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部分阅读
两个师团直接由华北战场调来,投入淞沪战场总兵力共达9个多师团20余万人,超过了华北战场兵力。这样,淞沪战场无可置疑地成为中日双方的主战场。此时,日军可以源源不断抽调生力军部队投入淞沪,而**这边最好的中央军已经打累打残。在日军的优势火力和高素质兵力重压下,**的败迹渐现。
10月27日,北线最重要的支撑点大场失守。\3、87、88三个德械撤至苏州河南岸。只留88师524团1营在副团长谢晋元的指挥下死守四行仓库。
10月30日,日军向苏州河南岸发起总攻。日军依靠猛烈的炮火掩护渡过了苏州河,**与日军展开逐屋争夺。
11月5日拂晓,日军第10军三个师团又一个支队,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咀登陆,对淞沪实施迂回包围。这成为了压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对日军的登陆早有所查,但是这“淞沪〃这个大绞肉机里,**的兵力已经被大量的消耗。此时的**已经没有强大到足够封堵日军在右翼突破的预备队了。\单薄的沿海守备部队根本无法阻挡日军海陆空一体的现代化攻势,阵地相继失守,战局急转直下。意大利顾问建议死守金山以防**后路被截。空一格遂令税警总团死守48小时,为全军撤退赢得时间。日军第10于11月7日下午占领金山,力图与北线在长江一侧登陆日军一起合围**主力。
得知金山失守后,意大利顾问力荐空一格回撤部队至苏福、锡澄国防线。7日夜晚,芒果闻讯后亲自给空一格发来电报,希望空一格及时采纳顾问团的意见。空一格以芒果电报询问德国顾问团可否,德国人也认同意大利人的意见。空一格随后发出撤军命令,下令全线撤退。借着夜晚的掩护,部分中**队得以成建制撤退至苏福、锡澄国防线,准备再战。
11月9日,日军占领淞江。
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
至此,淞沪战役结束。此役,中国投入70余个师的兵力上百万兵力。中国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拚搏,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毙伤日军8万多人,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迷梦。 1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在撤离上海时发表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史实)
历时3个月,芒果这个面位上的淞沪会战结束了。中**队还是败了。除了伤亡数字,芒果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但是中**队从原来历史上的溃败变成这个面位上的部分撤退,部分溃败,芒果功不可没。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51节、地中海之蛟
30年代的意大利海军就规模和吨位而言,位居世界第四。:这支海军的最主要作战任务是“阻止从海上来的威胁、保障自身的地中海航运、破坏对手在地中海的航运”这三项。而在原来历史面位上的意大利虽然规模庞大,船坚炮利,但是却无法完成者三项最基本的任务。
141年2月日,英国将军萨默维尔率领H舰队炮轰了意大利热那亚。这一炮击宣告了意大利人有海无防的本质。
141年4月1日,英国第14驱逐舰支队的4条驱逐舰,击沉意大利一个护航编队的全部5条运输船。\这一破交袭击宣告了意大利无力维持他们的地中海航运。
而破坏对手的航运,只要看看马耳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就知道这对于意大利海军来说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随着芒果的到来,这一切还会重演吗?芒果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他认为作为一个穿越者至少在装备和战术上,他可以让意大利海军少走一些弯路。\比如在37年月,他的任务是让意大利海军用上他们最合适的潜艇。
地中海不同于浩瀚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在航空兵出现后,地中海不过是个澡盆。当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同行们正为每次巡航都难得找到敌舰犯愁时,地中海里潜艇则可以在航空兵的指引下轻松地找到敌舰。当然,航空兵的出现也是个双面刃,飞机也可以同样用于反潜巡逻。这就对意大利的潜艇提出了更高的要来。\
另外,按照《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规定,意大利的潜艇数量和吨位被大大压缩。海军也需要一种小吨位但是可以最大限度满足需要的潜艇。为此,意大利海军设计了一款00吨级的中型潜艇(也就是历史上的00型潜艇),该艇的水面速度在14节左右,水下速度在7节左右,武装为4具艇艏鱼雷发射管和2具艇艉鱼雷发射管、4寸甲板炮和几挺高射机枪。这样平庸的设计当然不是芒果想要的那种王牌潜艇,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英国。\
117年,为了遏制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时任英国第一海军大臣的杰里科将军提出了“以潜制潜”的理念。随后,海军建设委员会在117年的月,将这一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118年2月完成被命名为“R”级的新型潜艇的全部设计工作并开始建造。后来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落幕,首批12条R级潜艇只完成了10条。
完工的R级潜艇,水上排水量425吨,水下排水量503吨,武装为艇艏具18寸鱼雷发射管。\如果光看这些数据此艇的确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该艇具有高达14.4节的水下速度和0个小时以上的水下静音续航力(240海里/4海里)。这使得该艇具有一流的水下性能。而且,R级潜艇的流线型外壳与晚它近半个世纪的德国205型类似,足见当时英国眼光之超前。可以说直到德国的 XXI 出现之前,英国的R级拥有最好的水下性能,英国的R级是世界上第一级真正意义上的潜艇。\但是在122年3月的英国海军会议上,囊中羞涩而又鼠目寸光的英国海军决定放弃R级潜艇,最先服役的8条R级潜艇在122年开始陆续被出售给船厂作为废钢铁拆除。(有关R级潜艇,详见hrg/wiki/Briish_R_clss_submrine)
现在,芒果就是要以这款看似老旧的一战古董潜艇为原型,打造意大利人的XXI潜艇。\在芒果的指示下,一些意大利潜艇设计师被派往英国,这那里他们将寻找机会与R级潜艇“亲密接触”。这些意大利人走访了当年设计、建造R级潜艇的厂家、公司。他们甚至用相当低廉的价格从肯特郡的查塔姆船厂(Chhm Dockyrd)满是灰尘的资料室里买到了R级潜艇的一部分设计和施工图纸。
