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千金记 > 千金记 第 48 部分阅读

第 48 部分阅读

    我与侯爷夫妻融洽,我也只愿行远娶一同心之人。”

    “知道了。”

    父亲与他说亲事,李行远还有些害羞,吱唔着说,“言姐姐很好,我就是担心婚后受她欺负可怎么办?”自小被宋嘉言揍大的孩子,总是有些心理阴影。

    宁安侯听到这种话,险些没一口老血喷出来,没好气道,“她不过是个丫头,因年长你一岁,小时候力气大些而已。若你现在还被她揍,你干脆买块豆腐撞死吧。”

    李行远脸红扑扑地,“怪没心理准备的。”

    还脸红上了,永宁侯瞪儿子一眼,“成还是不成,你倒是说句痛快话。”没出息的模样!

    李行远点头倒是挺痛快,“孩儿但由父亲母亲做主。”想到言姐姐能做老婆,李行远虽然觉着有几分怪怪的,不过,他与宋嘉言青梅竹马,娶言姐姐,似乎,也挺好的。李行远再一次悄悄的红了脸。

    儿子没啥意见,宁安侯欣慰的对老婆道,“行远果然是个有运道的。”宋嘉言这样的本事手段,绝对旺夫。给儿子娶个能干的老婆,又有宋荣这样的老丈人,日后还愁什么。

    宁安侯亦不必纪闵出面,他干脆直接跟宋荣去提亲。

    宋荣听到宁安侯的话,着实吃惊不小,宁安侯笑,“我知子熙你多中意读书人,现在言丫头的亲事未成,大约是你在等明年春闱的结果,想自新科进士中为言丫头择婿。”

    “不是我说,读书人规矩多,似我家,咱们知根知底不说,行远也是你看着长大的,你平日里从不外待他,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向来清楚。再者,行远他母亲是言丫头的亲姨母,我们向来视言丫头为自己闺女的。”读书人多有几分酸气,宋嘉言虽无辜,但名声绝对是个问题。宁安侯笑,“就是咱们,脾气相投,再为儿女亲家,简直是天作之和。”

    让素来冷面寡言的宁安侯言笑晏晏的说这一串子话,宋荣已知宁安侯对这桩亲事的热络,宋荣道,“言丫头不是以前小姑娘的时候了,她与行远自幼相识,自然是好的。她如今大了,待我问问她的意思,再给姐夫回复。”

    宁安侯笑,“那我就等子熙的好消息了。”户部尚书已老,宋荣眼瞅着就要再进一步,宋嘉言眼光手段都好,想在帝都寻一个似宋嘉言这等出身这等才干又能与儿子投缘的闺秀,委实不易。至于帝都那些乱纷纷的流言,再过十年,谁还记得?

    有时,时运就是这样的不济。

    宁安侯府的亲事,宋荣是愿意的,不说别的,侯府门第,李行远兄弟一人,纪闵又是宋嘉言的亲姨母,李行远的品行,宋荣深知,断不是纨绔一流。再者,两人自小玩儿到大,至今有什么好东西,宋嘉言也忘不了李行远一份儿。

    这样的人家,宋嘉言嫁过去就是享福的。至于宁安侯府其他琐事,依宋嘉言的本事,将来也完全当得起侯府夫人的之位。

    宋荣与宋嘉言一提,宋嘉言倒也没说什么。宋荣想到的事,宋嘉言亦能想到,宁安侯府,的确是不错的对象。就是李行远,对她也足够敬重,至于爱与不爱,宋嘉言现在完全不想再提这些虚无飘渺的事。

    随缘吧,一切随缘吧。

    敬重比爱情,重要一千倍。

    宋嘉言点了头,宋荣便回复了宁安侯,只是有一事,如今雪灾,宋荣忙于赈灾,宫里宴饮歌舞都停了,着实不好这时候定亲。

    宋荣与宁安侯皆是朝中重臣,自知晓此情,默契的将定亲礼挪到明年。

    李行远自从知晓与宋嘉言定了亲事后,对于宋嘉言就有那么几分不好意思,天天勤习武功不说,还偷偷托宋嘉诺送了两盆怒放的梅花给宋嘉言。

    宋嘉言深觉好笑,回送了李行远两盆水仙,李行远令小厮稳妥抱回去,吩咐房中丫环好生伺养言姐姐送他的水仙花,还时时一人瞧着水仙傻乐。纪闵知晓李行远对宋嘉言有意,心中也暗自高兴,私下命管事准备各种成亲用的东西。

    外祖母冯氏亦是对这桩亲事充满期待,宋嘉言嫁给李行远,纪闵自然不会亏待于她,就是宋嘉言更会对纪闵孝敬非常。李行远毕竟不是纪闵的亲生子,有宋嘉言做纪闵的儿媳妇,对两人,都是再好不过。

    就是宋嘉言也认为,自己的人生大约就是在宁安侯夫人的位子上度过了。

    她以往常会听到一句话“无巧不成书”。

    其实,人生比戏本子更要精彩一千倍。

    当方太后的赐婚懿旨送到宋家时,宋家人完全懵了。就是宋嘉言也不了解,焉何方太后会赐婚她与方二公子?

