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阅读
法与刀法融在了一起,这也是林御寇的武功特别之处。巴都接受的是林御寇的武功,同时也接受了汉文化。
写了两张字之后,不知何处传来了一阵箫声,巴都停下了笔,他愣住了,这箫音是从宫外飘来,象清风一样细微。他望了望门口走着棋的帖木儿,而帖木儿根本没有在意。那箫音象高天的流云一般悠远绵长,让人想起了大雪纷飞的黄河之岸。
“是红箫姑娘!”巴都心里喊着,便要不顾一切地冲出去,可是那箫音嘎然而止,他也猛然惊醒,脑海中李红箫的身影栩栩如生地印了出来。他抓过一张纸,随手画着:那瓜子型的脸,弯月一样的峨眉,古井一样深而透彻的眸子,柔和的曲鼻,象樱桃似的小嘴,头上戴着个大大的草帽,青丝高挽着露在上面,还有那层被风撩起的轻纱,半掩琵琶半遮面,果然是一个绝代佳人。巴都看着这幅画相,自己都有些痴了,顺手提笔在纸的上方写了一首诗:“日暮苍山斜,西风掀轻纱,相逢有伊人,飞雪吹《落花》。”题名为《寄红箫》。
巴都写完,正听到帖木儿与那士兵在门口争持着什么,他皱了皱眉,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两个人为了一招棋子而吵,帖木儿要悔一步棋,那士兵不让。巴都看了棋局一眼,笑道:“你便让他一让,他一样会输。”那士兵闻言,只得答应。两人又走了起来,巴都在旁边为那个士兵支了几招,帖木儿果然大败。帖木儿十分不服,非要巴都同他下一回,巴都无奈,正好要赢他一赢。于是两个人便蹲在地上捡起石子下了起来,倒象是两个孩子。
担担棋其实就是孩子的游戏,连乡野的村民牧童也会下,只要在地上画个简单的棋盘,再拾几粒石子或折几段树枝作棋子就可以了,这是最简单的棋法。据传说,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老祖陈抟下棋赌华山,赵匡胤只会下担担棋,便是以这种棋法赢了陈抟老祖。
帖木儿被巴都连胜了几盘,输得着急上火,脸皮发紫,恨不能立刻把对手掐死。看着帖木儿的模样,巴都顿觉痛快,故意道:“我看我还是让你赢一回,免得你吃不香睡不好。”说着故意走了两步错棋。帖木儿恨得直咬牙,手一拂已将棋局拂乱,回身愤愤而去。可是只一会儿,帖木儿又端着一副檀木象棋跑来,叫嚣着道:“刚才那是小孩子玩的,巴都,你若是有本事就与我来下象棋!”巴都毫不示弱地道:“下就下,象棋你也不会讨到便宜的。”说着,两个人立刻摆好了棋,厮杀起来。帖木儿的象棋棋艺的确很高,但是巴都更高,他们从早上杀到晚上,帖木儿竟然一局未赢,他却越输越急,越急就越要下,越下也就越输。
巴都打定主意,不让帖木儿赢一回,他就是要让帖木儿自己生气,就是喜欢看他生气的模样,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初学棋时的样子。
忽雷走了进来,帖木儿没有注意,但巴都却知道,他只装作没有看到。忽雷看了看冥思苦想的帖木儿,苦笑着摇了摇头,来到窗前,拿起了巴都所写的一张字,禁不住念着:“怒发冲冠……”他放下这张字,又拿起了另一张纸,不由怔了一下,又念道:“寄红箫……”还没有等到他再念第四个字,巴都一跃而起,从他手中夺下了那副画,折了折放在了怀里。
“这画上的人是你的心上人吗?”忽雷问道。
巴都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帖木儿这才发现王爷的到来,连忙起身下拜。
忽雷点了点头,摆了摆手道:“你们继续下棋吧!”说着走了出去。对他来说,巴都能和帖木儿下棋,这就是一个好兆头。
见忽雷走了,巴都却将棋盘一拂,道:“我不陪你玩了,你去找别人下吧,等你觉得能够胜我的时候再来找我。”说着,径直往床上一躺,不再理会帖木儿。
帖木儿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只得收起棋具,悻悻而去。
夜已悄悄地降临,巴都一跃而起,听了听动静,门外的士兵还在走动,鼓敲一更。他又等了等,收拾了一番,这才悄悄打开门,两个士兵正在长廊上叽叽地说着什么,帖木儿还没有回来。巴都一闪身已出了房,顺手将门带上,毫无声息。那两个士兵还在闲聊,根本没有抬头,巴都暗喜,跃身上了房,远远看见帖木儿领着一队士兵穿过灯火通明的庭院走了过来。巴都连忙几个纵跃,已去得远了,心里幸灾乐祸:“这一回看看忽雷怎样来惩罚你吧!”
巴都对这座王府虽不十分熟悉,但也知道大概,径直往马厩而去,他舍不得自己那匹骑了很长时间的白马。
更鼓已经敲了两下,王府中逐渐安静了下来,一条黑影突然在巴都眼前一晃而过,巴都一怔,这是一位夜行客,在房顶上蹿来跳去,不知来这里干什么。当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忘了去马厩,跟踪着这位黑衣蒙面人而来。
这黑衣人显然对王府有所了解,径直奔向了忽雷的书房,这是王府的心脏位置,卫兵保护得极其严密。巴都也追踪而至,却失去了黑衣人的影子,他正在寻找,就见帖木儿急急赶了来。帖木儿一定已经发现了他的逃走,生怕祸及自身,所以赶着来向王爷报信的,巴都这样地想着。
巴都很想看一看忽雷是怎么训斥帖木儿的,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去偷听一番也好。想着他悄身而入,忽然发现那位失踪的黑衣人正伏在书房的门口的梁上,往里面偷窥着,手从身后正掣出了一把细长的剑。
“他要行刺忽雷!”巴都马上明白了过来,心头不由一跳,虽说他不愿意做忽雷的儿子,可是也并不愿意忽雷死。忽雷和帖木儿正急匆匆地要从屋里出来,只要一迈过门槛,那刺客的剑一定会准确无误地刺入他的身体,巴都不敢再想象,也再看不下去了,他顺手拾起一块小石子打了出去。
那石子“当”的一声打在了门口的廊柱上,忽雷和帖木儿一齐抬起头,同时看到了那个隐伏的黑衣人,两个人的反应极快,齐齐向屋里退去,里面传出帖木儿的大喝:“有刺客!”而那个黑衣蒙面人的动作也极快,当即发作,如雄鹰展翅一样从梁上飞扑入了屋内,屋里传出了激烈的打斗声。而这时,士兵们也从四面八方涌了进来。
巴都刚一靠近,就见黑衣人从里面退了出来,帖木儿和忽雷齐齐追出。不知怎的,看到忽雷安然无事,巴都一颗悬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隐身在了暗处并不现身。
那刺客没有想到王府里还会有如此的高手,被帖木儿的刀逼得连连后退,知道今夜再无机会下手了,又生怕士兵们围上来,他一招化开帖木儿的刀后,纵身上房,往北投去。
“快追!”帖木儿大顺着,带领那些士兵追了下去,一时间王府内外锣鼓齐响,灯火齐明,人声喊成了一片。
巴都只几个纵跃已在房顶上赶上了这名黑衣蒙面人,这个人的腿一定是受了伤,跑得有些吃力。不等巴都靠近,黑衣人已经感觉到了,回身一剑直刺巴都的心脏,巴都连忙躲开。这个人连施辣手,一套剑法凌厉凶狠,巴都几次显些被逼下了房。
“在那里,那里有两个人。”下面的士兵们喊了起来。
这黑衣人有些惊慌,稍一迟缓,已被巴都捉住了手腕,两个人靠得很近,巴都顺势一抓,已扯下了她的面巾,两个人几乎要脸贴着脸了。“是你?”“你?”他们同时惊叫出来,巴都这才看清这个刺客就是他日思夜想的过路人――李红萧。
“放箭!快放箭!”有人在下面喊着,一时间,箭矢象雨一样射了过来。巴都紧紧抱住红萧,就势滚倒,但还是慢了一步,一支箭嗖地一声已钉在了他的背上,他为红箫挡了一箭。
“别放箭!”忽雷在底下大声命令着,他已认出了与刺客过招的正是巴都。
