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部分阅读
去见见这小孩的父母。”
我苦笑一声没说话,心想来这儿是陪段老大回老家的,师父您倒好,开始做起家访来了。
第二天一早,段清水很早就出门了,说是要去调查那几个凶徒的下落。吴聃很有兴致地邀请我们去找那卖花少年的家。我无语地表示真没兴趣。阮灵溪和唐心则很有兴趣。由于阮灵溪添油加醋地描述那少年有多俊美多特别,唐心也起了好奇心,想跟着去看看。苏淩横竖也没什么事儿,于是我们几个除去段老大之外,外加小幂,都往城南的竹林而去。
丽江古城比我们想象中大不少。丽江城离不开水。《木府风云》这个故事里讲过统领丽江的土司木家,曾经整修了全丽江的排水系统。每一条街每一个小巷都有特定的水道,通过设计师精密的计算,设计好角度和弧度,贯穿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相连的排水系统。下大雨不仅不怕淹,还能发出轻灵动听的流水声。等雨过初晴,走在青石路上,听着路边儿窄窄水道中的流水声,顿觉心情舒爽。这条水道的水就算在晴天也不会干涸,因为源头来自玉龙雪山和引了其他水道的水,终年流水不断,给丽江城蒙上一层温润的诗情画意。可最绝的是,这些紧密相联的水道最终的归处是木府的后花园。木府的土司通过这条秘密水道接收外来的各种密信。
我一边走一边给阮灵溪讲丽江的故事,阮灵溪听得很入迷,我也口沫横飞讲得越来越起劲儿。等到了城南,大半上午也过去了。但是到了城郊,我们便听到一阵清灵的流水声,远望去,满目绿色,竹林幽幽,心旷神怡。
“这竹林不错啊。”吴聃说道:“就是不知道大不大。”
赵羽说道:“我出门前问过店老板,他说这里的竹林面积不算大,里面有几处住家,但只是零星散着三五户,人并不多。原本这边有一处小村子,但是丽江古城发展起来之后,很多村民都住进了城里,这城郊的竹林里也就没多少住户了。”
“还是住这儿有趣啊,有竹林,清泉,说不定里面还开满了山花。”阮灵溪憧憬道。
“好个头,有趣个屁啊。”我翻了翻白眼:“没网没电的,干点儿啥都不方便。比如不能玩LOL.”阮灵溪很鄙视地瞪了我一眼。
进入竹林之后,暑热褪去,清凉的感觉笼罩下来,让人神清气爽。可走了一段时间,突然天空一阵闷雷声响,似乎就要下雨了。
“糟糕,忘了带伞了。”阮灵溪叫道。
我说道:“那就赶紧走,找到那个小孩儿家里借着避避雨呗!”于是我们几个只好加紧脚步往竹林深处赶。没走几步,天空果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幸好雨不大,可淋得久了也觉得湿漉漉浑身难受。
所幸走了没多久,我们便瞧见一处竹林中的小楼。它出现在一条小山路的旁边,十分精致,竹篱笆围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里面种满了各色奇花异卉。我们停在小院儿的门外,刚要敲门,苏淩却突然低声说道:“等等!”
我问道:“怎么了神仙姐姐?”
苏淩盯着满院子的花,说道:“院子里的花草很奇特,药性比较大。有一些甚至是抑制僵尸毒的。”
我愕然道:“抑制僵尸毒?我去,这农家小院儿居然也有懂药草的人?”
苏淩说道:“不仅懂,恐怕比我厉害。我见许多花的品种我从来都没见过。我猜测是这园子的主人自己研制栽培出来的。”
吴聃听罢,冷笑道:“我就说这小孩的爹娘一定不是一般人。马筠这小子从头到脚透着怪异。”
阮灵溪说道:“你们也太敏感了吧,那小孩才十八九的样子,能怎么着。”
正说着,我见隐隐有人从竹楼里走出来,便示意他们噤声。没多会儿,就见竹门一开,马筠撑着一把伞走出来,惊讶地看着我们笑道:“没想到你们真来找我玩啦?”
“或,你怎么知道我们要来?”吴聃笑道:“这天不凑巧哈,下雨了,你看能不能让我们进屋去躲躲雨?”
马筠笑道:“当然可以了。我刚才在二楼看到你们过来,就来开门啦。”
阮灵溪笑道:“你眼神儿倒是好使。”说着,我们几个陆续进了院子。走进院子之后,近距离打量了一下那两层的竹楼,但觉得清雅无比。竹楼的二层上挂着复古的灯笼和白纱帘,静静垂挂。纱帘下是一处小窗台,上面也摆满了盆栽。窗户下还卧着一只正在午睡的黄|色小猫。
我仔细盯着那竹楼看了半晌,没发现气场有任何不同,不由有些怀疑吴聃的推测。他会不会是草木皆兵了?就在这时,马筠热情邀请我们进屋去坐。于是我们几个往正堂走。正走到竹楼门口的时候,吴聃突然停下脚步。这时候,从屋里走出一个女人,正巧跟吴聃打了个照面。
第四百一十一章 意外之人
我着意打量了一下这个女人,只见她年纪大约三十多岁,穿着红白相见的纳西族单衣,头上倒是没有戴那些纷乱的头饰,只是将自己一头长发挽起一个简单的发髻,插了一只缀着银色流苏的老银风格的步摇。不施粉黛,容貌不算很美,却让人看起来特别舒服顺眼,并且这女人周身散发着一种很奇怪的,说不出来的气质。
小幂突然从背包里钻出来,也站在我肩膀上看着这个女人。再看吴聃的脸色却更为奇怪,盯着人家瞧个不停,就好像见到老熟人一样。说起来我不认为他在这个地方还有认识的人。
但是看那女人的神色,虽然比较柔和,却很疏离,似乎并不认识吴聃,但是吴聃莫名的注视也让她觉得有些尴尬,便笑了笑。马筠见状,立即走过去对那女人说道:“阿妈,这是我的朋友,昨天刚认识的。”
那女人怔了怔,随即深深地看了我们一眼,笑道:“外面下雨,几位进来避避雨吧。”
她的声音清甜,还挺萝莉,一点儿也不像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我疑惑地打量着这个女人,心想这得多小结婚生子啊,儿子都这么大了……我见吴聃依旧愣着,便拽了他一下,问道:“师父,你看什么呢?!”
吴聃这才觉得失态,笑了笑:“不好意思,好像认错人了。”那女人看了他一眼,面色淡然,并未说话。我们几个进到屋里,马筠便跑前跑后地给我们上了茶。话说他的动作真心很快,我忍不住问道:“马筠,你会功夫么?”
马筠刚想说话,却听那女人淡然道:“去弄点果脯来给客人吃吧。”马筠答应一声,转身去了。阮灵溪笑道:“您别这么客气。”
马筠母亲笑道:“你们是远方来的客人,我们应该热情招待才是。”就在这时,我突然听到木地板微不可闻地“噗哒”一声响,回头一看,那黄|色小猫从二楼上跳了下来。小猫看到小幂,十分不友好地发出“喵呜”一声叫,微微弓起身子,冷冷地打量着小幂。
我心想都说猫和狗眼睛特别,能看到阴魂。难道他家的猫也看出端倪?小幂也不示弱,对着猫瓷牙咧嘴。我无语地看着这货,一巴掌拍他头上去。你一人类好意思跟一只小猫斗气么。
“过来,别吵。”马筠妈妈喊道。小猫于是收了凶狠的神色,乖乖地跳上她的膝盖,团在腿上。
苏淩此时突然笑了笑,说道:“夫人,您花园里的花儿真漂亮。”
马夫人笑道:“我和我儿子都喜欢花,没事就自己研究种花种草。等明年再去城郊开个小花店。”
吴聃看着她,问道:“马夫人不是丽江人吧?”
马夫人抬起眼睛看了看吴聃,摇头道:“我就是丽江人。”
吴聃说道:“那你本名叫什么呢?”
马夫人笑道:“我叫付宁,是本地人。丈夫去世了,就我跟儿子住在这里。”
“付宁啊。”吴聃点了点头。赵羽看着他们俩,似乎也觉出一点怪异来,但是没说话。苏淩也静默不语。我更觉得尴尬。但一旁的唐心却开始了。
就见唐心走到吴聃和付宁跟前,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疑惑地问道:“请问你们俩人认识吗?”