    不过,当再一次进宫去永安宫向宋嘉语请安时,宋嘉言完全明白了。宋嘉语抚着肚子,拉着宋嘉言的手满面泪痕相求,“大姐姐,我肚子里,是皇子。求求大姐姐……”

    宋嘉言没有说话,她静静的盯着宋嘉语的眼睛,直到将宋嘉语看得心虚的错开眼睛。小纪氏在一畔恳求答腔,“言丫头,你素来疼你妹妹,将来,将来你妹妹不会亏待你的。”

    是啊,肚子里是皇子。

    宋嘉言以往与宋嘉语说的,承恩公府失宠于御前,丽妃已老,方太后一系再无皇子在手。可见,宋嘉语是把她的话放在心上的。方太后一系希望再扶植一位皇子,宋嘉语有宠有孕,宋荣在朝中态势极好,宋家与承恩公府联姻,方太后自然会对宋嘉语所出皇子另眼相待。

    当然,宋荣简在帝心,方太后是绝不可能弄死宋嘉语夺了她的孩子的。而承恩公府如今的情形,的确须要与朝中重臣联姻,挽回颓势。

    眼下便是方太后千秋节,因北方雪灾,方太后明确提出简办千秋节,将千秋节省下的银子都捐给受灾百姓。老娘这样的明理,宫妃在一畔恭维方太后,昭文帝感触非常,动情道,“母亲千秋,儿子竟不能孝敬一二,实在深有惭愧。”

    方太后笑,“皇帝待哀家素来孝敬,只是如今,哀家有个心愿,皇帝允了,就是对哀家的孝心了。”

    昭文帝自问何事,方太后叹口气,“承恩公府不争气,那虽是哀家的娘家,皇帝却是哀家的儿子,自有个远近之分。皇帝对承恩公府是喜是厌,这些朝廷大事,哀家也不大懂,再不多说多问的。唯有子弟间事,哀家有些放心不下。承恩公府方谅已经二十了,文不成武不就的,到底是侄孙,哀家实不好不管他。就想着,给他寻一门厉害能干的媳妇,好引导约束于他,叫他学好。”

    方谅的品行,昭文帝深知,皱眉,“不知母后相中了哪家姑娘?”

    “这姑娘,皇帝也知道,哀家就取中她能干。”说着,含笑望一眼宋嘉语,复对昭文帝道,“不是别人,正是宋大人家的大姑娘。她是个知书答理的孩子,彼时被逆党劫持,哀家听说,如今宋姑娘的婚事就有些艰难。”

    “方谅还年轻,又生于贵胄之家,有些贪玩儿也正常。”方太后道,“他母亲疼爱幼子,他祖母宠爱嫡孙,方养出他这淘气的脾气来。哀家想着,给他娶房厉害的媳妇约束一二。看遍帝都,宋姑娘是极合适的。”

    昭文帝道,“就是不知宋姑娘可有婚姻。”

    方太后笑对宋嘉语道,“德妃是宋姑娘的亲妹妹,问她便知。”又一脸感慨道,“宋姑娘为国与逆党为质,如今婚事艰难,哀家着实有几分放不下她。承恩公府虽说不是一等一的人家儿,却是哀家的娘家,皇帝的舅家,赐婚予承恩公府,亦不算辱没了她。”

    昭文帝实不知宋家这是何意了,笑问,“德妃,你姐姐还没有人家儿吗?”

