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阅读
船长依然做在垫子上,望着董事那惊愕的表情,双目一瞪,摆出一副我是长辈的神态。
很没好气地说道:“怎么,吃你一顿晚膳就这么一惊一乍的,仿佛要你小命一般,走走,今天晚上我们吃烤全鱼,地道的仙湖淡水鱼。”说完之后便起身拉着董事往钱家方向走去。
钱宝山本来想说上两句,不过看到两人抬扛的表情,也就把到嘴边的话语咽了下去,外面的雨这会儿又停了,相信过不了多长时间,更大的雨就会降下来,所以得曾这个时间赶紧回去,三人就这样急冲冲的向外赶。
“小子,把你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今天晚上你管叔可是要吃个够,别只拿一两条烤鱼来糊弄我。”拉着董事的小手一路走都没停下来过,还一边不忘给董事上课,准备了多少食材等等。
董事是有苦说不出,此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现在还成了别人的童工,这rì子不好过啊,回到钱家望着一个大木桶里装得满满的淡水鱼。
董事当真有吐血的冲动,这么大一桶鱼做成烤鱼,那非得把自个忙死不可,看来得招几个学徒才行,将自己的厨艺传授给他们,这样自己也许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想通之后董事也只能接受现实,不过这其中的杂事最好还是叫人过来弄好些,一来自己可以腾出手专心地弄吃食,二来自己的小身板也不用累得跟狗似的。
所以望了望木桶,而后抬头看向管船长:“管叔,小子给你烤鱼也成,可你看这打杂之事,是不是安排几个手下过来,不然小子也忙不过来啊。”
“行,那就这样办吧,你们过来,去帮这小子弄鱼,照他说的办。”管船长也不是个小气之人,现在只想快点吃到镇子上出名的烤全鱼,前几次都听说这烤鱼甚是好吃,可惜自己一直忙碌,没有多余时间来享受这些,这rì难得抓到这小子,正好自己也没啥大事。
董事吩咐着四名水手在那里将淡水鱼开膛破肚,一条条洗得干净的淡水鱼被提了过来,这四名水手的动作十分麻利,做事手脚也很快。
看得董事还真以为,他们是哪个渔村的渔民,点了点头,十分满意这几人效率,看了一眼厨房,正在燃烧的木炭。
董事已经将架好的铁烧盘摆好,然后丢了一条鱼在上面,抓过灶台上面摆放的几样作料,就这些作料也都是在山中寻回来的,现在几乎是每家都种上了些。
细火正在慢慢的烘烤着铁盘上的鱼,在几经努力之,整条鱼的底面都开始泛着金黄sè,偶尔还有淡水鱼的清香从鱼身上飘出,旁边忙着的几位水手不时传来下咽的声音,看来这几位是真被这鱼香儿吸引住了。
董事也不知道这是烤的第几条鱼了,反正董事的手一直就没停过,中途着实饿得不行了,就让卫姨给自己热了一大碗的鱼汤,紧接着又吃了点野味,顿时只觉身体好受很多,接着又开始自己的烤鱼大计。
“老钱啊,小子的那个陶瓷研究队还没有研究出如何做出jīng瓷吗?还有这小子说的什么火药,蒸汽机之类的,你说他那师傅究竟是何许人也,难道真的是天上的神灵不成。”
管船长坐在左手,钱宝山则坐在大门的右手,吃着董事辛苦烤来的淡水鱼,则开始询问起陶瓷方面的研究,还有那些从未听说过的大型机械,还有爆破之类的。
钱宝山手里抓着一整条鱼,一边用右手抓着鱼肉往嘴里送,一边听着管船长说着董事前些rì子告诉他俩神奇事物,只是两人也只在董事的嘴上听说。
却没有真正的实物对照,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对比,所以钱宝山一直之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想了半晌,才回答道:“要说这些事物,也有那个可能做出来,只是还不清楚小公子需要多长时间还能将他说的神奇事物研究出来。”
“就说这陶瓷吧,在北宋时,官方修建的烧制瓷器的窑子,也只是出过某一件或者两件漂亮的瓷器,若真的让小公子他们所说,研究出能大规模烧制各sè图案的瓷器来,那真是不可估量的绝世技术啊。”
钱宝山讲着这些话时,心中却也知道这个陶瓷研究队现在都在干嘛,他们每烧一口陶瓷,里面都会有各种规格的样本标注,然后再从合格的样本之中。
选出更加符合试验标准的样本,待试验结果出来之后,大家伙就能知道,哪种方案制造的陶瓷,更加接近传说中的jīng美瓷器。
“现在只能慢慢的等待了,等陶瓷研究小队真的研究成功之后,就可以将火药,蒸汽机这两种技术研究落实下去。”管船长不停地吃着手中的烤鱼,一边在心里期望陶瓷研究成功,才好证实董事所说之话并没有错误。
;
第三十章 水怪
昨rì的晚膳董事没有吃饱,一屋子的烤鱼味让董事几乎没什么胃口,倒是管大船长和钱船长两个狠狠地吃得肚圆脸胖,今rì正想着睡个懒觉的董事却被饥饿的肚皮给闹醒,实在是饿得没办法了,就早早的起来跑到厨房,却见卫姨大清早就忙着在厨房弄吃食。
看着卫姨忙碌的背影,董事神情有些愰惚,感觉自己回到曾经的童年,母亲一大清早为自己准备早餐,然后叫自己起床吃饭,而后背着小书包去上学,站在门外就这样呆立了一会儿,董事将曾经的美好藏进心底。
猛然间想起钱宝山和卫姨都三十好几了,却还没有延续香火的子嗣,等哪天抽空问问钱叔,扑鼻而来的红苕香味将董事给拉了回来。
抬着脚步走进了厨房,看到锅里正不断冒着热气,一旁的卫姨正在给炉灶加柴,走上前去:“姨,今rì这么早就开始弄膳食啊,锅里煮的是红苕么,好香啊。”
“公子起来了,昨晚见你胃口不好,没吃多少东西,今天一早给弄了一些自己种的红苕,一会就好了。”钱卫氏听见脚步声,转过头朝门边看去,见是小公子过来,亲切的笑着并和蔼地说道。
董事也感觉这香味飘来更让自己饿了,忙上前去在锅炉边看着,钱卫氏见状笑容更浓,起身揭开锅盖,大股大股的苕香扑鼻而来。“真的好香啊,姨,这些红苕都是以前林子里开垦的那片菜园地种出来的?”
钱卫氏取出竹碗和竹筷,然后用竹筷在热气腾腾的铁锅里夹了一小块,放在旁边的竹碗里,然后将碗筷递给董事,嘴里说道:“想来公子饿坏了,来尝尝姨弄的好吃不。”
董事双手接过竹碗和竹筷,夹起碗里的一小块还冒着热气儿的红苕,吃在嘴里回味着那丝丝的甜味,满脸笑容地夸赞道:“还是卫姨烧的膳食好吃,真的很香很好吃。”
听到董事的赞扬,钱卫氏乐得眼睛都快眯起来了,接过董事手中竹碗,将食物给添得满满的,一脸高兴地说道:“公子觉得好吃就成,姨给你添满,你现在正在长身体,得多吃点,别饿着。”
董事含笑点头,这都快半年了,个头却没长多少,董事担心个头太矮,决定不能饿着自己,现岛上体力才是最大劳动力。
迅速地将碗里的食物吃完,满意地打了一个嗝,钱卫氏见公子吃得快,轻笑着让公子慢些,董事也不管什么快点慢点,只觉得这顿吃得很舒服。
看到卫姨又将空碗装得满满的,董事有些犯难了,因为锅里没多少了,怕是只够一个人吃了,钱卫氏见小公子站在那儿突然发愣,反应过来笑道:“公子尽快吃吧,这些都是专门给你弄的,一会我和老钱晚一点再弄一锅,你看那角落,堆得很多的红苕呢。”
瞅着指的方向瞄去,角落确实放着好些鲜苕,个大肥圆,皮面还粘许湿润泥土,董事不好意思地接过钱卫氏递过来的碗。
“姨,这些红苕应未到收获的时间,少说也得再等上一月左右。”往嘴里送着吃食,还不时瞄向角落的红苕,待咽下后,询问着。
“差不多了,大的三斤左右,小的也有半斤,当初和李家姐妹种得多,这不,两家都去挖了些。不过那些苕藤却被镇子上的乡亲拿走了,说是要拿回去种自己的私有地。”
“私有地?”
