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武大唐 > 神武大唐 第 2 部分阅读

第 2 部分阅读

    药丸入口即化,一股淡淡的清香惹得他满口生津,说来奇怪,药丸吃下不到三分钟,就感觉自己像是被灌输了力量,他真切的感到一股挣脱束缚、如鱼得水的感觉。

    李谟微微的睁开眼睛,入眼的是一群急切间带着惊喜的面孔,李谟知道这些就是何百齐等人了。

    他淡淡的看了他们一眼,又透过他们向四周看去,这里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房间,房屋中间摆放着木桌木椅,一侧墙壁上挂着一张硬弓,阳光从纸糊的窗户透射进来,一切是那么自然。

    他虽然早感觉到自己已经借尸还魂来到了唐朝,但他还是不愿相信,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但是现在他不得不信了,一切都真真的摆在眼前,再结合自己融合来的记忆,他终于意识自己切切实实的来到了唐朝,李谟想起短短时间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前因后果,脑中思维一片混乱。

    “殿下,您可终于醒了,这一下午可急死我们了。”杨毅看见李谟醒来惊喜的说道。

    “是啊,舒王殿下,您现在感觉怎么样?”何百齐也说道。

    李谟这才定了定神,目光转向杨毅等人,看着他们惊喜的目光,心里一暖,于对他们说道:“本王已经没事了,我这身子骨真是弱了点,没来由的得了这一场大病,多亏了你们及时救治,否则本王真是。。。。。。”

    “哪里,哪里,王爷洪福齐天,神仙庇护,必不会有事的,我等也只是进自己的本分。”何百齐心里兴奋异常,但表面上哪里敢承认是自己的功劳,马上拍马屁的说道。

    “是啊,是啊,要不是神仙庇护,怎么会这么凑巧。。。。。。”

    “王爷洪福齐天,仙丹才会出世救护。。。。。。”

    “是啊,孙药王孙神仙的仙丹可是可遇不可求。。。。。。”

    。。。。。。

    其他人也不甘落后,随声附和的说道。

    李谟本来就有些眩晕,被他们一吵更有些受不了了,于是对他们说道:“好了好了,你们说的本王也都知道了,我这都是托孙神仙的福,才得了他的弟子送药来救本王,现在本王有恙在身,何百齐你要替本王多多谢谢这位孙药王的弟子。”

    李谟说着话,同时打量着其中唯一一个道士打扮的人,他已经从其他人的目光中知道了这个就是孙思邈的徒弟甄半仙。

    何百齐早已经把刚见到甄半仙时的不快抛诸脑后,现在他恨不得把甄士绅当祖宗供起来,要不是甄士绅献上孙药王的仙丹救活舒王,自己脑袋搬家是小事,全家以及在场的所有人都会跟着倒霉,于是欣然的答道:“是,舒王殿下放心,小的一定重重酬谢这位甄先生的。”

    甄士绅在旁边连忙道:“这是小民的本分,能帮到舒王殿下是小民的荣幸。”

    李谟看着这个道士,感觉他有点像三国里的诸葛亮,双眼炯炯有神,感觉这个人不应该只是个道士那么简单,于是又对何百齐说道:“恩,你先让这位甄先生留在你这里吧,等本王痊愈之后好亲自道谢,恩就先这样吧,本王初愈有些倦怠了,要好好休息一下,你们先下去吧,也不用叫下人来服侍了,本王要静一静。”

    “是,王爷安歇,我等退下了。”杨毅在旁边连忙答道。

    把何百齐他们赶出之后,李谟静静的躺在床上,头脑中翻看着新融合的记忆,既新鲜又惊奇。

    前世不堪回首,还是看看以后怎样在大唐生活吧,自己附身这个身份还不错,虽然还是个孤儿,但毕竟是个皇室贵族,而且还是当今皇上唐代宗的孙子,虽然父亲李邈早世,但是李谟马上就被叔叔李适收养了,自己根本没受到什么苦,而且如今已是皇太子的李适又对自己视如己出,李谟欣喜的发现自己不必为在唐朝的生活发愁了。

