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千金记 > 千金记 第 53 部分阅读

第 53 部分阅读

    是个大方的人,对读书人也足够尊敬。一月二两的银子虽然不多,但,书院包吃包住,一季还有三套新衣,这样的待遇,绝对不比大户人家教书先生差了。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或许在自尊允许的情形下可为五斗米折腰,却不能为权贵折腰,更无须为她一个名声有暇的女人折腰。

    这是书生的骨气。

    宋嘉言只需成全他们的骨气。

    其中一个叫范子成的举子满脸沉痛道,“依姑娘不让须眉之能,何须狐媚惑主,出此下策,令世人耻笑。”宋嘉言清楚他们的境况,他们自己更加清楚。若不是一番艰难选择,不会等到现在来辞职。哪怕宋嘉言先时女扮男装骗了他们,但,一个女人,能想着拿出银子做一些义举,他们心里虽别扭,亦不会如此。关键,宋嘉言以这样的手段勾引了书生心目中的圣主明君,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宋嘉言没有半分动容,淡淡地,“谁能抗拒命运。”

    有一丝机会,她也不会选择为后一途。但是,嫁给方二,让她再也看不到将来。生命同样珍贵,她这一辈子,不能还没有好好活过就在别人的惋惜声中断送。

    她的生命,为何听从别人的摆布安排?她为何要看别人的脸色过活?

    不,做一个三纲五常的人,实在太累太难了。

    谁能抗拒命运。

    当她用自己的名义捐款给朝廷时,当她将义塾的规模扩大时,当她借此引来昭文帝的时候,决断早已在她的心中。

    她从不是个无辜的人,她利用了她一手创建的书院,利用了这些书生与那些念书的孩子。她已经学着影响别人命运,将来,她还会掌控无数人的命运。

    掌控,还是被掌控,她已经不想再委屈到自己了。

    打发了范子成几人,转眼间,立后大典已到。

    139晋江原创发表

    立后大典绝对是大排场,礼部内务府昏天黑地的忙了三个月。其实,忙的大部分是底下的人,昭文帝每日依旧是朝上朝下的规律生活作息,除了偶尔微服来瞧一回宋嘉言,昭文帝只管着发号施令。至于正主儿宋嘉言,她要学的无非就是立后大典时的规矩礼仪,这对于宋嘉言,并不是难事,真正要付诸体力的事,极少。

    如今,宋嘉言腹中孩子已经七个月了。

    立后须吉日吉时。

    早上大约六点起床,先用过参汤与点心,女官有条不紊并动作迅速的帮着宋嘉言妆扮,绝不是那种拖拖拉拉一条眉毛弄半个时辰的精细磨人。宋嘉言脸上的妆都是自己画的,头发与大礼服则由女官服侍。

    纵使有女官觉着这样做仿佛不大妥当,也没人敢露在外头来。能被派到宋嘉言身边的人,都不是傻瓜。这些宫人无不是人精中的人精。若宋嘉言一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她们还有发挥的余地。这位主儿能在宫外就揣着皇子入主凤仪宫,聪明人,还是敢紧闭上嘴巴吧。

    六点半,宋嘉言便已经收拾妆扮好。

    皇后凤辇已在外等侯,宋荣等晚上只是小憩一时,听到宋嘉言院里有了动静,俱都在院中偏厅等侯。如今见宋嘉言出来,众人纷纷起身。三层凤冠之下,宋嘉言的脸依旧平静淡然。

    那个曾经聪慧中带着几分天真的小女孩儿,似乎只是一夕之间就成长为了宁静沉稳的少妇,望着宋嘉言眼中尽去的天真,宋荣心下蓦然一酸。

    谁人都要长大,他曾经以为依他的地位,能够给子女足够漫长的成长时间,却不料宋嘉言是以这样坎坷波折的方式告别曾经的天真。

    宋嘉言轻启珠唇,唤了声,“爹爹。”

    宋荣眼睛微涩,道,“这些年,委屈你了。”清官尚且难断家务事,家是一个需要互相妥协的地方。曾经,宋荣就是这样要求家人。却未料到今日儿女离散,各有伤痛。

    “以后,再不会了。”宋嘉言道,“我此去宫闱,不能在爹爹身边服侍,爹爹保重身体。”

    宋荣送宋嘉言出门。

    按规矩,原本该是娘家兄弟背着宋嘉言送上皇后轿辇,虽然宋嘉让早已远走,宋嘉谦借用一下倒也没什么。只是,考虑到宋嘉言腹中皇子,宋嘉言直接扶着女官的手走出去,上了凤辇,再由女官服侍着换了刺金镶玉的靴子。

