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墨路传说 > 墨路传说 第 10 部分阅读

第 10 部分阅读

    刺穿了身前的老者,老者不敢直视,低下头说:“我认为最多五年。”

    “太久。”白发人沉默许久不出声音。

    “古剑那边怎么样了?”

    “殿主放心,古剑门一切尽在控制之中,只要我们把玉佩牢牢留在手中,古剑就要听我们摆布。”

    “恩。”那人满意的点了点头。

    “让婉儿跟着耀然。千万不能让他出事。”白发人沉吟了一下,做出了最后的指示。

    “还有一事。”

    老者没有打算离去,沉吟了一下说道:“我觉得万鬼幡在赤阴老祖的手中,这也是他不肯归顺的主要原因。”

    “当真?”白发人听到万鬼幡,忽然兴奋了起来。

    “差不多,虽然蛮荒郡没有传出消息,但是那日黑纱遮天以后,蛮荒郡确实戾气加重了很多。我猜万鬼幡必在蛮荒郡。”老者肯定的说。

    “赤阴老祖竟然给我来这套,哼。你下去吧。”

    山洞内转眼只剩一个人,白发人面露狰狞,眼睛里布满血丝:“柯儿,我就要快给你复仇了,天下就快是我们的了,你再等等,再等等。”洞内阴风忽然怒嚎起来,仿佛厉鬼哭泣一般摄人心魄,久久不能平静。

    洛州城周围的众多小镇,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每个小镇都只有一条独立的主街道,因此小镇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拥挤不堪。

    商量着要去京州城的易水寒和江洪没出墨渊多久便在一个名叫“日落”的小镇被三个身穿灰色僧衣的僧人截住了。

    易水寒和江洪警惕的将手伸出,以防三人突然发难。

    “易施主,老衲乃尘灭,这两位乃我的师弟尘宗,尘扬,我们来的原因是因为主持方丈想请你前去一叙。”那中间以为稍微年长的僧人,双手合十,诚恳的说。

    “呵,万佛寺?尘落大师真给面子,因为我一个碌碌无名之辈竟然出动万佛寺三名尘字辈的高僧。”也许是因为古剑山上尘归、尘起两位高僧对他和魑魅出手的原因,易水寒对佛门之地竟然有些厌恶。

    “阿弥陀佛……”尘灭宣了一句佛号。

    “易施主早已名动四方,墨魔双休的不世奇才,主持方丈也是久仰大名。特此约见。”

    “怕是要囚禁我吧,我要是不去呢。”易水寒冷笑一声。

    “那老衲可就要强行带你走了。”尘灭皱了皱眉头。伸出了挂有佛珠的手。

    “水寒,别冲动,万佛寺乃九州圣地,尘字辈八位高僧,这尘灭乃除了尘落主持,与尘归大师外万佛寺尘字辈第三强的强者,而且万佛寺之所以派三人前来,肯定是怕魑魅生变,“三人伏魔阵”正是魑魅的克星。不如我们随了他们,想他堂堂万佛寺主持也不会刻意跟我们这些小辈过不去。”江洪拉了拉快要愤怒了的易水寒,及时的阻止道。

    “大师,我们去就是,都说灵山乃齐州最神秘的地方,正想去走走,借这次机会岂不是更好。”江洪赶紧抱拳答道,生怕有变。

    “师兄,一旦他们对魑魅下手怎么办。”易水寒跟在江洪后面小声的问道。

    “放心,我在灵山下等你。不会出事的。”江洪安慰易水寒道。

    五人的脚力,江洪最慢些,易水寒抱着睡着的魑魅停了下来,等了江洪一会儿,那尘扬大师竟也慢了下来,远远地跟在了二人的身后,易水寒也懒得点破,一路上倒也平静,五人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赶到齐州境内。

    南国风光里总是夹杂着佛门气息,佛宗文化根深蒂固,在每一个村落、小镇里,大大小小的寺庙随处可见。伴随着南国独有的温风,徐徐的吹在脸上,易水寒觉得时间都好像变慢了。

    越靠近灵山,民风越淳朴,建筑也越气势庞泓,整个灵山仿佛矗立在仙境一般,不愧是万佛之国,灵山之上的丝丝白云里都透着金光,好一个万佛寺,易水寒心中暗叹。

    江洪在临近灵山的一个小镇便和易水寒分开了,约好了再见面的地点,易水寒将怀里的魑魅扔给了江洪,魑魅呜咽的叫了几声,明显的不愿意跟易水寒分开,但是却没有挣脱江洪的怀抱,易水寒心中不舍,凑上前去,轻轻的拍了拍魑魅的头。“乖,我很快就会出来的。”