    可是他一想起自己来太原的原因就开心不起来了,原来李谟现在正在太学里读书,他这次求了这份差使,完全是因为受不了那枯燥的生活翘课出来散心的,李谟一想到自己回去之后还要去上学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自己前世上学可是上够了,回到古代还要进一次学堂真是无奈,而且从记忆里来看这件事情又避免不了,哎,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是以后再说吧。

    他又忽然想起唐代宗李豫可是唐明皇李隆基的孙子,而自己又是李豫的孙子,现在是唐大历年间,那现在岂不是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自己的历史学的虽然不好,但也知道安史之乱可是唐朝盛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皇帝一个比一个昏聩,帝国日益衰落,看来自己想要安稳的在唐朝生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006章 上元佳节

    这几天李谟都在何百齐安排的小院里安心养病,让杨毅派几个禁军把守在院门外,谁也不见,院子里只留下几个下人伺候他的起居。www.WenXueMi.CoM

    他本以为病很快就会好的,谁知这李谟原来的身体不是一般的差,李谟静养了五六天才算好转。

    这日李谟吃过晚饭,感觉身体已经大好,心情颇为舒畅,恰好这日就是传统的上元佳节了,现在日落西山,华灯初露,衙门外面应该热闹非凡。

    李谟想起前世过元宵节的时候,虽然颇为热闹,也有一些传统的节目,但是那时候人们也只是当做娱乐而已,相对于传统节日来说,总是让人感觉少了些什么。但是他知道,唐朝这里的百姓却真的是把这一天当做真正的节日来过的,非常认真的,因为他们一年里也没有几天能像这一天这样清闲又这样高兴。

    李谟换上便服,派人叫来杨毅何百齐甄士绅三人,打算亲自体验一下古代的上元佳节。

    “恭喜王爷身体痊愈!”看到李谟出来,等候在门外的何百齐等人纷纷见礼。

    经过几天的修养,李谟现在已经全然接受了他身为舒王的现实,一切礼仪也颇为得体,“不用多礼了,这几天本王的身体日渐好转,心里也很高兴。今天就是上元节,本王今天打算与民同乐,与我们大唐百姓一起过这上元佳节。”

    “能够与王爷一起度过这个上元节是下官的荣幸,也是我们阳曲县百姓荣幸,但是现在外面人多又乱,我看不如请一些舞龙舞狮、戏班杂耍进来给王爷欣赏,即清净又雅趣,请王爷三思。”前面李谟出事差点没把他吓死,现在听说李谟要‘与民同乐’何百齐感到头疼,现在城里百姓几乎都在街上,城里治安根本得不到保障,万一出了什么事,自己又要跟着遭殃。

    “是啊,王爷,上次就是因为卑职保护不周才让王爷受伤的,王爷体谅卑职,才没有责罚卑职,今天街上乱哄哄的,我们人又太少。。。。。。”杨毅也张口说道。

    李谟刚说完,何百齐杨毅马上就开始反对,李谟赶紧打断的说道:“行了行了,上次的事只是个意外,本王现在不是好好的么?大不了你把手下的人都带上保护咱们,会出什么事?何大人,你不会说在你这阳曲县本王带着一百多人走在街上还会出事吧,这阳曲县的治安真这么差么?”

    “不会不会,下官只是说万一,阳曲县百姓纯朴得很。”何百齐被李谟噎得够呛,事关自己的吏治赶紧说道。

    “杨校尉,你看何大人都认为本地民风淳朴,本王出去是安全的,难道你对保护本王的安全就这么没信心吗?”李谟又对杨毅说道。

    “这。。。。。。”杨毅与何百齐对视一眼,见李谟虎着脸,大有你不同意我就发飙的架势,不知如何是好。

    李谟又得意的说道:“记得叫他们都换上便服,没的坏了本王的兴致。”

    “是,卑职这就去准备。”杨毅无奈的答道。

    看着杨毅匆匆离去的背影,李谟已经等不及了,于是回头对甄士绅说:“咱们去衙门口等杨校尉吧,正好看看外面的灯火,正好甄先生给我介绍一下本地的风土人情。”何百齐见了赶忙跟上给李谟引路。

