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红楼之潇湘辞 > 红楼之潇湘辞 第 1 部分阅读

第 1 部分阅读

    《红楼之潇湘辞》

    楔子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此乃是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所作的《阊门即事》,其中描写的就是号称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姑苏阊门。

    俗话说的好,山水钟林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阊门原是人间少有的好地方,历朝历代的才子不知道在此地留下了多少的名诗佳句,用来渲染这一等一的好地界,而且此间也不知道有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世世代代传为美谈。

    又有俗话说的好,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虽然说从古至今不知道这里出了多少的才子佳人,可是毕竟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这一时如果要在此地随便问一个人此地最有名的,大体都会回答是位于阊门外的林家。如果说起这林家因何如此有名,只因为这阊门的才子佳人虽然数不胜数,可是详细数来到底是没有人能超越林家。

    这林家原是姑苏城的望族,林家先祖虽然说只是文人,可是却也精通兵法,乃是辅佐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的有功之臣,位列开国十二侯之一。按照王朝的惯例,列侯世袭三代,可是只因为当日林家居功甚伟当日太祖皇上也曾说,就是赐封亲王也不为过,只是林家先祖无意于这些,而且一直觉得树大招风,为了避免嫌疑对于亲王乃至国公都是坚辞不受,最后在太祖皇帝的坚持之下才册封了列侯。林家先祖的此举倒是好,从此让皇家对于林家格外信任。可是对于此事,太祖皇帝有生之年一直是耿耿于怀,一直觉得愧对林家,因此在颁下遗诏的时候格外加恩,给予林家世袭四代的额外荣耀。如今林家的主人名叫做林如海,正是林家的第五代当家人。

    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虽然说到了他这一代已经不能承袭前人的爵位,可是林如海本身非是池中物,又岂是指望祖荫的人,他自小就才华非常,也算得上是一代才子。年方二十的时候与友人进京赶考,轻而易举博得探花郎,从此走入仕途。只因林如海气度文采无一不是上上人选,虽然年轻缺少阅历,可是对于朝堂之上的见解却不是一般人所有,针砭时弊往往是一针见血刺中要害,皇上慧眼识珠,认为林如海乃是少有的人才,再加上林如海本是林家之后,让皇上对于这个年轻人颇为信任,因此对于林如海的恩宠有加,圣宠不衰。

    林如海从入仕之后,可以说是平步青云,风头无人能及,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是官至兰台寺大夫,又拜为太子太傅,朝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皇上眼中一等一的红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巴结这位少年新贵而不能,只是这样的人却在风头正盛的时候因为母亲过世而退出朝堂丁忧在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走从此居然淡出朝堂,退回苏州老家这繁华地界安生度日。

    原来林如海从京城回到了苏州老家之后,远离了朝堂的是是非非,倒是觉得符合自己的心性,自觉在苏州的日子比起在京城的时候却是惬意不少,不知道有多舒心安逸,自己又何苦要去朝堂之上看自己不喜欢的尔虞我诈?因此在守孝期满之后,上表皇上,只说是从母亲辞世之后悲痛难忍,身体每况愈下,要留在苏州静养,从此显赫一时的林如海也就算是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按说林如海这一生的生活是世上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算得上是赛神仙了,林如海该是没有遗憾才是。可是这世上那里就能有这样十全十美的事情了,林如海这一生固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出身显赫高门大户,年少有为,显赫一时,可是偏偏有一点遗憾的地方,那就是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到了林如海这一代已经算是单传了。虽有几门远亲,却与林如海只是堂族,追根究源勉强能说在一起而已。

    直说到了如今,林如海年已经是近不惑之年,身边尚且没有子嗣,虽然说之前曾有过一个儿子,哪里知道时运不济,命中无子,这个名字叫做青玉的孩子仅仅活了三年就死了,这也是林如海无可奈何的事情。如今林如海的膝下仅有嫡妻贾氏所生的一个女儿,年方五岁。因为林如海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偏偏林家的这个女公子颇有乃父之风,也是世间少有的聪明灵秀的孩子,虽然说小小女孩儿,可是却已经能看出不同凡响来。

