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阅读
实来不及了,船已经到了转弯处,哑钟也许就是看见迎面而来的悬崖,这才又冲进去。很快又冲出来,手上多了两具白白的人体,看也没有看一眼就向当面而来的悬崖上抛去。圣光看那两个人体落在悬崖上面的平地上,悬起来的心就不由放下,正在心里想:“原来是这样,我和尚是说你不是一个见死不救的人嘛!”
“轰”
圣光心里的笑话还没有想全,这一声巨响就把圣光的目光吸引过去,却没有看见船,只看见江面上向下游流去的船板。哑钟也不见了,圣光的目光就不由向悬崖上搜索,还是没有看见哑钟,圣光心里就不由有些急了。
“不会,哑钟一身功力这么高,怎么会出事。”
圣光大叫一声,立刻全力展开轻功跑过去,想抵近看清楚,看一看哑钟是不是正躲在悬崖上哪一个地方。圣光失望了,他跑到船出事的地方,也没有找到哑钟的身影,无奈之下,希望哑钟落水后抱着船板随水向下游去了,他又跟着船板向下游追去。
圣光向下游追没有多远,迎面碰上一个年青儒生,问明圣光的名字,也不和圣剑多话,立刻发起攻击。圣光无奈,只有放下哑钟的事,打起精神与年青儒生大战,结果没有接过两百招,圣光精力不集中,一招失手,就给年青儒生制着,招出几个下人,把圣光抬着向下游去了。 ,.,,,
第六章 目迷五色
圣光和哑钟才出江湖,为了救人,哑钟就船毁无踪,圣光又给一个年青儒生打败擒去,再也没有人去救哑钟了。
哑钟也确实没有来得及跳上悬崖,随船落在水里,给一块船板打了一下脑袋,就把哑钟打得昏死过去,等哑钟醒来,已经在下游十多里以外了。哑钟爬上岸,在岸边上找一个地方好好调息,觉得没有事,这才在江边上找圣光。结果自然没有找到圣光,身上又没有银子,本来想回巫山城去拿一些银子,又怕师父说他没有出息,才出江湖就给一点银子逼回去了。哑钟没有办法,一路上给人干一些事情,混个一日一餐,给他走到下江南平江临。
哑钟在江临城里也不认识人,在城里乱走一阵,正在为今天的至少一餐费心,哑钟就看见前面有人吵闹,而且大都是一些读书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哑钟挤上前去,没有问谁,他就看清楚那些人吵闹的原因,不由大喜,忍不住眉飞色舞起来,口中念念有词:“我有银子了!——”
确实,如果说哑钟通过了测试,他确实算得上有银子了,否则,他想有银子恐怕还不能够。
这是一个大户人家,大门上黄铜包门,金光闪耀,刺人眼目;台阶上,一排站住十多个身穿黑衣的壮汉,腰挎钢刀,挺胸突肚,将大门口堵了个严严实实;在壮汉后面,右边是一张长案,案后是两个五六十岁的老儒,正虎府视对面一个中年儒生;儒生正抓耳挠腮,一付表情焦急的样子。
哑钟略微打听就打听清楚这一家正招一名西席,据说只要通过两个老儒一关,再经主人认可,即可做这一家孩子的西席。而这一家是江陵城有名的大户,姓玉,与当今皇帝有些关系,最主要的是玉家在江陵城里经营盐号,全城有一多半的盐号是玉家的,其余小户所卖的盐也是从玉家进的货,所以玉家之富,在江陵城虽然称不上第一,也是排在前几位的大户人家。为此,玉家对他请的西席也不薄,凡是通过第一关者,可获得百两银子;主人认可,做了玉家的西席,每月可有百五十两银子的收入;如果教得好,孩子有出息,主人还会给以额外的奖赏。两个儒生所考仅有三个题目:一文一诗一联。已经有十多个读书人应试,没有一个人通过三题,不是文差就是诗差,就算诗文全通过了,考查急智当场对联也没有人过关。
哑钟不以为然,不等大汉呼叫“下一个”,他已经从刚才出来的儒生身边挤进去,闪身通过了壮汉的防线,引得身后一干读书人吵嚷起来。
“学生钟声,字鸣,想求此西席一职。”哑钟觉得哑钟之名不雅,自己临时取了一个名和字,拱手施礼,大声说出来。
两个老儒一个方脸,长须、浓髯,头巾土灰色,看去表情有些阴沉沉的;一人长脸,少须,面上正气浮现,目光更加正而不邪。当两人看见哑钟,眉眼似乎闪了一闪,长脸老儒还是挥手令黑衣汉子别管,让钟声参加考试。
“考试不问姓名,只要回答我们两个人三个问题及可。先诗,后文,最后对一联。”
“学生已经问清楚了。”
“如此请以水为题,咏七绝一首,押山韵。”
“押山韵。”钟声随口问一句,但看两老的表情,他就不想多问了。钟声脑中急转,人已走向坐位。刚才坐下,脑子里已经有了佳句,口中朗声吟咏:“江上飞舟共午眠,同饮圣泉会飞仙。轰然一声才惊梦,悠悠几缕魂绕山。”
“噢,你是从三峡来的?”长脸老儒点了点头问。
“学生确实从三峡来,因为有感,所以作来比较容易。”
“以水为题,作韵文千字。”方脸老儒不等钟声再说,已说出下一个题目。
对此,钟声已经是轻车熟路,不用多想,已将水从河水、江水、海水,直至滴水写清楚,再论及水形、水势等等,再在其中掺和一些佛道理论,一篇韵文就成了。
方面老儒展看一遍,盯着钟声问:“你本是儒门传人,为何信佛传道?”
“佛道之理与儒门之理大同小异,如果说文中有佛道之说,圣人也不为圣人,而是修道之人,或是证果之人了。”
“哼,果然好学识,希望还能让老夫两人满意!”
“只要先生给弟子机会,弟子当努力不使先生失望。”
“很好,希望你能言行一至!听清楚,老夫上联已有了:江陵城中一婴降,呱呱坠地报四方。不为名利争富贵,只为救世苦一场。”
钟声听了这个上联,一时间想不起如何应对,面上不由浮现三分苦笑,站起来也不多说,转身就想走。
“年青人如此没有耐心,实在是我儒门之不幸!”
