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龙起苍茫 > 龙起苍茫 第 9 部分阅读

第 9 部分阅读

    是你这天杀的狗东西,还想如何?”刘广拓见他有护卫撑腰,虎着脸怒骂道:“不要脸的东西,你还有脸见刘家人?何为畏罪潜逃,我等犯了什么罪?”

    刘世诚被一阵痛骂,反而定下心来,洋洋得意道:“石家都是盗皇陵的反贼,如今你夫人更是大盗之女朝廷命犯,还不束手就擒,说不得我手下留点情。”说着,色迷迷的望着石梅仙,想到宿愿终将得偿,不由自主的荡笑起来。

    刘广拓袋中有枪,恨不得当面一枪打死他,但又怕连累妻子。

    王府护卫上来将两人欲强拖下马车,石梅仙有家传武功在身,见对方脏兮兮的爪子上来想侮辱自己,一声怒斥,与对方动起手来,瞬时便被她打倒两个。刘广拓功夫比她只强不弱,在一旁护卫。

    李秉衡等已在等待两夫妇,见约定时辰已到两人未至,派人过去查看,结果回报说在半路看到两夫妇被人拦截。李秉衡惊道:“坏了,怕是对方要对付刘夫人。”立即与徐锡麟冲了出去。

    王府护卫见两人功夫了得,自己这边连上几人吃了不少亏却奈何不得对方,有人掏出枪来故意恫吓。其实这边与使馆区难分界限,他们也不敢真的开枪,怕惹了使馆区的驻军来,倒是麻烦。驻京的京畿第一镇并未在附近有军队,怕是找不着援手。刘世诚急道:“真是废物,看什么看呐。一起上去擒了,摆什么架子。”

    王府护卫围着圈子上来,意欲速速制服对方,围观的人也多了起来,怕是脸面无光。

    李秉衡到时见两夫妇要吃亏,刘世诚在一旁指挥,间或用Yin语浪词调戏石梅仙几句。一个箭步上去,扣住刘世诚的脖子象老鹰抓小鸡一样拎了起来。见他双脚要踢,当着太阳||穴一拳击毙当场。

    这边徐锡麟等人上去后立即制服了还在顽抗的王府护卫。

    领头的那个护卫骂声不断,被徐锡麟狠狠地打了几个嘴巴,只见他犹自不服,咬牙切齿的骂道:“该死的贼人,你们知道爷爷是谁么,我家郡王的大名说出了震不死你们也要吓死你们。居然敢打老子,哼哼,趁早给老子跪下磕头赔罪,不然我家王爷定让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见他满口胡言乱语,显然平时横行霸道惯的。陈更新最恨的便是这等人,上去当胸一脚踹倒在地上,其他护卫却是再不敢胡言乱语。

    眼见再这么纠缠下去等对方援兵到了难以走脱,李秉衡朝徐锡麟点头示意,两人做了手势,丢下王府护卫带着刘广拓夫妇往住处去,准备立刻就上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刘广拓见刘世诚口吐白沫直直的躺在地上,眼光朝李秉衡看过去,见他点了点头,知道是死了,不由大为解气。

    众护卫从未吃过如此大亏,见刘世诚被打死,并不肯离去,只在李秉衡等住处监视,叫人回去喊人调王府护兵来拿人,又飞马报给载洵知道。

    李秉衡等人知道此事难以善了,立即带了众人离开,连石梅仙也嫌马车慢骑了马。

    王府护卫见众人要走,连忙抄近路通知附近驻扎的清军。

    还未到东直门,王府护卫领了一队清兵过来堵截。

    陈更新一声令下,已经各自找准目标的兄弟纷纷掏出枪来一阵扫射。一下子打趴下对方数人,李秉衡朝刘广拓喊道:“快带你夫人先走,我来断后。”

    说话间众人纷纷纵马往东直门而去,后面王府护卫零零落落放了几枪,追之不上。

    听得枪声,在左近的清军急急赶了过来。

    半路两方遇上,打前的陈更新扔了两个手雷过去,从旁边的岔路准备绕过去。之前众人已经熟悉过东直门附近的地形,所以并未走死胡同。连着穿过两条街,眼看东直门就在前面,后面却追之甚急,李秉衡让大队迎战城门附近的清军,自己与徐锡麟选了几个人在后阻击。

