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灵异警事 > 灵异警事 第 86 部分阅读

第 86 部分阅读

    不短。咱们去那个古村找一找马明就行了。”

    吴聃点头道:“对,开车快的话咱们明天上午就到了吧,所以现在出发去看看,如果我猜测正确,那我们一定会在古村找到马明。”

    于是我们几个将目光投向徐晨。他本就是今晚的夜班司机,白天睡得够多,肯定晚上不会疲劳驾驶,到明天早上没有问题。徐晨会意,立即点头道:“我也想找到马明,那咱们现在就走吧。”

    我们仨到楼下找到早就逃到院子里的值班护士。我见那些护士和医生还有好多病患都一脸惊慌,便问道:“你们这是?”

    “刚才好像地震啊,你们不知道么?我们拉了好长时间的警报。”一个护士说道。

    我心中赫然明白,这些人八成将刚才我们封印拦截地狱恶鬼时弄出的声响震动什么的当成地震了。这倒正好,于是我说道:“刚才楼上的夏医生吓昏过去了,你们赶紧去看看,照顾下,估计她醒来之后还得迷糊一阵子才清醒,你们帮着点儿。”

    护士立即点头谢过,见没啥事儿这才都纷纷上楼去了。于是我们仨出门,依然由徐晨开车连夜赶往永嘉县的罗垟古村。路上,徐晨跟我们讲了一下温州罗垟古村的事情。

    曾经的罗垟古村是个美丽的村庄,陷于深山中、有着五六百年历史。罗垟古村之前曾经拥有大量以青色原木和不规则石块搭建而成的屋舍,以及因交通不便营造而出的世外桃源气息,因此成了户外游者热衷而向往的古村。然而,从2000年开始,村里陆续有人离奇死亡。死者生前并无明显疾病,死亡来得突然且过程极快,从发作到咽气,慢则半小时,快则几分钟。于是,常住人口只有100多的山村,死亡人数达到一小半人。村民们开始恐慌,有怀疑是因为挖断当地龙脉招致灾祸的,有怀疑当地饮食有问题的。村民们死的死,逃的逃,“鬼村”的称呼不胫而走。

    祸不单行,就在村庄近乎凋敝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大火在夜里降临,焚烧了当地大部分的房屋。就这样,随着不明原因的死亡和不期然就会降临的大火,村民开始陆续逃往山外居住,以至于到了今年,听说村里只剩六七个老人和几个身体不怎么好的村民留守祖业。从2004年起,当地卫生部门数次进村调查离奇死亡原因。今年5月,浙江省卫生厅会同温州当地疾控中心成立了20多人的调查组进山,浙江省首席流行病学专家莫世华在采集当地所有食物和石料样本后,做出结论:缺医少药、积劳成疾。可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村里人生活悠然,如世外桃源一般的慢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往的村民一直身体健康,怎么会突然积劳成疾?太扯。而对于大火的原因,当地警方也多次介入调查,最后也没有合理的结论,只是说人为放火。可凶手是谁,为什么放火,也不知道。

    我一听这古村邪乎啊,可怎么没听说那附近有啥古墓啊,还龙脉,总让我想起《鹿鼎记》里的挖断帝陵龙脉。从网上搜了半晌,也没啥结果,没有资料显示那地方有古墓。不过现在古墓神出鬼没的,市区改建挖个地基都能出将军墓呢,别说这种偏远山区了。

    想到这里,我想起林,辛二人,于是给俩人打了电话。林宇凡没接,辛晓冉倒是很快接通。我问她知道林宇凡去哪儿了么?辛晓冉电话里说道:“不知道,我看他鬼鬼祟祟出门去了,还有那个唐心,俩人最近不知道搞什么。”

    “唐心?”我讶然道,突然发现唐心最近好像没咋粘着赵羽:“唐心去干嘛了知道么?”

    辛晓冉说道:“我哪儿知道,他们都不告诉我,你在哪儿呢?”