钟声扫了方面老儒一眼,心中一动,站定脚步,再想长脸老儒的上联,“似乎是写一个人的一生,而刚才他又问过自己有关佛道的问题,莫非此联与佛道有关?”钟声想到这里,又注视了两个老儒一眼,转身走回案后,提笔疾书:“玉皇大帝贬神仙,争吵无定说前缘。皆因尘心留不住,飘然一心降凡间。”
“弟子只此一个下联,如果不行,弟子只好抬腿走路了。”钟声写好,看了一遍,目注两个老儒说。
“意思是对了,工整尚差。”长脸老儒看了看,似乎好好品味了一下,点了点头说。
“如果弟子对丈工整了,弟子的下联就不合格了。”钟声听了老儒的话,不由恍然大悟,心中更加有底,微笑着回答说。
“好,很好!玉和,带这位公子进去见大夫人。”长脸老儒大为欣赏地说。
黑衣汉子中走出一个长像墩实的汉子,拱手向钟声一礼,说声:“公子请随时我来。”直接向大门边的小门去了。
钟声拱手向两个老儒一礼,说声“多谢两位先生!”紧跟上玉和进门去。
走进门,迎面是一堵照壁,上面书有一个大大的“剑”字,下面是一些盆栽的花,开得红红绿绿,白白黄黄的,将一堵照壁映衬得十分鲜亮;转过照壁是一个院子,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只有院中花坛里的花开得热,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几乎将院子塞满了鲜花和花香;也因为花,院子里“嗡嗡”一片,入耳就使人头脑发昏,几欲入睡。
钟声见了满院子的花,忍不住停下来,向跟着他停下来的玉和说:“你们这里的花真不少,我都有些叫不出名字来了。”
“这些都是几位夫人让栽的,据说后园里的花更多,以后公子如果留在我们这里,当有机会入园赏花。”
钟声听了玉和的话,不由将玉和好好打量。其人长像虽然粗,可不是一个下人,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或是读过几天书的人。
“公子不用奇怪,我以前也读过一些书。”玉和看出钟声对他起了疑心,主动说明自己的情况。
“如此就对了。我们进去吧。”
玉和也不想多说,从左边穿堂将钟声引进内院去。
二院更加象个花园,并不象一般人家仅是一个坝子,即使栽上花草树木,也仅只栽在花坛里。总之,二院不是院坝,完全就是一个花园,中央是一个层叠的花坛,高有五六尺,最上面是一株南方才有生长的铁树,高有一丈,枝繁叶茂,将一个不小的花园荫蔽得一地的浓荫。
钟声给这一家人的花园吸引,没有精力和玉和说话,跟着玉和,让玉和将他带到正堂。正堂外面站住两个婢女,玉和与她们说了两句,转身与钟声略微一礼就出去了。
两个婢女长得不错,身材高条,腰细一握,眼睛水灵灵的,走出去一定给人误会她们也是小姐。钟声为此多看了几眼,却没有想到自己一双眼睛有一些古怪,灼人的目光更让两个婢女全身不自在,如同没有穿衣服,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三分女儿态。两个婢女虽然芳心差怯,也在打量钟声,见钟声身材瘦高,人又俊美,目光让人心慌,她们就不由粉面羞红,当钟声向她们行礼,她们就急忙转身,留给钟声一个背影一个侧影。其中一个脑子灵活一些,芳心受不了,干脆退进门去,留下另一个婢女应付钟声。钟声对此有些不解,心中还在暗怪婢女,“她们啷个了,杜姐姐、付姐姐她们为什么不象她们一样,她们怕什么羞呢?”钟声想找出一个答案,更要在婢女的削肩蜂腰和肥臀上巡视了。那个婢女就苦了!她不用眼睛,背后也好象长了眼睛,看见钟声一双灼人的目光,烫得她心底发热,心儿发慌,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种她这一生从来没有感觉过的惊慌。
还好!就在这时候,另一个婢女在门里温柔地说:“先生,夫人请先生相见。”
钟声听到婢女的招呼,也没有多想,一闪就站到门口,眼里现出一间华丽的大厅。大厅上首是一幅山水长江,下面是一张精工制作的八仙桌,两边各有一把精制大椅子;右边椅子上正坐着一个年约三旬的美貌贵妇人,丰腴的体型,白晰的肌肤,眼睛更加放射着融金化铁的魅力;在贵妇人左手边站住一个十四五岁的美婢,瘦高体型,瘦长的脸,她整个人就瘦了一些;下面分两边站住一些仆妇,左三右二,高矮胖均有,但都是美貌佳人,衣着光鲜而得体;进门处还有两个婢女,似是专门传送消息或是找人的婢女。钟声虽然自幼生活在城里,只是巫山城太小,更没有如此富裕的人家,华丽排场的地方,即使见过如杜玉烟这种美女,也没有在一个大厅里见过这么多的美人儿,因此钟声一时间也看得呆了,忘了行礼,忘了进去。
屋里,堂上的贵夫人,堂下的仆妇婢女,一时间也没有想到招呼钟声进去,因为钟声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在她们想来,能够通过本城两个有德老儒考核的人,即使不是老儒,也该是一个中年人,或者年过而立的人;长像方面,即使值得一观,绝不会有什么突出之处。谁曾想,一切全在她们预料之外,似乎这天下的人一时间全都成了俊美人物!
钟声也确实不弱,身长八尺,手长腿长,再套一身蓝色儒装,有些肥大,却又不突出,反而增添了几分儒雅;更可取的还是面像长方,天庭饱满,鼻直如梁,唇薄而红,再在白晰红润的面上突出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即使是男人看了也只有摇头的份;而头上的发髻冲天一把,用黑巾扎起来,自由地披在身后,看去就不是一个先生,而是一个武生了,也因此使他全身向外放射着活泼,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任是谁见了也会为这种活力所感动。
钟声在厅堂门口一亮像,屋里的女人全都芳心发热,遍及全身,扩及粉颊,充盈美目,看上去更加美丽,更加光彩照人。
“学生钟声,拜见夫人。”
钟声心里总算没有邪念,只是有些惊奇、胆怯,稍微镇静后,已恢复他的潇洒,大大方方地躬身施礼,自报名号。
“噢,请进。”贵夫人慎了慎,站起来浅福一礼。
钟声大步进厅,直到夫人面前一丈才站定,再次躬身施礼。
“不用客气。妾身想问一句,看先生的打扮是武人,并非读书人,而本宅所请的是一位西席?”
“夫人所说不错。学生读书不成,学剑护身,仅知一点文武皮毛。刚才在大门外,因一时兴起,又身无分文,才想起进府挣几两银子,冒昧应试,承蒙两位老先生看得起,让学生过了他们那一关,说是再经过夫人这一关就行了。”
“确是事实。”贵夫人注目钟声片刻,扭头向身边婢女说:“玉珍,为先生设座、备案,本夫人要看一看先生的文武二道。”
那个婢女没有动,仅是向门口挥了挥手。
贵夫人没有理会婢女的异样,仅是秀眉微皱,又问钟声:“先生年纪似乎不大,可知应征入府是为人师表?”
“学生年纪确实小了一些,不过学生以许正因为年纪小,容易与孩子们勾通,可能更容易引导孩子们向学。”
“先生的话也不无道理。”贵夫人沉吟少顷说:“先生既然信心十足,那就先回答一个武学问题:何为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实无相?”
钟声听说,不由仔细打量贵夫人,这才发现贵夫人并非一般不通武事的贵夫人,而是一个修为高深的武学高手,她面上所浮现的紫气说明她修习的是道家一类功夫,应该不是邪恶之辈。钟声有此看法,心中衡量了一下,即以平淡的语气说:“虚实仅是因时因地而用,实可化虚,虚可化实,虽仅二元,却可以千变万化,所以虚实无相就是虚实融为一体,无所谓虚实之意。”
“然则如何才能做到融为一体呢?”
“此理说易行难,不通无相,难以融汇虚实,正如水与冰,静与动,没有热与冷的变化,没有力的加减,就不会有二者的互易。因此无相即如热气与力量,虚与实必由无形无象获得,否则必为人所知,再无虚实了。”
“无相又如何呢?”
“夫人,学生对此无能为力,只有告辞了。”钟声心念一动,不想多谈此事,拱手行礼,以退为进。
“慢”贵夫人急说一个字,立即又说:“本夫人最后两个问题仅是测一测先生深浅,并非考核,所以先生已经算是过了武关。而且本夫人真有点儿喜出望外,仅从先生所答的两个问题,已足见先生的学识渊博了。”
“学生却深感汗颜!”
“此事非关先生,还望先生原谅一个做母亲的急迫心情。”
钟声听说,不好再说什么。这时候,门口的两个少女搬来一案一桌,匆匆放好,退下去了。另外两个少女又把文房四宝放在案上,急急退回自己的位置上去。
“先生,为了堵人口舌,妾身只能再出一题,请先生对答。”
“夫人请,学生尽力而为。”
贵夫人不再多话,随口吟出一个上联:“望南雁北飞,芳心千重浪。”
钟声听了这个上联,心就不由下沉。此上联不管何来,仅从贵夫人所吟口气,那就是她心中真实写照,别说钟声年纪幼小,没有这样的体会,即使他有同样的体会,也难对得符合贵夫人的心意。钟声皱眉,苦思良久,在厅中走了三转,最后才深叹一口气,下定决心,将自己所想下联说出来,不再计较对错了。
“看蚂蚁搬家,何曾计较分毫。”
“唉,先生此联虽有不足,意境也是有了!难为先生,先生如此年纪,自然难以感悟妾身心情,更难参透妾身心意了。虽是这样,妾身还是要感谢先生的劝慰!确实,人生在世,如水中浮萍,天上浮云,聚散不由人,际遇更不由人!”
