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之龙套 > 三国之龙套 第 42 部分阅读

第 42 部分阅读

    !

    这对于张飞与张苞而言绝对是意外之喜。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活捉一个徐晃可比灭了曹cāo几万大军都来得有价值,而要是能够把徐晃劝降的话……

    然而很不幸,虽然张飞亲自出马,但是徐晃却仍旧是一副心怀死志的样子,既然劝不了降,又不舍得杀,张飞父子只好把它押送会汉中,期待刘备的嘴遁或者关羽的魅力能够使得徐晃回心转意了。

    总而言之,这场历时大半年的汉中战役总算是以刘备方的胜利而告终,曹cāo方前前后后损失了仈jiǔ万人,尤其是最后来到汉中的六万多jīng锐,最后活着回去的不过万数人,可谓是损失惨重,尤其是这些士兵中还有大量的曹军jīng锐,包括曹营最jīng锐的青州兵系统的步卒都是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根部无法补充。

    而且这种惨重损失的后果虽然还没有立刻显现出来,但是当这个消息传开后,必然会天下震动,更多的叛乱也必然会在雍凉二州爆发,尤其是许多原本隶属于夏侯渊,跟随夏侯渊平定陇右、凉州的士兵的损失,更使得曹军匆匆平定的雍凉更加动荡起来,可以说,这次的战斗已经极大的动摇了曹cāo在雍凉二州的根基。

    只是虽然取得了这样的战果,但是刘备一方本身也不好过,接连的大战下来不仅使得士兵远不如曹军jīng锐的刘备军一方损失惨重,而且大战的消耗以及曹军对汉中的破坏,也使得刘备军一方暂时失去了进兵的机会,转而开始龟缩起来舔舐伤口。

    虽然比起原来历史上刘备军的窘迫,此时的刘备军要强大了太多,在汉中、武都、yīn平以及陇右得到的人口物资比起原来历史上四年后刘备占据汉中的所得要多了数倍,但是这些要转换成战斗力却还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尤其是在曹军大肆破坏了差不多三分之一汉中的情况下,指望这些地方近年还有产出已经是不可能了。

    如此一来,刘备军不仅要加快建造大量的房屋好使的被迁移而来的民众不至于在马上到来的冬天冻死,更要把汉中的积蓄用来救急那些被前来的民众,而这份救急至少要持续到明年的秋收才行!为此,刘备军就算是实行了以工代赈的方式,而且严格限制口粮,但是汉中的储备有未必宽裕,因而两年之内,刘备军已经无力从汉中武都一线对曹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当然,未必只有短兵相接的才是战争,有很多谋略要远比战争本身可怕。如今曹军雍凉一线的兵力损失惨重,zhōngyāng军也损失惨重,这个时候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曹军在长安方向暂时只能够采取守势了。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刘备军也无力进攻,但是有了魏延这可在凉州的钉子,再加上可以从武都方向派出小规模部队袭扰的话,也足够曹cāo头痛了。

    事实上,曹cāo也的确头痛,这次的大败是曹cāo仅次于赤壁之战后的最大的一场败仗,如果不是孙权自己不争气,被张辽连蒙带吓,被打的惨败,而刘备一方在汉中方向已经无力进攻,荆州的关羽集团也是因为之前支援刘备入蜀,再加上与孙权的对峙战争时的兵力与物资并不充裕而无力进攻的话,在这个时机,这三个方向随便哪一个来一次进攻都够曹cāo受得。

    曹cāo的身子本来就已经不好了,多年的征战以及纵情女sè使得已经晚年的曹cāojīng力大不如前,如今又惨败一场,头痛的隐疾不觉更加剧烈起来,而就在这种需要好好调养的时刻,在建安二十年的最后一个月里,曹cāo受到了一份刘备送来的,差点令他吐血的表奏,表曰:

