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阅读
想承认,但心内深处也早早知道了,这次怕是会失望而归。但就算早早知道这点,但等到他自己直正面对,看着曾经熟悉无比的地方,变成完全陌生的景致对于瑾瑜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因为也算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所以这样的打击并不会将经历无数世事的瑾瑜击倒,但确实让他感到有些疲惫,甚至自己都没有发现的茫然。
其实,就是在大宋的时候,家人也早早就离开了自己,整个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但那时候崔家的祖宅在那里,家人也埋葬在那里,瑾瑜就觉得自己有依靠,家人给了他去复仇的勇气。可是在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后,顿时觉得茫然无所依,就算答应了赵母要好好活下去,但对于这个世界终究还是缺少了一种归属感。
所以瑾瑜才会想着要回到这里,找到八百年前自己的家,那样才会真正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不是孤单无依的,希望得到前世家人的陪伴,支撑着自己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活下去。
但其实再想想,找到又能怎么样?也不过是去拜祭一番,这些对于早早就已经离开那个世界的家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得到安慰的终归只是自己!
在大宋,最后放弃了继续活下去希望的是自己,如果父母在天有灵的话,肯定会怪自己吧?!要骂自己是一个懦夫,是一个不孝子,竟然让崔家这一脉在自己手上彻底的绝嗣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作为八百年前的崔瑾瑜能来到现代,代替曾经的赵瑾瑜活下来,这应该算是一种幸运吧?想到两个人相似的外貌,相同的名字,瑾瑜想也许老天爷在冥冥之中地作出这种按排自有他的道理。既然在八百年前没有将自家的血脉延续下去,那来到这八百年后怎么还能让自己的家人失望呢!
瑾瑜想到这些,也只能苦笑,明天继续寻找时家村,如果找不到的话,就直接去白云山吧!其实瑾瑜自己现在是百分百的肯定,时家村肯定早就不在了。不管是因为地壳的变化,还是因为威力巨大的洪水,竟然能让一整座山脉都不见了,那么山旁边的村子也绝对没有存在的可能了!
一整晚瑾瑜都没有睡好,既像是自己做梦,又好像只是心中所想的。看着梦中,父亲看着自己时严肃的脸庞;母亲见到好不容易回家的自己那喜出望外的笑脸;自己在家调皮捣蛋时,被哥哥嫂嫂发现,他们对着这个被当作儿子看着长大的弟弟脸上那无奈又宠腻的微笑;还有新婚之夜妻子脸上那羞涩、甜蜜的微笑,让瑾瑜禁不住想要沉溺其中。一时又感受到自己在云台山收到崔家被灭门的消息后,自己硬是提着一口气,一路不停歇地飞速赶回家以后,看到整个崔府上下二百余口的惨状后,那撕心裂肺无法言说的痛疼和那对于灭门仇人的涛天的怒火、憎恨。
第二天,在酒店吃过早餐,看看时间也快到八点了,便打电话给昨天的那个出租车司机,准备走了。
刚出了酒店,就看到昨天那辆车已经到了,司机也正站在外面等着。上了车后,瑾瑜便对开车的司机说道:“师傅,我想买些香烛、纸钱,还有一些要祭拜的东西,请问在哪里有卖吗?”
“知道,不过要绕一些路,”多年的老司机,整个开封市他自然很熟悉,对于那里卖这些东西的肯定很清楚。
“没关系,我不赶时间!”
瑾瑜买好了香烛纸钱后,就让司机开出了开封城,沿着昨天的路线,向西走了大概十多公里以后让司机拐到小路了,昨天找的是另外一边,今天就从这这查找。虽然知道没有希望,但瑾瑜并没有放弃,还是找到很多当地的老年人,询问有没有人听说过一个叫时家村的地方。
司机坐在车里,看着这个年轻人从今天一早开始,一直找到下午二点钟,后来终于没有再继续寻找,只让自己停在一个比较荒凉的地方,拿了今天早上购买的东西后,独自下了车。
看着这个年轻人将两支香烛插下去,将水果、酒水和酒杯、糕点等的这些东西摆好以后,方将两支香烛点上,最后才点燃纸钱。
因为离着车有二十几米,这个年轻又是背对着车的,所以司机看不到他的表情,不过司机还是能感到他的专注认真,在做这些的时候,这个年轻人一直是跪在地上。看着他将酒杯三次高举过头顶,然后将酒散到地上,等到最后,更是三跪九拜,所有这些都做得无比的虔诚。
“爹、娘,孩儿不孝,前世辜负了你们的期望,这一世孩儿一定好好的活下去!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们一定要多保重!泽儿、涛儿、渊儿、浩儿,欢儿、琳儿、婵儿,不要调皮,要听爹娘和祖父母的话,你们要好好的!”
说完这些以后,又开始向已逝的家人低声诉说着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直到最后,再一次三跪九拜以后方才站立起来。大概是跪的太久,站起来的时候还打了一下趔趄,不过很快就稳住了身形。
坐在车里的司机一直看着瑾瑜,一看到他这样,忙跑下车过来准备扶住他,瑾瑜摆了摆手,“不用,只是一下没站稳罢了,今天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了你吃饭。中午我请你用餐吧,下午我还要去买一些东西。”
刚才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这个年轻人眼睛有些红红地,多少猜到可能是因为已经去世的家人的原因,但毕竟只是萍水相逢,这种事还是少口开的好。听到瑾瑜这样讲,司机只是不在乎了笑了笑说:“我们平时出车,也经常这样,再说现在也不算太晚。”
“开封你比较熟悉,那就麻烦你找个用餐的地方吧!吃完饭再去买东西!”