137年的8月,这些意大利人怀揣着这些泛黄的图纸回到了意大利,开始了紧张地设计、修改工作。\意大利人的新型潜艇水上排水量50吨,水下排水量850吨,所以仍旧称为“00型”潜艇。按照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的意见,这款新潜艇除了增加了尺寸外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R级潜艇流线型外壳。然后意大利工程师们用先进30年的新型设备代替了原来的老家伙。为了加快建造进度,在墨索里尼的提醒下,新型潜艇将采用了分段建造合并总装的方式,力争在半年之内完成首批条的建造计划。\
意大利工程师们为这款新型潜艇换上了动力充沛的菲亚特两冲程1250马力柴油机(这也是历史上00型潜艇的原配主机)代替了原来只有240马力的主机。主电动机功率也从原来两台的00马力提高到了现在750马力。这使得虽然排水量有所增加,但是新艇的水面航速增加到了13节,而水下航速达到了1节。
在海军的坚持下,意大利的工程师们给00型潜艇装上了一门4寸甲板炮和2挺12.7mm高射机枪。\当然00型潜艇的主要武器是鱼雷。该艇装有具艇艏鱼雷发射管,加上备用的枚鱼雷,00型潜艇总共拥有12枚鱼雷。意大利潜艇所使用的533毫米W270鱼雷装药量为270公斤,可以用50节的速度航行4000米或是用30节的速度航行12000米。
另外虽然意大利的鱼雷工业历史悠久,早在18年就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条白头鱼雷。而且,与德国、美国不同,二战中的意大利鱼雷表现稳定,没有出现这样那样的技术故障。但是,在二战中的意大利海军却被鱼雷数量不足所困扰。140年月10日年意大利对法宣战之时,其海军一共拥有各种鱼雷发射设置1450具,却只有350条鱼雷可供使用,也是就平均每具发射器只有2.5条鱼雷可用(史实)。好在鱼雷产量不足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海军高层的重视。在充裕经费支持下,一个新的鱼雷工厂将在利沃诺(Livorno)新建。新工厂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月产鱼雷70-100条。
现在,批量建造的划时代新型潜艇再加上充足的优质鱼雷,意大利潜艇部队正在进行华丽的变身,“地中海之蛟”即将登场。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52节、北地枪响(上)
西班牙东北部的阿拉贡地区,因为1035年建立的阿拉贡王国而得名。*30年代的阿拉贡地区工业已经比较发达,主要集中在萨拉戈萨地区.而阿拉贡地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埃布罗河沿岸谷地一带。在137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国民军方面占领了萨拉戈萨地区,共和国方面占据着埃布罗河沿岸谷地。双方都像占领对方的地盘,以扩充自己的实力。但是从13年夏天开始一直到137年的秋天之前,阿拉贡地区的局势一向比较平静。\除了嘉泰罗尼亚的民兵和国民军在内战刚刚爆发时曾一度大打出手外,双方一直都保持着对峙的状态,小规模的渗透和突袭是这里主要的战争方式。当然,并不是说内战的双方将这里遗忘,阿拉贡地区特殊的地形是限制双方发起大规模攻势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英国文学家乔治·奥威尔的作品《向嘉泰罗尼亚致敬》中他这样描述那里的地形:这一带的山脉很差奇怪,形状颇像马蹄铁,顶部比较平坦,四周非常陡峭,山下则是很深的峡谷。\对于,这样的描写让芒果想起了穿越之前去过的张家界,那里的山也是顶平坡陡。
根据这样的地形,双方的前线通常是一连串山顶的阵地岗哨构成。而敌对双方之间的山顶阵地之间往往隔着一个深谷,有时深谷里还有溪流。双方想给对方造成伤害的唯一办法是用枪炮对射。\大规模的攻击很容易被对面山顶阵地上倾泻而下的火力瓦解。
但是就在这样易守难攻的地形上,国民军准备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目标就是占领整个阿拉贡地区。共和国方面的苏联顾问们认为一年多的对峙已经麻痹了弗朗哥的神经,在他眼里人民军是绝对不会在阿拉贡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所以这里的防守是整个国民军防线上最薄弱的一环。而这就是人民军取胜的第一步。\
而人民军取胜的另外的一个关键是强大的兵力。这次人民军集结了5个师正规军,再加上配合作战的嘉泰罗尼亚民兵,总兵力高达7万余人的兵力,就兵力的规模而言是仅次于布鲁内特战役。不过在部队的质量上,就无法与布鲁内特战役时的三大主力军相提并论了。布鲁内特战役时的主力人民军第五军(下辖第11、35、4三个师)虽然也将参与此次攻势,但是因为布鲁内特战役中巨大的消耗,这个军的战斗力要比那时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以第五军中的35师为例,该师由第11、12、13、15四个国际纵队的旅组成。此时国际纵队中外籍志愿者已经在前面的战斗大量的伤亡,所以他们留下的空位由应征入伍西班牙人来填补。现在这些西班牙人已经占到35师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显然这样应征入伍西班牙人在面对敌人时的意志不如那些外籍志愿者。\这使得现在的国际纵队已经很难再做到像以前那样的勇敢顽强。
137年8月24日,在200多架飞机和100多辆苏联坦克的支援下,人民军发起了总攻。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也许是轻敌,这次人民军居然在八个地点同时发起了攻击(史实)。这在芒果看来,使得看上去雄厚的兵力被大大地分散了,是犯了兵家大忌。\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
正如共和国高层所预料的那样,国民军在这里的防守的确相当的薄弱。前两天的战果让人相当的满意,人民军不但突破了国民军的防线,而且损失可以用“轻微”来形容。那些被弗朗哥即以厚望,视野开阔、位置极佳的山顶阵地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大部分的守军在遭到轰炸和炮击时就开始动摇,而当苏联坦克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时,他们就会选择逃跑。\相比在哈拉马战役和布鲁内特战役中国民军的顽强防守,这次阿拉贡的防守对于人民军而言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这也许就是主力部队与地方守备部队的区别吧。
在经历了两天的顺利攻击后,人民军开始遇到第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小城贝尔奇特。说到贝尔奇特就能不提到一个人,拿破仑。当年西班牙人就是在这里挡住了拿破仑大军的铁蹄。整个贝尔奇特城具有完善的要塞和城墙防御体系,城池外还有护城河的保护,在城墙外是大片的开阔地。\国民军的指挥官显然知道如何利用这样一座城池去拖着人民军的攻势,为国民军后援部队的到达争取时间。
人民军方面由国际纵队第15旅负责攻占该城。15旅的第一次进攻派出了该旅战斗力最强的“林肯营”。不过,进攻一开始这些精锐部队马上就遭到了国民军的迎头痛击。