    刘广拓在美国显然也是终日玩枪,枪法甚准。此时弃了手枪,拿了清兵的汉阳造频频点射。

    东直门平时的清军并不多,也就一百多人。

    陈更新等仗着马须臾冲至近前,仗着冲锋枪火力强对方又无防备,一阵猛打猛冲,占据了城门附近。李秉衡等见了拍马赶上,随着大队冲出城门。东直门外是护城河,只一条桥,过了桥只有平时征税的水关有几名税警,走小路能避开附近的清军。李秉衡等纵马过桥,往来时之路狂奔。

    此次事发突然,离东直门又不远,才逃了出来,不然后果难料。

    只死了三匹马,伤了几人,驰出一段后,给受伤的兄弟包扎伤口,走小路往通州而去。

    到了通州附近,众人才停下休息。

    刘广拓心惊之余,对李秉衡等人感激万分。

    而郡王府内,载洵却大发雷霆,不仅派去拿的人跑了,还打死了几个王府中人,委实大丢颜面。刚刚盛京那边发电报来说刘家一家人在押送进京的路上被人劫走,如今刘世诚又死了,再要找什么“皇陵重宝”却是无从着手了。气急败坏之余,严令通缉刘广拓夫妇以及党羽。

    通缉刘广拓夫妇的海捕文书铺天盖地,而被通缉之人却毫不自知。众人走小路缓行,一路又注意隐藏行踪,过了两天才到了天津。

    端纳早已为众人打点好一切,在他的掩护下顺利进入租界。眼见进了安全之地,刘广拓夫妇又是欣喜,又是难过,仿佛就如做了场梦,梦中人世沧桑,种种磨难,如今梦醒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到石家在天津开的珠宝行去接头后,得到了刘家家人都被救出的喜讯。李秉衡等人也由衷为对方高兴,一场灭顶之灾终于化险为夷。

    在码头分别的时候,刘广拓与李秉衡握手惜别,依依不舍。刘广拓郑重说道:“我妻舅在美国跟着我在银行界里做了几年,眼下在自家开的银行里当经理。回去我就把他派过来协助你,我在美国给你们作后盾。你那关于将来银行发展与金融活动的设想很有见地,回去我跟董事们商量看是否可行。”

    之前两人约好李秉衡出资入股刘广拓在美国的银行,等以后规模扩大并购一些有潜力的企业,等于李秉衡间接对这些企业持股。况且又找到一个洗钱的渠道,等于以后刘广拓的银行规模越大,可以洗入的“钞票”就越多。

    送刘广拓北上后,李秉衡一行也踏上了归途。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一节 归来

    今天第三更了,还请各位多支持

    从五月份出来到十月份回去,当中已有五个月,不知不觉时间就是过的这么快。-====-眼看船就要靠近码头,当日在码头坐船回国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众人都是感慨万千。

    端纳与西门子公司代表一路见到巴达维亚的风光以及附近依稀可见的忙碌中的工地与厂房,都是赞叹不已。又见到垦殖园一片片的烟草与农作物,显出一片繁荣景象,犹如人间乐土。

    农业学校的研究人员们只顾低头在田间忙碌,杂交稻虽然还没有大的突破,但已经出了好几个优质品种,择良种继续培育,并大量的囤积种子。李秉衡留下的许多资料给了他们无数的启发与帮助。其他农作物的培育情况都相当令人振奋。除了这些,李秉衡走之前特意吩咐的小麦、甜菜、甘蔗等农作物种植都取得了进展。

    一路上李秉衡也在观察着垦殖园的情况,这是整个庞大计划中相当重要的一环。高产作物不说,首批用后世农业理论培育的小麦、甜菜与甘蔗等将会在不久后就派上用场。味精中谷氨酸钠的专利文件路上就已经做好,就等着邮寄出去。

    当然这个专利也准备同时邮寄到日本一份,除了恶作剧的心理外,他也不怕专利被日本人强行解密。就算对方强行解密,专利中省略的那几个关键步骤也将成为横亘于前方不可越过的天堑。。