    宋嘉语轻低螓首,露出一段洁白细腻的颈项,柔声道,“上次母亲进宫来,妾身并未听说。”

    这些内情细节,宋嘉言并不知晓,不过,只要清楚宋嘉语的用意,对于宋嘉言而言,便足够了。

    宋嘉言淡淡道,“娘娘的心意,臣女知晓了。”

    宋嘉语泪落如雨,艳如妍花的脸上更添三分楚楚之姿,侧颜拭去珠泪,其神其态,惹人怜爱至极,“大姐姐这是怪我了。”

    “臣女万不敢有此意。”

    “大姐姐放心,我必不会让大姐姐吃亏的。”

    宋嘉言神色浅色,不再多言:原来,皇宫真的会将一个人变成妖怪。

    126晋江原创发表

    宋荣向来以斯文人自居,一般动手就是教训子弟,余者,他大都是温文有礼,更不必提打女人的事了,这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宋荣听宋嘉言将事情原委大致说了,一巴掌将小纪氏抽的半昏过去。

    宋荣脸上的神色,小纪氏只恨不能当下直接昏过去,宋荣撤换了小纪氏院中所有的丫环婆子,令人守着院门,不令她外出。至于家事,立刻由戚氏接手。

    宋老太太知晓此事因果,抱着宋嘉言哭道,“烂了心肝儿的东西,后娘就是这样的恶毒,她怎么不拿自己闺女去填火坑!我只恨当初没看清她这面目,竟叫她害了你!”方二什么样,宋老太太清楚的很,当初就要脱了裤子对宋嘉语耍流氓,还是宋嘉言出手教训了方二,宋嘉语方保住了名声。想到宋嘉语,宋老太太也没好话,哭道,“连你当初救她的事都忘了,忘恩负义啊!有什么样的娘,就有什么样的丫头。她就是做了娘娘,我也不去攀她这高枝儿!”别人不知道方二的面目,宋嘉语肯定是知道的,竟然这样把自己姐姐往火坑推,宋老太太只恨不能当初根本没有宋嘉语这样的孙女。

    最难过的人其实是宋嘉诺,他听闻此事连忙进来看宋嘉言,跪在宋嘉言面前满目羞愧,“我对不住大姐姐。”

    自从吴双之事起,对于情爱婚姻之事,宋嘉言委实没有太多的心思面对了,宋嘉言静静地扶起宋嘉诺,道,“嘉语是嘉语,二弟是二弟,太太是太太,我分得清。二弟没有对不起我,那些对不起我的人,她们会明白对不起我的代价的。”

    宋嘉诺望着宋嘉言安然无波的眼睛,忽而一阵寒颤自心头升起。宋嘉言冷冷道,“好好念你的书,不要跟我道歉求情,我没有对不起任何人,我永远不会原谅她们。”一句话堵了宋嘉诺的嘴。

    方太后赐婚之后,有关宋嘉言的流言再次甚嚣尘上。方太太就有些不大乐意这桩亲事,进宫跟方太后抱怨,“说谅哥儿贪玩儿,这也忒委屈谅哥儿了。”

    “什么委屈!正三品大员的嫡长女,哪里委屈得到他!”方太后不悦道,“你要对宋姑娘好,就是看在宋大人的面子上,也不要委屈到宋姑娘!”不识好歹的东西。

    方太太不敢多言,只得回去筹备亲事。

    宋荣完全没有做外戚的意思,结果给宋嘉语小纪氏把家里坑成这幅田地,尤其宋嘉言,嫁给方二那种人,他宁可在家养闺女一辈子!

    但,不论如何,婚已赐下,即使宋荣也不敢逆旨而行。

    宋荣实在愧对宋嘉言,叹道,“若有委屈,爹爹一定会为你做主。”

    “爹爹科举晋身,宋嘉语入宫为妃,不过因缘际会而已。哪怕宋嘉语誔下皇子,外戚之事,还是请爹爹慎重考虑。”宋嘉言很清楚,宋荣是绝不愿意与方家联姻的,只要宋荣不乐意,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宋荣实在不忍看再看女儿一眼。

    太后赐婚,方家除了方太太嘀咕几句,承恩公与方世子是极愿意与宋家结亲的,反正太后懿旨所赐婚事,当下承恩公府也不管什么雪不雪灾的,紧赶慢赶,年前便将宋嘉言娶进门儿去。

    宋嘉言嫁妆之丰,让全帝都的人都开了眼界宋嘉言生母是侯府嫡女,宋荣深觉对不住女儿,给宋嘉言的嫁妆,远超当初为宋嘉让娶亲时送去戚家的聘礼。再有宋家姻亲故旧的为宋嘉言添妆,纪闵得知宋嘉言被赐婚方二时悄悄的哭了一场,想着宋嘉言样样出色,偏这样的命薄,嫁给那样的纨绔子,还有什么前程可言呢。倒是李行远见母亲身上不好,倒是擦前蹭后的服侍着母亲,纪闵心里安慰的很。

