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小夫妻 > 重生小夫妻 第 69 部分阅读

第 69 部分阅读

    好说,不过听着大伯母嘴里骂着:“你个小蹄子,到家没两天就骑到老娘头上来了,看我今天不打死了你让我儿自己再找个更好的。”

    “我呸,你也不看看你家什么德行,我当时嫁来的陪嫁都填进去了,如今我男人挣的钱你还把着,回来你就记着给你家小地去说媒,那用的都是我的陪嫁和我男人新挣来的钱,你也有脸,就小的是你亲儿我男人不是呀?”大嫂子也是个不让人的,两人边骂边挥着手里临时武器,就开始在院子里比划上了。

    晓晓一时被虎了一跳,怎么也没想到这全武行有生之年还能在自己亲戚身上再看见一次,而且武力值飙升啊,瞪大了眼趴在窗上傻掉了,被李妈拉了一下才愣愣的回神,拿手比了一下窗外,一时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别理他们,早就听说两个人不和了,你大伯母也是,就偏着小的了,老大结了婚把他媳妇的嫁妆全把在了自己手里,要给小的说亲,大的能乐意就怪了,如今竟然直接去把你大哥的半年工资都要过来,这又是要给小的说媒呢,也不怪你嫂子恼了,就是这么闹下去也不好看,咱出去劝劝吧。”

    李妈说完皱了眉头去地下找鞋穿,拿了外套穿到了身上,晓晓也跟着下了地穿鞋穿衣服追了出去。

    “弟妹你别拦着我,我今天得好好收拾下这个小蹄子,没得让她不知道天高地厚。”晓晓出了门来,正看见大伯母嘴上放着狠话却躲在了自己母亲身后拉着母亲的衣服,脸上已经是被扫帚划上了几条血道,红红的有些吓人,眼里却带着点儿害怕。

    “行了,大嫂,都是一家人何苦让这么多人看笑话呢?”此时晓晓才现,外面院里院外站了老些人在看热闹,就没一个上来拉架的,都站在那里看热闹,按理说一个村里的,还多数带着亲戚关系,怎么也不应该这样的,可是看着有些站在面前的人笑嘻嘻的样子,那就是纯来看热闹的了,不由皱了眉看外面那些人。

    “我呸,你还有脸说,你也算是个妈?你要是好好的当个婆婆的样我也敬着你,你个老鳖犊子抢了我的嫁妆不算,我管你要你不乐意还冤枉我和前院的王家小子有私,打算让你儿子不要我了再找一个再要份嫁妆呢,我呸,当初我妈心疼我嫁到你这穷人家来,还是当年你家老爷子给订的亲,因为你家老爷子对我爸有恩,不好退亲,不然谁嫁到你家来受这份气来。”

    大嫂说完扬了扬扫帚就又奔着大伯母来了,大伯母害怕,紧紧拉了李妈的衣服躲在她身后,让李妈也没办法躲开,晓晓站在门口离的远,那扫帚就扫到了李妈抬起来挡的手上,晓晓看着急了,上去狠推了大嫂一下,推得她一个踉跄,转身过来瞪着晓晓,晓晓也没给她说话的机会,抢着说:“你们家想怎么打是你们自己家的事儿,你没得拿着我妈出气的道理,你下手长点儿眼睛。”

    说完了去拉了李妈的手来看,上面有好深几道滑痕,李妈养尊处优的,比不得在田地里干活的村妇,快上四十的人了手还是很白嫩的,那大扫帚划过就有两道深的口子,伤口都流血了,看的晓晓这个心疼。

    “你个檐下一个三尺的搂柴耙子扬起来就要朝她的头上拍下去了,那耙子是家常搂柴垛常用的,三个铁齿映着冬日的阳斜阳闪着寒光,吓得大嫂“妈呀”一声扔了扫帚三两步窜进了人群,大家看了也怕,都往后退,晓晓扔了耙子又快步走到自己老妈身边,拉了老妈的手看,大伯母一看自己大媳妇吓得躲进人群里不敢出来,得意的站在李妈身后又开始骂骂咧咧的,一手还抓着李妈的后衣襟不放,晓晓一手打掉了大伯母的手,让大伯母愣住了,张嘴就训晓晓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事,晓晓鼻子里重重的哼了一声。

    “我倒想懂事,你看看我妈的手,你看看这看热闹的人,有一个来劝架的吗?这么多年你在这村子里是怎么过的,就没交下一个人家?别拿我妈当挡箭牌了,你要是有胆子自己去,别拉着我妈的衣服让我妈挨打,你这也算是个当嫂子当婆婆干的事儿?”