“是啊,小公子你还不知道?管船长前不久才下的通告,每人拥有十亩的私有地,必须自己先去管船长那边申请,然后管船长安排人手去丈量土地,丈量土地之人就是金柔的四弟李金旭。做事勤恳,办起事来也实在。管船长就任命他去处理此事,听说已经有好几百户人家土地都得到了。”
“那这样一来,前不久镇子上所有人开垦的集体土地怎么办?不是没人去种了吗?”
“这事啊,小公子放心,通告里写得明明白白,若是集体土地没有劳作完,就去种植自己的私有地,发现之后将收回他的私有地,五年内不得再申请私有地。”
听完钱卫氏的解释后,董事也就放下心来,只要集体土地不荒芜,那就没事,只是董事还是觉得现在就发展私有地有些过早,不过既然管船长发了通告,也就听之认之,看后面的效果如何了。
“要说这红苕啊,还真是个好东西,只要是无霜地区就可常年种植,收获也是十分丰硕,这其中还有小公子的功劳在里面,还是小公子聪明。”
“姨,你就别夸我聪明了,小子有何能耐,姨您还不清楚吗?说到无霜地区,去年的冬天就仿佛chūn天一般,当初种下红苕时,我心里还认为种不了几天就得收回来,看样子这座岛怕是没有冬天一说。”
“没冬天好啊,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待得明年说不定说能解决食物问题。”
“食物啊,若真没有冬天,水稻是不是能种上三季呢,还是种两季?啊,姨,我吃饱了,我还有事需要去办,先出门了。”
“去吧,中午记得回来吃饭,这孩子做事就是急燥,一点儿也不像他父亲那样沉稳。”
暴风雨昨夜肆虐了整整一个晚上,待得董事跑出街道时,还是看到有一些房屋顶某些地方被刮翻起来,不过看到修补屋顶的乡亲平静的干着自己的事,一点也没有悲苦之sè。
也不知道是他们受的苦难太多,已经麻木,还是这些小灾小难在他们心中根本不算什么。
推开那扇有些漏风的木门,董事大步跨进管船长的办公室内,正瞧见几名水手在屋里忙活着。
望向屋顶有二三个拳头大小的破洞,这应该是被什么东西给砸穿的,一名水手正在处理屋顶上的破洞,另外两名则在搬动室内的木柜,还有一名打扫着屋地的积水。
“这位哥哥,木柜里的资料有没有被雨水弄湿?”董事上前几步,看到一位年纪比自己大好几岁的青年,急忙询问道。
“是小公子呀,这么早过来,找船长有事?呵呵,没受雨水,只有些cháo,等太阳出来拿去晒晒。”年约十七八岁的青年,看到一个孩童进门,看清是董四公子,笑呵呵地解释。
“我叫洪三,小公子以后收我名字就成,前些rì子从船上被派了下来,说是让我多多学习一下。”
木柜被搬进隔壁房间,房顶修善后,时间不长,水手们将屋子整理干净,相继离去,洪三走在最后,麻衣上沾不少湿草灰。
见董事还在屋子,张嘴笑道:“小公子怕要等上一会,昨晚暴风雨,仙湖出了件大事,船长已去探查。”
董事坐在屋里走神,木凳有些湿润,很快董事的麻衣也跟着受cháo。洪三的声音传入耳中,茫然地抬头询问:“洪哥,可知仙湖出了什么大事,船长居然亲自查看。”
平湖镇东南边十里外,有一湖,取名“仙湖”,在去年地震后形成,湖水呈深青,且湖面辽阔,北方高山有一泉,终rì不断,是以活水流入湖中,湖泊西南方有一出水河,水流甚大,宛如江水一般,兹兹而往着平原西南弯延而过。
起初,有一百姓不解,高山流入之水甚少,然流出之水却如此之多,常此以往,仙湖几年不存,但几月过去,水位未减,反倒有所增涨。
今rì清晨,却又是传出奇闻,湖中显一黑脊,四米约长,在湖面划出一条长长涟漪,渔船上渔民恐慌不已,纷纷赶回小镇,大雨倾下,偶有闪电,却不见雷呜。
回镇之后,便报于管船长,待听见如此传闻,心中甚是惊讶,带上两水手来到湖岸,镇中好奇之人寻着看热闹,纷纷扰扰,大都谈论湖中水怪是何物。
卯时已过,湖岸之上,已有人不再奈烦,转身回镇,忙着自家之事,等待近两个时辰,湖面上,只余雨点听拍落水纹,水手撑着渔船,在湖中缓缓而行,船长立于船头,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打望渔民所说之处。
看遍眼及所处,均无所获,摇头微叹,便掉头走入船仓,将头上斗笠取下放在一旁,坐下后,吩咐船外的水手:“回镇。”
回到镇上,管船长缓步而行,时不时打量着街道两旁,见房屋损坏偶有,微微点头,心中稍安,突记起什么,忙叫来其中一位水手,说道:“将李金逸寻到我办公之处。”
水手应到,待船长点头后,快步消失在雨中,管船长不再观看房屋,略有加快,直直朝着广场方向而去。
董事坐在管船长的木椅上,寻思着如何加快镇上发展,终是摇头,粮食和人口不是一蹴而成,深深地叹着气,揉了揉被风吹rì晒的脸颊,才感觉自己的手有些粗糙。
也不介意,反而站起身来,开始练起船长教授的拳法,每每打出,都带着细细微风,刚劲的拳力,看着生猛,董事知道这不过是表面,自己身体弱小,基础也非扎实。
想要小成,还得天天加强练习,这套拳术算得上是军中佼楚,整套练完,董事的额头已布细汗,待得休息一下,就听见门外有声音。
;
第三十一章 制度
见得是管叔回来,董事露着笑,两排明齿显现,忙将木椅摆好,做出请管叔就坐的式态,管船长见着,眯着眼点了点头,才坐稳便出声:“听说你一早寻我,可是有事?”
董事则找了个小位坐下,望着管叔的询声,点了点头,刚练完拳,还有些气息不均,呼得两口,调整后,出言说道:“听闻叔您下发私有地申请,故过来询问一下。”
管船长望着董事略显稚气的脸庞,比起初见之时,显要成熟少许,听得董事问起私有地一事,稍有肃穆,沉声道:“嗯,是有此事,小公子是想要申请?”
