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嫡结良缘 > 嫡结良缘 第 71 部分阅读

第 71 部分阅读

    愣,没想到徐夫人会来,就笑着点头,含着歉意和二夫人道:“是山东布政使徐大人的夫人,他们来京中述职……在永平府时常去府中走动……”

    “那你赶紧去看看,别怠慢了人家。”二夫人笑着道,“戏班子的事我去和老太君说,你忙着吧。”

    蓉卿就笑着应是出了门去,徐夫人已经由蕉娘请着在她的次间里坐下来,蓉卿一进门就笑着喊道:“……您该派个婆子通知一声的,让您久等了。”

    “原是打算的,可心里着急见你,就直接过来了,听说你再忙着春宴的事,没打扰你吧。”徐夫人迎过来,蓉卿笑着摇头,“也不是一日的功夫,索性还有些日子准备,不着急。”请徐夫人坐,问道,“您来可是寻我有事?”

    “那天明兰去找我,正巧是吏部员外郎的夫人在我那边,我们以前见过几面,就请她到家里来做客……”她面露感激,“知道明兰是你的贴身丫头,她对我的态度立时就不一样了。”

    蓉卿笑笑,回道:“明兰回来和我说了,我和五爷也没什么名头,不过大家都在京城,多一分来往罢了。”

    徐夫人知道这种话说多了反而显得生疏了,就道:“不说了,不说了,我今儿来是来向你道谢的。”很郑重的样子,蓉卿听着一愣,徐夫人就道,“虽说事情不是齐督都亲自办的,但我也晓得,若不是他从中周旋,不会办的这么顺利。”

    “怎么说。”蓉卿这两天没有听齐宵提过这事儿,乍一听徐夫人说她也是愣了一下,徐夫人就解释道,“述职的事拖了这么久,我心里也着急,原是想求你帮忙的,可是徐大人拦住我,说了当年董阁老和齐督都的恩怨,我一听觉得有道理,总不能为了我们的事让齐督都为难……”徐夫人把事情缓缓说了一遍。

    蓉卿听完却是忍了笑,齐宵当时没有答应她给徐大人搭一把手,可是第二日上朝就和六部给事中的宋大人问了一句:“山东都司三月的军饷可筹备妥当。”本是无关紧要的一句话,三月还没到人家没有批复准备也在情理之中,他即便是要问也该去户部问才对,可朝中人人都知道,齐督都和董阁老之间有嫌隙,宋大人听了转头就去找户部员外郎,一来二去就到了董阁老耳中,董阁老一查二月的军饷已经拨了,三月的没到还轮不到催的时候,就没有再管……

    这事儿也瞒不住,隔日朝堂上就有人写奏折弹劾董阁老克扣左军督都府山东都司的军饷,本是没有的事当然也就不了了之了,也不知谁就说起山东布政使述职的事情,瞧着样儿董阁老也不管徐大人,连吏部那边招呼都没有打过……

    暗地里就有人说董阁老做了阁老眼界高了,连当年的门生也不扶持,董阁老以为是徐大人说的话,就找了徐大人去斥责了一通,事情就传了出去,隔日看热闹的马阁老就把徐大人原职留任的文书给盖章批复了。

    人家师生不合,马阁老当然要凑一把。

    齐宵这半句话的事的,搅了几个人几日不安宁,最后董阁老连着被人弹劾了几次,丢了面子不说,还失了徐大人这么个学生。

    “董阁老为人古板不变通我们也知道,这些年他虽没有帮过我们,我们也不能忘了当年的恩,可是……”徐夫人说起来一肚子的苦水没处倒,“徐大人虽被骂了,可总算是原职留任了,再来也是三年后,得过且过吧。”

    三年后,谁知道董阁老还在不在内阁,马阁老还管不管吏部呢。

    “所以说,这件事若非齐督都出手,还真不知道拖到那一日,徐大人嘱咐我,无论如何让我当面谢谢你们。”徐夫人满脸的感激,这一次来京城真是见识足了人情冷暖,若非蓉卿帮一把,她真不知道还有没有脸留下去。

    徐大人有着顾忌,不敢亲自去找齐宵,怕被人瞧出端倪来,所以只能让徐夫人来走她这边。“他是局外人,做起来简便一些,您别放在心上,我们之间就不言谢了。”蓉卿笑着,“那你们可定了何时启程?若不然等过了三月三再走吧,家里正要办春宴,正想着给您送帖子去。”