“学生确实不了解夫人的心情,不敢乱对,只能劝夫人凡事想开一些,正所谓退后一步自然宽。”
“很好!玉珍,你亲自领先生去听花小筑。”
“夫人。”婢女小声提醒。
“不用多话。那里清静,正可供先生读书,孩子们也有地方玩耍。”
“婢子遵命。”婢女不再多说,轻步向门口走去,没有看钟声一眼。
“先生请随玉珍去,今天先休息一下,明天再请先生与孩子们见面。”
“如此学生就告辞了。”
“先生不用客气,请。”贵夫人站起来相送。
钟声退出厅堂,见那个瘦高姑娘已等在走廊上,忙上前行礼。姑娘不等钟声走近,已经红着脸扭身走了。钟声没奈何,只好跟上去,口中还是不想停下来,随口说:“玉珍姑娘,我叫钟声,字鸣,你以后可以叫我的名字。”
“知道了。”姑娘悄声丢下一句,脚步走得更快了。
姑娘没有向前走,直接从东厢穿堂出去,经过一个天井,来到屋后花园里。钟声眼前一亮,满眼的花红柳绿,真让他有些目迷五色;再远些的地方又是一座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小楼,处在万花丛中,如梦中的仙境。钟声在花园中没有走几步,已经有些喜欢这个地方了,真想扑进花丛中去,做一只采花的小蜜蜂,即使不能做一只蜜蜂,也要做一阵风,掠过花朵儿,与那花香花魂融为一体。婢女看见钟声的表情,有些想笑,又不好意思笑,满腔的羞怯也消退许多,觉得钟声确实只是一个孩子,没有什么让自己害羞的。她有这样的想法,话就多了起来,开始与钟声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
钟声与婢女玉珍说着话,很快从东边转过大院后面,来到西面,直到一座小楼前才停下脚步。小楼仅有上下两层,雕花窗户,镶钳水晶,看去明光光,亮晶晶;楼里静悄悄的,不见人影,不闻人声,大门敞开着,让人一眼就能看见厅堂上的布设;厅堂上首是一幅对联:私心一角存天地,公义何曾问春秋。横批是“听花小筑”四个字。
钟声对这一幅对联大为不解,心中推测了几种想法,还是觉得不是路,他就忍不住问玉珍姑娘:“私心与公义,存天地与问春秋,与听花小筑有关系吗?”
“我可不懂,这都是老爷写的。”
“噢,你家老爷是做什么的?”
“这你可别问我,以后你也最好不要多问,我是为你好。”
“多谢姐姐!”
“玉贝、玉珠。”玉珍姑娘不答理钟声,向屋里娇声呼叫。
“是玉珍姐姐。是夫人找我们吗?”厅门口闪出一个身材高条,园脸的姑娘,约有十四五岁。她一眼看见到钟声,只看了一眼,粉脸就涨红起来,忍不住低下头去。
“夫人吩咐,以后我们府中先生就住在听花小筑。你们要好生侍候先生,不可怠慢先生,如有需要直接找我说,或是向夫人禀报。”玉珍看见婢女的表情,漂亮的粉脸上立刻浮现三分不悦地说。
“玉珍妹,这里只有老爷才能居住。”厅门里又闪出一个长像墩实的姑娘,年纪可能超过十七八岁,表情也沉着冷静,秀丽清爽的脸上还有几分严肃。
“夫人这样吩咐,我只是带先生来住。”
“好吧。先生请进。”年长的婢女注视钟声少顷,面色转和,侧身站在厅门边,躬身伸手虚引。
钟声转身向玉珍姑娘拱手道谢,这才向两个婢女打招呼。
玉珍姑娘又叫着钟声,低声说:“先生最好不要乱走,特别是南边,没有奉招,千万不要去。”
钟声一时不明白,正想问清楚,玉珍姑娘已经转身走了。
“先生,请进吧。”大的姑娘再次相请。
钟声谢过,这才走进厅去。厅里除了上首一几两椅,余外别无杂物;壁上有几幅字画均是唐时名家笔墨,如韩、柳等。钟声在左边椅子上坐下,发现大姑娘面上有异,这才想起先前她说过的话,已明白她脸上变色的原因了,口中笑着说:“我只是暂住,以许有些失礼。”
“先生既然住进来了,楼里的一切自当随意使用。”
“如此就好。”钟声心念一转,也不再和她客气。
就这时,小的婢女献上茶来,钟声不客气地接过,立刻猛灌起来。他的肚子不争气,一口茶入口,“咕咕噜噜”地大叫起来,羞得他面上沉不住气,涨得彤红。两个婢女先还没有明白过来,想一想明白了,又不好发笑,那种表情真是娇美极了。
“我、我已经有三天没有吃东西了。”钟声脸热过后,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大大方方地说明自己的情况。
“玉贝,你去拿些糕点来。”大的婢女笑说。
小的婢女立刻忍着笑,涨红着脸走了。
“姑娘该是玉珠,我以后就直呼名字了。我姓钟,单名声,字鸣,姑娘随便怎么称呼都好。”
“钟声,真够响亮的!”
钟声自然听得出姑娘的意思,不以为意地说:“我要不是没有银子吃饭,也不到你们府上应征了。”
“先生真是老实人。”玉珠这话没有嘲笑之意,确实只有赞赏的意思。
“我不是老实,只是实话实说,何况也不必隐瞒姑娘。”
“我也瞒不了。看你的样子只有十六七岁,又不是穷人出生,为啥子三天没有饭吃,真没有银子了?”玉珠见钟声好说话,年纪又没有她大,她就有些做姐姐的感觉,陌生之意很快消失,说话随便多了。
“我跟一个朋友出来走一走,在长江落水失散了,银子在他的身上,我就自然没有银子吃饭了。”
“原来是这样。那你在府上做西席一定时间不长吧?”
“恐怕要做一两个月。”
“这样就好。”玉珠放心地说。
玉贝适时端来一些糕点,什么绿豆糕、芙蓉糕、玫瑰糕等等,堆了一大盘。玉珠看了,目光大亮,注定玉贝,面上浮现三分讥笑。
“我——先生可能真的饿了。”玉贝粉面羞红地悄声说。
“我确实是饿了。多谢姑娘!”
钟声接过食盘,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两女看见钟声的吃像,真有些不相信是一个应征入府的西席所为。
钟声在听花小筑住下来,先美美地睡上一觉,等醒过来,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玉贝和玉珠等在门外,一看见钟声开门,不由都美目如灯地罩定钟声,迫使钟声不能不自己检查一下。
“嘻,我真不相信你是来做西席的!自己说三天没有吃饭还算了,一吃就赛过几个人吃的量,连睡觉也比别人能睡,一睡就是一夜又半天。”玉珠立刻笑着说,脸上也不由自主地浮现几分疑惑。
“我习惯了。前不久还一睡几天呢。”
“愈说愈骗人了!谁能一睡几天,你是死人吗?我看呀,最少还要等上七八十年。”
“玉珠姐,夫人还等着呢。”玉贝有些心酸地提醒说。
玉珠表情一慎,狠瞪玉贝一眼,转向钟声,将手中捧着的衣服冠带给钟声说:“把这些换上,你这一身就不用穿了。夫人在楼下大厅里等你,说是不许叫醒你,但你也别让夫人久等了。”
“多谢姐姐!”
