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仙妖逆 > 仙妖逆 第 1 部分阅读

第 1 部分阅读

    《仙妖逆》

    第一卷 天道轮回 第一章 仙人指路

    第一章仙人指路

    第一回赶考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一阵朗朗吟诗之声,响起在这烟雾重重的山色之间。只见在蜿蜒的山径上徐徐走来三人,羽扇纶巾,沿着崎岖的山路踏青而来。

    大宋宋理宗元年,时值江南春季,正是万里江山万里绿,江南的文人骚客赏青之时。这所吟之诗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沈约的《游沈道士馆》之中描写山色的语句。虽然只有寥寥的二十字,却将这季节、时辰、所在、景物无一不描绘得历历如见。这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观感,自近而远,余意不尽。

    “不错不错啊,路兄你看这天柱山,一路阳光透过晨雾洒在一片山水之中。凉风细细,吹过那层层叠叠的山峦,树枝与树叶在相互间交错,相互拍打,散出迷人的青色和欢语。在这枝与也的生生交错中,雾重烟青。此情此景也难怪静修兄能顺口吟来”。

    三人中,为一人朗声说道:“是啊,静兄这诗正印此景啊,不愧为我齐鲁三大才子之啊,看来静兄这次上京一定能高中魁了,呵呵”。这时前面那吟诗之人,挽一挽衣襟,回应到“路兄过奖了,我只是有感而罢了,那魁之说还为时过早,我等先游这仙境如何?”。

    那为之人,一打折扇,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好是好,不过我看这天色不早了,我等不如先找个住宿之地,小酌几杯,明日再来观这山色如何?”

    这时三人后面几个挑作行李的门人也放下行李。其中一个十五六岁左右的门人说道“是啊,公子,你看这天色也不早了。我们还是明日在来吧。”

    只见那吟诗之人快走两步来到那门人面前,提起折扇在那门人脑门上一敲说道“我看你是怕这行李太重,想找个歇脚的地方吧”。那门人摸了摸头嘿嘿一笑,其他几个门人和另外两公子也都是忍俊不禁。那公子说道:“好吧,我等今日下山明日再来。”

    众人止住向上的脚步,那最后公子回头对着刚才那被敲头的门人说道:“小李子啊,看来你家公子还是很心疼你的嘛”。那叫小李子的门人有摸了摸头说道:“那是当然了,我家公子可是心地善良,菩萨心肠,人间人爱,数见花开的好人。”

    那唤做静修的公子,看了看小李子,然后抬腿找准小李子的屁股就是一脚,那小李子看到自家公子的脚朝他踢来,还没踢到就假装顺势一道,边到便喊:“杀人啦”。一行人更是摇头不语的看着,下山而去。

    这几人便是人称齐鲁三大才子的静修、路言、江云和他们的随从,那叫小李子的名叫李修远,这李修远三岁父母双亡,静修母亲收养了他,他与静修相差一岁。他名字还是静修给他起的。那路言和江云与静修是同窗、更是小。

    这时距离众人刚才打闹的地方一颗柳树下,坐着一位一个半尺长髯的老者,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捋了捋胡须。喃喃的说道:“静修。。静修,是他么,当年师尊弥留之际推演出来的灵童就是他么?挽救我东道宗的人就是他么?静修,静修,看来是了,刚才他们不是说明日还要上山么,看来我就再等等吧”。那老者看俩看四周,挥了下手中的拂尘,一闪身便不见了。

    话说静修等人下山,来到驿站,寻得一家小店,只见小店门匾上书几个打字《横店》,江云看了看,笑着对大家说道:“就这家店怎么样?”

    静修抬头看了一下门联念道:“一锅红艳,煮沸人生,好联。”这时小李子突然上前拉了拉静修的衣袖说道:“公子,这不是一家黑店吧,不会把我们一锅烩了吧。”

    众人听罢,互相看看,一阵蓦然,静修说道“我说小李子啊,你现在的胆子是越来越小了啊,几个字就把你吓成这样,我看看尿裤裆了么?”