    “早点回去的好。”徐夫人是一刻不想留在京城,“等我们回去就托人把银票给你带回来,往后只要你不嫌弃,我们常来常往。”

    蓉卿点着头:“您说的见外了,您和母亲走动我就是您侄女,都是一家人不说这些。”一顿又道,“何时走,到时候我去送您。”

    “还有点事要办,不过也就这三日的功夫,把琐事理一理各处道个别就走了。”徐夫人按着蓉卿的手,“你别送了,我也主持中馈知道事情多,你别为我耽误事儿。”

    蓉卿也不和她客气,就让明兰准备两块玉牌,又一些应天的特产让徐夫人带回去:“给慧莹姐的两个孩子玩,我这个姨母也没有见过,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徐夫人笑着收了,道:“等你生了可千万要遣个人去给我报喜。”

    “还没影的事儿。”蓉卿红了脸,徐夫人又坐了一刻,蓉卿陪她去给齐老太君请了安,就送了她出门。

    三天后徐大人和徐夫人离了京城,回了山东。

    蓉卿笑着打趣齐宵:“都说武将比文官低一头,我瞧着你有的是法子嘛。”她一直没有太关注齐宵朝堂的事,而齐宵与她说的其实也不多,左军督都府里事情多,也不是一句半句说的清楚的。

    “小丫头。”齐宵笑着道,“胆子越发的大,竟是逮着机会就打趣我了。”

    蓉卿哈哈笑了起来,巴着他的肩头,在他脸上啄了一口,笑道:“人家是引你为荣呢,怎么叫打趣。”齐宵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刮了她的鼻子,凑着她的唇瓣笑道,“这点奖励可不够。”

    蓉卿嘟了嘴,笑的眉眼弯弯:“督都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妾身肝脑涂在所不辞。”

    齐宵抱着她,却是苦着脸不说话,引得蓉卿越发笑个不停。

    夫妻两人闹了一通,蓉卿问齐宵:“鲁忱那边可有消息回来?”齐宵声音沉沉的回道,“说是在广平曾有人见过她们,并不敢确定,但形容相貌说的有几分相似。”

    毕竟过去也有几个月了,再查着实费工夫。

    “也不管真假,先寻了再说。”蓉卿叹了口气,“若真是静芝姐,那会不会她们真的往西北去了呢。”

    齐宵颔首,回道:“她若不想回苏州,又不愿南下,西北确实是唯一的选择。”

    虽说西北很大,只要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还有件事要与你说。”齐宵说着微顿,道,“栋哥儿谋缺的事已经定下来,这两日就会文书过来,落的是骁骑右卫,在我属下管治,你得空去和桦大嫂嫂说一声。”

    这是要让桦大奶奶记着她的人情,蓉卿收了心思,笑着点头道,“好啊,明儿我就去和她说。”话落,问起齐皓的职位来,“内务府不好进,营造司向来都算是肥缺,四哥的身体又……是不是很困难?!”

    “嗯。”齐宵轻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无奈,“还要周旋一二,闵氏的事虽说过去了,可若四哥入了朝堂定会有人提及……”要事先打点好,若不然很可能又会闹出一起风波来。

    “那也要和四哥说一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即是出仕就要有承担压力和诋毁的心理,若不然到时候对于齐宵来说,又成了一个令他松不开眉结的事儿。

    两人说着话,蕉娘隔着门就喊道:“五爷,五奶奶,四爷来了。”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蓉卿笑道:“许是为了四嫂的事,我们一起去看看。”齐宵知道齐皓和唐氏感情不似从前冷淡也显得很高兴,点头道,“好!”

    夫妻两人并肩出了门。

    ------题外话------

    今天更的早吧,求表扬~!

    141 家宴

    “可是吐的厉害?”蓉卿看着面色蜡黄的唐氏,拧着眉头道,“要不请了太医来瞧瞧吧。”

    唐氏虚弱无力的摆摆手,回道:“没事,除了吐以外到是没有别的不妥之处,李妈妈说等熬过头三个月就好了!”蓉卿看着她的样子也叹了口气,道,“这两日忙着春宴的事,若不是四哥说我还不知道。”前几天来唐氏还好,就这么几日的功夫人就瘦了下去,面黄肌瘦瞧着就让人心疼。

    “四爷让你来的?”唐氏眼睛一亮,蓉卿就笑着点头道,“是啊,四哥让我来陪你说说话。”