    “放心吧。”江洪伸手拍了拍怀里的魑魅,魑魅厌恶的白了江洪一眼,但却使劲的舔了舔易水寒的手。

    “师兄,那我走了,你自己小心。”易水寒对江洪始终心存愧疚,对于这个像兄长一样的人,他心里只有感激,所以他不希望江洪出事。

    “你也放心吧,好歹我修真的时间比你长,平安回来。”

    易水寒微微点了点头转身离去,但是却没看见江洪眼神里流露出的愧疚。

    通往灵山山顶的路是石阶铺成的,一块块几丈长的石头堆叠在一起,一眼竟然望不到尽头,爬了半天竟然像在原地一般。而那几位高僧却都执意要步行上山。

    终于在夜幕压下来的时候石梯终于到了尽头,顺着石梯望去,一尊巨大的是想远远地矗立在灵山之巅,奇怪的是这尊石像却并非是尊佛像,远远地便能看出那是长如瀑布般的头发直落脚跟,逐渐靠近,那石像也原来越清晰,只见那石像右手拿着一本似书非书的石卷,左手指向远方,眼睛顺着那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不知在思考何事,慢慢的易水寒的目光渐渐地与石像的眼神交汇,一种熟悉的感觉悠然而生,再也不想移开目光,胸前的玉佩也忽然热了起来,逐渐滚烫。

    “易施主。”尘灭大师喊了一声还愣在石阶上的易水寒,易水寒仿佛从睡梦中惊醒一般,惊出满身冷汗。转过头,却又再一次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张开的嘴仿佛能塞下一个鸡蛋。万佛寺仿佛凭空出现一般明晃晃的屹立在易水寒眼前,易水寒的眼睛里瞬间被金色填满。

    尘灭骄傲的看了一眼易水寒,看到了易水寒吃惊的表情满意的点了一点头。

    给读者的话:

    第二卷伊始,宏大的场面慢慢铺开,小玖保证会让各位看官满意,请放心收藏,多多推荐

    〖

    第三十八章 天鉴

    “吱……”这万年古寺的大门被慢慢的打开,映入易水寒眼帘的便是无数的万佛寺弟子,**着上身,静坐在一块块禅木之上。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随三位高僧从他们身边穿过,他们仿佛浑然不觉一般,动也不动。

    再向后看去可不就是万佛寺的主殿,高越数十丈的宝殿之上挂有一块不知何材料制成的牌匾,“大雄殿”三个字虎虎生威,仿佛神来之笔,易水寒觉得就连与禹归崖上的墨渊两个字相比也不遑多让。再看那大雄殿的大门被四个小僧合力推开,迎面而入的便是那一尊尊殿内贴金雕花三座大佛像:中间一位脸若圆盘,微笑示人。右边以为手持琉璃瓶,身体向前弓。左方一人,手持木鱼做敲打状。

    三尊佛像前,则站着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执持法器。两侧排列十八尊神态各异、眉目俊朗的罗汉塑像。

    再往前走才发现,大殿之内的墙壁上画有数福罗汉朝毗卢壁画,整个大殿浑然天成,气势逼人,让人肃然起敬。

    易水寒竟然没有发现大殿之中坐着一个人,那人身披红黄两色袈裟,静坐不语。

    “主持师兄。”尘灭走进,轻轻的喊了一声,那人应了一声慢慢的站起了身。

    易水寒发现此人的两只耳朵竟然快要及肩,宛若两个扇子。

    “乃大德也。”易水寒心中惊呼。但是手上的动作却没有慢,双手合十深深的鞠了一躬。“多谢尘落方丈。”