国民军在城里的楼房上建立了炮兵观察哨来指挥他们的迫击炮精确轰击林肯营的步兵队列。\而不知道藏身何处的国民军狙击手将林肯营军官和机枪手一一点名。很快在迫击炮和狙击手的打击下,林肯营损失惨重。所有的连长和副连长全部阵亡。有一排22人参与进攻,最后只有2人生还。那些活着的人不得不依靠躲藏在弹坑里才支持到晚上能够溜到自己人的防线。这对于负责指挥攻城的旅参谋长莫拉曼少校而言可不是个好兆头。看来贝尔奇特城将再一次铸就它“牢不可破”的威名。
在浪费了一天时间后,15旅等来他们的援兵,4辆-2坦克和3门127年式团属野战炮。在坦克和大炮的支援下,15旅24营的步兵们发起了进攻。城里的守军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坦克武器,子弹打在-2坦克的装甲上只能无奈发出“铛铛”的声音。而想用迫击炮击中运动中的坦克,更是白日做梦。很快这四辆坦克就冲到了护城河边,现在阻挡他们的就只有这条几米宽的护城河了。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53节、北地枪响(下)
贝尔奇特的护城河不同于中式城防体系,这条护城河是在远离城墙几百米开外设置。当初的设计者在这里布置一条护城河是为了阻止攻城大炮对城墙的近距离射击,而不是像中国城池的护城河那样为了阻挡步兵靠近城池。
现在,人民军的坦克只能想当年拿破仑的大炮一样隔着护城河远远地向贝尔奇特城射击。在这个距离上,坦克无法攻击对步兵危险最大的迫击炮和狙击手,但是却可以将城墙上的一个个机枪火力点摧毁。在消灭了这些火力点后,步兵们明显感到压力减小了。\他们马上使用随时携带的工兵铲将一个个弹坑改造成散兵坑。在完成了散兵坑的挖掘后,国际纵队的步兵们躺在工事里面大口大口的喝水,八月末的西班牙北部依然酷热难当。
看到步兵们已经在护城河边站稳脚跟,炮兵们将三门7-27野战炮推到护城河边,开始提供最直接的炮火支援。127年式7.2mm团属野战炮,这种火炮除了正面的护盾,侧面的炮轮也是钢制,所以可以为炮手们提供较为全面的防护。\在这个弹片和子弹横飞的地方,这一点对炮手们而言非常重要。五名炮手在护盾和炮轮的保护下从容射击,以10-12发/分钟的速度将一发发.23kg的炮弹倾泻在贝尔奇特的城墙上。一会功夫,厚重的城墙上被砸开了几个缺口。
这时,工兵冲了上来,他们将在护城河架起一座便桥,让步兵和坦克通过。显然对面的国民军是不会让他们轻易完成这个行为。飞舞的子弹和炮弹向蝗虫般涌向这里。一个又一个国际纵队的士兵倒下了,不过马上就会有人顶上他的位置,使得架桥工作不被延误。\在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后,便桥终于完成。-2坦克一辆接着一辆驶过了晃晃悠悠的小桥。
在坦克和野炮的支援下,15旅24营的步兵们冲进了贝尔奇特城内。与原先预想的不同,守军并没有放弃,残酷的巷战开始了。
巷战是狙击手的天堂。这句话一方面说明狙击手可以在巷战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也说明了巷战是狙击手的葬身之地。华莱士.伯顿(Wllce Buron),来自美国的水手、一战时法国外籍军团的老兵,15旅乃至整个国际纵队最好的狙击手,就在贝尔奇特城内与国民军的狙击手一对一的较量中阵亡(史实)。\
15旅的三门7-27野战炮在巷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们封锁了贝尔奇特城内的主干道,使得各处的守军无法相互支援。整个巷战中,三门野战炮打出了2300发炮弹,有一门炮由于频繁射击,炮管过热而炸膛。
激烈的巷战中,国际纵队志愿者用刺刀和手榴弹与守军展开了近身肉搏。\战斗在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每一片废墟中进行着。战斗中,15旅的官兵根本没有时间吃饭。好在旅里的西班牙人随身带了不少橘子,又能充饥又能解渴的橘子成为了24营的步兵们在贝尔奇特吃得第一顿饭(史实)。
下午,15旅的其他部队赶来助战,换下了伤亡重大、疲劳不堪的24营。后续部队开始对贝尔奇特城内国民军最后的据点教堂发起了攻击。贝尔奇特教堂是坚固的石质建筑,又是城内的制高点,所以后续部队花了不小的代价才拿下。\
此时,距离人民军发起总攻的那一天已经有四天的时间了。这四天对于弗朗哥而言,已经足够他从其他的地区抽调兵力以应对人民军的攻势了。接下去的时间里,战线被国民军稳住了。虽然不甘心的人民军又发起了几次攻势,但是在准备充分的国民军面前这些进攻都是徒劳。除了伤亡数字,人民军什么也没得到。
双方的军队开始据壕对峙,直到有一天大家都打累了。那是137年10月底的一天,某个寒冷的清晨,一个国际纵队中的西班牙人来到两军战壕之间的无人地带。\在那里有一个国民军的士兵在等待着他。两边的战壕里,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两个人,只见这两个胆大的家伙开始握手,随后开始交换随身携带的小礼物和报纸。看到这一幕,两边的士兵都爬出了战壕,没有人携带武器,大家在无人区攀谈着,交换着香烟和女人的裸照(史实)。
曾经在一战战场上出现过的一幕,又在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上重演。人性再一次战胜了残酷的战争。\
分割线
137年10月,一个日本代表团带到了罗马。此行,日本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意大利政府停止对空一格的支持。
对于日本人的建议,芒果自然不会同意。但是芒果也明白随着空一格先生的不断转进,不用多久所有的中国港口都会落入日军之手。这时就算他打算向给空一格送东西,空老先生也没有办法获得了。\所以,不如现在买个人情给日本人,看看能从日本人这边弄些什么好处来。
按照这个思路,意大利的外交官开始和日本人谈判。
“尊敬的特使先生,我们意大利人可是重合同、守信誉的民族,你们让我们现在解除与中国人的军火合同,好像不妥吧?再说你们两国不是没有宣战吗?”外交部长齐亚诺说道。
“我们知道贵国在中国的利益不少,但是我方相信我们与中国之间的争端马上就会结束,倒时我国将保证贵国在华的利益不受损失”
齐亚诺心想:这话三个月前说我还信你们能迅速征服中国。\现在淞沪还在打,你们日本人凭什么夸下海口。
看到这条无法打动意大利人,日本人又抛出一条:“我国知道贵国从对中**售中获益匪浅,所以如果贵国可以停止与中国的军火交易,我国将在贵国购买一批轰炸机作为补偿。另外,贵国需要的钨矿石、桐油、猪鬃等物资我国可以用于低于中国人一成的价格提供。”
“这样把,这个事容我方再做考虑,今天的会见就到这样吧”
很快,齐亚诺将日本人的建议向墨索里尼进行了汇报。墨索里尼基本同意了日本人的建议,不过认为已经和中国人签订的合同不能撕毁,不然有损意大利的信誉。
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按照协议,意大利将不再出售军火给空一格,但是已经签订的合同仍将继续履行.也就说在38年月以后,意大利就不会再出口军火给空一格。另外,作为补偿日本陆军将向意大利人订购100架菲亚特BR.20轰炸机,每架售价15万美元。
看着和日本人签订的协议,芒果心中默念“老空,你可以要挺住啊,别在38年月前把广州给丢了。”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54节、小试身手
西班牙内战中的双方都无法实现军火自给,所以双方都需要进口大量的军火。而对于失去了北方工业区的共和国一方就更加倚重苏联人帮助了。所以,至此陆上战场陷入僵局之时,双方都会将注意力放到海上交通线上。
137年8月,芒果正式答应了弗朗哥提出的请求,增派遣潜艇部队前往地中海协助国民军破话共和国的海上运输线。之所以选择潜艇,是因为潜艇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击沉对付的船只,然后悄悄地溜走。