    后世的味之素从1910年开始,每年都要从中国赚取数百万两白银乃至数年后几倍于前的利润。直到数十年后中国自己的名牌味精莲花横空出世,才将日本人的味精逐出中国市场。后世的农村很多人称呼味精仍然用味之素这个名词。

    不过味之素这个名词在这个时代是不会出现的了,李秉衡快意的想到。即便二十年后专利保护过期,更鲜的味精早就被发明了出来,全世界的味精市场将只有中国一家独有。

    就在他浮想联翩之时,已到了张家老宅。-====-门口也是张灯结彩,比过年还热闹。

    张振勋与黄仲涵等人早已在张家大宅等候多时,林觉民与喻培伦等人在门口纷纷挥手欢呼。这次李秉衡等人取得的战绩的确令人深受鼓舞,这也让每天忙碌的众人革命热情更加高涨。

    胡汉民等南洋同盟会的同志也悉数到场为他们接风,这次南洋党部大出风头,在新加坡等地的保皇派与顽固派气焰终于被打了下去。在南洋等地的发展也顺利了起来。

    李秉衡等人见到满脸亲切的迎接人群,一路坐船的疲惫一扫而空。陈更新等人更是欢呼雀跃,与迎接的方声洞等同志一诉别后衷肠。

    张振勋等老人看到一帮年轻人的深厚同志情谊,也是感动莫名。连忙招呼李秉衡等人进张家老宅,摆下了庆功酒为他们接风。

    张振勋笑着解释道:“这次庆功宴不仅为你们庆功,也为复兴公司首批投产的工厂庆功。”

    李秉衡这才知道,不仅炼油厂可以出油以赢利,机床厂出产的万能铣床等十余种机床已经卖到了英美等地,而且受到了一致好评。机床厂下属的许多车间,如制糖设备、采矿设备、橡胶加工设备等十余种行业用设备供不应求,塔吊等起重机械甚至上了美国等地的报纸,许多外国公司慕名而来,目前一个月就能卖上数十台塔吊。再加上不久后就能生产的钢铁厂与卷烟厂,还有造船厂,一时赢利面是相当可观的。

    西门子公司的代表,这次考察团的领队克罗斯∓#8226;泽林对一路上所见大加赞赏,连称这么大规模的基建工程在德国都很少见到。

    端纳则兴致勃勃的与胡汉民等交谈着,从侧面了解复兴公司的情况。直到众人就座才发现晚宴马上开始,早已饥肠辘辘的自己顾不得与同行的厨师另外再做西餐,也跟李秉衡等挤了一桌。又不会用筷子,也不好意思用手抓,抓头搔耳的样子把李秉衡等人笑到喷饭。

    最后张振勋有经验,将菜分成许多小盘子并配上刀叉,端纳这才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克罗斯等人却用筷子吃的不亦乐乎,不时对着端纳举筷示意,把他气得直瞪眼。

    席间胡汉民向李秉衡转达了孙先生在河内的来电,慰问并夸赞了此次立功的众人。孙先生此次任命李秉衡为同盟会协理,在南洋帮助胡汉民处理党内事务。不过复兴公司还未正式成立,事务繁多,只能挂个虚名,而且党派建设也不是他的强项。

    汪精卫正与南洋富商之女陈璧君打的火热,经济上宽裕许多,所以整个人比以前自信,看起来风度翩翩。不断呼朋唤友,觥筹交错,颇受人关注。只有李秉衡知道此人自卑懦弱,虚荣心重,本性是个爱投机的人。从他攀附富商女就可见一斑,实在是个无情无义之人,后来卖国也就不足为奇。

    见他频频来敬酒,知道是想着办法笼络自己,只能堆着笑应付。

    不料陈璧君兴冲冲的凑上来说道:“你要娶我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好叫你得知。”

    李秉衡听了瞠目结舌,不知所以。众人也是纷纷愕然,不知道这位性格怪癖又长相奇丑的小姐又在抽哪门子的风。原来陈璧君的父亲三番两次对张振勋提过欲将陈璧君许配给李秉衡,张振勋被缠的无法,只好先应承下来,等李秉衡回来自己去应付。谁知陈家人开始限制她与其他男性来往,已是把她当成即将出嫁之人。这陈璧君却是倾心风流倜傥的汪精卫,整颗心系在他身上,对李秉衡却是痛恨万分起来。

