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一种荣誉。而且考虑到合身等因素,想要把它当做ri常铠甲也是很有问题的,当等到刘备称帝之后,这件铠甲张苞说不得还得供奉起来!
但即使这样,也足够其他人眼红了。
除了这幅黄金锁子甲外,张苞的另一个收获就是被封为了牙门将军。虽然说只是一个小军官,但是对于这个年龄的人而言却是了不得的官职了,要知道魏延跟随刘备入蜀立功之后才成为了牙门将军。只是,谁让人家张苞高官的官二代而且又从小受到刘备的喜爱呢!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多少公平可讲,高官二代们只要不犯事,以后必然是高官,而且还能够承袭爵位,更何况人家张苞也确确实实的立了功呢!
不过,张苞虽然被封了官,但是还是留在了张飞的营中,并不像魏延那样独领一军,因而这个封官的只是让张苞带在军队中更加名正言顺了而已。至于邓艾,因为击破张裔的功劳也被封为了最低一级的将军裨将军,同样与张苞一样继续留在张飞所部中辅佐张飞。
从对张苞、邓艾二人的封官中就不难看得出刘备心中的亲疏远近了,论起功劳的话二人的成就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官职上张苞却比邓艾高了两级。不过,只有这样才算正常,像邓艾这样的没有什么名气的白身一来就能够做到将军已经是不小的恩宠了,邓艾也没有理由却记恨刘备的不公。
至于张飞,此时仍旧是征虏将军,虽然说张苞二人的功劳最终还是要算到他这个主将的头上,但是他的官职倒是没有继续升,而且也不好升。毕竟刘备此时也只是一个左将军,对于张飞这些大将的赏赐就只能够等到成功入主益州之后再进行了。
有了张飞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对于雒城的攻击越发的猛烈起来,而反观雒城方面,士气却越加低迷低迷起来,哪怕是刘循亲自登上城楼率众奋战,但是起到的效果已经微乎其微了。
就这样,刘循又半死不活的支持了十来天后,军疲民乏士气低落的雒城再也无法支撑,刘循也只得弃城后狼狈逃走,至此进逼成都的最后一个屏障、阻挡了刘备近一年的雒城终于易主!
雒城易主后,刘备终于把大军推进到了成都,尔后不久诸葛亮、赵云的军队也已经赶到,至此围攻成都的刘备大军,已经达到十万人,而这也是刘备有史以来统帅的最多的军队!
而此时的成都城内则尚有jing兵三万多人,而且物资充足可供大军支持一年之久,更重要的是,此时成都城内官吏民心还都向着刘璋,多有死战之心!
对于这一段历史,《三国志》中如此记载: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ri,城中尚有jing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yu死战。
不管怎么粉饰,进攻益州确实是刘备不义在先,因而城中吏民心有怨愤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刘备攻伐益州的这段时间里也的确造成了不少军民死亡,这些军民的很多亲属也在成都城中,对于刘备有所不满也是正常的。
更为棘手的是,成都城内的士兵很多还都是东州兵,这些东州兵颇为残暴,很不得人心,能够得以在益州生存,全赖刘璋,如果刘璋覆灭,他们也难有好果子吃,因而他们是最坚定守城的一部分人,死守的意志也十分坚决,本身的战斗力也不错,是刘璋最后的底牌。想当年赵韪之乱的时候,刘璋就是靠了东州兵守成都,最后反而击破了赵韪,因而到了这个时候,刘璋心中难免还心存幻想,妄图再现当年击败赵韪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刘备听从了法正与诸葛亮的建议并没有选择强攻,而只是围城而已。兵法云,十则围之。刘备的军队只是刘璋的三倍,而且其中半数是并不jing锐的降兵、新兵,如今能够把包围成都已经很不错,要是硬攻的话即使胜利了,也是惨胜,这种代价对于底子薄弱的刘备而言是无法承受的,而且万一逼迫的刘璋玉石俱焚,那更是得不尝试。因而刘备最终选择了围城,却没有有强攻,而是加大了攻心的力度。
刘璋暗弱是众所周知的事,即使能够守一时,也未必能够有勇气永远坚守下去;除此之外,刘璋还颇为爱民,当初就没有用郑度的绝户计,这个时候只要刘备不是逼迫过甚,刘璋倒也未必能够坚持多久,说不定还会因为不忍百姓受苦而投降。所以刘备只是围而不攻,并写了多封书信传到城中,向刘璋保证自己会善待刘璋一家老小,向成都内的世族保证自己不会侵犯他们的利益。
与此同时,刘备一边命令军队在成都城外演练示威,一边制造攻城器械,一边轮换士卒,让士卒得以短暂的休息。在此时刘备的军中,不提张飞、诸葛亮、赵云麾下的士兵是一路跋山涉水攻城略地打过来的,刘备原来的那些士卒更是一年多没有得以好好休息了,如今早已是疲惫不堪。
于是乎,刘璋军没有胆量出城,刘备也不想用人命攻城,虽然张飞、魏延、黄忠等人多次请战,刘备只是不许,双方就这么耗着,一直耗了一个多月。
这天刘备正在营帐内请众将吃饭,却突然有亲兵来报:“禀告主公,大营外有人自称是马孟起的信使,说有机密事情要见主公!”
“马孟起!”听了这个消息,张苞喜上眉梢,因为他知道马超要投降了!
而除了张苞外,法正与诸葛亮也是眼睛一亮,同时起身道贺道:“恭喜主公,成都定矣!”
注:1、关于三国时期的铠甲,锁子甲已经出现,对于一般的弓箭防御力还算不错,但是对于元戎弩之类的强弩就不行了,而且由于较软等原因,对于重武器的劈砍砸无能为力。
2、关于三国铠甲的具体xing质,由于实物鲜有流传,现在众说纷纭。在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提到了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马铠等五种,另外蜀汉的诸葛亮设计了五折刚铠,据说异常坚固,三国后期则流行筩袖铠。
3、三国时期的主体甲胄还是以皮甲为主,而且就算是这样也不可能是全部披甲的,这个时代的铁甲主要还应该是将领以及最为jing锐的部队才能够使用的!高顺的陷阵营不过七百人,铠甲斗具jing良,就能够攻无不克,这里面铠甲的jing良应该有很大的作用,毕竟你砍人家一刀,人家一点儿事儿都没有,人家给你一剑你就要归西的话,这仗根本就没法打啊。在历史上,高顺就打败过刘备,还抓了刘备的妻子。
4、历史上存在陷阵杀敌的猛将乃至万人敌倒也不是太玄幻的事情。首先,有些人确实天赋秉异气力远强于普通人;其次,装备不同,上将们一般都全身有jing良的铠甲,一般的刀剑难伤,而且马匹很可能还装备有马铠,如果马匹再运动起来的话,只要运气不是太坏的话,倒也不是很容易就被杀掉。
5、三国时西南夷人多以藤条制作甲胄,因而藤甲兵是存在的,只是有没有那么神就难说了,不过如果是少量制作那种特殊的藤甲的话,倒不是没有可能。
6、关于三国时期的铠甲,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电视剧《新三国》里的全都是穿越过去的,电影《见龙卸甲》里的反倒更像是蒙元的……
7、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小蛇会整理一下三国时期的铠甲资料发上来的,不过这太耗时间了,所以大家不要太期待……
8、写历史小说的上辈子都是没了翅膀的鸟人……真心苦逼啊……
9、关羽的武器应该不是青龙偃月刀,但……就写成青龙偃月刀吧……另外张飞所谓的丈八蛇矛应该是一种枪,这个还有学者专门论证过蛇矛是一种枪,但是那篇论文的名字小蛇忘记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查,反正在这本书里就写作长矛了,毕竟这是小说,小蛇的能力也有限,做不到处处依照史实啊,只要大家看着开心就好了。恩,至少说,这本书小蛇有信心比新三国更靠谱,虽然只是穿越文,但是这本书只是穿越了一个人,尼玛新三国不仅人物基本上都被穿越众附体,兵器服装之类的更是穿越的厉害啊……
第十六章 成都定
关于马超这个人,在历史上还是颇有争论的,对他最刻薄的评价莫过于“节义双全”了,“忠孝节义”只给他了最后两个字,摆明了就是骂他不忠不孝!