    “哦?为何要谢我?”那尘落哈哈笑道,饶有兴趣的看着易水寒。

    “万佛寺内没有其他人,水寒很是感谢。”易水寒诚恳的说。

    “我万佛寺言出必行,行之必鉴,你多虑了。”尘落弓起的腰慢慢直了起来,易水寒竟然觉得他在这一瞬间高大无比。

    那尘灭三位高僧此时已经退了出去。

    “让您见笑了,像我这种人,时刻都要小心行事的。”易水寒自嘲的笑了笑。

    “易施主是否见过一块圆形玉佩。”摇了摇头,那尘落大师画风一转,语气里竟然有些紧张,微微的喘着粗气。

    “哦?什么玉佩?”易水寒心中忽然冒出一丝警惕,年少时玉佩引发的血债压的他喘不过气,仿佛一片逆鳞挂在自己身上,自己绝不会让别人打它的主意。

    这一刻眼神的挣扎却被尘落看在了眼里。

    那落尘大师不在追问,而是指着中间的一尊佛像问道:“你知道这尊佛像是谁么?”

    易水寒摇了摇头。

    “此尊乃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尘落大师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万佛寺千年传说这释迦牟尼佛却并非万佛寺第一任主持。”

    易水寒心中大惊,“那第一任主持是?”

    “他不是个僧人。”尘落语出惊人。

    “什么?”易水寒仿佛听到了最大的一个笑话,天下佛门本源的万佛寺的创始人竟然不是僧人,这件事如果传入修真界,必当引起轩然大波。

    “难道是那个石像上的人。”

    “你想的没错没错,传说是这样的。”

    可是易水寒却微微皱了皱眉眉头,“大师为何告诉我这些?”

    “你跟我来。”尘落带着易水寒走出大雄殿,绕过大殿向殿后走去,在一座很小的殿前停住了脚步。

    “白衣殿。”

    尘落推开了那做名为白衣的殿门,殿内无数盏蜡烛照亮的这个面积不大的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在蜡烛正中坐着一个眉毛和胡子都以斑白的老僧,那老僧消瘦无比,仿佛随时都会死掉,但是睁开的眼睛却告诉易水寒他是一个佛法和修为都已经是人间巅峰的人。

    “藏佛,此乃易水寒。”尘落大师说完便退了出去。

    大殿内久久没有没有其他声音响起,易水寒甚至可以听见燃烧的蜡烛上空气爆裂的声音,但自己却只能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因为他知道对面的老僧完全可以用一只手掐死自己。

    “我已经看着这世间变化将近一千五百年了。”那老僧声音苍老的声音第一次响起,仿佛是两块石头摩擦出的声音。

    “一千五百年……”易水寒觉得自己身上的冷汗开始向外冒了出来。

    “虽然这个世界坏过,也正在坏着,但是我从来都不认为会有一个地方比这里还要美好。”那老僧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易水寒也被这古怪的气氛所感染。

    “但是,这次它真的要坏透了。”老僧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因为我感觉的到。”

    是啊,他是万佛寺藏佛,他说的话向来不会错。

    “那应该怎么办?”易水寒皱着眉头问到。

    “这正是我找你来的原因。”

    藏佛颤抖着占了起来,踱着步子来到身后唯一的书架上,从最顶层拿下了一个四方盒子,慢慢的打开盒盖,只见一块中间像少了一块一样的玉佩出现在盒子当中。

    易水寒如遭电击,因为他发现那玉佩中间缺少的一块竟然跟他脖子上挂的玉佩形状一样。

    藏佛将玉捧在手心,另一只手伸向了易水寒,易水寒呆呆的将脖子上的玉佩拿了下来交给了藏佛,藏佛的手忽然颤抖,将两块玉佩合在了一起。刹那间一种磅礴之感袭来,温绿色的光芒耀满整个空间。

    藏佛捧着两块玉佩竟然激动地滴下了眼泪。

    “原来传说都是真的。”

    易水寒愣愣的站在原地,脑袋里充满了问号,因为今天的这一切都太怪异了,但是隐约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两块玉佩上的光满渐渐隐去,藏佛的声音也渐渐归于平静。

    “这玉佩名为‘天鉴’,世上有五块,你也看到了,可以连在一起,万佛门本来拥有两块,但是三千年前的‘大动荡’中丢失了一块,无处可寻。”

