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千金记 > 千金记 第 45 部分阅读

第 45 部分阅读

    不是选宫女,而是选妃嫔。

    这也是人之常情,一场宫变,昭文帝死了四个儿子,如今除了在外就藩的二皇子,宫里有个八岁的六皇子,以及三位公主。

    公主再好,没有继承权啊。

    二皇子不必说,昭文帝死了四个儿子都没叫他回帝都。六皇子年纪太小,昭文帝瞧着也不是太机伶的人,想到这仅存的两枚硕果,哪怕为了列祖列宗,昭文帝也得再接再励再生儿子啊。

    超初,昭文帝实在没心情,任谁一下子没了四个儿子,也是极大的打击,尤其,大皇子刚刚被立为太子,既遭此横祸。想到此事,昭文帝就想宰了承恩公世子!

    方世子说来也是满肚子的苦水,他没啥大本事,却是昭文帝嫡亲的表兄,裙带关系够硬!昭文帝深知方世子做不了什么大事,只是,自己母族表兄,也不好亏待。昭文帝便把方世子安插到内务府吃肥晌,说来,方世子管的真是肥晌中的肥晌,专管着皇家的工程,大到修个宫建个殿,小到栽棵花移株草,都是他的差使。

    可千万别小看这个,里头的油水哟,丰厚的就不必提了。

    方世子的确也借机搂了不少银子。

    结果,太子东宫也是内务府张罗着工程班来重新装修收拾的。

    事情,就出在这上面。

    方世子别的不爱,只爱黄白之物。

    吴家兄弟就是借他人之手,买通了方世子,悄悄的在太子东宫的漆水里加了可燃之物。其实,漆水本就易燃。这么一折腾,当时太子东宫,一场大火悉数烧尽,扑都扑不灭。

    事后,昭文帝没有不查的,一查查到方世子头上。若不是太后身子不好,老泪纵横的为娘家求情,昭文帝活剐了方世子的心都有了。如今,方世子的内务府差使已经丢了,昭文帝简直不想再见到承恩公府的人。

    方太后病好后,就重新开始为儿子打算,劝昭文帝,“唉,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你是皇帝,江山社稷还得靠你扛呢。正好过年无事,你这后宫,正经的妃嫔没几个,大都岁数大了,人是稳重,却少了几分鲜灵。我看,很该再选一次秀女。”

    昭文帝兴致不大,方太后却是坚持,“哀家等着抱孙子,不然,到地下难见先帝。”其实,她跟先帝着实没啥深厚感情,为了儿子的江山,随口拿先帝做个幌子而已。何况,皇帝如今只余两子,其中,二皇子还是众所周知的脑残。昭文帝,实在太需要儿子了。

    方太后这样说,昭文帝便淡淡的应了。

    原本,方太后是想着全国大规模选秀,却被昭文帝制止了。

    外省三品大员以上,帝都五品官起,清一色的官宦千金,除了有病有残的,未婚少女都要去参选。宋家姐妹都未正式定亲,俱在参选这列。不过,宋嘉言的腿伤尚未痊愈,而且,她这腿伤,半城的人都知道的,至今还有御医来府给宋嘉言检查伤情,绝对没有弄虚做假的意思。宋荣上了道折子,昭文帝免宋嘉言参选。

    宋嘉语却正在此列。

    一时间,宋家也有些懵。

    宋荣道,“尽人事,听天命。”私下叮嘱宋嘉语,不要太出挑儿。

    宋嘉言也是这样对宋嘉语说的,“唉,说句犯忌讳的话,你若进宫为妃嫔,以后咱们姐妹见面就难了。做宫妃与做宫女又不一样,做宫女,虽是伺候人的差使,到了三十还能出宫与父母家人团聚。若是做宫妃,进去,就是一辈子的事。虽是荣华富贵,到底不若寻常人家自在。”

    宋嘉语有些紧张,葱管儿般的纤指绞着帕子,六神无主的问,“那可怎么办?”

