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阅读
《怪屋》
第一章 引子
王梓峰,一个在上海闯荡的北方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万川归大海后的“河漂子”――美其名曰“海漂”。
他在上海漂了四年,已经达到了“四有青年”――有房有车有存款有女人。。。。。。的初级阶段。房子住了好几套,因为是租的。车子又新换了个大马力的,二手的永久牌二八车蹬起来就是带劲。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存款也已经能在市区买上几平米的豪宅了。他有个女朋友叫琳琳,属于原配型,大学时候的同学,今年刚刚完婚。
都说郎才女貌,王梓峰虽没有大才以换大财,可也算是个会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从小教育的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算是传统教育给他留下的最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因为当初琳琳身为基层老党员的爸妈就是看上了他这一点才没有反对他们继续发展。否则他的“四有青年”标准还要无限期延后呢。琳琳长相一般为人善良,但喜欢耍小孩子脾气,属于茫茫人海中普通的一份子类型。他俩可谓是经济男和适用女的完美组合。相恋八年终成眷属,也算的上是比翼双飞的典范了。
王梓峰在一家私企里面做业务主管,虽然管来管去只能管自己一个人,可相对温饱的收入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还是很令他满意的。琳琳在一家外企做财务,工作很轻闲,工资同样轻闲。好在他俩都没有那些“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爱好,“夜上海”的夜生活也仅限于回家看点网上免费下载的电视剧而后倍感幸福的程度。他俩都是那种生活习惯传统、小富即安的类型,所以他们日子过起来还是感觉相当的“适意”滴。
第二章 偶遇
刚过完春节,还在老家的王梓峰就开始盘算起了回上海后的住房问题。由于琳琳的母亲刚做了个手术,需要人照顾,琳琳就辞掉了工作准备年后回娘家住一段时间。以前找房子住要兼顾他们两个人的工作距离,虽然选了折中点,但上下班的距离还是像世界地图上的邻国一样“看起来近,走起来远”。现在的话王梓峰就可以换个离公司进一些的地方住了。再过半个月现在住的房子就到期了,时间正好合适。
年后一上班王梓峰就开始着手找房子的事情。因为老婆不在身边,所有的事情只能靠他一个人张罗了。白天在网上找,下班后到周围的中介去转。合适的一居室房子就像公交车一样,不乘的时候一辆接一辆,可到要乘的时候确苦等不来了。
王梓峰找了一个来星期也没有眉目,这下可着急了。现在住的房子已经讲好到期退掉了,可眼看退房的日期就要到了,住处还没有着落,这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可让王梓峰惊喜的是虽然他没叫天叫地,可一个叫“天地”的中介却给他打来了电话,说有个合适的房子要带他看看。虽然王梓峰怎么也想不起曾经给什么“天地”中介留过电话,可一听说有合适的房子无异于久病之人听说有神医,不管真假先看了再说。
下班之后王梓峰匆匆的在外面吃了点东西就赶到了约会地点,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早就等在了那里。那个男人未语先笑,操着一口奸商口吻的上海普通话夸奖这个房子如何的好,如何的便宜。王梓峰心里清楚,这种“笑面虎”最不靠谱,说的话就像盆景中的松柏--算不得树(数)的。这种人正是他最讨厌的类型。王梓峰不耐烦的说:“先去看看吧,好不好的看了再说。”
笑面虎带着王梓峰三转两转的来到一个老式小区中的一栋五层楼房前说:“到了,就是这儿。”王梓峰环顾了四周后问:“这些房子要有二十来年了吧。”笑面虎马上接话说:“没有、没有,还新着呢。来来来,进屋看看,里面很不错的。”说着就领着王梓峰进了一楼的靠边的一户。显然屋子是新装修过的,但一眼就看出是在过去的老装修基础上翻新了一下。像穿着比基尼的八旬老妪一样让人看着别扭。好在王梓峰对房子的要求是实用为先,寄居的房子品位是可以放在其次的。
房屋是一个呈长条状的一居室,厨房卫生间并列在门口北面,往南一转就是唯一的居室。因为是在一楼,居室南面本是个小院子,也就是所谓的天井。但这个“井”已经被加上盖子改造成了一间小屋。一居室豁然变成了两居室。这充分体现了基层人民“自己来动手,无中能生有。一房变两房,咱比刘谦强”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
王梓峰心里大概有了数,这房子各方面基础配置还是比较全的。综合考虑比之前看到的几个要好的多。他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
王梓峰一边挑剔着房间的毛病一边透漏曾经看过的价格更低、比这里更好的房子的信息。当然,这些房子都是他自己臆想的空中楼阁。讨价还价可是他的强项。虽然年后是租房的高峰期,可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是不容小窥的。大家都有意无意的捂紧了自己的钱包,有便宜的就不买贵的。相对价格较高的一居室房屋也并不像以前那么抢手了。摸清对方八百五的底价后,王梓峰坚决的抛出杀手锏:“八百块,可以的话马上就定。不行就算了。”最终他从笑面虎的眼神中看到了失败者的不甘和无奈。这预示着他的胜利,不仅仅是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更重要的是体会到那种战胜讨厌者的快感。对于王梓峰这样的小人物来说,这无异于沃尔玛完成了对家乐福的收购、苏宁兼并了国美之后的成就感。
商定好基本的事宜并落实到文字上后,王梓峰边用手指转着钥匙边吹着口哨和笑面虎一起走出了房间。就在离别前王梓峰回头看笑面虎最后一眼的时候,借着上海稀罕的月光他竟然看到笑面虎的嘴角有道银光一闪而过。“莫非他在狞笑?这不该是他这个时候该有的表情啊?”王梓峰的心里一颤。随即他又安慰自己说:“或许是看错了吧,不会的,不会的。房子的事情总算落实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松弛的神经让他很快忽略了那闪过的一丝不安,他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即将给他带来惊心动魄经历的地方。
第三章 搬家
随着时间增加的不只是年纪,还有身边的家什。这恐怕只有经常搬家的人才能体会的到。王梓峰就感觉这身边的东西怎么搬一次家就变的多了一次。别看平时好像没怎么添置过家物,可搬家的时候才发现从公司借来搬家的同一辆面包车被塞的一次比一次满。看来如果下次再搬家的话就只能换个更大的车了。
白天搬家的时候王梓峰才发现这个屋子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采光奇差!因为本是就是长条状户型。北边只有卫生间和厨房的两扇窄窗,并且卫生间的窗户还被莫名其妙的完全堵死了。南边因为把天井盖成了房子,原来的居室还被一个打成壁橱的木墙完全遮挡,只剩下了一个连通两个房间的门。这下中间的居室算是和光线“绝缘”了。更让人沮丧的是,唯一可能采光的天井房间竟然只装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老式木窗。最沮丧的是,窗外还有一棵茂盛的大树。最最沮丧的是,上海的树叶是不会在冬天掉光的。。。。。。从此王梓峰落下了个毛病,每次看到采光好的大窗总会不自觉的咽一口吐沫。
王梓峰被气得顿足捶胸而又无可奈何,房租已经交了三个月,东西也搬过来了,不住也得住啊。他只能安慰自己反正白天上班晚上才回来,先凑合吧。他一边收拾屋里的东西一边心里大骂着当初装修房子的房东:“这房东是属耗子的吗?这明摆着就是故意不采光嘛。墙上和房顶上还弄那么多镜子,没有光源镜子能反射什么?这晴天白日的屋子里还要开灯!变态!这里的房间布局真是“多一事(室)不如少一事(室)”啊!”想到传统智慧的结晶竟然和这所破房子不谋而合,王梓峰也被气的无奈的笑了。
