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部分阅读
根据线报,陈家也感觉到了美洲洪门与大陆洪门明确表示了支持李秉衡的态度,而且连南洋洪门中不少人都开始倾向于与李秉衡合作。
为了自保,陈冠西选择了与苏家、黄家开始了更紧密地合作,而对方最近与日本人似乎在图谋着什么秘密活动。
苏家自从那位花花大少被捕后就知道李秉衡准备对他们动手,而且根据苏大少头上被安上的几个罪名来看,很有可能要把牢底坐穿。
“兔子急了也要蹬人不是?这李光华实在是欺人太甚,毫不留情面,好歹我们也是这坤甸的半个主人。这次我们定要好好的给他们点颜色看看。”黄渡图拉着陈冠西嚷嚷道。
苏清远在旁似笑非笑的看着,这次两家已经谋划好,让陈家出头与日本人一起闹上一闹,而自己则背后渔利。
“这次日本人送了消息过来,德国人跟美国人正调解兰芳与英国人的矛盾,让我们务必配合他们的特工们阻止兰芳与英国人的和解,这个任务由你们洪门兄弟来完成是最合适的。关键时刻,就要靠老哥你力挽狂澜了。”
陈冠西眼珠子转了几转,迟疑着问道:“不知道是何任务?真的能让英国人跟兰芳继续打下去?”
“不错,英国人派出的谈判代表早已到了坤甸,只不过没谈出个眉目而已。我们在外面造势,说李光华要学满清,跟英国人签不平等条约。然后我们协助日本特工把那英国代表杀了,到时候嫁祸给兰芳,只说是不满与英国人的谈判而为。李光华要是不给英国人一个交代,这调解还从何调起?”
一阵狂笑从密室中传出,怎么也遮挡不住那股肆意妄为的腔调,让周围的人不由寒毛直竖。
而可怜的埃森松,滞留坤甸已久,毫无成果不说,眼下还沦为阴谋家们的刺杀对象。不知道,他知道后会作何感想。
第168节 你方唱罢我登场
兰芳的海路安全与否一直是德国人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兰芳投资实业并且两国商贸数额急速上升的情况下,德国人的舰队一直把兰芳的几个港口以及海岸线当成德国本土防护。
甚至陪同腓特烈亲王前往坤甸的舰队也是前去青岛回合后再返回坤甸的,兰芳的几家造船厂正在为德国紧锣密鼓的建造无畏舰与战略巡洋舰,当然还有配套的各类舰只。
腓特烈亲王到达坤甸后的首站将是正在建造“毛奇”级战略巡洋舰的坤甸造船厂,目前兰芳造船业以低廉的成本吸引了德国国内无数人的目光。当然,低廉的成本只是对于德国,其他国家在兰芳订购军舰价格要高上三成还不止。
“我们与兰芳的友谊在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然后坚定不移的保持到现在。如今,我可以很自豪的说,当初我们的真诚,为我们赢得了一位值得尊重的朋友。我不得不佩服我的父亲一开始就在兰芳问题上表露出来的远见,也庆幸一贯以来我们的友谊在各方面得到了证实。”刚下船的腓特烈亲王就亲切的握着李秉衡的手,亲切地说道。
的确,德国人在兰芳身上付出了许多,舰炮技术、造舰技术、造舰相关工业的援助,到如今的帮助兰芳全面实现工业化。大量的投入,也导致了丰厚的回报。
“当然,亲王殿下所说的正是我们兰芳人民的共识。德国是我们的朋友,是你们的一如既往地支持,才使得我们不畏强Bao,保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也是你们在国际社会上的呼吁与援助,才使得我们没有陷入孤立的困境。这次的六方会谈,相信将会是兰芳共和国历史上新的一页。感谢德国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也相信两国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德国资本与兰芳的合作更加深入并且紧密;德国四大银行团与兰芳的银行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重组与并购合作默契;德国人从兰芳得到了大量的商品与原材料,而且德国的工业品在兰芳也很受欢迎;两国在军工与军事领域的某些合作已经成为两国的机密。
就连美国人都很眼红德国人在兰芳所获得的利益,但这并不妨碍美国资本大举进入兰芳。 只不过他们得到的利益远远不如德国人,所以这次的六方会谈美国人表现得非常积极,目的便是加大在兰芳的话语权。相比利益,美国人更希望扶植兰芳,使他成为美国手中的一把刀,时刻悬在太平洋上空。
美国人在兰芳的全面工业化进程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正在日益明显。
李秉衡一直宣称兰芳与德国跟美国之间是互补的,互补的经济,互补的政治,互补的军事。
这一点得到了腓特烈亲王的交口称赞,他这次来不仅是向兰芳方面表示德国对他们的重视,而且也是商谈两国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方略。当然,德国也试图通过调停兰芳与英国、荷兰之间的战事而使得兰芳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然后可以专心的发展工业。
这次随行的德国专家团将完善兰芳的工业化进程,计划在三年之内完成兰芳的初步工业化,五年后打下一个坚实的工业化基础。
为了保证安全,秋瑾特意挑选了一部分可靠的群众在码头上夹道欢迎德国人。浩浩荡荡的德国代表团在穿过欢迎队伍时受到了热烈的欢呼,鲜花与掌声使得每一个德国人都兴奋异常。所有的布置都是李秉衡根据后世中国的那一套迎宾方法-排练过的,这时也证明它的有效性来。
德国人看着一张又一张满是真诚的笑脸,与他们印象中的华人完全不同,欢呼与掌声都是发自内心的,这让他们心里无比舒坦。
就连腓特烈亲王也受到了感染,时不时的向路边的“群众”挥手示意,露出爽朗的笑容。许多华人都带着崇敬的眼神望着这位年轻的德国亲王,这让他无比兴奋。这个小国家的国民强硬无比,打得荷兰人毫无气焰,轰的英国海军魂飞胆丧,北婆罗洲一战更是打的英国陆军溃不成军全军覆灭,就是这些在大英帝国面前毫不低头的人们,给了他极高的荣誉,那就是真诚的敬仰,而不是官面上的恭维。
为了彰显德国开始在南洋以及太平洋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他们联合起有相同需要的美国人来,提议召开旨在解决南洋问题的六方会谈,便是吃准了英国人在南洋问题上硬不起来,只能接受调解。
德国并不认为兰芳会与英国人缓和关系,这次六方会谈只不过是想给英国人一个难堪而已。也许南洋的殖民地对于英国人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德国却很重要。
目前兰芳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完成了整个婆罗洲的占领,苏拉威西、大半个苏门答腊、棉兰老岛。
他们甚至希望兰芳可以占据整个苏门答腊与爪哇,那么整个南洋将彻底的成为兰芳的天下,因为,英国控制下的马六甲、新加坡、槟榔屿、怡保等地,荷兰人控制的荷属几内亚,这些地方的地方经济已经被华人所把持。
受到兰芳建国的鼓舞,以及接连击败荷兰与英国的盖世伟业的刺激,这些地方的华人势力开始抬头,前所未有的得到了许多的话语权。
德国人给六方会谈定下的基调便是促使各国承认兰芳对现有地盘的主权,也许对英国人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对荷兰人来说则是晴天霹雳,但德国人乐得如此,美国人更是幸灾乐祸。
腓特烈亲王到达坤甸后的第二天,兰芳共和国副总理秋瑾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中央山脉附近的原始森林中有二十多万的“达雅克人”要求加入兰芳国籍,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华人,所以同时也请求恢复他们的汉族族统。目前这些部落的头领们已经派出了规模宏大的代表团赶到了坤甸,商谈回复炎黄子孙的身份事宜。
这一消息在各个报刊上发布后,立即引起了多方关注。
三天后,婆罗洲其他的许多部落也宣布他们是华族后人,要求加入兰芳国籍。
一周后,北婆罗洲的土著部落纷纷请求改为汉族身份,并要求加入兰芳国籍。
同时文莱苏丹向兰芳政府表示,文莱愿意并入兰芳国,成为兰芳的一个省,并且要求保留苏丹王室身份与传统。
正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还没等英国与荷兰作出反应,亚齐族的几个伊斯兰教首领向兰芳提出加入兰芳共和国的申请,同一天,苏门答腊解放组织也正式向媒体宣布,由该组织控制的苏门答腊正式独立,并且要求加入兰芳共和国。
