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第一权臣 > 重生第一权臣 第 27 部分阅读

第 27 部分阅读

    族子弟,也只是个都督,手里的权势还有限了些。若是皇帝能有李景若这般胸襟气度,那可真是……不能再想了,再想就是大逆不道了。

    李景若在他身后叫住他:“你的这些举措和政令,也要三五年才能看到成效。京里的那些人,未必还肯放你在嘉州逍遥三五年,你劳心劳力做这些,当真值得吗?”

    高展明道:“你不是以我的名义命名了那些书院和医馆吗?”

    李景若说的这些,他心里其实也都明白。如今他身在嘉州,不愿去想朝廷上的那些烦心事,可是不想,不代表不存在。等到他立下一些功绩,或是高赵两家的斗争更加厉害了,怕是高嫱就要召他回京了。他现在还是个县令,越权做了这些事,虽说是他的功劳,可是旁人未必知晓,最终领功的还是他的顶头上司们,比如李景若,比如刘汝康。这些也是他们肯大力扶持他的原因。但是李景若用他的名义命名书院和医馆,事情就不一样了。大字招牌挂在那里,几年几十年流传下去,最后谁也不会记得当年嘉州府的太守和蜀地的都督是什么人,却都知道自己是君亮书院出来的学徒,以后那些人若能入了士,也都要自称是高展明的门生。李景若对他的心意,他不能不领情。

    高展明道:“往后的事,往后再说吧,做好眼前的才是最要紧的。”

    李景若笑道:“我亦是这么想的。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眼下能抓住的,才是该抓的。夫人,你什么时候给我……”

    没等他把暖床二字说出来,高展明箭步冲进了房间,用力把门关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加速升级,然后准备展开高家和赵家副本了

    第七十七章

    高展明要花钱,就也得挣钱,不然现有的银子花完了是小事,后续的银子接不上,做了一半的工程只能半途而废,那可就是大事了。

    要怎么挣钱,可让高展明有些犯难了。他在京城的时候,能够自己开产业赚钱,还是因为他有高家的老本。从唐乾那里吐出来的一大笔银子为他提供了老本,还有高家这棵大树和高太后这个靠山给他的依仗,他自己再动点脑筋,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齐了,不愁赚不到银子。可这里是嘉州府,情况和京城里不太一样,而且他要做的不是想着怎么给自己张罗银子,而是想法子给官府赚钱。

    李景若虽然说到做到,让他放手去干,但是三不五时就拿着官府的账本在他面前装可怜。其实李都督倒不是心疼这些个银子,襄城及其属地那么富庶,蜀地给他进贡的银子对他而言也就是个添头,何况花的是官府的银子不是他自己的。他在高展明面前装装可怜,无非是日子过得太闲了,把逗弄高展明当成一个消遣,若能换点吃豆腐的机会,就算是赚了。

    高展明心烦意乱之下,就上街去闲逛。

    老百姓们在街上看见高展明,不想从前那么激动了,但还是都很友好地向高展明打招呼:“高大人好。”“高县令,这是要去哪儿啊?”“高大人,有空来我这里坐会儿呗。”

    高展明一一礼貌地回应,然后逛到了市集。

    此时正是正午,市集上不算太热闹,小商小贩们悠闲地聚在一起闲谈,还有人带了马吊牌来凑在摊子前玩牌。

    高展明走进去,人们纷纷向他打招呼:“高县令,来点鸡蛋?今早上家里的老母鸡刚下的!”

    “高大人,送你点辣子?”

    高展明笑道:“不用,我不缺什么,我就看看。”

    高展明这次是带着心事来的,他在市集上每个摊子前都晃了一圈,似乎没找到自己想要的,叹了口气,走了。

    身后的小贩们纷纷议论。

    “高大人这是怎么了?他什么都看了,却又什么都没买。”

    “是啊,他好像心情不太好。要不我给他送点鸡蛋。”

    “省了吧,高大人下过令了,谁也不准再给他送东西,要不然罪同贿赂呢!”