“我的大夫,种些草药就好,让我种地,怕是不成。”董事听着管船长的打趣,给了一个苦脸,伸出双手摊开,作出一副不懂农事样。
看到董事这般模样,管船长满脸笑纹,右手在桌上轻轻碰打着,又听董事说道:“我就是问上一问,这私有地在个时候,有坏有好,还得多加注意。”
见得管船长点头,董事便放下心来,而后道:“这次过来,还有一事,听闻最近镇上有不少人扰民,多是孤身男子。”
“这事我也有耳闻,看来是该让他们多些劳作才行,免得空着余力兹事。”董事的一句话说完,管船长就想了起来,冷笑连连,眼中透着寒气,语气冰霜。
“我倒是觉得此事可待深究,医学上讲究yīn阳调和,五行滋养,若是双方真心有意,倒也可以撮合,但镇上的治安,政务,却是要立得。”董事见管大船长的眼神透着寒芒,自觉脊梁也是一颤,略调心态,说出自己的想法。
管船长的目光不由凝聚过来,很满意董事有此想法,却未出言,似是思考,右手时顿时敲,董事坐在小位上,望着陷入呆状的管船长,心中不断闪过前世各种想法。
“此事却也该办了,现平湖镇已满千户,可按中县制。”说着管船长又沉默不语,董事坐在一旁也不出声,静静等候,时间不长,“立县这事儿还得细细商量,小公子且可放心,治安这块,褚绿海这小子不错,当个队正有余,就他吧。”
“小子在这替镇上百姓谢过管叔,小子事情已了,不知管叔可有事情安排,若是没有,小子就此告辞。”董事见事情已了,也就不再耽搁,向着管船长行一晚辈礼后,便退了出去。
管江斌看着董小子离开,心中已有计较,不过还是仍不住想到:“两月训练,确是改变不少,稚气却是近乎消弭。倒是希望能够快些成长。”
雨水滴答,略有一丝寒气,钻进衣襟,让董事紧了紧身上有些单薄的麻衣,走在宽敞的街道上,看着廖若无人,董事心绪不宁,望了望蚕丝坊,步子便加快了几分。
蚕丝坊内,一排排蚕盘在木制架上面摆放,几间屋子都放得满满的,三名妇女正忙碌着,已经成长起来的蚕虫,屋中全是沙沙声。
带头的妇女,单手端着桑叶,细心地为快要成茧的蚕,摆放着嫩桑叶,另一位妇女已经将桑叶全部摆好,看向左边正忙的妇女,轻步走来,小声问道:“姜姐姐,这几盘蚕已要成茧,也不知小公子所说的织布机何时能好。”
姜姓妇女微微一笑,继续着自己的活计,甜声说道:“鲁萱妹妹说得不错,怕就是这两天就要成茧,我们得需更加小心照料,织布机啊,公子已答应下来,想是快了。”
这时另外一位女子也过来,细细看了看,发现蚕子生长很好,十分欣喜,望着两位姐姐,开心地说道:“这次若是成功育蚕,公子想必十分高兴。”
“那是,待育种成功,便可扩大养蚕规模,相信明年便可用上绸布。”姜姓妇女望着两位妹妹,再看着旁边的蚕子,心中也是高兴,点头不已,笑着回答洪淑凤和鲁萱。
轻轻推开蚕丝坊的大门,瞅着整间屋子里蚕盘,董事没有惊讶,每过上几天,董事都会过来瞧上一瞧,见着屋子三位婶婶都在,便进了屋子。
取下头上的斗笠,放在屋外檐内,然后对头三位婶婶,行了一个晚辈礼。吐了口热气笑着说道:“三位婶婶着实辛苦,没rì没夜照看蚕子,小子心里确实惭愧。”
“小公子哪里话,能做事才好,心里踏实,还得多谢公子安排,让我等三位能多分些吃食。”姜琪珍带着旁边两位妇人回了一礼,听闻公子如此说话,心下欢喜,嘴里却说着公子的好。
董事笑着答了几句,便问蚕子的事,姜琪珍在一旁指着快要成茧的那几盘,说道:“这几盘该是快了,就在这几天成茧,公子不必着急。”
“能不急吗?这事要是能成,便可加大蚕丝坊建设,还可多培训些人。”董事苦着脸,看着正吃得香的蚕子,有些叹惜地说着,心里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催促。
突想起刚才鲁萱妹妹所提,下意识地询了一声,“公子,你所说的织布机,可有着落。”
董事想了下,才肯定地说:“早前已叫匠人研究,上一次过去,听匠人说有眉目,距今已有十数rì,你不提,我还真忘了。一会我便去看看,若是成了,便叫人给送来。”
听得董事的回答,看见孩童般的董事摸着后脑,姜琪珍三人掩嘴轻笑,道:“没事,待结茧成功,送来也不迟。”
聊得许久,董事便起身告辞,想着婶婶所说之后,便朝着匠人方向赶去,一了一询问,大体结构已然完成,还有小处需要修改,还需等上几rì,董事听闻,便放下心来。
望着天空yīn云,心中一片烦乱,也不知究是何事,想着早上练习出汗,这怕是受了寒气浸身,董事忙忙往着卫姨家处走去。
待喝下卫姨熬的姜汤后,身子顿时感觉热乎,便躺在小屋的草垫上,也不出去,慢慢就睡了过去。
“公子,醒醒,出事了,公子,醒醒,出大事了。”睡梦中的睡觉被人摇醒,睁着矇眬的眼睛,看见是上午见到的洪三,一个鲤鱼打挺,起了身来,看见洪三面sè焦急,心中顿时不安起来。
不待董事出声相询,洪三已将事情的经过讲出,“炉子,铁炉炸炉了,船长已经带人过去,叫我来通知小公子。”
猛地听到铁炉炸了,心神一阵愰惚,拉着洪三就走,大声道:“快,快,随我一起过去看看,伤了多少人?”
洪三被拉,身子不稳,也斜着往门外走去,听到小公子的焦急的询问声,有些慌乱地回道:“还不知,报信之人只说炼铁炉出事,并未提到伤及何人。”
董事也没心中没底,跑出门外,边斗笠和雨衣都没拿,洪三见状,拾起檐下摆好的斗笠,紧跟着追了上去,见着小公子不停地往着西北边跑,嘴里不停大喊:“小公子,等等我,你的斗笠。”
只见两人在大雨中急行,偶有村民见到,望着两人的身影,猜测着究竟发生何事,引得他们急奔,穿过北边镇口,土路泥泞,坑洼地陷,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雨越下越大,积水不断,在土路中行走的两人,下身已满是泥水,却没有降低步伐,手中撑着捡来的小木棍,仍是用着自己全力前进。
待得两人急急赶到时,只见作坊内到处是铁水,已然凝固,望见不远处,管船长正指挥手下,忙着探查,急忙上前,出声询问:“管叔,钱叔也在,怎么样,有没有伤到人。”
钱宝山给了一个镇定的笑容,回答道:“小公子且可放心,事故已然查明,只有一人因跑得过急,摔了一跤,折了左手。”
听到这样的回答,董事总算是放下心来,开始询起此事原因来:“人没事就好,哎,叔,有没有查明是何原因引起。”
管船长算是有了空闲,走到小屋里,讲解道:“听广建维说,铁矿炼制过多,承重不够,还有建炉的材料稍有瑕疵,两重因素而起。”
此时广建维也进了小屋,混身上下全被淋透,还沾着不少泥浆,看到管船长三人,便上前说道:“此事与我有干,失职之责,凭船长大人处置。”
管船长望着稍显狼狈的广建维,yīn沉的脸sè没有变化,有些冰冷的语气说道:“这开创初期,略有不足之处情有可原,下不为例。”
广建维心中懊恼不已,对自己的失误,挺身认错,原以为严厉的船长大人,会削去自己管事之职,没想到却是这个结果,一时没反应,钱宝山一声轻咳,才将走神的广建维拉回现实。
若是在北宋国,这炸炉的罪可就大了,因是官家铁炉,若出这事,轻者罚没千里,重者问罪当斩,广建维在以前,也只是一个普通匠人,今有如此地位,岂有不珍惜之理,“多谢船长大人不责,建维定加努力,争取早rì建功。”说着就是一个大礼对管船长行去。
管船长见广建维对自己行如此大礼,哪能受得,急忙侧身上前,将其扶住,板着的冷脸也融化不少,语气不再僵硬,“行了,行了,能来此地,生活多是不易,好好干,镇上百姓都看着你出成绩,别负了众乡亲才是。”
;
第三十二章 收成
自从有了造纸坊,董事时不时就会去要些过来,在钱家,董事居住的房间,不知何时,多了一张简单的桌椅,木桌正靠着窗户,外面阳光洒下,印在桌上的一叠纸上,泛着深黄。
桌前坐立正是董事,此时他的桌前摆着一纸空白,笔砚放于右手边,而董事的右手放在桌上,轻轻敲打着,正陷入思考之中。
卫姨轻步来到门边,见董事作思考状,也不出声,悄悄退了出去,没多久,只听一声叹息:“哎,好些都记不住了,看来穿越后,记忆似乎下降不少。”