    秋高气爽的天气,清晨,不太热也不太冷。

    迎着一抹晨曦,浩浩荡荡的皇后仪驾驶向皇城正门,朱雀门。

    到朱雀门的时间大约是七点四十五左右,此时,朱雀门已是百官等侯,昭文帝尚未露面,宋嘉言也只是坐于凤辇中等侯。待得八点整,昭文帝乘龙辇至朱雀门,再由内侍捧出中书省谕诏。宋嘉言下凤辇,恭听圣谕。其实,大概就是些客气话,“皇后之尊,与帝齐体,供奉天地,袛承宗庙……今宋氏秉端穆之懿,体河山之仪。今持节奉册,立肃承宗庙。度恭中馈,御导六宫,作范仪于四海。皇天无亲,维德是依,无替朕命,永终天禄。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之后,宋嘉言行大礼,接下诏书。

    昭文帝亲扶她起身,宋嘉言望着昭文帝的眼睛,微微一笑,声色清悦至极,道,“即日起臣妾将以皇后之尊,与帝齐休,供奉天地,祗承宗庙,秉端穆之懿,休河山之仪,执掌凤印,统领后宫,尽心辅佐皇上,以解皇上后顾之忧。”

    昭文帝温声道,“愿宋氏秉其贤德之态,舒雅之风,统领后宫,勿负朕之厚望。”

    边上有内侍官提醒,“恭请陛下授皇后以凤玺。”

    昭文帝双手捧过皇后之玺,宋嘉言郑重接过。之后,满耳皆是千岁万岁欢呼之声。

    其实,大典最重要的部分就在这里。之后祭告天地祖宗之类的,与民间并没有什么差别。无非就是皇室更加讲究罢了,宋嘉言硬是挺着七个月的肚子撑了下来。

    寻常闺秀,有了身子天天在床上躺着都怕出问题。宋嘉言能一路将立后大典完成,皇后娘娘胎象之稳,天下都服了。

    到晚上,宋嘉言还与昭文帝一并登朱雀台看了看朱雀台下面来看热闹的帝都百姓。宋嘉言一手握在昭文帝手中,一手对着下面的百姓挥了挥,听到下面的欢呼声,宋嘉言笑,“陛下,您也跟百姓们打个招呼吧。您看,百姓们都看着您呢。”

    昭文帝笑问,“开心吗?”

    “能嫁给受万民爱戴的陛下,当然开心。”悄悄的捏捏昭文帝的掌心,宋嘉言挑挑眉毛,眼睛弯起来,昭文帝待她一直很不错,既然嫁了,她也不会敷衍于他。她嫁的是他的人,而不单单是他手中无上权利。

    于朱雀台流连一时,帝后方携手回了凤仪宫歇息。

    宋嘉言这么大的肚子,自然是没法子行房的,且这一日劳累下来,亏得宋嘉言身子骨儿结实,胎象安稳。昭文帝留宿凤仪宫,是礼法,亦是规矩。

    及待第二日清晨,二人皆有各自职责履行。内侍宫人为帝后二人着衣梳妆,之后,昭文帝去前面早朝。宋嘉言也需等着妃嫔请安。

    宋嘉言的厉害之处,不必人说,宫中妃嫔也是尽知的。何况皇后刚刚进宫,正恨不能三把火的时候,没人这样没眼力的往宋嘉言面前寻衅是非。

    宫妃以戚贵妃为首,昨日大典已是叩拜过皇后。公主以端睿公主为首,后面还有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皇子中,六皇子已搬至前面皇子所念书,秦淑妃所诞七皇子、宋德妃所育八皇子均年小,未抱出来。

    宋嘉言淡淡的说了几句客气话,“听陛下说,我未进宫前,都是戚贵妃代为执掌宫闱,亲苦你了。”

    戚贵妃忙道,“妾身本是愚笨之人,不过是陛下、太后吩咐什么,臣妾做什么罢了。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娘娘指点训教。”

    宋嘉言温声道,“戚贵妃太客气了。”说着,命人颁赏。

    戚贵妃谢赏之后,宋嘉言道,“宋德妃、秦淑妃各诞有皇子,我听说皇子还小,以后再见罢。”再命人颁赏。

    接着是丽妃冯嫔等昭文帝潜坻之人,最后是无子或是位份低的宫嫔,再者,几位公主这里,宋嘉言一并赏了。只是,谁也未料到,宋嘉言会把丽妃排在宋德妃与秦淑妃之后。其实,这也正常。丽妃资格虽老,论妃位不过贤妃,品阶与宋德妃、秦淑妃相同,待遇自然也不差她们。但是,贵德淑贤,封号上还是不同的。关键,丽妃仗着方太后娘家侄女的身份,寻日间,便是戚贵妃也会让她三分。如今丽妃不论赏赐还是名份,均落于宋德妃、秦淑妃之后,宋嘉言赏赐尚未颁完,丽妃的脸已是青了。

    宋嘉言问,“丽妃可是身子不适?”