    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于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曩者董卓造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赖陛下圣德威灵,人神同应,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暴逆并殪,以渐冰消。惟独曹cāo,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cāo,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cāo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懦弱不武,历年未效。常恐殒没,孤负国恩,寐寤永叹,夕惕若厉。今臣群寮以为在昔《虞书》敦叙九族,庶明励翼,五帝损益,此道不废。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福。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cāo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荷任一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罪谤。群寮见逼,迫臣以义。臣退惟寇贼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成,成臣忧责碎首之负。若应权通变,以宁靖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敢虑常宜,以防后悔。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累息,如临于谷。尽力输诚,奖厉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以报万分。谨拜章因驿上还所假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谨表上闻,仰干天听。建安二十年冬十二月,汉中王、领大司马臣刘备拜表。

    注:表是抄的三国志

    第七十三章 刘玄德晋位汉中王(下)

    一、迟来的感谢:感谢上个月的第一粉丝与第一票王Z0002与第一评论员狼武士。

    二、关于官职品级问题,小蛇被搞的有些头痛,这一时期的官职本来就有不小的变动,网上的很多所谓的这一时期的职官表又有很多错误,消失最近很忙又没时间没jīng力去整理,所以只能够将就着写了,如果各位书友有什么比较准确的职官表的话还请留言或者是发到群里,谢谢。

    三、做个承诺也算是给自己点儿压力与动力吧,要是收藏达到三千的话,就一周至少六更,怎么样?

    汉帝被曹cāo控制在手里,刘备想要升官自然只能够靠自领,靠自己给自己升官,只是自己给自己升官难免会给人一种拥有不臣之心的感觉,在原来的历史上,刘备是在曹cāo这个异姓权臣成为魏王之后好久才成为汉中王的,那个时候所有不满的火力已经被曹cāo吸引,刘备这个汉室宗亲再晋位汉中王反倒显得名正言顺。

    如今曹cāo虽然已经成了魏公,但是毕竟还没有封王,作为第一个封王的人,刘备集团所面临的舆论压力毕竟要大一些,只是这些压力因为有曹cāo在汉帝那边吸引着火力,而且此时又是一个讲究强力的时代,因而相对于晋位汉中王的好处,这些舆论压力等负面影响就要小得多了。

    晋位汉中王之后,刘备不仅可以名正言顺的组建自己的幕府,而且手下的那么多的将领文成有都获得了晋升的机会,避免了马超以及一些巴蜀降将相对于刘备旧将而言职位过高的尴尬,同时哪怕是刘备这个团体的政治口号是“兴复汉室”,但是那么多的谋臣武将更多的还不是为了留名青史建功立业升官发财么!要是一直都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儿,还不郁闷死!

    同时由于刘备地盘的迅速扩大,再加上更多的是受地形影响,交通不便,有多面与敌军接壤或者反叛不断,这就迫使刘备必须要在汉中——武都一线、荆州、南中等地设立权力较大的军团来抵御敌人维护稳定,而在这种情况下,至少这三地的长官在权力上肯定要远大于郡守,甚至比起州牧来也差不了多少,如此一来,刘备原来的左将军、益州牧的官职自然也显得十分尴尬。

    上面这些好处还主要是从官职方面来讲的,而除开官职因素,“汉中王”这个大汉开国皇帝刘邦曾经担任过的职位的意义可想而知,稍稍有点儿头脑的人都能看出刘备有振兴大汉之志,更重要的是如今刘备兵强马壮,又携带大败曹cāo的威势,更能够让人看到他重现汉光武帝事业的希望,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团结己方的军心士气,对于其他心向大汉或者渴望建功立业的人而言,也有着异常的吸引力!

    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好处,再加上刘备漂泊了大半辈子,也实在想当个王位过过瘾,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也巴不得刘备赶快继位,这才有了刘备晋位汉中王之事,甚至如果不是因为安抚汉中民众、制作冠冕依仗等耽误了不少时间,甫一打败曹cāo的时候刘备就要晋位汉中王了!