转头看向左首,那一叠厚厚的纸张中,是这两月来自己苦思寻来的记忆,里面有数学,农事,医学,还有一些其它杂学,大多是自己熟悉的医学。
摇头苦笑,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四肢,便寻着门走了出去,眼见着四月已来,天气已然回暖,今rì还有一件大事,土里金黄的小麦终是成熟,今天便是收割rì子。
走出小院,踏在南街道路之上,经过宽敞的广场,董事望向西街,看着人cháo涌动的百姓,有背竹蒌,有挑篓筐,每人都拿着镰刀,有说有笑地前往镇子西门赶去。
董事手上也有一把镰,今rì不管男女老幼,都得出力,快步走出镇西口,入眼便是一片金sè,“四小子,快过来,和我们一起。”走在田垄上的董事,正寻着钱叔他们在哪,听见有人喊自己。
寻着声音望去,左手不远处的地里,李金柔双袖挽着,右着拿着镰,左手握着麦杆,向着自己招呼着,董事报了个笑,踏步而去。
来到李二姐姐身旁,看到李家五娣妹全在,轻声对李金柔说道:“二姐姐,你将袖子放下来,这麦尖扰人,待会儿你手臂奇痒,很是麻烦。”
一边说着,一边动手将李金柔的袖子褪下,旁边是李金晓,李家三姐见得董事说得认真,也跟着将自己袖子褪下,还笑着说:“看不出来,四公子还懂农事。”
“哪有,昨rì卫姨与我说过,让我注意些,免得受罪。”董事打着哈哈,说完就低着身子,开始忙着割麦子,割好堆在一旁,自有人装好,挑回广场打麦,晒麦。
麦田另一边,钱宝山与管船长,两人也在收割,额头已见汗珠,钱宝山直起身来,将手中的麦杆,放在身后的小堆,看着颗粒饱满的麦子,感慨说道:“比家乡的麦粒大,成sè也好,这是大丰收呀。”
“是啊,多少年啦,未得如此丰收,这些都作来年种子,怕是绰绰有余。”管船长背着小篓,走到麦堆旁,将割好的麦子倒出,面带喜悦,颇有同感地说。
钱宝山以前船上的五名水手,此时也见着身影,在两人的不远处,辛勤的收割麦子,这几个月一直在外,甚少回镇,见着丰收之际,五人相继出现。
李宏有些兴奋地唱着山歌,王风等四人兴致隆隆,听着李宏五音不全,也不阻止,江兴探身走到王风跟前,压低身声道:“王风哥,你说钱船长啥时派我们出去。”
“这事儿还没谱,先等着吧。童沛,颜白还有你,你们三人是不是急了。”王风手中镰快速挥舞,眨眼之间便割起一束麦杆,收入背篓。
江兴一听,顿时苦着脸,望了望钱宝山方向,才道:“能不急吗?上次南宋国来的四条船,就在沿海口停着,也不见分下来。”
童沛,颜白两人不经意间,窜了过来,插话道:“每rì用来打渔,看着都可惜,管船长他们四艘船,听说已经出海几月,现在还未回来。”
王风手中的镰顿了顿,瞟了旁边三人一眼,深沉地说道:“这事不可乱说,想得出海,该是快了,待水稻种植完毕,怕是有任务下来了。”
三人一听,顿时兴奋,手中镰刀不住抖动,面sè激动,江兴不再询问,低着身子继续割麦,童沛,颜白两人也是心中高兴,还待想问,王风摇头,示意地中麦子还未割完。
一天劳累,众人都疲惫不堪,广场上晒着脱粒的麦子,地方不够,连四条主街道都已经铺满,镇上所有人都开心不已,虽然知道这些是来年的种粮,不可食用,得归入粮仓贮存。
几天之后,所有的麦子都收入粮仓,待得十月开播时,再行开仓,看着镇子西北面高高的粮仓,这时众百姓的心才真真实实的安定下来。
接下来又得忙着收获红苕,肥沃的土地,亩产近两千余斤,这一震憾消息一出,镇上所有人都疯狂了,先前的麦子虽然也是大丰收,也不过亩产不足三百斤。
镇子百姓再也坐不住,拿起自家的锄头,篓筐,当百姓自己亲自去挖出来,个大者四五斤时,彻底的高兴乐了,这个可不是粮种了,这是未来几个月的吃食。
董事得知这一消息时,也是心中甚安,当镇上的食物解决之后,才会更有活力,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终将平静下来,望着喧闹的广场,心中思索:“接下来,得忙水稻了,今明两年只要平安过渡,这里就可以落地生根了。”
四月初六,北宋丰收祭,逃难至此的百姓仍旧没有忘记,广场最zhōng yāng搭建起简易木台,高三尺,呈圆形,直约两丈,在木台周围摆放着各sè食物。
在祭坛周围站着镇中百姓,自发有序站在坛外,偶有低语之声,祭坛上面,管船长萧目而立,手中端着一盘颗粒饱满的小麦。
钱宝山站在祭坛下方,看着时辰,待得太阳光线照到立好的木棍上,棍影稍短,挺胸抬头,长声道:“祭祀开始。天地证听。”
台上管船长高举木盘,扬声道:“今有平湖镇喜获丰收,天眷下民,有感恩德,特祭祀于天。肥沃大地,悠悠于民,厚土深受,滋万物于地。故祈天地,风调雨顺,万物厚载。…”
祭坛下面百姓,听着祈词,随着管船长的声音,神情严肃,端庄,待得说完,跟着管船长,跪拜天地,同声喊道:“故祈天地,风调雨顺,万物厚载。”
董事被众人感染,神情无一,目光聚着祭坛,心里默默地祈求苍天,不求长生,只求平安,健康,吃之有食,穿之有衣。
接下来,便是众人的zì yóu时间,可歌可舞,只是没有酒水,少了些许遗憾,董事不喜过于热闹,坐在广场最外围,看着广场上,载歌载舞,有好文者,吟着家乡诗词。
“四公子,你怎独子一人坐于这。”一个少女声,将董事注意力吸引过去,偏过头,看到十岁左右,一身干净整洁的布衣,有些眼熟的少女,一时之间,竟没想起是谁。
看着董事有些迷惑的眼神,少女掩嘴一笑,娇声悦耳道:“想来四公子不识得小女子,可还记得去邢家询地瓜一事。”
经由少女提醒,董事倒是记了起来,给了一个微笑,然后说道:“原来是邢妹妹,快来坐着。邢妹妹找我,可是有事。”董事从旁边拾过木凳,放在右边,示意坐着说话。
“邢嫣谢过四公子,我听镇上人说,仙湖有水怪,很是好奇,就是想问问,公子可知。”邢嫣坐下之后,带着笑,望着董事,一脸的好奇。
“原来是好奇啊,不过自己也没见着,只是听说,待哪天有空,倒是要去好好探探。”心中思考,看到好奇心浓郁的邢嫣,正眨巴着眼睛望着自己,笑着道:“邢嫣妹妹可要失望了,我也未能见到,只是听闻水怪三丈长,似巨蛇,口可吞牛。”
听到董事描绘的场景,旁边的邢嫣越来越好奇,眼神发亮,却是没有一丝害怕之sè,聊着聊着,董事也知道,邢嫣这个小女孩就是一个好奇宝宝,对所有新奇之物都感兴趣。
“从前,有个传说,那是神兽,长百丈,腾云驾雾,所过之处,必生雷雨,长着驼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董事讲着龙的传说,却还没讲完,小女孩就嚷嚷着。
“我听过,我听过,这个神兽是不是叫龙,小时候还是我爷爷给讲的。”说着说着,小女孩的眼泪滑过脸蛋,刚才欢喜的脸sè,已经消失,此时显得有些悲伤。
“怎么了,邢嫣妹妹。”董事坐在一旁,还在诧异这个世界也有龙的传说,却发现突然没了女孩的声音,转头看过,见着女孩脸上的泪痕。
邢嫣轻声泣着,细嫩的小手在脸上擦拭,才缓缓说道:“我想起爷爷,在出海前,他被官军带走了,我好想爷爷。”
董事有些手足无措,也不知如何安慰女孩,虽然在前世自己也有一个和她差不多的女儿,但相处时间甚少,现在想来却是后悔万分,想着这些,眼睛有些泛酸,深深吸了口气,才细言道:“邢嫣妹妹不哭,你爷爷想必还在家乡,正想着你呢。”
“真的吗?那爷爷能过来看我么?”邢嫣以为,董事说的实话,却不知,这是董事随口安慰而已,不由出声再次询问。
董事听到如此询问,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沉默着,看着小女孩天真的眼神,心中微叹,这方世界,你让我穿越过来,究竟有何原因。
;
第三十三章 灵魂(第一部结局)
夜深人静,月sè银晖洒下,平原显得rǔ白。
仙湖之上,湖水波光粼粼,犹如一颗颗洁白钻石,泛着白光,幽静的湖面上,让人沉醉入迷。
董事一人坐在湖岸边,欣赏着夜下仙湖,轻风拂晓,带起身后青丝,无人打搅,听着大自然呼吸声,回荡心间,让人心神清雅。