    唐氏面颊泛红垂了眼帘露出羞涩的样子来,轻声道:“四爷他……还说了什么。”

    “说担心你。”蓉卿笑着道,“看四哥的样子,心里也着急的很。”

    唐氏脸颊越发的红,含羞的看着蓉卿,又垂了眼帘,揪着手里的帕子没有说话,落在蓉卿眼中,就像是个素心萌动甜蜜的小姑娘似的,她掩面而笑:“四嫂难受也不用忍着躲着四哥,想吃什么也告诉他,让他想办法……”

    “这……不好吧。”唐氏露出犹豫的样子,“府里的庶务多的很,我不能帮忙可总不能给他添乱吧。”

    蓉卿就摇着头道:“这那是添乱,这叫甜蜜的负担,你有孕他照顾你本就是天经地义的,夫妻间不就是如此,有难有福都在一起!”

    “甜蜜的负担?”唐氏若有所思,又想起来原来蓉卿给她支的招很管用,她对蓉卿有着极大的信任,点头道,“好,我试试!”

    蓉卿就点着头,余光看见齐皓从门外进来,她低声道:“那我回去了,你记得我说的话。”

    唐氏点着头,蓉卿就笑着和刚进门的齐皓打了招呼出了门,齐宵正站在院子里等她,蓉卿笑着朝他眨眨眼,夫妻两人出了齐皓的院子。

    唐氏红着脸喊了声四爷,齐皓过来有些不自然的问道:“今天有没有好一些?”他看着唐氏有孕他心里高兴,可这样的情绪是他没有体会过的,一时间手足无措,如今唐氏又是吐又恶心的,他更是不知道要如何面对,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好一点了。”唐氏想了想,鼓足了勇气开口道,“四爷,妾身想吃酸梅,那种腌的酸酸的梅子。”这个季节也只有腌制的。

    齐皓一愣,没有料到唐氏会提要求,他想了想问道:“梅子?记得家里有,我让人给你取来。”

    “不是家里的这种。”她有些紧张,“是户部街前头有一间卖蜜饯的铺子里卖的,他们家的格外的酸,家里的……太甜了。”

    “这样啊……”齐皓点点头,“那我去给你买!”话落,心里却隐隐生出一声愉快来,不知因为什么,就忽然觉得他也能为唐氏为他们的孩子做些事情,这种感觉很令他高兴和期待。

    唐氏微愣,看着眼睛转身出门去的齐皓,眼睛眉梢都笑了起来,她低头看着自己依旧平平的小腹,轻声道:“宝宝,你父亲给我们卖蜜饯去了。”这是齐皓为她做的第一件事。

    这边齐宵见蓉卿傻笑,就敲了她的额头,问道:“笑什么呢,这么高兴。”蓉卿就把她和唐氏说的话告诉了齐宵,“你说,四哥会怎么做?”

    齐宵微愣,打量着蓉卿没有回答,反而拧了眉头道:“女子有孕后都是如此?”

    “应该是吧。”蓉卿点着头,“家里头的四嫂也是这样,抱着痰盂吐个不停。”齐宵脸色骤然冷了下来,握着蓉卿的手,道,“那你……”有些担忧的样子。

    蓉卿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扑在齐宵身上,笑眯眯的问道:“齐督都是害怕我若有孕也是如此?”

    齐宵没说话,点了点头。

    “那我们就不生了好不好,就我们两个人,我也不用受罪,你觉得可好?!”她本是玩笑的话,齐宵却是露出郑重的样子,很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蓉卿愕然,笑着道,“你在想什么?”

    “那就依你,不生了。”他皱着眉头,“改明儿你请了唐医正回来,仔细问问。”

    蓉卿看着他满脸的认真,根本没有半分开玩笑的样子,一瞬间心软了下来,齐宵和她不同,她受的是现代教育,即便是丁克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他不同,生在公爵之家,子嗣的重要性是自小耳熏目染的,他又是嫡子……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蓉卿抱着他,亲了亲,低声道:“傻瓜,我不过说笑的,即便是再难受,再痛苦,我也原因承受。他是我们的孩子,我是母亲为了他为了你为了我们,再苦也是甜的。”

    齐宵依旧眉头不展。

    “好了,好了。”蓉卿笑道,“这事儿还没影呢!”不打算给他心理压力,换了个话题……

    第二日一早二夫人和桦大奶奶婆媳一起来找她,说起戏班子的事情:“梨花班早就解散了,时下最红火的是一位叫武道芳的唱小生的,是荣生班里的台柱子,你桦大哥请了他们,这事儿也和老太君说了,她到我没有什么异议,说既是大家都捧着的,想必是唱的不错的,请了来我们也听听。”