王梓峰把柜子里面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理掉,再把自己的东西分类放好。足足大扫除了两天才大致的规整完毕。牢骚归牢骚,日子还是要过的。他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前后的门一关,屋里就像个密封的盒子一样,黑的反倒提高了睡眠质量,也算是个难得的收获了吧。
因为是老式小区,邻居有很多五六十多岁的老人。她们都很健谈,每天的主要活动就是坐在门口聊天。“张家长,李家短,王家的耗子三只眼”,估计这是中国老龄阶层乐此不疲的永久性话题。新搬来的王梓峰当然给他们日久枯燥的谈资添加了新的增味剂。使他们的谈兴像把一整块“浓汤宝”放入一杯白水里一样――浓厚的化不开了。大爷大妈们每次见了王梓峰都要问长问短的攀谈个没完。王梓峰倒是也挺高兴和他们聊上两句,最起码有了他们整天这么好事的看着,小区的治安也会好很多。是应该向这些义务值勤员们致敬的。
随着和这些老邻居们的接触,王梓峰心中慢慢的觉出一点异样。有好几个老人在和他聊天的时候都说到过这么一句话“之前你这间房里住的是一个老太太。。。。。。”然后就没了下文。王梓峰是个凡事想的开,并且他自认百无禁忌的人。但人家不说他也就没有深问下去,万一问出来什么事来不是自己给自己填堵嘛。反正先住三个月,不喜欢的话到期就搬走好了。
就这样,王梓峰独自在这个小屋里面继续的住着,一切都很平静。
第四章 衣架
王梓峰每天一早上班。下班回来随便吃点东西当做晚饭。饭后出门散步一个小时,回来看会电视睡觉。每天规律的生活过的飞快,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琳琳的妈妈身体逐渐康复,琳琳也该回上海和王梓峰会合了。
琳琳在一个周六回到了上海,她看过新租的房子之后也不十分满意。好在她也不是个十分挑剔的人,住上一段也就会适应了。
周日是个大晴天,琳琳一早起来忙完了早饭才喊王梓峰起床。王梓峰享受着久违的饭来张口的日子乐的合不上嘴。他笑着对琳琳说:“家里还是得有个女人才叫过日子,真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女人也白忙啊。先别找工作了,在家专攻水、火之术吧。”琳琳不懂,问他啥叫水、火之术。王梓峰窃笑着说:“就是洗衣、做饭喽。”两人一阵大笑,琳琳骂他依然那么贫嘴。琳琳说:“那我不成了你的煮饭阿婆了嘛。哎,对了。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来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什么了?不是梦到彩票中奖号码了吧。”王梓峰边吃饭边打趣道。琳琳却一本正经的说:“我哪有那么财迷啊。是个奇怪的梦。我梦到一个老太太在咱屋子里走来走去的,不知道在找着什么。她穿着大红毛衣,绿色的裤子。就像个地主婆似的。”听到这王梓峰觉得浑身一冷,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心想:“不是吧,琳琳才来一天,还没和邻居们聊过天。怎么会梦到。。。。。。”琳琳看王梓峰在那发愣,就问:“怎么了?我还以为你要笑我想当地主婆想疯了呢。”王梓峰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说:“哈哈,是啊是啊。你啊,可不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嘛。我看啊,你是见了门口坐的那群老头老太太才做这个梦的。”琳琳笑了笑说:“别愣着了,快吃吧。吃完饭我要彻底收拾下屋子,看看让你住的,哪像个过日子的地方啊。”王梓峰赶忙答应,心想:“可能是我多心了吧,琳琳胆小,可不能乱吓唬她。我自己心里有个数就得了。”
自从王梓峰搬过来以后一直也没像样的收拾过屋子,这下琳琳来了,不得不忙前忙后的帮着这个多少有点洁癖的老婆整顿家务。屋里打扫一清,把该晒的被子也都搭到楼外的绳子上。屋里的天井房整理好当做储藏室,衣服物品都放到里面的柜子里。仅有的那个小窗户两边墙上钉上钉子,拉了一条绳子,可以临时晾个衣服什么的。整整一天的时间,两个人总算把里外整理的像个家了。
王梓峰周一上班突然接到通知,要去广州处理点事情,第二天就要走。回家后王梓峰把出差的安排告诉了琳琳,虽然刚刚小别重逢有些不舍,好在这次出差时间不会太长,四五天就能回来,琳琳也没有太难过。王梓峰边安慰琳琳边嘱咐他说:“在家无聊就到周围的商场去逛逛,邻居这些老人也都很热情的,和大家都熟些了还有个聊天的伴儿。”琳琳一一答应,让王梓峰不用担心。饭后琳琳把王梓峰出差要带的应用之物收拾好,两个人一起在外面散步去的时候还不忘互相叮嘱对方要多小心。
王梓峰身广州可心里总是惦记家里的琳琳,可能是因为琳琳那个梦的原因,总让他心里有些放心不下。好在每天晚上和琳琳通电话的时候琳琳都十分高兴,说每天过的都挺好的,这让王梓峰安心不少。
王梓峰终于乘周六下午的飞机回来了,带着给琳琳买的一包包东西归心似箭的回到了家。两个人兴高采烈自不必说。
就在王梓峰在天井房整理带回来的东西的时候,他无意中看到窗前搭的那根绳子上用黑线系着一个没有头的紫色衣架。王梓峰就像被蜂蛰了一下似的浑身一颤,呆呆的愣到了那。王梓峰记得这个衣架。这是个挂钩断了的衣架,原来是用一团黑线系在衣橱上面的横杆上的。王梓峰刚搬进来收拾东西的时候看着它别扭,就用剪刀把黑线剪断,连同衣架一起从那个窗户扔了出去。这都过去一个多月了,它怎么会出现在这儿???王梓峰一腔的喜悦都没有了,用微微发抖的声音问刚走过来的琳琳:“这个衣架是哪来的?”琳琳没有发觉王梓峰的变化,仍然俏皮的说:“呵,还问我呢。这不是你系上去的啊?我来的时候就看到了。我还说呢,我老公可真够会过日子的,一个破衣架还舍不得扔,真会废物利用呢。。。。。。”王梓峰没再留意琳琳后面说的是什么,只觉得浑身发凉。这件事里面一定有蹊跷。“莫非这房子真的有什么问题?”这个一直在王梓峰的脑海里隐约存在的想法开始慢慢变的清晰了。
第五章 脚步
王梓峰并没有再次丢掉那个衣架,因为他不想引起琳琳的关注。并且他本着“回来之则用之”的精神让它重新上岗挂起了毛巾。事情过后王梓峰并没有惊慌失措。这并不是他胆子有多大,只是他觉得已经发生的事情大惊小怪一下也就罢了,并不值得劳心费力的为之操心。将要发生的未知才会造成真正的恐怖。所以,他每天依旧和琳琳有说有笑,只是凡事会多留心一点。
和“机遇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恰恰相反,你有心寻它它不见,无心寻它自来投。有时“惊喜”还是更眷顾“无心”之人。王梓峰留心了好几天也没见有什么异常,也就慢慢放下心来。
因为住的近了,王梓峰彻底告别了以往不到六点就要起床上班的日子。现在不过七点他是不会起床的。这天他向往常一样磨蹭到七点十五才爬起来洗漱。因为昨晚买好了面包,所以今天琳琳不用早起为他准备早饭。
王梓峰慢悠悠的从厕所出来,走到厨房间的水池准备洗脸刷牙。三月底的天气已经不大冷了,洗脸也不需要用热水。一把把的凉水淋到脸上,使还有三分睡意的王梓峰立刻精神大振。就在王梓峰低头快洗完脸的时候,他听到身后传来了脚步声,声音一直到卫生间才消失。就在脚步声经过他身后的时候他甚至还感到了走路所带动的风。王梓峰心想,准是琳琳起床上厕所了。他抬起头边用毛巾擦脸边走到厕所门口打算和琳琳开个玩笑。可就在他往厕所里看的时候他一下呆住了,厕所里没有人!他先是一愣,而后迅速感到一股凉意在身上游走,最后一起涌向头皮。王梓峰惊醒过来马上转身进屋,琳琳依旧在床上睡着,气息平稳,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王梓峰站在屋里努力的回忆着刚才的事情,他的的确确听到了脚步声,那掠过的一阵风的冰凉感再次让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王梓峰心道:“好家伙,真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还没辙啊。是我精神太敏感了还是神经太过敏了啊?”王梓峰继续纳闷兼郁闷着。
时间可不会陪着王梓峰回忆或发呆,它没这个义务,他也没这个能力。早上耽误的时间不短了,王梓峰只能靠狂蹬他的“大二八”缩短上班路上的时间来弥补。