关于不忠这一点,可能是因为从马超父亲开始他们马家就是反贼,不过,这个可以也可以附会成马超是枭雄之类的,而且说实话,当时的诸侯还真不见有哪个是绝对忠诚的,因而这一点倒也不是最重要。
事实上,马超最为人诟病的一点是他的不孝!
不管怎么粉饰,有一点是不容否认的,那就是正是因为马超的再次造反才使得他的父亲、兄弟等绝大多数家属被曹cāo杀掉。古人对于孝道有着极端的追求,像郭巨埋儿之类的为了孝道甚至能够放弃自己孩子的行为都能够被看做榜样,加以弘扬,因而马超就是有千般不愿万般理由迫不得已才起兵的,但成为直接害死父亲的导火索这件事却是他一生都不能够抹去的污点!
除此之外,马超的生母应该是被韩遂军杀死的,而且在《魏略》中,还记载马超对韩遂说过这么一段话: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这些加起来,足以成为马超德行上的致命伤了,哪怕是《魏略》中的记载可能有诋毁马超的成分,但是马超不孝的名声却是背定了!
不过除开忠孝两点的话,马超的军事水准那还是没的说,若是论起指挥骑兵的水平的话,在三国时期他绝对是最顶尖的将领,不仅打得羌胡服服帖帖,更是大败过曹cāo,威名远扬,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名将了!
在历史上很不幸没有发生过张飞与马超大战蒹葭关的事,不过派遣李恢交好马超的事情倒是真实发生过。当时的马超在张鲁那里过的很不顺心,而且张鲁的将领杨白(演义中做杨柏)也看马超不顺眼,估计这其中既有嫉妒马超能力的因素,又有忌惮马超德行的因素,因而一直想要搞掉马超,使得马超在张鲁那边也混不下去。
而当时的天下还剩下的诸侯中,曹cāo与马超有毁家灭族之仇,马超自然不可能投奔;江东孙权位置太远投奔他也不现实,交州的士家就更不用说了,因而此时马超仅剩的选择就是刘备与刘璋。
其实说起,如果没有刘备入蜀的话,马超投奔刘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刘璋暗弱不得人心,手下的能人又大多有二心,马超经营一番的话说不定也能够成功吞蜀,之后西联羌胡再次成就一番事业,只可惜被刘备抢先了一步。
当然若是在刘备正与刘璋交战正酣的时候,马超还是有选择的,比如说仍旧投奔刘璋,为刘璋雪中送炭,进而获得刘璋的信任,得到兵权,只是现在的马超却失去了这个机会,因为他得到了一个消息——刘备大军已经会合并且包围成都。
刘备包围成都这意味着什么,马超当然很清楚。只要不是太笨的话,都能够看得出刘璋已经穷途末路了,到了这个时候马超自然只剩够投奔刘备一条路,于是便有了马超“密书请降”这一记载。
得到了马超的请降密书,对于刘备而言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虽然在心里刘备早已经给马超打上了不可重用的标签,但是拿出马超来吓吓刘璋还是不错的,不仅如此,以后攻略凉州的时候,马超这个名字也还是很有用的。
“吾得益州矣!”刘备当即大笑道。
有了马超投降的准信,接下来只需要静等马超到来就可以了,不过考虑到马超本身的亲信手下已经不多,为了能够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刘备有暗中集结了万余士兵,等到马超率军到来的时候,让他们冒充马超的手下,随马超径直到成都城下,好达到震慑人心的效果。
接下来便是一段胜券在握的等待,又这么等了二三十天,在一个天气炎热的中午,马超终于带领军队来到了成都城下,马超到来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不仅仅是因为马超本人的威名,还因为城内守军以为马超又给刘备带来了增援部队。
同时马超的到来也断了刘璋对于张鲁能够攻击刘备的念想,至此成都城已经算得上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孤城,除了城内的兵员外已经不可能会有其他的援军到来,而到了这个时候,原本还支持刘璋的世族为了自己的家族着想也没有了之前那么强烈的战意。
“哎,事已至此,悔不听诸公之言。”益州牧府内气氛沉重的如同即将下雨的yin云,到了这个时候,还能够聚集在州牧府中的人都能够算得上是忠臣了,只是看着这些忠臣一个个眉头紧皱愁云惨淡的样子,本来就没有什么主意的刘璋内心更是凄怆。
“主公勿忧!刘备虽强,又有张益德、马孟起为之爪牙,然而成都城坚,且有三万jing兵,据城而守的话刘备也只有望城兴叹的份!况且曹孟德、孙仲谋皆非易于之辈,刘备大军久在川中,后方必然不稳,时间一长必然生变,所以主公只需要紧守城池即可,静等刘备退去即可,无需担忧其他!”黄权用自己都不太相信的说辞安慰道。
黄权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才能也很忠心的人物,虽然气节上比不过他那个为了蜀汉而死的儿子,也比不上吊死在城门楼的王累、宁死不降的张任、断头将军严颜,但比起许靖之流却要好了太多。
有了黄权开头,其他的官员也都稀稀拉拉的劝说起来,不过声音里已经没有了刘备初为成都时的坚决。
“诸位的心意我已经知道了,只是我们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却没有给百姓什么恩德。如今大战了三年,百姓死伤无数,陈尸草野,这些都是我的过错啊!我又怎么能够心安呢!我意已决,就此投降刘备,诸位就不要在劝说了!”说着刘璋哭了起来,大厅内的官员也哭成一片。
“既然主公要降,裔愿意前往刘备营中以探究竟,若是刘备真心善待主公善待益州百姓的话,主公再开城门也不迟,若是刘备别有它意,还请主公决死一战!”说话的是被邓艾打得大败的张裔。
“那你去吧!”刘璋无力的挥了挥手回答道。
注:1、关于张飞的字,小蛇特地又查了一下中华书局版的《三国志》确定是益德无误,网上很多都作“翼德”是因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
2、古人一般不会直接称他人姓名,因为这样不仅不尊重别人,更会显得自己无礼而无知,所以称呼他人的时候一般会称呼表字。不过本书为了方便起见,很多地方就直接称姓名了,请勿怪。
3、《三国演义》中的傅士仁应该是误称,此人的应该姓士,名仁,字君义。自从王莽篡汉之后,当时的人名就以单字为贵,名字里两个字的一般都是贱民、蛮夷,像曹cāo、刘备、孙权等等三国时期有名有姓的人物的名都只有一个字,演义中出现了武安国之类的名为两个字的一般都是罗贯中根据明朝的习惯杜撰的。
第十七章 封赏
刘璋投降对于蜀汉政权而言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直到此时刘备政权才可以勉强称得上是“蜀”汉,占据了益州大部分地区,初步完成了《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而川蜀大地也成为蜀汉政权其后四十多年的根本之地。
不管是本来就心存仁义也好,还是为了拉拢人心也罢,刘备并没有为难刘璋,只是让刘璋携带家财奴仆妻妾去了荆州南郡,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流放,不管怎么说刘璋父子也在益州经营了二十多年,要是把他继续留在益州的话,刘备怎么可能会心安呢?