这两个消息一出,不仅是荷兰人,连英国人都慌了手脚。北婆罗洲并不重要,但苏门答腊是块宝地,绝不能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落到兰芳的手里。
作为回应,荷兰人宣布拒不承认苏门答腊解放组织的单方面声明,声称这是兰芳政府在背后策划的阴谋,要求国际社会予以谴责。他们一方面通过在坤甸的谈判人员向兰芳外交部提出质问,另一方面在新加坡的舰队带着运兵船向巨港而去。
英国人为了避免兰芳作出过度反应,没有派出军舰随行,但是支持了一批武器弹药。很显然,他们并不愿意富庶的苏门答腊落到华人手中。
针对荷兰人的动作,端纳特意召见了荷兰谈判代表、艾森松、肯尼以及美国驻兰芳公使道格拉斯郑重宣告兰芳关于苏门答腊目前态势的态度与决定。“亚齐以及苏门答腊自数百年前就是亚齐族人、华人以及其他土著民族的栖息地,早在华人王朝的北宋年间,三佛齐便纳贡称臣。十四世纪末,苏门答腊国王向华人王朝明奉献金叶表,贡马匹和方物,之后多年进贡,以华人王朝为主。如今既然他们自己提出要加入到兰芳共和国,我们当然要接纳。当然,在这之前,我对苏门答腊各族要求独立自主的精神表示赞赏,并且呼吁世界各国以此为榜样,争取抗击侵略,反对殖民,为民族自立而奋斗。我们兰芳国二十多年前惨遭荷兰殖民者的野蛮侵略并且残暴统治,如今取得了民族的独立与国家的兴盛。对于仍然处于荷兰殖民者野蛮统治与剥削的苏门答腊与爪哇等地的民族独立势力,我们将义无反顾的伸出援助之手。”
听着端纳义正词严的“歪理”,荷兰人以及艾森松找不到有力的论据来反驳,毕竟他们是侵入者,并不是那片土地的主人。
“既然你们兰芳执意要与我们作对,那么我们的军舰与火炮将会重新证明西方世界的文明是对落后的殖民地的恩赐,到时候,相信你会把刚才所说的话全部收回。既然你们选择战争,那么我们将用枪炮夺回我们的荣誉。”荷兰代表怒气勃发的嚷道,气势汹汹的走了。
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连艾森松都在担心荷兰人是否会冲动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
端纳无所谓的耸了耸肩,用李秉衡的话来说,他们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第169节 日本人的暗杀
虽然李秉衡一直没能弄明白,吴梨木这样的华族后人到底是在守护着什么惊天之密。 但只要他们肯走出来,回归到主流社会,也是一件好事情。
坤甸街头到处都是这些华族后人,部族首领把他们带到坤甸后,便开始进行集中考察与磋商。街头三三两两的都是青年男女,之前他们从没见过华人建造的西式城市,即便大部分地方还是工地,但每一样东西都吸引了他们的眼球,让他们兴奋不已。
吴凤尾与关河等一帮青年一大早的就找了阿曼达陪同逛街,由于不懂如何交易自己看中的物品,他们把阿曼达当成导游的同时也把她当成了万能咨询小姐。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之前已经有了默契,双方居然交流的比与中国人还要顺利。
阿曼达始终微笑着,耐心的为他们解答着,这些年轻人就像是什么都不懂的孩童一般,什么都要问,什么都想知道。静静的感受着这份质朴,心里却始终有些难受。由于兰芳在北婆罗洲问题上的寸步不让,英国政府开始显得越来越没有耐心,而她的父亲也发来措辞严厉的电报,要求她立刻回国。
是继续留在这里,跟心爱的人共度余生呢?还是听从家族的意愿,回英国?
艾森松时常劝她跟着已在坤甸等候的家族中人回英国,“你的父亲已经关照过我,务必要将你带回去,目前大英帝国与兰芳国还未脱离战争状态,继续留在这里多有不便。”
阿曼达对最近坤甸的流言也略有所知,也知道李秉衡也因为与自己的恋情被推倒了风口浪尖。
“我想,如果你能推动那位年轻的总理同意与我们就造船业等问题进行诚恳的磋商,并且达成对双方的友谊有益处的协议,那么说不定你的父亲会允许你破格留在这里。”艾森松一脸正经的说道。
其实在他心里何尝不清楚,阿曼达是绝对没有可能与一个华人结婚的,这不仅在阿曼达的父亲那里无法通过,就是在其他保守又爱面子的英国贵族那里也无法同意。沃森-西斯卡尼家族的那十数个爵位以及家族产业绝对不能落到外人手里,当然后者更加重要。
吴凤尾对这个三天两头来麻烦阿曼达的英国老头很是不耐烦,李秉衡忙着与自己这边的许多部族首领接洽,据说这个老头一直在寻找机会准备拆散这段姻缘,所以就连关河等纯朴的青年也是不时丢几个白眼过去。~~~~
艾森松老眼昏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非常的讨人嫌,仍然在不停的劝着阿曼达,眼下他也只能打这一张牌。从种种迹象来看,兰芳国这位年轻的总理也有弱点,那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恩,对,就是这句话。这句中国人的老话用在他身上实在恰当,在几次的交锋中,老头子吃尽了他的苦头。不仅软硬不吃,而且还喜欢用行动来表明他的态度。
这个狡猾的对手看准了英国急于在六方会谈之前确立谈判的基调,所以不断的在试探着自己这方的底线。虽然北婆罗洲事实上已经落到了兰芳手中,但是那里的土著部族要求加入兰芳国,并且一直被英国保护的文莱这次也要求并入兰芳,这必定是对手的阴谋策划。
但目前英国毫无办法,既然硬的不行,那么说不得就只好来软的。艾森松认为北婆罗洲的那些不毛之地不要也罢,世界上这样的殖民地还有好多。关键是兰芳目前所掌握的橡胶等战略资源、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许多先进的技术,当然还有日益繁荣的华人市场。
当然,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拉拢对方,让对方的造船业为己所用,并且疏远他们与德国的关系。此消彼长,这可半点疏忽不得。
眼下德国的腓特烈亲王正在坤甸高调访问,这又是一大牵动英国人神经的事情。李秉衡在这个时机下,迅速加大了对北婆罗洲以及苏门答腊的控制力,可谓恰到好处。
艾森松坐在李秉衡派来接他的轿车中,手插在裤兜里,虽然这里的天气炎热,但他仍然保持着许多在伦敦雾都养成的习惯,使得他平时在人来人往的坤甸街头分外惹眼。
不远处,黑木元等日本特工早已在他的必经之路等候,准备当街实施暗杀。
“黑木君,我已做好殉国准备,这次能用我微不足道的性命换得兰芳与大英帝国交恶,实在是一件光耀家族的好事情。”矮胖的足茂义辉一脸肃穆的说道,这次他将作为袭击组的组长,负责给艾森松关键一击。
“这次陈家的人已经将周围的几条街都控制了,这几个英国人长了翅膀也飞不出去。你放心,有陈家与苏家的人接应我们,你会万无一失的。”黑木元狰狞的笑道,这次的行动早已计划周详,一旦得手,袭击组的人可以被一路顺利的接应到港口的船只上面。
的确,眼下周围的几条街确实是被控制了,不过日本人怎么也想不到,控制这几条街的不是陈家的帮派势力,而是安保处反间谍组。
由于吉布恩时不时的“泄露”些情报给两个日本女间谍,让隐藏极深的黑木元对这两个女人异常重视,并且尽可能的让潜伏在坤甸的日本情报人员配合她们。而安保处顺藤摸瓜,连带着将整个在坤甸的日本情报机构的人员底细摸的一清二楚。
如今也该是拉网的时候了,这次不但能将日本的情报机构一网打尽,而且还能掌握切实的证据对陈家与苏家动手。
“行动。”足茂义辉一声令下,袭击组的十余名特工纷纷鱼贯而出,向着艾森松所在的街口而去。此时英国人所在的正是一个拐口,行人稀少,出手容易击中目标。
见到日本人气势汹汹冲了出来,安保处人员抢先出手,这些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枪法更是没说的,一个照面已是击倒了好几个。
足茂义辉倒是狗屎运,由于长的矮,才一米四左右,又抱着炸弹,只肩膀上中了一枪,在地上几个翻滚后,大叫不妙。从四周的火力来看,己方完全被对方封锁住,看来是泄密了。
其余的日本特工嗷嗷叫着,一边冲一边还击,但日本南方手枪的性能的确不敢恭维,接连有人倒下,但并没有挨着英国人的衣角。
足茂义辉脸上的肥肉抖动了几下,咬牙想道,反正今日看样子是要在此就义,无论如何都要拼死完成任务,不负帝国重托。
艾森松的车正好开到这里,见到正发生枪战,司机把车停下,准备掉头绕路。