“快走!”巴都低声喝着,就势将红箫向墙外抛去,而自己却忍着剧痛,故意向那些正要追赶的士兵们滚落。李红箫借力腾空而起,上了王府高高的围墙,但并没有马上离去,回过头去却见巴都掉下房顶,撞倒了一大片人。
帖木儿象豹子一样已扑到了墙脚,巴都正倒在他的怀里,帖木儿愣了愣,丢开也不日,抱着也不是,左右为难。红箫犹豫了一下,还是跳了出去。帖木儿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刺客就这么逃走,他也知道,救护鲜血淋漓的小王子才是当务之急。
第六章 是非难断(三)
更新时间:2008-07-30
巴都中的是一支毒箭,宁夏王府侍卫的箭都是带毒的,但巴都却觉得庆幸,这支箭没有射到红箫的身上,不然就算她能逃出王府,生存的机率也很渺茫。
忽雷总算可以放心了,巴都在一个月内伤不会好,就不会再离开他。同时他也感到了欣慰,看来他这个儿子对他还是有感情的,那夜向他报警的显然就是巴都,要不是巴都的那枚石子,只怕他早已命归黄泉了,而巴都也是为了他而去追赶刺客,这才被乱箭射伤的。
大夫在为巴都做手术的时候脱光了他的衣服,当看到巴都浑身的伤疤时,忽雷禁不住落了泪,他只觉得阵阵心痛,如果没有经历过许多磨难和痛苦,这个孩子不会是这个样子的,看来他的确是一个坚强的人,忽雷也终于明白了巴都之所以如此倔强的原因。忽雷更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子了,如果当初他坚定一些,强硬一点,他可以将巴都留在身边,巴都一定不会有那么多的伤痛。
脱里不哥从大都回来了,元帝铁穆耳听说小时候和自己最要好的小堂弟已经回来了,大为高兴,封巴都为鄂尔多斯王,并将富庶的河套地区与贺兰山外的巴彦淖尔草原赐封给了他,这些地方忽雷早已垂涎三尺,如今终于如愿以偿。铁穆耳汗名誉上是赐封给他的儿子,实际上与赐与他有什么区别,所以他马上派出亲信去那里接收土地。
脱里不哥一回来就听说了王府里所发生的一切,连忙来看望巴都。巴都已经能够坐在床上了,不过睡觉时还总要趴着。
对于脱里不哥,巴都却有一种比忽雷还要亲的感情,在童年里,脱里不哥在不知不觉中,弥补了忽雷没有尽职的父爱,所以当脱里不哥一进门,巴都立刻坐了起来。
阿兰郡主与帖木儿已经在了房中,但巴都对他们却是爱理不理,这时他们见到脱里不哥进来,他们自觉地退了出去。
“叔叔,你回来了!”巴都问候了一句,脱里不哥却觉得心头份外得温暖,早已将黄河边初遇时的不快忘得一干二净,连忙走到床头,心痛地抱住了他,激动地道:“巴都,我以为你已把我忘了。”
巴都不好意思地笑道:“叔叔不要见怪,那天我心情不好,还要请你原谅呢!”
脱里不哥松开了巴都,也笑了笑道:“哪里,看到你回来了,我还不知道该怎么样高兴呢!”
两个人就象是久未相见的父子一样互诉离别的思念,倒是极富有亲情,忽雷站在门外心中涌着酸酸的醋意,他儿子如果能对自己有如这般,他便是不作王爷也愿意。
谈了半天,脱里不哥终于开口问道:“我一回来就听说了你的事,就算王爷当年对你不好,他总是你爹呀?你怎么能那样得对待他呢?”
巴都沉默着低下头,没有开口。
脱里不哥知道他在听,又接着道:“你娘的事我和你一样不知道,那时我还在京城到处找你。在我初听到的时候,也是和你一样地伤心,但是你不要怨恨你爹,他没有做错什么,他也是和你一样地爱你娘,你要相信我,我不会骗你。再说这件事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你爹也痛苦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把你盼回来,谁知你却要离开他,你已经把他的心伤透了,也让我伤透了心,你这是为什么呢?”
“我……”巴都抬起了头想说什么,可是一眼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忽雷的影子,他又把话忍住了,知道脱里不哥是在为忽雷作说客。他倒是有心告诉他自己的心结不是这个,而是另外一件事,此时也不愿再提出来了,于是又低下头,沉默起来。
脱里不哥等了半天,见他并不说话,有些失望,还是问道:“巴都,我相信你还是对你爹有感情的,只是有些怨恨罢了,不然,在那个刺客要行刺王爷的时候,你也不会发出警告了。”
巴都无言以对,那一夜的那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反正他下意识地做了他认为是不错的事,最其马他可以对得起忽雷曾经对他有过的养育之恩。
“那个刺客我们已经派人调查过了,她是西夏国的遗孤,西夏王室至今还残留了许多妄想复国的人,这些人都是乱党,几年前他们起来造反,但是被我们剿灭了,只有几个漏网之鱼而已。”脱里不哥说着又问道:“巴都,那夜你和那个刺客近身搏战,你还扯下了他的罩巾,你看清楚他的脸了吗?”
巴都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那样就好。”脱里不哥道:“我听王爷说,你写字画画都不错,你应该把那个刺客的相貌画下来,我们就可以很容易抓到他了。”
“不!”巴都十分坚定地拒绝,道:“不!我不会这么做的。”
“为什么?”脱里不哥惊讶地问。
巴都瞟了一眼门外的忽雷,虽有些愧疚,还是道:“这里本来就是他们的国家,是你们消灭了他们,占了他们的地方,又要对他们赶尽杀绝,你们难道不觉得这么做太残忍了吗?”
脱里不哥怔了怔,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摇了摇头,叹道:“看来你在南人中间呆得太久了,你的想法也变成了他们的一样。”
“难道我说得不对吗?”巴都不服地道。
脱里不哥点了点头,由衷地道:“不错,在许多人看来,你的话也不无道理,可是你不要忘了,你自己也是蒙古人。”
巴都愣住了,他内心中从来也没有把自己当成过蒙古人。
只听脱里不哥还在说道:“你既然接受的是汉人的传统,更应该知道汉人的那句古话:成者王侯败者贼,你为宋、金、夏叫屈,可是被他们所灭掉的南唐北汉、契丹大辽、甘州回鹘呢?那些国家又该向谁去叫屈呢?你应该比我更懂汉人的历史,难道汉人就没有镇压过别的人吗?就是汉人自己还经常自相残杀,他们就不残忍吗?”
巴都再次沉默了,脱里不哥的话也很有道理,似乎比他的道理还要足。他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就是不愿意去面对忽雷。
“我们蒙古人才是最伟大的,是我们统一了整个中国,结束了战乱,这是老天对我们的恩宠,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家,就象他们保护他们的国家一样。”脱里不哥说着又拍着他的头道:“巴都,你要以你是蒙古人、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而感到自豪。这个宁夏将来也是你的,所以你应该好好地学一学作一个真正的蒙古人。”
巴都无言以答,他的心里却在自问着:“赵去恶呀赵去恶,你是蒙古人的巴都,还是汉人的赵去恶呢?你到底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呢?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是选作蒙古人还是汉人呢。”
脱里不哥走了,却给巴都带来了一个新的烦恼。
第六章 是非难断(四)
更新时间:2008-07-30
阿兰郡主一回到屋中,就被人扣住了咽喉,她一抬头就看到了王小西笑嘻嘻的脸。
“又是你!”阿兰反而镇定了下来,问道:“你又跑来做什么?”