送走刘璋之后就是庆功封赏了,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众人之所以会跟着刘备混,冠冕堂皇的理由自然是为了兴复汉室,但是谁的心中又没有封妻荫子名垂千古的愿望呢?尤其是对于那些没什么觉悟的普通士卒而言,对于封赏的期盼就更高了。
因而刘璋投降之后的同一天,刘备便大飨士卒。之后没多久刘备就自领益州牧,紧接着就是重中之重的大赏群臣,启用人才,拉拢人心。
在刘备所封赏的群臣之中,得到赏赐最丰厚的是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四人。这四个人中,诸葛亮可以称得上是刘备的子房,而法正则是刘备此时的第一谋主,至于关张二人,不仅与刘备情同手足多少年来不离不弃,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在此时刘备的心中最重要的臣子就是这四个人了。
刘备毫不吝啬的大开成都的府库,各赏赐了他们四人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这在民生凋敝人民普遍困顿的汉末已经是一个很了不得的数字了。由于张飞对于钱财并不怎么看重,只是将这些财物放到了府邸的仓库之中。
虽然因为赵云的劝谏,刘备并没有把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但是像张飞这样的心腹大将还是分到自己的府邸的,而且张飞的府邸离如今刘备的府邸也就是前刘璋的府邸非常之近。
毕竟刘备现在刚刚入主成都,如果他的府邸周围都是刘璋的旧将的府邸的话,一旦这些人集合家仆包围刘备府邸造反,那么情况可就危急了,因而在刘备府邸附近,大部分都是他以前亲信的府邸,当然了为了表示刘备的公正,这些府邸很多都是他花钱买来之后再赏给张飞等将领的,只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府邸原来的主人敢收刘备多少钱,就是很值得商榷的事了。
因为张苞知道不久之后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刘备将会铸造“直百钱”,到时候,钱财必将会大量贬值,因而在请示张飞后取得这些财物的使用权的张苞,除了将部分财物赏赐给了张飞以及自己的亲兵外,剩下的都用于买房置地,也算是投资不动产了。当然了,张苞的这一些都是让自己的属下亲兵在暗中进行,毕竟如今还实在战争时期,张苞可不想让自己在刘备心中留下一个“求田问舍”的评价。
除了张飞四人受到了最丰厚的赏赐之外,其他的人自然也有赏赐,只是比起这四个人来说就要差一些。
不过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钱财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刘备给了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不论是自己的老部下还是刘璋的重臣姻亲,不论是原先被刘璋排挤的人还是以前与刘备关系不睦的人,只要有能力,都得到了重用,甚至就连许靖这个除了名气之外既无能力又无忠诚的家伙也被刘备捧了起来。一时间蜀中的人才、士族倒是大部分都对刘备归心了。
不得不承认,刘备这个人的确很有人格魅力,关羽张飞这样的绝世猛将对其忠心耿耿就不用说了,自从刘备起事开始,不论到了那个地方,都有不少人对他归心,像是公孙瓒家的赵云啦,徐州的陈登、糜竺、糜芳啦,豫州的刘辟、陈到啦,荆州的诸葛亮、马良魏延、黄忠等一大片啦,蜀中的法正、张松啦都被刘备的人格魅力所感染,纷纷投到了刘备的帐下,助刘备实现一片霸业。
而刘备这个人也不知究竟是真的是这么有仁德,还真是一个连自己都能够骗过的超级大影帝,反正至少到他死的时候,对于手下还一直是很不错的,基本上做到了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也没有像他的老祖宗那样成了帝王后就一个劲儿的祸害功臣。
封赏之后主要就是修养士兵同时恢复社会秩序了。虽然刘璋的投降,并不意味着益州就会传檄而定,雄踞汉中的张鲁暂且不谈,就是益州其他地方的郡县也多少有些不服从刘备的存在,不过这些都是疥癣之疾,并不值得刘备派出大军攻击,此时刘备的的主力还是驻扎在成都附近就行修养整编。
此时刘备在益州的部队如果加上刘璋城内的三万人的话,已经达到了十三万左右,但是由于这些士兵的素质参差不齐,而且超过半数是降兵,人心未附,想要彻底将他们整合裁汰老弱及不安定因素也需要一段的时间。不仅如此,由于长时间的征战,刘备的士兵都已经疲惫不堪了,迫切需要休息,因而刘备也不得以停止了大型的军事行动。
除了军心疲敝的原因之外,刘备不能够出动大军还有一个原因,当初在攻击刘璋的时候,刘备曾经和将士们约定,事成之后,府库内的东西任凭将士取用。而事成之后刘备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只是如此一来,士兵们是开心了,但因为府库基本被将士们清理干净了,导致刘备财政出现困难,军用不足,短时间内也无力出兵。
为了应付这个财政困难的情况,刘备采用了刘巴的建议铸造“直百钱”,一个大钱当人家一百钱用,用这种近乎抢劫的方式来回笼资金,虽然几个月后就使得府库充实,但也埋下了蜀汉政权经济混乱的祸根。
第十八章 市
如果说进入成都的这些天来,有什么事令张苞很不爽的话,那就是成都的天气了。成都的秋季,习惯xing的yin雨绵绵,虽然极少有夏季那样的暴雨,但是终ri不见阳光,却也有种要发霉的错觉,因而难得有个晴朗的ri子,张苞便迫不及待的带上了四个亲兵溜出了张飞府邸。
此时张苞手下的亲兵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一拨人了,邓艾因为军功的缘故,大小也算是一个将军,如今正呆在军营之中,自然不可能继续给张苞当亲兵。而自从张苞成为了牙门将军之后,也有了两千人的直属手下,为了加强对这些人的控制,张苞便把自己的原来的绝大多数亲兵编进了这支队伍之中担任基层军官,只留下一个名叫张昌的老兵呆在身边充当亲兵统领。
而现在张苞身边的亲兵大部分都是从军队中另行招募的人,总数有五十多个人,都是健壮的勇士,平时当做护卫,真要是到了关键的时刻还可以当做尖刀使用。
无论在哪个朝代,为了保护将领的安全,都有为将领配备亲兵的传统。在大秦王朝的时候,部曲级别的军官的亲兵数量甚至能够达到所统辖军队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只不过更高级的军官统辖的亲兵就不可能那么多了,比如说你让一个统帅十万大军的将领养上一万亲兵,这不完全是坑爹么!
