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红星闪闪 > 重生之红星闪闪 第 4 部分阅读

第 4 部分阅读

    有拉着我挖金矿,拉着刘湘搞攀枝花铁矿,拉着李宗仁搞了好几个工厂,听说那个原珠笔,大量出口美欧,给李宗仁赚了好多钱,还有拉着龙云搞“云烟”、“云南白药”,靠,那一个不是大把赚钱的生意!

    由此,也才搞成咱们桂、黔、云、川四巨头结盟,拜了把子,那时候是啥时候,那是1919年啊,那时候我们都还是小兵头一个哇,最厉害的也不过是个团长而已。

    转眼十几年过去,咱这几个拜把子兄弟,都真正成了巨头,那一个不是一省霸主哇,这最小的拜弟眼光真毒哇!

    这不,大哥龙云、二哥李宗仁现在就来了电报,要我一要防红军,但最主要是防蒋光头,看来是真要防一防蒋光头!

    他奶奶地,老子决定了,无论如何老子的部队全都抱成团、打死不分散,更要紧的是坚决不与红星对抗,遇到红星就让开道路,再朝天放放枪,权当是为红星放鞭炮送行啦!

    对,就这么办,我就紧紧地窝在我的队伍里,妈地,连老婆孩子都喊来,就在队伍里窝着,看你奶奶地蒋光头能奈我何?!

    还有这个什么**,有人说什么共产共妻,那全他妈地放屁!

    看看小拜弟主张的土地革命就知道了,他说什么中国几千年的主要矛盾就是土地严重兼并,他收买一般地主的土地,然后给没有地的穷苦人种,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还真的行的通!

    就在那金矿旁边,许多的地主哭着喊着、心甘情愿地把地卖给他,再把钱投入到金矿开采上,靠,也着实让那几个地主富得流油,那几个地主竟然跟他学会了、那个叫什么“造富一方、再投资”的理论。

    如今这个桂、黔、滇三角地带,真被他搞的比**苏区还红火,也让我有钱有枪,队伍也有好几万人了,比起犹、蒋、侯、车、毛那几个土匪似的军阀,老子的腰杆子要硬实多了。

    。。。。。

    与此同一时刻,云南的龙云,也在注视着地图:

    你说这个小拜弟,为什么就放着好好地日子不过,偏要跟着**呢,而且那时候**不过是个泥腿子的时候,他就预言,**必将统一中国。

    不过**主张的人人都饭吃、人人有工作,这个却是不错的,百姓都有事做,谁还造反呢?

    纵观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若真做到这一步,也是真能成大器的了!

    前几天听说**又复出了,然后红星就加快了西进行军速度,不知道有没有这小子的一份功劳?!

    这小子还给我算过命,说我这个“云南王”坚决不要离开云南,除非他小拜弟相邀,最主要的是不要信蒋介石的那一套,这个问题还真是令我直到现在也没搞明白?不过,我可是牵牵记住了:坚决不离开云南!

    这几年的日子在小拜弟的参谋下,还真的好过,办了这么多的工厂,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小拜弟的股份啦。

    这小子不知道哪来的那多点子:办了烟厂,告诉我还再办个洋火厂,办了洋火厂,还又办了个牙膏厂,别说这牙膏,还就是好,靠,里面稍微加个东西,就多了一个品种,这里面赚钱的道道还真多!

    而这一切竟然还是他的几个徒弟搞出来,这小子自己不知道为什么,经常躲在川东秦岭山里也不知道搞什么飞机?

    特别是他和王家烈办的那个金矿,明明是从山里挖出来、无用的土,可是他就几下一弄,就弄出来金子来了,看着那直晃人眼的金块,晃得我都眼谗哦。

    那个王家烈也就是用钱砸,愣是把他的黔军砸得象铁桶一样,愣是用钱把许多的其他小股队伍都吸进他的队伍去了。

    这会子,蒋光头令薛岳入黔,靠,明明就是来者不善嘛!