    修真界对‘大动荡’时期的事从来都闭口不言,因为他们认为,大动荡时期对修真正派来说是一个耻辱。但是易水寒还是隐隐在背地里听墨渊诸位师兄谈论起过。

    大动荡时期前正道也并非只有正道五大派,道门洞天,墨门福地,佛门寺院,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州大地上盛开。而魔道也并非“鬼神殿”一家独大,那魔道也发展迅速,百花齐放。正魔两方隐隐有势均力敌之势,双方虽然无大战,但之间小战无数,各有输赢。

    但是直到有一天这个平衡因为一件魔门的至宝出世而将要被打破了。

    正道知道如果让这件魔门至宝出世,双方的力量将不再平衡,到时候中原大地必将生灵涂炭,所以正五大派与各个门派商议在这件魔门至宝出世后拼劲全力抢到这件宝物,以免天下大乱,祸害苍生。

    话说这宝物出世前真个是天昏地暗,天空接连被黑纱遮挡五天,天地间邪气随处可见,正气荡然无存,不见天日,天空中偶尔还有厉鬼嚎叫,恐怖至极。几乎所有修真之人都聚集到了闵州城外的极西的蛮荒郡,谁知双方在宝物出世前便爆发了大战,一战便是三天三夜,传说当时血流成河,法宝兵器遍地都是,接着天下几乎所有有修真者的地方都在战斗。

    战斗终于在法宝出世前结束了,最后正道只剩下五大派,魔道的鬼神殿还有几人侥幸活了下来,但也都身受重伤,功力尽失,无论正道魔道,都没有能力收复那件魔门至宝了。

    那至宝出世后便消失不见,再也没有人见过,魔门正道也从此元气大伤,双方之间再也没有像样的大战。

    而这另一块天鉴便是那时候丢失,不知道沦落在何方。

    给读者的话:

    跟大家说一下更新时间,以后的更新都排在下午四点,与晚上六点半,若有变动还请大家谅解

    〖

    第三十九章 舍利

    藏佛继续翻开下一层木盒,约有十寸见方的玉卷出现在盒子中,温绿色的玉卷隐隐约约觉得在哪里见过。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

    “是石像手里拿的那一个。”易水寒心中惊讶,但却没有喊出声。

    藏佛轻轻的拿出玉卷,只见那温色的光芒瞬间充满了整个空间,强大的压迫感传来,压的易水寒喘不过气。往玉卷上看去,密密麻麻的蝌蚪文遍布。定眼望去,却一个字都看不懂。

    “这是上古时期传下来的的一则传说。上面记载着一个可能实现的预言,而预言的主角就是你。”

    “我?”今天已经被接连刺激的易水寒听到这句话已经蹦起了高来。“怎么可能,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父亲是一个普通人,母亲也是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是我。”

    “你姓易就证明你已经不是普通人了,而且你还有“天鉴”,所以你更和普通人没有关系。”藏佛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易水寒,仿佛想把他的一切眼神都看在眼里,一个也不像落下。

    “好吧,我承认我不是个普通人,我有很大很大的仇要报,但是那也不证明,我可以拯救这个坏了的世界。”

    “玉论上说,天鉴只有在同时拥有墨魔佛三门功法的易氏血脉的人才能开启,才能拥有可以跟“坏”做最后决战的能力,而你则是可以同时满足这个条件的唯一人选。”藏佛喘着粗气,仿佛已经消耗掉了所有的耐心,脸上的眉毛也在上下颤抖。

    “那你的意思不就是说,这个传说是我的祖先留下来的?”

    “我从来没有否认,说不定他也是佛宗的祖先。”

    “可是我不会佛宗的心法。”

    “说不定一会儿你就会了。”

    “哪有那么多说不定,哎呦……”易水寒叫着不敢相信他所知道的是事实,但是下一刻藏佛已经将‘天鉴’挂回他的脖子,另一只手顺手一拉,那放盒子的书架迅速的向前移动,藏佛顺势一推将他推向了书架后面,随后那书架又缓缓回到了原地。

    易水寒背着突来的变故吓了一跳,被推了一个踉跄。赶紧想推开那个刚才藏佛拉开的书架,发现那书架竟然坚如磐石。

    书架后面仿佛有另一个空间,靠近易水寒的有许许多多的羊皮卷,整整齐齐的放在一个又一个书架之上。

    “这是什么地方…………。”易水寒高声喊道。却没有人回答他。

    易水寒运起体内的精气,身体慢慢的飘起,俯瞰下去发这里的书架竟有几千个之多,满满的装着各样的书籍,再向上看去,才发现,在书架的上方挂着一块破破烂烂的牌匾,依稀可以看清上方写着三个字“藏经阁”。