这一天下来王梓峰工做的有些心神不宁。直到回到家后看到琳琳依旧笑着说长道短才松了一口气。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照例还是不能和琳琳说的。虽然王梓峰没有“长舌妇”般秘密不隔夜的习惯,但想这种事烂到肚子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王梓峰是个想得开的人,懂得“人是尘世一粒沙,时间把它来摩擦。量你藏有千万事,一星半点不留下。”的道理。想着就让它随着时间慢慢淡忘吧。
可生活好像故意的要和王梓峰继续玩笑下去来加深他的印象,没过几天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
第六章 水流
所谓“春寒料峭不轻松,乍暖还寒赛隆冬”,“春捂秋冻”的道理在上海有时也是适用的。眼看就要“春分”了,刚有点暖意的天气没让王梓峰高兴几天就被接连的阴雨所代替。温度计的度数就像被主力诱多后的股价一样直线下跌。
王梓峰在降温中冷并快乐着。因为那些迫不及待“低胸丝袜满街跑”的美女们早就让还是“毛衣毛裤加棉袄”的王梓峰自惭形秽,看着就替她们颤抖。现在颤抖终于物归原主,不用王梓峰来代替了。
这天周末,琳琳打算给王梓峰改善一下伙食――做顿大盘鸡。自从琳琳看《天天饮食》学了这道菜后就一直技痒难耐的想理论联系实际一把。正好这两天降温,也算是给王梓峰补补身体了。
吃过早饭,琳琳收拾好房间后就去菜市场采购食材。王梓峰独自一个人在家无事,边看电视边想:“还是趁这个时间先洗个澡吧。然后把换下来的衣服洗一下,自己一个大男人,也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帮老婆干吧。”说做就做,王梓峰收拾停当就进了浴室。
说起浴室其实就是在不大的卫生间一角装了个淋浴器,旁边有个隔水拉帘和马桶分隔开来。王梓峰租房的起始标准就是要能洗澡能做饭。热水器是新装的煤气热水器,出水管分别连着卫生间淋浴和厨房水池。这样洗澡、洗菜就都能用到热水了。
王梓峰边惬意的洗着热水澡边盘算着这个周末带着琳琳去哪里玩。他洗着洗着突然感觉水流变小了。用过普通型燃气热水器的人都知道,洗澡的时候如果分支的冷水龙头打开用水的话淋浴水流会马上变小,热水龙头打开水流变小且温度降低。俗话称这个叫抢水。不过因为每家总的进水管都是单独的,所以自家用水会有影响,和别人家是否用水就是没关系的。王梓峰先是一愣,水流变小了,但温度没降。只有屋内另一端的冷水打开了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啊,可这个时候屋内除了自己不可能有别人啊?正想着,水流又恢复了。就这样,水流忽大忽小的间隔反复了几次,王梓峰终于把这个郁闷的澡洗完了。
王梓峰挺好的心情被这件怪事打乱了。他边洗着换下来的衣服边琢磨着刚才的事情。怎么想他也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来说明一切。他最后只好投降,劝慰自己说:“没关系,没关系,权当刚才做游戏。只要水费不增长,你爱咋抢就咋抢。”想着想着,王梓峰也就释然了。
这种“抢水”的情况之后王梓峰也遇到过几次,但因为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谁知道还有什么怪事正在酝酿准备登场呢?
第七章 冲水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谁都不能例外。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让人想不到的是王梓峰和琳琳安逸的小日子被一碗麻辣烫打破了。
又是一个星期日。不用早起的两人自然而然的一觉睡到大天亮。三顿饭改成两顿饭,省事又省钱。早饭中饭折中到十点半开吃,晚饭自然四点钟就吃完了。晚上两人无事,琳琳提议去逛夜市。
对于已婚男人来说,陪老婆逛街绝对是一件即心疼又脚疼的差事。这无关爱情,完全是性别观念的差异。男人永远无法理解女人为什么对着满柜的衣服和鞋子发愁,觉得自己没有衣服、鞋子穿。男人也不能理解女人购物时又挑又试、讨价还价,最后却又不买的企图。
等到王梓峰拎着大包小袋的东西陪着琳琳往回走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路上经过一个小吃摊。因为晚饭吃的比较早,两个人都觉得有些肚饿。于是两人就找位子做了下来。王梓峰点了一份炒面,琳琳选了碗麻辣烫。吃过之后两人就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两个人洗完澡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琳琳突然说肚子疼。因为琳琳的身体平时也比较娇气,王梓峰给琳琳吃了一瓶“保济丸”后也没太在意。可没过多久琳琳头上的汗就下来了,疼痛非但没有减轻反到加重了许多。这一下两人都有些慌了。“该不会是食物中毒吧!”王梓峰头上也见了汗。这时琳琳已经疼的说不出话来。王梓峰一看不能耽搁了,抱着琳琳就跑到了街上。因为住的地方靠近本地的商业中心,十点多钟街上的车还很多。两人打了一辆的士朝着人民医院赶去。
医院不算太远,不到十分钟就到了。王梓峰挂了急诊。大夫检查之后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两个人长这么大都是最多只在医院打过针,一听要手术都有些心慌。王梓峰还算比较沉得住气,安慰琳琳说:“没事、没事,切除阑尾算是个小手术。很简单的,别担心。到了医院听大夫的。做完就不疼了。”琳琳咬着牙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折腾了一夜,总算熬过来了。手术很顺利,琳琳已经没有大碍,但要在医院观察休养一个星期。王梓峰给公司打了个电话,把今年的年假用掉,正好可以在医院照顾琳琳。王梓峰没把琳琳住院的事情告诉两边的老人。一来老人知道了肯定要担心挂念。二来老人要是非要过来,也够老人折腾的。宁愿自己多辛苦一点,还是别让老人费心了。
就这样,两人过起了住院生活。王梓峰整天在病床边照顾琳琳的起居。好在医院的食堂的伙食也不错,医院周边也是商家林立。吃的用的无一不全。晚上医院有出租的躺椅,六块钱一夜。这个时候上海已经入夏,王梓峰戏称这回把家里空调的电钱都省下来了。
王梓峰就这样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停的忙了三天。晚上躺椅睡的不好,再加上白天忙碌心里着急,王梓峰明显瘦了一圈。琳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第四天晚上说什么也不让王梓峰留在医院过夜。琳琳对王梓峰说:“别争了。你也回去修整修整,三天没洗澡了,也刮刮胡子。我现在也可以自己下床慢慢活动,不用担心”。临床的大姐也让王梓峰放心,有什么事情还有她们呢。王梓峰见犟不过琳琳也只好同意。医院早上五点半就开始打扫卫生,所以王梓峰和琳琳说好明早五点半再带着早饭过来。
王梓峰回到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看着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房间还是几天前离开时的混乱样子,加上这几天一直下雨,房间潮湿阴晦,王梓峰心里感觉说不出的落寞凄凉。这几天也实在太累了,王梓峰也顾不上体会伤感,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房间,准备洗个澡早点休息。
王梓峰从卫生间洗完澡出来,走到外面的洗手池刷牙。当他刷完牙转身往屋里走的时候,隔壁的卫生间传来了一声马桶冲水的声音。在这夜深人静、空荡的房间里声音显得特别的尖锐刺耳。“怎么回事!!!”王梓峰愣在当地。他透过卫生间开着的一条门缝望进去。借着外面的灯光他分明看到了马桶里水流的漩涡还在不停的转啊转啊。他的心也一下缩紧了,感觉勇气也随着漩涡被抽走的无影无踪。
这太诡异了!王梓峰三步并作两步的逃进了卧室,随后紧紧的把门关上锁死。当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在床上做了多久。他想去回忆刚才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发生过,但却又不愿想起刚才发生的一切细节。
