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部分阅读
三成,力气增加到两万斤,恐怕是力气最大的人了。一连三天,楚山都没有去过城墙,不过现在的平阳关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楚山在这三天种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炼肉已经精进到了第九层的境界,力气直接增加到两万五千斤。
在第四天的时候,楚山出现在城墙之上。大牛和张力分开在两边,楚山对着两人吩咐道,“你们两人最近必须格外小心,以我对科尔奇的了解,他在最近几天肯定会进行一次偷袭,你们不可大意。”
“主公放心,我们最近一直在加紧训练,不会有问题!”
“那我就放心了,现在你们好好的守城,我出去会一会蛮军。”楚山自信的说。要是另外一人说出这样的话,肯定会被当成神经病,外面有十几万的蛮军,孤身一人前去,简直是找死。不过从楚山嘴里面说出来就是不一样,手下都是一脸崇拜,全然没有楚山万一失败被擒怎么办的担心。楚山带着七只狼狗中的老大,慢慢的才朝着蛮军大营走去。
就在楚山离开平阳关的时候,科尔奇的探子就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科尔奇。科尔奇这时候正在商议对策。科尔奇的大帐中依次站立了两排的将军,科尔奇威严的扫视了一下众位部下,说道,“探子来报,楚山这一次孤身一人来此,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对策?”
“大帅,不如采用人海战术。”一位将军小声说道,“楚山再强,他也就是一个人,我们一个人打不过他,那么就采用十个人。十个人打不过,就用一百人。就算楚山的修为通天,难道抵挡得了我们十万大军?”
科尔奇看了看这位将军,沉声说道,“我们蛮族崇拜英雄,倘若楚山以一人之力,撼动了我们的大营,我们将会士气大跌,到时候还有什么办法进攻平阳关?”说完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前几天的教训难道你们全忘了!”
“将军,那时候是我们没有准备好。”另外一位将军说道,“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的士兵,而不是大将的武力,当然,除了楚山,我们是不怕其他任何的汉军将军的。”
“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吗?”科尔奇揉了揉自己的眉心,皱皱眉头,淡淡的说,这一次,我要将楚山至于绝地。现在,众将听令。”科尔奇严肃的说,“桑巴,你率领五千骑兵从后营出发,截断楚山回城之路,记住,不惜一切代价将楚山死死的留在关外。”
“是!”说完出账而去。
“莫旗,你领兵一万位于右翼,将楚山挡住。不能让他从右边逃走,明白吗?”科尔奇严肃的说。
“是!”莫旗这时候也是领命而去。
“哲别、陀螺玛,你们二人一起率兵两万位于左翼,防止楚山从左翼逃脱,明白吗!”
“是!”
“其余众将,随本帅会一会这一个楚山,看看他是否真的有三头六臂,竟让敢孤身一人来闯我大营!”
随着科尔奇的军令下发,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各位将军就这就各位。不得不说。蛮族的士兵的素质实在是太高。而这个时候,楚山才走了三里地。这里离蛮族大军的大营还有七里地。就在楚山慢慢朝着蛮族大营走去的时候,桑巴率领五千骑兵已经绕到了楚山的身后。虽然楚山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但是并没有领会。而是微微一笑。继续朝着蛮族大营走去。而这个时候。在平阳关上的张力和李大牛等人却发现了这一支骑兵。不由得大惊失色,因为它们立即明白了蛮军的这一支骑兵的作用,这是要截断将军的归路。这时候。张力和李大牛手下的校尉开始担心,于是说道,“将军,我们怎么办?蛮军要切断主公的回路,到时候就危险了!”
“你们说,我们在关内就只有一万人。”张力笑着说,“如果出去之后遇到了这一支骑兵,会有什么后果!”
“全军覆没!”这位校尉说道,“蛮军伤亡不会超过一千!”
“既然知道,那么还要下去吗?”张力说道,“一旦我们阵亡了,谁来守关?主公将我们留在关内,不是我们的能力强,而是需要我们镇守关隘,拖延时间,到时候主公就有时间赶回来,这样平阳关才是稳若磐石,不会被攻陷。明白吗!”
随着楚山的壮举,手下的将军、校尉都自动认楚山为主公,追随楚山。李大牛这时候微微一笑,说道,“主公的实力不是你们能够窥探的,我们不需要出去,你们要对主公有信心。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守住关隘,减少伤亡,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功劳了。你们知道了,主公手下就只有我们这一万平阳军,不能消耗在这些战斗中了,否则到时候主公凭什么在大汉立足。现在,我们必须好好的戒备,防止蛮军偷袭。之后努力训练,凭借着主公交给我们的功夫,只要一年,不,只要半年,我敢肯定,我们一万大军足足能够低档蛮军数万。至于大汉的军队,则不是我们的对手。因此,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在打击蛮军的同时保存自己,明白吗!”
“是!”手下的众位校尉完全明白了。于是都下去安排守卫和训练了。
李大牛和张力看到了这种情况之后,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时候的楚山当然不知道手下的这一番言语,而是依旧不紧不慢的朝着蛮军大营走去。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楚山在来到了蛮军大营门前。楚山看着蛮军大营,不得不佩服科尔奇的军事才能,大营守卫的一丝不漏,随便从哪一个方向攻击,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反击,放手的滴水不漏。楚山当然不是来看科尔奇的大营的,而是准备进一步打击蛮军的士气。
就在楚山来到了蛮军大营的时候,两位哨兵立即询问来意。
楚山没有回答,而是直接大声喝道,“科尔奇,楚山来访!”
“哈哈哈,”科尔奇率领一队士兵出现在了楚山的面前,“楚将军,难道是你回心转意了,准备投降本将军?”
“哈哈哈,将军说笑了!”楚山淡淡的说,“这一次楚某来就是准备会一会蛮军的好汉,不知道将军能否满足楚某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
“楚将军此言差矣!”科尔奇正色的说,“将军乃是一军之灵魂,怎么能够好勇斗狠。将军的作用是排兵布阵,集团作战,看来楚将军确实是不是一个好将军!”
“难道你们蛮军怕了?”楚山淡淡的回答。
“楚将军,本帅最近领悟了一个八门金锁阵,不知道楚将军有没有兴趣?”科尔奇眼中精光一闪,说道。
“哦,愿闻其详?”楚山一愣,虚心问道。
“八门金锁阵,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一门有士兵一千五百,总共是一万两千人,不知道将军可敢一试?”科尔奇显然是使出了激将法。
“没有问题!”楚山说道,“本将军来此就是为了与众位一战,不过是你们不敢应战,该做是破阵也好!”
……………
第二十二章 朝廷封赏
这一次显然是科尔奇失算了。楚山进入八门金锁阵之后,没有破阵,只是不断的斩杀普通的士兵。虽然楚山间或的被击中,但是却毫发无伤。半个时辰之后,八门金锁阵布阵的一万两千人已经损失了五百。但是还是看不出楚山有丝毫的疲态,虽然科尔奇心中十分紧张,但是却没有丝毫的显现。
一个时辰后,伤亡一千五!
两个时辰后,伤亡三千!
楚山的杀伤力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反而是慢慢的增强。三个时辰之后,八门金锁阵已经伤亡了几乎一半。这时候阵法已经被破了。但是科尔奇并没有发出退兵的命令,反而是再次增兵,楚山周围密密麻麻的聚集了数不清的满军士兵。楚山几乎不需要怎么注意,就能够击中身边的蛮军。科尔奇在三百步之外,看着在蛮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的楚山,不由得感叹,“真是一位勇将,天下少有!”
