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部分阅读
,果然就有人喊人起来吃饭了。
王太医几个不满却也按时起床了。
大家匆忙吃了简单的饭食,然后又坐着马车进了城。
到了病区一看,城中原来的郎中们已经在忙碌了。
苏青青几个人有些汗颜,他们好像有些懒惰了些。
一行人也不敢耽搁,立刻坐下来开始看诊。
“谢谢姑娘,谢谢郎中,我儿子一夜好多了。”昨日的妇人过来见到他们跪地就磕头。
“我再看一下。”苏青青走过去。
年轻人吐血已经止住了,脸上的潮红也退了很多。
在仔细把脉和闻诊过后,苏青青又下了医嘱。
学堂的学子立即接住了单子,然后到后面抓药去了,还有一个拿了吊瓶过来给年轻人挂上了针,接着用镊子抓住药棉蘸了软膏给他涂了药。
一系列动作下来,两个人配合得非常流畅。“看住药瓶,发现药水要结束立刻喊人。”
“哎哎,我看着了。”妇人瞪大眼睛看着药水瓶子。
两个时辰,许多的重症病人都挂上了药瓶,抹上了药膏。
带来的人熬药跟不上,就有百姓主动过去帮忙的。
上百个炉子上冒着热气,连空气中的弥漫着草药的味道。
穿戴防护服的侍卫每隔一个时辰就会进来收集病人的排泄物或者是呕吐的物体,然后到指定地点去处理。接着还有侍卫背着喷壶四处消毒。
总的来说,接受了鼠疫知识培训的家属和病人也知道了,讲究卫生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又有重症病人在逐渐好转,这下子所有的病人也看出了门道。
小姑娘这边的郎中医术要比太医那边好得太多,两边看病的队伍就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王太医?”黄太医看到自己这边寥寥无几的人数和苏青青那边老长的队伍有些难堪。
太医院的太医竟然被几个野郎中比下去了,他们的脸在渭城算是丢尽了。
“我们过去看看,也跟着学学。”渭城的郎中们却没有他们那么多的纠结。
一个个面前没有了病人几个郎中相继到苏青青那边询问去了。
苏青青也不藏私,关键时刻多一份力量还是多一份把握的。
“病人分为寒症和热证,每一个症状当中又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的症状,其中,接着还要分为轻重虚之症,只要对症下药,就能将病人治愈了。”苏青青一边给病人治疗,一边严肃地给大家讲解。
渭城也有名医,只是他们根据药书诊断,对所有的病人都用了同一种汤药,所以治疗的结果并不是很好。
此刻听了苏青青的讲解,简直是如梦初醒。
“刚染上病症和后期的病人也是有所区别的,你们可以先看一下药单。”苏青青忙里偷闲指点他们。
其实无论哪一种病症,基础的药单还是有的,但是要根据病情加减药量,严重的还要加上白虎堂元参等。几个郎中逐一看过方子,又观察了苏青青诊断的过程,顿时大悟。
这就是有经验的好处了。
几个人也不闲着,在这边坐下来帮着照料病人。
有人分忧,工作量也就小了一些。
而渭城几个郎中也上道,虽然对苏家带过来的药水作用不是很清楚,可是他们都很虚心,和胡陈两个太医一样,基本上不懂就问,遇上重症的还会主动请教苏青青。很快的,他们也能判断出什么样的病人需要吊针,什么人需要软膏了。
最后的结果是王太医、黄太医和马太医面前一个病人也没有了。
三个人孤单单地坐在那里,气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知府是个好官,昨天听了苏青青的说辞,今天立刻带着全城的百姓找了干净的地方消毒,然后开始挖井。
因为关系到所有的生命,百姓们也很积极,大家玩着命地挖。
到了下午,就出来好几口井,想一想,也勉强够城里的百姓暂时使用的了。
又想到城里豪绅和富商囤积粮食的事情,他愁眉苦脸回来准备找李元楚商量此事。
可是到了禁区这遍一看,小姑娘那边忙的不可开交,而王太医三个却坐在那儿一点儿事情都没有,闲的都要发霉了。
他心里对几个太医的表现就摇了摇头,反过来对神秘的小姑娘倒是敬佩万分。
“姑娘。”知府走到苏青青面前呼唤一声,还有一丝羞涩。可怜到了现在,他还不知道小姑娘姓什么呢?
“知府大人。”自古清官难寻,苏青青对这位爱民如子的知府大人倒是另眼相看了几分。
“本官带着百姓已经在东西南北各打了四口井,也按照姑娘说的,将药粉派给了专人,准备每天消毒用。”他带着疲倦说。
“大人辛苦了。”苏青青带着敬意说。
“姑娘才是辛苦,本官想请问一下,姑娘可知道王爷到哪儿去呢?”这是他过来的主要目的。
“王爷可能是想办法找粮食去了。”李元楚在各州的庄子并不是以他的而名义办的。
“姑娘可知道具体的位置,本官也有要事和王爷商量。”知府为难地问。
“明天吧,到驿馆中等着。”苏青青想到李元楚的计划,忍不住微笑起来。
可惜她的嘴上带着厚厚的口罩,知府大人根本就没有见到她狡猾的笑容。
“是。”知府倒也没有继续耽误她看诊的时间,带着人又去巡查去了。
王太医几个看着苏青青他们忙碌,自己却坐在那儿,难堪地要死。
百姓本来对他们抱着极大的热忱,可是现在却在苏青青的威逼下丢了面子,要是渭城的事情传到宫中,他们今后也不用混了。
黄太医和马太医更多的是后悔,看到胡陈两个忙的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暗自懊恼站错了队伍。
一天下来,两拨人过得是截然不同的生活。
“幸亏今天王爷没有过来。”回去的马车上,马太医一脸的庆幸。
“你觉得苏青青不会将今天的事情当作笑话讲出去?”王太医白了他一眼,恹恹地说。他也很烦心,只怕回宫以后,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要不,明天我们也示好?”黄太医踌躇了半天才下定了决心。
“我们可是堂堂太医院出来的,你确定要低头给一个野丫头做小?”王太医阴沉着脸看着他,语气中带着愤恨和不屑。
“大人看不出来王爷他?”说到这儿,马太医压低了声音说,生怕别人听见,私下议论皇室的事情可是掉脑袋的大事情。
“以她的出身最多也就是个侧妃。”王太医不以为然地说。
“大人,即使是侧妃,那也是主子。”马太医有些生气,在太医院他的职位也就比王太医低了一点点儿,本来还顾忌着上下级的关系,可是现在看来,要是再随着王太医这样胡闹下去的话,只怕他们在霖王面前也吃不了兜子走。
“别忘记王爷是什么身份。”黄太医压低声音说。
经过马黄两位太医的提醒,王太医终于不再坚持。霖王可是嫡皇子,是皇后唯一的儿子,本身实力又强,后面的支持者有文官也有武官,是最有希望坐上九五之尊位置的候选人。
在这节骨眼上得罪了霖王,是最不明智的选择了。
“为了渭城的百姓,明天我们过去看看。”
听到王太医终于松口,马黄二人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李元楚晚上回来得更晚,回来按照苏青青的要求也洗了澡,换了干净消过毒的衣服才进了驿馆。
“知府没有找到你,我让他明天到驿馆里来找你。”苏青青将知府的事情告诉他。
这时候,厨房里送来了六菜一汤。
大家都坐下来用餐,而太医他们几个则是单独用餐,并没有过来。
“本王到庄子里看过了,两个庄子里都没有发生鼠疫,你的药很管用。”李元楚告诉她自己的行程。
“平时的卫生也很重要。”苏青青无奈地说,凡是她的庄子里,下水道都是很完善的,各家也是非常注意卫生问题。
每年还会派发出消毒的药单,这些在关键时刻都彰显了好处。
“庄子里的粮食足够应胡渭城百姓的口粮,不过,正如你说的,那些奸商的确是为富不仁。我们来之前,知府已经变卖了他自己所有能卖的东西去购买粮食,但是那些东西却装傻,说粮库里都是空的。”李元楚淡淡的声音中压抑着愤怒。
“王爷是知道他们将粮食藏在什么地方呢?”苏青青微笑着问,看李元楚疲倦的神色,估计不仅仅是到了庄子里那么简单吧。
“要是他们敢不出粮食,本王自然会断了他们的活路。”李元楚之所以被成为战神,那是因为他善于作战,而且也够冷酷。
其他几国听到他的大名也是要掂量着一下才能行事的。
一个小小的渭城豪绅竟然和他玩花招,不是找死是什么?