    林如海本也算得上是不拘一格的人,虽然说没有子嗣心中略有遗憾,可是看小女儿这般聪颖胜过寻常孩儿,也算是聊以安慰了,因此只是拿这个女儿当做是儿子一般看待,好在他赋闲在家别无其他的事情,因此他一直是自己亲自教导这个唯一的女儿琴棋书画、诗书礼仪,只想着把这个聪明可爱的女儿教导成|人,成就一段佳话。因此就算是平日里要出门去也是假扮做儿子带在身边,让她增长见识。因此这小小孩子的见识已经是非同一般,并不相识一般的孩童一样懵懂。

    只是这世上的世事无常,又岂是凡人能够尽数预料的,林如海固然是喜欢这样的生活,可是作为当日受尽皇家恩宠的一代风云人物,这样闲适的生活又能过多久?终究皇上还是没有忘记林如海,忽然一道圣旨从天而降钦点他为江南巡盐御史。

    历朝历代盐政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林如海一个赋闲在家早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旧臣忽然蒙圣恩得了这多少人眼红的求之而不得的号称是天下第一肥缺的美差,不知道羡慕坏了多少的人,又不知道有多少人对林如海虎视眈眈,恨不能除之而后快,又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于林如海的眼神变的不一样,毕竟一个赋闲在家的老探花合一个巡盐御史那是天差地别的。

    只是,闲惯了的林如海只觉得这身上的压力太大,因此上表要不能胜任,只是皇上既然已经下了旨意,哪里还能由得林如海。一道密旨传下,林如海只能无可奈何的携带家眷去了扬州上任,开始他人生的第二段仕途生涯。

    林如海知道这一上任,必然不像是以前一样了,从此这一生就要全心全意的为了朝廷的事情耗费心血鞠躬精粹才成,料想以后的生活必定是忙忙碌碌再不能亲自教养女儿。可是又不忍心女儿从此如同别人家中的女孩儿一样只是懂得针线女红。虽然说家中有贤妻贾氏也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一代才女、绝代红颜,按说是能亲自教养女儿成|人,可是这贾氏这几年以来身体是每况愈下,林如海心疼妻子,哪里肯让贾氏劳累,因此思虑再三,最后为女儿黛玉请了一名先生,名字叫做贾雨村。

    ------题外话------

    新开坑,希望各位喜欢红楼的,喜欢黛玉的多多关注!

    通过潇湘导购()前往淘宝网购买化妆品,免费拿潇湘币看潇湘VIP小说

    第一章 闻喜讯急忙算计

    话分两头,按下林如海携带家眷上任不说,只说京城有一大户贾氏,祖上也是有功的人,而且当初死兄弟二人同时立下赫赫战功,也是同时被敕封为国公,在当时曾经传为美谈,称得上是一段佳话。因此这一家人也算得上是朝堂之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当初为了奖赏这兄弟二人的赫赫功勋,曾经赐下两座国公府邸,这两座府邸单是兄弟二人的府邸就彼此相连占了整整一条街道。街东是宁国府,所住的乃是长房,街西是荣国府。两座府邸里面是厅殿楼阁,峥嵘轩峻,树木山石,蓊蔚洇润,很是有一番泱泱大族的繁盛气派在。外面的人不能窥见其中,不知道心中是如何的羡慕,只恨不能去了这里做奴才也好。

    只是外面的人哪里知道就是这样的一个望族虽然还撑着一个架子,却哪里还能比的了先前的光景。当年祖先的显赫抵不过如今子孙们的不成器,不过就是还接着祖宗的余荫过活罢了。不过是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宁国府和荣国府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但是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何况这两府主仆上下,早就习惯了奢侈糜烂的生活,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画者,日用排场费用,不能将就省俭,外面的架子虽未倒,内囊却也尽了。成天想的不过就是从哪里弄些钱财来填补日渐扩大的窟窿,倒是不曾想过如何从自己家中开源节流,以保举家安康。