    宋嘉言出嫁,根本未令小纪氏露面儿,宋家亦没有半丝喜气,倒是承恩公府排场颇大的将人娶了进门儿。

    其实,这门亲事,不仅方太太颇有微辞,便是方二也很有意见。方二仰慕宋嘉语数年,如今宋嘉语成了昭文帝宠妃,方二自然不敢再做什么癞蛤蟆的美梦。但,宋嘉言在方二印象中,形象与母老虎也差不离了。如今,太后姑祖母命她娶个母老虎,方二私下与母亲抱怨多次。

    方二不想娶,宋荣更不想嫁女儿。

    只是,旨意之下,不得不娶,不得不嫁罢了。

    方家毕竟是承恩公府,大婚当日,小郡主还去喝了喜酒,又特意到新房里瞧了一回宋嘉言。宋嘉言眉目平淡,脸上根本未匀脂粉,更无欢颜。小郡主眉间透出一丝欢畅,笑,“愿你与方家表兄百年好合。”

    “承郡主吉言。”

    这样的言语官司,宋嘉言并没有什么兴致。同样是太后所赐亲事,小郡主搬回娘家也不能和离,她亦是一般无二。

    新娘子不羞不怯不喜,喜房内看热闹的人都走了,宋嘉言便换去喜服,命丫环婆子守好门户,准备休息。不一时,竟有个婆子捧了一碗面与几碟清淡小菜过来,笑着将身一福,道,“我们姨太太命奴婢替她给二奶奶见礼了。姨太太说,二奶奶是新媳妇,今日怕是吃用不好,命奴婢送些小菜孝敬二奶奶。昔日二奶奶于我们三爷有救命之恩,姨太太对二奶奶亦是感激涕零。”

    话说还是许久以前,那时宋嘉言年纪不大,与秦家李家,三家孩子上元节去赏灯,路上捡了个小孩儿,正是方谅的庶弟,方太太的庶子,方谨。方谨的生母孟姨娘是方世子的爱宠,于内宅中同方太太平分秋色的人物。

    宋嘉言令人接了饭菜,令人赏了这婆子,又令梁嬷嬷亲近这婆子出去。婆子姓董,梁嬷嬷一个分量十足的金嵌宝的镯子递过去,董婆子便倒豆子似的,把肚子里的存货全都说了,“奴婢也是听些个下人嘴碎,说二奶奶厉害,怕是二爷有些误会二奶奶了。”

    事情还真是给董婆子说中了,方二根本没进宋嘉言房门。听董婆子的意思,这也是方太太教给儿子的法子,宋嘉言是个厉害能干的人,帝都人尽皆知。唯方太太独家知晓,宋嘉言还曾经暴打她的儿子,暴打一顿不算,还曾将她儿子丢进湖里去。这样的女人,若不给她个下马威,日后怕是儿子夫纲不振。故此,方太太就给儿子出了这个主意,令儿子刻意冷落宋嘉言几日,待宋嘉言服了软儿,再跟她圆房。

    方二本就不喜欢宋嘉言眉目清秀,论妩媚婉转,连他的侍妾尚有不如,更兼宋嘉言曾暴打过他,方二面儿上过不去,对这桩亲事咯应的很。有母亲帮着出谋划策,方二新婚之夜直接歇在了侍妾那里。

    第二日,方二抖着威风去宋嘉言房内,本是打算撂下几句狠话叫宋嘉言知道他厉害的,但,不知怎地,看到宋嘉言的模样,方二便会想起以前宋嘉言暴打他的事,思及宋嘉言手黑心狠,方二那狠话便没有说出口。

    待宋嘉言收拾停当,两人一并去了方太太那里。

    依旧是见长辈祭祖宗之类的事,及至这些事了,宋嘉言在方太太身边儿站了一日规矩,到晚间方被恩准回房。

    方太太很是满意宋嘉言的毕恭毕敬,悄悄对儿子笑,“再过两日,你就去与她圆房。女人就是这样,嫁了你,你就是她的天,她万不敢再对你不敬的。”

    方二撇嘴,满是不乐意,“丑成那样,见了就倒胃口。”

    方太太拍儿子胳膊一记,道,“就是看在她父亲的面子上,只要她服了软儿,你对她客气些。”

    方二不情不愿的应了。

    及至三朝回门,宋嘉言命梁嬷嬷收拾着细软,禀过方老太太、方太太就要出门,方老太太道,“叫谅哥儿陪你一道回去。”

    宋嘉言淡淡道,“二爷在章氏房里忙活,怕是没空的。不过回娘家,孙媳一人回去,也没什么事,我家不是那样挑理的人家儿。”

