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龙起苍茫 > 龙起苍茫 第 171 部分阅读

第 171 部分阅读

    。

    南华取得了德国太平洋殖民地之后,更是牢牢的封锁了日本,对日本取得了战略攻势,日本的本土安全极为不利。

    南华在塞班岛构建了军事基地。作为北攻日本的前沿阵地,这里背靠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将来也是块难啃的骨头。

    美国的关岛虽然就在旁边,不过他们并没有对此多发一言,因为日本在不断的疯狂叫嚣,要求南华停止在塞班岛以及周边岛屿的军事设施建造。

    这将是军备竞赛的又一发端。日本只能在南方群岛修建军事设施,形成防御岛链,以应对来自南面的威胁,保卫东京湾。

    南华在这个方向进行大规模的基地构建,对东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一旦开战,日本就不能简单的在佐世保基地重点防御,而是要将海军力量一分为二,同时防卫横须贺基地。

    如果单独面对中国,那么日本可以在佐世保基地部署重兵,随时拦截中国的海上力量。

    可是加入了南华的话,那么日本就不得不侧重于在横须贺基地,护卫首都东京,以及保卫日本核心所在一东京湾,才是最为主要的。

    目前日本海军根本山儿击在战时组织大舰队作战,就像英国牵力舰队与德国公悔珊谓、的对峙一般。

    如果不能防守住佐世保基地。那么日本西海岸海上力量被歼灭的后果便是,源源不断的让人头疼的中国国防军将会数以十万计的涌上日本本土。

    目前正是日本海军更新换代的时候,大手笔的建造弩级以及超弩级战舰,来取代曾经辉煌过的庞大老式战列舰。

    中国与南华一再的在这个时候来挑衅日本,正是看准了日本的这一

    点。

    南华购买了德国的太平洋殖民地,日本并没有因此而武力回应,已经出乎世人的意料,如今南华接连多次的触及了日本的底线,日本依然处于争论之中。

    不过,谁都知道,日本迟早要爆发,中国、南华与日本之间,迟早有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

    相信日本新的造舰计划出台,已经不再遥远。

    而作为英国来讲,同样处于两难之中。

    如果继续要求日本参与护航,日本人想必是不会答应的,甚至是漫天要价,因为他们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这次的集中护航,不仅牵连了到霉的日本军舰,而且英国的装甲巡洋舰也被击沉一艘击伤一艘。

    加上日本要求协约国承担一部分的损失,英国为了拉拢住日本,不得不忍痛被日本人宰了一刀。

    这样的情况,可不能再发生了。

    可见,想要继续采取集中运输船的策略,必须要升级规模。

    也就是说”必须要集中五艘以上的主力舰,辅以其他军舰,组成一只规模空前的护航编队。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支舰队必须要有大量的猎潜驱逐舰。护卫主力舰。

    目前在南华与中国各大船厂订造的猎潜舰还没有形成规模,必须等待一段时间。

    英国内阁也在争论,是否从主办舰队抽调分舰队前往澳大利亚。

    不过战争如火如荼。根本经不起耽搁,给英国内阁作出决断的时间并不多。

    “不,如果德国公海舰队秘密潜伏在抽调舰队的必经之路怎么办?如果失去这支舰队,那么我们将会无法完成封锁德国的任务。他们的公海舰队将会不再当个打了就跑的无赖,而是要找我们堂堂正正的决战。”

    新上任的海军第一大臣杰里科对于贝蒂等年轻将领提出的与法国海军组成分舰队,前往“鲨鱼舰队“活跃的海域寻找并歼灭它们,这个意见。表现出了极强的抵触。

    他认为这太过于冒险,还是试图找机会与德国公海舰队决战的好。

    “正是需要他们决战。他们凭借这潜艇与袭击舰队,使得他们能够凭借波斯湾出海口得到补给。在公海舰队被拖住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在地中海或是波斯湾作战。”

