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部分阅读
生产的许多商品在世界市场与外国产品进行竞争,虽然其它殖民地有保护政策我们无法形成优势,但南洋是华人的云集之地,根深蒂固,市场大部分被我们华人自己占领。之前我们开采工业原料卖给英国人以及其它外国公司,但现在我们从经济最底层转变到工业生产上来,并且规模日大。原料与商品倾销地这两大经济命脉是列强拼命争夺的,怎么会放任被我们揽入囊中?不仅是荷兰人跟英国人,迟早会因为这个不可改变的矛盾而向我们开战。这不是利益之争,而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只是由于欧洲局势,英国人才多有容忍。之前在爪哇等地的产业我用德国资本来牵制荷兰人,德国人本来就对南洋这个英国与荷兰的传统势力范围眼红已久,不然他们这次会这么爽快地派出又一批地军事教育人才并且为我们培养海军人才?而在北婆罗洲以及新加坡、马来等地,我们则只能靠自己将英国人一次打痛,然后才能在谈判桌上得到一个让双方都基本满意的结果,英国人再不满意也只能暂时接受,因为等欧洲的局势缓和下来,他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好好的收拾我们。所以这一战一定要打好,尤其是古晋方向威胁坤甸的英军更是重中之重。”
蒋方震一开始没想到荷兰人跟英国人相继跳出来居然有这么深层次的经济原因,也对李秉衡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则取决于经济”这句话大为赞同。之前只想到了军事层面上,而没有从经济根源上找出英国人的动机与战略目标。
“我看,此次英国人是把槟榔屿等地的华人产业视为囊中之物,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军事上摧毁我们,打掉我们的政治根基,然后在经济上胁迫我们,将最为重要的造船厂股份转让给他们。”李秉衡继续分析道。
“我在德国的时候,英国跟德国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着战列舰等军舰的建造。我常听德国人说到南洋这边华人造船厂的强大实力,想来这一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产业才是英国人这次主要的目标。”
李秉衡接过话头说道:“况且德国人已经在马辰那边的造船厂开始了造舰的前期准备工作,许多零件已经开始预制,钢板等材料也在轧制,主机已经建造好了两台,等到船台完工就开始同时造两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并且祙|乳|某窃齑У母〈胪旯ず螅莸鹿颂峁┑耐贾浇ㄔ臁懊婕丁闭搅醒惭蠼ⅲ魑乇ǎ馑乃揖⒔畔认虻鹿顺鍪邸5比晃颐堑奶跫怯腥ㄔ诮吹玫降鹿讼乱患墩搅薪⒂胝搅醒惭蠼⒌耐贾剑宜嵌┕毫怂乃椅颐堑母慕蟮那蓖В醋魑沓酱в氲鹿谀涎蟛档谋;ぶ谩S⒐四壳爸恢缆沓皆齑д谠炀ⅲ还芪颐亲约河没故浅鍪鄹鹿耍际撬撬P牡摹K裕⒐说木霾吆茏既贰@霉沤较蚣岬闹乇ハ堇さ椋仁刮颐峭督怠H缓笄卸隙月沓皆齑г稀⑽镒视胱式鹕系墓┯Γ仁沟鹿说脑旖⒓苹榍常鹿艘埠廖薨旆ā!?br />
蒋方震看了会地图,缓缓说道:“坤甸北面虽然没有大山脉阻挡,但地势较低,北面有几处可为犄角的山头,或可在这几处构建防御阵地。”
李秉衡笑着说道:“这次我们不跟他们玩阵地战,而是跟他们玩点新奇的。这几个殖民地师战斗力也不强,印度人只适合去悲天悯人,不适合大兵团作战。我们主动迎出去,跟他们打打运动战。让安保处打他后勤,突袭指挥部,不停骚扰对方。我们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印度兵团除了名的反应迟钝,只要我们能迅速掌握对方的行动,也就掌握了主动。能把这股兵力全部吃掉,英国人必然会调整应对之策。而一旦跟对方形成僵持,他们很有可能从缅甸、印度等地调几个师的兵力过来,他们光在印度就有十几个师的殖民军,到时候我们就比较吃力。”
蒋方震这几天一直跟陈其采在军校观看新武器的小规模装备后的使用效果,认为李秉衡所说的运动战歼敌的确很有可能。
刚进来的陈其采插话道:“古晋方向有三个师四万多人,根据我们兰芳军的战力,恐怕吕公望一个团难以招架,我建议将卢乃怀团与师部直属部队调上去,让王鸣岐团继续边训练边驻防坤甸。有安保处帮忙,这场仗不难打。”
这次李秉衡将参加猫爪山防御战的那三千多人的武装警察大部分拨入了第一师新组建的两个团中,这些有战斗经验的士兵将是新招募的士兵无法比拟的。第一师满编后也迅速形成战力,在坤甸集结准备接受授勋。
为了表彰这次对荷兰人的几次大战中立功的将士,李秉衡特意设计了军功与战伤勋章。军功勋章分为八个级别,以剑与兰花为标志。而战伤勋章则分三级,以步枪与鲜花为标志。都是以铜、锌跟镍合金作为外框,不锈钢做的核心。做工精美,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这次的授勋大会也是兰芳共和国解放军军常服的首次亮相,之前战士的作训服都已经在猫爪山等战役中出场,但作为官兵平时穿着的服装刚刚赶制出来。无论是军官的礼服还是士兵的常服,都用料考究制做精良,很有气派。这些综合了德国与英**队风格的各级军服与标志共有九十多个品种,是阿曼达与安三个月的成果,凭借着先进的制衣机械,这些军服被大批量的生产出来。并且安还在设计宪兵、安保处、武装警察、海军以及其他部队的军服,使得目前还没有发到常服的其他部队的军官的抗议声也平息了下来。的确,这些军服穿在身上就不想脱下来,要不是严令等授勋过后才能穿出去,发到军服的官兵们恨不得穿到大街上去走上几趟。
连一向不注重穿着的吴稚晖都跑来问能不能拿几套给大学剧团演出当道具服,坤甸大学虽然正在筹办,但从槟城大学分流了一部份的系科过来,坤甸的许多研究所也派出许多研究人员充当教学力量,初步搭起了坤甸大学的架子。
目前坤甸政府人员以及军队制服也是一笔大的支出,光凭安名下的服装公司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李秉衡有意通过这些大批量的服装订单吸引华人富商从事服装制造行业,并且拉动轻工业的初步发展。由于复兴纺织机械公司不断推出各种棉纺、毛纺与染整设备,不少华侨商人开始在坤甸投资兴办相关的轻纺工厂。缫丝与丝织设备已经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投资办厂的商人信心倍增。
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兰芳官方支出了两千多万美元维持政府运转、军费以及炮台等军事设施的修建,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工程,背负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但对华人产业的拉动效果很明显,用李秉衡的话来说是“需求拉动创新,供给推动需求”。尤其是军事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工制造工业的中游产业,它的发展和强大,可以带动上游产业的发展,并且拓宽下游产业的需求。国防设施以及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可以拉动机械、冶金、建筑、橡胶、合成材料、电力与轻纺等工业的发展。连之前投资大周期长的钢铁厂都开始不断有华商开始投资创办,也是看准了当前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缺口。
