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阅读
着物资,又没有多大的意义,局面尴尬不已。而最后,曹cāo大军败了张鲁,收了汉中,后院起火的刘备无奈之下主动求和,灰溜溜的又带着相当于是旅游了一圈的大军回了益州。
“走,跟我去见主公!”张飞并不长于战略,面对张苞的一连串问题他确实答不上来,但是他也不是草包,自然知道张苞所担心的事情很可能发生,因而也顾不得吃晚饭,拉起张苞就去了州牧府。
“禀告主公,张将军携其子张苞求见!”一个白眊兵向正在与诸葛亮、法正、黄权三人议事的刘备禀告道。
“让他们进来!”刘备脸上的奇怪之sè一闪而逝,他实在想不出张飞这个时候带着张苞来找他究竟有什么事,不过既然是自己的亲信大将来找自己,刘备自然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参见主公!”得到刘备的允许,张飞与张苞走了进来,拜见道。
“坐!益德,你们这么晚来找我有什么事吗?”让张飞二人自己找位置跪坐下来之后,刘备问道。
“禀告主公,事情是这样的……”当即张飞便把张苞的话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然后屋子里便是一片寂静,一片针落可闻的寂静!
刘备、诸葛亮、法正、黄权的全都把惊讶的目光投到了张苞的身上,饶是张苞与这些大人物们颇为熟络,此时也感到巨大的压力。
“哈哈哈哈,益德你生了个好儿子呢!”忽然间,刘备大笑了起来。
诸葛亮、法正、黄权三人也笑着向张飞贺喜,而跟三人中跟张飞最熟的诸葛亮则开口道:“其实,刚刚我们正在与主公考虑小张将军所担心的这些问题呢!”
没有人怀疑这些事情是别人交给张苞的,因为众人都清楚无论是张飞还是张苞身边都没有这样的能人(邓艾勉强算一个,不过在场的人中除了张苞外可没有人知道邓艾究竟有多么厉害),因而这些事情必然是张苞自己推测出的,而能够看到这些,就足以证明张苞的能力了至少已经打得到了一流谋臣的水准,至于能够不够达到诸葛亮、法正这样的顶级谋臣的水准,那就需要测试一下了。
“那你说该怎么办呢?把荆州就这么给了孙权,若是如此的话先不说大汉子民如何看我们,主公现在的兵员中大部分的jing锐都是从荆州带来的士兵,一旦我们把荆州给了孙权,这些士兵还能够继续为主公效力吗?其次,益州道路艰险,虽然容易防守,但是也难以进攻,而一旦我们把荆州给了孙权,而又不能够及时占据汉中乃至凉州,到时候仅凭着大半个益州的人力物力,又没有好的出川道路,岂不是活活把自己困死在这里吗?到时候主公的大业又如何才能实现呢?”说这些话的是法正,法正倒不是故意想要为难张苞,只是一时兴起想要看看张苞究竟有多大的才能。
第三十二章 论荆州张苞献策(中)
法正不愧为刘备手下的第一谋主,短短的几句话中便问出了问题的关键。首先是民心士气的问题。如果平白无故就把荆州让给了孙权,这对于刘备首先的军心民心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甚至就连那些依附于刘备的世族心里恐怕也会看轻刘备。
第二则是兵员问题。刘备手下的大部分jing锐都是荆州兵,这些是他的根本,一旦荆州有失,考虑到自己的父母妻儿还在荆州,这些士兵必然无心继续忠于刘备,战斗力下降乃至逃跑也是极有可能的。
第三则是整体的大战略问题。当年诸葛亮在为刘备规划未来蓝图的时候,就说了北伐的构想:待天下有变,从益州与荆州出击,并连接孙权,使曹cāo首尾不能相顾。当然了,这一构想的潜台词是孙权也能够同时出兵那就更好。
对诸葛亮的这一构想,后世很多人都是持批评态度的,主要是说这一策略分弱了蜀汉本来就不强的军事力量,面对本来就比己方强大太多的曹魏还不集中全力进攻,反而分散力量,完全是自取灭亡。诚然这一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未必准确。
要讲这一战略,就不能不说一下诸葛亮最理想的三大进军路线。首先是连接孙权,若是孙权能够同时进攻的话,无论是选择攻击广陵进而攻略青徐二州,还是选择直接攻克寿chun而后大军北上,威胁徐州、豫州,都能够直逼中原,给曹魏带来巨大的威胁,牵制曹cāo大量的兵力。
然后是荆州这一路,这一路攻克襄阳后即可威胁宛洛又能够威胁曹cāo政权名义上的政治中心许昌(在曹cāo封魏王后,曹魏的政治中心实际上变成了邺城)。如果是直接北上攻陷宛城,占据南阳郡,则可轻易通过上庸、魏兴与汉中连为一体,极大地改善荆州近乎孤悬益州之外的局面,使整个刘备势力连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整体;如果是直接冒险进逼许昌的话,则会华夏震动,再配合孙权军北伐军的话,很可能把曹魏洛阳以东黄河以南的地盘瓜分。
而至于最后一路,也就是历史上诸葛亮、姜维等人前赴后继却收效甚微的出秦川伐中原的这一路,一旦成功占据长安的话,就很可能虎踞雍凉成为强秦之势,也由不得曹魏不谨慎对待。
如果说历史真的能够按照诸葛亮最理想的设想发展的话,吴蜀联合三路大军兵力前进,倒也不是一定就没有机会,就算是前期没有机会,等待曹魏淮南三叛的时候,也是大有可为。只是可惜的是,吴蜀本来就心存忌惮,彼此间貌合神离经过孙吴袭荆州、刘备败夷陵、孙吴支持南蛮叛乱之后,双反之间的裂痕已经不是说客的几句赞美之词、大势分析就能够弥补得了的,以至于后来双方之间的军事行动几乎就没有协调过,就算是偶尔难得的同时出击,一方也是出工不出力尽等着看笑话而已。
到了最后蜀汉的北伐只剩下了凄凄惨惨的出秦川北伐中原这一条路,而这一路虽然说上去很有气势,什么占据长安,虎踞雍凉,成为强秦之势!但事实上出川的艰难、粮草的不济、蜀汉本身兵力的弱小、诸葛亮谨小慎微多虑少决的xing格以及越到后期蜀汉越加稀缺的人才等因素,使得蜀汉的北伐与其说是为了克服中原反而到更像是掌管军权的大人物们维持威望自我保全的政治秀以及通过疲敌以自卫进而延后蜀汉灭亡时间的无奈之举。
正是考略到上述的种种情况,要是这个时候让出了荆州,那么一旦刘备集团即失去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又没有获得汉中的话,就只能够被困死在蜀中了,而这样的结果对于此时还雄心勃勃的刘备集团的众人而言显然是不能够接受的。
“孝直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张苞礼节xing的说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反问道:“关键是我们能够与孙仲谋翻脸吗?”
“显然不能!”不待别人回答,张苞继续自顾自的说道:“如今天下,勉强能与曹孟德抗衡的就只有主公与孙仲谋了,双方互为唇齿,则曹孟德虽强而不能犯;若双发交恶乃至大战,却极可能被曹孟德各个击破!
既然如此,在益州全定雍凉尽得之前,我们绝对不能与孙氏发生大战——即使万不得已非要发生战争,那也得等到稳定巴西,取得汉中之后,若此时便于孙仲谋交恶的话,一旦曹孟德攻取汉中,则益州危矣!到时江东尚有长江天险,但是益州却门户洞开,而偏偏又民心未附,若是主公的主力再去了荆州的话……”
说到这里,张苞顿了一顿,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万一曹cāo一时兴起要入蜀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因而反倒不如暂时好言安抚并选一两个偏远贫瘠的郡交给孙权,作为诚意以安孙权之心,同时以取回士兵家眷为名迁移这几个郡的部分人口到益州,主公届时再派一员大将带兵一两万屯秭归,既可作为关将军的后援,又作为威吓;同时派五千人前往牂牁、兴古震慑南方蛮夷并做出威胁交州的态势。如此一来的话,已经得到部分实利的孙权必然不敢继续紧逼,而主公的大军则可以令派一员大将平定巴西进而从米仓道威胁汉中心腹,主公则亲率主力直取汉中。
汉中之民三五十万,可得数万jing兵,氐羌蛮夷亦有十数万,平定之后亦可得数万jing兵;且张鲁经营多年府库充足,主公若得之,北伐雍凉的物资便已经有了,取下汉中之后,只需要整训一年,主公便可挥jing兵十五万一举下雍凉,若如此则大事可定矣!主公又何必拘泥于荆州一地之得失呢!”