    方太太将嘴一撇,话中带话地,“新婚夫妻,本当如胶似漆,看你平日里也是个聪明的孩子,怎么连谅哥儿都笼不住?这聪明啊,你也得用对地方才成。不然,只让他在侍妾房里胡闹,这万一闹坏了身子,吃苦的还不是你么。”

    宋嘉言浅身一福,“媳妇这就回去了。”

    根本没要方二,宋嘉言命人套车就出了承恩公府。

    宋嘉言陪嫁丰厚,不但是银钱产业上,就是下人,宋荣就给了她四房忠仆。此时,一出承恩公府,宋嘉言唇角逸出一丝冷笑,直接吩咐家下人将车驶向西山别院。

    这处别院还是她母亲的陪嫁,宋嘉言分得大纪氏一半的嫁妆,其中就有这座别院。到了别院里,梁嬷嬷吩咐丫环婆子的现成收拾出院子,准备开火过日子。

    另一头儿,宋荣苦等女儿不到,直接带着两个儿子杀到承恩公府,笑道,“今日三朝回门,家里早预备好了席面儿招待女婿,不想到下晌午也不见我那闺女女婿回门。我虑着,怕是小女初嫁,在婆家有何挂碍之处。什么回门不回门的,我亲自来瞧瞧女儿是一样的。”

    方国公、方世子尚不知此事,方世子忙着人去问,方太太此时才慌了,谴人出来道,“媳妇一大早就套车说要回家。”

    宋荣脸色一冷,“我在家苦等,并未看到女儿女婿回来,不知女婿在何处?”

    方太太脸色微僵,忙令人将儿子唤出来。

    宋荣一味逼问自己闺女下落,偏生方国公府说不出个所以然,宋荣冷笑,“太后赐婚,原是结两姓之好!如今三朝回门,方二公子不说与我那闺女去老丈人家,倒在自家窝着!我从未听说过三朝回门,让新媳妇一个人回娘家的,请问,方二公子是玉体不适,还是对我宋家有所不满!今日若找不着我家丫头,就是御前,我亦要去说道个明白!”

    方家人发疯一样的寻找宋嘉言,第二日早朝,宋荣将一本润色好参奏方谅帷薄不修、方世子教子无方、方家家风不整的奏章往上递了去。宋荣气愤非常道,“太后娘娘相中了臣那女儿,赐婚承恩公府方谅为妻。因是太后恩典,小臣倍觉无上荣幸。臣那女儿,品性是连太后娘娘都赞的。臣嫁女儿,举家陪送不说,就盼着女儿女婿和睦。不料,小女出嫁三日,尚是完璧之身!方二公子宁可去侍妾房中消谴,亦不愿碰小女一下!谁人没有儿女!臣女受此奇耻大辱,臣万不敢再叫女儿高攀方家高门贵第!”

    “臣寒门出身,苦读多年,在朝尽忠,在家尽孝,向无亏心之处!如今方家自恃太后母族、陛下舅家,如此欺辱微臣,微臣请陛下削官去职,微臣在看不到方家诚意前,断不能叫女儿回去受这等侮辱!”

    127晋江原创发表

    宋荣朝上把方家骂了个狗血淋头,方家人实未料到宋荣会把儿女私事拿到朝上来说,什么“完璧之身”什么“宁可去侍妾房中消谴,亦不愿碰小女一下”,为了给方二扣上宠妾灭妻、帷薄不修的名声,宋荣啥话都说的出来。

    纵使方二没啥脸面,自家闺女被嫌弃至此,其实宋家也没啥脸。关键,看宋子熙的模样,完全是没打算要脸的撕破脸皮的干法!

    婚事乃太后亲赐,结婚三天把日子过成这样,完全是打太后的脸啊。昭文帝训斥了承恩公与方世子一番,并严令方家对宋县君以礼相待。

    不过,宋家这种反应,倒是出乎昭文帝意料。宋嘉言时常随着小纪氏进宫给宋嘉语请安,两姐妹感情似乎不错,这也是他从日常宋嘉语的话中感受到的。

    宋家与方家联姻,昭文帝只以为是两家为了宋嘉语腹中皇子联姻造势而已。

    如今看来,两家联姻之事,倒不似宋子熙的手笔。

    想到方太后与宋嘉语,昭文帝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宋嘉言三朝回门直接住到西山别院去。

    看宋嘉言婚后寡言鲜语、礼数周全的模样,断看不出她能干过这样的事来。方大太太在家被丈夫指着鼻子尖儿骂了一顿,“太后亲赐的婚事,你敢不叫儿子进媳妇的房!你安的什么心!”又将方二拽出来一顿捶,直将人揍的哭爹喊娘。