日本人还在用国民收入的过半资金来疯狂的造舰,虽然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平衡,但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李秉衡不得不佩服日本政府的远见,强大的海军既是对本土有力的保护,也是对其他国家强大的威慑,为国家的话语权增加了许多底气,可以说日本在国际舞台的呼风唤雨大部分是日本海军的功劳。
为了让之前与复兴公司相关产业的华人富商手中的富余资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李秉衡绞尽脑汁说服秋瑾等人对南洋华商发行了八千万美元的债券,用于兰芳共和国的对内采购与基础设施的修建,搬迁至坤甸的光华银行认购了其中的两千万美元债券。这八千万美元的投资将拉动数倍资金对相关产业的投资,所有富余资金都被用来投资实业,并且还在不断的吸引国内资本以及印尼、菲律宾以及中南半岛的华人资本向兰芳国流动。
光华银行将藏在槟城的数百吨贵金属与珠宝偷偷的运到了坤甸这个最安全的地方,有了这么多的贵金属,李秉衡准备开始发行兰芳国自己的货币,目前纸币正在设计中。等刘广拓的妻舅石竹君到了坤甸,光华银行就将正式让他主持货币发行。
石竹君上个月就从伦敦出发,想到也已快到坤甸,想到随行的那位石清霜,李秉衡一时竟然有些失神起来。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三十一节 造舰计划
今天一更,太累了,大家一定要顶起,你们的支持才是我写作的动力哦
“光华,荷兰人的军舰又想趁着德国人的巡洋舰护送物资去苏拉威西岛的空当偷袭马辰,被我们的临时炮兵阵地击退。 这次我们的炮艇立了奇功,追出去将荷兰人的几艘老式炮船击沉。看来我们要加紧催促德国人尽快将那两艘巡洋舰交给我们,并且加快我们的驱逐舰建造速度。荷兰人目前对英国人的军舰进入爪哇海还有些抗拒,一旦他们达成协议,英国人的远东舰队可不是我们能够对抗的。你不是说一艘驱逐舰只要两个月吗?怎么都要差不多了吧?”陈其采对于荷兰人的军舰还是很头疼,目前依靠一艘潜艇,两艘还不完全属于兰芳方面的巡洋舰以及二十多艘炮艇护卫婆罗洲近海非常吃力。
“根据德国过来的专家评估,兰芳共和国海军起码要拥有两艘主力战斗舰(重巡洋舰)与四艘轻巡洋舰以及相当数量的辅助舰艇。我们是不是向美国人订购巡洋舰?”被张振勋邀请来坤甸担任海军司令的程璧光刚来没多久就成了新闻人物,早在答应来南洋任职时就曾有言在先,不收一分钱的军饷,只要能够答应他的海军建设计划。
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程璧光每次都借着由头明里暗里催着购买军舰,这次又不例外。去年陆军部内设海军处,程入部为船政司司长,也算是受了重用。但他的理想是亲自驾舰,统领海军,之所以肯答应来南洋,一是当年因参加兴中会惹祸逃至槟榔屿时受了张振勋的恩惠,二是李秉衡答应他的海军建设计划,并且向他提供了最新一级的四艘潜艇以及两年内建成九艘三千吨级驱逐舰的补充计划。
李秉衡经过深思熟虑,又有张振勋牵头,才决定聘请程璧光。不仅是因为他的能力,还因为他出众的大局观与高尚的品格。后世读过中国历代海军将领的传记,清晰记得他曾与孙中山曾有过矛盾,那是因为他拒绝孙中山给海军“炮击观音山——今广州越秀山”的命令,因为那里是居民区,他怕误伤百姓!当孙中山亲自到军舰上发炮后,程璧光立即赶去撤换了舰长温树德——此人后被孙任命为海军部长,然而就是这个部长最后背叛孙中山——把护法舰队的十余艘军舰驶离广州,投靠了北洋政府!直接导致了护法运动的失败!
“马辰造船厂除了四万吨船台,其他的六个万吨船台也将陆续投用,要么不造,要造就同时造四艘一万两千吨重巡洋舰,也就是你们海军常说的主力战斗舰,眼下战列舰越造越大,尤其是无畏舰出现后主力战斗舰只能称为重巡洋舰,作为二级战斗舰。 其中的两艘是德国人下的订单,一艘我们自己用,一艘争取其他国家的订单,没人要就我们自己购买。在槟城船厂预制零件的‘毛奇’级战列巡洋舰的资料你已经看过,德国人准备订购两艘,我已经让船厂预制四艘的零件,我们马辰这边的另外两个万吨船台是加长型的,足够建造两万多吨的‘毛奇’级。现在趁着德国人造,我们也造,不仅节省成本,而且得到的图纸与技术都是最好的,将来我们要造,说不定德国人还会制造点麻烦。我们船厂给出的建造周期是二十六个月,比德国人要快上半年,况且跟德国人合资的帕森斯蒸汽轮机也试运行良好,我们的重炮工厂生产的50倍径283毫米的主炮性能超过了英国人任何一种12寸舰炮而且质量轻上许多,船上将大量应用塑料与不锈钢、铝合金等新材料,整体重量上比德国人最初设计的轻上许多。而且我们的船用稀土合金装甲超过了德国人的装甲,改进后的‘毛奇’级实际上装甲平均要厚上50毫米。就为了这几天,德国人才咬牙订购了两艘。现在造船厂正在为保持原有装甲的基础上改装12英寸主炮与改装我们自己的装甲增加生存能力进行争论。”
每次召开会议性情刚烈的朱执信都要起来朝李秉衡吼上几嗓子,这次更加不例外,“好你个李光华,之前的几万两银子一条的炮艇你一次性下了二十条的订单也就算了,现在你又要造两条重巡洋舰、九条驱逐舰,还有那什么毛奇舰,这得要多少银子?要是海军部提出的这个方案,我是看都不会看,休想从我这出一分银子。”他瘦弱的身子因为气愤而剧烈的颤抖着,拳头在桌子上敲得哐哐响。
李秉衡也的确觉得这么庞大的造舰计划即便是满清政府都难以承受,更别说还未正式建国,百废待兴,各处都在投资,实力还很弱的兰芳国。向朱执信作了个手掌下按的动作,示意让他平复情绪,缓缓说道:“两年内添置两艘重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八艘潜艇,两艘战列巡洋舰,其实符合我们在南洋发展的需要,现在造舰的成本降低了许多,马辰船厂虽然有德国人的股份,但建造用的材料等物都是向我们购买,用向德国人出售军舰这部分的利润可以弥补我们的海军军费支出,外加增设海军学校,向外国派遣海军留学生的费用,预算在两千七百万美元到三千一百万美元之间。改进后的战列巡洋舰向德国人出售的价格比德国人的‘拿骚’级战列舰900万美元的售价还低数十万美元,即便提价将来仍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况且造船厂那边预计成本最低只需要五百多万美元。我们最好指望德国人用我们造的军舰为我们打出名气来,将来只要有源源不断的订单,坤甸这边新建的船厂造的军舰完全可以指望靠着极低的成本与超高的利润弥补巨额的军费支出。”
徐锡麟到了南洋后反而没了脾气,埋头于工业规划与建设,对朱执信比自己还激烈几分的性格忍俊不禁,连忙打圆场道:“不错,我们目前工业生产的成本低到了一个无法想象的地步,先进的设备,廉价的人力、便宜的原材料以及高人一筹的技术,别的不说,附近矿场里那几万人的免费劳力就贡献良多,况且这附近的矿产丰富,钢铁厂的成本可以说是最低的。”
之前俘虏的那几万殖民军与土著部队大多是爪哇人与仇视华人的土著民,让他们去矿场用劳动来赎罪已经算是从轻发落。就连秋瑾等浙江来的听说这些人所犯下的罪行后都觉得对他们的确算是仁慈的,已经很人道主义。
朱执信别过头去连连冷笑道:“两年光海军就得三千五百万美元,陆军呢?其他政府开支呢?即便成本低利润高又怎样,每年两千多万美元的军费开支对于兰芳共和国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李光华,我看你比日本人还疯狂,疯狂至极。穷兵黩武,你,你…”顿了半晌,长叹一声,想到这几个月来兰芳政府为婆罗洲华人所做的许多事情,心头的怒气不由减了几分。
程璧光生怕朱执信的反对使得造舰计划搁置,迟疑着说道:“海军所费甚靡,其中一大支出项乃是旧军舰的维护与保养,甚至是改造。每年都有新技术与新设计,再强的国家如英国也是无法全然兼顾的,新加坡的太平洋舰队不是还有十多艘下水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老旧巡洋舰没舍得舍弃吗?我们全无旧舰,从无到有,只在这两年军费是多了点。等这支舰队成形,基本能够满足护卫海疆所需,将来所费者了了,再多也是能承受的了。”