    因为这个时空的黄忠没能够斩了夏侯渊,自然无缘后将军的职位,因而后将军的职位就落到了在南郑表现极其优秀,守卫南郑的第一功臣黄权身上。黄权这个人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了,只是文比不过诸葛亮、法正,武比不过关羽、张飞而已。但是黄权总归是巴蜀的一流人物,既能够利用他的才华,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麻痹益州豪族,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了。

    当然出于帝王之术的必要也是出于对益州士卒的不信任,哪怕是刘备对于黄权比较信任,但是也不可能给黄权太多真正意义上的军权,事实上,刘备还是把黄权当做一个谋士多余一员大将,在如今刘备军团中黄权的军权也就是跟马超不相伯仲,而马超……

    如今刘备手下真正的实权人物还是关羽与张飞。关羽与原来的历史相同,都是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州事替刘备镇守荆州。这可是一个实打实的实权职位,手下有数万大军,尤其是假节钺这个权限被刘备毫不吝啬的赐给了关羽,从某种程度上说,关羽已经算的上是荆州的土皇帝了。

    至于张飞,就算是在原来的历史上也掌握着一支dúlì的军团,在这个时空自然更受重用,不仅是右将军,而且还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汉中太守,假节,都督汉中、武都、yīn平三郡的军政!

    在原来的历史上,刘备之所以不让张飞做汉中太守,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首先是张飞的xìng格问题,张飞并不爱护士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造成叛乱之类的隐患,这对于当时已经jīng疲力尽又只是得到一个空壳子汉中的刘备军而言,无疑是极其危险的。

    其次同样是因为汉中残破,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在汉中大量驻军,万一曹军真的不顾一切来个大军突袭的话,依着当时刘备军在汉中薄弱的驻军未必能够抵挡得住,到时候折损了小将魏延也就罢了,要是折损了张飞的话,还不把刘备疼死!

    再次,则是张飞并不擅长民事,汉中百废待兴,其太守最好是军政都擅长才最好,再加上当时的刘备军甚至都无力夺取武都、yīn平等原因,最后刘备才命令魏延充当汉中太守,而令张飞带领大军驻守阆中,守卫魏延军的后方。

    但是此时已是彼一时,如今的汉中虽然被曹军破坏了不少,但是经过陇右移民的补充以及山民、异族的归附,人口总数仍旧达到了七十余万,只是说如今的人口比例青壮偏少而已,这样的人口基数在战乱频仍人口大规模减少的汉末三国时期无疑是一块足以令任何势力心动的肥肉,刘备自然没有理由不好好经营。而这么一块富庶而又需要重兵把守的地方,刘备也只能够选择一个绝对的亲信来治理。

    虽然说张飞有着种种缺点,但是如此重任却真的只能够交给他,尤其是在张苞这个刘备很是欣赏而又能够劝说得了张飞的人作为张飞辅助的情况下,刘备没有理由不放心。当然军事上刘备是放心了,但是政事上却不能够全部交给张飞,这个时候给张飞几个强力的辅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为了保证汉中这个大郡也是要地的政务能够高效的进行,受到诸葛亮大家称赞的蒋琬成了郡丞,而年纪虽然不小但是终于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的邓芝则成了郡都尉,降将阎圃成为了军长史,张飞原来的功曹马齐则成了军功曹史,至于其他的属官,刘备和张飞也是尽皆挑选了jīng明能干之人担任。

    不过,虽然说这些都只是郡一级的官员,品秩并不算高,但是考虑到汉中的人口、地理位置的重要xìng以及张飞都督三郡的实权,蒋琬这些人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郡内的官员虽然是大换血,但是将领方面倒是没有太大的改变,毕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两个系统的人了。作为从跟随张飞入蜀后就大放光彩立下不少功劳的张苞这次到也没有怎么升官,毕竟张苞如今真的是太年轻,而且张飞有得了那么大的一块蛋糕,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好再次给张苞升官,但是张苞的实权却有了很大的增加,本身直属的部队已经达到了八千人,而且还被任命为张飞的参军,成为张飞军团实际上的二号人物。