月2日,天气晴好,能见度极高,地中海的海面风平浪静。意大利潜艇舰长佩洛西上尉正指挥着“青光眼Gluco”号潜艇游弋在西班牙本土和巴利阿里群岛之间的海域。\这里苏联人的军火船前往西班牙南部共和国控制区的必经之路。
青光眼号本来是葡萄牙海军订购的潜艇,后来转让给意大利海军。水上排水量1055吨,水下排水量为1325吨,水上航速17节,水下航速8节,武装为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前4后),两座 100毫米甲板炮,2 挺12.7毫米高射机枪(详细资料见:hrg/wiki/Gluco_clss_submrine)。青光眼号的指挥官佩洛西上尉本来是隶属红海舰队潜艇部队,这次由芒果亲自点将,参加西班牙海域的作战。\对此海军部不少人谣传佩洛西上尉的某个女性亲属是墨索里尼的情妇。
的确睿智的芒果喜欢美女,但是显然不会让自己的下面“小头”指挥自己上面的“大头”。他之所以选择佩洛西是因为按照原来的历史,140年的月23日,佩洛西指挥的潜艇因为故障不能下潜,被三艘英国驱逐舰和两艘炮舰所追踪陷入绝境。但是这位勇敢的舰长拒绝了英国的劝降,以一敌五,使用甲板炮和机枪与英舰周旋,直至被击沉。现在,芒果准备将这位英勇的军人派出地中海,磨练一番,以备他日担当重任。
2号整个白天,青光眼号一如既往,没有发现什么值得攻击的目标。\不过西班牙的渔船倒是不少,如果不是芒果严令参战的潜艇只能在水下发起攻击,作为潜艇中的大炮派佩洛西上尉早就命令潜艇上浮,用甲板炮轰上几炮了。从八月底开始,青光眼号已经在这一带游弋了近一个礼拜,如果再找不机会干上一票,青光眼号就要空手而归了。“这怎么对得起领袖对我的栽培啊”佩洛西心想:“还有两天的时间,要抓紧啊。”
入夜后,海面上冷风习习,佩洛西下令潜艇上浮充电。有烟瘾的水手们也抓紧时间抽上一根。艇员们都想找个机会到舰桥上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放松一下紧张了一天的神经。
突然,瞭望手的尖叫声,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到了战场上。\
“怎么了”佩洛西端起望远镜顺着瞭望手指尖的方向看去。
一旁的瞭望手用微微紧张的声音报告:“右舷40度,发现一艘商船”
“能确定是苏联船吗?”佩洛西问道
“它在走‘Z’字航线,应该是苏联船”瞭望手很快说出了判断的理由
“终于来了”,佩洛西深吸一口气,使自己淡定下来,然后他开始仔细观察那条疑似“苏联军火船”。
看了一会后,佩洛西从潜艇的舰桥中下来,进入了潜艇的海图室。在那里航海官已经开始计算目标船的‘Z’字航线。只见航海官拿着圆规和三角尺在海图上涂涂写写,忙个不停,然后他抬起头,看着佩洛西说:“可以了,我们赶到他前面去。\”
拿着航海官提供的数据,佩洛西下决定利用夜幕掩护接近那条船。他下达了几个简单的口令,潜艇上的2台菲亚特公司出品的1250马力柴油发动机开始咆哮起来,艇首犁开海面的浪花向着那条船航线的前置点驶去。
攻击潜望镜里,船身的侧影轮廓在晴朗的夜空下非常清晰醒目。现在,佩洛西已经可以判断出那是一条油轮,船体外表浅灰,目测估计排水量在1000到20000吨。利用速度优势,青光眼号已经埋伏在苏联油轮的航线前,就像一个潜伏的猎手在等待他的猎物上钩。\
21点47分,佩洛西下令在距离目标1400米距离上向“苏联油轮”发射了第一波鱼雷两条鱼雷。大约一分钟后,一条鱼雷准确命中“苏联油轮”号的后甲板。但是让人吃惊的是,这次鱼雷攻击好像没有产生任何效果。鱼雷所携带的270公斤炸药,好像除了爆炸引起了巨大的水花,没有任何的效果。那条“苏联油轮”在中弹后继续向前航行。这时,苏联油轮上火光一闪。
“难道这条船上有自卫火炮?”一个念头在佩洛西的脑海里闪现。他决定不再冒险,于是下令青光眼号立即下潜以躲避炮击。佩洛西有所不知,那只是船员发生了求生火箭。\
10分钟后,佩洛西升起了潜望镜观察海面。这时,他发现那条“苏联油轮”正沿圆形航线转向,但航速已明显降低,看来刚才的攻坚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佩洛西开始着手进行第二轮攻击。这次青光眼号在100米的距离上发射2枚鱼雷。但让人沮丧的是,除了巨大的水花,“苏联油轮”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苏联人造的东西就是结实啊“佩洛西由衷地发出了感慨,“不过,我今天一定会干掉你的。”
22点17分,两部的艇首鱼雷发射管重新装填完毕。佩洛西迫不及待将这两天鱼雷打了出去。这一次,两声巨大的爆炸声宣告两枚鱼雷全部命中“苏联油轮”。\现在,该是意大利人欣赏他们的战果的时候了。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佩洛西通过潜望镜观察到“苏联油轮”号发生了一连串爆炸,但火光冲天,他一直未能确认对方的身份。
不过这对于佩洛西而言显然已经不重要。此事的苏联油轮虽然已经遭受重创,但仍试图力保不沉。一直到坚持到次日清晨,“苏联油轮”也终于沉没,考虑到被4枚鱼雷命中,“苏联油轮”还在海面上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这算是个奇迹了。也正是因为如此,船上的伤亡并不大,路过附近的船只搭救起了“苏联油轮”上的落水者并将他们送往西班牙共和国的控制区。
半小时后,就在佩洛西兴高采烈将自己的战果汇报的时候,他们才得知自己击沉的是1000吨的英国油轮伍德福德号。\
分割线
意大利潜艇击沉英国商船一事马上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芒果没想到自己的明星艇长干得第一票买卖就让自己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一时间,英法两国大造舆论将意大利海军与海盗划上了等号。英国和法国的代表更是在国联大会上提出“安排一次地中海国家的会议,来考虑保护它们的船只在地中海航行的措施。”
不过作为无所不能的先知芒果心里有底。\一方面,他让外交部强烈谴责这种袭击无辜商船的无耻行为。另一方面,他坚决表示意大利人不会出现该会议。芒果这样的决定不仅震惊了世界、也把那些保守的意大利大臣们吓得不轻。
芒果看着手下的大臣们惶惶不安的表情,穿越者优越感再一次出现在芒果的面孔上。芒果很清楚现在的英国人不会过分为难自己,毕竟英国还有靠他一起抗衡德国人呢。绥靖政策将之英国人一贯的主题。
很快,英国、法国、苏联、保加利亚、埃及、希腊、罗马尼亚、土耳其和南斯拉夫九国于月14日签订的《尼翁协定》应正了芒果的预言。虽然墨索里尼拒绝参加会议,但是该会议仍然极力想把意大利拉入地中海护航巡逻体系。相反意大利潜艇袭击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苏联人却被排除在巡逻体系外。这使得芒果又一次在意大利人民面前展示了先知的光芒。
根据《尼翁协定》,意大利海军负责第勒尼安海、墨西拿海峡、图卜鲁格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一带的护航任务。从地图上看,这等于给了意大利继续向佛朗哥提供援助而不被发觉的便利。让海上强盗参加海上巡逻,这已经是绝大的讽刺。现在英国人还准备让强盗把守大门,这不是脑残那是什么?无怪乎齐亚诺得意地说:“这是一次卓越的胜利。从被怀疑的海盗变为地中海的警察——而且船只被我们击沉的俄国人被排除在外(史实)。”
英国虽然力图避免因为《尼翁协定》而得罪意大利,不愿看到意大利投入德国的怀抱。但是就在会议刚刚结束一个月以后,墨索里尼便开始了为期5天的对德访问。
试问,这不是打脸,那是什么?这一刻,英国的政治家被谁附体?