听了这话,朱执信才缓和了些,但仍强扭着让李秉衡修改造舰计划,认为那艘战列巡洋舰没有必要建造,“如今荷兰人的军舰连德国人交给我们的那艘大舰都无法抗衡,而英国人往本土收缩,除非我们将爪哇老巢的荷兰人击溃,否则他们不会介入我们与荷兰人的纷争。”
程璧光向来顾全大局,不与他争辩,心中觉得战列巡洋舰的价位其实并不算高,日本人的那四艘一万五千吨的战列舰向英国人购买的单艘价格也要将近500万美元,而如今都是无畏甚至是超无畏时代,这些战列舰已经被大大的落后。马辰船厂设计的重巡洋舰将来作为无畏舰的配备舰只,排水量达到了一万两千多吨,装备五门50倍径203毫米主炮,设计速度达到36节,舰炮威力完全可以与日本的那几艘战列舰对抗。无论是已经服役的“香取”与“鹿岛”,还是日本人正在自己建造的“安艺”与“萨摩”,都不是改进后的“毛奇”级战列巡洋舰的对手。虽然日本也在加紧开发自己的无畏舰,但兰芳这边有了大量潜艇与战列巡洋舰后,仍然有跟日本周旋的本钱。他也清楚朱执信所说的目前兰芳并不需要战列巡洋舰的说法是正确合理的,但他也明白李秉衡在担心日本人。
李秉衡静静的听着朱执信以及其他反对海军造舰计划的政府官员的言论,心中起伏不定,之所以现在积累造战列巡洋舰,就是为了能在将来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制造超无畏舰打好基础。重巡洋舰是配给无畏舰没错,但将来它们的姐妹舰的任务将是为航空母舰护航。
虽然将来是航母的时代,但接下来的二十多年还将是超无畏的天下。将来兰芳肯定要造超无畏,而且他们的主要敌人就是在北方穷凶极恶对东南亚虎视眈眈的日本人。
所以造舰计划势在必行,只是目前还找不到好的办法来说服朱执信等人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三十二节 复国的决心
昨天单位新工厂正式投产,晚上吃了庆功宴,所以没有更,今天二更,明天三更,弥补昨天的欠债
“自从荷兰人在加里曼丹岛遭到了耻辱性的失败后,这个大岛的三分之二迅速的被兰芳国全部占有,虽然他们还没有显露出对我们的沙捞越与沙巴两洲显示出吞并的野心,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个危险的对手。是的,是对手,没错。他们颠覆了殖民地的传统,妄图与我们争夺工业原料与商品市场。也许欧洲的局势让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在本土集结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这些兰芳人姑息纵容,相反地,我认为必须迅速出击,摧毁他们的政权,让他们乖乖的在我们大英帝国的统治下继续为殖民地的开发作出贡献。我感谢他们的先辈,虔诚的说法,是那些华人缔造了吉隆坡等繁华城市,没错,如果他们的子孙愿意继承他们的先辈的光荣传统的话,我会很乐意的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是的,就是这样。”曾经在新加坡等地兴办实业的下议院议员克洛宾金对着负责海外领地事务的官员乔本杜说道,像他们这样想法的英国人不在少数。
就连英国商务大臣也认为在有可能爆发的战争中殖民地的资源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在战争前扫清所有对这一资源线构成威胁的力量,不管是对手还是暂时没有成为对手的那个谁。
自从与兰芳方面在造船厂的合作与蛇庙藏宝等问题上交恶后,英国殖民当局开始对跟德国人走的较近的兰芳方面警惕起来,尤其是有复兴公司股份的新加坡造船厂与槟城造船厂,这两家有着美国多家公司股份的船厂让英国人很伤脑筋,明知话语权在李秉衡手里,却对船厂无可奈何。几次要求与这两家造船厂合作未果后,英国人逐渐开始打起了在坤甸的造船设备产业的主意。
英国海军方面对兰芳国表现出来的强大造舰能力感到担忧,一再的质疑在马来等地的殖民地师战斗力是否能够胜任对兰芳国首都的突袭并且攻占,一旦这一战略目标无法实现,那么就需要太平洋舰队对坤甸外港进行登陆战。这就需要与荷兰交涉,并且得到德国人与美国人的谅解,毕竟他们在兰芳国有着许多的利益。~~~~在北婆罗洲的边境可以找借口制造纠纷,然后使用武力,与直接用舰队攻击坤甸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李秉衡算准英国人的舰队不会贸然向坤甸发起攻击,即便他们敢来,也将承受相当的代价,德国人与美国人一直在与兰芳建交问题上暗昧推托,但一旦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不用李秉衡出面他们也会对英国人施压。香料群岛是美国人与德国人梦寐以求的,能够打破英国与荷兰的封锁,也是件乐见其成的事情。
英国人争吵不休,陆军部虽然被传染了海军部的骄傲与自大,但对殖民地师的战斗力还没有自信到凭着三个师就可以打下对方的首都。毕竟兰芳军队与荷兰人的战绩放在那边看,一次会战就击溃了三万多人的荷印殖民军与两万多人的土著部队,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已经不是那些传统的华人武装可以比拟的了。新加坡依旧在向古晋运送军队与物资,整个过程缓慢而不引人注意,到圣诞节之前将陆续集结三个师一个旅,总共四万多人,将在新年过后发起对坤甸的攻势。
新加坡方面对国内质疑的声音很是恼怒,英国人固有的傲慢让殖民军的高层普遍对荷兰人为了掩盖耻辱性的失败而编造的对方如何强大的故事感到滑稽。
德国人在马辰的造舰计划已经开始,他们也被牢牢的绑在了兰芳国的战车上。李秉衡向他们通报了英国人可能的对兰芳共和国的军事行动后,一向行动迅速的他们立即将远东舰队的几艘军舰调往马辰,同时也同意了将“格奈森瑙”号装甲巡洋舰和“埃姆登”号轻型巡洋舰立即转交给兰芳海军。
“李,其实这两艘军舰挂着德国海军旗在坤甸外港,可以避免英国太平洋舰队对坤甸进行炮击,如果他们不想惹起外交纠纷的话。你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好心的汉斯提出了疑问。
“哼,”李秉衡冷笑道,“我是借此向英国人表明态度,不惜与之一战,明日我就将在这两艘军舰上升起我们兰芳的旗帜。英国人的舰队敢来,我就敢打,只要他敢开一炮,我就敢战至最后一人。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也该是它日落的时候了。”
英国人的确没有炮击坤甸港的勇气,在与美国人的交涉中,也遭到了对方的压力。洛克菲勒家族刚刚在婆罗洲与兰芳国合资了十几个油田,摩根名下的多家公司与复兴公司在婆罗洲合资兴办工厂,另外由于造船、机械、冶金等行业的低成本,不少美国企业纷纷来到婆罗洲兴办这些相关产业的工厂。在端纳的影响下,以塔夫脱为首的政界要人对于能够通过与兰芳国的合作在香料群岛站稳脚跟持乐观态度。
“兰芳国是个值得帮助的国家,不是吗?罗斯福对于跟德国、清国之间的三国同盟照我看还有些困难,日本人不会容忍,而且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观感不好。而兰芳国无疑是个好对象,首先他很弱小,我们对他的帮助不会引起日本人的强烈反对。而且他们与德国人关系良好,合作广泛,说不定罗斯福总统所希望的三国同盟会在兰芳国以另一种形式得到实现。”塔夫脱在与摩根等人谈论兰芳国时如此说道。
在摩根等人看来,兰芳国实力弱小,是个扶植的好对象,如果太过强大反而不好控制。他们并没有将兰芳放在眼里,就像美国目前对中国的帮助与好感只是建立在利益上面,而美国国内的华人待遇依然糟糕,他们看中的只是通过扶植兰芳而对香料群岛实现间接控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财团们希望兰芳国越强大越好,最好还有无比的野心,对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有着吞并之心。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兰芳国将来会强大到何种地步,但是没人会认为像兰芳这样的小国能够强大到脱离他们的控制,仿佛这只是不存在的假设。