    哪里知道这天上居然就真的能够掉馅饼,这一日贾家的大老爷贾赦、二老爷贾政下朝之后忽然就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只说是这一段时间一直悬而未决,让众臣争破头的巡盐御史一职今日皇上已经有了圣旨,这位做了新的巡盐御史的人正是前科探花姑苏林如海。

    林如海蒙圣恩钦点做了江南巡盐御史,督管六省盐务。贾家上上下下听到了这个消息可以说是炸开了。只因为这林如海之妻贾敏乃是荣国府的嫡亲小姐,如今荣国府的史老太君乃是贾敏的亲生母亲,贾赦贾政乃是贾敏的胞兄。如今林如海做了这个很多人梦寐以求艳羡不已的巡盐御史,忽然之间就有了这样的一门好亲戚,对于生活日渐拮据的贾家来说如何能不炸开。

    贾家的人少不得是要想一想怎么才能得些好处,毕竟巡盐御史是朝中第一肥缺,将来林家的银子那是多的数不清了,要是能从中稍微得到一点的好处,对于贾家来说也是极大的好处。

    只是如今有一点比较不好,那就是贾敏从去了苏州之后倒是从来没有回京来探望过自己的母亲和家人,这其中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说起来也是贾家有错在先,才会让林如海夫妻多年不曾进京省亲。原来当年林如海丁忧之后一心归隐不肯复出为官,贾家上上下下极其不满意,毕竟朝中有一个像是林如海这样的人在,对于贾家而言是极大的好事,贾家如何肯轻易的放弃这样的一个强硬的后台?因此在言辞上自然也就不是很客气。

    当初贾家之所以愿意把贾敏嫁给林如海所为的不过就是看林如海前程似锦,而且与贾家结亲算是贾家高攀了林家,因为林家早年已经蒙受皇恩抬藉入旗,是正经的主子,贾家虽然敕封国公,可是并不曾有抬藉的恩宠,说起来总是包衣,终究是低人一等的奴才。当初也就是看着难得林家不嫌弃贾家的出身低,肯和贾家结亲,贾家自然是恨不能将女儿打包送过去才好,忙就应允了这一门亲事,只想着从中间得到一些好处,哪里知道不过是几年时间,好处没有得到多少,林如海就要辞官。这给贾家的打击是很大的,毕竟贾家没有人能像是林如海一样得到圣宠到如斯地步。

    为了挽回这个局面,贾家的人频频去书信希望贾敏能劝回林如海,哪里知道贾敏从嫁了林如海这个如意郎君之后,只是与林如海是一个心思,也愿意过这样清闲舒适无忧无虑的生活,因此回信给贾家“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为此贾家的人对于林如海夫妻很是不谅解,到了最后甚至就说出来没有这个女儿和女婿的话来,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也就算是彻底的伤了两家的感情,最后两家人以至于几乎就断了往来。好在林如海夫妻不是计较的人,虽然知道贾家的人对自己夫妻很是有意见,可是每当到了过年过节还是会备下丰厚的礼品送入京城以尽孝心,在贾敏看来贾家可以不当自己是女儿,可是自己终究是贾家的女儿,善良的贾敏哪里知道就是因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才会让自己的女儿受了很多的委屈。

    让贾家的人没有想到的是时隔多年之后,原以为此生再也没有什么前途的林如海会忽然之间一步登天,做了江南巡盐御史这样的位子,心中自然是后悔,觉得低估了林如海,早知道林如海这一生还有这样的造化,这些年就应该是多多亲香才是,当年何必要说出来那样伤感情的话来,贾家上上下下的人简直是悔不当初。