    众人听罢更是哈哈大笑,这是店小二上来打趣道:“这位爷,你别怕你家公子说的是啊,我们可不会把你们一锅烩,顶多只会红烧了。”

    路言看了看小李子;对店小二说“你别吓他了,给我们来三间上房,房钱和饭钱一起算,在帮我等备一座席,我等要小酌几杯。”然后便淘出一两银子抛给小儿。

    那小二登时眉开眼笑,打个缉手唱道:“客官六位,上房三间,客官你里面请”。众人在小儿路引下上楼,安顿下来。半盏之后店小儿便来知会“几位爷你们的酒菜业己备好,楼下雅座请”。

    小店后院的十来珠乌柏树,一片生机盎然。正值春夏交会时节,前面的阶梯边上夹杂着的几株野草,在一抹斜阳的照耀下,散出绿油油的光。

    小店正堂里面三五桌的客人,有的喝做着茶点,有的喝着小酒,正在聚精会神的听一个干瘦的老者说话。那说话人四十来岁年纪,一件青布长袍早洗得褪成了蓝灰色。远远望去看似仙风道骨,只听他两片梨花木板碰了几下,左手中竹棒在一面小羯鼓上敲起得得连声。唱道:“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那说话人将竹板一打,说道:“这五言绝句说的是如何得道升仙,话说当年太白受到高力士、杨玉环等人的谗毁,加之他“翰林待诏”也是始终“待”着没个结果,所以,他心灰意赖,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来到紫极宫天极观,后被无极天师收于门下,从而修道家之法,后生化大鹏,驾驭仙风,从而遨游九天而去”。

    那小李子生来爱热闹,一听这有人说快书,马上来劲了,抓了把瓜子,来到那说书人面前,一脸天真的问道:“先生,那李太白真的得到升仙了么?”

    老者看了看小李子说道:“当然”。

    小李子一听登时高兴起来对着静修说“公子,你看,那李太白姓李,我李修远也姓李,他能得到升仙,看来我老李家的人祖上有德,我将来也要得道升仙。”

    静修一,白了他一眼,说道“人家李太白跟你有何干系,你莫要白日做梦。那得到升仙岂是你我等俗人能修的。”

    那老者看了看静修说道:“话说命在我不在天,这位公子我观你面相,必是大富大贵之人。仙人之说如鬼神之说一样,信则有,不信则无。心所致,无往。”

    小李子一听更是来劲说道:“那先生当仙人有何好处,是不是想吃啥就能吃啥,想喝什么就能喝什么吗?”堂下众人一听全都大笑,原来这是一吃货。静修听到这时,面上一红。转头看向他处,一副这货我不认识的样子。

    老者脸上微微一乐,说道:“仙人者,或飒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蹈炎飙而不灼,蹑玄波而轻步,鼓翮清尘,风驷云轩,仰凌紫极,俯栖昆仑。”

    小李子瞪着一双大眼看了看老者,然后挠了挠脑袋,一脸迷茫。

    路言赶紧过来说道:“先生说教了,今日小生做东,不知可否赏光与我等共饮几杯。”

    那老者大喜道:“我与各位恕不相识,怎能叨扰?”路言道:“喝上几杯就相识了,小生路言,这二位是我挚友”。然后分别指着旁边二人说道:“这位是静修,那位是江云。这几位是我等的伴读。刚才听先生讲李太白登仙境,果然说的好,但有几句话想要请问。”

    老者说:“好说,好说,小人张大侃,今日遇到各位,也是有缘。”静修请过张大侃同席。店小二慢慢烫上三壶酒,再摆上来一碟花生,一碟蚕豆,一碟泡菜。切上一盘牛肉。自行来到门口,抬头看天色和路上的行人。

    静修斟了酒,劝张大侃吃了几杯。说道:“这乡间地头,也没什么好菜招呼先生,还请莫要见怪。”张大侃道:“有酒,有花生便好。何况还有盘牛肉。这时节也是最好的了。”静修道:“听先生口音,先生是本地人士?”

    张大侃道:“不错,我祖上原本西山人士,靠说书营生来到这一方地界,也有两代了。不知几位所寻之事何为,若小老儿了解,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静修道:“我等本是赶往京城参加春试,途径来到这天柱仙境,意欲一游,不知先生所讲的天极观是否就在此山?”

