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龙起苍茫 > 龙起苍茫 第 19 部分阅读

第 19 部分阅读

    无主之地恢复兰芳共和国,不知道您听说过没,那个近乎笑话但又统治了那个大岛达上百年之久的中国人建立的民主国家。从法理上说,中国人选择在那里复国的确合情合理,只要他们能够应付荷兰人的镇压。从他们表现出的工业能力来看,似乎有成功的可能性。”

    威廉二世的手尚在空中,闻言站了起来哈哈笑道:“的确应该给荷兰人找点麻烦,看来,我们应该答应他们的请求。不,给他们派最好的教官,让他们尽快把军校建立起来。还有,从我们的大学里面挑一批人出来帮助他们培养对德国有好感的精英。要快,立即办,我等着看荷兰人的好戏。”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一节 复国第一师

    在坤甸兵工厂附近的训练基地,有将近一万七千名的官兵已经接受了数个月的军事训练,并且今天正式会有一批士官被从士兵中提拔起来,以凑够四百多军官,一千五百多士官,还有三百多的文职勉强到位。军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各国退役军官担任,李秉衡戏称为万**团。但也无可奈何,军官需要数年的培养,不是复兴公司这样的暴发户可以用钱堆出来的。

    这个师的成员驳杂,有六千多名有良好教育的华侨子弟,两千多从国内来的革命同志,四千多原来在各个垦殖园与矿场工作的华人,许多都是西方资本家非法从国内“卖猪仔”过来的契约劳工,另外还有两千多从山东、河北等地招募的劳工。

    这个组合构成的军队居然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与其他国内军队喜欢派系斗争与倾轧不同,这些士兵非常团结。教育良好的华侨子弟大部分成为技术兵种与各级士官,他们在军中开展的随军学堂卓有成效,不仅帮助没有文化的人进行文化教育,而且还将军校中学到的知识尽量的传授给其他人。国内来的革命同志思想大多比较开明,容易接受新知识,并且他们还在军队中宣传革命思想,给原来的契约劳工与从国内招募的劳工讲解中国为什么落后,老百姓为什么生活困苦,为什么要进行武装革命反抗列强的剥削,推翻满清的黑暗统治。而华侨子弟对此也持乐见其成的支持态度,他们祖辈遭受到的荷兰殖民者的屠杀与迫害让他们心中一直存着要给祖辈出口气的想法。

    一支军队是否具有强大的战斗力,除了必要地武器装备,取决于这支军队的训练情况与精神面貌。

    师长汉斯对整个部队的情况基本满意,这支部队武器装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德国陆军。“李,你答应我们的大马什么时候可以到?还有你答应的军装呢?没有军装这支军队就不能算军队。“汉斯对后勤非常不满意,即便婆罗洲水网发达,可以用船进行快速运兵,但他了解李秉衡有着将这支军队投入到整个南洋的解放战争中去,那么后勤的压力就比较明显。队伍中可以拉炮的重挽马只有十几匹,无法满足外出作战。

    “从德国与日本等地购买的数百匹重挽马已经在路上,将来我们也会自己培养良种。而且可以用来拖曳重炮的军用卡车也在开发当中,不久的将来它将完成大部分的后勤需要。”对于这个师能到今天这个地步着实不易,都是靠着群策群力不断完善。“至于军装么,呃,我正在请人设计,过几天就会有结果。”

    汉斯出于德国人的敬业与一丝不苟,一直把将这支军队打造成德国陆军那样的强军而尽心尽力。揉了揉太阳||穴,用他碧蓝的眼珠凝视着李秉衡,“李,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支军队已经初步成军,再有一年我想应该足以应付一般的战斗,但是目前你准备给它一个什么样的番号。我一直把他们当作职业军人去训练,那么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李秉衡不假思索的说道:“兰芳共和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师,而且接下来还要把第二师的两千多人的军官培训出来。我知道你们的那位皇帝已经同意排出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军事教官,德国那边已经发回消息。加上我们现有的,你觉得我们的军校还缺点什么?”