    “好啊。”蓉卿点头,没有反对,“这事儿您和祖母定了就不用问我了。”

    二夫人笑着摆手道:“既是说好了你负责,自是要你拿了主意才成。”一顿又道,“若是你也没有意见,那就让你桦大哥下了定金,那一日人直接上门来就成。”

    蓉卿点头应是,道:“戏台子就搭在前院的小花园里您看怎么样,正好在广厅前头,若是累了也能进去歇歇喝口茶,丫头们送茶盘茶水瓜果也方便。”

    “成,就这么定了。”二夫人点着头,蓉卿又道,“那到时候就辛苦二婶了。”她有孝在身总是要避忌点。

    二夫人摇摇头,叹着道:“你和我客气什么。”蓉卿笑着道谢,就看向桦大奶奶,说起东哥儿的缺,把齐宵原话复述了一遍,“虽要每日点卯月尾操练,可对于栋哥儿来说也是历练,又是在五爷管辖之下,我们也放心。”

    桦大奶奶和二夫人对视一眼,两人皆是满脸的惊喜,这右卫骁骑虽不是皇城里的职,可却是实实在在的职位,比起虚挂着的不知要好上多少,不等桦大奶奶说话,二夫人已经道:“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得亏你们夫妻俩,若不然哪里又这么好的事轮得上我们栋哥儿。”

    桦大奶奶也点着头,附和道:“真是有劳五弟和五弟妹,这份情我和你桦大哥记在心里。”

    “二婶和嫂嫂太客气了,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想到齐宵的原意,蓉卿轻轻笑了起来。

    三个人说说笑笑去了齐老太君那边,二夫人就把栋哥儿的事情和齐老太君说了一遍,齐老太君点着头道:“翰哥儿向来心中有事,他既是答应了你们,就一定不会忘的。”

    二夫人点着头,笑容满面。

    蓉卿顺着话,就把春宴的事情林林总总回了一遍,道,“到时候定还有些小姐过来,就让逸妹妹招待吧,她们年纪小陪着大人说话定觉得无聊,不如就在您院子前头的广厅里摆一桌,随她们自己安排,又在您的眼皮子底下,放心一些。”

    “你想周到。”齐老太君点头道,“就这么安排。”又回头对妙春道,“去把逸姐儿请来。”

    妙春应是而去,过了一会儿齐丹逸被请了过来,蓉卿将事情和她说一遍,齐丹逸摆着手道:“这……我不行的。”蓉卿笑道,“再给两个得力的丫头和婆子,又在祖母身边,你只管陪着来的小姐们说话聊天,旁的事不用管。”

    齐丹逸有些紧张的样子,看了眼齐老太君和二夫人,又看看蓉卿,点了点头:“那……那我试试。”

    几个人皆是笑着点头,这边五夫人跟着进来,见自己女儿一脸窘迫紧张的样子,不由心里一提沉了脸笑问道:“可是逸姐儿做了错事?”

    齐老太君脸色一沉没有说话。

    这边齐丹逸笑着过去挽着五夫人的手臂,摇头道:“娘,五嫂让我春宴那日负责招待来府里玩的小姐。”

    “让你?”五夫人一愣,齐丹逸就点了点头,五夫人眼睛骨碌碌一转,就笑了起来,“这是好事啊,你尽管去做,来的小姐也都是大家闺秀,你们年纪相仿也有话说。”又看着蓉卿,“齐宵媳妇儿真是会用人,家里头年纪合适的还真逸姐儿最合适不过了。”

    这话说的,真是让人欢喜不起来,难怪老太君在几个儿媳妇里最不喜的就是五夫人了,四夫人虽嘴上不饶人,可也配得上一句直爽,可五夫人……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齐老太君摆摆手,“都去准备吧,也没有几日了。”

    大家都纷纷行礼要回去,五夫人又道:“咱们府里又是少有这样的宴会,这穿着上可不能马虎了……”说完看了眼齐老太君,“可这逸姐儿今年的春裙针线房里还没有送来,这可怎么办是好。”

    齐老太君就睃了她一眼,淡淡的道:“这是你做娘的要考虑的事情,就不用我们这些外人插手了。”她话里话外是指前两日她在院子里指桑骂槐的说洵大奶奶,说的那话,哪是一个长辈该说出来的。