    除了关羽、张飞这两个跟了刘备最久也是刘备最死忠的人不出意料的成为了刘备麾下最有实权的两个人物外,其他文武百官有多有封赏,哪怕是官职没有提高,但是赏赐却少不了。赵云、陈到这两个保镖头子麾下的士兵自然是增长了不少,许靖之类有名无实的人也混了个太傅当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的官职问题,虽然诸葛亮仍旧还是军师将军,但是作为刘备手下最受器重的内政人才,诸葛亮的权力自然获得了不小的提升。毕竟,有些时候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实权比起官职的漂亮来要重要得多,就是想马超地位尊崇,但是不受刘备信任那也是白搭。

    总起来说,虽然这些人的官职与人们的预想多少有些出入,但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真正令人惊讶的是魏延的官职,刘备给予魏延的官职是镇远将军令凉州刺史,并给予魏延假节的权力,虽然说这是为了方便魏延在凉州行事,但是官职却实在是不低。不过,一想到魏延的处境险恶,倒也就没有人多说什么了。

    一场轰轰烈烈但是刘备集团的大部分人都十分高兴的封王仪式终于在建安二十年的最后一个月里落下了帷幕,飘然而至的洞||穴也未能够打扰到汉中郡官兵的喜悦,得到赏赐升官发财的人卖力的歌颂者刘备的仁慈乃至刘备的承天景命,在刘备打开府库与民同乐三天后,这种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氵朝。

    而与刘备一方的喜气洋洋相对比,坐镇许昌而不敢在西部相对空虚以及内部的忠于汉室的势力蠢蠢yù动的情况下返回邺城的曹cāo已经气得摔坏了数个杯子。

    “织履小儿,汝欺我太甚!”大怒之下的曹cāo捂着头又摔坏了一个杯子。

    第一章 张益德一出祁山

    话说,我的承诺是三千收藏才六更的吧,如今才两千五而已,摊手……

    ——

    时间很快到了建安二十二年(西元二一七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曹刘双方并没有再发生什么大规模的征战,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建安二十年双方持续了大半年战斗都有不小的损失,自然需要时间舔舐伤口。

    曹cāo一方只能勉强保住陇右,加紧时间从冀州等地向关中调集兵员物资。经过汉末多年的战乱,中原地区已经十分疲敝了,相对稳定而本来就富庶的冀州无疑成为了曹cāo麾下最为繁荣的地区,曹cāo苦心经营邺城的一大原因也是因为邺城富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本来无论在人口还是经济总量、军事实力上都要远强于刘备集团的曹cāo一方终于稳定住了关中的局势,甚至还成功yīn掉了南匈奴的弱智单于,将南匈奴分为了五部,使得南匈奴的威胁大大降低。

    很显然,虽然曹cāo只能够算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军阀,而不能够代表整个中国,但是不论是大汉还是实际上有曹cāo开辟的曹魏,在民族政策上都是十分强硬的,那种将主题汉族当做猪狗不如的财富制造者二将异族当做爹妈的恶劣事件绝对不会发生在这个时代。

    其实不只是曹cāo,就算是刘备集团和孙吴势力,在民族政策上也是停止了腰杆,保持了大汉族高贵的强硬,不论是蜀汉对待西南夷还是孙吴对待山越,大都都相当强硬,这也使得虽然不能够完全杜绝叛乱,但是却很好的问维持了稳定,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兵员。南匈奴的威胁暂时消除,而北疆暂时也颇为安稳,南方的孙权又被吓破了胆,这就给了曹cāo从容舔舐伤口的机会。

    曹cāo一方无力进攻,只能够静静舔舐伤口,而本来就比曹cāo要弱不少的刘备一方更是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也只能够通过羁縻等手段让魏延与何鸾等凉州草头王合作,同时在武都方向给曹军一定压力,借此给隶属于曹军的陇右捣乱,但是刘备一方更大的jīng力则放在了内部问题的解决上。

    汉中百废俱兴,益州更是充满后患,这由不得刘备不担心,因而在建安二十一年初便赶回了成都,把汉中交给了张飞父子以及徐庶等人。

    徐庶虽然有才能,但是在曹cāo麾下却并不受重用,原因很简单,曹cāo对于徐庶并没有多大的信任,而徐庶本身也不努力为曹cāo工作,因而当刘备一方的使臣提出用张既交换徐庶一家的时候,曹cāo考略了一番之后还是同意了。