到了最后,张苞掷地有声的说道。
张苞并没有回应法正提出的民心问题,因为这在张苞看来并不是最重要的。虽然俗语云“得民心者的天下”,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后来的胜利者用来为标榜自己正义而说出来的话而已,君不见后世的蒙元、满清可从来没有得过什么民心,还不是靠着屠刀屠戮了天下大半汉人进而入主中原的么?就算是刘备无论是在徐州还是在豫州、新野也都很得人心,尤其是在新野的时候十几万人死活都要跟着他走,可是这人心转化成了胜利了吗?就算是刘备取益州靠的也不是民心,而是他手下的军队以及那些不得志而又心怀二心的刘璋属下,至于普通百姓,刘备可没有功夫管!
诚然,如果民心所向的话,在占领的时候的的确容易治理,在主力不在的时候发生叛乱的可能也会减小不少,但是在乱世更加重要的还是手里的军队啊,没有军队,再得人心也是白搭!
对于荆州兵的问题,张苞提出的虽然算不得是妙计,但是也算是不错的计划,不仅解决了来到益州的荆州兵的家庭问题,而且还充实了益州的人口,同时又能够强干弱枝,算得上是一石三鸟。
而张苞提出的汉中问题,则恰恰极对诸葛亮、法正、黄权三人的口味,依着他们的眼光自然轻易能够看到攻取汉中所能够带了好处,而且在事实上他们包括刘备也早就把汉中当做了囊中之物,甚至说他们也早有了攻取汉中的计划,但是却没有想到孙权会在这个时候索要荆州!
最令三人眼前一亮的则是张苞提出的归还部分荆州的计划,因为这样一来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堵住孙权的嘴,也令孙权看到了刘备归还荆州的诚意;不仅如此,派出一部分军队进入荆州增强荆州的防御力量则让孙权不敢轻启战端,至于派兵进入牂牁与兴古,则就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了!
此时孙权虽然名义上控制了交州,但是士家等交州本土势力才是交州真正的土皇帝,要是刘备的军队真的翻山越岭成功到达交州并许以士燮足够的利益的话,相信士家很乐意驱逐了本身没有多少实力的步骘,重新将交州从孙权名义上的统治下du li出来,而一旦如此的话,孙权的后院可就要起大火了。
可以说张苞的这个策略柔中带刚,如果真的按照这个策略实施的话,孙权倒是很有可能会克制住,至不济也能够起到缓兵之计的作用,而刘备也有了足够的力量与时间进军汉中,进而获得窥视雍凉的跳板,也算得上是妙策了。
注:1、曹cāo征汉中后“分汉中之安阳、西城为西城郡,置太守;分锡、上庸郡,置都尉”,把原来的汉中一分为三,后来西城郡又被魏文帝曹丕改名为魏兴郡
2、关于汉中的人口,在《后汉书》中记载的是“户五万七千三百四十四,口二十六万七千四百二”,不过这是永和五年的资料,距离建安十九年已经六十多年。
由于汉中的地理位置,使得那里极少有战乱,经过六十多年相对稳定的发展人口怎么看也应该是有所增长才对,再加上后来战乱的时候从其他地方主要是关中地区迁来的流民,汉中的人口绝对是不减反增!到了建安十九年的话汉中的人口绝对超过了三十万,至于达到四十万也不是不没有可能,再加上周围的氐羌等异族的话,总人口应该能够达到五十万左右!
不要奇怪明明蜀汉灭亡的时候蜀汉在册的人口还不到百万,为什么汉中的人口竟然会这么多,事实上,根据《后汉书·郡国志》中的记载的话,整个益州的人口达到了八百多万!这还是在册的人口,如果考虑到被豪强世家隐藏的人口、失去户籍的人口、为了减轻人头税而主动隐藏的人口以及蛮夷的人口,那么当时益州真实的人口数量数量达到千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这也是小蛇最奇怪的地方,在汉末三国时期,益州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动乱,也没有经过像是中原那样的惨烈的诸侯混战以及巨大的天灾,尤其是刘璋父子在的二十多年间,虽然无甚大功德,却也没有怎么横征暴敛更没有以杀人为乐,怎么会到了三国时期就仅剩下百万人了呢?要知道在永和五年的时候,只是一个成都所在的蜀郡就有一百三十多万人啊!
要是说在中原地区经过黄巾起义、诸侯混战、各种理由的屠城以及天灾使得那里的人十不存一倒还可信,但是益州这样相对安定的天府之国人口也锐减了百分之九十左右,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而且“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这段记载中,随便一看就能够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官吏与人口的比例竟然达到了一比二十五!这个数字比当今中国公务员与百姓的比例都要高!而且士兵与百姓比例也在一比九左右!在生产力那么不发达的年代,蜀汉真的可以供养的起这么多几乎不从事生产的人吗?
不仅如此,这个数据与人口的比例也很有问题,平均每户竟然才三个人多一点这个数字怎么看怎么不真实!就算是计划生育严酷执行了这么多年的现代,平均每户的人口也不可能这么少,更不用说在那个没有计生,男人可以一妻多妾的年代了,就算是婴儿的死亡率再高也要比现在的孩子多太多,而且纵观蜀汉历次的北伐,损失几千人的大败也没有几次,因而战争造成的人口伤亡并不算大,所以,男女九十四万这个数字绝对有着极大的问题的。
因此,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想,会不会是当时所统计的所谓的“九十四万”人口实际上只是蜀郡附近以及部分城市的人口,像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益州豪强的极其不配合以至于人口被大量隐瞒,而且普通人家也隐瞒人口税以减轻人头税,再加上部分蛮夷豪强裹胁人口进入深山等原因并没有被统计,蜀汉政权对于整天反叛的各个郡县的控制力极弱也无法进行有效的人口统计,一些失去户籍的人也没有被记录在册等原因,才使得记录下的蜀汉人口这么少了?
总而言之,益州的人口数绝对不可能只有九十多万!