    说完李谟也不理旁边还在发愣的何百齐,当头就走。

    何百齐没有另外制备房子,一直都住在阳曲县县衙后院,虽然说县衙不大,但是内里却有乾坤,这后院能有四五亩大小,读书人的宅子就是不一般,雕廊画栋,池台轩榭应有尽有,衬着周围晶莹的雪辉很是雅趣,李谟走了好一会才出了衙门,这时何百齐灯火很快就出了衙门口,这时杨毅也赶了上来。

    “王爷卑职已经准备好了,卑职的手下会在前后照应着咱们,王爷可以安心。”杨毅说道。

    不用杨毅说李谟也看到了,正有几伙人跟在前后左右,干什么的都有,但眼睛总是瞄着这边,李谟有些哭笑不得,让这些大兵做安保还真是不专业,有心人一看就能看的出来,李谟却不管他们,带着何百齐三人四处观赏起来。

    路旁花灯璀璨,街上热闹非凡,人们三一群五一伙的围在等下猜着灯谜,一群小孩挑着灯笼互相追逐玩闹着,不时的惹来大人的呵斥,商贩吆喝声阵阵响起,不大的阳曲县城倒显得繁华了一些,这时李谟正和何百齐他们闲聊着。

    李谟看着街上热闹的人群,心想:“这上元节可算是唐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了,这一天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度佳节,普通的百姓家也都会打开平时捂得紧紧的钱包买上两件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一家人都会高兴地不得了,与前世大不相同,前世的时候节日虽多,但是却没这样热闹,那时人们生活得到了改善,人们对于节日的期盼,倒可能都是盼着过节的时候能放上的几天假期。”

    李谟看见何百齐等人也都看得津津有味,随口向他们问道:“这上元节又叫元宵节,元宵节的来历我可是知道的,正月一年中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却不知历史上这元宵节是从何时开始的,又为何称其为上元节,难道还有下元节么?”

    “王爷说的不错,这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史上记载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于是到了汉文帝时,就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这就是元宵节的起始,至于上元节的来历,我们应该请教甄先生,听说上元节的称呼来自道教,也不知真假。”何百齐说道。

    “何大人说的不错,以前甄某也是不知,记得第一次和师傅一起过上元节的时候,师傅曾对我说起过,我们道教讲究的是阴阳和谐,天地人三才相互对应,所以历上设有三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上元节由此而来。”甄士绅接着说道。

    何百齐看着李谟杨毅听的津津有味,于是又说道:“其实这元宵节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结果有一只天上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们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于是立即传旨,传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有一个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非常害怕,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想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李谟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心里感觉有趣,笑着说道:“我看这天帝也是个酒囊饭袋,太好糊弄了,人们放了多少爆竹才会让他以为人间都给烧着了?倒是传说里天上的仙女都是这么善良。

    话说古时候的故事总是关着凶禽猛兽,记得除夕的传说也有一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看来古时候的人们受到很多猛兽的危害啊!”

    第007章 鞑子来了

    上古时期,人们生产工具简陋,改造自然的力量弱小,那时候人类还不是一切生灵的主宰,常常受到野兽袭击和天灾的侵害。WenXueMi。com

    何百齐听着李谟说得有趣,没有继续拍马屁,反而一本正经得对李谟说道:“天帝是不是那么好骗下官不知道,但下官知道每年的今天晚上,因为点花灯、然烟火、烧爆竹而引发的火灾却是不下数十起,每年到这个时候,城里一百多个衙役捕快和驻扎在这里一个团的士兵,一共三百多人,因为救火、维持秩序忙得团团乱转,还是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刚才王爷要出行时,本官都不能抽调人前来保护,还请王爷见谅!”