可能是太疲惫了,恐惧并没有阻挡住困倦的脚步。王梓峰不知不觉的靠在床上睡着了。当王梓峰醒来的时候屋里的灯还亮着,在这个房间里是判断不出天有没有亮的。他看了看表,已经是早上五点了。王梓峰赶紧起来收拾停当,出门买早饭到医院陪琳琳去了。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琳琳恢复的很好。办完了出院手续两个人又回到了这个怪事连连却又不能不回的家。当然,琳琳对于一切都是不知道的。马桶自动冲水的事情也再也没有发生过,但这并不代表着怪事就到此结束了。
第八章 镇宅
发生这些事情之后,王梓峰变得有点忧心忡忡。虽然屡次发生这种怪事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长此以往终究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发生更严重的事情呢?万一叫胆小的琳琳察觉到,那可就不得了了。王梓峰决定先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只能找房子搬家了。
王梓峰对这方面的事情并不在行,想办法又从何想起呢?正赶上公司安排王梓峰到厦门出差,家里的事情也只好先放一放了。
在厦门办事之余,王梓峰顺便到鼓浪屿小岛上逛一逛。和所有的沿海旅游城市一样,岛上也有很多卖工艺品、纪念品的小店。无非就是一些贝壳挂件、摆件,椰壳工艺品,珍珠项链等等。这些在同样生长在海边的王梓峰眼里看来都是些从小就司空见惯的东西。但有一样东西引起了王梓峰的兴趣。那是一个类似于舞狮舞龙表演里面狮子造型的小物件。王梓峰问了老板,老板说这叫“风狮爷”,是当地自古流传下来的吉祥物。王梓峰听了稀奇,马上用手机上网搜索了一下。原来自古闽地沿海多风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季节性台风。这在当时是破坏性比较大的自然灾害了。老百姓迷信崇拜,狮子嘴大可以吞风。慢慢的就形成了“风狮爷”这种造型的图腾。当地人家家都会在风季的时候在屋内悬挂“风狮爷”以保平安。到了后来,“风狮爷”慢慢的也有了辟邪、镇宅的功效,本地人大都会供奉。王梓峰看到这里不由的一阵高兴,俗话说的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管他是否真的有用,买回去挂一挂也算是心理慰籍嘛。想到要成双成对,王梓峰就买了两个挂件。
出店前王梓峰又看到有刻成狮子头模样的小石墩摆件,样子非常可爱,身上还写着“石敢当”三个字。“石敢当”王梓峰是早就听说过的,最著名的当然是“泰山石敢当”。王梓峰在广东新会的乡下也曾看到过村头有立“石敢当”石碑的。看来“石敢当”的威名在国内都是很响亮的。于是王梓峰又大小各买了一对“石敢当”。
回到上海的家里之后,王梓峰马上把“风狮爷”挂在屋里的墙上,把石敢当摆在屋里正中的桌上。琳琳看到之后大呼可爱、漂亮,夸王梓峰会买东西。王梓峰心里得意,想着希望这两大“神物”真能起点装饰以外的作用吧。
不知道是否真的是“风狮爷”和“石敢当”起了作用。随后真的平静了下来,王梓峰很长时间也没有再遇到奇怪的事情。这会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吗?
第九章 烧纸
平淡安逸的生活送走了酷暑,迎来了金秋。王梓峰暗自庆幸自己买回镇宅之宝的决定。这两三个月来日子过的非常安稳,安稳的王梓峰都怀疑之前是否是自己真的遇到了那些怪事。
一天傍晚,尖锐的救护车的鸣叫声打破了小区的宁静。救护车停到王梓峰家单元的门口。邻居们都跑出来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王梓峰开门出来的时候看到住在隔壁的大叔被担架抬上救护车。随着救护车呼啸离开,人群也议论着慢慢散开了。
第二天王梓峰下班回来,刚一进屋琳琳就一副长舌妇的样子跑来告诉他昨晚事情的最新进展。王梓峰隔壁住着一对本地的老夫妇,年龄大概五六十岁。女的早就退休在家,男的还在附近的城管队做城管。昨天男的下班回来还挺好,吃完晚饭后出去遛弯。遛弯回来他就说不舒服,具体哪里不舒服也说不出来,到家没过多久就突然倒下去了。今天据邻居讲他已经排除是突发心脏病或脑淤血这些急重症了,但情况还是很糟糕,还在重症监护病房呢。具体什么毛病还没查出来。
随后的一个月,隔壁的大叔一直也没有回来。听邻居说已经转到一家著名的三甲医院,但最终病因还是也无法确定,症状就是各个器官莫名其妙的出现衰竭症状。医院也没有什么对症的良方,只能住院维持。
但在这期间,王梓峰在家里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到夜里十一二点的时候,王梓峰经常会听到两声很沉重、苍老的咳嗽声,并且能确定这是一个老太太的声音。但究竟是从哪个方向发出来了却听不出来。王梓峰觉得很奇怪。他住在这里已经半年多了,周围的邻居也都熟悉。他住的房子楼上一家是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大爷独居。左边住的是一对租房的年轻人。右边的大叔住院,阿姨夜里都会去医院陪床。三家邻居都排除了,这个声音究竟是谁发出来的呢?并且咳嗽每次出现的时候只有两声,然后就一点动静都没了,这太不正常了!
这一天晚饭后王梓峰和琳琳出去散步,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当他们快要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突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们住的单元门口正中摆放着一个铁桶,隔壁大叔的老婆和女儿、女婿正在不断的往燃烧的铁桶里面扔纸钱和锡纸元宝。王梓峰先醒悟了过来,搂紧琳琳小声对她说:“可能是大叔过世了。。。”。琳琳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
这时住在隔壁单元的大姨悄悄走过来,小声对琳琳说:“等会吧,等他们弄玩了你们再进去。”琳琳拉住大姨,低声的说:“是不是我们隔壁的大叔过世了?”大姨一脸的惊讶:“没有啊?”王梓峰也奇怪道:“人没走家人干什么烧纸钱?都是人过世后才会烧的啊?”大姨说:“这边有一个习俗就是如果人莫名其妙的生病快不行了,可以多烧点纸钱,算是买命钱。或许可以保住性命。”王梓峰和琳琳听了之后默默的点头唏嘘不已。
又等了十多分钟,烧纸的活动终于结束了。大叔的几个家人开始把一应用具都慢慢收拾起来,王梓峰和琳琳小心的走过他们身边时,他们的嘴里还都小声的念叨着什么。
一个多星期之后,王梓峰下班回家的时在单元门口惊奇的看到隔壁的大叔。大叔人已经完全变样了,以前结实魁梧的身材几乎瘦了一半,颤颤巍巍的在老伴的搀扶下在门口散步。王梓峰赶忙走上前去问好,得知大叔病情已经稳定出院了,在家慢慢静养就好了。
王梓峰回家和琳琳说了这件事情。琳琳说:“周围的邻居私下里说都是那晚烧纸的功劳,烧了纸没多久人就好了。”
隔壁的大叔身体慢慢的硬朗起来,但是怎么也恢复不到原来的样子了,也不能去上班了。王梓峰家里半夜的咳嗽声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第十章 带子
王梓峰公司的司机姓吴,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王梓峰每次搬家都是找他帮的忙。
这一天吴师傅找到王梓峰,说他的一个朋友搬新家了,老的房子打算租掉,位置就在离公司不远的地方,房子也很干净,问王梓峰想不想看一下。反正路也不远,王梓峰就随吴师傅过去看看。
房子离公司真的很近,只有六七百米。就像吴师傅说的一样,屋子虽然是老式装修,但的确很整洁干净。尤其是那大大的阳台,温暖的阳光直射进来让王梓峰羡慕的都差点流口水。自己现在住的地方和这里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因为房东也是想找个人看房子,再加上熟人介绍,房租很便宜。王梓峰也没和琳琳商量就交了定金。
后来琳琳看完房子也相当满意,于是就商定好日期准备搬家。
家里的东西是越住越多,两个人整整收拾了一个周末才大致收拾停当。大包小包的东西摆满了整个房间。就等着周一上班,用公司的车子拉过去就好了。
周一王梓峰到公司,突然有急事要和吴师傅去崇明岛。时间紧迫也只好先把搬家的事情放一放了。
琳琳独自在( 怪屋 http://www.xlawen.org/kan/4319/ )