    曹cāo明白,放徐庶回去无异于与虎添翼,但是作为己方有才能又忠心的大将张既,曹cāo又不能置之不理,因而最终只能够同意刘备一方的请求,当然具体的过程自然还有很多波折,但是最终结果却终归是徐庶与张既都找到了各自的主公。

    虽然说张既算是派上了他的用场,换回了令诸葛亮都称赞不已的徐庶,也算是弥补了庞统战死后刘备军顶级谋士力量不足的窘境。

    平心而论,徐庶的智谋比起法正、庞统来可能要差一些,但是却略强于黄泉,也勉强算是一流谋士了,再徐庶本人与张飞的关心也算不错,这次能够重归刘备阵营,也多亏了张飞父子俘虏张既的功劳,因而对张飞父子也颇为感激,自然不会与张飞父子相互掣肘。由他与张苞等人一道辅佐张飞,刘备自然不可能不放心。

    至于被张苞俘虏的大人物徐晃,很不幸,人家铁了心不投降,刘备一怒之下都想杀了他了事,但是恰巧关羽来信求刘备就算是徐晃不投降也请流徐晃一命,徐晃这才保住了xìng命。

    虽然大规模的战事一年多没有发生了,甚至在汉中小的战事也几乎没有发生,但是张苞的生活并不轻松,不仅要捉紧时间练兵,同时武艺等也不能够落下,家里还有不少美女需要宠幸。

    同时,即使是一个穿越者,但是张苞也不是万能的,至少说在内政方面还是一趟糊涂的,而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的刘备甚至还把徐庶钦点为张苞的老师,不仅让张苞系统的学习兵法韬略,还让他学习chūn秋大义以及内政等学问。从刘备的这一安排也不难看出,刘备是真的把张苞当做以后国家的擎天之柱来培养的。

    不过不管时间安排的再怎么紧,比起征战的时候总要轻松不少,因而在建安二十一年的时候,经过张苞的辛勤耕耘,张苞的长子与次子也都相继出生了。

    张苞的长子名叫张遵,是张苞与关银萍所生。之所以仍旧取这个原来历史上出现过的名字,没办法,那是张飞张老爷子的意思,张苞自然也不敢多说什么。至于张苞的次子则名叫张固,是张苞与胡苋所生,名字里的固则是为了纪念固山大捷,所以特地取得。

    多了两个孙子,对于张飞而言自然是无比开心的事儿,尤其是嫡长孙张遵出生之后,张飞甚至还大摆了一次筵席,也算是与民同乐了。至于张固诞生的时候,张飞虽然没有大摆筵席,但是也在家里好好庆祝了一下,也算是给足了胡苋母子面子,当然这是因为胡苋为人丁稀少的张家生了儿子的缘故,否则的话,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她这个妾室自然不可能受这种礼遇。

    虽然说此时张家的成年男子仍旧只有张飞一个,但是有了张苞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如今距离儿孙满堂的中国爷爷传统的愿望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事业与家庭都获得丰收的张飞心情出奇的好,甚至几乎不鞭打士卒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父慈子孝事业有成妻子贤惠生活安定,可以说在过去的建安二十一年,是张飞跟了刘备之后过的最为惬意的一年,而然作为一个军人尤其是刘备集团自刘备以下军方的二号人物,张飞根本就不能够永远惬意下去,这部,建安二十二年的chūn天刚刚冒头,张飞就不得听从刘备的命令,率领三万大军对曹魏发动了攻击。

    这次刘备军北伐的口号很响亮也很正当:讨伐不臣。

    的确是讨伐不臣,因为在建安二十一年的时候,早有称王野心并早有预谋的曹cāo在刘备的刺激下终于称王了,而在大汉建立之初,刘邦就曾白马盟誓:非刘姓者为王,天下共击之!