    “唉,高大人可真是个好官啊!可惜不喜欢姑娘,我家小妞相貌品行哪哪都好,要是有伺候高大人也算她三生修来的福气了……”

    高展明出了集市,漫无目的地闲逛。

    很快,他就走到了一家票号门口。

    票号里不停有人进进出出,高展明抬头看了眼票行,匾额上写着一个杨字,看来这家票号是前嘉州府首富杨方的产业了。之所以说前首富,因为去年屯粮食的事情他在高展明手里狠狠吃了一个大亏,亏了半数身家,至今粮仓里还屯着很多粮食没有销完。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炒粮食亏了个底儿掉,但杨方依旧是嘉州府的富人,手下还有不少产业。这一年他想着法儿敛财,还是赚回来一些的。

    高展明在票号的门口站了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个老翁。那老翁看见高展明,忙向高展明点头哈腰:“高大人!”

    高展明看了眼他手里的单子,笑道:“你是来存钱的?”

    “嗨!”那老翁连连摆手,“存钱?存什么钱,哪有余钱往票号里存呐!我是来借钱的!”

    高展明微微蹙眉:“借钱?”

    “啊,借钱。”那老头愁眉苦脸地说,“这不是前两年遭了灾,邻里亲戚都没银子了,种地要钱买种子,只好到票号来借钱。”

    高展明问他:“从票号借钱,息钱几成?”

    想是被高展明问到了痛处,那老头脸上的更苦了,竖起几个指头:“半年三成利,一年六成。”

    高展明皱眉:这可算是高利了。

    那老头道:“高大人,也不瞒你说,咱们小老百姓,也没啥别的活计,就靠种田弄点粮食,半年的收成,扣去租金和税收,就去了三四成。这借的钱还得换利钱。往年也就罢了,剩点盈余,好歹能糊口过日子,可前两年遭了蝗灾,地里颗粒无收,这利滚利的,债都还不上,要不是去年冬天官府放了些粮,我这一把老骨头就要跳岷江去了。”

    高展明正想说什么,忽听背后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这不是高大人么?”

    高展明回头一看,哟呵,可巧了,来的居然是杨方。

    杨方平日里要是见到官僚,那都得赔笑讨好,毕竟他想发大财,还得靠着这些当官的们。可是看到高展明,他这新仇旧恨就往上涌。前阵子高展明和李景若创办了许多书院和孤儿所,找富商认捐,就曾派人来找过他。他知道这主意是高展明拿的,就死也不肯掏钱,非但如此,还不准那些个跟自己生意上有往来的商户掏钱,最后逼得官府不得不掏了多更的银子。

    因此他看着高展明,怎么也挤不出个恭维的笑容来,只能皮笑肉不笑:“高大人光临寒店,正是四壁生辉啊!不知高大人有何贵干?”

    高展明上下打量他,他这一身衣服都是上好的丝绸,油光满面,看来家底还殷厚得很。那老头见了杨方,似乎有些害怕,攥着票号里拿来的借据小步往后退,转身就想走,杨方眼尖地看见了他,高声道:“哟,这不是王老头么?你是来还钱的?”

    王老头只好停下脚步,转过身对着杨方点头哈腰地赔笑。

    杨方走上前,拿过他手里的借据看了眼,皱眉:“你是来借钱的?”

    王老头擦着汗赔笑:“是,是……”

    杨方皱眉,转身对手下道:“进去查查,是谁批给他的借款。”

    那手下得了命,走进票号去了。

    杨方冷冷地对高展明道:“高大人,我这儿还有些事要处理,就不招待了。高大人若是有什么事,请便。”

    高展明狐疑地看看王老头,又看看杨方,拱手道:“先告辞。”

    高展明走了,却没有走远,走开一条街,拐弯进了家茶馆,上了二楼,坐在能看见票号的窗口边上继续看。

    过了一会儿,从票号里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个脸色忐忑惶恐,杨方对着他连骂带踹,那个可怜的人被踢翻在地却不敢支声,王老头在一旁痛哭流涕,跪在地上扒着杨方的裤子,也被杨方一脚踹开了。

    高展明看得直皱眉,却忍着没动。

    过了一会儿,杨方的手下从王老头怀里抢走了什么东西,又把王老头手里的单子给撕了,一行人进了票号,剩下王老头一个人在原地抹眼泪。

    高展明终于下楼了。

    王老头从地上爬起来,抹着眼泪往回走,走过茶馆边上的时候,高展明把他拦了下来。

    王老头吓了一跳,忙擦干眼泪:“高大人,你不是走了么?”