,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55节、柏林之旅(上)
137年10月1日,芒果不但没有给自己放个小假,反而召集一干军政大佬商议马上就要进行对德国的访问。:对于这次会谈芒果可是不敢小视。虽然芒果认为作为穿越者的他,对于小胡子打得小算盘是清清楚楚,但是他还是有一点的忐忑。
按照原来的历史,意大利和德国应该早在13年10月就已经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即建立柏林-罗马轴心。所以原来历史上37年月,墨索里尼对德国的访问,并没有签订任何公开的或秘密的协定,只是双方同意意大利在地中海可自由行动,德国则在奥地利可自由行动。但是在芒果这个面位上,不仅直到现在柏林-罗马轴心还没有形成,意大利人还对德国进行了一次“纸片轰炸”。\德意关系要比原来历史上的具有更多的对立面。
会议一开始,芒果让示意情报部部长塞萨雷.阿姆先向与会诸位简单介绍了一下掌握的最新情报。阿姆站起身,咳嗽几声,清了清嗓子说:“根据我们情报人员反馈的情报,这一次德国人想和我们谈的主要是奥地利的问题。”
听完阿姆的发言,与会者开始交头接耳,相互交流起来。
“奥地利的问题,我们不是和德国人谈好了吗?我们支持德国和奥地利的合并,德国把南奥给我们作为交换条件,怎么又有变故吗?”新任副首相德.博诺问道。
“恐怕是这样的,”外交部长齐亚诺回答道:“德国人之所以愿意将南奥给我们是因为担心英法的干涉,希望能给我们一点甜头,以换取我们能在吞并奥地利的问题上站在他们一边。\问题是现在随着5月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英法在德国扩张的问题上越来越不作为。他们的放纵行为使得德国认为哪怕没有我们支持,英法也不会不干涉的德国吞并奥地利。自然,德国人就不想再用南奥和我们做交易了。”
“该死的英国人,不知道他们怎么变得如此的懦弱”博诺开始咒骂英国人起来,好像忘了正是因为英国的绥靖政策,上个月的《尼翁协定》意大利占了不少便宜。
“那么,我亲爱的将军,如果德国不愿意将南奥给我们,我们是不是可以像34年那样,陈兵勃伦纳山口以阻止德国的野心?”芒果面向总参谋长巴多里奥元帅发问。\
“现在的德国人和34年的情况大不同了,我亲爱的领袖”巴多里奥元帅回( 意大利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885/ )
10月27日,北线最重要的支撑点大场失守。\3、87、88三个德械撤至苏州河南岸。只留88师524团1营在副团长谢晋元的指挥下死守四行仓库。
10月30日,日军向苏州河南岸发起总攻。日军依靠猛烈的炮火掩护渡过了苏州河,**与日军展开逐屋争夺。
11月5日拂晓,日军第10军三个师团又一个支队,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咀登陆,对淞沪实施迂回包围。这成为了压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对日军的登陆早有所查,但是这“淞沪〃这个大绞肉机里,**的兵力已经被大量的消耗。此时的**已经没有强大到足够封堵日军在右翼突破的预备队了。\单薄的沿海守备部队根本无法阻挡日军海陆空一体的现代化攻势,阵地相继失守,战局急转直下。意大利顾问建议死守金山以防**后路被截。空一格遂令税警总团死守48小时,为全军撤退赢得时间。日军第10于11月7日下午占领金山,力图与北线在长江一侧登陆日军一起合围**主力。
得知金山失守后,意大利顾问力荐空一格回撤部队至苏福、锡澄国防线。7日夜晚,芒果闻讯后亲自给空一格发来电报,希望空一格及时采纳顾问团的意见。空一格以芒果电报询问德国顾问团可否,德国人也认同意大利人的意见。空一格随后发出撤军命令,下令全线撤退。借着夜晚的掩护,部分中**队得以成建制撤退至苏福、锡澄国防线,准备再战。
11月9日,日军占领淞江。
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
至此,淞沪战役结束。此役,中国投入70余个师的兵力上百万兵力。中国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拚搏,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毙伤日军8万多人,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迷梦。 1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在撤离上海时发表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史实)
历时3个月,芒果这个面位上的淞沪会战结束了。中**队还是败了。除了伤亡数字,芒果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但是中**队从原来历史上的溃败变成这个面位上的部分撤退,部分溃败,芒果功不可没。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51节、地中海之蛟
30年代的意大利海军就规模和吨位而言,位居世界第四。:这支海军的最主要作战任务是“阻止从海上来的威胁、保障自身的地中海航运、破坏对手在地中海的航运”这三项。而在原来历史面位上的意大利虽然规模庞大,船坚炮利,但是却无法完成者三项最基本的任务。
141年2月日,英国将军萨默维尔率领H舰队炮轰了意大利热那亚。这一炮击宣告了意大利人有海无防的本质。
141年4月1日,英国第14驱逐舰支队的4条驱逐舰,击沉意大利一个护航编队的全部5条运输船。\这一破交袭击宣告了意大利无力维持他们的地中海航运。
而破坏对手的航运,只要看看马耳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就知道这对于意大利海军来说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随着芒果的到来,这一切还会重演吗?芒果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他认为作为一个穿越者至少在装备和战术上,他可以让意大利海军少走一些弯路。\比如在37年月,他的任务是让意大利海军用上他们最合适的潜艇。
地中海不同于浩瀚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在航空兵出现后,地中海不过是个澡盆。当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同行们正为每次巡航都难得找到敌舰犯愁时,地中海里潜艇则可以在航空兵的指引下轻松地找到敌舰。当然,航空兵的出现也是个双面刃,飞机也可以同样用于反潜巡逻。这就对意大利的潜艇提出了更高的要来。\
另外,按照《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规定,意大利的潜艇数量和吨位被大大压缩。海军也需要一种小吨位但是可以最大限度满足需要的潜艇。为此,意大利海军设计了一款00吨级的中型潜艇(也就是历史上的00型潜艇),该艇的水面速度在14节左右,水下速度在7节左右,武装为4具艇艏鱼雷发射管和2具艇艉鱼雷发射管、4寸甲板炮和几挺高射机枪。这样平庸的设计当然不是芒果想要的那种王牌潜艇,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英国。\
117年,为了遏制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时任英国第一海军大臣的杰里科将军提出了“以潜制潜”的理念。随后,海军建设委员会在117年的月,将这一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118年2月完成被命名为“R”级的新型潜艇的全部设计工作并开始建造。后来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落幕,首批12条R级潜艇只完成了10条。
完工的R级潜艇,水上排水量425吨,水下排水量503吨,武装为艇艏具18寸鱼雷发射管。\如果光看这些数据此艇的确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该艇具有高达14.4节的水下速度和0个小时以上的水下静音续航力(240海里/4海里)。这使得该艇具有一流的水下性能。而且,R级潜艇的流线型外壳与晚它近半个世纪的德国205型类似,足见当时英国眼光之超前。可以说直到德国的 XXI 出现之前,英国的R级拥有最好的水下性能,英国的R级是世界上第一级真正意义上的潜艇。\但是在122年3月的英国海军会议上,囊中羞涩而又鼠目寸光的英国海军决定放弃R级潜艇,最先服役的8条R级潜艇在122年开始陆续被出售给船厂作为废钢铁拆除。(有关R级潜艇,详见hrg/wiki/Briish_R_clss_submrine)
