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第 11 部分阅读

第 11 部分阅读

    备忝谴闱础!苯淮煤螅糯磐趸端腔亓搜!?br />

    “啊,我姐住院了。不行,我不回去,我要去照顾她。”从被窝里被老师叫起来的晓林一听姐姐犯病,心里着急了。

    “你不回去谁还找得到你家,谁通知得到你父母。你姐现在有我们在照顾,你就别去添乱了。”王欢和田老师好不容易才在在男生宿舍把这个李晓林给找出来,结果遇上了个犟拐拐,四季豆不进油盐,左劝右劝不回家,死活不松口,就是要马上去医院。

    从送晓晓上医院起,折腾了几个小时,起床铃响了,这小子却不听劝,嘴里叫着“我去医院了。”扭头就往宿舍门口冲。结果,一不小心撞上了一个比他高大的男生,活活把自己撞倒在地。

    “你干什么,赶着投胎呢?”撞得胸口痛的李晓峰心里直呼今天起早了流牛不利,骂着倒地的小子,却还是一手把他给拉起来。想要看看是谁走路不长眼睛。

    “你才投胎。”心情本就急躁还被人骂,本想道歉的李晓林也来了脾气。个子大就是占便宜,虽然被撞了却毫发无损,还站在那儿骂得欢。

    “咦,是你。”从地上拉起来的居然是隔壁李晓林,李晓峰自认倒霉。“大清早的,你跑什么呢?”

    “我姐住院了,我去医院看她。你放手。”李晓林对眼前的人没有什么好感,从小就知道要离他远点。说到底,姐姐身体不好,就是眼前的人惹的祸。

    “给你说了喊你回去通知你父母,怎么这么不听话呢,这孩子真是的。”田老师和王欢紧跟着过来“你还跑得这么快,毛毛躁躁的,不听安排,你不回去谁还找得到你家呢。”

    “噢,是回家通知他父母是吧,我去,我是他堂哥。”听明白了的李晓峰回答道。转身回寝室拿钱作车费。

    “郑婶子,吃早饭啊。”坐上第一趟班车,回到李家沟的晓峰看见门口正端着碗的郑嫂子,招呼道。

    “咦,今天又不星期六,你怎么这么早回来了。”郑嫂子看着匆匆忙忙回来的李晓峰很是不解。这孩子这几年虽说依旧调皮,听说学习上和晓晓比起来不相上下,按说不至于逃课,难道闯什么祸了。

    “对了,麻烦您告诉叶婶子一声,她晓晓生了病,现在在住院,让她带一千块钱押金赶紧去医院。”本还在纠结怎么去传话的李晓峰转过弯来,眼前的郑嫂子不正好可以带话吗。传了口信,索性也不回家又返回学校算了。

    “晓峰,你怎么回来了?”兰芳端着一盆衣服准备去井边洗,刚出门一眼看到了准备转身跑回去坐车回校的李晓峰,惊奇的问道。

    “噢,我有一本很重要的书忘记带了,老师说必须回家取。”这借口是在车上就想好的了。两家关系一直很僵,要让奶奶或妈妈知道自己跑这么一趟是为了那个病号,非臭骂自己一顿不可。说完,李晓峰只得硬着头皮跑到楼上房间里随便拿了一本书跑下楼赶紧去坐车回校。把兰芳的唠叨远远的丢在了身后。

    第七十二节 穷

    “晓晓住院,一千块钱?”听郑嫂子传话,叶英瞬间就蒙了。

    “是隔壁那个孩子回来传的话,你看你俩谁去医院?我知道这几年你们一直在供俩孩子读书,经济有点紧张,家里还有三百块钱,你先拿去应个急”郑嫂子就是属于雪中送炭的人,过来传话就把这事考虑到了,将手中的钱递给了发蒙的叶英。

    叶英连忙道谢,卫东从房间里翻了一会儿,拿了四百块钱出来,这还是刚卖了两头肥猪的钱,准备凑到明年给孩子们缴学费的。

    “还差点钱,住几天院还要生活费这些,我去找马利或刘娟看看。”叶英回过神赶紧跑去弟媳家借钱。

    楼房修好的卫东夫妻俩,并没有过上像李家沟人眼中的一番风顺的日子。还完修房的借款,晓晓时不时生病开支,同时供养两个孩子上中学,每学期的学费书本费,每月的生活费,全靠地里刨出来和叶英喂些家畜补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夫妻俩过年都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孩子的穿着都是兄弟姐妹们逢年过节,生日这些给添置的。一下子要拿出一千块钱,还真的是一笔大数目。