“那可多谢你呀,这餐不用吃盒饭了!”司机说完就笑了起来。
司机不亏是本地人,找的是一家很有开封本地特色的饭店,饭菜非常不错,并且还不贵,结帐的时候才花了一百多块钱。
用过餐以后,瑾瑜又让司机带着自己去了一家户外用品专卖店,买了一套户外装备才让司机送自己回酒店。
16河南之旅四
回到酒店的时候,时间还很早,也只不过刚刚五点钟,不过瑾瑜并没有什么兴趣出去游玩。如果今天不是回到开封城,而到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瑾瑜也许会有兴致出去逛逛。但是这里,曾是自己无比熟悉的地方,虽然实际上已经过了八百多年的时间,但对于他,也只不过才刚刚过了几个月时间,现在面对这些,实在是让人觉得无比伤感。
虽然如此,不过也许是白天的祭拜多少给了瑾瑜安慰,更可能是多少放开了一些心中的执念,这个晚上,瑾瑜修炼了一段时间方去睡觉,并且整晚还算休息得不错。
一早起来,用罢早餐后,瑾瑜就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收拾完后又仔细检查了房间和自己的行李包,确认自己的东西都收拾齐全了。看看手表也快到八点钟了,差不多到了昨天和司机约定的时间,打了司机的电话让他在外面等着,自己很快出来,便背起自己的包包来到前台办理退房手续。
办理好退房手续后,瑾瑜提着行李出了酒店,就看到自己这两天乘坐的出租车已经等在外面了。等在一旁的司机看到瑾瑜出来的,走上前接过瑾瑜手中的行李,放进后座,瑾瑜道谢后也顺势上了车。
瑾瑜和他妻子杨宝仪,早期是师兄妹的关系,后来结为夫妻。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由恋爱了。在那个年代,男女双方成亲以前,难得见面的小夫妻来说,瑾瑜他们显然是幸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瑾瑜他们成亲以后,双方的感情极好。又因为瑾瑜没想着进入仕途,夫妻二人成亲以后过得十分逍遥自在。
瑾瑜的师傅杨老爷子是在年纪很大的时候,才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杨老夫人当年是挣命般的生下孩子,没过多久也就离开了人世。
杨老爷子当年在自己的独生子夫妻二人都去世以后,如果不是有儿子留下的这个小孙女,他不一定能撑下去。
当年瑾瑜的父亲拿着崔老爷子的亲笔信来求他出手救自己小儿子的时候,杨老爷子也是想着能结份善缘,才出手相救。他自己已日益老迈,这些年因为连遭妻子离世,独子被害的打击,就算后来自己注意保养,但身体终究还是日渐虚弱。既然现在老友有事相求,如果自己能救回这个孩子,靠着这份救命之情,以后自己的小孙女也有个依靠。
到后来,看着自己的小孙女和自己的小徒弟关系日渐亲密,更是欣慰不已。杨老爷子自己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不仅在医药方面,同时还是一个武林高手,甚至于琴棋书画等等方面都少有人能及。
瑾瑜本人聪明,天分高,又肯努力,这样的徒弟哪个师傅都会喜欢,再加上后来经由崔杨两家长辈的同意,在瑾瑜十二岁的时候,就和杨宝仪定了亲,杨老爷子更是将自己一身所学,毫无保留的尽数传授给了自己的这个关门弟子,也是自己的孙女婿。而瑾瑜也不负杨老爷子的教导,可以说尽得杨老爷子的真传,除了因为年纪的原因,阅历人情方面才有的差异,其它方面并不比杨老爷子差多少。
因为杨老爷子的身体原因,在杨宝仪及笄礼刚过,瑾瑜就和自己的师妹成亲了。老爷子大概是彻底放下了心中的牵挂,在自己的孙女成亲刚过一个月就与世长辞了。
瑾瑜是父母的老来子,他出生的时候,两个兄长都已成年,崔大哥都已有了一个孩子,所以家中父母十分宠爱他,就是两个哥哥也将他当作儿子来养。两个兄长都很能干,再加上这个弟弟自小身体不好,全家人对他都没什么要求,虽然后来有了杨老爷子的医治调养,养好了身子,但对他始终宽容。就算后来瑾瑜参加了科举,得了一个少年举人的名头,也只是将这些当成兴趣,家人并不要求他向仕途发展。也正因为如此,瑾瑜自四岁多的时候被父母送到云台山以后,长年居住在那里,就是后来成亲了,除了出外游历,更多的时候也是居住在云台山。
现在又再一次来到云台山,来到自小长大的地方,来到自己的恩师、妻子和那从末有机会见到父母一面的孩子长眠的地方,瑾全的心情实在有些难以言说。杨老爷子孝满以后,瑾瑜夫妻二人长年在外游历,当年还是因为妻子有了身孕,为了安全,夫妻二人才留在了云台山保胎。
当年崔家出事以后,不光是瑾瑜,就是杨宝仪也是十分自责,觉得如果当时他们能在崔家的话,那场灭门之祸也许就能够避免了。也正是因为他们有这种心理,使得杨宝仪在崔家出事以后,心情郁结,虽然因为她怀有身孕,没有跟着瑾瑜一起出去寻找仇人报仇,但她的身体还是受到很大的伤害,使得生产的时候没有挺过去,最终一尸两命。
瑾瑜后来常常想,如果当年的他能注意到妻子的情况,多多开导她,是不是就不会如此了。或惜当时的他,光顾着报仇了,就算中间的时候回过一次云台山也根本没有注意到。直至临近生产,瑾瑜再一次回到云台山的时候才发现,可惜已为时已晚。
一路行来,路上来往的车辆是不少,但毕竟不是年节的时候,并没有达到堵车的地步,所以到云台山的这一路走得还算顺利。
在瑾瑜还陷在对妻儿的愧疚、自责以及思念的时候,车子已进入了云台山风景区附近。司机按照瑾瑜的意思,将车停在景区旁边的一家酒店,瑾瑜将车钱递给司机后,就提着行李下了车。在前台订好房,将行李放进以后,瑾瑜就背着从羊城过来的时候带的小背包,装了两瓶水和一些面包等食物就出了酒店。
在回河南以前,瑾瑜就在网上查了云台山风景区的资料,从那些景点图片可以看出,当年他们在云台山的住处,就是现在云台山风景区里红石峡的附近。但毕竟时间已太过久远,这些年云台山又为了招揽游客,大肆搞名为建设开发,在瑾瑜看来实为破坏的举动,仅仅凭着这些网上的图片,根本确定不了当年他们居住地的具体方位。
今天瑾瑜轻装简行,就是想到红石峡这个景点先去仔细查找,顺便探探路,确认一下大致的范围,明天再带着户外装备深入密林。
瑾瑜看着手中的门票,不由的叹了一口气,当年这云台山也算自己的家,想不到今天要回来,还要花钱才能进去。不过能过了八百多年还能再次踏入到这里,自己是不是应该感到庆幸呢?!