今rì丰收祭上,邢家小女孩一句话,让董事感触良深,心中一直不忘,在这之前,董事一直以为将这几千人带向更美好的生活,就是自己最大的梦想,却是忽略远在南方的国度。
那里还有千万的百姓,仍旧生活在痛苦之中,几个月的生活相处,让董事了解不少,也知道了北宋国大陆的灾难,心中( 仙境文明 http://www.xlawen.org/kan/4002/ )
很没好气地说道:“怎么,吃你一顿晚膳就这么一惊一乍的,仿佛要你小命一般,走走,今天晚上我们吃烤全鱼,地道的仙湖淡水鱼。”说完之后便起身拉着董事往钱家方向走去。
钱宝山本来想说上两句,不过看到两人抬扛的表情,也就把到嘴边的话语咽了下去,外面的雨这会儿又停了,相信过不了多长时间,更大的雨就会降下来,所以得曾这个时间赶紧回去,三人就这样急冲冲的向外赶。
“小子,把你的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今天晚上你管叔可是要吃个够,别只拿一两条烤鱼来糊弄我。”拉着董事的小手一路走都没停下来过,还一边不忘给董事上课,准备了多少食材等等。
董事是有苦说不出,此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现在还成了别人的童工,这rì子不好过啊,回到钱家望着一个大木桶里装得满满的淡水鱼。
董事当真有吐血的冲动,这么大一桶鱼做成烤鱼,那非得把自个忙死不可,看来得招几个学徒才行,将自己的厨艺传授给他们,这样自己也许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想通之后董事也只能接受现实,不过这其中的杂事最好还是叫人过来弄好些,一来自己可以腾出手专心地弄吃食,二来自己的小身板也不用累得跟狗似的。
所以望了望木桶,而后抬头看向管船长:“管叔,小子给你烤鱼也成,可你看这打杂之事,是不是安排几个手下过来,不然小子也忙不过来啊。”
“行,那就这样办吧,你们过来,去帮这小子弄鱼,照他说的办。”管船长也不是个小气之人,现在只想快点吃到镇子上出名的烤全鱼,前几次都听说这烤鱼甚是好吃,可惜自己一直忙碌,没有多余时间来享受这些,这rì难得抓到这小子,正好自己也没啥大事。
董事吩咐着四名水手在那里将淡水鱼开膛破肚,一条条洗得干净的淡水鱼被提了过来,这四名水手的动作十分麻利,做事手脚也很快。
看得董事还真以为,他们是哪个渔村的渔民,点了点头,十分满意这几人效率,看了一眼厨房,正在燃烧的木炭。
董事已经将架好的铁烧盘摆好,然后丢了一条鱼在上面,抓过灶台上面摆放的几样作料,就这些作料也都是在山中寻回来的,现在几乎是每家都种上了些。
细火正在慢慢的烘烤着铁盘上的鱼,在几经努力之,整条鱼的底面都开始泛着金黄sè,偶尔还有淡水鱼的清香从鱼身上飘出,旁边忙着的几位水手不时传来下咽的声音,看来这几位是真被这鱼香儿吸引住了。
董事也不知道这是烤的第几条鱼了,反正董事的手一直就没停过,中途着实饿得不行了,就让卫姨给自己热了一大碗的鱼汤,紧接着又吃了点野味,顿时只觉身体好受很多,接着又开始自己的烤鱼大计。
“老钱啊,小子的那个陶瓷研究队还没有研究出如何做出jīng瓷吗?还有这小子说的什么火药,蒸汽机之类的,你说他那师傅究竟是何许人也,难道真的是天上的神灵不成。”
管船长坐在左手,钱宝山则坐在大门的右手,吃着董事辛苦烤来的淡水鱼,则开始询问起陶瓷方面的研究,还有那些从未听说过的大型机械,还有爆破之类的。
钱宝山手里抓着一整条鱼,一边用右手抓着鱼肉往嘴里送,一边听着管船长说着董事前些rì子告诉他俩神奇事物,只是两人也只在董事的嘴上听说。
却没有真正的实物对照,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对比,所以钱宝山一直之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想了半晌,才回答道:“要说这些事物,也有那个可能做出来,只是还不清楚小公子需要多长时间还能将他说的神奇事物研究出来。”
“就说这陶瓷吧,在北宋时,官方修建的烧制瓷器的窑子,也只是出过某一件或者两件漂亮的瓷器,若真的让小公子他们所说,研究出能大规模烧制各sè图案的瓷器来,那真是不可估量的绝世技术啊。”
钱宝山讲着这些话时,心中却也知道这个陶瓷研究队现在都在干嘛,他们每烧一口陶瓷,里面都会有各种规格的样本标注,然后再从合格的样本之中。
选出更加符合试验标准的样本,待试验结果出来之后,大家伙就能知道,哪种方案制造的陶瓷,更加接近传说中的jīng美瓷器。
“现在只能慢慢的等待了,等陶瓷研究小队真的研究成功之后,就可以将火药,蒸汽机这两种技术研究落实下去。”管船长不停地吃着手中的烤鱼,一边在心里期望陶瓷研究成功,才好证实董事所说之话并没有错误。
;
第三十章 水怪
昨rì的晚膳董事没有吃饱,一屋子的烤鱼味让董事几乎没什么胃口,倒是管大船长和钱船长两个狠狠地吃得肚圆脸胖,今rì正想着睡个懒觉的董事却被饥饿的肚皮给闹醒,实在是饿得没办法了,就早早的起来跑到厨房,却见卫姨大清早就忙着在厨房弄吃食。
看着卫姨忙碌的背影,董事神情有些愰惚,感觉自己回到曾经的童年,母亲一大清早为自己准备早餐,然后叫自己起床吃饭,而后背着小书包去上学,站在门外就这样呆立了一会儿,董事将曾经的美好藏进心底。
猛然间想起钱宝山和卫姨都三十好几了,却还没有延续香火的子嗣,等哪天抽空问问钱叔,扑鼻而来的红苕香味将董事给拉了回来。
抬着脚步走进了厨房,看到锅里正不断冒着热气,一旁的卫姨正在给炉灶加柴,走上前去:“姨,今rì这么早就开始弄膳食啊,锅里煮的是红苕么,好香啊。”
“公子起来了,昨晚见你胃口不好,没吃多少东西,今天一早给弄了一些自己种的红苕,一会就好了。”钱卫氏听见脚步声,转过头朝门边看去,见是小公子过来,亲切的笑着并和蔼地说道。
董事也感觉这香味飘来更让自己饿了,忙上前去在锅炉边看着,钱卫氏见状笑容更浓,起身揭开锅盖,大股大股的苕香扑鼻而来。“真的好香啊,姨,这些红苕都是以前林子里开垦的那片菜园地种出来的?”
钱卫氏取出竹碗和竹筷,然后用竹筷在热气腾腾的铁锅里夹了一小块,放在旁边的竹碗里,然后将碗筷递给董事,嘴里说道:“想来公子饿坏了,来尝尝姨弄的好吃不。”
董事双手接过竹碗和竹筷,夹起碗里的一小块还冒着热气儿的红苕,吃在嘴里回味着那丝丝的甜味,满脸笑容地夸赞道:“还是卫姨烧的膳食好吃,真的很香很好吃。”
听到董事的赞扬,钱卫氏乐得眼睛都快眯起来了,接过董事手中竹碗,将食物给添得满满的,一脸高兴地说道:“公子觉得好吃就成,姨给你添满,你现在正在长身体,得多吃点,别饿着。”
董事含笑点头,这都快半年了,个头却没长多少,董事担心个头太矮,决定不能饿着自己,现岛上体力才是最大劳动力。
迅速地将碗里的食物吃完,满意地打了一个嗝,钱卫氏见公子吃得快,轻笑着让公子慢些,董事也不管什么快点慢点,只觉得这顿吃得很舒服。
看到卫姨又将空碗装得满满的,董事有些犯难了,因为锅里没多少了,怕是只够一个人吃了,钱卫氏见小公子站在那儿突然发愣,反应过来笑道:“公子尽快吃吧,这些都是专门给你弄的,一会我和老钱晚一点再弄一锅,你看那角落,堆得很多的红苕呢。”
瞅着指的方向瞄去,角落确实放着好些鲜苕,个大肥圆,皮面还粘许湿润泥土,董事不好意思地接过钱卫氏递过来的碗。
“姨,这些红苕应未到收获的时间,少说也得再等上一月左右。”往嘴里送着吃食,还不时瞄向角落的红苕,待咽下后,询问着。
“差不多了,大的三斤左右,小的也有半斤,当初和李家姐妹种得多,这不,两家都去挖了些。不过那些苕藤却被镇子上的乡亲拿走了,说是要拿回去种自己的私有地。”
“私有地?”