“大帅,看起来这个楚山没有丝毫的疲惫,难道他是铁打的?”科尔奇身边一位将军感叹的说。
“吊调集五千弓箭手,如果楚山还是厉害如斯,立即用弓箭杀之!”科尔奇冷静的说。
“可是,大帅,里面都是我们的人,到时候,我们肯定是伤亡惨重!”身边的这意味蛮军大将立即大惊失色,毕竟这时候射箭,死去的大都是自己人。
“慈不掌兵!”科尔奇冷静的说,“难道你不知道。楚山此人不除,我们不可能攻破平阳关。再说了,日后此人肯定是我们蛮族的劲敌,不管花费多大的代价,必须除去此人!”
没有悬念,最后蛮军的弓箭手出手了。漫天遍野的弓箭朝着楚山射来,楚山不断挥舞着自己的大刀,护着身下的狼狗。狼狗立即朝着弓箭手的位置奔去。一片的哀嚎,蛮军大片大片的倒下。蛮军士兵显然没有想到自己会收到攻击,在没有任何的防备之下。一下子死了几乎有上百人。并且随着楚山的移动。周围的蛮军子啊成片成片的倒下,这比之楚山的效率高的多了。楚山这时候大声喊道,“科尔奇,你果然是心狠手辣。借着这个机会。清除异己!”楚山的话语虽然不大。但是确是十分奇怪的是清清楚楚的进入了周围蛮军的耳朵。虽然大家十分信服科尔奇,但是在蛮军中,没有实力。自己就会被其他的部落吞并。随着楚山的话语,周围的攻击立即弱了下来。但是这五千的弓箭手确是没有停歇,而是毫不犹豫的执行科尔奇的命令。于是,楚山就像是死神一样的在满军中左突右拐,每一次,都是成百上千的人倒下,随着楚山的动作,楚山周围的蛮军几乎是死伤殆尽。
“大帅!”这时候,科尔奇身边的那一位将军说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因为在短短的一刻钟的时间,被自己人射死的蛮军已经有了上万人。“在这样下去,楚山没有射杀,我们的人都死光了。到时候,各部落的将军就会造反了!”
科尔奇这时候脸色铁青,因为他没有想到楚山这么难缠,就连弓箭手也没有办法将楚山射杀,甚至没有伤到楚山,反而是自己人被射杀了不少。楚山看到这种情况之后,没有犹豫,直接照着弓箭手的方向跑去。慢慢的接近了弓箭手大队,在楚山进入之后,犹如是虎入羊群,弓箭手被楚山像收割麦子似的,一下就倒下一大片。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楚山击穿了整个弓箭手大阵。这时候,楚山回头朝着科尔奇大声喊道,“科尔奇,今天到此为止了。我们明天继续!”说完哈哈大笑的朝着平阳关走去。期间,虽然桑巴竭力阻拦,但是除了倒下了五百具尸体之外,没有任何的收获。
经此一役,蛮军被楚山斩杀和自己误杀的人已经有了一万五千。蛮军士气大跌。好多的士兵甚至没有勇气面对楚山,更别是说去攻击楚山镇守的平阳关了。楚山也不着急,三天出来一大杀,两天一小杀,如此,一个月之后,蛮军的士兵数量急剧的下降,变成了不到八万人。在此期间还有一个小的插曲,蛮军由于受到楚山的压迫太重,没有办法,只好将气撒在了李晟等降将身上,终于在楚山的最后一次冲阵之后,忍无可忍的将李晟及其手下等一万人全部斩杀了。楚山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出去为他们报仇,在蛮军大寨足足停留了十个时辰,直接斩杀敌人超过了一万人。因此,直到今天,蛮军的人数从一开始的二十万,已经变成了七万左右。虽然楚山的实力超群,但是后来的蛮军根本不与楚山照面,直接逃跑,使得楚山的效率下降的厉害,十个时辰斩杀的人数不到之前的一半。
但是,即便是如此,楚山也是将蛮军死死的压制住了,蛮军在这一个月之中,没有过一次攻城。平阳关的士兵在这一个月中不断的训练,其战斗力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虽然还是达不到楚山的精兵的程度,但是面前能够与蛮军一拼了。在楚山的肆无忌惮的一个月之后,科尔奇终于无奈的退兵了。由此,楚山凭借着手上的一万士兵,再加上自己的绝世武力,终于将蛮军击退了。这个消息立即以一种变态的快速传遍了整个大汉。楚山的大名由此进入了各方势力的眼中。
楚山这一个月也不是没有收获的。随着不断的上战场,楚山不断的利用本命世界中的灵气恢复,炼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大圆满的状态。现在已经开始炼髓了,虽然还只是第一层,但是楚山的气力已经有五万斤。一刀下去,恐怕是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再加上楚山变态的防御力,可以说。就算是楚山站着不动,任由敌人攻击,恐怕也伤害不了楚山分毫。不过,镇守一方并不是仅仅依靠一个人就可以了,必须有人管理。楚山不可能事事关心,如果这样,楚山今后恐怕没有时间修炼了。孰轻孰重,楚山还是能够分得清楚的。
蛮军退去之后,楚山贴出告示,准备召集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楚山的平阳关至少能够住下十万老百姓。与此同时。楚山采纳了均是杜海波的建议。派出了信使去京都报喜。当楚山的军报到达了大汉王朝的京都之时,满朝文武简直是难以置信。最后还是国舅老来持重,商议说是派出探子打探消息。等到自己的探子回报情况之后,所有人惊呆了。因为不是楚山凭借着这个一万人守住了平阳关。而是自己孤身一人挡住了蛮军十数万大军。在世界上真的有这样厉害的人吗?众位大臣都不禁暗暗的扪心自问。
之后。对于楚山的封赏没有丝毫的疑虑。朝中文武都不想得罪这样一位厉害的人物。但是如何封赏确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现在的大汉。皇帝的命令几乎是不能出了京师,就算是封赏了一些什么,也是空中楼阁。缺乏诚意。最后还是一位大臣建议将北方郡的郡守调入京师,封楚山为北方郡郡守,顺便镇守平阳关。只要楚山在,平阳关关外的蛮军就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即解决了楚山的封赏的问题,又能够让楚山镇守北方屏障,一石二鸟。
于是,楚山的封赏以一个超乎寻常的速度实现了。虽然楚山不在乎这些虚名,但是不能够不考虑手下的众人。于是在楚山升为北方郡郡守之后,立即擢升杜海波为北方郡长史。张力和李大牛为将军,手下各自扩军至一万,由张力镇守平阳关,李大牛随楚山进入北方郡的郡治义渠县。北地郡位于大汉的北方,是大汉的二十六郡之一,由于地处北方,地广人稀,虽然面积是大汉的二十六郡最大,长四百里,宽三百里,呈现一个狭长的形状;但是人口确是最小,只有不到五十万。整个北方郡有十二县,除了郡治义渠县人口有十万有余之外,其余各县只不过是只有人口三五万不等。并且随着蛮军入侵,整个北地郡的人口大量流失,目前人口不过是十余万左右。这还是包括了楚山的两万军队。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令人能够有些安慰的是,北地郡的豪强已经全部离开了,这就给楚山今后治理北方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只要楚山能够有好的政策,不愁没有人口。
杜海波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就任了北方郡的长史之后,立即开始了治理民生的工作。各种招募流民的政策不断出现,在楚山结合了后世的一些经验的做法之后,就直接公布了。然后开始屯田,减少开支。最后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便民政策。在楚山的强烈的干预之下,北方郡的税率由十税一变成了二十税一,而且取消了所有的苛捐杂税,例如,入城税、人头税,田税等。也就是说,在北方郡的老百姓,只需要交了官府制定的二十税一的赋税之后,不需要负担任何其他的赋税。当然,楚山单独列出了商业税,特别的提到了交易税的概念,规定交易税为五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交易一百两,必须交税二两。