    “我跟师父和赵羽去罗垟古村。”说到这里我顿了顿:“查断魂桥的下落。”我决定暂时隐瞒真实目的。

    “断魂桥在那地方?”辛晓冉立即说道:“我马上去找你。”

    还没等我说啥,辛晓冉果断挂了电话。我于是让赵羽给唐心打电话。赵羽不咋乐意,不过在我的再三催促下,还是给唐心打了过去。说了几句,赵羽不耐烦地挂了,对我说道:“唐心和林宇凡在一起,说是要来找我们。之前跟段老大联络过,要有什么重要情报告诉我们。故作神秘,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段老大?”我一听这话顿时眼睛亮了。这说明段老大也介入帮忙调查了这件事,也许是找到了鬼判组织的秘密,那就很可能告诉我,到底谁是内鬼的线索。现在看来,唐心跟林宇凡在一起,难道段老大怀疑内鬼是辛晓冉?不过也不好说,也许是让唐心看住林宇凡呢?这小子虽然聪明,但是体能并不怎么样,只是在特工局里起到一个技术宅的作用。

    想到内鬼就要浮出水面了,我心中感到一阵莫名的激动感。

    第二百九十一章 古村噩梦(上)

    我们仨在车上小睡了一会儿,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有东西在挠我的脸。我赶紧睁眼一看,却见一直躲在背包里的小幂此时钻了出来。我见小幂正举着爪子要挠下去,顿时皱眉道:“你干吗?!”

    我这一嗓子也给赵羽和吴聃喊了起来,见徐晨在缓缓开车上山,因为山路不好走,他开车的时候也格外小心。

    小幂附在我耳边低声道:“好像很快要到罗垟古村了。可我见附近的飞禽走兽什么的都在往山下逃。”

    “啥?”我听到这个的第一反应是:不好啊要地震啊,山区会不会有泥石流啊?

    徐晨看了看后视镜,笑道:“宋大哥是在自言自语么?”

    我于是干脆开玩笑地笑道:“没事,我跟我的宠物说话呢。这货说啊,山上的野兽什么的都在搬家。”

    徐晨笑道:“难道你还能听懂动物的话?你们几位真是神了!”

    吴聃听了这话,说道:“嗯,如果说真有这现象的话,那说明这村子有大祸事啊。”

    那徐晨一看吴聃表情这么严肃,立即紧张起来:“是吗?这可千万别再出事儿了。罗垟古村虽然现在没什么人了,可,可也起码有个十几二十个人住在那儿吧。这要再有火灾什么的,这些人又得遭殃,唉。”

    赵羽皱眉道:“更糟糕的是,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应该是没什么能力再去别的地方生活的,才被迫留下。要是再遇到天灾人祸,那就太可怜了。”

    我点头道:“那我们就赶紧过去。”

    我看了一眼车窗外,见天光微亮,好像是有些天亮的意思了。车在山路上缓慢地开着,突然地,我听到脚下传来“砰”地一声巨响,顿时我们几个吓了一跳。

    “糟糕,好像车爆胎了。”徐晨苦着脸说道:“山路不好走,我这车根本没走过这么糟糕的山路。”

    “有备胎么?”我问道。问完之后总觉得哪儿怪怪的。

    徐晨说道:“有一个,幸好后备箱放着一个,还有个千斤顶和扳手,不然真要命。”

    千斤顶……这句回答也怪怪的。这年头词语都不是它原来的意思了,比如杜甫不一定只会作诗,李白也必须要有基情。

    于是我们仨下车鼓捣半晌,总算是装好轮胎。再一看时间,天光已亮。这一路上我们都没遇到行人,我有些怀疑吴聃的判断是不是正确。转念一想,村子里就剩下那么几个人,万一马明哪个废墟里一蹲,一时半晌也不会被发现,没有人报警也是正常的。

    等我们再次上车赶往村子的时候,大光已经大亮。等到了村子不远处,才发现原来永嘉县内竟然有这么一处美丽的地方。满目翠色,春水清浅。绿树红花中,有古老的山石路蜿蜒而上。可见路的尽头隐隐有古雅的飞檐屋瓦倚红偎翠。

    我们将车子停在村外不远处,徒步进了村子。我仔细端详这村子的气象,气场混乱,隐隐藏着丝丝缕缕的邪气,不由对吴聃低声道:“师父,这可能真被你说中了,村子下头很可能有古墓什么的。”