    张大侃喝了一小口酒说道:“不错,就在此山。”小李子一听,登时,觉得很有意思,便说道:“那无极观真有天师么?”张大侃说道:“无极观是在此山不错,不过小老儿虽数次等山却从未见过无极观,更不说见过天师了。”

    小李子一听忙道:“你刚才不是说李太白在这什么无极观登仙境么,现在又说没见过无极观,你这不是忽悠我们外乡客么。”静修一听拉了拉小李子忙道:“先生修得管他胡说,不过不说是在此山么?先生为何未成见过?”

    那小李子一听公子也这么一问嘟囔着说道:“我还以为就我八卦原来公子你也好奇啊。”张大侃微微一笑道:“常言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若有缘便能看到此观,小老儿是与道无缘之人,是看不到无极观的。”

    静修道:“哦!”然后对路言和江云说道:“我等明日不知是否有缘能看见啊。”

    路言接口道:“静修兄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是春试的魁之选。可不能效那太白之风,修道成仙,登极乐而去,你可的中魁后,还得给我齐鲁大地争光添彩,伯父伯母还等作你功成名就彩云归啦。”

    江云也道:“就是,就是。你要是不去我齐鲁三大才子不是却了一角么,不可为,不可为啊。”

    小李子急道:“公子你可不能丢下我啊,走之前主父主母告诫我,万不可让你有事,你可不能丢下我,回头我无法向主父主母交代。”

    静修一听,说道:“你以为哪有那么容易就能见到无极观,你没听张先生说他都没有见过么,要是那么容易见到那不是人人都能成仙了。”

    小李子点了点头道:“那也是。”等了几息之后,又突然说:“不对,公子要是你能看到无极观,你也不能去。我倒是可以代替你去。”

    众人一听登时一笑;静修说道道:“我说嘛,还以为你舍不得你我之间的缘分,原来是你想成仙啊。”众人更是大笑。

    第一章 仙人指路 第二回 攀登

    路言举杯说道:“白日放歌须纵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来来来,我等还是今日一醉,明日再访名山,看山不是山,看观不是观,管他见不见,有酒今日见。”

    张大侃于是离席道:“小老儿叨唠了,今日告辞,不打扰几位雅兴,若有缘我等他日自会相见。”

    静修向张大侃打一个缉手道:“好,山水又相逢,有缘我等他日再见”。

    张大侃拿起竹板,还礼,顶着夕阳施施然向东而去。

    翌日,日上三竿。静修、路言、江云和小李子四人便集伴登山,留下其他几个家人在店中看守行李。

    一行人来到天柱山下。抬眼望去那山,挺拔得像个巨人,高高耸立。它的皱纹非常深沉,仿佛藏满了沧桑。最妙的是,缠绵的云总是与他为伴。雾总出现在雨后。一出现,便朦胧了整座山。这时太阳是喜欢看热闹的,便拨开了云,偷看它们。那阳刚的山似乎害了羞,飞出一抹红晕。一阵风吹过,那雾就像彩带一样在阳光中起舞。一片片、一条条、一缕缕缠绕着树,缠绕着山。就像给山披上了一件五彩衣。远远的在山的深处,在雾端,好似几个眼眸在看着这一切,看着这来来往往的登山者。

    江云看着这山色不由的有些神往,喃喃的说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路言接口说道:“江兄今日看来也是诗性大啊,看来我们还是来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看我们谁先到顶峰如何?”

    小李子一听,撒开双腿沿着山径跑。三人也是洒然一笑,便赶紧跟上。

    四人拾阶而上,随着越往上攀登,不一会儿工夫,便来到半山腰,这是一条毫无风景可言的山道,枝桠,乱石,荆棘……肆无忌惮地充斥其中,满目尽是春色。静修抬头看了看,山顶在雾端,云环绕着山,雾环绕树。

    云端,一个小姑娘,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扎着两条麻花辫,双手撑着,下巴。望着这飘来飘去的云,手轻轻的拨弄着手中的卡,好奇的看着什么。在他身旁站住两个老者,两人都是一身青色旗袍,长髯。左的老者微微有点驼背,他顺着小姑娘的眼光正在向下望。说道:“主人,先主人说的是他么?”