    如果说之前曹cāo的所作所为还能够用权臣来掩盖的话,如今的称王却彻彻底底的成为了大汉的叛贼。若是在原来的历史上的话,曹cāo势大,孙刘自然不敢多做什么,但是现在刘备一方多少的有了余力,自然敢配合响亮的口号做一些事情了。

    在大军还没有出动的时候,刘备一方甚至已经通过细作等把讨伐曹cāo的檄文传到了曹魏的领地上,号召天下共击曹贼,兴复汉室;甚至还给盟友孙权送去了书信,约定与孙权一同伐魏。

    不过,虽然口号喊得响亮,但是明眼人都很清楚,刘备此时的行动象征意义绝对大于实际意义,毕竟刘备本来底子就薄,一年的时间根本就不足以令蜀汉恢复实力,因而刘备的即使进攻也不可能是大规模的进攻。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从此次刘备一方的出兵规模上也能够看得出来,如果是真正的北伐的话,起码也要十万大军由刘备亲自率领才对,但是这次却仅仅有三万人,。虽然这次的北伐是打着“讨伐不臣”的旗号,但事实上刘备军的目的也仅仅是救援魏延,或者说让曹军不能够安心的拔除凉州这颗钉子。

    虽然在原来的历史上魏延守卫汉中的时候说的很有气势,而且魏延本人也很有水准,但是魏延毕竟太嫩了凉州的形式也太乱了他的兵相对而言也太少了,因而在面对夏侯渊军团rì益强大的军事压力的时候,魏延能够支撑一年已经了不起了。

    为了防止魏延在凉州一败涂地,进而使得凉州的墙头草重新投降曹魏,也为了进一步削弱曹魏在陇右的根基,实现蜀汉逐步蚕食的既定策略,在无奈之下,刘备与法正等人商议后最终决定以攻代守,派张飞率领汉中的三万人马进行北伐,目的旨在破坏曹军用政治等手段瓦解凉州的企图。

    当然了这次出兵还有一个不易宣之于口的原因,那就是刘备等人对于孙权已经不太信任,这次让孙权配合出兵也算是对孙权的一次试探。

    自从曹cāo败退后,曹cāo一方与孙权的使者就你来我往不亦乐乎,虽然双方也算保密,但是刘备一方还是嗅到了不安的气息。上兵伐谋,这是很多人都懂得的道理,从最近曹孙双方的表现来看,刘备一方有理由相信曹孙双方可能已经达成了某些协议,如果这一猜测属实的话,那么对于刘备一方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所以这次出兵更深入的方面未尝没有试探孙权举动的心思,如果说孙权也同意北伐,那么虽然仍旧不能全信孙权,但终究也算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如果孙权两北伐的态势都不做出的话,刘备一方在荆州等方面就必须得早做布置了。

    第二章 张苞的布局

    感谢书友zhmhxy的打赏

    ——

    在冰雪消融殆尽的二月初,张飞军的北伐军主力便浩浩荡荡的从汉中出发了,而在汉中的主力出发之前,作为大军的先锋的邓艾已经率领三千军队先行离开了。

    对于这次北伐,刘备不能够说不重视,但是重视程度也就跟原来的历史上派张飞带领本部人马迎击入侵巴西的张嗍币桓鏊迹蚨獯巫匀灰裁挥写觶hōngyāng掉多少能臣名将到张飞的帐下听用,因而这次的北伐的将领是以张飞的本部将校以及汉中的将士为主。

    主将无疑是蜀汉右将军张飞张益德,副将则是新走马上任的军事中郎将徐庶以及在汉中实权极重的张飞的长子也是参军蜀汉虎威将军张苞,除了这三个这次北伐的核心之外,在汉中领兵的大将雷铜、阳群、马玉、丁立、王平、马齐、孟达等人纷纷随军出征,这样的阵容虽然比起刘备北伐时要差了不少,但是也堪称豪华了。