“是啊,小公子你还不知道?管船长前不久才下的通告,每人拥有十亩的私有地,必须自己先去管船长那边申请,然后管船长安排人手去丈量土地,丈量土地之人就是金柔的四弟李金旭。做事勤恳,办起事来也实在。管船长就任命他去处理此事,听说已经有好几百户人家土地都得到了。”
“那这样一来,前不久镇子上所有人开垦的集体土地怎么办?不是没人去种了吗?”
“这事啊,小公子放心,通告里写得明明白白,若是集体土地没有劳作完,就去种植自己的私有地,发现之后将收回他的私有地,五年内不得再申请私有地。”
听完钱卫氏的解释后,董事也就放下心来,只要集体土地不荒芜,那就没事,只是董事还是觉得现在就发展私有地有些过早,不过既然管船长发了通告,也就听之认之,看后面的效果如何了。
“要说这红苕啊,还真是个好东西,只要是无霜地区就可常年种植,收获也是十分丰硕,这其中还有小公子的功劳在里面,还是小公子聪明。”
“姨,你就别夸我聪明了,小子有何能耐,姨您还不清楚吗?说到无霜地区,去年的冬天就仿佛chūn天一般,当初种下红苕时,我心里还认为种不了几天就得收回来,看样子这座岛怕是没有冬天一说。”
“没冬天好啊,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待得明年说不定说能解决食物问题。”
“食物啊,若真没有冬天,水稻是不是能种上三季呢,还是种两季?啊,姨,我吃饱了,我还有事需要去办,先出门了。”
“去吧,中午记得回来吃饭,这孩子做事就是急燥,一点儿也不像他父亲那样沉稳。”
暴风雨昨夜肆虐了整整一个晚上,待得董事跑出街道时,还是看到有一些房屋顶某些地方被刮翻起来,不过看到修补屋顶的乡亲平静的干着自己的事,一点也没有悲苦之sè。
也不知道是他们受的苦难太多,已经麻木,还是这些小灾小难在他们心中根本不算什么。
推开那扇有些漏风的木门,董事大步跨进管船长的办公室内,正瞧见几名水手在屋里忙活着。
望向屋顶有二三个拳头大小的破洞,这应该是被什么东西给砸穿的,一名水手正在处理屋顶上的破洞,另外两名则在搬动室内的木柜,还有一名打扫着屋地的积水。
“这位哥哥,木柜里的资料有没有被雨水弄湿?”董事上前几步,看到一位年纪比自己大好几岁的青年,急忙询问道。
“是小公子呀,这么早过来,找船长有事?呵呵,没受雨水,只有些cháo,等太阳出来拿去晒晒。”年约十七八岁的青年,看到一个孩童进门,看清是董四公子,笑呵呵地解释。
“我叫洪三,小公子以后收我名字就成,前些rì子从船上被派了下来,说是让我多多学习一下。”
木柜被搬进隔壁房间,房顶修善后,时间不长,水手们将屋子整理干净,相继离去,洪三走在最后,麻衣上沾不少湿草灰。
见董事还在屋子,张嘴笑道:“小公子怕要等上一会,昨晚暴风雨,仙湖出了件大事,船长已去探查。”
董事坐在屋里走神,木凳有些湿润,很快董事的麻衣也跟着受cháo。洪三的声音传入耳中,茫然地抬头询问:“洪哥,可知仙湖出了什么大事,船长居然亲自查看。”
平湖镇东南边十里外,有一湖,取名“仙湖”,在去年地震后形成,湖水呈深青,且湖面辽阔,北方高山有一泉,终rì不断,是以活水流入湖中,湖泊西南方有一出水河,水流甚大,宛如江水一般,兹兹而往着平原西南弯延而过。
起初,有一百姓不解,高山流入之水甚少,然流出之水却如此之多,常此以往,仙湖几年不存,但几月过去,水位未减,反倒有所增涨。
今rì清晨,却又是传出奇闻,湖中显一黑脊,四米约长,在湖面划出一条长长涟漪,渔船上渔民恐慌不已,纷纷赶回小镇,大雨倾下,偶有闪电,却不见雷呜。
回镇之后,便报于管船长,待听见如此传闻,心中甚是惊讶,带上两水手来到湖岸,镇中好奇之人寻着看热闹,纷纷扰扰,大都谈论湖中水怪是何物。
卯时已过,湖岸之上,已有人不再奈烦,转身回镇,忙着自家之事,等待近两个时辰,湖面上,只余雨点听拍落水纹,水手撑着渔船,在湖中缓缓而行,船长立于船头,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打望渔民所说之处。
看遍眼及所处,均无所获,摇头微叹,便掉头走入船仓,将头上斗笠取下放在一旁,坐下后,吩咐船外的水手:“回镇。”
回到镇上,管船长缓步而行,时不时打量着街道两旁,见房屋损坏偶有,微微点头,心中稍安,突记起什么,忙叫来其中一位水手,说道:“将李金逸寻到我办公之处。”
水手应到,待船长点头后,快步消失在雨中,管船长不再观看房屋,略有加快,直直朝着广场方向而去。
董事坐在管船长的木椅上,寻思着如何加快镇上发展,终是摇头,粮食和人口不是一蹴而成,深深地叹着气,揉了揉被风吹rì晒的脸颊,才感觉自己的手有些粗糙。
也不介意,反而站起身来,开始练起船长教授的拳法,每每打出,都带着细细微风,刚劲的拳力,看着生猛,董事知道这不过是表面,自己身体弱小,基础也非扎实。
想要小成,还得天天加强练习,这套拳术算得上是军中佼楚,整套练完,董事的额头已布细汗,待得休息一下,就听见门外有声音。
;
第三十一章 制度
见得是管叔回来,董事露着笑,两排明齿显现,忙将木椅摆好,做出请管叔就坐的式态,管船长见着,眯着眼点了点头,才坐稳便出声:“听说你一早寻我,可是有事?”
董事则找了个小位坐下,望着管叔的询声,点了点头,刚练完拳,还有些气息不均,呼得两口,调整后,出言说道:“听闻叔您下发私有地申请,故过来询问一下。”
管船长望着董事略显稚气的脸庞,比起初见之时,显要成熟少许,听得董事问起私有地一事,稍有肃穆,沉声道:“嗯,是有此事,小公子是想要申请?”