他们只是怎么也想不到,李秉衡这个另类主导着的兰芳国,会有怎样的潜力与发展空间。对历史的熟知让他按部就班的为将来布局,尤其是数年后的一战。将来的军事、政治、经济走向也都在他的脑海中,可以在这上面投机取巧。而且将来的科技发展在兰芳国将不会再走弯路,从一开始就找对方向。
德国人虽然不想为了兰芳国与英国人作对,但兰芳国的覆灭对他们并没有好处,明里暗里开始对英国人施加压力。这次德国人派过来的军事访问团大多集中在海军方面,但陆军方面的来人在得到了猫爪山战役的详细案例后,开始一本正经的对兰芳军的战力进行评估起来。兰芳军中的步枪、长柄手榴弹以及通用机枪很感兴趣,相关的数据已经发回国内,兰芳方面甚至有希望得到一批订单。
荷印皇家远东兵团司令官帮弗尔最近又新组建了两个殖民师,向本土申请的武器弹药甚至是一批最新的火炮正在向这边运。狡猾的帮弗尔没有打算再去招惹婆罗洲的兰芳军,而是把目标放在了苏拉威西岛上的兰芳军队,尤其是望加锡的兰芳军据当地人报告只有三千多人,而且没有重火炮。直觉告诉他这是一股实力不强的部队,一旦将他击溃,既能振奋士气,又能在手上多些谈判的筹码。目前赎回荷兰籍军官的谈判很困难,双方谈了多次,还是没有结果。在帮弗尔等人看来苏拉威西岛是个孤岛,无法自给自足,一旦封锁海运,那么岛上的守军就将成为网中的鱼。
“那两艘德**舰需要护卫的海岸线太长,根本就无法实现面面俱到。到时候我们封锁住望加锡海峡,那些兰芳人得不到补充,几次战斗下来看他们没有弹药还怎么反抗。”帮弗尔对着范.斯坦因解释道。
帮弗尔所说的只是一厢情愿的说法,早在将望加锡与万鸦老的殖民军与土著部队肃清后,就有许多华人公司过来兴办实业,开设矿场。作为自由港,每天都有许多的外国轮船到港,销售商品并且带走鱼、作物油、矿石等资源。
荷兰人其实没有办法封锁住对苏拉威西岛的海运,只要他们不怕得罪德国人。由于在婆罗洲投资的德国企业越来越多,对苏拉威西岛的商贸活动也增加了起来,兰芳军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德国船只进行物资的运输。
钮永建团与刘裕光团在万鸦老与望加锡的控制很成功,等到兰芳共和国正式建国的时候,苏拉威西岛也将正式成为兰芳的国土。岛上一百四十多万的人口中,有三十多万华人,到时候也将自动成为兰芳国公民。
兰芳派出的政府机构已经在岛上开始初步行使职权,为进一步的开发做好准备。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三十三节 我们的海
最近实在太累了,但尽量保持多码字,哪怕每天一章。成绩虽然不好,但一定继续努力,给支持我的弟兄们一个交代。今天三更,明天再补一章欠债。
14日短命的光绪皇帝病逝于瀛台涵元殿,这位倒霉的皇帝终其一生也没能够真正的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最后郁郁而终,死时才38岁。也许这还不算什么大新闻,但今天早上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病死的消息通过电报传到世界各地后,终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这位掌握中国大权数十年的老太后的逝世将导致中国政坛一系列的变局,权力更迭以及风云变幻将是接下来的政治主流。许多国家开始针对这一形势开始研究对策,以确定下一步的走向,对满清政策的调整。精明的人已经预见到谁先开始布局并且做出一些有深远意义的先见之明的针对性行动,那么将会在将来的中国得到巨大的回报。
坤甸这边的许多人都在感慨光绪皇帝的短命以及讨论小皇帝继任后的权力分配会给国内革命带来怎样的机遇,而李秉衡的脑子里却在想着慈禧下葬时价值连城的陪葬物品。后世估计慈禧棺椁内的珍宝,价值在5000万两白银。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共厚一尺。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蛋,价值1千万两白银。身旁放金、宝石、玉、翠雕佛爷27尊。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200多枚。身左放玉石莲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树。另外,玉石骏马8尊,玉石18罗汉,共计700多件。葬殓完毕,又倒入四升珍珠,宝石2200块填棺。
正在李秉衡想的出神的时候,程璧光满脸兴奋的走过来说道:“光华,鱼雷工厂新研制的鱼雷成功了。这下我们不用受制于列强国家,以前我在北洋舰队的时候订购的鱼雷一条就在数万两乃至十数万两银子,训练从来不敢用实弹,储备少,甲午年的时候鱼雷当成宝贝,发一条少一条。”
程璧光所说的新式鱼雷是无航迹电动鱼雷,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航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当然紧接着将研制更加先进的氧气鱼雷,它的的出现更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无航迹电动鱼雷不同,氧气鱼雷并不是在与通用电气合资的鱼雷研究所研制的,而是自主秘密研制,即便将来大规模建造并服役,仍然处于保密状态。-====-
在离开坤甸外港十多海里的西部海域,“格奈森瑙”号装甲巡洋舰和“埃姆登”号轻型巡洋舰正在进行最后一次的挂着德国国旗进行的巡航。返回坤甸港后,将举行一个交接仪式。在那里,这两艘军舰将升起兰芳共和国国旗与兰芳共和国海军军旗,正式加入到兰芳海军的序列。
“南洋的海就是那么的蓝,好像很浅的样子。加上阳光与白云,实在是个好地方。不像我们的中国海,海水颜色是深蓝的,看了让人心生敬畏,又有莫名的悲伤。”即将改名为“泗水”号的“埃姆登”号舰长林永烈感慨道,眯着眼睛望着海天相交处的白云。“埃姆登”号五月建成后本来充实到德国在胶州湾的远东海军,但快到香港时接到命令掉头改赴南洋,谁也不知道,蝴蝶翅膀轻轻扇了下,改变了这艘传奇军舰的命运。这艘轻巡洋舰适逢英德海军军备竞赛,被作为在北海配合战列舰队实施侦察和护航的侦察巡洋舰而设计,航速较快,但是续航力较小,火力一般。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品被设计了出来,所以德国人故作慷慨的把它跟“格奈森瑙”号一起派到了坤甸。但即便如此,这艘军舰相对于羸弱的中国海军来说仍然是贵重万分,让从没落的中国海军中出来的林永烈等人视若珍宝。
阳光洒在微风爱抚的海面上,金光耀眼,波光甚至能耀出白云的温柔纯洁,淡蓝的有些泛碧的海水安静的在军舰周围掀起嬉戏的浪花,仿佛在致敬一般,一如既往。这片海见证了华人的兴衰荣辱,数百年的在这里的休养生息,开发与建设。数百年前华人就在这片海经商与捕鱼,如果不是洋人的枪炮,这里早就成为了中国海的一部份。
两艘军舰经过重新刷漆,完全一新,看起来颇为威武。四周围着二十多条炮艇,也是崭新发亮,这些船都是兰芳自己生产的,最大的800多吨,造价才六万美元,实在是价廉物美的利器。
霍坚知与林永烈都是北洋后人,到了兰芳后多次写信给程璧光以及其他在国内的北洋海军后人,这支小型海军的建成与他们俩个是分不开的。
此刻两人的心情都有些激动,因为返航后,这两艘军舰将真正的属于兰芳国海军,属于华人。尤其是即将改名为“新加坡”的“格奈森瑙”号,自从北洋后,中国已经再没有过如此巨舰。甲午的耻辱,北洋的覆灭,怎能不叫人心怀悲愤,又斗志昂扬。
舰队的数百名海军官兵都是冲着这两艘大舰才来的,不仅是为了不让日益衰落的海军骨血继续风雨飘摇,也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亲自驾着大舰武卫海疆。自从程璧光到任,并且初步宣布两年内建成十万吨舰队,这个消息让所有的海军官兵都热泪盈眶,欢欣鼓舞。