    年轻气盛的贝蒂侃侃而谈。“在地中海,法国海军部署有赚战列舰,虽然大部分是老式舰艇。但是其中还是有三艘“布列塔尼。级超级无畏战列舰。那支袭击舰队并不敢进入地中海。除非它们与奥匈帝国海军以及土耳其海军达成默契,在地中海开辟战场。”

    “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与法国海军携手,派出一支足够强大的分舰队,封锁住波斯湾。这样一来。这支袭击舰队就只能绕过好望角,与公海舰队会合,或走进入地中海。以改变那里的状况。”

    目前德国只能凭借大量的潜艇来帮助盟国在地中海作战,如果这支袭击舰队与盟国海军会合,那么法国与意大利的日子会很不好过。

    前若畏战列舰根本就无法对这支舰队的主力舰造成伤害,而法国与意大利最多的就是前无畏,以及准无畏。

    杰里科认真的思索着贝蒂提出的这种可能,地中海的确不容有失,相对北海的对峙,开战后海战最为激烈的地方反而是地中海,尤其是亚得里亚海。

    奥匈帝国海军重型舰艇长期在亚德里亚海作战,牵制吸引了大部分法国和意大利海上力量以及相当数量的英国舰艇。

    亚德里亚海的大多数战斗是驱逐舰、潜艇和轻巡洋舰间的,大型舰艇的活动较少。

    但是这支袭击舰队一旦到达这里,将会使得同盟国海军力量实力大增,不排除发生大型舰艇交战的可能。

    毕竟目前的奥匈帝国海军与土耳其海军还没有找到主力尽出寻求决战的底气。

    奥匈帝国海军在初期只是陆军部下属的海军司,行政能力低下、专业素质不高。但对于海军而言也是相对幸运的,海军司长有比较大的独立性,他可以就海军的建设、管理以及指挥等诸多问题直接向皇帝报告。

    因此,和陆军相比。它不会卷入太多的政治事物,没有必要拘泥于更多的传统束缚。

    所以,在思想相对陈腐的奥匈帝国军队中,海军具有非常高的革新精神,同时也有着比较积极的作战精神。

    奥匈帝国的海军建设受到地理环境、国内政治环境以及落后的工业能力、经济水平利约。奥地利议会支待发展海军,但是匈牙利议会则对海军持反对态度。

    舰艇的建设方面也要求在帝国的两全部分间分配,都严重影响海军的发展,稀缺的资源被白

    尽管条件恶劣,但是奥匈帝国舰队的实力仍然是不容小觑的。

    目前奥匈帝国拥有艘无畏舰。3艘准无畏舰以及6艘前无畏舰,重型巡洋舰口艘,有力的牵制了协约国在地中海的海上力量。

    加上德国派出了潜艇与猎潜驱逐舰。使得协约国投鼠忌器,潜艇也没能发挥应有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原本历史上。土耳其会差点拥有两艘英制战列舰瑞斯萨迪赫号和奥萨马苏丹号,却被英国政府没收,改为爱尔兰号和再金库尔号在英国服役。

    如今,这两艘战舰却并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使得英国主力舰队少了两艘主力战舰。

    而土耳其却因为家人的横插一手,多出了一艘战列舰与一艘战列巡洋舰。

    同时也因为便宜的造价,土耳其追加了一艘战列舰的订造,也就是目前那支“鲨鱼舰队”中的一员。

    这艘战列舰其实就是南华的“上海”级超级战列舰,由于美国的压力。当时南华将在造的两艘“上海”级转让给了土耳其与奥匈帝国。

    不过南华也不亏本,奥匈帝国全额返还了庚子赔款,并且爽快的付了帐,而土耳其更是将南部也门的全部主权尽数转让。

    南华造的军舰便宜,这成为了他们扩张海军的底气。

    如果能够让这艘战舰回归,土耳其将拥有两艘超级战列舰与两艘战列巡洋舰,能够给予奥匈帝国海军极大的帮助。

    它目前拥有的一艘战列巡洋舰便是前德国的“戈本”号。

    为了显示德国的力量,并且联络在地中海的盟友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旧旧年夏,戈本号和僚舰布里斯劳号驶入直布罗陀海峡,成为德国在地中海仅有的水面战斗力量。