整个大汉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一片哗然。不过鉴于楚山的实力,倒是没有人来挑衅。老百姓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想到楚山的实力,便开始疯狂的朝着北方郡流入。各地老百姓大量的流失,使得各郡的官员只好采取强制措施,强行禁止流民进入北方郡。但是即便是如此,每天也有数十人翻山越岭的偷渡进入了北方郡。一旦进入了北方郡地界,楚山就宣布这些人是北方郡的老百姓,不允许其余各郡的官员、军队乒,否则必定反击。因此,楚山的北方郡在全国的老百姓中是一块乐土,千方百计的想要进入。但是随着各地的官员的阻挠,老百姓渐渐的已经越来越难进入北方郡了,每天不过是零零散散的几个人而已。但是,即便是如此,北方郡的人口也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突破了百万。
第二十三章 治理郡县
一天清晨,楚山照例是出去闲逛,这些日子楚山一直在北方郡郡治义渠县居住。义渠县里的北方郡郡守府修建的十分大,起码有几十亩的大小。整个郡守府除了楚山的二百亲卫军之外,仅仅只有几个打扫卫生的仆人。不过,令楚山十分惊奇的是,在大汉王国竟然出现了一位在楚山前世耳熟能详的东汉末年的英雄人物,名叫太史慈。楚山也不确定这一位太史慈是不是与前世的太史慈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个大汉王朝虽然现在的处境与东汉末年较为相似,不过就是现在的皇帝还没有驾崩,据说身体还不错,看情况能够有近十年的寿命。楚山在一次闲逛的时候在义渠县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一位小孩带着一位老母亲,于是准备过去询问一下。谁知道竟然发现这一位小孩的名字叫做太史慈,这让楚山十分吃惊,难道在前世的汉末的那些历史名人也在这个世界会出现?楚山本着不能放过的想法,义正言辞的说不能让老百姓受苦,看到这两人的情况之后,立即吩咐手下给他们安排住处,并且告诉小太史慈随时能够来太守府学习。
之后,楚山听取了杜海波的建议,设立的招贤馆。准备招募在野的贤士与武将。结果是令人十分惊喜的,不过是一年的时间,陆续有高顺、张辽和典韦等三国的历史名将来投,值得一提的是,楚山还收获了一位顶级的谋臣,名叫田丰。看着手下的几位人才。谋臣有杜海波和田丰,武将有高顺、张辽、典韦、张力和李大牛等人,楚山的手下的规模逐渐建立了。田丰为主簿、杜海波为长史、高顺与张辽均为将军,各自统领一万人,镇守北方郡的西边和南边,典韦为亲卫大将,负责护卫楚山。虽然大家都知道楚山的武艺高强,但是也不能什么时候都自己出战,到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那可就悔之晚矣。张力镇守平阳关。李大牛负责镇守北方郡的东面。加上楚山自己居中策划,如此,整个北方郡万无一失。
在楚山招募了这些历史有名的将军之后,楚山就轻松了。将军队交给高顺、张辽等人训练。政务交给杜海波和田丰。整个北方郡在这些人的治理之下。显得蒸蒸日上。楚山只是平时把握一下大的方向,然后具体的实施都交给属下完成。如此,时间在不经意之间溜走了。一晃就是八年过去了。楚山现在已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在太史慈长大之后,也进入了军中历练,楚山将其安排在张辽手下,任一个校尉,等到合适的时候在独立掌握一营。至于楚山自己的情况,则是变化巨大。首先是楚山已经将能够获得的修炼身体的秘籍全部修炼圆满了,从皮肤到血液和骨髓等,现在楚山的力气已经有了十万斤以上。整个肉身已经从后天逆反先天了,具有不可思议的功能。其次就是现在正在开始进行炼气,不过才刚刚开始,不过是最底层的修为,不值得一提。另外,楚山的本命世界大小没有变化,仍然只有方圆一里的范围,但是其威力却增加了不知道有多少。首先是世界树似乎已经是完全长成熟了,每时每刻都能够在虚空中吸收海量的灵气,这些灵气一部分被天地大磨盘吸收,一部分被楚山的识海吸收,至于剩余的部分全部被楚山转化为本命世界的潜力。世界中的各种阵法现在完全与世界合为一体,再也不能够分开,其威力随着时间的增加将会不断的增强。
楚山的识海现在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除了识海中的八座小岛棉结增加了不少,识海被扩展了不少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需呀注意的地方。以楚山世界中的世界树的吸收灵气的速度,楚山恐怕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将本源修炼到极限,然后才进行世界的增长,否则将会影响世界的晋升潜力。不过楚山也不在乎这一年的时间了。楚山本人虽然实力变化巨大,但是变化最大的还是北方郡。
整个北方郡在八年前是一片狼藉。但是随着楚山的到来,一系列的政策的实行,北方郡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首先是人口,整个北方郡之前的人口不足十万,现在整个北方郡有十二县,郡治义渠县现在已经有了一百万的人口,其余的各县也有了四十万、五十万不等的人口,整个北方郡定居的人口已经有了六百万。几乎是周围几个郡的人口之和。其次是整个北方郡的老百姓的生活,现在的老百姓生活富足,不缺衣少食,每一日有三餐,顿顿有肉吃。小孩能够进入各县兴办的学堂读书识字;商业十分发达,东西南北的商业都在北方郡汇集,应为楚山的存在,使得没有人敢打北方郡的注意,在北方郡做生意,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一旦出现欺诈的现象,可以立即去各县击鼓鸣冤,有各县的县长亲自审理,甚至可以直接找到楚山,有楚山出面。正式由于楚山处事公正,心想着老百姓,使得百姓拥护楚山。另外就是楚山接收北方郡的时候,整个北方郡里面没有一家世家豪强,这样就是使得楚山的政策能够畅通无阻,政通人和。
虽然楚山在不断的修炼,但是也没有丢下整个郡的政务。但是对于周围的信息确是不愿意关心了。除了在那一次发现了太史慈之后,陆续招募了高顺、张辽和田丰之后,就想着会不会有更多的人物来投效自己。但是几年过去了,没有一个这样的人物出现。这样就使得楚山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三国的人物都会出现,自己能够碰到四个人,也是运气而已。也许还有没有被发现,也许没有了。这些谁也说不清楚。因为,现在的历史与楚山知道的完全不同,其中的人物会不会出现楚山也不能够确定。
北方郡的财富引起了周围郡县的贪婪之心。联合了周围数个州郡的人,准备针对楚山实行封锁,但是奈何楚山的实力超强,甚至没有亲自动手,只是派出了张辽在周围的州郡走了一遭,攻入了各郡的郡守府邸,带回了无数的财富之后,所有人都老实了。因为并不是只有楚山一个人厉害。楚山的手下也是恐怖无比。张辽仅仅率领五千人就能够势如破竹的攻入了郡守的府邸。如果其余的军队趁势而入,自己就没有丝毫的翻盘的可能了。通过这一件事情,所有人将楚山列入不能够招惹和挑衅的存在,并且通过这一件事情。张辽除了缴获了价值不菲的财富之外。还俘虏了三万的敌军和近二十万的老百姓。这些老百姓都被田丰妥善的安排在北方郡的各县之中。老百姓对于能够定居北方郡是十分的欢迎的,英雌整个安顿过程十分的顺利。但是在安排军队俘虏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因为楚山一直采用的就是精兵政策。目前整个北方郡六百多万的人口却仅仅只有四万的军队,就可见一斑。军队的家属有着十分丰厚的优待,这些俘虏都想参加楚山的军队。奈何经过测试,这些人里面仅有十几人符合要求,其余的人想要参加军队却被拒绝了,因此准备闹事。楚山得知之后,立即批示,严格执行标准,如果有闹事的严惩不贷。在斩杀了数人之后,张辽终于控制了局面。最后将这些俘虏交给了田丰,最后不声不响的成为了北方郡老百姓中的一份子。