第一章 引子
王梓峰,一个在上海闯荡的北方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万川归大海后的“河漂子”――美其名曰“海漂”。
他在上海漂了四年,已经达到了“四有青年”――有房有车有存款有女人。。。。。。的初级阶段。房子住了好几套,因为是租的。车子又新换了个大马力的,二手的永久牌二八车蹬起来就是带劲。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存款也已经能在市区买上几平米的豪宅了。他有个女朋友叫琳琳,属于原配型,大学时候的同学,今年刚刚完婚。
都说郎才女貌,王梓峰虽没有大才以换大财,可也算是个会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从小教育的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算是传统教育给他留下的最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因为当初琳琳身为基层老党员的爸妈就是看上了他这一点才没有反对他们继续发展。否则他的“四有青年”标准还要无限期延后呢。琳琳长相一般为人善良,但喜欢耍小孩子脾气,属于茫茫人海中普通的一份子类型。他俩可谓是经济男和适用女的完美组合。相恋八年终成眷属,也算的上是比翼双飞的典范了。
王梓峰在一家私企里面做业务主管,虽然管来管去只能管自己一个人,可相对温饱的收入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还是很令他满意的。琳琳在一家外企做财务,工作很轻闲,工资同样轻闲。好在他俩都没有那些“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爱好,“夜上海”的夜生活也仅限于回家看点网上免费下载的电视剧而后倍感幸福的程度。他俩都是那种生活习惯传统、小富即安的类型,所以他们日子过起来还是感觉相当的“适意”滴。
第二章 偶遇
刚过完春节,还在老家的王梓峰就开始盘算起了回上海后的住房问题。由于琳琳的母亲刚做了个手术,需要人照顾,琳琳就辞掉了工作准备年后回娘家住一段时间。以前找房子住要兼顾他们两个人的工作距离,虽然选了折中点,但上下班的距离还是像世界地图上的邻国一样“看起来近,走起来远”。现在的话王梓峰就可以换个离公司进一些的地方住了。再过半个月现在住的房子就到期了,时间正好合适。
年后一上班王梓峰就开始着手找房子的事情。因为老婆不在身边,所有的事情只能靠他一个人张罗了。白天在网上找,下班后到周围的中介去转。合适的一居室房子就像公交车一样,不乘的时候一辆接一辆,可到要乘的时候确苦等不来了。
王梓峰找了一个来星期也没有眉目,这下可着急了。现在住的房子已经讲好到期退掉了,可眼看退房的日期就要到了,住处还没有着落,这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可让王梓峰惊喜的是虽然他没叫天叫地,可一个叫“天地”的中介却给他打来了电话,说有个合适的房子要带他看看。虽然王梓峰怎么也想不起曾经给什么“天地”中介留过电话,可一听说有合适的房子无异于久病之人听说有神医,不管真假先看了再说。
下班之后王梓峰匆匆的在外面吃了点东西就赶到了约会地点,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早就等在了那里。那个男人未语先笑,操着一口奸商口吻的上海普通话夸奖这个房子如何的好,如何的便宜。王梓峰心里清楚,这种“笑面虎”最不靠谱,说的话就像盆景中的松柏--算不得树(数)的。这种人正是他最讨厌的类型。王梓峰不耐烦的说:“先去看看吧,好不好的看了再说。”
笑面虎带着王梓峰三转两转的来到一个老式小区中的一栋五层楼房前说:“到了,就是这儿。”王梓峰环顾了四周后问:“这些房子要有二十来年了吧。”笑面虎马上接话说:“没有、没有,还新着呢。来来来,进屋看看,里面很不错的。”说着就领着王梓峰进了一楼的靠边的一户。显然屋子是新装修过的,但一眼就看出是在过去的老装修基础上翻新了一下。像穿着比基尼的八旬老妪一样让人看着别扭。好在王梓峰对房子的要求是实用为先,寄居的房子品位是可以放在其次的。
房屋是一个呈长条状的一居室,厨房卫生间并列在门口北面,往南一转就是唯一的居室。因为是在一楼,居室南面本是个小院子,也就是所谓的天井。但这个“井”已经被加上盖子改造成了一间小屋。一居室豁然变成了两居室。这充分体现了基层人民“自己来动手,无中能生有。一房变两房,咱比刘谦强”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
王梓峰心里大概有了数,这房子各方面基础配置还是比较全的。综合考虑比之前看到的几个要好的多。他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
王梓峰一边挑剔着房间的毛病一边透漏曾经看过的价格更低、比这里更好的房子的信息。当然,这些房子都是他自己臆想的空中楼阁。讨价还价可是他的强项。虽然年后是租房的高峰期,可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是不容小窥的。大家都有意无意的捂紧了自己的钱包,有便宜的就不买贵的。相对价格较高的一居室房屋也并不像以前那么抢手了。摸清对方八百五的底价后,王梓峰坚决的抛出杀手锏:“八百块,可以的话马上就定。不行就算了。”最终他从笑面虎的眼神中看到了失败者的不甘和无奈。这预示着他的胜利,不仅仅是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更重要的是体会到那种战胜讨厌者的快感。对于王梓峰这样的小人物来说,这无异于沃尔玛完成了对家乐福的收购、苏宁兼并了国美之后的成就感。
商定好基本的事宜并落实到文字上后,王梓峰边用手指转着钥匙边吹着口哨和笑面虎一起走出了房间。就在离别前王梓峰回头看笑面虎最后一眼的时候,借着上海稀罕的月光他竟然看到笑面虎的嘴角有道银光一闪而过。“莫非他在狞笑?这不该是他这个时候该有的表情啊?”王梓峰的心里一颤。随即他又安慰自己说:“或许是看错了吧,不会的,不会的。房子的事情总算落实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松弛的神经让他很快忽略了那闪过的一丝不安,他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即将给他带来惊心动魄经历的地方。
第三章 搬家
随着时间增加的不只是年纪,还有身边的家什。这恐怕只有经常搬家的人才能体会的到。王梓峰就感觉这身边的东西怎么搬一次家就变的多了一次。别看平时好像没怎么添置过家物,可搬家的时候才发现从公司借来搬家的同一辆面包车被塞的一次比一次满。看来如果下次再搬家的话就只能换个更大的车了。
白天搬家的时候王梓峰才发现这个屋子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采光奇差!因为本是就是长条状户型。北边只有卫生间和厨房的两扇窄窗,并且卫生间的窗户还被莫名其妙的完全堵死了。南边因为把天井盖成了房子,原来的居室还被一个打成壁橱的木墙完全遮挡,只剩下了一个连通两个房间的门。这下中间的居室算是和光线“绝缘”了。更让人沮丧的是,唯一可能采光的天井房间竟然只装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老式木窗。最沮丧的是,窗外还有一棵茂盛的大树。最最沮丧的是,上海的树叶是不会在冬天掉光的。。。。。。从此王梓峰落下了个毛病,每次看到采光好的大窗总会不自觉的咽一口吐沫。
王梓峰被气得顿足捶胸而又无可奈何,房租已经交了三个月,东西也搬过来了,不住也得住啊。他只能安慰自己反正白天上班晚上才回来,先凑合吧。他一边收拾屋里的东西一边心里大骂着当初装修房子的房东:“这房东是属耗子的吗?这明摆着就是故意不采光嘛。墙上和房顶上还弄那么多镜子,没有光源镜子能反射什么?这晴天白日的屋子里还要开灯!变态!这里的房间布局真是“多一事(室)不如少一事(室)”啊!”想到传统智慧的结晶竟然和这所破房子不谋而合,王梓峰也被气的无奈的笑了。