    吴聃说道:“你看这里的地势,原本是三面环山一面面水,看上去是个上好的风水墓葬局,但是呢,村外那条河还是什么的,水势并不大,看样之前就不咋深;这些山,山上有些地方树木茂密些,有些地方山体裸露林木稀疏,甚至寸草不生,看来土质并不好,生气不足。所以论起来,这地方根本就不适合阴宅的建造,虽然活人住在这儿不会怎么样,但是阴宅一旦建立,尤其再葬下一个帝王身份的人,那这个地方的地脉根本就承载不了那龙气,容易形成假龙脉,搁浅之恶龙。这样,不仅这村子有影响,就连这皇帝的后世子孙也跟着气运衰退。”

    我跟赵羽已经听习惯了,但是徐晨没听过这种事情,顿时很惊讶地看着吴聃:“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吴聃一听有外人夸他,顿时来劲了:“要是这地方再设置个断魂桥,那就更要命了。这要真有个皇帝埋在这儿,惨了,江山基业不会太久,后世子孙多半不得善终。”

    我嗤笑道:“师父,看你说的,你觉得这儿都能埋着什么皇帝?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断魂桥是明代刘伯温设计发明的,那埋在这里的皇帝得是明朝皇帝,起码是朱元璋的亲人。可明朝十三陵,不是帝陵么?哪儿会有皇帝单独跋山涉水的埋在这穷乡僻壤。”

    吴聃说道:“一看你小子上学时候就不好好学习,历史不及格。朱元璋之后,他就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历史称建文帝。好像这小子衰,没啥皇帝命,就做了四五年的皇帝便被他叔叔反了,篡位夺权,他则下落不明。后代演绎故事里,虽然说他又是出家又是混迹民间的,但是你想想啊,明朝锦衣卫是吃素的吗?朱元璋这人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间谍分子,绝对顶级的,专门探听各种小道消息。历史资料上说,这老东西派出去的间谍专门听墙角,有人前一天无心说的一句话,第二天朝堂上他就公布了,问人家是不是这么回事,你说他那时候都有人工窃听器了,他儿子能是善茬么?就凭锦衣卫的能耐,还找不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落难皇帝?我就觉得吧,朱棣肯定是找到了朱允炆,说不定这皇帝为了自己皇位稳固,给朱允炆杀了,埋进了断魂桥。”

    “我靠,都是一家子,至于么?断魂桥不是会影响一整个家族的运势么?再说刘伯温不是被朱元璋暗中害死了么?”我问道。在我那少得可怜的历史知识里,我翻找了一下明朝朱元璋时期的资料。我隐约记得朱元璋老年的时候很是暴躁,连杀开国功臣,有个佞臣叫做胡惟庸的,借着这个机会打压对手,就趁着刘伯温生病,送去了搀和着毒药的中药,结果刘伯温吃多了觉得不对劲,给朱元璋打小报告,说胡惟庸给他下毒。结果朱元璋没搭理。很显然老朱也纵容。后来刘伯温就不明不白病死了。

    吴聃说道:“历史书上的事谁也没见过,只是后代的历史学家凭借一些留存下来的历史资料编写的。谁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我猜啊,刘伯温没死,而是假死避祸。后来就去找朱棣了,因为他能掐会算,肯定知道后来的皇帝会是朱允炆而不是朱棣,就给朱棣说了。本来这朱棣也有抢夺天下的意思,两人一拍即合,共谋天下。夺了天下之后呢,朱棣就把建文帝抓了。刘伯温一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最后落得这个下场,一定很伤心,而且对老朱家的人都不怎么信任。所以他就想了个损招,告诉朱棣,这建文帝不是善类啊,你要想江山坐稳,就得压制住他,生前死后都得这样,所以建文帝不能入帝陵,必须另外埋葬,而且要设下一个局,让BK的魂魄不得超生,这样你的江山才稳定。朱棣未必全信,但是江山对他来说很重要,所以就同意了,可他并不知道,这个局是来对付他们整个大明王朝的。这就叫做自掘坟墓。所以从他之后,明朝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末代出了个皇帝,无论多拼命还是没法挽救气势,多半原因就在这儿呢。”