苏青青不关心这些,“预防的药丸每天不要忘记吃。”
“嗯。”还没有成亲了,李元楚当然不会拿自己生命开玩笑。
第三天早上,苏青青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吃饭,知府大人就到了驿馆守着了。
“王爷,下官无能呀,请王爷责罚。”说着,知府大人就跪了下来。
“起来吧,粮食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李元楚淡淡地说。
知府吃惊地看了他一眼,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有说什么事情了,王爷竟然就知道了。霖王的大名果然不是白来的。
他一脸感激的站起来,“谢王爷。”
“知府大人还没有用餐吧?”苏青青笑着问。
在驿馆中,苏青青并没有穿防护服。
知府还是第一次见到她的真容,知道她的年纪小,可是绝对没有想到她的年纪会这么小。看着亭亭玉立的苏青青,知府有些傻了。
“张生。”李元楚看到他直勾勾看着苏青青,心里大怒。
“下官在。”知府吃了一惊,察觉到自己失态了,连忙低下了头答应一声。
“用餐吧。”李元楚想到他也算是个清官,并没有忍心真的处罚他。
“王爷,我一个女孩子在驿馆里也没有个人说话,能不能请知府大人的家眷也过来,这样我也有了说话的人。”苏青青忽然开口说。
李元楚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小丫头是同情这一位清官知府了,据说他家里的夫人、孩子还有老人目前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说实话,消息要不是李元楚得来的,打死苏青青也不会相信还有海瑞一般的清官在。
结合知府瘦骨伶仃的样子,苏青青心底的正义还真的有些泛滥了。
“嗯,进来的时候要验过才行。”李元楚答应一声。
“谢王爷。”知府大喜。
城里的鼠疫肆虐,他也在担心家里人的安危。还为官这么久,攒下的银子也不少。说一点儿不贪也是假的,可是这一场鼠疫让他半点儿也不敢懈怠。
朝廷肯定会派人过来,要是查处自己渎职或者是贪污还不掉脑袋吗?说到底他是比较谨慎。
关键时刻,绅豪们却见死不救,反而大发横财,他这个父母官迫不得已,只好变卖了房子,动了自己的积蓄,为的就是能守到朝廷派人过来。
只是苦了家里的夫人孩子和高堂,好在现在苦尽甘来,自己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呀。
苏青青吃完了饭就到禁区去了。
这一天王太医几个别别扭扭过来询问了一些问题,苏青青也没有精力和他们计较,将自己的理论和方子毫无保留给他们看了。
“唉,井底之蛙呀。”和苏青青交流了过后,马太医一阵感慨。
“难怪王爷愿意相信她。”王太医也服了。
三天下来,城里大规模的清洁打扫运动,以及汤药、米粮的发放,百姓安定下来,重症的鼠疫患者经过治疗,成效也非常好。
得了这边的消息,外围的百姓欢喜地到处敲锣打鼓,每个人的心里对生活又涌起了新的希望。
李元楚这边同样也很精彩。
豪绅们在驿馆的侍卫接了他们的礼物过后,一个个回去后兴高采烈。要是搭上了霖王这个大树,他们的钱途还不是闪亮闪亮的。
听说霖王在松月楼请客,王爷还希望他们带着家眷一起过去。
这些豪绅们就动了脑筋,王爷成年,王府里却一个侍妾也没有,要是看上他们的女儿,那家族还不是飞黄腾达起来。
各家的小姐们听了家主的意思,更是喜上眉梢。霖王不仅地位显贵,就是凭着他无人能及的风姿和才艺,她们也愿意进王府去。
所以这一天,躲在家中多日的夫人、小姐们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将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就是希望霖王能看中了她们。
在鼠疫期间,停业的松月楼又热闹起来了。
门前不时停下豪华的马车,从马车上下来的不是贵公子、老爷,就是打扮的光艳照人的夫人、小姐。
百姓们虽然诧异,却没有人敢上前询问的。
“草民见过霖王爷。”
“民女见过王爷。”
“民妇见过王爷。”
这样的请安声在松月楼当中彼此起伏。
可惜,让小姐们有些失望的是,看不清霖王的本来面目。因为霖王穿戴整齐,他穿的是防护服,连防护镜都带着了。
不过不要紧,小姐们转而又欢喜起来,只要王爷看中了自己,今后还不天天都能看着王爷那张俊脸吗?
对于豪绅们的客套,李元楚一直都是淡淡地答应一声然后就是沉默。
过来的人都听说过霖王性格冷情,就是在朝堂上几乎都很少说话,大家也不敢放肆,老老实实找了位置坐下来。
知府也过来作陪,他不知道李元楚要干什么,心里一直都忐忑不安的。
等名单上的人都到齐了,李元楚让人上了菜。
豪绅们本来还欢天喜地的,可是等看到上来的饭菜过后,一个个就傻眼了。
一盆面条是主食,四碟素菜,这就完了。
“王爷过来匆忙,带来的粮食和银两比较少,而渭城现在是米比黄金还要贵,所以今天这一顿饭就委屈了大家。”路威一板一眼地站出来代言。
“王爷真是爱民如子,非常时期,的确要节俭。”一个豪绅站起来拍马屁说。
“对,王爷时刻将百姓挂在心上,乃是百姓的福气呀。”
“王爷英明。”
“爱民如子呀。”
……
李元楚听到这些奉承的声音,嘴角挂起了嘲讽的笑容。
知府更是恨得牙痒痒,这位家伙,向他们购买一些粮食像要了他们的命似的,现在装什么大尾巴狼。
“王爷为了粮食的事情,简直是寝食难安。再座的都是渭城有头有脸的人,能不能为王爷分忧一些呢?”路威讥讽的声音响起。
喧闹的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知府恍然大悟,霖王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他不禁幸灾乐祸起来,想看看这些奸商们、大户们有什么反应。
“你们不会不愿意为本王分忧吧?”李元楚好听的嗓音响起。
“不,哪里会?”大家条件发射地回答。
“只是渭城封锁好些日子了,我们家里也没有太多的粮食呀。”一个似乎是大家的头头站起来回答。
路威附在李元楚耳朵上似乎说了什么。
李元楚抬起头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虽然霖王带着防护镜,大家看不到他的眼神,可就是这样,所有的人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连你这个商会的会长都没有粮食可出,其他人那就更不会有粮食了对不对?”李元楚似乎很能理解大家。
立刻下面附和的声音多起来了。
“那好,本王也不为难大家。再座的脑子都够好使的,能不能给本王想想办法,将眼前的燃眉之急给解除了。”李元楚慢悠悠地问。
在座的都是老油子,一个个开始装痴卖傻,反正李元楚说什么,他们也不会将粮食拿出来。
“王爷,这些都是收集来的死者衣物,要怎么处理呢?”就在大家“苦思冥想”的时候,路林带着一队侍卫进来,他们还挎着篮子,里面放了很多的破衣服。
“王爷,这些东西怎么能拿进来?”
“王爷?”