    看一眼宋嘉语这容貌,宋嘉言心里直叹气,道,“选的时候莫要出风头儿,是成是败看天意。一旦选中,你也不必怕,父亲在朝中还是有几分体面的,就凭着咱家里,陛下也不会亏待你。”

    “这次选秀,其实主要是为皇嗣考虑。”昭文帝一口气没了四个儿子,选秀是意料之中的事,若杨家无事,哪怕宋嘉语未及笄,也应先定下亲事。皇家选秀,总不能连人家定亲的未婚妻一并选了去。但,杨大将军死了,杨家守孝,再怎么也不能这个时节定亲哪。而宋家,碍于先时许婚的话,也不能将宋嘉语许配别家。结果,宋嘉语就倒霉的摊上了选秀这档子事。

    其实,宋嘉言不知道的是,宋荣早猜到皇帝要选秀了,甚至还曾经考虑过把宋嘉语送到福建去避避风头。只是,这个节骨眼儿上,皇帝要选妃子生孩子,你家跟见着鬼似的把闺女送走……昭文帝可不是傻子,知道这事没有不恼的。故此,宋荣没敢干,只得硬着头皮让宋嘉语去参选了。

    望着宋嘉语的花容月貌,宋嘉言道,“若被选为妃嫔,就得想法子生个孩子,哪怕生个公主,日后一辈子的依靠。”

    别看是皇室,养孩子也费钱着呢,皇帝大约会控制儿子们的数量。但,今日非同以往,皇帝已经不是太年轻了,这个时候,起码不会用药来控制宫妃生育。

    那么,谁能生,谁不能生,就得看宠爱了。

    宋嘉语听宋嘉言说的有些害怕了,宋嘉言安慰她道,“莫怕,我见过陛下,相貌虽然比不上老爹,也很不错。”

    不同于宋嘉言的胆大包天,宋嘉语对皇权有一种天性中的敬畏,正色道,“大姐姐,可不好这样评价陛下相貌的。”那可是皇帝。

    宋嘉言一笑,“我这不是担心你么。”

    皇上要选女人生孩子,还要出身好的女人,这种形势下,宋家真没那天大的脸去跟皇帝说,求您放过我闺女吧。估计皇帝放过你家闺女的同时,得要了你一家老小的命。皇权如此,若宋嘉言腿没有受伤,肯定也会按例参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看来,腿伤倒是福气了。

    宋嘉言安慰了宋嘉语好些话,宋嘉语方不那样紧张了。倒是小纪氏欢欢喜喜的,兴高采烈的准备女儿参选时的衣裳首饰。

    小纪氏此举,简直把宋嘉诺气个半死。现在宋嘉语参选在即,宋嘉诺很为姐姐担心,生怕被选为妃嫔一辈子在宫里苦熬,偏生母亲还乐颠儿乐颠儿的以为是天下最大的幸事呢。这种事,宋嘉诺又不好发火说选妃嫔是倒霉的事儿,只得私下含含糊糊的对姐姐道,“刷下来一家子团聚,若是选上了,我就见不到姐姐了。不过,那也是姐姐的福气,只管安分度日。”想一想姐姐的容貌,宋嘉诺十分担心,便不好说宫里不好,以免姐姐被选入宫后心里不自在,再招了忌讳,倒害了姐姐。

    秦峥听到选秀的消息,先是吓了一跳,连忙跑到宋家打听消息,听到宋嘉让说,因宋嘉言腿还伤着,已经免选,秦峥方松了一口气,心里念了声“谢天谢地”,一面盘算着,待宋嘉言腿伤大好,得赶紧定亲,以免有什么变故。

    看秦峥紧张若此,宋嘉让笑,“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又问秦峥,“翰林院的功课忙不忙?”考了进士出来,成绩差的都外放做个七八品小官儿,成绩好的还要继续在翰林院攻读文章,得攻读满一年,方各自授官。故此,秦峥现在的任务,还是念书。

    媳妇保住了,秦峥放松一笑,“哪里忙了,轻闲的很,每日点卯而已。”叫上宋嘉诺,三人一道喝了些小酒,说起选秀的趣事来。

    宋嘉诺笑,“我听说承恩公府准备了三个女孩儿待选?”这也是帝都的一大新闻了,其实,不是所有人家都愿意让女孩儿参选,偏承恩公府,迫不及待似的。

    “陛下恼了他家,把祖孙三代的差使都夺了去,没个不慌的。”本就是靠女人晋身,如今没了差使,空有爵位,又正遇着选秀,承恩公府自然想借此机会再谋起复。当然,方公府这种手段,很为科举晋身的秦峥所不耻。

    秦峥笑,“还有景阳侯府二房,不愿叫女儿去参选,硬叫女儿装病。结果,太后派了御医,陛下夺了他家二房的差使,令罗大人回家照顾生病的女儿去了。”如今宋嘉言不在参选名单之上,秦峥也有心思说笑了。

    选秀这事儿,遇着了,心里再不情愿,也得表现得欢欢喜喜、莫大恩典才对,皇家自有威严,断不容冒犯的。

    小纪氏热炭团一样的心,本就有些高兴的找不着北,偏生又有早已放了身契的奶母朱嬷嬷过来请安。一听说宋嘉语要去选秀女,朱嬷嬷拍着大腿,两眼瞪得溜圆,大放精光,咋咋呼呼,惊天叹地,“我的姑奶奶诶,这可是天大的体面,天大的福气哟。”

    小纪氏抿嘴儿一笑,“得看呢,这次参选的闺秀多了去,语姐儿也不是顶尖儿的。”

    朱嬷嬷奉承道,“不说咱们老爷的身份,就说咱家二姑娘这品貌,不是我当着太太的面儿说狂话,帝都城里可找得出第二个来!”