    汉斯略带兴奋的说道:“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尽量使第一师成为一支劲旅,并且培养第二师的军官。”

    汉斯陪同李秉衡参观了炮兵团的训练,道森之前已经在亚齐为同盟会与复兴公司培养了数百名的炮兵,如今更是被李秉衡任命为第一师炮兵团的团长。炮兵团下辖三个轻型炮兵营与一个重型炮兵营,营长都是之前表现出色的华侨子弟。

    “这是我们新生产的32倍径150毫米榴弹炮,每分钟可以打四发,有效射程15公里,使用最新的高爆炸药,威力是我所见过的150毫米炮中最大的。当然它的合金钢盾坚固无比,可以使它在漫长的重炮对射中存活下来。这种炮制造一门需要五天的时间,相信将来产量会成倍上升。”

    李秉衡听着道森介绍着炮兵团装备的榴弹炮,目前主要的几种炮兵工厂都能自制,并且还在不断的精益求精。

    汉斯则饶有兴致的看着士兵头上的据说出于李秉衡的设计的钢盔,他曾经亲自试戴过,的确有安全的感觉。“对了,李,其实荷兰的军队战斗力并不强,而且有许多的土著兵,我认为你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对付他们的军舰。虽然都是一些老旧的炮舰,但是一旦他们封锁从槟城与新加坡等地的海运,后果不堪设想。”

    “我对槟榔屿与新加坡的两家造船厂很有信心,那里聚集了大量的从中国国内来的造船业技术工人,之前在巴达维亚的船厂也累计了大量的经验。不用三年你就会看到我们自造的军舰,当然这之前我们只是近海防御,所以我让潜艇制造厂大量制造潜艇。”目前复兴公司的盈利面相当可观,加上军火、毒品等其他收入,足以支撑建立一支近海防御潜艇部队。

    造船厂最近不断的从国内聘请在洋人的船厂工作的技师,并且从德国、英国等吸收有经验的造船好手,为此花去了大把的金钱。但与同时上马六艘六千吨货船相比,也就无足轻重。一旦有了造六千吨左右轮船的经验,那么万吨轮也不再遥远。

    前两个月已经有德国皇家造船厂、伏尔甘船厂以及克虏伯钢铁厂等先后向复兴公司下了购买六条可以连续上料、矫平、除锈、喷漆、烘干,直至出料的十吨钢板流水生产线与三台万吨水压机的订单。

    1908年开始将是德国造船工业多年积累后的强大爆发时期,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德国造船技术是最先进的。也可以说德国海军的开始强大,是从提尔皮茨在1898年组建第一舰队为标志开始。自98年起,每年德国海军都有两艘战列舰加入战斗序列。但是06年英国的“无畏”号的服役,带动了海军强国之间新一轮的造舰竞赛。

    自从考察团从南洋发回来的报告经过造船专家的论证后,普遍认为一旦采用对方的造船厂的造船理念以及焊接等技术,正在建造的四艘拿骚级的首舰“拿骚号”本来要八个月的下水时间,只需要六个月不到,而且是在四艘同建的情况下。预计到战舰服役只需要二十二个月的时间。获知这一情况后,原本定于十月份开造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改为七月份。

    提尔皮茨计划使德国海军力量在1914年达到拥有13艘无畏级战舰、5艘战列巡洋舰、22艘老式战列舰、32艘巡洋舰、114艘驱逐舰和30艘潜艇的规模。目前看来,使用了复兴公司的造船设备与技术,很有可能提前完成任务。

    威廉二世一直为着造船厂的进度而焦躁不已,多次对他青睐的提尔皮茨加以训斥。看到国内造船专家对复兴公司造船厂的评估意见,有意在南洋与对方合办造船厂,建造战舰以进一步的缩小与英国的差距。

    提尔皮茨建议在婆罗洲的马辰建造船厂,可以就近得到复兴公司的原材料与人力物力的支持,荷兰人也不敢多说什么。在德国人的眼里荷兰人只是只小虫子,本土才两万多武器陈旧训练落后的正规军,即便在殖民地有将近十万的军队与警察,但恐怕这些人连中国人的进攻都抵挡不住。