王小西顺手点了她的一处||穴道,笑道:“我想你,所以就跑了来。”
阿兰的脸红成了云,骂道:“你不要脸。”
“我本来就是个小贼,当然不要脸。”王小西用一根指头故意调戏般地摸着她的脸笑道:“不过,你最好别惹我生气,不然,采花贼我也是作得来的哟。”
“你……”阿兰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帖木儿的呼唤:“阿兰!阿兰!”,他叫着向这里走来。
王小西吓了一跳,连忙吹灭了灯,搂住阿兰一跃躺在了床上,将被子盖在了两个人的身上,藏住身形。
帖木儿已经到了门口,敲起了门。
“告诉他你已经睡了,叫他走。”王小西恶狠狠地低声命令着,手依然不离阿兰的咽喉。
“我睡了,有事明天再说,你走吧!”阿兰只好这样告诉帖木儿。
帖木儿有些失望,只好道:“阿兰,你不是说今夜和我一起去陪你大哥吗?”
“我不去了。”阿兰道。
帖木儿还是等了良久,才怅怅地道:“好吧,我一个人去吧。”脚步声渐渐远了,他已经走了。
王小西长长地出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把阿兰搂在了怀里,一股沁人的兰花香味让他心醉。阿兰的身体是这样得轻柔,她的脸就贴着自己的脸,她的脸是那样得热,她的整个身体都在颤抖。王小西不由得心跳起来,他也骚动了,猛地便吻住了阿兰的嘴唇。阿兰挣扎着,却无法挣脱王小西强有力的臂膀,王小西的吻是这样得狂热,这样野蛮,她已经不能拒绝了,已经无法抗拒了,她到底是一个怀春的少女,于是她接受了,就象第一次那样地接受了,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她还以了他同样热烈的吻……
外面的更鼓敲了两下,王小西蓦然被惊醒,一把推开了阿兰,只觉得面红耳赤,呼呼地喘着粗气,阿兰也是如此,好在黑暗中谁也看不清对方的脸,少了一份尴尬。
经过良久的沉默,王小西才渐渐平静下来,暗骂着自己无耻,想起了自己的正事,故意又装作凶狠的样子,道:“你如果不听我的话,我还要把你强Jian了。”可是这话说出来已是这般得无力,让人一听就仿佛是戏谑一般。
阿兰的心跳得更厉害了,她并不在意王小西的威胁,还在回想刚才那让人消魂的吻。
“我来问你,上回跟我一齐进来的人在哪里?是不是他刺杀王爷未遂?”王小西问道,他一直担心着赵去恶的安危,一听到王府里有刺客的事,便再也坐不住了,一顾一切地闯了进来。
阿兰怔了怔,问道:“你说得是我大哥吗?”
“你大哥?”王小西愣住了,道:“你说谁是你大哥?”
“就是你带进来的那个朋友啊。”阿兰告诉他。
“你认他是你大哥?”王小西笑了起来,心道:“这个郡主真蠢,认错我是他大哥,又将赵老弟认作大哥,是不是想大哥想疯了。嗯,也许赵老弟和我一样在骗她,且先问一问下落再说。”于是道:“他如今怎么样了?”
阿兰叹了口气,道:“他被士兵们乱箭射伤了,现在还在屋里躺着呢。”
“原来如此。”王小西这才放下心来,暗道:“看来赵老弟和那个刺客之间还有瓜葛,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不行,我必须将他救出去。”想着他已经有了主意。
王小西用一把匕首抵在了阿兰的身后,这一回是真刀,不是笔,可是阿兰却一点儿也不害怕,她知道王小西不会伤害自己的,只是又和她在做着什么恶作剧。她不想反抗,她倒要看一看这个坏透透的小贼到底要干什么。
他们来到了巴都的门外,为了能让巴都休息好,王爷并没有再派卫兵在这里来回巡逻,因为他无须提心巴都会再跑掉。不过帖木儿却被派来守护巴都,巴都的床在内房,帖木儿的床就架在外房,每天夜里,两个人都是睡在同一间屋子里。
帖木儿还没有睡下,听到阿兰的敲门声,很是奇怪,问道:“阿兰,你不是说不来了吗?”
阿兰道:“我改变了主意。”
帖木儿打开了房门,猛觉得自己的云门一麻,半边的身子已经无法动弹了,还不等他明白过来,王小西又点中了他的哑||穴,连他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
王小西大大方方地走进了内室,巴都正睁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他笑呢。不等王小西开口,他先开了口:“我就知道你不会这么够意思,丢下我不管。”
王小西走过来也开着玩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就知道你一定是个笨蛋,逃不出王府的。怎么样,你的伤要不要紧?”
巴都摇了摇头,道:“没事,还死不了。不过伤在我身上倒没有什么,如果是伤在了你的身上,只怕你已经没有命了。”
“行了行了,你别跟我装硬汉了。”王小西讽刺着,又道:“你能不能走?”
巴都道:“我若能走,还会在这里躺着吗?”
王小西苦笑着摇了摇头,道:“看来只好我这个大哥来背你了。”说着掀开了他的背子,却故意捂着鼻子,道:“唔,真骚,你小子一定是尿了床。”
巴都气道:“你不要胡说了,这都是崭新的被褥,暖和着呢。”
两个人手忙脚乱地穿好衣服,阿兰倚在门口,讶然地望着他们,这才明白王小西是在帮助巴都逃跑。
“我的刀。”巴都喊着,王小西递给了刀。“我的剑囊。”王小西又递给了剑囊。“还有我的那张画。”巴都叫道。王小西愣了愣,拾起桌上的画禁不住打开来,不由得赞道:“哇,好美呀!是你的恋人吗?”巴都恼道:“你别乱问了,快点,莫让人知觉了。”王小西将画折好递给巴都,巴都把它放入了剑囊中,又在里面摸了摸,金雕牌、钱袋、匕首都在,他放心地挂在身上,这才招呼道:“好了,你背着我。”
王小西背起了巴都,又不由得骂道:“你小子是不是属猪的,吃得这么胖,这么重。”
巴都却道:“你一定是属老鼠的,怎么一点儿力气都没有。”
“谁说我属鼠?我是属牛的,力气大着呢。”王小西不服气地道。
两个人一边半着嘴,一边已到了门口。“哥!”阿兰在后面叫了一声,两个人同时回过头,阿兰叫道:“哥,你不能就这么走。”
王小西道:“小子,她真把你当成了她哥哥了。”
巴都并不理会他,对阿兰道:“阿兰,你能不能帮帮我的忙,去把我的马牵出来?”
阿兰怔了怔,道:“你真得要走了吗?”
巴都肯定地点了点头,道:“我不喜欢被人关在这里,你放心,我会回来看你的。”
“可是你也应该和……”
“不用!”巴都打断了她的话,他知道阿兰是要他和忽雷说去,他肯定地道:“他不会同意的,我需要的是自由,而且我也想在外面好好想一想。麻烦你去和他说一声,就说我走了。”
阿兰犹豫了半晌,终于悲伤地点了点头。
王小西不明白赵去恶说得是什么,他知道赵去恶现在是不会告诉他的。他背着巴都象作贼一样左蹿右跳着躲过巡逻的士兵,好在他对出去的路已经熟悉,并没有费很大的功夫就来到了西偏门。阿兰已经牵出白龙马,打开了大门。一看到白龙马,巴都便感到了阵阵的欢娱,就象是雄鹰了天,蛟龙入了海,猛虎进了山一般。
巴都和王小西同时坐在了马上,巴都还是忍不住告诉着阿兰:“阿兰,你跟我向王爷道个歉,就说我对不起他,辜负了他的期望。”
阿兰点了点头,却交给他一支令箭,道:“这是帖木儿的令箭,没有它你们是出不了城的。”
王小西不由得酸酸地道:“真看不出来,你才作好的大哥几天,她对你就这么关心。”
巴都只是一笑,并不多作解释。
阿兰却转过头问着王小西:“你们要去哪里,能告诉我吗?”
王小西白了他一眼,警惕地道:“怎么,你要反悔了吗,你想去向王爷告秘?”
“我若反悔,就不会帮你们逃跑。”阿兰道。
“我才不信呢。”王小西说着已拨转了马,可是又有些于心不忍,还是回过头来告诉她:“好吧,看在我们曾经那个了的份上,我就告诉你,将来你若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就到沙州野马川来找我吧!”说着已打马出了王府的偏门。
巴都在马上不解地问着:“你们都那个是什么意思?”