可能是因为现在是暑假的原因,来云台山游玩的人特别多,虽然和新闻上看到了,五一和十一长假的时间,很多热门景点那种人潮汹涌、摩肩接踵的热闹场面不能比,但还是让瑾瑜有些难以适应。
瑾瑜进了景区以后,是直奔红石峡而去的。虽然看到曾经冷清、清幽的云台山,一下子到处充斥着喧嚣的人声,瑾瑜觉得难以适应,还有深重的失落。但相比在开封寻找崔家祖宅的时候看到全然陌生的景色,现在的心情要前两天好了很多。这里虽然因为人工开发,多了许多的人工建筑,但大体的景色还是能和自己记忆中的景色比对得上。
当年他们的房子,就在红石峡中段靠近谷低的地方,周围是一片桃林,为了防止宵小和大型动物的进入,桃林按照北斗七星之形布下了阵法。不懂阵法的人,如果没有人带领,很容易误入阵法,陷在里面出不来。
云台山古称“覆釜山”,因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又名云台山。现在云台山每天都引来世界各地的游客,其实在大宋以前,云台山已是声名在外。大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在云台山就留有避暑台和陵基,这里还曾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唐代诗人著名的诗人王维更是在苵萸峰写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唱;听说就是药王孙思邈也曾在此采药炼丹。
瑾瑜沿着人工开凿的台阶,看着沿途的奇石险峰,两旁似两堵高墙似的红色山崖,跟着前面游玩的人流缓慢进前。曾经的红石峡,这些行走在其中的所有游客,绝对没有一个人比得上瑾瑜清楚。八百年对于不过百年人生的人类来说是漫长的时间过程,但相对地球四十五亿来说,只是短暂的一瞬,这短短的时间对于地貌的发展肯定会有影响,但就瑾瑜现在这一路看到的,还能让他见到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已经让他非常高兴了。
瑾瑜在黄龙瀑这个地方找了很久,作为普通游客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没找到当年他们房子的影子。当年杨老爷子将家安在黄龙瀑不远的地方,可惜现在虽然黄龙瀑依旧,但是当年的桃林早就不见踪影了。桃林没有了,他们当年居住的房子更是找不到一点存在的痕迹,看到这些,不是不惆怅,但现在还能看到像黄龙瀑这些熟悉的景色,自己也应该满足了。
前两天,在开封的时候,瑾瑜对着完全陌生的开封市提不起游玩的兴趣的,现在来到云台山,瑾瑜的兴致却提了起来。
在游玩的过程的,还采了一些防蚊虫叮咬和驱蛇的草药,以便为明天自己进入密林作准备。在采草药的过程中,碰到有人询问,自己回答说是采药的时候,还引起了别人的嘲笑。有好心人还劝说自己,别电视电影看多到,在山中随便看到什么草就以为是草药,别傻了。
瑾瑜对不相干的人说的话根本不会在意,明天自己就要进入密林深处,看看师傅一家和妻子的坟墓是否还安好,还有当年师傅留给自己的,还有自己亲自存下的东西是否还在,这些都要自己亲自己去验证!