    “原来白衣殿后面直接通往的是藏经阁。”易水寒心中稍微镇定下来。但是却被藏经阁天穹一样的巨顶所吸引。

    那是一幅庞大的壁画,连墙壁也包含在内,惟妙惟肖。从头看去只见在漫天星辰组成的天空之下,有一座高大无比的山矗立,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面对众弟子,闭口不说一字,只是手拈鲜花,面带微笑。众人十分惘然,只有摩诃迦叶发出了会心的微笑。见此,就说:“我有正眼法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易水寒被壁画上释迦牟尼的微笑所吸引,正如身后之宇宙星辰一般,那微笑仿佛一屡清风在心间吹过,让人心静心情,父亲,宁先生,李梦欣仿佛都在那清风中向自己招手。

    那壁画上的高深教义犹如一个个金黄的大字映入眼帘。“舍利弗,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舍利弗,祖佛在世,我诸弟子不起此见。若我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于佛法中虽除须发,服三法衣,现沙门像,然其内无沙门德行。如是等辈,实非沙门自谓沙门,非佛弟子谓佛弟子,而自说言:‘我是真佛弟子。’如是等人起增减见。何以故?此诸众生以依如来不了义经,无慧眼故。”本来生涩难懂的古言,此刻的易水寒却深明其意,以为然。

    不知不觉间天地以发生微妙的变化,那数服壁画仿佛活了一般在巨顶上诉说着佛门万年来的往事,一个个故事,一片片寓言,犹如一短短影像在眼前浮现,佛之无报恩义,佛之平等义,佛之爱世,仿佛如易水寒自己一般。

    藏经阁内忽然凭空出现了无数经文,密密麻麻的在空中旋转,易水寒不知何时闭上双眼,但那佛文竟都一字不落的记在心间。

    “原来这就是大般若”易水寒闭着的双眼,默然睁开,那空中的经文渐渐向他汇聚而去,在他周围旋转,越来越快,易水寒此时脑中一切空明,觉得身体中的大周天精气与小周天精气也快速运转起来,他不知道此时自己也已经在空中飞速旋转起来。那些经文开始慢慢汇聚与易水寒的小腹之中,渐渐凝成一颗金色的光球,仙气腾腾。

    万年的古殿藏经阁,在这一刻竟然开始颤抖起来。

    万佛门舍利塔的看门僧人忽然惊奇发现,那一颗颗佛门圆寂高僧的舍利,竟然在这一刻爆发出耀眼光芒,仿佛在和藏经阁遥遥呼应。

    那白衣殿里的藏佛闭着的双眼此时豁然睁开。用颤抖的双手抱起玉论,那卷由玉做成的卷,伸出右手,以指为笔,用谁也看不懂的文字在被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救世之子,舍利成。”

    最后一笔写完,天空之中似有一道佛光落下,浩荡之气弥漫而来。

    那字仿佛原先就存在玉卷上一样,新写上的字毫无违和感的存在着。

    从佛国梦境中转醒的易水寒,领略了佛门眼中的世人疾苦,从气质上仿佛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眼神也变得刚毅无比。惊奇的观察着小腹之中发生的变化,身体中蕴含着的佛门气息仿佛已经让自己变的强壮无比。

    “佛门心法果真是修炼**的无上法门。”

    再运气大小周天精气,易水寒惊讶的发现,原来自己的修为已经达到了第五境灵寂巅峰。

    但是易水寒却黯然伤神,如果当年在古剑山顶,自己的修为像如今一样,那么梦欣是不是就不会死。

    “吱……”那个通往白衣殿的书架突然被推开了,一束微光射进了寂静的藏经阁,佝偻着身的老僧,好似变得比之前苍老了很多。

    “现在你已经是开启天鉴的唯一人选了。”

    易水寒愣愣的坐在原地,这一切仿佛梦一般,或者说根本就是一个梦,但是他却不能否认这个梦确实存在。

    “大师……”,易水寒想说什么但却被藏佛打断。

    “这一切你都可以当做是传说,只是如果这世界真的需要你的时候,希望你可以记住佛所说的:爱世人。”

    默默地点了点头,易水寒轻轻的叹了口气,传说终究只是传说,如果自己真的有能力拯救那个坏了的九州,自己又怎么会犹豫呢。

    “我还有一事相求。”藏佛咳嗽着看向易水寒。

    “大师请说只要是水寒能做到的,水寒一定竭尽全力。”

    “如果有一天万佛寺有难,希望你能出手相救。”藏佛语气诚恳,连重生都能感动的佛,又怎么不能感动易水寒呢。

    “我答应您。但是万佛寺不是有您么?”