    作为驱使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作战的外交砝码,这两艘军舰被德国慷慨的送给了土耳其。

    而正好土耳其从南华订造的一艘超级战列舰与一艘战列巡洋舰正式在土耳其海军服役,南华也劝说土耳其接受德国的好意,使得“戈本”号成功的成为了改变一战格局的一艘舰艇。发挥的作用超过了它本身的武力。

    土耳其抚守着黑海门户博斯普鲁斯海峡,如果同盟国争取到土耳其,实际就切断了俄国在南线和英法盟国的通道,孤立俄国,是实现“施里芬计划”的重要一环。

    因此,德国外交部门为土耳其参加德方作战作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卓有成效。土耳其方面对德国颇有好感。协约国一方的俄国,正是土耳其最为危险的敌人。

    不过,英国和法国在当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曾经帮过土耳其的忙”因此,奥斯曼土耳其苏丹政府还有一丝犹豫。

    德国的两艘战舰,就是同盟国在土耳其天平上重重投下的一颗础码。

    土耳其一直做着海军强国梦。曾经向英国订购了一艘两万二千吨的战列舰拉沙迪赫号,为了得到这条装备十门粥毫米重炮的战舰,土耳其受尽了英国人的欺负,英国人为了怕土耳其战舰战斗力太强故意把舱室设计得大而无当,防御力极差。航速也比英国自己的战列舰慢屿节。

    后来南华横插一手,将土耳其这个客户拉了过去。

    而英国则将这艘完成大半的战舰自己掏了腰包,虽说受德国军备竞赛的压力,英国拿下这艘战舰也不吃亏。但是南华与土耳其的勾搭还是让英国颇不满意。

    英的人向来喜欢做亏本生意,或许他们认真对待土耳其这个客户,就不会有在达达尼尔战役和加里波利战役的惨败,也不会至今还为着打通支持俄国的通道而伤脑筋。

    这点杰里科与贝蒂等人都很清楚,但是这也是丘吉尔下台的原因所在。也不好在台面上多说什么。

    “目前地中海越来越重要,法国与意大利的海军无法全面占得上风。如果让这支舰队进入亚得里亚海。对方进可攻退可守,局势难料。不过,也不能让他们与公海舰队会合,如此一来,我们的主力舰队与公海舰队之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短。”

    “他们的“巴伐利亚。号已经服役将近三个月了,这艘舰艇可是装备了旧寸主炮,跟我们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具备了竞争力。听说他们准备在圣诞节之前让另一艘同级舰“巴登,号服役。而且他们目前正在准备将第三艘同级舰于近日下水。鬼知道他们的第四艘同级舰什么时候会下水。”

    对于德国日益恐怖的造舰能力。英国上下充满着担忧。

    南华至今严格的对造船技术与设备进行保密,完全不对外出售此类设备,即便向德国出售,也并不是最新的技术。

    如今看来,德国很有可能得到了南华造船业的大力支持。

    为了感谢德国慷慨的将全球殖民的卖给南华,南华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既然不能让他们进入地中海。也不能让他们与公海舰队会合,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杰里科诡异的一笑,“谁说耍让它们与公海舰队会合了?”

    第440节 强弩之末的俄国

    小前德国的确在加紧建造另外二艘“只伐利亚”级敌级哦伏饥,丑夜赶工。

    “巴登”号将会很快服役,也许不用到圣诞节,或许只用忍耐两三个月,公海舰队又将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巴伐利亚”号服役时,公海舰队的大部分官兵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毕竟这是一艘拥有劲毫米主炮的巨舰。性能各项完全超越了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这对他们的士气很重要。