足茂义辉打了个手势示意掩护,剩余的几名日本特工吸引对面的火力,自己则猫着腰迅速的抱着炸弹往英国人的车接近。
黑木元与其余的日本特工见势不妙,从刚才密谋的屋子里窜了出来,帮助被打的抬不起头的特工们进行反击。
黑木元从手下的手中接过备用炸弹,迅速的向艾森松接近。
附近的店堂中涌出不少陈家的死士,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安保处的火力,即便安保处已经控制了大部分的陈家帮派势力,但这股隐藏极深的死士仍然使得局面有些失控起来。
兰芳目前仍没有开发出能防弹的玻璃,虽然已经从塑料公司的实验室得到了聚碳酸酯,但这种入门级的原始防弹树脂应用在汽车上还为时尚早,所以,一旦让他成功实施炸弹袭击,恐怕英国人凶多吉少。
当机立断的屋顶狙击手不约而同的将矮胖日本人当成了首要目标,还没等他扔出手中的炸弹,便已毙于枪下。
黑木元见状大吼一声,三步并作两步,身旁另有两名特工护着他,迅速的向着车冲去。
坐在车中的艾森松意识到这群人是冲着自己来的,不由吓的面如土色。司机也被吓的够呛,呆坐在车中,不知所措。
“砰”,黑木元的背上应声出现一个血洞,但他强忍着疼痛,用力的甩出了手中的炸弹,紧接着,炸弹在艾森松的车不远处爆炸开来。另两名日本特工也是接连对着车开枪,即便被炸弹爆炸时的气浪掀翻在地,仍然
“轰”,一声巨响带着浓烟与火光忽的腾起,黑木元无力的趴在地上,感觉自己的生命正在流失,但他仍双目圆睁,想知道炸弹是否对英国人造成了伤害。即便不死,只要能让他受伤,想必兰芳也会头痛非常吧。这个强悍的日本特工头子欣慰的露出了微笑,只要能给对方制造麻烦,便已成功了一半。
剩余的日本特工没过多久便全部被清除掉,迅速赶到现场的安保处人员发现黑木元已经流血过多而死去,爆炸现场一片狼藉。艾森松所在的车被炸出一个洞,也不知道里面的人是什么情况。
“快,快叫车,英国人受伤了。”过去查看情况的人员忽然喊了起来。
原来炸弹爆炸后车门有一块碎片打在了艾森松的腿上,使他剧痛之下昏迷了过去。
“什么?艾森松被日本人袭击?”接到安保处报告的李秉衡勃然大怒道,“安保处为什么没有做好保护措施?”
震怒之余的李秉衡立即驱车往艾森松所在的伍连德医院而去,眼下这个英国人的安危使得一直处于掌控的局面有些脱离他的手掌。
第170节 暴走的日本人
本来正陪着腓特烈亲王对坤甸的船厂进行访问,结果出了这次袭击事件,让李秉衡大为头痛。-====-
赶到医院后才知道原来艾森松只是惊吓过度,受的伤并不严重,也是不幸中的万幸。要是万一挂在了坤甸,那么眼下大好形势就扑朔迷离起来。
艾森松对坤甸的医疗水平相当的满意,对于这次的袭击事件,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以兰芳安保处的保护与营救来看,应该并不是兰芳的政府策划了此次的袭击。那么袭击者究竟是谁?谁会从这次袭击事件中受益呢?这是个绞尽脑汁都想不出的问题,让这个英国佬的眉头一直紧皱着。
“艾森松先生,对于这次的袭击使您的受伤,我感到万分抱歉。我们的政府工作没有做好,安保措施还不够,希望得到您的谅解。关于策划这次袭击事件的主谋,我们的调查部门已经在展开调查,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李秉衡并不想当场指出是日本人与陈家以及苏家等买办势力策划了这次事件,只有等证据确凿的时候,才是向英国人摊牌的时候。
艾森松略显苍白的脸强挤出几分笑意,低沉的嗓音显示出这次袭击让他受惊不小,“当然,希望贵国尽快找出这次恶**件的元凶,并且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他转念一想,或许此时正可以进行讹诈,但是想到出事后兰芳方面对自己的尽力营救,叹了口气,自己终究不是当政客的料。
李秉衡带着欣赏的目光注视着他,眼前的这个英国人如果抛开双方的政府不言,的确是个可以打交道的人。又安慰了几句,嘱咐随行人员与医院好好照料,并加强安保工作,便告辞去了。
这两天与吴梨木等华族后人首领相谈甚欢,吴梨木等人当即做主联络所有部族,尽数在名义上回归华夏族群,为子孙后代找一条好的出路。
“我们年老的这代人就遵祖宗遗训,继续在那莽莽林海中守护,但这些孩子们不能再埋没了。你看他们出来后精气神都比以前不同,有你照料他们,我们这些老的也放心。”吴梨木指着吴凤尾与关河等年轻人说道。
这些日子他们见识到的东西让他们每天都有惊喜,流连忘返,也对下一代走出林海,回归主流社会充满了信心。他们从不知道华人自己造的洋枪洋炮比洋人的还要犀利,造的舰船毫不亚于洋人,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机器与物品,让他们大开眼界,直呼过瘾。~~~~
“这次回去,怕是要大动刀兵了。”吴梨木感慨的说道。
李秉衡的计划是先接纳这二十多万的华族后人,对外宣称是“达雅克人”思慕中华文化,认祖归宗。接着便是借口马来族群以及南洋其他非印度血统后裔族群为华人后裔,要求他们尽数并入华夏族群。这中间难免阻力极大,光生活在婆罗洲原始森林中的生番土著就很难说服。这个过程必将是充满血腥的过程,而华族后人,则将是一把锋利的刀。
就连欧美的许多专家都考证过南洋土著族群的起源,认为南洋的人种一部分起源于中国大陆、一部分起源于马来土著与蒙古人种的混血、另一部分起源于印度人种。
李秉衡根据这一学说,在南洋推行大华夏族群概念。
凡是汉化严重并且与华人族群有利益纠葛的土著部族,全部归入汉族,并且允许加入兰芳国籍。
而当前他正准备以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大棒加金元”策略,软硬兼施,逼迫南洋的大部分土著部落加入到华夏族群,他们所生息的土地,将成为兰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人这几天却抢先跳了出来,虽然日本民族(即今天的大和民族)的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学说林立、充满争议的研究课题,日本人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清晰思路并且能够有力压服其他学说流派的学说出现。但是认为自己的老祖宗是北部亚洲人与南部亚洲人杂交而生的日本人大有人在,这一学说在民间很有市场。也就是国际上常说的“杂交说”,认为日本绳文人与北部亚洲人群混杂后产生现在的阿伊努人,与南部亚洲人群混杂后形成现在的非阿伊努日本人。
南部亚洲人,说的则是散布在南洋范围的土著种族。
而日本人最近则在报纸上叫嚣着自己与南洋的土著种族乃是同宗,对兰芳的民族政策提出了强烈抗议与谴责,认为日本有权利干涉南洋问题,要求日本加入到六方会谈,解决目前在南洋的战争争端。
李秉衡并没有继续论证南洋人种起源,而是抛出了“移民说”。
这一学说认为在弥生时代有相当大规模的移民来自亚洲的东北部的地区,这一时代人群具有的高身材和高面特征在早期绳文时代人群中没有发现,这些新的特征来自亚洲大陆,最可能是来自朝鲜半岛的移民。
同时,他还在这一学说中指出这些移民还将新的文化,如水稻的种植技术和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带到了九州北部和本州岛的最西部地区。
这些移民与当地绳文系统的人群混合,他们的后裔在弥生时代末期或者古坟时代向东扩散,并逐渐到达日本的其他地方。
可以说,如果这一学说所论证的是真实的,不仅打击了日本人的杂交学说,使日本借口插足南洋问题的阴谋破产,还将极大的影响到当前日本人的民族心态。
李秉衡相继在报纸上连载了关于日本人中起源的“移民说”,以多方面的论据来证明这一学说的可靠性,一时间舆论哗然。
“李先生,我要向您抗议,你这是在污蔑我们,我们大和民族高贵的血液怎么可能沾染上卑贱的朝鲜种。如果你不收回你的学说,那么我们大日本帝国将会认为你是在**裸的挑战,挑战,你知道吗?冒犯大日本帝国的下场,你可明白?大日本帝国的怒火,你可承受的起?”小林权宗气急败坏的赶上门来质问。
李秉衡微笑着,缓缓的说道:“哦?是么?大日本帝国的怒火嘛,我倒是很想见识一下。”
小林权宗恶狠狠的看着对方,这个看似斯文的年轻人不经意间就会把他激怒,从而失去理智,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可怕的对手。“李君,你要知道藐视大日本帝国的人或者国家都已经付出了代价,满清、沙皇俄国,都在大日本帝国的战刀面前低下高傲的头颅。小小的兰芳,不曾看到前面的失败者不成?”