付宁笑道:“我就是这山野间的村妇,从来都没出过丽江,哪儿能认识你们。”
唐心说道:“可我怎么觉得吴老头好像认识你?”
付宁怔了怔,说道:“那就是认错人了吧。”
吴聃笑道:“确实跟我的一个故人长得很像。”我一听这话,问道:“师父嘿,你的故人还真不少。你跟我说说,除了魔女姐姐,你还认识哪个?别是跟恭叔一样,走哪儿都是前女友。”
吴聃笑道:“别说,这位夫人长得还真像我前妻。”前妻?我突然想起甩了吴聃跟人跑了的那个女人,好像叫什么金熙来着。我于是做了一下联想……如果这个夫人就是当年的吴聃的老婆,那这儿子谁的……吴聃喜当爹了啊喂!想到这里我笑了笑,不可能这么巧。金熙是天津人,这女人则一口南方腔。就算是当年的那女人,乡音难改,说话间总是会带出北方的天津味儿。可这位夫人一点儿都没有天津口音。
付宁听了吴聃的话,也只是笑了笑,没做回答。吴聃则开始没完没了了。只见他喝了一口茶,起身踱步到客厅里,看着墙上一幅画笑问道:“这是你儿子的画作?”
我们的目光也跟着吴聃落到客厅侧边儿挂着的一幅卷轴画上。那画是水墨画,画的好像是付宁在院子里浇花的情景,神色安详宁静,身边的小猫在花丛里追蝴蝶,生动的意趣跃然纸上。虽然这幅画很简单,情景也没啥大的蕴意。但是笔法运用自如,神韵捕捉到位,水平挺高。
付宁起身,将小猫抱在怀中,走到吴聃身后笑道:“确实是筠儿闲来无事画的。”
吴聃似笑非笑地回头看着她,说道:“夫人还说自己是个山野村妇,可一个村妇怎么能有这么高的绘画造诣,指导自己的儿子画出这么一幅很有专业水准的画作?”
付宁微微皱眉,不过旋即还是笑了:“哪儿有,这是他跟外面的教书先生学的画。”
吴聃看着她,笑道:“夫人,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你到底是谁,你不认识我了么?”
付宁微微一怔,却像是有些心虚地垂下头去。但是语气却冷淡下来,说道:“不认识,您是认错人了吧。”
吴聃说道:“你不叫付宁,你是金熙,就是我未过门的妻子。我不明白你为什么突然在婚礼前跑了。逃婚我可以理解,过去这么多年我也不想追究。”
付宁豁然抬起头,问道:“那你怎么能肯定我就是你那个什么未婚妻子?按你年纪来说,这件事过去了应该有十几二十多年了吧。二十年没见面,你怎么能确定我就是你要找的人?”
吴聃笑了笑:“承认了?误会了啊,我真没想找回你来。我只是想说啊那个……”说到这里,吴聃看了看竖着耳朵细听的我们,挥手道:“你们先出去,我有事跟马夫人说。”
唐心顿时一副很落寞的表情:“吴叔,正想听听八卦……”赵羽一把将其拖走丢出,动作十分娴熟。此时,我跟阮灵溪面面相觑,也被吴聃赶了出来。
在门外屋檐下站着,我们几个百无聊赖地打量着满园的鲜花。我看着天空落下的雨滴,心想这真是浮生若梦啊,随意一走,吴聃就能遇到前未婚妻?可我觉得人家好像根本不认识他,会不会是吴聃认错了?但是最后那马夫人的话语也很意味深长,又似乎是承认了自己是金熙这个事实。
艾玛,这到底多纠结!我想着去偷听一番,却见马筠端着小托盘过来了。我对灵溪耳语几句,让她挡住马筠,跟他聊天,我自己则去蹭到窗户下偷听吴聃和马夫人的对话。我跟着吴聃和阮灵溪都学过功夫,加上之前也练过,学武之人耳朵听力还是不错的。尤其这是夏天,隔着半掩的窗户细听,也能勉强听清楚零星半点的对话。
我凝神细听,只听吴聃低声问道:“你真的是金熙?”
付宁认也不否认,却反问吴聃的身份。吴聃简单说了说自己来丽江的意图和自己是身份。半晌后,付宁说道:“我看你不是个坏人,也没有说假话唬我。所以我相信你。不过我看你也是个道法高人,如果你肯帮我做一件事的话,我就告诉你我的真实身份。”
“真实身份?”吴聃的有些讶异,却又说道:“我想知道是什么事,如果是违法乱纪的就算了哈。”
付宁笑道:“当然不会。”
第四百一十二章 鬼抬轿(上)
吴聃问道:“你让我帮你做什么?”
付宁说道:“我看你应该是个汉人,懂道法是么?”
吴聃好笑地说道:“我懂不懂你不知道么?”
付宁不以为然地继续说道:“不知道你会不会风水堪舆之术?”
吴聃说道:“风水堪舆属于道家的宿土一派。我学的是茅山派道法,不过这几派相互贯通,倒是也懂一些风水类的东西。不知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付宁微皱眉头,说道:“丽江城里一户人家……我想让你去给他们看看风水。”
吴聃问道:“哦?他们家有什么怪事发生?”
付宁说道:“丽江城中有一户人家,排行兄弟三人,老大下面儿子两个,老二一个儿子,老三一个儿子。但近年,人丁突然稀少了,先是老大的两个儿子都生了女儿,老二的儿子头胎也是女儿,但是夭折。老三的儿子也生了一个女儿。这家的老人比较喜欢男孩,想要一个能将本家香火传接下去的儿子,可是几个儿子再也不能生育,生下来的这些女儿们,就算活到现在,也一直病怏怏,小病不断。我怀疑他们家祖坟出了问题,可是我对风水之术并不十分精通。不知先生能不能帮这个忙?也好保他们家的孩子平安。”
吴聃听完之后,说道:“就这样?”
付宁笑道:“当然就只是这样而已。难道你还以为我要你杀人放火不成?”
吴聃沉默半晌,说道:“这户人家是你的亲戚?”
付宁说道:“不是,我在这里没有什么亲人,只有我和我儿子。”
吴聃“哦”了一声,说道:“既然是能帮人的好事,我当然同意。什么时候去看?”
“等雨停吧。”付宁说道:“看这场雨怕是要下一阵子了。”
说到这里,两人似乎聊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我听得没劲,便从窗户边儿挪开,走到屋檐下去。这时候,我听马筠正滔滔不绝地跟阮灵溪介绍他种出来的那几个盆栽。这货整个儿一花农,还给这些花都取了名字,什么“明月珠心”,“九天玄女”,“血痕”之类,听了就让人起鸡皮疙瘩。
阮灵溪似乎还真听起了兴趣,指着另外一盆白底,但是花瓣儿泛着微蓝的花儿问道:“那盆叫什么?”
马筠说道:“这个是普通的白兰花做了点小手脚养出来的。这是我的新实验品,很成功是不是?”
我凑过去一看,笑道:“成功个屁啊,还渐变色儿。”让我想起于正那版被万众吐槽的小龙女衣服的裙摆。马筠听了之后有点讪讪,不过倒也没生气。
阮灵溪白了我一眼,冷哼道:“二货你什么欣赏水平啊,我就觉得那盆最清雅。”随即她对马筠笑道:“甭理他,他懂什么啊。”
马筠笑道:“灵溪,那你觉得这花取什么名字好呢?”我擦,灵溪!!什么时候变这么亲近了??
阮灵溪倒是一点儿不觉得意外,很自然地说道:“你自己取吧,我可没这么风雅。”
马筠想了想,说道:“你的名字很好听,我记得唐朝有个叫顾况的诗人写过一首七绝诗,诗的名字叫《从剡溪至赤城》。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夜半鹤声残梦里,犹疑琴曲洞房间。不然,就叫灵溪花,怎么样?”
我擦,现在钓妹子居然用这么不要脸的手段?!我在一旁正想挖苦讽刺一番,却见阮灵溪惊奇道:“你不是纳西族人吗?居然能背下来连我们汉人都记不住的唐诗!你从哪里学的啊?”
马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阿妈教的啊,她很厉害,什么都会。”
阮灵溪赞道:“真的很有才华!”