因而到了将军这一级别的人物,十分之一的比例完全是不可能的。而三国时期的魏蜀两国,由于基本沿袭了汉制,将领基本上只有指挥权,并不需要自己养兵,因而他们的武将亲兵数量并不多,只有极少数是只忠于武将本身算是武将的奴仆xing质的死忠亲兵,到了战场上的时候,亲兵虽然会增加,但是大部分都是从军队中挑出一定的人来保护将领的而已。
当然了,如果某个将领一直在军中又素得人心的话,多一些忠诚的属下也是很正常的,但这些属下却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亲兵。三国之中,真正允许武将拥有大量亲兵的只有吴国。吴国的制度有些类似西方的封建君主制,诸将分戍各镇且有奉邑,这些士兵几乎可以看做是将领的私兵,某些大家族如陆氏的军力甚至能和孙权的zhong yāng军相抗衡,连军队都近乎私有了,有大量的亲兵也很正常。
蜀汉阵营中最著名的亲兵是刘备的白眊兵,这支军队被诸葛亮称为“西方上兵”,由猛将陈到统领,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间,历史上刘备夷陵惨败之后能够逃脱,也多亏了这支军队的拼死保护,到了后来这支军队的残兵又随陈到守卫永安,陈到死后才逐渐消亡。
而在蜀汉的将领之中,拥有亲兵最多的则要数关羽与张飞了,这两个人由于跟的刘备时间够长,多少年下来手下积累了不少老兵,而这些老兵也一直都归在他们两个的手下,被他们二人带领着,虽然未必都有亲兵之名,但是都有亲兵之实。不过由于关张二人的xing格差异,关羽手下的亲兵基本上都能够为关羽赴死的,而张飞手下的亲兵,说不定有不少人想要让张飞死……
在穿越之前,张苞曾经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纨绔二世祖,带着几个狗腿子鲜衣怒马纵横乡里,遇到漂亮的良家妇女变去调戏一下,碰到没什么背景的美女就干脆抢回家。
只是如今张苞终于成了二世祖,但现在却仍旧是一个乱世,出于前途的考量张苞却也不好做一些做一些作激ān犯科的勾当,尤其是在诸葛亮这个提倡严刑峻法的人已经开始着手制作《蜀科》的情况下,张苞更不想去触这个霉头。
不尽管不能够明目张胆的强抢民女,但是带着几个亲兵在到处转转欣赏一下这座原汁原味的古城也是不错。
被雨水冲刷过的成都城给人以一种干净而富有韵味的美感。成都城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周赧王四年(西元前三一一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秦国蜀郡郡守张仪按首都咸阳建制修筑成都城墙。之后的五百年间又多有改进修建,到了如今,不仅面积扩大了不少,人口数也比起秦代了增加了不少,在西汉的鼎盛时期,成都的人口甚至一度达到了四十万,只是如今由于战乱以及豪强隐匿人口都原因,成都的户口数大大减少。
不过就算人口数有了很大的减少,但是程度终归是益州最繁华的城市,之前由于刘备围城以及连绵的秋雨使得城内的百姓先是人心惶惶,紧接着被雨水困在了家里,如今终于迎来了难得的晴天,憋了太久的人们总算是可以出来了,尤其是那些在家里憋得难受的豪族子弟们更是早就耐不住寂寞,纷纷跑到了坊市酒馆倡楼ji所之中寻欢作乐。
张苞要去的地方就是城市中最热闹的的市场。这个时代对于城内的买卖场所还有有很大的限定的,专门划分出一定的地方未市,任命市长管理,交易的时间都有剖未严格的限制。但不管在怎么限制,购物中心永远都是一个城市中最热闹的地方。和平的时代最热闹,因为城市的居民到来这里买东西;战乱的时候也很热闹,因为不论是乱民还是乱兵都喜欢到这里抢东西。
如今张苞手中的钱虽然花了不少,但是张府中还有一千多万钱,仍旧算得上是大富豪了。在西汉的时候,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四十亿钱,而桓帝时期的超级贪官梁冀死后被抄家也不过抄出了三十亿钱,并用这笔钱财“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
虽然到了东汉末三国初的时候,由于战乱以及劣质钱等原因,货币有所贬值,一千多万钱在刘备那家伙的“直百钱”出来之前仍旧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本着花的越多以后损失越小的原则,张苞恨不得能够早ri将这些剩下的钱花出去。
而且考虑到不久之后自己的母亲以及那个宝贝妹妹鼻涕虫弟弟也要来到成都了,张苞也有必要给他们买一些礼物。
注:1、确实有武安这个姓氏,但是不论是嘉靖本三国演义还是毛本三国演义里,都准确无误的表明了武安国是姓武名安国,而不是姓武安名国。
毛本第五回:
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
嘉靖本第十回:
安国提长柄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迫马来迎,与安国战。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
不论是嘉靖本还是毛本都简称武安国为“安国”。如果他复姓武安名国的话,就应该简称为“国”,而不是“安国”了。所以武安国姓武,不是姓武安。
这根本就不是复姓的问题……
查阅了一下城墙包砖的资料,史料记载最早的是孙权在建安十三年筑的(镇江)铁瓮城。而汉代雒城遗址的城墙遗址已经有了明显城墙包砖痕迹,因而在这个时期部分城池很可能已经包砖,但是大部分的话应该还只是夯土城墙
青楼一词在汉代乃至三国时期还不是指ji院的,最早应该是指帝王居所(这个有点儿囧啊),而且这一时期的娼ji与后来的娼ji还是有所不同,并不是后世指挥做皮肉生意的ji、女,另外此时的ji、女应该是官ji。
第十九章 强抢民女
街市内并不能够说是人山人海,但也热闹非凡,叫卖声、砍价声不绝于耳,有一种市井特有的繁荣与热闹;偶尔从身边走过几个身段成熟的人妇或者虽显青涩但已经初步长成的少女,也能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自从来到了街市这里,张苞的目光便很少从女人身上离开,当然了张苞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是sè中饿鬼,而是因为他在观察这些女子的着装配饰,希望从这些着装配饰上找到送给自己老妈的礼物的灵感。
送女人什么东西好?张苞挠了挠头,完全没有任何经验。若只是给他的小妹妹还那个还在吃nǎi的小弟弟张绍送礼物,只需要一些蜜饯甜食就足以令他们雀跃了,但是对于自己的母亲,张苞却不知道该送什么好了。
绫罗绸缎家里还有一千匹,金银玉饰胭脂水粉,且不说张苞不知道送这些东西有没有什么忌讳,合不合礼仪,对不对自己母亲的胃口,单是自己一个大男人走进这种店铺摊就足以惹来别人的指指点点了。
“要不,我先去买个丫鬟,然后让丫鬟替我买?恩,这个主意貌似不错……个头啊……”张苞一撇嘴,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买丫鬟与买地不同,买地可以偷偷摸摸的去,买个丫鬟却需要放在家里的,到时候就算是老爸张飞不会介意,老妈来到成都之后恐怕也要对自己进行教育,不仅如此,消息一旦传到刘备诸葛亮等人的耳朵里的话他们又会怎么想呢?
“要不,少将军,我去找个女人打听一下……”主忧臣辱,看到张苞到了街市后却一副眉头紧皱的样子,知道张苞正为什么而苦恼的张昌小声建议到。
“‘姑娘,你喜欢什么,大爷给你买!’你,要这样说吗?”张苞白了张昌一眼,学着登徒子的语气说道。
一个身强力壮脸上还有刀疤的大老爷们突然跑到一个素不相识良家妇女面前问人家喜欢什么,这很明显是恶霸之类的人才会干的事儿,而张昌偏偏又是张苞的手下,哪怕这真的不是张苞授意的,人家也会主动的把事情往张苞身上靠,到时候带着家奴到大街上调戏良家妇女的罪名张苞可是背定了。
“额……”听了张苞的话,张昌只能够悻悻然的低下头。他也知道这么做肯定会引来误会,只是一时激动才想到了这个主意,如今被张苞否定,自然也只能够老实的闭上了嘴巴。
“算了,先去买点糕点蜜饯吧。”张苞知道张昌也是关心自己,因而也没责备他的意思,挥了挥手,便带着四人向卖食物的那一片店铺走去,只是张苞还没有走几步,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了一句张狂无比而又熟悉无比的话:“姑娘,你喜欢什么,将军我给你买!”
在一家卖胭脂的小摊前,一名留着山羊胡腰间挂着一把佩剑的四十多岁的男子对着一名被他吓得低着头,似乎有些瑟瑟发抖的女孩笑嘻嘻的说道。在这名山羊胡的身后,则是十几名人高马大的的侍卫,正一脸凶恶的瞪着周围的人群,似乎谁敢这个时候上来多管闲事为那名女孩解围,他们就会一拥而上把那人砸成肉饼一般。
“大,大人,我什么都不需要……”女孩的声音如同受了惊吓的雏鸟所发出的嗫嚅哀鸣,轻柔中有种惹人怜爱的味道,让听到这个声音的男人都恨不得将她紧紧保护在怀中。
“好声音啊,这么好听的声音不去唱歌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啊!”听了女孩的声音,山羊胡的脸上笑容更胜:“怎么样,卖身到我的府中如何?我看你的不像是大户人家出身,生活也挺苦的吧。跟我走吧,倒时候锦衣玉食,不论是你想要胭脂水粉还是金钗玉簪,我都可以给你!”说道最后,山羊胡的声音已经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
“这是多么好的一块璞玉啊,不论是面容还是声音,我府内那几十个侍婢可没有一个能够赶上她的,而且从她的穿着上看,显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既然这样的话,今天就是抢也要把她抢回家啊,反正凭着我与主公以及诸葛孔明的关系,难不成还有人会为了这点小事儿而跟我过不去不成!”想到这里山羊胡的神sè更加激动了。
“大、大人,我还有事,先回家了……”女孩显然是被这个山羊胡吓怕了,想要离开。就算是女孩再笨也看得出这个山羊胡不怀好意了,卖身是什么意思?那可是真的为奴为婢任人宰割,除了主人不能够杀了自己外,自己可是没有一点点人身权利啊!