    高展明把他拉到一条小巷子里,问:“刚才出了什么事?我都看到了。”

    他这一问,王老头潸然泪下:“高大人……唉!”

    高展明抽出一条丝巾,替王老头擦了擦眼泪,温声道:“你别急,慢慢说。”

    王老头哽咽着说:“杨家的票号虽然往外借银子,但是有个规矩,家里有十亩地的才能借。我们家人少,大儿子参军去了,就剩我一把老骨头和小儿子能种地,就租了八亩田,多了也管不过来。票号里的小陆看我可怜,还是批了我的借款。我年初的时候就问杨家票号借了钱,原本收成到了,是能还上的,可是四月的时候老婆子突然生病去了,丧葬费用就花了不少,这钱就还不上了。今年秋收,我只能还出本钱,但家里租的田还得种,要买种子,牛车也要换了,所以我还得再借。今天不巧,碰上杨掌柜亲自来查账,知道小陆又批了我的借款,方才把小陆也给打了一顿,把借的银子又给拿回去了,不肯再让我贷了。”

    嘉州府地处西南,这里的地一年两熟,春天种了一波,秋天收了,还能再种上新的。

    王老头突然给高展明跪下,老泪纵横:“高大人,求你替我去给杨老板美言几句,只要能借我银子,到了明年,我一定能连本带利还上的!这要是没钱,今年的地都中不了,我们一家老小可就得喝西北风去了!”

    高展明忙扶着他道:“快起来。”

    王老头不肯起来:“求求你了!”

    高展明犯了难。王老头让他去求杨方,这事儿可不成,这是人家票号里订的规矩,他一句话要人家坏规矩,这算什么事?拿出官架子来压人,就更不成了。

    高展明问道:“这全嘉州府,就杨家一家票号?你不能再管别家借?”

    王老头道:“几家大票号都是杨家的,我家这个情况,换了其他票号也一样借不到钱。”

    高展明想了想,突然茅塞顿开,道:“成了成了,你也别求我,这事我肯定是办不成的,不过你别急,你先回去,我替你想想法子,你回去等消息就是。”

    王老头一惊:“高大人你借我银子?”

    高展明无奈:“总之你若信我,就先回去。我会想法子替你解决了。”

    王老头听了高展明的保证,擦干了眼泪,千恩万谢,回去了。

    高展明先去了一趟官府,找到王司曹,道:“你去给我查查,杨方家里,还有嘉州府的几家大户人家,平日做的都是什么营生。”

    王司曹一惊:“杨方犯法了?”

    高展明道:“那倒没有。总之你别问那么多,先替我去查,我就是想了解一下嘉州府的情况。”

    王司曹得了令,立刻着人去办了。

    高展明从官府出来,便回府去了。

    高展明进了自己府邸的大门,走路的时候心不在焉的,李景若坐在院子里他都没瞧见,就顾着盯着自己的脚尖,嘴里念念有词。

    李景若看见高展明回来,居然连个招呼都没跟他打,嘴里嘀嘀咕咕不知在说什么,不由觉得好笑,凝神听了听,高展明嘴里念叨的居然是:“银子……银子……银子……”

    李景若被他逗笑了,跟在他身后,等他进了屋,跟了进去,把门关上,走上前轻轻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你这是想钱想疯了吧!”

    高展明转身看着他。

    李景若道:“你要是真这么缺钱,卖身换银也不是不行。”

    高展明不屑地嗤笑,找了张椅子坐下:“你又要提那四十两银子?”他指着自己的鼻子,“爷我就值四十两?你看我像是为了区区四十两就把自己给卖了的?”

    李景若若有所思道:“你是嫌价低了?那你开个价?”