    。。。。。。

    (周未多更一章,本书排名不断向前,谢谢读者朋友们,若是你觉得好,别忘了收藏推荐啊!)

    第015章各路诸侯的反应二

    第015章各路诸侯的反应二

    同一个晚上,远在重庆东部的刘湘也在看地图:

    红星队伍大概是要从我这借道北上喽,红星借道倒不要紧,这四川盆地易攻难守,他们肯定是呆不住的,**也不会那么笨,最可能的就是趁机掠一把就北上陕甘了,我可不能吃亏,让蒋光头得了便宜。 www.

    那个小拜弟前几天派人来跟我说,他本来就是**员,这次红军北上过四川就是借路,另外趁机将我的对手都给收拾一下,让我与大哥龙云一样、好好地坐这个“四川王”,唯一的条件就是以后打日本地时候,川军不能当孬种,还有川东广元一带他说他要了,那个山沟沟山穷水尽之地,你要就要了呗,我也不会多说啥,就算你不跟着红军,就冲你是我的小拜弟,你说你要了,那我也又能说啥子哟!况且你还帮我赚了那多钱,就一个攀枝花就让我大发喽。

    但是你说你这个小拜弟放着好好地日子不过,非要跟着**穷折腾啥劲呢?!靠,你说他在贵州跟着王家烈在一起有多好,吃香的喝辣地、钱也不少,但现在他非要跟着红军混?!

    但是呢,这红星军队也确实了不得,就那几杆枪那每人几颗子弹,愣是打的老二李宗仁直呲牙,而且,这小拜弟说的话也确实实在,**是人类的目前最高的理想,想想人人都能按那什么自己需求分配,若真是能做到这一点,那人类的日子真的是最美好的了,但是小拜弟也说了**只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若是实现也许需要奋斗几百年才能实现,那么现在呢,**至少可以让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工作,就象他自己在滇、桂、黔三角地带搞的土地改革一样,那真的他妈的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的,不说别的,单说这小拜弟这个做法,就能让小拜弟在历史留名让后人都说他好!

    也不知道他搞啥子名堂,这小子就象能迷人一样,至从我第一次见到他开始起,我这脑子里就感觉多了一点东西,就好象有人给硬灌一样,多了一点关于**、**方面的见识,对**的主张也是越来越感觉他们说得对,而且**并不象蒋光头说的什么他妈的共产共妻,这全都是蒋光头他妈的放屁!

    这一次老四哇,你可要当心了,这个蒋光头派他的中央军进贵州就不是好兆头,奶奶地谁不知道他蒋光头打得鬼主意,借着消灭红星军队的机会,趁机消弱我们这些当初不听他话的地方势力,奶奶地!

    。 。。。。

    湘江之战后,粤军、湘军、桂军纷纷向蒋“报捷”,蒋介石也对粤军在延寿之役、桂军在灌阳和新圩之役、湘军在全州、觉山之役的表现表示满意,给予论功行赏。

    薛岳见此,心中妒意旺盛啊,自己的部队从江西到湖南,天天跑路,落伍遍地(据统计,落伍的伤病员有9000余人),疲于奔命,到头来,前后被红星消灭了近一个师的人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如今功劳全被地方军占了,他奶奶地湘、桂军,若不是我们中央军监视压迫他们,他们一仗也不会打呀!

    实际上,对于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围攻不力,蒋介石心里也是明白的,但他也是无可奈何。

    在蒋介石与身边的幕僚闲谈时总说,追堵部队谁也不愿猛追强堵,怕接近红军被红军反击挨打,采取的是“送客式的追击,敲梆式的防堵”。

    红军渡过湘江后,蒋介石最担心的还是中央红军会走萧克的老路与贺龙会师,除电王家烈率黔军在黔东堵截外,一面电何键、李宗仁派兵尾追,一面电薛岳率主力经武冈、芷江入黔以防阻红军会合,并重新将周浑元部归薛岳指挥,加强其实力。