    威廉二世一直在关注着南洋这边的动静,自从与莱因金属与西门子、蔡斯公司又达成几项协议后就没什么大的动作。

    其实复兴公司兵工厂一直在秘密开发坦克、反坦克枪、战防炮与火箭炮等武器,因为除了枪械子弹在国际军火市场占了一席之地,重武器并没有买家,所以研发力量都集中到了开发新武器的工作上。

    即将成立的飞机公司将来也将成为入侵婆罗洲军队的噩梦,既然暂时没办法造出军舰来,那么使用岸防飞机无疑是对方陆军与军舰的克星。

    南洋是宝地,日本人一直垂涎三尺,他们也不会放任中国人掌控这片土地,到时候难免要跟小鬼子干上一仗。

    要是你真敢来,我就狠狠揍你,李秉衡快意的想着。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二节 造船工业

    坤甸与槟城之间开通直达的邮轮与货船,每天都有无数船舶来回运着人员与货物。 槟城之前是南洋最大的货物中转地,如今更是成为了工业品住口转销地,每天都有大宗的商品运往国内以及世界各国。

    南洋各地的富商纷纷投资近海航运与远洋航运,在李秉衡的建议下,过去的几个月内已经向德国的几家航运巨头直接购买了九条正在使用的万吨货船,复兴公司也陆续接到了不少万吨轮的订单。

    四月份就预制零部件,五月正式开造的六条六千吨轮已经陆续进入到舾装后期工作。船台工期21天,舾装52天,堪称船舶建造史上的奇迹。

    世界独有的船用钢板生产线大批量出产的船用高强度低合金钢材,为该船的船体建造提供了条件。底板建造采用了三岛式,而不是之前的两岛,这完全是一项创举。轮船底板一上船台,就可以分三路同时施工,速度加快了50%。在巴达维亚就主持船厂地留美造船工程师秦朗创造了隔舱和旁板相互对准水线的吊装定位方法,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三倍以上。全船一百多个分段相继上船台进行合拢,之前的近海轮船建造培养出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造船工人,已经熟门熟路。

    何容光接手了槟城造船厂的船舶设计工作后,对船厂的建造方法惊叹不已,在美国时他曾经参与过两万六千吨轮的设计与建造工作,适时地向李秉衡提出立即开造两个三万吨级浮船坞与两个两万吨级船台的计划。在这六艘六千吨轮上的利润与其它船舶的利润足以支持这个计划,并且德国方面也已经分处一部份造船资源帮助建设大型船坞与船台设施,之前船用主机制造厂也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在槟城正式开建。在船用柴油机还没有足够的马力应用在大型船舶上时,自己制造主机的确能够节省不少成本。

    李秉衡却清楚德国人急于追上英国人战舰建造能力,并且想得到复兴造船公司的造船新技术,有求于已,所以这么热心。但德国舰队的强大对李秉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况且德国人的造船工业强大无比,大型船舶的设计与制造这边并没有经验,能够得到他们的图纸与技术支持也算是互利互惠。

    何容光根据六千吨轮的制造情况,提出同时上马六艘万吨轮,有了之前的积累,预计船台周期只需要两个月,从开建到投用只需要七个月左右。万吨轮都是使用德国人提供的图纸并加以改进,根据自己的技术情况重新设计,主要将建造两种万吨轮。一种是远洋货船,设计数据为总长171.40米,设计吃水8.66米,设计吃水排水量17182吨,设计吃水载重量11754吨,服务航速15.3节,续航力9700海里。另一种是煤矿两用船,用以运送矿产,总长181.5米,吃水8.9米,设计吃水排水量23350吨,设计吃水载重16895吨,服务航速14.53节,续航力达到6500海里。

    两家船厂之前已经开始了建造万吨轮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式确认图纸与主要技术指标后,立即开始了这六艘万吨轮的建造工作,同时两个三万吨浮船坞与两个两万吨船台也陆续开建。其它的船台都在进行接长加固工作,将来用于建造六千吨远洋轮船。