    我听他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于是闭嘴不言。这时候,我们已经到了村口。举目一看,果然都是古香古色的建筑,可惜多半呈现颓废残破的样子,村头一只年迈的大黄狗没精打采地趴着,看到我们到来,只是抬起头瞧了一眼,又继续趴了下去。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古村噩梦(中)

    走进这罗垟古村,才觉得四下简直是一片死寂。我对吴聃说道:“师父啊,看这里很多房屋都破败不堪,根本都不像是有人住的样子。”

    吴聃说道:“没人住谁养的狗?肯定是有人的,不过空房子太多,得找找。”

    我们边说着边路过那大黄狗的身边。可正要踏进村子的时候,那大黄狗立即跳起来,冲着我们几个一顿狂吠。

    我被吓了一跳,笑道:“没想到这狗还挺管事儿,看门不错。”

    不过也幸好这狗一顿叫,才有人走了出来。我往前方一张望,瞧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出来。这老大爷真是有点儿年纪了,跟民国剧或者抗战剧里那些街头巷尾的老大爷差不多,穿着古旧的藏青色褂子,甚至连扣子都是盘扣,很复古。

    “阿黄,喊什么呐?”老大爷扯嗓子呵斥那狗。得,果然叫阿黄。每一个黄|色的土狗都会有这么一个敷衍的名字。

    那狗见老主人出来了,这才安静下来,低眉顺眼地看了我们几眼,跑到主人身边去了。就在这时,我瞧见老人屋里出来几个同样穿着旧衣衫的小孩子。俩半大小子,脸上脏兮兮的,还有一个小姑娘,头发也是乱蓬蓬的。看到我们有点害怕,缩在爷爷身后,却也很好奇地盯着我们几个瞧。

    我们走到老人家跟前,见那老人打量了我们几眼,问道:“你们几位是?”

    “老人家”,吴聃立即笑脸相迎:“我们是来找人的,不知道昨天有没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到村子里来?他的神志有点不清醒,看上去可能疯疯癫癫的。”

    “哦哦,你们是昨天那小伙子的家里人。”那老大爷叹了口气,说道:“见过,他现在在村长家呢。昨天还把我们阿黄给打了,你看看。”

    我低头一看,果然见那狗屁股上有一道浅浅的伤疤,心想这马明疯起来也真够呛啊。于是我们赶紧追问村长家的位置,老大爷于是喊来自己的一个小孙子带我们去。那小孩子于是在前方引路,带我们穿过曲曲折折的村路,找到一处人家门前,仰脸看着我们擦了把鼻涕,说道:“就是这里啦。”

    我蹲下去摸了摸他的头,将原本给小满而她却没吃完的花生软糖塞到小男孩手中,笑道:“小朋友,你们这村子现在一共多少人啊?”

    小孩子想了想,说道:“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家好像都搬走啦!”

    我见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打发他先回去了。村长的家也是那种古旧的飞檐屋瓦大门大户,可看起来也很久没修葺了。我们敲开门,便有一十几岁的姑娘开了门。我说明情况,这姑娘便将我们几个带进去。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村长的年纪真不比刚才我们见过的那个老大爷小多少。看上去也是一脸褶子白发苍苍,只是身板儿还挺硬朗。村长一见我们,听说我们是为马明而来,便从里屋将马明带了出来,说道:“你们这几个当家长的也真是,这孩子竟然自己跑这么远都没人知道,身上也没钱没证件什么的,还是个傻子。”

    我见马明平安无事,只是神色有点呆傻,便放了心,对村长千恩万谢。村长这人不错,说既然大老远来了,就在家吃顿饭休息一下再走吧,山路不好走,要是几位不嫌弃家里简陋,住一晚上明天一早走也行。

    吴聃一听这个,立即笑道:“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说着,自来熟地坐到村长旁边去,将自己口袋里的半包烟递过去:“我说老哥,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当村长呢?怎么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了吧?”