    要纳妾就纳妾,长辈赐不敢辞放进他们房里洵大奶奶也不是那不容人的,何必说叉着腰跟泼妇骂街一样,弄的人尽皆知。

    五夫人被堵的一噎,尴尬的笑了笑扯了齐丹逸出去。

    蓉卿和二夫人也退了出来,二夫人笑着道:“这家里人多,有人多的好处,过年过节的时候热闹喜庆,可说难却又是头一等的难,个人有个人的时间习惯,办个事儿这里缺的那里满了,实在做不好周全。”

    是在向她吐这些年她主持中馈的苦水吗?蓉卿笑着点头道:“我虽没有经过手,但二婶说的却是理解。”也陪着二夫人叹气。

    二夫人就郑重的看了她一眼,笑了起来,各自回了房里,蓉卿刚回去这边齐丹逸就过来了,拉着蓉卿问道:“二嫂,我那天穿什么衣裳,我都愁死了,穿艳了我是主家太招摇了,穿素了吧未免不上台面……”

    “是吗,那你和我说说,你都有什么颜色的?”蓉卿拉着她坐下,两人轻声细语的说着那天要穿的衣裳,齐丹逸道,“我有件鹅黄的通袖袄,薄薄的一层棉在里头显得很飘逸,就是颜色太浅有些轻浮的样子……还有件茜红色的,可是镶着金线,就是过年穿的那件。”

    “那就穿黄|色的。”蓉卿笑道,“搭着珊瑚红的首饰,再配上祖母绿的坠子或是赤金的项圈,能点缀颜色也显得庄重。”

    齐丹逸听着眉头一挑:“这样啊。”她腾的一下站起来,“那我回去找找。”话落,就跟风一样的跑了出去。

    蓉卿失笑摇头,明兰过来问道:“奶奶那天穿什么衣裳?”

    “我能穿什么,就那件月华的素面褙子,缀一朵白珠就成。”她有孝在身不能太招摇,明兰点了点头,道“好,那奴婢去把找出来。”

    等到了二月二那天,齐丹逸果然穿了一件鹅黄的通袖袄,梳着垂柳髻一边缀着赤金珊瑚金步摇,耳朵上是指甲盖大小的珍珠耳坠,脖子上是镶嵌着祖母绿的赤金项圈,既显得俏皮可爱,又不失端庄素雅。

    再看蓉卿,一件月华色素面褙子,通身素淡干净,唯有发髻上一支珠花点着,花瓣颤巍巍的,站在齐丹逸对面,像是一支堪堪绽放的山茶……齐丹逸顿时嘟了嘴,道,“我原在房里觉得自己还挺好看的,可和嫂嫂一比,顿时就觉得没了颜色了。”

    “乱说。”蓉卿笑道,“我们逸姐儿多好看,俏丽的让人移不开眼,可不能这样埋汰自己。”

    齐丹逸嘻嘻笑了起来。

    两人去了齐老太君房里,家里的妯娌都在,桦大奶奶一见蓉卿进来,就笑着道:“我们家的功臣来了。”如今二房里的人见着蓉卿,远远的都要喊上两声。

    蓉卿笑着和众人打招呼,齐老太君打量着她的穿着,点头道:“今儿你就在这里陪着我说话,外面就交给你婶婶和嫂嫂们。”

    蓉卿应是,大家都围着蓉卿说话,这边荣二奶奶扯了扯忠三奶奶,两人朝后面退了退,满脸苦涩的陪着笑。

    外头有人喊了一声:“德庆侯的曹夫人和曹小姐到了!”

    “瞧我们光顾着说话了。”二夫人笑着招呼道,“都被在这里拥着了,该干什么的干什么去。”

    大家一阵哄笑都出了门,齐丹逸跟着二夫人去迎曹夫人,蓉卿则留在齐老太君房里,她笑着道:“昆曲您点的是牡丹亭和游园惊梦?”