    至于内河与近海轮船的建造已经全部转移到了上海的分厂,那边在兼并了几家中国人开办的小船厂后,对设备与船台进行了改造,目前已接近完工,不日便可开造轮船。上海这边有众多的船厂,技术工人也多,将来还准备开建大型船台,为建造万吨轮作准备。

    巴达维亚那边的船厂目前只建造油轮,目前已经有能力建造六千吨左右的油轮,主要用于复兴公司在亚齐等地开采的原油运载。由于大船的每吨运载成本低,将来还将开发万吨油轮。这家船厂吸收了德国的伏尔甘等几家船厂的资本,成为了又一家有德国资本的复兴公司的产业。这也是无可奈何之处,荷兰殖民者对华人产业收税过重,而且连船厂造船安放龙骨时间都要向殖民当局申请。即便有黄仲涵的威望让船厂免了许多麻烦,但船厂规模日大,盈利丰厚,让殖民当局分外眼红,背地里小动作不断。加上李秉衡将复兴公司的在巴达维亚大部分的产业都引入了德国资本,让荷兰人怀恨在心。针对这一困局,李秉衡想出了一招妙计对付荷兰人。

    德弗兰国际投资公司之前在德国的许多企业有股份,李秉衡让这些企业对印尼各地与复兴公司合资的华侨产业注资,这样反复交叉持股后,实际仍然是华侨资本占主导,但明面上却成为了多家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荷兰人对这样的公司只能望而兴叹,连上门收税都不敢。今年以来,德国人给欧洲上空带来了无尽威压,荷兰人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对于有德国资本的企业干脆免税。

    这一步棋其实李秉衡一直在策划,从之前的西门子公司在南洋的分公司,到现在许多的华侨产业纷纷抢着批上一层“中德合资”的神圣外衣。后世历史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但南洋各地的发展引起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关注,加上有许多德国企业在南洋投资或者入股,德国人在南洋的官方机构也多了起来。

    李秉衡名下的许多产业都是交叉持股的,复兴公司、光华银行、德弗兰国际投资公司、世界各地有他私人股份的公司与银行,他并不想上市融资,所以交叉持股对他只有好处并无坏处。

    从手中大量的珠宝流入国际市场之后,他的手上的流动资金不断增加,预谋已久的能源战略也开始实施。在亚齐等地的油井不断增加,大量的原油被新造的油轮运送到婆罗洲囤积起来,甚至天然气、煤矿、稀有金属,这些开采成本都很低,石油与天然气的价格与后世的天价相比无疑具有大量囤积的必要。随着与摩根合作对渣打银行等国际银行的渗透,与美国银行团的关系升温,之前在“南海王子”上印的钞票剩余部分已经全部流入国际市场。李秉衡干脆将船上所有剩余的造币纸与印钞用油墨全部转化成各国货币通过几家银行洗入正轨渠道,变成李秉衡名下产业的流动资金以及支持能源战略所用。

    目前最成功的一项海外并购是德弗兰国际投资公司与印度塔塔公司的合作,李秉衡成功的取得了对方61.5%的股份,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实现控股的公司之一。

    受益于造船业等产业的需求,之前在五月份就投产的坤甸钢铁厂又开始二期项目,高炉使用煤气内燃机式和蒸汽涡轮式鼓风机,利用系数较高,成本也大为降低。目前在坤甸的钢铁厂的高炉与设备都是根据李秉衡提供的图纸设计制造的,首期的两座200立方高炉目前使用情况良好。目前坤甸钢铁厂月产铁四万吨,产粗钢接近一万五千吨。出钢量大大低于后世,导致当初没有预料到的李秉衡措手不及。目前钢材供不应求,几乎全部都消耗在了复兴公司内部。除了二期工程,在槟城还将上马一个钢铁厂,并且对冶炼技术进行总结与改进。在这之前的钢铁缺口将由汉冶萍钢铁厂供应,目前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四明银行与中国通商银行不仅帮助汉冶萍将之前的欠款全部还清,还陆续贷了七百多万两白银。由于汉冶萍的支出大部分在设备购买上面,李秉衡派出人员对汉冶萍的钢铁冶炼技术进行指导,并且提供了一整套钢铁冶炼设备帮助对方扩建规模。扩建的成本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但是产能却大大超越之前。