    就是承恩公夫人方夫人也是唉声叹气的说宋嘉言的不是,“这叫什么,这叫什么,自家的事,纵便受了天大委屈,也不该去外头嚷嚷的满城风雨。”

    承恩公是方太后的亲哥哥,年纪自然不轻,叹道,“你跟媳妇,带着方谅,去西山接二孙媳妇回来。”

    方夫人道,“全帝都,再没有这样的孙媳妇。”还要叫太婆婆、婆婆去接。

    “说这个做什么?本是咱家失礼。”成亲不洞房,若宋嘉言真是个面团儿,也就由着婆家捏扁揉圆了。偏偏宋嘉言忍得等得,宋荣撕破脸的参了方家一本,方家里外不是个人,脸面全无。

    方夫人叹了又叹,只得带着儿媳妇方大太太、大孙媳妇方大奶奶,又有被揍的混身是伤的方谅,去了宋嘉言在西山的别院。

    宋嘉言不在别院之内,听下人回禀,去山上老梅庵给老梅师太请安去了。祖孙三人苦等一日,不见宋嘉言回来,只得无功而返。

    之后,方家人去了两次,都未见到宋嘉言的面儿。

    方夫人回家就说身子不大好,方太太侍疾,只时常打发方谅去西山别院。方谅倒是见着宋嘉言了,只是话未说两句,就被宋嘉言吓破了胆子,之后,方谅是死也不肯再去的。

    方太太对丈夫哭诉,“真是不知造了哪辈子的孽,令人将谅哥儿捆在树上,把个苹果放在谅哥儿头上,拿苹果做靶子。这幸而祖宗保佑没伤着谅哥儿,若有万一,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方世子道,“又没伤着。”

    “我跟老太太亲自过去接她,没一次能见到她的人。现下把老太太累病了,我每日侍疾,打发谅哥儿去,她又这样作弄谅哥儿。”方太太哭道,“谅哥儿再不好,也是我十月怀胎生的,是老爷的亲儿子。她一个做媳妇的,哪儿能对丈夫这般不敬!”

    方世子将心一横,道,“只要方谅伤不着,就让他去,什么时候把媳妇接回来,什么时候算!”

    方太太一味的哭,“老爷好狠的心。”

    方世子冷冷道,“若当时不是你给方谅出那馊主意,如今生米成熟饭,断不至于此!再心疼儿子,也是你自作孽事!”

    方太太又是一场哭。

    方家愁云惨雾,宋嘉言的生活倒是悠游自在,她手中有产业有银子,出来单过,自己当家做主,比在家时都要舒服三分。宋嘉言还抽空回了趟家,宋老太太满是心疼,宋嘉言道,“若与那贱人圆房,我自己都恶心。如今在西山,样样齐全,老太太若是闲了,去西山住些时日,全当我孝顺老太太了。”

    宋老太太拍拍宋嘉言的手,道,“过得舒坦就好。”

    戚氏原是要安慰宋嘉言些话,见宋嘉言自己想的开,就替宋嘉言操心起别的事来,笑道,“妹妹住在别院,陪嫁的下人毕竟有限,若是长时间的过日子,还是从庄子上再选些可靠的奴才使唤为好。”

    宋嘉言笑,“大嫂说的是,已经着管事去安排了。还有件事要求大嫂。”

    “妹妹只管说。”

    “我那别院,看家护院的多是些普通壮仆,不通拳脚。我想着,若是有可靠的习武之人,教他们些拳脚功夫倒是不错。”

    戚氏笑,“这事简单,你大哥最爱与这些舞刀弄枪的人交往,待得了合适的人,我给妹妹送去。”

    “谢嫂子了。”

    “一点小事儿,哪里值当。”

    如今戚氏掌家,因宋嘉言回来,自然安排的色\色齐全,样样妥当。用过午饭,戚氏悄悄对宋嘉言道,“老爷命人将太太送到了庄子上,这几次椒房请安,并没有人进宫。前几日德妃娘娘诞下皇子,老太太去了一趟,说娘娘哭了好半日。”

    宋嘉言冷冷一笑,“宋嘉语也就在后宫这点本事了。”没有家族支撑的妃嫔,她倒要看看样宋嘉语威风到几时。皇子不过刚刚诞下,一个小屎娃子,日后变数太多,便是宋荣有外戚之心,也不会选在这时!