玉贝没说话,挤开钟声,将一盆水端进去,让钟声洗漱。
钟声换上一身紫锦绣花儒装,再出现门口,两女看见就慎着了,望着钟声,表情十分古怪。
“我又有不对吗?”钟声自我检查一遍,没有发现哪里不对,便有些不相信地问。
“我——没有。快跟我们去见夫人吧。”玉珠闹了一个大红脸,丢下一句话,低头扭身走了。
玉贝似乎也没有好多少,一句话也不敢说,紧跟玉珠如逃跑似的走了。
钟声昨天、今天连续遇到这样的事,已经有些明白众女是为了自己脸红,想到这些,他的脸也不由发热。再则,他已经渐通人事,心中便产生一种说不明白的激|情荡漾。他见两女已经下楼,忙收摄心神,强自镇定,暗运功力,调匀呼吸。
钟声走进厅门,昨天见过的贵夫人已经在椅子上坐定,正一个人独自品茗;旁边是玉珍姑娘,正在与站在厅门口的玉珠以目交流。
“先生睡足了吗?”贵夫人一看见钟声,便站起来笑问。
钟声见她已经不是昨天的打扮,换成了一身嫩绿锦衣,腰束同色丝绦,坦胸露臂;脖子上是一条珍珠琏,胸前最大的一颗足有母指大,手腕上也各有一串珠琏,将她光洁的肌肤和玉面映衬得更加娇艳;她虽然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佳人,粗看也仅只二十五六岁,眼中流光闪烁,更让人觉得她活泼娇艳。钟声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打扮的美人,一时间有些呆愣,只是他向来沉稳,还是机械地拱手行礼。
“不好意思,让夫人久等了。”
“不用客气,坐吧。上茶。”贵夫人自己先坐下来,伸手让钟声在左边椅子上坐下。
钟声自幼受齐已教导,不是不懂礼貌,见贵夫人已经相邀,他就不好推辞了。他接过贵夫人递过来的茶,轻饮一口放下,再次拱手称谢。
“先生不用客气。妾身姓张,玉府大夫人,先生以后可以冠姓,叫妾身一声张夫人。”
“学生遵命。对了,夫人可否让学生见一见贵公子?”钟声见张夫人一双美目在自己面上闪来闪去,很不自在,忙转过话题说。
“不用急,等先生用过早餐,妾身再吩咐他们来拜见先生。”
“如此学生就不客气了。”钟声站起来说。
“妾身也未曾用餐,正好请先生相陪。玉珍,你们去准备吧。”
玉珍听说,面上有些异色,向钟声使了一个眼风,才答应一声招呼玉珠、玉贝出厅去。
“学生不敢当。初进贵府就承张夫人如此礼遇,学生真是有点受宠若惊。”
“格格,什么受宠若惊,我是自己吃饭无聊,才让你陪我,你就真的酸死人了!对了,你似乎会一些武技,我怎么看不出来?”张夫人一改说话的语气笑说。
“夫人以许高估学生了。”钟声听了张夫人的话,心情也放松一些。
“你可别骗我,本夫人可是见过修为高深的人。”
“学生可不敢。”
“敢不敢还难说,不过你这个人还真让我看不透,以你的年纪大不应该。说你的修为高不可测吧,又似乎不可能;说你没有修习过武功吧,你又明明修习过武功。”
“学生确实学过一些三脚猫的功夫。”
“不管你三脚猫还是四脚猫,总之我会找时间试一试你。还有,我府上共有七位夫人,她们中有四个人会武,有两个人还修为不弱,你最好在她们面前假装不会武。你会武的事,除了我,最好别让任何人知道,让她们认为你不会武最好。”
“学生遵命。”
“我是为你好,你可别不识好人心。”张夫人眼目流光地注视钟声说。
“多谢夫人!”
“好啦,别再说这样的废话了,再说我可要生气了。”
“学生——”
“又不听话了。”
钟声无言,对张夫人炽热的目光更加有些承受不起,还好!玉珍三女很快就回来了,带回来六个大食盒。钟声为免与张夫人说话,更在张夫人过份殷情相劝下,几乎一个人吃了六个大食盒里的食物,待坐下来品茶,他已有些觉得腹涨如鼓了。张夫人十分满意,吩咐玉珠去将自己的一双儿女,以及其他五个孩子带到听花小筑来,她就带着玉珍和钟声去花园里消食。
花园里很安静,两人并排散步,身后跟着玉珍。钟声身材高大,张夫人身材也不矮,虽仅及钟声头脸,已是女人中的大汉了。可是,张夫人偏要装小鸟依人,紧靠钟声,将一双硕大的淑||乳|,时隐时现地展现给钟声,似乎不是有意,又似乎是故意。钟声吃饭时就发现张夫人有意卖弄,此时更不敢偏头看一眼张夫人,只能向路边让,却怎么也让不开,反让张夫人差一点挤进花丛中去了。到了这时候,钟声少年天性再也压制不住,不但呼吸急促起来,闻之如抽风箱,心儿更加跳荡如鼓,说难受不难受,说好受就更加谈不上,总之这是他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奇特感觉。更使钟声羞与人言的是腹下那一根东西,以前只是早起时竖起来,其坚如石,必定运气三转才能消下去,此时它又不听话了,无原无故地长大长长起来,硬篷篷地竖起来将裤子顶起来,外面的长衫也遮它不住。钟声暗中羞愧,虽然有张夫人骚扰,还是暗中运气止消,却没有一点作用。张夫人说来也巧,举起手来指一指钟声身边的花,收回手去时就轻轻地碰上它,虽仅一扫而过,已使钟声全身热流闪射,乱冲乱撞起来。
“格格,先生,这盆花可真是好吧?”
“好、好、好!”
张夫人似乎也觉得不是时候,至此离开钟声,上前一步,口中说一些花花草草的事,再没有一点儿异样的举动。钟声先还长出一口气,时间不长,他心里又生出几分希望,说不清楚,更理不明白。
回到小楼,七个孩子已等在厅里,另外还有两位二十多三十岁的夫人坐在椅子上。七个孩子中,年纪最大的是个男孩子,已有十一二岁了,长得十分俊美,面上没有一点儿好学的意思,一双灵活的眼睛已经将他的性格表现出来了;其余三男三女,都有七八岁年纪,最小的已有五六岁了。
张夫人见他们把小厅塞满了,面上不由浮现三分不悦,扫了上首两位夫人一眼,向七个孩子说:“这位就是娘给你们请的先生,你们自报姓名,行过礼,就各自玩去吧。明天早晨起来,去西厢等着,正式由先生给你们讲课。”
“娘,这小子配做我们的先生?”大的男孩子第一个直问。
“配不配娘不知道,从明天起由你们自己去考查吧。”张夫人回头扫了钟声一眼说。
“只要娘不怪就好。”
“娘给你们请一个年青的先生来,目的就是为了降住你们,你们只要能够难着他就是你们的本事。”
“好。我们走。”
“回来。为何不行礼?”张夫人笑叱。
“娘,你已经说过了,只要他有本事降住我们,我们就拜他做先生。”
“好说。如果少爷能够回答我这个问题,我这个先生即刻就不做了,抬腿走路。”钟声人虽然长高了,还是一付孩子王的天性,对大孩子的话并不生气,心中一动,已经有了对付他的办法。
“什么问题,只要不是子曰诗云?”
“不是。我这个问题是什么东西只能加不能减?”
“哼,我们可不是乡巴佬,没有见过世面!如此简单的问题也拿出来考我们,我们拒绝回答。”
“当然,不回答是最好的回答,更是掩饰自己愚蠢的好办法。”钟声神色不动地说。
“玉武,做人最忌的是不讲信用。你既然要先生出题就该回答,如果不回答就只能算是你输了。”张夫人笑着说。
大男孩是张夫人的亲生儿子玉武。他见母亲逼上来,再不敢使赖,目光移向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子。
“先生,他们是不是可以代答?”张夫人发现儿子搞诡,忙笑着问。
“谁都可以回答,由此可以判定一个人的急智。”
“好,玉第,你哥看你,说明你比他聪明,你回答。”张夫人点上男孩子。
“大娘,我还没有想起来。”
“没有想起来就想。今天你们七个人:玉武、玉桂、玉林、玉第、玉香、玉红、玉乙,全都得有答案才能走,否则都给我在厅里站住。”
“娘,我们可以随便说一个答案。”玉武撒赖说。
“只要少爷从此不怕扬名。”钟声抢着说。
“对,为娘负责让全府上下的人知道他。”
“大娘,我猜想是花。”玉林小心回答说。
“为何?”钟声抢着问。
“花从草开始长,不能减少,减少就死了。”
“对,应该是花。”玉武大喜,大声叫嚷着说。
“玉桂,你也说是花吗?”张夫人似乎也在想,问话象是自言自语。
“娘,不是花。花可以落花落叶,最后还长出果实呢。”
“你又猜的是什么呢?”