王小西诡秘地一笑,道:“那个就是那个呗。”
出乎脱里不哥与帖木儿的意料之外,当忽雷听说巴都逃走了以后,他并没有动怒,反而是无限的悲哀,长叹一声:“该我得到的,总该我得到;不该我得到的,也强求不得。”说着,泪珠不由得滚滚而落,好在他是背对着他们,别人看不见。
脱里不哥知道忽雷的痛苦,他的心何尝不是在痛苦,只能安慰着:“王爷,巴都王子也许想开了的时候会回来的,这里到底还是他的家。”
“但愿如此吧。”忽雷答着,也这样地希望着。
外第七章 意外良缘(一)
更新时间:2008-07-30
野马川位于沙州之南的祁连山中,是一处形势险要的山间盆地,因为地形复杂,官兵难已攻入,所以这里十几年前就啸聚了一批盗贼,他们以此为据点,掳掠经过河西的商队。宁夏王曾派兵围剿了几次,都无功而返。这些盗贼愈加猖狂,竟大大方方地在敦煌城南建了座党河城,凡是要过河西的商队都要到此交纳一定数量的安全费,才可以太太平平地过去,否则只怕在半道上就人财两空了。
巴都早就听说过河西有一个野马川,可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群马贼的头目竟然是一位只有二十三岁的妙龄女郎,而且还是王小西的姊姊,名字叫做王东儿。一直到后来,巴都才知道这群盗贼的前身,原来是大金国的一群残兵。
王小西的父亲原是山东莱州人,青年入仕,在大金国担任临洮太守,蒙古军攻破了临洮城,他率领残余的败兵西退,经过青海到达了沙州,曾经夺下过敦煌城,又被蒙古军击败,退入了祁连山中作了响马,并娶妻生子,以野马川为营建立了山寨。
王东儿就是从父亲手里接过的山寨,王小西却宁愿单人独骑的在外面作独行大盗。
王小西带着巴都穿过戈壁和沙漠,进入了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中,来到了野马川。巴都的身体还未完全复员,又经过了长途跋涉,一到这里便病倒了下来,幸亏王东儿细心地照料,才逐渐好了起来。一个多月已经过去了,巴都住在野马川,王东儿对他关怀备至,与众不同。巴都也感到了什么,但是客住于此,也不好回绝。
这一日,王小西兴冲冲地找到了巴都,却问了他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赵老弟,你我如今也算是知己朋友了,可是我对你还是一无所知呢。”
巴都警惕地问:“你要知道我些什么?”
王小西掰着手指头道:“比如说我还不知道你家里有没有老婆,父母在不在,你的经历又如何,你到底来宁夏做什么,你学得是哪门哪派的武艺,你的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巴都道:“你一口气问了我这么多,我该从哪里答起呢?”
王小西想了想,道:“好吧,你先说你家里有没有老婆?”
巴都道:“我跟你一样无牵无挂,哪里人老婆。”
“太好了!”王小西不由得叫了起来。
巴都一愣,不解地问:“我没有老婆,你高兴什么?”
“哦,没……没什么。”王小西眨了眨眼睛,神秘地笑着,又问道:“你父母呢?”
“父母?”巴都凄凄一笑道:“我的母亲已经过世了,可怜的是我连谁是我的父母都搞不明白。”
“这没什么,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你出生的时候正是大宋亡国之期,处处家破人散,哪里都是逃难的人,许多人和你一样自小就与父母离散了。”王小西深有感触地安慰着,又问:“那你的经历又如何呢?”
“我的经历?”巴都想了想,道:“我一直跟着我的师父在江南一带生活,在杭州我也算小有名气,谁人不知道‘江南一把刀,披风斩魔妖,若有不平事,去找少年赵!’,实话告诉你,我就是这两年在港南名声雀跃的披风刀客赵去恶。”
王小西睁大了眼睛,赞道:“原来老弟是这么厉害的人物,还有这么一首诗,难怪叫做赵去恶呢!想来你一定真是很有名气,一定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侠客了,只是我也算是西北的英雄,怎么就没有听说过呢?”
巴都明知道他在嘲笑自己,也不以为然,只是道:“你们这里和我们那里远隔千山万水,王兄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没有听说也是很正常的。”
“是这样。”王小西点了点头,心中好笑,又问道:“那你到宁夏来干什么?”
巴都有些伤感,还是如实相告:“我的母亲死在了宁夏,我是希望能找到她的骨灰,带回杭州故乡。”
“原来是这样。”王小西恍然大悟,有些同情地又问:“那么你找到了吗?”
巴都苦笑着摇了摇头,但是非常坚定地道:“我一定会找到的,一定会带她回江南去。”
“你学得又是哪门哪派的武艺呢?”王小西又问。
巴都却反问着:“你我在一起这么久,你也算是西北的英雄,难道一点也看不出来吗?”
王小西尴尬地搔了搔头,道:“我从来没有去过中原,处在这西北荒凉之地,当然是孤陋寡闻,我看了你这么多日子,也没有看出你是何门何派,但你一定不是少林派,也不是武当派,更不会是天山派的人。”
巴都笑道:“我当然不是。我的师父自称是天目散人,我想我应该算是天目山派的人吧。”
“天目山派?”王小西愣了愣,道“我怎么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个门派。”
巴都道:“我师父曾是大宋的宫廷侍卫长,他的武艺属于家传,你当然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过了。”
“是这样。”王小西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的下一步打算是什么呢?”
巴都道:“下一步?下一步还能干什么?我当然是找回母亲的遗骨,带她回江南,再也不到这里来了。”
王小西愣了愣,忙劝道:“老弟呀,我们这里不也是很好吗?你便留下来,在此成家立业不行吗?”
巴都苦笑一声,只是不答,心里暗道:“你哪知我心中的苦。”
第二天,王小西笑着又来找到巴都,一见面就问道:“赵老弟,你觉得我们这个野马川怎么样?”
“很好哇!”巴都道。
“你住在这里习惯不习惯?”王小西又问。
巴都道:“我本来就是一个飘泊无定的浪子,早已习惯了随遇而安,又哪来得习惯不习惯。”
“这样就好。”王小西说着,欲言又止。
看着他吞吞吐吐的样子,巴都不耐烦起来,道:“你是不是吃错了药?往日里你可是个十分爽快的人,今日怎么这样得肉肉乎乎?你有什么事尽管说来就是了,这样得拐弯抹角的我不习惯。”
王小西尴尬地一笑,道:“你说我姐姐长得好不好看?”
巴都怔了一下,马上明白了过来,不由得有些面红耳赤,但他还是点了点头,道:“好看,你姐姐是我在河西很少见得到的大美人。”
王小西乐得嘴快合不拢了,故意问道:“那我把她嫁给你怎么样?”