    村长叹道:“这说来话长了。不知道你们几位知不知道这村子的传闻。原本是有个村长,可在前年的一场大火里被烧死了。后来很多村民搬走了,留下来的算上各家的孩子,也就四十七口人。老人小孩走不了,还有一些身体弱的,残疾的,更没地方去。就算这地方太邪门,也只好留下来。”

    说着,村长让刚才带我们进来的小女儿去沏茶,反正横竖也没什么大事,就干脆讲了这村子里的往事。原来村长姓麻,叫麻建平。鬼村原本平安无事,可从千禧年以来,村里已经有76名村民离奇死亡,后来又连续两场大火烧毁村里近半房屋。这个原来近500人的山村,从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死亡十多人,而附近同等规模的山村每年也就死亡三五个人,几乎月月有丧事。而两场大火,共烧毁了村子里80多间老屋,留下大片废墟,使数十户村民无家可归。接连来的村民死亡事件,让大家惶惶不可终日,恐慌蔓延在村子里,一时间流言四起。不少村民甚至说是“神鬼”发怒。

    麻建平点燃一支烟,回忆道:“近年来,村民死得更是离谱。大概前年五月,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弟晚上去邻家看电视,在路上跌了一跤,回家后不到一小时就发病不能说话,很快就死了。结果呢,那一年一个老哥去帮这个死去的村民送殡,晚上在他们家里吃饭,回家后大叫一声跌倒身亡,死前还吐了一堆东西。再说去年8月,有个人呢晚上打了多半宿麻将,第二天也是突然死亡。同一年,也有人在烤火的时候,突然坐在地上抽筋、口吐白沫,然后就死了。这太奇怪,因为死的这些人我都知道,都认识,一个个身体好得很,应该说我们这个村子,在2000年之前风调雨顺,大家身体健康,一点儿事儿都没有。这不,突然死了这么多人,县市里的专家教授不止一次地来村里调查。可根本也没查出个所以然。警察也来调查起火原因,更不靠谱的是把我们村一个小伙子给抓走了,说人家是纵火元凶。这还不算,还让我们开棺验尸,把那些莫名其妙死了的村民尸首都挖出来检验,说是这小伙子投毒杀了这么多人!唉。”

    “这不大可能吧。”我吃惊道:“你们这个村子,听说都是同族的亲戚,或者同姓的是么?那有什么深仇大恨的会毒杀这么多人?这可是几十上百人啊!”

    麻建平叹道:“可不是么,我们也都这么跟警察说。后来警察说要把尸体带回去检验,我就问这得多久啊。结果警察说不会超过一星期,可是我们这一等就是近3个月,多次询问县公安局,得到的回复总是‘还在调查,目前暂无结果’。最后查得没结果,也就不了了之了,可我们村的小伙子还在被扣押着,唉。”

    “投毒杀人,要是杀一个两个还可能,也不能杀几十个,除非精神有问题。”赵羽忍不住说道。

    一说到精神有问题,我就看了看一旁傻笑的马明,心想确实,如果精神病的话确实能被催眠杀人,自己还不知道。于是便问村长,那个小伙子是不是有点精神病。

    麻建平苦笑道:“怎么可能。这小伙子叫麻满,人很善良很仗义,也没什么精神问题。早些年跟他爸做了点茶叶生意赚了钱,还给村里投资重修了一下村南头龙王庙呢。后来几年死了那么多人,村里年轻人少,每次村里丧事麻满都帮着料理,在买丧事用品过程中麻满还自己掏钱,很多村民都是看着付满长大的,感情很深,他怎会毒害那么多人。我们呢就要求警察赶紧破案,不行的话就先把这孩子放出来啊。可警方的回应是目前还是没有结果,此案仍在调查中,不便透露案情。就这样,拖了大半年,大家挨不住,走的走散的散,留下我们几个不想走或者不能走的,也不知道会不会留下来就是等死。”

    听了这话,我们几个都沉默下来。这时候,我突然听到手机响了,拿出一看竟然是林宇凡的电话。

    “炎哥,我们在罗垟古村村口了,你在哪儿?”林宇凡问道。

    “你们?都有谁?”我问道。

    “我,辛晓冉和那个夏医生。因为你说马明可能在,所以我就带她来看看马明。”林宇凡说道。

    擦,夏医生也来了?我皱了皱眉,心想这可不好啊,夏医生那胆儿小的,万一遇到点儿啥事儿又给吓晕了,我们还得照顾她。

    “行了,你们问问村长家怎么走,过来就行。”我不耐烦地挂了电话。

    麻建平问怎么回事。我说几个朋友也帮忙来找马明了。敷衍地一句带过。此时,吴聃沉思半晌,突然笑道:“对了村长,你们这村子出了这么多事儿,就没人去请风水先生看看?”