    由于“鲨鱼舰队”的出色表现。使得英国不能够完全封锁住德国的对外贸易,公海舰队的压力不是那么的大,不需要竭精蝉虑的筹备与英国主力舰队的海上决战。

    现在形势对他们很有利,反而是英国主力舰队成为了“存在舰队”被牢牢的牵制着,不敢分出力量前往波斯湾与印度洋护航。

    这样一来,他们只需要加快战舰的建造,以及保持“鲨鱼舰队”的活跃即可。

    英国人可不敢分出主力舰前去按捕“鲨鱼舰队”能不能成功还不用说,对于自身可没有什么好处。

    目前德国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要跟英国比造舰速度。

    英国那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刺激了他们的神经,所以在开战前修改了“萨克森”号与“符腾堡”号的舰体。并且准备搭载柴油机。使的这两艘“巴伐利亚”级又被称为“萨克森”级,而且工期也延长许多。

    为了让这两艘巨舰尽快服役。德国向南华求助,希望可以得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初南华的“上海”级超级战列舰在美国的压力与劝说下,临时决定卖给同盟国,进行了船体改造,但是依然迅速的完成了工期。

    这个宝贵的经验正是德国所需要的。而且德国也需要更为先进的设备与技术。

    除了“巴伐利亚”级,“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也在加紧建造。

    德皇当初听取了李秉衡的意见。集中力量建造“马肯森”号、“斯佩伯爵”号,而将另外两艘“腓惨烈亲王”号、“腓惨烈卡尔”号改在南华船厂建造。

    德国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工业原料不足以及人力不足,不过当初李秉衡与威廉二世签订的战略物资储备计划中,首先开始的便是造舰上的材料优先储备,这也是先见之明,让德皇到现在还津津乐道。

    正是因为这一举动,使得“巴伐利亚”号提前服役,使得“巴登”号也很快就能加入现役。

    预见到旧月份,“马肯森”号与“斯佩伯爵”号都能够下水,而在明年年底,这两艘主力舰将会都能提前服役。

    至于另外两艘“腓惨烈亲王”号、“腓惨烈卡尔”号,德国上下都认为应该在南华建造,因为他们都看到将来海上的主战场在地中海,甚至在波斯湾,对运输船的袭击则在印度洋与太平洋。

    除了“鲨鱼舰队”德国有必要继续投入主力舰,这两艘速度达到飞节,使用柴油机巡航的战列巡洋舰更适合完成这一任务。

    有了南华本土以及海外舰队的支持。新的规模庞大的“鲨鱼舰队”将会成为同盟国手中的一大利器。

    进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强行攻击法国与意大利海军。退可以守卫波斯湾,称霸印度洋与太平洋。

    德国甚至表现出了对南华“帝国”级超级战列舰的兴趣,即便它前所未有的采用了三联装鹅毫米主炮。也不能阻挡威廉二世对这种巨舰的青睐。

    德国很有可能会在“巴伐利亚”级虽外三艘舰服役或是下水后,开工建造两艘“帝国”级,或者直接在南华订造。

    如果直接在南华订造,那么必定会触动协约国的神统

    加上“鲨鱼舰队”的继续存在,势必会让协约国尤其是英国将矛头对准南华,毕竟没有南华的暗中支持,这只舰队发挥的作用就不是那么的大。

    “腓惨烈亲王”号、“腓惨烈卡尔”号这两艘“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加上很有可能的“帝国”级,这将使得英国无法容忍德国在两大洋海上力量的膨胀。

    他们也无法容忍南华的造舰资源为德国所利用,因为南华很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偿付购买德国殖民地的欠款,而且这些殖民地上许多德国资产都被南华够下,可见南华欠下德国巨款。

    加上南华与中国都拖夹着德国的大量借款以及债券,这就使得南华与中国都必须通过对德贸易,来使得债权关系完成颠到。

    为了保证这种贸易继续进行。南华就不得不支持“鲨鱼舰队”继续为德国造舰,继续暗中帮助德国。

    德皇威廉二世有的是办法将南华与中国拖入战争,而且很有可能会实现。

    协约国会看到地中海战场的重要性。会看到“鲨鱼舰队”对战争的影响,也会看到南华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他们不会坐视这种情况继续恶劣下去。