其实在楚山治理北方郡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比较出格的举动,在当时确实是引起不少人的反感的。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就是大汉的那些世家大族,豪门,他们非常的妒忌楚山所取得的成就,并且十分仇视楚山,因为楚山的政策与他们的根本利益相违背。期间,他们采用了各种手段对楚山进行打击,比如暗杀、下毒、造谣等。但是没有一个凑效,所有的阴谋都被楚山一一化解。最后楚山不胜其烦,抓住一个对其暗杀的刺客,得到了主谋之后,立即对其开展报复,一夜之间整个家族全部被楚山连根拔起,由此之后,所有的世家、豪门、大族再也不敢与楚山明着干,因为楚山一点也不遵守游戏规则,大汉的世家没有办法。最后,这些人还是不死心,想要依靠大汉的皇室给楚山施压。期间,多次征召楚山入朝为官,奈何楚山每一次都以蛮族有异动给拒绝了。现在的楚山恐怕是满世界都是敌人,除了在北方郡的一亩三分地里面能够生活,一旦离开了北方郡,恐怕就会有连续不断的暗杀等。楚山也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些年里面从来没有出过义渠县,一直都在县城里面打转。实在不行,就用练功打发时间。现在的楚山的身体已经修炼圆满了,只要以后不断的以灵气冲刷,肯定会达到一个更加高深的境界的。
楚山的北方郡的富足引起了所有的其余郡守的眼红,但是楚山的做法是他们不能够采取的。就比如说,招贤榜。现在的官员都被世家豪门所把持,一旦有郡守签发招贤榜,恐怕会立即遭到了这些世家豪强的强烈反击,因为这是在挖他们的根基。不过,楚山不一样,因为楚山所在的北方郡里面已经不存在这些问题了。不过,就是存在这些世家与豪强,恐怕楚山也是不屑一顾的。现在楚山的北方郡的底层官员多半是由其他的郡县投奔而来的,几乎是寒门与一般老百姓中的佼佼者,因为楚山给了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与机会,但是类似田丰这样的大才确是一个也没有,大概是他们还在观望,楚山的做法在一般人看来会被打回原形,但是楚山经历了八年的时间,依然屹立不倒,恐怕这些寒门大才会源源不断的来到北方郡的。这些年楚山的手下文臣只有杜海波和田丰,略微显得单薄了一些,如果还有大才来投,楚山恐怕会倒履相迎了。
第二十四章 揭露真相
上一章节说到了楚山招募了几位在三国中的厉害的谋臣和武将,他们分别是田丰、高顺、张辽和典韦。在三国中这几人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但是他们的背景不同。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高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击破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
典韦,陈留己吾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这四人在历史上均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在这个世界中,确是贫困潦倒。没有亲人。在投靠楚山之后,楚山详细的了解了他们的经历,与历史上相差甚大。但是他们的才能却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加强了不少,因为这个世界的力量比之楚山印象中的历史要强得多,个人实力也是夸张到了极点。在与四人相处的这几年之中,这几人已经完全成为了楚山的死忠分子,可以说就算是楚山叫他们去执行必死的人物,他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与死士差不多,但是死士是没有自己的思想的,他们却有,而且很厉害。
在一天晚上,楚山吩咐典韦,将田丰、张辽和高顺三人叫到郡守府,说是有要事相商。这时候典韦十分疑惑,说道,“主公,每一次商议要事的时候,都会将田主簿和杜长史一起叫过来,这一次怎么只单独叫了田主簿。主公,你是不是少说了一个人?”典韦是楚山的亲卫大将,平时楚山也没有什么主公的架子,因此,典韦有疑问的时候,经常会直接询问,而没有丝毫的估计。楚山看到这种情况之后,不仅不会生气,反而是不断的赞许,因此,典韦这时候叫出了自己的疑惑。
“典韦啊!”楚山笑着说,”这一次并不是商议什么公事,而是一些私事需要处理。现在我不便言明,不过只要他们到了,自会见分晓。不过,如果遇见了长史,你就和他解释一下,免得长史误会了,明白吗?”楚山和颜悦色的解释。
“明白了!”典韦知道了主公并不是漏叫了杜长史,而是有其他的事情之后,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因为杜长史和田主簿都是大才,如果两人发生了误会,对于楚山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典韦的效率很高,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便回来复命了。楚山吩咐典韦,说道,“我们去书房说话!”然后率先朝着书房走去。
早进入书房之后,楚山严肃的说,“典韦,四周十丈之内,不允许出现任何人,违令者直接斩杀!”
“是!”典韦听到后,明白事情的严重性,立即准备出去戒严。
“等一等!”楚山叫住了典韦,继续说道,“你一会儿亲自将田丰他们带到此处。然后安排戒严的事情之后,立即进来,这件事情,你也要知道!”
“是!”典韦没有犹豫,立即离开了。
楚山在书房之中不断的思考,究竟怎样与这几人说。就在楚山沉思的时候,外面响起了典韦的声音,“主公,主簿和两位将军已经到了!”
“好了,进来吧!”楚山沉声说道。在典韦带他们三人进入之后,楚山直接吩咐典韦,“你出去之后动作快一点,但是一定要注意,周围十丈,就是一直蚊子也不能进来!”
“主公放心,典韦明白!”典韦回了一声之后,立即出去做事情了。
楚山示意田丰、张辽和高顺等人稍安勿躁,先坐下喝一口茶。然后说道,“你们不必着急,等典韦回来之后,我们一起说,这一件事情非常重要,你们一定不能泄露出去!”
“主公放心,事情的轻重缓急我等还是能够分得清楚的。”田丰笑着说。虽然田丰心中也是如张辽高顺两人一样的着急,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还是按耐住自己,等着典韦回来,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典韦的效率果然是很高,不过是一小会,就进来了。楚山看到典韦进来之后,立即示意典韦将书房的门关上,而后转动了书桌之上的一个笔筒,在书房的中央立即打开了一个地洞,地洞下面建造有石阶。下面隐隐有亮光出现。
楚山没有理会众人,而是说道,“随我进来”然后率先进入了地洞。几人十分吃惊,没有想到在主公的书房之中竟然还别有洞天。几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依次进入了地洞。大约走了有一百石阶,然后平着走动了有大约一里地,终于来到了一个只有十丈大小的一个洞||穴之中。楚山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之上,周围还有几把椅子。楚山笑着说,“你们放心,这里面十分的安全。不会有人听到我们的谈话!”