    毕竟当初林如海执意辞官之后,世上的人都以为他一辈子该是在苏州那样的地方终老了,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沉寂十年,早就淡出人们视线的人能够再次飞黄腾达,毕竟这朝中的官员数以百计,皇上怎么就会忽然想起来这个这样一个人来。

    贾家的人虽然说是和林家往来少了,可是这般时候就算是没有理由也要找出理由来与林家接近。好在与贾敏总是至亲血脉,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这时候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好找,林如海是贾家的姑爷,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的事实,而且像是林如海那样的人自然是不会将事情做绝的,只要是上门,就算是心中不悦也是断然不会说什么。

    贾家众人经过商议只说是自己家里的姑爷重新入仕,这是何等的喜事,如今就算是派人去道贺也是应该的,因此贾家的人最后决定决定让宁国府的贾珍和荣国府的贾琏兄弟二人同去扬州巡盐御史府见林如海夫妇,也算是时隔多年之后重新修好感情。可是贾家上上下下的人心中都和明镜一样的清楚,如果不是林如海如今做了这样的官,这感情只怕是这一生都不会有人去主动修好。

    毕竟今时今日的贾家和以前不一样,不管是宁国府的贾珍,还是荣国府的贾赦贾政兄弟二人,在朝中所做的官都是无关紧要的,总是不及林如海这样的缺来得实在,来得风光,来得有力。贾家的人心中更明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后台,这个百年望族很可能从此就要没落,虽然说是之前已经送了贾政的长女元春入宫,可是毕竟自己家里是包衣奴才的出身,地位低下,元春饶是聪明灵秀,可是在宫中也是举步维艰至今也还是没能熬出头来,贾家目前所能依靠的最佳人选就是这个朝廷新贵的姑爷林如海。

    通过潇湘导购()前往淘宝网购买女装,免费拿潇湘币看潇湘VIP小说

    第二章 巡盐史忧心忡忡

    林如海携带爱妻爱女到了江南最为繁华富庶的扬州上任。做为文人的林如海对于扬州这个地方并不是很喜欢。

    如果说苏州是属于文人的地方,那么扬州就是属于富人的地方,虽然林如海此生也算不得是穷人,可是他更情愿自己就是一个单纯的文人,能一直在苏州那样文化气息浓郁的地方生活,而不是来扬州这样一个处处充满市侩的盐商汇集人人夸耀富庶的城市,来做一个人人艳羡的官。

    林如海早年青云得志的时候就已经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这些年虽然不在朝堂,可是对于朝堂上的事情也是知道很多的,目前的局面只怕是一旦卷入,将来说不得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心中想着自己从此又要陷入这样的水生火热之中,自己原本是不愿意,可是,皇上给自己那样的密旨,就算是为了朝廷的将来自己还真是不得不来这个地方和那些盐商们勾心斗角,只是从此自己的世界将会风云突变,林如海如是想着只是不由得只是叹了一口气。

    多年的夫妻,兰心蕙质的贾敏如何能不了解林如海心中所想,情知林如海这一次来扬州多少是有些心中不情愿,可是有没有办法违抗皇命,才不得不走这一步。贾敏本是大家出生,自然知道皇命难为的道理。

    贾敏因此笑着说道:“人说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虽然说扬州距离苏州不远,可是到底我还是没有来过这个地方,如今能来看看,也是好的,我们权且当做是来这个地方散心也就是了,老爷就不要这样唉声叹气。”

    “我倒是真想当做是来赏光散心的,可是这心中却有一个声音明明白白的告诉我,我这一次来时重任在身,敏儿,这其中的厉害你是不明白的。”林如海从接到皇上的密旨的那一刻开始就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只是内中的缘由自己不能对贾敏说而已,免得她为了自己担心。