李秉衡大笑道:“难道便是因为满清与沙俄冒犯了你们,所以要动用武力?诉诸于战争?不能不说这个民族是个疯狂的民族,这个国家也是个不可理喻的国家。”
小林权宗的嚣张气焰顿时被噎了下去,半晌说不出话来,一个语病被对方抓住往往就能发挥开来,实在是防不胜防。“哼,我们与满清还有沙皇俄国的战争当然有着深远的原因,这不是你们这等小国寡民可以理解的了的。”
“不错!”,李秉衡鼓掌说道,“我们兰芳的确是个狭隘的岛国,没有远见。而贵国虽然同为岛国,但是并不具有固步自封的狭隘岛国意识,而是一心向往大陆。与满清与沙俄的战争,不就是在这种对大陆的渴望与之下所诞生的吗?”他又顿了顿,说出了让对方差点抓狂的一句话来,“究其缘由,还是贵国的祖先在你们的血脉中深种的大陆情结在起作用,正是因为他们从大陆迁移而来,哪怕在岛国生息无数代,但是始终忘记不了他们的根在大陆,他们是大陆的种子,飘洋过海,在另一片土地安家。你们是想要找回你们的祖先的吗?找回你们的家吗?所以你们要发动战争,朝鲜,甚至整个远东,都是你们的对吗?”
小林权宗的嘴唇颤动着,几乎发不出声来,这一句话如同惊雷般划过他的脑海,使他久久的沉浸在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中。
李秉衡却仿佛全然没有注意到对方反应似的,兀自在那继续说道:“我们兰芳当然有理由向贵国学习,作为先行者,贵国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与示范。我们华人族群在香料群岛生息已经无数代,与各土著种族都有血缘,如今正是殊途同归同根合流的大好时机。中华大陆南方的人种在早期的向东亚以及东南亚迁移时,诞生了现在的许多古老土著种族,说到底,当前的东亚与东南亚的种族,大部分都有华人种族的血统。而绝大部分的日本人的祖先,不就是从朝鲜半岛迁移过去的吗?当然,朝鲜半岛之前的种族不也是由中国北方的人种迁移过去后,繁殖并且与土著杂交后才有的吗?也就是说,大和民族的血液里其实也流着我们华人族群的血液。贵国执着的想在中华大陆寻根,也是可以理解的。将来我不当总理了,必将要著书立说,致力于我们大东亚的大一统与共荣。”
见到他滔滔不绝的随意挥洒,说出的话句句诛心,犹如钝刀在他的心上割一般,呆立半晌,脸色从红到黑,从黑到青,又从青到白,犹如孤魂野鬼般的凄凉。
“巴嘎!”小林权宗大叫一声,牙齿几乎咬碎掉,整个人如同要发疯一般,如果身边有武士刀的话,想必立即要在李秉衡的头上劈上几刀才能解气。
在李秉衡的总理办公室发飙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总理特别卫队扔到总理府外的大街上。
而同一天,兰芳政府向日本方面正式提交了强烈抗议,要求日本对派到兰芳的工作人员袭击兰芳总理一事作出合理的解释。
与兰芳关系亲密的几家西方媒体也新鲜出炉了小林权宗由于政见不合而欲袭击兰芳总理的新闻,一时间,小林权宗这个可怜的日本人成为了媒体上的丑角。
兰芳控制的几家报纸则直接指出了日本政府的蛮横与粗暴,认为这才是他们的政府人员低劣的质素所体现的深层次原因。
第171节 去上海的股市吧
关于小林权宗恼羞成怒之下武力袭击李秉衡事件在坤甸迅速流传出好几个版本,知情也好不知情也好的人,对于李秉衡言语的犀利多少能够领略一二。
“怪不得三国时诸葛亮那三寸不烂之舌能把人给说死,光华看来也不差,想起那日本人的样子,我就要大笑。”黄仲涵那天也在场,心中大为解气。
乔欲寰微笑着问道:“光华,你又不是那等爱报复之人,况且那日本人别说袭击你,没被你打就很好了。为何这几日你一直授意下面的舆论紧抓日本人不放?”
李秉衡知道他所说的是报纸上对小林权宗的后续报道,以及日本种族起源的学说,当然最重要的是后者,目前这一学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得到了一部分国内外学者的响应。
“不给日本人造点势,接下来对日本人的谋划怎么能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呢?”李秉衡笑着说道,乔欲寰是聪明人,不用事事点破。
“老端,最近你的英国老乡又有什么新说法没有?”
端纳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托着腮帮子继续他的沉思,见没人说话,才回了一句:“新加坡那边还是老样子,抗议与谴责,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难道你想要他们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埃森松先生本人已经向英国政府就此次刺杀事件做出了详细的汇报,当然,非常中肯。所以,英国人只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而已。”
不知不觉地,端纳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兰芳人,而不是英国人。他认为自己的祖辈不过是英国的弃民而已,澳大利亚许多平民并不认同英国,只不过当权者与新兴资本家与英国国内资本有密切关系而已。
这次对埃森松进行袭击的日本特工,除了被俘虏以及救治的五人,其余的全部被击毙。另外,针对日本情报人员的大搜捕也正在进行着,没有人可以逃脱。
安保处从李秉衡提供的教材上早学到了种类繁多的逼供方式,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翻出了许多书上没有的花样。在“兰芳十一大酷刑”之下,受审的日本特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详尽的交代了所知道的一切。
大量的潜伏起来的日本情报人员被供了出来,其中绝大部分已经是安保处确认过的,但也有漏网之鱼这次被招认了出来,这让安保处人员欣喜不已。
短短的时间内就汇集了大量的情报信息,并且掌握了日本人伙同陈家与苏家进行各种颠覆活动的证据,对陈家与苏家进行的抓捕也已经开始。
“那目前我们的外交活动有没有什么进展?我们的人民对这次的六方会谈有没有什么评论?”