    丽妃大脑还算清楚,宋嘉言新皇后第一天,这时候找宋嘉言的晦气,该是她不识趣了。丽妃强挤出一抹笑,恭声道,“臣妾不敢。”

    “身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跟敢不敢没什么关系。”

    丽妃一噎,道,“臣妾安好。”

    “那就好,看你的脸色,还以为你身子不爽快呢。”宋嘉言淡淡道,“你们是陛下的妃嫔,平日里在陛下与我这里,耍一耍小脾气小性子小别扭的,陛下与我都会包容你们。不过,在太后面前,还是要谨慎持重,方不负你们自各尊位。”

    丽妃也是将将四十许人了,被双十年华的宋嘉言不咸不淡的一番话点下来,脸都臊的有些挂不住。还好女官前来提醒,是该去慈宁宫请安的时辰了。

    宋嘉言便起身,外乘步辇,带着一串儿妃嫔前往慈宁宫。

    这些天为着立后的事儿,方太后已经许久未能睡个安稳觉了。昨晚又失眠大半夜,方太后真心觉着,再这样下去,不必宋嘉言来克她,她自己先得玩儿完。不过,因宋嘉言前来请安,尽管晚上大半宿的失眠,方太后早上却是精神抖擞。

    宋嘉言刚欲行大礼,方太后已道,“赶紧扶着皇后。”

    宋嘉言便扶着女官的手起身,微微一笑,“母后慈悲,心疼我,心疼孙子。”

    方太后一脸慈爱的笑,指了指侧位榻上,“皇后坐吧。”又道,“昨儿大典,可累着了?要不要宣太医看看。”

    “我倒觉着还好。”皇后是皇帝的妻子,尽管以夫为尊,在皇帝面前,皇后直接称“我”就是,于太后跟前儿,自然也不必臣妾自称。臣妾,是妃嫔们的自称。

    “那就好。”方太后露出舒心至极的笑来,望着宋嘉言微微隆起的小腹,“哀家就盼着抱孙子了。”

    宋嘉言抿嘴儿一笑,“借母后吉言。母后身子可安?昨儿大典,我多是坐着的,劳累有限,倒是宫里,这一番的安排布置,自少不得母后为陛下与我操心。”

    方太后笑,“多是戚贵妃她们忙碌。”

    宋嘉言笑,“知道她们的辛劳,刚刚在凤仪宫,我已经赏过她们了。”

    方太后笑的慈善,满目关心,“皇后刚刚进宫,能有多少私房。让皇帝赏吧。”

    宋嘉言一笑,“我刚进宫,有幸嫁予陛下。夫妻本是一体,不必计较太多。不过,戚贵妃她们为我的事操劳,赏赐自然是从我的私库出。母后放心,这点儿东西,我还是有的。”

    宋嘉言甫进宫,就将事做的这般周全。方太后唯干巴的应了一句,“那就好。”

    方太后笑对戚贵妃等人到,“皇后刚进宫,人也年轻,若是皇后有什么不周全的地方,你们要尽心辅佐皇后处置宫务。”

    戚贵妃忙道,“皇后娘娘聪慧周全,人所不及,臣妾等驽钝,唯望皇后娘娘指点训导。”

    虽然早知戚贵妃是个和软的,但,软到这种地步,方太后实在……倒是宋嘉言笑眯眯的接了句话儿,“她们那,都是懂事的。媳妇有什么不是之处,母后教给媳妇,就是疼媳妇了。”

    方太后亦是笑眯眯地,“听听这话,懂事才该好生辅佐皇后呢。”

    “后宫有母后,有我,她们安付尊荣也就够了。如今我身子渐笨重,我虽是皇后,现下接过宫务,日后生孩子做月子,怕也要歇一段时日。我想着,还是要母后帮着掌一掌眼。若母后觉着劳累,再托她们不迟。”宋嘉言笑道。