    高展明撇嘴:“就怕你出不起。”

    李景若不语,只拿一双眼滴溜溜瞅着他瞧。

    高展明道:“得了,少拿我消遣,我跟你说,我想出了几个赚钱的法子,你要听听么?”

    李景若虽然油滑了些,可正经事却是从来不耽误的,高展明这么一说,他就搬了张凳子过来在高展明身边坐下。

    高展明理了理思路,道:“现在是官府缺钱,官府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民间的税收,想要充盈官府,就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提高民间的生产力,每年粮食的产量上去了,按比例抽税,官府的收入自然也就上去了。这第二条,生产力上不去,老百姓只能种出那么些稻谷,官府要多收钱,就是四个字——与民争利。”

    李景若点头:“不错。如今你建造水利设施,设立农政专署官员,修建道路,就是为了这第一条。事成之后,就能提高每亩地的产量,减少人力,加快物资运输。”之前高展明和李景若出游了半个月,考察了蜀地的不少蜀地。蜀地风景美,多山多水,但是对于百姓而言,这些未必是好处。山势险峻,路就难走,路难走,地方难以与外界交流沟通,除非土肥水美,能够自给自足,不然就要难免要落得贫困的境地。因此修路也是高展明和李景若急于要办的大计之一,只是官府实在拿不出更多银子了,朝廷也不可能给太多资助,此事只能暂且押后,等赚够了钱再说。

    高展明道:“是,可是此一条,见效太慢。就说我造水车,没有一年半载都造不成,又要调用无数工匠。造完之后,水车投入使用,兴许过个一两年两三年才能看出成效来。至于要收回本,又得花上七八年也未定。”

    李景若温声道:“这是大计,自然急不来。”

    高展明道:“我现在造车造路需要很多钱,不能不急。”

    李景若挑眉:“所以你在想,怎么与民争利?”

    高展明颔首:“对。最简单粗暴的法子,就是加税。不过蜀地刚刚经历了蝗灾,现在是修生养息的时候,此时增加苛捐杂税,百姓恐有怨声,再弄出几桩造反的案子来,我们这些官员也不用当了。”

    李景若饶有兴致地一只手托着腮,道:“那你想出什么好主意了?”

    高展明道:“法子确实想了几个。不过嘛……”

    李景若道:“不过要我帮你?所以你才跟我说?”

    高展明故作景仰地向李景若抱拳:“李都督果然聪慧,无人能及!”

    李景若圈起手指往他脑门上敲了一下:“得了吧,还学会花言巧语了。有话直说。”

    高展明肃颜,道:“把话在说白点,与民争利,那就是抢钱。穷人家的钱不能抢,抢的名不正言不顺,会遭人诟病。但是咱们可以抢富人的。要抢富人的,名头可就多了去了。”

    李景若用手指轻叩着桌面,露出了狡猾的笑容:“嗯,说来听听。”

    高展明道:“譬如盐业,酒业,矿业,因为利润高,物资少,朝廷不允许私营,由天家专门指派人经营,每年赚的盆满钵满,成为国库收入的一大支柱。说白了,这也是与民争利,此事若是放开了让百姓去做,多少百姓能够因此发家?不过这也是必须之举,有了钱,政府才能做更多造福百姓之事。我想,在这嘉州府里找几件赚钱的营生,不许百姓私营,必须由官府操纵,如此一来,收入也就多了。不过如此一来,那些商贾自然会有意见,也顾不得他们了。”

    李景若想了想,道:“趁着你开了医馆,可以讲行医……”

    “这不成。”高展明打断:“这项举措原本是为民谋利来着,若是提价,老百姓生了病治不起,岂不是死路一条?何况行医能赚多少钱!”

    “嗯。”李景若问道,“要说这嘉州府有什么全民都要用的,好像也只有马吊了。你打算让官府卖马吊牌吗?还是经营马吊馆?”

    高展明:“……”

    李景若哈哈大笑:“说正经的,那你有什么主意?”

    高展明道:“我刚出去逛了一圈,还真想出了一条——官府放贷。”

    李景若一惊:“官府放贷?这是又要往外掏银子?”