    “或许,我们可以说动中国人。如果他们参战。就能不必支付欠德国的债务,反而能够全部没收德国的殖民地资产,这可是一笔庞大的财富,也许他们会动心的。”

    阿斯圣斯向陆军大臣大卫劳合乔治询问着,意图引起对方的共鸣。

    他并不知道正是这个手下的逼迫才导致…制今很快从首相宝座上跌落下不清楚他众是在徒劳心安抚对方,他们的关系已经无法缓和。

    果然,劳合乔治冷冷的答道:“那位年轻的精明的过分的领导人吗?说服他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别忘了,他们同样拖欠我们,拖欠法国巨款。”

    阿斯本斯局促的笑了笑,最近阿斯本斯等人一直在攻击他的战事执政方式。

    “哦,是的。他们或许同样会为了赖账向我们开战是吗?不过,他们应该能够看到,他们与协约国的贸易额要更加高一些,这样会让德国那位皇帝难受,也许我们该利用它,使它成为中国与德国交恶的契机。也许,我们也可以提供巨额的订单。来改善与中国人的关系。”

    劳合乔治并不领情,当着参加联席会的梅洛、卡格以及海军大臣杰里科等人的面,狠狠的讽刺道:“是吗?我们能够不购买中国人的东西吗?在战争时代,没有比中国人的商品更加的优质,而且价格公道,节省每一份战争资源。即便我们不做表态,大量的订单都会自己飞往

    “还有,别想着靠着一点小恩卜惠,就能拉拢他们。别忘了,我们还占着中国人的香港。南华,也一直在图谋新加坡与马来亚。”

    这是赤裸的现实,无法回避。

    如果真的要深究中国与南华的亲德倾向,实际上,还是协约国自己造成的。

    俄罗斯至今占领着中国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本。则依然占领台湾,占据着旅大,甚至还在妄图从东北下手。

    协约国带给中国的耻辱太多太多,相反是德国与奥匈帝国,早早的便改善了与中国的关系,并且慷慨的对中国人进行了付出。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不是吗?

    在这个节骨眼上,谁都不想多出两个敌人,日本想要将南华与中国拉入战争,这是不明智的,英国当然会予以拒绝。

    这只能直接导致俄罗斯的崩溃,由于在西伯利亚与远东维持重兵,使得俄国不能集中力量于欧洲,甚至连高加索战线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

    。

    开战后俄国已经承担了数百万人的伤亡,上千万人参与了战争,并且使得国内大片的土地被荒芜,工厂开工严重不足,加上物价飞涨,粮食严重不足,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

    协约国并不是看不到俄国的危机。也在进行着努力,试图改善俄国的境地。

    可是,波罗的海、黑海早被德国、奥匈所封锁。

    俄国和盟国的联系主要通过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但是。内地和摩尔曼斯克之间没有铁路,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沃洛格达之间的铁路是窄轨,运输不便。

    结果,大批货物被堆积在港口。无法运入内地。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煤堆得像一座座山,沿码头堆着一箱箱供兵工厂使用的车床。

    在摩尔曼斯克,船只等待卸货要等几星期、几个月。

    加上海参葳又落到了中国手中。西伯利亚自身难保,欧俄部分与广大的土地已经失去了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俄国只能依靠欧俄自身的老底硬撑。

    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业城市粮食匿缺,但在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伏尔加河、顿河一带却有大量粮食、肉、鱼烂掉,储存变质粮食的车厢就有二十余万节。

    阿斯本斯无法可想,甚至提出了谁来拯救俄国这个议题。

    在各交战国中,俄国的战线最长。战争在万平方公里的俄国领土上进行。劝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战争中断送生命、受伤致残和死于瘟瘦。