“主公!”田丰这时候终于代表大家说出了自己的疑问。“这里如此隐秘,想必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吧!”( 世界修仙 http://www.xlawen.org/kan/4207/ )
在第四天的时候,楚山出现在城墙之上。大牛和张力分开在两边,楚山对着两人吩咐道,“你们两人最近必须格外小心,以我对科尔奇的了解,他在最近几天肯定会进行一次偷袭,你们不可大意。”
“主公放心,我们最近一直在加紧训练,不会有问题!”
“那我就放心了,现在你们好好的守城,我出去会一会蛮军。”楚山自信的说。要是另外一人说出这样的话,肯定会被当成神经病,外面有十几万的蛮军,孤身一人前去,简直是找死。不过从楚山嘴里面说出来就是不一样,手下都是一脸崇拜,全然没有楚山万一失败被擒怎么办的担心。楚山带着七只狼狗中的老大,慢慢的才朝着蛮军大营走去。
就在楚山离开平阳关的时候,科尔奇的探子就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科尔奇。科尔奇这时候正在商议对策。科尔奇的大帐中依次站立了两排的将军,科尔奇威严的扫视了一下众位部下,说道,“探子来报,楚山这一次孤身一人来此,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对策?”
“大帅,不如采用人海战术。”一位将军小声说道,“楚山再强,他也就是一个人,我们一个人打不过他,那么就采用十个人。十个人打不过,就用一百人。就算楚山的修为通天,难道抵挡得了我们十万大军?”
科尔奇看了看这位将军,沉声说道,“我们蛮族崇拜英雄,倘若楚山以一人之力,撼动了我们的大营,我们将会士气大跌,到时候还有什么办法进攻平阳关?”说完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前几天的教训难道你们全忘了!”
“将军,那时候是我们没有准备好。”另外一位将军说道,“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的士兵,而不是大将的武力,当然,除了楚山,我们是不怕其他任何的汉军将军的。”
“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吗?”科尔奇揉了揉自己的眉心,皱皱眉头,淡淡的说,这一次,我要将楚山至于绝地。现在,众将听令。”科尔奇严肃的说,“桑巴,你率领五千骑兵从后营出发,截断楚山回城之路,记住,不惜一切代价将楚山死死的留在关外。”
“是!”说完出账而去。
“莫旗,你领兵一万位于右翼,将楚山挡住。不能让他从右边逃走,明白吗?”科尔奇严肃的说。
“是!”莫旗这时候也是领命而去。
“哲别、陀螺玛,你们二人一起率兵两万位于左翼,防止楚山从左翼逃脱,明白吗!”
“是!”
“其余众将,随本帅会一会这一个楚山,看看他是否真的有三头六臂,竟让敢孤身一人来闯我大营!”
随着科尔奇的军令下发,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各位将军就这就各位。不得不说。蛮族的士兵的素质实在是太高。而这个时候,楚山才走了三里地。这里离蛮族大军的大营还有七里地。就在楚山慢慢朝着蛮族大营走去的时候,桑巴率领五千骑兵已经绕到了楚山的身后。虽然楚山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但是并没有领会。而是微微一笑。继续朝着蛮族大营走去。而这个时候。在平阳关上的张力和李大牛等人却发现了这一支骑兵。不由得大惊失色,因为它们立即明白了蛮军的这一支骑兵的作用,这是要截断将军的归路。这时候。张力和李大牛手下的校尉开始担心,于是说道,“将军,我们怎么办?蛮军要切断主公的回路,到时候就危险了!”
“你们说,我们在关内就只有一万人。”张力笑着说,“如果出去之后遇到了这一支骑兵,会有什么后果!”
“全军覆没!”这位校尉说道,“蛮军伤亡不会超过一千!”
“既然知道,那么还要下去吗?”张力说道,“一旦我们阵亡了,谁来守关?主公将我们留在关内,不是我们的能力强,而是需要我们镇守关隘,拖延时间,到时候主公就有时间赶回来,这样平阳关才是稳若磐石,不会被攻陷。明白吗!”
随着楚山的壮举,手下的将军、校尉都自动认楚山为主公,追随楚山。李大牛这时候微微一笑,说道,“主公的实力不是你们能够窥探的,我们不需要出去,你们要对主公有信心。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守住关隘,减少伤亡,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功劳了。你们知道了,主公手下就只有我们这一万平阳军,不能消耗在这些战斗中了,否则到时候主公凭什么在大汉立足。现在,我们必须好好的戒备,防止蛮军偷袭。之后努力训练,凭借着主公交给我们的功夫,只要一年,不,只要半年,我敢肯定,我们一万大军足足能够低档蛮军数万。至于大汉的军队,则不是我们的对手。因此,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在打击蛮军的同时保存自己,明白吗!”
“是!”手下的众位校尉完全明白了。于是都下去安排守卫和训练了。
李大牛和张力看到了这种情况之后,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时候的楚山当然不知道手下的这一番言语,而是依旧不紧不慢的朝着蛮军大营走去。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楚山在来到了蛮军大营门前。楚山看着蛮军大营,不得不佩服科尔奇的军事才能,大营守卫的一丝不漏,随便从哪一个方向攻击,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反击,放手的滴水不漏。楚山当然不是来看科尔奇的大营的,而是准备进一步打击蛮军的士气。
就在楚山来到了蛮军大营的时候,两位哨兵立即询问来意。
楚山没有回答,而是直接大声喝道,“科尔奇,楚山来访!”
“哈哈哈,”科尔奇率领一队士兵出现在了楚山的面前,“楚将军,难道是你回心转意了,准备投降本将军?”
“哈哈哈,将军说笑了!”楚山淡淡的说,“这一次楚某来就是准备会一会蛮军的好汉,不知道将军能否满足楚某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
“楚将军此言差矣!”科尔奇正色的说,“将军乃是一军之灵魂,怎么能够好勇斗狠。将军的作用是排兵布阵,集团作战,看来楚将军确实是不是一个好将军!”
“难道你们蛮军怕了?”楚山淡淡的回答。
“楚将军,本帅最近领悟了一个八门金锁阵,不知道楚将军有没有兴趣?”科尔奇眼中精光一闪,说道。
“哦,愿闻其详?”楚山一愣,虚心问道。
“八门金锁阵,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一门有士兵一千五百,总共是一万两千人,不知道将军可敢一试?”科尔奇显然是使出了激将法。
“没有问题!”楚山说道,“本将军来此就是为了与众位一战,不过是你们不敢应战,该做是破阵也好!”
……………
第二十二章 朝廷封赏
这一次显然是科尔奇失算了。楚山进入八门金锁阵之后,没有破阵,只是不断的斩杀普通的士兵。虽然楚山间或的被击中,但是却毫发无伤。半个时辰之后,八门金锁阵布阵的一万两千人已经损失了五百。但是还是看不出楚山有丝毫的疲态,虽然科尔奇心中十分紧张,但是却没有丝毫的显现。
一个时辰后,伤亡一千五!
两个时辰后,伤亡三千!
楚山的杀伤力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反而是慢慢的增强。三个时辰之后,八门金锁阵已经伤亡了几乎一半。这时候阵法已经被破了。但是科尔奇并没有发出退兵的命令,反而是再次增兵,楚山周围密密麻麻的聚集了数不清的满军士兵。楚山几乎不需要怎么注意,就能够击中身边的蛮军。科尔奇在三百步之外,看着在蛮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的楚山,不由得感叹,“真是一位勇将,天下少有!”