巴都的脸更红了,结结巴巴的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你别以为我姐姐是没有人要的哦?她可是很挑剔的哟,不然早在几年前就嫁人了。”王小西告诉巴都道:“我姐姐挑了很多人,才看中了你,你的武功又好,文采也不错,长得这么漂亮,又如此得强壮,不象我这么样瘦不经风的,你可是在我们河要少有的美男子,我姐姐从一开始看到你就喜欢得不得了,你可别推啊,我把你带来原来也是想好了要你作的的姐夫的,我可是吃着亏呢,我比你大,还要管你叫姐夫。”
“原来他是怀着这样的心思,难怪他对我如此殷勤。”巴都心里想着,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如果他心里没有别人,这说不得也是一桩好事,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不行不行!”他连声地道:“这怎么可以,你姐比我大四岁,我和你一样,是把她当成了我的姐姐,从来也没有过那种念头。”
“你是在嫌我姐姐老吗?”王小西板起了脸。
巴都哭笑不得,只得道:“不是不是,你不要误会,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我和她不合适。”
“怎么个不合适?你倒说说看,是她配不上你,还是你配不上她?”王小西不依不饶,非要问一个明白。
巴都知道现在越是解释越是麻烦,倒不如实话实说,于是道:“你别着恼,我不是那个意思,其实你姐姐也是河西最好的女子,可是我已经有了心上人,此心已有所寄,不敢对你相瞒。”
王小西一怔,忽然想了起来,问道:“可是( 八部传奇 http://www.xlawen.org/kan/4042/ )
写了两张字之后,不知何处传来了一阵箫声,巴都停下了笔,他愣住了,这箫音是从宫外飘来,象清风一样细微。他望了望门口走着棋的帖木儿,而帖木儿根本没有在意。那箫音象高天的流云一般悠远绵长,让人想起了大雪纷飞的黄河之岸。
“是红箫姑娘!”巴都心里喊着,便要不顾一切地冲出去,可是那箫音嘎然而止,他也猛然惊醒,脑海中李红箫的身影栩栩如生地印了出来。他抓过一张纸,随手画着:那瓜子型的脸,弯月一样的峨眉,古井一样深而透彻的眸子,柔和的曲鼻,象樱桃似的小嘴,头上戴着个大大的草帽,青丝高挽着露在上面,还有那层被风撩起的轻纱,半掩琵琶半遮面,果然是一个绝代佳人。巴都看着这幅画相,自己都有些痴了,顺手提笔在纸的上方写了一首诗:“日暮苍山斜,西风掀轻纱,相逢有伊人,飞雪吹《落花》。”题名为《寄红箫》。
巴都写完,正听到帖木儿与那士兵在门口争持着什么,他皱了皱眉,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两个人为了一招棋子而吵,帖木儿要悔一步棋,那士兵不让。巴都看了棋局一眼,笑道:“你便让他一让,他一样会输。”那士兵闻言,只得答应。两人又走了起来,巴都在旁边为那个士兵支了几招,帖木儿果然大败。帖木儿十分不服,非要巴都同他下一回,巴都无奈,正好要赢他一赢。于是两个人便蹲在地上捡起石子下了起来,倒象是两个孩子。
担担棋其实就是孩子的游戏,连乡野的村民牧童也会下,只要在地上画个简单的棋盘,再拾几粒石子或折几段树枝作棋子就可以了,这是最简单的棋法。据传说,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老祖陈抟下棋赌华山,赵匡胤只会下担担棋,便是以这种棋法赢了陈抟老祖。
帖木儿被巴都连胜了几盘,输得着急上火,脸皮发紫,恨不能立刻把对手掐死。看着帖木儿的模样,巴都顿觉痛快,故意道:“我看我还是让你赢一回,免得你吃不香睡不好。”说着故意走了两步错棋。帖木儿恨得直咬牙,手一拂已将棋局拂乱,回身愤愤而去。可是只一会儿,帖木儿又端着一副檀木象棋跑来,叫嚣着道:“刚才那是小孩子玩的,巴都,你若是有本事就与我来下象棋!”巴都毫不示弱地道:“下就下,象棋你也不会讨到便宜的。”说着,两个人立刻摆好了棋,厮杀起来。帖木儿的象棋棋艺的确很高,但是巴都更高,他们从早上杀到晚上,帖木儿竟然一局未赢,他却越输越急,越急就越要下,越下也就越输。
巴都打定主意,不让帖木儿赢一回,他就是要让帖木儿自己生气,就是喜欢看他生气的模样,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初学棋时的样子。
忽雷走了进来,帖木儿没有注意,但巴都却知道,他只装作没有看到。忽雷看了看冥思苦想的帖木儿,苦笑着摇了摇头,来到窗前,拿起了巴都所写的一张字,禁不住念着:“怒发冲冠……”他放下这张字,又拿起了另一张纸,不由怔了一下,又念道:“寄红箫……”还没有等到他再念第四个字,巴都一跃而起,从他手中夺下了那副画,折了折放在了怀里。
“这画上的人是你的心上人吗?”忽雷问道。
巴都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帖木儿这才发现王爷的到来,连忙起身下拜。
忽雷点了点头,摆了摆手道:“你们继续下棋吧!”说着走了出去。对他来说,巴都能和帖木儿下棋,这就是一个好兆头。
见忽雷走了,巴都却将棋盘一拂,道:“我不陪你玩了,你去找别人下吧,等你觉得能够胜我的时候再来找我。”说着,径直往床上一躺,不再理会帖木儿。
帖木儿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只得收起棋具,悻悻而去。
夜已悄悄地降临,巴都一跃而起,听了听动静,门外的士兵还在走动,鼓敲一更。他又等了等,收拾了一番,这才悄悄打开门,两个士兵正在长廊上叽叽地说着什么,帖木儿还没有回来。巴都一闪身已出了房,顺手将门带上,毫无声息。那两个士兵还在闲聊,根本没有抬头,巴都暗喜,跃身上了房,远远看见帖木儿领着一队士兵穿过灯火通明的庭院走了过来。巴都连忙几个纵跃,已去得远了,心里幸灾乐祸:“这一回看看忽雷怎样来惩罚你吧!”
巴都对这座王府虽不十分熟悉,但也知道大概,径直往马厩而去,他舍不得自己那匹骑了很长时间的白马。
更鼓已经敲了两下,王府中逐渐安静了下来,一条黑影突然在巴都眼前一晃而过,巴都一怔,这是一位夜行客,在房顶上蹿来跳去,不知来这里干什么。当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忘了去马厩,跟踪着这位黑衣蒙面人而来。
这黑衣人显然对王府有所了解,径直奔向了忽雷的书房,这是王府的心脏位置,卫兵保护得极其严密。巴都也追踪而至,却失去了黑衣人的影子,他正在寻找,就见帖木儿急急赶了来。帖木儿一定已经发现了他的逃走,生怕祸及自身,所以赶着来向王爷报信的,巴都这样地想着。
巴都很想看一看忽雷是怎么训斥帖木儿的,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去偷听一番也好。想着他悄身而入,忽然发现那位失踪的黑衣人正伏在书房的门口的梁上,往里面偷窥着,手从身后正掣出了一把细长的剑。
“他要行刺忽雷!”巴都马上明白了过来,心头不由一跳,虽说他不愿意做忽雷的儿子,可是也并不愿意忽雷死。忽雷和帖木儿正急匆匆地要从屋里出来,只要一迈过门槛,那刺客的剑一定会准确无误地刺入他的身体,巴都不敢再想象,也再看不下去了,他顺手拾起一块小石子打了出去。
那石子“当”的一声打在了门口的廊柱上,忽雷和帖木儿一齐抬起头,同时看到了那个隐伏的黑衣人,两个人的反应极快,齐齐向屋里退去,里面传出帖木儿的大喝:“有刺客!”而那个黑衣蒙面人的动作也极快,当即发作,如雄鹰展翅一样从梁上飞扑入了屋内,屋里传出了激烈的打斗声。而这时,士兵们也从四面八方涌了进来。
巴都刚一靠近,就见黑衣人从里面退了出来,帖木儿和忽雷齐齐追出。不知怎的,看到忽雷安然无事,巴都一颗悬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隐身在了暗处并不现身。
那刺客没有想到王府里还会有如此的高手,被帖木儿的刀逼得连连后退,知道今夜再无机会下手了,又生怕士兵们围上来,他一招化开帖木儿的刀后,纵身上房,往北投去。
“快追!”帖木儿大顺着,带领那些士兵追了下去,一时间王府内外锣鼓齐响,灯火齐明,人声喊成了一片。