    晓晓的话把大伯母说的脸青一阵红一阵的,张张嘴又不知道该反驳什么,晓晓感觉自己老妈在后面拉自己的衣服,方对着大伯母微微弯了身子,“这话实在不是我一个当小辈的该说的,我在这里给大伯母道个歉了,我比大嫂子实在是小了好多岁,自然比大嫂子更不懂事些,还望大伯母原谅我个小孩子说话口无遮拦的,我妈的手伤了,我这就带我妈去看看,不劳大伯母费心了。”

    晓晓说完拉了李妈朝门口走去,人群自动给分了个过道儿,晓晓问了门口一个大娘村里可有卫生所什么的,那大娘也是喜欢晓晓刚才的胆气,热心的带着晓晓去了,边走边说:“这村里哪来的那大医院,有个赤脚医生家里有些药卖的,我带你们去吧,离我家不远的。”

    晓晓道了谢,跟着那女人走了,边伸手扯下了自己羽绒服上的风帽包了自己老妈的手,这大冬天的,白天都冷的不行,伤口可不能冻着感染什么的,这么个偏远的破地方,想要送医院都不方便,等破马车颠到了医院来不来得及都不知道。

    李妈看着晓晓的小脸小耳朵被风吹的通红,也心疼,虽然手疼,脚下也加快了步子,走了不到十分钟到了一家三间大瓦房的人家,这在村里就是极好的房子了,那个大娘拍了门领着两人进去了,院子里一条好粗的铁链子栓着一条大黑狗,屋里迎出个人来,“呀,大婶子怎么过来了。”

    “那,这丫头她娘的手划伤了,来看看有药没有。”

    那女人听了领了三人进了屋子,叫了他男人,那男人过来看看了,“没事,就划坏了,吃点消炎药就好了。”

    晓晓压根没指望这破地方有破伤风针可以打,那大扫帚那么脏,伤口怎么都是要消毒的,跟那个男人要了酒精和酒精棉给李妈的手消了毒,又要了碘酒给伤口上了药,用纱布盖住伤口又用医用胶带粘好,掏出钱来给那个大叔又买了些纱布和碘酒还有消炎药、酒精,那个男人看晓晓倒是一套一套的,两个人穿的也好,长的也不像村里的,也没敢瞎要钱,晓晓道了谢带了李妈出了那家,那大娘也跟着出来了。

    “大娘,谢谢您了,我带我妈妈回去了,她手坏了,怕冻着。”

    “恩,你俩个也别生气,那李老大家挺不是个人的,当年娶了个媳妇就把两个小兄弟给踹出了家门,这些年也没少干这缺德事儿,恶人自有恶人磨,娶个大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我也不怕你们是他家亲戚,我说的话可不昧良心。”

    李妈听了笑了笑,说:“谢大嫂子了,我就是他二弟的媳妇。”

    那大娘听了楞了一下,也笑了,夸李爸有福气,娶个好媳妇,生个懂事知道护着自己娘的好姑娘,笑着去了,指了不远一个草房说是她家,有空让两个人去玩,晓晓和李妈点了头,三人就分开了,晓晓握了李妈伤了的那个手,还拿自己的帽子包着,李妈心疼孩子耳朵冻得通红,晓晓怕自己老妈有伤的手冻着,两个人脚步飞快的回了大伯母家,进了院子还有不多的几个人在看热闹,大伯母和大嫂却已是不在院子里了,看见晓晓娘俩个回来门口的人特意给让了位子,晓晓扶着李妈进了东屋让老妈上了炕上坐着。

    娘两个一时无语,对看一眼长叹口气,看看外面天色,静等李爸回来。

    盛夏落雪

    四卷

    第三十一章 好大一家子

    冬天黑的早,天擦黑的时候李爸一行人就回来了,进了屋子,看屋里的气氛不大好,家里四个人分了三个屋子里呆着,李爸先跟着去了西屋,瞅了两眼就回转了东屋,看看自己媳妇和女儿,把怀里已经睡熟的小宝放到了炕上。

    “这是怎么了,脸上不大乐呵呢……”话还没说完已是看到了自己媳妇手上包着的纱布抢上两步拉了李妈的手来看,“这是怎么弄的,我才出去大半天就这样了?”