    “晓晓住院了,你大嫂去医院照顾她。这一病花掉的钱,他两口子又要挣半年了!”井边一群妇女在洗衣服,郑嫂子和刘娟闲聊着。

    “这孩子什么都好,就身体差。哎,大嫂他们这日子过得也恼火。卫红还在说明年喊大哥一起去打工算了。”刘娟这几年一直在家种庄稼带孩子,卫红打工,家里条件在李家沟还是数一数二的好。

    “照我说,晓晓明年初中毕业了就不要她读书了。去打工嘛,现在读书有什么用,看我家晓山这几年打工还不错。他们这样供两个孩子读书,累死累活的,日子越过越回去了。不划算。”赵霞很满意晓山这几年寄回来的工资,明年正月,自己也要修楼房了,紧接着就是谈媳妇,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幸好没去读那个什么高中,白耽搁几年时间,还不如打工来得实在。

    “现在供娃娃读书是有点恼火,特别是他家,两个娃娃都还读得,你让谁不去读书嘛?这不是害人家一辈子吗?以后会抱怨大人偏心的。再苦再累,上了大学读出来了就好了。”陈梅从卫民口中知道,这几个孩子读书读得,说不定这李家沟就要出几个状元了,不赞同目光短浅的赵霞的话。

    “就是,读得书就要供他们读,有知识有文化打工挣钱都要快些。大嫂他们再苦几年就好了。”刘娟吃过少文化的苦头,心里想,如果能考上大学,经济上自己和二嫂马利肯定是会支持一下的。至少借钱时不用去找外人吧。

    “你大嫂给我说过,也不是你大哥不想出去打工,实在是你们三家的男人都出门了,家里没一个主心骨,栽秧打谷犁田打耙的,三家人十多亩地,不可能丢荒吧?”郑嫂子对这三兄弟的团结很羡慕,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真正的能做到像他们几弟兄几妯娌和睦相处不斤斤计较的还是少。 自己娘家兄弟媳妇几个就为分家时父母给谁多分了、父母又偏心谁了这些没踪没影的事斗得鸡飞狗跳的,现在她回娘家都不知道该去谁家吃饭才不会引起矛盾了。

    “是啊,大哥就是吃得苦,这些年,二哥只有农忙时回来帮了一下忙,我们卫红一年到头都看不到人影。几家人的重活全是他一个人包干了。”刘娟谈起大哥,心里也是满满的敬重和感动。难得的是,大嫂也不是那种尖酸刻薄的人,要不然,就只是家里的挑抬就够她喝一壶了,哪来这么好的逍遥日子过。

    “不能出去打工,又没个手艺,就靠地里刨食,供两个娃娃读书,眼看晓晓生病又陷了一千多块钱进去。他俩的日子,恐怕越来越难了。”叹了口气,郑嫂子清洗完最后一件衣服拧干,一手提盆子一手提水桶回家去了。

    “要不,喊你大哥去挖煤炭嘛。我兄弟挖煤炭,一个月能挣三四百块钱。上班时间三班倒,只干几个小时,还能照顾得到家里。”赵霞很少这么热情的出着主意。

    “可以,挖煤炭还是挣钱,就是有点危险。”陈梅觉得主意不错。同时,也分析着厉害。

    “这有什么,生死由命,福贵在天。哪行哪业不危险的。都是各人八字带,你看那些命不好的,算命先生还会说‘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呢。”赵霞信命,这井边洗衣服的几个妇女也都信。看看抢婚赢了的兰芳,看看叶英,这不都是命中带吗。

    不管信与不信,好还是坏,一天天的生活都要过。

    叶英去医院照顾晓晓五天出院回家,喜忧参半。医生告诉她女儿的病只要增加体质,加强营养和锻炼,慢慢会好起来;忧的是,孩子们下学期的学费没有着落、郑嫂子和马利的钱要还,眼看又要过年了年货也没钱买,这日子过得,不是一二般的穷了。