巴都只几个纵跃已在房顶上赶上了这名黑衣蒙面人,这个人的腿一定是受了伤,跑得有些吃力。不等巴都靠近,黑衣人已经感觉到了,回身一剑直刺巴都的心脏,巴都连忙躲开。这个人连施辣手,一套剑法凌厉凶狠,巴都几次显些被逼下了房。
“在那里,那里有两个人。”下面的士兵们喊了起来。
这黑衣人有些惊慌,稍一迟缓,已被巴都捉住了手腕,两个人靠得很近,巴都顺势一抓,已扯下了她的面巾,两个人几乎要脸贴着脸了。“是你?”“你?”他们同时惊叫出来,巴都这才看清这个刺客就是他日思夜想的过路人――李红萧。
“放箭!快放箭!”有人在下面喊着,一时间,箭矢象雨一样射了过来。巴都紧紧抱住红萧,就势滚倒,但还是慢了一步,一支箭嗖地一声已钉在了他的背上,他为红箫挡了一箭。
“别放箭!”忽雷在底下大声命令着,他已认出了与刺客过招的正是巴都。
“快走!”巴都低声喝着,就势将红箫向墙外抛去,而自己却忍着剧痛,故意向那些正要追赶的士兵们滚落。李红箫借力腾空而起,上了王府高高的围墙,但并没有马上离去,回过头去却见巴都掉下房顶,撞倒了一大片人。
帖木儿象豹子一样已扑到了墙脚,巴都正倒在他的怀里,帖木儿愣了愣,丢开也不日,抱着也不是,左右为难。红箫犹豫了一下,还是跳了出去。帖木儿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刺客就这么逃走,他也知道,救护鲜血淋漓的小王子才是当务之急。
第六章 是非难断(三)
更新时间:2008-07-30
巴都中的是一支毒箭,宁夏王府侍卫的箭都是带毒的,但巴都却觉得庆幸,这支箭没有射到红箫的身上,不然就算她能逃出王府,生存的机率也很渺茫。
忽雷总算可以放心了,巴都在一个月内伤不会好,就不会再离开他。同时他也感到了欣慰,看来他这个儿子对他还是有感情的,那夜向他报警的显然就是巴都,要不是巴都的那枚石子,只怕他早已命归黄泉了,而巴都也是为了他而去追赶刺客,这才被乱箭射伤的。
大夫在为巴都做手术的时候脱光了他的衣服,当看到巴都浑身的伤疤时,忽雷禁不住落了泪,他只觉得阵阵心痛,如果没有经历过许多磨难和痛苦,这个孩子不会是这个样子的,看来他的确是一个坚强的人,忽雷也终于明白了巴都之所以如此倔强的原因。忽雷更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子了,如果当初他坚定一些,强硬一点,他可以将巴都留在身边,巴都一定不会有那么多的伤痛。
脱里不哥从大都回来了,元帝铁穆耳听说小时候和自己最要好的小堂弟已经回来了,大为高兴,封巴都为鄂尔多斯王,并将富庶的河套地区与贺兰山外的巴彦淖尔草原赐封给了他,这些地方忽雷早已垂涎三尺,如今终于如愿以偿。铁穆耳汗名誉上是赐封给他的儿子,实际上与赐与他有什么区别,所以他马上派出亲信去那里接收土地。
脱里不哥一回来就听说了王府里所发生的一切,连忙来看望巴都。巴都已经能够坐在床上了,不过睡觉时还总要趴着。
对于脱里不哥,巴都却有一种比忽雷还要亲的感情,在童年里,脱里不哥在不知不觉中,弥补了忽雷没有尽职的父爱,所以当脱里不哥一进门,巴都立刻坐了起来。
阿兰郡主与帖木儿已经在了房中,但巴都对他们却是爱理不理,这时他们见到脱里不哥进来,他们自觉地退了出去。
“叔叔,你回来了!”巴都问候了一句,脱里不哥却觉得心头份外得温暖,早已将黄河边初遇时的不快忘得一干二净,连忙走到床头,心痛地抱住了他,激动地道:“巴都,我以为你已把我忘了。”
巴都不好意思地笑道:“叔叔不要见怪,那天我心情不好,还要请你原谅呢!”
脱里不哥松开了巴都,也笑了笑道:“哪里,看到你回来了,我还不知道该怎么样高兴呢!”
两个人就象是久未相见的父子一样互诉离别的思念,倒是极富有亲情,忽雷站在门外心中涌着酸酸的醋意,他儿子如果能对自己有如这般,他便是不作王爷也愿意。
谈了半天,脱里不哥终于开口问道:“我一回来就听说了你的事,就算王爷当年对你不好,他总是你爹呀?你怎么能那样得对待他呢?”
巴都沉默着低下头,没有开口。
脱里不哥知道他在听,又接着道:“你娘的事我和你一样不知道,那时我还在京城到处找你。在我初听到的时候,也是和你一样地伤心,但是你不要怨恨你爹,他没有做错什么,他也是和你一样地爱你娘,你要相信我,我不会骗你。再说这件事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你爹也痛苦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把你盼回来,谁知你却要离开他,你已经把他的心伤透了,也让我伤透了心,你这是为什么呢?”
“我……”巴都抬起了头想说什么,可是一眼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忽雷的影子,他又把话忍住了,知道脱里不哥是在为忽雷作说客。他倒是有心告诉他自己的心结不是这个,而是另外一件事,此时也不愿再提出来了,于是又低下头,沉默起来。
脱里不哥等了半天,见他并不说话,有些失望,还是问道:“巴都,我相信你还是对你爹有感情的,只是有些怨恨罢了,不然,在那个刺客要行刺王爷的时候,你也不会发出警告了。”
巴都无言以对,那一夜的那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反正他下意识地做了他认为是不错的事,最其马他可以对得起忽雷曾经对他有过的养育之恩。
“那个刺客我们已经派人调查过了,她是西夏国的遗孤,西夏王室至今还残留了许多妄想复国的人,这些人都是乱党,几年前他们起来造反,但是被我们剿灭了,只有几个漏网之鱼而已。”脱里不哥说着又问道:“巴都,那夜你和那个刺客近身搏战,你还扯下了他的罩巾,你看清楚他的脸了吗?”
巴都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那样就好。”脱里不哥道:“我听王爷说,你写字画画都不错,你应该把那个刺客的相貌画下来,我们就可以很容易抓到他了。”
“不!”巴都十分坚定地拒绝,道:“不!我不会这么做的。”
“为什么?”脱里不哥惊讶地问。
巴都瞟了一眼门外的忽雷,虽有些愧疚,还是道:“这里本来就是他们的国家,是你们消灭了他们,占了他们的地方,又要对他们赶尽杀绝,你们难道不觉得这么做太残忍了吗?”
脱里不哥怔了怔,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摇了摇头,叹道:“看来你在南人中间呆得太久了,你的想法也变成了他们的一样。”
“难道我说得不对吗?”巴都不服地道。
脱里不哥点了点头,由衷地道:“不错,在许多人看来,你的话也不无道理,可是你不要忘了,你自己也是蒙古人。”
巴都愣住了,他内心中从来也没有把自己当成过蒙古人。
只听脱里不哥还在说道:“你既然接受的是汉人的传统,更应该知道汉人的那句古话:成者王侯败者贼,你为宋、金、夏叫屈,可是被他们所灭掉的南唐北汉、契丹大辽、甘州回鹘呢?那些国家又该向谁去叫屈呢?你应该比我更懂汉人的历史,难道汉人就没有镇压过别的人吗?就是汉人自己还经常自相残杀,他们就不残忍吗?”
巴都再次沉默了,脱里不哥的话也很有道理,似乎比他的道理还要足。他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就是不愿意去面对忽雷。
“我们蒙古人才是最伟大的,是我们统一了整个中国,结束了战乱,这是老天对我们的恩宠,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家,就象他们保护他们的国家一样。”脱里不哥说着又拍着他的头道:“巴都,你要以你是蒙古人、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而感到自豪。这个宁夏将来也是你的,所以你应该好好地学一学作一个真正的蒙古人。”
巴都无言以答,他的心里却在自问着:“赵去恶呀赵去恶,你是蒙古人的巴都,还是汉人的赵去恶呢?你到底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呢?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是选作蒙古人还是汉人呢。”
脱里不哥走了,却给巴都带来了一个新的烦恼。
第六章 是非难断(四)
更新时间:2008-07-30
阿兰郡主一回到屋中,就被人扣住了咽喉,她一抬头就看到了王小西笑嘻嘻的脸。
“又是你!”阿兰反而镇定了下来,问道:“你又跑来做什么?”