    高展明点头:“想要赚钱,无本生意门路太少。不过你听我说,放贷这事,回本快。嘉州府现在是一年两收,春天一收,秋天一收。等水车造好了,收成还能再加。放贷这事,回本快,播种的时候放出去银子,收成的时候就能收回来了,就半年,到明年开春,官府就能赚一笔。而且这也是一项利民的举措,百姓肯定拥戴。官府开的利钱比票号低,而且票号的门槛高,借贷有个最低的数目,有些家里田不多的老百姓根本不用借那么多钱,借的钱多了,还的利钱也高,咱们就不设门槛,一百文也借,三百文也借,积少成多。老百姓直接拿粮食来抵债就成。如此一来,利益被侵害的,不过就是那些高利放贷的票号掌柜。”

    李景若笑道:“就你最精明。你这般折腾几番,那些个大商贾们算是让你给得罪光了。”

    高展明笑道:“所以这不是要让李大都督出面了么。我已经让人去查,嘉州府最赚钱的营生有哪些,查到了,可行的,官府出面收了,反正也都得罪了,再把他们得罪的更彻底一些。当然,这是权宜之计,只怪现在嘉州府太穷。官府管得太多,对老百姓不是什么好事,捞够了钱,再把权放回去就是。”

    这些可不是件小事,以高展明目前的权势,他做不了那么多事,也得罪不起那么多人,还得让李景若出面。

    李景若却不动,懒洋洋地往椅子上一靠。高展明摸不清他是个什么心思,只好忐忑地等着他发话。

    过了好一会儿,见高展明有些坐不住了,李景若这才不慌不忙道:“夫人,这才过了多久,我这里子面子可就让你都给掏空了。”

    高展明只好讪笑。

    李景若道:“这些都算是我借你的。”

    高展明一怔。借给老百姓的,怎么算是他借的?不过李景若这么说,听意思应该是答应了,因此他欣喜地应道:“好,算我借你的。”

    李景若蓦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逼到高展明身前,两手支在他身边两侧的椅背上。如此一来,他与高展明就贴得极近了,高展明被他困在两臂之间,一动也不能动。

    李景若盯着高展明,眯了眯眼,眼中发出了危险的光芒:“你得先还利钱。”

    “哈?啊?”高展明有些发愣。利钱?

    李景若道:“做生意借了债,本钱可以慢慢还,但是利钱得先还,是不是这个道理?”

    高展明只好点头。他是经过商的,行商的要发家,本钱不够,就得去借,每年不用还本钱,却要还利钱,利钱比票号高,其实也就相当于是个分红。

    李景若松开一只手,抬起他的下巴,扳着他的脸左右打量:“我想你也还不上,以身抵债吧!”

    高展明还没来得及说话,李景若突然强势地吻了下来,舌头探入他口中搅动。高展明被吓傻了,下巴被李景若钳制着躲不了——虽然他也没想起要躲。

    李景若见高展明配合,攻势就更凶猛了,舌尖在他口中灵活地打着转,把他上下齿关舔了个遍。

    高展明也没想起要闭眼,愣愣地看着李景若。敢情这家伙来真的?

    好半晌,李景若终于从他口中退了出来,意犹未尽地舔舔嘴唇:“先收你半分利。”

    这才是半分?那十分的利得是什么?

    李景若满意地摸了摸高展明的脸,转身出去了。

    等门关上,高展明怔怔地摸了摸自己还残留着余温的嘴唇。过了好半晌,他才从嘴里憋出一句刘汝康常用的口头禅来:“格老子滴……”

    这算是赚了,还是亏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应白头、喵公主她妈的地雷

    其实我很想写李都督邪魅一笑:夫人啊,我一个二十好几的大好青年,每天自己一个人在房里手排,实在很憋屈啊!