    到目前为止,俄国共损失近沏万人,仍然不断的有农民们没有经过练就走上战场,成为炮灰。

    他们没有足够的口粮,甚至没有足够的衣服,连起码的防寒的衣服都没有,几个人共用一双鞋子,几个人共用一枝枪,枪里面还没有子弹。

    不仅是起码的粮食与物资,武器、弹药也是严重不足。

    就目前来讲,每月需要8万支步枪。实际生产妇万支都不到。每月需要机枪旧口支,而各家工厂日夜开工也勉强保持每月田支左右。

    至于火炮,以及弹药就更加不用说了。

    俄国只能从中国大批的进口武器弹药,进口各种物资。

    目前中国反再是俄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充斥着俄国市场的大部分都是中国货。

    俄国对中国的依赖正在逐日增长。更别提与中国开战,这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沙皇在关心前线战局以及国内社会秩序的同时,每天都要关心西伯利亚与远东的情况。

    尤其是远东,被中国分割开来的远东成为了俄国的大包袱,不但无法从这里取得利益,而且要在这里部署重兵,提供武器弹药与各种物资。

    欧俄无法分出精力来照顾远东。如果中国想要收回远东,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这点俄国与中国都有数。

    如果能够与中国彻底修复关系。那么俄国就能好好的喘上口气,丢掉包袱,全力在欧俄防线作战。

    只是,出于帝国的颜面考虑。俄国还是放不下架子,来跟中国这个,弟弟套近乎。

    为了打通支持俄国的通道怀日接连发动了两次对十耳其的战役,结果以惨败告终”昏出占尔都引咎辞职。

    现在,东线成了大问题,不仅无法给予西线帮助,甚至还要拖累协

    国。

    要指望俄国在高加索战线以及与奥匈帝国的对峙中取得突破,暂时是不可能的了,除非抛开西伯利亚与远东的烂摊子,并且与中国修好,的到中国的就近支持。

    协约国对俄国无法可想,不过李秉衡却是有法可想。

    欧事研究会对俄国的研究一直是最为主要的,蔡楞等人一直在等待着再次向老毛子开刀。

    即便是山穷水尽,俄国依然没有放弃继续占据远东,占据历次从中国侵占的土地,可见不见棺材不掉泪。

    “若不是想要老毛子的那点黄金储备,我是不会让你们闲了这么久。”

    李秉衡一到晚七就会去欧事研究会的座谈会上就溜一圈,跟蔡愕等人交流心得。

    真要说闲,其实一点都不闲。

    蔡愕等人一直在致力于国防军的精锐化,以及后备役的深入建设,还要关注欧洲的战事,从中吸取养分,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蔡愕正要说话,李秉衡按住他的手,笑着问道:“最近喉咙怎样?我给你用的新药效果不错吧?还是要注意休息,别让自己累着。好好休养身体,明年,我便让你们打一场大战。

    蔡愕与蒋方震等人一惊,连忙问道:“此话当真?”

    蒋方震又惊又喜,忍不住拉着他的袖子,严肃的问道:“光华,你是从不骗我们的,这场大战,到底是打哪里?我们可不能贸然跟协约国作战,他们的实力,不是我们能够比拟的。”

    在场众人都心惊肉跳,如果要参战,只能是站在同盟国一边作战,因为中国与同盟国并不接壤,海上也没有纠纷。

    俄国与日本更是世仇,所谓的大战,只能是这两个国家。

    “难道我们真的要介入欧战?”

    蔡愕感到一阵的窒息,不,绝不能介入帝国主义的这场分赃战争,这是场不义之战,中国不能为他们流血。

    李秉衡大笑道:“不,不,我怎能让我们新生的国家轻易坠入深渊。我所指的大战。是指北面。”

    他用手指了指北方,在场众人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对俄作战,不就是与协约国作战吗?英国已经多次重申,协约国不允许我们在欧战正炽之时对俄作战,一切纠纷在战后解决。如果我们这么做,不代表着向协约国宣战吗?”