    方太后并未料到宋嘉言甫一进宫,并没有急着收拢内宫之权,反是意欲将内宫之权暂且交还到她的手里。昭文帝的后宫,后位空旷多年,一直都是方太后代掌宫权。如今宋嘉言此话都说出来了,方太后自不会推辞,笑道,“既然这般,哀家就代你操持一段时日。”

    宋嘉言又笑,“母后年纪不轻,若事无巨细都要母后操劳,万一劳累了母后,媳妇难免心下不安。以往戚贵妃也掌过宫务,还有,咱们家的公主也大了。端睿公主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左右不过这两年的事,也该让公主学着打理宫务。日后公主出嫁,也不至于两眼一摸黑,毕竟公主府可是要公主自己打理的。虽有女官嬷嬷,总要知些寻常事务,将来自己当家做主,也还便宜。”

    “我看,就依着往日的规矩。母后做个总揽,戚贵妃、端睿公主打理细务,余者,二公主十五、三公主十四,都是大姑娘了,你们也跟着戚贵妃与端睿公主学着做些浅显事务。”

    一通安排之后,宋嘉言笑眯眯的问,“母后觉着,这样安排如何?”

    方太后笑,“你刚进宫,能想到这些也够了。只是,宫务繁琐,只戚贵妃与端睿,哪里打理的妥当?德妃是你的亲妹妹,淑妃娘家祖父,是你父亲的恩师,听说,你们在闺中便认得的。她们都是精明能干的孩子,虽比不得戚贵妃细致周全,给戚贵妃做个臂膀还是可以的。”宋嘉言想把后宫这潭水涤荡的清明,方太后就要把这潭水搅的更加混浊。

    宋嘉言眉毛都未动一下,笑,“说来,我与方谅的亲事,都是德妃穿针引线所赐。记得当初我进宫来给德妃请安,德妃拉着我的手流泪,说,只要我嫁到承恩公府,日后定不辜负于我。”

    “母后,我不信德妃。”

    “同样,我也不信淑妃。”

    宫里是个请究脸面的地方,凡事,必要做的云山雾绕,凡话,必要说的语焉不详。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无数高深莫测、脑补想像的空间。谁也未料到新上任的皇后娘娘是这么个坦诚直率的人,说话行事,那叫一个干脆果断,不给人留半分余地。

    宋嘉言此话一落,宋德妃与秦淑妃纷纷离座起身,宋嘉语低眉顺眼柔声轻语道,“当初,皇后娘娘与承恩公府亲事是太后娘娘亲赐,臣妾不过叮嘱姐姐几句,盼着姐姐日子和顺罢了。如今皇后娘娘为后宫之主,臣妾依旧盼着娘娘日子和顺。”

    宋嘉言面色不变,浅笑,“那就承德妃吉言。”

    宋嘉言乍一提方家,方太后已然微微色变。不过,好歹是在后宫斗争多年的太后娘娘,方太后很快恢复了先时的慈和可亲,笑,“皇后想的多了,德妃、淑妃都是懂事的孩子。”

    宋嘉言笑而不语,方太后提议宋德妃、秦淑妃代掌宫务之事,就这么被宋嘉言按了下去。

    及至慈宁宫请安完毕,诸人各归各位。

    方太后没讨得一二便宜,心绪不佳自然不必再提。端睿公主随母亲去了长福宫,到了长福宫,端睿公主方叹一声,“皇后娘娘好生威仪。”幸而当初没做那出头的椽子挡宋嘉言的道。

    戚贵妃道,“有这么个厉害人镇着,日子才能过得舒坦。”她与各方都没啥利益冲突,没人会闲到手发痒来为难她。戚贵妃的后宫生存之道是,永远跟着皇上走。皇上信谁,她信谁。宋嘉言新媳妇第一天,就没让方太后讨得半分便宜,这样的本事,只要宋嘉言平安的诞下皇子……方太后,毕竟已经老了。

    端睿公主笑,“母妃说的是。”她也比较看好宋嘉言,宋嘉言虽然出身不高,不过,一直是帝都城出了名儿的厉害人物。打从昭文帝把立后的话说出来,端睿公主就觉着,宋嘉言之势已然难挡。如今宋嘉言将生产时的宫务交由戚贵妃与她打理,这是绝佳与宋嘉言交好的关系。

    端睿公主是个最聪颖不过的人物儿,宋嘉言自臣女、县君、臣妇、皇后,一步一步,越走越高。但,公主是不一样的,她现在已是极得帝宠的公主,如今,她父皇尚在,她尊宠已极。日后,做了长公主、大长公主,自然只有更尊贵的。