    “也不知道是哪家人,腔不开气不出的就洒药。八个鸭子全部给药死了。”大清早的放出去还活沷乱跳的鸭子,不到中午就看到在田里没动。过去一看,全被药死了。这么冷的天气,下田捡回来八个死鸭子,还不知道是谁家下的黑手,走到房子边的郑嫂子气愤不已。

    “这大冬天,田坎上的葫豆也没糟踏,还洒药,真是说不过去。算了,不要气了。药死了就吃肉。”叶英劝着郑嫂子。

    “这是才药死的,你把肠肠肚肚和鸭脖子这些都丢了。肉还是能吃的,拿四个回去吃。”郑嫂子心疼每天捡的那几个鸭蛋,这次吃一次肉就全部没了。想想叶英家的条件,孩子放假在家,人口多就给他们添点油晕,把右手上的四只全递给了她。

    “这么多,我要一只就行了。你留着慢慢吃。”叶英不好意思接过来。这些年,郑嫂子对她家的好,给她家的支持都快赶上两个亲弟弟了。

    “别和嫂子客气。我家人手少,有四个都够吃好些天了。说起来,还得感谢那洒药的人家,要不然我可舍不得杀来吃。”房子边,兰芳和赵霞等好几个妇女在那儿聊天,郑嫂子语气不善的说道。在李家沟,哪些人家是小肚鸡肠的,哪些爱做这些小动作,大家心里还是多少有些底。“来,晓林,把鸭子提回去打整好,你们中午打牙祭。”见门口李晓林出来了,郑嫂子招呼着这孩子。

    “快接到啊,看看你婶子对你们多好!”见儿子疑惑的看向她,也知道郑嫂子是真心的要给,叶英忙让儿子接过鸭子。

    “谢谢婶婶!”晓林接过鸭子,“姐,我们中午吃鸭肉。”一边转身朝屋里高兴的喊道。叶英听了,难为情的看向郑嫂子,人家还没气过呢,这孩子却高兴成这样了。

    “没事,你还怕嫂子生气不成。”郑嫂子好笑的对叶英说。“快去打整出来,记得把那些丢了,这是药死的,放久了就不好了。”说完,郑嫂子也回家打理自己的四只鸭子了。

    “呀,妈妈,我们家没菜油了。”宰好鸭肉,晓晓抓了一个老泡萝卜,几个泡椒一个泡姜切细,准备爆炒鸭子。结果,油瓶里只滴了几滴菜油出来。炒这些带腥味的东西还是菜油炒出来好吃些。

    “菜油吃了上火,我们一直吃猪油。”叶英解释道“晓林,你去你幺娘家倒点菜油,顺便把你奶奶喊过来吃午饭。”虽然王氏一直在卫红家呆着,但卫东家有什么好吃的、买点肉、有人客都会把她请过来。

    是家里穷,没有多余的钱买菜油了。晓晓炒菜做饭的过程中,一直这样想。实际上,她的猜测也是对的。这个家,除了矗立起的这个楼房外壳,真的是穷得叮铛响了。

    第七十三节 骄傲

    “大哥,今晚是元宵节,我的火车票是明天晚上的。唉,年复一年的这么漂泊流浪,不出去反而不习惯了。这么多年,家里全靠你顶起,来,兄弟敬你一杯。”卫红满脸通红,双眼迷离。也不知道是王氏酿手艺太好把这米酒都酿成白酒的度数了,还是卫红离愁在心,一大家人的元宵团年饭,兄弟三人喝酒,独独他喝得二晕二晕的了。还时不时的的要去敬大哥一杯,敬二哥一杯,偶尔还要拉着刘娟一起去敬大嫂。

    “行了,你少喝点,喝醉了人几天都恢复不过来,两天两夜的火车上座起不舒服。”刘娟心疼的劝告着丈夫。

    “女人莫管男人的事。这是我大哥,是我亲亲的大哥,有他在家,我走遍天涯都不怕后方无保障。有他护着这个家,守着娘,帮着你。我在外是高枕无忧的。来,大哥,喝,兄弟敬你。”卫红站起来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挡开劝告她的刘娟,对着卫东高声的喊叫着。

    “呵呵,你幺叔看样子是要喝醉了。”马利笑着对面前的一群孩子说。

    王氏心疼的看着幺儿,很满意眼前儿孙满堂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孩子们终于长大了,自己这个当娘的,是该放手了,也该自己享福了。所以,见兄弟三人喝酒也并没有阻挡。