“大帅,看起来这个楚山没有丝毫的疲惫,难道他是铁打的?”科尔奇身边一位将军感叹的说。
“吊调集五千弓箭手,如果楚山还是厉害如斯,立即用弓箭杀之!”科尔奇冷静的说。
“可是,大帅,里面都是我们的人,到时候,我们肯定是伤亡惨重!”身边的这意味蛮军大将立即大惊失色,毕竟这时候射箭,死去的大都是自己人。
“慈不掌兵!”科尔奇冷静的说,“难道你不知道。楚山此人不除,我们不可能攻破平阳关。再说了,日后此人肯定是我们蛮族的劲敌,不管花费多大的代价,必须除去此人!”
没有悬念,最后蛮军的弓箭手出手了。漫天遍野的弓箭朝着楚山射来,楚山不断挥舞着自己的大刀,护着身下的狼狗。狼狗立即朝着弓箭手的位置奔去。一片的哀嚎,蛮军大片大片的倒下。蛮军士兵显然没有想到自己会收到攻击,在没有任何的防备之下。一下子死了几乎有上百人。并且随着楚山的移动。周围的蛮军子啊成片成片的倒下,这比之楚山的效率高的多了。楚山这时候大声喊道,“科尔奇,你果然是心狠手辣。借着这个机会。清除异己!”楚山的话语虽然不大。但是确是十分奇怪的是清清楚楚的进入了周围蛮军的耳朵。虽然大家十分信服科尔奇,但是在蛮军中,没有实力。自己就会被其他的部落吞并。随着楚山的话语,周围的攻击立即弱了下来。但是这五千的弓箭手确是没有停歇,而是毫不犹豫的执行科尔奇的命令。于是,楚山就像是死神一样的在满军中左突右拐,每一次,都是成百上千的人倒下,随着楚山的动作,楚山周围的蛮军几乎是死伤殆尽。
“大帅!”这时候,科尔奇身边的那一位将军说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因为在短短的一刻钟的时间,被自己人射死的蛮军已经有了上万人。“在这样下去,楚山没有射杀,我们的人都死光了。到时候,各部落的将军就会造反了!”
科尔奇这时候脸色铁青,因为他没有想到楚山这么难缠,就连弓箭手也没有办法将楚山射杀,甚至没有伤到楚山,反而是自己人被射杀了不少。楚山看到这种情况之后,没有犹豫,直接照着弓箭手的方向跑去。慢慢的接近了弓箭手大队,在楚山进入之后,犹如是虎入羊群,弓箭手被楚山像收割麦子似的,一下就倒下一大片。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楚山击穿了整个弓箭手大阵。这时候,楚山回头朝着科尔奇大声喊道,“科尔奇,今天到此为止了。我们明天继续!”说完哈哈大笑的朝着平阳关走去。期间,虽然桑巴竭力阻拦,但是除了倒下了五百具尸体之外,没有任何的收获。
经此一役,蛮军被楚山斩杀和自己误杀的人已经有了一万五千。蛮军士气大跌。好多的士兵甚至没有勇气面对楚山,更别是说去攻击楚山镇守的平阳关了。楚山也不着急,三天出来一大杀,两天一小杀,如此,一个月之后,蛮军的士兵数量急剧的下降,变成了不到八万人。在此期间还有一个小的插曲,蛮军由于受到楚山的压迫太重,没有办法,只好将气撒在了李晟等降将身上,终于在楚山的最后一次冲阵之后,忍无可忍的将李晟及其手下等一万人全部斩杀了。楚山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出去为他们报仇,在蛮军大寨足足停留了十个时辰,直接斩杀敌人超过了一万人。因此,直到今天,蛮军的人数从一开始的二十万,已经变成了七万左右。虽然楚山的实力超群,但是后来的蛮军根本不与楚山照面,直接逃跑,使得楚山的效率下降的厉害,十个时辰斩杀的人数不到之前的一半。
但是,即便是如此,楚山也是将蛮军死死的压制住了,蛮军在这一个月之中,没有过一次攻城。平阳关的士兵在这一个月中不断的训练,其战斗力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虽然还是达不到楚山的精兵的程度,但是面前能够与蛮军一拼了。在楚山的肆无忌惮的一个月之后,科尔奇终于无奈的退兵了。由此,楚山凭借着手上的一万士兵,再加上自己的绝世武力,终于将蛮军击退了。这个消息立即以一种变态的快速传遍了整个大汉。楚山的大名由此进入了各方势力的眼中。
楚山这一个月也不是没有收获的。随着不断的上战场,楚山不断的利用本命世界中的灵气恢复,炼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大圆满的状态。现在已经开始炼髓了,虽然还只是第一层,但是楚山的气力已经有五万斤。一刀下去,恐怕是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再加上楚山变态的防御力,可以说。就算是楚山站着不动,任由敌人攻击,恐怕也伤害不了楚山分毫。不过,镇守一方并不是仅仅依靠一个人就可以了,必须有人管理。楚山不可能事事关心,如果这样,楚山今后恐怕没有时间修炼了。孰轻孰重,楚山还是能够分得清楚的。
蛮军退去之后,楚山贴出告示,准备召集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楚山的平阳关至少能够住下十万老百姓。与此同时。楚山采纳了均是杜海波的建议。派出了信使去京都报喜。当楚山的军报到达了大汉王朝的京都之时,满朝文武简直是难以置信。最后还是国舅老来持重,商议说是派出探子打探消息。等到自己的探子回报情况之后,所有人惊呆了。因为不是楚山凭借着这个一万人守住了平阳关。而是自己孤身一人挡住了蛮军十数万大军。在世界上真的有这样厉害的人吗?众位大臣都不禁暗暗的扪心自问。
之后。对于楚山的封赏没有丝毫的疑虑。朝中文武都不想得罪这样一位厉害的人物。但是如何封赏确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现在的大汉。皇帝的命令几乎是不能出了京师,就算是封赏了一些什么,也是空中楼阁。缺乏诚意。最后还是一位大臣建议将北方郡的郡守调入京师,封楚山为北方郡郡守,顺便镇守平阳关。只要楚山在,平阳关关外的蛮军就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即解决了楚山的封赏的问题,又能够让楚山镇守北方屏障,一石二鸟。
于是,楚山的封赏以一个超乎寻常的速度实现了。虽然楚山不在乎这些虚名,但是不能够不考虑手下的众人。于是在楚山升为北方郡郡守之后,立即擢升杜海波为北方郡长史。张力和李大牛为将军,手下各自扩军至一万,由张力镇守平阳关,李大牛随楚山进入北方郡的郡治义渠县。北地郡位于大汉的北方,是大汉的二十六郡之一,由于地处北方,地广人稀,虽然面积是大汉的二十六郡最大,长四百里,宽三百里,呈现一个狭长的形状;但是人口确是最小,只有不到五十万。整个北方郡有十二县,除了郡治义渠县人口有十万有余之外,其余各县只不过是只有人口三五万不等。并且随着蛮军入侵,整个北地郡的人口大量流失,目前人口不过是十余万左右。这还是包括了楚山的两万军队。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令人能够有些安慰的是,北地郡的豪强已经全部离开了,这就给楚山今后治理北方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只要楚山能够有好的政策,不愁没有人口。
杜海波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就任了北方郡的长史之后,立即开始了治理民生的工作。各种招募流民的政策不断出现,在楚山结合了后世的一些经验的做法之后,就直接公布了。然后开始屯田,减少开支。最后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便民政策。在楚山的强烈的干预之下,北方郡的税率由十税一变成了二十税一,而且取消了所有的苛捐杂税,例如,入城税、人头税,田税等。也就是说,在北方郡的老百姓,只需要交了官府制定的二十税一的赋税之后,不需要负担任何其他的赋税。当然,楚山单独列出了商业税,特别的提到了交易税的概念,规定交易税为五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交易一百两,必须交税二两。