“女儿认为先生的问题没有答案,世上没有只能增不能减的东西。”
张夫人听了这话,真的不敢肯定了,转向钟声说:“先生——”
“夫人,这个问题有答案。不过,玉桂姑娘十分聪明,她这是反客为主,不想回答问题。”
“哼,走着瞧!”玉桂给钟声揭开阴谋,立即娇叱起来。
“姑娘( 武圣传奇 http://www.xlawen.org/kan/4013/ )
“轰”
圣光心里的笑话还没有想全,这一声巨响就把圣光的目光吸引过去,却没有看见船,只看见江面上向下游流去的船板。哑钟也不见了,圣光的目光就不由向悬崖上搜索,还是没有看见哑钟,圣光心里就不由有些急了。
“不会,哑钟一身功力这么高,怎么会出事。”
圣光大叫一声,立刻全力展开轻功跑过去,想抵近看清楚,看一看哑钟是不是正躲在悬崖上哪一个地方。圣光失望了,他跑到船出事的地方,也没有找到哑钟的身影,无奈之下,希望哑钟落水后抱着船板随水向下游去了,他又跟着船板向下游追去。
圣光向下游追没有多远,迎面碰上一个年青儒生,问明圣光的名字,也不和圣剑多话,立刻发起攻击。圣光无奈,只有放下哑钟的事,打起精神与年青儒生大战,结果没有接过两百招,圣光精力不集中,一招失手,就给年青儒生制着,招出几个下人,把圣光抬着向下游去了。 ,.,,,
第六章 目迷五色
圣光和哑钟才出江湖,为了救人,哑钟就船毁无踪,圣光又给一个年青儒生打败擒去,再也没有人去救哑钟了。
哑钟也确实没有来得及跳上悬崖,随船落在水里,给一块船板打了一下脑袋,就把哑钟打得昏死过去,等哑钟醒来,已经在下游十多里以外了。哑钟爬上岸,在岸边上找一个地方好好调息,觉得没有事,这才在江边上找圣光。结果自然没有找到圣光,身上又没有银子,本来想回巫山城去拿一些银子,又怕师父说他没有出息,才出江湖就给一点银子逼回去了。哑钟没有办法,一路上给人干一些事情,混个一日一餐,给他走到下江南平江临。
哑钟在江临城里也不认识人,在城里乱走一阵,正在为今天的至少一餐费心,哑钟就看见前面有人吵闹,而且大都是一些读书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哑钟挤上前去,没有问谁,他就看清楚那些人吵闹的原因,不由大喜,忍不住眉飞色舞起来,口中念念有词:“我有银子了!——”
确实,如果说哑钟通过了测试,他确实算得上有银子了,否则,他想有银子恐怕还不能够。
这是一个大户人家,大门上黄铜包门,金光闪耀,刺人眼目;台阶上,一排站住十多个身穿黑衣的壮汉,腰挎钢刀,挺胸突肚,将大门口堵了个严严实实;在壮汉后面,右边是一张长案,案后是两个五六十岁的老儒,正虎府视对面一个中年儒生;儒生正抓耳挠腮,一付表情焦急的样子。
哑钟略微打听就打听清楚这一家正招一名西席,据说只要通过两个老儒一关,再经主人认可,即可做这一家孩子的西席。而这一家是江陵城有名的大户,姓玉,与当今皇帝有些关系,最主要的是玉家在江陵城里经营盐号,全城有一多半的盐号是玉家的,其余小户所卖的盐也是从玉家进的货,所以玉家之富,在江陵城虽然称不上第一,也是排在前几位的大户人家。为此,玉家对他请的西席也不薄,凡是通过第一关者,可获得百两银子;主人认可,做了玉家的西席,每月可有百五十两银子的收入;如果教得好,孩子有出息,主人还会给以额外的奖赏。两个儒生所考仅有三个题目:一文一诗一联。已经有十多个读书人应试,没有一个人通过三题,不是文差就是诗差,就算诗文全通过了,考查急智当场对联也没有人过关。
哑钟不以为然,不等大汉呼叫“下一个”,他已经从刚才出来的儒生身边挤进去,闪身通过了壮汉的防线,引得身后一干读书人吵嚷起来。
“学生钟声,字鸣,想求此西席一职。”哑钟觉得哑钟之名不雅,自己临时取了一个名和字,拱手施礼,大声说出来。
两个老儒一个方脸,长须、浓髯,头巾土灰色,看去表情有些阴沉沉的;一人长脸,少须,面上正气浮现,目光更加正而不邪。当两人看见哑钟,眉眼似乎闪了一闪,长脸老儒还是挥手令黑衣汉子别管,让钟声参加考试。
“考试不问姓名,只要回答我们两个人三个问题及可。先诗,后文,最后对一联。”
“学生已经问清楚了。”
“如此请以水为题,咏七绝一首,押山韵。”
“押山韵。”钟声随口问一句,但看两老的表情,他就不想多问了。钟声脑中急转,人已走向坐位。刚才坐下,脑子里已经有了佳句,口中朗声吟咏:“江上飞舟共午眠,同饮圣泉会飞仙。轰然一声才惊梦,悠悠几缕魂绕山。”
“噢,你是从三峡来的?”长脸老儒点了点头问。
“学生确实从三峡来,因为有感,所以作来比较容易。”
“以水为题,作韵文千字。”方脸老儒不等钟声再说,已说出下一个题目。
对此,钟声已经是轻车熟路,不用多想,已将水从河水、江水、海水,直至滴水写清楚,再论及水形、水势等等,再在其中掺和一些佛道理论,一篇韵文就成了。
方面老儒展看一遍,盯着钟声问:“你本是儒门传人,为何信佛传道?”
“佛道之理与儒门之理大同小异,如果说文中有佛道之说,圣人也不为圣人,而是修道之人,或是证果之人了。”
“哼,果然好学识,希望还能让老夫两人满意!”
“只要先生给弟子机会,弟子当努力不使先生失望。”
“很好,希望你能言行一至!听清楚,老夫上联已有了:江陵城中一婴降,呱呱坠地报四方。不为名利争富贵,只为救世苦一场。”
钟声听了这个上联,一时间想不起如何应对,面上不由浮现三分苦笑,站起来也不多说,转身就想走。
“年青人如此没有耐心,实在是我儒门之不幸!”