    “好,大哥,我和卫红都敬你一杯。这几年,我也常年不在家。家里的粗活重活都是你在做。你对兄弟的好,我都记在这儿了。”卫方也站了起来,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指着自己的胸口。

    “行,我喝。卫红,这杯喝了就别再喝了。等你打工回来了我们几弟兄再喝个高兴。”卫东也站了起来,看着面前的两个弟弟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比自己这个老大都有出息,他心里也很高兴。

    “来,我们干杯。谢谢大哥对我们的帮助和扶持。”卫红卫方豪情万丈,三个酒杯碰过,清脆声响,三个男人仰头一口喝下杯中酒,心中的情又更深了。

    “你们俩也不用这么谢我。我是老大,都说有风吹大坡,有事靠大哥。该哥做的,绝不含糊。”卫东酒后,真诚流露。“只是哥这些年过得不如你们兄弟俩。说起来都难为情。卫红也劝我一起南下,我想了,决定还是守家、守着我们娘好。卫民哥给我说了,介绍我去煤炭厂里挖煤,一天几个小时,一个月也有三四百收入。这正月过了就去上班,你们放心好了。”

    “挖煤?”不仅仅兄弟俩,王氏、马利、刘娟,还有以晓晓为首的四个孩子听到这个消息都甚是惊讶。只有叶英,心里满是苦涩。谁不知道那是一个多么危险的行当,但是,这个家的开支,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不是靠地里那点收入就能支撑的。年前晓晓一场病借的钱还没有还完,眼看这开学又是几百块钱要拿走,叶英都在焦心这钱要向谁开口了。夫妻俩商量了好些天,才做下了这个决定。

    “大哥、、、、”卫方艰涩的开口,想要说挖煤危险,想想腊月忌尾,正月忌头,这大过节的,实在不便说出口。所有要说的话全都咽了下去,满眼都是深深的祝福看着眼着日益苍老的哥哥。

    “大哥,你要用钱,只管向刘娟开口。兄弟之间,你不要客气。”卫红从震惊中回过味来。心里也是酸酸的。

    “晓晓,这是你和弟弟这学期和这周的生活费。下周你们谁回家来就带下周的生活费去。”叶英将手上的钱用塑料口袋缠了几圈,递给收拾背包的晓晓。开学了,孩子们一离家,就意味着带钱走。叶英正琢磨向谁借钱时,刘娟拿了五百块钱过来,说是卫红走时交待过给孩子的学费。这钱,没有说借,但叶英依旧在晓林写过的一个作业本背面写下了刘娟----500块的字样。这个本子,是夫妻俩的记帐本。上面,常见的名字是郑嫂子、杨氏、刘娟、马利。数目几十到几百,划了写,写了划。反反复复的借还,叶英都快崩溃了。

    “好的,妈妈,那我们就先去学校了。下周看估计是晓林回来,我马上中考了,时间有点紧张,这期回来次数就要少些了。”晓晓从妈妈手中接过钱,除了五百元钱外,还有用橡皮筋缠了一圈的一块、五毛的零钱,就是这周的生活费。时间再紧,她也想回来看看妈妈和爸爸。但是,能少一个人来回,就能节约三块钱的车费,足够六天的早饭钱。所以,姐弟俩从去年开始就是轮流一个人回家。为了自己和弟弟读书,爸爸妈妈还不到四十岁,看来起,却有五十岁的苍桑。晓晓有时候都想放弃读书了,但,她不敢说,因为,她无法想象,自己若说不读书后父母会有多么的失望甚至绝望。在李家沟,甚至于在这个消息并不灵通但不代表落后的乡镇,爸爸妈妈,甚至于奶奶,阿咪、幺娘、做木匠的阿爸,都会收到关于她和弟弟读书优秀的赞叹声和羡慕的眼光。她和弟弟,是压在爸爸妈妈肩上沉重的负担,更是他们挺胸的骄傲。

    晓晓和晓林告别家人,沉默的走上了回校的路途。不用言语,姐弟二人都会行动去证明。

    第七十四节 志愿

    “李晓晓,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下课铃响,田老师少有的黑着脸招呼这个优秀的学生。