    没料到自己不在的时候居然出了这么一个无厘头故事,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也不多喝,眼下千头万绪,要忙得事情很多。等酒席撤了,就安排端纳等人休息。自己来见张振勋与黄仲涵。

    略饮了两杯茶,李秉衡将国内的境遇简略讲了一遍,两人象是听故事般入神。又听到在上海给复兴造船厂拉了一大笔业务,都忍俊不禁。

    “想不到你是革命与做生意两不误,难得难得。”黄仲涵笑着调侃。

    “我这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又一本正经的将味精准备申请专利的事情讲了,并分析道:“我们中国菜讲究烹调,需要各种调料,这味精一旦产出,必定为中国人所喜。乃天生为中国人而诞生之调味品,一旦推广使用,则光中国一地每年可消耗千万两白银之味精。况且日本等亚洲国家也是巨大的市场,有了专利保护,这二十年的钱是赚定了。而德国一家独大的合成染料眼下也有些眉目,这也是能迅速产生利润的出产地。味精厂、染料厂现在都可办得。另外开办洋灰(水泥)厂,用新工艺生产,成本低廉,既可自用又可外销。加之南洋木材丰富,这建设一项可省许多成本。”

    听得又要办厂又要改组银行,张振勋与黄仲涵虽然高兴,但顾虑道:“味精等物利润丰厚,必定要办。但眼下动静太大,恐洋人那边生出异心来。巴达维亚虽好,毕竟不是我等故土。上回塑料专利申请成功,连荷兰总督都惊动,亲自过问我们在爪哇到处开采石油与煤铁等矿一事。幸亏我等与总督关系甚好,殖民当局对我等亦有仰仗之处,使了些金钱才蒙混过去。到时洋人发现利润如此丰厚,难免不生窥觑之心。红溪惨案犹在眼前啊!”

    “当年英国与荷兰为了争夺南洋,不惜打仗决定归属。盖因南洋出产丰富,经济作物产量又高。目前我们公司生产的各种经济作物加工机械卖的极为红火,不少外国商人上门求购,只能卖给他们。不然,殖民当局又要出面。”黄仲涵叹着气说道。

    思来想去,张振勋提出将来所有的工厂都办到婆罗洲去,也就是加里曼丹岛。该岛人口少,开发程度低,在那里弄再大动静出来都没问题。

    于是商定先申请专利,培养人才,派人过去寻找合适的地方兴办厂房。等钢铁厂与卷烟厂投产后再作计较。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二节 人才荒

    宝宝发烧了,今天就一更,抱歉。~~~~

    “李,蔡元培博士回电,答应明年夏天回国。”端纳兴冲冲过来。

    “恩,那眼下在上海的工商学校可以破土动工了,去电虞先生,让他找教育界的朋友帮忙办理此事。”自从回来之后,李秉衡最头疼的问题一个是人第二个是人才,所以这两天一直在思考着人才的培养问题。

    随着各家加工机械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机床厂也在不断的扩张。即便喻培伦与林觉民招了数百名文化知识好的培训了几个月,仍然缺乏大量的技术工人。

    回国前李秉衡就把主意打到了张振勋与黄仲涵等人的垦殖园上,光黄家糖园的华人就有10万多,之所以忙着开发糖、橡胶等经济作物加工机械,并且在各处垦殖园教授先进的经济作物种植理论,就是为了能让一批人手空余出来。一部份到各家机械厂,文化知识高的到机床厂。

    目前从垦殖园出来成为工人的已经将近两万人,但还远远跟不上工厂扩张速度。不仅加工机械厂需要人,独立出来的为工业服务的轻型机械公司也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就连孙先生送过来让李秉衡进行军事训练的革命同志六百多人,也被他全部塞到了兵工厂,省得喻培伦天天要到机床厂挖人。