    李妈脸上苦笑,说了今天生的事儿,末了加了一句:“还是姑娘好啊,不然你媳妇我还不被人给划花了脸,你大嫂好再给你找一个好的。”

    李爸听了黑了脸,在炕沿坐下了身子,又看了眼李妈的手问:“严重吗,上了什么药,这地方也没个医院、诊所的,可要小心点儿。”

    李妈也抬手看看,“应该没事,就是出了点儿血,已经拿酒精消过毒了,这里想要别的也没有啊,也就是拿了盒青霉素,先吃着吧。”

    李爸听了也叹气,虽然知道这回回来也不大会好过,心里多少也是不舒服的,可是这一天就让人欺到了头上,自己还不在家,要不是女儿胆子大,指不定娘两个受多大的委屈呢。

    “咱再住两晚上,后天早上咱就走,去县里太爷爷的小儿子家住一晚上,上了坟咱们就回三弟家,也就好过了。”

    李妈听了点头,要不也没别的办法,当天晚上大家吃了顿不怎么舒服的晚饭,大伯父倒是挺不好意思的,但是看样子那对婆媳还没吵出个结果来,大家都闷头吃饭。

    当天晚上,晓晓躺在炕上,看里握着手机,在被窝里看着屏幕,村里没有信号,想着给致轩打个电话个短信都不行,除了上客车前接到了一个致轩的电话到现在两人都没有联系过呢,晓晓看着土房用纸糊起来的房顶和墙壁,忽然间有种异时空的感觉,早上恍然睁眼会不会自己就又穿了呢,想着也许致轩就不能和自己一起了,打了个冷颤,又看了眼电话,想着白天生的事儿,心里觉得憋屈,格外的想致轩。好多年了,小的时候受气了还用自己出头,大点儿之后了什么事儿都是致轩给自己铺好了路的,从来不用自己犯愁,如今想来,没有致轩的日子,自己还真就不知道怎么过好了,想着想着眼里又有泪了。

    二天李爸虽然明面上不说什么,但是走亲戚的时候却把一家子人都带上了,真切的体会了一把拖家带口的感觉,一天串了三家,也是为了赶时间,做了明天就走的打算,连中饭带晚饭都是在别人家吃的,直到晚上才回来的,大伯家人自然是看出来李爸不乐意了,也是,自己好心出去拉架反被打了,换谁心里也不好受,大伯的大儿子晚上还拉着她媳妇来给李妈道歉,她媳妇也不是个明白的,不然自己男人在别人手底下混饭吃还能干出这么混蛋的事儿来也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李妈倒是笑笑说没事,李爸的脸上就淡淡的,没哪个男人护不住妻女心里还好受的。

    二天一大早,吃了晚饭就和老叔一起出了门,老叔要直接回家,李爸则是到县里的老爷家去看看。

    “老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体还好,就是眼睛有些花了,小辈儿的倒是还能记得。”老叔边走边把一些事儿和李爸说了,到了最后犹犹豫豫的填了一句:“别把你家大姑娘和小子的婚事应下来,她家那两个媳妇都不咋地,姑娘倒是好的,到底是嫁出去了。那两个儿媳妇的娘家亲戚都是惯会钻营的,别听他们说定亲啥的就抹不开面子。”

    李爸听了愣愣的点头,想着自己家孩子才多点儿大啊,跟老叔说了,老叔很是严肃的看着李爸,“在咱这村儿里,姑娘十七八都结婚了的,十五六的现在少,那上了十五六也是要订婚的了,大丫头今年也十六七了吧,我没记错不是和我家小子差几个月吗,你去了不管人家说什么你都不要应就是了。”

    李爸细想想点了头,自己在外面已经习惯了,觉得莫说是十六七,就是二十多了那也是孩子,哪就能那么快说订婚、结婚的事儿了,忘记自己家乡这边儿是个小山村了,十六七的人都有当娘的了,一般也不会让女娃上学,都是供的男孩子上的学,上到初中毕业就结婚的也是有的,想到这,摸摸自己女儿的头,自己怎么舍得让自己家孩子那么早就去吃那个苦呢。

    一家人到县里先买了些东西才奔着离县城不远的老爷家去了,晓晓听手机响,赶紧拿出来看,竟然有信号,连忙接了电话,致轩那边焦急的声音传过来。

    “可让我打通了,我都打了两天了,怎么就说打不通呢,也不知道你们到了没有,小舅舅说李爸当天晚上给他打过电话,再打也说打不通了。”