另:1、据说还有一种说法,所谓蜀汉政权的“吏”并不是今天的公务员而是一种服役的劳动力
2、写完这些之后小蛇又查资料,发现葛剑雄先生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对于三国时期的人口有着相对完善的论述,大家要是想对这一时期的人口问题有着更全面了解的话不妨去看一看,至于本书中小蛇就不该了
3、关于关张联姻的问题,刘备心中肯定会有一定的忌惮的,不过这个时候刘备与二人感情深厚,身体状况又好,再加之对二人的了解,自然还没有太多的顾虑,再说就算是有顾虑依着刘备的城府也不会表现出来。历史上刘备之所以杀刘封,是因为关张死、荆州失、夷陵败的打击以至于羞愤交加,这才一病不起,无奈之下安排后事,但是偏偏刘禅又年幼而不成器,刘封虽然是义子,但是在那个时候却是拥有继承权的,再加上关羽之死刘备对于刘封的怨恨,这才杀了刘封,但是也只是杀了刘封而已,并没有祸及妻儿,刘封的儿子刘林在蜀汉还是过得好好的。至于关张联姻的问题最终会演变成什么……嘿嘿,暂时保密……
第三十三章 论荆州张苞献策(下)
“计策不错。”诸葛亮赞赏的说了一句,法正、黄权也对着张苞点了点头。
诸葛亮等人可不知道张苞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见识很大程度上是沾了穿越者的光,虽然张苞的策略在他们看来还不少疏漏,但是却也很有可取之处,尤其是三人中最长于战略也是“连吴抗曹”这一策略最坚定的支持者的诸葛亮对于张苞的这一策略尤为赞赏。
刘备如今最器重的三个文官,诸葛亮最擅长政事,绝对是丞相之才,同时他也是三人中最擅长战略的,这点从他在刘备困居新野的时候就能够提出《隆中对》,并成功帮助刘备实现了占据荆州(部分)以及益州的构想就能够看得出来。不过,诸葛亮的战略眼光虽然举世罕有,够管仲、萧何之才,但是其战术水平就没有演义中那么变态了,能不能比得上乐毅虽然不好轻易判断,但是在历史上他却也从来没有取得过可以和乐毅伐齐一般的逆天战功。
因而在此时刘备战术层面上的第一谋主还是法正。无论是用兵的奇谋,还是洞察先机的能力,法正比起诸葛亮来都要强一些,这点从他帮助刘备取益州以及刘备攻取汉中的时候选择带着法正而不是诸葛亮就能够看得出来,论起治理国家稳固后方安定郡县,法正自然没法与诸葛亮相比,但是论起出谋划策料敌之机,诸葛亮比起法正来就要差一些了。
至于黄权,虽然治国比不少诸葛亮,谋略比不上法正,但是这两方面倒也不会差太多,而且他领兵打仗也有一手,平定了杜濩和朴胡的叛乱,而在夷陵之战的时候更是被刘备委任独当一面,在江北防备曹魏。除此之外,比起诸葛亮与法正来,他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是土生土长的益州人,是益州本土的世族,不仅对益州的具体情况要比诸葛亮、法正二人熟悉,能够提出一些更加合理的建议,而且还能够起到连结益州豪族缓和荆州系与益州豪族矛盾的作用。
在历史上,关羽张飞先后被杀后,元老派势力一蹶不振,刘禅继位后蜀汉政权的权力大部分都落入了荆州系的掌控之中,对于益州的治理采用的是以荆州集团为主,益州本土世族为辅的方阵,大名鼎鼎的蜀中四相中诸葛亮与蒋琬都是荆州人,费祎与董允祖籍也是荆州,军政大权都被他们牢牢的掌握,而他们的后继者蜀汉的第四代军事系统的核心姜维,虽然是凉州人,但却是诸葛亮的嫡系,而且在蜀中也没有什么家族势力,因而也只能够算是荆州系的人马。
至于益州本土的实力,虽然也用,但是由于益州豪族在本土巨大的影响力,要是真的委以大权的话,有钱又有人的豪族们还会把这群外来户看在眼里吗?即使是他们仍旧名义上拥护刘备父子的统治,但是那些无根的飘萍一般的荆州系的人马也绝对会完全被架空的,而荆州系人马一旦被架空,刘禅也就失去了仅有了拥护他的力量,成为了益州豪族手中的牵线木偶。
既然众人都以为张苞的策略完全是张苞自己分析局势后想出的,那么即使在诸葛亮、法正、黄权这三个刘备麾下一流人物的眼中,张苞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天才了,至少在谋略上仔细雕琢一番的话绝对能够成为刘备集团未来的顶梁柱。
“只是人口迁移毕竟需要大量的准备,道路漫长难行不说,沿途的食物用水、来益州之后的安顿,这些都是问题,而起如今虽然府库颇为充实,但是照顾照顾这些人的迁徙之后,又还能够剩下多少钱粮来支撑主公的北伐呢?更何况借口虽好,但是主公在荆州素得民心,万一号令一出,迁移的人口过多的话,孙权会不会恼羞成怒呢?不仅如此把人口迁出也需要准备时间,孙权真的想要行动的话,会不会在我们准备好之前就动手了呢?迁出的人口很大一部又是士兵的家属,路上绝对不能够受苛待的,这又该如何做到呢?”诸葛亮问道。
诸葛亮并没有刁难张苞的意思,而是直接从移民的可行xing上与蜀中的钱粮储备上进行考虑。移民的可行xing方面,人口迁移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古代每一次的人口迁移都伴随着大量的死亡,所谓的“安土重迁”并不仅仅是出于对故土的留恋,迁移所付出的的巨大代价也是令很多人都十分惧怕的,毕竟谁也不想迁移完了之后,自己家里体弱的父母二女却全都埋尸荒野!尤其是这次迁移的一部人是士兵的家眷的情况话,要是这些家眷出了什么问题,那些士兵们怎么可能会没有怨恨呢!
钱粮储备方面,虽然“直百钱”的应用使得这几个月来刘备的府库ri渐丰盈,但是支持一场战斗还行,要是同时负责移民的迁徙以及多路用兵那就力有未逮了。
而诸葛亮话一说完,不待张苞回答,法正又开口问道:“张鲁虽然未必有大能,但是麾下也就jing兵数万。大军攻汉中的话必然要走阳平关,若是张鲁据守阳平关的话,大军一时也恐怕难以攻下;而偏师平定巴西后虽然可以沿米仓道入汉中心腹,但是巴西之地賨人等蛮夷素来与张鲁亲善,即使能够平定巴西蛮族,消息也早就传到了张鲁口中,到时候只要张鲁沿路设伏,走米仓道只会变成送死而已!”
米仓道是连接汉中与巴中的要道之一。古代入蜀不易,自汉中入蜀只有两条道而已。一条是金牛道,战国时期秦将张仪、司马错灭蜀走的就是这条道,经过一系列的山川险隘后可以到达成都;另一条则是米仓道,此道从汉中南郑接通巴中,历史上张鲁“数犯巴界”就是走的这条道,后来张鲁被曹cāo打败入巴中投奔杜濩、朴胡等走的也是这条道,而后来张嘟椭幸彩亲叩幕故钦馓醯溃缓笳培被张飞打得大败,只带了几个亲兵从这条路凄凄惨惨的逃回了汉中靠的也是米仓道。
稍微停顿了一下,法正继续说道:“而且曹孟德更非庸人,要是主公短时间内不能攻陷汉中的话,曹孟德未必会采取行动,要是他在我们与张鲁两败俱伤的时候出雾都攻击我军后路,我军必然大败!即使主公短时间了能够取得像样的战果,但也不排除走投无路的张鲁烧毁府库直接投奔曹孟德的可能啊!”
法正考虑的问题与诸葛亮不同,他更重视的是战争具体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不得不承认关于汉中的形势他分析的还是很到位的。
“不仅如此,南中豪族众多,家奴部曲千人以上者数不胜数,再加上蛮夷猖獗,若是贸然派兵前往牂牁、兴古二郡的话,说不定会激起叛乱啊!而且真的按照这个计划的话,主公将会是三方用兵,到时益州大部分地区必然空虚,人心不稳,难免会有豪族趁机作乱啊!”法正说完之后,黄权补充道。
黄权关注的则是益州内部的问题了。益州豪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了一个近乎顽疾的问题,虽然比不上东吴那样世家豪族把持了大半的政权拥有大量的奴仆及士兵,也不上实施《九品官人法》之后的曹魏世家门阀垄断官职,但是益州豪族的优势在于益州广大且多山多蛮族,如果实在和平时期的,或许还可以一一清理,但是在蜀汉时代,外面有曹魏、孙吴的压力,内部刘禅又不是什么明君,自然无法有效控制这些入豪族。因而在原来的历史上,除非说这些豪族蛮族真的发动了叛乱,否则的话,对于他们蜀汉政权还是比较迁就的,当然了迁就归迁就,想要掌握zhong yāng大权却绝无可能。
经诸葛亮三人这么一说,张苞的建议仿佛完全没有了可行xing一般,但是这还没有完,就在张苞在思考如何回答三人的问题的时候,一直在看着四人对话的刘备也终于开口了:“苞儿的计策虽妙,但是要想堵住孙权的嘴至少也得两郡的土地才行,荆州之民对我又忠心耿耿我又怎么能够忍心抛弃这么多百姓呢?再说即使给了孙权土地,万一孙权贪心不足得寸进尺又当如何?更何况,云长守土有责,又岂能忍受不战就把土地拱手相让的耻辱!”
刘备论起治国差诸葛亮太远,谋略跟法正也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但是他能够让无数英豪俯首,自然不会是庸碌之辈,除了非凡的人格魅力外他的仁义也是天下共知的,就算是也无数人说他是假仁假义,但是也敢变不了徐州、新野这些他所曾任职过的地方的百姓真心拥护他的事实,就算是在三国史上留下笔墨不多的荆南四郡,在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东征孙吴的时候,这些郡也多有响应!