我顿时汗了。扭头一看赵羽和唐心,见这俩很难得的一致看着我,面露遗憾。唐心笑道:“艾玛,二货你再不管管,你家灵溪就跟这个小帅哥走了。”
我撇嘴道:“一个男的整天风花雪月念小诗词,像不像男人啊。”
阮灵溪冷哼一声说道:“人家这叫才子,有本事你也把刚才那首诗背下来啊!里面还有我名字呢,你都不知道。”
“我背那玩意儿干什么?我又不当诗人!”我无语道。正说着,门一开,吴聃跟付宁走了出来。吴聃见我们几个凑一起聊,便笑道:“怎么,你们几个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唐心立即笑道:“吴叔,你徒弟媳妇都要被这小帅哥拐跑了。”
吴聃笑了笑:“这正常啊,这不母子俩都挺像的。”我一听这话心中暗乐,心想吴聃是在讽刺付宁,或者说金熙跟别人跑了还生个儿子这事儿。我看吴聃的神色,似乎早就把这事儿给放下了,或者本身对金熙【付宁】的感情就不算太深,知道了真相之后也没什么反应。
付宁则当没听见,干脆跟吴聃装不认识。我看着付宁,总觉得这女人很神秘。按照吴聃的说法,她不过就是个小村长的女儿,说得好听点儿就是长得还算好看的村姑,不可能受过绘画,种花种草,功夫【马筠这货有功夫底子倒是能看出来,动作,步伐灵巧得很,跑起来不输给我跟阮灵溪】多方面的系统教育。我有点怀疑是吴聃认错人了。但是神奇的是,又好像没有认错,因为对方并不完全否认。总之是个很奇怪的女人。
这场雨断断续续真的下到了傍晚才停。我们在付宁家里吃过晚饭,吴聃说自己答应付宁去丽江城里一户人家看看,问我们是不是要一起。唐心对看风水不感兴趣,拖着赵羽留在家里跟马筠看家。赵羽无奈,只好留下。于是我跟阮灵溪和吴聃,付宁一起往丽江城中走。
没想到付宁的脚程也挺快,我们没用多少时间又回到丽江古城中。夜色下的丽江城别有一番韵致。尤其是新雨初停,空中弥散着清新的气息。大街两边儿的房屋店铺纷纷亮起红灯笼,一眼望去,柔软的灯光映着青石板,来往的客商和旅行人的身影顿时诗情画意起来。
阮灵溪赞叹道:“丽江真的好美啊。”
付宁附和道:“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我叹道:“真没想到这么美的地方也有人想方设法去祸害。”
付宁转头看了我一眼,说道:“你是指的前几天的血案?”
我撇嘴道:“可不是么,凶徒到现在也没找到。不过血案过后,丽江城里倒是还这么安详平和,并没给民众造成多少恐慌。”
付宁笑道:“现在远方来旅行的人是少了许多。无论是否有血案发生,无论是否昨天有人死,有人伤,第二天太阳一升起来,活着的人还要努力活着,要谋生的小贩还是会出摊叫卖,店家依然会沏好茶等着客人。过往的行人依然会在新鲜的水果摊位前停下,小孩子们依旧会缠着大人买玩偶。姑娘们还是会被美丽的衣服和胭脂水粉吸引住……因为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在心底中向往美好的东西。”听了她这番话,我突然由衷生出一阵暖意来。也许她说的对,人活着就向往美好,拥有希望,所以经过血案和恐惧的丽江,依然保有宁静和美好。
我们跟着她沉默地走了一段路,付宁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条小巷里的一户人家说道:“我们到了,就是那家。”
我停下脚步一瞧,见付宁指着的是一处二层小楼的居民住房。依然是古香古色,似乎有些年头了。门前也挂着红色的灯笼,在夜风中微微摇曳。
第四百一十三章 鬼抬轿(中)
这房子本来很普通,是丽江古城中千万座风情小屋中的一座而已。可这小屋特别的地方在于建筑风格。我跟吴聃学过一些风水堪舆之术,虽然谈不上精通,但是基本的风水知识还是懂的。比如这户人家,从外面看来整个院子也不算小。东西两院,房屋高大,中间应该还有一处院子,但是这个院子的房很矮小,形成两大夹一小的局势。这个局势并不吉利,这在风水学上叫做“两鬼抬轿”,从外观上看,这仨地方就像两个大人抬一个小人。五行八卦中,震离兑坎四方皆为阴地,现在这其中两处却高处对中间的院子做成了围势。这样的话阴气聚集不散,形成了鬼抬轿的凶相,家中夫妻容易起口角,重则则出现流血杀亲事件。
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也不难,首先修路以通向更低处,可导阴气消散。最好的是,在低处正好有人气或阳气较旺的处所,如警察局,政府,学校,游乐场等等。或则家里花钱立祠堂,以供当地阴灵,且在祠堂附近不要住人。
曾经在天津我也见过这样鬼抬轿的凶相。那是西青区某个小村子一户人家,由于家庭纠纷和矛盾,外加别的原因,一村子的人死了一大半。后来村子里的老人辗转找人请了吴聃去看,吴聃这才带我去给看了看风水。我们仔细观察了那个村子几天,整体风水极差,地气很阴、很乱、很差,树木死亡枯萎很多,勉强活着的花木也都无精打采。村里原来两个大水塘和一条小河流,也已经干枯了很久了。我跟吴聃花了几天时间四处勘察,竟然发现这个村子是风水学里很凶的一种局:四鬼抬轿。那村子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竟然曾经是四个庞大的坟地,四个坟地其中俩曾经是乱葬岗,三年自然灾害饿死病死的人都丢在那儿。经过多年岁月变迁,村民只是将那些无主的白骨给用土掩埋在地下了,也没处理。剩下的两处坟地则是本村和邻村的公共坟地,埋葬的都是死去的村民。然后那个村子却正在四个坟地的正中,更为厉害的是,村子的变电设备又在村子的正中间,加强了灵界的磁场。而村里的两条主要公路正好在村子的两个边界上,而村里那个变店站下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土包。当时村民整修房屋,或者是在家里种植蔬菜瓜果需要泥土的话,都习惯去挖这个土包的土,结果挖土的人不是无辜的意外死亡就是生大病去层皮,下场都很惨。其实这个土包就是一个地|穴,也就是阴|穴,正好是接通灵界的地方,阴气很重。那次我跟吴聃真心忙活了大半天,先去掉了那个阴|穴,也就是土包。挖之前开坛做法,呼黑白无常,燃五支香于坛前,若是三长两短则大凶。总之那时候废了好大劲给改了村子的风水,如果改不了,必须搬家,否则村子的人绝逼的死绝。
没想到这凶局居然又出现。好在这个二鬼抬轿的局势比那个天津的村子好多了,不至于被坟地围着。杀伤范围不会那么大,而且看这屋里没有什么死气血气之类,顶多气场颓败点儿,应该还没死人。
吴聃当然也很快看出了这宅子的凶相,咂舌道:“二鬼抬轿,这宅子建造得不咋地啊。”
付宁问道:“吴先生看出有问题了么?”
吴聃说道:“当然,一看很明显。”说着,他给付宁简单解释了一遍。付宁倒是一听就懂,连连点头道:“没错,这其实是我说的那户人家的三儿子的住处。老人去世后,其他两个儿子就从这大宅子搬走了,另外住去别的地方或者去了外地,只有这个小儿子住在老宅里。所以这是他们家的主宅。我想如果有问题的话,不就是出在祖坟,那就是主宅。既然吴先生确定是这宅子格局的问题,那就明白了。”
吴聃说道:“这一家夫妻关系怎么样?”
付宁摇头叹道:“很不好。早年为了谋生,我曾经跟这家的夫人一起在一家绣房干过活儿。后来人工刺绣没落了,丽江又发展很快,绣房倒闭,我们也就各自谋生了。但是我跟这家夫人的关系却还不错,偶尔有往来。我知道她自从婚后,便常跟她丈夫吵架,有时候甚至动起手来。后来有了小孩,生的是个女儿,丈夫不满意,他俩关系更糟糕。我怕出事,就请先生来看看。”
吴聃看着她,笑道:“出事,你是怕出人命吧?之前不肯告诉我详情,是怕我不想惹麻烦就不来看?”