17河南之旅五(完)
从云台山景点回到酒店以后,瑾瑜就将在山上采的草药取出来,仔细分好类,又收拾妥当以便进山后备用。看着摆在桌上的草药,因为只是顺道采的,肯定不是太齐全,为了安全要想办法补全。
现在的自己,是比一般人是强很多,但和当年的自己相比,相差的实在太远,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计,还是准备周全为佳。
除了进入密林中要准备的驱蚊虫、驱蛇的药,现在是炎热夏季,防暑药也不可少,还有伤药,蛇药,等等药物,虽然不一定会用上,但绝对要提早备上,现在看来,明显不够,明天要去一次药店。
幸亏在开封的时候去了一趟户外用品专卖店,帐篷,睡袋,手电筒,水壶等等这些都有准备,一把刀也是不可或缺的,弓驽也买了一把,不过就是质量太差,杀伤力和自己以前的武器实在没办法相比,不过现在也只能凑合着使用了。至于指南针之类的,瑾瑜就没有准备,不说他自小就住在这里,就是在陌生的地方,依靠日月星辰或者树木花草他也能辩认方向。
武器类的如果在羊城准备的话,肯定能弄到更好的,但这个年代对于这些杀伤性刀具查得太严,如果早早就准备了,瑾瑜怕还没上火车就被查出来搜走了,正因为如此这些东西才没有早早购买,只能到河南以后才购买的。
瑾瑜在来到云台山的第二天上午并没有进山,而是找了一家药店,买了一些暂时欠缺的中草药,为了以防万一确保安全,瑾瑜还特意买了一些消炎药、退热药、感冒药等西药片剂。
在外面吃过午饭以后瑾瑜才回了酒店,将买回来的中草药处理好后,又将所有的东西重新整理了一遍装进背包里,小憩了一段时间,方背上背包去酒店前台办理了退房手续出了酒店。
进去云台山景点的时候,验票的工作人员还奇怪的问,来云台山游玩怎么不早点进去,现在进去都玩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天黑了,还好意提醒瑾瑜,一定别玩得太晚了要早点出来。
瑾瑜沿着昨天的行进路线,直接进入红石峡。昨天过来的时候,瑾瑜就仔细察看过,如果想进入当年师傅经常闭关的密室,以及密室旁边师傅全家和妻子宝仪灵柩停放的地方,最准确也是最方便就是从距黄龙瀑不远的地方翻过去。
瑾瑜又将晚些时候要攀爬的峭壁仔细观察了一遍,然后便在附近找到一处少人行走的,有一片灌木丛的地方,弯腰钻了进去。
将背包取下来放好,蹲在里面向外看了一段时间,发现根本没有人特意拐弯走到这边,就知道这个地方应该没有人注意到也就放心了。虽然这个地方离着人来人往的游客很近,应该不会有什么爬行动物经过,不过为了安全,还是将自己事先处理好的驱蛇和防蚊虫的药撒了一圈。
然后瑾瑜就在距离着喧闹的游客来往的不过二十米的灌木层中,靠着背包坐在地上,一边修炼天一心法,一边静静等待夜晚的到来。
瑾瑜将真气运行了二个周天后,方睁开眼睛,眼前一片昏暗,耳边也早就没有了喧闹吵杂的说话声。就着手表上的荧光,瑾瑜看了看时间已经过了晚上七点半了,知道现在这个时候游玩的人都走了,便钻出了灌木丛。
瑾瑜拎着背包站在人工开凿的石阶上,高悬在头顶的亮如白玉盘的月亮,使得周围的一切都清晰可见。瑾瑜没有因为自己一个人夜晚独自处在深山而害怕,反而感觉特别安心,没有了那些喧闹的游客,这里才有几分当年家的样子。
不远处瀑布的流水声,以及不时传来青蛙呱呱的叫声和夜鹰的鸣叫,凉爽的夜风掠过树梢,发出一阵阵的摩擦声,等等,这些声音传到瑾瑜的耳中,汇聚成到了大自然最美妙的音乐。
瑾瑜拿出一袋面包,就着一瓶水吃下去后,就当作晚餐了。用过这顿简单的晚饭,瑾瑜就拎着背包来到自己等会就要攀爬的峭壁。就着明亮的月光,瑾瑜抬头默默计算自己等会攀爬时,手能抓在什么地方,脚能踩在什么地方,在何处可以歇脚,这些都要观察仔细为佳。
因为现在的自己毕竟不比以前,虽然这个背包也就十多公斤,但背在身上对于攀爬的自己也是一个负担,所以还是不要带在身上。还好有提前买了一大卷绳子,但显然还是不够长,正好沿途有好几块凸出来的地方,能让自己爬一段距离,就将背包拉上去,这样绳子的长度也就够了。
当年的自己,如果要去师傅的密室,从这下面不用借助任何工具,也不过片刻时间就可以到达,那里像现在还要计算个半天功夫,就怕出意外。
说是峭壁,不过并不是光滑如镜的,再说也不太高,也正是因为如此,瑾瑜昨天观察过这里的情况以后,才决定现在就进师傅的密室。瑾瑜将绳子的一头系在自己的腰上,一头系在背包的环扣上,又拉了拉确定自己系牢了,才开始攀爬。
虽然登上顶部并不容易,不过因为瑾瑜准备充分,同时又有他的小心谨慎,所以一路也算是有惊无险,不过半个钟就顺利的来到了峭壁的顶上。
登上顶部以后,瑾瑜并没有马上就下去找当年的那个密室。瑾瑜不是不想早点找到妻子和师傅一家的棺木,但他更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就算今晚有明亮的月光,但晚上的月光再好,和白天相比能见度也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如此,瑾瑜并没有马上下去,而是在这上面找了稍一块平坦的地方,将上面的一些小石块捡走,撒上一圈驱蛇药,点上自己调配的驱蚊虫的草药。然后从背包里取出一顶简易的帐篷支上,又将防潮垫拿出来打开铺在里面,背包也拿进帐篷,最后自己也进来里面坐下。
时间还早,做完这一切以后,瑾瑜并没有马上去睡觉,而是打坐了一段时间才睡觉。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一点,天刚蒙蒙亮,瑾瑜就起来了,用带来的水简单梳洗了一下,将一套养生的太极拳打了遍,吃了一点东西后,就将帐篷、防潮垫等收起来。取出从羊城市带过来的小包,装了一点吃食和水,背在身上,匕首绑在小腿处,弓驽背在身上,其余所有东西都装进了大的背包,这个大的背包就留在上面。