整个大汉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一片哗然。不过鉴于楚山的实力,倒是没有人来挑衅。老百姓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想到楚山的实力,便开始疯狂的朝着北方郡流入。各地老百姓大量的流失,使得各郡的官员只好采取强制措施,强行禁止流民进入北方郡。但是即便是如此,每天也有数十人翻山越岭的偷渡进入了北方郡。一旦进入了北方郡地界,楚山就宣布这些人是北方郡的老百姓,不允许其余各郡的官员、军队乒,否则必定反击。因此,楚山的北方郡在全国的老百姓中是一块乐土,千方百计的想要进入。但是随着各地的官员的阻挠,老百姓渐渐的已经越来越难进入北方郡了,每天不过是零零散散的几个人而已。但是,即便是如此,北方郡的人口也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突破了百万。
第二十三章 治理郡县
一天清晨,楚山照例是出去闲逛,这些日子楚山一直在北方郡郡治义渠县居住。义渠县里的北方郡郡守府修建的十分大,起码有几十亩的大小。整个郡守府除了楚山的二百亲卫军之外,仅仅只有几个打扫卫生的仆人。不过,令楚山十分惊奇的是,在大汉王国竟然出现了一位在楚山前世耳熟能详的东汉末年的英雄人物,名叫太史慈。楚山也不确定这一位太史慈是不是与前世的太史慈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个大汉王朝虽然现在的处境与东汉末年较为相似,不过就是现在的皇帝还没有驾崩,据说身体还不错,看情况能够有近十年的寿命。楚山在一次闲逛的时候在义渠县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一位小孩带着一位老母亲,于是准备过去询问一下。谁知道竟然发现这一位小孩的名字叫做太史慈,这让楚山十分吃惊,难道在前世的汉末的那些历史名人也在这个世界会出现?楚山本着不能放过的想法,义正言辞的说不能让老百姓受苦,看到这两人的情况之后,立即吩咐手下给他们安排住处,并且告诉小太史慈随时能够来太守府学习。
之后,楚山听取了杜海波的建议,设立的招贤馆。准备招募在野的贤士与武将。结果是令人十分惊喜的,不过是一年的时间,陆续有高顺、张辽和典韦等三国的历史名将来投,值得一提的是,楚山还收获了一位顶级的谋臣,名叫田丰。看着手下的几位人才。谋臣有杜海波和田丰,武将有高顺、张辽、典韦、张力和李大牛等人,楚山的手下的规模逐渐建立了。田丰为主簿、杜海波为长史、高顺与张辽均为将军,各自统领一万人,镇守北方郡的西边和南边,典韦为亲卫大将,负责护卫楚山。虽然大家都知道楚山的武艺高强,但是也不能什么时候都自己出战,到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那可就悔之晚矣。张力镇守平阳关。李大牛负责镇守北方郡的东面。加上楚山自己居中策划,如此,整个北方郡万无一失。
在楚山招募了这些历史有名的将军之后,楚山就轻松了。将军队交给高顺、张辽等人训练。政务交给杜海波和田丰。整个北方郡在这些人的治理之下。显得蒸蒸日上。楚山只是平时把握一下大的方向,然后具体的实施都交给属下完成。如此,时间在不经意之间溜走了。一晃就是八年过去了。楚山现在已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在太史慈长大之后,也进入了军中历练,楚山将其安排在张辽手下,任一个校尉,等到合适的时候在独立掌握一营。至于楚山自己的情况,则是变化巨大。首先是楚山已经将能够获得的修炼身体的秘籍全部修炼圆满了,从皮肤到血液和骨髓等,现在楚山的力气已经有了十万斤以上。整个肉身已经从后天逆反先天了,具有不可思议的功能。其次就是现在正在开始进行炼气,不过才刚刚开始,不过是最底层的修为,不值得一提。另外,楚山的本命世界大小没有变化,仍然只有方圆一里的范围,但是其威力却增加了不知道有多少。首先是世界树似乎已经是完全长成熟了,每时每刻都能够在虚空中吸收海量的灵气,这些灵气一部分被天地大磨盘吸收,一部分被楚山的识海吸收,至于剩余的部分全部被楚山转化为本命世界的潜力。世界中的各种阵法现在完全与世界合为一体,再也不能够分开,其威力随着时间的增加将会不断的增强。
楚山的识海现在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除了识海中的八座小岛棉结增加了不少,识海被扩展了不少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需呀注意的地方。以楚山世界中的世界树的吸收灵气的速度,楚山恐怕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将本源修炼到极限,然后才进行世界的增长,否则将会影响世界的晋升潜力。不过楚山也不在乎这一年的时间了。楚山本人虽然实力变化巨大,但是变化最大的还是北方郡。
整个北方郡在八年前是一片狼藉。但是随着楚山的到来,一系列的政策的实行,北方郡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首先是人口,整个北方郡之前的人口不足十万,现在整个北方郡有十二县,郡治义渠县现在已经有了一百万的人口,其余的各县也有了四十万、五十万不等的人口,整个北方郡定居的人口已经有了六百万。几乎是周围几个郡的人口之和。其次是整个北方郡的老百姓的生活,现在的老百姓生活富足,不缺衣少食,每一日有三餐,顿顿有肉吃。小孩能够进入各县兴办的学堂读书识字;商业十分发达,东西南北的商业都在北方郡汇集,应为楚山的存在,使得没有人敢打北方郡的注意,在北方郡做生意,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一旦出现欺诈的现象,可以立即去各县击鼓鸣冤,有各县的县长亲自审理,甚至可以直接找到楚山,有楚山出面。正式由于楚山处事公正,心想着老百姓,使得百姓拥护楚山。另外就是楚山接收北方郡的时候,整个北方郡里面没有一家世家豪强,这样就是使得楚山的政策能够畅通无阻,政通人和。
虽然楚山在不断的修炼,但是也没有丢下整个郡的政务。但是对于周围的信息确是不愿意关心了。除了在那一次发现了太史慈之后,陆续招募了高顺、张辽和田丰之后,就想着会不会有更多的人物来投效自己。但是几年过去了,没有一个这样的人物出现。这样就使得楚山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三国的人物都会出现,自己能够碰到四个人,也是运气而已。也许还有没有被发现,也许没有了。这些谁也说不清楚。因为,现在的历史与楚山知道的完全不同,其中的人物会不会出现楚山也不能够确定。
北方郡的财富引起了周围郡县的贪婪之心。联合了周围数个州郡的人,准备针对楚山实行封锁,但是奈何楚山的实力超强,甚至没有亲自动手,只是派出了张辽在周围的州郡走了一遭,攻入了各郡的郡守府邸,带回了无数的财富之后,所有人都老实了。因为并不是只有楚山一个人厉害。楚山的手下也是恐怖无比。张辽仅仅率领五千人就能够势如破竹的攻入了郡守的府邸。如果其余的军队趁势而入,自己就没有丝毫的翻盘的可能了。通过这一件事情,所有人将楚山列入不能够招惹和挑衅的存在,并且通过这一件事情。张辽除了缴获了价值不菲的财富之外。还俘虏了三万的敌军和近二十万的老百姓。这些老百姓都被田丰妥善的安排在北方郡的各县之中。老百姓对于能够定居北方郡是十分的欢迎的,英雌整个安顿过程十分的顺利。但是在安排军队俘虏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因为楚山一直采用的就是精兵政策。目前整个北方郡六百多万的人口却仅仅只有四万的军队,就可见一斑。军队的家属有着十分丰厚的优待,这些俘虏都想参加楚山的军队。奈何经过测试,这些人里面仅有十几人符合要求,其余的人想要参加军队却被拒绝了,因此准备闹事。楚山得知之后,立即批示,严格执行标准,如果有闹事的严惩不贷。在斩杀了数人之后,张辽终于控制了局面。最后将这些俘虏交给了田丰,最后不声不响的成为了北方郡老百姓中的一份子。