钟声扫了方面老儒一眼,心中一动,站定脚步,再想长脸老儒的上联,“似乎是写一个人的一生,而刚才他又问过自己有关佛道的问题,莫非此联与佛道有关?”钟声想到这里,又注视了两个老儒一眼,转身走回案后,提笔疾书:“玉皇大帝贬神仙,争吵无定说前缘。皆因尘心留不住,飘然一心降凡间。”
“弟子只此一个下联,如果不行,弟子只好抬腿走路了。”钟声写好,看了一遍,目注两个老儒说。
“意思是对了,工整尚差。”长脸老儒看了看,似乎好好品味了一下,点了点头说。
“如果弟子对丈工整了,弟子的下联就不合格了。”钟声听了老儒的话,不由恍然大悟,心中更加有底,微笑着回答说。
“好,很好!玉和,带这位公子进去见大夫人。”长脸老儒大为欣赏地说。
黑衣汉子中走出一个长像墩实的汉子,拱手向钟声一礼,说声:“公子请随时我来。”直接向大门边的小门去了。
钟声拱手向两个老儒一礼,说声“多谢两位先生!”紧跟上玉和进门去。
走进门,迎面是一堵照壁,上面书有一个大大的“剑”字,下面是一些盆栽的花,开得红红绿绿,白白黄黄的,将一堵照壁映衬得十分鲜亮;转过照壁是一个院子,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只有院中花坛里的花开得热,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几乎将院子塞满了鲜花和花香;也因为花,院子里“嗡嗡”一片,入耳就使人头脑发昏,几欲入睡。
钟声见了满院子的花,忍不住停下来,向跟着他停下来的玉和说:“你们这里的花真不少,我都有些叫不出名字来了。”
“这些都是几位夫人让栽的,据说后园里的花更多,以后公子如果留在我们这里,当有机会入园赏花。”
钟声听了玉和的话,不由将玉和好好打量。其人长像虽然粗,可不是一个下人,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或是读过几天书的人。
“公子不用奇怪,我以前也读过一些书。”玉和看出钟声对他起了疑心,主动说明自己的情况。
“如此就对了。我们进去吧。”
玉和也不想多说,从左边穿堂将钟声引进内院去。
二院更加象个花园,并不象一般人家仅是一个坝子,即使栽上花草树木,也仅只栽在花坛里。总之,二院不是院坝,完全就是一个花园,中央是一个层叠的花坛,高有五六尺,最上面是一株南方才有生长的铁树,高有一丈,枝繁叶茂,将一个不小的花园荫蔽得一地的浓荫。
钟声给这一家人的花园吸引,没有精力和玉和说话,跟着玉和,让玉和将他带到正堂。正堂外面站住两个婢女,玉和与她们说了两句,转身与钟声略微一礼就出去了。
两个婢女长得不错,身材高条,腰细一握,眼睛水灵灵的,走出去一定给人误会她们也是小姐。钟声为此多看了几眼,却没有想到自己一双眼睛有一些古怪,灼人的目光更让两个婢女全身不自在,如同没有穿衣服,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三分女儿态。两个婢女虽然芳心差怯,也在打量钟声,见钟声身材瘦高,人又俊美,目光让人心慌,她们就不由粉面羞红,当钟声向她们行礼,她们就急忙转身,留给钟声一个背影一个侧影。其中一个脑子灵活一些,芳心受不了,干脆退进门去,留下另一个婢女应付钟声。钟声对此有些不解,心中还在暗怪婢女,“她们啷个了,杜姐姐、付姐姐她们为什么不象她们一样,她们怕什么羞呢?”钟声想找出一个答案,更要在婢女的削肩蜂腰和肥臀上巡视了。那个婢女就苦了!她不用眼睛,背后也好象长了眼睛,看见钟声一双灼人的目光,烫得她心底发热,心儿发慌,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种她这一生从来没有感觉过的惊慌。
还好!就在这时候,另一个婢女在门里温柔地说:“先生,夫人请先生相见。”
钟声听到婢女的招呼,也没有多想,一闪就站到门口,眼里现出一间华丽的大厅。大厅上首是一幅山水长江,下面是一张精工制作的八仙桌,两边各有一把精制大椅子;右边椅子上正坐着一个年约三旬的美貌贵妇人,丰腴的体型,白晰的肌肤,眼睛更加放射着融金化铁的魅力;在贵妇人左手边站住一个十四五岁的美婢,瘦高体型,瘦长的脸,她整个人就瘦了一些;下面分两边站住一些仆妇,左三右二,高矮胖均有,但都是美貌佳人,衣着光鲜而得体;进门处还有两个婢女,似是专门传送消息或是找人的婢女。钟声虽然自幼生活在城里,只是巫山城太小,更没有如此富裕的人家,华丽排场的地方,即使见过如杜玉烟这种美女,也没有在一个大厅里见过这么多的美人儿,因此钟声一时间也看得呆了,忘了行礼,忘了进去。
屋里,堂上的贵夫人,堂下的仆妇婢女,一时间也没有想到招呼钟声进去,因为钟声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在她们想来,能够通过本城两个有德老儒考核的人,即使不是老儒,也该是一个中年人,或者年过而立的人;长像方面,即使值得一观,绝不会有什么突出之处。谁曾想,一切全在她们预料之外,似乎这天下的人一时间全都成了俊美人物!
钟声也确实不弱,身长八尺,手长腿长,再套一身蓝色儒装,有些肥大,却又不突出,反而增添了几分儒雅;更可取的还是面像长方,天庭饱满,鼻直如梁,唇薄而红,再在白晰红润的面上突出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即使是男人看了也只有摇头的份;而头上的发髻冲天一把,用黑巾扎起来,自由地披在身后,看去就不是一个先生,而是一个武生了,也因此使他全身向外放射着活泼,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任是谁见了也会为这种活力所感动。
钟声在厅堂门口一亮像,屋里的女人全都芳心发热,遍及全身,扩及粉颊,充盈美目,看上去更加美丽,更加光彩照人。
“学生钟声,拜见夫人。”
钟声心里总算没有邪念,只是有些惊奇、胆怯,稍微镇静后,已恢复他的潇洒,大大方方地躬身施礼,自报名号。
“噢,请进。”贵夫人慎了慎,站起来浅福一礼。
钟声大步进厅,直到夫人面前一丈才站定,再次躬身施礼。
“不用客气。妾身想问一句,看先生的打扮是武人,并非读书人,而本宅所请的是一位西席?”
“夫人所说不错。学生读书不成,学剑护身,仅知一点文武皮毛。刚才在大门外,因一时兴起,又身无分文,才想起进府挣几两银子,冒昧应试,承蒙两位老先生看得起,让学生过了他们那一关,说是再经过夫人这一关就行了。”
“确是事实。”贵夫人注目钟声片刻,扭头向身边婢女说:“玉珍,为先生设座、备案,本夫人要看一看先生的文武二道。”
那个婢女没有动,仅是向门口挥了挥手。
贵夫人没有理会婢女的异样,仅是秀眉微皱,又问钟声:“先生年纪似乎不大,可知应征入府是为人师表?”
“学生年纪确实小了一些,不过学生以许正因为年纪小,容易与孩子们勾通,可能更容易引导孩子们向学。”
“先生的话也不无道理。”贵夫人沉吟少顷说:“先生既然信心十足,那就先回答一个武学问题:何为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实无相?”
钟声听说,不由仔细打量贵夫人,这才发现贵夫人并非一般不通武事的贵夫人,而是一个修为高深的武学高手,她面上所浮现的紫气说明她修习的是道家一类功夫,应该不是邪恶之辈。钟声有此看法,心中衡量了一下,即以平淡的语气说:“虚实仅是因时因地而用,实可化虚,虚可化实,虽仅二元,却可以千变万化,所以虚实无相就是虚实融为一体,无所谓虚实之意。”
“然则如何才能做到融为一体呢?”
“此理说易行难,不通无相,难以融汇虚实,正如水与冰,静与动,没有热与冷的变化,没有力的加减,就不会有二者的互易。因此无相即如热气与力量,虚与实必由无形无象获得,否则必为人所知,再无虚实了。”
“无相又如何呢?”
“夫人,学生对此无能为力,只有告辞了。”钟声心念一动,不想多谈此事,拱手行礼,以退为进。
“慢”贵夫人急说一个字,立即又说:“本夫人最后两个问题仅是测一测先生深浅,并非考核,所以先生已经算是过了武关。而且本夫人真有点儿喜出望外,仅从先生所答的两个问题,已足见先生的学识渊博了。”
“学生却深感汗颜!”
“此事非关先生,还望先生原谅一个做母亲的急迫心情。”
钟声听说,不好再说什么。这时候,门口的两个少女搬来一案一桌,匆匆放好,退下去了。另外两个少女又把文房四宝放在案上,急急退回自己的位置上去。
“先生,为了堵人口舌,妾身只能再出一题,请先生对答。”
“夫人请,学生尽力而为。”
贵夫人不再多话,随口吟出一个上联:“望南雁北飞,芳心千重浪。”
钟声听了这个上联,心就不由下沉。此上联不管何来,仅从贵夫人所吟口气,那就是她心中真实写照,别说钟声年纪幼小,没有这样的体会,即使他有同样的体会,也难对得符合贵夫人的心意。钟声皱眉,苦思良久,在厅中走了三转,最后才深叹一口气,下定决心,将自己所想下联说出来,不再计较对错了。
“看蚂蚁搬家,何曾计较分毫。”
“唉,先生此联虽有不足,意境也是有了!难为先生,先生如此年纪,自然难以感悟妾身心情,更难参透妾身心意了。虽是这样,妾身还是要感谢先生的劝慰!确实,人生在世,如水中浮萍,天上浮云,聚散不由人,际遇更不由人!”