    “怎么啦?”同桌的王欢投给她一个关心的眼神。三年来,班上的同学来来去去,由最初的五十六个人,到现在的四十二个。李晓晓和宿舍里的凌月张兰王欢和程璐俨然是一个小团队,团结,奋发,积极向上、朝气勃勃。

    毫无征兆的田老师给了一个下马尾。几个女生都看向了她。晓晓耸了耸肩,一脸我不知道,我无所畏惧的表情,轻松的跟着田老师往办公室方向走。其实,沉稳的步伐,依旧掩盖不了这个十五岁女孩子心里的翻江倒海。从填志愿起,晓晓就能预见到这一刻的沉重,但她仍旧按自己所思所想行动了。

    “你疯了,你给我好好解释,这是为什么?”一进办公室,田老师甩了一张纸丢在晓晓面前。办公室里几个老师全都夸张的张大了嘴。谁不知道晓晓是这个年级的尖子生,懂事,乖巧,朴实无华。在这个金钱冲击的大潮中,许多孩子初中都没读完就辍学打工,女生更是开始染发、戴耳环,问题越来越严重。像晓晓这样的孩子并不多见了。田老师怒气冲天的骂她,是何原因?有好奇的老师甚至于假装倒水,端着满满一杯水从两人面前晃过,瞄一眼纸上的东西,惊讶的差点把水洒了一地。

    “中师?很好!你确定,这就是你的志愿?”几乎是同时,怒发冲冠的田老师近呼咆哮的声音在办公室响起。

    “我、、、、”眼里噙着泪水,晓晓心里想让它忍住别滑落下来。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想要以最冷静平常的声音说这是我真心的志愿。却也知道,这事瞒不住田老师,这戏,是濱不要去了。泪水就止不住的往下流。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全都屏声静气,想要说点什么,一个个的平时唇枪舌战、口惹悬河的人类灵魂桥梁的工程师们,集体哑火。

    一个孩子的优秀是意外,两个孩子的优秀是惊喜、三个孩子的优秀就是好奇了。来自那个偏远小镇的三个李姓孩子,同宗同族,都是那么出众。关于李晓晓、李晓峰和李晓林的家世,老师们多多少少从学生的口中打听到了一些。晓晓和晓林在学校早上两个馒头,一碗稀饭,从来没见他们买过鸡蛋来吃;中午晚上清一色的素菜,见不到一片肉;晚自习后,同学们都在加餐,两个孩子却是在灯光下看书。这些情况又怎么不让老师们动容,姐弟俩都这么聪明懂事,这正应了那名“贫家出骄子”的古言。

    “晓晓,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应该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它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口号。”田老师后悔自己的冲动,叹了一口气,耐心的对低着头的孩子说道“你家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你以为你走一个中师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了?晓晓,抬起头来,看着我”陡然提高的声音让李晓晓猛的吓了一跳,同时疑惑的看向田老师。“你天分好,又聪明,你的路还能走得更远,别被眼前的这点困难吓住了。你姐弟俩都努力读,只有读出大学了,以后工作了,才能真正的让你父母轻松下来。你如果半途而废,敷衍的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学业,你会后悔,你父母更会自责,你弟弟也会内疚,你觉得,你是爱他们,还是害他们?”

    “是啊,晓晓,田老师说的对。你不要对眼前的这点困难低头。现在学校有贫困孩子的补替,下学期,给你弟弟申请一个名额;你上了大学也不要怕,国家有无息贷款的助学政策,你还能勤工俭学,还可以努力争取拿奖学金,解决问题的方法千千万,不要辜负了大家对你的期望,更不要辜负了你自己,让自己以后后悔今天的决定。”办公室里,政治老师语重心肠的插话道。

    “谢谢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李晓晓红着眼眶,把桌上的志愿书捡起,揉成一团,放进了口袋里。在田老师的监视下,郑重的写下了县中高中的志愿。未来三年,也将在这所学校继续自己的求学道路,晓晓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暗暗给自己加油,知识改变命运,她要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就从这儿起步。晓晓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办公室后,田老师和其他几个老师才相视而笑。