    麻建平叹道:“怎么没请,钱没少花,却没一个看出个所以然的。甚至还有骗吃骗喝骗钱的,后来就不请了,大概也没人有这个本事。”

    吴聃笑道:“这可不一定,眼前就有一个。”

    麻建平诧异地问道:“谁?”

    吴聃眯着眼衔着烟,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笑道:“就是我。”

    第二百九十三章 古村噩梦(下)

    “你?”麻建平诧异地打量着吴聃:“我看你年纪轻轻的,竟然有这本事?”

    第一次被人说年轻,吴聃立即得意了,抖着腿摸了一下自己头发,笑道:“没办法,年轻有为么。老村长,你放心,无论我搞定搞不定,我都不收钱。但是我感觉让我看看这村子的地形地势,我就能有个大概的主意。”

    村长一听这话,疑惑地看着他:“真有这么神?”

    我知道吴聃是想查查那断魂桥的地点,便在一旁笑道:“我师父说行就肯定行,村长您就把这村子的地形图给我们看看吧。”

    麻建平说道:“这个得我找找,一个村子而已,哪儿还有什么地图,不过倒是有永嘉县的地图,我去让二丫头找找。”说着,对那姑娘用当地话嘱咐了几句,那姑娘便立即小跑出门了。

    这时候,林宇凡辛晓冉和夏医生,外带一个唐心也来了。唐心到了之后,便贴到赵羽身上去,左一个小哥哥右一个小哥哥,听得我鸡皮疙瘩直起。大概赵羽也不好意思在外人面前对唐心太过疾声厉色不给面子,只好听之任之。这将一旁的麻建平给看得惊奇不已,不住地感叹:“城里的姑娘就是热情啊”。

    没多会儿,那姑娘带着一张地图和一个头发半白的大叔赶了回来。那大叔进门后,麻建平也站了起来,说道:“老弟,你怎么来了?”

    那大叔两眼泪汪汪,说道:“村长,听说这有能破解咱们村子大火和村民死亡谜题的高人?!那一旦破解了是不是我儿子就能出来了?!”

    麻建平说道:“你先别激动。我来给你介绍下。”说着,他指了指吴聃,说道:“这位就是来帮我们看风水的高人,他说会尽力。”

    那大叔一见吴聃,噗通一声就跪下了,声泪俱下地让吴聃帮帮忙找出原因破了这村子的怪事,把他儿子给放出来,他和他患病在床的妻子不胜感激云云。

    我皱了皱眉,最见不得这种场面,这简直就跟电视剧里那些平民百姓见到民间大侠救世主一样的顶礼膜拜啊。吴聃赶紧上前扶起他来,说道:“老哥你先别急,你呢就在这儿坐着等着,我跟我徒弟他们研究下地图,看看哪儿有问题。不行呢还得去转转才知道。”

    吴聃于是接过那小姑娘递去的地图,研究半晌,招呼我跟赵羽上前,将地图铺到桌子上,说道:“你们俩人来看,能看出什么?”

    我上前一看,这是一张老旧的永嘉县地形图,罗垟古村在地图上只是勾勒出了大体的轮廓和几个标志性的建筑。这时候,我发现罗垟古村地形图里有一个微小的红点,于是指着那红点问道:“这是什么?”

    麻建平说道:“这个就是古时候留下的龙王庙。之前呢一直好好的,可文革的时候被砸得乱七八糟。近几年才慢慢修缮起来,前些年这位麻老弟还出钱翻修来着。”

    我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看着这龙王庙的位置。龙王庙大家都知道,是旧时专门供奉龙王的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庙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差不多属于一个地区级的小水神。可这罗垟古村,除了近几年挺糟糕之外,一直风调雨顺根本没有什么旱涝灾害,怎么古时候就开始供奉龙王呢?难道之前有过大灾难?