    李秉衡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在西伯利亚与中亚的举动,协约国选择了隐忍,我们当然要给他们面子。不过,我们不动手,不代表没有机会。英国强烈要求我们与俄国的纠纷在战后解决,但是欧战胜负难料,同盟国赢当然好,协约国赢的话。他们必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好说话。”

    “所以,机会要自己把握,而不是傻等到战后。”

    蔡愕更加的糊涂,连忙问道:“到底是什么机会?你就别卖关子了。”

    李秉衡也不拖泥带水,直截了当的说道:“俄国在开战后动员了一千多万的兵力,已经伤亡了7凶多真。其中匆万人阵亡,4口多万人成为了残疾,目前正在进一步的动员军队。不过,受伤士兵得不到妥善安置,相关家庭得不到安抚,加上工人与农民此起彼伏的反抗,俄国已经无法维持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倾覆就在眼前。”

    “哦,对了,顾秘书知道的很清楚,相关情报与数据他都分析过,下面由他来做下介绍。”

    顾维钧一直出席欧事研究会的座谈,也是方便蔡窍等人获取信息。

    他不用看资料,就不假思索的回忆起脑子里清晰的记录。

    “为了维持战争,沙皇政府的军费开支与日俱增,到上个月,达劲亿卢布以上。其中乃靠借外债支付。其余靠借内债和滥发纸币支付。目前,卢布的官方牌价降到巫戈比。购买力降到刀戈比。国债从旧旧年的燃亿卢布增加到6月的汤亿卢布。沙皇政府的财政面临崩溃的境地。”

    “沙皇政府为了满足战争需要。在去年成立了国防、粮食、燃料和运输4个专门会议,来调节国内的经济生活。但并没有能够挽救经济的破产,却对劳动人民实行无比残酷的掠夺。”

    顾维钧笑着说道:“我们在西伯利亚与远东的行动,更是让俄国雪上加霜,尤其是大量难民逃入欧俄。使得本来就无法从西伯利亚得到粮食的欧俄更加的步履维艰。”

    蔡愕等人都笑了起来,眼神中掩饰不住对李秉衡的椰愉。

    正是那帮黄|色恶魔们在夏天的行动,使得西伯利亚的镶国人无法过冬。只能在冬天的寒风里哀嚎,走向死亡。

    也只有这个怪胎才想的出这么无耻的办法,让国际社会一致谴责的同时,对中国多了份敬畏。

    西伯利亚哟多万人口。目前恐怕只剩下沏万都不到,大批的难民仍然在坚定不移的向欧俄迁移。

    这实在是一招毒招,毒得沙皇尼古拉二世苦不堪言。,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心,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

    第441节东线之狂想曲

    尸国坏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染指西伯利亚,况且也没那怖懵下,除了李秉衡。

    不过知道西伯利亚地下富足的矿产后,恐怕没有人会反对李秉衡的西伯利亚战略。

    李秉衡是这个世界上第品个将“三光政策”玩的如火纯清之人,这次在西伯利亚更是牛刀小试,让俄罗斯人几乎要崩溃。

    即便有国际人士站出来指责。甚至是协约国的干涉,都被李秉衡一一驳斥。

    过去洋鬼子们在中国大地上所犯下的罪行,都被一一用来作为回应这些伪善之人的武器。

    中国保持的万人以上的常备军。这便是有力的威慑,即便这个国家的经济并不鲁裕,负担不起这支军队。但是它依然保有如此庞大的国防军。可见这个,国家的疯狂。

    有了疯狂总理的领导,这个国家走向疯狂是迟早的事情,还是不要惹的好,即便日本都在陆军没有扩编成功,海军青黄不接的时候不敢招惹中国。

    这个世界,谁的拳头打,谁才能掌握道理。

    “从西伯利亚的乱象,就能看出俄国的日子很不好过,只怕往后的日子是更加的艰难了。”

    李秉衡点头接过话头道:“的确,俄国很快就会乱,目前只是在等待一个契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赶紧行动,让这场动乱更加的乱,对俄国造成的损害更加的大。”

    “美国已经愈来愈显露出加入协约国作战的苗头,我们必须要让俄国的这场动乱延缓美国的参战,这样才能让同盟国继续占据上风

    其实开战第一年德国就迅速的击溃了法军主力,只是在英法联军的拼命抵抗下,才不得不进入堑壕战。不过德军占据了绝对的主动。

    德国能够在接下来的东线作战中。频频击溃俄军,帮助奥匈帝国与土耳其,甚至派兵到美索不达米亚。都是受益于西线的绝对优势。

    同盟国目前形势大好,这使得美国看到了协约国败亡的危机,为了不使得巨额的财富蒸发,美国介入欧战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只是顾忌南华的态度,才暂时的克制。

    “照道理,俄国动乱,协约国失去了东线,只能加速败亡,美国只会提前参战,怎么可能延缓参战呢?这想不通啊?”