    追剿总司令何键见湘江之战并没有全歼红军的主力,赶忙在新宁、武冈、洞口、城步、绥宁、通道、靖县、会同、芷江和黔阳筑起了四道碉堡线,其中仅在绥宁、靖县、会同、黔阳和城步五县就建有碉堡210座。

    中国工农红军在崎岖的山路上默默地走着,远看就像一条长龙在逶迤前进。

    湘江两岸的战斗早就结束,东岸的敌人大部队正在抓紧时间渡江,西岸的湘军虽然紧追不舍,但也是做做表面文章,根本不与红军发生接触,因为他们也想保住自己已经大伤了的元气。

    **、王家祥、洛甫等走在队伍的后面,情绪却不是很好,默默地走着。

    “老毛,你说这仗是怎么打的,损失了整整一万多呀,一万多宝贵的红军指战员呀!”王家祥神情激动地说道。

    “更主要的是,这一万多人中大部分是主力部队,是我们中央红军的精华啊!”洛甫也是神情激动地叹道。

    **停下脚步,沉重地叹息一声,揺了揺头,神情肃穆:

    他第一次看到伤亡统计时,惊讶得根本无法思考。

    红一军团死亡、失踪人数是XXX多人;

    红三军团死亡、失踪人数是XXX多人;

    红五军团死亡、失踪人数是XXX多人;

    红八军团死亡、失踪为最多,近XXX人;

    少共国际师也伤亡XXX多人;加上九军团和军委纵队死亡、失踪的人数,湘江一役,中央红军足足丢了一万五千多人,幸存下来的不足六万人。

    惊讶过后,**悖然大怒,一脚踢翻桌子,并把桌子上的东西统统摔烂的。周围的同志们第一次见到他这么悖然大怒,这么失态,就像要吃人一样这么可怕。

    都是三位数的损失,这都是他一手辛辛苦苦创立、带大的心血啊!就这样被人挥霍了,能不愤怒吗?

    差一点就全军覆没,如果不是陈天柱,如果不是陈天柱几乎“以兵变的形式”剥夺了李德、博古的指挥权,如果陈天柱不请出李大钊——这位有着双重身份的革命前辈出来——可能也不会如此顺利就剥夺了李德、博古的指挥权。

    也正因为陈天柱的横空出世,中央红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敌人也好不到那里:

    桂军二十四师加独立团折损大半,加上桂七军,损失近万人;

    湘军更惨,四个师损失过半,伤亡一万三千多人,现在已经无力追击红军;

    周浑元部也损失了近万人,合计也有近四万人的损失。

    但总的来说,国民党军队是大获全胜的,只是敌军现在已经被打怕了,再也不敢向湘江边那样紧紧追逼了。

    “唉!”何键长叹一声,捂着脑袋坐到太师椅上,一副精疲力竭的样子,就连侍从副官捧着一杯热茶递给他老半天,他也不闻不理。

    这不奇怪,自从他就任国民党追剿军总司令以来,几乎就没吃过一顿好饭,就没睡过一觉好觉,忙忙碌碌的,劳心劳力的,浑浑噩噩的,大半个月过去了。

    可他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得到,非但没有消灭**的中央部队,自己还折损了一万多精兵。

    何键有点后悔担当这个追剿军总司令了,自己当初怎么会喜欢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头衔呢?自己虽然是名义上的总司令,却指挥不动桂军,更指挥不动薜岳的中央军。否则,桂军和自己的湘军一起合力,共军根本过不了江;如果薜岳的中央军加快推进速度,共军也跑不掉。都怪自己啊,如果自己学白崇禧一般,就不用拿自己的子弟兵去和共军拼命了。

    老蒋让自己当这个追剿总司令,摆明了是让自己去为他拼命啊!