    小纪氏心里高兴的很,谦道,“你莫这样说,没有的事。”

    朱嬷嬷好一顿奉承,无他,宋家越发兴旺体面,她儿子只在帝都府谋了个小头目,出头遥遥无期,朱嬷嬷就想着什么时候在小纪氏面前求个恩典,求宋荣提拔一下自己儿子呢。

    宋嘉诺最厌朱嬷嬷,几次与母亲说不要再让朱嬷嬷进府说话儿,都被小纪氏一顿好骂没良心,这是小纪氏的奶嬷嬷呢。

    宋嘉诺见母亲不听,再一想,不过是个婆子,也就随母亲去了。反正朱嬷嬷奉承也是白奉承,公务官场之事,内宅管不到半分,更不必提给小纪氏奶兄换个好差使啥的,简直白日发梦。朱嬷嬷来小纪氏这儿烧香,是进错了门儿!拜错了山头儿!

    被朱嬷嬷奉承了半晌,小纪氏心花怒放,第二日与老太太商量说去庙里烧香,给宋嘉语卜算前程。

    小纪氏笑,“这次选秀,也不知语姐儿前程如何,媳妇担心的很,想着去问问菩萨。”

    老太太对于选秀女之事不大懂,她也无甚见识,对于宫里娘娘之类的认识,老太太还停留在戏台或是话本子里。故此,老太太觉着,若能去宫里做娘娘,应是极体面、极荣耀、极光宗耀祖、极有福气的事。偏偏大孙女伤着不能去选娘娘,倒霉的很,老太太叹了好几日的气,为大孙女可惜。今见小纪氏眉飞色舞的为宋嘉语盘算,老太太心里就有些不大高兴。不过,想着近几年宋嘉语渐渐懂事,也挺讨人喜欢,而且,宋嘉语生的貌美是公认的事,老太太便应了。

    与儿子一念叨,宋荣却是不同意,道,“语丫头与杨家的亲事,只是没来得及正式定下而已。选秀尚未开始,就这般大张旗鼓,叫杨家知道会怎么想?”

    “再者说了,得以中选自然是一家子的体面。”宋荣这话说的,委实言不由衷,沉声道,“万一不中,与杨家的亲事还是要继续的。”

    宋嘉诺也劝道,“祖母、母亲想一想,假设是儿子跟一家闺秀定了亲,因未正式行定亲礼,这家闺秀要去选秀,而且,人一家子都欢天喜地的恨不能选上呢。这样设身处地一想,男方得是什么滋味儿?”

    “要我说,这事儿看命,有那命的,不烧香也能中选,若是没那命的,再怎么烧香也没用。”

    父子两个这样轮番劝着,老太太与小纪氏方打消了去西山寺的念头儿。继而,婆媳两个改为在家里佛堂烧香拜佛、神神叨叨。

    修来这样脑子不拎清的老娘,宋荣宋嘉诺父子简直愁死了。

    120晋江原创发表

    说实话,如果宋嘉语落选,除非选秀有黑幕。凭宋荣而今的地位以及宋嘉语的才貌,哪怕啥妆都不画,青春在,美貌在,宋嘉语一身普通的青衫绣花裙往那儿一站,就给诸人诠释了一句唐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只要是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没有不多看两眼的。

    宋嘉语这相貌,不是不出挑儿,而是太出挑儿。出挑儿的令方太后不得不想着“美色误国”之类,其实说简单了,就是宋嘉语把承恩公府精心准备的女孩儿衬的,那叫一个面目平庸哟。若往日,昭文帝可能还会看在方太后的面子上给承恩公府些许脸面,如今,昭文帝怒气未消,正烦着承恩公府呢,见着承恩公府的女孩儿,非但一个未留,还奚落了一句,“不及宋妃多矣。”没错!先时不情不愿清心寡欲被方太后催着、拿着先帝在天之灵劝着、看在祖宗江山面子上才肯答应选秀的昭文帝,一见宋嘉语便惊为天人,立刻赐以妃位,赐居永安宫。宋嘉语连回家的机会都没有,当晚承欢,沐浴恩泽,三千宠爱,集于一身。