    右老者颔道:“如果按照当年师尊推演的,应该是没错了,但是好像时间上差了五十年,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变故?我们已经等了五百年年了,不在乎在等等,在看看吧。”

    那左老者继续说道:“昨日我观他言行,看来还不错。还需要再试探试探么?”右手老者点了点头说道:“也行,让丫头去试试。”

    那小姑娘还没等老者把话说完,哧溜一下就不见了。两老者望着小姑娘消失的方向,微微一笑。

    这天柱峰越往上攀登地势越陡,站在半山一看,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连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这时阳光已经直射在大地上,照耀在这天柱山,雾气像有灵感一般在山腰盘旋流动。山间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听,好像在欢迎远方来到的客人,有好像是在相互嬉戏、相互述说。小道上偶尔有些小兽出没,他们看着登山的静修一行,跑两步在掉头看看,便有欢快的向前跑。

    小李子更是来劲,一路上追逐这些小兽往上攀登,还在口中不停的打着响哨。就这样四人便来到天柱山的主峰天柱峰之下。

    望着天柱峰四人有点神往,这时在距离众人丈外,站着个老婆婆,穿着一声粗布衣衫,有点泛白,但是很是整洁。哈着腰,喘着气。,一看就是这一路爬来累得够呛。

    静修朝这个婆婆看了一下,对小李子说:“小李子你给这老奶奶送点水过去。”

    小李子听到此言,拿了些水和食物来道老婆婆跟前,说道:“老奶奶,我家公子让我送给你的,吃吧。”

    老婆婆接过食物和水。对着静修说:“谢谢啊。”

    小李子一看这老婆婆很是和蔼,便笑着问道:“老奶奶,问你个事啊,听说这天柱峰上有座无极观,是真的么?”

    老婆婆抬头看了看小李子,摇晃了下脑袋说:“年轻人你问这个干嘛?”

    小李子道:“前日听一个说书的说李太白在这里得道升仙,我陪我家公子来看看。”

    老婆婆道:“你家公子是谁啊?是不是刚才那个叫你送东西的那人?”

    第一章 仙人指路 第三回阶梯

    小李子道:“是啊,你还没告诉我这山上有没有无极观啦。”老婆婆说:“有的。”

    小李子忙道:“是么?怎么去你能告诉我么?”老婆婆又晃晃头说道:“行啊,但是,得有个条件。”

    这时静修等人也走了过来。静修一听忙道:“老奶奶你说说看,什么条件?要吃的喝的我们这里还有。”

    那老婆婆探了探头看看静修等人手里面拿的东西,说道:“嗯,条件么,就是背我我上山。”

    本来静修以为老婆婆要东西吃的,伸出去的双手又缩了回来。尴尬的一笑道:“背你上山,行啊。”小李子一听道:“公子,你看这山这么陡,我们自己爬上去都有点难,要背个人就更难了啊,不能答应,不能答应。”

    那老婆婆一听,将送给她的食物全仍在地上,一撅嘴、一扭头。说道:“哼,不背就不背,不背俺就不告诉你。”然后顺势踢了小李子一脚。

    静修看了看小李子道:“老婆婆你别生气。我们背你上山。”那婆婆一听,脸上绽开了花似的,忙道:“好啊,我要你背我上山。”

    静修道:“行啊,不管你告不告诉我们无极观在那里我都背你上山。”小李子一听忙道:“公子这可不行啊,还是我来背吧。”

    那老婆婆看了看小李子道:“我才不要你背,哼你会把我在路上扔下来的。我要你家公子背。”然后瞪了一眼小李子。

    静修抬眼看了看这直通云霄的天柱峰,看了看拿陡直而上的台阶,吸了一口气,然后对老婆婆说:“老奶奶,走吧,我这就背你上山。”

    于是老婆婆看了看小李子,扭头就伏在静修后背上,然后回头朝着小李子诡异的一笑。

    小李子登时气急,想象自家公子从小就没有吃过苦,在主父主母的呵护下长大的,什么时候干过这苦差事啊,在看着拿老婆婆拿诡异的笑,瞪圆了双眼恶狠狠的看着老婆婆。老婆婆一看眉眼有了笑意了,秀出小腿,露出一双绣花鞋,在静修背上摇晃起来。