    “是啊。早年间就爱听这两出,这十来年到是没有听过。”齐老太君端了茶笑着道,“你们年轻不爱听这些依依呀呀的东西……”

    蓉卿陪着笑和齐老太君说着话,过了一刻外面就听到二夫人的说话声,随即门帘子一掀,二夫人陪着一位约莫四十出头的妇人进了门,那妇人生的圆脸笑容满面很和气的样子,穿着一件蓝底红花的滚边褙子,身材丰腴,咯咯笑着进了门,朝齐老太君行礼:“给老祖宗请安了。”

    蓉卿认得她,当初她和齐宵成亲,凉国公府请的媒人就是她。

    她身边的少女,应该是她的膝下的幺女了……

    “你这孩子,多大的人还这样皮。”齐老太君笑着携了她的手,指着曹夫人身边穿着桃红褙子约莫十来岁的少女道:“这是红姐儿吧?长这么大了。”

    少女也跟着行了礼,齐老太君笑着点头:“真是越来越标志了。”

    “曹夫人。”蓉卿也蹲身朝曹夫人行了礼,曹夫人哎呦一声携了蓉卿的手,啧啧和齐老太君道,“那日办喜事,上了妆人又多着实没捞着细看,今儿这么瞧着可真是俊哪。”

    蓉卿红了脸,齐老太君呵呵笑着:“得亏您保媒,若不然我们也得不到这么好的媳妇儿进门。”

    “是您福气好。”曹夫人笑着摆手,拉着曹红和她介绍,“这是我不成器的幺女!”又对曹红道,“喊婶婶。”

    曹红长的眉清目秀,模样和曹夫人很像,轻盈的朝蓉卿行礼,道:“见过五婶。”蓉卿笑着点头,虚扶了她起来,曹红比她小了一辈,还好她早有了准备,就拿了串青玉穿的手串给她,“真是伶俐标志。”

    曹红笑着道了谢,几个人按主次坐了下来,二夫人喝了半口的茶起身和曹夫人道:“你稍坐会儿,我去前头看看。”又对曹红道,“一会儿你逸姑姑过来,你们在一处说说话。”

    “你去忙吧,别顾着我了,这家里我可是熟的很。”曹夫人咯咯笑着和二夫人打趣,二夫人点着头应是出了门。

    蓉卿就和齐老太君在房里和曹夫人说话,稍后南安侯的余大夫人带着两个儿媳,余大奶奶,余二奶奶以及孙女荃姐儿进来,大家又是一阵寒暄,刚坐下诚意伯的刘夫人来了……

    “说起来我可是有好几年没来府里了,您可真是一点都没变呢。”刘夫人满脸的笑意,凑着齐老太君说话,“瞧我,可是一年比一年老了呢。”

    齐老太君回道:“您说笑了,我这老婆子也就这样了,还能往哪里嫩去,倒是你,在我面前提老……”

    刘夫人就呵呵笑着道,“是我不对,该打!”还真的轻拍了一下自己的脸。

    蓉卿愕然,朝其它几位夫人看去,就看见南安侯的余夫人眼中一闪而过的嘲讽。

    她忽然就想起来刚到京城时听人家说的闲话,嘲笑诚意伯一家子墙头草,哪里风向好就往哪里倒……说是圣上登基时,除了几家从龙的功勋之家,别家里都是恨不得缩在人堆里去才好,只有诚意伯最先里跳出来,跪着圣上喊万岁,圣上高兴还封了刘家老二一个东城兵马司的副指挥,刘家就越发的过上了溜须拍马的日子。

    诚意伯府的反应在蓉卿眼里是相当聪明明智的,反应迅捷,可是在那些勋贵眼中,不免就有些小人的意思在,大有耻与之为伍的意思,所以刘家出来走动的并不多,也就有了她和齐老太君几年未见的结果。

    德庆侯曹氏和凉国公齐氏相同,在前朝就是鼎盛的大家族,门庭兴旺,先祖开朝要借用这样盘根错节的大家族之力,所以就另封了爵位,但曹氏入仕的人并不多,所以这几十年来终不如以前辉煌,反倒是凉国公府,一茬一茬的麦子似的不断有人辈出……

    南安侯余氏和两家又是不同,当今皇后娘娘娘家早年间便就没落了,如今难寻后人,而余氏却是皇后娘娘的舅族,虽不是嫡亲的一枝,但按皇后娘娘亲眷远疏算起来,算得上最近的一脉。

    余氏乃太祖封的爵位,这几十年默默无为并无得力的人出头……可自皇后娘娘荣登后座,余氏的人走了太子那条路,家中似有一房公子还在詹事府侍奉太子,如今余氏也算得上蒸蒸日上的后起之秀了。

    “说起来,我和五奶奶还算是姻亲呢。”刘夫人笑容满面的看向蓉卿,蓉卿一愣随即了然,笑着道,“是,听家里的三嫂说过,只是我当时才来,也未弄清楚里头的事儿……”有些不好意思的掩了面。