    蒋方震皱着眉头,大摇其头。

    李秉衡忍不住一阵的大笑:“你们是军人,当然不理解政治。无论是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都绝对的保证权力控制在少数人手里。所以。他们对于泥腿子们参政是相当忌讳的。工人运动与农民起义,这是绝对的禁忌。如果俄国因为动乱,使得罗曼诺夫王朝倒台,俄国的权力落入工人与农民为首的底层阶级手中,那么,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难以预料的。”

    “首先是德国与奥匈这样的老大帝国,更加不允许看到一个伟大王朝葬送在泥腿子手里。他们宁愿战败,也不愿意让这样一个。传统颠覆,然后在他们的国家重演。”

    蔡愕若有所悟,点头说道:“听起来有些骇人听闻,他们宁愿战败。也不愿意国内出现动荡。不过。仔细想来,与我国的历史有共通之处。”

    李秉衡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对他在政治上的领悟多了份期待,毕竟。黄兴准备退隐,吴禄贞在军界影响颇大,他必须扶植一个人,可以帮助他最大限度的控制军队。

    “每次皇朝更迭,都是皇帝换了个姓。轮流坐那把龙椅。可是,不管是谁家做皇帝,与国内的动乱都脱不了关系。除了元与清,其他皇朝都是亡于农民起义,或者受到了农民起义的灾。”

    蔡锣越说仿佛思路越清晰起来,“内部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君主专制国家,不管是哪个家族建立的王朝,总有觊觎至高权柄的野心家与集团。到了现代,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民主共和,欧洲数百年来的革命史就能说明一切。如今又出了一个更加可怕的敌人,工农阶级。”

    “战败了,不过是割地赔款,接受各种制裁,但国诈不会亡,王朝不会亡,权力依然在统治阶层手中。依然在少数人手中。不管是君主专制或是立宪政体,容克贵族或是资产阶级。他们最大的敌人,对他们的利益造成损害的最大对手便是这些没有产的阶级。”

    “不错!”

    李秉衡提高了声音,眉头满是喜意,“不管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他们都害怕这个敌人,所以俄国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苗头,他们是很有可能派兵干涉的。这个开端一起。不仅会影响到各国的国内反对力量膨胀,而且使得民主共和的思潮再一次的爆发,对多民族国家尤其是场灾难。”

    “美国人想必能看到俄国的动乱对同盟国的打击尤甚于协约国,一旦霍亨索伦王朝无法扑灭国内的动乱。那么德国退出战争是必然的。即便德皇不愿意也没得法子,德国的利益阶级可不愿意跟着德皇一起陪葬,媾和,然后腾出手来对付国内的泥腿子们,才是最主要的。这样一来,说不定美国都不用参战,就能分享胜利的果实,你们说说,美国佬会这么做吗?”

    蔡愕抬起头问道:“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之。你为了同明国的胜势,已经做了不少事情,你不会韭世沁努力付诸东流吧?”

    “美国人打的如意算盘,不过,他们可能忽视了德皇威廉二世的执着与倔强,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轻易妥协的。即便牺牲霍亨索伦家族的权柄,他也会将这场战争打到底。除非德国国内形成一致,要结束他的独裁统治。”

    事实上,真实历史中,正是威廉二世坚持与红俄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将兵力全部投放于西线,使得协约国差点就承受不住,在美国参战前就崩溃。

    如今德国的形势没那么恶劣,当然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底气。

    尤其是公海舰队目前还不需耍寻求海上决战,西线局势有( 龙起苍茫 http://www.xlawen.org/kan/403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