“天啦,会传染的。”
“我要回去。”
“爹,我不想死。”
屋子里乱了套,很多跟过来的夫人、小姐都吓得哭起来,缩在里面挤成一堆。
“叫什么叫?”路威一改原来好性子,浑身散发出军人的煞气出来。“王爷和知府都没慌,你们怕什么?”
带着杀气的吆喝声成功地让屋子里再一次安静下来了。
众人看到穿着防护服的霖王、知府和侍卫,一个个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王爷,鼠疫传染的厉害,这些东西还是赶紧烧了吧。”一个豪绅壮着胆子向前请求。
“无碍,反正城里已经没有了粮食,过几天也是等死,早死晚死还不都一样。”路林将篮子放在了凳子上。
凳子四周的人一下惊叫着躲开缩到了角落中。
------题外话------
感谢popo920 投了1票(5热度)
[2014—08—15]xjy921 投了1票(5热度)
xiynit 送了1朵鲜花
第140章 平息(一)
穿着防护服的路林龇牙笑着,反正这些人也看不到他的表情。
“乱嚷嚷什么,没看到王爷在为百姓发愁吗?”他故意表现出凶悍的样子,还拔出了腰刀。
屋子里的人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一个个吓得也不敢说话,胆子小的低声哭着,甚至有的人吓得想尿尿。
“王爷,我们吃好了,草民想告辞回去了。”一个豪绅连忙站起来请示。
“是呀,府里还有事情了。”
“小人也吃好了。”
……
所有的人无比懊恼参加了这一次鸿门宴。
“众位是不愿意为本王分忧吗?”李元亦声音中带着寒意。
“不是,草民没有。”
“草民不敢。”
不走会染病,走又走不掉,大家战战兢兢都不知道怎么办,几个老狐狸都用眼神看着会长,等着他拿主意了。
会长低着头也不敢说话,更多的是不想说话。
他就这么死耗着,看霖王爷能拿他怎么办?
“各位夫人和小姐都是女眷,对百姓生计了解不多,你们先回去吧。至于各位家主和公子,还是留下来帮着本王分忧好了。”李元楚沉静了半天又开口了。
小姐们和夫人对他哪里还有别样的心思,霖王现在简直就是阎王爷的代名词呀。
听到李元楚的话她们一个个都当作了赦令,虽然担心家里男丁的安危,却没有一个愿意留下来和父兄一起同甘共苦的。
看到女眷们争先恐后离去,留下来的人全都惴惴不安坐在团凳子上眼巴巴看着李元楚。
李元楚似乎很疲倦,右手托着右侧的脑袋好像睡着了。
知府大人低着头看不清表情,霖王身边的侍卫全都带着面罩,更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神色。
屋子里开始很安静,慢慢的,有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接着就有人不满了。
他们都是渭城的小霸王,虽然怕李元楚,却仗着这儿是自己的地盘,再说他们也没有犯事,霖王也不能将他们怎么了。
“王爷,草民年纪大了,身体不适,能否让小儿送老朽离开?”会长第一个试试水深水浅。
“放肆,没看到王爷在深思吗?要是你打断了他的思路,你为百姓的饥饱负责吗?”路林大声呵斥。
“草民真的是身体不适,要是将病气传染给王爷,老朽更但当不了这种后果呀。”会长“虚弱”地跪下了。
一干人看着跪下的老狐狸,心里不住哀叹着,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借口呢?
“王爷都还没有开口,就听你一个人在叫唤,简直是藐视王爷,藐视皇室。弟兄们,拖下去先打十大板子长长记性。”路林一挥手,立刻就有侍卫过来准备拖人了。
“王爷饶命,老朽是真的因为身体不适才急着回去,并没有藐视王爷的意思呀。”会长大惊,他再厉害,也不能和皇家对着干。
“连个安静的都没有,真吵。”李元楚慢吞吞他开口。
“王爷。”路林先发制人。“王爷为民整夜未休,这个死老头却在这儿大呼小叫打扰了王爷,属下正准备给他长长记性了。”
“冤枉呀,王爷,草民只是年纪大,身体不适,想让小儿送老朽回去,并没有藐视王爷的意思,请王爷明察。”会长腿一软大声叫冤。
“请王爷看在家父年纪大的份上成全了。”他的两个儿子也不傻,趁机离开才是王道。椅子上篮子里的破衣服简直就是催命符,看着都渗人。
“是这样呀?”李元楚停顿了一下,似乎很困惑。
他的声音犹如甘醇的美酒一样,听起来很悦耳。
这会儿却没有人欣赏。
会长和他的儿子紧张的心都要跳到了嗓子眼,看着上方的李元楚都带着哀求的意味。
“身体不好就回去吧。”李元楚终于开恩了。
会长和他的儿子大喜,父子三人立刻从地上爬起来。会长由两个儿子扶着,“虚弱”地开始往楼下走。
众人羡慕地看着,恨不得自己也是那父子中的一员。有人开始动脑筋,想找出借口也离开回家了。
“啊?”
“爹?”
“啊,救命呀?”
大家听到惊呼的惨叫声以后,一转头就看到走在楼梯上的父子三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全都滚下去了。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收紧了。
“将他们请上来看看实在怎么回事?”李元楚似乎有些不快,“连个路都走不稳还回去干什么?要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情,还不算到本王头上。”
后面的话都带着怒气了,豪绅们都不敢附和,目不转睛盯着楼下看。
路林几个侍卫很得力,很快将会长父子三人像提小鸡似的提了上来。
太惨了,这是所有人看到会长父子三人的第一反应。
他们的脸儿都跌青了,会长只有进的气却没有出的气。他的大儿子跌断了胳膊正冒冷汗,小儿子抱着肚子直不起腰来。
“会长这样子应该请郎中过来,对不对?”李元楚淡淡地询问知府大人。
“是。”说实话,知府有些幸灾乐祸,自己这个知府当得实在是窝囊,只因为会长和在座的这些土豪绅是大家族,他就得处处受他们的牵制。跌得好,再惨一些才好了。
“王爷救命。”会长大叫,这一次是真的痛了,再也不是装的。
“王爷,全城的郎中全在禁区,根本就出不来,会长和贵公子的伤势恐怕有些棘手。”知府不知道李元楚肚子里卖什么葫芦,只好将话说得模棱两可。
“我家里有现成的郎中。”会长大声叫着。
“嗯?”李元楚语气忽然冷起来,“掌嘴十下。”
没等众人明白过来,路林带着人过来拉着会长就给了十下。
知府倒是很快明白了,王爷有令,凡是懂得医术之人必须到禁区去坐诊,或者帮着熬草药。这位会长大人竟然公开反抗王爷的命令,不是故意往枪口上撞吗?
“王爷。”会长家的里的小儿子顾不得自己身上痛,立刻站出来维护自己的老子。
会长这会儿真惨,惨的大家都不忍直视,瞧他都被打得吐了两颗牙。“念在爹的年纪大了,王爷就饶他一回吧。家里的那位也算不得是郎中,是小人的叔叔,也就略懂一些草药的方面的知识,实在不能算是郎中。”
会长和他的大儿子也明白过来了,连忙澄清一下。
“早说不就得了。”路林瞪了他们一眼训斥。
会长几个被他一下,嚣张的气焰也灭了,低着头一个劲称是。
“既然家里有人能治,回去吧。”李元楚很不耐烦地摆摆手。
会长父子三个感恩戴德相互扶持着往楼梯走去。
“啊?”
“救命。”
“哎哟。”
真是见鬼了,会长父子三人走在楼梯上无缘无故又滚下去了。
“烦人。”路林很嫌弃地嘀咕,声音却恰恰足够屋子里的人听到。
很快会长父子三人又回来了。
这一次更惨,惨得估计就是他们的家人都认不出来了。
“我说你们是怎么走路的?”路林气呼呼地吆喝。
会长父子三人正头晕目眩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接二连三跌倒了。刚才好像腿有些发软发麻,然后就倒了。
难道是大白天闹鬼吗?