兰芳方面已经分几批选拔了一千多人赴德国与美国的海军学校留学,而坤甸海军学校也大量的招生,在德国人的帮助下这个海军学校初具规模,造船厂将两条万吨轮改建成了训练舰,并且实验性的驱逐舰也已接近服役,到时将在海军学校首先被使用。
穆勒舰长,噢,不,他即将卸任舰长,作为帮助兰芳海军建设的海军顾问,他将在这里继续待上一年,直到马辰船厂的重巡洋舰下水后,成为两艘重巡洋舰的新舰长之一。( 龙起苍茫 http://www.xlawen.org/kan/4035/ )
蒋方震一开始没想到荷兰人跟英国人相继跳出来居然有这么深层次的经济原因,也对李秉衡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则取决于经济”这句话大为赞同。之前只想到了军事层面上,而没有从经济根源上找出英国人的动机与战略目标。
“我看,此次英国人是把槟榔屿等地的华人产业视为囊中之物,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军事上摧毁我们,打掉我们的政治根基,然后在经济上胁迫我们,将最为重要的造船厂股份转让给他们。”李秉衡继续分析道。
“我在德国的时候,英国跟德国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着战列舰等军舰的建造。我常听德国人说到南洋这边华人造船厂的强大实力,想来这一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产业才是英国人这次主要的目标。”
李秉衡接过话头说道:“况且德国人已经在马辰那边的造船厂开始了造舰的前期准备工作,许多零件已经开始预制,钢板等材料也在轧制,主机已经建造好了两台,等到船台完工就开始同时造两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并且祙|乳|某窃齑У母〈胪旯ず螅莸鹿颂峁┑耐贾浇ㄔ臁懊婕丁闭搅醒惭蠼ⅲ魑乇ǎ馑乃揖⒔畔认虻鹿顺鍪邸5比晃颐堑奶跫怯腥ㄔ诮吹玫降鹿讼乱患墩搅薪⒂胝搅醒惭蠼⒌耐贾剑宜嵌┕毫怂乃椅颐堑母慕蟮那蓖В醋魑沓酱в氲鹿谀涎蟛档谋;ぶ谩S⒐四壳爸恢缆沓皆齑д谠炀ⅲ还芪颐亲约河没故浅鍪鄹鹿耍际撬撬P牡摹K裕⒐说木霾吆茏既贰@霉沤较蚣岬闹乇ハ堇さ椋仁刮颐峭督怠H缓笄卸隙月沓皆齑г稀⑽镒视胱式鹕系墓┯Γ仁沟鹿说脑旖⒓苹榍常鹿艘埠廖薨旆ā!?br />
蒋方震看了会地图,缓缓说道:“坤甸北面虽然没有大山脉阻挡,但地势较低,北面有几处可为犄角的山头,或可在这几处构建防御阵地。”
李秉衡笑着说道:“这次我们不跟他们玩阵地战,而是跟他们玩点新奇的。这几个殖民地师战斗力也不强,印度人只适合去悲天悯人,不适合大兵团作战。我们主动迎出去,跟他们打打运动战。让安保处打他后勤,突袭指挥部,不停骚扰对方。我们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印度兵团除了名的反应迟钝,只要我们能迅速掌握对方的行动,也就掌握了主动。能把这股兵力全部吃掉,英国人必然会调整应对之策。而一旦跟对方形成僵持,他们很有可能从缅甸、印度等地调几个师的兵力过来,他们光在印度就有十几个师的殖民军,到时候我们就比较吃力。”
蒋方震这几天一直跟陈其采在军校观看新武器的小规模装备后的使用效果,认为李秉衡所说的运动战歼敌的确很有可能。
刚进来的陈其采插话道:“古晋方向有三个师四万多人,根据我们兰芳军的战力,恐怕吕公望一个团难以招架,我建议将卢乃怀团与师部直属部队调上去,让王鸣岐团继续边训练边驻防坤甸。有安保处帮忙,这场仗不难打。”
这次李秉衡将参加猫爪山防御战的那三千多人的武装警察大部分拨入了第一师新组建的两个团中,这些有战斗经验的士兵将是新招募的士兵无法比拟的。第一师满编后也迅速形成战力,在坤甸集结准备接受授勋。
为了表彰这次对荷兰人的几次大战中立功的将士,李秉衡特意设计了军功与战伤勋章。军功勋章分为八个级别,以剑与兰花为标志。而战伤勋章则分三级,以步枪与鲜花为标志。都是以铜、锌跟镍合金作为外框,不锈钢做的核心。做工精美,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这次的授勋大会也是兰芳共和国解放军军常服的首次亮相,之前战士的作训服都已经在猫爪山等战役中出场,但作为官兵平时穿着的服装刚刚赶制出来。无论是军官的礼服还是士兵的常服,都用料考究制做精良,很有气派。这些综合了德国与英**队风格的各级军服与标志共有九十多个品种,是阿曼达与安三个月的成果,凭借着先进的制衣机械,这些军服被大批量的生产出来。并且安还在设计宪兵、安保处、武装警察、海军以及其他部队的军服,使得目前还没有发到常服的其他部队的军官的抗议声也平息了下来。的确,这些军服穿在身上就不想脱下来,要不是严令等授勋过后才能穿出去,发到军服的官兵们恨不得穿到大街上去走上几趟。
连一向不注重穿着的吴稚晖都跑来问能不能拿几套给大学剧团演出当道具服,坤甸大学虽然正在筹办,但从槟城大学分流了一部份的系科过来,坤甸的许多研究所也派出许多研究人员充当教学力量,初步搭起了坤甸大学的架子。
目前坤甸政府人员以及军队制服也是一笔大的支出,光凭安名下的服装公司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李秉衡有意通过这些大批量的服装订单吸引华人富商从事服装制造行业,并且拉动轻工业的初步发展。由于复兴纺织机械公司不断推出各种棉纺、毛纺与染整设备,不少华侨商人开始在坤甸投资兴办相关的轻纺工厂。缫丝与丝织设备已经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投资办厂的商人信心倍增。
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兰芳官方支出了两千多万美元维持政府运转、军费以及炮台等军事设施的修建,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工程,背负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但对华人产业的拉动效果很明显,用李秉衡的话来说是“需求拉动创新,供给推动需求”。尤其是军事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工制造工业的中游产业,它的发展和强大,可以带动上游产业的发展,并且拓宽下游产业的需求。国防设施以及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可以拉动机械、冶金、建筑、橡胶、合成材料、电力与轻纺等工业的发展。连之前投资大周期长的钢铁厂都开始不断有华商开始投资创办,也是看准了当前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缺口。
日本人还在用国民收入的过半资金来疯狂的造舰,虽然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平衡,但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李秉衡不得不佩服日本政府的远见,强大的海军既是对本土有力的保护,也是对其他国家强大的威慑,为国家的话语权增加了许多底气,可以说日本在国际舞台的呼风唤雨大部分是日本海军的功劳。
为了让之前与复兴公司相关产业的华人富商手中的富余资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李秉衡绞尽脑汁说服秋瑾等人对南洋华商发行了八千万美元的债券,用于兰芳共和国的对内采购与基础设施的修建,搬迁至坤甸的光华银行认购了其中的两千万美元债券。这八千万美元的投资将拉动数倍资金对相关产业的投资,所有富余资金都被用来投资实业,并且还在不断的吸引国内资本以及印尼、菲律宾以及中南半岛的华人资本向兰芳国流动。