    第016章历史的闪光转折一

    (这两天的收藏数大幅上升,红军高参大受感动,我一定好好地码字,谢谢大家,大家有什么建议请提出来)

    第016章历史的闪光转折一

    就在何键自怨自艾时,我们的蒋委员长正在得意洋洋地筹划着如何让共军再次自投罗网呢。-====-

    冬天已经悄然降临,但坐镇南昌的蒋委员长没有感到丝毫寒意,心情是火一般的温暖。

    围剿朱毛共军这么多年,从没有今年这么顺利的,以前越围剿共军的势力增长得越快,现在不同了,共军不但丢了根据地,人数也是锐减,湘江一役后,朱毛共军估计已经不足三万人(下面部队夸大战果多报数字),消灭他们是迟早的事,机会就在眼前了。

    这还得感谢**的王明和博古那些娃娃们啊,胎毛未退啊!要不是他们把老毛逼下台,让老毛失势,要剿灭他们,还真是很难说。

    湘江战役的“空前胜利”,让老蒋把以前所有的不快一扫而光,他不但重重嘉奖了有功的嫡系中央军,还重重补偿了在这次战役中损失很重的湘军,而且对出工不出力的桂军也给予了奖励,可见老蒋心情之好。

    “辞修,你对朱毛共军的动向有什么看法?”蒋介石一脸轻松地坐在一张古朴舒适的藤椅上,一边喝着精制的庐山云雾茶,一边问陈诚道。

    “是,委座。根据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朱毛共军在湘江被我重创后,急需找一处地方休整,所以亡命地奔逃,最终的动向,极有可能是湘西。”陈诚知道委员长他老人家其实心中早有定论,问他只不过装装样子罢了。

    “哦,有什么根据?”老蒋笑着问。

    “很明显,朱毛共军急需与湘西的贺龙部汇合,以获得喘息时间,重壮其声势,这从他们的行军路线可以推断出来。另外,据报贺龙所部已经倾巢出动,向东突击,显然是为了接应朱毛共军来了。”陈诚侃侃而谈。

    “嗯,不错。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老蒋点头道。

    “委座,学生认为,对共匪贺龙部,我们可以采取牵制的手法,让他们抱有希望与朱毛汇合;我们则在武冈、靖县和黔阳一带布下重兵,静候朱毛共军往口袋里钻,我薜岳部从后面迅速赶上,形成全围,把共军困在资水和沅水之间,彻底歼灭他们。”陈诚胸有成竹地站在军用地图前指划道。

    “辞修呀,你这是个一石二鸟之计,还可以趁机消灭贺龙部共军,不错。”老蒋赞许道。

    “这都是校长教导有方,学生不才,校长过奖了。”陈诚谦虚道。

    “辞修,就按这个方案行动,你和参谋部抓紧时间拟好作战计划,做好部署,早日歼灭共匪。”

    1934年12月2日上午,比真实历史提前了8天,成功翻越老山界的红军,到达了已经被占领了的湖南通道县城。

    通道位于湘西南湘桂黔三省六县交界之地,北倚湘西,东北连湘中,南靠桂粤,西接黔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湖南到广西桂林、柳州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桂湘两省南北经济、文化交往大多通过通道县城进行。通道又是个多民族聚居区,是有名的侗乡,侗族大歌、侗家菜、侗族婚俗是后世民俗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青山绿水、世外桃源般的环境,让后世来这里旅游的人们把通道称为湖南的香格里拉,足见其风景之美。

    通道是被陈天柱率领的国防军独立一旅二营一、二连以伪装成黔军的方式轻易地占领的。

    县城里国防军的战士们已准备好了饭菜酒肉,就等红军主力部队的到来了。

    独立二营营长陶德万则率一个连来到老山界迎接红军主力。

    甫一见面陈天柱即询问道:“敌人方面有什么动静?”

    陈天柱最关心的还是敌人的最新动向,因为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细节走向,他最担心的是历史是否也会被自己这只蝴蝶翅膀扇动而引起新的变化。

    “据国民党的报纸和二Y那边情报部传来的信息,敌中央军正在抓紧时间渡过湘江,继续追剿我军,湘军还冤魂不散地跟在我军后面。另外我还带来了几份报纸,上面通篇大论都是祝捷报道,说是歼灭了我红军数万人,剩余的正向老山界方向逃窜,你看看。”说完脸色阴沉地递过报纸。

    陈天柱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下,这结果他早已经料到,沉重地吁了一口气,轻快地说道:“看来敌人也料到我军的去向是要和二、六军团汇合的。”

    但是陈天柱的心里却在暗叫:阿弥陀佛,还好,还好,历史还和原来一样!