    但,这种尊贵,与皇后、太后的尊贵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宋嘉言,进入宫为后前,宋嘉言自然要对她俯首。如今,却轮到她对宋嘉言俯首了。

    这就是端睿公主所要面临的形势。

    没有宋嘉言,也会有别人。

    若是别人,她宁可此人是宋嘉言。

    宋嘉言已经伸出了橄榄枝,戚贵妃与端睿公主没有理由不接下。

    相对于戚贵妃、端睿公主,宋德妃、秦淑妃的心情就不是那样的畅快了。凭谁被宋嘉言指名点姓的说一句“我不信她”,都愉悦不了。

    尤其宋嘉语,宋嘉言立后之事一定后,宋嘉语虽然心下难安,到底还能稳得住。不为别的,方太后一句话“为皇子想想”。为母则强,为了儿子,宋嘉语也得打叠起精神来应对当前形势。她甚至准备许多忏悔的话来祈求宋嘉言的原谅,但,她从未料过,宋嘉言会绝情至此。

    至于秦淑妃,早在她插手秦峥亲事时,先失帝宠,后失家族助力。她以为,只要她诞下皇子,家族终有一日会站在她这一面。家族会明白,支持她的好处。

    但,她实未料到秦峥对于仁德亲王府亲事反感至此处。秦峥甚至直接上书请求立宋嘉言为后,不惜与家族对立。

    望着儿子乖巧可爱的小脸儿,秦淑妃心下微沉:不论如何,该争的,还是一定要争。

    昭文帝下朝,先去慈宁宫请安。

    宋嘉言还在陪着方太后,向昭文帝浅身一礼后,昭文帝扶着宋嘉言坐好,笑道,“皇后身子重了,以后这些繁文缛节,该免就免。”

    宋嘉言抿嘴儿一笑,“早上带着妃嫔们来给母后请安,母后心疼我,心疼我腹中皇子,也免了我的礼。母后这样的慈悲,陛下对我又这般爱护,真是我的福气。”

    好话都给宋嘉言说了,方太后笑,“皇帝下朝较往日早些。”

    昭文帝笑,“朝中无甚大事。正好皇后也在,不如随朕一并陪母后用膳。”

    宋嘉言笑,“打发了妃嫔后,我特意没走,一是想陪着母后说说话儿,省得老人家寂寞。二则,就是在等陛下一道用膳。我与陛下,倒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其实方太后真不乐意叫宋嘉言陪,但,宋嘉言死活不走,新皇后执意献殷勤,方太后也只得随她去了。

    看到婆媳二人和睦,昭文帝心中大石落地,哈哈一笑,赞许的望宋嘉言一眼,“是啊,心有灵犀。”

    宋嘉言眼睛弯弯的回之一笑,笑望之间,两人默契尽现,唯方太后心下翻一白眼,暗骂:妖孽!

    140晋江原创发表

    宋嘉言入主凤仪宫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凤仪宫上上下下宫女内侍的档案,各人的家庭出身、入宫时间、入宫后在哪个宫哪个殿当差,啥时什么品阶,宫内有何亲朋好友啥的,一一记录在案。

    宋嘉言笑对昭文帝道,“我进宫两眼一摸黑,也不能事事去麻烦母后。这法子也是跟陛下学的,我听说户部便有各官员的履历职能记录。宫里不比朝中人事复杂,不过,大同小异,都是这个理。”

    “现在我身子还便宜,我已经跟母后说了,待我生产后不方便时,还是要由母后总揽,戚贵妃是个细心的人,再有公主们也大了。我像公主们这个年纪在家时也已经学着理家了,正好趁这个机会,也叫二公主、三公主跟着端睿公主、戚贵妃学一学宫务。以后自己当家做主的,不至于两眼一摸黑。”

    昭文帝点头,“很好。”以往纵使老娘掌管后宫,戚贵妃帮衬,但,与皇后是不一样的。太后的身份注定了,昭文帝对于自己的母亲不能有半分挑剔。戚贵妃到底只是贵妃,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今宋嘉言一上位,光明正大的管理妃嫔,教导皇子皇女,这些都是皇后份内之责。

    “还有事要交待陛下。”自宫人手中接过茶盅递给昭文帝,宋嘉言笑,“还是那句话,端睿公主的婆家,陛下已经心里有数了。二公主、三公主,一个十五,一个十四,咱们家的女孩儿倒是不愁嫁。不过,公主嫁人可是不一样,陛下不妨这两年先暗中相看着帝都杰出子弟,查看两年,脾气性情大致也就出来了。介时,给公主赐婚,岂不妥当?”