    每个月都有三万多吨的钢铁与百万吨的生铁进入复兴公司的各家工厂,相应的大量的工业用钢材、船舶、工业设备等出现在复兴公司的各个成品出库口。槟城与坤甸也日渐繁华,成为了新兴的大型城市。

    作为原先兰芳共和国首都的坤甸,早在数年前就有三十多万的华人,如今华人人数更是达到了九十多万,并且坤甸附近地区的复兴公司产业中还有数十万的华工。

    当地的土著民汉化比较严重,大部分人会讲客家话等方言,许多人成为复兴公司的雇员,在婆罗洲各地进行森林砍伐、采矿、垦殖等工作。随着汉化教育与通婚,这些人的后代都将成为土生华人的一分子。

    至于那些曾经在荷兰入侵兰芳共和国时期背后给兰芳捅刀子的土著部族与对华人敌视的顽固分子,到时候回报他们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三节 防御利器

    李秉衡刚到槟城就有好消息传来,刘广拓已经与福特公司达成协议,德弗兰取得了对方35.5%的股份,只需要付出用于汽车制造的组合机床生产线与一百二十万美元。~~~~并且新的T型车上的一些塑料部件将向复兴公司订购,等婆罗洲的轮胎公司建成后生产的轮胎也将都供应给福特公司。其实李秉衡手中还有从道奇兄弟手中得到的10%的福特公司股份,在这之前他已经通过注资完成了对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控股。

    为了表示诚意,李秉衡立即将废气涡轮增压理论的实验数据提供给对方,并且提出使用电子点火的概念,以使T型车从问世便可以使得老人与妇女也加入到购车一族。

    当然李秉衡并不打算进口T型车,新成立的复兴汽车公司正在研发“中华”系列轿车,不仅使用废气涡轮增压与电子点火,而且还将使用V型四缸四冲程发动机,将达到35马力,强劲的动力使它可以搭载更多的车用备件,如车门与车壳,而不是像T型车一样的敞篷。另外T型车没有离合器踏板,换档是通过驾驶舱地板上的3个踏板完成的,中间的一个踏板是倒档,两旁的踏板分别为高速档和低速档,而油门通过方向盘后的一个柄来控制。这种驾驶无疑具有挑战性,为了更方便驾驶,李秉衡打算在“中华”轿车上试验五档手动与离合器。由于T型车很快就能面世,所以“中华”车的研发工作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精益求精。

    不光是轿车,农用车、卡车、工程车等都在研发行列,日益庞大的产业迫切的需要大量的车辆与工程机械。复兴发动机公司根据李秉衡提供的图纸与资料不断的对几种汽油机与柴油机进行改进,在提高功率的同时缩小体积减轻重量。

    四冲程双缸风冷式汽油机已经运用在了摩托车上,首批生产的边三轮500ml的发动机安装在车架内,气缸向两边伸出,并且使用了复兴弹簧公司专门为摩托车开发的避震弹簧,虽然较为原始,但是比起其他国家的“震骨车”来无疑要先进很多。二冲程150ml排量的两轮摩托车则受到了南洋各地华恰青年的喜爱,机械式点火系统、鼓式机械制动装置、链条传动使得性能稳定,成为了最佳的代步工具。目前摩托车公司正在研发李秉衡提出的指示灯与后悬挂避凝震系统,并且为减轻摩托车的重量而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人员。

    霍尔特拖拉机公司南洋分公司最近成功地将90马力的柴油机运用在了新开发的集材拖拉机上,相比正在美国销售的汽油机拖拉机,明显具有更强劲的动力,改进履带后更加灵活并且自重更轻。首批制造的拖拉机只有履带式,至于制造轮式则要轮胎公司大尺寸的高花纹低压充气橡胶轮胎开发成功后才能实现。