    “城内的情况怎么样?”

    “我们一连二连成功骗袭入城后,收缴了守城敌兵的武器,敌兵包括县政府的人员现在都集中关押,并且我们严格遵守了我军的工商政策,目前城里还和平日一样,商家店铺照常开业、更没有侵扰居民,只是他们对我们有点好奇,嘿嘿!”说到这里陶德万不由的轻声笑了起来。

    红军主力进城了,他们感到十分吃惊,又见到了穿着迷彩衣服的国防军了,并且他们早就准备好了热水、热饭、热菜,最让红军战士们开心的是竟然是大鱼、大肉,管饱管够,以至于许多的士兵都吃撑着了。

    **、周副主席等中央领导在独立一营的战士们的护卫下,进了城来。

    走着、走着,**停下了脚步,他看见了路边许多红军端着饭碗吃饭,他们的饭碗里有许多的大块的肉,而给他们打饭、打菜的竟然是老百姓。

    陶德万见了立刻立正报告:“报告**,这些百姓是我们高价雇来的,说好雇佣五天、五天给一块大洋!”

    “哦,”**恍然大悟,笑着对陈天柱道:“我到是忘记了你这个大财主呢!这就好,这就好!”

    “报告**,我们进城后严格执行了我军的工商政策,现在城里居民生活一切照常,店铺里的日常用品几乎都被我们买空了。”

    “我军的工商政策?小同志你到是说说是怎样的哇?”

    “报告**,我军的工商政策是鼓励工商,保护工商,公买公卖,取消滥捐杂税。”

    “小同志说得很好嘛,我说天柱同志,你带领的这支部队很有觉悟嘛,又能打仗、还懂政策,很好!”**听了高兴的点头称赞道。

    。。。。。。

    “通道会议”顾名思义是在通道召开的会议,但是千万别理解错了:作出转兵贵州决定的“通道会议”旧址,并不是现在的通道县城,而在县城西北42公里的县溪镇。

    从宋朝的崇宁元年(1102年)建县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1958年,县溪镇一直是通道县治所在地,会议就在当年的通道县城,今日县溪镇的“恭城书院”召开。

    --

    (这两天的收藏数大幅上升,红军高参大受感动,我一定好好地码字,谢谢大家,大家有什么建议请提出来)

    第017章历史的闪光转折二

    第017章历史的闪光转折二

    第1688号平行空间公元历1934年12月2日晚,湖南通道县溪镇的恭城书院。-====-

    **的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有了不少烟头,看来他们已经谈了不少时间了。

    周恩来抬头扬眉道:“陈天柱很象个半仙嘛,他竟然能推测出我们会进入通道。”

    **从深思中醒转,赞同地说道:“是哇,陈天柱同志确实是一个很有大局观、很有前瞻眼光的同志。

    记得我刚到井岗山,那时候根据地初创,队伍缺吃少喝、最主要的还是太穷、缺钱嘛,陈天柱就派人送来了金条,雪中送炭哇!

    还有哇,今天我抽的这烟,可能是他那个新来的那个营带来的吧,云烟,据说就是他们自己的烟厂生产的,味道不错。”

    李大钊微笑着道:“哈哈,说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们一得到苏区转移的情报后,他就说了,红军肯定要过湘江,只是红军长征前期损失不会太大,但是过湘江不一样,所以他就带领着他的弟子们急急赶来了。

    本来不让我来的,说我年龄大了,还是我下达命令了,他才让我来,看来我来得还是很正确的!来了后,我一直隐藏在灌县县城里。

    看得出来,他一路上,一直就很犹豫,直到灌县他实在看不下去了,还是我指出了不能再犹豫了!