    “看来祸福相依,古人诚不我欺啊,人们在庆祝的时候,灾难也深深的潜伏着,这个时候一定要加强防火,让百姓过一个安全祥和的佳节,而且无论是衙役捕快,还是地方兵将,他们拿的是百姓交上来的辛苦钱,到人们需要他们保护的时候,他们就应该不辞劳苦的挺身而出,这是他们应尽的责任,何县令做的不错。

    况且本王这里有杨校尉带着一百个禁军护卫,安全上不用担心。”看来治理一个小小的县城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李谟由衷的说道。

    “王爷英明,小人为了生活一直四处流浪,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苦,若是每一个官差都像王爷说的一样保护百姓的利益。。。。。。”甄士绅感慨地说道。

    “紧急军情!驾,让开!”

    就在这时从城门方向飞奔来一骑,骑士一边飞奔一边驱赶前面的百姓,街道上顿时一片混乱,人们鸡飞狗跳的躲向两边。

    不久,这骑就来到了李谟他们前面,由于街上人实在太多,马的速度已经降了下来,李谟他们向马上一看,这骑士汗如雨下,脸上落满的泥灰被汗水冲刷的一道道的,让人一时看不出他的面容,但是人们很快认出来了,这不是那个他们平时最熟悉的肖捕快么?不知这时为何如痴狼狈的出现在这里?

    “肖三,怎么回事?你不是和张县尉去太原押送粮草么?怎么现在就回来了?”何百齐面色难看,他知道出了大事了,天没亮的时候肖三急忙出声问道。

    这时肖三也看到了李谟他们,急忙飞身下马,踉跄着向李谟他们走来,到了李谟他们面前差点摔倒,杨毅手疾眼快上前一把把他扶住,这时李谟他们发现,肖三已经累得虚脱,大口大口的喘息着,汗水不住的从脸上流下。

    “回纥鞑子来了!”

    肖三语不惊人死不休,刚喘息定说出的一句话就是这样一个噩耗。

    附近的人们都听到了肖三惊人的消息,霎时间大家愕然片刻,之后暴风骤雨般的传开了。

    大家做什么的都有,有的匆忙想家里跑去,有的呼喊着奔走相告,远处闻听者惊恐万状,一时间街道上异常混乱。

    “怎么会?鞑子来袭也应该从北边过来啊,从怎么会从南边过来?”何百齐惊讶万分,呐呐自语的道。

    李谟也很吃惊,这里是大唐怎会有鞑子呢?一听见是回纥,这才想起鞑子可不是对满清女真的专有称呼啊,中原百姓一般管草原部族都称之为鞑子,李谟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刚刚逃脱奴役来到大唐,正想着怎么享受美好生活呢,结果刚刚病体痊愈就碰到了回纥入侵,真是人在屋中坐,祸从天上来!但不管怎样还是想办法度过这次危难吧。

    李谟看着街面上闻听打字来袭慌乱的人群,他们四处乱穿,杨毅抽出腰刀挡在李谟面前,以免人群向这里拥来,原本分散在四周的便衣禁军,也都奋力的向这边挤过来,先到的人也像杨毅一样护在李谟他们周围。

    李谟看着震惊的何百齐,忍不住说道:“何县令,我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先别管鞑子从哪里来的了,你先看看那些狼奔逐突的百姓,别鞑子还没打进城,城里就乱了,我们还是回衙门再说。”

    听了李谟的话,何百齐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是,王爷说的是,下官失态了,我们马上回衙门。”

    在一百禁军的护卫下,李谟他们好不容易才回到衙门里。

    “肖三,你详细说来,到底怎么回事?鞑子到哪了?”刚回到衙门的何百齐也顾不得请示李谟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肖三拼命灌了一口凉水,稍解口渴之意,听见何百齐的问话,看见李谟杨毅甄士绅三人也急切的看着自己,这才放下水瓢说道:“是这样的,今天凌晨我和几个兄弟陪着张县尉押送这次上交的粮草去太原,由于走得早,我们没到晌午就到了那里,原本打算吃过午饭在启程回来,谁知我们饭才吃到一半,太原南面就冒起了狼烟,接着就有斥候传来回纥入侵的消息。