“我的大夫,种些草药就好,让我种地,怕是不成。”董事听着管船长的打趣,给了一个苦脸,伸出双手摊开,作出一副不懂农事样。
看到董事这般模样,管船长满脸笑纹,右手在桌上轻轻碰打着,又听董事说道:“我就是问上一问,这私有地在个时候,有坏有好,还得多加注意。”
见得管船长点头,董事便放下心来,而后道:“这次过来,还有一事,听闻最近镇上有不少人扰民,多是孤身男子。”
“这事我也有耳闻,看来是该让他们多些劳作才行,免得空着余力兹事。”董事的一句话说完,管船长就想了起来,冷笑连连,眼中透着寒气,语气冰霜。
“我倒是觉得此事可待深究,医学上讲究yīn阳调和,五行滋养,若是双方真心有意,倒也可以撮合,但镇上的治安,政务,却是要立得。”董事见管大船长的眼神透着寒芒,自觉脊梁也是一颤,略调心态,说出自己的想法。
管船长的目光不由凝聚过来,很满意董事有此想法,却未出言,似是思考,右手时顿时敲,董事坐在小位上,望着陷入呆状的管船长,心中不断闪过前世各种想法。
“此事却也该办了,现平湖镇已满千户,可按中县制。”说着管船长又沉默不语,董事坐在一旁也不出声,静静等候,时间不长,“立县这事儿还得细细商量,小公子且可放心,治安这块,褚绿海这小子不错,当个队正有余,就他吧。”
“小子在这替镇上百姓谢过管叔,小子事情已了,不知管叔可有事情安排,若是没有,小子就此告辞。”董事见事情已了,也就不再耽搁,向着管船长行一晚辈礼后,便退了出去。
管江斌看着董小子离开,心中已有计较,不过还是仍不住想到:“两月训练,确是改变不少,稚气却是近乎消弭。倒是希望能够快些成长。”
雨水滴答,略有一丝寒气,钻进衣襟,让董事紧了紧身上有些单薄的麻衣,走在宽敞的街道上,看着廖若无人,董事心绪不宁,望了望蚕丝坊,步子便加快了几分。
蚕丝坊内,一排排蚕盘在木制架上面摆放,几间屋子都放得满满的,三名妇女正忙碌着,已经成长起来的蚕虫,屋中全是沙沙声。
带头的妇女,单手端着桑叶,细心地为快要成茧的蚕,摆放着嫩桑叶,另一位妇女已经将桑叶全部摆好,看向左边正忙的妇女,轻步走来,小声问道:“姜姐姐,这几盘蚕已要成茧,也不知小公子所说的织布机何时能好。”
姜姓妇女微微一笑,继续着自己的活计,甜声说道:“鲁萱妹妹说得不错,怕就是这两天就要成茧,我们得需更加小心照料,织布机啊,公子已答应下来,想是快了。”
这时另外一位女子也过来,细细看了看,发现蚕子生长很好,十分欣喜,望着两位姐姐,开心地说道:“这次若是成功育蚕,公子想必十分高兴。”
“那是,待育种成功,便可扩大养蚕规模,相信明年便可用上绸布。”姜姓妇女望着两位妹妹,再看着旁边的蚕子,心中也是高兴,点头不已,笑着回答洪淑凤和鲁萱。
轻轻推开蚕丝坊的大门,瞅着整间屋子里蚕盘,董事没有惊讶,每过上几天,董事都会过来瞧上一瞧,见着屋子三位婶婶都在,便进了屋子。
取下头上的斗笠,放在屋外檐内,然后对头三位婶婶,行了一个晚辈礼。吐了口热气笑着说道:“三位婶婶着实辛苦,没rì没夜照看蚕子,小子心里确实惭愧。”
“小公子哪里话,能做事才好,心里踏实,还得多谢公子安排,让我等三位能多分些吃食。”姜琪珍带着旁边两位妇人回了一礼,听闻公子如此说话,心下欢喜,嘴里却说着公子的好。
董事笑着答了几句,便问蚕子的事,姜琪珍在一旁指着快要成茧的那几盘,说道:“这几盘该是快了,就在这几天成茧,公子不必着急。”
“能不急吗?这事要是能成,便可加大蚕丝坊建设,还可多培训些人。”董事苦着脸,看着正吃得香的蚕子,有些叹惜地说着,心里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催促。
突想起刚才鲁萱妹妹所提,下意识地询了一声,“公子,你所说的织布机,可有着落。”
董事想了下,才肯定地说:“早前已叫匠人研究,上一次过去,听匠人说有眉目,距今已有十数rì,你不提,我还真忘了。一会我便去看看,若是成了,便叫人给送来。”
听得董事的回答,看见孩童般的董事摸着后脑,姜琪珍三人掩嘴轻笑,道:“没事,待结茧成功,送来也不迟。”
聊得许久,董事便起身告辞,想着婶婶所说之后,便朝着匠人方向赶去,一了一询问,大体结构已然完成,还有小处需要修改,还需等上几rì,董事听闻,便放下心来。
望着天空yīn云,心中一片烦乱,也不知究是何事,想着早上练习出汗,这怕是受了寒气浸身,董事忙忙往着卫姨家处走去。
待喝下卫姨熬的姜汤后,身子顿时感觉热乎,便躺在小屋的草垫上,也不出去,慢慢就睡了过去。
“公子,醒醒,出事了,公子,醒醒,出大事了。”睡梦中的睡觉被人摇醒,睁着矇眬的眼睛,看见是上午见到的洪三,一个鲤鱼打挺,起了身来,看见洪三面sè焦急,心中顿时不安起来。
不待董事出声相询,洪三已将事情的经过讲出,“炉子,铁炉炸炉了,船长已经带人过去,叫我来通知小公子。”
猛地听到铁炉炸了,心神一阵愰惚,拉着洪三就走,大声道:“快,快,随我一起过去看看,伤了多少人?”
洪三被拉,身子不稳,也斜着往门外走去,听到小公子的焦急的询问声,有些慌乱地回道:“还不知,报信之人只说炼铁炉出事,并未提到伤及何人。”
董事也没心中没底,跑出门外,边斗笠和雨衣都没拿,洪三见状,拾起檐下摆好的斗笠,紧跟着追了上去,见着小公子不停地往着西北边跑,嘴里不停大喊:“小公子,等等我,你的斗笠。”
只见两人在大雨中急行,偶有村民见到,望着两人的身影,猜测着究竟发生何事,引得他们急奔,穿过北边镇口,土路泥泞,坑洼地陷,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雨越下越大,积水不断,在土路中行走的两人,下身已满是泥水,却没有降低步伐,手中撑着捡来的小木棍,仍是用着自己全力前进。
待得两人急急赶到时,只见作坊内到处是铁水,已然凝固,望见不远处,管船长正指挥手下,忙着探查,急忙上前,出声询问:“管叔,钱叔也在,怎么样,有没有伤到人。”
钱宝山给了一个镇定的笑容,回答道:“小公子且可放心,事故已然查明,只有一人因跑得过急,摔了一跤,折了左手。”
听到这样的回答,董事总算是放下心来,开始询起此事原因来:“人没事就好,哎,叔,有没有查明是何原因引起。”
管船长算是有了空闲,走到小屋里,讲解道:“听广建维说,铁矿炼制过多,承重不够,还有建炉的材料稍有瑕疵,两重因素而起。”
此时广建维也进了小屋,混身上下全被淋透,还沾着不少泥浆,看到管船长三人,便上前说道:“此事与我有干,失职之责,凭船长大人处置。”
管船长望着稍显狼狈的广建维,yīn沉的脸sè没有变化,有些冰冷的语气说道:“这开创初期,略有不足之处情有可原,下不为例。”
广建维心中懊恼不已,对自己的失误,挺身认错,原以为严厉的船长大人,会削去自己管事之职,没想到却是这个结果,一时没反应,钱宝山一声轻咳,才将走神的广建维拉回现实。
若是在北宋国,这炸炉的罪可就大了,因是官家铁炉,若出这事,轻者罚没千里,重者问罪当斩,广建维在以前,也只是一个普通匠人,今有如此地位,岂有不珍惜之理,“多谢船长大人不责,建维定加努力,争取早rì建功。”说着就是一个大礼对管船长行去。
管船长见广建维对自己行如此大礼,哪能受得,急忙侧身上前,将其扶住,板着的冷脸也融化不少,语气不再僵硬,“行了,行了,能来此地,生活多是不易,好好干,镇上百姓都看着你出成绩,别负了众乡亲才是。”
;
第三十二章 收成
自从有了造纸坊,董事时不时就会去要些过来,在钱家,董事居住的房间,不知何时,多了一张简单的桌椅,木桌正靠着窗户,外面阳光洒下,印在桌上的一叠纸上,泛着深黄。
桌前坐立正是董事,此时他的桌前摆着一纸空白,笔砚放于右手边,而董事的右手放在桌上,轻轻敲打着,正陷入思考之中。
卫姨轻步来到门边,见董事作思考状,也不出声,悄悄退了出去,没多久,只听一声叹息:“哎,好些都记不住了,看来穿越后,记忆似乎下降不少。”
转头看向左首,那一叠厚厚的纸张中,是这两月来自己苦思寻来的记忆,里面有数学,农事,医学,还有一些其它杂学,大多是自己熟悉的医学。