    想想太破坏小攻英明神武的形象了,还是算了xddd

    第七十八章

    李景若平时做人的时候优哉游哉,可真办起事来,却是雷厉风行的。(《 href=〃www.lwen2.com〃 trget=〃_blnk〃》www.lwen2.com 平南文学网)没过几天,官府就放出了公文,开放百姓借贷,以庄稼成熟一季作为期限还贷。且借贷对于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政策,农户借贷,一季两成利,商户借贷,一年三成利,到季可以用粮食抵债。

    民间的票号放贷,一般不会借给太过贫穷的户主,因为他们必须要保证借贷人有还款的能力。而且票号放贷,最低也得贷上两吊铜钱,若不会他们的回报太低,耗费的人力时间值不回本来,如此一来,没有田地的百姓便是想要借银子租田翻身也借不到钱,只能越来越穷。有人只想借点周转的经费,并不用太多,被迫借了太多的银子就要还太多的利息,最后反而将自己的处境弄得更加艰难。

    高展明深知这些弊端,他此番让官府放债,除了是想让官府趁机赚些银子,也是真心想要造福百姓的。因此他花了几天的时间和李景若商量,最后把官府放贷的各项政策一一敲定。百姓借款,不设下限,即便是一文钱也能借。官府放贷的条件亦比民间的票号要低上几分,许多票号要求一户人家至少有十亩地或是几处庄子铺子,高展明只要求借贷人能够证明自己的收入能够还贷,不管是种田的打铁的锯木头的,什么都可以。

    当然,为了防止老百姓欠款不还,高展明也颁布了许多相关的政令。官府和普通票号相比,有个好处,便是手里有权,可以做更多的事,商户开的票号遭遇了欠钱不还的事,有些只能靠威胁打骂逼债,有些强迫借款人卖儿鬻女,除此之外,也没什么更好的法子。官府却不同。

    借贷虽然没有下限,却有个与总身家和劳动力相关的上限,漫天开价借银子的当然是不成的。凡有向官府借贷不还者,将被判刑,强制收编徭役,直到抵清自己的债务才可放行,且子孙三代都不可入士。当然,法令亦有通人情之处,若当真遇上了什么难事,譬如天灾水患,又譬如丧葬嫁娶,向官府提出申请和证明之后还款可延缓一季。若是连续两季欠债不还,那便将按照律法处置。

    公文颁布的那天,全嘉州府都轰动了,老百姓们纷纷围拢在官府前看热闹。

    “官府放贷?太好了,利钱比杨家的票号还少两成呢!这以后谁还去跟黑心的票号借钱啊!”

    “天啊,为什么公文不早点出来,我刚跟杨家票号贷了笔钱啊!”

    “不过官府的钱真的能随便借吗?我还真有点怕呢,你瞧瞧这下面的公文,若是还不上款,就要被抓去做徭役抵债,百年之内子孙都不能参加科考。”

    “把钱还上不就什么事都没了?你跟票号借钱,不一样得还钱么,这要是票号的钱还不上,那些老板们雇人三天两头拿着刀往你家里跑,命都不一定保得住。官府肯放贷,算是不错的了!”

    “太好了!今年空了两亩地想改种大豆,正好没钱批种子,我这就去跟官府借钱去!”

    一时间,外面老百姓的称赞声和质疑声,票号掌柜们的咒骂声织成一片。

    放贷的部门开启第一天,就有好一批老百姓来办理借贷,大多数人们还是个观望的态度。过了两天,放贷的部门越来越热闹,这会儿正巧赶上耕种的时节,老百姓今年的收成还没卖完就得种下新的食物了,银钱周转不开,就都来跟官府借贷,到了第三天,来借钱的人竟然突破了百户人家!

    李景若拿着官府放贷之后的账本回到府上,推门走进高展明的书房,一件高展明就忍不住啧声道:“高大人,你猜猜,今天又放出去多少银子?”

    高展明接过他手里的帐本看了一眼,道:“李都督再算算明年开春能收回来多少银子?”

    李景若一手撑桌:“夫人,我的私房钱都可都快被你掏出来补贴了。”

    高展明不急不缓道:“若真到了应急的时候,我这里也有些私房钱。”他离开京城已经快一年了,前阵子刘大把京城那些营生一年的账本给统了统,给高展明寄了一份。不得不说,高展明当日没有看错人,刘大果然是个得力的,他离开之后,刘大也把京城的生意操持的很好,盈利额虽然没有大幅度的增长,但每个月都很稳定。他若真有需要,抽调个万把两银子不成问题。

    李景若一双眼珠子滴溜溜在高展明身上转了一圈,展颜笑道:“夫人的体己钱,留着自己用吧。为夫辛辛苦苦赚点钱,不就是为了给夫人挥霍的么!”