端纳摸了摸鼻子,笑着说道:“现在除了已经建交的国家,其他的都在等着六方会谈的结果,也许等我们与荷兰以及英国结束敌对( 龙起苍茫 http://www.xlawen.org/kan/4035/ )
为了自保,陈冠西选择了与苏家、黄家开始了更紧密地合作,而对方最近与日本人似乎在图谋着什么秘密活动。
苏家自从那位花花大少被捕后就知道李秉衡准备对他们动手,而且根据苏大少头上被安上的几个罪名来看,很有可能要把牢底坐穿。
“兔子急了也要蹬人不是?这李光华实在是欺人太甚,毫不留情面,好歹我们也是这坤甸的半个主人。这次我们定要好好的给他们点颜色看看。”黄渡图拉着陈冠西嚷嚷道。
苏清远在旁似笑非笑的看着,这次两家已经谋划好,让陈家出头与日本人一起闹上一闹,而自己则背后渔利。
“这次日本人送了消息过来,德国人跟美国人正调解兰芳与英国人的矛盾,让我们务必配合他们的特工们阻止兰芳与英国人的和解,这个任务由你们洪门兄弟来完成是最合适的。关键时刻,就要靠老哥你力挽狂澜了。”
陈冠西眼珠子转了几转,迟疑着问道:“不知道是何任务?真的能让英国人跟兰芳继续打下去?”
“不错,英国人派出的谈判代表早已到了坤甸,只不过没谈出个眉目而已。我们在外面造势,说李光华要学满清,跟英国人签不平等条约。然后我们协助日本特工把那英国代表杀了,到时候嫁祸给兰芳,只说是不满与英国人的谈判而为。李光华要是不给英国人一个交代,这调解还从何调起?”
一阵狂笑从密室中传出,怎么也遮挡不住那股肆意妄为的腔调,让周围的人不由寒毛直竖。
而可怜的埃森松,滞留坤甸已久,毫无成果不说,眼下还沦为阴谋家们的刺杀对象。不知道,他知道后会作何感想。
第168节 你方唱罢我登场
兰芳的海路安全与否一直是德国人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兰芳投资实业并且两国商贸数额急速上升的情况下,德国人的舰队一直把兰芳的几个港口以及海岸线当成德国本土防护。
甚至陪同腓特烈亲王前往坤甸的舰队也是前去青岛回合后再返回坤甸的,兰芳的几家造船厂正在为德国紧锣密鼓的建造无畏舰与战略巡洋舰,当然还有配套的各类舰只。
腓特烈亲王到达坤甸后的首站将是正在建造“毛奇”级战略巡洋舰的坤甸造船厂,目前兰芳造船业以低廉的成本吸引了德国国内无数人的目光。当然,低廉的成本只是对于德国,其他国家在兰芳订购军舰价格要高上三成还不止。
“我们与兰芳的友谊在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然后坚定不移的保持到现在。如今,我可以很自豪的说,当初我们的真诚,为我们赢得了一位值得尊重的朋友。我不得不佩服我的父亲一开始就在兰芳问题上表露出来的远见,也庆幸一贯以来我们的友谊在各方面得到了证实。”刚下船的腓特烈亲王就亲切的握着李秉衡的手,亲切地说道。
的确,德国人在兰芳身上付出了许多,舰炮技术、造舰技术、造舰相关工业的援助,到如今的帮助兰芳全面实现工业化。大量的投入,也导致了丰厚的回报。
“当然,亲王殿下所说的正是我们兰芳人民的共识。德国是我们的朋友,是你们的一如既往地支持,才使得我们不畏强Bao,保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也是你们在国际社会上的呼吁与援助,才使得我们没有陷入孤立的困境。这次的六方会谈,相信将会是兰芳共和国历史上新的一页。感谢德国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也相信两国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德国资本与兰芳的合作更加深入并且紧密;德国四大银行团与兰芳的银行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重组与并购合作默契;德国人从兰芳得到了大量的商品与原材料,而且德国的工业品在兰芳也很受欢迎;两国在军工与军事领域的某些合作已经成为两国的机密。
就连美国人都很眼红德国人在兰芳所获得的利益,但这并不妨碍美国资本大举进入兰芳。 只不过他们得到的利益远远不如德国人,所以这次的六方会谈美国人表现得非常积极,目的便是加大在兰芳的话语权。相比利益,美国人更希望扶植兰芳,使他成为美国手中的一把刀,时刻悬在太平洋上空。
美国人在兰芳的全面工业化进程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正在日益明显。
李秉衡一直宣称兰芳与德国跟美国之间是互补的,互补的经济,互补的政治,互补的军事。
这一点得到了腓特烈亲王的交口称赞,他这次来不仅是向兰芳方面表示德国对他们的重视,而且也是商谈两国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方略。当然,德国也试图通过调停兰芳与英国、荷兰之间的战事而使得兰芳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然后可以专心的发展工业。
这次随行的德国专家团将完善兰芳的工业化进程,计划在三年之内完成兰芳的初步工业化,五年后打下一个坚实的工业化基础。
为了保证安全,秋瑾特意挑选了一部分可靠的群众在码头上夹道欢迎德国人。浩浩荡荡的德国代表团在穿过欢迎队伍时受到了热烈的欢呼,鲜花与掌声使得每一个德国人都兴奋异常。所有的布置都是李秉衡根据后世中国的那一套迎宾方法-排练过的,这时也证明它的有效性来。
德国人看着一张又一张满是真诚的笑脸,与他们印象中的华人完全不同,欢呼与掌声都是发自内心的,这让他们心里无比舒坦。
就连腓特烈亲王也受到了感染,时不时的向路边的“群众”挥手示意,露出爽朗的笑容。许多华人都带着崇敬的眼神望着这位年轻的德国亲王,这让他无比兴奋。这个小国家的国民强硬无比,打得荷兰人毫无气焰,轰的英国海军魂飞胆丧,北婆罗洲一战更是打的英国陆军溃不成军全军覆灭,就是这些在大英帝国面前毫不低头的人们,给了他极高的荣誉,那就是真诚的敬仰,而不是官面上的恭维。
为了彰显德国开始在南洋以及太平洋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他们联合起有相同需要的美国人来,提议召开旨在解决南洋问题的六方会谈,便是吃准了英国人在南洋问题上硬不起来,只能接受调解。
德国并不认为兰芳会与英国人缓和关系,这次六方会谈只不过是想给英国人一个难堪而已。也许南洋的殖民地对于英国人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德国却很重要。
目前兰芳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完成了整个婆罗洲的占领,苏拉威西、大半个苏门答腊、棉兰老岛。
他们甚至希望兰芳可以占据整个苏门答腊与爪哇,那么整个南洋将彻底的成为兰芳的天下,因为,英国控制下的马六甲、新加坡、槟榔屿、怡保等地,荷兰人控制的荷属几内亚,这些地方的地方经济已经被华人所把持。
受到兰芳建国的鼓舞,以及接连击败荷兰与英国的盖世伟业的刺激,这些地方的华人势力开始抬头,前所未有的得到了许多的话语权。
德国人给六方会谈定下的基调便是促使各国承认兰芳对现有地盘的主权,也许对英国人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对荷兰人来说则是晴天霹雳,但德国人乐得如此,美国人更是幸灾乐祸。
腓特烈亲王到达坤甸后的第二天,兰芳共和国副总理秋瑾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中央山脉附近的原始森林中有二十多万的“达雅克人”要求加入兰芳国籍,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华人,所以同时也请求恢复他们的汉族族统。目前这些部落的头领们已经派出了规模宏大的代表团赶到了坤甸,商谈回复炎黄子孙的身份事宜。
这一消息在各个报刊上发布后,立即引起了多方关注。
三天后,婆罗洲其他的许多部落也宣布他们是华族后人,要求加入兰芳国籍。
一周后,北婆罗洲的土著部落纷纷请求改为汉族身份,并要求加入兰芳国籍。
同时文莱苏丹向兰芳政府表示,文莱愿意并入兰芳国,成为兰芳的一个省,并且要求保留苏丹王室身份与传统。
正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还没等英国与荷兰作出反应,亚齐族的几个伊斯兰教首领向兰芳提出加入兰芳共和国的申请,同一天,苏门答腊解放组织也正式向媒体宣布,由该组织控制的苏门答腊正式独立,并且要求加入兰芳共和国。