王梓峰把柜子里面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理掉,再把自己的东西分类放好。足足大扫除了两天才大致的规整完毕。牢骚归牢骚,日子还是要过的。他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前后的门一关,屋里就像个密封的盒子一样,黑的反倒提高了睡眠质量,也算是个难得的收获了吧。
因为是老式小区,邻居有很多五六十多岁的老人。她们都很健谈,每天的主要活动就是坐在门口聊天。“张家长,李家短,王家的耗子三只眼”,估计这是中国老龄阶层乐此不疲的永久性话题。新搬来的王梓峰当然给他们日久枯燥的谈资添加了新的增味剂。使他们的谈兴像把一整块“浓汤宝”放入一杯白水里一样――浓厚的化不开了。大爷大妈们每次见了王梓峰都要问长问短的攀谈个没完。王梓峰倒是也挺高兴和他们聊上两句,最起码有了他们整天这么好事的看着,小区的治安也会好很多。是应该向这些义务值勤员们致敬的。
随着和这些老邻居们的接触,王梓峰心中慢慢的觉出一点异样。有好几个老人在和他聊天的时候都说到过这么一句话“之前你这间房里住的是一个老太太。。。。。。”然后就没了下文。王梓峰是个凡事想的开,并且他自认百无禁忌的人。但人家不说他也就没有深问下去,万一问出来什么事来不是自己给自己填堵嘛。反正先住三个月,不喜欢的话到期就搬走好了。
就这样,王梓峰独自在这个小屋里面继续的住着,一切都很平静。
第四章 衣架
王梓峰每天一早上班。下班回来随便吃点东西当做晚饭。饭后出门散步一个小时,回来看会电视睡觉。每天规律的生活过的飞快,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琳琳的妈妈身体逐渐康复,琳琳也该回上海和王梓峰会合了。
琳琳在一个周六回到了上海,她看过新租的房子之后也不十分满意。好在她也不是个十分挑剔的人,住上一段也就会适应了。
周日是个大晴天,琳琳一早起来忙完了早饭才喊王梓峰起床。王梓峰享受着久违的饭来张口的日子乐的合不上嘴。他笑着对琳琳说:“家里还是得有个女人才叫过日子,真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女人也白忙啊。先别找工作了,在家专攻水、火之术吧。”琳琳不懂,问他啥叫水、火之术。王梓峰窃笑着说:“就是洗衣、做饭喽。”两人一阵大笑,琳琳骂他依然那么贫嘴。琳琳说:“那我不成了你的煮饭阿婆了嘛。哎,对了。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来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什么了?不是梦到彩票中奖号码了吧。”王梓峰边吃饭边打趣道。琳琳却一本正经的说:“我哪有那么财迷啊。是个奇怪的梦。我梦到一个老太太在咱屋子里走来走去的,不知道在找着什么。她穿着大红毛衣,绿色的裤子。就像个地主婆似的。”听到这王梓峰觉得浑身一冷,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心想:“不是吧,琳琳才来一天,还没和邻居们聊过天。怎么会梦到。。。。。。”琳琳看王梓峰在那发愣,就问:“怎么了?我还以为你要笑我想当地主婆想疯了呢。”王梓峰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说:“哈哈,是啊是啊。你啊,可不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嘛。我看啊,你是见了门口坐的那群老头老太太才做这个梦的。”琳琳笑了笑说:“别愣着了,快吃吧。吃完饭我要彻底收拾下屋子,看看让你住的,哪像个过日子的地方啊。”王梓峰赶忙答应,心想:“可能是我多心了吧,琳琳胆小,可不能乱吓唬她。我自己心里有个数就得了。”
自从王梓峰搬过来以后一直也没像样的收拾过屋子,这下琳琳来了,不得不忙前忙后的帮着这个多少有点洁癖的老婆整顿家务。屋里打扫一清,把该晒的被子也都搭到楼外的绳子上。屋里的天井房整理好当做储藏室,衣服物品都放到里面的柜子里。仅有的那个小窗户两边墙上钉上钉子,拉了一条绳子,可以临时晾个衣服什么的。整整一天的时间,两个人总算把里外整理的像个家了。
王梓峰周一上班突然接到通知,要去广州处理点事情,第二天就要走。回家后王梓峰把出差的安排告诉了琳琳,虽然刚刚小别重逢有些不舍,好在这次出差时间不会太长,四五天就能回来,琳琳也没有太难过。王梓峰边安慰琳琳边嘱咐他说:“在家无聊就到周围的商场去逛逛,邻居这些老人也都很热情的,和大家都熟些了还有个聊天的伴儿。”琳琳一一答应,让王梓峰不用担心。饭后琳琳把王梓峰出差要带的应用之物收拾好,两个人一起在外面散步去的时候还不忘互相叮嘱对方要多小心。
王梓峰身广州可心里总是惦记家里的琳琳,可能是因为琳琳那个梦的原因,总让他心里有些放心不下。好在每天晚上和琳琳通电话的时候琳琳都十分高兴,说每天过的都挺好的,这让王梓峰安心不少。
王梓峰终于乘周六下午的飞机回来了,带着给琳琳买的一包包东西归心似箭的回到了家。两个人兴高采烈自不必说。
就在王梓峰在天井房整理带回来的东西的时候,他无意中看到窗前搭的那根绳子上用黑线系着一个没有头的紫色衣架。王梓峰就像被蜂蛰了一下似的浑身一颤,呆呆的愣到了那。王梓峰记得这个衣架。这是个挂钩断了的衣架,原来是用一团黑线系在衣橱上面的横杆上的。王梓峰刚搬进来收拾东西的时候看着它别扭,就用剪刀把黑线剪断,连同衣架一起从那个窗户扔了出去。这都过去一个多月了,它怎么会出现在这儿???王梓峰一腔的喜悦都没有了,用微微发抖的声音问刚走过来的琳琳:“这个衣架是哪来的?”琳琳没有发觉王梓峰的变化,仍然俏皮的说:“呵,还问我呢。这不是你系上去的啊?我来的时候就看到了。我还说呢,我老公可真够会过日子的,一个破衣架还舍不得扔,真会废物利用呢。。。。。。”王梓峰没再留意琳琳后面说的是什么,只觉得浑身发凉。这件事里面一定有蹊跷。“莫非这房子真的有什么问题?”这个一直在王梓峰的脑海里隐约存在的想法开始慢慢变的清晰了。
第五章 脚步
王梓峰并没有再次丢掉那个衣架,因为他不想引起琳琳的关注。并且他本着“回来之则用之”的精神让它重新上岗挂起了毛巾。事情过后王梓峰并没有惊慌失措。这并不是他胆子有多大,只是他觉得已经发生的事情大惊小怪一下也就罢了,并不值得劳心费力的为之操心。将要发生的未知才会造成真正的恐怖。所以,他每天依旧和琳琳有说有笑,只是凡事会多留心一点。
和“机遇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恰恰相反,你有心寻它它不见,无心寻它自来投。有时“惊喜”还是更眷顾“无心”之人。王梓峰留心了好几天也没见有什么异常,也就慢慢放下心来。
因为住的近了,王梓峰彻底告别了以往不到六点就要起床上班的日子。现在不过七点他是不会起床的。这天他向往常一样磨蹭到七点十五才爬起来洗漱。因为昨晚买好了面包,所以今天琳琳不用早起为他准备早饭。
王梓峰慢悠悠的从厕所出来,走到厨房间的水池准备洗脸刷牙。三月底的天气已经不大冷了,洗脸也不需要用热水。一把把的凉水淋到脸上,使还有三分睡意的王梓峰立刻精神大振。就在王梓峰低头快洗完脸的时候,他听到身后传来了脚步声,声音一直到卫生间才消失。就在脚步声经过他身后的时候他甚至还感到了走路所带动的风。王梓峰心想,准是琳琳起床上厕所了。他抬起头边用毛巾擦脸边走到厕所门口打算和琳琳开个玩笑。可就在他往厕所里看的时候他一下呆住了,厕所里没有人!他先是一愣,而后迅速感到一股凉意在身上游走,最后一起涌向头皮。王梓峰惊醒过来马上转身进屋,琳琳依旧在床上睡着,气息平稳,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王梓峰站在屋里努力的回忆着刚才的事情,他的的确确听到了脚步声,那掠过的一阵风的冰凉感再次让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王梓峰心道:“好家伙,真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还没辙啊。是我精神太敏感了还是神经太过敏了啊?”王梓峰继续纳闷兼郁闷着。
时间可不会陪着王梓峰回忆或发呆,它没这个义务,他也没这个能力。早上耽误的时间不短了,王梓峰只能靠狂蹬他的“大二八”缩短上班路上的时间来弥补。