    “老爷宽心吧,或者过不了多久,皇上有了比老爷更加合适的人选以后,就会放老爷归隐也未可知,如今既然来了,再多的不甘心也是于事无补,倒是不如顺其自然的好,老爷就不要忧心了。”贾敏握住林如海的手体贴的说道。

    “夫人说的何尝不是这个道理,我自然也是明白,只是习惯了苏州的生活,习惯了与文人在一起,我如今反而不知道怎么与那些只知道利益的盐商打交道了,这一次只怕是要花些心思重新适应了。何况我离开政坛这些年,对于朝廷上的一些事情虽然说是略知一二,可是总是不像是以前那样熟悉了,皇上这一次是赶鸭子上架。不过,与其怨天尤人,倒是不如顺其自然的好。罢了,我们就安心在这里过我们自己的日子吧。”林如海颇有些无奈的说道。

    没有想到自己退隐多年,到了最后,居然是在这样的时刻重新入仕,还接了这样的差事,这真是世事无常。只是,总觉得自己这一次来有些不好的预感,也不知道是什么。当今的局势很是微妙,从皇上废了太子至今,朝堂之上的各位皇子对于皇位一个个都是虎视眈眈,各自为阵,偏偏皇上的儿子们都是人中龙凤,那个斗起来不知道要卷起多少的滔天大浪,当年自己选择退隐就是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这其中的微妙,可是皇上如今却始终是将自己拉了进来,这一来自己这辈子怕是难以抽身了。

    “虽然说我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可是既然不能辞了,就只能坚持下去,我相信老爷能做好皇上的这个差事。稍微坚持一下,只等了结了这边的事情,我们一家人就从此彻底归隐避世,再也不参与这些事情了。”贾敏温柔的安慰林如海。

    做夫妻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了,虽然说夫妻两个一直是和和美美的过日子,算得上是相濡以沫,可是在贾敏的心中,对于林如海终究是觉得有些亏欠,那就是不能为林家添续香火,虽然说是林如海自己时常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该是自己命中无子,怨不得。可是贾敏如何能心安,也曾经想过为林如海娶妾室,无奈林如海执意不肯,也就只能作罢,可是心中对于林如海除了爱之外自然就多了几分敬重和感激,决定不管以后林如海的路是怎么样的,自己生死相随。

    毕竟,就算是表面上说的再怎么冠冕堂皇,说自己多么贤惠大度,看着自己的夫君怀中抱着别人的时候,心中自然是难过的,难得自己能遇到林如海这样的好男人。如今自己的夫君心中有烦心事,自己虽然不怎么明白,可是也能想得到与这一次的上任有关系,可是自己都不能帮忙,只能言语上给予安慰。

    “敏儿说的是,以后我们一家子就彻底的归隐,再不问世事,只过我们自己的日子倒是好。”林如海看着贾敏,笑着说道,可是真的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吗?这一次自己能全身而退?

    “索性这个做官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不知道多少人羡慕老爷呢,要是知道老爷这样的想法,还不知道有什么表情呢。”贾敏看着林如海,狡黠的一笑说道。

    林如海听了也是哈哈一笑,可不是,今日的自己可是羡煞不少人呢,偏偏自己就觉得不好,算不算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夫妻两个说着话的功夫,已经到了巡盐御史府的门口,林如海朝外面看的时候,才发现巡盐御史府的门口早就被层层叠叠的人包围住了,林如海看看这阵仗,虽然说之前已经想过,可是总没有想到会死是这样的局面,这可不好,自己如今对于江南盐务的局面是一抹黑,还是先不见这些人的好。

    思考了一下,林如海觉得还是先避其锋芒比较好,所以便让家人将车赶到了客栈去,现在先不要去,等到了晚上的时候,想来这些人也是要回去的,自己还是等人都散了再进去的好,虽然说这样一来是于理不合,可是到底是省却许多的麻烦。