王小西顺手点了她的一处||穴道,笑道:“我想你,所以就跑了来。”
阿兰的脸红成了云,骂道:“你不要脸。”
“我本来就是个小贼,当然不要脸。”王小西用一根指头故意调戏般地摸着她的脸笑道:“不过,你最好别惹我生气,不然,采花贼我也是作得来的哟。”
“你……”阿兰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帖木儿的呼唤:“阿兰!阿兰!”,他叫着向这里走来。
王小西吓了一跳,连忙吹灭了灯,搂住阿兰一跃躺在了床上,将被子盖在了两个人的身上,藏住身形。
帖木儿已经到了门口,敲起了门。
“告诉他你已经睡了,叫他走。”王小西恶狠狠地低声命令着,手依然不离阿兰的咽喉。
“我睡了,有事明天再说,你走吧!”阿兰只好这样告诉帖木儿。
帖木儿有些失望,只好道:“阿兰,你不是说今夜和我一起去陪你大哥吗?”
“我不去了。”阿兰道。
帖木儿还是等了良久,才怅怅地道:“好吧,我一个人去吧。”脚步声渐渐远了,他已经走了。
王小西长长地出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把阿兰搂在了怀里,一股沁人的兰花香味让他心醉。阿兰的身体是这样得轻柔,她的脸就贴着自己的脸,她的脸是那样得热,她的整个身体都在颤抖。王小西不由得心跳起来,他也骚动了,猛地便吻住了阿兰的嘴唇。阿兰挣扎着,却无法挣脱王小西强有力的臂膀,王小西的吻是这样得狂热,这样野蛮,她已经不能拒绝了,已经无法抗拒了,她到底是一个怀春的少女,于是她接受了,就象第一次那样地接受了,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她还以了他同样热烈的吻……
外面的更鼓敲了两下,王小西蓦然被惊醒,一把推开了阿兰,只觉得面红耳赤,呼呼地喘着粗气,阿兰也是如此,好在黑暗中谁也看不清对方的脸,少了一份尴尬。
经过良久的沉默,王小西才渐渐平静下来,暗骂着自己无耻,想起了自己的正事,故意又装作凶狠的样子,道:“你如果不听我的话,我还要把你强Jian了。”可是这话说出来已是这般得无力,让人一听就仿佛是戏谑一般。
阿兰的心跳得更厉害了,她并不在意王小西的威胁,还在回想刚才那让人消魂的吻。
“我来问你,上回跟我一齐进来的人在哪里?是不是他刺杀王爷未遂?”王小西问道,他一直担心着赵去恶的安危,一听到王府里有刺客的事,便再也坐不住了,一顾一切地闯了进来。
阿兰怔了怔,问道:“你说得是我大哥吗?”
“你大哥?”王小西愣住了,道:“你说谁是你大哥?”
“就是你带进来的那个朋友啊。”阿兰告诉他。
“你认他是你大哥?”王小西笑了起来,心道:“这个郡主真蠢,认错我是他大哥,又将赵老弟认作大哥,是不是想大哥想疯了。嗯,也许赵老弟和我一样在骗她,且先问一问下落再说。”于是道:“他如今怎么样了?”
阿兰叹了口气,道:“他被士兵们乱箭射伤了,现在还在屋里躺着呢。”
“原来如此。”王小西这才放下心来,暗道:“看来赵老弟和那个刺客之间还有瓜葛,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不行,我必须将他救出去。”想着他已经有了主意。
王小西用一把匕首抵在了阿兰的身后,这一回是真刀,不是笔,可是阿兰却一点儿也不害怕,她知道王小西不会伤害自己的,只是又和她在做着什么恶作剧。她不想反抗,她倒要看一看这个坏透透的小贼到底要干什么。
他们来到了巴都的门外,为了能让巴都休息好,王爷并没有再派卫兵在这里来回巡逻,因为他无须提心巴都会再跑掉。不过帖木儿却被派来守护巴都,巴都的床在内房,帖木儿的床就架在外房,每天夜里,两个人都是睡在同一间屋子里。
帖木儿还没有睡下,听到阿兰的敲门声,很是奇怪,问道:“阿兰,你不是说不来了吗?”
阿兰道:“我改变了主意。”
帖木儿打开了房门,猛觉得自己的云门一麻,半边的身子已经无法动弹了,还不等他明白过来,王小西又点中了他的哑||穴,连他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
王小西大大方方地走进了内室,巴都正睁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他笑呢。不等王小西开口,他先开了口:“我就知道你不会这么够意思,丢下我不管。”
王小西走过来也开着玩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就知道你一定是个笨蛋,逃不出王府的。怎么样,你的伤要不要紧?”
巴都摇了摇头,道:“没事,还死不了。不过伤在我身上倒没有什么,如果是伤在了你的身上,只怕你已经没有命了。”
“行了行了,你别跟我装硬汉了。”王小西讽刺着,又道:“你能不能走?”
巴都道:“我若能走,还会在这里躺着吗?”
王小西苦笑着摇了摇头,道:“看来只好我这个大哥来背你了。”说着掀开了他的背子,却故意捂着鼻子,道:“唔,真骚,你小子一定是尿了床。”
巴都气道:“你不要胡说了,这都是崭新的被褥,暖和着呢。”
两个人手忙脚乱地穿好衣服,阿兰倚在门口,讶然地望着他们,这才明白王小西是在帮助巴都逃跑。
“我的刀。”巴都喊着,王小西递给了刀。“我的剑囊。”王小西又递给了剑囊。“还有我的那张画。”巴都叫道。王小西愣了愣,拾起桌上的画禁不住打开来,不由得赞道:“哇,好美呀!是你的恋人吗?”巴都恼道:“你别乱问了,快点,莫让人知觉了。”王小西将画折好递给巴都,巴都把它放入了剑囊中,又在里面摸了摸,金雕牌、钱袋、匕首都在,他放心地挂在身上,这才招呼道:“好了,你背着我。”
王小西背起了巴都,又不由得骂道:“你小子是不是属猪的,吃得这么胖,这么重。”
巴都却道:“你一定是属老鼠的,怎么一点儿力气都没有。”
“谁说我属鼠?我是属牛的,力气大着呢。”王小西不服气地道。
两个人一边半着嘴,一边已到了门口。“哥!”阿兰在后面叫了一声,两个人同时回过头,阿兰叫道:“哥,你不能就这么走。”
王小西道:“小子,她真把你当成了她哥哥了。”
巴都并不理会他,对阿兰道:“阿兰,你能不能帮帮我的忙,去把我的马牵出来?”
阿兰怔了怔,道:“你真得要走了吗?”
巴都肯定地点了点头,道:“我不喜欢被人关在这里,你放心,我会回来看你的。”
“可是你也应该和……”
“不用!”巴都打断了她的话,他知道阿兰是要他和忽雷说去,他肯定地道:“他不会同意的,我需要的是自由,而且我也想在外面好好想一想。麻烦你去和他说一声,就说我走了。”
阿兰犹豫了半晌,终于悲伤地点了点头。
王小西不明白赵去恶说得是什么,他知道赵去恶现在是不会告诉他的。他背着巴都象作贼一样左蹿右跳着躲过巡逻的士兵,好在他对出去的路已经熟悉,并没有费很大的功夫就来到了西偏门。阿兰已经牵出白龙马,打开了大门。一看到白龙马,巴都便感到了阵阵的欢娱,就象是雄鹰了天,蛟龙入了海,猛虎进了山一般。
巴都和王小西同时坐在了马上,巴都还是忍不住告诉着阿兰:“阿兰,你跟我向王爷道个歉,就说我对不起他,辜负了他的期望。”
阿兰点了点头,却交给他一支令箭,道:“这是帖木儿的令箭,没有它你们是出不了城的。”
王小西不由得酸酸地道:“真看不出来,你才作好的大哥几天,她对你就这么关心。”
巴都只是一笑,并不多作解释。
阿兰却转过头问着王小西:“你们要去哪里,能告诉我吗?”
王小西白了他一眼,警惕地道:“怎么,你要反悔了吗,你想去向王爷告秘?”
“我若反悔,就不会帮你们逃跑。”阿兰道。
“我才不信呢。”王小西说着已拨转了马,可是又有些于心不忍,还是回过头来告诉她:“好吧,看在我们曾经那个了的份上,我就告诉你,将来你若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就到沙州野马川来找我吧!”说着已打马出了王府的偏门。
巴都在马上不解地问着:“你们都那个是什么意思?”