付宁笑道:“很多人都怕麻烦不是么?尤其是这种人命官司。”
吴聃咂舌道:“我想我确实认错人了,你跟我以前认识那姑娘一点儿也不一样。”说着,吴聃指着那宅子说道:“这宅子可以取乾坤流转之型来破解。丽江多水,如果取泽水之气化转山,取雷火之气生风,就是房屋居用两分,以门窗改风气走向,厨房和洗浴的地方分出高下,再在细微之处做详细的调整,使败亡之气可以流转它处散开,解一时之急。如果有时间可以再做大的改动。这倒是比较简单。”
付宁笑了笑:“那就请吴先生亲自解释一下,我并不懂这些。”说着,付宁上前去敲门。我觉得这女人有些神秘,一直不曾十分信任她。于是我低声对吴聃说道:“师父,你不觉得这女人奇怪么?”
吴聃看着付宁的背影,满不在乎地对我笑道:“如果她不奇怪的话,我就不跟着来了。”
我愕然道:“师父你心底对她一直持怀疑态度?”
吴聃冷笑道:“是啊,一切都很巧合,这女人神神秘秘,说话又不坦率,我故意跟来看看她到底想做什么。”
正说着,我听到那宅子们吱呀响了一声,似乎有人从里面慢慢打开了门。我跟吴聃也走了过去,但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露出半边儿身子站在门口,警惕地看着我们。当她目光落到付宁身上时,倒是和缓了神色:“你来了啊。”
付宁皱眉道:“你怎么这幅狼狈的模样,他又打你了么?”
那女人叹了口气,将宅门敞开。我定睛一看,吃了一惊。只见女人头发乱蓬蓬的,似乎是被人抓拽出来的,额头有伤,贴着几道创可贴。身上穿着居家服,由于是夏天,露出了胳膊,我瞧见她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十分难看,看来是被自己丈夫打的。我心想也就是中国传统思想里有一句“家丑不可外扬”这话,这要是放老外身上,早就以家暴的罪名将老公给告上法庭了。打成这样还忍着。
那女人看了我们一眼,问道:“这几位是?”
付宁笑道:“是我远房亲戚。对了,我正想求你个事儿。我那地方住不开这么多人,就想让他们三个借住在你们这儿……反正你家空着不少房间,能不能凑合腾出两间来?”
那女人想了想,说道:“可以是可以,就怕我们家这位又要发脾气不给客人好脸色看。”
付宁笑道:“没关系,就住两天他们就走了。”
那女人才咧嘴笑了笑,对我们说道:“进来吧三位。”我跟吴聃和阮灵溪于是走进院子里。一进院子,我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只觉得一股阴风从门前穿过,正巧吹过我的脖颈。黑沉沉的院子里虽然挂了几个灯笼,但是灯笼光似乎穿不透院落的阴影似的,恍恍惚惚地摇曳在夜色里。院子里原本有一颗树,可现在落了满地的叶子,就像是遭遇了秋冬严寒天气似的。
院门一关,四下沉寂下来,我们几个似乎被隔离在某个阴冷的空间。我咂舌看了看四周,突然瞥见二楼走廊闪过一道人影,正慢慢地移动。我抬头一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姑娘悄悄走在二楼走廊,夜色笼罩下看不清她的脸。我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就见她正巧停在一个悬挂在二楼栏杆边儿上的灯笼前。灯笼的光扑到她的脸上,我看到她正低头看着我们。灯光渗透了红灯笼的红色,扑到人脸上,半张脸被映红,五官覆盖了阴影,平添了几分狰狞,就好像我的头顶上方悬挂着一张鬼脸似的。
我撇了撇嘴,赶紧将目光移到别处,心想这一家子怎么各个一身鬼气。大概是住的地方太阴了,阳气正在被削弱吧。
第四百一十四章 鬼抬轿(下)
这一家人女主人愁眉苦脸神经质,家里唯一的女儿又阴沉得跟鬼一样。不知男主人是个什么德行的。能将女人打成这样绝逼不是个好鸟。我估摸着能给人打得浑身是伤,怎么着也得是个五大三粗的爷们儿。结果等男主人一出来,我颇觉意外。
这男人个子是挺高,但是很瘦,浑身没有几两肉。眼圈发黑,打着呵欠,脸上泛着不健康的青灰色。我皱了皱眉,这形象我在某些地方见过。还在警校的时候,我们会学各种刑侦破案知识,也会去许多地方观摩参观。比如会学法医课,去停尸房观摩尸体解剖,了解人在死后一段时间内的尸体变化等等。当然也去过戒毒所,见识过那些瘾君子都什么模样。眼前这个男人很显然也是个瘾君子,吸毒吸得还挺厉害。
男人脾气显然不好,一眼看到我们,皱眉道:“你们哪儿来的?!”
女主人说道:“你吼什么,这是付宁的亲戚,我让他们再咱们这住一晚上。”
男人面色不悦,刚要发作,吴聃转手丢给他一包烟,顺便塞给他几百块钱:“我们付钱住哈哈。兄弟,打扰你们了。”
那男人一看钱,顿时脸色缓和了不少,问道:“这几百块钱足够住个不错的旅馆了,怎么想着住我们家这破房子?”
吴聃笑道:“我们就是喜欢丽江的风土人情,看你们家这个宅子有点儿年头了,你夫人正好又是我亲戚的朋友,所以就求她带我们来问问。”
那男人摆手道:“好说好说,住吧。东西院的房子都空着,我们三个就住在中间院子里。你们看着随便挑个,我让我婆娘给你们打扫出来。”住中间,我靠这正是两鬼抬轿的节奏啊,难怪一家三口一身晦气和鬼气。我见吴聃这次居然这么舍得花钱,看来他是看出这宅子有什么问题,非要住一晚上试试看了。我于是走过去低声问道:“师父,咱们不喊赵羽他们来住么?”
吴聃说道:“不用,这点小事我们几个就能搞定了。”说着,他回头对付宁说道:“你呢,住下还是走?”
付宁想了想,说道:“跟你们住一晚。”吴聃于是点了点头。我不知道吴聃在打什么主意,但是他好像跟付宁还挺有默契,不知俩人都认知到了什么。我回头去看阮灵溪,见阮灵溪也是一头雾水。再抬起头去看那个鬼一样的小姑娘,却见那女孩已经不见了。
女主人去给我们打扫客房的时候,付宁跟我们介绍了一下这户人家。这家人姓郭,刚才那女孩叫郭爱。这位郭大哥原来是个酒店老板,在城里开了几年酒店后倒闭了,之后就在家做点小生意,反正饥一顿饱一顿。老婆在外面给人当厨师,基本都是她在赚钱养家。自己家这个男人还不争气,吸毒,常偷了钱去买毒品。上次被抓了戒毒所去了,放回来后还是不改。这个叫郭爱的姑娘整天不说话,在城里上中学,但是性格似乎很孤僻,放学回家就喜欢窝在屋里不出门,也不准爸妈进她屋里。付宁偶尔见了她,跟她打招呼,她也并不理会。
“这老宅子一直是郭家的?”吴聃四下打量了一番,说道:“看起来有不少年数了啊。”
付宁说道:“不,几百年前是当地一个富豪的宅院。那富豪似乎是个汉人,为了逃避官场争斗躲到这地方,建造了这处宅子。原本的宅院格局不是这样,但是丽江前几年雨水较多,宅子屋漏,郭家前人就将宅子重新翻修了。但是他们不懂风水,就将这宅子修成了这样。”
我低声对吴聃说道:“师父,这宅子里处处都是鬼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鬼抬轿的格局汇聚起来的,还是宅子本身衍生出来的。既然是几百年的宅院,总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这地方吧。会不会藏着什么恶鬼?”
吴聃想了想,说道:“晚上看看再说。”这时候,郭大嫂也给我们整理出了几间房间出来。由于一楼的房间返潮,墙上长了不少霉斑,于是我们几个的房间都被放在了二楼。二楼中间的一间房是我的,旁边是阮灵溪的房间。吴聃住在我的另一面隔壁。付宁则跟郭大嫂住一起。
我们沿着木楼梯走到二楼。二楼整个是连着的,东西院儿连同中间郭家住的那座小院子。我站在我的房间门口扶栏俯视,见斜对面房间亮着灯,貌似是郭爱的房间。隐隐的台灯光芒将她的影子映在木窗上。我疑惑地看着那扇窗,心想这大夏天的二三十度,这姑娘的房间怎么也不开窗通风透气?不嫌热啊?