“王爷,外面有人找张胜明的。”一个侍卫上来禀报。
“王爷,小人就是王胜明。”一个大胖子站起来高兴地嚷嚷。
“让人上来。”李元楚不慌不忙地吩咐。
小厮很快就被带上来了。
“小人参见王爷。”小厮到了楼上见到李云出就跪了下来。“家里的老太太忽然晕倒,二老爷让老爷赶紧回去看看。”
“什么,老夫人晕倒了?”大胖子吃惊地叫起来。“王爷,家母出了事,草民……”
“百姓孝为先。”李元楚麻利地回答,“你回去吧。”
“谢王爷体谅。”张胜明万分得意,家里人果然聪明,连这样的点子都能想出来。
其余的人听了就暗自骂了自己人蠢得像猪一样,也不知道想法子过来搭救自己。
张胜明带着小厮兴高采烈地下楼去了。
“哎呀,我的腰。”没等大家回神,楼梯下就传来惨叫声。
路林飞身下楼将张胖子给拖了上来。
“怎么这么胖?”路林气呼呼地说。
又倒下一个!
这会儿屋子里的人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所有人惊恐地看着李元楚。
满屋再一次沉静下来,还有一些恐慌。
“王爷,这是一家死者的东西,不愿意交出来被属下杀了。”说着,一个穿着防护服的侍卫拎着一床带血的棉被进来,并且扔在了地上。
“啊?”
“天啦?”
惊叫声、恐惧声四起。
人就是这样,在生与死的较量中,总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
“王爷,草民想起来了,庄子里还有十担粮食,愿意捐给王爷分忧。哎,瞧草民这记性。”说着,这个豪绅还恰有其事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哎呀,草民也想起来了,前些天刚收了租子,也有十担粮食。”
……
有一就有二,绝大部分人在最后都“想”起来了,有胆子小一些的人,还愿意多捐了粮食和银两,甚至还加上衣服的。
李元楚的反应一直都是淡淡的,倒是知府在路林的示意下表了态,“各位都是渭城的功臣,等鼠疫过后,百姓必将你们写到功德簿上。各位就是入了地方志也是绰绰有余了。”
地方志是专门记录地方上有德行人事迹的书卷,并且永传给后人。
有人听了开始得意起来,十担粮食换了一个功德,算来也没有亏。
别以为空口套白狼,李元楚就会放了他们。
直到各府的管家带着人送来了粮食、银两,他们才被府里的人领了回去。
留在最后的是商会会长父子,看到别人都捐了,他们张张嘴,也捐了十担出去。
有了粮食,李元楚当然也好心将他们给“放”回去了。
没费一兵一卒,李元楚就得了一大堆的粮食。
这些粮食来之不易,全都进了知府的仓库,并且派了重兵防守。
苏青青忙碌了一天,基本上也和太医们相处愉快,到了晚上,重病的的人病情也基本稳定下来了。
她带着自己的人又回到了驿馆处。
“累了吧?”刚进了屋子里,就发现桌子上已经摆了饭菜,热气腾腾,李元楚拿着账本坐在桌子边上,就等着他们回来了。
“王爷心情很好?”苏青青看着他问。
“嗯。”李元楚也不瞒她,“收了六百多担粮食和五千两银子。”
“有些少。”苏青青嫌弃地说。
就这点儿粮食还不够百姓塞牙缝的了。
“小姐。”正说着,被分配在村里为百姓看病的人也回来了。
“乡下的疫情怎么样?”苏青青很关心,外面村子很多。她们只能选择疫情最严重的村子先看。
“略有好转。”回来的八个人回答。
半夏是他们的头,又详细地将病情和她说了一下。
苏青青了解到村民们还比较配合,还组织起来到田里灭鼠,村子只有有人的地方也消毒、杀虫了,心里总算了松了一口气。这样坚持下去,过了不久,疫情一定能控制住。
“吃饭。”李元楚见到她回来还不忘记谈论鼠疫,心疼她,立刻拉着到饭桌边上坐下来了。
“你自己吃,夹这么多菜给我干什么?”苏青青看到自己的碟子里都满了,而他自己碗里还是白米饭一碗。
“嗯。”看到自己碟子里多出来的肉,李元楚没有拒绝她的好意,心情愉快地一口吃下去了。
紫苏等人看到两个人很恩爱的样子,都忍不住偷笑起来。
霖王持久心理战,招数很有用,瞧,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进了小姐的心里。
“晚上的时候,好好睡一觉。”放下饭碗,李元楚交代她。
“王爷晚上还有事?”苏青青问完就懊恼地要将自己的舌头给咬掉了。多嘴,很容易引起李元楚想歪了的。
“嗯。”果然李元楚听了笑得牙齿都露出来了。
“要是外出的话,最好穿上防护服。”苏青青板着脸说。
“嗯。”这会儿李元楚的态度十分老实。
说完了,苏青青连忙跑进了自己住的房间,太丢脸了,多管闲事。她在心里将自己责备一遍。
其实,李元楚要干什么,她多少还是能猜出一些的,想到神一般的霖王竟然也会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苏青青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去,将这些药给王爷。”苏青青将好几大瓶的药粉递给了紫苏。
“小姐,我也想跟着去凑个热闹。”紫苏好玩的性子上来了。
“也好,你跟着过去也能指挥大家用药。”苏青青点点头。
苏木几个也想跟着去,但是晚上需要熬药,还要留下人来保护苏青青,她们几个就放弃了想法。
到了三更天,院子里才传来声音,想必是李元楚他们回来了。
苏青青翻个身也没有起来继续睡了。
“今天城里恐怕要热闹了。”第二天早上,苏青青在饭桌上笑眯眯地说。
“嗯。”李元楚微笑着回答,“本王多派一些的人跟在你们身边。”
“不用,我们不仅会救人,还会毒人了。”苏青青一本正经地回答。
李元楚想到晚上紫苏带去的药让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来了那多的粮食,忍不住嘴角弯得更加厉害。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常言说的好,狗急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了。
豪绅或许不敢对他李元楚下手,却不能保证他们不对郎中们下手。
或许他们更希望渭城再乱一些。李元楚赌不起。
“一点儿也没给人家留下?”苏青青带着揶揄的口吻问。
“够他们家里人吃的了。”李元楚没说的是,留下的粮食也就够各家吃两个多月的,如果那些人连下人都是大鱼大肉,继续奢侈下去的话,那些粮食说不准连一个月都支撑不下去。
那些鱼肉百姓的人也该得到教训了。
“下官带着家眷过来打扰了。”一清早知府就带着夫人、儿女和高堂到了驿馆。
“见过王爷。”知府的家人都过来给他行了礼。
“免了吧,从今天开始你们一家都住到隔壁的院子里去,没有事情的话最好不要到这边来。”李元楚冷淡地吩咐。
“是,下官会注意的。”知府连忙答应了。
“你们自己在小院子里单独做饭,不用理会我们。”李元楚再一次吩咐。
“是。”跟他们一家过来的还有一个丫头和管家一家。
这么多人挤在一个院子里,李元楚就不想多费心。
知府的一家倒也识趣,谢了恩以后,一家人全都最左边的院子里去了。
虽然院子小了一些,但是一家人也真正安心下来了。
因为全城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驿馆了,这儿又不缺吃穿,消毒防护也最到位,让他们觉得很安心。
两个人吃了早饭以后,就收拾一下进城去了。
李元楚有心等那些人上门去闹事,所以带着身边的侍卫直接去了衙门。
知府当然也跟随着他们重新回了城。
“等会儿要是有人过来告状,你只管用刑。”路林将李元楚的话带给了知府。
这个时候还有人会到衙门告状吗?知府表示怀疑。
不过他嘴里却答应得很认真,“是,( 与王爷为邻 http://www.xlawen.org/kan/4328/ )
王太医几个不满却也按时起床了。
大家匆忙吃了简单的饭食,然后又坐着马车进了城。