    “一千五百年了,我想地下的那些老鬼也觉得太久了吧。”无尽的忧伤传了过来。

    〖

    第四十章 消失

    “五块天鉴在你身上两块,其他的两块一块在墨渊,另一块在鬼神殿……最后一块下落不明。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

    那打开的书架又慢慢的合了上去,老僧的身影慢慢的变成了背影,最后消失在黑暗当中,隐隐的传来一声叹息。

    “藏经阁之书任你览阅,之后便自行下山吧。”

    藏经阁乃万佛寺圣地,佛经多达数十万部,修真法门更是数不胜数,藏佛竟然允许自己任意阅览,一种由天而来的幸运感瞬间遍布全身。

    金刚经,狮心印,擒龙吟,玄空拳,一本本佛门秘法躺在易水寒身前,易水寒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有了大般若的领悟,此刻这些枯燥的法门竟也不觉得多么枯燥了。

    对于某些人来说时间总是过的很慢,而对于某些人来说时间太快了,正如易水寒一样。

    灵山上的参天大树从密布的绿色渐渐变成了凋零的黄|色,唯一不变的是那座参天的石像,还在眺望着远方。

    整整六个月没有动过的易水寒缓缓推开了藏经阁的大门。冷风顺着衣领吹进的衣服里,易水寒觉得连身体里的暖意也被带走了,原来快到冬天了。

    再一次感受着万佛寺的佛国氛围,易水寒总觉得在宁静的气息中,夹杂着一点焦躁不安,远远地眺望远方,总觉得天空之上的蓝天仿佛被蒙上了一片黑纱,透着异样的邪意。

    易水寒使劲的甩了甩头,甩掉了脑中的烦躁。

    白衣殿的门还是紧关着,易水寒在殿门前踱着步子,不知该不该进去。

    “下山吧,做自己该做的事,勿要忘了你的承诺。”苍老的声音响起,仿佛已经风烛残年。

    易水寒双手合十,在白衣殿门前依弟子之礼深深的鞠了个躬。转身离去。

    火光摇曳的殿中人捧着玉卷的手紧了紧,这即将坏了的天下,此刻竟要全部托付在一个少年人身上,无尽的担忧漫漫袭来。

    下山的路总比上山的容易些,本来那些延绵不绝的石梯竟然也不觉得长了,在山上带的时间越久,竟然越是思念江洪与魑魅,脚步也不由的加快了些。

    和江洪约好在小镇唯一的一家客栈见面,易水寒一等就是半个月,却仍然不见江洪的踪影,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只有一条路贯穿着整个小镇,隐约记得和江洪分手时,江洪离开的方向,易水寒询问了每一个路人,每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可是时间真的太久了,对于他们来说久到可以忘了那一天,别说是某一天的一个路人。

    易水寒呆呆的坐在镇头马路上,懊悔的捶打着地面,如果江洪没有在这里等他,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被人带走了,甚至来不及留下一点点线索。如今他们四面皆敌,想要抓住他们的人数不胜数,为什么自己当时会那么大意。

    正道五大派,除去墨渊,万佛寺,似乎都是敌人。自己不能让江洪还有魑魅因为自己受到一点点伤害。打定注意的易水寒决定将三大门派翻个底朝天。

    倾天剑夹杂着蓝色与黑色的光芒在天空一闪而过,渐渐地钻进了那个被浓雾笼罩的岛的上空。江洪,不,可能此时应该叫他白耀然了。

    白耀然深深的皱了一下眉头,他讨厌这该死的浓雾。蓝色的劲装在浓雾里飞扬,飘起的衣角里带着一丝丝干练,白耀然再也不复墨渊时憨厚的样子。

    怀里的魑魅已然睡着了,离开易水寒的时间越长,魑魅的脾气越来越暴躁,白耀然觉得魑魅仿佛越来越难以控制,无奈之下只好不再给它继续吸取小周天精气。不知是疲惫还是真的是累了,魑魅竟然一睡就是三天,但却紧紧的皱着眉头没有松开。