光华银行将藏在槟城的数百吨贵金属与珠宝偷偷的运到了坤甸这个最安全的地方,有了这么多的贵金属,李秉衡准备开始发行兰芳国自己的货币,目前纸币正在设计中。等刘广拓的妻舅石竹君到了坤甸,光华银行就将正式让他主持货币发行。
石竹君上个月就从伦敦出发,想到也已快到坤甸,想到随行的那位石清霜,李秉衡一时竟然有些失神起来。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三十一节 造舰计划
今天一更,太累了,大家一定要顶起,你们的支持才是我写作的动力哦
“光华,荷兰人的军舰又想趁着德国人的巡洋舰护送物资去苏拉威西岛的空当偷袭马辰,被我们的临时炮兵阵地击退。 这次我们的炮艇立了奇功,追出去将荷兰人的几艘老式炮船击沉。看来我们要加紧催促德国人尽快将那两艘巡洋舰交给我们,并且加快我们的驱逐舰建造速度。荷兰人目前对英国人的军舰进入爪哇海还有些抗拒,一旦他们达成协议,英国人的远东舰队可不是我们能够对抗的。你不是说一艘驱逐舰只要两个月吗?怎么都要差不多了吧?”陈其采对于荷兰人的军舰还是很头疼,目前依靠一艘潜艇,两艘还不完全属于兰芳方面的巡洋舰以及二十多艘炮艇护卫婆罗洲近海非常吃力。
“根据德国过来的专家评估,兰芳共和国海军起码要拥有两艘主力战斗舰(重巡洋舰)与四艘轻巡洋舰以及相当数量的辅助舰艇。我们是不是向美国人订购巡洋舰?”被张振勋邀请来坤甸担任海军司令的程璧光刚来没多久就成了新闻人物,早在答应来南洋任职时就曾有言在先,不收一分钱的军饷,只要能够答应他的海军建设计划。
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程璧光每次都借着由头明里暗里催着购买军舰,这次又不例外。去年陆军部内设海军处,程入部为船政司司长,也算是受了重用。但他的理想是亲自驾舰,统领海军,之所以肯答应来南洋,一是当年因参加兴中会惹祸逃至槟榔屿时受了张振勋的恩惠,二是李秉衡答应他的海军建设计划,并且向他提供了最新一级的四艘潜艇以及两年内建成九艘三千吨级驱逐舰的补充计划。
李秉衡经过深思熟虑,又有张振勋牵头,才决定聘请程璧光。不仅是因为他的能力,还因为他出众的大局观与高尚的品格。后世读过中国历代海军将领的传记,清晰记得他曾与孙中山曾有过矛盾,那是因为他拒绝孙中山给海军“炮击观音山——今广州越秀山”的命令,因为那里是居民区,他怕误伤百姓!当孙中山亲自到军舰上发炮后,程璧光立即赶去撤换了舰长温树德——此人后被孙任命为海军部长,然而就是这个部长最后背叛孙中山——把护法舰队的十余艘军舰驶离广州,投靠了北洋政府!直接导致了护法运动的失败!
“马辰造船厂除了四万吨船台,其他的六个万吨船台也将陆续投用,要么不造,要造就同时造四艘一万两千吨重巡洋舰,也就是你们海军常说的主力战斗舰,眼下战列舰越造越大,尤其是无畏舰出现后主力战斗舰只能称为重巡洋舰,作为二级战斗舰。 其中的两艘是德国人下的订单,一艘我们自己用,一艘争取其他国家的订单,没人要就我们自己购买。在槟城船厂预制零件的‘毛奇’级战列巡洋舰的资料你已经看过,德国人准备订购两艘,我已经让船厂预制四艘的零件,我们马辰这边的另外两个万吨船台是加长型的,足够建造两万多吨的‘毛奇’级。现在趁着德国人造,我们也造,不仅节省成本,而且得到的图纸与技术都是最好的,将来我们要造,说不定德国人还会制造点麻烦。我们船厂给出的建造周期是二十六个月,比德国人要快上半年,况且跟德国人合资的帕森斯蒸汽轮机也试运行良好,我们的重炮工厂生产的50倍径283毫米的主炮性能超过了英国人任何一种12寸舰炮而且质量轻上许多,船上将大量应用塑料与不锈钢、铝合金等新材料,整体重量上比德国人最初设计的轻上许多。而且我们的船用稀土合金装甲超过了德国人的装甲,改进后的‘毛奇’级实际上装甲平均要厚上50毫米。就为了这几天,德国人才咬牙订购了两艘。现在造船厂正在为保持原有装甲的基础上改装12英寸主炮与改装我们自己的装甲增加生存能力进行争论。”
每次召开会议性情刚烈的朱执信都要起来朝李秉衡吼上几嗓子,这次更加不例外,“好你个李光华,之前的几万两银子一条的炮艇你一次性下了二十条的订单也就算了,现在你又要造两条重巡洋舰、九条驱逐舰,还有那什么毛奇舰,这得要多少银子?要是海军部提出的这个方案,我是看都不会看,休想从我这出一分银子。”他瘦弱的身子因为气愤而剧烈的颤抖着,拳头在桌子上敲得哐哐响。
李秉衡也的确觉得这么庞大的造舰计划即便是满清政府都难以承受,更别说还未正式建国,百废待兴,各处都在投资,实力还很弱的兰芳国。向朱执信作了个手掌下按的动作,示意让他平复情绪,缓缓说道:“两年内添置两艘重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八艘潜艇,两艘战列巡洋舰,其实符合我们在南洋发展的需要,现在造舰的成本降低了许多,马辰船厂虽然有德国人的股份,但建造用的材料等物都是向我们购买,用向德国人出售军舰这部分的利润可以弥补我们的海军军费支出,外加增设海军学校,向外国派遣海军留学生的费用,预算在两千七百万美元到三千一百万美元之间。改进后的战列巡洋舰向德国人出售的价格比德国人的‘拿骚’级战列舰900万美元的售价还低数十万美元,即便提价将来仍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况且造船厂那边预计成本最低只需要五百多万美元。我们最好指望德国人用我们造的军舰为我们打出名气来,将来只要有源源不断的订单,坤甸这边新建的船厂造的军舰完全可以指望靠着极低的成本与超高的利润弥补巨额的军费支出。”
徐锡麟到了南洋后反而没了脾气,埋头于工业规划与建设,对朱执信比自己还激烈几分的性格忍俊不禁,连忙打圆场道:“不错,我们目前工业生产的成本低到了一个无法想象的地步,先进的设备,廉价的人力、便宜的原材料以及高人一筹的技术,别的不说,附近矿场里那几万人的免费劳力就贡献良多,况且这附近的矿产丰富,钢铁厂的成本可以说是最低的。”
之前俘虏的那几万殖民军与土著部队大多是爪哇人与仇视华人的土著民,让他们去矿场用劳动来赎罪已经算是从轻发落。就连秋瑾等浙江来的听说这些人所犯下的罪行后都觉得对他们的确算是仁慈的,已经很人道主义。
朱执信别过头去连连冷笑道:“两年光海军就得三千五百万美元,陆军呢?其他政府开支呢?即便成本低利润高又怎样,每年两千多万美元的军费开支对于兰芳共和国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李光华,我看你比日本人还疯狂,疯狂至极。穷兵黩武,你,你…”顿了半晌,长叹一声,想到这几个月来兰芳政府为婆罗洲华人所做的许多事情,心头的怒气不由减了几分。
程璧光生怕朱执信的反对使得造舰计划搁置,迟疑着说道:“海军所费甚靡,其中一大支出项乃是旧军舰的维护与保养,甚至是改造。每年都有新技术与新设计,再强的国家如英国也是无法全然兼顾的,新加坡的太平洋舰队不是还有十多艘下水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老旧巡洋舰没舍得舍弃吗?我们全无旧舰,从无到有,只在这两年军费是多了点。等这支舰队成形,基本能够满足护卫海疆所需,将来所费者了了,再多也是能承受的了。”
听了这话,朱执信才缓和了些,但仍强扭着让李秉衡修改造舰计划,认为那艘战列巡洋舰没有必要建造,“如今荷兰人的军舰连德国人交给我们的那艘大舰都无法抗衡,而英国人往本土收缩,除非我们将爪哇老巢的荷兰人击溃,否则他们不会介入我们与荷兰人的纷争。”
程璧光向来顾全大局,不与他争辩,心中觉得战列巡洋舰的价位其实并不算高,日本人的那四艘一万五千吨的战列舰向英国人购买的单艘价格也要将近500万美元,而如今都是无畏甚至是超无畏时代,这些战列舰已经被大大的落后。马辰船厂设计的重巡洋舰将来作为无畏舰的配备舰只,排水量达到了一万两千多吨,装备五门50倍径203毫米主炮,设计速度达到36节,舰炮威力完全可以与日本的那几艘战列舰对抗。无论是已经服役的“香取”与“鹿岛”,还是日本人正在自己建造的“安艺”与“萨摩”,都不是改进后的“毛奇”级战列巡洋舰的对手。虽然日本也在加紧开发自己的无畏舰,但兰芳这边有了大量潜艇与战列巡洋舰后,仍然有跟日本周旋的本钱。他也清楚朱执信所说的目前兰芳并不需要战列巡洋舰的说法是正确合理的,但他也明白李秉衡在担心日本人。