    宋荣知晓宋嘉言回了娘家,一家子用过团圆饭后,就叫了宋嘉言到书房说话。

    “以后打算怎么办?”婚赐了,宋嘉言就得嫁。但,嫁后要怎么过日子,又有讲究。宋荣问宋嘉言。

    宋嘉言道,“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她绝不会回方家和方二过日子,那种贱人,她便是一辈子不嫁,也不会凑合那种贱人。

    宋荣道,“有我在,你只管随心所欲的过日子。”已经这样了,再不给自己找些乐事消磨时光,宋嘉言还有什么活路可言?就是想干掉方二也不是一两年能做到的事,方二不死,宋嘉言便不得自由。生活已然如此,再坏也坏不到何处了。宋嘉言完全可以由自己的性子生活。

    宋嘉言应了一声,便没有话了。

    她与宋荣的话,好像也越来越少了。宋荣叹道,“小纪氏的事,委屈你了。”他不只宋嘉让宋嘉言两个子女,宋嘉诺同样是他的儿子。长子有长子的责任,次子有次子的冀望,宋荣也需考虑到父子之情。故此,他留小纪氏一命。

    “以后不会了。”

    以后,我不会让任何人委屈到我。

    寒冬雪灾,来年开春便是春洪时疫。

    宋嘉言早命人买了大量的药材糙米,再拿出五万现银,以她个人名义捐献给朝廷。昭文帝道,“宋县君品行端重,心肠慈善。”宋嘉言业已出嫁,她这事儿算不到宋家头上,她偏又与承恩公府不和……但,宋嘉言总能在关键时刻捐银捐物,次次做到昭文帝心坎儿上,昭文帝索性不提宋家也不提方家,直接点评宋嘉言这个人。

    宋嘉言这样的大手笔,完全是花钱买平安的架式,却是将承恩公府心疼的够呛。别忘了,宋嘉言可是他们方家的媳妇,这么不管不顾的花用银钱,其实这些都该是他们方家的钱啊。

    哪怕钱是宋嘉言自己的,宋嘉言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但,这样大手笔的花出去,承恩公府半点儿光沾不上不说,脸面上还颇有些过不去呢。

    昭文帝赞宋嘉言,外面人自然也要赞一声宋县君。

    宋县君,而不是方二奶奶。

    就是方太太出门,也时常听到有人议论“宋县君还住在西山别院,俩人根本没圆房”“是啊,听说宋县君还是完璧之身呢”“一朵鲜花插狗屎上”啥啥的话,实在叫方太太堵心的够呛。

    方家再一次开会,一定要把宋嘉言接回府才好。若宋嘉言在方家好好儿的,这次的功劳便是方家的功劳,哪会有如今的尴尬。

    同时,方世子下了严令,将方二身边的侍妾一个不落的全都打发出去,待宋嘉言回来,再不许方二胡搞乱来,必需同宋嘉言一心一意与宋嘉言过日子。

    眼瞅着心爱的侍妾都被送走,还没接宋嘉言回来呢,方二已把宋嘉言恨到了骨子里去。

    方家人再次前来,实有宋嘉言的意料之中。

    这座别院的位子并不是上佳,但也不错了,前有山泉,后傍青山,尤其里面还有个温泉眼,四季景色上佳。宋嘉言入住后,又大肆的整修一番,如这座小厅,家俱摆设俱精致高雅,有不少摆设还是宋嘉言捐了银子,昭文帝赏下来的东西。

    宋嘉言对方夫人道,“这些天,我在参详师太给我的经书,怕是不能回去了。”

    方夫人笑,“经书哪里不能参详,回去参详是一样的。你若是怕吵,我叫丫环婆子们小心,或是单独给你修个书房,都使得。再说了,你一个女人住在山中别院,家里也实在不放心。”

    宋嘉言温声道,“夫人不必担心,我这里有数十位护院好手,不要说等闲歹人,便是三五百人来攻,都不怕。”

    “还有一事,要麻烦夫人了。仓促来到别院,有许多我使惯的东西还放在贵府,我思量着,什么时候让管事去把嫁妆拉过来使用。”

    方夫人脸色微变,咬牙道,“太后娘娘亲赐的亲事,嫁妆不放到婆家,这……”

    “正因是太后娘娘亲赐的婚事,我方嫁的。”宋嘉言淡淡地,“承恩公府高门贵府,何况,我的嫁妆,自然是我愿意放到哪儿就放到哪儿。”宋嘉言出来时,只带了地契银票等好携带的细软,大件儿东西依旧放在承恩公府。

    方夫人死压着一口气,缓声道,“我知道,先时谅哥儿不懂事,委屈了你。”复一转折,“可日子就是这样,上牙还有磕着下牙时,小夫妻,哪里有不闹别扭的。你这么又抬嫁妆又搬家的,我倒不解何意?”