    岛边的黑衣人迎风而立,双手负在身后,嘴角微微挑起,眼睛里泛着疯狂的光,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身后一名道士身穿灰衣垂手而立,低头不语。

    一个红色的身影一闪而过,带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声,片刻之后在黑衣人身后落下,曼妙的身体在红袍的勾勒下无比的**。

    “殿主,少殿主回来了。”娇媚的语气传来,任何人听了都会心花乱颤,可是黑衣人却头也不回。

    “知道了,你下去吧。”灰衣老道接下话,随手扔出一颗红色的丹药。

    “多谢殿主赐药。”那红衣女子咯咯的笑了几声,手腕一卷将丹药收入囊中,转眼遍消失不见。

    “婉儿的媚术又精进了不少。”黑衣人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跟身后的灰衣老道说话。

    那老道听得无比清楚,“都是些雕虫小计,怎能入殿主法眼。”

    “是嘛……哈哈哈哈。”肆无忌惮的笑声在那个没有天日的岛上来回回荡着,显得无比的诡异。

    天边夹杂着蓝光的身影越来越近,白遮天的笑声也越来越大,到了最后整个小岛竟然都在颤抖。

    那灰衣老道恭敬地站在白遮天背后,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

    “爹。”蓝色剑光呼啸而下,白耀然一跃而起,堪堪落在白遮天身前。

    白遮天像个孩子一样的兴奋看着躺在白耀然手中的魑魅,宛若得到了一件无上的宝物。

    “你终于回来了,然儿,帮你母亲报仇的时刻就快要到了。”白遮天嘴里严肃的说着,但却掩饰不住他眼睛里的喜意。

    “帮我母亲报仇?呵呵,是你一统天下的时刻终于要到了吧。”白耀然没有继续待下去,抱着还在昏睡的魑魅,向岛内走去。心

    中对易水寒的歉意却原来越深。

    万佛寺到许愿池的路并不远,听方无忌说过坐落在楚州最大的碧波湖畔的许愿池的景色美不胜收。但易水寒此时却没有想要欣赏那美丽景色的心情,不知怎地,易水寒的心情越来越烦躁了起来。

    当真是个巨大无比的湖,御剑而行的易水寒远远地的便看见了这个大的像海一样的湖,如果说唯一能区分碧波湖是湖而不是海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这里的水不是咸的吧。

    凡修真门派,总会在自己的宗派驻地加以阵法或障眼法,让凡人觉察不得、寻找不到,或者发现不了他们的存在,易水寒下意识的在湖面上寻找着可以进入许愿池的蛛丝马迹。

    那巨大的湖面在微风的吹拂下,仿佛一幅波涛汹涌的画卷,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唯独一艘石质的小舟停在岛中一块巨大浮石的边缘,显得与湖面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感觉到石舟周围的浓厚精气,易水寒笑了,右脚在地面上连蹬几下,身体迎风而起,下一刻身影已经落在石舟之上,舍利之中一股浓烈的精气从脚底倾斜而出,石舟瞬间被金光包围,那船头竟然凭空出现一条路通向远方,易水寒微微的笑了笑,原来如此。

    路不远就到了尽头,在那飘渺之处,便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在石头旁边,是一道碧绿色的拱门,拱门之后更有琼楼玉宇,不胜枚举。就在易水寒还在感叹许愿池建筑精致之时,一道绿光闪过,一支翠绿色的剑夹杂着风雨之声,向着他急速飞来。

    “被发现了?”想要偷偷潜入的想法在这一瞬间破灭,但又看的出这只剑虽然是件宝物,但宝物的主人修为尚且不足,剑之上虽有飞雨之声,却无风雨之势,许愿池的弟子跟自己无冤无仇,他并不想出手伤害,于是心生一计。

    〖

    第四十一章 何为真相

    “住手住手,我乃墨渊弟子,前来有要事想商。寻找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不知何时竟然能凭空撒出如此大的谎言,易水寒不由得鄙视了一下自己。