小女孩并不是富贵人家出身不假,但她的家庭怎么说也是中产之家,这样一个( 三国之龙套 http://www.xlawen.org/kan/3906/ )
但即使这样,也足够其他人眼红了。
除了这幅黄金锁子甲外,张苞的另一个收获就是被封为了牙门将军。虽然说只是一个小军官,但是对于这个年龄的人而言却是了不得的官职了,要知道魏延跟随刘备入蜀立功之后才成为了牙门将军。只是,谁让人家张苞高官的官二代而且又从小受到刘备的喜爱呢!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多少公平可讲,高官二代们只要不犯事,以后必然是高官,而且还能够承袭爵位,更何况人家张苞也确确实实的立了功呢!
不过,张苞虽然被封了官,但是还是留在了张飞的营中,并不像魏延那样独领一军,因而这个封官的只是让张苞带在军队中更加名正言顺了而已。至于邓艾,因为击破张裔的功劳也被封为了最低一级的将军裨将军,同样与张苞一样继续留在张飞所部中辅佐张飞。
从对张苞、邓艾二人的封官中就不难看得出刘备心中的亲疏远近了,论起功劳的话二人的成就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官职上张苞却比邓艾高了两级。不过,只有这样才算正常,像邓艾这样的没有什么名气的白身一来就能够做到将军已经是不小的恩宠了,邓艾也没有理由却记恨刘备的不公。
至于张飞,此时仍旧是征虏将军,虽然说张苞二人的功劳最终还是要算到他这个主将的头上,但是他的官职倒是没有继续升,而且也不好升。毕竟刘备此时也只是一个左将军,对于张飞这些大将的赏赐就只能够等到成功入主益州之后再进行了。
有了张飞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对于雒城的攻击越发的猛烈起来,而反观雒城方面,士气却越加低迷低迷起来,哪怕是刘循亲自登上城楼率众奋战,但是起到的效果已经微乎其微了。
就这样,刘循又半死不活的支持了十来天后,军疲民乏士气低落的雒城再也无法支撑,刘循也只得弃城后狼狈逃走,至此进逼成都的最后一个屏障、阻挡了刘备近一年的雒城终于易主!
雒城易主后,刘备终于把大军推进到了成都,尔后不久诸葛亮、赵云的军队也已经赶到,至此围攻成都的刘备大军,已经达到十万人,而这也是刘备有史以来统帅的最多的军队!
而此时的成都城内则尚有jing兵三万多人,而且物资充足可供大军支持一年之久,更重要的是,此时成都城内官吏民心还都向着刘璋,多有死战之心!
对于这一段历史,《三国志》中如此记载: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ri,城中尚有jing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yu死战。
不管怎么粉饰,进攻益州确实是刘备不义在先,因而城中吏民心有怨愤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刘备攻伐益州的这段时间里也的确造成了不少军民死亡,这些军民的很多亲属也在成都城中,对于刘备有所不满也是正常的。
更为棘手的是,成都城内的士兵很多还都是东州兵,这些东州兵颇为残暴,很不得人心,能够得以在益州生存,全赖刘璋,如果刘璋覆灭,他们也难有好果子吃,因而他们是最坚定守城的一部分人,死守的意志也十分坚决,本身的战斗力也不错,是刘璋最后的底牌。想当年赵韪之乱的时候,刘璋就是靠了东州兵守成都,最后反而击破了赵韪,因而到了这个时候,刘璋心中难免还心存幻想,妄图再现当年击败赵韪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刘备听从了法正与诸葛亮的建议并没有选择强攻,而只是围城而已。兵法云,十则围之。刘备的军队只是刘璋的三倍,而且其中半数是并不jing锐的降兵、新兵,如今能够把包围成都已经很不错,要是硬攻的话即使胜利了,也是惨胜,这种代价对于底子薄弱的刘备而言是无法承受的,而且万一逼迫的刘璋玉石俱焚,那更是得不尝试。因而刘备最终选择了围城,却没有有强攻,而是加大了攻心的力度。
刘璋暗弱是众所周知的事,即使能够守一时,也未必能够有勇气永远坚守下去;除此之外,刘璋还颇为爱民,当初就没有用郑度的绝户计,这个时候只要刘备不是逼迫过甚,刘璋倒也未必能够坚持多久,说不定还会因为不忍百姓受苦而投降。所以刘备只是围而不攻,并写了多封书信传到城中,向刘璋保证自己会善待刘璋一家老小,向成都内的世族保证自己不会侵犯他们的利益。
与此同时,刘备一边命令军队在成都城外演练示威,一边制造攻城器械,一边轮换士卒,让士卒得以短暂的休息。在此时刘备的军中,不提张飞、诸葛亮、赵云麾下的士兵是一路跋山涉水攻城略地打过来的,刘备原来的那些士卒更是一年多没有得以好好休息了,如今早已是疲惫不堪。
于是乎,刘璋军没有胆量出城,刘备也不想用人命攻城,虽然张飞、魏延、黄忠等人多次请战,刘备只是不许,双方就这么耗着,一直耗了一个多月。
这天刘备正在营帐内请众将吃饭,却突然有亲兵来报:“禀告主公,大营外有人自称是马孟起的信使,说有机密事情要见主公!”
“马孟起!”听了这个消息,张苞喜上眉梢,因为他知道马超要投降了!
而除了张苞外,法正与诸葛亮也是眼睛一亮,同时起身道贺道:“恭喜主公,成都定矣!”
注:1、关于三国时期的铠甲,锁子甲已经出现,对于一般的弓箭防御力还算不错,但是对于元戎弩之类的强弩就不行了,而且由于较软等原因,对于重武器的劈砍砸无能为力。
2、关于三国铠甲的具体xing质,由于实物鲜有流传,现在众说纷纭。在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提到了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马铠等五种,另外蜀汉的诸葛亮设计了五折刚铠,据说异常坚固,三国后期则流行筩袖铠。
3、三国时期的主体甲胄还是以皮甲为主,而且就算是这样也不可能是全部披甲的,这个时代的铁甲主要还应该是将领以及最为jing锐的部队才能够使用的!高顺的陷阵营不过七百人,铠甲斗具jing良,就能够攻无不克,这里面铠甲的jing良应该有很大的作用,毕竟你砍人家一刀,人家一点儿事儿都没有,人家给你一剑你就要归西的话,这仗根本就没法打啊。在历史上,高顺就打败过刘备,还抓了刘备的妻子。
4、历史上存在陷阵杀敌的猛将乃至万人敌倒也不是太玄幻的事情。首先,有些人确实天赋秉异气力远强于普通人;其次,装备不同,上将们一般都全身有jing良的铠甲,一般的刀剑难伤,而且马匹很可能还装备有马铠,如果马匹再运动起来的话,只要运气不是太坏的话,倒也不是很容易就被杀掉。
5、三国时西南夷人多以藤条制作甲胄,因而藤甲兵是存在的,只是有没有那么神就难说了,不过如果是少量制作那种特殊的藤甲的话,倒不是没有可能。
6、关于三国时期的铠甲,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电视剧《新三国》里的全都是穿越过去的,电影《见龙卸甲》里的反倒更像是蒙元的……
7、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小蛇会整理一下三国时期的铠甲资料发上来的,不过这太耗时间了,所以大家不要太期待……
8、写历史小说的上辈子都是没了翅膀的鸟人……真心苦逼啊……
9、关羽的武器应该不是青龙偃月刀,但……就写成青龙偃月刀吧……另外张飞所谓的丈八蛇矛应该是一种枪,这个还有学者专门论证过蛇矛是一种枪,但是那篇论文的名字小蛇忘记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查,反正在这本书里就写作长矛了,毕竟这是小说,小蛇的能力也有限,做不到处处依照史实啊,只要大家看着开心就好了。恩,至少说,这本书小蛇有信心比新三国更靠谱,虽然只是穿越文,但是这本书只是穿越了一个人,尼玛新三国不仅人物基本上都被穿越众附体,兵器服装之类的更是穿越的厉害啊……
第十六章 成都定
关于马超这个人,在历史上还是颇有争论的,对他最刻薄的评价莫过于“节义双全”了,“忠孝节义”只给他了最后两个字,摆明了就是骂他不忠不孝!