现在,芒果就是要以这款看似老旧的一战古董潜艇为原型,打造意大利人的XXI潜艇。\在芒果的指示下,一些意大利潜艇设计师被派往英国,这那里他们将寻找机会与R级潜艇“亲密接触”。这些意大利人走访了当年设计、建造R级潜艇的厂家、公司。他们甚至用相当低廉的价格从肯特郡的查塔姆船厂(Chhm Dockyrd)满是灰尘的资料室里买到了R级潜艇的一部分设计和施工图纸。
137年的8月,这些意大利人怀揣着这些泛黄的图纸回到了意大利,开始了紧张地设计、修改工作。\意大利人的新型潜艇水上排水量50吨,水下排水量850吨,所以仍旧称为“00型”潜艇。按照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的意见,这款新潜艇除了增加了尺寸外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R级潜艇流线型外壳。然后意大利工程师们用先进30年的新型设备代替了原来的老家伙。为了加快建造进度,在墨索里尼的提醒下,新型潜艇将采用了分段建造合并总装的方式,力争在半年之内完成首批条的建造计划。\
意大利工程师们为这款新型潜艇换上了动力充沛的菲亚特两冲程1250马力柴油机(这也是历史上00型潜艇的原配主机)代替了原来只有240马力的主机。主电动机功率也从原来两台的00马力提高到了现在750马力。这使得虽然排水量有所增加,但是新艇的水面航速增加到了13节,而水下航速达到了1节。
在海军的坚持下,意大利的工程师们给00型潜艇装上了一门4寸甲板炮和2挺12.7mm高射机枪。\当然00型潜艇的主要武器是鱼雷。该艇装有具艇艏鱼雷发射管,加上备用的枚鱼雷,00型潜艇总共拥有12枚鱼雷。意大利潜艇所使用的533毫米W270鱼雷装药量为270公斤,可以用50节的速度航行4000米或是用30节的速度航行12000米。
另外虽然意大利的鱼雷工业历史悠久,早在18年就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条白头鱼雷。而且,与德国、美国不同,二战中的意大利鱼雷表现稳定,没有出现这样那样的技术故障。但是,在二战中的意大利海军却被鱼雷数量不足所困扰。140年月10日年意大利对法宣战之时,其海军一共拥有各种鱼雷发射设置1450具,却只有350条鱼雷可供使用,也是就平均每具发射器只有2.5条鱼雷可用(史实)。好在鱼雷产量不足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海军高层的重视。在充裕经费支持下,一个新的鱼雷工厂将在利沃诺(Livorno)新建。新工厂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月产鱼雷70-100条。
现在,批量建造的划时代新型潜艇再加上充足的优质鱼雷,意大利潜艇部队正在进行华丽的变身,“地中海之蛟”即将登场。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52节、北地枪响(上)
西班牙东北部的阿拉贡地区,因为1035年建立的阿拉贡王国而得名。*30年代的阿拉贡地区工业已经比较发达,主要集中在萨拉戈萨地区.而阿拉贡地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埃布罗河沿岸谷地一带。在137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国民军方面占领了萨拉戈萨地区,共和国方面占据着埃布罗河沿岸谷地。双方都像占领对方的地盘,以扩充自己的实力。但是从13年夏天开始一直到137年的秋天之前,阿拉贡地区的局势一向比较平静。\除了嘉泰罗尼亚的民兵和国民军在内战刚刚爆发时曾一度大打出手外,双方一直都保持着对峙的状态,小规模的渗透和突袭是这里主要的战争方式。当然,并不是说内战的双方将这里遗忘,阿拉贡地区特殊的地形是限制双方发起大规模攻势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英国文学家乔治·奥威尔的作品《向嘉泰罗尼亚致敬》中他这样描述那里的地形:这一带的山脉很差奇怪,形状颇像马蹄铁,顶部比较平坦,四周非常陡峭,山下则是很深的峡谷。\对于,这样的描写让芒果想起了穿越之前去过的张家界,那里的山也是顶平坡陡。
根据这样的地形,双方的前线通常是一连串山顶的阵地岗哨构成。而敌对双方之间的山顶阵地之间往往隔着一个深谷,有时深谷里还有溪流。双方想给对方造成伤害的唯一办法是用枪炮对射。\大规模的攻击很容易被对面山顶阵地上倾泻而下的火力瓦解。
但是就在这样易守难攻的地形上,国民军准备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目标就是占领整个阿拉贡地区。共和国方面的苏联顾问们认为一年多的对峙已经麻痹了弗朗哥的神经,在他眼里人民军是绝对不会在阿拉贡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所以这里的防守是整个国民军防线上最薄弱的一环。而这就是人民军取胜的第一步。\
而人民军取胜的另外的一个关键是强大的兵力。这次人民军集结了5个师正规军,再加上配合作战的嘉泰罗尼亚民兵,总兵力高达7万余人的兵力,就兵力的规模而言是仅次于布鲁内特战役。不过在部队的质量上,就无法与布鲁内特战役时的三大主力军相提并论了。布鲁内特战役时的主力人民军第五军(下辖第11、35、4三个师)虽然也将参与此次攻势,但是因为布鲁内特战役中巨大的消耗,这个军的战斗力要比那时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以第五军中的35师为例,该师由第11、12、13、15四个国际纵队的旅组成。此时国际纵队中外籍志愿者已经在前面的战斗大量的伤亡,所以他们留下的空位由应征入伍西班牙人来填补。现在这些西班牙人已经占到35师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显然这样应征入伍西班牙人在面对敌人时的意志不如那些外籍志愿者。\这使得现在的国际纵队已经很难再做到像以前那样的勇敢顽强。
137年8月24日,在200多架飞机和100多辆苏联坦克的支援下,人民军发起了总攻。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也许是轻敌,这次人民军居然在八个地点同时发起了攻击(史实)。这在芒果看来,使得看上去雄厚的兵力被大大地分散了,是犯了兵家大忌。\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
正如共和国高层所预料的那样,国民军在这里的防守的确相当的薄弱。前两天的战果让人相当的满意,人民军不但突破了国民军的防线,而且损失可以用“轻微”来形容。那些被弗朗哥即以厚望,视野开阔、位置极佳的山顶阵地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大部分的守军在遭到轰炸和炮击时就开始动摇,而当苏联坦克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时,他们就会选择逃跑。\相比在哈拉马战役和布鲁内特战役中国民军的顽强防守,这次阿拉贡的防守对于人民军而言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这也许就是主力部队与地方守备部队的区别吧。
在经历了两天的顺利攻击后,人民军开始遇到第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小城贝尔奇特。说到贝尔奇特就能不提到一个人,拿破仑。当年西班牙人就是在这里挡住了拿破仑大军的铁蹄。整个贝尔奇特城具有完善的要塞和城墙防御体系,城池外还有护城河的保护,在城墙外是大片的开阔地。\国民军的指挥官显然知道如何利用这样一座城池去拖着人民军的攻势,为国民军后援部队的到达争取时间。
人民军方面由国际纵队第15旅负责攻占该城。15旅的第一次进攻派出了该旅战斗力最强的“林肯营”。不过,进攻一开始这些精锐部队马上就遭到了国民军的迎头痛击。
国民军在城里的楼房上建立了炮兵观察哨来指挥他们的迫击炮精确轰击林肯营的步兵队列。\而不知道藏身何处的国民军狙击手将林肯营军官和机枪手一一点名。很快在迫击炮和狙击手的打击下,林肯营损失惨重。所有的连长和副连长全部阵亡。有一排22人参与进攻,最后只有2人生还。那些活着的人不得不依靠躲藏在弹坑里才支持到晚上能够溜到自己人的防线。这对于负责指挥攻城的旅参谋长莫拉曼少校而言可不是个好兆头。看来贝尔奇特城将再一次铸就它“牢不可破”的威名。