    于是我问村长这龙王庙的由来。

    村长想了想,说道:“这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只记得老辈人传说,龙王庙是明朝修建的,好像还是个大官出资建立的,这个村子是那个大官的故乡,所以他为村民祈福,修建了这个庙宇。”

    吴聃指着那龙王庙附近的几个山石标记,说道:“你们看这几个地方,好像有六个小山头一样的东西,连起来就是一个六角形。对了村长,派人带我们去看看那里吧。”

    村长立即答应:“那地方我熟,我带你们去。”

    说着,赵羽突然拉住我,拽到一旁说道:“你们先去吧,我感觉早上好像在车上吃东西吃的有点难受。看完了回来告诉我。”

    我看着他没说话,因为赵羽在跟我说话的同时,在我后背划了几个字。等他写完,我心中一震,说道:“行,那你就跟他们留在这儿吧。我跟师父先去看看。”

    说着,我对林宇凡和辛晓冉说道:“我们一会儿就回来,对了,林宇凡你跟我来,听说你的特制作罗盘能够扫描并描绘出地下的地形,说不定用得上你。”

    林宇凡欣然道:“好啊。”

    于是我再也没罗嗦,跟着吴聃带着林宇凡,由村长带路去找那龙王庙的位置。路上,我回想着刚才赵羽在我背后划出的几个字,其实是:“贪狼为女,内鬼。”

    想到这里,我对吴聃低声道:“师父,刚才赵羽暗中跟我说,唐心从段老大那得到信息,北斗七星里的贪狼星在温州,而且是个女的。这贪狼星并不太厉害,却善于卧底。我想,她多半就是辛晓冉了。”

    吴聃点头道:“有赵羽看着她应该没事,我怀疑那龙王庙是建立在一座古墓之上,或者那几个山头有问题,咱们到了再说。”

    等我们跟着村长爬了一段山坡之后,果然见一座古朴的龙王庙立在半山腰。庙虽不大,却红墙琉璃瓦,修建得有模有样。而走近了才发现,地图上那六个凸起的点并不是什么山头,而像是人为堆砌起来的石头堆。不算高,之所以地图上被圈出来,是因为那石堆上都固定着一个神兽。有狻猊,这个我比较熟,是个挺喜欢香火的守护兽,然后是天禄,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天禄其实就是一只角的貔貅那样子,凶猛威武,其实它不只是民间传说的能够聚财,这太大材小用了。古代资料记载,天禄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也是一天庭城管或者巡逻警。

    然后是麒麟,麒麟大家都认识,传说是天上的神物,常伴神灵出现,是神的座骑,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麇为一身,尾巴像牛;蹄子像马;圆的头顶,有一对角。造型很混搭,但是整体很拉风,是神兽中的犀利哥。它被古人视为神兽、仁兽,也是辟邪的作用。

    这仨是比较正派的形象。可另外三个就比较邪恶了。这几个造型更拉风,我不是很懂,却见林宇凡来劲了,告诉我说,另外三个分别是饕餮,浑沌(混沌)和穷奇。饕餮性好食,也就是说是神兽里的吃货。不过是个名声不咋地的吃货。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称“老饕”;贪财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贪欲。

    混沌是四凶之一的神话生物,根据《左传》记载,它的形象如同巨大的狗,而穷奇则是生有翅膀的大虎。总之感觉这种混搭风格很奇怪,三个正派的神兽,三个邪派或者凶恶的神兽,全部围绕这龙王庙,不知什么意思。我心想这石头堆看上去不堪一击啊,如果动用人工来挖不可能挖不掉,怎么能保留这么久?

    一问之下才知道,文革时候确实有人来挖过,说是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可挖了石头堆的之后就全身发烧跟被火点着了一样,特别难受,有的甚至莫名其妙就这么死了。后来大家再也没人敢动这石头堆和上面的神兽,修龙王庙的时候,也特地修整了一番。

    第二百九十四章 鬼火焚魂(上)

    吴聃看了看这布局,皱眉不语。我见状上前问道:“师父,你看出什么没有?为什么要挑选这些神兽?代表正邪平衡?”