    路言和江云看了看小李子,再看看老婆婆,窃窃一笑。便拾阶而上。

    小李子站在静修身后,扶着二人向上攀登。静修抬脚踏上这登峰的第一个台阶,突然四周的一片霞光照耀下来。

    静修一愣,抬眼一望,只见一条闪耀着金光的石阶出现在面前,这石阶足足有三百六十阶。在阶的尽头一座殿宇宏伟的屹立在那里,在阶梯两旁分别俯卧着两头雄狮,静修一看之下,下了一大跳。

    连忙回头叫道:“小李子,小李子。”一唤之下那里有什么人,静修的心里面咯噔一跳,再唤道:“路兄。。路兄,江兄。。江兄,你们在那里?”

    这时在静修前面一个老者幻化出来,正是那驼背的老者。驼背老者缓缓来到静修前面说道:“公子修得慌张,这是无极观。”静修道:“无极观?”驼背老者道:“是的,无极观”。

    静修忙道:“那跟我同游的路兄,江兄和小李子何在?还有那老婆婆何在?”那驼背老者微微道:“你放心,他们也在这里。”然后拿手向前一指,只见路言、江云和小李子的身影便幻化在山道上。静修一看这是幻界幻术,难道我遇到仙人了。

    驼背老者看到静修的表情,施施然说道:“公子,请我家主子也在这等候你多时了。”

    静修道:“你家主人?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无极天师么?”驼背老者微微一笑道:“是也非是”。

    静修道:“何解,难道你家主人不是无极天师。”驼背老者呵呵一笑道:“可说是也可说不是,无极天师之是凡间之人对主子的一个称呼罢了,走吧,我家主子已经等你五百多年了。”

    于是便率先向上攀登而去。静修看了看阶梯两旁的雄狮,那雄狮看到静修抬眼看他们,登时立身抖了抖身上的毛,只见那毛全都直立起来,像针一样,然后瞪着静修。静修向后退了两步,然后向雄狮一鞠躬到:“狮兄,小生有礼了。”

    只见那些雄狮又抖了抖毛,将前爪抬了抬好似在跟静修还礼,然后便匍匐在地。那驼背老者回道:“公子,不必理会他们,他们是在欢迎你,请”。静修赶紧两步向上走去,每踏上一个台阶都像在打开一道门,越往上金光越盛。

    第一章 仙人指路 第四回 问道

    在驼背老者的引领下,静修来到那大殿的正殿前,站在殿前望去,只见一轮太阳悬在精致的大殿上空,金光洒落在殿堂的各个角落。

    坐落在树丛中的宫殿,露出一个个琉璃瓦顶,恰似一座金色的岛屿,大殿飞檐上站立着两条龙,金鳞金甲,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在殿前有个池塘,池塘里面冒出碧绿碧绿的硕大的荷叶,以及零星地点缀在绿毯之中的洁白或粉红的荷花,三五条金鱼在荷叶间来来回回的穿绕,好似在围绕着荷叶在跳舞。在池塘中央有一股泉水不停的向上冒,偶尔有些鱼儿从里面游出来,不知道这泉水通向那里。

    在池塘前面有个巨大的香炉,里面查着三只檀香,正在寥寥的冒着青烟,这青烟在阳光里冉冉的盘旋,使得整个大殿四周都充满了檀香的香味。闻着这个香味让人有如梦如幻般的感觉。

    正殿中央,用金色篆书几个大字“东仙别殿”。古朴古香的几个大字在阳关与金光中散着阵阵威严,好像一双眼眸在虎视着殿前的一切。

    正殿大门打开着,好似在等待到来的香客。正殿中央内陈宝座、屏风;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一堂,大殿殿中坐着一位青衫老者,一袭长髯,在老者背后坐着个小姑娘,正在玩耍,手中拿着瓜子,正在嗑着,只见她嗑完瓜子就将磕扔向荷塘方向,这殿中到荷塘少说也有五丈有余,那瓜子壳,就像带有翅膀一般直飞到荷塘上方,这时那池塘的小鱼便跳跃起来去抢那些瓜子壳,小姑娘,看着跳跃的鱼儿,格格的欢笑着。