“学生确实不了解夫人的心情,不敢乱对,只能劝夫人凡事想开一些,正所谓退后一步自然宽。”
“很好!玉珍,你亲自领先生去听花小筑。”
“夫人。”婢女小声提醒。
“不用多话。那里清静,正可供先生读书,孩子们也有地方玩耍。”
“婢子遵命。”婢女不再多说,轻步向门口走去,没有看钟声一眼。
“先生请随玉珍去,今天先休息一下,明天再请先生与孩子们见面。”
“如此学生就告辞了。”
“先生不用客气,请。”贵夫人站起来相送。
钟声退出厅堂,见那个瘦高姑娘已等在走廊上,忙上前行礼。姑娘不等钟声走近,已经红着脸扭身走了。钟声没奈何,只好跟上去,口中还是不想停下来,随口说:“玉珍姑娘,我叫钟声,字鸣,你以后可以叫我的名字。”
“知道了。”姑娘悄声丢下一句,脚步走得更快了。
姑娘没有向前走,直接从东厢穿堂出去,经过一个天井,来到屋后花园里。钟声眼前一亮,满眼的花红柳绿,真让他有些目迷五色;再远些的地方又是一座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小楼,处在万花丛中,如梦中的仙境。钟声在花园中没有走几步,已经有些喜欢这个地方了,真想扑进花丛中去,做一只采花的小蜜蜂,即使不能做一只蜜蜂,也要做一阵风,掠过花朵儿,与那花香花魂融为一体。婢女看见钟声的表情,有些想笑,又不好意思笑,满腔的羞怯也消退许多,觉得钟声确实只是一个孩子,没有什么让自己害羞的。她有这样的想法,话就多了起来,开始与钟声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
钟声与婢女玉珍说着话,很快从东边转过大院后面,来到西面,直到一座小楼前才停下脚步。小楼仅有上下两层,雕花窗户,镶钳水晶,看去明光光,亮晶晶;楼里静悄悄的,不见人影,不闻人声,大门敞开着,让人一眼就能看见厅堂上的布设;厅堂上首是一幅对联:私心一角存天地,公义何曾问春秋。横批是“听花小筑”四个字。
钟声对这一幅对联大为不解,心中推测了几种想法,还是觉得不是路,他就忍不住问玉珍姑娘:“私心与公义,存天地与问春秋,与听花小筑有关系吗?”
“我可不懂,这都是老爷写的。”
“噢,你家老爷是做什么的?”
“这你可别问我,以后你也最好不要多问,我是为你好。”
“多谢姐姐!”
“玉贝、玉珠。”玉珍姑娘不答理钟声,向屋里娇声呼叫。
“是玉珍姐姐。是夫人找我们吗?”厅门口闪出一个身材高条,园脸的姑娘,约有十四五岁。她一眼看见到钟声,只看了一眼,粉脸就涨红起来,忍不住低下头去。
“夫人吩咐,以后我们府中先生就住在听花小筑。你们要好生侍候先生,不可怠慢先生,如有需要直接找我说,或是向夫人禀报。”玉珍看见婢女的表情,漂亮的粉脸上立刻浮现三分不悦地说。
“玉珍妹,这里只有老爷才能居住。”厅门里又闪出一个长像墩实的姑娘,年纪可能超过十七八岁,表情也沉着冷静,秀丽清爽的脸上还有几分严肃。
“夫人这样吩咐,我只是带先生来住。”
“好吧。先生请进。”年长的婢女注视钟声少顷,面色转和,侧身站在厅门边,躬身伸手虚引。
钟声转身向玉珍姑娘拱手道谢,这才向两个婢女打招呼。
玉珍姑娘又叫着钟声,低声说:“先生最好不要乱走,特别是南边,没有奉招,千万不要去。”
钟声一时不明白,正想问清楚,玉珍姑娘已经转身走了。
“先生,请进吧。”大的姑娘再次相请。
钟声谢过,这才走进厅去。厅里除了上首一几两椅,余外别无杂物;壁上有几幅字画均是唐时名家笔墨,如韩、柳等。钟声在左边椅子上坐下,发现大姑娘面上有异,这才想起先前她说过的话,已明白她脸上变色的原因了,口中笑着说:“我只是暂住,以许有些失礼。”
“先生既然住进来了,楼里的一切自当随意使用。”
“如此就好。”钟声心念一转,也不再和她客气。
就这时,小的婢女献上茶来,钟声不客气地接过,立刻猛灌起来。他的肚子不争气,一口茶入口,“咕咕噜噜”地大叫起来,羞得他面上沉不住气,涨得彤红。两个婢女先还没有明白过来,想一想明白了,又不好发笑,那种表情真是娇美极了。
“我、我已经有三天没有吃东西了。”钟声脸热过后,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大大方方地说明自己的情况。
“玉贝,你去拿些糕点来。”大的婢女笑说。
小的婢女立刻忍着笑,涨红着脸走了。
“姑娘该是玉珠,我以后就直呼名字了。我姓钟,单名声,字鸣,姑娘随便怎么称呼都好。”
“钟声,真够响亮的!”
钟声自然听得出姑娘的意思,不以为意地说:“我要不是没有银子吃饭,也不到你们府上应征了。”
“先生真是老实人。”玉珠这话没有嘲笑之意,确实只有赞赏的意思。
“我不是老实,只是实话实说,何况也不必隐瞒姑娘。”
“我也瞒不了。看你的样子只有十六七岁,又不是穷人出生,为啥子三天没有饭吃,真没有银子了?”玉珠见钟声好说话,年纪又没有她大,她就有些做姐姐的感觉,陌生之意很快消失,说话随便多了。
“我跟一个朋友出来走一走,在长江落水失散了,银子在他的身上,我就自然没有银子吃饭了。”
“原来是这样。那你在府上做西席一定时间不长吧?”
“恐怕要做一两个月。”
“这样就好。”玉珠放心地说。
玉贝适时端来一些糕点,什么绿豆糕、芙蓉糕、玫瑰糕等等,堆了一大盘。玉珠看了,目光大亮,注定玉贝,面上浮现三分讥笑。
“我——先生可能真的饿了。”玉贝粉面羞红地悄声说。
“我确实是饿了。多谢姑娘!”
钟声接过食盘,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两女看见钟声的吃像,真有些不相信是一个应征入府的西席所为。
钟声在听花小筑住下来,先美美地睡上一觉,等醒过来,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玉贝和玉珠等在门外,一看见钟声开门,不由都美目如灯地罩定钟声,迫使钟声不能不自己检查一下。
“嘻,我真不相信你是来做西席的!自己说三天没有吃饭还算了,一吃就赛过几个人吃的量,连睡觉也比别人能睡,一睡就是一夜又半天。”玉珠立刻笑着说,脸上也不由自主地浮现几分疑惑。
“我习惯了。前不久还一睡几天呢。”
“愈说愈骗人了!谁能一睡几天,你是死人吗?我看呀,最少还要等上七八十年。”
“玉珠姐,夫人还等着呢。”玉贝有些心酸地提醒说。
玉珠表情一慎,狠瞪玉贝一眼,转向钟声,将手中捧着的衣服冠带给钟声说:“把这些换上,你这一身就不用穿了。夫人在楼下大厅里等你,说是不许叫醒你,但你也别让夫人久等了。”
“多谢姐姐!”
