何苦呢”芒果感慨道,作为穿越者的他知道莫拉飞机将在三个月后失事,此后弗朗哥顺利成为国民军的老大。

    在原来历史上的瓜达拉哈拉战役本是由意大利人来挑大梁,在战役中国民军只出动了一个师15000人,而意大利方面则兴师动众出动了四个师45000人。\在这次战役中意大利人虽然突破了人民军第12师的防御,但在人民军二线布置的精锐部队第4军的反攻下,意大利人的攻势被遏制,最后双方的力量都被消耗殆尽,战局又一次陷入了僵局。而现在这个时空面位上,由于芒果大幅度减少了意大利对西班牙的军事援助。所以芒果坚信现在的国民军所遭受的人员损失应该比历史上的要大。\而他们的装备水平也要比历史上的要差。他不认为弗朗哥现在手头的三个师的国民军会比历史上的四个意大利师还要猛。所有,他温婉地向弗朗哥提出自己并不看好这次攻势,希望弗朗哥可以放弃对瓜达拉哈拉的占领。

    可是弗朗哥并不是穿越者,在他眼里此刻正在携马拉加大捷之威,乘胜追击的良机。而他们面对的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人民军的一个民兵师。\弗朗哥和他的将军们坚信胜利将再一次向他们招手。

    不过,战役开始前一个坏消息,由波堤切利上校(意大利与弗朗哥的联络官)带到了弗朗哥的指挥部。本来被寄以厚望的意大利第200团因为要进行适应性训练,在15号前无法投入战斗。听到这个坏消息带来时,自信满满的弗朗哥却说:这次该是我们勇敢的国民军军人独得所有战功的时候了。

    通往瓜达拉哈拉道路上,国民军的步兵正在徒步行军,每个人身上都背着沉甸甸的行囊。\虽然春寒料峭,但是汗水在还是从他们渴望胜利的脸颊滑落。在他们的身后,传来一阵阵马达的轰鸣声。步兵们抬起头,向着地平线上公路的尽头望去。那里尘土飞扬,显然是一个规模不小车队。渐渐的几个鼠灰色的身影从尘土中钻了出来,急速向步兵们靠近。步兵们急忙从公路上跳到两边的路肩,将公路让给那些大家伙们。这些大家伙显然不是意大利人的“装甲奥拓”CV.33坦克。\看着这些大家伙“庞大”的身躯,步兵们都停下了脚步,静静地注视着。突然,不知道是哪个人带的头,欢呼声响起了一片。

    “头,这是我们的坦克吗?”

    “当然是我们的,不然早把你打死了”

    “好大啊,比意大利人的CV.33足足大一圈”

    “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没看到这坦克有炮塔,这是德国人造的一号坦克”

    “那这坦克打得过苏联人的-2坦克吗?”

    “哦,这个事吗,我不好和你细说”

    137年3月8日清晨,国民军控制的机场上,30架满载航空汽油和炸弹的容克52仿如30头负重的老黄牛,三台730马力的宝马发动机(BMW 132)吃力地咆哮着,轰炸机的起落架滑过跑道,上面的积水被激起成为三道白浪。\\直到跑道尽头,满载的轰炸机机才在人们的担心中勉勉强强腾空而起。在飞行了几十公里后,德国人的轰炸机就在人民军的阵地上投下了这些致命的货物。猛烈的轰炸拉开了瓜达拉哈拉战役的大幕。

    和国民军的精心准备相比,人民军在瓜达拉哈拉一带的防御相当淡薄。人民军第12师是一支刚刚组建的部队,很多人仅仅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步枪就被拉到了战场上。他们的大炮数量有限,而且没有很好的隐蔽,直接暴露在阵地上,很快就在轰炸中被摧毁。\而国民军的火炮也轻松地击穿了人民军仓促修筑的工事,将工事里的步兵和武器砸个稀巴烂。

    利用炮击和轰炸引起的混乱,国民军的步兵在德国一号坦克掩护下迅速突破了前沿阵地向纵深发展。此时,德国人手里的坦克还是只装一挺机枪的简陋的一号坦克,但是空地联合,快速突破的打法已经初具闪电战的雏形了。\而人民军的士兵,他们中的大部( 意大利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88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