    虽然整个汉中(不包括上庸、新城)、武都、yīn平三郡的人马不足六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郡县兵与屯田兵,一下子走了三万最jīng锐的部分,难免防御力相对薄弱,但是经过一年的努力,张飞已经在汉中初步建立起了相对完善防御机制与防御工事,再加上留下了霍峻、宗预、蒋琬、刘敏、阎圃、邓芝等人防守,可谓是固若金汤,至少不会出现前年的那种坑爹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张苞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即使是在这个时空中也仍旧极有可能发生的关羽之败,可谓是竭尽所能。只是因为身份的缘故,他不可能跟刘备说让刘备小心他的小舅子糜芳,也不可能像个预言者一样说什么预言,再加上如今张苞又远离zhōngyāng,所以能做的事除了在张飞、徐庶的耳边偶尔隐晦的提及一些孙权早晚会忍不住夺取荆州的担忧外,也就只能够利用职权之便尽量疏通南郑到西城、上庸的道路了,幸好汉中的民力还不算太缺乏,农闲的时候倒是可以征兆一些屯田兵与农夫、健妇,一年下来倒也多少有些起sè。

    另一件张苞建言成功的事则是上庸郡的建立,虽然刘备未必真的认为孙权敢于直接派大军发动对荆州的进攻,但是不论是征战多年的刘备还是法正、诸葛亮等人,战略眼光还是有的,自然能够看到上庸、新城这两个虽然少民且交通不便的地方对于此时的蜀汉政权的战略意义,因而为了提高这里的地位,终于还是以设立上庸郡,并任命刘封为太守。

    若是论起面积来的话,上庸郡倒也算是个大郡,只是很可惜的是面积大并不代表被开发的面积大,上庸郡很大的部分都是山地,只有中部由沔水冲击出的盆地算是比较宜人的地方,因而人口自然不用过多的期待。除此之外,上庸郡倒是还有不少所谓的“山民”,只是这些人能不能够归顺,那就要看太守的能力了,只是有些可惜的是如今的上庸太守刘封并不是很擅长治民的人。

    刘封还留在上庸而且还成了上庸太守,这也是张苞的无奈了。先不说刘封与关羽极度不和,把刘封放在上庸关键时刻未必能够派上用场,更为重要的是刘封这个假子的身份也极度尴尬,要知道假子可是有继承刘备事业的资格的,可是刘备已经有了儿子刘禅,刘封的地位自然更加尴尬。

    刘备派刘封去上庸,除了刘封这个人却是jīng通战阵刚猛勇武有大将之才能够守卫一地外,在刘备心中未尝没有让刘封远离中枢好为刘禅铺路的心思。其实,刘备此时对于刘封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毕竟也是十多年的父子,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刘封这么一个年轻有为的义子呢!

    只是刘备毕竟已经有了亲儿子,而且不论是关羽还是张飞也都是刘禅的铁杆支持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也是出于自己对血浓于水的亲子的私心,刘备也只能够让刘封远离zhōngyāng,好断了刘封的念想,只是或是刘备出于补偿刘封的目的也或许是刘备认为刘封的才能是最适合守卫上庸的人选,因而坚定地把刘封留在了上庸,让他当了上庸的土皇帝,只是留一个王子成为实权的一方镇守,这其中的后患不言而喻。

    虽然张苞通过张飞委婉的进过言,而且张苞也相信刘备身边的智谋之士也委婉的劝谏过,但是既然刘备对刘封本来就心存愧疚与怜惜,他本人又主意已定,其他人又能够做什么呢?

    张苞所能够做的也只是借机将与刘封不和有受过刘封欺辱的孟达留在了汉中,以防止再出现孟达投魏事件,尽量保证上庸的稳定,但是对于被刘备大加赏赐而且家人已经送往成都的申耽申仪兄弟,张苞可就无可奈何了。哪怕是刘备对张飞再信任,但张飞毕竟是人臣,要是手伸得太长了也必然会引来祸患,更不用说张苞这个二代子弟了,此时的张苞少年得志有为一方实权大将,父子具是军中将领,要是张苞再不知道收敛的话,一旦张飞故去,恐怕张家就要倒霉了。