吴聃走到我身边来,看了看那房间,( 灵异警事 http://www.xlawen.org/kan/4211/ )
我苦笑一声没说话,心想来这儿是陪段老大回老家的,师父您倒好,开始做起家访来了。
第二天一早,段清水很早就出门了,说是要去调查那几个凶徒的下落。吴聃很有兴致地邀请我们去找那卖花少年的家。我无语地表示真没兴趣。阮灵溪和唐心则很有兴趣。由于阮灵溪添油加醋地描述那少年有多俊美多特别,唐心也起了好奇心,想跟着去看看。苏淩横竖也没什么事儿,于是我们几个除去段老大之外,外加小幂,都往城南的竹林而去。
丽江古城比我们想象中大不少。丽江城离不开水。《木府风云》这个故事里讲过统领丽江的土司木家,曾经整修了全丽江的排水系统。每一条街每一个小巷都有特定的水道,通过设计师精密的计算,设计好角度和弧度,贯穿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相连的排水系统。下大雨不仅不怕淹,还能发出轻灵动听的流水声。等雨过初晴,走在青石路上,听着路边儿窄窄水道中的流水声,顿觉心情舒爽。这条水道的水就算在晴天也不会干涸,因为源头来自玉龙雪山和引了其他水道的水,终年流水不断,给丽江城蒙上一层温润的诗情画意。可最绝的是,这些紧密相联的水道最终的归处是木府的后花园。木府的土司通过这条秘密水道接收外来的各种密信。
我一边走一边给阮灵溪讲丽江的故事,阮灵溪听得很入迷,我也口沫横飞讲得越来越起劲儿。等到了城南,大半上午也过去了。但是到了城郊,我们便听到一阵清灵的流水声,远望去,满目绿色,竹林幽幽,心旷神怡。
“这竹林不错啊。”吴聃说道:“就是不知道大不大。”
赵羽说道:“我出门前问过店老板,他说这里的竹林面积不算大,里面有几处住家,但只是零星散着三五户,人并不多。原本这边有一处小村子,但是丽江古城发展起来之后,很多村民都住进了城里,这城郊的竹林里也就没多少住户了。”
“还是住这儿有趣啊,有竹林,清泉,说不定里面还开满了山花。”阮灵溪憧憬道。
“好个头,有趣个屁啊。”我翻了翻白眼:“没网没电的,干点儿啥都不方便。比如不能玩LOL.”阮灵溪很鄙视地瞪了我一眼。
进入竹林之后,暑热褪去,清凉的感觉笼罩下来,让人神清气爽。可走了一段时间,突然天空一阵闷雷声响,似乎就要下雨了。
“糟糕,忘了带伞了。”阮灵溪叫道。
我说道:“那就赶紧走,找到那个小孩儿家里借着避避雨呗!”于是我们几个只好加紧脚步往竹林深处赶。没走几步,天空果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幸好雨不大,可淋得久了也觉得湿漉漉浑身难受。
所幸走了没多久,我们便瞧见一处竹林中的小楼。它出现在一条小山路的旁边,十分精致,竹篱笆围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里面种满了各色奇花异卉。我们停在小院儿的门外,刚要敲门,苏淩却突然低声说道:“等等!”
我问道:“怎么了神仙姐姐?”
苏淩盯着满院子的花,说道:“院子里的花草很奇特,药性比较大。有一些甚至是抑制僵尸毒的。”
我愕然道:“抑制僵尸毒?我去,这农家小院儿居然也有懂药草的人?”
苏淩说道:“不仅懂,恐怕比我厉害。我见许多花的品种我从来都没见过。我猜测是这园子的主人自己研制栽培出来的。”
吴聃听罢,冷笑道:“我就说这小孩的爹娘一定不是一般人。马筠这小子从头到脚透着怪异。”
阮灵溪说道:“你们也太敏感了吧,那小孩才十八九的样子,能怎么着。”
正说着,我见隐隐有人从竹楼里走出来,便示意他们噤声。没多会儿,就见竹门一开,马筠撑着一把伞走出来,惊讶地看着我们笑道:“没想到你们真来找我玩啦?”
“或,你怎么知道我们要来?”吴聃笑道:“这天不凑巧哈,下雨了,你看能不能让我们进屋去躲躲雨?”
马筠笑道:“当然可以了。我刚才在二楼看到你们过来,就来开门啦。”
阮灵溪笑道:“你眼神儿倒是好使。”说着,我们几个陆续进了院子。走进院子之后,近距离打量了一下那两层的竹楼,但觉得清雅无比。竹楼的二层上挂着复古的灯笼和白纱帘,静静垂挂。纱帘下是一处小窗台,上面也摆满了盆栽。窗户下还卧着一只正在午睡的黄|色小猫。
我仔细盯着那竹楼看了半晌,没发现气场有任何不同,不由有些怀疑吴聃的推测。他会不会是草木皆兵了?就在这时,马筠热情邀请我们进屋去坐。于是我们几个往正堂走。正走到竹楼门口的时候,吴聃突然停下脚步。这时候,从屋里走出一个女人,正巧跟吴聃打了个照面。
第四百一十一章 意外之人
我着意打量了一下这个女人,只见她年纪大约三十多岁,穿着红白相见的纳西族单衣,头上倒是没有戴那些纷乱的头饰,只是将自己一头长发挽起一个简单的发髻,插了一只缀着银色流苏的老银风格的步摇。不施粉黛,容貌不算很美,却让人看起来特别舒服顺眼,并且这女人周身散发着一种很奇怪的,说不出来的气质。
小幂突然从背包里钻出来,也站在我肩膀上看着这个女人。再看吴聃的脸色却更为奇怪,盯着人家瞧个不停,就好像见到老熟人一样。说起来我不认为他在这个地方还有认识的人。
但是看那女人的神色,虽然比较柔和,却很疏离,似乎并不认识吴聃,但是吴聃莫名的注视也让她觉得有些尴尬,便笑了笑。马筠见状,立即走过去对那女人说道:“阿妈,这是我的朋友,昨天刚认识的。”
那女人怔了怔,随即深深地看了我们一眼,笑道:“外面下雨,几位进来避避雨吧。”
她的声音清甜,还挺萝莉,一点儿也不像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我疑惑地打量着这个女人,心想这得多小结婚生子啊,儿子都这么大了……我见吴聃依旧愣着,便拽了他一下,问道:“师父,你看什么呢?!”
吴聃这才觉得失态,笑了笑:“不好意思,好像认错人了。”那女人看了他一眼,面色淡然,并未说话。我们几个进到屋里,马筠便跑前跑后地给我们上了茶。话说他的动作真心很快,我忍不住问道:“马筠,你会功夫么?”
马筠刚想说话,却听那女人淡然道:“去弄点果脯来给客人吃吧。”马筠答应一声,转身去了。阮灵溪笑道:“您别这么客气。”
马筠母亲笑道:“你们是远方来的客人,我们应该热情招待才是。”就在这时,我突然听到木地板微不可闻地“噗哒”一声响,回头一看,那黄|色小猫从二楼上跳了下来。小猫看到小幂,十分不友好地发出“喵呜”一声叫,微微弓起身子,冷冷地打量着小幂。
我心想都说猫和狗眼睛特别,能看到阴魂。难道他家的猫也看出端倪?小幂也不示弱,对着猫瓷牙咧嘴。我无语地看着这货,一巴掌拍他头上去。你一人类好意思跟一只小猫斗气么。
“过来,别吵。”马筠妈妈喊道。小猫于是收了凶狠的神色,乖乖地跳上她的膝盖,团在腿上。
苏淩此时突然笑了笑,说道:“夫人,您花园里的花儿真漂亮。”
马夫人笑道:“我和我儿子都喜欢花,没事就自己研究种花种草。等明年再去城郊开个小花店。”
吴聃看着她,问道:“马夫人不是丽江人吧?”
马夫人抬起眼睛看了看吴聃,摇头道:“我就是丽江人。”
吴聃说道:“那你本名叫什么呢?”
马夫人笑道:“我叫付宁,是本地人。丈夫去世了,就我跟儿子住在这里。”
“付宁啊。”吴聃点了点头。赵羽看着他们俩,似乎也觉出一点怪异来,但是没说话。苏淩也静默不语。我更觉得尴尬。但一旁的唐心却开始了。
就见唐心走到吴聃和付宁跟前,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疑惑地问道:“请问你们俩人认识吗?”