李秉衡静静的听着朱执信以及其他反对海军造舰计划的政府官员的言论,心中起伏不定,之所以现在积累造战列巡洋舰,就是为了能在将来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制造超无畏舰打好基础。重巡洋舰是配给无畏舰没错,但将来它们的姐妹舰的任务将是为航空母舰护航。
虽然将来是航母的时代,但接下来的二十多年还将是超无畏的天下。将来兰芳肯定要造超无畏,而且他们的主要敌人就是在北方穷凶极恶对东南亚虎视眈眈的日本人。
所以造舰计划势在必行,只是目前还找不到好的办法来说服朱执信等人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三十二节 复国的决心
昨天单位新工厂正式投产,晚上吃了庆功宴,所以没有更,今天二更,明天三更,弥补昨天的欠债
“自从荷兰人在加里曼丹岛遭到了耻辱性的失败后,这个大岛的三分之二迅速的被兰芳国全部占有,虽然他们还没有显露出对我们的沙捞越与沙巴两洲显示出吞并的野心,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个危险的对手。是的,是对手,没错。他们颠覆了殖民地的传统,妄图与我们争夺工业原料与商品市场。也许欧洲的局势让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在本土集结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这些兰芳人姑息纵容,相反地,我认为必须迅速出击,摧毁他们的政权,让他们乖乖的在我们大英帝国的统治下继续为殖民地的开发作出贡献。我感谢他们的先辈,虔诚的说法,是那些华人缔造了吉隆坡等繁华城市,没错,如果他们的子孙愿意继承他们的先辈的光荣传统的话,我会很乐意的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是的,就是这样。”曾经在新加坡等地兴办实业的下议院议员克洛宾金对着负责海外领地事务的官员乔本杜说道,像他们这样想法的英国人不在少数。
就连英国商务大臣也认为在有可能爆发的战争中殖民地的资源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在战争前扫清所有对这一资源线构成威胁的力量,不管是对手还是暂时没有成为对手的那个谁。
自从与兰芳方面在造船厂的合作与蛇庙藏宝等问题上交恶后,英国殖民当局开始对跟德国人走的较近的兰芳方面警惕起来,尤其是有复兴公司股份的新加坡造船厂与槟城造船厂,这两家有着美国多家公司股份的船厂让英国人很伤脑筋,明知话语权在李秉衡手里,却对船厂无可奈何。几次要求与这两家造船厂合作未果后,英国人逐渐开始打起了在坤甸的造船设备产业的主意。
英国海军方面对兰芳国表现出来的强大造舰能力感到担忧,一再的质疑在马来等地的殖民地师战斗力是否能够胜任对兰芳国首都的突袭并且攻占,一旦这一战略目标无法实现,那么就需要太平洋舰队对坤甸外港进行登陆战。这就需要与荷兰交涉,并且得到德国人与美国人的谅解,毕竟他们在兰芳国有着许多的利益。~~~~在北婆罗洲的边境可以找借口制造纠纷,然后使用武力,与直接用舰队攻击坤甸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李秉衡算准英国人的舰队不会贸然向坤甸发起攻击,即便他们敢来,也将承受相当的代价,德国人与美国人一直在与兰芳建交问题上暗昧推托,但一旦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不用李秉衡出面他们也会对英国人施压。香料群岛是美国人与德国人梦寐以求的,能够打破英国与荷兰的封锁,也是件乐见其成的事情。
英国人争吵不休,陆军部虽然被传染了海军部的骄傲与自大,但对殖民地师的战斗力还没有自信到凭着三个师就可以打下对方的首都。毕竟兰芳军队与荷兰人的战绩放在那边看,一次会战就击溃了三万多人的荷印殖民军与两万多人的土著部队,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已经不是那些传统的华人武装可以比拟的了。新加坡依旧在向古晋运送军队与物资,整个过程缓慢而不引人注意,到圣诞节之前将陆续集结三个师一个旅,总共四万多人,将在新年过后发起对坤甸的攻势。
新加坡方面对国内质疑的声音很是恼怒,英国人固有的傲慢让殖民军的高层普遍对荷兰人为了掩盖耻辱性的失败而编造的对方如何强大的故事感到滑稽。
德国人在马辰的造舰计划已经开始,他们也被牢牢的绑在了兰芳国的战车上。李秉衡向他们通报了英国人可能的对兰芳共和国的军事行动后,一向行动迅速的他们立即将远东舰队的几艘军舰调往马辰,同时也同意了将“格奈森瑙”号装甲巡洋舰和“埃姆登”号轻型巡洋舰立即转交给兰芳海军。
“李,其实这两艘军舰挂着德国海军旗在坤甸外港,可以避免英国太平洋舰队对坤甸进行炮击,如果他们不想惹起外交纠纷的话。你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好心的汉斯提出了疑问。
“哼,”李秉衡冷笑道,“我是借此向英国人表明态度,不惜与之一战,明日我就将在这两艘军舰上升起我们兰芳的旗帜。英国人的舰队敢来,我就敢打,只要他敢开一炮,我就敢战至最后一人。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也该是它日落的时候了。”
英国人的确没有炮击坤甸港的勇气,在与美国人的交涉中,也遭到了对方的压力。洛克菲勒家族刚刚在婆罗洲与兰芳国合资了十几个油田,摩根名下的多家公司与复兴公司在婆罗洲合资兴办工厂,另外由于造船、机械、冶金等行业的低成本,不少美国企业纷纷来到婆罗洲兴办这些相关产业的工厂。在端纳的影响下,以塔夫脱为首的政界要人对于能够通过与兰芳国的合作在香料群岛站稳脚跟持乐观态度。
“兰芳国是个值得帮助的国家,不是吗?罗斯福对于跟德国、清国之间的三国同盟照我看还有些困难,日本人不会容忍,而且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观感不好。而兰芳国无疑是个好对象,首先他很弱小,我们对他的帮助不会引起日本人的强烈反对。而且他们与德国人关系良好,合作广泛,说不定罗斯福总统所希望的三国同盟会在兰芳国以另一种形式得到实现。”塔夫脱在与摩根等人谈论兰芳国时如此说道。
在摩根等人看来,兰芳国实力弱小,是个扶植的好对象,如果太过强大反而不好控制。他们并没有将兰芳放在眼里,就像美国目前对中国的帮助与好感只是建立在利益上面,而美国国内的华人待遇依然糟糕,他们看中的只是通过扶植兰芳而对香料群岛实现间接控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财团们希望兰芳国越强大越好,最好还有无比的野心,对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有着吞并之心。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兰芳国将来会强大到何种地步,但是没人会认为像兰芳这样的小国能够强大到脱离他们的控制,仿佛这只是不存在的假设。
他们只是怎么也想不到,李秉衡这个另类主导着的兰芳国,会有怎样的潜力与发展空间。对历史的熟知让他按部就班的为将来布局,尤其是数年后的一战。将来的军事、政治、经济走向也都在他的脑海中,可以在这上面投机取巧。而且将来的科技发展在兰芳国将不会再走弯路,从一开始就找对方向。
德国人虽然不想为了兰芳国与英国人作对,但兰芳国的覆灭对他们并没有好处,明里暗里开始对英国人施加压力。这次德国人派过来的军事访问团大多集中在海军方面,但陆军方面的来人在得到了猫爪山战役的详细案例后,开始一本正经的对兰芳军的战力进行评估起来。兰芳军中的步枪、长柄手榴弹以及通用机枪很感兴趣,相关的数据已经发回国内,兰芳方面甚至有希望得到一批订单。
