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阅读
能造得;另外我们传统膏丹丸散的八卦丹、头痛粉、止痛散、清快水等也能用科学法子制成中成药。”
胡文虎听了怒火顿消,本来就是个大度量的人,浑然不计较先前不快,一味拉着李秉衡询问制中成药一事。
李秉衡并不是嫌自己不够忙,要横生枝节。乃是将来要在加里曼丹各地开发,当地气候炎热,日光强烈,人们容易中暑、头晕、疲乏,况且热带雨林密布,蚊虫瘴气等等,必然要用上许多万金油之类的中成药。
虽然不迫切,但眼下胡文虎受人欺负,少不得要管上一管,况且也正是时候。
胡文虎开怀大笑,早把这一阵在胡阳林等人身上受的气忘到了九霄云外。
胡青林听了一阵,上前说道:“这位先生莫不就是李光华李先生?”见他点头,惊喜道:“久仰久仰,早就想登门拜访,有诸多事要向先生请教,还望先生指点一二。”胡家只有胡子春与他二人知道如今要购买采矿机械厂的关键在这李秉衡身上,只是由于他同盟会的身份,一直不敢登门。想不到踏破草鞋无觅处,如今活生生就在眼前。可是想到今日被胡阳林等侮辱,心下揣揣,想到李秉衡又可能是与二弟在昨晚起冲突之人,不由一阵心焦。
李秉衡对这位胡家大少爷也是大有好感,其实现下南洋富商子弟大多有修养明事理,受过高等教育。连忙笑道:“不敢不敢,改日不如我登门拜访。”
胡青林听得如此说,不由大喜过望。
眼下南洋华侨商人分为三派,一派是保皇派与守旧派,这派势力最大;其次是大量在中间模棱两可的华商巨富;与革命党人交好的反而最弱。李秉衡已经将张振勋与黄仲涵两位大佬悄悄拉下水,对中间派的影响甚大,况且借着这次华商大会,本意是将林义顺、张永福等鼎立支持革命的拉入核心层,团结一批中间派,分化保皇派与守旧派。
这胡子春是保皇派与守旧派中的一员干将,但近年来对清廷已是大为失望,很有希望将他争取过来,有了他这个成例,将来分化保皇派与守旧派阻力会小很多。
正愁找不到突破口,眼下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李秉衡与胡青林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胡阳林见自己的大哥也是对李秉衡这“小人”推崇备至,还要请他去家中做客,心下已是怒极,又不敢发作,在一旁冷言冷语。
胡青林大为尴尬,邀请李秉衡去庭舍中就坐,胡文虎不用再看胡阳林脸色,也跟了过去。
“关于锡矿机械一事,我已知晓,胡先生平日积善,各地都有传颂,这机械厂能有胡先生入主,也是众望所归,改日我当亲自往胡先生下榻之处会晤。还请胡兄代为陈请。”虽然之前胡子春对革命活动大加抵制,但也出于爱国心。后世历史对清廷越来越感失望,加上受到孙先生在南洋进行革命活动的影响,与清廷日益疏远,转而积极支持革命,曾多次以巨款赞助孙先生。
“如此多谢李先生,家父知晓后定当欢喜万分。”胡青林有些激动,听到他主动提起此事,出乎他意料之外,交谈下来,才发现李秉衡竟是十分好相处。言谈之间,关系已是近了几分。
听得李秉衡在与胡文虎谈论各种中成药的制作方法,尤其是如何制作内服外抹的万金油是胡文虎想了几年的难题,如今被他细细道来,解了几年的惑,听到关键处,竟是手舞足蹈,乐不可支。
胡青林见李秉衡对非亲非故的胡文虎尚能如此尽心尽力,不由叹服。想到二弟对胡文虎百般刁难,也是大摇其头。眼见胡文虎有了臂助,不日便要发迹,不知道胡家尤其是二娘那边当作何感想。于是对胡文虎态度语气更是亲近几分。
这时在一旁厢房中暂歇的一群女子亭亭走过,看到胡文虎的高兴模样都笑了起来。
李秉衡转头望去,却见花团锦簇间一道摄人心魄的眼神正望向这里,却是昨日那女子,不由颔首致意。
那女子微微一笑,头也不回的出去。隐没在绿影与花阵中,仿佛画上的仙子归位一般。斯人已去,留下香风阵阵,寂静一片。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八节 产业链
南洋很多华侨商人都是向当地华人与土着收购经济作物向西方资本家出售,并将西方生产的日用商品贩卖回南洋,成为中间商而致富。-====-但利润大头并不在自己这里,而且资本积累速度极慢。直至十几年前开始利用先进机械采矿,开办经济作物加工工厂,并种植橡胶等在当时还属于冷门作物发家的人多了起来,才出现了一批巨富。
李秉衡的目标便是引导这一部分尝到甜头的人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成为复兴公司产业的支持力量。由于复兴公司平地而起,没有市场基础,所以机床、机械、钢铁、塑料等产品需要开发市场。但是复兴公司又没有这个精力去放在市场开拓上,所以帮助建立中游以及下游产业就成为了迅速打开市场的好办法。
将大量机械公司分割出去实际上有许多好处,目前复兴公司机械的名声已在南洋传播,许多加工厂、矿场都在使用复兴公司的机械。让先富起来的那批巨富投资机械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那么一个中游产业便被建立了起来;这些产业的兴起必将带动经济作物加工厂以及矿场的开办,下游产业也应运而生。同时垦殖园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对土地的开发也将加快进程,反过来刺激中游与上游产业的扩张,这实际上是推动了整个南洋经济结构的转型。
首先达成的合作项目是铝钒土水泥厂,南洋铝钒土资源丰富,专利五月份就寄了出去,已经申请成功。目前各地建设需要大量的洋灰(水泥),迅速兴办可以解燃眉之急。之前都是大量使用了石材与木材,南洋这两种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但将来大规模建工厂与道路必须要使用水泥,此时兴办正当其时。
另外还有棕榈油加工厂,棕榈油是南洋的特产,将来食品工业与日化工业都要用上,机器大部分都是复兴公司生产的。
这两家公司都是由林义顺、张永福与陈楚楠合股的,三人之前就在许多产业有合作,况且林义顺与张永福是舅甥,都是铁杆的革命支持者。
黄乃裳与林文庆、陈嘉庚、李俊源等人买下了橡胶机械厂,并且开办了几个橡胶加工场,相应的扩大了橡胶园的规模。十年前还无人问津的橡胶,自从一开始冒险种植的几人成功后,成为了香饽饽。许多新的橡胶园被开垦出来,越来越多的华人从国内移民而来。
另外吴世荣与黄仲涵等两百多名华商成立了南洋糖业公司,在李秉衡的建议下,公司分为三块:精炼糖厂、甜菜糖厂与甘蔗糖厂、制糖机械厂。这家公司一诞生就成为了南洋规模最大的公司,甚至超过了复兴公司。这么大一股力量是在李秉衡的反复劝说下才整合在一起的,目的是垄断将来国内的糖市场。后世历史上在1910年后,国内每年进口的糖价值就在数千万两白银,到1929年达到一亿两。
制糖产业将来可以带动数千万的农业人口,并且相关产业规模也不小,以食糖副产品蔗渣、废(菜)丝、废蜜为原料的产品有许多,如纸、纸浆板等。
光是给南洋糖业公司的制糖机械厂生产机床就可以生产十几年,并且还是在不断扩张的基础上。
这个庞然大物出现后,许多的华商闻风而来,试图搭上顺风车。复兴公司附属产业中六十余家工厂都成为了华商争夺的对象。
这许多的产业兴办开来,对于其他产业的拉动也是相当可观的。已经有许多精明的商人开始投资相关产业,到时候可以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到时候不管是中间派,还是保皇派与守旧派,都将成为这个巨大产业链中的一员。
与西门子公司的谈判也很顺利,许多地方已经达成了一致。
受到瓶颈困扰的电冰箱的研发计划不再束之高阁,重新开始了研发。之前研发团队受困于制冷剂的腐蚀问题上,含氟制冷剂被开发出来后立即应用到电冰箱的压缩机上,但天然橡胶并不能密封这种制冷剂。石油化工那边离开发合成橡胶还为时尚早,找了许多其他材料都无济于事。有机化学研究所紧急开发出一种合成胶水后才解决了这个密封问题,虽然密封效果只由几年。但数年后合成橡胶很有希望被开发出来,而且到时候含氟低腐蚀制冷剂与不含氟制冷剂也不是。密封问题解决后,电冰箱的研发变得简单起来,目前仍在紧张的工作中,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能出试验机。
胖子克罗斯那边已经被端纳轻松搞定,在经过古斯塔夫同意后,初步协定由复兴公司将双螺旋钨丝灯与摇头电风扇的专利技术免费提供给两家合资地公司进行生产,这两家公司将设在新加坡。电焊机与前置滚筒洗衣机将由复兴公司与西门子公司共同出资在坤甸兴办制造公司,西门子公司免费享受这两种专利,但所有与复兴公司有关的专利产品所需要的原料都必须由复兴公司生产。
当然作为回报,西门子公司将提供电机制造与电报制造方面上的技术,另外输变电方面的技术也将以公平的价格向复兴公司出售。这些在荷属东印度的公司将由复兴公司兴办,西门子公司占有一定股份。另外西门子公司入股复兴起重机公司,并提供技术扩大起重机生产范围。