    “这边没信号,我这是到县里来了才有信号的,以前亲戚给我家打电话都是要到县里来打的,我没事,昨天晚上还想着要打给你呢,可是那地方连车都没有,都得坐马车牛车才能出得来,上火啊。”

    致轩在那边听了就笑,问了晓晓家里这边可好,生活习惯不,晓晓悄声说不能洗澡很痛苦,想着大伯家的事儿怕说了让他着急,也就没说,又说了以后几日的安排,致轩听了才稍微放心了些,好一顿嘱咐才挂了电话,听的边上的李妈直笑,李爸撇嘴。

    挂了致轩的电话,晓晓又给老舅打了过去,绘声绘色的形容自己前天的英勇表现,听的小舅舅虽然笑应着心里却心疼不已,末了加了句:“再有这样的你都给打出去,打坏了小舅舅给赔钱,没事儿,咱有钱,不能让人给欺负到了。”

    晓晓哈哈笑了下,坏坏的问小舅舅:“舅啊,你那钱现在可全跟了我姓了,哇哈哈,小舅舅是个穷人呢,嘿嘿……”

    小舅舅那边也笑,“恩,钱都给我家晓晓花,小舅舅就当个穷人等晓晓养好了。”

    一边听着的李妈和李爸也乐,雇的那个赶牛车的师傅也笑,当家里人哄孩子罢了,也没当个真,给送到了地方,收了李爸的十块钱乐呵呵的走了。

    晓晓看着眼前的一溜儿大瓦房大院子,自己也不知道这到底应该算几间,按照这边的标准心里琢磨了下,看来老爷家应该也算是这里的富户了,满村头看了看,也没一家能赶上的,看来日子过的不错。

    李爸上前去拍了门,迎出来个中年女人,看样子和大伯母差不多的年纪,问了李爸把大家让了进去,进的是东边的一个门,里边儿炕头上坐着个老人,正抽旱烟,炕沿上一个老太太一脸笑眯眯的看着大家,李爸带大家先冲着老人家鞠躬问了好,那老头想起来李爸来,忙拉了李爸的手在炕沿坐下,一叠声的问李爸这些年在外边可好,然后看了看两个孩子,拉着李爸的手就掉了眼泪,哭自己的老哥命苦,孩子还那么小的一个去了后爷家一个那么小就背井离乡的出去了,这么些年也没见回来,哭的李爸也跟着眼圈泛红了,李妈一边听着心里也不舒服,只有小宝睁着迷蒙的大眼看着大人,招的那个老太太抱了小宝就不撒手了。

    不一会儿屋子里进来了些日呢,刚才的那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另外的一个女人也带着两个小男孩子,年纪小的还在怀里抱着,大的也有十六七了。

    炕上的老人摸了眼泪,说这是自己的两个儿媳妇,刚才接两个人进来的是大媳妇,身边的一个六七岁的是孙子,抱怀里的是他二儿子家的小女儿,边上站着的是她老姑娘,另外一个是她大儿媳妇,边上跟着的两个孩子也是孙子,他们的三个儿媳妇在做饭呢,两个男人也带着儿子去走亲戚去了,晓晓不免乍舌,这么多的人啊,这么多的孩子,这还真是个大家庭啊。

    地上的五个孩子都好奇的看着炕上的晓晓和那个老太太怀里的小宝,特别是那个十六七的,和晓晓差不多大年纪的那个,长的也算清秀,但是衣着、气质自然跟晓晓是没得比的,一脸羡慕加小心的看着晓晓身上的衣服,还不大敢让人看出来,晓晓笑着看她一眼她就红着脸低下了头,让晓晓都不知道如何和人家开始公关交流,真想长叹一声。

    晓晓到老爷家里时已经是过了中午了,看来了亲戚,那刚才接出来的大儿媳妇赶紧让儿媳妇们又给做了饭,让晓晓一家吃了一口,一大家子人在老人的屋里聊到晚上,老人抓了李爸的手就不舍得放开,直到出去串亲戚的儿子们回来了,才让李爸和大家一个一个认了亲,因为还带了几个亲戚过来,也介绍了,那亲戚里头有两个小年轻的,盯了晓晓就移不开眼了。