    昭文帝笑,“知道了。”

    “陛下可得记在心里才好。”

    “记得了。”昭文帝拉住宋嘉言的手,笑问,“宫里事务多,累吗?”

    “还好。”宋嘉言靠在昭文帝肩上,柔声道,“这是咱们的家,自己家里的事,就是累一些,我也是高兴的。”

    “是啊,咱们自己的家。”昭文帝感叹。

    宋嘉言浅笑,“陛下有情有义的娶我为后,我嫁给陛下,就是想一条心跟着陛下过日子的。陛下后宫中,有许多为家族为富贵为荣宠存在的女子。陛下,我不是那样的人。都说,夫为妻纲,这当中,自有尊卑之别。其实,意思却是要夫妻一体。在寻常人家,尚且要夫妻同心,才能把日子过好。在皇家,自然也是一样的。”

    昭文帝笑着拍拍宋嘉言的手,“好。嘉言的话,朕记得了。”

    “陛下记在心里,且看百年之后,宋嘉言会不会变卦。”

    在美人扫街的后宫,宋嘉言算不上漂亮的女人,不过,她绝对是个有魅力的女人。哪怕肚子颇大,不能行房,昭文帝也喜欢去凤仪宫与宋嘉言说说话儿。

    方太后颇有微辞,对昭文帝、宋嘉言道,“皇后是个贤惠人,皇帝广施雨露,方是社稷之福。”

    宋嘉言笑,“是我一心仰慕陛下,恨不能陛下每日都去看我。不知为何,越是临近产期,越是思念陛下。陛下疼爱于我,我对陛下亦是满心感激爱慕。不过,母后说的事,我也记在心里了。我宫里也有美人儿,不会寂寞委屈了陛下的。”

    方太后脸色不大痛快,道,“皇后一国之母,爱慕之类的话,叫外头命妇听到,要笑话皇后不庄重了。”

    宋嘉言笑眯眯地,“因是自家人,我也只在母后和陛下面前说,只要母后陛下为我保密,不会有人知道的。母后的话,媳妇记得了。以后,我只说给陛下一个人听。”

    昭文帝曲指敲她额角一际,爱怜一笑,“悄悄的说给朕听。”

    宋嘉言挑眉,脸上露出一抹娇憨,哈哈一笑,“遵旨。”

    方太后翻个白眼:妖孽。

    宋嘉言的确得昭文帝的心意,不过,昭文帝也会去别的宫里坐坐,尤其宋嘉语的永安宫与秦淑妃的淑宜宫,七皇子、八皇子年纪小,偶有病啊痛的,报到凤仪宫宣太医,宋嘉言总不会瞒着昭文帝,还会劝昭文帝去探病,“人皆有喜恶,我不喜欢德妃、淑妃,这事,全宫里没有不知道的。我就是这样直率的性子,怕是难改。不过,与二妃之间的事再怎么也牵扯不到两位皇子身上。我去了,怕她们多想。陛下多去瞧瞧她们,也好安安她们的心。”

    昭文帝只得哭笑不得的去了。

    说句老实话,后宫规矩森严,宫妃这些争宠手段也有限的很。无非就是病一病、痛一痛,连御花园偶遇的机会也并不大。若有孩子的,利用孩子争宠,实是常事。

    做了皇后,宋嘉言也没做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梦。

    只要能在昭文帝心中占据一席之地,坐稳皇后之位,也就够了。何况,她的当务之急,不是与妃嫔争宠,而是如何平安的诞下孩子。

    临近新年时,已是产期将近。

    皇室以子嗣为重,皇后肚子颇大,遮在繁复宽松的宫妆下并不明显。不过,许多该由皇后主持的祭祀活动,便由太后代劳了。就是昭文帝也有几分心神不宁,宋嘉言肚子里是龙凤胎,算着年底的产期,宫里早提前两个月就预备下了,生怕早产啥的。结果已是新年,宋嘉言的肚子硬是没动静。

    连宋荣这等素来不信鬼神的人都往老太太院儿里的菩萨面前上了两柱香,只求上苍保佑,让宋嘉言早些平安诞下皇子才好。

    这个新年,有宋嘉谦带着老婆孩子与宋嘉诫,宋家过的并不冷清。待守过子时,宋荣令大家自去歇息,自己与杜月娘回了主院。

    杜月娘柔声道,“老爷放心吧,娘娘肯定会顺利的。”