最主要的一点是西门子公司同意帮助疏通德国政府部门,增加南洋这边派遣的赴德留学生的数目,欧美其他国家也将仿照此例,这也是人才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数年后首批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将成为工业建设的主力军,到那个时候也差不多已经成功建立民国,正是要用人的时候。
古斯塔夫作为西门子驻满清总代表,将全权处理此次与复兴公司的合作计划,现在正在赶往巴达维亚的路上。
胖子克罗斯除了要等古斯塔夫的到来,还在紧张的等候电冰箱的研发进度,李秉衡已经初步答应将电冰箱的专利与西门子公司共享。
以为赚了便宜的胖子却不知道这只不过李秉衡故意为之,把西门子公司的资本拉进南洋,也是拉了个护身符,作为对荷兰殖民当局的震慑。即便荷兰皇帝也不敢对有德国资本的公司有所贪图,将来税收也会少收许多。
投资固然可以取得利润,但有时候也要为其他目的服务。虽然表面上西门子公司没费什么力气就取得了这几项专利的使用权甚至是免费转让,但从西门子公司得到的技术,以及留学生的名额,还有将复兴公司部分产业加入逃税行列,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与西门子公司以及其他德国、欧美国家公司的合作将会陆续进行,这些都在李秉衡的掌握之中。到时候殖民当局想上门收税,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至于一战结束后对德国的清算,那时已经与复兴公司无关,因为大部分产业将会在几年后转移回国内。
南洋等地目前大量兴办的加工产业与轻工业,不久之后将在复兴公司的重工业产业上看到成效。大量的机床、钢铁、型材、机械等将形成可观的利润并刺激复兴公司的扩张。
目前复兴公司也没有能力再涉足别的行业,目前已有的几家工厂仍然在不端的新建与扩张。
目前的钢厂在他看来既产量小的可怜,有工艺落后,成本也高。但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路是一步步走的,工业是靠厚积而勃发,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冶金车间的许多设备却进展神速,随着机床厂附属的重型机械车间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完善,以前一些大型设备或者大型铸件需要从国外订购订造,现在已经可以自造。
从美国买回来的一万两千吨水压机结构复杂而且粗糙,与后世的水压机相差甚大,李秉衡曾经有朋友主持过后世一万六千吨水压机的DCS控制系统设计工作,对水压机结构知之甚详。结合电脑里的资料与图纸,在一百多名机械与冶金专业的留学生的努力下,对这台美国水压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并且准备自己制造一台一万两千吨水压机,除了DCS控制系统等电气上先进技术还无法实现,其他都吸收了后世的制造理念,至于一万六千吨水压机则也在设计当中。
大型龙门铣床与镗床等也被制造了出来,虽然稍显粗糙,但有了成例,将来可以完善。加上其他锻造设备,一些大型配件本来需要铸造的都可以进行锻造,并且加工到相当高的精度。
工业本来就是一个全方位的体系,那个行业上的进展立刻就能在这个行业应用上。各个团队每天都有新技术出来,然后应用到各个工厂,逐渐的实现初步的技术积累。而工厂里也不断的培养着大批的技术工人,并且还在不计成本的吸收新工人,每一个工人都被要求要掌握多种技术。当然相应得报酬也会提高,用李秉衡的话来说,现在工厂里不是讲用工成本的时候,而是技术与技术工人积累的时候,暂时的薪金上的压力,在将来工厂大规模扩张时就能看的出来现下的付出是值得的。
许多产业还未兴办,但机床与机械、钢材等的订单已经雪片般飞向了复兴公司。用李秉衡的话来说,这些订单凭目前的产能五十年都完不成。
加里曼丹这边将建一个大上数倍的钢铁厂,并且从机床厂分出一部份资源建一个重型机械厂。西门子公司准备在加里曼丹那里建一个大型火力发电站,应用上目前最先进的输变电技术。因为他们也将在这里投资建设分公司,并对复兴公司进行一些技术援助。
可以说,将来复兴公司的重工业基地将会设在婆罗洲(加里曼丹岛)。这个地方,也将成为复兴公司南洋战略的支撑点。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九节 锡业大族
李秉衡发自内心的喜爱槟城,喜欢槟榔屿这个华人的天堂,这里华人占了绝大多数,华人社会占了主导。~~~~槟城是马来除了吉隆坡之外最大的城市,成为华人重要的活动中心。
后世的槟榔屿华人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之间,是少数华人占主要的大城市。
这里将随着各种产业的兴起而涌入大量的华人,国内的移民源源不断地将华人的比例一点点的提高。不仅是槟榔屿,整个南洋,将来都将因为华人的发展而更加繁荣。
吉隆坡与怡保两地也是华人较多的大城市,华人占了百分之四十还多。这里最多的便是锡矿商人,但眼下这些人中的佼佼者都在槟榔屿集会。
怡保的矿业巨商大多是保皇派与守旧派,之前他们都在复兴公司的采矿机械以及相关产品上吃到了甜头,这次约定了齐赴槟榔屿参与集会,试图购买机械厂,以垄断他们在矿业的地位。
怡保的黎平恩与吉隆坡的胡子春同为矿业巨子,在怡保等地较有威望,许多保皇派与守旧派以他马首是瞻,如今他却在槟榔屿碰了壁。
“父亲,这复兴公司如今招了林义顺等人的股,如今那帮人都抖了起来,理都不理咱们,说是采矿机械公司招股有新条件。”黎平恩的大儿子黎光新诉苦道,这几天他四处探听消息,联络同样有意入股这家公司的商人,很是劳累。
“就是,本来这两家公司没透出要招股的消息来,昨日放出风说也要招股,只是这招股对象须满足三条:热心公益的,身家清白的,还要支持革命的。这明摆着不是不给我们面子嘛。”黎家的盟友邵家族长邵思定说道。
邵家在暗算支持革命的爱国商人上没少跟着黎家作恶,这两家天怒人怨,不少革命党人与爱国商人都对这两家的人敬而远之,避之不及。这阵子以两家为首的保皇派与守旧派在槟榔屿上窜下跳,却无人理睬他们。一向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黎平恩等人受了冷遇,气又没处撒,这几日密谋要给复兴公司点颜色看看。
“黄仲涵那老狐狸每次上门都推说大股东另有其人,自己作不得主。那张弼士又在上海,也不知到底是什么章程。问过入过股的人,只说交上一份申请书,详细罗列资产与入股股本,请人证明便行了,复兴公司的人审查合格便算通过。我们是不是也弄一份,送过去看看?”黎平恩对众人说道。~~~~
他们并不知道李秉衡在这里起的作用,在复兴公司与其他股东的有意隐瞒下,他的身份也很少有人知道详细。
“交便交,我们每家都弄一份,我就不信我们这么多人他们都拒之门外。还有那复兴公司本部产业招股情况如何?”邵思定眼细如狐,一脸阴狠,最是奸诈,乃是黎家等家族的狗头军师。
熟悉情况的黎光新苦笑说道:“这其他公司已经是审查严格,这复兴公司的本部产业眼红者众多,但入股却是难如登天,听说已经入了股的都是复兴公司那边发出的邀请,而且这些人都守口如瓶,竟是没有一点内幕出来。”
方面大耳霸气十足的黎平恩摆摆手道:“复兴公司那些产业却入不了我的眼,那些大厂没那么容易办的起的。谁知道将来会怎样?还是盯着眼前的,这可是我等的根本。”
邵思定一边点头一边笑道:“如今先投那劳什子申请书再说,再有推托少不得给点颜色他们看看。也得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许多年没见过敢跟我们过不去的硬渣子,我倒要试试我的刀还利不利。”黎家与邵家等人早年在淘金矿以及开采锡矿、铁矿等时,没少与人火拼,杀过的人已不计其数,可以说满手血腥。这些人心狠手辣,不管土著与华人,背负了累累血债。一味讨好殖民政府,以殖民政府赋予的特权来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老狐狸又谈笑了一阵,回忆过去毁家灭族轻描淡写,仿佛是在说别人一般,又转过头眯起那双闪着寒光的细眼,凑到黎光新耳边阴笑道:“光新,这几日可去这槟城四下转转,可有中意的女子?”声音阴恻恻的,听在耳中鸡皮疙瘩都要起来。
这黎光新仗着家中有财有势到处为非作歹,坏事做绝,又好色如命,有中意的女子必要上手,手上毁了不少良家女子的名誉与性命。怡保等地听说黎大少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哭。这黎大少天生一个坏种,闻言坏笑道:“来了几日也有遇见,只是还不便下手。等得闲了,也得去尝尝鲜,如今我是只喜欢嫩芽子,十一二岁的最好。其余的早玩得腻了,没兴趣。”
黎平恩在旁没听的分明,即便听到了也只是呵斥几句做做样子。他向来对儿子颇为赞许,认为有自己当年之风,行事辣手狠毒,是块成大事的料子。
邵思定桀桀一阵阴笑:“这女人嘛,玩玩可以,别误了正事。光新于此倒是甚好,不像胡家的二公子,只知道钻在酒色中的纨绔。”
黎光新冷笑道:“胡阳林也能跟我比?还不是靠着舅家才这么风光。”
黎平恩听得在说胡家,问道:“那胡子春这两天在忙些什么?”