关于不忠这一点,可能是因为从马超父亲开始他们马家就是反贼,不过,这个可以也可以附会成马超是枭雄之类的,而且说实话,当时的诸侯还真不见有哪个是绝对忠诚的,因而这一点倒也不是最重要。
事实上,马超最为人诟病的一点是他的不孝!
不管怎么粉饰,有一点是不容否认的,那就是正是因为马超的再次造反才使得他的父亲、兄弟等绝大多数家属被曹cāo杀掉。古人对于孝道有着极端的追求,像郭巨埋儿之类的为了孝道甚至能够放弃自己孩子的行为都能够被看做榜样,加以弘扬,因而马超就是有千般不愿万般理由迫不得已才起兵的,但成为直接害死父亲的导火索这件事却是他一生都不能够抹去的污点!
除此之外,马超的生母应该是被韩遂军杀死的,而且在《魏略》中,还记载马超对韩遂说过这么一段话: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这些加起来,足以成为马超德行上的致命伤了,哪怕是《魏略》中的记载可能有诋毁马超的成分,但是马超不孝的名声却是背定了!
不过除开忠孝两点的话,马超的军事水准那还是没的说,若是论起指挥骑兵的水平的话,在三国时期他绝对是最顶尖的将领,不仅打得羌胡服服帖帖,更是大败过曹cāo,威名远扬,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名将了!
在历史上很不幸没有发生过张飞与马超大战蒹葭关的事,不过派遣李恢交好马超的事情倒是真实发生过。当时的马超在张鲁那里过的很不顺心,而且张鲁的将领杨白(演义中做杨柏)也看马超不顺眼,估计这其中既有嫉妒马超能力的因素,又有忌惮马超德行的因素,因而一直想要搞掉马超,使得马超在张鲁那边也混不下去。
而当时的天下还剩下的诸侯中,曹cāo与马超有毁家灭族之仇,马超自然不可能投奔;江东孙权位置太远投奔他也不现实,交州的士家就更不用说了,因而此时马超仅剩的选择就是刘备与刘璋。
其实说起,如果没有刘备入蜀的话,马超投奔刘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刘璋暗弱不得人心,手下的能人又大多有二心,马超经营一番的话说不定也能够成功吞蜀,之后西联羌胡再次成就一番事业,只可惜被刘备抢先了一步。
当然若是在刘备正与刘璋交战正酣的时候,马超还是有选择的,比如说仍旧投奔刘璋,为刘璋雪中送炭,进而获得刘璋的信任,得到兵权,只是现在的马超却失去了这个机会,因为他得到了一个消息——刘备大军已经会合并且包围成都。
刘备包围成都这意味着什么,马超当然很清楚。只要不是太笨的话,都能够看得出刘璋已经穷途末路了,到了这个时候马超自然只剩够投奔刘备一条路,于是便有了马超“密书请降”这一记载。
得到了马超的请降密书,对于刘备而言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虽然在心里刘备早已经给马超打上了不可重用的标签,但是拿出马超来吓吓刘璋还是不错的,不仅如此,以后攻略凉州的时候,马超这个名字也还是很有用的。
“吾得益州矣!”刘备当即大笑道。
有了马超投降的准信,接下来只需要静等马超到来就可以了,不过考虑到马超本身的亲信手下已经不多,为了能够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刘备有暗中集结了万余士兵,等到马超率军到来的时候,让他们冒充马超的手下,随马超径直到成都城下,好达到震慑人心的效果。
接下来便是一段胜券在握的等待,又这么等了二三十天,在一个天气炎热的中午,马超终于带领军队来到了成都城下,马超到来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不仅仅是因为马超本人的威名,还因为城内守军以为马超又给刘备带来了增援部队。
同时马超的到来也断了刘璋对于张鲁能够攻击刘备的念想,至此成都城已经算得上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孤城,除了城内的兵员外已经不可能会有其他的援军到来,而到了这个时候,原本还支持刘璋的世族为了自己的家族着想也没有了之前那么强烈的战意。
“哎,事已至此,悔不听诸公之言。”益州牧府内气氛沉重的如同即将下雨的yin云,到了这个时候,还能够聚集在州牧府中的人都能够算得上是忠臣了,只是看着这些忠臣一个个眉头紧皱愁云惨淡的样子,本来就没有什么主意的刘璋内心更是凄怆。
“主公勿忧!刘备虽强,又有张益德、马孟起为之爪牙,然而成都城坚,且有三万jing兵,据城而守的话刘备也只有望城兴叹的份!况且曹孟德、孙仲谋皆非易于之辈,刘备大军久在川中,后方必然不稳,时间一长必然生变,所以主公只需要紧守城池即可,静等刘备退去即可,无需担忧其他!”黄权用自己都不太相信的说辞安慰道。
黄权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才能也很忠心的人物,虽然气节上比不过他那个为了蜀汉而死的儿子,也比不上吊死在城门楼的王累、宁死不降的张任、断头将军严颜,但比起许靖之流却要好了太多。
有了黄权开头,其他的官员也都稀稀拉拉的劝说起来,不过声音里已经没有了刘备初为成都时的坚决。
“诸位的心意我已经知道了,只是我们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却没有给百姓什么恩德。如今大战了三年,百姓死伤无数,陈尸草野,这些都是我的过错啊!我又怎么能够心安呢!我意已决,就此投降刘备,诸位就不要在劝说了!”说着刘璋哭了起来,大厅内的官员也哭成一片。
“既然主公要降,裔愿意前往刘备营中以探究竟,若是刘备真心善待主公善待益州百姓的话,主公再开城门也不迟,若是刘备别有它意,还请主公决死一战!”说话的是被邓艾打得大败的张裔。
“那你去吧!”刘璋无力的挥了挥手回答道。
注:1、关于张飞的字,小蛇特地又查了一下中华书局版的《三国志》确定是益德无误,网上很多都作“翼德”是因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
2、古人一般不会直接称他人姓名,因为这样不仅不尊重别人,更会显得自己无礼而无知,所以称呼他人的时候一般会称呼表字。不过本书为了方便起见,很多地方就直接称姓名了,请勿怪。
3、《三国演义》中的傅士仁应该是误称,此人的应该姓士,名仁,字君义。自从王莽篡汉之后,当时的人名就以单字为贵,名字里两个字的一般都是贱民、蛮夷,像曹cāo、刘备、孙权等等三国时期有名有姓的人物的名都只有一个字,演义中出现了武安国之类的名为两个字的一般都是罗贯中根据明朝的习惯杜撰的。
第十七章 封赏
刘璋投降对于蜀汉政权而言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直到此时刘备政权才可以勉强称得上是“蜀”汉,占据了益州大部分地区,初步完成了《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而川蜀大地也成为蜀汉政权其后四十多年的根本之地。
不管是本来就心存仁义也好,还是为了拉拢人心也罢,刘备并没有为难刘璋,只是让刘璋携带家财奴仆妻妾去了荆州南郡,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流放,不管怎么说刘璋父子也在益州经营了二十多年,要是把他继续留在益州的话,刘备怎么可能会心安呢?