找了一个能固定绳索的地方,一头闩在突出的石头上,一头系在自己的身上,做了一个简易的保险装置,便开始下去。背并不像另外一面那样,并不是很陡峭,而是有一定的坡度,瑾瑜现在这样带着这个简易的保险绳只是为了安全。
瑾瑜一步步向下,在下到三十五六米的时候,瑾瑜取出匕首,找了一根木棍,将那些贴着山坡生长的藤蔓植物挑起来,仔细查找。
因为那个密室以前瑾瑜经常过来,所以位置很熟悉,再说这背面因为人迹罕至,除了生长的树木花草藤蔓等等植物有变化外,其它并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也没有花去瑾瑜太多的时间,就找到了入口处。
入口处其实并不难找,但是因为入口处和周边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就算有人看到了,也不会注意到,更不会想到这里是一个密室的入口。找到入口处以后,瑾瑜一只手放在一个凹陷进去的石坑里,用力压了一下后马上将手拿开,本来看着好像一整块的石头从中间分开了,同时里面升起了个一根圆形的石柱,石柱顶部刻有九宫八卦图案。
瑾瑜在正东方“三冲”位按了两次,又在正西方“七柱”位按了两次,然后两只手分别放在八卦图的中间位置,两只手同时按了下去,随即响起了石板移动的哄鸣声,不过片刻就露出了一个可容成|人通过的入口。
瑾瑜打开手电筒向里面看了看,他知道里面有一条向下延伸的台阶,从外面看不到头,一共有九十九级。里面的空气是流通的,瑾瑜打开石门以后,就直接进去了,同时按了右边的石壁一下,后面就传来了石门关闭的声音。
这个密室里面有很大的空间,并且分成了几个部分,不然师傅不会将自己一家人的棺木放在里面,其实瑾瑜一直好奇师傅为什么不送家人回祖籍安葬,不过这个问题一直到师傅离开人世都没有得到答案。
瑾瑜不知道这个密室是师傅自己发现的,还是上代师祖传给师傅的,还有里面的许多机关是谁安放的,这个问题瑾瑜一直没有得到答案。不过现在,瑾瑜也没心思想太多,边走边默数着台阶数,在三十三、六十六以及最后一阶第九十九级的时候,瑾瑜都是直接跨过去,没有踩那三级台阶。
走完九十九级台阶,眼前的空间一下子变大了,前面一丈远的地方出现了一扇石门,瑾瑜按了门上的几个图案后,石门“哄”的一声升了上去。进了石门以后,瑾瑜直接右拐进了右边的那间石屋,里面放着四具石棺,一具柏木棺材。
进了这间石屋以后,瑾瑜就在四具石棺前面跪了下去,在每具石棺前分别三跪九拜,做完这些以后,才来到自己妻儿的棺木前。
虽然这具棺木并不是楠木一类特别好的木材,不过可能是因为放在石室里,没有受过雨水冲洗和土壤里面各种生物的侵噬,这具棺木并没有腐烂散架,而是保存的很好。
当年妻子因为难产最终是一尸两命,因为当年自己身负血海深仇,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留给自己沉浸于失去妻儿的悲伤之中,在将妻子装殓以后,并没有运回崔家的祖坟,而是和师傅一家放在了一起。就是后来报了仇以后,给妻子在崔家祖坟那边也只是立了一个衣冠冢,而没有移动妻子的棺木。现在看来,也幸亏是没有移回祖坟哪边,如果移回去了,也就是和崔家的祖宅、祖坟一样的结果,连一丝痕迹都找不到。
瑾瑜轻轻抚摸着妻子的棺木,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觉得时间果真是治疗伤痛最好的良药。他现在想起妻子,已经渐渐少了那种初开始妻子离世时那种锥心的疼痛,反而更多的回忆起两人自幼相处在一起的亲密无间,长大后情窦初开的甜蜜,成亲后的相亲相爱、鸾凤和鸣……
瑾瑜在这间石屋呆了大半天时间,后来就开始整理另外两间屋子里存放的一些古玩字画书籍、古董摆件、珍稀饰品等等。
这些东西,有杨老爷子存放在这里留给崔瑾瑜夫妻二人和他们将来的孩子的,还有是当年在杨宝仪离世以后,瑾瑜为了报仇不准备再居住在这云台山以后,除了留了一些给当年那些侍候他的人,其它的也搬到了这里。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间屋子里,存放着不少的好东西。
当年杨宝仪去世以后,他妻子留在云台山的东西,多数都被瑾瑜搬到了这里。崔家是官宦世家,杨老爷子早年在外行医,医治了不少的贵人,积攒了很多好东西都留给了自己这个唯一的孙女,所以杨宝仪日常所穿戴的,很多在当年都是珍品,更何况是留到现在。那些先秦、汉唐等等朝的古董,现在拿出去如果要卖的话,恐怕会是天价。
有关金银、陶瓷、玉质等这些材料的,因为屋内通风干爽,基本都保存得很好,不过有一部字画书籍等的就可惜了,放在檀木箱的,或者是丝帛材质的保存的就很好,还有相当一部分因为时间长久被风化了。
瑾瑜花了一天时间在里面整理这些东西,等到晚上才出去,将留在上面的背包拿了下来。
从第二天开始,瑾瑜就留在这里专心练功。这整个密室,不知道是人工开凿的,还是天然形成后再加人工开凿,反正这里面有水源,白天也有光亮透进来,对于瑾瑜来说,这里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地方。
因为另一面有众多游客来往,如果用树木枯草烧火的话肯定有烟,所以日常饮食上就有点不便。为了方便烧一点热水饮用,再吃上热食,瑾瑜在呆在云台山的这段时间,还抽时间出去了两趟,购买燃烧的白蜡和酒精,还有食盐、大米再加一些其它的食材。
因为每天练功的时间大大增加,瑾瑜这段时间的功力增长非常迅速。还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回到了自小熟悉的地方,还是因为云台山山中有灵气,瑾瑜感觉这段时间修炼天一心法真的是事半功倍,比自己曾经预期的快了很多,现在隐隐有向第四层突破的可能。
瑾瑜的天一心法终于突然第四层的时候,时间已过了整整一个半月,他也准备收拾东西回南都了!