    刘家的大儿子娶的好像就是欧氏族里的一位小姐,和她娘家的三嫂欧氏算是堂姐妹,弯弯绕绕算起来,确实和蓉卿是姻亲。

    “一直听说你,今儿总算是得见了。”刘夫人呵呵笑起来,又道,“五奶奶得空去我那边坐坐。”

    蓉卿笑着应是。

    “江阴侯岑夫人到!”外头婆子的一嗓子亮了进来,房里的几位夫人皆是纷纷起身,蓉卿心里一紧,就想到当初太夫人给苏容君说的那位岑公子,他就是出自江阴侯岑氏,虽是旁枝但总归是一族的。

    这京城可真小,转了一圈还是见上了!

    “老太君。”岑夫人三十几岁的样子,个子很高,穿着一件雪紫底金线牡丹花的革丝褙子,雍容华贵的走了进来,盈盈朝齐老太君一拜,齐老太君笑着扶她起来,道,“不是说身子不爽利,可好些了?”很关心的样子。

    “托您的福,好多了。”岑夫人微微笑着,形容得体,蓉卿暗暗点头跟着小辈向岑夫人行礼,岑夫人笑着一一还了礼,齐老太君就拉着蓉卿给她介绍,“这是我们家新进门的媳妇儿。”

    “可真是俊俏的。”岑夫人微微颔首,褪了手上的一支墨玉镯子给蓉卿做见面礼,“上一次你成亲我身子不好,就没有来添晦气,今儿总算是见着了,可真是个伶俐的人。”

    蓉卿笑着道谢,还礼:“夫人谬赞了,痴长了年纪罢了。”

    岑夫人打量着她微微颔首,转了视线……

    蓉卿又重新坐下,房间里进进出出椅子杌子的已经坐了一屋子,二夫人就看了眼齐丹逸,齐丹逸就拉着曹红和荃姐儿出去玩,这边四夫人领着娘家的嫂嫂进来,她娘家的兄长如今在礼部做员外郎,她嫂嫂瘦瘦的穿着一件烟霞色柿纹滚金边对襟褙子,穿金戴银的进来,她一进门房里的说话声就戛然而止,她也不尴尬笑着和众人一一行礼问安。

    蓉卿暗暗感叹,可真是没有一个简单的,幸好她娘家的人都在孝期不来,若不然也遇到这样的情况,她定是少不了的失落。

    正说着话,外头肖夫人来了,蓉卿心里一松,总算来了一个她认识的人,便亲自起身去迎,肖夫人笑着和她道轻声道:“我没有来迟吧?”蓉卿朝里头看了一眼,摇摇头道,“还有好些人没到,您的时间刚刚好。”

    肖夫人朝她眨眨眼,两人进了门里。

    武定伯是新封的爵位,在京城没什么底子,可耐不住肖藩是圣上眼下的红人,和苏珉齐宵一样常在御前走动,是以肖夫人一进门房里的人都纷纷和她打招呼。

    闹哄哄的聊着天,从哪家哪家的姑娘成亲,到宫里哪个绣娘手艺好……外头终于听到锣鼓响,二夫人笑着道:“外头开锣了,咱们去园子里听戏吧。”

    蓉卿要避讳就送了齐老太君过去,和众人打了招呼撤了出来去了厨房里,连二奶奶和洵大奶奶守着这边,见她过来两人笑着道:“听见前头开锣了,你可听了,唱的可好?”

    “我去的时候似是个小生开场,到是不知道是不是武道芳。”她笑着和连二奶奶道,“这里我来守着吧,两位嫂嫂去前头坐会儿。”

    桦大奶奶摆着手:“怎么好意思让你一个人守着,这戏今儿听不着改日再听就是,不着急。”

    连二奶奶也点头。

    三个人就坐在厨房前头的院子里聊了起来,过了一刻洵大奶奶带着丫头过来,笑指着几个人道:“我说怎么找不到人,原来是在这里偷懒呢。”

    “可是有什么事?”蓉卿笑着道,“餐具茶果不够?”