    看到静修来到殿前,老者并未起身。拿起一把茶壶,茶壶是紫砂做的,老者对着对面的一个小杯倒了一杯茶。对着静修说道:“你来了”。

    静修看了看老者,好似似曾相识,灵魂里面好像有个声音在说话,静修不由的一愣,说道:“我来了。”老者说道:“来了就好”。指了指对面的位置,说道:“坐吧”。静修坐在了老者前面,他身后的小姑娘依旧嗑着瓜子,对着静修怪怪的笑着。

    “喝茶”。静修拿起小杯,喝了一口茶。灵台忽地清明,一阵清凉的感觉流入口中。“好茶,唯琼浆玉酿才有此味。”那小姑娘一听格格笑道:“不就是一杯茶嘛,还琼浆玉酿。我看你就是一书呆子,咯咯。。”。那老者回头敲了敲那小姑娘的额头道:“不得胡闹。”

    那小姑娘摸了摸额头哦,用大眼睛蹬蹬,一撅嘴,从座位上跳下来说道:“哼,我不跟你门玩了,我去跟小鱼玩去。”说吧便一蹦一跳的向池塘方向跑去。

    老者爱怜的目光看了看小姑娘,对着静修说道:“公子莫怪”。静修看着小姑娘的背影说道:“无妨,无妨”。然后继续说道:“学生听闻先生是此地称着‘无极观’,可殿上却写‘东仙别殿’不知是否?”老者道:“在人间我们是称着无极观。”静修到:“哦,那此处是仙界否?”老者道:“非也,是仙非仙,此仙不与彼仙同。”

    静修抿了一口差道:“那请问何为仙?”

    老者道:“道就是仙,仙也是道。”

    静修继续道:“那何为道?”

    老者道:“道即使修真。”

    静修道:“那何为修真”

    老者道:“穷理、尽性、了命、明心便是修真”

    静修道:“那如何入真?”

    老者道:“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有德有志则自握智珠。”

    静修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说话。老者也静静的看着他,好似进入笑一种奇妙的状态,整个大殿里静的连针都听的到,驼背老者垂站在香炉旁不断的向香炉里面加着香料。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三人都没有说话。这是殿外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殿外那个小姑娘正在和池塘里面的金鱼玩的正开心。

    听到这一阵笑声,静修灵台一阵清明。起身向老者打个缉手道:“老人家多谢指点,我今日就此告辞。”那老者也站起来,回对驼背老者说:“鹏兴,你送他回去吧。”

    那驼背老者急忙道:“主人。。”那老者朝他一摆手。驼背老者朝着静修一挥手。只见一阵风吹过,静修面前的大殿忽然幻化不见。

    第一章仙人指路 第五回 仙梦

    山顶,路言、江云和小李子站在静修身前不停的摇晃着静修道:“公子。。公子。。”静修忽地睁开眼。

    小李子登时一乐:“公子你终于醒了啊,可急死我们了。”静修茫然的看着小李子等人道:“我这是怎么了?”

    小李子道:“你累得睡着了。”静修说道:“是么?我刚才好似到了无极观了。”

    小李子一脸气愤的说道:“哪里有什么无极观,那老婆婆骗我们的。”静修道:“那,那位老婆婆哪里去了?”

    小李子回到:“你背她上山后她就自己走了,现在不知道那里去了。公子你看时候也不早了,我们还是下山吧。”静修看看四周,树在风中摇曳,雾在树间盘旋。静修揉了揉脑袋,在揉了揉眼睛,暗叹原来是场梦。“好,我们这就下山去。”

    云端,驼背老者说道:“主人,你就这么让他走了么?”老者道:“鹏兴,不要着急,时机未到,他尘缘未了,无法静心修行。”

    鹏兴道:“主人,那我道宗怎么办?”老者道:”我们还有时间,现在我给你个任务,我观他眉宇,他此次上京会有生死大劫,你跟他去。在他大劫之后,护他回宗,记住万不可擅改人间之事。”

    鹏兴忙应道:“是,主人,我这就跟去。”那小姑娘突然跳出来叫着:“我也要去,我也要去。”那老者呵呵一笑道:“星儿,不可,你要是去,那不闹出一大堆麻烦来,不行。还有过几天你瑶师姐要来,你不是最喜欢你瑶师姐的么?”