付宁笑道:“我就是这山野间的村妇,从来都没出过丽江,哪儿能认识你们。”
唐心说道:“可我怎么觉得吴老头好像认识你?”
付宁怔了怔,说道:“那就是认错人了吧。”
吴聃笑道:“确实跟我的一个故人长得很像。”我一听这话,问道:“师父嘿,你的故人还真不少。你跟我说说,除了魔女姐姐,你还认识哪个?别是跟恭叔一样,走哪儿都是前女友。”
吴聃笑道:“别说,这位夫人长得还真像我前妻。”前妻?我突然想起甩了吴聃跟人跑了的那个女人,好像叫什么金熙来着。我于是做了一下联想……如果这个夫人就是当年的吴聃的老婆,那这儿子谁的……吴聃喜当爹了啊喂!想到这里我笑了笑,不可能这么巧。金熙是天津人,这女人则一口南方腔。就算是当年的那女人,乡音难改,说话间总是会带出北方的天津味儿。可这位夫人一点儿都没有天津口音。
付宁听了吴聃的话,也只是笑了笑,没做回答。吴聃则开始没完没了了。只见他喝了一口茶,起身踱步到客厅里,看着墙上一幅画笑问道:“这是你儿子的画作?”
我们的目光也跟着吴聃落到客厅侧边儿挂着的一幅卷轴画上。那画是水墨画,画的好像是付宁在院子里浇花的情景,神色安详宁静,身边的小猫在花丛里追蝴蝶,生动的意趣跃然纸上。虽然这幅画很简单,情景也没啥大的蕴意。但是笔法运用自如,神韵捕捉到位,水平挺高。
付宁起身,将小猫抱在怀中,走到吴聃身后笑道:“确实是筠儿闲来无事画的。”
吴聃似笑非笑地回头看着她,说道:“夫人还说自己是个山野村妇,可一个村妇怎么能有这么高的绘画造诣,指导自己的儿子画出这么一幅很有专业水准的画作?”
付宁微微皱眉,不过旋即还是笑了:“哪儿有,这是他跟外面的教书先生学的画。”
吴聃看着她,笑道:“夫人,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你到底是谁,你不认识我了么?”
付宁微微一怔,却像是有些心虚地垂下头去。但是语气却冷淡下来,说道:“不认识,您是认错人了吧。”
吴聃说道:“你不叫付宁,你是金熙,就是我未过门的妻子。我不明白你为什么突然在婚礼前跑了。逃婚我可以理解,过去这么多年我也不想追究。”
付宁豁然抬起头,问道:“那你怎么能肯定我就是你那个什么未婚妻子?按你年纪来说,这件事过去了应该有十几二十多年了吧。二十年没见面,你怎么能确定我就是你要找的人?”
吴聃笑了笑:“承认了?误会了啊,我真没想找回你来。我只是想说啊那个……”说到这里,吴聃看了看竖着耳朵细听的我们,挥手道:“你们先出去,我有事跟马夫人说。”
唐心顿时一副很落寞的表情:“吴叔,正想听听八卦……”赵羽一把将其拖走丢出,动作十分娴熟。此时,我跟阮灵溪面面相觑,也被吴聃赶了出来。
在门外屋檐下站着,我们几个百无聊赖地打量着满园的鲜花。我看着天空落下的雨滴,心想这真是浮生若梦啊,随意一走,吴聃就能遇到前未婚妻?可我觉得人家好像根本不认识他,会不会是吴聃认错了?但是最后那马夫人的话语也很意味深长,又似乎是承认了自己是金熙这个事实。
艾玛,这到底多纠结!我想着去偷听一番,却见马筠端着小托盘过来了。我对灵溪耳语几句,让她挡住马筠,跟他聊天,我自己则去蹭到窗户下偷听吴聃和马夫人的对话。我跟着吴聃和阮灵溪都学过功夫,加上之前也练过,学武之人耳朵听力还是不错的。尤其这是夏天,隔着半掩的窗户细听,也能勉强听清楚零星半点的对话。
我凝神细听,只听吴聃低声问道:“你真的是金熙?”
付宁认也不否认,却反问吴聃的身份。吴聃简单说了说自己来丽江的意图和自己是身份。半晌后,付宁说道:“我看你不是个坏人,也没有说假话唬我。所以我相信你。不过我看你也是个道法高人,如果你肯帮我做一件事的话,我就告诉你我的真实身份。”
“真实身份?”吴聃的有些讶异,却又说道:“我想知道是什么事,如果是违法乱纪的就算了哈。”
付宁笑道:“当然不会。”
第四百一十二章 鬼抬轿(上)
吴聃问道:“你让我帮你做什么?”
付宁说道:“我看你应该是个汉人,懂道法是么?”
吴聃好笑地说道:“我懂不懂你不知道么?”
付宁不以为然地继续说道:“不知道你会不会风水堪舆之术?”
吴聃说道:“风水堪舆属于道家的宿土一派。我学的是茅山派道法,不过这几派相互贯通,倒是也懂一些风水类的东西。不知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付宁微皱眉头,说道:“丽江城里一户人家……我想让你去给他们看看风水。”
吴聃问道:“哦?他们家有什么怪事发生?”
付宁说道:“丽江城中有一户人家,排行兄弟三人,老大下面儿子两个,老二一个儿子,老三一个儿子。但近年,人丁突然稀少了,先是老大的两个儿子都生了女儿,老二的儿子头胎也是女儿,但是夭折。老三的儿子也生了一个女儿。这家的老人比较喜欢男孩,想要一个能将本家香火传接下去的儿子,可是几个儿子再也不能生育,生下来的这些女儿们,就算活到现在,也一直病怏怏,小病不断。我怀疑他们家祖坟出了问题,可是我对风水之术并不十分精通。不知先生能不能帮这个忙?也好保他们家的孩子平安。”
吴聃听完之后,说道:“就这样?”
付宁笑道:“当然就只是这样而已。难道你还以为我要你杀人放火不成?”
吴聃沉默半晌,说道:“这户人家是你的亲戚?”
付宁说道:“不是,我在这里没有什么亲人,只有我和我儿子。”
吴聃“哦”了一声,说道:“既然是能帮人的好事,我当然同意。什么时候去看?”
“等雨停吧。”付宁说道:“看这场雨怕是要下一阵子了。”
说到这里,两人似乎聊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我听得没劲,便从窗户边儿挪开,走到屋檐下去。这时候,我听马筠正滔滔不绝地跟阮灵溪介绍他种出来的那几个盆栽。这货整个儿一花农,还给这些花都取了名字,什么“明月珠心”,“九天玄女”,“血痕”之类,听了就让人起鸡皮疙瘩。
阮灵溪似乎还真听起了兴趣,指着另外一盆白底,但是花瓣儿泛着微蓝的花儿问道:“那盆叫什么?”
马筠说道:“这个是普通的白兰花做了点小手脚养出来的。这是我的新实验品,很成功是不是?”
我凑过去一看,笑道:“成功个屁啊,还渐变色儿。”让我想起于正那版被万众吐槽的小龙女衣服的裙摆。马筠听了之后有点讪讪,不过倒也没生气。
阮灵溪白了我一眼,冷哼道:“二货你什么欣赏水平啊,我就觉得那盆最清雅。”随即她对马筠笑道:“甭理他,他懂什么啊。”
马筠笑道:“灵溪,那你觉得这花取什么名字好呢?”我擦,灵溪!!什么时候变这么亲近了??
阮灵溪倒是一点儿不觉得意外,很自然地说道:“你自己取吧,我可没这么风雅。”
马筠想了想,说道:“你的名字很好听,我记得唐朝有个叫顾况的诗人写过一首七绝诗,诗的名字叫《从剡溪至赤城》。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夜半鹤声残梦里,犹疑琴曲洞房间。不然,就叫灵溪花,怎么样?”
我擦,现在钓妹子居然用这么不要脸的手段?!我在一旁正想挖苦讽刺一番,却见阮灵溪惊奇道:“你不是纳西族人吗?居然能背下来连我们汉人都记不住的唐诗!你从哪里学的啊?”
马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阿妈教的啊,她很厉害,什么都会。”
阮灵溪赞道:“真的很有才华!”