胡子春这两天却是在忙着联络各处矿业商人,详细核实自家矿场与工厂等资产,准备提交入股采矿机械公司的申请。自从胡青林带回李秉衡的传话后,心中大定。那采矿机械公司已经派家族中人去考察过,虽然小小两个车间,但设备精良,技术工人充足,随时可以扩建。而顾家也传话过来,说这李秉衡在张家与黄家很得信任,能够做的了这家公司招股的主。他的二夫人虽然只是顾家旁支的女儿,但即便如此,也受了他们不少的眷顾,相信凭顾家的神通广大,不难打探到些许内幕消息。
李秉衡今日也特意上胡家下榻的会馆拜访,这采矿机械公司目前虽然刚起步,规模小了点,但将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这采矿机械公司并不准备整体出售设备与技术,而是采取招股的方式。
胡子春听得李秉衡前来,连最喜爱的水烟杆都没收,急急得奔了出来。
李秉衡正在会客堂等候,只见一人虎虎生风,快步而来,还未到近前,爽朗的声音已是响起:“不知这位可是李光华李先生?”说话间,人已到了面前。
只见他身材魁梧,五十岁左右,双眼炯炯有神,浓眉将天庭撑起,显得十分富态。连忙行礼道:“正是鄙人,冒昧前来拜访,实乃久仰胡先生大名,特来求教。”
胡子春哈哈一笑:“不敢不敢,在后辈英雄面前,我等只能倚老卖老罢了。李先生在南洋诸多事,令我等刮目相看,又是这般年轻,难得,难得。”说着,拉着他的手,眼神中满是欣赏,仿佛在看一件稀世古董似的。
李秉衡被他看的心头发毛,连忙说道:“不过是想为国家做点事罢了,说到这,倒是胡先生乃我辈楷模。为国为民有诸多值得称道之事,凡提起胡先生做的善事,没有不服气的。”
胡子春长叹一声道:“我到得中年,心中仍有一腔热血,一颗报国心。奔忙了许多年,如今越来越令人失望了,倒教我灰心许多。”
想到就是这位老人,为国家捐款都是数十万两一捐,在南洋数一数二,为国家的强盛苦等数年,耗尽心血。不由心中感动,于是缓缓说道:“有爱国心,无报国门,实在可惜。清廷无道,越来越腐朽不堪,将来必定遗祸子孙。列强亡我中国之心不死,满清一日不去,国家一日不得强盛,所以我向来主张革命推翻清廷。我在南洋兴办实业,也是为了这个目标。胡先生爱国心路人皆知,但为清廷奔走,已不值得,何苦学那补房子的李中堂?”
胡子春嘴角动了动,似要辩护几句,但终究叹气道:“我又何尝不知,可是革命要动武力,苦的还是老百姓。我是反对暴力的,不见得会有好处,反而害了无辜同胞。眼下看来,的确无法。我再不过问,还是振兴家业。将来不管如何,只要是我华人坐那紫禁城为主,我捐款捐物仍然毫无怨言。”
李秉衡见他寥寥几句,但竟像似拿真心剖出来看,心头一阵感动。
一旁的胡青林见两人上来便说革命不革命的,怕自己父亲直爽的性格触怒李秉衡,赶紧招呼两人坐下,又亲自去沏了茶端上。
喝得半盏茶,胡子春忽然问道:“不知李先生可曾成家?”
李秉衡最头疼的就是这个,最近已有许多人问过,不胜其烦,硬着头皮回答:“还未曾,目前以产业为重,也不得空去想这个。”
胡子春拍手笑道:“那好那好,我有个小女儿,平素疼爱惯的,给他找个好夫婿也是让我等大伤脑筋。如今可好如今可好,大弟,去把水云叫来。”胡子春这次只带了两个儿子一个小女儿出来,可见对这个女儿的钟爱。又对着李秉衡说道:“我看李先生人品才华,心爱不已。厚颜自荐小女,还望莫怪。我这女儿从小乖巧懂事,前几年送了去英国读书,眼下回来探亲,都十八岁了。跟她同年纪的,大多出嫁。想来也是给她找个人家的时候,免得再去上什么学,分隔两地,让我怪想的慌。”
李秉衡见又是这一出,又不好面上流露。况且胡子春性情爽朗,直来直往,再推托只怕惹恼了他。于是坐着等候,与胡子春随意闲聊。
胡子春来了兴致,将儿子女儿孩提时许多事讲了,不时哈哈大笑,实在是个性情中人。
李秉衡也是听得有趣,一时忘了即将要面对突然冒出的“相亲对象”。
只是不知这个胡小姐却是什么模样,品行如何。又想到穿越前自己家中也是满世界的追着自己要安排相亲,回忆过去种种,一时竟有些出神。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十节 胡家
正与胡子春闲聊间,外面一个穿洋装的少女兴冲冲的奔来,还未进门,见胡子春当门坐着,银铃般的声音已是响起:“阿爸,这么急喊我?我要准备与顾姐姐她们同去蛇庙烧香呢。”
胡子春见了宝贝女儿哈哈大笑:“哦,要去烧香?反正吃过饭去,急什么。你看看,李先生,我这女儿可真真跟我一个脾气。”
少女“哎呀”一声,朝着李秉衡笑道:“是李大哥?前几日回来还想着喊你同去烧香呢,没找到你的人,这下可好了。”说话摇头晃脑,娇憨十足,着实惹人疼爱。
李秉衡也认出正是前几日一同游湖的女子之一,想不到却是胡子春的女儿,连忙笑道:“原来是你,上次同游着实尽兴,仿佛还在昨日。这几日不得闲暇,今日得空特来拜访胡先生。”
胡子春见两人先前已认识,看来还挺熟络,惊讶之余,乐得合不拢嘴。
胡水云绘声绘色将前几日同游广福园时诸多见闻讲了,尤其是说到陈璧君坠湖一事,连胡子春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李秉衡也不插话,微笑着看她小鸟依人般靠着胡子春娇声娇气,不时发出一连串清脆笑声,活脱脱一个湘云。
胡子春早忘了与李秉衡谈到何处,饶有趣味的看着女儿兴致勃勃地讲演,心里却在兴奋得盘算着女儿的事情,不时看几眼李秉衡,越看越顺眼,跟女儿也是般配,欢喜逐渐堆到脸上,眼睛都细了起来。
胡水云搂着父亲的脖子,眼睛扑簌簌的眨着,抑扬顿挫的说道:“李大哥与我们同去嘛,那蛇庙可好玩了,还是没到伦敦时去玩过一次,好长时间了,也不知如今是什么模样。”
不等李秉衡回答,胡子春乐呵呵的按着他的手说道:“是啊,年轻人整日间忙正事是好事情,但也得出去走走,散散心。今日就在此用饭,罢了与水云她们同去,有你在旁我也放心些。”说着,急忙催胡水云去吩咐会馆的厨子弄几样精致小菜,留李秉衡用饭。
见父亲如此识趣,胡水云连声应着,一路咯咯笑的出去了。
李秉衡本来就是喜欢看各地风物之人,想想今日特为胡家而来,能借此拉近关系也好。~~~~又想着这父女俩一个脾性,暗自好笑。
看着胡子春一家尽享天伦之乐,感情融洽,想到自己孑然一身,也不舍得离去,仿佛多待片刻,就越能感受到家的气氛。
离用饭还有些时辰,两人喝了会茶。李秉衡直奔主题说道:“近日采矿机械公司一事,争论颇大。乃此事关系重大,不得不慎重。南洋矿藏丰富,这采矿机械大有前途。此前西方公司设备泛滥,但皆为陈旧产品且价格昂贵。如今复兴公司采矿机械越来越精良,不下于西方公司,当大量推广。若我华人矿场都能用此机械,一者节省人力与成本,二者迅速积蓄资本,方能腾出手来插手为西方垄断之冶炼产业。这锡矿冶炼利润颇高,当握在华人自己手中。”
李秉衡一直在计划将华侨商人的产业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发展,即便不与欧美争夺国外市场,就这国内与南洋各地,也有庞大的需求。比如这锡矿冶炼后主要用在马口铁等材料上,而马口铁国内需求最大,每年要进口无数银两。
胡子春闻言点头说道:“我们矿场多用贵公司设备,已有成效,故此来为贵公司招股一事。方才你所说锡矿冶炼一事,想我家提炼厂也是粗提,外国公司精提后的利润竟远超我等,每每念及,无奈无精良之设备缘故。”
李秉衡略一思索,缓缓说道:“这冶炼乃我拿手本事,无奈如今事务缠身,不得闲暇。不说复兴公司,就是眼前招股等事也是令我无法分心。等将来空闲,少不得要在此钻研。”眼下复兴公司正在疾速扩张中,但是基础薄弱,人才缺乏,需要操心的地方太多。即便将大量附属产业剥离出去,还要大费心力,为这些公司设计机械、提供技术等。这马口铁利润极高,又有资源优势,早晚要在锡矿提炼上下点功夫。况且将来这采矿机械公司与提炼公司并不只锡矿一项,其他贵金属也在其列。