    林如海这一次来的时候只是简装而行,不过带了几个家人而已,倒是不怎么引人注目,因此并没有人注意到有两辆普通的马车到了巡盐御史府的门口又掉头离开了。

    通过潇湘导购()前往淘宝网购买笔记本,免费拿潇湘币看潇湘VIP小说

    第三章 客栈品茶听闲话

    林如海并没有直接去巡盐御史府,而是到了和巡盐御史府同一条街道上的一家客栈里面先安顿下来。黛玉毕竟年幼,虽然说对于一个新地方感到新鲜,可是经不住舟车劳动,到了客栈马上就睡着了,林如海从窗口看到了外面还是熙熙攘攘的情况,所以觉得先看看情况。

    林如海和贾敏到了楼下,林如海知道,酒楼从来都是人多嘴杂的地方,按说目前扬州城最大的事情应该就是关于自己这个新上任的巡盐御史了吧,自己特意找了这一间距离巡盐御史府比较近的客栈,就是为了方便自己看情况。

    也不知道这客栈是不是能有些收获,不过,就算是没有收获,听听扬州最近有什么事情也是好的,终究都是方便自己以后行事。

    林如海携贾敏坐下来,早有机灵的小二上前来招呼,林如海随便点了几道扬州有名的小点心,又点了一壶茶,然后和贾敏一面品尝点心,一面侧耳细听周围的人说什么。

    贾敏自然也明白林如海的意思,因此并不多说什么,只是慢慢的品尝茶水和点心。

    “这条街这几天还真是热闹,每天都是这么熙熙攘攘的。”有人笑着说道。

    “可不是,您算是说对了,这条街还真是热闹了不少,要是每天都这么热闹就好了,我们客栈的生意就好多了。”小二一面上酒菜,一面笑着说道。“还真是希望这个新的巡盐御史能迟来几天,也让我们好好做几天生意。”

    “你小子倒是会想,这巡盐御史是什么职位,当上了,还能迟来?只怕是恨不能插翅膀飞过来才好。”看起来是熟客,只是笑着和店小二打趣。

    “听说这一次的新巡盐御史大人是皇上亲自挑选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人,有什么大的来头,能有这样的面子。”那边小二和客人的话音未落,显然是有人救受到了影响,就在林如海隔壁的桌子上,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穿着白衣服喝了一口酒说道。

    “这个我倒是听说了,据说是前科探花,姑苏人氏,祖上也是顶厉害的,就是不知道这位探花郎是不是也很厉害,能治理好这六省的盐务。”另外一名穿着蓝色衣服的接着说道。

    “这江南的盐务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治理好的,要是没有能耐,只怕是自身难保。”白衣服的人接着说道:“这位凭空出现的御史大人如不能将这些盐商都制住,只怕是就只能合他们同流合污了。”

    “可不是,这江南巡盐御史的位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了的,要是一不小心可就是死无葬身之地。要是没有些能耐,又不愿意被拉拢腐蚀只怕是就难说要重蹈覆辙,做了和前面的秦御史一样的冤大头。”蓝衣服的人接着说道。

    听了这话,林如海心中暗暗吃惊,自己也听说了,秦御史上任不过半年时间,忽然就暴病身亡,此时听起来倒是有些缘故的,只可惜的是,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会为了这秦御史的事情讨回公道。

    贾敏也明明白白的听见了这两个人的对话,忙就朝着林如海看了一眼,眼中满是忧心,自己倒是不知道,这江南巡盐御史居然有生命危险,难怪老爷这些日子一直是这么的忧心这个事情。

    林如海看到了贾敏担心的目光,忙就握住了贾敏的手,示意贾敏不要为自己担心。

    “这个话贤弟还是不要说了,免得被有心人听到,反而耽误了自己的性命,罢了,罢了,我们喝酒,不说这些和我们没有关系的事情了。”白衣人朝着周围看看,然后小声的说道。

    林如海看看这两个人,心中一顿,看起来,这里的情况比起自己想的还要复杂,自己看起来是务必要小心翼翼的才好,如不然,只怕会真的丢了自己的性命。

    就在林如海在想的时候,门口进来几个锦衣华服的人,一面走一面说话,林如海看了一眼,只听得其中一个说道:“看起来这位新来的御史大人谱不小呢,让我们等了这许多的时候,竟然还不见踪影,也不知道是什么打算。”