    高展明从抽屉里抽出一张单子拍在桌上,上面记载着数项经营,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涵盖了,其中几项边上打着勾。高展明道:“这张单子上勾的是我觉得官府可以收来官营的产业,请李都督过目。”

    李景若接过他手里的单子浏览了一边,提起笔划去了几项,在“茶”上打了个圈:“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蜀地的茶大有前景可为,只要能吃下这一块,银子够花多少年!”

    高展明想了想,道:“上回从巫山带回来的云雾茶我很喜欢,茶就是种在高山上的好,蜀地别的不多,多的就是山。而且许多山上终年云雾缭绕,山泉水充盈,不必再建造水车从山下引水灌溉,的确是开垦茶田的好地方。山上一些原本收成不好的田,也可以试试改种茶苗,土壤和水都是现成的。”

    李景若颔首:“没错。此事成本也不算高,先找几处试点,引些茶苗来种,种田的人也不怕缺,之前抓了一大批流寇盗匪,因不好管理,全送去做徭役了,可以把他们征集过来种地,以功劳抵罪,不愁他们不干活。”

    高展明道:“就是原本的几个茶商未必肯把手里的往外吐……”

    李景若道:“这个我可以解决。”

    高展明忍不住问道:“你怎么解决?”

    李景若看了他一眼,淡然道:“我自有我的办法。”

    高展明见识过李景若的手段,这家伙看起来温文尔雅,和蔼可亲,肚子里却黑的很,还不知他要用出什么坑蒙拐骗的招数来呢。不过也没法子,要赚钱,要办大事,心肠就得要黑。

    李景若说完了不动也不走,高展明好奇地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一抬头,就又被他钳住了下巴,凑上来偷香了一把。

    高展明慌了慌,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由着李景若亲,也不反抗。

    然而这回李景若却不像上次那般亲了就走,高展明只觉得一只手慢慢攀上了自己的腰后方,心中警铃大作,赶紧抓住了李景若不安分的手。

    李景若放开高展明,神色颇为惋惜地啧啧了两声。

    高展明道:“李都督,你这是要收几分利?”

    李景若笑得温文尔雅:“我是个良善之人,只收一份利。”

    高展明挑眉:一分利?那他岂不是已经把利息还干净了?李景若有这么好心?

    接着就看李景若伸出了一根手指头:“利息按天算——每天一分利!”

    高展明嘴角狠狠一抽。每天一分利,这高利贷放得可真是有够黑心的,就这还敢称自己是良善之人呢!

    李景若道:“哪一天拖欠了利钱,利滚利,再加一分。”

    高展明直接照天翻了个白眼,把桌上的账本丢到他身上:“快去办事吧你!”

    李景若哈哈大笑,拿起账本出去了。

    这李景若办起事来,从来不需要高展明催。那边高展明还在写案子,李景若已经说干就干,马上找来茶农询问蜀茶的特点和种植方法,又派了能人去考察,把几个能种茶的田地划了出来,又把蜀中最大的几户茶商名单抄下来送到了都督府。

    高展明不知道李景若究竟用了什么手段,也没过上多少天,那些茶商们就老老实实把手里的生意给吐了出来,而且闻李景若的名字就色变,从此都绕着李景若的府邸走。官府把茶田都给控制了,贴出告示,平民百姓不许私营茶叶,违者重罚。

    高展明好奇极了,终于忍不住找了个空问李景若:“你究竟做了什么,竟然让那些要银子不要命的商贾把银子吐出来给你?”