在采矿机械公司的合作伙伴上,最佳对象无疑是胡子春。其他条件都已满足,况且胡家豪富,一旦入股,能立即拿出来的现钱就有数百万两白银之多。见他豪爽直道,开门见山说道:“今日前来,乃为招股之事。我意不由一家独大,联合各家爱国锡矿场主,成立锡矿联合会。垄断南洋锡矿业。复兴公司此次将七成股份让出,如何分配还请胡先生联络各家锡矿主商议。”
胡子春闻言大喜,激动得握住李秉衡的手说道:“好极好极,我前两日正为此事奔忙。明日便召集众人商议。”
一老一少哈哈大笑,多日的心头之事眼下即将解决,笑声也轻快许多。
这时午饭已备,胡青林来请二人过去。李秉衡到得用膳处,见胡阳林也在,拿眼睛去看他。这胡阳林已经知道他的身份,气焰不再嚣张,愤愤地低下头去不敢看他。
奇怪的是胡水云叽叽喳喳惯的,吃饭时却并不说话,显见胡家家教之严。
吃午饭时胡子春忽然皱眉问道:“那怡保黎家、邵家等人倒是个难题,不知光华如何看待?”
李秉衡沉声说道:“这些华人败类万万不能姑息,我们复兴公司的盟友必须是爱国且热心公益品行俱佳之人。这些都是招股对象的要求,胡先生也请照此章程公办。”
一旁的胡阳林冷笑道:“黎家名声败坏,若是与他们合股共事,只怕连累了我们。尤其是黎家大少,实在丢了华人的脸面。”
李秉衡哑然失笑,想不到这位纨绔公子也有义愤填膺的时候。
胡子春眼睛一瞪,喝叱道:“你还是管好你自己,你娘不在这里没人替你说话,仔细别惹事。”
胡阳林脖子一撅,直着嗓子说道:“就是我娘不在这里,你便要管教我,小心回去告诉我娘,看她怎么收拾你。”
想不到在此看了这一出胡家教子,实在是忍俊不禁。连胡水云等也在旁偷笑。
胡子春哑然,想到他二夫人的厉害不由嗓门低了几分,看到这小子无法无天,又全是被他娘纵容所致,又是一阵火大。
吃完饭,在那听胡水云讲那蛇庙,有声有色,有如亲临,实在有做导游的潜质。
蛇庙又叫青龙庙,位于槟城东南十余里外的日落洞。原来祭祀的是清水祖师,称为兴福堂,由于有许多青蛇盘踞,又称蛇庙。马来等地不象印尼,华人也有近半数,佛教也很兴旺。这蛇庙平日香火不断,是周围有名的大寺庙。
坐着喝了会茶,听得外面人声,原来是与胡水云约好同去蛇庙的伙伴前来。
这胡水云与胡阳林乃一母同胞,前来的顾家小姐与二人是姑表亲。连同胡青林与几名护院,一行十数人,浩浩荡荡往蛇庙而去。
李秉衡与胡水云同坐一辆马车,还有顾家小姐云雅以及他的未婚夫杨华之。
有大家闺秀风范的顾云雅倒不象胡水云一般伶牙俐齿,只是微笑坐着,听胡水云海阔天空的乱说一气。胡水云知识倒也丰富,有三分知道的便能说成十分,又活灵活现,几人赞叹不已,笑声不断。
李秉衡间或与坐在一旁的杨华之闲聊几句,不料越聊给他的惊奇越大。
这杨华之是美国华人大族杨家的继承人,与顾云雅是留学德国的同学。顾云雅学的是染整专业,而杨华之则是学得合成染料专业。听杨华之谈论关于合成染料的话题,确实有几分见解。
合成染料除用于纺织品印染外,还广泛应用于造纸、塑料、皮革、橡胶、涂料、油墨等领域。德国基本垄断了大部分的合成染料配方,成为染料产业的霸主。1887年开始进入国内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纺织行业每年进口的合成染料价值数百万两白银,李秉衡有心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目前国内天然染料已逐渐被人工染料(合成染料)挤轧,靛青输入我国后,继以直接染料与盐基染料及酸性染料等之供给,逐渐推广。每年为此耗费诸多,此次学成,意欲在亚美利加从事人工染料研究。若能成功,当于国内推广。”杨华之谈起染料滔滔不绝,信心十足。
想到后世许多兼有合成染料与天然染料特点并且染色效果更加好的合成染料配方,李秉衡一阵心动,这些配方无疑都是价值连城。后世国内要到1918年后才开始出现染料工厂,落后西方太多。
又与杨华之就合成染料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交流片刻,发现他在这方面举一反三,显然有深厚的功底。
想不到一趟“旅游”发现了一个人才,李秉衡有些喜不自胜,暗自观察揣摩对方品行。
一路你聊你的,我聊我的,十余里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眼下已是在望。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十一节 神秘的蛇庙
蛇庙果然是蛇的天堂,即便天气已经有些( 龙起苍茫 http://www.xlawen.org/kan/4035/ )
胡文虎听了怒火顿消,本来就是个大度量的人,浑然不计较先前不快,一味拉着李秉衡询问制中成药一事。
李秉衡并不是嫌自己不够忙,要横生枝节。乃是将来要在加里曼丹各地开发,当地气候炎热,日光强烈,人们容易中暑、头晕、疲乏,况且热带雨林密布,蚊虫瘴气等等,必然要用上许多万金油之类的中成药。
虽然不迫切,但眼下胡文虎受人欺负,少不得要管上一管,况且也正是时候。
胡文虎开怀大笑,早把这一阵在胡阳林等人身上受的气忘到了九霄云外。
胡青林听了一阵,上前说道:“这位先生莫不就是李光华李先生?”见他点头,惊喜道:“久仰久仰,早就想登门拜访,有诸多事要向先生请教,还望先生指点一二。”胡家只有胡子春与他二人知道如今要购买采矿机械厂的关键在这李秉衡身上,只是由于他同盟会的身份,一直不敢登门。想不到踏破草鞋无觅处,如今活生生就在眼前。可是想到今日被胡阳林等侮辱,心下揣揣,想到李秉衡又可能是与二弟在昨晚起冲突之人,不由一阵心焦。
李秉衡对这位胡家大少爷也是大有好感,其实现下南洋富商子弟大多有修养明事理,受过高等教育。连忙笑道:“不敢不敢,改日不如我登门拜访。”
胡青林听得如此说,不由大喜过望。
眼下南洋华侨商人分为三派,一派是保皇派与守旧派,这派势力最大;其次是大量在中间模棱两可的华商巨富;与革命党人交好的反而最弱。李秉衡已经将张振勋与黄仲涵两位大佬悄悄拉下水,对中间派的影响甚大,况且借着这次华商大会,本意是将林义顺、张永福等鼎立支持革命的拉入核心层,团结一批中间派,分化保皇派与守旧派。
这胡子春是保皇派与守旧派中的一员干将,但近年来对清廷已是大为失望,很有希望将他争取过来,有了他这个成例,将来分化保皇派与守旧派阻力会小很多。
正愁找不到突破口,眼下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李秉衡与胡青林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胡阳林见自己的大哥也是对李秉衡这“小人”推崇备至,还要请他去家中做客,心下已是怒极,又不敢发作,在一旁冷言冷语。
胡青林大为尴尬,邀请李秉衡去庭舍中就坐,胡文虎不用再看胡阳林脸色,也跟了过去。
“关于锡矿机械一事,我已知晓,胡先生平日积善,各地都有传颂,这机械厂能有胡先生入主,也是众望所归,改日我当亲自往胡先生下榻之处会晤。还请胡兄代为陈请。”虽然之前胡子春对革命活动大加抵制,但也出于爱国心。后世历史对清廷越来越感失望,加上受到孙先生在南洋进行革命活动的影响,与清廷日益疏远,转而积极支持革命,曾多次以巨款赞助孙先生。
“如此多谢李先生,家父知晓后定当欢喜万分。”胡青林有些激动,听到他主动提起此事,出乎他意料之外,交谈下来,才发现李秉衡竟是十分好相处。言谈之间,关系已是近了几分。
听得李秉衡在与胡文虎谈论各种中成药的制作方法,尤其是如何制作内服外抹的万金油是胡文虎想了几年的难题,如今被他细细道来,解了几年的惑,听到关键处,竟是手舞足蹈,乐不可支。