    “怎么回事,田老师让你去办公室干什么?”王欢一见晓晓进教室,一把拉着她问道。

    “你眼睛怎么红红的,你哭过?”戴着眼镜的程璐说看人就看眼睛,能读得懂人的心。结果,难得的看到了一双兔子眼,她惊讶极了,哪怕每次生病了,也没见过这家伙哭过啊。

    “发生什么事了,你告诉我们一声啊?”凌月紧张的跺着脚。

    张兰保持沉默,如果能说的,晓晓绝对不会隐瞒。晓晓看着围着自己的几个好友很是感动。在上课铃响起的那一刻,神态轻松,慢悠悠的吐出了几个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全部面面相觑,在老师进门前,同时又恶狠狠瞪着她“算你狠,这节课我们几个都别想听得进去了。”的表情快速的回到了座位上。

    同时,从事教育事业的萌芽也在李晓晓的心里种下了。不是中师,而是师范大学。

    第七十五节 新同学

    “呵呵,我们还多有缘的哈。”高九八级(三)班的教室里,长得高高大大的李晓峰把一摞书丢在桌上,冲坐在那儿晓晓一笑。

    “不是缘,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李晓晓此时有点心累,这病,这么多年了时好时坏,自己都快成林黛玉了。看王欢她们几个都在帮忙写板报、打整教室卫生,准备晚上班上的迎新班会。自己却什么忙也帮不上。宿舍几个女生相约都上本校高中,结果好运的再次分到了一个班。想想自己现在累又累不得,呼吸难受所受的这些罪,全是面前的人所赐,忍不住回了他一句。

    “怎么啦,你?”李晓峰愣住了。看晓晓气喘的样子,当下也猜着情况了,这些年,两家吵架什么的,都少不了拿那次来说事。多多少少,李晓峰也知道了晓晓的意外落水落下了一生的病根最魁祸首是自己的事,内疚也涌上了心头。

    “对不起”李晓峰依旧在心里道歉。此时,他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才能不让眼前柔弱的邻家妹妹生气。或者,能做点什么才能改变她的命运呢。这么多年了,她的病都没能治好,这病,就真的这么难治吗?转身,李晓峰心里想着事,默默的走出教室。

    “神精病。”先是兴高采烈,突然之间就沉默寡言,走出去时背影居然有一种落寂的感觉。不错,晓晓怀疑自己暑假琼瑶小说看多了,居然真的在这小子身上看到了那种叫落寂的感觉,他是谁啊?李家沟的孩子王,现在学校的尖子生,在家是宝,在校也是宝,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出现呢?

    “神精病的可能是我,或者是我眼花了。”晓晓用手使劲的揉着双眼。

    “哎,妹妹,你眼里进沙了?也不能用手揉啊,这多不卫生啊,啧啧,该不会是看到哪个帅哥,把眼看花了吧。”程璐一把抓住晓晓的手,打趣道。

    “别说,刚才我还真看到一个帅哥走出去了,也是我们班的?”张兰拍了拍身上的粉笔灰,怪不得老师们习惯性说自己多吃多站,吃的是粉笔灰,站的是三尺讲台。瞧瞧,才做一个板报,就弄得一身灰,这白衬衣都是花衬衣了。话说,刚才那男生长得高高大大的,不像琼瑶小说里的男主角般文质彬彬。却带有一种霸气和骄纵,更奇怪的是,刚才看时还有点小小的忧郁。带有这种气质的男生,给人感觉很特别,很特别,所以像自己这类傻大姐也忍不住打探道。

    “真的,是哪一位新同学,哪儿考来的?”凌月好奇的问道。一般情况下,中考能升这所县重点高中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本校的。三年来,本校出类拔萃的帅哥大多审美疲劳了。难保那些镇中学有一两匹黑马考上来,如果长得帅的话,真可成了女生们心中的白马王子了。

    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开始接触了琼瑶、席娟的小说。似懂非懂,闲下来爱幻想,也就有假想对象。这年月,不再避讳害羞,普高的女生还好一些,像中专、职高类的女生,经常会成群结队的购买毛线为谁织一条“温暖牌”的围巾,谈笑风生的编织着自己的梦想和未来。

    “你们一个个的,一副花痴样。也不怕带坏小孩子。”王欢挨个儿每人头上轻轻的拍了拍,三年多的班长当下来,年龄不大的她俨然成了知心姐姐。临毕业了,留言本上同学们写得最多的一句是“给我最亲爱的老班长。”王欢一直把比自己小十个月且多病的晓晓当妹妹般呵护和宠爱。

    “得了,你真以为她小啊,小说看得比谁都多,指不定肚子里全装的是花花肠子。”受了教训的三人嘴不饶人,张兰作为代表发言。“刚才我可是看见那个帅哥和她说话来着的,对了,还有书,也丢在这桌上了。快翻一翻,看写名字没,是何方大神?”