这一天下来王梓峰工做的有些心神不宁。直到回到家后看到琳琳依旧笑着说长道短才松了一口气。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照例还是不能和琳琳说的。虽然王梓峰没有“长舌妇”般秘密不隔夜的习惯,但想这种事烂到肚子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王梓峰是个想得开的人,懂得“人是尘世一粒沙,时间把它来摩擦。量你藏有千万事,一星半点不留下。”的道理。想着就让它随着时间慢慢淡忘吧。
可生活好像故意的要和王梓峰继续玩笑下去来加深他的印象,没过几天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
第六章 水流
所谓“春寒料峭不轻松,乍暖还寒赛隆冬”,“春捂秋冻”的道理在上海有时也是适用的。眼看就要“春分”了,刚有点暖意的天气没让王梓峰高兴几天就被接连的阴雨所代替。温度计的度数就像被主力诱多后的股价一样直线下跌。
王梓峰在降温中冷并快乐着。因为那些迫不及待“低胸丝袜满街跑”的美女们早就让还是“毛衣毛裤加棉袄”的王梓峰自惭形秽,看着就替她们颤抖。现在颤抖终于物归原主,不用王梓峰来代替了。
这天周末,琳琳打算给王梓峰改善一下伙食――做顿大盘鸡。自从琳琳看《天天饮食》学了这道菜后就一直技痒难耐的想理论联系实际一把。正好这两天降温,也算是给王梓峰补补身体了。
吃过早饭,琳琳收拾好房间后就去菜市场采购食材。王梓峰独自一个人在家无事,边看电视边想:“还是趁这个时间先洗个澡吧。然后把换下来的衣服洗一下,自己一个大男人,也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帮老婆干吧。”说做就做,王梓峰收拾停当就进了浴室。
说起浴室其实就是在不大的卫生间一角装了个淋浴器,旁边有个隔水拉帘和马桶分隔开来。王梓峰租房的起始标准就是要能洗澡能做饭。热水器是新装的煤气热水器,出水管分别连着卫生间淋浴和厨房水池。这样洗澡、洗菜就都能用到热水了。
王梓峰边惬意的洗着热水澡边盘算着这个周末带着琳琳去哪里玩。他洗着洗着突然感觉水流变小了。用过普通型燃气热水器的人都知道,洗澡的时候如果分支的冷水龙头打开用水的话淋浴水流会马上变小,热水龙头打开水流变小且温度降低。俗话称这个叫抢水。不过因为每家总的进水管都是单独的,所以自家用水会有影响,和别人家是否用水就是没关系的。王梓峰先是一愣,水流变小了,但温度没降。只有屋内另一端的冷水打开了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啊,可这个时候屋内除了自己不可能有别人啊?正想着,水流又恢复了。就这样,水流忽大忽小的间隔反复了几次,王梓峰终于把这个郁闷的澡洗完了。
王梓峰挺好的心情被这件怪事打乱了。他边洗着换下来的衣服边琢磨着刚才的事情。怎么想他也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来说明一切。他最后只好投降,劝慰自己说:“没关系,没关系,权当刚才做游戏。只要水费不增长,你爱咋抢就咋抢。”想着想着,王梓峰也就释然了。
这种“抢水”的情况之后王梓峰也遇到过几次,但因为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谁知道还有什么怪事正在酝酿准备登场呢?
第七章 冲水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谁都不能例外。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让人想不到的是王梓峰和琳琳安逸的小日子被一碗麻辣烫打破了。
又是一个星期日。不用早起的两人自然而然的一觉睡到大天亮。三顿饭改成两顿饭,省事又省钱。早饭中饭折中到十点半开吃,晚饭自然四点钟就吃完了。晚上两人无事,琳琳提议去逛夜市。
对于已婚男人来说,陪老婆逛街绝对是一件即心疼又脚疼的差事。这无关爱情,完全是性别观念的差异。男人永远无法理解女人为什么对着满柜的衣服和鞋子发愁,觉得自己没有衣服、鞋子穿。男人也不能理解女人购物时又挑又试、讨价还价,最后却又不买的企图。
等到王梓峰拎着大包小袋的东西陪着琳琳往回走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路上经过一个小吃摊。因为晚饭吃的比较早,两个人都觉得有些肚饿。于是两人就找位子做了下来。王梓峰点了一份炒面,琳琳选了碗麻辣烫。吃过之后两人就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两个人洗完澡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琳琳突然说肚子疼。因为琳琳的身体平时也比较娇气,王梓峰给琳琳吃了一瓶“保济丸”后也没太在意。可没过多久琳琳头上的汗就下来了,疼痛非但没有减轻反到加重了许多。这一下两人都有些慌了。“该不会是食物中毒吧!”王梓峰头上也见了汗。这时琳琳已经疼的说不出话来。王梓峰一看不能耽搁了,抱着琳琳就跑到了街上。因为住的地方靠近本地的商业中心,十点多钟街上的车还很多。两人打了一辆的士朝着人民医院赶去。
医院不算太远,不到十分钟就到了。王梓峰挂了急诊。大夫检查之后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两个人长这么大都是最多只在医院打过针,一听要手术都有些心慌。王梓峰还算比较沉得住气,安慰琳琳说:“没事、没事,切除阑尾算是个小手术。很简单的,别担心。到了医院听大夫的。做完就不疼了。”琳琳咬着牙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折腾了一夜,总算熬过来了。手术很顺利,琳琳已经没有大碍,但要在医院观察休养一个星期。王梓峰给公司打了个电话,把今年的年假用掉,正好可以在医院照顾琳琳。王梓峰没把琳琳住院的事情告诉两边的老人。一来老人知道了肯定要担心挂念。二来老人要是非要过来,也够老人折腾的。宁愿自己多辛苦一点,还是别让老人费心了。
就这样,两人过起了住院生活。王梓峰整天在病床边照顾琳琳的起居。好在医院的食堂的伙食也不错,医院周边也是商家林立。吃的用的无一不全。晚上医院有出租的躺椅,六块钱一夜。这个时候上海已经入夏,王梓峰戏称这回把家里空调的电钱都省下来了。
王梓峰就这样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停的忙了三天。晚上躺椅睡的不好,再加上白天忙碌心里着急,王梓峰明显瘦了一圈。琳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第四天晚上说什么也不让王梓峰留在医院过夜。琳琳对王梓峰说:“别争了。你也回去修整修整,三天没洗澡了,也刮刮胡子。我现在也可以自己下床慢慢活动,不用担心”。临床的大姐也让王梓峰放心,有什么事情还有她们呢。王梓峰见犟不过琳琳也只好同意。医院早上五点半就开始打扫卫生,所以王梓峰和琳琳说好明早五点半再带着早饭过来。
王梓峰回到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看着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房间还是几天前离开时的混乱样子,加上这几天一直下雨,房间潮湿阴晦,王梓峰心里感觉说不出的落寞凄凉。这几天也实在太累了,王梓峰也顾不上体会伤感,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房间,准备洗个澡早点休息。
王梓峰从卫生间洗完澡出来,走到外面的洗手池刷牙。当他刷完牙转身往屋里走的时候,隔壁的卫生间传来了一声马桶冲水的声音。在这夜深人静、空荡的房间里声音显得特别的尖锐刺耳。“怎么回事!!!”王梓峰愣在当地。他透过卫生间开着的一条门缝望进去。借着外面的灯光他分明看到了马桶里水流的漩涡还在不停的转啊转啊。他的心也一下缩紧了,感觉勇气也随着漩涡被抽走的无影无踪。
这太诡异了!王梓峰三步并作两步的逃进了卧室,随后紧紧的把门关上锁死。当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在床上做了多久。他想去回忆刚才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发生过,但却又不愿想起刚才发生的一切细节。