    盛夏落雪

    四卷

    第三十二章 转眼八年

    在老爷家呆了一晚上,二天一是李爸就带着一家子人辞去了,打算去五爷爷家给老人看看孩子,顺便去给两位老人上坟。

    昨天来的些客人里有个据说是在县里工作的亲戚,这在家乡是很有体面的工作了,也是出去上过学的,所以过了二十多还没定亲,很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那个人的母亲一门打听李家的情况,好像是老爷大儿子媳妇家那边的亲戚,晓晓也就跟着听着,人家问什么也就抿嘴笑一下也不说话,反正装两天假淑女而已,懒得和他们计较。

    一家人去了五爷家,五爷是李爸太爷爷那辈上的排行老大,所以家谱一直在他们家里供着,到了五爷这辈前面四个哥哥战乱里死了,家谱就传到了五爷这里,等五爷走了,应该会给他的长子。

    五爷家里离的不算特别远,在县城西北不到二十里的地方,老爷特意让大儿子套马车送了李爸他们去。

    五爷的两个儿子都是跟李爸干活的,李爸要先回自己哥哥家,所以他们就先回来 了,敲门进去 了,也不用介绍,先带着去看了老人,然后几个平辈的才让小辈的问了好,五爷家两个儿子,两个孙子一个孙女,晓晓感觉自己都不能打入人家内部,想和人家小姑娘说说话人家就知道低头害羞,晓晓也没办法,也边上装淑女,感觉都要累死了。

    总算是熬过了晚饭,大人们一边聊天,小孩子就可以去睡觉了,二伯母把晓晓一家子特意安排在了老两口住的东屋里,因为子里还真来了好几个人,依着二伯母介绍挨个唤了人问好,被五奶奶拉到身边坐着,就听着地上凳子上坐的那几个人一叠声的夸晓晓长的好,夸李爸有福气,口气里隐约打听着姑娘多大了,定亲了没有什么的,虎得炕沿上坐着的李爸一愣一愣的。

    晓晓拿瞄了一圈地上的人,心里不由冷笑,五爷爷家的人打得好算盘,自己两个儿子带着孙子在自己家里谋生路,知道自己家家底厚实,刚才喊人时听着介绍几个亲戚都是极为近的,大多都是两个儿媳妇那边的亲戚,没想到主意竟然打到自己身上来了,看自己老爹脸上汗都下来了,不由坏笑着看自己老爹怎么回答。

    李爸一边儿看自己姑娘,一边小心应对着几个自己都不知道什么亲戚的亲戚,看着姑娘一副大家小姐的架势坐在那里微笑低头、不言不语的,李爸这个怀念她小的时候淘得没边的样子,自己家的孩子什么脾气还不知道吗,那是敢跟着大人动刀动耙子,打不过上嘴咬的,如今亲戚面前给自己长脸按理说自己应该高兴,听着那么多人恭维自己有个好姑娘应该更高兴,可是李爸现,自己高兴不起来。

    在李爸怎么绕都绕不开地上几个人关于自己家孩子是否定亲的话上缠来缠去的时候,忽然想起致轩那个小子来,于是人家再问就把致轩搬了出来。

    “实是定了娃娃亲的,对方家里条件也好,啊对了,二哥,那孩子你还见过的,就是老刘家那个小子,比晓晓大了两岁的孩子,呵呵。”

    说完了就笑,心里得意自己的机智,那边晓晓的二伯听了想了想点头,实在是挑不出人家那孩子哪里不好来,要长相有长相,家里也有钱,不点头也没办法了,二伯母还不大乐意的看了一眼二伯,晓晓更是低了头去偷笑,心里暗想着快结束吧困死了。

    二天起了个大早,二伯带着大儿子陪着李家一家人去了祖坟,给两个老人上了坟,看着李爸跪在坟前痛哭失声,晓晓和李妈眼泪也止不住,只有小宝看着大人虽然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哭,可是也掉了眼泪。

    上了坟大家抹了泪回了五爷家,一时气氛有些不大活络,五奶奶赶紧让儿媳妇张罗饭食,缓了一下午李爸的心情才好点儿了,眼睛也不说总是红了。

    二天一大早李家四口人辞了五爷家又坐车赶着去县里,坐了大客车去了拜泉的老叔家,雪天路不好走,等到了老叔家已经是天黑了。

    老叔家里人口简单,就老叔、老婶和小弟三口人,老叔把上半年挣的钱邮家来,老婶在娘家兄弟帮衬下盖了三间大瓦房,入秋时盖好了,正好住进了新居,对李爸自然心存感谢,热情的迎了李家四口进门。

    晓晓盯着笑嘻嘻的小弟看,当年,小弟把自己订婚的钱都舍出来给自己上学,闹得对方差点儿退亲,这份恩情晓晓觉得怎么也是还不完的。

    “大姐,娘说你是我大姐呢,比我大几个月都上大学了,可厉害了。”

    晓晓过去拉了自己高一头多的小弟,笑着说:“小龙是吧,跟姐姐说说,你还上学不?”