    程璐顺手就把几本书揽了过去。课本封面没落款,看了首页看尾页,甚至于还看了侧面。失望的看着大家。这尊神没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

    “你就从实招来吧,姓什名谁,家住何方,年方几何?”程璐习惯性的推了推眼镜,假装严肃的问晓晓。

    “扑哧”一声,晓晓喘着粗气笑出了声。“我说,你们花痴得太厉害了反而影响判断力了吧。都是贵人多忘事,这人啊,叫”晓晓故意停顿,满意的看着大家精力高度集中,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李-晓----峰。”都知道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晓晓可不敢挑战这些小女子的底线,在大家快发火时,一字一顿的吐出了他的名字。

    谁啊,名字这么熟,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认识吗?”相互用眼神质问道。

    “噢,天,我的记性真不好了。看看,都是被你们几个给气得。这人,不就是去年晓晓急病时帮她回去传信的那个人吗。好像是三班的,叫李晓峰是吧?对了,晓晓,他是你堂哥!”王欢一拍脑门,总算是想起来了。看来,自己真的操心的事太多了,明明很熟悉的事都要回想半天,这状况可不好。这高中三年,还要不要继续当班委干部锻炼自己呢,第一次,王欢开始疑惑这个问题了。

    “噢,是他,对了,初一时晓晓还给我们介绍过的。这三年来,只听老师们表扬李晓晓,李晓峰什么的,好事都被你们李家帮占完了。所以也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得,现在一个班了。我们都看看,你们家是不是尽出天才。”凌月恍然大悟,故意尖酸刻薄向晓晓说道。

    晓晓丢给她一个白眼。都说嫉妒是女人的天性。但这几个同学兼好友,生活上处处照顾着她,她取得任何一个好成绩都乐于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庆祝,大家都是以她的成绩为荣。她们,在学习上也更依赖于晓晓。

    不出意外,高中三年,她们也会一同渡过。这,何尝不是一种缘分呢。

    第七十六节 惊

    “你怎么又给我煎蛋了?”地里,挖完最后一块土的红苕,卫东端着一个大瓷碗正大口大口的往嘴里送饭。闻着蛋香,他就知道,妻子总是这么心疼她,像这样的农忙时节总想着给他多增加油荤,没钱买肉,蛋也会多煎几个放碗里。“不要这么节约,少卖几个蛋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你也要多注意身体,自己也要煮来吃。”

    “我在家吃过了,你吃吧,等会儿又要去煤厂里上中班了。这样太累了。看这种小春的季节里,你连吃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叶英坐在小板凳上抹着红苕,一只只的抹好后丢进了篼里,一边和丈夫说着话,“这些红苕等会儿我慢慢挑回去,你吃了饭坐那儿休息一会儿再去上班吧。”

    “没事,我吃完了,你抹多少我挑多少回去。我多跑一趟你就可以少跑几趟了。”最近几年,供两孩子读书,这日子过得越来越难,妻子没少受罪。今年自己去挖煤了,种小春都靠她唱主角了,挑不起就背,背不动就提,苕藤全是她一人收回去的。自己就每天抓紧时间出门一挑粪一挑灰、回家一挑红苕,好在没耽搁季节,眼看这是最后一块地了,种完了小春就轻松多了。

    “时间还早,我等会儿再回来挑一挑。”卫东匆匆忙忙的吃完饭,捡起地上的扁担,把叶英抹好的那一挑挑起就走。

    叶英只好抓紧时间再抹,看着丈夫挑着红苕回家的背影,心里也不是滋味,这些年,他太辛苦了。特别是今年二月去挖煤,刚开始那一段时间,背上、腿上全是一条条长长的带着血丝的印迹。问他是怎么回事,说是才刚去,没有经验,在矿井下前进时不小心蹭刮着的。上早班的日子,下午回家就做地里的活;上中班经常在地里干活时为节约回家吃饭的时间就让她把饭送地里来吃,丢下碗筷就匆匆忙忙的赶去上班。一个月三四百块钱的收入,加上地里的粮食卖的钱和自己喂的家畜挣点零钱,总算把帐本上的名字全部划去。“没事,过几年等孩子们大学毕业了,找到工作了我们就轻松了。”每当心疼他,叹气时,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根据时节播种,到一定的时候都会有所收获。叶英和卫东,对儿女种下了希望,也向往着成功的那一天。