    我们也顾不得吃饭了,张县尉出去打听了一下,消息确实,回纥的军队有三万到五万人,全是骑兵,一路烧杀抢掠,已经到了太原南面40里外,估计现在已经到了太原城下。

    张县尉听说,今年冬天雪大,草原上又遭了灾,回纥人的粮食不够吃饿死了不少人,这次回纥来主要是为了打草谷。”

    “回纥人是从天上掉下了的么?怎么从南边过来的?要来也是应该从我们北边过来啊?”何百齐忍不住的问道。

    “回纥为了这次打草谷像是谋划了很久,他们悄悄地从我们西面沿着黄河一路南下,都是骑兵,行动迅速,一路上报信的都没有他们快,到了太原南面才大肆抢掠,这才暴露了行踪。

    张县尉说回纥绕了一圈,没有从我们这边过来,倒是要从我们这边回去,太原府城池大,守卫的士兵多,倒不怕回纥攻打,回纥人主要抢的还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城,所以张县尉怕时间紧迫,何大人没有准备,就派我快马回来报信,张县尉他们也快到了。”

    第008章 战前立威

    李谟何百齐杨毅正听着肖三讲说回纥兵的消息,这时在外面警卫的禁军来报说县丞王大人来了,李谟赶忙让他进来。WENXUEMI.coM

    不一会,从门口进来三人,首先进来的一位五十多岁,身穿灰布长衫,面上略呈老态的人,这人正是那位县丞王大人,第二位进来的是一个中年书生模样的人,眸子里时而闪过精明的目光,这人就是何百齐的师爷,姓宋单名一个景,最后进来的一位有些特别,这位长的五大三粗,浓眉大眼,两撇八字胡,脸上长满了横肉,分明是个武人,这人正是阳曲县二百驻军统领杜潘。

    “参见王爷,参见何大人,见过杨校尉。”三人进得屋来首先向李默他们见礼道。

    这三人李谟都见过,只是不太熟悉,在李谟养伤期间,阳曲县里的大小官员,只要能上的了台面的都纷纷前去探望拜见过李谟这个舒王。

    “现在是非常时期,你们也不必多礼了,你们刚从外面来,想必已经知道回纥重兵来犯的消息了,详细情况让肖捕快给你们说说。”

    肖三听到李谟的吩咐,连忙又把刚才说的向三人从复一遍,

    三人听完面色不一,王县丞面色凝重,宋姓师爷眉头轻皱陷入沉思,两人一时不发一言。

    令人诧异的是那个浓眉大眼的杜校尉却面现兴奋之色,红光满面的说道:“怕他作甚,俺在这里窝了这么久,棒槌都快生锈了,现在终于可以打一仗了,回纥想从这里回去就要先吃杜某一棒槌再说。”

    他说完看见其他人都面色古怪的看着他,又不解的挠头问道:“怎么?我说错了么?”

    李谟差点笑喷过去,想来这位还真是一棒槌,宋师爷直接翻了翻白眼,一副深以其为耻的样子,倒是王县丞杨毅面色未变,还是那副凝重的模样。

    倒是何百齐面色古怪,忍不住咳了一声说道:“杜校尉说的不错,回纥也不是那么可怕的。”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王爷,看来咱们这元宵节是没法过了,以往次回纥骑兵的速度来看,他们现在肯定已经到了太原。太原距次六七十里,道路上布满积雪,路滑难走,另外他们抢掠过后行动必定会受到影响,太原也会出兵牵制他们,他们一时半刻还到不了这里。”

    何百齐说的是事实,同时也是想宽慰李谟,不要让他害怕,毕竟李谟才十八岁,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难免会吓得不知所措。

    但是他想错了,要是原来的李谟应该会害怕,但是现在的李谟会惊讶、会震惊,但绝不会害怕。李谟已经死过一次,已经在阴间转了一圈,他还有什么怕的,这时候他不但不害怕,反而越发的冷静,因为他知道自己能够获得这第二次生命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他愈发的珍惜自己生存的机会,他越珍惜自己的命就越冷静,他知道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自己,但是他对这里的一切又都不熟悉,这时候还要靠何百齐他们。