玉贝没说话,挤开钟声,将一盆水端进去,让钟声洗漱。
钟声换上一身紫锦绣花儒装,再出现门口,两女看见就慎着了,望着钟声,表情十分古怪。
“我又有不对吗?”钟声自我检查一遍,没有发现哪里不对,便有些不相信地问。
“我——没有。快跟我们去见夫人吧。”玉珠闹了一个大红脸,丢下一句话,低头扭身走了。
玉贝似乎也没有好多少,一句话也不敢说,紧跟玉珠如逃跑似的走了。
钟声昨天、今天连续遇到这样的事,已经有些明白众女是为了自己脸红,想到这些,他的脸也不由发热。再则,他已经渐通人事,心中便产生一种说不明白的激|情荡漾。他见两女已经下楼,忙收摄心神,强自镇定,暗运功力,调匀呼吸。
钟声走进厅门,昨天见过的贵夫人已经在椅子上坐定,正一个人独自品茗;旁边是玉珍姑娘,正在与站在厅门口的玉珠以目交流。
“先生睡足了吗?”贵夫人一看见钟声,便站起来笑问。
钟声见她已经不是昨天的打扮,换成了一身嫩绿锦衣,腰束同色丝绦,坦胸露臂;脖子上是一条珍珠琏,胸前最大的一颗足有母指大,手腕上也各有一串珠琏,将她光洁的肌肤和玉面映衬得更加娇艳;她虽然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佳人,粗看也仅只二十五六岁,眼中流光闪烁,更让人觉得她活泼娇艳。钟声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打扮的美人,一时间有些呆愣,只是他向来沉稳,还是机械地拱手行礼。
“不好意思,让夫人久等了。”
“不用客气,坐吧。上茶。”贵夫人自己先坐下来,伸手让钟声在左边椅子上坐下。
钟声自幼受齐已教导,不是不懂礼貌,见贵夫人已经相邀,他就不好推辞了。他接过贵夫人递过来的茶,轻饮一口放下,再次拱手称谢。
“先生不用客气。妾身姓张,玉府大夫人,先生以后可以冠姓,叫妾身一声张夫人。”
“学生遵命。对了,夫人可否让学生见一见贵公子?”钟声见张夫人一双美目在自己面上闪来闪去,很不自在,忙转过话题说。
“不用急,等先生用过早餐,妾身再吩咐他们来拜见先生。”
“如此学生就不客气了。”钟声站起来说。
“妾身也未曾用餐,正好请先生相陪。玉珍,你们去准备吧。”
玉珍听说,面上有些异色,向钟声使了一个眼风,才答应一声招呼玉珠、玉贝出厅去。
“学生不敢当。初进贵府就承张夫人如此礼遇,学生真是有点受宠若惊。”
“格格,什么受宠若惊,我是自己吃饭无聊,才让你陪我,你就真的酸死人了!对了,你似乎会一些武技,我怎么看不出来?”张夫人一改说话的语气笑说。
“夫人以许高估学生了。”钟声听了张夫人的话,心情也放松一些。
“你可别骗我,本夫人可是见过修为高深的人。”
“学生可不敢。”
“敢不敢还难说,不过你这个人还真让我看不透,以你的年纪大不应该。说你的修为高不可测吧,又似乎不可能;说你没有修习过武功吧,你又明明修习过武功。”
“学生确实学过一些三脚猫的功夫。”
“不管你三脚猫还是四脚猫,总之我会找时间试一试你。还有,我府上共有七位夫人,她们中有四个人会武,有两个人还修为不弱,你最好在她们面前假装不会武。你会武的事,除了我,最好别让任何人知道,让她们认为你不会武最好。”
“学生遵命。”
“我是为你好,你可别不识好人心。”张夫人眼目流光地注视钟声说。
“多谢夫人!”
“好啦,别再说这样的废话了,再说我可要生气了。”
“学生——”
“又不听话了。”
钟声无言,对张夫人炽热的目光更加有些承受不起,还好!玉珍三女很快就回来了,带回来六个大食盒。钟声为免与张夫人说话,更在张夫人过份殷情相劝下,几乎一个人吃了六个大食盒里的食物,待坐下来品茶,他已有些觉得腹涨如鼓了。张夫人十分满意,吩咐玉珠去将自己的一双儿女,以及其他五个孩子带到听花小筑来,她就带着玉珍和钟声去花园里消食。
花园里很安静,两人并排散步,身后跟着玉珍。钟声身材高大,张夫人身材也不矮,虽仅及钟声头脸,已是女人中的大汉了。可是,张夫人偏要装小鸟依人,紧靠钟声,将一双硕大的淑||乳|,时隐时现地展现给钟声,似乎不是有意,又似乎是故意。钟声吃饭时就发现张夫人有意卖弄,此时更不敢偏头看一眼张夫人,只能向路边让,却怎么也让不开,反让张夫人差一点挤进花丛中去了。到了这时候,钟声少年天性再也压制不住,不但呼吸急促起来,闻之如抽风箱,心儿更加跳荡如鼓,说难受不难受,说好受就更加谈不上,总之这是他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奇特感觉。更使钟声羞与人言的是腹下那一根东西,以前只是早起时竖起来,其坚如石,必定运气三转才能消下去,此时它又不听话了,无原无故地长大长长起来,硬篷篷地竖起来将裤子顶起来,外面的长衫也遮它不住。钟声暗中羞愧,虽然有张夫人骚扰,还是暗中运气止消,却没有一点作用。张夫人说来也巧,举起手来指一指钟声身边的花,收回手去时就轻轻地碰上它,虽仅一扫而过,已使钟声全身热流闪射,乱冲乱撞起来。
“格格,先生,这盆花可真是好吧?”
“好、好、好!”
张夫人似乎也觉得不是时候,至此离开钟声,上前一步,口中说一些花花草草的事,再没有一点儿异样的举动。钟声先还长出一口气,时间不长,他心里又生出几分希望,说不清楚,更理不明白。
回到小楼,七个孩子已等在厅里,另外还有两位二十多三十岁的夫人坐在椅子上。七个孩子中,年纪最大的是个男孩子,已有十一二岁了,长得十分俊美,面上没有一点儿好学的意思,一双灵活的眼睛已经将他的性格表现出来了;其余三男三女,都有七八岁年纪,最小的已有五六岁了。
张夫人见他们把小厅塞满了,面上不由浮现三分不悦,扫了上首两位夫人一眼,向七个孩子说:“这位就是娘给你们请的先生,你们自报姓名,行过礼,就各自玩去吧。明天早晨起来,去西厢等着,正式由先生给你们讲课。”
“娘,这小子配做我们的先生?”大的男孩子第一个直问。
“配不配娘不知道,从明天起由你们自己去考查吧。”张夫人回头扫了钟声一眼说。
“只要娘不怪就好。”
“娘给你们请一个年青的先生来,目的就是为了降住你们,你们只要能够难着他就是你们的本事。”
“好。我们走。”
“回来。为何不行礼?”张夫人笑叱。
“娘,你已经说过了,只要他有本事降住我们,我们就拜他做先生。”
“好说。如果少爷能够回答我这个问题,我这个先生即刻就不做了,抬腿走路。”钟声人虽然长高了,还是一付孩子王的天性,对大孩子的话并不生气,心中一动,已经有了对付他的办法。
“什么问题,只要不是子曰诗云?”
“不是。我这个问题是什么东西只能加不能减?”
“哼,我们可不是乡巴佬,没有见过世面!如此简单的问题也拿出来考我们,我们拒绝回答。”
“当然,不回答是最好的回答,更是掩饰自己愚蠢的好办法。”钟声神色不动地说。
“玉武,做人最忌的是不讲信用。你既然要先生出题就该回答,如果不回答就只能算是你输了。”张夫人笑着说。
大男孩是张夫人的亲生儿子玉武。他见母亲逼上来,再不敢使赖,目光移向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子。
“先生,他们是不是可以代答?”张夫人发现儿子搞诡,忙笑着问。
“谁都可以回答,由此可以判定一个人的急智。”
“好,玉第,你哥看你,说明你比他聪明,你回答。”张夫人点上男孩子。
“大娘,我还没有想起来。”
“没有想起来就想。今天你们七个人:玉武、玉桂、玉林、玉第、玉香、玉红、玉乙,全都得有答案才能走,否则都给我在厅里站住。”
“娘,我们可以随便说一个答案。”玉武撒赖说。
“只要少爷从此不怕扬名。”钟声抢着说。
“对,为娘负责让全府上下的人知道他。”
“大娘,我猜想是花。”玉林小心回答说。
“为何?”钟声抢着问。
“花从草开始长,不能减少,减少就死了。”
“对,应该是花。”玉武大喜,大声叫嚷着说。
“玉桂,你也说是花吗?”张夫人似乎也在想,问话象是自言自语。
“娘,不是花。花可以落花落叶,最后还长出果实呢。”
“你又猜的是什么呢?”
“女儿认为先生的问题没有答案,世上没有只能增不能减的东西。”
张夫人听了这话,真的不敢肯定了,转向钟声说:“先生——”
“夫人,这个问题有答案。不过,玉桂姑娘十分聪明,她这是反客为主,不想回答问题。”
“哼,走着瞧!”玉桂给钟声揭开阴谋,立即娇叱起来。
“姑娘( 武圣传奇 http://www.xlawen.org/kan/4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