胡青林见李秉衡对非亲非故的胡文虎尚能如此尽心尽力,不由叹服。想到二弟对胡文虎百般刁难,也是大摇其头。眼见胡文虎有了臂助,不日便要发迹,不知道胡家尤其是二娘那边当作何感想。于是对胡文虎态度语气更是亲近几分。
这时在一旁厢房中暂歇的一群女子亭亭走过,看到胡文虎的高兴模样都笑了起来。
李秉衡转头望去,却见花团锦簇间一道摄人心魄的眼神正望向这里,却是昨日那女子,不由颔首致意。
那女子微微一笑,头也不回的出去。隐没在绿影与花阵中,仿佛画上的仙子归位一般。斯人已去,留下香风阵阵,寂静一片。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八节 产业链
南洋很多华侨商人都是向当地华人与土着收购经济作物向西方资本家出售,并将西方生产的日用商品贩卖回南洋,成为中间商而致富。-====-但利润大头并不在自己这里,而且资本积累速度极慢。直至十几年前开始利用先进机械采矿,开办经济作物加工工厂,并种植橡胶等在当时还属于冷门作物发家的人多了起来,才出现了一批巨富。
李秉衡的目标便是引导这一部分尝到甜头的人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成为复兴公司产业的支持力量。由于复兴公司平地而起,没有市场基础,所以机床、机械、钢铁、塑料等产品需要开发市场。但是复兴公司又没有这个精力去放在市场开拓上,所以帮助建立中游以及下游产业就成为了迅速打开市场的好办法。
将大量机械公司分割出去实际上有许多好处,目前复兴公司机械的名声已在南洋传播,许多加工厂、矿场都在使用复兴公司的机械。让先富起来的那批巨富投资机械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那么一个中游产业便被建立了起来;这些产业的兴起必将带动经济作物加工厂以及矿场的开办,下游产业也应运而生。同时垦殖园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对土地的开发也将加快进程,反过来刺激中游与上游产业的扩张,这实际上是推动了整个南洋经济结构的转型。
首先达成的合作项目是铝钒土水泥厂,南洋铝钒土资源丰富,专利五月份就寄了出去,已经申请成功。目前各地建设需要大量的洋灰(水泥),迅速兴办可以解燃眉之急。之前都是大量使用了石材与木材,南洋这两种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但将来大规模建工厂与道路必须要使用水泥,此时兴办正当其时。
另外还有棕榈油加工厂,棕榈油是南洋的特产,将来食品工业与日化工业都要用上,机器大部分都是复兴公司生产的。
这两家公司都是由林义顺、张永福与陈楚楠合股的,三人之前就在许多产业有合作,况且林义顺与张永福是舅甥,都是铁杆的革命支持者。
黄乃裳与林文庆、陈嘉庚、李俊源等人买下了橡胶机械厂,并且开办了几个橡胶加工场,相应的扩大了橡胶园的规模。十年前还无人问津的橡胶,自从一开始冒险种植的几人成功后,成为了香饽饽。许多新的橡胶园被开垦出来,越来越多的华人从国内移民而来。
另外吴世荣与黄仲涵等两百多名华商成立了南洋糖业公司,在李秉衡的建议下,公司分为三块:精炼糖厂、甜菜糖厂与甘蔗糖厂、制糖机械厂。这家公司一诞生就成为了南洋规模最大的公司,甚至超过了复兴公司。这么大一股力量是在李秉衡的反复劝说下才整合在一起的,目的是垄断将来国内的糖市场。后世历史上在1910年后,国内每年进口的糖价值就在数千万两白银,到1929年达到一亿两。
制糖产业将来可以带动数千万的农业人口,并且相关产业规模也不小,以食糖副产品蔗渣、废(菜)丝、废蜜为原料的产品有许多,如纸、纸浆板等。
光是给南洋糖业公司的制糖机械厂生产机床就可以生产十几年,并且还是在不断扩张的基础上。
这个庞然大物出现后,许多的华商闻风而来,试图搭上顺风车。复兴公司附属产业中六十余家工厂都成为了华商争夺的对象。
这许多的产业兴办开来,对于其他产业的拉动也是相当可观的。已经有许多精明的商人开始投资相关产业,到时候可以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到时候不管是中间派,还是保皇派与守旧派,都将成为这个巨大产业链中的一员。
与西门子公司的谈判也很顺利,许多地方已经达成了一致。
受到瓶颈困扰的电冰箱的研发计划不再束之高阁,重新开始了研发。之前研发团队受困于制冷剂的腐蚀问题上,含氟制冷剂被开发出来后立即应用到电冰箱的压缩机上,但天然橡胶并不能密封这种制冷剂。石油化工那边离开发合成橡胶还为时尚早,找了许多其他材料都无济于事。有机化学研究所紧急开发出一种合成胶水后才解决了这个密封问题,虽然密封效果只由几年。但数年后合成橡胶很有希望被开发出来,而且到时候含氟低腐蚀制冷剂与不含氟制冷剂也不是。密封问题解决后,电冰箱的研发变得简单起来,目前仍在紧张的工作中,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能出试验机。
胖子克罗斯那边已经被端纳轻松搞定,在经过古斯塔夫同意后,初步协定由复兴公司将双螺旋钨丝灯与摇头电风扇的专利技术免费提供给两家合资地公司进行生产,这两家公司将设在新加坡。电焊机与前置滚筒洗衣机将由复兴公司与西门子公司共同出资在坤甸兴办制造公司,西门子公司免费享受这两种专利,但所有与复兴公司有关的专利产品所需要的原料都必须由复兴公司生产。
当然作为回报,西门子公司将提供电机制造与电报制造方面上的技术,另外输变电方面的技术也将以公平的价格向复兴公司出售。这些在荷属东印度的公司将由复兴公司兴办,西门子公司占有一定股份。另外西门子公司入股复兴起重机公司,并提供技术扩大起重机生产范围。
最主要的一点是西门子公司同意帮助疏通德国政府部门,增加南洋这边派遣的赴德留学生的数目,欧美其他国家也将仿照此例,这也是人才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数年后首批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将成为工业建设的主力军,到那个时候也差不多已经成功建立民国,正是要用人的时候。
古斯塔夫作为西门子驻满清总代表,将全权处理此次与复兴公司的合作计划,现在正在赶往巴达维亚的路上。
胖子克罗斯除了要等古斯塔夫的到来,还在紧张的等候电冰箱的研发进度,李秉衡已经初步答应将电冰箱的专利与西门子公司共享。
以为赚了便宜的胖子却不知道这只不过李秉衡故意为之,把西门子公司的资本拉进南洋,也是拉了个护身符,作为对荷兰殖民当局的震慑。即便荷兰皇帝也不敢对有德国资本的公司有所贪图,将来税收也会少收许多。
投资固然可以取得利润,但有时候也要为其他目的服务。虽然表面上西门子公司没费什么力气就取得了这几项专利的使用权甚至是免费转让,但从西门子公司得到的技术,以及留学生的名额,还有将复兴公司部分产业加入逃税行列,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与西门子公司以及其他德国、欧美国家公司的合作将会陆续进行,这些都在李秉衡的掌握之中。到时候殖民当局想上门收税,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至于一战结束后对德国的清算,那时已经与复兴公司无关,因为大部分产业将会在几年后转移回国内。