    在光明的政治也是建立在黑暗的基础之上,在官场上即使小心也未必不会有飞来横祸,要是自己不知进退,那后果更是堪忧,因而张苞绝对不会触碰什么政治底线,甚至偶尔还会犯下一些小错误暴露一些小毛病来自污,虽然留下了好sè与年少轻狂的名头,但是这些却根本就不会加深刘备心中的芥蒂,反而只会让人觉得张苞是一个有血有肉真xìng情的人,张苞能够留在汉中辅佐张飞而不是被以乱七八糟的名义束缚回程度,这本身就表明了刘备对于张苞已经放下了大半个心,已经决定将张苞作为刘禅朝的顶梁柱来培养。

    当然了,在刘备看来,张苞的真正重用还是很久以后的事儿了,此时的刘备还乐观地认为自己起码能活十年甚至更多,到了那个时候刘禅已经成熟了,而张飞、诸葛亮等人应该还健在,足够顺利完成权力的过度,之后就算是张飞去世,张苞也已经长成再加上关平等元老系后代,这些已经足够与荆州系、益州系、东州士、外戚等势力形成制约,保证刘禅的权威,所以刘备才会这么放心。

    刘备的这种信任对于张苞而言绝对是好事,但是张苞却不敢做出有负刘备信任招致刘备疑心的事儿,因而有些事情即使张苞已经开始布置,但是迫于地位等原因,能够采取的动作也十分有限,不管不管怎么说,历史已经改变,至少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向着有利于蜀汉的方向发展,至于之后会发生什么,张苞只能够尽人事而已,若是还以原来历史中的事件对应这个时空的事,未免就太过愚蠢了。

    除了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事件外,另一个令张苞多少吃了一惊的事是霍峻的病重,张苞虽然知道霍峻很猛,但不论是历史还是演义中对于霍峻的着笔并不是很多,再加上已经穿越了这么多年,时至今rì,张苞自然已经记不清霍峻是哪一年死的,只记得霍峻貌似是英年早逝,直到武都传来消息,张苞才吃了一惊,只是吃惊归吃惊,再仔细一想的话,张苞也就释然了。

    多年的征战尤其是自从刘备入蜀以来接连两场高强度的战斗不仅给霍峻带来了大量的暗伤,更严重的损害了霍峻的身体与jīng力,再加上可能的水土不服等的影响,霍峻病重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儿。

    在得到这一消息之后,不论是刘备还是张飞都高度重视,最终决定将他接到了距离较近气候相对较为干燥而城市配套设施有很不错,最重要的是也有不少好医生的南郑修养,同时也在张飞北伐之际带领南郑太守。虽然说只是形式上的代领,但反正汉中也不会有什么战事,自然也不会加重霍峻的身体负担。

    而至于霍峻走后空缺太守的武都则暂时交给了句扶,不过至于真正的人选么,那就要看成都最终的决定了,这已经不是现在的张飞与张苞该牵挂的事儿了。张飞父子真正该关心的是如何用着不多的兵力以及仅有的只可供这三万人消耗五个月的军粮取得最大的战果。

    第三章 孙权出兵

    ;

    刘备一方困于粮草等物资的压力只能够派三万人携带五个月的军粮北伐,而粮草物资要远比刘备方充足的孙权一方却只派了两万人马诈称五万人马而已。

    孙权一方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也是有原因的,至少孙权派给刘备一方的使者向刘备一方说了不少原因。孙权一方的首要借口是山越不安生,需要派兵镇压,同时之前败于逍遥津军力未复。

    其实这两个原因很明显是故意找的借口,只是刘备一方并不能够拿出孙吴的山越并没有做乱的证据,也不能耻笑说孙权是蠢货被张辽以少胜多打败——哪怕是那场战斗张辽其实没有直面击溃孙权的全军,孙权军的伤亡并没有想象中的惨重也是一样,毕竟人家都说了自己不行了,刘备总不能涎着脸硬说人家行吧……更何况这次刘备向孙权求援本来就是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 三国之龙套 http://www.xlawen.org/kan/390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