    小龙不好意思的低头,也不说话了,边上老婶说:“他哪肯上那个学啊,初中毕业就不上了,他爸一走我也管不了他,在家还知道帮我忙活点儿地里的活儿,也不乱跑,还算是懂事。”

    晓晓看小龙红了脸,也不问了,拉了他和小宝到小屋子里去,把自己包里特意带给小弟的衣服和小东西拿给小龙看,小龙高兴的不行,晓晓言谈间就隐隐的透出来老叔现在呆的地方如何如何好来,引得小龙羡慕不已。晓晓也是存了心把小龙带出去,跟着老叔干两年怎么也比这农村里强,故意说那些有趣的东西,还让小宝也说,小龙更是心动了。

    当天晚上两家七口人吃了团圆饭,各自睡下了,约好了二天去赶集。

    因为在大伯家出了不愉快,所以走亲戚时故意一天走了三家,多出来一天提早来了老叔叔家,明天就是阴历二十九了,正好赶上镇里有集,老叔就打算带着孩子们去溜达一下,也见识一下乡村里的集市是什么样的。

    二天一早,吃了饭,老叔套上了驴车和李爸带了三个孩子去镇上赶集玩。

    晓晓本打算到了镇上给致轩和小舅舅打电话的,可是到了镇上之后拿出手机一看没信号,不由傻了眼,心里还想得慌,问了老叔,老叔指了不远处一个平房,说邮电局可以打电话,就让小龙带了晓晓去。

    晓晓先给致轩打的,说了近况又抱怨了连个信号都没有,自然不敢提好多人问自己定亲没有的事儿,最后琢磨着让他高兴一下,还是把李爸说自己和他定了娃娃亲的事儿说了,致轩听了也笑,倒是没追问为什么,害得晓晓白担心了一场怎么圆谎。确定了晓晓他们在老叔家过年,还问了详细地址,晓晓笑着说自己跑不了,致轩也笑。

    给小舅舅打电话就没什么担心的了,把这两天的新鲜事儿都说了一通,惹得小舅舅也在那里笑,觉得有人夸晓晓长的好,自己也与有荣焉的感觉。

    等晓晓乐呵呵的挂了电话出去找自己老爹的时候,致轩正摸着下巴想心事,他猴精猴精的一个人怎么会听不出来李爸说自己和晓晓定亲的事儿背后肯定有深意呢,自己又怕问多了晓晓担心,也只能装作没听出来,让晓晓乐呵呵的过年,翻开自己本子看看行程表,觉得抽出五到十天虽然会变得很紧倒也不是不可能的,摸摸鼻子,拿了东西开车去找小舅舅。

    也不知道致轩是怎么拍的小舅舅的马屁,反正磨了两晚上才一脸心事的从小舅舅家里出来,给陈哥打电话安排年后几天的事,望望外面的月朗星稀,想着晓晓口里形容的那个偏远落后的地方,不知道到底能落后到什么程度,去体验一下生活也是不错的,笑着去收拾东西了。

    晓晓一家人在老叔家这两天的日子过得倒是很滋润,老婶是个老实淳朴的农村妇女,二十九赶集后就是大年三十了,老婶不大会说话,就知道给做好吃的,李妈也下厨帮忙,晓晓也跟着打下手,三十一顿饭四个菜,倒是没那么丰盛,然后小孩子们贴对联挂灯笼的也是热闹,老叔家这个村子很小,也就不到三十户人家,所以也说不上多人闹,很多小龙差不多年纪的孩子来找他玩,都被他推说家里姐姐来了不能出去,没到晚上就传的一个村子都知道李家来了富贵亲戚,穿的那个好看,李景龙的那个亲戚家的姐姐长的跟个天仙似的,让李家隔壁邻居来串门时一说晓晓都汗的冒烟了,自己和村里的女孩子是不一样,可是和天仙没的比吧,这话要是让致轩听到了非笑死不可。