这两个消息一出,不仅是荷兰人,连英国人都慌了手脚。北婆罗洲并不重要,但苏门答腊是块宝地,绝不能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落到兰芳的手里。
作为回应,荷兰人宣布拒不承认苏门答腊解放组织的单方面声明,声称这是兰芳政府在背后策划的阴谋,要求国际社会予以谴责。他们一方面通过在坤甸的谈判人员向兰芳外交部提出质问,另一方面在新加坡的舰队带着运兵船向巨港而去。
英国人为了避免兰芳作出过度反应,没有派出军舰随行,但是支持了一批武器弹药。很显然,他们并不愿意富庶的苏门答腊落到华人手中。
针对荷兰人的动作,端纳特意召见了荷兰谈判代表、艾森松、肯尼以及美国驻兰芳公使道格拉斯郑重宣告兰芳关于苏门答腊目前态势的态度与决定。“亚齐以及苏门答腊自数百年前就是亚齐族人、华人以及其他土著民族的栖息地,早在华人王朝的北宋年间,三佛齐便纳贡称臣。十四世纪末,苏门答腊国王向华人王朝明奉献金叶表,贡马匹和方物,之后多年进贡,以华人王朝为主。如今既然他们自己提出要加入到兰芳共和国,我们当然要接纳。当然,在这之前,我对苏门答腊各族要求独立自主的精神表示赞赏,并且呼吁世界各国以此为榜样,争取抗击侵略,反对殖民,为民族自立而奋斗。我们兰芳国二十多年前惨遭荷兰殖民者的野蛮侵略并且残暴统治,如今取得了民族的独立与国家的兴盛。对于仍然处于荷兰殖民者野蛮统治与剥削的苏门答腊与爪哇等地的民族独立势力,我们将义无反顾的伸出援助之手。”
听着端纳义正词严的“歪理”,荷兰人以及艾森松找不到有力的论据来反驳,毕竟他们是侵入者,并不是那片土地的主人。
“既然你们兰芳执意要与我们作对,那么我们的军舰与火炮将会重新证明西方世界的文明是对落后的殖民地的恩赐,到时候,相信你会把刚才所说的话全部收回。既然你们选择战争,那么我们将用枪炮夺回我们的荣誉。”荷兰代表怒气勃发的嚷道,气势汹汹的走了。
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连艾森松都在担心荷兰人是否会冲动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
端纳无所谓的耸了耸肩,用李秉衡的话来说,他们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第169节 日本人的暗杀
虽然李秉衡一直没能弄明白,吴梨木这样的华族后人到底是在守护着什么惊天之密。 但只要他们肯走出来,回归到主流社会,也是一件好事情。
坤甸街头到处都是这些华族后人,部族首领把他们带到坤甸后,便开始进行集中考察与磋商。街头三三两两的都是青年男女,之前他们从没见过华人建造的西式城市,即便大部分地方还是工地,但每一样东西都吸引了他们的眼球,让他们兴奋不已。
吴凤尾与关河等一帮青年一大早的就找了阿曼达陪同逛街,由于不懂如何交易自己看中的物品,他们把阿曼达当成导游的同时也把她当成了万能咨询小姐。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之前已经有了默契,双方居然交流的比与中国人还要顺利。
阿曼达始终微笑着,耐心的为他们解答着,这些年轻人就像是什么都不懂的孩童一般,什么都要问,什么都想知道。静静的感受着这份质朴,心里却始终有些难受。由于兰芳在北婆罗洲问题上的寸步不让,英国政府开始显得越来越没有耐心,而她的父亲也发来措辞严厉的电报,要求她立刻回国。
是继续留在这里,跟心爱的人共度余生呢?还是听从家族的意愿,回英国?
艾森松时常劝她跟着已在坤甸等候的家族中人回英国,“你的父亲已经关照过我,务必要将你带回去,目前大英帝国与兰芳国还未脱离战争状态,继续留在这里多有不便。”
阿曼达对最近坤甸的流言也略有所知,也知道李秉衡也因为与自己的恋情被推倒了风口浪尖。
“我想,如果你能推动那位年轻的总理同意与我们就造船业等问题进行诚恳的磋商,并且达成对双方的友谊有益处的协议,那么说不定你的父亲会允许你破格留在这里。”艾森松一脸正经的说道。
其实在他心里何尝不清楚,阿曼达是绝对没有可能与一个华人结婚的,这不仅在阿曼达的父亲那里无法通过,就是在其他保守又爱面子的英国贵族那里也无法同意。沃森-西斯卡尼家族的那十数个爵位以及家族产业绝对不能落到外人手里,当然后者更加重要。
吴凤尾对这个三天两头来麻烦阿曼达的英国老头很是不耐烦,李秉衡忙着与自己这边的许多部族首领接洽,据说这个老头一直在寻找机会准备拆散这段姻缘,所以就连关河等纯朴的青年也是不时丢几个白眼过去。~~~~
艾森松老眼昏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非常的讨人嫌,仍然在不停的劝着阿曼达,眼下他也只能打这一张牌。从种种迹象来看,兰芳国这位年轻的总理也有弱点,那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恩,对,就是这句话。这句中国人的老话用在他身上实在恰当,在几次的交锋中,老头子吃尽了他的苦头。不仅软硬不吃,而且还喜欢用行动来表明他的态度。
这个狡猾的对手看准了英国急于在六方会谈之前确立谈判的基调,所以不断的在试探着自己这方的底线。虽然北婆罗洲事实上已经落到了兰芳手中,但是那里的土著部族要求加入兰芳国,并且一直被英国保护的文莱这次也要求并入兰芳,这必定是对手的阴谋策划。
但目前英国毫无办法,既然硬的不行,那么说不得就只好来软的。艾森松认为北婆罗洲的那些不毛之地不要也罢,世界上这样的殖民地还有好多。关键是兰芳目前所掌握的橡胶等战略资源、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许多先进的技术,当然还有日益繁荣的华人市场。
当然,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拉拢对方,让对方的造船业为己所用,并且疏远他们与德国的关系。此消彼长,这可半点疏忽不得。
眼下德国的腓特烈亲王正在坤甸高调访问,这又是一大牵动英国人神经的事情。李秉衡在这个时机下,迅速加大了对北婆罗洲以及苏门答腊的控制力,可谓恰到好处。
艾森松坐在李秉衡派来接他的轿车中,手插在裤兜里,虽然这里的天气炎热,但他仍然保持着许多在伦敦雾都养成的习惯,使得他平时在人来人往的坤甸街头分外惹眼。
不远处,黑木元等日本特工早已在他的必经之路等候,准备当街实施暗杀。
“黑木君,我已做好殉国准备,这次能用我微不足道的性命换得兰芳与大英帝国交恶,实在是一件光耀家族的好事情。”矮胖的足茂义辉一脸肃穆的说道,这次他将作为袭击组的组长,负责给艾森松关键一击。
“这次陈家的人已经将周围的几条街都控制了,这几个英国人长了翅膀也飞不出去。你放心,有陈家与苏家的人接应我们,你会万无一失的。”黑木元狰狞的笑道,这次的行动早已计划周详,一旦得手,袭击组的人可以被一路顺利的接应到港口的船只上面。
的确,眼下周围的几条街确实是被控制了,不过日本人怎么也想不到,控制这几条街的不是陈家的帮派势力,而是安保处反间谍组。
由于吉布恩时不时的“泄露”些情报给两个日本女间谍,让隐藏极深的黑木元对这两个女人异常重视,并且尽可能的让潜伏在坤甸的日本情报人员配合她们。而安保处顺藤摸瓜,连带着将整个在坤甸的日本情报机构的人员底细摸的一清二楚。
如今也该是拉网的时候了,这次不但能将日本的情报机构一网打尽,而且还能掌握切实的证据对陈家与苏家动手。
“行动。”足茂义辉一声令下,袭击组的十余名特工纷纷鱼贯而出,向着艾森松所在的街口而去。此时英国人所在的正是一个拐口,行人稀少,出手容易击中目标。
见到日本人气势汹汹冲了出来,安保处人员抢先出手,这些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枪法更是没说的,一个照面已是击倒了好几个。
足茂义辉倒是狗屎运,由于长的矮,才一米四左右,又抱着炸弹,只肩膀上中了一枪,在地上几个翻滚后,大叫不妙。从四周的火力来看,己方完全被对方封锁住,看来是泄密了。
其余的日本特工嗷嗷叫着,一边冲一边还击,但日本南方手枪的性能的确不敢恭维,接连有人倒下,但并没有挨着英国人的衣角。
足茂义辉脸上的肥肉抖动了几下,咬牙想道,反正今日看样子是要在此就义,无论如何都要拼死完成任务,不负帝国重托。
艾森松的车正好开到这里,见到正发生枪战,司机把车停下,准备掉头绕路。
足茂义辉打了个手势示意掩护,剩余的几名日本特工吸引对面的火力,自己则猫着腰迅速的抱着炸弹往英国人的车接近。