南洋等地目前大量兴办的加工产业与轻工业,不久之后将在复兴公司的重工业产业上看到成效。大量的机床、钢铁、型材、机械等将形成可观的利润并刺激复兴公司的扩张。
目前复兴公司也没有能力再涉足别的行业,目前已有的几家工厂仍然在不端的新建与扩张。
目前的钢厂在他看来既产量小的可怜,有工艺落后,成本也高。但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路是一步步走的,工业是靠厚积而勃发,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冶金车间的许多设备却进展神速,随着机床厂附属的重型机械车间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完善,以前一些大型设备或者大型铸件需要从国外订购订造,现在已经可以自造。
从美国买回来的一万两千吨水压机结构复杂而且粗糙,与后世的水压机相差甚大,李秉衡曾经有朋友主持过后世一万六千吨水压机的DCS控制系统设计工作,对水压机结构知之甚详。结合电脑里的资料与图纸,在一百多名机械与冶金专业的留学生的努力下,对这台美国水压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并且准备自己制造一台一万两千吨水压机,除了DCS控制系统等电气上先进技术还无法实现,其他都吸收了后世的制造理念,至于一万六千吨水压机则也在设计当中。
大型龙门铣床与镗床等也被制造了出来,虽然稍显粗糙,但有了成例,将来可以完善。加上其他锻造设备,一些大型配件本来需要铸造的都可以进行锻造,并且加工到相当高的精度。
工业本来就是一个全方位的体系,那个行业上的进展立刻就能在这个行业应用上。各个团队每天都有新技术出来,然后应用到各个工厂,逐渐的实现初步的技术积累。而工厂里也不断的培养着大批的技术工人,并且还在不计成本的吸收新工人,每一个工人都被要求要掌握多种技术。当然相应得报酬也会提高,用李秉衡的话来说,现在工厂里不是讲用工成本的时候,而是技术与技术工人积累的时候,暂时的薪金上的压力,在将来工厂大规模扩张时就能看的出来现下的付出是值得的。
许多产业还未兴办,但机床与机械、钢材等的订单已经雪片般飞向了复兴公司。用李秉衡的话来说,这些订单凭目前的产能五十年都完不成。
加里曼丹这边将建一个大上数倍的钢铁厂,并且从机床厂分出一部份资源建一个重型机械厂。西门子公司准备在加里曼丹那里建一个大型火力发电站,应用上目前最先进的输变电技术。因为他们也将在这里投资建设分公司,并对复兴公司进行一些技术援助。
可以说,将来复兴公司的重工业基地将会设在婆罗洲(加里曼丹岛)。这个地方,也将成为复兴公司南洋战略的支撑点。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九节 锡业大族
李秉衡发自内心的喜爱槟城,喜欢槟榔屿这个华人的天堂,这里华人占了绝大多数,华人社会占了主导。~~~~槟城是马来除了吉隆坡之外最大的城市,成为华人重要的活动中心。
后世的槟榔屿华人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之间,是少数华人占主要的大城市。
这里将随着各种产业的兴起而涌入大量的华人,国内的移民源源不断地将华人的比例一点点的提高。不仅是槟榔屿,整个南洋,将来都将因为华人的发展而更加繁荣。
吉隆坡与怡保两地也是华人较多的大城市,华人占了百分之四十还多。这里最多的便是锡矿商人,但眼下这些人中的佼佼者都在槟榔屿集会。
怡保的矿业巨商大多是保皇派与守旧派,之前他们都在复兴公司的采矿机械以及相关产品上吃到了甜头,这次约定了齐赴槟榔屿参与集会,试图购买机械厂,以垄断他们在矿业的地位。
怡保的黎平恩与吉隆坡的胡子春同为矿业巨子,在怡保等地较有威望,许多保皇派与守旧派以他马首是瞻,如今他却在槟榔屿碰了壁。
“父亲,这复兴公司如今招了林义顺等人的股,如今那帮人都抖了起来,理都不理咱们,说是采矿机械公司招股有新条件。”黎平恩的大儿子黎光新诉苦道,这几天他四处探听消息,联络同样有意入股这家公司的商人,很是劳累。
“就是,本来这两家公司没透出要招股的消息来,昨日放出风说也要招股,只是这招股对象须满足三条:热心公益的,身家清白的,还要支持革命的。这明摆着不是不给我们面子嘛。”黎家的盟友邵家族长邵思定说道。
邵家在暗算支持革命的爱国商人上没少跟着黎家作恶,这两家天怒人怨,不少革命党人与爱国商人都对这两家的人敬而远之,避之不及。这阵子以两家为首的保皇派与守旧派在槟榔屿上窜下跳,却无人理睬他们。一向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黎平恩等人受了冷遇,气又没处撒,这几日密谋要给复兴公司点颜色看看。
“黄仲涵那老狐狸每次上门都推说大股东另有其人,自己作不得主。那张弼士又在上海,也不知到底是什么章程。问过入过股的人,只说交上一份申请书,详细罗列资产与入股股本,请人证明便行了,复兴公司的人审查合格便算通过。我们是不是也弄一份,送过去看看?”黎平恩对众人说道。~~~~
他们并不知道李秉衡在这里起的作用,在复兴公司与其他股东的有意隐瞒下,他的身份也很少有人知道详细。
“交便交,我们每家都弄一份,我就不信我们这么多人他们都拒之门外。还有那复兴公司本部产业招股情况如何?”邵思定眼细如狐,一脸阴狠,最是奸诈,乃是黎家等家族的狗头军师。
熟悉情况的黎光新苦笑说道:“这其他公司已经是审查严格,这复兴公司的本部产业眼红者众多,但入股却是难如登天,听说已经入了股的都是复兴公司那边发出的邀请,而且这些人都守口如瓶,竟是没有一点内幕出来。”
方面大耳霸气十足的黎平恩摆摆手道:“复兴公司那些产业却入不了我的眼,那些大厂没那么容易办的起的。谁知道将来会怎样?还是盯着眼前的,这可是我等的根本。”
邵思定一边点头一边笑道:“如今先投那劳什子申请书再说,再有推托少不得给点颜色他们看看。也得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许多年没见过敢跟我们过不去的硬渣子,我倒要试试我的刀还利不利。”黎家与邵家等人早年在淘金矿以及开采锡矿、铁矿等时,没少与人火拼,杀过的人已不计其数,可以说满手血腥。这些人心狠手辣,不管土著与华人,背负了累累血债。一味讨好殖民政府,以殖民政府赋予的特权来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老狐狸又谈笑了一阵,回忆过去毁家灭族轻描淡写,仿佛是在说别人一般,又转过头眯起那双闪着寒光的细眼,凑到黎光新耳边阴笑道:“光新,这几日可去这槟城四下转转,可有中意的女子?”声音阴恻恻的,听在耳中鸡皮疙瘩都要起来。
这黎光新仗着家中有财有势到处为非作歹,坏事做绝,又好色如命,有中意的女子必要上手,手上毁了不少良家女子的名誉与性命。怡保等地听说黎大少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哭。这黎大少天生一个坏种,闻言坏笑道:“来了几日也有遇见,只是还不便下手。等得闲了,也得去尝尝鲜,如今我是只喜欢嫩芽子,十一二岁的最好。其余的早玩得腻了,没兴趣。”
黎平恩在旁没听的分明,即便听到了也只是呵斥几句做做样子。他向来对儿子颇为赞许,认为有自己当年之风,行事辣手狠毒,是块成大事的料子。
邵思定桀桀一阵阴笑:“这女人嘛,玩玩可以,别误了正事。光新于此倒是甚好,不像胡家的二公子,只知道钻在酒色中的纨绔。”
黎光新冷笑道:“胡阳林也能跟我比?还不是靠着舅家才这么风光。”
黎平恩听得在说胡家,问道:“那胡子春这两天在忙些什么?”