    那小姑娘咂咂一双大眼喃喃道:“也是,瑶师姐比那书呆子好玩。嗯不去了不去了,我找小金鱼儿玩去。”一转身就朝池塘跑去。

    下山,众人一路无语,回到店中,路言和江云关切的问静修道:“静兄,身体无恙否?”静修道:“无恙,不过我好似在山上梦了一场。”路言道:“那就好。”

    小李子看着静修,贼贼的问道:“公子是不是梦到仙女了?”静修一听,哑然一笑道:“你真是死性不改哦,不关心你家公子我是否无恙,只关兴仙女,真是找打啊。”说着就举手欲打,那小李子一闪身就躲到江云身后,做个鬼脸道:“你打不着,打不着,哈哈。”

    静修也没有去追打,只是摇头。然后说道:“路兄、江兄,今日有些困乏了,我等明日还要赶路,今天就找点休息如何?”

    江云道:“嗯,不错,我等此次是为春试而去,今日畅游一番,明日直奔京城,那就早点休息也好。”

    第二天,众人便一路南下直奔京城而去。

    通往京城的官道上,几骑青驴缓缓而来,驴上几个白面书生,一路行来,难掩风尘之色。左一人说道:“静兄、江兄前面就是天目山了。过了这天目山京城就在眼前了,我等今日加紧赶路。明日就可以到达京城了。”

    江云抬头看了看天色,天空中乌云密布,看样子就要下雨了。于是说道:“静兄、路兄看来这天色不好,要下雨了我等还是要加紧先找个避雨之所啊。”

    静修拍了拍胯下的青驴说道:“驴啊驴,不是我等不心疼你,我知道你这万里行来辛苦了,但你要是不快些走,今天你我都的变成落汤鸡了。”小李子一听忙接口道:“公子,应该是落汤驴。”众人听罢哈哈哈大笑。

    静修笑道:“小李子,你这驴头鸡嘴。”青驴好像听懂了静修的话,跑的欢起来。黄豆大的雨点,夹杂在风力飘落下来。远远望去前面有个破庙,众人大喜。小李子回头对着驴说道:“驴啊驴,看来你今天有福了,我看你是是变不成落汤鸡了,恐怕还得当驴。”众人听罢,均是哈哈大笑,也是引得路过的行人人人侧目,一阵莞尔。

    驰到破庙前,几匹驴一阵小跑也有点支撑不住,众人下的驴来,将驴拴在破庙前的松树上,躲进破庙之中。静修的衣衫已经湿了一大半,小李子连忙过来给他擦拭,所幸的是书简用油布包裹好了,并未打湿。伴随着雨越下越大,躲进小庙中的人也越来越多。

    行了这一大半路,天色已晚,雨势也越来越大。就好似这天好似知道有什么事情要生一样。这一路奔来,众人有些饿了,静修吩咐小李子那些吃的出来分给众人。

    这时忽然听到一阵马踏之声,放眼望去,来了两乘马,前面一人一身短打,看似一个年轻书生打扮,有点狼狈,满脸惊恐的样子。后面一人一身道袍,好似在紧追前面那人。

    第二章 道现妖现 第一回破庙

    那书生策马便来到破庙前面,那马忽地前腿一曲,那书生便从马上跌了下来。就这么一缓,后面的道人已经追上来了。

    那道人提着一根铁拐,一式‘横扫千军’就向那书生打去,那书生虽马失前蹄,看似狼狈就地一个‘懒驴打滚’,向前一翻,便是堪堪躲过那道人这一式。

    他抬眼看到静修等人便大叫:“救命。”静修一见便道:“天子脚下、朗朗乾坤,阁下可要杀人否?”那书生一看静修话,马上便躲到静修的身后面。

    这时那道人也追进庙中,说道:“贫道办事,阁下不得阻难。”小李子一看那道人恶狠狠的目光,扯了扯静修的衣角悄声说道:“公子,我们还是不要管闲事的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静修回头瞪了他一眼,对那书生说:“小哥别怕,有我等在他伤你不得。”然后回对那道人说道:“先生是得道之人,怎的却作出杀人越货的勾当?”