    “我没有别的意思,如今随着师太研习经书我方悟了,世事如浮云。人哪,干净而来,干净而去,也没什么不好。”宋嘉言不疾不徐,道,“既然夫人同意,明日我就派管事过去,还望贵府找出我的嫁妆单子来,一样样的对过,别有什么差错才好。”

    方夫人一口气噎在胸口,声音转冷,“你是方家的媳妇,你的名子是上了族谱的。”

    宋嘉言温声道,“是啊,我是方家的媳妇。方二爷的正妻,只有我,唯有我。”谁怕谁?太后赐婚,她活着,就占着方谅正妻之位。不论日后方谅生出多少子女,都是庶出!

    哪家的孙媳会这样跟太婆婆说话,方太太已是忍不得了,指着宋嘉言道,“你莫要得寸进尺。你嫁了方家,生是方家人,死是方家鬼!想拉嫁妆,没门儿!”想到宋嘉言丰厚至极的陪嫁,方太太满是心疼,哪里舍得!

    宋嘉言端起茶盏,朗声吩咐,“送客!”

    方夫人方太太立刻给气个仰倒。

    宋嘉言敢放出拉嫁妆的话,就不怕方家不给。

    当然,拉嫁妆之前,宋嘉言先去了一次合欢楼,其时刚刚入夜,合欢楼的生意刚刚开始,宋嘉言带着三五十个手持棍棒的壮仆,把合欢楼砸个稀巴烂,将在合欢楼里寻欢作乐、衣衫不整的方二拽了出来。

    方二怒斥,“你这个妒妇!”

    宋嘉言上前,猛然一拳捣在方二小腹,方二脸上一白,俯身蜷缩在地上,张张嘴,竟是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宋嘉言拽起他的颈领,反手便是三记耳光,冷声道,“这是赏你的,贱人!”

    方二是个怂人,实在怕了宋嘉言,此时,他两腮红肿,只是俩眼珠子死瞪着宋嘉言,不敢说一个字。

    闻信而来的帝都府尹只听说是合欢楼斗殴,因今年北方大灾,有不少流民聚集于帝都城外,帝都府尹尤其留意帝都治安,日夜加班,都住到衙门去了。

    帝都府尹还不知哪里事呢,宋嘉言已经信步过去,道,“我是宋县君。”

    宋嘉言是帝都名人,帝都府尹实是久闻其大名,语气就缓了三分,道,“县君这是做什么?本官听说合欢楼来了歹人。”

    “楼是我砸的,为的拿人。”宋嘉言将手一挥,两个壮仆扭着方二的胳膊到帝都府尹面前,宋嘉言指了指软趴趴的方二,正色道,“如今北方洪灾,多少百姓无衣无食,沦为流民,正需上下同心之际,竟有不贤外子出外寻欢作乐。我来拿这心肝全无之人,给大人添麻烦了。大人放心,合欢楼的赔偿,一应由承恩公府承担。”

    帝都府尹便撤了兵,路上想着被揍成猪头的方二,心里不知该是羡是叹了。

    差人将方二扭送回承恩公府,宋嘉言顺便说了第二日拉嫁妆的事。

    方家不给,宋嘉言直接一状告到帝都府去。

    这状子,帝都府尹接的都烫手。他不敢不接,宋嘉言的铺子捐过银子捐过粮食,又有这样的背景,他如何敢不接。

    自从方太后赐婚,名声什么的,宋嘉言早不在乎了。

    方家不放嫁妆,她非但告到帝都府去,还着人敲锣打鼓的编了儿歌满帝都的唱去。她是不怕丢脸的,看方家怕不怕!

    稍稍讲究的人家儿,娶媳妇时会对媳妇嫁妆的丰厚或是简薄有些说道儿,但,没有哪家儿会真的向媳妇的嫁妆伸手。就算是伸手,也是暗地里的事了,谁会如方家这样闹的满城风雨。

    方夫人进宫与方太后诉苦,泣道,“先时是谅哥儿不对,孙媳妇生气也情有可原。臣妇想着,带着谅哥儿他娘,还有大孙媳妇,一并去别院接了孙媳妇回来,以后叫他们小两口儿好生过日子。谁承想,去了几遭,都未见到孙媳妇的面儿,说是去老梅庵给大长公主请安。”

    “好容易前儿见了,这又要抬嫁妆搬家的折腾,略说个‘不’字,她又大肆宣扬,只怕别人不知她这泼样似的,阖家都跟着丢脸。”

    方夫人不说这个还好,略一提及,方太后就是满心蹿火,斥道,“( 千金记 http://www.xlawen.org/kan/409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