    从国内以及各国招聘回来的华人留学生五百多人也是被李秉衡一个当三个用,既要安排他们进行一些实验与研究,又要培训新来的研究人员,晚上还要义务教授工人文化知识。

    巴达维亚这边只不过是个试验基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各家工厂的新分厂都开到了槟城等马来城市。南洋卷烟公司以及兵工厂都已经搬到了加里曼丹岛的坤甸,目前已经开始生产。坤甸是个华人聚居地城市,并且离新加坡、马来等也不远。英国殖民当局对华人的政策要比荷兰人宽松的多,华人受教育程度也较好,在这里办厂方便招工并培养技术人员。

    槟城张家祖宅西面空着一大片的房子,十多年前本来是张家开办的学堂。但后来殖民当局支持张振勋在繁华区盖了几所规模较大的小学堂,这个地方才空了下来。后来中学也陆续建了几所,眼见殖民当局对华人教育不再拼命压制,这房子也就一直闲置起来。

    李秉衡听说后,立即找张振勋商量将房子迅速清出来,并将周围的地也囊括进来,准备建一个小学连中学的华人学校。-====-但他真实的目的是带着从国内与欧美回来的数百名留学生在学校里以教学的目的从事研究活动,在学校各个角落建一批研究所,目前虽然建氨厂、碱厂等化工厂的计划延后,但相关科学研究还是必要的。

    本来张振勋对建这么大的学校有些不解,后来听说秋瑾将会在下个月带着数百名留日学生也来南洋后,也觉得目前住房以及校舍的压力的确很迫切。

    更何况目前有一批从国内招回的工人,都需要给他们安排住处并且让他们的孩子免费上学。将来在槟城的产业更多,为了避免以后临时抱佛脚,张振勋大笔一挥,从私人名下拨出大量土地与资金,在槟城各个工厂区附近开建工人宿舍,并规划了几个小学连中学的华人学校。

    黄仲涵也是个热心公益与教育的人,听说了此事后,亲自会晤了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休兹,拿到了十几所大型中学的批条,并且休兹还同意黄仲涵在巴达维亚以及泗水、万隆等地兴办几所私立华人技工学校。

    这个消息让李秉衡欣喜若狂,这个技工学校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华人可以拥有自己的大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是办法让技工学校实际上成为当地的华人本科学校。

    李秉衡立即让黄仲涵去电在欧美的办事处,帮助招聘技工学校的教师。并请林文庆等人在厦门等几个沿海城市兴办师范大学。另外在新加坡由陈嘉庚等人出面扩建华人师范学校。

    将来国内大量兴办教育的话教师也是大量缺乏,有必要现在就开始多培养一些师范人才。为了建一所为新建的小学与中学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张振勋多次会晤了休兹,并且去信此时即将离任的荷兰首相凯柏。凯柏是个主张对殖民地推行教化并且为人正直善良的首相,一旦他离任,那么接任者未必会对殖民地那么仁慈。

    不仅仅是人才与技术工人,将来对婆罗洲(加里曼丹岛)进行开发需要大量的人手,包括许多建筑工人等。

    荷兰殖民者对荷属东印度的统制以直接掠夺为主,并不对当地进行工业建设。各种苛捐杂税,以及吸血式的剥削让荷兰每年从这块宝地掠夺了数千万荷兰盾的资金以及更多的贵金属。除了各种矿产资源,还强迫当地人种植经济作物甘蔗、蓝靛、咖啡、烟草等。

    当地人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要么从事挖矿、种田等工作,要么做苦力修建道路、港口、军事设施等。亚齐等地的起义使得殖民者到现在还没能控制这个资源大省,兰芳共和国虽然在十几年前被镇压,但仍有零星的起义活动在持续。

    李燮和带着在天津等地招募的一千多名劳工刚坐船到了这边,李秉衡立即让他们住进了之前林觉民等人修建的兵营。这个兵营是以前训练特战队的训练营,在李秉衡等人去国内后扩建,目前可以容纳两千多人。之前训练的一千多人已经分批由李燮和与陈更新等人带去了越南由孙先生带领准备参加定于下个月的镇南关之战。加上剩下的仍有将近两千人,李秉衡暂时让这些人都接受统一的军事训练,然后再分流一部份到附近的工厂。

    本来这批华工是为了进入工厂弥补工人的不足,但如今有必要先以公司护卫队以及华侨富商保镖队的名义进行训练。将来再多招几批,都参加类似的训练,以后即便不参军进了工厂也容易管理。