    那道人看了看静修道:“山人自有原因,你还是让开的好。”那书生忙道:“我要上京赶考,他要劫我钱财,我的书童业己被他杀了。”这时路言与江云也站到静修身边说道:“我等都是孔孟之门生,我看先生今日还是不要为恶的好。”

    庙中也有人附和道:“就是,就是,现在世风日下啊,连道士都做强盗了。”那道人举着手中拐杖,看了看义愤填膺的众人,叹息一声,只好放下手中铁拐。远远的走到离众人较远的小庙角落坐下,但眼睛一瞬都不离开那书生。恐是怕那书生说他什么坏话似的。

    那书生看了看那道士,眼中透露出一点狡捷的眼光,但那眼光仅仅一闪而逝。

    雨越下越大,好似根本没有要停的意思,外面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江云看了看天色说道:“苦也,苦也,看来我等今日要错过宿头了。”

    这时路言也道:“看来是这老天要留人啊,静兄,你看离会考还有些时日,也不着急赶路吧。再说这山路官道雨后湿滑、泥泞难走,我等今日就在这小庙度过这一夜,明日在赶路吧。”

    静修也是看了看天色,叹了一口一口气到:“也好,就在这里将就已晚,明日在行。”然后回头看了看那落魄书生,指了指众人道:“公子,我等也是要上京赶考的举子。这位是是路言,这位是江云。这几位是我等家眷,在下静修。”

    那公子看了看静修,有回头看了看那老道,然后护了一下帽子,整整衣角,再理了理两鬓的头,让后向静修鞠了一个躬说道:“小。。小小生,邀月,见过各位公子,谢过各位救命之恩。”

    静修等人连忙还礼道:“不必,不必,这路见不平尚且拔刀相助,何况你我均乃孔孟门生。”邀月又整了整衣冠道:“小――小生也是上京赶考的读书人,因急着赶路,怕错过会试时间,所有才急着赶路,没想碰到那千杀的恶魔,想要夺财害命。”

    他正说道这,那躲在角落的道士马上哼哼两声,两眼直溜溜的瞪着邀月。那邀月用余光看了看那道士,看见他正在盯着他,忙上就挪了两步,站在静修身后面去,不敢在言语了。

    那小李子一看,悄声在静修耳边说道:“我以为我胆小,原来这哥儿胆也只有黄豆那么大,嘻嘻。”突然又转念道:“公子你刚才怎么没向人家介绍我啊,要知道我可是你上天入地,唯一的贴身小书童啊。”

    静修看了看那老道。又看了看小李子道:“人家才躲过一劫,你又来胡说。你要再胡说,看我不罚你不准吃饭。”

    那小李子忙道:“公子你可能不不让我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小李子我就饿得慌。再说,俺一顿也就只吃五碗饭而已,又不多。”邀月听得小李子这么一说‘噗哧’一声就笑了,然后抬头看了看,见静修正在盯着他看,面上一红,连忙举袖掩面。

    小李子看看这邀月的举止,摇了摇头,嘟囔着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嘛,人家觉得你才好笑。”然后哼了一声,扭头不再理会。

    天色渐渐的暗下来,雨也渐渐的停了。小李子伸出手到庙外探了探,回说道:“公子,雨停了,我们还走不走?”

    这时人群中一个老者说道:“哥儿几个,我看还是不要走的好,这官道常年失修,加上大雨过后。泥泞难走,在加上山道湿滑,这时辰也不适合赶路了。”

    第二章 道现妖现 第二回 老少

    静修一听说道:“老先生,这是为何?”老者掏出一根旱烟点上,吸了两口说道:“这山道有点不太平,常有行人失踪,有人说是有?( 仙妖逆 http://www.xlawen.org/kan/39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