    “姐,这周我们谁回家。”周五放学,晚饭时,晓林拔拉着饭盒里的豆芽和大白菜,边吃边问着晓晓。

    “这周都回去吧。家里农忙,帮着宰猪草、抹红苕、点小麦也好。”晓晓决定道。弟弟初二,自己高一,课业都不是太紧张。最主要的是,家里这么多地,全靠爸爸妈妈,真的忙不过来的。以前农忙时,舅舅和姨妈们都会来帮忙,现在各自成家立业,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谁都抽不出时间来帮忙了。

    “好,我回去宰猪草,姐,你煮煮饭做点家务这些轻松的就行了。”晓林想起爸爸每次农忙时天不亮起床,就把头天割回家堆成山的苕藤宰完,然后用塑料大口袋装好,给猪准备冬天的饲料。这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事。自己决定回家好好的帮一把,至少能减轻一点他的负担。

    “这么快,地里都种完了?”周六傍晚,姐弟俩回到家,见妈妈正埋头宰猪草,身后堆成山的苕藤显得她越发单薄和消瘦。听说这俩孩子赶回来准备帮忙种小春,叶英笑着告诉他们地里种完了。

    “你爸这几天是午班,早上天刚亮就去地里挖红苕,翻地打窝了,午饭都是我送去地里吃的。我们做得都莫耐其何了,你们还说快。”叶英见儿女吃惊解释说。“正好,明天你爸就倒早班了。这样休息的时间也就多些了。”

    晓林接过妈妈手上的菜刀,埋头宰着猪草;晓晓进了灶房,准备今晚的晚饭。

    “你们有没有背脏衣服回来,我一起去洗了,这几天忙晕了,都没时间去洗。”闲不住的叶英抱出了几件衣服去井边洗。

    卫东午班要晚上九十点钟才回来。炒了个自己地里的莲花白,煮了红苕稀饭,母子三人吃得津津有味。

    “一样的菜和饭,还是觉得家里的好吃。”晓林喝完最后一口稀饭,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感叹道。

    “大锅菜、饭肯定没有家里的好吃。明天看你们谁跑一趟上街去买点肉回来吃。”想着儿女好不容易一起回家,家里,也该见点油荤了。

    “爸爸,你几点下班,我们中午吃肉,等你一起回来吃。”凌晨,卫东出门上班时,晓晓追出家门喊道。

    “你们先吃,我要下午两点才下班,收拾好回来都三四点了,你们哪等得到那时候,还不饿得前背帖后背了。”卫东对女儿的乖巧懂事很满意,但不代表他不心疼女儿。

    “姐,你准备炒什么?”晓林从街上回来,提着肉进了灶房,见晓晓在做饭,关心的问道。

    “和干豇豆一起炒行不?”晓晓征求他的意见。

    “好,这是我的最爱。”妈妈做的干豇豆,有一点点酸,带有韧性,合着肉一起炒最好吃。晓林嘴馋的想到那味道,口水都快泛滥成灾了。

    “行了,快去帮忙宰猪草。爸爸要三点多才回来,中午我炒点苕尖下饭。等爸爸回来我们一起吃了饭再回学校。”晓晓想一家人好不容易吃一次肉,要等爸爸回来,喊奶奶过来,全家人到齐了吃起来才更香。

    “你们地里做完了,把这些苕藤装完了也就轻松多了。”坝子边,叶英正把晓林宰的猪草往大口袋里装。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储存猪饲料,郑嫂子也在她家门前做同样的事,她一边装苕藤,一边和叶英说着话。

    “是啊,这栽秧打谷种小春,最累人了。”叶英往口袋里用力按了几下,直起身子时,觉得腰都被扭着了。轻轻的捶打着腰杆回答着郑嫂子。

    “妈,你牵着口袋,我上去踩几脚,你不要按了。等会儿真把你的(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http://www.xlawen.org/kan/39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