摇头苦笑,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四肢,便寻着门走了出去,眼见着四月已来,天气已然回暖,今rì还有一件大事,土里金黄的小麦终是成熟,今天便是收割rì子。
走出小院,踏在南街道路之上,经过宽敞的广场,董事望向西街,看着人cháo涌动的百姓,有背竹蒌,有挑篓筐,每人都拿着镰刀,有说有笑地前往镇子西门赶去。
董事手上也有一把镰,今rì不管男女老幼,都得出力,快步走出镇西口,入眼便是一片金sè,“四小子,快过来,和我们一起。”走在田垄上的董事,正寻着钱叔他们在哪,听见有人喊自己。
寻着声音望去,左手不远处的地里,李金柔双袖挽着,右着拿着镰,左手握着麦杆,向着自己招呼着,董事报了个笑,踏步而去。
来到李二姐姐身旁,看到李家五娣妹全在,轻声对李金柔说道:“二姐姐,你将袖子放下来,这麦尖扰人,待会儿你手臂奇痒,很是麻烦。”
一边说着,一边动手将李金柔的袖子褪下,旁边是李金晓,李家三姐见得董事说得认真,也跟着将自己袖子褪下,还笑着说:“看不出来,四公子还懂农事。”
“哪有,昨rì卫姨与我说过,让我注意些,免得受罪。”董事打着哈哈,说完就低着身子,开始忙着割麦子,割好堆在一旁,自有人装好,挑回广场打麦,晒麦。
麦田另一边,钱宝山与管船长,两人也在收割,额头已见汗珠,钱宝山直起身来,将手中的麦杆,放在身后的小堆,看着颗粒饱满的麦子,感慨说道:“比家乡的麦粒大,成sè也好,这是大丰收呀。”
“是啊,多少年啦,未得如此丰收,这些都作来年种子,怕是绰绰有余。”管船长背着小篓,走到麦堆旁,将割好的麦子倒出,面带喜悦,颇有同感地说。
钱宝山以前船上的五名水手,此时也见着身影,在两人的不远处,辛勤的收割麦子,这几个月一直在外,甚少回镇,见着丰收之际,五人相继出现。
李宏有些兴奋地唱着山歌,王风等四人兴致隆隆,听着李宏五音不全,也不阻止,江兴探身走到王风跟前,压低身声道:“王风哥,你说钱船长啥时派我们出去。”
“这事儿还没谱,先等着吧。童沛,颜白还有你,你们三人是不是急了。”王风手中镰快速挥舞,眨眼之间便割起一束麦杆,收入背篓。
江兴一听,顿时苦着脸,望了望钱宝山方向,才道:“能不急吗?上次南宋国来的四条船,就在沿海口停着,也不见分下来。”
童沛,颜白两人不经意间,窜了过来,插话道:“每rì用来打渔,看着都可惜,管船长他们四艘船,听说已经出海几月,现在还未回来。”
王风手中的镰顿了顿,瞟了旁边三人一眼,深沉地说道:“这事不可乱说,想得出海,该是快了,待水稻种植完毕,怕是有任务下来了。”
三人一听,顿时兴奋,手中镰刀不住抖动,面sè激动,江兴不再询问,低着身子继续割麦,童沛,颜白两人也是心中高兴,还待想问,王风摇头,示意地中麦子还未割完。
一天劳累,众人都疲惫不堪,广场上晒着脱粒的麦子,地方不够,连四条主街道都已经铺满,镇上所有人都开心不已,虽然知道这些是来年的种粮,不可食用,得归入粮仓贮存。
几天之后,所有的麦子都收入粮仓,待得十月开播时,再行开仓,看着镇子西北面高高的粮仓,这时众百姓的心才真真实实的安定下来。
接下来又得忙着收获红苕,肥沃的土地,亩产近两千余斤,这一震憾消息一出,镇上所有人都疯狂了,先前的麦子虽然也是大丰收,也不过亩产不足三百斤。
镇子百姓再也坐不住,拿起自家的锄头,篓筐,当百姓自己亲自去挖出来,个大者四五斤时,彻底的高兴乐了,这个可不是粮种了,这是未来几个月的吃食。
董事得知这一消息时,也是心中甚安,当镇上的食物解决之后,才会更有活力,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终将平静下来,望着喧闹的广场,心中思索:“接下来,得忙水稻了,今明两年只要平安过渡,这里就可以落地生根了。”
四月初六,北宋丰收祭,逃难至此的百姓仍旧没有忘记,广场最zhōng yāng搭建起简易木台,高三尺,呈圆形,直约两丈,在木台周围摆放着各sè食物。
在祭坛周围站着镇中百姓,自发有序站在坛外,偶有低语之声,祭坛上面,管船长萧目而立,手中端着一盘颗粒饱满的小麦。
钱宝山站在祭坛下方,看着时辰,待得太阳光线照到立好的木棍上,棍影稍短,挺胸抬头,长声道:“祭祀开始。天地证听。”
台上管船长高举木盘,扬声道:“今有平湖镇喜获丰收,天眷下民,有感恩德,特祭祀于天。肥沃大地,悠悠于民,厚土深受,滋万物于地。故祈天地,风调雨顺,万物厚载。…”
祭坛下面百姓,听着祈词,随着管船长的声音,神情严肃,端庄,待得说完,跟着管船长,跪拜天地,同声喊道:“故祈天地,风调雨顺,万物厚载。”
董事被众人感染,神情无一,目光聚着祭坛,心里默默地祈求苍天,不求长生,只求平安,健康,吃之有食,穿之有衣。
接下来,便是众人的zì yóu时间,可歌可舞,只是没有酒水,少了些许遗憾,董事不喜过于热闹,坐在广场最外围,看着广场上,载歌载舞,有好文者,吟着家乡诗词。
“四公子,你怎独子一人坐于这。”一个少女声,将董事注意力吸引过去,偏过头,看到十岁左右,一身干净整洁的布衣,有些眼熟的少女,一时之间,竟没想起是谁。
看着董事有些迷惑的眼神,少女掩嘴一笑,娇声悦耳道:“想来四公子不识得小女子,可还记得去邢家询地瓜一事。”
经由少女提醒,董事倒是记了起来,给了一个微笑,然后说道:“原来是邢妹妹,快来坐着。邢妹妹找我,可是有事。”董事从旁边拾过木凳,放在右边,示意坐着说话。
“邢嫣谢过四公子,我听镇上人说,仙湖有水怪,很是好奇,就是想问问,公子可知。”邢嫣坐下之后,带着笑,望着董事,一脸的好奇。
“原来是好奇啊,不过自己也没见着,只是听说,待哪天有空,倒是要去好好探探。”心中思考,看到好奇心浓郁的邢嫣,正眨巴着眼睛望着自己,笑着道:“邢嫣妹妹可要失望了,我也未能见到,只是听闻水怪三丈长,似巨蛇,口可吞牛。”
听到董事描绘的场景,旁边的邢嫣越来越好奇,眼神发亮,却是没有一丝害怕之sè,聊着聊着,董事也知道,邢嫣这个小女孩就是一个好奇宝宝,对所有新奇之物都感兴趣。
“从前,有个传说,那是神兽,长百丈,腾云驾雾,所过之处,必生雷雨,长着驼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董事讲着龙的传说,却还没讲完,小女孩就嚷嚷着。
“我听过,我听过,这个神兽是不是叫龙,小时候还是我爷爷给讲的。”说着说着,小女孩的眼泪滑过脸蛋,刚才欢喜的脸sè,已经消失,此时显得有些悲伤。
“怎么了,邢嫣妹妹。”董事坐在一旁,还在诧异这个世界也有龙的传说,却发现突然没了女孩的声音,转头看过,见着女孩脸上的泪痕。
邢嫣轻声泣着,细嫩的小手在脸上擦拭,才缓缓说道:“我想起爷爷,在出海前,他被官军带走了,我好想爷爷。”
董事有些手足无措,也不知如何安慰女孩,虽然在前世自己也有一个和她差不多的女儿,但相处时间甚少,现在想来却是后悔万分,想着这些,眼睛有些泛酸,深深吸了口气,才细言道:“邢嫣妹妹不哭,你爷爷想必还在家乡,正想着你呢。”
“真的吗?那爷爷能过来看我么?”邢嫣以为,董事说的实话,却不知,这是董事随口安慰而已,不由出声再次询问。
董事听到如此询问,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沉默着,看着小女孩天真的眼神,心中微叹,这方世界,你让我穿越过来,究竟有何原因。
;
第三十三章 灵魂(第一部结局)
夜深人静,月sè银晖洒下,平原显得rǔ白。
仙湖之上,湖水波光粼粼,犹如一颗颗洁白钻石,泛着白光,幽静的湖面上,让人沉醉入迷。
董事一人坐在湖岸边,欣赏着夜下仙湖,轻风拂晓,带起身后青丝,无人打搅,听着大自然呼吸声,回荡心间,让人心神清雅。
今rì丰收祭上,邢家小女孩一句话,让董事感触良深,心中一直不忘,在这之前,董事一直以为将这几千人带向更美好的生活,就是自己最大的梦想,却是忽略远在南方的国度。
那里还有千万的百姓,仍旧生活在痛苦之中,几个月的生活相处,让董事了解不少,也知道了北宋国大陆的灾难,心中( 仙境文明 http://www.xlawen.org/kan/4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