    宋荣望着杜月娘恬静的脸孔,杜月娘道,“最艰难的时候,娘娘都熬过去了。”嫁给方二那样的人,宋嘉言都能争个不一样的未来。

    “是啊。”那样的波折坎坷,宋嘉言都熬过去了。如今荣登后位,宋嘉言一样可以继续披荆斩棘的走下去。唯一唏嘘便是,他能帮到她的地方实在太有限了。

    宋嘉言迟迟不生,太医已经驻扎凤仪宫时时待命。方太后直接怀疑到了别处,跟儿子打听,“当时在宫外,无凭无证的,你好生算一算,别叫人蒙骗了才好。皇后之子,可是嫡子,将来承继江山社稷,血统之事,不容混淆!”

    昭文帝皱眉,“母后,这是没有的事。头一胎,产期延后也是有的,太医都说了胎像稳健。”

    见儿子心烦意乱的,方太后叹口气,道,“早就看着不是个太平人,这么多妃嫔生孩子,单她这样的磨人。”

    一直到上元节,正月十五的日子,昭文帝自然要歇在凤仪宫。且,宋嘉言就是上元节的生辰,刚嫁进宫的第一个千秋,原要好生庆祝。

    因宋嘉言产期已过,如今时刻待产,千秋节并未大办。

    昭文帝自起身后就是满目笑意,宋嘉言由宫人服侍着穿上宽松的衣衫,笑,“陛下可是有什么喜事,也与我说说。”

    “昨夜,朕做了一梦。”摸摸宋嘉言的肚子,昭文帝温声道,“朕梦到天空一颗星辰落到朕的怀里,脚下鲜花如锦。嘉言,说不得这梦便是应在咱们儿女身上。”

    只要是吉兆,宋嘉言毫不客气的往身上揽,笑,“肯定是的。”话音刚落,她便觉着肚子下坠,抱着肚子变了颜色。

    梁嬷嬷、吕嬷嬷连忙上前搀扶,急命道,“皇后娘娘要生了,快传太医、产婆!”

    昭文帝吓一跳,宋嘉言紧紧的握着昭文帝的手,“陛下,陛下……”宋嘉言感觉到有温热的液体顺着腿流下来,咽下一声惶恐,宋嘉言强自镇定,道,“陛下去上朝吧……”

    昭文帝哪里还有上朝的心。

    皇后娘娘生孩子,方太后得了信儿,特意到凤仪宫坐阵。宋嘉言在产房中喊的惊天动地,她既不喊爹、又不喊娘、更不喊皇上,来来去去就是一声“太后娘娘——”。

    或是尖利,或是凄惨,把个方太后在外听的心惊肉跳。这若是宋嘉言有个万一,满宫的人还不得想偏啊。

    头一遭生产,宋嘉言这胎还算顺利,午间艳阳高照时,先诞下一子,再诞下一女。昭文帝大喜过望,令人按嫡子双倍份例大赏凤仪宫。

    至于人们脑补的生产时的种种阴谋诡计,宫里会对宋嘉言下手的几人,宋德妃、秦淑妃已经被宋嘉言明晃晃的警告过了:我不信她们。二人本本分分的离凤仪宫远些尚且不能,哪里敢做出半分惹人怀疑的事态来。

    甚至方太后,她倒不是没有动过这方面的心,只是,说句心里话,方太后有些憷了宋嘉言。而且,宋嘉言将宫务交给戚贵妃、端睿公主,这见风使舵的母女两个……哼,简直不提也罢!

    大好时机,就任凭宋嘉言平平安安的诞下一对龙凤胎,这其中,有多少人指天骂娘,就不知道了。反正,昭文帝大喜,皇室大喜,宋家,自然也是大喜。

    一次生俩,饶是宋嘉言的身子也有些吃不消。

    好在皇家,各类滋补之物应有尽有,又有御医一天十二个时辰待命,身体调理上自是周全。

    宋嘉言生母早逝,昭文帝特旨允许杜月娘进宫照顾宋嘉言的月子。

    当初,昭文帝费大力气迎娶宋嘉言进宫,多少是顾忌到宋嘉言肚子里的孩子。龙凤胎,在皇室中便有龙凤呈祥之称,天生的祥瑞。

    如今宋嘉言一朝诞下皇子皇女,昭文帝更是日日探望,对母子三人的宠爱溢于言表。而且,这是正宫皇后所生,纵使昭文帝另眼相待,谁也不敢有意见。

    宋嘉言对杜月娘道,“看到他们,我才明白爹爹的苦心与难处。”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对于父母而言,孩子都是一样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会追逐一个公正,而父母期冀的却是子女能彼此礼让,维持一个家的和睦。尽管宋家最后仍是支离破碎,宋荣也已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叹一声造化弄人罢了。