    “我听说这位新来的林御史祖上也是有过大功劳的人,而且他本人在十多年以前也是很受皇上宠爱的,曾经做了兰台寺大夫、太子太傅。”另外一个人接着说道。

    “做过太子太傅,总不会是废太子的人吧,不过终究不是我们爷的人了,这一次皇上让这么个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觉得我们爷在江南的势力太大了,要警示我们爷?”又有人接着说道。

    “周兄倒是糊涂了,怎么忘了,废太子早就已经是不成气候的人了,皇上怎么都是不会用废太子的人,可见这个林御史虽然是做过太子太傅,可是绝对不会是废太子的人,倒是很有可能是皇上自己的人。不过饶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也不用担心,他总是逃不过我们的手心就是了。”另外一个人自信满满的说道。

    “刘兄倒是太自信了,这个人只怕不是这么好对付的,只怕不是一般人呢,如今看皇上的意思,不从现有的官员中选人来做这个巡盐御史,反而是皇上启用一个十多年不曾入仕的旧臣,想来就是为了避免和京城的各位爷有太多的牵连,从而能彻底的肃清盐务,以后我们的日子只怕是不怎么好过呢。”另外一个人倒是比较理智,只是摇头说道。

    林如海从这几个人的口气听出来了,这些人有些是盐商,有些是朝中某位皇子的门人,看起来和盐务有关的人目前都集中在这里了,也就不怪有这么多人在这里守着了,好在自己先退避在这里了,倒是也避免了和这些人的正面相对。不过话说回来了,自己也曾经在朝廷待过,虽然说是巴结奉承的人有,可是像是这般的情形倒是不多见,看起来这些人是冠冕堂皇的就在做这些于理不容于法不容的事情,此地的风气从而就可见一般。

    “这位巡盐御史大人据说是四代列侯的出身,说起来这出身倒是够高的,可是想来不过也是靠祖上的余荫才有今日,也不见得就有多厉害了。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些死读书的人难对付,可是这样的人倒是容易对付,我们兄弟还不是有很多办法?你们就不要多担心了。”还是那个被称之为刘兄的很自信的人。

    一行人说着话朝着楼上走去,自然林如海也就听不见他们说什么了。可是林如海是何等聪明的人,只是从这些只言片语中间,就有了一些蛛丝马迹。

    “敏儿,有些事情我虽然是不愿意你知道,可是到了如今还是要告诉你,我之前虽然是想到了这里只怕是不简单,可是还是轻视了,看起来扬州的水很深,我们务必是要小心才是,免得害了自己,也耽误了主子的事情。”林如海对贾敏说道。

    从到了扬州一直就觉得不怎么好,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想了,还是真的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林如海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先将妻女送回苏州去。不过他到底是没有说出来,想来敏儿是不会同意的,只要是敏儿不回去,黛儿自然是不能一个人回去。罢了还是先在扬州吧,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先预防一点比较好,想来自己也是有必要多招几个人来保护妻女的安全,这样自己才能安心一点,好在自己家中还是有些隐藏的势力,或者现在是用到的时候了。

    “我也不是不明白事情的人,自然知道。老爷你就放心吧,我会好好注意,也会照顾好黛儿的,你只管安心坐自己的事情就是。”贾敏笑着对林如海说道:“我们回房里去吧,黛儿只怕是已经醒了,要是看不到我只怕是要闹了。”

    贾敏本就是有些见识的女子,今听了这些断断续续的话,也知道此行凶险,万不能掉以轻心,以后自己必定是要尽全力保护自己的丈夫和女儿,虽然说自己只是一介女流,但是关键时候是一定会坚定的支持自己的丈夫。