    有了宋嘉语,昭文帝又留下了几家闺秀,各赐尊位,只是都不及宋嘉语位份高。昭文帝这般宠爱宋嘉语,宋荣年后销假上班也变的极外顺遂。昭文帝有时心里也奇怪,他是见识过宋嘉言的有勇有谋、泼辣厉害的。说句老实话,纵使昭文帝也有些发愁宋嘉言那样的女人。而他,实未料到宋嘉言的妹妹——宋嘉语竟是这样清丽无双,温柔可人,灵慧动人。

    真不知宋子熙如何调\教出这样完全不同的两个女儿来的。

    昭文帝喜欢宋嘉语,每月椒房请安,小纪氏都是眉飞色舞、脚下生风,恨不能昭告天下自己女儿如何得陛下宠爱。幸而宋荣早警告过小纪氏,想给女儿惹麻烦就尽管私泄禁中语吧。

    由于老太太、小纪氏智商不大过关,宋荣只得把要紧事交与宋培言去做。宋荣是这样跟宋嘉言说的,“如今语姐儿在宫里,虽有陛下宠爱,到底还有自己有个孩子傍身才算有了依靠。”帝王的宠爱从来不是依靠,只有孩子才是真的。

    宋嘉言深不解其意,道,“生孩子这方面,我也不大懂啊。倒不如问问老太太。”

    听这驴唇不对马嘴的话,宋荣瞪宋嘉言一眼,“是叫你进宫跟语姐儿提醒一声。”过了年,宋嘉言的腿伤终于痊愈,家里已经在准备宋嘉言定亲的事了。

    宋嘉言道,“这还用提醒?孩子的事,顺其自然就好。早她选秀前我就眼她说过了。”宋嘉语又不傻,何况昭文帝这样宠爱她,现在又缺儿子,宋嘉主有孕只是早晚的事。

    “那你也跟着你太太一道进这,看看语姐儿可好。”小纪氏的眼光,宋荣信不过,看事从没看到过点子上。

    宋嘉言明白了宋荣的意思。

    宋嘉言有个县主的身份,随着小纪氏进宫并不难。

    依旧是那些繁琐的程序,如今宋嘉语一宫主位,倍受宠爱,出来接她们入宫的小太监格外的殷勤。进宫请安,并不能直接就去永安宫拜见宋嘉语。按例,先去太后慈宁宫请安,再去戚贵妃的长福宫,之后,才能去永安宫。

    永安宫很华美,这也不奇怪,宋嘉语正得圣宠,下面奴才定是可着劲儿的巴结孝敬。

    见到小纪氏与宋嘉言,宋嘉语很是开心,不待她们行礼便令宫女把人扶住,赐座后先问候了小纪氏,又问家里人,再问宋嘉言,“大姐姐,你的腿都好了吗?”

    宋嘉言笑,“多谢娘娘赐的药酒,已经大好了。”顺便打量宋嘉语的气色,果然白里透红,好的很。较之先时在家的清丽,如今更多了几分小妇人的慵懒,倾城之态,初露端倪。宋嘉言相信,再过几年,宋嘉语能出落的更加美艳无双。

    以往在家里不觉着什么,小时候两姐妹还常斗个气啥的,但,进得宫来,宋嘉语才明白,姐妹情多么难得与珍惜。宋嘉语巧笑如嫣,“其实也不是我赐的。是陛下问我想要什么赏赐,金玉首饰我并不缺,就是一直记挂着大姐姐的腿伤,便跟陛下说了。陛下赏了我药酒,我借花献……”

    宋嘉语话音未落,边上一个姑姑咳了一声,宋嘉语眼中闪过一抹厌恶,微微一笑,吩咐道,“春儿,你洪姑姑渴了,赶紧着,拿咱们的好茶,给你洪姑姑沏上一壶去。伺候你洪姑姑尝一尝咱们的好茶。”

    宋嘉语位份不低,家中的丫环带了两个进宫,挽春扶着洪姑姑喝茶去了,室中就母女三个,宋嘉语叹口气,往洪姑姑离开的方向呶呶嘴,“太后娘娘说,我年纪小,派了洪姑姑来服侍我。”

    小纪氏心生不妙,忙问,“可是哪里惹得太后娘娘不悦了?”