黑木元与其余的日本特工见势不妙,从刚才密谋的屋子里窜了出来,帮助被打的抬不起头的特工们进行反击。
黑木元从手下的手中接过备用炸弹,迅速的向艾森松接近。
附近的店堂中涌出不少陈家的死士,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安保处的火力,即便安保处已经控制了大部分的陈家帮派势力,但这股隐藏极深的死士仍然使得局面有些失控起来。
兰芳目前仍没有开发出能防弹的玻璃,虽然已经从塑料公司的实验室得到了聚碳酸酯,但这种入门级的原始防弹树脂应用在汽车上还为时尚早,所以,一旦让他成功实施炸弹袭击,恐怕英国人凶多吉少。
当机立断的屋顶狙击手不约而同的将矮胖日本人当成了首要目标,还没等他扔出手中的炸弹,便已毙于枪下。
黑木元见状大吼一声,三步并作两步,身旁另有两名特工护着他,迅速的向着车冲去。
坐在车中的艾森松意识到这群人是冲着自己来的,不由吓的面如土色。司机也被吓的够呛,呆坐在车中,不知所措。
“砰”,黑木元的背上应声出现一个血洞,但他强忍着疼痛,用力的甩出了手中的炸弹,紧接着,炸弹在艾森松的车不远处爆炸开来。另两名日本特工也是接连对着车开枪,即便被炸弹爆炸时的气浪掀翻在地,仍然
“轰”,一声巨响带着浓烟与火光忽的腾起,黑木元无力的趴在地上,感觉自己的生命正在流失,但他仍双目圆睁,想知道炸弹是否对英国人造成了伤害。即便不死,只要能让他受伤,想必兰芳也会头痛非常吧。这个强悍的日本特工头子欣慰的露出了微笑,只要能给对方制造麻烦,便已成功了一半。
剩余的日本特工没过多久便全部被清除掉,迅速赶到现场的安保处人员发现黑木元已经流血过多而死去,爆炸现场一片狼藉。艾森松所在的车被炸出一个洞,也不知道里面的人是什么情况。
“快,快叫车,英国人受伤了。”过去查看情况的人员忽然喊了起来。
原来炸弹爆炸后车门有一块碎片打在了艾森松的腿上,使他剧痛之下昏迷了过去。
“什么?艾森松被日本人袭击?”接到安保处报告的李秉衡勃然大怒道,“安保处为什么没有做好保护措施?”
震怒之余的李秉衡立即驱车往艾森松所在的伍连德医院而去,眼下这个英国人的安危使得一直处于掌控的局面有些脱离他的手掌。
第170节 暴走的日本人
本来正陪着腓特烈亲王对坤甸的船厂进行访问,结果出了这次袭击事件,让李秉衡大为头痛。-====-
赶到医院后才知道原来艾森松只是惊吓过度,受的伤并不严重,也是不幸中的万幸。要是万一挂在了坤甸,那么眼下大好形势就扑朔迷离起来。
艾森松对坤甸的医疗水平相当的满意,对于这次的袭击事件,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以兰芳安保处的保护与营救来看,应该并不是兰芳的政府策划了此次的袭击。那么袭击者究竟是谁?谁会从这次袭击事件中受益呢?这是个绞尽脑汁都想不出的问题,让这个英国佬的眉头一直紧皱着。
“艾森松先生,对于这次的袭击使您的受伤,我感到万分抱歉。我们的政府工作没有做好,安保措施还不够,希望得到您的谅解。关于策划这次袭击事件的主谋,我们的调查部门已经在展开调查,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李秉衡并不想当场指出是日本人与陈家以及苏家等买办势力策划了这次事件,只有等证据确凿的时候,才是向英国人摊牌的时候。
艾森松略显苍白的脸强挤出几分笑意,低沉的嗓音显示出这次袭击让他受惊不小,“当然,希望贵国尽快找出这次恶**件的元凶,并且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他转念一想,或许此时正可以进行讹诈,但是想到出事后兰芳方面对自己的尽力营救,叹了口气,自己终究不是当政客的料。
李秉衡带着欣赏的目光注视着他,眼前的这个英国人如果抛开双方的政府不言,的确是个可以打交道的人。又安慰了几句,嘱咐随行人员与医院好好照料,并加强安保工作,便告辞去了。
这两天与吴梨木等华族后人首领相谈甚欢,吴梨木等人当即做主联络所有部族,尽数在名义上回归华夏族群,为子孙后代找一条好的出路。
“我们年老的这代人就遵祖宗遗训,继续在那莽莽林海中守护,但这些孩子们不能再埋没了。你看他们出来后精气神都比以前不同,有你照料他们,我们这些老的也放心。”吴梨木指着吴凤尾与关河等年轻人说道。
这些日子他们见识到的东西让他们每天都有惊喜,流连忘返,也对下一代走出林海,回归主流社会充满了信心。他们从不知道华人自己造的洋枪洋炮比洋人的还要犀利,造的舰船毫不亚于洋人,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机器与物品,让他们大开眼界,直呼过瘾。~~~~
“这次回去,怕是要大动刀兵了。”吴梨木感慨的说道。
李秉衡的计划是先接纳这二十多万的华族后人,对外宣称是“达雅克人”思慕中华文化,认祖归宗。接着便是借口马来族群以及南洋其他非印度血统后裔族群为华人后裔,要求他们尽数并入华夏族群。这中间难免阻力极大,光生活在婆罗洲原始森林中的生番土著就很难说服。这个过程必将是充满血腥的过程,而华族后人,则将是一把锋利的刀。
就连欧美的许多专家都考证过南洋土著族群的起源,认为南洋的人种一部分起源于中国大陆、一部分起源于马来土著与蒙古人种的混血、另一部分起源于印度人种。
李秉衡根据这一学说,在南洋推行大华夏族群概念。
凡是汉化严重并且与华人族群有利益纠葛的土著部族,全部归入汉族,并且允许加入兰芳国籍。
而当前他正准备以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大棒加金元”策略,软硬兼施,逼迫南洋的大部分土著部落加入到华夏族群,他们所生息的土地,将成为兰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人这几天却抢先跳了出来,虽然日本民族(即今天的大和民族)的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学说林立、充满争议的研究课题,日本人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清晰思路并且能够有力压服其他学说流派的学说出现。但是认为自己的老祖宗是北部亚洲人与南部亚洲人杂交而生的日本人大有人在,这一学说在民间很有市场。也就是国际上常说的“杂交说”,认为日本绳文人与北部亚洲人群混杂后产生现在的阿伊努人,与南部亚洲人群混杂后形成现在的非阿伊努日本人。
南部亚洲人,说的则是散布在南洋范围的土著种族。
而日本人最近则在报纸上叫嚣着自己与南洋的土著种族乃是同宗,对兰芳的民族政策提出了强烈抗议与谴责,认为日本有权利干涉南洋问题,要求日本加入到六方会谈,解决目前在南洋的战争争端。
李秉衡并没有继续论证南洋人种起源,而是抛出了“移民说”。
这一学说认为在弥生时代有相当大规模的移民来自亚洲的东北部的地区,这一时代人群具有的高身材和高面特征在早期绳文时代人群中没有发现,这些新的特征来自亚洲大陆,最可能是来自朝鲜半岛的移民。
同时,他还在这一学说中指出这些移民还将新的文化,如水稻的种植技术和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带到了九州北部和本州岛的最西部地区。
这些移民与当地绳文系统的人群混合,他们的后裔在弥生时代末期或者古坟时代向东扩散,并逐渐到达日本的其他地方。
可以说,如果这一学说所论证的是真实的,不仅打击了日本人的杂交学说,使日本借口插足南洋问题的阴谋破产,还将极大的影响到当前日本人的民族心态。
李秉衡相继在报纸上连载了关于日本人中起源的“移民说”,以多方面的论据来证明这一学说的可靠性,一时间舆论哗然。
“李先生,我要向您抗议,你这是在污蔑我们,我们大和民族高贵的血液怎么可能沾染上卑贱的朝鲜种。如果你不收回你的学说,那么我们大日本帝国将会认为你是在**裸的挑战,挑战,你知道吗?冒犯大日本帝国的下场,你可明白?大日本帝国的怒火,你可承受的起?”小林权宗气急败坏的赶上门来质问。
李秉衡微笑着,缓缓的说道:“哦?是么?大日本帝国的怒火嘛,我倒是很想见识一下。”
小林权宗恶狠狠的看着对方,这个看似斯文的年轻人不经意间就会把他激怒,从而失去理智,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可怕的对手。“李君,你要知道藐视大日本帝国的人或者国家都已经付出了代价,满清、沙皇俄国,都在大日本帝国的战刀面前低下高傲的头颅。小小的兰芳,不曾看到前面的失败者不成?”