    李秉衡本来想立即前往拖拉机公司观看,但端纳说冯如与随行众人已经到了槟城码头,所以暂时按捺住了激动的心情。

    在码头旁边的复兴公司接待处,李秉衡见到了美国人口中的“中国天才”,绝无仅有的华人机械天才。

    没想到刚一见面冯如就拉着李秉衡说道:“李先生,之前你介绍的双发飞机我琢磨了一下,喏,这是我画的图纸。”从随身带着图纸夹里取出一叠图纸,向众人展示,“使用三个螺旋桨,两个发动机装在机翼上…”又拿起笔在上面笔画。

    李秉衡对冯如这么快就拿出一个初步的方案感到惊奇,两人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他也将新开发的飞机用135马力汽油发动机与含微量铬锰的超硬铝合金向冯如详细介绍,当前并不急于研发太过先进的飞机,而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培养一大批的飞机设计与制造人才。

    “我的意见是研制单翼飞机,而不是双翼或多翼,并不代表机翼多浮力就大,我们可以尝试看看。另外机体大部分材料为超硬铝合金,基本可以承受高速飞行时的阻力。”李秉衡提出了将要研发的飞机概念。

    冯如尽管对这些理念并不了解,但是就这些问题与李秉衡进行深入探讨后,也渐渐明白了随着飞机发动机马力不断的增加,势必会引导飞机往更高的速度发展,这就决定着飞机要使用高强度的材质与更加合理的外型设计。

    由于航空发动机的落后,目前的135马力的发动机只能勉强研制小型飞机。但是单质翼面飞机一旦研制成功,将会大量生产,作为教练机充实到各家航校,培训航空人才。

    李秉衡之前已经向复兴发动机公司提出了研制新型气冷星型发动机,并且提供了发动机整流罩的设计理论,发动机整流罩既减小了飞机阻力,又解决了气冷发动机的冷却困难问题,甚至可以的设计两排或四排汽缸的发动机,为增加功率创造了条件,这是一项关键技术,一旦研制成功将会使目前的气冷发动机实现一个大的突破。并且之前已经得到实验证明的运用在汽车上的废气涡轮增压器也将研究如何应用在新研发地飞机上,这种装置将提高高空条件下的进气压力,改善了发动机的高空性能。飞机用发动机的寿命一般只有数千小时,为了增加寿命,减小维修与后勤压力,这项技术也是非同小可。

    至于可增加螺旋桨的效率和发动机的功率输出的变距螺旋桨与可以解决排气门过热问题的内充金属钠的冷却排气门等技术目前还有难度,只能稍后解决。

    早在冯如答应前来研制飞机时,李秉衡就让人在坤甸建造了飞机制造厂,目前还没有完工。冯如正式接受了李秉衡的聘用,成为复兴飞机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并且兼任航空发动机公司的经理,协助开发最新型的气冷星型发动机。

    去年成立的发动机公司早被分拆成几部分,在槟城船厂的船用柴油机公司、坤甸的内燃机公司与汽车发动机公司,还有刚刚成立的航空发动机公司。

    船用发动机公司目前的进展较大,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1500马力船用重型低速柴油机已经应用在1500吨货船上,目前该轮船正在进行试航,跟踪运行情况。到时候国内的大量内河航运轮船都可以改用柴油机,大大地节省成本。

    槟城船厂的潜艇制造工厂,西蒙.莱克与马克西姆∓#8231;劳伯夫正在指挥着工人对舾装区的一艘潜艇进行着紧张的舾装工作。

    该艇全长46米,宽4.9米,深4.4米,水面排水量279吨,水下排水量329吨;柴油电动主机900匹马力(电池潜航450马力),极速14节,潜航9节,水上航程4000海里,水下航程90海里,潜深76米。装备有20毫米机炮一门,三支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备射5枚),乘员23人。鱼雷与水雷目前还不能自产,李秉衡已经要求通用电气公司派出人员协助建立鱼雷制造工厂。

    只用了五个月,从图纸设计到下船台舾装,估计再有两个月左右,这艘潜艇就能够顺利下水。

    之前马克西姆与西蒙都有建造潜艇的经验,加上李秉衡提供的一些设计理念与新技术,整艘潜艇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个时期的潜艇都是处于一个比较幼稚的水准,最大的潜深才60米左右。而槟城船厂的这艘潜艇则在不少数据上超出,并且还将不断改进。