    宋嘉语幽幽道,“我一日得宠,总会有人不悦。”

    宋嘉言望着宋嘉主笑,不疾不徐道,“既是太后娘娘所赏,可见太后娘娘对您的厚待呢。宫里的事,我不大知道。不过,太后娘娘是陛下的母亲,像在民间,哪家老太太派了得用的姑姑给儿媳妇,这可是难得的福气。娘娘想一想,这是太后娘娘看重您呢。”怕什么?宋嘉语正是受宠,哪怕方太后也不愿意在儿子兴头儿上扫儿子的兴的。宋嘉语已是后宫妃嫔,说到底,这个后宫,还是在方太后的手里。昭文帝是个孝顺的人,若能借着洪姑姑来讨得方太后的欢心,于宋嘉语受益无数。

    宋嘉言亲近的凑近宋嘉语,拉开她的手,在她掌中写了四个字“丽妃已老”。宋嘉语并不是个笨人,她先时不爽洪姑姑来了管东管西,如今宋嘉言一点,宋嘉语恍然大悟,大大的桃花眼中闪过一抹流光,笑,“大姐姐说的是,我一直非常感激太后娘娘对我的照顾。”她刚进后宫,受此恩宠,着实有许多妃嫔眼红。还有不少低品阶的美人、才人巴结上来,宋嘉语可不傻,只要昭文帝一日喜欢她,她就不可能把昭文帝往外推。全指望着男人生孩子呢。

    宋嘉言又写了“安危”两字给她,方太后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危急关头能顺手拉着姚馨挡刀的老太婆,虽然方太后是一条路子,不过,宋嘉语也得注意自身安危。

    宋嘉语知宋嘉言素有才智,想了想,又道,“这宫里,淑妃姐姐对我最好。”

    宋嘉言微微摇头,嘴里笑,“淑妃娘娘咱们自幼就认得的。”在宋嘉语掌中写了“戚贵妃”三个字。淑妃年纪比宋嘉语大不了几岁,先时能升为淑妃肯定是受宠的,但,淑妃这些年却一直没有生育,不知是何缘故?像秦淑妃这样年轻又有宠的妃子,如今昭文帝正一门心思的要生孩子,淑妃肯定有自己的算计。但,淑贵妃就不同了。淑贵妃是昭文帝潜坻之人,这个年纪,再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而且,戚贵妃的女儿端睿公主非常受昭文帝宠爱。何况,宋嘉让娶的就是戚家女。交好戚贵妃,百利无一害。只是,戚贵妃怕是不容易交好的。

    有端睿公主在,日后戚贵妃照样可以在昭文帝百年后与女儿出宫就府,戚贵妃又何必搀和年轻妃子间的争宠夺爱之事呢。人家大可以清清静静的过自己的日子。

    至于宋家与秦家的联姻,她还是希望宋嘉语能有自己的孩子。以色侍君,不能长久。有个孩子,以后宋嘉语就有个指望依靠。

    椒房请安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三人说了会儿话,宋嘉语令人装了两大匣子糕点,笑道,“只顾着说话了,母亲和大姐姐带回去,给老太太、大嫂子都尝尝,我这里的糕点味道很不错。”

    小纪氏与宋嘉言谢了恩赏。

    回家后,宋嘉言将宋嘉语的情况跟宋荣说了。

    宋荣有些担忧,“方太后可不是好相与的。”

    天底下的事,没有容易的。尤其宫中,那是一窝子人精聚集的地方。宋嘉言道,“好不好相与,就看二妹妹了。”一朝进宫,宫里的路就要宋嘉语自己走了。若宋嘉语能把方太后搞定,以后的日子顺畅自如。若宋嘉语被方太后搞定,就不好说了。

    宋荣并不愿意女儿进宫,不过,说句老实话,宋嘉语容貌是出众,但,如果要进宫拼搏的话,宋嘉言比宋嘉语更加合适。宋嘉言是文武全才,生个孩子傍身绝对没问题。这事儿落到宋嘉语头上,宋荣就有说不出的操心。

    跟宋荣说完宋嘉语的事,宋嘉言便回了自己院里。

    上元节时,秦峥原本想约宋嘉言出去赏灯,宋嘉言并没有应。宋嘉言已经懂得了谨言慎行的好处,倒是秦峥,在外面买了两盏很精致的陶瓷烧的兔子灯,托宋嘉让送给宋嘉言。宋嘉言是属兔的,见着兔子灯微微一笑,令丫环挂在房中观赏。

    订亲的吉日已经卜算出来了,五月份的日子,老太太、小纪氏都很欢喜,老太太笑,“五月好,不冷不热。”

    小纪氏凑趣,“成亲的日子也好,十月份,佳果丰盈的季节。”