    林如海笑着答应了,夫妻两个上楼回了自己的房间去看小黛玉。

    通过潇湘导购()前往淘宝网购买化妆品,免费拿潇湘币看潇湘VIP小说

    第四章 一别经年又相见

    只说贾家的人也只是在巡盐御史府门外面等着,可是总是也等不到林如海前来,两兄弟也是有些好奇了。按照路程算的话,早就该到了,想自己远在京城都已经到了,听说皇上皇恩浩荡特许林姑父不用进京,而是直接从苏州过来上任,这样短的距离,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万没有不到的道理,莫不是苏州那边有什么事情,或者是这个事情有了变故?

    其实如果这兄弟两个如果能住在客栈里,自然是有机会见到林如海夫妻,别的人不知道新任的巡盐御史就近在咫尺那是因为不认识,可是贾珍、贾琏二人是认识的,之所以不曾得到机缘想见,也是因为这两个人不曾尽职尽责所致。

    这二人原本就是花天酒地习惯了的人,可是在京城的时候,上面多少是有人管束,难免就不能尽兴,如今难得离开了家,又是来到了这等江南秀美的地方,自然是如同脱了缰的野马一般,虽然没有忘记自己此次来的目的,可是到底也不曾亲自来,只是差人在府门口等着。他二人成天忙着眠花宿柳,留在温柔乡里浑浑噩噩,恨不能从此就在此永不回去才好。

    一晃这两人到了也是有七八日的时间了,贾琏贾珍二人虽然过的赛神仙一样的日子,可是到底是不敢多耽误了,这才差人去打听林如海至今不曾上任的原因,这一打听不要紧,却得到一个消息,说是新任的巡盐御史林老爷病了,耽误了行程,只怕是要延后才能到。

    贾珍贾琏一合计,好歹这也是不由自己的,倒是不如就还是在这里等着,让人先回府去给家里说一声,这样也就算是给府中有个交代了,自己两个还是先在这里住着。

    林如海一家这时候就住在客栈,每天只是注意看着府门口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说什么话的都有。当林如海在客栈听到林大人病了的消息的时候,不由得只是莞尔,这下子可好了,可是不枉费自己的一番苦心安排了。

    翌日,林如海带着全家,进来已经清清静静的巡盐御史府。

    林如海料想的不错,这些人固然是着急要见到自己,可是毕竟都是些非官即商的人,并不能每天闲着没事干就在这里等着自己,听到自己病了的消息,自然要散了去,毕竟见自己虽然要紧,却也不一定就要在自己来的第一天就见到。

    进了府门,林如海只是说自己病着,不见客人,不管是什么人来求见,一概直接打发就好,门房上的人虽然好奇,可是总是摸不透这个新老爷的脾性,因此,按照林如海的说辞打发不少人。他们哪里知道,林如海从到了扬州以后,早就安排了人去明察暗访扬州的情况,此时还没有消息,自然不能轻易的露面。

    “老爷,有客人来访!”门口小厮问道。

    林如海正在屋里与贾敏两个人哄着黛玉玩,因听了小厮的话,只是说道:“不是早就吩咐过了,这段日子老爷不见客,怎么忘记了,难不成这样的事情还要老爷一次次的提醒?”

    林如海一面教黛玉写字,一面有些恼火的说道。难不成这里的下人连这些事情都做不好?既然如此要这些人有什么用处?倒是不如自己再找一些人来的好。

    “这个小人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这两个人说是从京城来的,是太太娘家里的人。因听老爷升任江南巡盐御史的职位,特意前来贺喜,来的早了,在扬州已经等了十来日的时间了,如今好不容易才等到老爷到来,所以急急忙忙就来了。我说了( 红楼之潇湘辞 http://www.xlawen.org/kan/444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