胡子春这两天却是在忙着联络各处矿业商人,详细核实自家矿场与工厂等资产,准备提交入股采矿机械公司的申请。自从胡青林带回李秉衡的传话后,心中大定。那采矿机械公司已经派家族中人去考察过,虽然小小两个车间,但设备精良,技术工人充足,随时可以扩建。而顾家也传话过来,说这李秉衡在张家与黄家很得信任,能够做的了这家公司招股的主。他的二夫人虽然只是顾家旁支的女儿,但即便如此,也受了他们不少的眷顾,相信凭顾家的神通广大,不难打探到些许内幕消息。
李秉衡今日也特意上胡家下榻的会馆拜访,这采矿机械公司目前虽然刚起步,规模小了点,但将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这采矿机械公司并不准备整体出售设备与技术,而是采取招股的方式。
胡子春听得李秉衡前来,连最喜爱的水烟杆都没收,急急得奔了出来。
李秉衡正在会客堂等候,只见一人虎虎生风,快步而来,还未到近前,爽朗的声音已是响起:“不知这位可是李光华李先生?”说话间,人已到了面前。
只见他身材魁梧,五十岁左右,双眼炯炯有神,浓眉将天庭撑起,显得十分富态。连忙行礼道:“正是鄙人,冒昧前来拜访,实乃久仰胡先生大名,特来求教。”
胡子春哈哈一笑:“不敢不敢,在后辈英雄面前,我等只能倚老卖老罢了。李先生在南洋诸多事,令我等刮目相看,又是这般年轻,难得,难得。”说着,拉着他的手,眼神中满是欣赏,仿佛在看一件稀世古董似的。
李秉衡被他看的心头发毛,连忙说道:“不过是想为国家做点事罢了,说到这,倒是胡先生乃我辈楷模。为国为民有诸多值得称道之事,凡提起胡先生做的善事,没有不服气的。”
胡子春长叹一声道:“我到得中年,心中仍有一腔热血,一颗报国心。奔忙了许多年,如今越来越令人失望了,倒教我灰心许多。”
想到就是这位老人,为国家捐款都是数十万两一捐,在南洋数一数二,为国家的强盛苦等数年,耗尽心血。不由心中感动,于是缓缓说道:“有爱国心,无报国门,实在可惜。清廷无道,越来越腐朽不堪,将来必定遗祸子孙。列强亡我中国之心不死,满清一日不去,国家一日不得强盛,所以我向来主张革命推翻清廷。我在南洋兴办实业,也是为了这个目标。胡先生爱国心路人皆知,但为清廷奔走,已不值得,何苦学那补房子的李中堂?”
胡子春嘴角动了动,似要辩护几句,但终究叹气道:“我又何尝不知,可是革命要动武力,苦的还是老百姓。我是反对暴力的,不见得会有好处,反而害了无辜同胞。眼下看来,的确无法。我再不过问,还是振兴家业。将来不管如何,只要是我华人坐那紫禁城为主,我捐款捐物仍然毫无怨言。”
李秉衡见他寥寥几句,但竟像似拿真心剖出来看,心头一阵感动。
一旁的胡青林见两人上来便说革命不革命的,怕自己父亲直爽的性格触怒李秉衡,赶紧招呼两人坐下,又亲自去沏了茶端上。
喝得半盏茶,胡子春忽然问道:“不知李先生可曾成家?”
李秉衡最头疼的就是这个,最近已有许多人问过,不胜其烦,硬着头皮回答:“还未曾,目前以产业为重,也不得空去想这个。”
胡子春拍手笑道:“那好那好,我有个小女儿,平素疼爱惯的,给他找个好夫婿也是让我等大伤脑筋。如今可好如今可好,大弟,去把水云叫来。”胡子春这次只带了两个儿子一个小女儿出来,可见对这个女儿的钟爱。又对着李秉衡说道:“我看李先生人品才华,心爱不已。厚颜自荐小女,还望莫怪。我这女儿从小乖巧懂事,前几年送了去英国读书,眼下回来探亲,都十八岁了。跟她同年纪的,大多出嫁。想来也是给她找个人家的时候,免得再去上什么学,分隔两地,让我怪想的慌。”
李秉衡见又是这一出,又不好面上流露。况且胡子春性情爽朗,直来直往,再推托只怕惹恼了他。于是坐着等候,与胡子春随意闲聊。
胡子春来了兴致,将儿子女儿孩提时许多事讲了,不时哈哈大笑,实在是个性情中人。
李秉衡也是听得有趣,一时忘了即将要面对突然冒出的“相亲对象”。
只是不知这个胡小姐却是什么模样,品行如何。又想到穿越前自己家中也是满世界的追着自己要安排相亲,回忆过去种种,一时竟有些出神。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十节 胡家
正与胡子春闲聊间,外面一个穿洋装的少女兴冲冲的奔来,还未进门,见胡子春当门坐着,银铃般的声音已是响起:“阿爸,这么急喊我?我要准备与顾姐姐她们同去蛇庙烧香呢。”
胡子春见了宝贝女儿哈哈大笑:“哦,要去烧香?反正吃过饭去,急什么。你看看,李先生,我这女儿可真真跟我一个脾气。”
少女“哎呀”一声,朝着李秉衡笑道:“是李大哥?前几日回来还想着喊你同去烧香呢,没找到你的人,这下可好了。”说话摇头晃脑,娇憨十足,着实惹人疼爱。
李秉衡也认出正是前几日一同游湖的女子之一,想不到却是胡子春的女儿,连忙笑道:“原来是你,上次同游着实尽兴,仿佛还在昨日。这几日不得闲暇,今日得空特来拜访胡先生。”
胡子春见两人先前已认识,看来还挺熟络,惊讶之余,乐得合不拢嘴。
胡水云绘声绘色将前几日同游广福园时诸多见闻讲了,尤其是说到陈璧君坠湖一事,连胡子春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李秉衡也不插话,微笑着看她小鸟依人般靠着胡子春娇声娇气,不时发出一连串清脆笑声,活脱脱一个湘云。
胡子春早忘了与李秉衡谈到何处,饶有趣味的看着女儿兴致勃勃地讲演,心里却在兴奋得盘算着女儿的事情,不时看几眼李秉衡,越看越顺眼,跟女儿也是般配,欢喜逐渐堆到脸上,眼睛都细了起来。
胡水云搂着父亲的脖子,眼睛扑簌簌的眨着,抑扬顿挫的说道:“李大哥与我们同去嘛,那蛇庙可好玩了,还是没到伦敦时去玩过一次,好长时间了,也不知如今是什么模样。”
不等李秉衡回答,胡子春乐呵呵的按着他的手说道:“是啊,年轻人整日间忙正事是好事情,但也得出去走走,散散心。今日就在此用饭,罢了与水云她们同去,有你在旁我也放心些。”说着,急忙催胡水云去吩咐会馆的厨子弄几样精致小菜,留李秉衡用饭。
见父亲如此识趣,胡水云连声应着,一路咯咯笑的出去了。
李秉衡本来就是喜欢看各地风物之人,想想今日特为胡家而来,能借此拉近关系也好。~~~~又想着这父女俩一个脾性,暗自好笑。
看着胡子春一家尽享天伦之乐,感情融洽,想到自己孑然一身,也不舍得离去,仿佛多待片刻,就越能感受到家的气氛。