送走刘璋之后就是庆功封赏了,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众人之所以会跟着刘备混,冠冕堂皇的理由自然是为了兴复汉室,但是谁的心中又没有封妻荫子名垂千古的愿望呢?尤其是对于那些没什么觉悟的普通士卒而言,对于封赏的期盼就更高了。
因而刘璋投降之后的同一天,刘备便大飨士卒。之后没多久刘备就自领益州牧,紧接着就是重中之重的大赏群臣,启用人才,拉拢人心。
在刘备所封赏的群臣之中,得到赏赐最丰厚的是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四人。这四个人中,诸葛亮可以称得上是刘备的子房,而法正则是刘备此时的第一谋主,至于关张二人,不仅与刘备情同手足多少年来不离不弃,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在此时刘备的心中最重要的臣子就是这四个人了。
刘备毫不吝啬的大开成都的府库,各赏赐了他们四人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这在民生凋敝人民普遍困顿的汉末已经是一个很了不得的数字了。由于张飞对于钱财并不怎么看重,只是将这些财物放到了府邸的仓库之中。
虽然因为赵云的劝谏,刘备并没有把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但是像张飞这样的心腹大将还是分到自己的府邸的,而且张飞的府邸离如今刘备的府邸也就是前刘璋的府邸非常之近。
毕竟刘备现在刚刚入主成都,如果他的府邸周围都是刘璋的旧将的府邸的话,一旦这些人集合家仆包围刘备府邸造反,那么情况可就危急了,因而在刘备府邸附近,大部分都是他以前亲信的府邸,当然了为了表示刘备的公正,这些府邸很多都是他花钱买来之后再赏给张飞等将领的,只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府邸原来的主人敢收刘备多少钱,就是很值得商榷的事了。
因为张苞知道不久之后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刘备将会铸造“直百钱”,到时候,钱财必将会大量贬值,因而在请示张飞后取得这些财物的使用权的张苞,除了将部分财物赏赐给了张飞以及自己的亲兵外,剩下的都用于买房置地,也算是投资不动产了。当然了,张苞的这一些都是让自己的属下亲兵在暗中进行,毕竟如今还实在战争时期,张苞可不想让自己在刘备心中留下一个“求田问舍”的评价。
除了张飞四人受到了最丰厚的赏赐之外,其他的人自然也有赏赐,只是比起这四个人来说就要差一些。
不过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钱财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刘备给了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不论是自己的老部下还是刘璋的重臣姻亲,不论是原先被刘璋排挤的人还是以前与刘备关系不睦的人,只要有能力,都得到了重用,甚至就连许靖这个除了名气之外既无能力又无忠诚的家伙也被刘备捧了起来。一时间蜀中的人才、士族倒是大部分都对刘备归心了。
不得不承认,刘备这个人的确很有人格魅力,关羽张飞这样的绝世猛将对其忠心耿耿就不用说了,自从刘备起事开始,不论到了那个地方,都有不少人对他归心,像是公孙瓒家的赵云啦,徐州的陈登、糜竺、糜芳啦,豫州的刘辟、陈到啦,荆州的诸葛亮、马良魏延、黄忠等一大片啦,蜀中的法正、张松啦都被刘备的人格魅力所感染,纷纷投到了刘备的帐下,助刘备实现一片霸业。
而刘备这个人也不知究竟是真的是这么有仁德,还真是一个连自己都能够骗过的超级大影帝,反正至少到他死的时候,对于手下还一直是很不错的,基本上做到了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也没有像他的老祖宗那样成了帝王后就一个劲儿的祸害功臣。
封赏之后主要就是修养士兵同时恢复社会秩序了。虽然刘璋的投降,并不意味着益州就会传檄而定,雄踞汉中的张鲁暂且不谈,就是益州其他地方的郡县也多少有些不服从刘备的存在,不过这些都是疥癣之疾,并不值得刘备派出大军攻击,此时刘备的的主力还是驻扎在成都附近就行修养整编。
此时刘备在益州的部队如果加上刘璋城内的三万人的话,已经达到了十三万左右,但是由于这些士兵的素质参差不齐,而且超过半数是降兵,人心未附,想要彻底将他们整合裁汰老弱及不安定因素也需要一段的时间。不仅如此,由于长时间的征战,刘备的士兵都已经疲惫不堪了,迫切需要休息,因而刘备也不得以停止了大型的军事行动。
除了军心疲敝的原因之外,刘备不能够出动大军还有一个原因,当初在攻击刘璋的时候,刘备曾经和将士们约定,事成之后,府库内的东西任凭将士取用。而事成之后刘备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只是如此一来,士兵们是开心了,但因为府库基本被将士们清理干净了,导致刘备财政出现困难,军用不足,短时间内也无力出兵。
为了应付这个财政困难的情况,刘备采用了刘巴的建议铸造“直百钱”,一个大钱当人家一百钱用,用这种近乎抢劫的方式来回笼资金,虽然几个月后就使得府库充实,但也埋下了蜀汉政权经济混乱的祸根。
第十八章 市
如果说进入成都的这些天来,有什么事令张苞很不爽的话,那就是成都的天气了。成都的秋季,习惯xing的yin雨绵绵,虽然极少有夏季那样的暴雨,但是终ri不见阳光,却也有种要发霉的错觉,因而难得有个晴朗的ri子,张苞便迫不及待的带上了四个亲兵溜出了张飞府邸。
此时张苞手下的亲兵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一拨人了,邓艾因为军功的缘故,大小也算是一个将军,如今正呆在军营之中,自然不可能继续给张苞当亲兵。而自从张苞成为了牙门将军之后,也有了两千人的直属手下,为了加强对这些人的控制,张苞便把自己的原来的绝大多数亲兵编进了这支队伍之中担任基层军官,只留下一个名叫张昌的老兵呆在身边充当亲兵统领。
而现在张苞身边的亲兵大部分都是从军队中另行招募的人,总数有五十多个人,都是健壮的勇士,平时当做护卫,真要是到了关键的时刻还可以当做尖刀使用。
无论在哪个朝代,为了保护将领的安全,都有为将领配备亲兵的传统。在大秦王朝的时候,部曲级别的军官的亲兵数量甚至能够达到所统辖军队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只不过更高级的军官统辖的亲兵就不可能那么多了,比如说你让一个统帅十万大军的将领养上一万亲兵,这不完全是坑爹么!