    戚氏笑,“咱们准备嫁妆的时间也充足。”给宋嘉言添妆的东西,戚氏早就备好了。

    宋嘉言今年十七,秦峥二十,两个都不小了,便把定亲成亲的日子都卜算了出来,准备今年把喜事办了。小纪氏喜欢宋嘉言,是因为宋嘉言一心为宋嘉语谋算。

    那日与小纪氏一道出宫归家后,小纪氏就悄悄问了宋嘉言在宋嘉语掌心写了些什么,宋嘉言便把宋嘉语的情形同小纪氏说了,“妃嫔虎视眈眈,太后派了掌事姑姑进去,是因为此次方家女孩儿全部落选,宫中丽妃已老,没多少宠爱。妹妹深得陛下喜欢,太后这是想收服了妹妹为她所用。我告诉她太后的意图。”

    小纪氏感叹,“到底是亲姐妹。”女儿成了皇帝宠妃,小纪氏深以为荣,见宋嘉言一心为宋嘉语着想,小纪氏对宋嘉言也愈发周全,所表现是,在筹备宋嘉言嫁妆一事上,小纪氏颇为用心。

    宫中。

    秦淑妃听说宋嘉语对方太后颇为恭敬,很得方太后欢心,又常去戚妃宫里走动,秦淑妃微微一笑,路子是不错,若是宋嘉语能攻克这两座山,她也服了宋嘉语。

    宋嘉语很快传出有孕的消息,老太太、小纪氏欢天喜地的收拾了许多滋补之物准备给宋嘉语送到了宫里去。只是,不待椒房请安之日,又传出小产的消息来,昭文帝特旨允许宋家人进去探望。

    小纪氏在家险些哭瞎了眼睛,老太太也是唉声叹气的没食欲,小纪氏对丈夫哭道,“我这心,像被刀割了一般。”

    宋荣叹口气,“明日让言丫头陪你一道进宫,好生劝劝嘉语,莫要叫她钻了牛角尖。你在家哭一哭就行了,进了宫莫要掉泪,倒叫孩子跟着伤心。”

    小纪氏哽咽着,肝肠寸断,“我知道。”

    宋嘉言与小纪氏第二日进宫,先去慈宁宫请安时,方太后也是满面愁容,“哀家这心,都快碎了。”

    小纪氏跟宋嘉言商量过了,早已有对策,恭恭敬敬的柔声道,“还请太后娘娘保重凤体,是臣妇那女儿无福罢了。”

    方太后叹,“这是哪里话,皇上的妃子,怎会无福?”

    小纪氏眼圈儿微红,道,“有陛下这样的宠爱,有太后娘娘亲派了掌事姑姑前去照看,结果,竟未保住龙嗣,臣妇这心里愧疚的很。”这几句狠话,还是宋嘉言教她的,小纪氏说着心下颇为忐忑,不过,还是照宋嘉言教的说了。

    方太后果然收了那一脸的沉痛,淡淡道,“这几日,哀家精神头儿短了,你去瞧瞧宋妃吧。可怜的孩子,哀家去看过她几遭,难受的紧。”

    小纪氏与宋嘉言到戚贵妃宫里打了个照面儿,便去了永安宫。

    天气渐暖,宋嘉语瘦的厉害,身上盖着厚实的锦被,先时那明艳的小脸儿苍白如纸,小纪氏望着女儿,眼泪就禁不住流了出来。宋嘉言亦是心下酸涩,扶着小纪氏坐在宋嘉语床畔的一张太师椅上,宋嘉言见宋嘉语眼中滚下泪来,轻轻的为她拭去泪道,“若是一家子只管抱头痛哭,日子可怎么过呢?妹妹今年才十六,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人家四五十还有在生孩子的,当下最要紧,是调理好身子,莫要想其他的。”

    宋嘉语小声抽泣,一脸灰败,“孩子没了,我也不想活了。”

    小纪氏两眼红肿,心疼的无已复加,泣道,“这是什么话,你这是想逼死我呢。”

    宋嘉言问,“陛下现在来看过妹妹吗?”

    宋嘉语点头,“每天都来。”

    “只要陛下的心在妹妹这里,把身子调理好,日后要多少孩子都有。”宋嘉言低声道,“小产后,再怎么调理身子都会发虚,之后一年,最好不要有孕。”

    “太后娘娘派给你的女官,还在吗?”