离用饭还有些时辰,两人喝了会茶。李秉衡直奔主题说道:“近日采矿机械公司一事,争论颇大。乃此事关系重大,不得不慎重。南洋矿藏丰富,这采矿机械大有前途。此前西方公司设备泛滥,但皆为陈旧产品且价格昂贵。如今复兴公司采矿机械越来越精良,不下于西方公司,当大量推广。若我华人矿场都能用此机械,一者节省人力与成本,二者迅速积蓄资本,方能腾出手来插手为西方垄断之冶炼产业。这锡矿冶炼利润颇高,当握在华人自己手中。”
李秉衡一直在计划将华侨商人的产业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发展,即便不与欧美争夺国外市场,就这国内与南洋各地,也有庞大的需求。比如这锡矿冶炼后主要用在马口铁等材料上,而马口铁国内需求最大,每年要进口无数银两。
胡子春闻言点头说道:“我们矿场多用贵公司设备,已有成效,故此来为贵公司招股一事。方才你所说锡矿冶炼一事,想我家提炼厂也是粗提,外国公司精提后的利润竟远超我等,每每念及,无奈无精良之设备缘故。”
李秉衡略一思索,缓缓说道:“这冶炼乃我拿手本事,无奈如今事务缠身,不得闲暇。不说复兴公司,就是眼前招股等事也是令我无法分心。等将来空闲,少不得要在此钻研。”眼下复兴公司正在疾速扩张中,但是基础薄弱,人才缺乏,需要操心的地方太多。即便将大量附属产业剥离出去,还要大费心力,为这些公司设计机械、提供技术等。这马口铁利润极高,又有资源优势,早晚要在锡矿提炼上下点功夫。况且将来这采矿机械公司与提炼公司并不只锡矿一项,其他贵金属也在其列。
在采矿机械公司的合作伙伴上,最佳对象无疑是胡子春。其他条件都已满足,况且胡家豪富,一旦入股,能立即拿出来的现钱就有数百万两白银之多。见他豪爽直道,开门见山说道:“今日前来,乃为招股之事。我意不由一家独大,联合各家爱国锡矿场主,成立锡矿联合会。垄断南洋锡矿业。复兴公司此次将七成股份让出,如何分配还请胡先生联络各家锡矿主商议。”
胡子春闻言大喜,激动得握住李秉衡的手说道:“好极好极,我前两日正为此事奔忙。明日便召集众人商议。”
一老一少哈哈大笑,多日的心头之事眼下即将解决,笑声也轻快许多。
这时午饭已备,胡青林来请二人过去。李秉衡到得用膳处,见胡阳林也在,拿眼睛去看他。这胡阳林已经知道他的身份,气焰不再嚣张,愤愤地低下头去不敢看他。
奇怪的是胡水云叽叽喳喳惯的,吃饭时却并不说话,显见胡家家教之严。
吃午饭时胡子春忽然皱眉问道:“那怡保黎家、邵家等人倒是个难题,不知光华如何看待?”
李秉衡沉声说道:“这些华人败类万万不能姑息,我们复兴公司的盟友必须是爱国且热心公益品行俱佳之人。这些都是招股对象的要求,胡先生也请照此章程公办。”
一旁的胡阳林冷笑道:“黎家名声败坏,若是与他们合股共事,只怕连累了我们。尤其是黎家大少,实在丢了华人的脸面。”
李秉衡哑然失笑,想不到这位纨绔公子也有义愤填膺的时候。
胡子春眼睛一瞪,喝叱道:“你还是管好你自己,你娘不在这里没人替你说话,仔细别惹事。”
胡阳林脖子一撅,直着嗓子说道:“就是我娘不在这里,你便要管教我,小心回去告诉我娘,看她怎么收拾你。”
想不到在此看了这一出胡家教子,实在是忍俊不禁。连胡水云等也在旁偷笑。
胡子春哑然,想到他二夫人的厉害不由嗓门低了几分,看到这小子无法无天,又全是被他娘纵容所致,又是一阵火大。
吃完饭,在那听胡水云讲那蛇庙,有声有色,有如亲临,实在有做导游的潜质。
蛇庙又叫青龙庙,位于槟城东南十余里外的日落洞。原来祭祀的是清水祖师,称为兴福堂,由于有许多青蛇盘踞,又称蛇庙。马来等地不象印尼,华人也有近半数,佛教也很兴旺。这蛇庙平日香火不断,是周围有名的大寺庙。
坐着喝了会茶,听得外面人声,原来是与胡水云约好同去蛇庙的伙伴前来。
这胡水云与胡阳林乃一母同胞,前来的顾家小姐与二人是姑表亲。连同胡青林与几名护院,一行十数人,浩浩荡荡往蛇庙而去。
李秉衡与胡水云同坐一辆马车,还有顾家小姐云雅以及他的未婚夫杨华之。
有大家闺秀风范的顾云雅倒不象胡水云一般伶牙俐齿,只是微笑坐着,听胡水云海阔天空的乱说一气。胡水云知识倒也丰富,有三分知道的便能说成十分,又活灵活现,几人赞叹不已,笑声不断。
李秉衡间或与坐在一旁的杨华之闲聊几句,不料越聊给他的惊奇越大。
这杨华之是美国华人大族杨家的继承人,与顾云雅是留学德国的同学。顾云雅学的是染整专业,而杨华之则是学得合成染料专业。听杨华之谈论关于合成染料的话题,确实有几分见解。
合成染料除用于纺织品印染外,还广泛应用于造纸、塑料、皮革、橡胶、涂料、油墨等领域。德国基本垄断了大部分的合成染料配方,成为染料产业的霸主。1887年开始进入国内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纺织行业每年进口的合成染料价值数百万两白银,李秉衡有心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目前国内天然染料已逐渐被人工染料(合成染料)挤轧,靛青输入我国后,继以直接染料与盐基染料及酸性染料等之供给,逐渐推广。每年为此耗费诸多,此次学成,意欲在亚美利加从事人工染料研究。若能成功,当于国内推广。”杨华之谈起染料滔滔不绝,信心十足。
想到后世许多兼有合成染料与天然染料特点并且染色效果更加好的合成染料配方,李秉衡一阵心动,这些配方无疑都是价值连城。后世国内要到1918年后才开始出现染料工厂,落后西方太多。
又与杨华之就合成染料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交流片刻,发现他在这方面举一反三,显然有深厚的功底。
想不到一趟“旅游”发现了一个人才,李秉衡有些喜不自胜,暗自观察揣摩对方品行。
一路你聊你的,我聊我的,十余里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眼下已是在望。
第三章 产业规划 第十一节 神秘的蛇庙
蛇庙果然是蛇的天堂,即便天气已经有些( 龙起苍茫 http://www.xlawen.org/kan/4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