    马克西姆将在这艘潜艇完工后开始远洋潜艇的设计工作,虽然远洋潜艇制造成本高昂,目前也不需要,但是几年后一旦开战,远洋潜艇的市场还是比较大的。

    西蒙则继续负责近海潜艇的建造,将来保卫南洋附近海域至少需要四队也就是二十四艘潜艇,即便这几年只用护卫槟城与西、南婆罗洲,仍需要六到九艘潜艇。

    黄仲涵却找上门来,要求李秉衡立即停止潜艇的建造工作,“光华,我们发展好好的,你非要去造什么潜艇,这东西又无出产,要之何用?”

    李秉衡说道:“这目前潜艇的效益还看不出,但眼下欧陆气氛紧张,各国纷纷军备竞赛,军舰亦在此列。连日本都在购买潜艇,以谋求制造。造战列舰我们没这个实力,但造潜艇对路。过个几年,列强发现了潜艇的巨大作用,造都来不及。我们现在做好准备,将来在潜艇市场大有可为。这潜艇成本并不高,但周期长,且占用造舰资源,所以售价往往在五六倍之多。”

    黄仲涵听了,耳朵都差点竖起来,他是向来相信李秉衡的判断的,点着头说道:“既然如此,也有道理。不过当前不可多造,就这一艘。等行情明了,再作决定。”即便听到有不少的利润,仍然显得有些保守,只能怪潜艇造价的确太高。

    李秉衡本来就不准备多造,接下来的精力将放在更好的潜艇设计上,现在的潜艇多造也是浪费。

    况且对于潜艇在最近几年的市场,李秉衡心里早有计划。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四节 狼才女貌

    冯如等人去了坤甸,李秉衡并没有陪同前往。 前几天汉斯要求制做统一的军装让他想到了后世的中山装。军服有礼服、常服、作训服,作训服也就是作战时的服装,李秉衡准备采用后世的迷彩服。而礼服则配备给校官以上军官,由于要在重大活动中穿着,军礼服用料讲究,多用纯毛织物,制作精细。其主要特点是庄严、美观、色彩鲜艳、军阶标志鲜明、装饰注重民族风格等。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士兵平时生活中穿着的常服,既能让士兵在休闲活动中穿着,还要能在出席重大活动中穿着。李秉衡准备采用后世的中山装加以改进,以适用于军队,并且开发适合普通人穿的中山装。

    况且设计中山装也是与同盟会一部分人缓和关系的举动,四月份孙中山等人策划的由黄兴发动的钦州、廉州、上思武装起义,以及五月份黄明堂在河口发动的起义,同盟会那边都没有通知李秉衡。之前胡汉民直接上喻培伦主管的兵工厂去要求提取武器,喻培伦没有请示李秉衡就直接拒绝,这也让胡汉民颜面扫地。渐渐的同盟会中反对李秉衡的人与坚决支持李秉衡的人打起嘴仗,两方的隔阂进一步的拉大。

    李秉衡并不是老好人,虽然徐锡麟常说他太过仁慈,英而不雄,但实际上也是一直顾全大局,争取大部分的革命力量为中国的强大而努力。为了两全,并且平息林义顺等一批反对同盟会分裂的声音,他还是让喻培伦拨出两千多支步枪与一批子弹交给胡汉民,并且提供了数十万银元充作军饷。

    其实他内心并不赞同这么快就发动河口起义,云南是国防大省,有着大量的满清新军,在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之前,应该不要打草惊蛇。目前同盟会中闹矛盾的两派人无非是因为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派是先发动国内革命,武装夺取政权,跟随李秉衡的那派则是在南洋扎下根基,国内以发动新军,等时机成熟一战定乾坤。李秉衡一直坚持训练军队与宣传革命并举,而且要大量发动群众,有足够的实力与支持力量再起事,顺势而为。~~~~勉强为之,说不定革命果实又被哪个半路窃取。