    “太后嗔着她没照顾好我,把她罚去慈宁宫做苦役了。”

    “跟陛下说,再给太后要一个女官,叫太后的人来伺候你。”宋嘉言悄声道,“丽妃已经无宠,方家无女进宫,太后会需要一个皇子,但是,不一定需要皇子的母亲。你这事,不一定是太后出的手,不过,她总有嫌疑。皇上总来瞧你,正好趁机收买几个低品嫔妾,以后,你手里得有可用之人。太后派来的女官把你伺候的流了产,再要一个太后的女官来,把命交给太后,她不敢对你怎么着的。”

    小纪氏担心地,“万一太后私底下不令女官好生为娘娘调理,可怎生是好?”产后失于调理,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儿。

    世上哪有十成十的把握,尤其现在,昭文帝是靠不住的。不过,有宋荣在,宋嘉语总不会有性命之忧。“现在娘娘进宫的日子太短,手里没人。太后为避嫌疑也不敢叫女官用什么手段的。”宋嘉言望着宋嘉语,“让你收买几个用得着的低品宫嫔,就是为了要太后和后宫忌惮于你的本事,不敢再轻易对你出手。你现在这样,不知多少人暗地里拍手称快,你有个万一,无非是叫亲者痛仇者快。这宫里,能靠的就是自己。好生静下心来,调理好身子,还是那句话,以后的路还长。”

    安慰了宋嘉语一番,宋嘉言与小纪氏方告辞出宫。

    宋嘉言拍拍宋嘉语的手,温声道,“拿出些小时候的志气来,好生养着,下个月,我与太太再来给娘娘请安。”

    回家时,小纪氏又哭了一路。

    抽抽咽咽的哭的宋嘉言心烦,小纪氏轻声泣道,“早知宫里是这个情形,说什么我也不能叫你妹妹进宫的。”

    现在说这个又有什么用?宋嘉言长声一叹。宫廷这种地方,进去不栽两个跟头,恐怕很难真正成长起来。有些人命好,跌一跤还能爬起来。有些命薄的,一跤跌死也只能怪自己时运不济。

    宋嘉语这一跤摔的有些惨,方太后的慈宁宫仍是一团笑声和气,仁德亲王妃李氏带着小郡主进宫,秦淑妃正在太后这里奉承,笑问,“郡主去年及笄礼,不知可有了人家儿?”

    李王妃笑,“还没呢,我想着,一则她年纪不大,二则女孩儿嫁人不比别的,她兄弟们,我是不担心的,唯她是女孩儿,又素来娇弱,定要寻一户可靠妥当的人家儿才好。”

    秦淑妃笑道,“郡主的品性,再好不过了。凭他什么人家儿,只有配不上郡主的,再没有郡主配不上的。”

    小郡主大大方方的一笑,“娘娘谬赞了,我哪里有娘娘说的那样好。”

    秦淑妃笑对方太后道,“看郡主这端方气派的模样,与端睿公主似的,都随了太后娘娘。只是不知,哪家子弟有福气,能得了郡主的青眼?”

    方太后就昭文帝、仁德亲王两个亲生子,自然也很疼爱小郡主,笑问,“若有看得上的人家儿,只管跟哀家说,哀家给咱们的小郡主赐婚。”

    “是啊。若是哪日王妃给郡主相中了哪家的才子俊杰,也别忘了告诉我一声,我一样为郡主心喜。”秦淑妃瞧着小郡主的模样,神色和悦至极。

    “一定的。”李王妃笑,“不怕娘娘笑话,我这次进宫来,不为别的,正是为了跟娘娘打听一桩事。”

    “什么事?王妃尽管说。”

    “我这女儿,倒不爱什么富贵权势,我也是这个意思,只想给她说一户知根知底、家风淳厚的人家儿。不瞒娘娘,看遍帝都子弟,再没有比探花郎更好的了。”李王妃说着,小郡主脸上微羞,李王妃笑,“只是有一事不知,我的人说秦家在与宋家议亲,不知可有此事?若实有此事,虽说咱家是王爵府第,也不好夺他人之婿。若无此事,我倒想跟娘娘做个姻亲。”

    李王妃的来意,说话间,秦淑妃已有隐隐感触,听李王妃这话,秦淑妃不动声色的笑,“前儿老太太进宫请安,我倒并没有听说。峥堂弟是我三叔家的,这事儿,别人不知晓,我三婶定是清楚的。既然王妃瞧中我那不成器的兄弟,不如我现在厚着脸皮跟太后要个恩典,宣三婶进宫一问便知了。不知太后娘娘可允准?”