依着刘备仁义的xing子,想让他抛弃这些人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他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万一关羽不服怎么办?
注:关于刘关张三家的联姻,历史上,刘禅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都立为皇后,刘禅的太子,是第一任张皇后侍女的儿子;关兴的长子娶了公主为妻,只可惜这位仁兄死的太早了一些,也不知道是先天原因还是因为被……,除此之外,诸葛瞻也是娶得公主
第三十四章 先取巴西(上)
对于刘备四人提的问题,张苞一时倒也不好回答,毕竟张苞之所以会说出这些,最初只是因为害怕刘备军此时就跟孙权卯上,进而使得曹cāo轻取汉中。
或许有人会奇怪,如果曹cāo真的取了汉中,大不了以后再夺回来就好了,原来的历史上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刘备不是成功取回了汉中吗?
诚然,刘备的确取回了汉中,但是汉中的府库财货又有多少落在了刘备的手里了?而比起财货,“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太祖还,拜(杜)袭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只是、邺者八万余口”,这两次,曹cāo从汉中郡牵走的人口恐怕就有二十万,按照当时的比例的话,汉中半数的人口恐怕已经被曹cāo迁走。
不仅如此,曹cāo还迁走了武都大量的氐人,又把汉中郡一分为三,等到刘备终于费尽心思逼走曹cāo取得汉中的时候,汉中走已经不是那个富庶的汉中了,尤其是汉中人口的大量流失,使得其作为北伐的前进基地更加的无力。
在原来的历史上,刘备死后,汉中曾有长达七年的和平时期没有发生大战,一来是因为蜀汉政权南方不稳内部不宁夷陵之战致使武力锐减兵力将领不足;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因为汉中残破物资储备少,蜀中转运物资艰难,需要较长时间的积蓄力量才能够供应起北伐之所需。
张苞之所以这么在乎汉中,情愿劝刘备放弃部分荆州的郡也要取汉中,就是因为他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就在明年,荆州原本属于刘备的部分终归还是有三郡归了孙权,刘备在这件事上根本就没有沾到一点便宜。而汉中张鲁也由于孤立无援最终选择了投降,让曹cāo把汉中的jing华尽数带走,同时还留下了张喙ト氚椭械幕龈?br />
在张苞看来,反正荆州的地盘儿是丢定了,那还不如卖个好给孙权,然后集中jing力先行一步取得汉中。这才有了张苞之前的言论,但是张苞能够提出这样的策略已经很不错,他有不是全能的天才,怎么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策划好呢?
就拿诸葛亮所说的人口迁徙问题来说吧,张苞虽然知道人口迁徙困难,也知道部分困难的原因,但是要怎么解决,具体要怎么做,却并不是他所长的了。而至于成都如今有多少军粮物资,这些虽然不能够说是绝密,但也只有刘备诸葛亮等寥寥几个人知道,张苞是不可能知道的,自然也不能够做出判断。
而法正提出的张鲁可能投降曹cāo问题,以及曹cāo可能的进攻,这些都是可能的事情,不能不做考虑,但是做了考虑也未必能够有用啊!而且,既然张鲁会像曹cāo投降的话,说不定他也会像刘备投降呢,这些事情谁有能够说得准呢?至于会趁着刘备与张鲁对峙的时候搞偷袭,但是如果说在刘备厉兵秣马的时候曹cāo就已经动手了的话,那也有可能成了刘备在曹cāo与张鲁对峙的时候搞偷袭了啊!
在益州豪族的问题,张苞只知道益州的豪族与蛮族很不老实,虽然在历史上自从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就没有发生过规模太大的叛乱,但是各种中小规模的叛乱却还是不断,甚至还曾经逼得蜀汉大将当时的庲降都督张翼被zhong yāng召回。而像是在雍辍脚崖液笠蛭朗赜啦⒐Φ穆揽约氨恢罡鹆脸晌俺┫隆钡南虺瑁际撬涝诹苏庑┡崖疑稀?br />
但是知道这些家伙不老实并没有用,因为除了有名的雍辍健⒏叨ā⒚匣裾馊黾一锿猓渌呐崖艺哒虐⒉磺宄暇拐虐植皇亲叛芯咳返模揖退闶亲叛芯咳返娜嗽谑妨先绱讼∩俚那榭鱿拢膊豢赡苤捞嘁嬷菖崖业那榭觥<热徊涣私庖嬷莺雷濉⒙宓那榭觯虐谡庖环矫孀匀灰裁挥辛朔⒀匀ā?br />
至于最后刘备说的话,张苞则有些无语了,虽然刘备的确仁义,也的确有不忍抛弃那些百姓的因素,但张苞却清楚,这里面更多的还是刘备这些年来实在是穷怕了。在取得大半个荆州之前,刘备实力最强的时候不过是拥有一个不完整的徐州,而且还没有占据多长时间,而他大多数的时候不是在平原、新野之类的小地方,就是颠沛流离,如今终于成了一点气候,但是对于土地人口却看得更加重要了,不到万不得已,他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呢?更何况还有关羽这个大佬的问题摆在那里!
关羽太高傲,就连孙权都毫不看在眼里,自己只带着几万人就敢挥师北伐,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乐意在自己守卫荆州期间白白把领土送与他从来就看不起的孙权呢?就算是刘备派人让他撤出部分郡县,他也说不定会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理由拒绝,更何况如今刘备还并不是很坚决的想要放弃部分荆州呢!
诚然,张苞之前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是并不知道历史的刘备与诸葛亮对孙权还是怀有很大的信心的,他们并不太以为孙权真的敢动用武力解决荆州问题,毕竟孙权也明白,双方不能够真的发生大战,而即使是在原来的历史上,孙权占了长沙等三郡之后,刘备率领援军赶到双方也只是对制而已,直到曹cāo取汉中刘备狼狈撤退,双方也没有发生什么大战。只是他们却忽略了,孙权也是人,而且是少年英主,他怎么会甘心被蜀汉戏弄呢,诚然孙权也不敢个刘备发生大战,但是他在刘备大军到来之前轻易取了兵微将寡的南方郡县之后,难不成刘备又敢带领大军死拼回来吗?
而法正虽然倾向于攻略汉中,但是他却并不认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作为本土势力的黄权则更倾向于先剿灭反叛的蛮夷,使得除汉中外的益州尤其是南方地区的郡县至少能够在名义上归附刘备。
虽然四人对于张苞的计策并不支持,不过既然已经说了这么多了,张苞自然不想就这么放弃,这段时间终于也又重新思考了一下,开口说道:“家属的问题,可以暂且迁到将江陵、公安,也算是充实人口;至于张鲁那一边,主公可以先定巴西,再派遣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假意与张鲁联盟,曹cāo得知主公取得益州之后,必然会攻取汉中,到时主公可暂时和张鲁合作以退敌军,甚至可以假道伐虢趁机取了汉中!
南方豪强、蛮族之事暂时可以放一下,平定汉中之前可以用怀柔之策,而且,既然南方豪族、蛮夷多部曲与野心,主公亦可对其封官许愿,许诺只要他们能够得到交州,所取得的领土尽归他们所有,如此一来也未必会没有人心动!至少得到这个消息后孙权也总会心生忌惮的。
荆州关将军虽强,但荆州兵少而地广,若是孙仲谋兵分两路一路逼近将领逼迫关将军与其对峙,另一路则趁关将军主力不能南下之际攻取南方诸郡,则南方诸郡必不能保矣!更何况……”
说到这里,张苞停顿了一下,把目光先后放到了刘备、张飞与诸葛亮的身上,却闭口不言。
“更何况什么?”张飞xing急,问出声来,而刘备自然看出了张苞的犹疑,也开口道:“苞儿但说无妨!”只有诸葛亮隐约猜到了张苞想说什么,但是也不敢肯定。
“更何况……”张苞一咬牙,终于继续说道:“关将军刚而自矜,虽然善养士卒,但是与诸将关系却……”
张苞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听出了张苞话里的意思,尤其是深知关羽xing格的刘备更是皱起了眉头。
张苞的意思很明显,是在说荆州的诸将中存在有人背叛的可能,虽然到了现在打死刘备刘( 三国之龙套 http://www.xlawen.org/kan/3906/ )
“走,跟我去见主公!”张飞并不长于战略,面对张苞的一连串问题他确实答不上来,但是他也不是草包,自然知道张苞所担心的事情很可能发生,因而也顾不得吃晚饭,拉起张苞就去了州牧府。
“禀告主公,张将军携其子张苞求见!”一个白眊兵向正在与诸葛亮、法正、黄权三人议事的刘备禀告道。
“让他们进来!”刘备脸上的奇怪之sè一闪而逝,他实在想不出张飞这个时候带着张苞来找他究竟有什么事,不过既然是自己的亲信大将来找自己,刘备自然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参见主公!”得到刘备的允许,张飞与张苞走了进来,拜见道。
“坐!益德,你们这么晚来找我有什么事吗?”让张飞二人自己找位置跪坐下来之后,刘备问道。
“禀告主公,事情是这样的……”当即张飞便把张苞的话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然后屋子里便是一片寂静,一片针落可闻的寂静!