    李秉衡让方声洞带了人继续回国内招募劳工,以北方人为主。巴达维亚人口三百多万,但华人只有四十万出头,目前各个初步的工业基地,以及基建、垦殖园与矿山都需要大量的壮劳力,并且以后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将逐步转变成为技术工人。将来入川,这批人将是强有力的基石力量。目前他还没有雇佣土著人的打算,免得将来免费培养的人才不为所用甚至反咬你一口的状况出现。

    中国工人的勤劳朴实,勇猛肯干,太多的优点让华工成为许多国家优先使用的壮劳力。

    没有文化不要紧,可以慢慢培养。对于这批人三天后就能走正步,勉强站队列的结果,他已经非常满意。怪不得都说中国人是最有纪律性并且聪明,这让他放心许多。

    李秉衡去电张子厚在山东等地帮助招募华工,他也并不清楚这个时代的工资水平,工资与安家费等都是由张振勋制定的。在国内老百姓工资最高的是纺织、采矿、机器局的工人,每月二十到五十两白银不等,而农民的收入好一点的每月三到五两白银,偏远山区地方则连肚子都吃不饱,一年有个五六两白银的就算很不错的了。而复兴公司的工厂都实行分级,一般最少的每月也有二十两白银,高的如机床厂技术工能有七八十两。

    这些情况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国内工业水平以及教育的落后,相比之下南洋这边要好上许多。经过多年的抗争,并且华侨在当地影响力的扩大,从前对华人教育严加限制的殖民当局现在宽松了许多。大部分华侨后代都能上学上到中学,出来也都能找到工作。

    不仅是复兴公司在巴达维亚与槟城等地大量招收工人,而且其他华人兴办的糖厂、橡胶厂等产业都在不断的扩张,添置人手。这也是李秉衡迫切需要大量工人的原因。

    之前由于殖民当局出台的保护法案,许多华侨产业都受到损失。但如今随着新设备、新理论甚至先进生产管理理论的武装,华人资本再次卷土重来,与西方资本家抗衡。

    许多西方资本家甚至上门请求张振勋卖给他们新机器,并到处挖华人员工与垦殖园的农业技术员。

    刚刚有所起色的华人资本圈是不能容忍这种现象发生的,所以部分西方资本家黯然神伤的撤出了印尼。但也有一部分人不甘心的在背后指使殖民当局对华人产业进行无理的打击,在黄仲涵出面调停了几次后才有所收敛。

    这也是李秉衡下定决心训练自己的武装的原因,将来家业越来越大,树大招风,难免引起别人的眼红。未雨绸缪,也是以防万一。

    从国内跟过来的这批各国的军官的表现让李秉衡异常的满意,每一个时代的军事理论都是与工业水平、国家实力、人文思想等联系在一起的。这意味着后世的先进军事理论在这里并不一定适用,所以在与这些军官交流了几次后,他也认为这些军官目前是足够胜任将一千多名并无军事素养的华人训练成精锐的任务的。

    买回来的炮都投入了训练,上百名有文化底子的华侨子弟被单独分开接受道森等炮兵军官的训练。另外还有几门炮被拉进了兵工厂,由聘请的外**工专家带着华人技术工人拆开研究,准备进行仿制。

    一个初步的架子搭了起来,巴达维亚这边不断的培养新人,然后补充到马来、婆罗洲的新公司。加上学校以及研究机构,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完善起来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三节 西门子的坑

    西门子考察团一连在垦殖园与造船厂等地参观了几天,对造船厂用的电焊机很感兴趣。-====-

    克罗斯兴冲冲的到处找李秉衡,听说在安全矿工灯车间研制新产品,一路找了过来。

    这两天想着味精的事情,顺便想到明年美国发明家库利奇将会发现钨丝白炽灯,将碳化竹丝等彻底淘汰。临时起了念头提前暗算日本一把,之前的白炽灯碳化竹丝的材料都是用的日本竹,将钨丝灯提前发明出来也算是心理安慰。

    安全矿工灯车间跟玻璃制品车间不远,一大早李秉衡就在两个车间来回跑。钨丝灯制造简单,除了不能往里面注氮气,其他的都很快就完工。一口气做了十几个双螺旋钨丝灯点亮,然后在旁边观察。

    克罗斯过来看见一群人围着十几个灯泡发呆,惊奇的问道:“李,这是什么灯,形状这么奇怪?”