    吴聃摇头道:“我看未必。”说着,吴聃先一步迈进那龙王庙里。我跟着进去,见大殿为檐下安装雕刻精细的门窗,殿内塑有东海龙王敖广。在中国东方为尊位,按周易来说东为阳,故此东海龙王排第一是理所应当的,很多龙王庙里设的神像也就是这家伙。我打量了一下那龙王,觉得没啥特别,便绕道殿后门,见里面竟然有一层小院落,小院子里建一座六角亭,亭顶高耸,六条边脊陡峭,兽头、滴水,做得很是精致。

    但是更特别的是,围绕那个小亭子有一座小池子,好像在旁边还有老式的炉子,只是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大概很多北方农村的童鞋知道,蜂窝煤炉子,很简陋的那种。那水池的水清澈无比,似乎有潺潺流水声,让我倍觉奇怪。池水很少是活水,除非是山泉汇聚而成的。很多寺庙其实都放的自来水,定期换水,这地方好像没有这设置。

    村长解释说,这炉子是他还年轻的时候建议设置的,因为那时候村子里人多,附近村子来拜龙王的人也不少,有时候也有外地旅游的,偶尔来龙王庙看看。这一年下来龙王庙的人流也不少,曾经香火鼎盛。可山路遥远,现在还好,可到了酷暑六月,爬山上来拜龙王的人就会觉得一路干渴无比,因此村长在这设置了个烧开会的炉子,取用的就是这池子里的山泉活水,那时候四方善人或者亲眷也有来此居住的,就住在后院的厢房里。这样的话,他们就能昼夜为过往行人义务烧开水之用。多少年来,每逢农历六月,全县乃至周边各县的拜会村人就云集于此。有时候人多了,就有人自备柴火烧开水,盛在三个大木桶里,过往行人不花一分钱,任何时候都可喝上温热适度的开水。这一义举叫做“伏里舍汤,功德无量”,也暗和着龙王庙这意思。

    我听到这里,略觉感动,心想当年人烟旺盛的时候,这里也算是一处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了。可惜现在好人没好报,怎么落得个村毁人亡的结局,老天不开眼啊。这时候我无意间瞥到龙王正殿后门旁,那儿好像有一石碑。我凑过去一看,果然是古人建造的时候留下的碑文。古代人就这德行,喜欢留点字迹表明是自己建的。我凑上去一看,见那碑文里说道:“永乐元年,永嘉久旱不雨,刘道长率众于龙王庙祈雨,事毕,天降甘露,广施人间,圣上为感神恩,特令黄淮重修龙王庙,以图永嘉风调雨顺。”

    我靠,竟然没写到底是谁建造的,刘道长,八成是刘伯温那老不死干的。本来传闻他被朱元璋和胡惟庸弄死了,可现在看来这货躲过一劫,而且隐姓埋名给朱棣继续打工。我就不信他建立这龙王庙是为了风调雨顺。不过黄淮是谁?历史上好像没这号人似的。龙王庙内气场紊乱,我的手机信号也不是很好。我想查查黄淮何人,于是走到那龙王庙外面一段路,去搜黄淮的资料。但是网上对于这个古人的描述竟然极少,只有区区几行字: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永嘉人(现温州市鹿城区)人,是“永嘉黄氏族系”始迁祖黄中【(794~887)字大本,号潜夫,于唐太和八年甲寅(834)自南京迁居永嘉左厢南郭育材坊定居】之第十七世裔孙。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擦,这等于没说啊,唯一的感觉就是这货应该是出身名门望族,而且是跟刘伯温一起来的。看来就是温州当地人,所以朱棣派他来建造这龙王庙。目测最后应该没落什么好,或者没成为朱棣的心腹,没机会升职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的巅峰了。不然历史上不会寥寥数笔带过去。

    我回到龙王庙正殿的时候,见吴聃正盯着那龙王神像出神,一旁的林宇凡不解地看看吴聃又看看龙王神像,问道:“吴叔,您在看什么呢?”

    吴聃摸着下巴,琢磨道:“这龙王哪儿有点眼熟呢……”

    我听他这么说( 灵异警事 http://www.xlawen.org/kan/421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