到了病区一看,城中原来的郎中们已经在忙碌了。
苏青青几个人有些汗颜,他们好像有些懒惰了些。
一行人也不敢耽搁,立刻坐下来开始看诊。
“谢谢姑娘,谢谢郎中,我儿子一夜好多了。”昨日的妇人过来见到他们跪地就磕头。
“我再看一下。”苏青青走过去。
年轻人吐血已经止住了,脸上的潮红也退了很多。
在仔细把脉和闻诊过后,苏青青又下了医嘱。
学堂的学子立即接住了单子,然后到后面抓药去了,还有一个拿了吊瓶过来给年轻人挂上了针,接着用镊子抓住药棉蘸了软膏给他涂了药。
一系列动作下来,两个人配合得非常流畅。“看住药瓶,发现药水要结束立刻喊人。”
“哎哎,我看着了。”妇人瞪大眼睛看着药水瓶子。
两个时辰,许多的重症病人都挂上了药瓶,抹上了药膏。
带来的人熬药跟不上,就有百姓主动过去帮忙的。
上百个炉子上冒着热气,连空气中的弥漫着草药的味道。
穿戴防护服的侍卫每隔一个时辰就会进来收集病人的排泄物或者是呕吐的物体,然后到指定地点去处理。接着还有侍卫背着喷壶四处消毒。
总的来说,接受了鼠疫知识培训的家属和病人也知道了,讲究卫生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又有重症病人在逐渐好转,这下子所有的病人也看出了门道。
小姑娘这边的郎中医术要比太医那边好得太多,两边看病的队伍就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王太医?”黄太医看到自己这边寥寥无几的人数和苏青青那边老长的队伍有些难堪。
太医院的太医竟然被几个野郎中比下去了,他们的脸在渭城算是丢尽了。
“我们过去看看,也跟着学学。”渭城的郎中们却没有他们那么多的纠结。
一个个面前没有了病人几个郎中相继到苏青青那边询问去了。
苏青青也不藏私,关键时刻多一份力量还是多一份把握的。
“病人分为寒症和热证,每一个症状当中又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的症状,其中,接着还要分为轻重虚之症,只要对症下药,就能将病人治愈了。”苏青青一边给病人治疗,一边严肃地给大家讲解。
渭城也有名医,只是他们根据药书诊断,对所有的病人都用了同一种汤药,所以治疗的结果并不是很好。
此刻听了苏青青的讲解,简直是如梦初醒。
“刚染上病症和后期的病人也是有所区别的,你们可以先看一下药单。”苏青青忙里偷闲指点他们。
其实无论哪一种病症,基础的药单还是有的,但是要根据病情加减药量,严重的还要加上白虎堂元参等。几个郎中逐一看过方子,又观察了苏青青诊断的过程,顿时大悟。
这就是有经验的好处了。
几个人也不闲着,在这边坐下来帮着照料病人。
有人分忧,工作量也就小了一些。
而渭城几个郎中也上道,虽然对苏家带过来的药水作用不是很清楚,可是他们都很虚心,和胡陈两个太医一样,基本上不懂就问,遇上重症的还会主动请教苏青青。很快的,他们也能判断出什么样的病人需要吊针,什么人需要软膏了。
最后的结果是王太医、黄太医和马太医面前一个病人也没有了。
三个人孤单单地坐在那里,气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知府是个好官,昨天听了苏青青的说辞,今天立刻带着全城的百姓找了干净的地方消毒,然后开始挖井。
因为关系到所有的生命,百姓们也很积极,大家玩着命地挖。
到了下午,就出来好几口井,想一想,也勉强够城里的百姓暂时使用的了。
又想到城里豪绅和富商囤积粮食的事情,他愁眉苦脸回来准备找李元楚商量此事。
可是到了禁区这遍一看,小姑娘那边忙的不可开交,而王太医三个却坐在那儿一点儿事情都没有,闲的都要发霉了。
他心里对几个太医的表现就摇了摇头,反过来对神秘的小姑娘倒是敬佩万分。
“姑娘。”知府走到苏青青面前呼唤一声,还有一丝羞涩。可怜到了现在,他还不知道小姑娘姓什么呢?
“知府大人。”自古清官难寻,苏青青对这位爱民如子的知府大人倒是另眼相看了几分。
“本官带着百姓已经在东西南北各打了四口井,也按照姑娘说的,将药粉派给了专人,准备每天消毒用。”他带着疲倦说。
“大人辛苦了。”苏青青带着敬意说。
“姑娘才是辛苦,本官想请问一下,姑娘可知道王爷到哪儿去呢?”这是他过来的主要目的。
“王爷可能是想办法找粮食去了。”李元楚在各州的庄子并不是以他的而名义办的。
“姑娘可知道具体的位置,本官也有要事和王爷商量。”知府为难地问。
“明天吧,到驿馆中等着。”苏青青想到李元楚的计划,忍不住微笑起来。
可惜她的嘴上带着厚厚的口罩,知府大人根本就没有见到她狡猾的笑容。
“是。”知府倒也没有继续耽误她看诊的时间,带着人又去巡查去了。
王太医几个看着苏青青他们忙碌,自己却坐在那儿,难堪地要死。
百姓本来对他们抱着极大的热忱,可是现在却在苏青青的威逼下丢了面子,要是渭城的事情传到宫中,他们今后也不用混了。
黄太医和马太医更多的是后悔,看到胡陈两个忙的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暗自懊恼站错了队伍。
一天下来,两拨人过得是截然不同的生活。
“幸亏今天王爷没有过来。”回去的马车上,马太医一脸的庆幸。
“你觉得苏青青不会将今天的事情当作笑话讲出去?”王太医白了他一眼,恹恹地说。他也很烦心,只怕回宫以后,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要不,明天我们也示好?”黄太医踌躇了半天才下定了决心。
“我们可是堂堂太医院出来的,你确定要低头给一个野丫头做小?”王太医阴沉着脸看着他,语气中带着愤恨和不屑。
“大人看不出来王爷他?”说到这儿,马太医压低了声音说,生怕别人听见,私下议论皇室的事情可是掉脑袋的大事情。
“以她的出身最多也就是个侧妃。”王太医不以为然地说。
“大人,即使是侧妃,那也是主子。”马太医有些生气,在太医院他的职位也就比王太医低了一点点儿,本来还顾忌着上下级的关系,可是现在看来,要是再随着王太医这样胡闹下去的话,只怕他们在霖王面前也吃不了兜子走。
“别忘记王爷是什么身份。”黄太医压低声音说。
经过马黄两位太医的提醒,王太医终于不再坚持。霖王可是嫡皇子,是皇后唯一的儿子,本身实力又强,后面的支持者有文官也有武官,是最有希望坐上九五之尊位置的候选人。
在这节骨眼上得罪了霖王,是最不明智的选择了。
“为了渭城的百姓,明天我们过去看看。”
听到王太医终于松口,马黄二人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李元楚晚上回来得更晚,回来按照苏青青的要求也洗了澡,换了干净消过毒的衣服才进了驿馆。
“知府没有找到你,我让他明天到驿馆里来找你。”苏青青将知府的事情告诉他。
这时候,厨房里送来了六菜一汤。
大家都坐下来用餐,而太医他们几个则是单独用餐,并没有过来。
“本王到庄子里看过了,两个庄子里都没有发生鼠疫,你的药很管用。”李元楚告诉她自己的行程。
“平时的卫生也很重要。”苏青青无奈地说,凡是她的庄子里,下水道都是很完善的,各家也是非常注意卫生问题。
每年还会派发出消毒的药单,这些在关键时刻都彰显了好处。
“庄子里的粮食足够应胡渭城百姓的口粮,不过,正如你说的,那些奸商的确是为富不仁。我们来之前,知府已经变卖了他自己所有能卖的东西去购买粮食,但是那些东西却装傻,说粮库里都是空的。”李元楚淡淡的声音中压抑着愤怒。
“王爷是知道他们将粮食藏在什么地方呢?”苏青青微笑着问,看李元楚疲倦的神色,估计不仅仅是到了庄子里那么简单吧。
“要是他们敢不出粮食,本王自然会断了他们的活路。”李元楚之所以被成为战神,那是因为他善于作战,而且也够冷酷。
其他几国听到他的大名也是要掂量着一下才能行事的。
一个小小的渭城豪绅竟然和他玩花招,不是找死是什么?