    大年夜十二个菜,这在村里讲那是很少见过的,三四代同堂的人家才会这么排场,不然谁花的起啊,这话也是那个串门的大妈说的。因为村子里有数的那么两台电视机,还就李家新买的是彩电,所以老婶晚上的饭六点就吃了,等着一帮人上门来看晚会自己和厨房包饺子,晓晓被屋子里的人看的不自在,也去厨房包饺子了,等到摆上桌子时已经快十二点了,放鞭炮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这是农村过年必有的几样,屋子里就剩些半大小子没走了,晓晓听着电视里敲响的钟声想着又是一年过去了,八年了,整整八年了啊。

    四卷

    第三十三章提亲闹剧

    大年初一初二两天小龙带着小宝掏麻雀、雪地里扣鸟、烤红薯和甜菜,玩的都是小宝这个城市孩子没见识过的,晓晓一边跟着,倒也不会觉得无聊,三个孩子着实疯玩了两天。

    当天晚上,老爸说老爷那边来电话了,说是让去一次,李爸已经答应了明天就去的,然后再去一下两个姑姑家回来带了老叔一起回家。

    初三一早,老叔和李爸一家四口去了老爷家,也算是正月串亲戚 了,特意去买了年礼带上,下午才到的五爷家,刚初三,来走亲戚的人刚送走了,五爷爷拉了李爸和老叔进了他的那个小屋子,三个人呆了一下午才出来,李爸抱了个小箱子眼睛又是红红的,老叔也好不到哪里去,估计是又说起了李爸父母那辈的事儿了。

    只是家里老爷家的两个伯母都不大高兴的看着李爸手里的那个小箱子,晓晓想着可能是不乐意老爷给李爸东西了,可是也不至于那么大的怨气吧?

    回了东屋,李爸摸着那个小箱子和李妈还有晓晓说:“这是爸妈留给我的,上次来人多,老爷就没给我,老爷说当时爹娘觉得我和三儿都太小了,就给了老爷,让等我们大了再给俺们,可是我没等到自己成年就出去干活了,老爷这个悔,这么多年没联系,他也是足足担心了这么些年,也不知道爸妈留给俺些什么,打开看看吧。”

    李爸说着,拿着一个小钥匙打开了有点儿复古的锁头,拧了两下才开,已经是有些锈了,李爸下了锁头,又摸了摸小匣子才打开盖子,见一块布包着些东西放匣子里,李公把那布包拿出来摊开,见里面是两副银镯子,几块大洋一个章再无他物了,李爸拿着那几块大洋掉眼泪,口里说着:“这在当时能换好几幅药呢,能换好几幅药呢,我爸没舍得,我妈后来怎么也舍不得,呜呜……”渐渐的就泣不成声了,李妈和晓晓也一边掉眼泪,小宝也吓哭了,李妈抱住李爸的头像哄小宝似的哄他:“都过去了,啊,都过去了,你看,还有我们娘三儿呢,咱不想了,爹妈在天上看见了心里也不好受……”李妈边说着边自己也掉眼泪。

    晓晓也去抱自己父母,小宝也去扒李妈的胳膊,一家人抱在一起好一顿哭,外面门口老爷和老叔也站在那里抹眼泪,到吃完饭大家的气氛也不怎么活络,饭桌上老爸就和老叔商量着明天再老爷这里住一天,就去看看两个姑姑,老叔眼睛也有些肿,听了点头默不作声的吃饭,老爷也叹气,一家人正听着碗筷声,外面传来小龙边开门边叫人的声音,老叔惊了一下跳下炕来,这么晚了还找来,估计也是家里有事,不然怎么可能这大老远的折腾来,李爷也忙下炕穿鞋出去,晓晓正下地穿鞋呢,抬眼就看门口老叔和小龙带着致轩进来了,揉了揉眼睛,感觉那般的不真实,致轩笑着过来给李爸问她,李爸介绍在座的长辈后又去给长辈问好,才坐晓晓身边拿了后给上的碗筷吃饭,偷偷的摸摸晓晓的手,晓晓抬眼看了看众人,也开始拿碗筷吃饭,听着桌上人对致轩问长问短的,好容易挺到吃完饭收拾好了趁着大人不注意拉了致轩去东屋里。

    “怎么就来了,这么远,你不是初二早上就出门了吧?妈能乐意吗?”

    致轩笑着摸晓晓的脸,又摸她的眼睛,“怎么肿了,谁欺负你了又哭鼻子。”

    晓晓这个气,抓了在自己脸上划拉的手下来握在手里,“快说啊?”