刘备、诸葛亮、法正、黄权的全都把惊讶的目光投到了张苞的身上,饶是张苞与这些大人物们颇为熟络,此时也感到巨大的压力。
“哈哈哈哈,益德你生了个好儿子呢!”忽然间,刘备大笑了起来。
诸葛亮、法正、黄权三人也笑着向张飞贺喜,而跟三人中跟张飞最熟的诸葛亮则开口道:“其实,刚刚我们正在与主公考虑小张将军所担心的这些问题呢!”
没有人怀疑这些事情是别人交给张苞的,因为众人都清楚无论是张飞还是张苞身边都没有这样的能人(邓艾勉强算一个,不过在场的人中除了张苞外可没有人知道邓艾究竟有多么厉害),因而这些事情必然是张苞自己推测出的,而能够看到这些,就足以证明张苞的能力了至少已经打得到了一流谋臣的水准,至于能够不够达到诸葛亮、法正这样的顶级谋臣的水准,那就需要测试一下了。
“那你说该怎么办呢?把荆州就这么给了孙权,若是如此的话先不说大汉子民如何看我们,主公现在的兵员中大部分的jing锐都是从荆州带来的士兵,一旦我们把荆州给了孙权,这些士兵还能够继续为主公效力吗?其次,益州道路艰险,虽然容易防守,但是也难以进攻,而一旦我们把荆州给了孙权,而又不能够及时占据汉中乃至凉州,到时候仅凭着大半个益州的人力物力,又没有好的出川道路,岂不是活活把自己困死在这里吗?到时候主公的大业又如何才能实现呢?”说这些话的是法正,法正倒不是故意想要为难张苞,只是一时兴起想要看看张苞究竟有多大的才能。
第三十二章 论荆州张苞献策(中)
法正不愧为刘备手下的第一谋主,短短的几句话中便问出了问题的关键。首先是民心士气的问题。如果平白无故就把荆州让给了孙权,这对于刘备首先的军心民心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甚至就连那些依附于刘备的世族心里恐怕也会看轻刘备。
第二则是兵员问题。刘备手下的大部分jing锐都是荆州兵,这些是他的根本,一旦荆州有失,考虑到自己的父母妻儿还在荆州,这些士兵必然无心继续忠于刘备,战斗力下降乃至逃跑也是极有可能的。
第三则是整体的大战略问题。当年诸葛亮在为刘备规划未来蓝图的时候,就说了北伐的构想:待天下有变,从益州与荆州出击,并连接孙权,使曹cāo首尾不能相顾。当然了,这一构想的潜台词是孙权也能够同时出兵那就更好。
对诸葛亮的这一构想,后世很多人都是持批评态度的,主要是说这一策略分弱了蜀汉本来就不强的军事力量,面对本来就比己方强大太多的曹魏还不集中全力进攻,反而分散力量,完全是自取灭亡。诚然这一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未必准确。
要讲这一战略,就不能不说一下诸葛亮最理想的三大进军路线。首先是连接孙权,若是孙权能够同时进攻的话,无论是选择攻击广陵进而攻略青徐二州,还是选择直接攻克寿chun而后大军北上,威胁徐州、豫州,都能够直逼中原,给曹魏带来巨大的威胁,牵制曹cāo大量的兵力。
然后是荆州这一路,这一路攻克襄阳后即可威胁宛洛又能够威胁曹cāo政权名义上的政治中心许昌(在曹cāo封魏王后,曹魏的政治中心实际上变成了邺城)。如果是直接北上攻陷宛城,占据南阳郡,则可轻易通过上庸、魏兴与汉中连为一体,极大地改善荆州近乎孤悬益州之外的局面,使整个刘备势力连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整体;如果是直接冒险进逼许昌的话,则会华夏震动,再配合孙权军北伐军的话,很可能把曹魏洛阳以东黄河以南的地盘瓜分。
而至于最后一路,也就是历史上诸葛亮、姜维等人前赴后继却收效甚微的出秦川伐中原的这一路,一旦成功占据长安的话,就很可能虎踞雍凉成为强秦之势,也由不得曹魏不谨慎对待。
如果说历史真的能够按照诸葛亮最理想的设想发展的话,吴蜀联合三路大军兵力前进,倒也不是一定就没有机会,就算是前期没有机会,等待曹魏淮南三叛的时候,也是大有可为。只是可惜的是,吴蜀本来就心存忌惮,彼此间貌合神离经过孙吴袭荆州、刘备败夷陵、孙吴支持南蛮叛乱之后,双反之间的裂痕已经不是说客的几句赞美之词、大势分析就能够弥补得了的,以至于后来双方之间的军事行动几乎就没有协调过,就算是偶尔难得的同时出击,一方也是出工不出力尽等着看笑话而已。
到了最后蜀汉的北伐只剩下了凄凄惨惨的出秦川北伐中原这一条路,而这一路虽然说上去很有气势,什么占据长安,虎踞雍凉,成为强秦之势!但事实上出川的艰难、粮草的不济、蜀汉本身兵力的弱小、诸葛亮谨小慎微多虑少决的xing格以及越到后期蜀汉越加稀缺的人才等因素,使得蜀汉的北伐与其说是为了克服中原反而到更像是掌管军权的大人物们维持威望自我保全的政治秀以及通过疲敌以自卫进而延后蜀汉灭亡时间的无奈之举。
正是考略到上述的种种情况,要是这个时候让出了荆州,那么一旦刘备集团即失去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又没有获得汉中的话,就只能够被困死在蜀中了,而这样的结果对于此时还雄心勃勃的刘备集团的众人而言显然是不能够接受的。
“孝直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张苞礼节xing的说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反问道:“关键是我们能够与孙仲谋翻脸吗?”
“显然不能!”不待别人回答,张苞继续自顾自的说道:“如今天下,勉强能与曹孟德抗衡的就只有主公与孙仲谋了,双方互为唇齿,则曹孟德虽强而不能犯;若双发交恶乃至大战,却极可能被曹孟德各个击破!
既然如此,在益州全定雍凉尽得之前,我们绝对不能与孙氏发生大战——即使万不得已非要发生战争,那也得等到稳定巴西,取得汉中之后,若此时便于孙仲谋交恶的话,一旦曹孟德攻取汉中,则益州危矣!到时江东尚有长江天险,但是益州却门户洞开,而偏偏又民心未附,若是主公的主力再去了荆州的话……”
说到这里,张苞顿了一顿,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万一曹cāo一时兴起要入蜀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因而反倒不如暂时好言安抚并选一两个偏远贫瘠的郡交给孙权,作为诚意以安孙权之心,同时以取回士兵家眷为名迁移这几个郡的部分人口到益州,主公届时再派一员大将带兵一两万屯秭归,既可作为关将军的后援,又作为威吓;同时派五千人前往牂牁、兴古震慑南方蛮夷并做出威胁交州的态势。如此一来的话,已经得到部分实利的孙权必然不敢继续紧逼,而主公的大军则可以令派一员大将平定巴西进而从米仓道威胁汉中心腹,主公则亲率主力直取汉中。
汉中之民三五十万,可得数万jing兵,氐羌蛮夷亦有十数万,平定之后亦可得数万jing兵;且张鲁经营多年府库充足,主公若得之,北伐雍凉的物资便已经有了,取下汉中之后,只需要整训一年,主公便可挥jing兵十五万一举下雍凉,若如此则大事可定矣!主公又何必拘泥于荆州一地之得失呢!”