苏青青不关心这些,“预防的药丸每天不要忘记吃。”
“嗯。”还没有成亲了,李元楚当然不会拿自己生命开玩笑。
第三天早上,苏青青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吃饭,知府大人就到了驿馆守着了。
“王爷,下官无能呀,请王爷责罚。”说着,知府大人就跪了下来。
“起来吧,粮食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李元楚淡淡地说。
知府吃惊地看了他一眼,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有说什么事情了,王爷竟然就知道了。霖王的大名果然不是白来的。
他一脸感激的站起来,“谢王爷。”
“知府大人还没有用餐吧?”苏青青笑着问。
在驿馆中,苏青青并没有穿防护服。
知府还是第一次见到她的真容,知道她的年纪小,可是绝对没有想到她的年纪会这么小。看着亭亭玉立的苏青青,知府有些傻了。
“张生。”李元楚看到他直勾勾看着苏青青,心里大怒。
“下官在。”知府吃了一惊,察觉到自己失态了,连忙低下了头答应一声。
“用餐吧。”李元楚想到他也算是个清官,并没有忍心真的处罚他。
“王爷,我一个女孩子在驿馆里也没有个人说话,能不能请知府大人的家眷也过来,这样我也有了说话的人。”苏青青忽然开口说。
李元楚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小丫头是同情这一位清官知府了,据说他家里的夫人、孩子还有老人目前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说实话,消息要不是李元楚得来的,打死苏青青也不会相信还有海瑞一般的清官在。
结合知府瘦骨伶仃的样子,苏青青心底的正义还真的有些泛滥了。
“嗯,进来的时候要验过才行。”李元楚答应一声。
“谢王爷。”知府大喜。
城里的鼠疫肆虐,他也在担心家里人的安危。还为官这么久,攒下的银子也不少。说一点儿不贪也是假的,可是这一场鼠疫让他半点儿也不敢懈怠。
朝廷肯定会派人过来,要是查处自己渎职或者是贪污还不掉脑袋吗?说到底他是比较谨慎。
关键时刻,绅豪们却见死不救,反而大发横财,他这个父母官迫不得已,只好变卖了房子,动了自己的积蓄,为的就是能守到朝廷派人过来。
只是苦了家里的夫人孩子和高堂,好在现在苦尽甘来,自己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呀。
苏青青吃完了饭就到禁区去了。
这一天王太医几个别别扭扭过来询问了一些问题,苏青青也没有精力和他们计较,将自己的理论和方子毫无保留给他们看了。
“唉,井底之蛙呀。”和苏青青交流了过后,马太医一阵感慨。
“难怪王爷愿意相信她。”王太医也服了。
三天下来,城里大规模的清洁打扫运动,以及汤药、米粮的发放,百姓安定下来,重症的鼠疫患者经过治疗,成效也非常好。
得了这边的消息,外围的百姓欢喜地到处敲锣打鼓,每个人的心里对生活又涌起了新的希望。
李元楚这边同样也很精彩。
豪绅们在驿馆的侍卫接了他们的礼物过后,一个个回去后兴高采烈。要是搭上了霖王这个大树,他们的钱途还不是闪亮闪亮的。
听说霖王在松月楼请客,王爷还希望他们带着家眷一起过去。
这些豪绅们就动了脑筋,王爷成年,王府里却一个侍妾也没有,要是看上他们的女儿,那家族还不是飞黄腾达起来。
各家的小姐们听了家主的意思,更是喜上眉梢。霖王不仅地位显贵,就是凭着他无人能及的风姿和才艺,她们也愿意进王府去。
所以这一天,躲在家中多日的夫人、小姐们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将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就是希望霖王能看中了她们。
在鼠疫期间,停业的松月楼又热闹起来了。
门前不时停下豪华的马车,从马车上下来的不是贵公子、老爷,就是打扮的光艳照人的夫人、小姐。
百姓们虽然诧异,却没有人敢上前询问的。
“草民见过霖王爷。”
“民女见过王爷。”
“民妇见过王爷。”
这样的请安声在松月楼当中彼此起伏。
可惜,让小姐们有些失望的是,看不清霖王的本来面目。因为霖王穿戴整齐,他穿的是防护服,连防护镜都带着了。
不过不要紧,小姐们转而又欢喜起来,只要王爷看中了自己,今后还不天天都能看着王爷那张俊脸吗?
对于豪绅们的客套,李元楚一直都是淡淡地答应一声然后就是沉默。
过来的人都听说过霖王性格冷情,就是在朝堂上几乎都很少说话,大家也不敢放肆,老老实实找了位置坐下来。
知府也过来作陪,他不知道李元楚要干什么,心里一直都忐忑不安的。
等名单上的人都到齐了,李元楚让人上了菜。
豪绅们本来还欢天喜地的,可是等看到上来的饭菜过后,一个个就傻眼了。
一盆面条是主食,四碟素菜,这就完了。
“王爷过来匆忙,带来的粮食和银两比较少,而渭城现在是米比黄金还要贵,所以今天这一顿饭就委屈了大家。”路威一板一眼地站出来代言。
“王爷真是爱民如子,非常时期,的确要节俭。”一个豪绅站起来拍马屁说。
“对,王爷时刻将百姓挂在心上,乃是百姓的福气呀。”
“王爷英明。”
“爱民如子呀。”
……
李元楚听到这些奉承的声音,嘴角挂起了嘲讽的笑容。
知府更是恨得牙痒痒,这位家伙,向他们购买一些粮食像要了他们的命似的,现在装什么大尾巴狼。
“王爷为了粮食的事情,简直是寝食难安。再座的都是渭城有头有脸的人,能不能为王爷分忧一些呢?”路威讥讽的声音响起。
喧闹的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知府恍然大悟,霖王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他不禁幸灾乐祸起来,想看看这些奸商们、大户们有什么反应。
“你们不会不愿意为本王分忧吧?”李元楚好听的嗓音响起。
“不,哪里会?”大家条件发射地回答。
“只是渭城封锁好些日子了,我们家里也没有太多的粮食呀。”一个似乎是大家的头头站起来回答。
路威附在李元楚耳朵上似乎说了什么。
李元楚抬起头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虽然霖王带着防护镜,大家看不到他的眼神,可就是这样,所有的人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连你这个商会的会长都没有粮食可出,其他人那就更不会有粮食了对不对?”李元楚似乎很能理解大家。
立刻下面附和的声音多起来了。
“那好,本王也不为难大家。再座的脑子都够好使的,能不能给本王想想办法,将眼前的燃眉之急给解除了。”李元楚慢悠悠地问。
在座的都是老油子,一个个开始装痴卖傻,反正李元楚说什么,他们也不会将粮食拿出来。
“王爷,这些都是收集来的死者衣物,要怎么处理呢?”就在大家“苦思冥想”的时候,路林带着一队侍卫进来,他们还挎着篮子,里面放了很多的破衣服。
“王爷,这些东西怎么能拿进来?”
“王爷?”