    军服设计还要兼顾军衔问题,目前兰芳共和国第一师还没有军衔制,这就需要考虑多方面。,而中山装明显是可以先行设计出来的。中山装上衣为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各有袋盖及1粒明扣,上为平贴袋,下为老虎袋,左右对称。左上袋盖靠右线迹处留有约3cm的插笔口,在袖口部位有3粒饰扣。与中山装配套的裤子,一般采用同料同色的西式裤。

    李秉衡虽然知道中山装的款式也能画的出草图,但真要设计出来还得找端纳的妻子安,她是学服装设计出身,对于这个是驾轻就熟。

    经过两次修改后缝制出来的中山装终于达到了李秉衡的要求,端纳立即自动的成为试衣模特,整套衣服穿在他身上相当精神。既美观大方,穿着高雅稳重,又活动方便,行动自如。而且聪明的安也在领口处做了下改动,去掉了领口紧、卡脖子的缺点。

    端纳还真是个衣架子,穿什么衣服都显得帅气十足,看来安这回又是照着他的身材剪裁的中山装。之前老端在南洋烟草公司混合型香烟的广告海报上露了把脸,市场反映很不错。

    “安,你的设计真棒,这衣服就这么定了。挑上好的纯毛呢让裁缝店做上十几套,我有用处。”

    中山装用高级面料精工做可以作为社会名流的礼服,孙中山与黄兴等人有衣服尺码在南洋著名裁缝黄隆生处,李秉衡打算做上十几套送到那边,让他们帮助推广。

    “李,你说的军服在英国都是由专人设计,并且军官服用料考究,设计精巧,还要设计肩章等标志物,噢,还有军旗,你确信安能够胜任?这可是需要相当的专业,还要有审美观念。”端纳郑重其事的说道。

    安扬起尖尖的下巴笑着说道:“怎么不相信我吗?你之前穿的西服与晚礼服还不都是我设计的,况且这次我还有个好帮手。”

    端纳抓了抓头,咧着嘴笑道:“你说的是那位英国贵族小姐吧?嗯哼,不错,她倒的确可以给你审美上的不少启发。但是设计出来的军服是要威严有气势的,就你们两个,我看设计女兵服装还差不多。”

    安没有说什么,而是似笑非笑的横了他一眼,她是李秉衡见过的最具有中国传统女子美德的外国女士。

    端纳指了指李秉衡,朝着安说道:“我说安,把阿曼达介绍给李怎么样?用中国人的话来说,是狼才女貌。”说着,眼睛朝李秉衡挤挤。

    李秉衡没好气地说道:“是郎才,不是狼才,要说几遍你才肯改。”

    安捂着嘴轻轻的笑道:“他还不是故意的。不过阿曼达还真是个好姑娘,漂亮、高贵、淑女,我的祖辈曾经是她们家族的守护骑士,后来因为杀了人才被流放到澳大利亚,那时还受了他们的恩惠。说起来我跟阿曼达还是有些缘分的。不过恐怕那样的家族不会同意阿曼达与非贵族青年交往,更别说李是中国人。当然,李,我这么说并不是贬低您,还请您原谅。”安满脸歉意地朝着李秉衡道歉。

    端纳睁大眼睛说道:“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不跟非贵族通婚还是那些古老的家族才有的传统,安,你一直没跟我说阿曼达的姓,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隐情吗?”

    安朝他瞪了一眼,说道:“我答应阿曼达要给她保守秘密,她才在这里呆上一年,有必要给她短暂的南洋之旅添上一些不必要的烦扰吗?”

    “不用说我也猜得到,阿曼达说话有约克郡口音,自从1894年开始征收遗产税后,约克郡许多大贵族日子难过起来,许多贵族与资产阶级通婚以维持繁荣,阿曼达的家族看样子实力雄厚,在约克郡只有几个家族可以依然如故,而英国喜欢用站在枝头的鸟来做家族徽记的也就那么几个,如此看来,想必阿曼达出自西斯卡尼家族,你说对不对,安,我见过阿曼达用过那种家族徽记的教文。”端纳得意地抚摸着安柔顺的金黄头发。

    “你只说对了一半,不过你只要稍微查一下就会知道,西斯卡尼勋爵已经在数年前病故,而西( 龙起苍茫 http://www.xlawen.org/kan/403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