到了最后,张苞掷地有声的说道。
张苞并没有回应法正提出的民心问题,因为这在张苞看来并不是最重要的。虽然俗语云“得民心者的天下”,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后来的胜利者用来为标榜自己正义而说出来的话而已,君不见后世的蒙元、满清可从来没有得过什么民心,还不是靠着屠刀屠戮了天下大半汉人进而入主中原的么?就算是刘备无论是在徐州还是在豫州、新野也都很得人心,尤其是在新野的时候十几万人死活都要跟着他走,可是这人心转化成了胜利了吗?就算是刘备取益州靠的也不是民心,而是他手下的军队以及那些不得志而又心怀二心的刘璋属下,至于普通百姓,刘备可没有功夫管!
诚然,如果民心所向的话,在占领的时候的的确容易治理,在主力不在的时候发生叛乱的可能也会减小不少,但是在乱世更加重要的还是手里的军队啊,没有军队,再得人心也是白搭!
对于荆州兵的问题,张苞提出的虽然算不得是妙计,但是也算是不错的计划,不仅解决了来到益州的荆州兵的家庭问题,而且还充实了益州的人口,同时又能够强干弱枝,算得上是一石三鸟。
而张苞提出的汉中问题,则恰恰极对诸葛亮、法正、黄权三人的口味,依着他们的眼光自然轻易能够看到攻取汉中所能够带了好处,而且在事实上他们包括刘备也早就把汉中当做了囊中之物,甚至说他们也早有了攻取汉中的计划,但是却没有想到孙权会在这个时候索要荆州!
最令三人眼前一亮的则是张苞提出的归还部分荆州的计划,因为这样一来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堵住孙权的嘴,也令孙权看到了刘备归还荆州的诚意;不仅如此,派出一部分军队进入荆州增强荆州的防御力量则让孙权不敢轻启战端,至于派兵进入牂牁与兴古,则就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了!
此时孙权虽然名义上控制了交州,但是士家等交州本土势力才是交州真正的土皇帝,要是刘备的军队真的翻山越岭成功到达交州并许以士燮足够的利益的话,相信士家很乐意驱逐了本身没有多少实力的步骘,重新将交州从孙权名义上的统治下du li出来,而一旦如此的话,孙权的后院可就要起大火了。
可以说张苞的这个策略柔中带刚,如果真的按照这个策略实施的话,孙权倒是很有可能会克制住,至不济也能够起到缓兵之计的作用,而刘备也有了足够的力量与时间进军汉中,进而获得窥视雍凉的跳板,也算得上是妙策了。
注:1、曹cāo征汉中后“分汉中之安阳、西城为西城郡,置太守;分锡、上庸郡,置都尉”,把原来的汉中一分为三,后来西城郡又被魏文帝曹丕改名为魏兴郡
2、关于汉中的人口,在《后汉书》中记载的是“户五万七千三百四十四,口二十六万七千四百二”,不过这是永和五年的资料,距离建安十九年已经六十多年。
由于汉中的地理位置,使得那里极少有战乱,经过六十多年相对稳定的发展人口怎么看也应该是有所增长才对,再加上后来战乱的时候从其他地方主要是关中地区迁来的流民,汉中的人口绝对是不减反增!到了建安十九年的话汉中的人口绝对超过了三十万,至于达到四十万也不是不没有可能,再加上周围的氐羌等异族的话,总人口应该能够达到五十万左右!
不要奇怪明明蜀汉灭亡的时候蜀汉在册的人口还不到百万,为什么汉中的人口竟然会这么多,事实上,根据《后汉书·郡国志》中的记载的话,整个益州的人口达到了八百多万!这还是在册的人口,如果考虑到被豪强世家隐藏的人口、失去户籍的人口、为了减轻人头税而主动隐藏的人口以及蛮夷的人口,那么当时益州真实的人口数量数量达到千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这也是小蛇最奇怪的地方,在汉末三国时期,益州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动乱,也没有经过像是中原那样的惨烈的诸侯混战以及巨大的天灾,尤其是刘璋父子在的二十多年间,虽然无甚大功德,却也没有怎么横征暴敛更没有以杀人为乐,怎么会到了三国时期就仅剩下百万人了呢?要知道在永和五年的时候,只是一个成都所在的蜀郡就有一百三十多万人啊!
要是说在中原地区经过黄巾起义、诸侯混战、各种理由的屠城以及天灾使得那里的人十不存一倒还可信,但是益州这样相对安定的天府之国人口也锐减了百分之九十左右,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而且“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这段记载中,随便一看就能够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官吏与人口的比例竟然达到了一比二十五!这个数字比当今中国公务员与百姓的比例都要高!而且士兵与百姓比例也在一比九左右!在生产力那么不发达的年代,蜀汉真的可以供养的起这么多几乎不从事生产的人吗?
不仅如此,这个数据与人口的比例也很有问题,平均每户竟然才三个人多一点这个数字怎么看怎么不真实!就算是计划生育严酷执行了这么多年的现代,平均每户的人口也不可能这么少,更不用说在那个没有计生,男人可以一妻多妾的年代了,就算是婴儿的死亡率再高也要比现在的孩子多太多,而且纵观蜀汉历次的北伐,损失几千人的大败也没有几次,因而战争造成的人口伤亡并不算大,所以,男女九十四万这个数字绝对有着极大的问题的。
因此,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想,会不会是当时所统计的所谓的“九十四万”人口实际上只是蜀郡附近以及部分城市的人口,像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益州豪强的极其不配合以至于人口被大量隐瞒,而且普通人家也隐瞒人口税以减轻人头税,再加上部分蛮夷豪强裹胁人口进入深山等原因并没有被统计,蜀汉政权对于整天反叛的各个郡县的控制力极弱也无法进行有效的人口统计,一些失去户籍的人也没有被记录在册等原因,才使得记录下的蜀汉人口这么少了?
总而言之,益州的人口数绝对不可能只有九十多万!