    “你当真想知道?”李景若悠哉地坐在躺椅上晃晃悠悠。

    得,还卖起关子来了。高展明只得做谦恭状,不耻下问:“请李都督赐教。”

    李景若似乎不太满意,手指轻叩着把手不语。

    “请耀然兄赐教。”

    李景若哼起了小曲。

    高展明深吸了一口气,想想拜师学艺还得要三叩九拜呢,现在自己跟李景若打听这些事,也算是学一套本事,吃点亏,算不得什么。于是他皮笑肉不笑地叫道:“请……夫君赐教。”

    李景若一下从摇椅上坐直了起来,含笑的眼盯着高展明滴溜溜地转:“夫人,今天的利钱……”

    什么叫得寸进尺?这就叫得寸进尺!高展明忍住拔腿就走的冲动,想想自己的未来,想想李景若玩弄人心的本事,认了!于是他凑上前,敷衍地在李景若脸上亲了一下,假装镇定地退开,脸上却忍不住犯了一层红晕:“还不说?”

    李景若得意地直笑,到底害怕再这么欺负下去,把高展明欺负跑了,于是高深莫测道:“这世上千千万万的人,要办成事,归根结底,也不过就是四个字:威逼利诱。”

    高展明瞪着他:“威逼利诱?”

    李景若道:“从我第一天接到任命,调我来蜀地做都督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安排人,把蜀地的几位太守、各个排的上号的官僚、有点身家的商贾的底都摸了一遍。“

    高展明一惊,立刻想到李景若刚来那会儿便告诉他刘汝康是个耙耳朵,他能够从刘汝康夫人身上下手,最终搞定刘汝康,也是多亏了李景若的计策。这家伙,果真是未雨绸缪!

    李景若道:“蜀地一共就那么三五个大的茶商垄断了整个行业,嘉州府有一位,名叫郭约。这个郭约,当年是靠着老丈人起家的,夫人自恃劳苦功劳,十分蛮横。可惜他不像刘太守是个耙耳朵,对自家夫人有颇多不满,在外面豢养了几房偏房,孩子都生了五六个。他忌惮他的老丈人,不敢跟妻子说,这件事若是让妻子知晓了,那悍妇人怕是要把他几个孩儿全都掐死。”

    高展明狐疑道:“就凭这个,他就把手里的产业都给了你,也忒划不来吧。”

    李景若道:“威逼利诱,还得有利诱呢。但凡都把人摸透了,知道他最怕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就不愁不能把人收为己用。我让他拿茶田换了个分司的出身,专让他管商。就是他那老丈人处处高了他一头,他平日里处处被人管着,早就积了一肚子的怨气,他努力经营茶叶,也是想有朝一日翻身做主。我让他拿茶田换了个分司的出身,专让他管制商旅,油水足不说,分位也比从前高。他什么都不用干,他那老丈人也成了他的属下,他便再也不怕在他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高展明听得一怔一怔的,给李景若竖了个拇指:“果然厉害。”

    李景若道:“急什么,蜀地还有个比郭约更大的茶商呢,你可知道那是谁?”

    高展明问道:“谁?”

    李景若笑道:“郭约的老丈人。”

    “……”高展明不可思议:“你又是怎么把他手里的产业吞下来的?”

    李景若摊手:“你这什么语气,说的为夫我好像杀人放火了一般。我可什么都没干,都是那郭约干的。他升了官,立刻就牛气了,名正言顺地把自己那几个外室收进府内,私生子全都认祖归宗了,气得他老婆要抹脖子上吊,被人救下来,她就回娘家去了。那郭约在妻子丈人面前横行霸道了几天,然后我给他老丈人换了几处田地产业,让他把茶田捐了,顺便给他老丈人也升了个官,让他做总司。管的不多,就管手下几个分司,比如他那好女婿。”

    高展明:“………………”真不愧是李景若,这哪是什么威逼利诱!挑拨离间,隔山观虎斗,兵家三十六计的妙处尽在其中了!看似简单,可这一步步显然都在李景若的掌控之中,只可怜郭约那对岳婿,被人啃干净了骨头还得帮着数钱呢。高展明自己也算是自诩奸商了,跟李景若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啊!

    高展明诚心诚意地一拱手:“妙计,佩服,实在是佩( 重生第一权臣 http://www.xlawen.org/kan/409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