    再犹豫下去,会损失更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他们都是我们党宝贵的种子啊!因此,才有了灌县那种过激的行为,说来应该是我作主的。”

    “是的,我应该负主要责任的!”周恩来自责道。

    “不,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这是我们整个党的问题。

    我总结了一下,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本质上讲是因为我们党还处于建党初期,还很幼稚,很不成熟。

    而具体情况就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在理论上,一味照抄照搬,教条主义严重,不懂得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二是思想上的问题,忽左忽右,不讲实事求是;

    三是组织上过分依赖共产国际,忘记了独立自主。-====-

    这就造成了斗大字不识几个的向忠发可以当党的总书记;

    一个只有炮兵团长水平的洋顾问——李德,可以凌驾于政治局之上,靠在地图上划线指挥部队行动。

    这些现象违背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严重违背了党的组织原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如果不立即扭转,我们红军将面临全军覆灭的下场,我们的事业将会被个别人的错误所葬送。

    湘江两岸烈士们的鲜血再一次证明,润之的思想是最正确的,是最符合我们红军和中国革命现在的实际的。

    实践证明:红军需要润之,我党需要润之,需要他的带领、去杀出困境,去争取更大的胜利。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李大钊说到这里,看了看二人,**点着头、嘴里咀嚼着“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周恩来面显惭愧、思索着。

    李大钊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说到这里,那么就要涉及到我党的宗旨了,。。。。。,还有新中国的建设问题,。。。。。,党内的民主问题,。。。。。”

    李大钊一口气说了很长一段时间,**、周恩来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地听着,屋里很静,山村更静,只有院内秋虫偶尔地鸣叫。。。。。

    张闻天、王稼祥进门的脚步打破了平静,看见屋内的情况两人默不作声地坐了下来。

    李大钊突然说了一句:“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让陈天柱进入三人团吗?”

    四人齐齐地吃惊地、抬起头看向李大钊,是的,这个问题已经因扰了他们许久了,为什么?

    “你们不知道吧,陈天柱、字‘锦山’,陈锦山,嘿嘿,这个字还是我给他取的呢!”

    **又是吃了一惊,“陈锦山,是第一个翻译‘**宣言’的那个陈锦山?”

    这会轮到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吃惊了。

    “呵呵,这话说起来就长喽,那还是1919年、我还在北京办报呢,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信,信内内容就是**宣言的德文、汉语两种版本。

    接到信后,我又找了一个精通德语的翻译,他仔细看了几天,然后问我,这是谁翻译的,这人的德语水平相当高,嘿嘿,他是佩服不已啊!

    后来,我就回信告诉陈天柱,我给他第一时间刊登出来了,为了他个人的安全起见,结合他的本名‘天柱’,我就给他取了个字‘锦山’,并以陈锦山的名字发表。

    呵呵,那时他还在贵州山沟沟里挖他的金矿呢!”

    听到这里,一屋子人这会子都哈哈地笑了起来,沉重的气氛一扫而光。

    笑了一阵,周恩来道:“是啊,听了李老刚才的一番话,让我感触很深,我们党,。。。。。

    还有,我们对陈天柱同志还是有很深的误会的,他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构想,我在法国时就听他谈过,当时我认为他很右倾,我还批评过他,他也不生气,还笑嘻嘻地给了我几个金条,说作为我们的活动经费。

    现在回头想想,这是最符合中国现在社会特点的。

    后来,我还听邓小平和朱德说过,他们也都受过陈天柱同志的资助,朱德还说他在上海时见到陈独秀要求入党,陈独秀没有答应,就在他生气郁闷时,有人对他说是陈天柱同志派来的、要他去法国、去找周恩来,还给了他一笔钱。

    后来,陈天柱又跑到了瑞士,在那里建了几个大工厂,据说盘尼西林就是首先在那里生产的。

    而且他们也听过陈天柱说的社会主义初级理论,朱德特别是小平同志觉得很有见地。”