这次带过来的东西,像帐篷、睡袋、水壶、弓驽、匕首等等都留在了这里,师傅杨老爷子收集的医书都重新抄了一份带走,另外,包括几件不显眼的古董和几件自己以前佩戴的饰品,妻子早年配带的一对玉镯和一支凤簪,这些是准备带走的。
虽然有赵母他们留下的不菲财产,但那些更多的都是股票、债券和房产,现金并不是太多,带古董下山,也是怕什么时候万一急需大笔现金,这些东西可以换钱。
赵瑾瑜是在八月十八那天下山的,出了云台山后就找了一家酒店,订了一间客房以后,将自己彻底的清洗一遍。
赵瑾瑜痛快的冲洗了一番,出来后想到也快开学了,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京大录取,还是打电话问一下同学吧。
取出已经关机一个多月的手机,刚一打开手机,就听到“嘀、嘀”地声音响个不停,有方宇傅、胡枫、方烨等等很多同学,还有班主任方老师,还有林老师,张老师等,瑾瑜打开那些短信,都是询问自己现在怎么样,人在哪里,如果收到信息一定要回信等等。
因为长时间没有人能联系上自己,这样时间越长,越让人着急,看到后面,可以看出那些关系较好的同学老师都非常焦急,他们怕是认为自己遇到什么危险,或者遭到什么不测了。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挂念自己的,瑾瑜觉得这种感觉真的不错!
18聚会上
瑾瑜将这些信息大概的看了看,正准备给他们打电话,哪知道还没等他将号码拨出去,手机就响起来了音乐声,瑾瑜一看,胡枫的来电!
瑾瑜刚按下接听键,里面就传来胡枫急切的说话声,“这电话终于打通了,瑾瑜,是不是你?”
“胡枫,是我,不好意思,我……”
胡枫大概是因为这段时间一直联系不上赵瑾瑜是又急又气,听到声音确定了对面接电话的人就是赵瑾瑜本人,都没等到他的话说完,就在对边开始破口大骂,
“赵瑾瑜,你tm还知道不好意思!这段时间你手机一直关机,所有人都联系不上你,你知不知道我们多着急?我们都以为你出了什么意外!知道你心情不好,所以你当时你说要去一趟河南,我们也不好拦着,还以为就几天时间,最多不过十来天,哪知道十多天过去不光人见不到,你家里的电话也没人听,手机又关机,我们一帮人只能干着急。
后来没办法,我只好求我在公安局上班的大哥帮我查,他查到你坐火车到河南开封后,在开封市和云台山住宿、打车的记录,可是从云台山那家酒店退房以后,就再也查不到你住宿坐车的记录,银行也没有你的任何消费记录,我们都以为你怎么样了!算了,不说了,现在你到底怎么样?没事吧?”胡枫说到后来总算是消了一些气,又开始关心起瑾瑜的现在的情况。
瑾瑜一直安静的听着胡枫说话,因为知道胡枫是因为长时间联系不上自己才生气,所以对于刚才胡枫暴粗口并没有生气,等到他说完了才解释说道,“实在不好意思,离开云台山以后,就去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那里不方便联系,所以才没有给你们电话,不好意思让你们担心了!我最多两天时间就能回到南都市,到时一定给你们赔罪。”
“还要两天?是不是真没事?有事的话出句声,手机别再关机了呀,其它的回来再说吧!路上注意安全!”两人有说了几句,方挂了电话。
瑾瑜和胡枫通完话以后,又设置了一个群发短信,告诉那些老师同学朋友自己将要回去的消息,然后又开始一个个给他们打电话,将刚才说给胡枫的理由又给他们说了一遍。
瑾瑜也不是故意要骗他们,只是他这段时间的行踪实在不好说给其他人知道。再有说要两天时间回南都,到不是瑾瑜为了省钱不坐飞机,主要是如果坐飞机的话,安检的时候对于行李盘查的非常严,怕那几件古董惹麻烦,所以为了省些事,他还是准备坐火车回去。
因为考虑到开封到南都的火车票难买,瑾瑜直接从云台山坐车到了郑州,再从郑州坐火车直达南都。上火车前安检的时候也很顺利,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也让瑾瑜的那点担心彻底的放了下来。
赵瑾瑜是第三天的上午回到南都市的,下了火车以后,就发了一条短信告之所有人自己回来了。他回家以后,将行李一放,没有管其它就拿了信箱( 古穿今之瑾瑜 http://www.xlawen.org/kan/4472/ )
因为也算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所以这样的打击并不会将经历无数世事的瑾瑜击倒,但确实让他感到有些疲惫,甚至自己都没有发现的茫然。
其实,就是在大宋的时候,家人也早早就离开了自己,整个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但那时候崔家的祖宅在那里,家人也埋葬在那里,瑾瑜就觉得自己有依靠,家人给了他去复仇的勇气。可是在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以后,顿时觉得茫然无所依,就算答应了赵母要好好活下去,但对于这个世界终究还是缺少了一种归属感。
所以瑾瑜才会想着要回到这里,找到八百年前自己的家,那样才会真正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不是孤单无依的,希望得到前世家人的陪伴,支撑着自己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活下去。
但其实再想想,找到又能怎么样?也不过是去拜祭一番,这些对于早早就已经离开那个世界的家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得到安慰的终归只是自己!