李秉衡大笑道:“难道便是因为满清与沙俄冒犯了你们,所以要动用武力?诉诸于战争?不能不说这个民族是个疯狂的民族,这个国家也是个不可理喻的国家。”
小林权宗的嚣张气焰顿时被噎了下去,半晌说不出话来,一个语病被对方抓住往往就能发挥开来,实在是防不胜防。“哼,我们与满清还有沙皇俄国的战争当然有着深远的原因,这不是你们这等小国寡民可以理解的了的。”
“不错!”,李秉衡鼓掌说道,“我们兰芳的确是个狭隘的岛国,没有远见。而贵国虽然同为岛国,但是并不具有固步自封的狭隘岛国意识,而是一心向往大陆。与满清与沙俄的战争,不就是在这种对大陆的渴望与之下所诞生的吗?”他又顿了顿,说出了让对方差点抓狂的一句话来,“究其缘由,还是贵国的祖先在你们的血脉中深种的大陆情结在起作用,正是因为他们从大陆迁移而来,哪怕在岛国生息无数代,但是始终忘记不了他们的根在大陆,他们是大陆的种子,飘洋过海,在另一片土地安家。你们是想要找回你们的祖先的吗?找回你们的家吗?所以你们要发动战争,朝鲜,甚至整个远东,都是你们的对吗?”
小林权宗的嘴唇颤动着,几乎发不出声来,这一句话如同惊雷般划过他的脑海,使他久久的沉浸在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中。
李秉衡却仿佛全然没有注意到对方反应似的,兀自在那继续说道:“我们兰芳当然有理由向贵国学习,作为先行者,贵国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与示范。我们华人族群在香料群岛生息已经无数代,与各土著种族都有血缘,如今正是殊途同归同根合流的大好时机。中华大陆南方的人种在早期的向东亚以及东南亚迁移时,诞生了现在的许多古老土著种族,说到底,当前的东亚与东南亚的种族,大部分都有华人种族的血统。而绝大部分的日本人的祖先,不就是从朝鲜半岛迁移过去的吗?当然,朝鲜半岛之前的种族不也是由中国北方的人种迁移过去后,繁殖并且与土著杂交后才有的吗?也就是说,大和民族的血液里其实也流着我们华人族群的血液。贵国执着的想在中华大陆寻根,也是可以理解的。将来我不当总理了,必将要著书立说,致力于我们大东亚的大一统与共荣。”
见到他滔滔不绝的随意挥洒,说出的话句句诛心,犹如钝刀在他的心上割一般,呆立半晌,脸色从红到黑,从黑到青,又从青到白,犹如孤魂野鬼般的凄凉。
“巴嘎!”小林权宗大叫一声,牙齿几乎咬碎掉,整个人如同要发疯一般,如果身边有武士刀的话,想必立即要在李秉衡的头上劈上几刀才能解气。
在李秉衡的总理办公室发飙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总理特别卫队扔到总理府外的大街上。
而同一天,兰芳政府向日本方面正式提交了强烈抗议,要求日本对派到兰芳的工作人员袭击兰芳总理一事作出合理的解释。
与兰芳关系亲密的几家西方媒体也新鲜出炉了小林权宗由于政见不合而欲袭击兰芳总理的新闻,一时间,小林权宗这个可怜的日本人成为了媒体上的丑角。
兰芳控制的几家报纸则直接指出了日本政府的蛮横与粗暴,认为这才是他们的政府人员低劣的质素所体现的深层次原因。
第171节 去上海的股市吧
关于小林权宗恼羞成怒之下武力袭击李秉衡事件在坤甸迅速流传出好几个版本,知情也好不知情也好的人,对于李秉衡言语的犀利多少能够领略一二。
“怪不得三国时诸葛亮那三寸不烂之舌能把人给说死,光华看来也不差,想起那日本人的样子,我就要大笑。”黄仲涵那天也在场,心中大为解气。
乔欲寰微笑着问道:“光华,你又不是那等爱报复之人,况且那日本人别说袭击你,没被你打就很好了。为何这几日你一直授意下面的舆论紧抓日本人不放?”
李秉衡知道他所说的是报纸上对小林权宗的后续报道,以及日本种族起源的学说,当然最重要的是后者,目前这一学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得到了一部分国内外学者的响应。
“不给日本人造点势,接下来对日本人的谋划怎么能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呢?”李秉衡笑着说道,乔欲寰是聪明人,不用事事点破。
“老端,最近你的英国老乡又有什么新说法没有?”
端纳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托着腮帮子继续他的沉思,见没人说话,才回了一句:“新加坡那边还是老样子,抗议与谴责,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难道你想要他们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埃森松先生本人已经向英国政府就此次刺杀事件做出了详细的汇报,当然,非常中肯。所以,英国人只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而已。”
不知不觉地,端纳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兰芳人,而不是英国人。他认为自己的祖辈不过是英国的弃民而已,澳大利亚许多平民并不认同英国,只不过当权者与新兴资本家与英国国内资本有密切关系而已。
这次对埃森松进行袭击的日本特工,除了被俘虏以及救治的五人,其余的全部被击毙。另外,针对日本情报人员的大搜捕也正在进行着,没有人可以逃脱。
安保处从李秉衡提供的教材上早学到了种类繁多的逼供方式,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翻出了许多书上没有的花样。在“兰芳十一大酷刑”之下,受审的日本特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详尽的交代了所知道的一切。
大量的潜伏起来的日本情报人员被供了出来,其中绝大部分已经是安保处确认过的,但也有漏网之鱼这次被招认了出来,这让安保处人员欣喜不已。
短短的时间内就汇集了大量的情报信息,并且掌握了日本人伙同陈家与苏家进行各种颠覆活动的证据,对陈家与苏家进行的抓捕也已经开始。
“那目前我们的外交活动有没有什么进展?我们的人民对这次的六方会谈有没有什么评论?”
端纳摸了摸鼻子,笑着说道:“现在除了已经建交的国家,其他的都在等着六方会谈的结果,也许等我们与荷兰以及英国结束敌对( 龙起苍茫 http://www.xlawen.org/kan/4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