在浪费了一天时间后,15旅等来他们的援兵,4辆-2坦克和3门127年式团属野战炮。在坦克和大炮的支援下,15旅24营的步兵们发起了进攻。城里的守军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坦克武器,子弹打在-2坦克的装甲上只能无奈发出“铛铛”的声音。而想用迫击炮击中运动中的坦克,更是白日做梦。很快这四辆坦克就冲到了护城河边,现在阻挡他们的就只有这条几米宽的护城河了。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53节、北地枪响(下)
贝尔奇特的护城河不同于中式城防体系,这条护城河是在远离城墙几百米开外设置。当初的设计者在这里布置一条护城河是为了阻止攻城大炮对城墙的近距离射击,而不是像中国城池的护城河那样为了阻挡步兵靠近城池。
现在,人民军的坦克只能想当年拿破仑的大炮一样隔着护城河远远地向贝尔奇特城射击。在这个距离上,坦克无法攻击对步兵危险最大的迫击炮和狙击手,但是却可以将城墙上的一个个机枪火力点摧毁。在消灭了这些火力点后,步兵们明显感到压力减小了。\他们马上使用随时携带的工兵铲将一个个弹坑改造成散兵坑。在完成了散兵坑的挖掘后,国际纵队的步兵们躺在工事里面大口大口的喝水,八月末的西班牙北部依然酷热难当。
看到步兵们已经在护城河边站稳脚跟,炮兵们将三门7-27野战炮推到护城河边,开始提供最直接的炮火支援。127年式7.2mm团属野战炮,这种火炮除了正面的护盾,侧面的炮轮也是钢制,所以可以为炮手们提供较为全面的防护。\在这个弹片和子弹横飞的地方,这一点对炮手们而言非常重要。五名炮手在护盾和炮轮的保护下从容射击,以10-12发/分钟的速度将一发发.23kg的炮弹倾泻在贝尔奇特的城墙上。一会功夫,厚重的城墙上被砸开了几个缺口。
这时,工兵冲了上来,他们将在护城河架起一座便桥,让步兵和坦克通过。显然对面的国民军是不会让他们轻易完成这个行为。飞舞的子弹和炮弹向蝗虫般涌向这里。一个又一个国际纵队的士兵倒下了,不过马上就会有人顶上他的位置,使得架桥工作不被延误。\在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后,便桥终于完成。-2坦克一辆接着一辆驶过了晃晃悠悠的小桥。
在坦克和野炮的支援下,15旅24营的步兵们冲进了贝尔奇特城内。与原先预想的不同,守军并没有放弃,残酷的巷战开始了。
巷战是狙击手的天堂。这句话一方面说明狙击手可以在巷战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也说明了巷战是狙击手的葬身之地。华莱士.伯顿(Wllce Buron),来自美国的水手、一战时法国外籍军团的老兵,15旅乃至整个国际纵队最好的狙击手,就在贝尔奇特城内与国民军的狙击手一对一的较量中阵亡(史实)。\
15旅的三门7-27野战炮在巷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们封锁了贝尔奇特城内的主干道,使得各处的守军无法相互支援。整个巷战中,三门野战炮打出了2300发炮弹,有一门炮由于频繁射击,炮管过热而炸膛。
激烈的巷战中,国际纵队志愿者用刺刀和手榴弹与守军展开了近身肉搏。\战斗在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每一片废墟中进行着。战斗中,15旅的官兵根本没有时间吃饭。好在旅里的西班牙人随身带了不少橘子,又能充饥又能解渴的橘子成为了24营的步兵们在贝尔奇特吃得第一顿饭(史实)。
下午,15旅的其他部队赶来助战,换下了伤亡重大、疲劳不堪的24营。后续部队开始对贝尔奇特城内国民军最后的据点教堂发起了攻击。贝尔奇特教堂是坚固的石质建筑,又是城内的制高点,所以后续部队花了不小的代价才拿下。\
此时,距离人民军发起总攻的那一天已经有四天的时间了。这四天对于弗朗哥而言,已经足够他从其他的地区抽调兵力以应对人民军的攻势了。接下去的时间里,战线被国民军稳住了。虽然不甘心的人民军又发起了几次攻势,但是在准备充分的国民军面前这些进攻都是徒劳。除了伤亡数字,人民军什么也没得到。
双方的军队开始据壕对峙,直到有一天大家都打累了。那是137年10月底的一天,某个寒冷的清晨,一个国际纵队中的西班牙人来到两军战壕之间的无人地带。\在那里有一个国民军的士兵在等待着他。两边的战壕里,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两个人,只见这两个胆大的家伙开始握手,随后开始交换随身携带的小礼物和报纸。看到这一幕,两边的士兵都爬出了战壕,没有人携带武器,大家在无人区攀谈着,交换着香烟和女人的裸照(史实)。
曾经在一战战场上出现过的一幕,又在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上重演。人性再一次战胜了残酷的战争。\
分割线
137年10月,一个日本代表团带到了罗马。此行,日本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意大利政府停止对空一格的支持。
对于日本人的建议,芒果自然不会同意。但是芒果也明白随着空一格先生的不断转进,不用多久所有的中国港口都会落入日军之手。这时就算他打算向给空一格送东西,空老先生也没有办法获得了。\所以,不如现在买个人情给日本人,看看能从日本人这边弄些什么好处来。
按照这个思路,意大利的外交官开始和日本人谈判。
“尊敬的特使先生,我们意大利人可是重合同、守信誉的民族,你们让我们现在解除与中国人的军火合同,好像不妥吧?再说你们两国不是没有宣战吗?”外交部长齐亚诺说道。
“我们知道贵国在中国的利益不少,但是我方相信我们与中国之间的争端马上就会结束,倒时我国将保证贵国在华的利益不受损失”
齐亚诺心想:这话三个月前说我还信你们能迅速征服中国。\现在淞沪还在打,你们日本人凭什么夸下海口。
看到这条无法打动意大利人,日本人又抛出一条:“我国知道贵国从对中**售中获益匪浅,所以如果贵国可以停止与中国的军火交易,我国将在贵国购买一批轰炸机作为补偿。另外,贵国需要的钨矿石、桐油、猪鬃等物资我国可以用于低于中国人一成的价格提供。”
“这样把,这个事容我方再做考虑,今天的会见就到这样吧”
很快,齐亚诺将日本人的建议向墨索里尼进行了汇报。墨索里尼基本同意了日本人的建议,不过认为已经和中国人签订的合同不能撕毁,不然有损意大利的信誉。
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按照协议,意大利将不再出售军火给空一格,但是已经签订的合同仍将继续履行.也就说在38年月以后,意大利就不会再出口军火给空一格。另外,作为补偿日本陆军将向意大利人订购100架菲亚特BR.20轰炸机,每架售价15万美元。
看着和日本人签订的协议,芒果心中默念“老空,你可以要挺住啊,别在38年月前把广州给丢了。”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54节、小试身手
西班牙内战中的双方都无法实现军火自给,所以双方都需要进口大量的军火。而对于失去了北方工业区的共和国一方就更加倚重苏联人帮助了。所以,至此陆上战场陷入僵局之时,双方都会将注意力放到海上交通线上。
137年8月,芒果正式答应了弗朗哥提出的请求,增派遣潜艇部队前往地中海协助国民军破话共和国的海上运输线。之所以选择潜艇,是因为潜艇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击沉对付的船只,然后悄悄地溜走。
月2日,天气晴好,能见度极高,地中海的海面风平浪静。意大利潜艇舰长佩洛西上尉正指挥着“青光眼Gluco”号潜艇游弋在西班牙本土和巴利阿里群岛之间的海域。\这里苏联人的军火船前往西班牙南部共和国控制区的必经之路。
青光眼号本来是葡萄牙海军订购的潜艇,后来转让给意大利海军。水上排水量1055吨,水下排水量为1325吨,水上航速17节,水下航速8节,武装为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前4后),两座 100毫米甲板炮,2 挺12.7毫米高射机枪(详细资料见:hrg/wiki/Gluco_clss_submrine)。青光眼号的指挥官佩洛西上尉本来是隶属红海舰队潜艇部队,这次由芒果亲自点将,参加西班牙海域的作战。\对此海军部不少人谣传佩洛西上尉的某个女性亲属是墨索里尼的情妇。
的确睿智的芒果喜欢美女,但是显然不会让自己的下面“小头”指挥自己上面的“大头”。他之所以选择佩洛西是因为按照原来的历史,140年的月23日,佩洛西指挥的潜艇因为故障不能下潜,被三艘英国驱逐舰和两艘炮舰所追踪陷入绝境。但是这位勇敢的舰长拒绝了英国的劝降,以一敌五,使用甲板炮和机枪与英舰周旋,直至被击沉。现在,芒果准备将这位英勇的军人派出地中海,磨练一番,以备他日担当重任。