可能是太疲惫了,恐惧并没有阻挡住困倦的脚步。王梓峰不知不觉的靠在床上睡着了。当王梓峰醒来的时候屋里的灯还亮着,在这个房间里是判断不出天有没有亮的。他看了看表,已经是早上五点了。王梓峰赶紧起来收拾停当,出门买早饭到医院陪琳琳去了。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琳琳恢复的很好。办完了出院手续两个人又回到了这个怪事连连却又不能不回的家。当然,琳琳对于一切都是不知道的。马桶自动冲水的事情也再也没有发生过,但这并不代表着怪事就到此结束了。
第八章 镇宅
发生这些事情之后,王梓峰变得有点忧心忡忡。虽然屡次发生这种怪事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长此以往终究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发生更严重的事情呢?万一叫胆小的琳琳察觉到,那可就不得了了。王梓峰决定先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只能找房子搬家了。
王梓峰对这方面的事情并不在行,想办法又从何想起呢?正赶上公司安排王梓峰到厦门出差,家里的事情也只好先放一放了。
在厦门办事之余,王梓峰顺便到鼓浪屿小岛上逛一逛。和所有的沿海旅游城市一样,岛上也有很多卖工艺品、纪念品的小店。无非就是一些贝壳挂件、摆件,椰壳工艺品,珍珠项链等等。这些在同样生长在海边的王梓峰眼里看来都是些从小就司空见惯的东西。但有一样东西引起了王梓峰的兴趣。那是一个类似于舞狮舞龙表演里面狮子造型的小物件。王梓峰问了老板,老板说这叫“风狮爷”,是当地自古流传下来的吉祥物。王梓峰听了稀奇,马上用手机上网搜索了一下。原来自古闽地沿海多风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季节性台风。这在当时是破坏性比较大的自然灾害了。老百姓迷信崇拜,狮子嘴大可以吞风。慢慢的就形成了“风狮爷”这种造型的图腾。当地人家家都会在风季的时候在屋内悬挂“风狮爷”以保平安。到了后来,“风狮爷”慢慢的也有了辟邪、镇宅的功效,本地人大都会供奉。王梓峰看到这里不由的一阵高兴,俗话说的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管他是否真的有用,买回去挂一挂也算是心理慰籍嘛。想到要成双成对,王梓峰就买了两个挂件。
出店前王梓峰又看到有刻成狮子头模样的小石墩摆件,样子非常可爱,身上还写着“石敢当”三个字。“石敢当”王梓峰是早就听说过的,最著名的当然是“泰山石敢当”。王梓峰在广东新会的乡下也曾看到过村头有立“石敢当”石碑的。看来“石敢当”的威名在国内都是很响亮的。于是王梓峰又大小各买了一对“石敢当”。
回到上海的家里之后,王梓峰马上把“风狮爷”挂在屋里的墙上,把石敢当摆在屋里正中的桌上。琳琳看到之后大呼可爱、漂亮,夸王梓峰会买东西。王梓峰心里得意,想着希望这两大“神物”真能起点装饰以外的作用吧。
不知道是否真的是“风狮爷”和“石敢当”起了作用。随后真的平静了下来,王梓峰很长时间也没有再遇到奇怪的事情。这会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吗?
第九章 烧纸
平淡安逸的生活送走了酷暑,迎来了金秋。王梓峰暗自庆幸自己买回镇宅之宝的决定。这两三个月来日子过的非常安稳,安稳的王梓峰都怀疑之前是否是自己真的遇到了那些怪事。
一天傍晚,尖锐的救护车的鸣叫声打破了小区的宁静。救护车停到王梓峰家单元的门口。邻居们都跑出来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王梓峰开门出来的时候看到住在隔壁的大叔被担架抬上救护车。随着救护车呼啸离开,人群也议论着慢慢散开了。
第二天王梓峰下班回来,刚一进屋琳琳就一副长舌妇的样子跑来告诉他昨晚事情的最新进展。王梓峰隔壁住着一对本地的老夫妇,年龄大概五六十岁。女的早就退休在家,男的还在附近的城管队做城管。昨天男的下班回来还挺好,吃完晚饭后出去遛弯。遛弯回来他就说不舒服,具体哪里不舒服也说不出来,到家没过多久就突然倒下去了。今天据邻居讲他已经排除是突发心脏病或脑淤血这些急重症了,但情况还是很糟糕,还在重症监护病房呢。具体什么毛病还没查出来。
随后的一个月,隔壁的大叔一直也没有回来。听邻居说已经转到一家著名的三甲医院,但最终病因还是也无法确定,症状就是各个器官莫名其妙的出现衰竭症状。医院也没有什么对症的良方,只能住院维持。
但在这期间,王梓峰在家里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到夜里十一二点的时候,王梓峰经常会听到两声很沉重、苍老的咳嗽声,并且能确定这是一个老太太的声音。但究竟是从哪个方向发出来了却听不出来。王梓峰觉得很奇怪。他住在这里已经半年多了,周围的邻居也都熟悉。他住的房子楼上一家是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大爷独居。左边住的是一对租房的年轻人。右边的大叔住院,阿姨夜里都会去医院陪床。三家邻居都排除了,这个声音究竟是谁发出来的呢?并且咳嗽每次出现的时候只有两声,然后就一点动静都没了,这太不正常了!
这一天晚饭后王梓峰和琳琳出去散步,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当他们快要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突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们住的单元门口正中摆放着一个铁桶,隔壁大叔的老婆和女儿、女婿正在不断的往燃烧的铁桶里面扔纸钱和锡纸元宝。王梓峰先醒悟了过来,搂紧琳琳小声对她说:“可能是大叔过世了。。。”。琳琳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
这时住在隔壁单元的大姨悄悄走过来,小声对琳琳说:“等会吧,等他们弄玩了你们再进去。”琳琳拉住大姨,低声的说:“是不是我们隔壁的大叔过世了?”大姨一脸的惊讶:“没有啊?”王梓峰也奇怪道:“人没走家人干什么烧纸钱?都是人过世后才会烧的啊?”大姨说:“这边有一个习俗就是如果人莫名其妙的生病快不行了,可以多烧点纸钱,算是买命钱。或许可以保住性命。”王梓峰和琳琳听了之后默默的点头唏嘘不已。
又等了十多分钟,烧纸的活动终于结束了。大叔的几个家人开始把一应用具都慢慢收拾起来,王梓峰和琳琳小心的走过他们身边时,他们的嘴里还都小声的念叨着什么。
一个多星期之后,王梓峰下班回家的时在单元门口惊奇的看到隔壁的大叔。大叔人已经完全变样了,以前结实魁梧的身材几乎瘦了一半,颤颤巍巍的在老伴的搀扶下在门口散步。王梓峰赶忙走上前去问好,得知大叔病情已经稳定出院了,在家慢慢静养就好了。
王梓峰回家和琳琳说了这件事情。琳琳说:“周围的邻居私下里说都是那晚烧纸的功劳,烧了纸没多久人就好了。”
隔壁的大叔身体慢慢的硬朗起来,但是怎么也恢复不到原来的样子了,也不能去上班了。王梓峰家里半夜的咳嗽声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第十章 带子
王梓峰公司的司机姓吴,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王梓峰每次搬家都是找他帮的忙。
这一天吴师傅找到王梓峰,说他的一个朋友搬新家了,老的房子打算租掉,位置就在离公司不远的地方,房子也很干净,问王梓峰想不想看一下。反正路也不远,王梓峰就随吴师傅过去看看。
房子离公司真的很近,只有六七百米。就像吴师傅说的一样,屋子虽然是老式装修,但的确很整洁干净。尤其是那大大的阳台,温暖的阳光直射进来让王梓峰羡慕的都差点流口水。自己现在住的地方和这里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因为房东也是想找个人看房子,再加上熟人介绍,房租很便宜。王梓峰也没和琳琳商量就交了定金。
后来琳琳看完房子也相当满意,于是就商定好日期准备搬家。
家里的东西是越住越多,两个人整整收拾了一个周末才大致收拾停当。大包小包的东西摆满了整个房间。就等着周一上班,用公司的车子拉过去就好了。
周一王梓峰到公司,突然有急事要和吴师傅去崇明岛。时间紧迫也只好先把搬家的事情放一放了。
琳琳独自在( 怪屋 http://www.xlawen.org/kan/4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