我顿时汗了。扭头一看赵羽和唐心,见这俩很难得的一致看着我,面露遗憾。唐心笑道:“艾玛,二货你再不管管,你家灵溪就跟这个小帅哥走了。”
我撇嘴道:“一个男的整天风花雪月念小诗词,像不像男人啊。”
阮灵溪冷哼一声说道:“人家这叫才子,有本事你也把刚才那首诗背下来啊!里面还有我名字呢,你都不知道。”
“我背那玩意儿干什么?我又不当诗人!”我无语道。正说着,门一开,吴聃跟付宁走了出来。吴聃见我们几个凑一起聊,便笑道:“怎么,你们几个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唐心立即笑道:“吴叔,你徒弟媳妇都要被这小帅哥拐跑了。”
吴聃笑了笑:“这正常啊,这不母子俩都挺像的。”我一听这话心中暗乐,心想吴聃是在讽刺付宁,或者说金熙跟别人跑了还生个儿子这事儿。我看吴聃的神色,似乎早就把这事儿给放下了,或者本身对金熙【付宁】的感情就不算太深,知道了真相之后也没什么反应。
付宁则当没听见,干脆跟吴聃装不认识。我看着付宁,总觉得这女人很神秘。按照吴聃的说法,她不过就是个小村长的女儿,说得好听点儿就是长得还算好看的村姑,不可能受过绘画,种花种草,功夫【马筠这货有功夫底子倒是能看出来,动作,步伐灵巧得很,跑起来不输给我跟阮灵溪】多方面的系统教育。我有点怀疑是吴聃认错人了。但是神奇的是,又好像没有认错,因为对方并不完全否认。总之是个很奇怪的女人。
这场雨断断续续真的下到了傍晚才停。我们在付宁家里吃过晚饭,吴聃说自己答应付宁去丽江城里一户人家看看,问我们是不是要一起。唐心对看风水不感兴趣,拖着赵羽留在家里跟马筠看家。赵羽无奈,只好留下。于是我跟阮灵溪和吴聃,付宁一起往丽江城中走。
没想到付宁的脚程也挺快,我们没用多少时间又回到丽江古城中。夜色下的丽江城别有一番韵致。尤其是新雨初停,空中弥散着清新的气息。大街两边儿的房屋店铺纷纷亮起红灯笼,一眼望去,柔软的灯光映着青石板,来往的客商和旅行人的身影顿时诗情画意起来。
阮灵溪赞叹道:“丽江真的好美啊。”
付宁附和道:“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我叹道:“真没想到这么美的地方也有人想方设法去祸害。”
付宁转头看了我一眼,说道:“你是指的前几天的血案?”
我撇嘴道:“可不是么,凶徒到现在也没找到。不过血案过后,丽江城里倒是还这么安详平和,并没给民众造成多少恐慌。”
付宁笑道:“现在远方来旅行的人是少了许多。无论是否有血案发生,无论是否昨天有人死,有人伤,第二天太阳一升起来,活着的人还要努力活着,要谋生的小贩还是会出摊叫卖,店家依然会沏好茶等着客人。过往的行人依然会在新鲜的水果摊位前停下,小孩子们依旧会缠着大人买玩偶。姑娘们还是会被美丽的衣服和胭脂水粉吸引住……因为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在心底中向往美好的东西。”听了她这番话,我突然由衷生出一阵暖意来。也许她说的对,人活着就向往美好,拥有希望,所以经过血案和恐惧的丽江,依然保有宁静和美好。
我们跟着她沉默地走了一段路,付宁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条小巷里的一户人家说道:“我们到了,就是那家。”
我停下脚步一瞧,见付宁指着的是一处二层小楼的居民住房。依然是古香古色,似乎有些年头了。门前也挂着红色的灯笼,在夜风中微微摇曳。
第四百一十三章 鬼抬轿(中)
这房子本来很普通,是丽江古城中千万座风情小屋中的一座而已。可这小屋特别的地方在于建筑风格。我跟吴聃学过一些风水堪舆之术,虽然谈不上精通,但是基本的风水知识还是懂的。比如这户人家,从外面看来整个院子也不算小。东西两院,房屋高大,中间应该还有一处院子,但是这个院子的房很矮小,形成两大夹一小的局势。这个局势并不吉利,这在风水学上叫做“两鬼抬轿”,从外观上看,这仨地方就像两个大人抬一个小人。五行八卦中,震离兑坎四方皆为阴地,现在这其中两处却高处对中间的院子做成了围势。这样的话阴气聚集不散,形成了鬼抬轿的凶相,家中夫妻容易起口角,重则则出现流血杀亲事件。
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也不难,首先修路以通向更低处,可导阴气消散。最好的是,在低处正好有人气或阳气较旺的处所,如警察局,政府,学校,游乐场等等。或则家里花钱立祠堂,以供当地阴灵,且在祠堂附近不要住人。
曾经在天津我也见过这样鬼抬轿的凶相。那是西青区某个小村子一户人家,由于家庭纠纷和矛盾,外加别的原因,一村子的人死了一大半。后来村子里的老人辗转找人请了吴聃去看,吴聃这才带我去给看了看风水。我们仔细观察了那个村子几天,整体风水极差,地气很阴、很乱、很差,树木死亡枯萎很多,勉强活着的花木也都无精打采。村里原来两个大水塘和一条小河流,也已经干枯了很久了。我跟吴聃花了几天时间四处勘察,竟然发现这个村子是风水学里很凶的一种局:四鬼抬轿。那村子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竟然曾经是四个庞大的坟地,四个坟地其中俩曾经是乱葬岗,三年自然灾害饿死病死的人都丢在那儿。经过多年岁月变迁,村民只是将那些无主的白骨给用土掩埋在地下了,也没处理。剩下的两处坟地则是本村和邻村的公共坟地,埋葬的都是死去的村民。然后那个村子却正在四个坟地的正中,更为厉害的是,村子的变电设备又在村子的正中间,加强了灵界的磁场。而村里的两条主要公路正好在村子的两个边界上,而村里那个变店站下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土包。当时村民整修房屋,或者是在家里种植蔬菜瓜果需要泥土的话,都习惯去挖这个土包的土,结果挖土的人不是无辜的意外死亡就是生大病去层皮,下场都很惨。其实这个土包就是一个地|穴,也就是阴|穴,正好是接通灵界的地方,阴气很重。那次我跟吴聃真心忙活了大半天,先去掉了那个阴|穴,也就是土包。挖之前开坛做法,呼黑白无常,燃五支香于坛前,若是三长两短则大凶。总之那时候废了好大劲给改了村子的风水,如果改不了,必须搬家,否则村子的人绝逼的死绝。
没想到这凶局居然又出现。好在这个二鬼抬轿的局势比那个天津的村子好多了,不至于被坟地围着。杀伤范围不会那么大,而且看这屋里没有什么死气血气之类,顶多气场颓败点儿,应该还没死人。
吴聃当然也很快看出了这宅子的凶相,咂舌道:“二鬼抬轿,这宅子建造得不咋地啊。”
付宁问道:“吴先生看出有问题了么?”
吴聃说道:“当然,一看很明显。”说着,他给付宁简单解释了一遍。付宁倒是一听就懂,连连点头道:“没错,这其实是我说的那户人家的三儿子的住处。老人去世后,其他两个儿子就从这大宅子搬走了,另外住去别的地方或者去了外地,只有这个小儿子住在老宅里。所以这是他们家的主宅。我想如果有问题的话,不就是出在祖坟,那就是主宅。既然吴先生确定是这宅子格局的问题,那就明白了。”
吴聃说道:“这一家夫妻关系怎么样?”
付宁摇头叹道:“很不好。早年为了谋生,我曾经跟这家的夫人一起在一家绣房干过活儿。后来人工刺绣没落了,丽江又发展很快,绣房倒闭,我们也就各自谋生了。但是我跟这家夫人的关系却还不错,偶尔有往来。我知道她自从婚后,便常跟她丈夫吵架,有时候甚至动起手来。后来有了小孩,生的是个女儿,丈夫不满意,他俩关系更糟糕。我怕出事,就请先生来看看。”
吴聃看着她,笑道:“出事,你是怕出人命吧?之前不肯告诉我详情,是怕我不想惹麻烦就不来看?”