    李谟沉思着,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旁边的杨毅却说道:“我看太原方面也拖延不了多久,回纥主要目的是抢掠,他们急着把抢掠到的百姓财货运回草原,不会在太原耽误多久,我估计最晚明天中午就会到达这里。”

    “那就是说我们最多还有一晚上加一个上午的时间来准备城防,各位,若是回纥来攻打阳曲县,这里是否守得住?”李谟想了想问道,他不太了解阳曲县城的情况,万一这里不是那么容易守不住的话,他还是跑路要紧,他可不会为了守一座城白白送命。

    “这阳曲县虽然是个小城,但却是太原府的北大门,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阻挡回纥来犯的北方屏障,所以历任河东节度使都一直很重视这里,阳曲不但城墙高大牢固,易守难攻,而且,我们也不用守多久,回纥急着赶回草原,一时不能攻克这里,他们必定退走,就算阳曲县城被围,河东留后鲍防鲍大人也会尽起河东之兵从太原来救的,那时回纥围在外面的回纥之兵不足为虑,所以请王爷放心,回纥绝对攻不破阳曲县。”何百齐信心十足的说道。

    “可是阳曲县没有多少士兵守城啊?一共只有杜校尉一个团两百人的守兵,就算加上城里的衙役捕快、驿站的驿使等等也很难凑足1000人,守城还是很难。”杨毅迟疑地说道,他可不管阳曲城是否能守得住,他的第一要务是确保李谟的安全。

    唐军一军12500人,军下设营,营下为团,每团200人(有时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每团辖2旅,每旅100人,旅设旅帅。每旅辖2队,队50人,队设二队正。每队分为5火,火10人,火置火长。

    “杨校尉此言差矣,阳曲城城池高大,回纥兵又是远道前来求战,全是骑兵,他们肯定不会携带有攻城器械,我们只要谨防他们耍阴谋诡计,就不怕他们。”这次却是宋姓师爷说道。

    “我们不怕被围住,这里有一座军用的仓库,这个仓库是支援北方代州等几个州的军事仓库,仓库里存有整套的守城器械和数以万计的兵器,另外城中粮仓存有的粮食达一百万石,再加上城内百姓手里的粮食,这些粮草够阳曲城内三万余军民吃半年之久,城里的井水也能满足城内的饮水需求。”王县丞主管阳曲县的文书仓储,想了想接着宋师爷说道。

    李谟想了想,觉得他们说得有理,只要谨慎守城,在回纥没有大量攻城器械的情况下,守住这阳曲城应该不难,况且鲍防知道自己在这里,自己只要守住这里,坚持几天,他一定会起兵来救,应该没什么危险,于是对他们说道:“照各位所言,守住这阳曲县城应该不成问题,我们还是研究一下具体怎样防范,既然我们知道回纥的主要目的是抢掠,就一定不能让回纥得逞,我们不但要守住阳曲县城,更要保护好阳曲县的百姓,以免他们遭到回纥兵的迫害。”

    李谟既然决定留在这里,他就打算把留守做到最好,不但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还要保护好本来就非常穷困的百姓,一想到这里,就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前世,想起前世历史上中华人民受到外族侵略,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凌厉起来,森然说道。

    何百齐和杨毅这几天已经熟悉了李谟书生气的随和,还是第一次看见李谟这样凌厉的眼神,这时他们都从李谟的身上看见了一股王爷的威严,都有些惧怕!

    杜潘听说有仗可打,立刻摩拳擦掌地说道:“王爷放心,回纥要是来犯,只要王爷一声令下,我和手下的儿郎们定把会把他们杀的片甲不留。”

    何百齐一凛,不由自主的对李谟深施一礼说道:“不知王爷有何谋划,下官一定谨遵王爷吩咐。”

    宋王二人对视一眼,同时说道:“谨遵王爷吩咐!”

    杨毅见李谟下定决心要留下来,就知道走不成了,于是单膝跪地说道:“卑职一定为王爷马首是瞻,保护好王爷的安全,协助王爷守好城防,击溃回纥!”

    肖三愣了愣,连忙跪下磕头,一边说道:“愿为王爷效死!”( 神武大唐 http://www.xlawen.org/kan/442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