2号整个白天,青光眼号一如既往,没有发现什么值得攻击的目标。\不过西班牙的渔船倒是不少,如果不是芒果严令参战的潜艇只能在水下发起攻击,作为潜艇中的大炮派佩洛西上尉早就命令潜艇上浮,用甲板炮轰上几炮了。从八月底开始,青光眼号已经在这一带游弋了近一个礼拜,如果再找不机会干上一票,青光眼号就要空手而归了。“这怎么对得起领袖对我的栽培啊”佩洛西心想:“还有两天的时间,要抓紧啊。”
入夜后,海面上冷风习习,佩洛西下令潜艇上浮充电。有烟瘾的水手们也抓紧时间抽上一根。艇员们都想找个机会到舰桥上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放松一下紧张了一天的神经。
突然,瞭望手的尖叫声,将所有人的思绪拉回到了战场上。\
“怎么了”佩洛西端起望远镜顺着瞭望手指尖的方向看去。
一旁的瞭望手用微微紧张的声音报告:“右舷40度,发现一艘商船”
“能确定是苏联船吗?”佩洛西问道
“它在走‘Z’字航线,应该是苏联船”瞭望手很快说出了判断的理由
“终于来了”,佩洛西深吸一口气,使自己淡定下来,然后他开始仔细观察那条疑似“苏联军火船”。
看了一会后,佩洛西从潜艇的舰桥中下来,进入了潜艇的海图室。在那里航海官已经开始计算目标船的‘Z’字航线。只见航海官拿着圆规和三角尺在海图上涂涂写写,忙个不停,然后他抬起头,看着佩洛西说:“可以了,我们赶到他前面去。\”
拿着航海官提供的数据,佩洛西下决定利用夜幕掩护接近那条船。他下达了几个简单的口令,潜艇上的2台菲亚特公司出品的1250马力柴油发动机开始咆哮起来,艇首犁开海面的浪花向着那条船航线的前置点驶去。
攻击潜望镜里,船身的侧影轮廓在晴朗的夜空下非常清晰醒目。现在,佩洛西已经可以判断出那是一条油轮,船体外表浅灰,目测估计排水量在1000到20000吨。利用速度优势,青光眼号已经埋伏在苏联油轮的航线前,就像一个潜伏的猎手在等待他的猎物上钩。\
21点47分,佩洛西下令在距离目标1400米距离上向“苏联油轮”发射了第一波鱼雷两条鱼雷。大约一分钟后,一条鱼雷准确命中“苏联油轮”号的后甲板。但是让人吃惊的是,这次鱼雷攻击好像没有产生任何效果。鱼雷所携带的270公斤炸药,好像除了爆炸引起了巨大的水花,没有任何的效果。那条“苏联油轮”在中弹后继续向前航行。这时,苏联油轮上火光一闪。
“难道这条船上有自卫火炮?”一个念头在佩洛西的脑海里闪现。他决定不再冒险,于是下令青光眼号立即下潜以躲避炮击。佩洛西有所不知,那只是船员发生了求生火箭。\
10分钟后,佩洛西升起了潜望镜观察海面。这时,他发现那条“苏联油轮”正沿圆形航线转向,但航速已明显降低,看来刚才的攻坚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佩洛西开始着手进行第二轮攻击。这次青光眼号在100米的距离上发射2枚鱼雷。但让人沮丧的是,除了巨大的水花,“苏联油轮”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苏联人造的东西就是结实啊“佩洛西由衷地发出了感慨,“不过,我今天一定会干掉你的。”
22点17分,两部的艇首鱼雷发射管重新装填完毕。佩洛西迫不及待将这两天鱼雷打了出去。这一次,两声巨大的爆炸声宣告两枚鱼雷全部命中“苏联油轮”。\现在,该是意大利人欣赏他们的战果的时候了。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佩洛西通过潜望镜观察到“苏联油轮”号发生了一连串爆炸,但火光冲天,他一直未能确认对方的身份。
不过这对于佩洛西而言显然已经不重要。此事的苏联油轮虽然已经遭受重创,但仍试图力保不沉。一直到坚持到次日清晨,“苏联油轮”也终于沉没,考虑到被4枚鱼雷命中,“苏联油轮”还在海面上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这算是个奇迹了。也正是因为如此,船上的伤亡并不大,路过附近的船只搭救起了“苏联油轮”上的落水者并将他们送往西班牙共和国的控制区。
半小时后,就在佩洛西兴高采烈将自己的战果汇报的时候,他们才得知自己击沉的是1000吨的英国油轮伍德福德号。\
分割线
意大利潜艇击沉英国商船一事马上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芒果没想到自己的明星艇长干得第一票买卖就让自己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一时间,英法两国大造舆论将意大利海军与海盗划上了等号。英国和法国的代表更是在国联大会上提出“安排一次地中海国家的会议,来考虑保护它们的船只在地中海航行的措施。”
不过作为无所不能的先知芒果心里有底。\一方面,他让外交部强烈谴责这种袭击无辜商船的无耻行为。另一方面,他坚决表示意大利人不会出现该会议。芒果这样的决定不仅震惊了世界、也把那些保守的意大利大臣们吓得不轻。
芒果看着手下的大臣们惶惶不安的表情,穿越者优越感再一次出现在芒果的面孔上。芒果很清楚现在的英国人不会过分为难自己,毕竟英国还有靠他一起抗衡德国人呢。绥靖政策将之英国人一贯的主题。
很快,英国、法国、苏联、保加利亚、埃及、希腊、罗马尼亚、土耳其和南斯拉夫九国于月14日签订的《尼翁协定》应正了芒果的预言。虽然墨索里尼拒绝参加会议,但是该会议仍然极力想把意大利拉入地中海护航巡逻体系。相反意大利潜艇袭击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苏联人却被排除在巡逻体系外。这使得芒果又一次在意大利人民面前展示了先知的光芒。
根据《尼翁协定》,意大利海军负责第勒尼安海、墨西拿海峡、图卜鲁格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一带的护航任务。从地图上看,这等于给了意大利继续向佛朗哥提供援助而不被发觉的便利。让海上强盗参加海上巡逻,这已经是绝大的讽刺。现在英国人还准备让强盗把守大门,这不是脑残那是什么?无怪乎齐亚诺得意地说:“这是一次卓越的胜利。从被怀疑的海盗变为地中海的警察——而且船只被我们击沉的俄国人被排除在外(史实)。”
英国虽然力图避免因为《尼翁协定》而得罪意大利,不愿看到意大利投入德国的怀抱。但是就在会议刚刚结束一个月以后,墨索里尼便开始了为期5天的对德访问。
试问,这不是打脸,那是什么?这一刻,英国的政治家被谁附体?
,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55节、柏林之旅(上)
137年10月1日,芒果不但没有给自己放个小假,反而召集一干军政大佬商议马上就要进行对德国的访问。:对于这次会谈芒果可是不敢小视。虽然芒果认为作为穿越者的他,对于小胡子打得小算盘是清清楚楚,但是他还是有一点的忐忑。
按照原来的历史,意大利和德国应该早在13年10月就已经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即建立柏林-罗马轴心。所以原来历史上37年月,墨索里尼对德国的访问,并没有签订任何公开的或秘密的协定,只是双方同意意大利在地中海可自由行动,德国则在奥地利可自由行动。但是在芒果这个面位上,不仅直到现在柏林-罗马轴心还没有形成,意大利人还对德国进行了一次“纸片轰炸”。\德意关系要比原来历史上的具有更多的对立面。
会议一开始,芒果让示意情报部部长塞萨雷.阿姆先向与会诸位简单介绍了一下掌握的最新情报。阿姆站起身,咳嗽几声,清了清嗓子说:“根据我们情报人员反馈的情报,这一次德国人想和我们谈的主要是奥地利的问题。”
听完阿姆的发言,与会者开始交头接耳,相互交流起来。
“奥地利的问题,我们不是和德国人谈好了吗?我们支持德国和奥地利的合并,德国把南奥给我们作为交换条件,怎么又有变故吗?”新任副首相德.博诺问道。
“恐怕是这样的,”外交部长齐亚诺回答道:“德国人之所以愿意将南奥给我们是因为担心英法的干涉,希望能给我们一点甜头,以换取我们能在吞并奥地利的问题上站在他们一边。\问题是现在随着5月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英法在德国扩张的问题上越来越不作为。他们的放纵行为使得德国认为哪怕没有我们支持,英法也不会不干涉的德国吞并奥地利。自然,德国人就不想再用南奥和我们做交易了。”
“该死的英国人,不知道他们怎么变得如此的懦弱”博诺开始咒骂英国人起来,好像忘了正是因为英国的绥靖政策,上个月的《尼翁协定》意大利占了不少便宜。
“那么,我亲爱的将军,如果德国不愿意将南奥给我们,我们是不是可以像34年那样,陈兵勃伦纳山口以阻止德国的野心?”芒果面向总参谋长巴多里奥元帅发问。\
“现在的德国人和34年的情况大不同了,我亲爱的领袖”巴多里奥元帅回( 意大利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