付宁笑道:“很多人都怕麻烦不是么?尤其是这种人命官司。”
吴聃咂舌道:“我想我确实认错人了,你跟我以前认识那姑娘一点儿也不一样。”说着,吴聃指着那宅子说道:“这宅子可以取乾坤流转之型来破解。丽江多水,如果取泽水之气化转山,取雷火之气生风,就是房屋居用两分,以门窗改风气走向,厨房和洗浴的地方分出高下,再在细微之处做详细的调整,使败亡之气可以流转它处散开,解一时之急。如果有时间可以再做大的改动。这倒是比较简单。”
付宁笑了笑:“那就请吴先生亲自解释一下,我并不懂这些。”说着,付宁上前去敲门。我觉得这女人有些神秘,一直不曾十分信任她。于是我低声对吴聃说道:“师父,你不觉得这女人奇怪么?”
吴聃看着付宁的背影,满不在乎地对我笑道:“如果她不奇怪的话,我就不跟着来了。”
我愕然道:“师父你心底对她一直持怀疑态度?”
吴聃冷笑道:“是啊,一切都很巧合,这女人神神秘秘,说话又不坦率,我故意跟来看看她到底想做什么。”
正说着,我听到那宅子们吱呀响了一声,似乎有人从里面慢慢打开了门。我跟吴聃也走了过去,但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露出半边儿身子站在门口,警惕地看着我们。当她目光落到付宁身上时,倒是和缓了神色:“你来了啊。”
付宁皱眉道:“你怎么这幅狼狈的模样,他又打你了么?”
那女人叹了口气,将宅门敞开。我定睛一看,吃了一惊。只见女人头发乱蓬蓬的,似乎是被人抓拽出来的,额头有伤,贴着几道创可贴。身上穿着居家服,由于是夏天,露出了胳膊,我瞧见她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十分难看,看来是被自己丈夫打的。我心想也就是中国传统思想里有一句“家丑不可外扬”这话,这要是放老外身上,早就以家暴的罪名将老公给告上法庭了。打成这样还忍着。
那女人看了我们一眼,问道:“这几位是?”
付宁笑道:“是我远房亲戚。对了,我正想求你个事儿。我那地方住不开这么多人,就想让他们三个借住在你们这儿……反正你家空着不少房间,能不能凑合腾出两间来?”
那女人想了想,说道:“可以是可以,就怕我们家这位又要发脾气不给客人好脸色看。”
付宁笑道:“没关系,就住两天他们就走了。”
那女人才咧嘴笑了笑,对我们说道:“进来吧三位。”我跟吴聃和阮灵溪于是走进院子里。一进院子,我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只觉得一股阴风从门前穿过,正巧吹过我的脖颈。黑沉沉的院子里虽然挂了几个灯笼,但是灯笼光似乎穿不透院落的阴影似的,恍恍惚惚地摇曳在夜色里。院子里原本有一颗树,可现在落了满地的叶子,就像是遭遇了秋冬严寒天气似的。
院门一关,四下沉寂下来,我们几个似乎被隔离在某个阴冷的空间。我咂舌看了看四周,突然瞥见二楼走廊闪过一道人影,正慢慢地移动。我抬头一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姑娘悄悄走在二楼走廊,夜色笼罩下看不清她的脸。我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就见她正巧停在一个悬挂在二楼栏杆边儿上的灯笼前。灯笼的光扑到她的脸上,我看到她正低头看着我们。灯光渗透了红灯笼的红色,扑到人脸上,半张脸被映红,五官覆盖了阴影,平添了几分狰狞,就好像我的头顶上方悬挂着一张鬼脸似的。
我撇了撇嘴,赶紧将目光移到别处,心想这一家子怎么各个一身鬼气。大概是住的地方太阴了,阳气正在被削弱吧。
第四百一十四章 鬼抬轿(下)
这一家人女主人愁眉苦脸神经质,家里唯一的女儿又阴沉得跟鬼一样。不知男主人是个什么德行的。能将女人打成这样绝逼不是个好鸟。我估摸着能给人打得浑身是伤,怎么着也得是个五大三粗的爷们儿。结果等男主人一出来,我颇觉意外。
这男人个子是挺高,但是很瘦,浑身没有几两肉。眼圈发黑,打着呵欠,脸上泛着不健康的青灰色。我皱了皱眉,这形象我在某些地方见过。还在警校的时候,我们会学各种刑侦破案知识,也会去许多地方观摩参观。比如会学法医课,去停尸房观摩尸体解剖,了解人在死后一段时间内的尸体变化等等。当然也去过戒毒所,见识过那些瘾君子都什么模样。眼前这个男人很显然也是个瘾君子,吸毒吸得还挺厉害。
男人脾气显然不好,一眼看到我们,皱眉道:“你们哪儿来的?!”
女主人说道:“你吼什么,这是付宁的亲戚,我让他们再咱们这住一晚上。”
男人面色不悦,刚要发作,吴聃转手丢给他一包烟,顺便塞给他几百块钱:“我们付钱住哈哈。兄弟,打扰你们了。”
那男人一看钱,顿时脸色缓和了不少,问道:“这几百块钱足够住个不错的旅馆了,怎么想着住我们家这破房子?”
吴聃笑道:“我们就是喜欢丽江的风土人情,看你们家这个宅子有点儿年头了,你夫人正好又是我亲戚的朋友,所以就求她带我们来问问。”
那男人摆手道:“好说好说,住吧。东西院的房子都空着,我们三个就住在中间院子里。你们看着随便挑个,我让我婆娘给你们打扫出来。”住中间,我靠这正是两鬼抬轿的节奏啊,难怪一家三口一身晦气和鬼气。我见吴聃这次居然这么舍得花钱,看来他是看出这宅子有什么问题,非要住一晚上试试看了。我于是走过去低声问道:“师父,咱们不喊赵羽他们来住么?”
吴聃说道:“不用,这点小事我们几个就能搞定了。”说着,他回头对付宁说道:“你呢,住下还是走?”
付宁想了想,说道:“跟你们住一晚。”吴聃于是点了点头。我不知道吴聃在打什么主意,但是他好像跟付宁还挺有默契,不知俩人都认知到了什么。我回头去看阮灵溪,见阮灵溪也是一头雾水。再抬起头去看那个鬼一样的小姑娘,却见那女孩已经不见了。
女主人去给我们打扫客房的时候,付宁跟我们介绍了一下这户人家。这家人姓郭,刚才那女孩叫郭爱。这位郭大哥原来是个酒店老板,在城里开了几年酒店后倒闭了,之后就在家做点小生意,反正饥一顿饱一顿。老婆在外面给人当厨师,基本都是她在赚钱养家。自己家这个男人还不争气,吸毒,常偷了钱去买毒品。上次被抓了戒毒所去了,放回来后还是不改。这个叫郭爱的姑娘整天不说话,在城里上中学,但是性格似乎很孤僻,放学回家就喜欢窝在屋里不出门,也不准爸妈进她屋里。付宁偶尔见了她,跟她打招呼,她也并不理会。
“这老宅子一直是郭家的?”吴聃四下打量了一番,说道:“看起来有不少年数了啊。”
付宁说道:“不,几百年前是当地一个富豪的宅院。那富豪似乎是个汉人,为了逃避官场争斗躲到这地方,建造了这处宅子。原本的宅院格局不是这样,但是丽江前几年雨水较多,宅子屋漏,郭家前人就将宅子重新翻修了。但是他们不懂风水,就将这宅子修成了这样。”
我低声对吴聃说道:“师父,这宅子里处处都是鬼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鬼抬轿的格局汇聚起来的,还是宅子本身衍生出来的。既然是几百年的宅院,总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这地方吧。会不会藏着什么恶鬼?”
吴聃想了想,说道:“晚上看看再说。”这时候,郭大嫂也给我们整理出了几间房间出来。由于一楼的房间返潮,墙上长了不少霉斑,于是我们几个的房间都被放在了二楼。二楼中间的一间房是我的,旁边是阮灵溪的房间。吴聃住在我的另一面隔壁。付宁则跟郭大嫂住一起。
我们沿着木楼梯走到二楼。二楼整个是连着的,东西院儿连同中间郭家住的那座小院子。我站在我的房间门口扶栏俯视,见斜对面房间亮着灯,貌似是郭爱的房间。隐隐的台灯光芒将她的影子映在木窗上。我疑惑地看着那扇窗,心想这大夏天的二三十度,这姑娘的房间怎么也不开窗通风透气?不嫌热啊?
吴聃走到我身边来,看了看那房间,( 灵异警事 http://www.xlawen.org/kan/4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