    方太后自然允准。

    秦峥能被昭文帝相中想赐给女儿为驸马,人才是不必说的。

    倒是秦三太太,突然宫里来人宣她入宫,很有些摸不着头脑。丈夫秦凤鸣从未出仕,她身上连个诰命都没有,往日间老太太进宫给秦淑妃请安,也没有秦三太太的份儿啊。再跟宣口谕的小公公打听,小公公收了东西,只一味笑,“是极好的事,太太一进宫就知道了。”

    秦老太太与秦老尚书商量半晌,对秦三太太道,“大约与峥哥儿有关,你说话勿必谨慎。宁可不说,也不要多说。”寻日里一个不留神,说话还得罪人呢,秦三太太进宫,秦老太太一千个不放心。

    秦三太太并无诰命,只得换了身儿体面衣裳,头上插着三五珠钏儿钗环,坐车与宣旨太监进宫去了。

    慈宁宫满屋子的富贵堂皇,到处是鲜花着锦的美人儿,又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淡淡的威严。秦三太太一进去就腿软,连忙跪在地上嗑头请安,“民妇见过太后娘娘,娘娘千岁。”

    方太后没说话,秦淑妃笑对方太后解释,“臣妾与三婶日久未见,家里三叔并未出仕,三婶亦非诰命之身,太后娘娘莫怪。要不,还是让臣妾问三婶吧?”

    方太后本身对秦三太太没什么兴趣,随意的点了点头。秦淑妃笑问,“三婶,仁德亲王妃瞧上了峥弟,只是不知峥弟家中可有议亲。若有议亲,此事作罢。若无议亲,太后娘娘在此,小郡主是太后娘娘嫡嫡亲的孙女,仁德亲王与王妃的爱女,我这就厚颜请旨,请太后娘娘为小郡主与峥弟赐婚。”

    秦三太太心中陡然一跳,郡主,这可是郡主!王爷家的亲闺女,太后的亲孙女,皇上的亲侄女!

    秦三太太张张嘴,心脏狂跳起来,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又听秦淑妃笑悠悠的声音,“三婶,到底有还是没有?您倒是给我句痛快话。”

    咽下一口发烫的吐沫,秦三太太仿若飘上云端,然后,她听到了自己颤抖的声音,“没,秦峥并未议亲。”

    121晋江原创发表

    听到太后赐婚秦峥与小郡主的事,宋嘉言愣了一下,半晌没有说话。宋老太太已是拍桌破口大骂起来,怒道,“狼心狗肺的东西,我这就去秦家问个明白!”先时说的天花乱坠的求到他们家来要结亲,如今怎么又太后赐婚!这些势利眼的狗杂种、王八蛋!

    老太太一连串不带重复的臭骂,让小纪氏、戚氏目瞪口呆的同时又连忙劝老太太息怒,老太太哪里息得了怒,她简直气个半死,拉着宋嘉言的手,拽着宋嘉言道,“走,丫头,我带着你去秦家找回公道!”

    或许是有吴双的事在前,秦峥忽然被赐婚郡主,宋嘉言震惊过后,并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她道,“祖母不必急,秦家必然要来人给个说法儿的。现在去秦家闹,秦家故意没面子,咱家也少不得被些小人幸灾乐祸。祖母莫要生气,秦家既是这等势利人家儿,我没嫁,倒是好事。”

    宋老太太难过至极,搂着宋嘉言掉眼泪,“怎么就好人没好报呢!先时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竟然说话不算,那说话做什么,还不如放个屁响呢!”心急之下,老太太把先时那些粗语俗话都拿出来说了。

    宋嘉言深深的叹了口气,她实在没心情劝老太太,起身道,“我先回去歇一会械憷哿恕!

    戚氏忙道,“我去看看妹妹。”追了宋嘉言去。

    宋老太太守着小纪氏念叨,“姐妹两个都这样不顺,究竟是上辈子做了什么恶业,这辈子犯了哪路小人哪!”

    想到宋嘉语无端小产,又看宋嘉言亲事几番不妥当,小纪氏心里也难受的很,还得打叠起精神劝老太太道,“这一辈子,谁还没个灾儿了坎儿的,说不得福气在后头的。像言丫头说的,秦家不过小人,这样的人家儿,若早知道,就是前来求娶,咱们也不能应!如今提前看清这等小人面目,于言丫头也是幸事!待秦家人上门,咱们自有话要说!”

    宋老太太恶狠狠地,“我咒他祖宗十八代!”

    秦峥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他自翰林院回府,便觉着家中气氛微妙。秦老太太已经躺床上了,见着秦峥就是一通哭,“我苦命的孙儿啊,这是造了哪世的孽,竟修来这样的亲娘哪!”

    秦峥初时只以为母亲又有哪里不妥当,秦老太太哭了一阵,才把太后赐婚的事说了。秦老太太泣道,“咱们家,虽是落败过,也是书香门第出身,难道是那( 千金记 http://www.xlawen.org/kan/409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