其实在楚山治理北方郡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比较出格的举动,在当时确实是引起不少人的反感的。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就是大汉的那些世家大族,豪门,他们非常的妒忌楚山所取得的成就,并且十分仇视楚山,因为楚山的政策与他们的根本利益相违背。期间,他们采用了各种手段对楚山进行打击,比如暗杀、下毒、造谣等。但是没有一个凑效,所有的阴谋都被楚山一一化解。最后楚山不胜其烦,抓住一个对其暗杀的刺客,得到了主谋之后,立即对其开展报复,一夜之间整个家族全部被楚山连根拔起,由此之后,所有的世家、豪门、大族再也不敢与楚山明着干,因为楚山一点也不遵守游戏规则,大汉的世家没有办法。最后,这些人还是不死心,想要依靠大汉的皇室给楚山施压。期间,多次征召楚山入朝为官,奈何楚山每一次都以蛮族有异动给拒绝了。现在的楚山恐怕是满世界都是敌人,除了在北方郡的一亩三分地里面能够生活,一旦离开了北方郡,恐怕就会有连续不断的暗杀等。楚山也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些年里面从来没有出过义渠县,一直都在县城里面打转。实在不行,就用练功打发时间。现在的楚山的身体已经修炼圆满了,只要以后不断的以灵气冲刷,肯定会达到一个更加高深的境界的。
楚山的北方郡的富足引起了所有的其余郡守的眼红,但是楚山的做法是他们不能够采取的。就比如说,招贤榜。现在的官员都被世家豪门所把持,一旦有郡守签发招贤榜,恐怕会立即遭到了这些世家豪强的强烈反击,因为这是在挖他们的根基。不过,楚山不一样,因为楚山所在的北方郡里面已经不存在这些问题了。不过,就是存在这些世家与豪强,恐怕楚山也是不屑一顾的。现在楚山的北方郡的底层官员多半是由其他的郡县投奔而来的,几乎是寒门与一般老百姓中的佼佼者,因为楚山给了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与机会,但是类似田丰这样的大才确是一个也没有,大概是他们还在观望,楚山的做法在一般人看来会被打回原形,但是楚山经历了八年的时间,依然屹立不倒,恐怕这些寒门大才会源源不断的来到北方郡的。这些年楚山的手下文臣只有杜海波和田丰,略微显得单薄了一些,如果还有大才来投,楚山恐怕会倒履相迎了。
第二十四章 揭露真相
上一章节说到了楚山招募了几位在三国中的厉害的谋臣和武将,他们分别是田丰、高顺、张辽和典韦。在三国中这几人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但是他们的背景不同。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高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屡进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击破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
典韦,陈留己吾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这四人在历史上均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在这个世界中,确是贫困潦倒。没有亲人。在投靠楚山之后,楚山详细的了解了他们的经历,与历史上相差甚大。但是他们的才能却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加强了不少,因为这个世界的力量比之楚山印象中的历史要强得多,个人实力也是夸张到了极点。在与四人相处的这几年之中,这几人已经完全成为了楚山的死忠分子,可以说就算是楚山叫他们去执行必死的人物,他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与死士差不多,但是死士是没有自己的思想的,他们却有,而且很厉害。
在一天晚上,楚山吩咐典韦,将田丰、张辽和高顺三人叫到郡守府,说是有要事相商。这时候典韦十分疑惑,说道,“主公,每一次商议要事的时候,都会将田主簿和杜长史一起叫过来,这一次怎么只单独叫了田主簿。主公,你是不是少说了一个人?”典韦是楚山的亲卫大将,平时楚山也没有什么主公的架子,因此,典韦有疑问的时候,经常会直接询问,而没有丝毫的估计。楚山看到这种情况之后,不仅不会生气,反而是不断的赞许,因此,典韦这时候叫出了自己的疑惑。
“典韦啊!”楚山笑着说,”这一次并不是商议什么公事,而是一些私事需要处理。现在我不便言明,不过只要他们到了,自会见分晓。不过,如果遇见了长史,你就和他解释一下,免得长史误会了,明白吗?”楚山和颜悦色的解释。
“明白了!”典韦知道了主公并不是漏叫了杜长史,而是有其他的事情之后,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因为杜长史和田主簿都是大才,如果两人发生了误会,对于楚山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典韦的效率很高,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便回来复命了。楚山吩咐典韦,说道,“我们去书房说话!”然后率先朝着书房走去。
早进入书房之后,楚山严肃的说,“典韦,四周十丈之内,不允许出现任何人,违令者直接斩杀!”
“是!”典韦听到后,明白事情的严重性,立即准备出去戒严。
“等一等!”楚山叫住了典韦,继续说道,“你一会儿亲自将田丰他们带到此处。然后安排戒严的事情之后,立即进来,这件事情,你也要知道!”
“是!”典韦没有犹豫,立即离开了。
楚山在书房之中不断的思考,究竟怎样与这几人说。就在楚山沉思的时候,外面响起了典韦的声音,“主公,主簿和两位将军已经到了!”
“好了,进来吧!”楚山沉声说道。在典韦带他们三人进入之后,楚山直接吩咐典韦,“你出去之后动作快一点,但是一定要注意,周围十丈,就是一直蚊子也不能进来!”
“主公放心,典韦明白!”典韦回了一声之后,立即出去做事情了。
楚山示意田丰、张辽和高顺等人稍安勿躁,先坐下喝一口茶。然后说道,“你们不必着急,等典韦回来之后,我们一起说,这一件事情非常重要,你们一定不能泄露出去!”
“主公放心,事情的轻重缓急我等还是能够分得清楚的。”田丰笑着说。虽然田丰心中也是如张辽高顺两人一样的着急,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还是按耐住自己,等着典韦回来,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典韦的效率果然是很高,不过是一小会,就进来了。楚山看到典韦进来之后,立即示意典韦将书房的门关上,而后转动了书桌之上的一个笔筒,在书房的中央立即打开了一个地洞,地洞下面建造有石阶。下面隐隐有亮光出现。
楚山没有理会众人,而是说道,“随我进来”然后率先进入了地洞。几人十分吃惊,没有想到在主公的书房之中竟然还别有洞天。几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依次进入了地洞。大约走了有一百石阶,然后平着走动了有大约一里地,终于来到了一个只有十丈大小的一个洞||穴之中。楚山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之上,周围还有几把椅子。楚山笑着说,“你们放心,这里面十分的安全。不会有人听到我们的谈话!”
“主公!”田丰这时候终于代表大家说出了自己的疑问。“这里如此隐秘,想必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吧!”( 世界修仙 http://www.xlawen.org/kan/4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