另:1、据说还有一种说法,所谓蜀汉政权的“吏”并不是今天的公务员而是一种服役的劳动力
2、写完这些之后小蛇又查资料,发现葛剑雄先生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对于三国时期的人口有着相对完善的论述,大家要是想对这一时期的人口问题有着更全面了解的话不妨去看一看,至于本书中小蛇就不该了
3、关于关张联姻的问题,刘备心中肯定会有一定的忌惮的,不过这个时候刘备与二人感情深厚,身体状况又好,再加之对二人的了解,自然还没有太多的顾虑,再说就算是有顾虑依着刘备的城府也不会表现出来。历史上刘备之所以杀刘封,是因为关张死、荆州失、夷陵败的打击以至于羞愤交加,这才一病不起,无奈之下安排后事,但是偏偏刘禅又年幼而不成器,刘封虽然是义子,但是在那个时候却是拥有继承权的,再加上关羽之死刘备对于刘封的怨恨,这才杀了刘封,但是也只是杀了刘封而已,并没有祸及妻儿,刘封的儿子刘林在蜀汉还是过得好好的。至于关张联姻的问题最终会演变成什么……嘿嘿,暂时保密……
第三十三章 论荆州张苞献策(下)
“计策不错。”诸葛亮赞赏的说了一句,法正、黄权也对着张苞点了点头。
诸葛亮等人可不知道张苞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见识很大程度上是沾了穿越者的光,虽然张苞的策略在他们看来还不少疏漏,但是却也很有可取之处,尤其是三人中最长于战略也是“连吴抗曹”这一策略最坚定的支持者的诸葛亮对于张苞的这一策略尤为赞赏。
刘备如今最器重的三个文官,诸葛亮最擅长政事,绝对是丞相之才,同时他也是三人中最擅长战略的,这点从他在刘备困居新野的时候就能够提出《隆中对》,并成功帮助刘备实现了占据荆州(部分)以及益州的构想就能够看得出来。不过,诸葛亮的战略眼光虽然举世罕有,够管仲、萧何之才,但是其战术水平就没有演义中那么变态了,能不能比得上乐毅虽然不好轻易判断,但是在历史上他却也从来没有取得过可以和乐毅伐齐一般的逆天战功。
因而在此时刘备战术层面上的第一谋主还是法正。无论是用兵的奇谋,还是洞察先机的能力,法正比起诸葛亮来都要强一些,这点从他帮助刘备取益州以及刘备攻取汉中的时候选择带着法正而不是诸葛亮就能够看得出来,论起治理国家稳固后方安定郡县,法正自然没法与诸葛亮相比,但是论起出谋划策料敌之机,诸葛亮比起法正来就要差一些了。
至于黄权,虽然治国比不少诸葛亮,谋略比不上法正,但是这两方面倒也不会差太多,而且他领兵打仗也有一手,平定了杜濩和朴胡的叛乱,而在夷陵之战的时候更是被刘备委任独当一面,在江北防备曹魏。除此之外,比起诸葛亮与法正来,他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是土生土长的益州人,是益州本土的世族,不仅对益州的具体情况要比诸葛亮、法正二人熟悉,能够提出一些更加合理的建议,而且还能够起到连结益州豪族缓和荆州系与益州豪族矛盾的作用。
在历史上,关羽张飞先后被杀后,元老派势力一蹶不振,刘禅继位后蜀汉政权的权力大部分都落入了荆州系的掌控之中,对于益州的治理采用的是以荆州集团为主,益州本土世族为辅的方阵,大名鼎鼎的蜀中四相中诸葛亮与蒋琬都是荆州人,费祎与董允祖籍也是荆州,军政大权都被他们牢牢的掌握,而他们的后继者蜀汉的第四代军事系统的核心姜维,虽然是凉州人,但却是诸葛亮的嫡系,而且在蜀中也没有什么家族势力,因而也只能够算是荆州系的人马。
至于益州本土的实力,虽然也用,但是由于益州豪族在本土巨大的影响力,要是真的委以大权的话,有钱又有人的豪族们还会把这群外来户看在眼里吗?即使是他们仍旧名义上拥护刘备父子的统治,但是那些无根的飘萍一般的荆州系的人马也绝对会完全被架空的,而荆州系人马一旦被架空,刘禅也就失去了仅有了拥护他的力量,成为了益州豪族手中的牵线木偶。
既然众人都以为张苞的策略完全是张苞自己分析局势后想出的,那么即使在诸葛亮、法正、黄权这三个刘备麾下一流人物的眼中,张苞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天才了,至少在谋略上仔细雕琢一番的话绝对能够成为刘备集团未来的顶梁柱。
“只是人口迁移毕竟需要大量的准备,道路漫长难行不说,沿途的食物用水、来益州之后的安顿,这些都是问题,而起如今虽然府库颇为充实,但是照顾照顾这些人的迁徙之后,又还能够剩下多少钱粮来支撑主公的北伐呢?更何况借口虽好,但是主公在荆州素得民心,万一号令一出,迁移的人口过多的话,孙权会不会恼羞成怒呢?不仅如此把人口迁出也需要准备时间,孙权真的想要行动的话,会不会在我们准备好之前就动手了呢?迁出的人口很大一部又是士兵的家属,路上绝对不能够受苛待的,这又该如何做到呢?”诸葛亮问道。
诸葛亮并没有刁难张苞的意思,而是直接从移民的可行xing上与蜀中的钱粮储备上进行考虑。移民的可行xing方面,人口迁移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古代每一次的人口迁移都伴随着大量的死亡,所谓的“安土重迁”并不仅仅是出于对故土的留恋,迁移所付出的的巨大代价也是令很多人都十分惧怕的,毕竟谁也不想迁移完了之后,自己家里体弱的父母二女却全都埋尸荒野!尤其是这次迁移的一部人是士兵的家眷的情况话,要是这些家眷出了什么问题,那些士兵们怎么可能会没有怨恨呢!
钱粮储备方面,虽然“直百钱”的应用使得这几个月来刘备的府库ri渐丰盈,但是支持一场战斗还行,要是同时负责移民的迁徙以及多路用兵那就力有未逮了。
而诸葛亮话一说完,不待张苞回答,法正又开口问道:“张鲁虽然未必有大能,但是麾下也就jing兵数万。大军攻汉中的话必然要走阳平关,若是张鲁据守阳平关的话,大军一时也恐怕难以攻下;而偏师平定巴西后虽然可以沿米仓道入汉中心腹,但是巴西之地賨人等蛮夷素来与张鲁亲善,即使能够平定巴西蛮族,消息也早就传到了张鲁口中,到时候只要张鲁沿路设伏,走米仓道只会变成送死而已!”
米仓道是连接汉中与巴中的要道之一。古代入蜀不易,自汉中入蜀只有两条道而已。一条是金牛道,战国时期秦将张仪、司马错灭蜀走的就是这条道,经过一系列的山川险隘后可以到达成都;另一条则是米仓道,此道从汉中南郑接通巴中,历史上张鲁“数犯巴界”就是走的这条道,后来张鲁被曹cāo打败入巴中投奔杜濩、朴胡等走的也是这条道,而后来张嘟椭幸彩亲叩幕故钦馓醯溃缓笳培被张飞打得大败,只带了几个亲兵从这条路凄凄惨惨的逃回了汉中靠的也是米仓道。
稍微停顿了一下,法正继续说道:“而且曹孟德更非庸人,要是主公短时间内不能攻陷汉中的话,曹孟德未必会采取行动,要是他在我们与张鲁两败俱伤的时候出雾都攻击我军后路,我军必然大败!即使主公短时间了能够取得像样的战果,但也不排除走投无路的张鲁烧毁府库直接投奔曹孟德的可能啊!”
法正考虑的问题与诸葛亮不同,他更重视的是战争具体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不得不承认关于汉中的形势他分析的还是很到位的。
“不仅如此,南中豪族众多,家奴部曲千人以上者数不胜数,再加上蛮夷猖獗,若是贸然派兵前往牂牁、兴古二郡的话,说不定会激起叛乱啊!而且真的按照这个计划的话,主公将会是三方用兵,到时益州大部分地区必然空虚,人心不稳,难免会有豪族趁机作乱啊!”法正说完之后,黄权补充道。
黄权关注的则是益州内部的问题了。益州豪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了一个近乎顽疾的问题,虽然比不上东吴那样世家豪族把持了大半的政权拥有大量的奴仆及士兵,也不上实施《九品官人法》之后的曹魏世家门阀垄断官职,但是益州豪族的优势在于益州广大且多山多蛮族,如果实在和平时期的,或许还可以一一清理,但是在蜀汉时代,外面有曹魏、孙吴的压力,内部刘禅又不是什么明君,自然无法有效控制这些入豪族。因而在原来的历史上,除非说这些豪族蛮族真的发动了叛乱,否则的话,对于他们蜀汉政权还是比较迁就的,当然了迁就归迁就,想要掌握zhong yāng大权却绝无可能。
经诸葛亮三人这么一说,张苞的建议仿佛完全没有了可行xing一般,但是这还没有完,就在张苞在思考如何回答三人的问题的时候,一直在看着四人对话的刘备也终于开口了:“苞儿的计策虽妙,但是要想堵住孙权的嘴至少也得两郡的土地才行,荆州之民对我又忠心耿耿我又怎么能够忍心抛弃这么多百姓呢?再说即使给了孙权土地,万一孙权贪心不足得寸进尺又当如何?更何况,云长守土有责,又岂能忍受不战就把土地拱手相让的耻辱!”
刘备论起治国差诸葛亮太远,谋略跟法正也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但是他能够让无数英豪俯首,自然不会是庸碌之辈,除了非凡的人格魅力外他的仁义也是天下共知的,就算是也无数人说他是假仁假义,但是也敢变不了徐州、新野这些他所曾任职过的地方的百姓真心拥护他的事实,就算是在三国史上留下笔墨不多的荆南四郡,在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东征孙吴的时候,这些郡也多有响应!
依着刘备仁义的xing子,想让他抛弃这些人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他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万一关羽不服怎么办?