    那人听到墨渊两个字,手下一慢,易水寒瞬间跳出战圈。

    仔细一看旁边那人,只见那人乌黑的长发散落在腰间,脸上一抹黑纱遮在面上,露出的眼睛仿佛两颗珍珠一般,配合着隐隐露出的脸的轮廓散发出淡淡的神秘感,易水寒一时间竟被这神秘深深吸引。

    “你是墨渊弟子?”那女弟子手中的碧绿色宝剑依然高高抬起,脸上尽是戒备之色。

    “是的。”易水寒老脸一红,继续撒谎道:“我家师父方无忌有要事与宁师叔相商。”

    “我师父?”那女子轻轻的皱了下眉头,手中的法宝也轻轻的放了下来。

    原来这个女弟子竟然是那位宁师叔的弟子,那就好办了。

    “这位师妹,还麻烦你带我去见宁师叔。”易水寒一脸正经的道,反正已经被发现了,也只能装下去了。

    那女子将信将疑的看着易水寒,最终还是将易水寒带进了那碧绿色的拱门之内。

    远看的琼楼玉宇终于出现在眼前,最让易水寒惊讶的是许愿池的所有建筑竟然就好似建造在碧波湖之上一般。在脚下慢慢后退的不是土地,而是那清澈的湖水,易水寒甚至可以看见湖中相互嬉戏的鱼儿的脑袋。

    “那拱门旁边的巨石难道是碧波湖中的那块儿浮石?”易水寒暗地里向着,却没有想到嘴上却不觉得说了出来。

    “你猜的没错。”那蒙面女子语气里带着骄傲。“世人只知道你们墨渊乃修真界第一大派,却不知道我许愿池确实修真界最美的地方。湖水之上乃是一个巨大的法阵,这许愿池中所有的建筑都建在这湖水之上。”

    “什么?易水寒睁大了眼睛,在法阵上建造房屋,那创建法阵之人该有多么高德修为?”易水寒惊讶的问道。

    “传说我们许愿池的开山鼻祖的修为已经到达第九境,碎涅境,,这许愿池下的法阵就是她创造的。但是书上却毫无记载。”蒙面女子不厌其烦的解释道。

    再往前走一颗巨大的榕树出现在易水寒的眼前,枝繁叶茂的榕树仿佛正在向他招手,那榕树巨大的竟然将周边的楼阁都掩盖了起来,上边挂满了红色的绸布,易水寒竟然看呆了。

    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变成了一个红红的圆球。西边天际出现了比胖娃娃的脸蛋还要红还要娇嫩的粉红色。太阳的周围最红,红得那样迷人。红色向四下蔓延着,蔓延了半个天空,一层比一层逐渐淡下去,直到变成了灰白色,映衬在碧绿色的湖水上,泛出了奇异的光彩。

    两人在一栋独楼下面停下了脚步,那蒙面女子在门口轻轻的敲了几下门。

    “师父,墨渊的弟子前来有要事相商。”蒙面女子恭敬地答道。

    “龙师侄么?”淡淡的回答声传来,夹杂着慵懒的困意。

    “我是易师侄。”易水寒诲人不倦,肯定的否认道。

    “什么?”那独楼的门被忽然推开,只见那宁师叔穿着一身紫色纱衣坐在正中的椅子上,眼睛却瞪得大大的,伸出的手还停在身前。

    “你好大的胆子。”宁师叔不怒而威。“真的还把自己当成墨渊的弟子了?”

    “水寒当然还是墨渊的弟子,师父可没有赶我出荆门。”易水寒淡淡的答道。

    “什么,你是墨渊的那个魔道奸细易水寒?”那蒙面的女子大惊失色,提起手中的玉笛就要向易水寒扑来。

    “诗语你退下。”

    “师父,他可是魔道……。”没等蒙面女子说完,宁师叔就将他的话打断了。

    “说吧,什么事。”宁师叔此时早已收回了惊讶的目光,慢慢的拿起桌子上的茶,轻轻的酌了一口。

    易水寒一脚踏进了小楼,看了那蒙面女子一眼,轻轻的拉上了门。

    “宁师叔,我十一师兄在不在许愿池?”易水寒流露出的焦急目光仿佛要把( 墨路传说 http://www.xlawen.org/kan/402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