    “放心吧,我今天才来的,到了老叔那里不想你们已经来这里了,小龙又送我过来的”说着用另一只手又去摸晓晓的脸,晓晓瞪眼睛,“哪就那么快了,今天走的,下午就到了?”

    致轩也不理她瞪自己的眼神,就摸着她的眼睛慢悠悠的回到:“坐飞机到齐齐哈尔,再坐客车来就快多了,比你们坐火车又去倒长途客车强多了。”

    晓晓不语,想着也不知道齐齐哈尔机场啥时候建的,当时也没想到飞这里,想着坐飞机也是到哈尔滨,就忘了这茬了。

    “你眼睛怎么又肿了,谁说你了,李爸?”

    晓晓看他又拐弯抹角的引自己话就无奈,拉了他坐在自己身边道:“没,说到了过世的爷爷奶奶,我们哭了一下午,我爸对我哪就那么不好了,倒是你,来了也不打个招呼,看我爸刚才的表情,也是惊讶的不行,你和父母说了吧?”

    致轩点头,还是抓了晓晓的手去摸她的眼睛,弄的晓晓哭笑不得的,两人靠着坐在炕沿聊天,直到晚了分开睡下。

    不想二天早上饭后就有老爷家大伯母和二伯母的娘家人来串门,还有那个娘家侄子的母亲也过来了,竟然是带了媒人来上门的,家里人也都是刚吃过饭,都坐在屋子里闲话聊天呢,那个大伯母的娘家嫂子和媒婆进了门问了好就可哪瞄,看见晓晓两人都乐眯了眼。

    开始家里人还以为是给大伯母的老姑娘来说媒的,家里人到挺乐呵的,不想那媒婆嘴里说的竟然是大伯母的娘家侄子,大家就觉得不对味了,没出五福的亲戚怎么也不可能结亲的,再听媒婆一张巧嘴把大伯母她娘家侄子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反正晓晓迷迷糊糊的就听明白一句话,那就是人家是县里上班吃公粮的人,和谁结亲都是别人高攀了!

    只是不想,最后说的那个高攀的人家姑娘的名字竟然是自己,让晓晓一个列些差点儿载到地上去,被致轩和小龙给抓回了炕沿,眼泪汪汪的看着那媒婆,绝对不是感动的,是给吓着了。这天上有地上无的人物咋就看上自己了呢,可把晓晓吓得不轻。

    那媒婆白活完,整个屋子里的人都静了下来,那大伯母的娘家嫂子还看着一屋子人得意洋洋的,显然以为自己儿子的好出身惊到了屋里的人了,觉得虽然听了小姑子说李爸有钱,但是他肯定还是希望姑娘嫁回老家来的,看她姑娘也十七了,也人家了,在老家这片儿的亲戚里就数自己儿子合适了,不出来这么合适的了,怎么说也是县里的一个官儿不是。

    老爷的脸气得都变色儿了,也是,这大伯母的娘家嫂子也是太不会来事儿了,也不问问,人家姑娘现在正上学呢,一个还上学的孩子跟你扯得什么,竟然不打听清楚了就来说媒,可见也不是个有心眼的,

    大家都没想到,实是那天来串亲戚,看到了个长得好看的一看就是城里姑娘的女孩子,她那个出去上过学县里教育局当个小官的儿子回家就磨着母亲来打听了,大过年的谁有那么多闲时间,打听了自己男人妹子时也就问了人家和长相啥的,对自己妹子那句她家很是有钱都没当回事儿,又听昨天从这里回县里的人说自己小姑子家那亲戚又来了,忙忙的大晚上找了媒婆起个大早就过来了。

    李爸看看那媒婆,忽然间就气的笑了,手里握着碗茶水,眼皮都没抬一下:“俺家孩子还上学呢,谈这个实在是早了点儿。”

    那媒婆也是愣了一下,不想那大伯母的娘家嫂子听了却两眼放光,心里琢磨着这个姑娘自己家儿子准会喜欢,怎么也是出去上过学的,儿子可说了不喜欢村里姑娘的呆气,忙给媒婆使了个眼色。

    “啊,那也稍等等,姑娘总是要嫁人的,先定了亲,上完了学正好嫁到老家来,这边还有人亲人照顾不是,那我们赵家的小子那县里可是都有名的……”

    那媒婆又开始说开了他家那赵大公子的英明神武,说的李爸眉头一跳一跳( 重生小夫妻 http://www.xlawen.org/kan/422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