    “呵呵,他的事多着呢,以后我慢慢讲给你们听,今天先讲讲他创建的部队为什么叫‘国防军’。

    那时,我也是才到贵州,听他说国防军,我就奇怪,他告诉我,之所以起名叫国防军,意即是正规的国家防卫力量的意思,而蒋介石的军队则是偏师,只有国防军才是中国的主要国防力量,以后,国防军是要打败蒋介石的。

    我当时就很吃惊,陈天柱可谓是对**信念最坚定的同志了,要知道他那时的部队才有一个营啊,还是象民团性质的,主要是看护他的金矿。

    说到金矿,我还笑他财迷,你们猜猜他怎么说?

    他说,他的就是党的,以后他的一切财产都是要交给党的。”

    说到这里李大钊笑眯眯地卖了个关子:“他还真的有许多的财产,包括在瑞士的、美国的、还有澳大利亚的。等到以后我再带你到一个地方去,你们看了后,我保证能让你们惊得嘴巴三天合不拢。”

    “那他现在到底有多少部队啊?都是象这样的部队?”**自从看到了那个独立一营后,就印象深刻。

    “是的,现在有一个独立旅,说是一个旅,其人数远超一个师,实力嘛据我估计至少不输于国民党的一个军。”

    其他人听了,不禁咂舌,乖乖,好强壮的一股力量啊!而这力量还是属于我们红军的!

    。。。。。

    李大钊又拿出了他的招牌动作——捋捋鼻子下面的胡子,继续说道:“再说说我们党的任务,这也是我与陈天柱同志相处了这么多年,不断地谈心、交流,我们一起总结出来的。

    我们的党首先是中国**,大家请注意‘定语’是——中国,那么我们党的任务是什么呢?

    是三个:

    一是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二是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三是不断革新,强国强民。。。。;

    只有不断地强国强民,我们才能不断地得到人民的拥护,。。。。。还有**问题,。。。。。

    还有领导干部任期问题,特别是这个任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不是封建帝王统治,不能搞土皇帝那一套,因此,领导干部也有个任期问题,不能搞终身制和世袭制,。。。。。。”

    这一晚,屋内的灯光久久未熄,看得出来他们谈的很晚、很晚,。。。。。

    ---

    呼唤推荐\收藏(这两天的收藏数大幅上升,红军高参大受感动,我一定好好地码字,谢谢大家,大家有什么建议请提出来)

    第018章历史的闪光转折三

    (这两天的排名上升速度略缓,还请读者朋友多多支持/多多推荐.收藏啊)

    第018章历史的闪光转折三

    第1688号平行空间公元历1934年12月3日,比真实的历史提前了9天,红军长征第一次会议、后世有名的通道会议召开了。~~~~

    中革军委临时决定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与会者有:李大钊、**、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陈天柱、博古和李德。

    会议首先肯定了**在湘江临危受命后,所作出的正确决策,并且经过民主选举,推选**出任党的主席、军事最高领导人,李大钊则被推选为党的荣誉主席,周恩来为党的副主席,陈天柱的职责仍是为最高领导层出谋划策。

    这是陈天柱自己要求的,本来是选举他为党的副主席的,可是他坚辞不受,实际上是他内心深处就不敢与这些领导人们平起平坐,嘿嘿!

    但是会议决定了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这是陈天柱提出的,即应该迅速集中红军主力,与四方面军联手,消灭川军北路部队,实现与四方面军的汇合。

    陈天柱在说这件事时打了一个比喻,五个手指伸开打人不是很痛,而一旦五指收回、形成拳头,那么力道就会很强!