王小西诡秘地一笑,道:“那个就是那个呗。”
出乎脱里不哥与帖木儿的意料之外,当忽雷听说巴都逃走了以后,他并没有动怒,反而是无限的悲哀,长叹一声:“该我得到的,总该我得到;不该我得到的,也强求不得。”说着,泪珠不由得滚滚而落,好在他是背对着他们,别人看不见。
脱里不哥知道忽雷的痛苦,他的心何尝不是在痛苦,只能安慰着:“王爷,巴都王子也许想开了的时候会回来的,这里到底还是他的家。”
“但愿如此吧。”忽雷答着,也这样地希望着。
外第七章 意外良缘(一)
更新时间:2008-07-30
野马川位于沙州之南的祁连山中,是一处形势险要的山间盆地,因为地形复杂,官兵难已攻入,所以这里十几年前就啸聚了一批盗贼,他们以此为据点,掳掠经过河西的商队。宁夏王曾派兵围剿了几次,都无功而返。这些盗贼愈加猖狂,竟大大方方地在敦煌城南建了座党河城,凡是要过河西的商队都要到此交纳一定数量的安全费,才可以太太平平地过去,否则只怕在半道上就人财两空了。
巴都早就听说过河西有一个野马川,可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群马贼的头目竟然是一位只有二十三岁的妙龄女郎,而且还是王小西的姊姊,名字叫做王东儿。一直到后来,巴都才知道这群盗贼的前身,原来是大金国的一群残兵。
王小西的父亲原是山东莱州人,青年入仕,在大金国担任临洮太守,蒙古军攻破了临洮城,他率领残余的败兵西退,经过青海到达了沙州,曾经夺下过敦煌城,又被蒙古军击败,退入了祁连山中作了响马,并娶妻生子,以野马川为营建立了山寨。
王东儿就是从父亲手里接过的山寨,王小西却宁愿单人独骑的在外面作独行大盗。
王小西带着巴都穿过戈壁和沙漠,进入了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中,来到了野马川。巴都的身体还未完全复员,又经过了长途跋涉,一到这里便病倒了下来,幸亏王东儿细心地照料,才逐渐好了起来。一个多月已经过去了,巴都住在野马川,王东儿对他关怀备至,与众不同。巴都也感到了什么,但是客住于此,也不好回绝。
这一日,王小西兴冲冲地找到了巴都,却问了他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赵老弟,你我如今也算是知己朋友了,可是我对你还是一无所知呢。”
巴都警惕地问:“你要知道我些什么?”
王小西掰着手指头道:“比如说我还不知道你家里有没有老婆,父母在不在,你的经历又如何,你到底来宁夏做什么,你学得是哪门哪派的武艺,你的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巴都道:“你一口气问了我这么多,我该从哪里答起呢?”
王小西想了想,道:“好吧,你先说你家里有没有老婆?”
巴都道:“我跟你一样无牵无挂,哪里人老婆。”
“太好了!”王小西不由得叫了起来。
巴都一愣,不解地问:“我没有老婆,你高兴什么?”
“哦,没……没什么。”王小西眨了眨眼睛,神秘地笑着,又问道:“你父母呢?”
“父母?”巴都凄凄一笑道:“我的母亲已经过世了,可怜的是我连谁是我的父母都搞不明白。”
“这没什么,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你出生的时候正是大宋亡国之期,处处家破人散,哪里都是逃难的人,许多人和你一样自小就与父母离散了。”王小西深有感触地安慰着,又问:“那你的经历又如何呢?”
“我的经历?”巴都想了想,道:“我一直跟着我的师父在江南一带生活,在杭州我也算小有名气,谁人不知道‘江南一把刀,披风斩魔妖,若有不平事,去找少年赵!’,实话告诉你,我就是这两年在港南名声雀跃的披风刀客赵去恶。”
王小西睁大了眼睛,赞道:“原来老弟是这么厉害的人物,还有这么一首诗,难怪叫做赵去恶呢!想来你一定真是很有名气,一定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侠客了,只是我也算是西北的英雄,怎么就没有听说过呢?”
巴都明知道他在嘲笑自己,也不以为然,只是道:“你们这里和我们那里远隔千山万水,王兄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没有听说也是很正常的。”
“是这样。”王小西点了点头,心中好笑,又问道:“那你到宁夏来干什么?”
巴都有些伤感,还是如实相告:“我的母亲死在了宁夏,我是希望能找到她的骨灰,带回杭州故乡。”
“原来是这样。”王小西恍然大悟,有些同情地又问:“那么你找到了吗?”
巴都苦笑着摇了摇头,但是非常坚定地道:“我一定会找到的,一定会带她回江南去。”
“你学得又是哪门哪派的武艺呢?”王小西又问。
巴都却反问着:“你我在一起这么久,你也算是西北的英雄,难道一点也看不出来吗?”
王小西尴尬地搔了搔头,道:“我从来没有去过中原,处在这西北荒凉之地,当然是孤陋寡闻,我看了你这么多日子,也没有看出你是何门何派,但你一定不是少林派,也不是武当派,更不会是天山派的人。”
巴都笑道:“我当然不是。我的师父自称是天目散人,我想我应该算是天目山派的人吧。”
“天目山派?”王小西愣了愣,道“我怎么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个门派。”
巴都道:“我师父曾是大宋的宫廷侍卫长,他的武艺属于家传,你当然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过了。”
“是这样。”王小西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的下一步打算是什么呢?”
巴都道:“下一步?下一步还能干什么?我当然是找回母亲的遗骨,带她回江南,再也不到这里来了。”
王小西愣了愣,忙劝道:“老弟呀,我们这里不也是很好吗?你便留下来,在此成家立业不行吗?”
巴都苦笑一声,只是不答,心里暗道:“你哪知我心中的苦。”
第二天,王小西笑着又来找到巴都,一见面就问道:“赵老弟,你觉得我们这个野马川怎么样?”
“很好哇!”巴都道。
“你住在这里习惯不习惯?”王小西又问。
巴都道:“我本来就是一个飘泊无定的浪子,早已习惯了随遇而安,又哪来得习惯不习惯。”
“这样就好。”王小西说着,欲言又止。
看着他吞吞吐吐的样子,巴都不耐烦起来,道:“你是不是吃错了药?往日里你可是个十分爽快的人,今日怎么这样得肉肉乎乎?你有什么事尽管说来就是了,这样得拐弯抹角的我不习惯。”
王小西尴尬地一笑,道:“你说我姐姐长得好不好看?”
巴都怔了一下,马上明白了过来,不由得有些面红耳赤,但他还是点了点头,道:“好看,你姐姐是我在河西很少见得到的大美人。”
王小西乐得嘴快合不拢了,故意问道:“那我把她嫁给你怎么样?”
巴都的脸更红了,结结巴巴的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你别以为我姐姐是没有人要的哦?她可是很挑剔的哟,不然早在几年前就嫁人了。”王小西告诉巴都道:“我姐姐挑了很多人,才看中了你,你的武功又好,文采也不错,长得这么漂亮,又如此得强壮,不象我这么样瘦不经风的,你可是在我们河要少有的美男子,我姐姐从一开始看到你就喜欢得不得了,你可别推啊,我把你带来原来也是想好了要你作的的姐夫的,我可是吃着亏呢,我比你大,还要管你叫姐夫。”
“原来他是怀着这样的心思,难怪他对我如此殷勤。”巴都心里想着,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如果他心里没有别人,这说不得也是一桩好事,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不行不行!”他连声地道:“这怎么可以,你姐比我大四岁,我和你一样,是把她当成了我的姐姐,从来也没有过那种念头。”
“你是在嫌我姐姐老吗?”王小西板起了脸。
巴都哭笑不得,只得道:“不是不是,你不要误会,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我和她不合适。”
“怎么个不合适?你倒说说看,是她配不上你,还是你配不上她?”王小西不依不饶,非要问一个明白。
巴都知道现在越是解释越是麻烦,倒不如实话实说,于是道:“你别着恼,我不是那个意思,其实你姐姐也是河西最好的女子,可是我已经有了心上人,此心已有所寄,不敢对你相瞒。”
王小西一怔,忽然想了起来,问道:“可是( 八部传奇 http://www.xlawen.org/kan/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