因而到了将军这一级别的人物,十分之一的比例完全是不可能的。而三国时期的魏蜀两国,由于基本沿袭了汉制,将领基本上只有指挥权,并不需要自己养兵,因而他们的武将亲兵数量并不多,只有极少数是只忠于武将本身算是武将的奴仆xing质的死忠亲兵,到了战场上的时候,亲兵虽然会增加,但是大部分都是从军队中挑出一定的人来保护将领的而已。
当然了,如果某个将领一直在军中又素得人心的话,多一些忠诚的属下也是很正常的,但这些属下却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亲兵。三国之中,真正允许武将拥有大量亲兵的只有吴国。吴国的制度有些类似西方的封建君主制,诸将分戍各镇且有奉邑,这些士兵几乎可以看做是将领的私兵,某些大家族如陆氏的军力甚至能和孙权的zhong yāng军相抗衡,连军队都近乎私有了,有大量的亲兵也很正常。
蜀汉阵营中最著名的亲兵是刘备的白眊兵,这支军队被诸葛亮称为“西方上兵”,由猛将陈到统领,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间,历史上刘备夷陵惨败之后能够逃脱,也多亏了这支军队的拼死保护,到了后来这支军队的残兵又随陈到守卫永安,陈到死后才逐渐消亡。
而在蜀汉的将领之中,拥有亲兵最多的则要数关羽与张飞了,这两个人由于跟的刘备时间够长,多少年下来手下积累了不少老兵,而这些老兵也一直都归在他们两个的手下,被他们二人带领着,虽然未必都有亲兵之名,但是都有亲兵之实。不过由于关张二人的xing格差异,关羽手下的亲兵基本上都能够为关羽赴死的,而张飞手下的亲兵,说不定有不少人想要让张飞死……
在穿越之前,张苞曾经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纨绔二世祖,带着几个狗腿子鲜衣怒马纵横乡里,遇到漂亮的良家妇女变去调戏一下,碰到没什么背景的美女就干脆抢回家。
只是如今张苞终于成了二世祖,但现在却仍旧是一个乱世,出于前途的考量张苞却也不好做一些做一些作激ān犯科的勾当,尤其是在诸葛亮这个提倡严刑峻法的人已经开始着手制作《蜀科》的情况下,张苞更不想去触这个霉头。
不尽管不能够明目张胆的强抢民女,但是带着几个亲兵在到处转转欣赏一下这座原汁原味的古城也是不错。
被雨水冲刷过的成都城给人以一种干净而富有韵味的美感。成都城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周赧王四年(西元前三一一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秦国蜀郡郡守张仪按首都咸阳建制修筑成都城墙。之后的五百年间又多有改进修建,到了如今,不仅面积扩大了不少,人口数也比起秦代了增加了不少,在西汉的鼎盛时期,成都的人口甚至一度达到了四十万,只是如今由于战乱以及豪强隐匿人口都原因,成都的户口数大大减少。
不过就算人口数有了很大的减少,但是程度终归是益州最繁华的城市,之前由于刘备围城以及连绵的秋雨使得城内的百姓先是人心惶惶,紧接着被雨水困在了家里,如今终于迎来了难得的晴天,憋了太久的人们总算是可以出来了,尤其是那些在家里憋得难受的豪族子弟们更是早就耐不住寂寞,纷纷跑到了坊市酒馆倡楼ji所之中寻欢作乐。
张苞要去的地方就是城市中最热闹的的市场。这个时代对于城内的买卖场所还有有很大的限定的,专门划分出一定的地方未市,任命市长管理,交易的时间都有剖未严格的限制。但不管在怎么限制,购物中心永远都是一个城市中最热闹的地方。和平的时代最热闹,因为城市的居民到来这里买东西;战乱的时候也很热闹,因为不论是乱民还是乱兵都喜欢到这里抢东西。
如今张苞手中的钱虽然花了不少,但是张府中还有一千多万钱,仍旧算得上是大富豪了。在西汉的时候,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四十亿钱,而桓帝时期的超级贪官梁冀死后被抄家也不过抄出了三十亿钱,并用这笔钱财“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
虽然到了东汉末三国初的时候,由于战乱以及劣质钱等原因,货币有所贬值,一千多万钱在刘备那家伙的“直百钱”出来之前仍旧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本着花的越多以后损失越小的原则,张苞恨不得能够早ri将这些剩下的钱花出去。
而且考虑到不久之后自己的母亲以及那个宝贝妹妹鼻涕虫弟弟也要来到成都了,张苞也有必要给他们买一些礼物。
注:1、确实有武安这个姓氏,但是不论是嘉靖本三国演义还是毛本三国演义里,都准确无误的表明了武安国是姓武名安国,而不是姓武安名国。
毛本第五回:
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
嘉靖本第十回:
安国提长柄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迫马来迎,与安国战。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
不论是嘉靖本还是毛本都简称武安国为“安国”。如果他复姓武安名国的话,就应该简称为“国”,而不是“安国”了。所以武安国姓武,不是姓武安。
这根本就不是复姓的问题……
查阅了一下城墙包砖的资料,史料记载最早的是孙权在建安十三年筑的(镇江)铁瓮城。而汉代雒城遗址的城墙遗址已经有了明显城墙包砖痕迹,因而在这个时期部分城池很可能已经包砖,但是大部分的话应该还只是夯土城墙
青楼一词在汉代乃至三国时期还不是指ji院的,最早应该是指帝王居所(这个有点儿囧啊),而且这一时期的娼ji与后来的娼ji还是有所不同,并不是后世指挥做皮肉生意的ji、女,另外此时的ji、女应该是官ji。
第十九章 强抢民女
街市内并不能够说是人山人海,但也热闹非凡,叫卖声、砍价声不绝于耳,有一种市井特有的繁荣与热闹;偶尔从身边走过几个身段成熟的人妇或者虽显青涩但已经初步长成的少女,也能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自从来到了街市这里,张苞的目光便很少从女人身上离开,当然了张苞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是sè中饿鬼,而是因为他在观察这些女子的着装配饰,希望从这些着装配饰上找到送给自己老妈的礼物的灵感。
送女人什么东西好?张苞挠了挠头,完全没有任何经验。若只是给他的小妹妹还那个还在吃nǎi的小弟弟张绍送礼物,只需要一些蜜饯甜食就足以令他们雀跃了,但是对于自己的母亲,张苞却不知道该送什么好了。
绫罗绸缎家里还有一千匹,金银玉饰胭脂水粉,且不说张苞不知道送这些东西有没有什么忌讳,合不合礼仪,对不对自己母亲的胃口,单是自己一个大男人走进这种店铺摊就足以惹来别人的指指点点了。
“要不,我先去买个丫鬟,然后让丫鬟替我买?恩,这个主意貌似不错……个头啊……”张苞一撇嘴,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买丫鬟与买地不同,买地可以偷偷摸摸的去,买个丫鬟却需要放在家里的,到时候就算是老爸张飞不会介意,老妈来到成都之后恐怕也要对自己进行教育,不仅如此,消息一旦传到刘备诸葛亮等人的耳朵里的话他们又会怎么想呢?
“要不,少将军,我去找个女人打听一下……”主忧臣辱,看到张苞到了街市后却一副眉头紧皱的样子,知道张苞正为什么而苦恼的张昌小声建议到。
“‘姑娘,你喜欢什么,大爷给你买!’你,要这样说吗?”张苞白了张昌一眼,学着登徒子的语气说道。
一个身强力壮脸上还有刀疤的大老爷们突然跑到一个素不相识良家妇女面前问人家喜欢什么,这很明显是恶霸之类的人才会干的事儿,而张昌偏偏又是张苞的手下,哪怕这真的不是张苞授意的,人家也会主动的把事情往张苞身上靠,到时候带着家奴到大街上调戏良家妇女的罪名张苞可是背定了。
“额……”听了张苞的话,张昌只能够悻悻然的低下头。他也知道这么做肯定会引来误会,只是一时激动才想到了这个主意,如今被张苞否定,自然也只能够老实的闭上了嘴巴。
“算了,先去买点糕点蜜饯吧。”张苞知道张昌也是关心自己,因而也没责备他的意思,挥了挥手,便带着四人向卖食物的那一片店铺走去,只是张苞还没有走几步,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了一句张狂无比而又熟悉无比的话:“姑娘,你喜欢什么,将军我给你买!”
在一家卖胭脂的小摊前,一名留着山羊胡腰间挂着一把佩剑的四十多岁的男子对着一名被他吓得低着头,似乎有些瑟瑟发抖的女孩笑嘻嘻的说道。在这名山羊胡的身后,则是十几名人高马大的的侍卫,正一脸凶恶的瞪着周围的人群,似乎谁敢这个时候上来多管闲事为那名女孩解围,他们就会一拥而上把那人砸成肉饼一般。
“大,大人,我什么都不需要……”女孩的声音如同受了惊吓的雏鸟所发出的嗫嚅哀鸣,轻柔中有种惹人怜爱的味道,让听到这个声音的男人都恨不得将她紧紧保护在怀中。
“好声音啊,这么好听的声音不去唱歌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啊!”听了女孩的声音,山羊胡的脸上笑容更胜:“怎么样,卖身到我的府中如何?我看你的不像是大户人家出身,生活也挺苦的吧。跟我走吧,倒时候锦衣玉食,不论是你想要胭脂水粉还是金钗玉簪,我都可以给你!”说道最后,山羊胡的声音已经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
“这是多么好的一块璞玉啊,不论是面容还是声音,我府内那几十个侍婢可没有一个能够赶上她的,而且从她的穿着上看,显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既然这样的话,今天就是抢也要把她抢回家啊,反正凭着我与主公以及诸葛孔明的关系,难不成还有人会为了这点小事儿而跟我过不去不成!”想到这里山羊胡的神sè更加激动了。
“大、大人,我还有事,先回家了……”女孩显然是被这个山羊胡吓怕了,想要离开。就算是女孩再笨也看得出这个山羊胡不怀好意了,卖身是什么意思?那可是真的为奴为婢任人宰割,除了主人不能够杀了自己外,自己可是没有一点点人身权利啊!
小女孩并不是富贵人家出身不假,但她的家庭怎么说也是中产之家,这样一个( 三国之龙套 http://www.xlawen.org/kan/3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