在大宋,最后放弃了继续活下去希望的是自己,如果父母在天有灵的话,肯定会怪自己吧?!要骂自己是一个懦夫,是一个不孝子,竟然让崔家这一脉在自己手上彻底的绝嗣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作为八百年前的崔瑾瑜能来到现代,代替曾经的赵瑾瑜活下来,这应该算是一种幸运吧?想到两个人相似的外貌,相同的名字,瑾瑜想也许老天爷在冥冥之中地作出这种按排自有他的道理。既然在八百年前没有将自家的血脉延续下去,那来到这八百年后怎么还能让自己的家人失望呢!
瑾瑜想到这些,也只能苦笑,明天继续寻找时家村,如果找不到的话,就直接去白云山吧!其实瑾瑜自己现在是百分百的肯定,时家村肯定早就不在了。不管是因为地壳的变化,还是因为威力巨大的洪水,竟然能让一整座山脉都不见了,那么山旁边的村子也绝对没有存在的可能了!
一整晚瑾瑜都没有睡好,既像是自己做梦,又好像只是心中所想的。看着梦中,父亲看着自己时严肃的脸庞;母亲见到好不容易回家的自己那喜出望外的笑脸;自己在家调皮捣蛋时,被哥哥嫂嫂发现,他们对着这个被当作儿子看着长大的弟弟脸上那无奈又宠腻的微笑;还有新婚之夜妻子脸上那羞涩、甜蜜的微笑,让瑾瑜禁不住想要沉溺其中。一时又感受到自己在云台山收到崔家被灭门的消息后,自己硬是提着一口气,一路不停歇地飞速赶回家以后,看到整个崔府上下二百余口的惨状后,那撕心裂肺无法言说的痛疼和那对于灭门仇人的涛天的怒火、憎恨。
第二天,在酒店吃过早餐,看看时间也快到八点了,便打电话给昨天的那个出租车司机,准备走了。
刚出了酒店,就看到昨天那辆车已经到了,司机也正站在外面等着。上了车后,瑾瑜便对开车的司机说道:“师傅,我想买些香烛、纸钱,还有一些要祭拜的东西,请问在哪里有卖吗?”
“知道,不过要绕一些路,”多年的老司机,整个开封市他自然很熟悉,对于那里卖这些东西的肯定很清楚。
“没关系,我不赶时间!”
瑾瑜买好了香烛纸钱后,就让司机开出了开封城,沿着昨天的路线,向西走了大概十多公里以后让司机拐到小路了,昨天找的是另外一边,今天就从这这查找。虽然知道没有希望,但瑾瑜并没有放弃,还是找到很多当地的老年人,询问有没有人听说过一个叫时家村的地方。
司机坐在车里,看着这个年轻人从今天一早开始,一直找到下午二点钟,后来终于没有再继续寻找,只让自己停在一个比较荒凉的地方,拿了今天早上购买的东西后,独自下了车。
看着这个年轻人将两支香烛插下去,将水果、酒水和酒杯、糕点等的这些东西摆好以后,方将两支香烛点上,最后才点燃纸钱。
因为离着车有二十几米,这个年轻又是背对着车的,所以司机看不到他的表情,不过司机还是能感到他的专注认真,在做这些的时候,这个年轻人一直是跪在地上。看着他将酒杯三次高举过头顶,然后将酒散到地上,等到最后,更是三跪九拜,所有这些都做得无比的虔诚。
“爹、娘,孩儿不孝,前世辜负了你们的期望,这一世孩儿一定好好的活下去!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们一定要多保重!泽儿、涛儿、渊儿、浩儿,欢儿、琳儿、婵儿,不要调皮,要听爹娘和祖父母的话,你们要好好的!”
说完这些以后,又开始向已逝的家人低声诉说着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直到最后,再一次三跪九拜以后方才站立起来。大概是跪的太久,站起来的时候还打了一下趔趄,不过很快就稳住了身形。
坐在车里的司机一直看着瑾瑜,一看到他这样,忙跑下车过来准备扶住他,瑾瑜摆了摆手,“不用,只是一下没站稳罢了,今天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了你吃饭。中午我请你用餐吧,下午我还要去买一些东西。”
刚才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这个年轻人眼睛有些红红地,多少猜到可能是因为已经去世的家人的原因,但毕竟只是萍水相逢,这种事还是少口开的好。听到瑾瑜这样讲,司机只是不在乎了笑了笑说:“我们平时出车,也经常这样,再说现在也不算太晚。”
“开封你比较熟悉,那就麻烦你找个用餐的地方吧!吃完饭再去买东西!”