    杜月娘笑,“娘娘心胸宽厚,是有后福的人。”

    宋嘉言不但人争气,肚皮也争气,昭文帝对宋荣更是另眼相待,赏了爵位后,此次非但赏了凤仪宫,连宋家也赏赐了一番。宋荣笑,“只要陛下与皇后一切顺遂,就是臣一家子的福气。”

    昭文帝心下有些内疚,他与宋荣君臣多年,自知宋荣自有报负。只是,外戚无涉朝政,宋荣被赐爵之后,只能于朝中任一闲差,着实浪费了大好才华。

    倒是宋嘉言对昭文帝道,“别的事我不懂,爹爹正当壮年,陛下虽为爹爹惋惜,只是朝中事自有规矩,陛下切不可为我父例外。要我说,父亲状元出身,才学自然是好的。我如今进宫,书院的人就有些顾不上了。以往多是杜君打理,今年是大比之年,杜君难免要下场一试,总不好耽搁了他的前程。树人出院是我一手建起来的,父亲是读书人,别的干不了,书院的事打理打理,还是没问题的。”

    昭文帝道,“未免大材小用。”

    宋嘉言笑,“什么是大用小用,只要有用就好。我的书院,就是陛下的书院。那里面的孩子,免费念三年书,不是为了叫他们学成什么渊博学子。而是为了叫他们识字,识些做人的道理。以前,我一直想着请陛下去书院看看,也叫孩子们知晓什么是‘君恩’。”

    昭文帝一笑,终于道,“这样也好。”

    宋嘉言足足做了两个月的月子,将身子完全养好,方出了凤仪宫。只是,宋嘉言未料到,方太后的手段来得这么快这么狠!

    141晋江原创发表

    自宋嘉言出了月子,方太后就开始生病,御医开方子熬药,就是不见好。宋嘉言看过那些方子,无非就是太平方,她心知肚明,方太后这是没病。

    只是,方太后这样在慈宁宫躺着,宋嘉言就带着宫妃、公主们日日侍疾罢了。终于,不知方太后从何处找了个道士来,说是太后娘娘凤体违祥,乃是星象不和,需有大福大贵八字贵重的人入住慈宁宫,太后的病方能好。

    昭文帝对宋嘉言说起这话时,脸上的神色颇有些不自在。宋嘉言心中有数,笑,“老人家的心思,咱们做儿子媳妇的,自该体谅。亲祖母想抱孙子过去养活,寻常人家也是常有的事,我怎会不许?倒是母后,何苦拿着些道士的话来说事儿。”

    “皇子五岁启蒙,就要送到皇子所了。”

    宋嘉言笑,“母后的心思,陛下怎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呢?”

    宋嘉言脾气不大好,却一口将此事应下,昭文帝心下松一口气,笑道,“你说说看。”

    “母后是陛下生母,尊荣已极,想抱孙子养活也好,其他的也罢,不放心的难道是她老人家自己么?母后所担忧者,无非承恩公府罢了。”方太后的那些小心思,宋嘉言一清二楚,也根本没给方太后留面子,直接同昭文帝道,“我听说承恩公府里有几个与九皇子相仿的孩子,何不一并抱到宫里养活。日后大了给九皇子做个臂膀,打小儿处出来的感情,自然不一样。”

    “承恩公府,是母后的娘家。母后应该喜欢九皇子与承恩公府的后人亲近的。”

    宋嘉言坦然的说出这些话,昭文帝沉默一时,“九皇子年纪尚小,这倒不急。”

    宋嘉言笑,“我不过给陛下提个醒儿罢了。想来母后是觉着不放心娘家,方有此举。九皇子是我生的不假,是我的儿子,更是陛下的儿子,母后的孙子。放到哪儿养,我都放心。”

    “我看过许多史书,却不信那些事会发生在咱们儿子身上。”宋嘉言道,“纵使发生,九皇子是陛下亲自抱走的,是母后亲口要的,我无能为力。”

    昭文帝沉声道,“你莫多想,放心。”

    宋嘉言别开脸,眼睛流下泪来。

    昭文帝搂住她的肩,再道,“你放心。”

    一得九皇子到跟前儿,方太后的病立刻无药自愈。

    而且,方太后似乎找到什么灵丹妙药,( 千金记 http://www.xlawen.org/kan/409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