    其实他还有许多话没讲,他的内心最紧迫的就是红军主力应该迅速北上,解决张国涛问题,实现红军全面统一指挥。

    陈天柱的建议得到与会大部分人员的赞成,少部分人员自然是李德与博古了。

    李德、博古认为“我们依靠二军团的根据地,再加上贺龙和肖克的部队,就可以在广阔的区域向敌人进攻,并在湘黔川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创建一大片苏区。”

    **极力说服博古、李德,建议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他说:“应该放弃在长江以南同二军团一起建立苏区的意图,向四川进军,去和四军团会师。”

    李大钊、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等大多数人赞同**、陈天柱的正确主张。

    但李德、博古仍坚持与二、六军团会合原定计划。

    但可惜的是,由于昨晚李大钊说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得到了**、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的深刻认同,

    因此,这次会议最后以六票支持、二票反对的局面,通过了**、陈天柱的建议,对战略大转移的主要方向作出了正确决定。

    同时本次会议也在党内民主方面带了一个好头,从此无论再重大的会议,也是由党内民主投票来决定,而不再是个别人说了算的一言堂,而且这个新风尚就这样一直延续了下去。

    十二月五日,中央红军了攻占黎平,比原来历史提前了十天。

    另外还由于湘军的被打怕了不敢紧逼,再加上敌中央军一时无法跟上来,中央红军得到了难能可贵的休整机会。

    十二月六日,中国**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

    参加者除了李大钊、**、周恩来、陈天柱、张闻天、王稼祥、朱德、李德、博古外,还有陈云、**及**、彭德怀等军团长。

    会议主要讨论了红军的进军路线和军队整编问题。

    在真实历史上的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转变的关键会议,会议上的斗争是异常之激烈。

    但在此时此刻,由于李大钊在灌阳就早早剥夺了李德的指挥权,目前的军事决策权已经切实掌握在**手中,关于进军路线问题的讨论只是走走形式了。

    当朱德把从各方面得来的情报、特别是把陈天柱从一些特殊渠道如“国防军”情报部的情报,摆出来之后,稍有脑筋的人都会想到蒋介石在湘西方向又布置好了一个口袋。

    于是,与会大多数人肯定了**的正确主张,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

    决议指出:“鉴于目前所形成之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

    “政治局认为新的、最终的根据地,应该是陕甘宁地区。我们必须用全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战略决定。”

    确定了新的战略转移方针后,接下来就是重新整编军队的问题。

    “由于在湘江战役后,我军损失严重,有的军团损失过半,有的师、团已经剩下了空架子。为了确保新的战略方针能够得到顺利执行,必须对部队进行改编,我这里有一份改编的大纲,现在发给大家看看,大家有什么提议可以畅所欲言。”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道。

    大家接过大纲一看,不少人就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扫了一眼大纲,没有出声,只是从口袋里摸出一根“云烟”抽了起来。

    军委一、二纵队合并为军委纵队;

    撤消。。。。。并入。。军团。。。。。;

    撤消。。。。。并入。。军团。。。。。;

    会议分岐很大,但是陈天柱站了起来,他说了一段话:“我建议所有编制一个不撤,而且这一路到陕北,我们的队伍只可能比原来更壮大而不可能缩小。

    我们到了陕北后,再进行新整编,而且是完完全全的新编制,比我带来的这一个旅的战斗力更强大的编制。”

    听了陈天柱的话,很多人都感到惊奇,可能吗?

    李大钊与**对视了一眼后,率先举手表示同意。

    其他同志看到这种情况,谁不想咱们红军的队伍能够更加壮大,于是就连李德、博古,也在这个问题上投了赞成票,他们都知道、也看见了、并且实践也证明了陈天柱带来这一个旅的战斗力的强大。

    然后,陈天柱建议要加强政策攻心,特别是被俘的敌军中下层士兵及初级军官,这些人大多数是苦穷人出身,许多人是农民,那么通过教育转化后,完全可以吸收加入到我军中来。

    陈天柱如此一说,众人才醒悟到他所说的编制一个不撤、并且到陕北后还更强大的奥秘,不过更深的奥秘,陈天柱不说,可能也只有李大钊一个人知道喽!

    会议最后,还是在陈天柱的建议下,中央政治局向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发去了一个( 重生之红星闪闪 http://www.xlawen.org/kan/430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