荷印皇家远东兵团司令官帮弗尔最近又新组建了两个殖民师,向本土申请的武器弹药甚至是一批最新的火炮正在向这边运。狡猾的帮弗尔没有打算再去招惹婆罗洲的兰芳军,而是把目标放在了苏拉威西岛上的兰芳军队,尤其是望加锡的兰芳军据当地人报告只有三千多人,而且没有重火炮。直觉告诉他这是一股实力不强的部队,一旦将他击溃,既能振奋士气,又能在手上多些谈判的筹码。目前赎回荷兰籍军官的谈判很困难,双方谈了多次,还是没有结果。在帮弗尔等人看来苏拉威西岛是个孤岛,无法自给自足,一旦封锁海运,那么岛上的守军就将成为网中的鱼。
“那两艘德**舰需要护卫的海岸线太长,根本就无法实现面面俱到。到时候我们封锁住望加锡海峡,那些兰芳人得不到补充,几次战斗下来看他们没有弹药还怎么反抗。”帮弗尔对着范.斯坦因解释道。
帮弗尔所说的只是一厢情愿的说法,早在将望加锡与万鸦老的殖民军与土著部队肃清后,就有许多华人公司过来兴办实业,开设矿场。作为自由港,每天都有许多的外国轮船到港,销售商品并且带走鱼、作物油、矿石等资源。
荷兰人其实没有办法封锁住对苏拉威西岛的海运,只要他们不怕得罪德国人。由于在婆罗洲投资的德国企业越来越多,对苏拉威西岛的商贸活动也增加了起来,兰芳军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德国船只进行物资的运输。
钮永建团与刘裕光团在万鸦老与望加锡的控制很成功,等到兰芳共和国正式建国的时候,苏拉威西岛也将正式成为兰芳的国土。岛上一百四十多万的人口中,有三十多万华人,到时候也将自动成为兰芳国公民。
兰芳派出的政府机构已经在岛上开始初步行使职权,为进一步的开发做好准备。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三十三节 我们的海
最近实在太累了,但尽量保持多码字,哪怕每天一章。成绩虽然不好,但一定继续努力,给支持我的弟兄们一个交代。今天三更,明天再补一章欠债。
14日短命的光绪皇帝病逝于瀛台涵元殿,这位倒霉的皇帝终其一生也没能够真正的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最后郁郁而终,死时才38岁。也许这还不算什么大新闻,但今天早上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病死的消息通过电报传到世界各地后,终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这位掌握中国大权数十年的老太后的逝世将导致中国政坛一系列的变局,权力更迭以及风云变幻将是接下来的政治主流。许多国家开始针对这一形势开始研究对策,以确定下一步的走向,对满清政策的调整。精明的人已经预见到谁先开始布局并且做出一些有深远意义的先见之明的针对性行动,那么将会在将来的中国得到巨大的回报。
坤甸这边的许多人都在感慨光绪皇帝的短命以及讨论小皇帝继任后的权力分配会给国内革命带来怎样的机遇,而李秉衡的脑子里却在想着慈禧下葬时价值连城的陪葬物品。后世估计慈禧棺椁内的珍宝,价值在5000万两白银。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共厚一尺。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蛋,价值1千万两白银。身旁放金、宝石、玉、翠雕佛爷27尊。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200多枚。身左放玉石莲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树。另外,玉石骏马8尊,玉石18罗汉,共计700多件。葬殓完毕,又倒入四升珍珠,宝石2200块填棺。
正在李秉衡想的出神的时候,程璧光满脸兴奋的走过来说道:“光华,鱼雷工厂新研制的鱼雷成功了。这下我们不用受制于列强国家,以前我在北洋舰队的时候订购的鱼雷一条就在数万两乃至十数万两银子,训练从来不敢用实弹,储备少,甲午年的时候鱼雷当成宝贝,发一条少一条。”
程璧光所说的新式鱼雷是无航迹电动鱼雷,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航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当然紧接着将研制更加先进的氧气鱼雷,它的的出现更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无航迹电动鱼雷不同,氧气鱼雷并不是在与通用电气合资的鱼雷研究所研制的,而是自主秘密研制,即便将来大规模建造并服役,仍然处于保密状态。-====-
在离开坤甸外港十多海里的西部海域,“格奈森瑙”号装甲巡洋舰和“埃姆登”号轻型巡洋舰正在进行最后一次的挂着德国国旗进行的巡航。返回坤甸港后,将举行一个交接仪式。在那里,这两艘军舰将升起兰芳共和国国旗与兰芳共和国海军军旗,正式加入到兰芳海军的序列。
“南洋的海就是那么的蓝,好像很浅的样子。加上阳光与白云,实在是个好地方。不像我们的中国海,海水颜色是深蓝的,看了让人心生敬畏,又有莫名的悲伤。”即将改名为“泗水”号的“埃姆登”号舰长林永烈感慨道,眯着眼睛望着海天相交处的白云。“埃姆登”号五月建成后本来充实到德国在胶州湾的远东海军,但快到香港时接到命令掉头改赴南洋,谁也不知道,蝴蝶翅膀轻轻扇了下,改变了这艘传奇军舰的命运。这艘轻巡洋舰适逢英德海军军备竞赛,被作为在北海配合战列舰队实施侦察和护航的侦察巡洋舰而设计,航速较快,但是续航力较小,火力一般。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品被设计了出来,所以德国人故作慷慨的把它跟“格奈森瑙”号一起派到了坤甸。但即便如此,这艘军舰相对于羸弱的中国海军来说仍然是贵重万分,让从没落的中国海军中出来的林永烈等人视若珍宝。
阳光洒在微风爱抚的海面上,金光耀眼,波光甚至能耀出白云的温柔纯洁,淡蓝的有些泛碧的海水安静的在军舰周围掀起嬉戏的浪花,仿佛在致敬一般,一如既往。这片海见证了华人的兴衰荣辱,数百年的在这里的休养生息,开发与建设。数百年前华人就在这片海经商与捕鱼,如果不是洋人的枪炮,这里早就成为了中国海的一部份。
两艘军舰经过重新刷漆,完全一新,看起来颇为威武。四周围着二十多条炮艇,也是崭新发亮,这些船都是兰芳自己生产的,最大的800多吨,造价才六万美元,实在是价廉物美的利器。
霍坚知与林永烈都是北洋后人,到了兰芳后多次写信给程璧光以及其他在国内的北洋海军后人,这支小型海军的建成与他们俩个是分不开的。
此刻两人的心情都有些激动,因为返航后,这两艘军舰将真正的属于兰芳国海军,属于华人。尤其是即将改名为“新加坡”的“格奈森瑙”号,自从北洋后,中国已经再没有过如此巨舰。甲午的耻辱,北洋的覆灭,怎能不叫人心怀悲愤,又斗志昂扬。
舰队的数百名海军官兵都是冲着这两艘大舰才来的,不仅是为了不让日益衰落的海军骨血继续风雨飘摇,也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亲自驾着大舰武卫海疆。自从程璧光到任,并且初步宣布两年内建成十万吨舰队,这个消息让所有的海军官兵都热泪盈眶,欢欣鼓舞。
兰芳方面已经分几批选拔了一千多人赴德国与美国的海军学校留学,而坤甸海军学校也大量的招生,在德国人的帮助下这个海军学校初具规模,造船厂将两条万吨轮改建成了训练舰,并且实验性的驱逐舰也已接近服役,到时将在海军学校首先被使用。
穆勒舰长,噢,不,他即将卸任舰长,作为帮助兰芳海军建设的海军顾问,他将在这里继续待上一年,直到马辰船厂的重巡洋舰下水后,成为两艘重巡洋舰的新舰长之一。( 龙起苍茫 http://www.xlawen.org/kan/4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