    之前的白炽灯都是圆球形的,钨丝灯做成大肚子是为了让蒸发的钨原子在大肚子上弥散开来,避免钨原子沉积而使灯泡被熏黑。李秉衡跟他简单讲解了一下钨丝灯泡的原理。

    克罗斯意识到一个不错的商机也许就在眼前,之前的竹丝灯泡只能用上数十个小时,而钨丝灯真的能使用数百小时的话,那就意味着白炽灯大量进入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可能。

    “灯泡里以后可以加入惰性气体,阻止钨原子的挥发,到时候灯泡的寿命可以达到数千小时。”李秉衡继续诱惑着两眼放光的克罗斯。

    “惰性气体?这么说你已经在实验室得到了你所说的这种气体?”

    “不错,已经在实验室得到了我所设想的。”

    克罗斯一边赞叹着,一边观察着成梨状的灯泡,里面的钨丝的确是双螺旋。虽然隐隐有些心动,但出于德国人惯有的严谨,想进一步观察这些灯泡的寿命。

    “李,船厂那边的直流电焊机实在是太神奇了,用在造船上的确非常恰当。可以给我讲讲它的工作原理吗?”实际上,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这种电焊机必然会成在大部分行业中应用到,显然具有极高的价值。这次过来又发现了钨丝灯这个具有极大潜力的改进型发明,实在是心痒难忍。~~~~

    “直流的电焊机可以说也是一个大功率的整流器,分正负极,交流电输入时,经变压器变压后,再由整流器整流,然后输出具有下降外特性的电源,输出端在接通和断开时会产生巨大的电压变化,两极在瞬间短路时引燃电弧,利用产生的电弧来熔化电焊条和焊材,冷却后来达到使它们结合的目的。”

    克罗斯面无表情的听着,实际却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将这两项专利购买下来。

    李秉衡在一旁观察着他的反应,其实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本来这次邀请西门子公司过来就是为了达到一些目的。

    而克罗斯却并不知道肚子里正在精明算计的自己,早就成了别人的瓮中之鳖。

    最近有感于机床厂与主要的几家主要机械厂的扩张受到了限制,主要是摊子太大,资源过于分散。

    这阵子除了学校,另外一个让李秉衡绞尽脑汁的事情就是机床厂下属的大量车间,制糖设备车间、橡胶加工设备车间、采矿设备车间等等,分散了机床厂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他准备将这些机械厂从复兴公司剥离,以后专一的发展机床厂,为将来的重型机械厂做准备。

    复兴公司已经正式成立,下辖钢铁冶金、炼油、造船、机床、塑料等几块,味精等厂也在筹建之中。有必要将许多附属工厂出售出去,以便集中力量发展自己主要的产业。复兴公司股权分配为李秉衡占三成,张振勋、黄仲涵各占两成,其余三成将作为招股面向南洋各地的华商,将来视公司赢利情况核定支持同盟会与教育的那部分分红。

    但就是这个持股方案引起了许多南洋富商的强烈抗议,许多人要求入股或者将之前与复兴公司共同投资的产业整体置入复兴公司。目前南洋各地的华人经济开始重新繁荣起来,以前被西方资本大量占领的市场开始被收回。许多华侨富商开始心思活络了起来,南洋民间藏着一大批的巨商,有些人实际资产甚至不比黄仲涵等人差上多少。将这些人的资本调动起来,为复兴公司的产业服务,实际上是件相当划算的事情。

    当他将这个计划与张振勋与黄仲涵商量时,却遭到了两人的反对。目前这些机械厂都赢利颇丰,就这么送出去实在心疼。

    “目前我们复兴公司本部产业已经摊子过大,束缚了我们自身发展。而且轻型机械利润并不高,眼下技术领先且市场需求大才赢利丰厚,早晚要降下来。将机械厂卖给那些富商,他们资本充足必定加大投入,并且开发更多的机械。这对我们机床厂是一个利好,可以让我们集中发展机床产业,等技术与资金够了,我们再发展重型机械产业等高利润的产业。”