    洵大奶奶摆着手:“我就是饿了,想回去吃些东西垫垫,这肚子里空了我就觉得难受。”话落几个人都笑了起来,连二奶奶就捏了捏洵大奶奶腰上的肉,“你看看你,这一个月你疯长了多少。”又指着墙边盛水的缸,“都快赶上它了。”

    洵大奶奶也不生气,哈哈笑了起来:“我这是福气。”桦大奶奶听着就叹了口气,道,“你这样要是匀点给四弟妹就好了,她这几日可是瘦了不少。”

    “她瘦也有瘦的好处。”洵大奶奶话落掩面一笑,很神秘的挤在蓉卿身边坐下,“昨儿我还看见四弟从外头带了一大包不知什么东西回来,听王旁说的好像是给四弟妹捎的……”笑着道,“以往四弟你们可瞧见四弟这样过?”

    连大奶奶听着一笑,推着洵大奶奶:“就是瞧见了,旁人都是瞎子不成。”几个人皆是暧昧的笑了起来。

    蓉卿听着也是微讶,没想到齐皓真的能做到这些,看来他对唐氏是真的上了心了。

    上午唱了一出《牡丹亭》,大家就回了广厅里吃了午饭,又坐着喝了一个多时辰的茶,下午锣鼓响起就开始唱《游园惊梦》,蓉卿看着坐在院子里时不时一块糕点半碗汤不停嘴的洵大奶奶,愕然的道:“嫂嫂,您这可是第三碗汤了。”

    “第三碗了?”洵大奶奶一顿,又混不在意的道,“随他去吧,我这可是吃的舒服的很呢。”

    蓉卿就看着她的肚子,似是记得前几个月她小腹还是平平的,这会儿穿着有些紧身的褙子,小腹就已有些凸起来的样子,她心里一动拉着洵大奶奶吃饭的手,低声问道:“嫂嫂,明儿唐医正来问诊,您要不要让他给您也查查。”

    “胡说什么,我又没病让他查什么。”洵大奶奶摆摆手,又想到蓉卿是从来不乱说话开玩笑的,就道,“你怎么突然说这事儿。”

    蓉卿就指了指她的肚子道:“您瞧瞧,这肚子可是大出来不少呢。”

    洵大奶奶先是脸色一变,继而一副不可能的样子,摇头道:“我若真是怀了,就上法华寺给菩萨塑金身去!”话落又觉得很可笑,哈哈笑了起来。

    蓉卿看她这样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坐了一刻前头有人来说岑夫人要回去了,蓉卿就和洵大奶奶道:“我去送送。”

    洵大奶奶摆摆手:“我回去换身衣裳也过去。”也站了起来两人一个往前院走,一个往后院走。

    “奶奶。”洵大奶奶身边的丫头杜鹃,就压了声音道,“……奴婢觉得五奶奶说的有道理。”洵大奶奶听着一愣回头看着她,杜鹃就道,“您这些年没有动静,奴婢也没有多在意,刚刚五奶奶一提,奴婢这才想起来,您的小日子上个月可是没有来,这个月也是过了两日了。”

    洵大奶奶听着退下一软,顿时一个趔趄差点栽出去,杜鹃忙拉住她,小声道:“要不您就说吃积食了,请个大夫回来查查?若是没有就当没这回事,若是有……”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洵大奶奶早就湮灭的心思,蓦地就动了起来。

    “您慢走。”蓉卿笑着和二夫人一起送岑夫人出去,岑夫人回头深看了蓉卿一眼,颔首道,“二夫人,五奶奶留步!”

    蓉卿颔首应了,目送岑夫人上车离去。

    二夫人回头看她,问道:“你和岑夫人以前认识?”蓉卿摇摇头,二夫人就露出疑惑的样子来。

    她也看出岑夫人对自己的敌意了?

    听说那位岑公子自小养在江阴侯膝下,他来求娶苏容君一个庶女却被拒了,想必岑夫人面子上下不来,在心里记着呢。

    蓉卿叹了口气,虽无奈却也不想多说什么。

    “外头还没散呢,都送了十几坛子酒去了。”二夫人笑着摇头,道,“原本没来几位大人,这不下午下了衙陆陆续续来了许多,也不知齐宵什么时候回来。”

    蓉卿跟着二夫人说着话回了内院里。

    好在来的夫人们都是当家主持中馈的,不到未时就陆陆续续散了,蓉卿和洵大奶奶一起清点茶具餐盘,就瞧着她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由问道:“您怎么了?怎么瞧着不舒服的样子,要不您回去歇着吧,这里有我就成。”

    “那我回去了。”洵大奶奶也不和她客( 嫡结良缘 http://www.xlawen.org/kan/4100/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