注:关于刘关张三家的联姻,历史上,刘禅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都立为皇后,刘禅的太子,是第一任张皇后侍女的儿子;关兴的长子娶了公主为妻,只可惜这位仁兄死的太早了一些,也不知道是先天原因还是因为被……,除此之外,诸葛瞻也是娶得公主
第三十四章 先取巴西(上)
对于刘备四人提的问题,张苞一时倒也不好回答,毕竟张苞之所以会说出这些,最初只是因为害怕刘备军此时就跟孙权卯上,进而使得曹cāo轻取汉中。
或许有人会奇怪,如果曹cāo真的取了汉中,大不了以后再夺回来就好了,原来的历史上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刘备不是成功取回了汉中吗?
诚然,刘备的确取回了汉中,但是汉中的府库财货又有多少落在了刘备的手里了?而比起财货,“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太祖还,拜(杜)袭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只是、邺者八万余口”,这两次,曹cāo从汉中郡牵走的人口恐怕就有二十万,按照当时的比例的话,汉中半数的人口恐怕已经被曹cāo迁走。
不仅如此,曹cāo还迁走了武都大量的氐人,又把汉中郡一分为三,等到刘备终于费尽心思逼走曹cāo取得汉中的时候,汉中走已经不是那个富庶的汉中了,尤其是汉中人口的大量流失,使得其作为北伐的前进基地更加的无力。
在原来的历史上,刘备死后,汉中曾有长达七年的和平时期没有发生大战,一来是因为蜀汉政权南方不稳内部不宁夷陵之战致使武力锐减兵力将领不足;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因为汉中残破物资储备少,蜀中转运物资艰难,需要较长时间的积蓄力量才能够供应起北伐之所需。
张苞之所以这么在乎汉中,情愿劝刘备放弃部分荆州的郡也要取汉中,就是因为他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就在明年,荆州原本属于刘备的部分终归还是有三郡归了孙权,刘备在这件事上根本就没有沾到一点便宜。而汉中张鲁也由于孤立无援最终选择了投降,让曹cāo把汉中的jing华尽数带走,同时还留下了张喙ト氚椭械幕龈?br />
在张苞看来,反正荆州的地盘儿是丢定了,那还不如卖个好给孙权,然后集中jing力先行一步取得汉中。这才有了张苞之前的言论,但是张苞能够提出这样的策略已经很不错,他有不是全能的天才,怎么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策划好呢?
就拿诸葛亮所说的人口迁徙问题来说吧,张苞虽然知道人口迁徙困难,也知道部分困难的原因,但是要怎么解决,具体要怎么做,却并不是他所长的了。而至于成都如今有多少军粮物资,这些虽然不能够说是绝密,但也只有刘备诸葛亮等寥寥几个人知道,张苞是不可能知道的,自然也不能够做出判断。
而法正提出的张鲁可能投降曹cāo问题,以及曹cāo可能的进攻,这些都是可能的事情,不能不做考虑,但是做了考虑也未必能够有用啊!而且,既然张鲁会像曹cāo投降的话,说不定他也会像刘备投降呢,这些事情谁有能够说得准呢?至于会趁着刘备与张鲁对峙的时候搞偷袭,但是如果说在刘备厉兵秣马的时候曹cāo就已经动手了的话,那也有可能成了刘备在曹cāo与张鲁对峙的时候搞偷袭了啊!
在益州豪族的问题,张苞只知道益州的豪族与蛮族很不老实,虽然在历史上自从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就没有发生过规模太大的叛乱,但是各种中小规模的叛乱却还是不断,甚至还曾经逼得蜀汉大将当时的庲降都督张翼被zhong yāng召回。而像是在雍辍脚崖液笠蛭朗赜啦⒐Φ穆揽约氨恢罡鹆脸晌俺┫隆钡南虺瑁际撬涝诹苏庑┡崖疑稀?br />
但是知道这些家伙不老实并没有用,因为除了有名的雍辍健⒏叨ā⒚匣裾馊黾一锿猓渌呐崖艺哒虐⒉磺宄暇拐虐植皇亲叛芯咳返模揖退闶亲叛芯咳返娜嗽谑妨先绱讼∩俚那榭鱿拢膊豢赡苤捞嘁嬷菖崖业那榭觥<热徊涣私庖嬷莺雷濉⒙宓那榭觯虐谡庖环矫孀匀灰裁挥辛朔⒀匀ā?br />
至于最后刘备说的话,张苞则有些无语了,虽然刘备的确仁义,也的确有不忍抛弃那些百姓的因素,但张苞却清楚,这里面更多的还是刘备这些年来实在是穷怕了。在取得大半个荆州之前,刘备实力最强的时候不过是拥有一个不完整的徐州,而且还没有占据多长时间,而他大多数的时候不是在平原、新野之类的小地方,就是颠沛流离,如今终于成了一点气候,但是对于土地人口却看得更加重要了,不到万不得已,他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呢?更何况还有关羽这个大佬的问题摆在那里!
关羽太高傲,就连孙权都毫不看在眼里,自己只带着几万人就敢挥师北伐,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乐意在自己守卫荆州期间白白把领土送与他从来就看不起的孙权呢?就算是刘备派人让他撤出部分郡县,他也说不定会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理由拒绝,更何况如今刘备还并不是很坚决的想要放弃部分荆州呢!
诚然,张苞之前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是并不知道历史的刘备与诸葛亮对孙权还是怀有很大的信心的,他们并不太以为孙权真的敢动用武力解决荆州问题,毕竟孙权也明白,双方不能够真的发生大战,而即使是在原来的历史上,孙权占了长沙等三郡之后,刘备率领援军赶到双方也只是对制而已,直到曹cāo取汉中刘备狼狈撤退,双方也没有发生什么大战。只是他们却忽略了,孙权也是人,而且是少年英主,他怎么会甘心被蜀汉戏弄呢,诚然孙权也不敢个刘备发生大战,但是他在刘备大军到来之前轻易取了兵微将寡的南方郡县之后,难不成刘备又敢带领大军死拼回来吗?
而法正虽然倾向于攻略汉中,但是他却并不认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作为本土势力的黄权则更倾向于先剿灭反叛的蛮夷,使得除汉中外的益州尤其是南方地区的郡县至少能够在名义上归附刘备。
虽然四人对于张苞的计策并不支持,不过既然已经说了这么多了,张苞自然不想就这么放弃,这段时间终于也又重新思考了一下,开口说道:“家属的问题,可以暂且迁到将江陵、公安,也算是充实人口;至于张鲁那一边,主公可以先定巴西,再派遣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假意与张鲁联盟,曹cāo得知主公取得益州之后,必然会攻取汉中,到时主公可暂时和张鲁合作以退敌军,甚至可以假道伐虢趁机取了汉中!
南方豪强、蛮族之事暂时可以放一下,平定汉中之前可以用怀柔之策,而且,既然南方豪族、蛮夷多部曲与野心,主公亦可对其封官许愿,许诺只要他们能够得到交州,所取得的领土尽归他们所有,如此一来也未必会没有人心动!至少得到这个消息后孙权也总会心生忌惮的。
荆州关将军虽强,但荆州兵少而地广,若是孙仲谋兵分两路一路逼近将领逼迫关将军与其对峙,另一路则趁关将军主力不能南下之际攻取南方诸郡,则南方诸郡必不能保矣!更何况……”
说到这里,张苞停顿了一下,把目光先后放到了刘备、张飞与诸葛亮的身上,却闭口不言。
“更何况什么?”张飞xing急,问出声来,而刘备自然看出了张苞的犹疑,也开口道:“苞儿但说无妨!”只有诸葛亮隐约猜到了张苞想说什么,但是也不敢肯定。
“更何况……”张苞一咬牙,终于继续说道:“关将军刚而自矜,虽然善养士卒,但是与诸将关系却……”
张苞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听出了张苞话里的意思,尤其是深知关羽xing格的刘备更是皱起了眉头。
张苞的意思很明显,是在说荆州的诸将中存在有人背叛的可能,虽然到了现在打死刘备刘( 三国之龙套 http://www.xlawen.org/kan/3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