    虽然对他提出的附加值、产业链等词语并不理解意思,但两人对商业的领悟到了一点就全通的境界,再加上通过高价出售下游产业并在其中持股能把大量南洋华侨上层阶级团结在复兴公司周围,这的确是笔不错的买卖。

    “你前两天让我派人回江西等地收那个钨矿是怎么回事?”张振勋有些好奇的问。

    “这两天我发明了一个钨丝灯泡,能够用上上千个时辰不坏。到时候在欧洲以及亚美力加等地推广使用,这钨矿慢慢会值钱,所以不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江西等地已经发现的钨矿虽然不多,但我估计储量相当大,到时难免引起列强争夺。大余县有一个钨矿居然被德国人用五百两就买了去,实在是令人痛心。所以定要派人在江西收回已卖出的矿区,并加以保护。”

    “你不是不准备在其他产业徒费精力嘛?怎么又弄起这电灯来了?”黄仲涵半开玩笑道。

    李秉衡笑着说道:“这钨丝灯用者日多,利润丰厚,但并不用我等操心。这不过是为西门子公司设的一个局而已。”

    两人的好奇心都被吊了起来,“此话怎讲”。

    “这钨丝灯眼下是好,但这专利也不是非卖不可。以前爱迪生电灯公司凭着竹丝灯大赚其利,但这钨丝灯一出来,再无竹丝灯之一席之地。同样,我眼下准备与西门子公司合营,或者卖出专利以换取对方技术,等以后有新的灯出来,我们可以从容脱身。”说着,将用细小的石英玻璃管充入一些卤族元素,如碘和溴,可以更加增强寿命、降低成本、减小体积等原理讲了。

    两人对望一眼,哈哈大笑起来,“光华呀光华,真有你的。到时候你把你刚才说的什么卤素灯发明出来,西门子公司可不又得求着你?”

    “到时候有好的条件我也愿意出售,只要拿出我满意的条件。我还有更好的灯自己用。”

    这话说出来两人都信,李秉衡向来不说没根据的话,不做没把握的事。这几个月从美国买回来的设备虽然花费甚巨,但价格便宜,本来两人都不愿意兴办重型产业,看着从前要花数倍的钱数倍的时间才能办起的厂这么容易就办了起来,对接下来的投资越来越有信心。

    黄仲涵将前些日子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来函请求购买复兴公司发现的几个内陆油田的事情讲了,还得李秉衡拿主意怎么应付,如果是其他公司还好,这“贝壳”公司可是有英国与荷兰两家政府撑腰。

    李秉衡皱着眉头说道:“待会我将几个无关紧要的油田划出来,卖给他们,价钱低点也无所谓。我们将来的方向在海上,眼下时机还没到。我手上有齿轮旋转式钻井技术等几个钻探技术专利,另外新型的钻井设备也在研发中,到时候单口井的产量可以比以前增加数十倍。他们不过是不想有竞争者想垄断而已,我们把已发现的内陆大油田保密,先开发正在开采的,他们见这边油井少,以后炼油厂的油大部分都是自用,也就不会再来理我们。”

    “你说的将那个石油化工厂设在亚齐那里是不是就是为了保密?”张振勋问道。

    “不错,等那边的石油化工厂办了起来,这边炼油厂再上几个都不够用。那边殖民政府还拿土著武装没太大的办法,我们只要暗中给他们点好处,在那里办厂是再安全不过。”

    黄仲涵点着头说道:“不错,眼下这些厂分散点比较好。味精厂可以设在槟城,那边是小麦、蔗糖等物的中转,成本可以低些。塑料公司可以办在那边,殖民政府管制也不是很严,又可以与马来那边的乡亲互通声气。”

    “恩,味精、双螺旋钨丝灯、石油钻井、以及炼油厂的几个专利文件我都发了出去。一些附属的专利文件我也在整理中,眼下主要是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初步确定十二月在槟榔屿召开招股大会,以吸引南洋华侨富商资本,完成首要的将机床厂去( 龙起苍茫 http://www.xlawen.org/kan/403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