“天啦,会传染的。”
“我要回去。”
“爹,我不想死。”
屋子里乱了套,很多跟过来的夫人、小姐都吓得哭起来,缩在里面挤成一堆。
“叫什么叫?”路威一改原来好性子,浑身散发出军人的煞气出来。“王爷和知府都没慌,你们怕什么?”
带着杀气的吆喝声成功地让屋子里再一次安静下来了。
众人看到穿着防护服的霖王、知府和侍卫,一个个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王爷,鼠疫传染的厉害,这些东西还是赶紧烧了吧。”一个豪绅壮着胆子向前请求。
“无碍,反正城里已经没有了粮食,过几天也是等死,早死晚死还不都一样。”路林将篮子放在了凳子上。
凳子四周的人一下惊叫着躲开缩到了角落中。
------题外话------
感谢popo920 投了1票(5热度)
[2014—08—15]xjy921 投了1票(5热度)
xiynit 送了1朵鲜花
第140章 平息(一)
穿着防护服的路林龇牙笑着,反正这些人也看不到他的表情。
“乱嚷嚷什么,没看到王爷在为百姓发愁吗?”他故意表现出凶悍的样子,还拔出了腰刀。
屋子里的人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一个个吓得也不敢说话,胆子小的低声哭着,甚至有的人吓得想尿尿。
“王爷,我们吃好了,草民想告辞回去了。”一个豪绅连忙站起来请示。
“是呀,府里还有事情了。”
“小人也吃好了。”
……
所有的人无比懊恼参加了这一次鸿门宴。
“众位是不愿意为本王分忧吗?”李元亦声音中带着寒意。
“不是,草民没有。”
“草民不敢。”
不走会染病,走又走不掉,大家战战兢兢都不知道怎么办,几个老狐狸都用眼神看着会长,等着他拿主意了。
会长低着头也不敢说话,更多的是不想说话。
他就这么死耗着,看霖王爷能拿他怎么办?
“各位夫人和小姐都是女眷,对百姓生计了解不多,你们先回去吧。至于各位家主和公子,还是留下来帮着本王分忧好了。”李元楚沉静了半天又开口了。
小姐们和夫人对他哪里还有别样的心思,霖王现在简直就是阎王爷的代名词呀。
听到李元楚的话她们一个个都当作了赦令,虽然担心家里男丁的安危,却没有一个愿意留下来和父兄一起同甘共苦的。
看到女眷们争先恐后离去,留下来的人全都惴惴不安坐在团凳子上眼巴巴看着李元楚。
李元楚似乎很疲倦,右手托着右侧的脑袋好像睡着了。
知府大人低着头看不清表情,霖王身边的侍卫全都带着面罩,更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神色。
屋子里开始很安静,慢慢的,有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接着就有人不满了。
他们都是渭城的小霸王,虽然怕李元楚,却仗着这儿是自己的地盘,再说他们也没有犯事,霖王也不能将他们怎么了。
“王爷,草民年纪大了,身体不适,能否让小儿送老朽离开?”会长第一个试试水深水浅。
“放肆,没看到王爷在深思吗?要是你打断了他的思路,你为百姓的饥饱负责吗?”路林大声呵斥。
“草民真的是身体不适,要是将病气传染给王爷,老朽更但当不了这种后果呀。”会长“虚弱”地跪下了。
一干人看着跪下的老狐狸,心里不住哀叹着,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借口呢?
“王爷都还没有开口,就听你一个人在叫唤,简直是藐视王爷,藐视皇室。弟兄们,拖下去先打十大板子长长记性。”路林一挥手,立刻就有侍卫过来准备拖人了。
“王爷饶命,老朽是真的因为身体不适才急着回去,并没有藐视王爷的意思呀。”会长大惊,他再厉害,也不能和皇家对着干。
“连个安静的都没有,真吵。”李元楚慢吞吞他开口。
“王爷。”路林先发制人。“王爷为民整夜未休,这个死老头却在这儿大呼小叫打扰了王爷,属下正准备给他长长记性了。”
“冤枉呀,王爷,草民只是年纪大,身体不适,想让小儿送老朽回去,并没有藐视王爷的意思,请王爷明察。”会长腿一软大声叫冤。
“请王爷看在家父年纪大的份上成全了。”他的两个儿子也不傻,趁机离开才是王道。椅子上篮子里的破衣服简直就是催命符,看着都渗人。
“是这样呀?”李元楚停顿了一下,似乎很困惑。
他的声音犹如甘醇的美酒一样,听起来很悦耳。
这会儿却没有人欣赏。
会长和他的儿子紧张的心都要跳到了嗓子眼,看着上方的李元楚都带着哀求的意味。
“身体不好就回去吧。”李元楚终于开恩了。
会长和他的儿子大喜,父子三人立刻从地上爬起来。会长由两个儿子扶着,“虚弱”地开始往楼下走。
众人羡慕地看着,恨不得自己也是那父子中的一员。有人开始动脑筋,想找出借口也离开回家了。
“啊?”
“爹?”
“啊,救命呀?”
大家听到惊呼的惨叫声以后,一转头就看到走在楼梯上的父子三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全都滚下去了。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收紧了。
“将他们请上来看看实在怎么回事?”李元楚似乎有些不快,“连个路都走不稳还回去干什么?要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情,还不算到本王头上。”
后面的话都带着怒气了,豪绅们都不敢附和,目不转睛盯着楼下看。
路林几个侍卫很得力,很快将会长父子三人像提小鸡似的提了上来。
太惨了,这是所有人看到会长父子三人的第一反应。
他们的脸儿都跌青了,会长只有进的气却没有出的气。他的大儿子跌断了胳膊正冒冷汗,小儿子抱着肚子直不起腰来。
“会长这样子应该请郎中过来,对不对?”李元楚淡淡地询问知府大人。
“是。”说实话,知府有些幸灾乐祸,自己这个知府当得实在是窝囊,只因为会长和在座的这些土豪绅是大家族,他就得处处受他们的牵制。跌得好,再惨一些才好了。
“王爷救命。”会长大叫,这一次是真的痛了,再也不是装的。
“王爷,全城的郎中全在禁区,根本就出不来,会长和贵公子的伤势恐怕有些棘手。”知府不知道李元楚肚子里卖什么葫芦,只好将话说得模棱两可。
“我家里有现成的郎中。”会长大声叫着。
“嗯?”李元楚语气忽然冷起来,“掌嘴十下。”
没等众人明白过来,路林带着人过来拉着会长就给了十下。
知府倒是很快明白了,王爷有令,凡是懂得医术之人必须到禁区去坐诊,或者帮着熬草药。这位会长大人竟然公开反抗王爷的命令,不是故意往枪口上撞吗?
“王爷。”会长家的里的小儿子顾不得自己身上痛,立刻站出来维护自己的老子。
会长这会儿真惨,惨的大家都不忍直视,瞧他都被打得吐了两颗牙。“念在爹的年纪大了,王爷就饶他一回吧。家里的那位也算不得是郎中,是小人的叔叔,也就略懂一些草药的方面的知识,实在不能算是郎中。”
会长和他的大儿子也明白过来了,连忙澄清一下。
“早说不就得了。”路林瞪了他们一眼训斥。
会长几个被他一下,嚣张的气焰也灭了,低着头一个劲称是。
“既然家里有人能治,回去吧。”李元楚很不耐烦地摆摆手。
会长父子三个感恩戴德相互扶持着往楼梯走去。
“啊?”
“救命。”
“哎哟。”
真是见鬼了,会长父子三人走在楼梯上无缘无故又滚下去了。
“烦人。”路林很嫌弃地嘀咕,声音却恰恰足够屋子里的人听到。
很快会长父子三人又回来了。
这一次更惨,惨得估计就是他们的家人都认不出来了。
“我说你们是怎么走路的?”路林气呼呼地吆喝。
会长父子三人正头晕目眩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接二连三跌倒了。刚才好像腿有些发软发麻,然后就倒了。
难道是大白天闹鬼吗?
“王爷,外面有人找张胜明的。”一个侍卫上来禀报。
“王爷,小人就是王胜明。”一个大胖子站起来高兴地嚷嚷。
“让人上来。”李元楚不慌不忙地吩咐。
小厮很快就被带上来了。
“小人参见王爷。”小厮到了楼上见到李云出就跪了下来。“家里的老太太忽然晕倒,二老爷让老爷赶紧回去看看。”
“什么,老夫人晕倒了?”大胖子吃惊地叫起来。“王爷,家母出了事,草民……”
“百姓孝为先。”李元楚麻利地回答,“你回去吧。”
“谢王爷体谅。”张胜明万分得意,家里人果然聪明,连这样的点子都能想出来。
其余的人听了就暗自骂了自己人蠢得像猪一样,也不知道想法子过来搭救自己。
张胜明带着小厮兴高采烈地下楼去了。
“哎呀,我的腰。”没等大家回神,楼梯下就传来惨叫声。
路林飞身下楼将张胖子给拖了上来。
“怎么这么胖?”路林气呼呼地说。
又倒下一个!
这会儿屋子里的人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所有人惊恐地看着李元楚。
满屋再一次沉静下来,还有一些恐慌。
“王爷,这是一家死者的东西,不愿意交出来被属下杀了。”说着,一个穿着防护服的侍卫拎着一床带血的棉被进来,并且扔在了地上。
“啊?”
“天啦?”
惊叫声、恐惧声四起。
人就是这样,在生与死的较量中,总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
“王爷,草民想起来了,庄子里还有十担粮食,愿意捐给王爷分忧。哎,瞧草民这记性。”说着,这个豪绅还恰有其事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哎呀,草民也想起来了,前些天刚收了租子,也有十担粮食。”
……
有一就有二,绝大部分人在最后都“想”起来了,有胆子小一些的人,还愿意多捐了粮食和银两,甚至还加上衣服的。
李元楚的反应一直都是淡淡的,倒是知府在路林的示意下表了态,“各位都是渭城的功臣,等鼠疫过后,百姓必将你们写到功德簿上。各位就是入了地方志也是绰绰有余了。”
地方志是专门记录地方上有德行人事迹的书卷,并且永传给后人。
有人听了开始得意起来,十担粮食换了一个功德,算来也没有亏。
别以为空口套白狼,李元楚就会放了他们。
直到各府的管家带着人送来了粮食、银两,他们才被府里的人领了回去。
留在最后的是商会会长父子,看到别人都捐了,他们张张嘴,也捐了十担出去。
有了粮食,李元楚当然也好心将他们给“放”回去了。
没费一兵一卒,李元楚就得了一大堆的粮食。
这些粮食来之不易,全都进了知府的仓库,并且派了重兵防守。
苏青青忙碌了一天,基本上也和太医们相处愉快,到了晚上,重病的的人病情也基本稳定下来了。
她带着自己的人又回到了驿馆处。
“累了吧?”刚进了屋子里,就发现桌子上已经摆了饭菜,热气腾腾,李元楚拿着账本坐在桌子边上,就等着他们回来了。
“王爷心情很好?”苏青青看着他问。
“嗯。”李元楚也不瞒她,“收了六百多担粮食和五千两银子。”
“有些少。”苏青青嫌弃地说。
就这点儿粮食还不够百姓塞牙缝的了。
“小姐。”正说着,被分配在村里为百姓看病的人也回来了。
“乡下的疫情怎么样?”苏青青很关心,外面村子很多。她们只能选择疫情最严重的村子先看。
“略有好转。”回来的八个人回答。
半夏是他们的头,又详细地将病情和她说了一下。
苏青青了解到村民们还比较配合,还组织起来到田里灭鼠,村子只有有人的地方也消毒、杀虫了,心里总算了松了一口气。这样坚持下去,过了不久,疫情一定能控制住。
“吃饭。”李元楚见到她回来还不忘记谈论鼠疫,心疼她,立刻拉着到饭桌边上坐下来了。
“你自己吃,夹这么多菜给我干什么?”苏青青看到自己的碟子里都满了,而他自己碗里还是白米饭一碗。
“嗯。”看到自己碟子里多出来的肉,李元楚没有拒绝她的好意,心情愉快地一口吃下去了。
紫苏等人看到两个人很恩爱的样子,都忍不住偷笑起来。
霖王持久心理战,招数很有用,瞧,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进了小姐的心里。
“晚上的时候,好好睡一觉。”放下饭碗,李元楚交代她。
“王爷晚上还有事?”苏青青问完就懊恼地要将自己的舌头给咬掉了。多嘴,很容易引起李元楚想歪了的。
“嗯。”果然李元楚听了笑得牙齿都露出来了。
“要是外出的话,最好穿上防护服。”苏青青板着脸说。
“嗯。”这会儿李元楚的态度十分老实。
说完了,苏青青连忙跑进了自己住的房间,太丢脸了,多管闲事。她在心里将自己责备一遍。
其实,李元楚要干什么,她多少还是能猜出一些的,想到神一般的霖王竟然也会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苏青青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去,将这些药给王爷。”苏青青将好几大瓶的药粉递给了紫苏。
“小姐,我也想跟着去凑个热闹。”紫苏好玩的性子上来了。
“也好,你跟着过去也能指挥大家用药。”苏青青点点头。
苏木几个也想跟着去,但是晚上需要熬药,还要留下人来保护苏青青,她们几个就放弃了想法。
到了三更天,院子里才传来声音,想必是李元楚他们回来了。
苏青青翻个身也没有起来继续睡了。
“今天城里恐怕要热闹了。”第二天早上,苏青青在饭桌上笑眯眯地说。
“嗯。”李元楚微笑着回答,“本王多派一些的人跟在你们身边。”
“不用,我们不仅会救人,还会毒人了。”苏青青一本正经地回答。
李元楚想到晚上紫苏带去的药让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来了那多的粮食,忍不住嘴角弯得更加厉害。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常言说的好,狗急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了。
豪绅或许不敢对他李元楚下手,却不能保证他们不对郎中们下手。
或许他们更希望渭城再乱一些。李元楚赌不起。
“一点儿也没给人家留下?”苏青青带着揶揄的口吻问。
“够他们家里人吃的了。”李元楚没说的是,留下的粮食也就够各家吃两个多月的,如果那些人连下人都是大鱼大肉,继续奢侈下去的话,那些粮食说不准连一个月都支撑不下去。
那些鱼肉百姓的人也该得到教训了。
“下官带着家眷过来打扰了。”一清早知府就带着夫人、儿女和高堂到了驿馆。
“见过王爷。”知府的家人都过来给他行了礼。
“免了吧,从今天开始你们一家都住到隔壁的院子里去,没有事情的话最好不要到这边来。”李元楚冷淡地吩咐。
“是,下官会注意的。”知府连忙答应了。
“你们自己在小院子里单独做饭,不用理会我们。”李元楚再一次吩咐。
“是。”跟他们一家过来的还有一个丫头和管家一家。
这么多人挤在一个院子里,李元楚就不想多费心。
知府的一家倒也识趣,谢了恩以后,一家人全都最左边的院子里去了。
虽然院子小了一些,但是一家人也真正安心下来了。
因为全城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驿馆了,这儿又不缺吃穿,消毒防护也最到位,让他们觉得很安心。
两个人吃了早饭以后,就收拾一下进城去了。
李元楚有心等那些人上门去闹事,所以带着身边的侍卫直接去了衙门。
知府当然也跟随着他们重新回了城。
“等会儿要是有人过来告状,你只管用刑。”路林将李元楚的话带给了知府。
这个时候还有人会到衙门告状吗?知府表示怀疑。
不过他嘴里却答应得很认真,“是,( 与王爷为邻 http://www.xlawen.org/kan/4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