“那可多谢你呀,这餐不用吃盒饭了!”司机说完就笑了起来。
司机不亏是本地人,找的是一家很有开封本地特色的饭店,饭菜非常不错,并且还不贵,结帐的时候才花了一百多块钱。
用过餐以后,瑾瑜又让司机带着自己去了一家户外用品专卖店,买了一套户外装备才让司机送自己回酒店。
16河南之旅四
回到酒店的时候,时间还很早,也只不过刚刚五点钟,不过瑾瑜并没有什么兴趣出去游玩。如果今天不是回到开封城,而到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瑾瑜也许会有兴致出去逛逛。但是这里,曾是自己无比熟悉的地方,虽然实际上已经过了八百多年的时间,但对于他,也只不过才刚刚过了几个月时间,现在面对这些,实在是让人觉得无比伤感。
虽然如此,不过也许是白天的祭拜多少给了瑾瑜安慰,更可能是多少放开了一些心中的执念,这个晚上,瑾瑜修炼了一段时间方去睡觉,并且整晚还算休息得不错。
一早起来,用罢早餐后,瑾瑜就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收拾完后又仔细检查了房间和自己的行李包,确认自己的东西都收拾齐全了。看看手表也快到八点钟了,差不多到了昨天和司机约定的时间,打了司机的电话让他在外面等着,自己很快出来,便背起自己的包包来到前台办理退房手续。
办理好退房手续后,瑾瑜提着行李出了酒店,就看到自己这两天乘坐的出租车已经等在外面了。等在一旁的司机看到瑾瑜出来的,走上前接过瑾瑜手中的行李,放进后座,瑾瑜道谢后也顺势上了车。
瑾瑜和他妻子杨宝仪,早期是师兄妹的关系,后来结为夫妻。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由恋爱了。在那个年代,男女双方成亲以前,难得见面的小夫妻来说,瑾瑜他们显然是幸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瑾瑜他们成亲以后,双方的感情极好。又因为瑾瑜没想着进入仕途,夫妻二人成亲以后过得十分逍遥自在。
瑾瑜的师傅杨老爷子是在年纪很大的时候,才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杨老夫人当年是挣命般的生下孩子,没过多久也就离开了人世。
杨老爷子当年在自己的独生子夫妻二人都去世以后,如果不是有儿子留下的这个小孙女,他不一定能撑下去。
当年瑾瑜的父亲拿着崔老爷子的亲笔信来求他出手救自己小儿子的时候,杨老爷子也是想着能结份善缘,才出手相救。他自己已日益老迈,这些年因为连遭妻子离世,独子被害的打击,就算后来自己注意保养,但身体终究还是日渐虚弱。既然现在老友有事相求,如果自己能救回这个孩子,靠着这份救命之情,以后自己的小孙女也有个依靠。
到后来,看着自己的小孙女和自己的小徒弟关系日渐亲密,更是欣慰不已。杨老爷子自己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不仅在医药方面,同时还是一个武林高手,甚至于琴棋书画等等方面都少有人能及。
瑾瑜本人聪明,天分高,又肯努力,这样的徒弟哪个师傅都会喜欢,再加上后来经由崔杨两家长辈的同意,在瑾瑜十二岁的时候,就和杨宝仪定了亲,杨老爷子更是将自己一身所学,毫无保留的尽数传授给了自己的这个关门弟子,也是自己的孙女婿。而瑾瑜也不负杨老爷子的教导,可以说尽得杨老爷子的真传,除了因为年纪的原因,阅历人情方面才有的差异,其它方面并不比杨老爷子差多少。
因为杨老爷子的身体原因,在杨宝仪及笄礼刚过,瑾瑜就和自己的师妹成亲了。老爷子大概是彻底放下了心中的牵挂,在自己的孙女成亲刚过一个月就与世长辞了。
瑾瑜是父母的老来子,他出生的时候,两个兄长都已成年,崔大哥都已有了一个孩子,所以家中父母十分宠爱他,就是两个哥哥也将他当作儿子来养。两个兄长都很能干,再加上这个弟弟自小身体不好,全家人对他都没什么要求,虽然后来有了杨老爷子的医治调养,养好了身子,但对他始终宽容。就算后来瑾瑜参加了科举,得了一个少年举人的名头,也只是将这些当成兴趣,家人并不要求他向仕途发展。也正因为如此,瑾瑜自四岁多的时候被父母送到云台山以后,长年居住在那里,就是后来成亲了,除了出外游历,更多的时候也是居住在云台山。
现在又再一次来到云台山,来到自小长大的地方,来到自己的恩师、妻子和那从末有机会见到父母一面的孩子长眠的地方,瑾全的心情实在有些难以言说。杨老爷子孝满以后,瑾瑜夫妻二人长年在外游历,当年还是因为妻子有了身孕,为了安全,夫妻二人才留在了云台山保胎。
当年崔家出事以后,不光是瑾瑜,就是杨宝仪也是十分自责,觉得如果当时他们能在崔家的话,那场灭门之祸也许就能够避免了。也正是因为他们有这种心理,使得杨宝仪在崔家出事以后,心情郁结,虽然因为她怀有身孕,没有跟着瑾瑜一起出去寻找仇人报仇,但她的身体还是受到很大的伤害,使得生产的时候没有挺过去,最终一尸两命。
瑾瑜后来常常想,如果当年的他能注意到妻子的情况,多多开导她,是不是就不会如此了。或惜当时的他,光顾着报仇了,就算中间的时候回过一次云台山也根本没有注意到。直至临近生产,瑾瑜再一次回到云台山的时候才发现,可惜已为时已晚。
一路行来,路上来往的车辆是不少,但毕竟不是年节的时候,并没有达到堵车的地步,所以到云台山的这一路走得还算顺利。
在瑾瑜还陷在对妻儿的愧疚、自责以及思念的时候,车子已进入了云台山风景区附近。司机按照瑾瑜的意思,将车停在景区旁边的一家酒店,瑾瑜将车钱递给司机后,就提着行李下了车。在前台订好房,将行李放进以后,瑾瑜就背着从羊城过来的时候带的小背包,装了两瓶水和一些面包等食物就出了酒店。
在回河南以前,瑾瑜就在网上查了云台山风景区的资料,从那些景点图片可以看出,当年他们在云台山的住处,就是现在云台山风景区里红石峡的附近。但毕竟时间已太过久远,这些年云台山又为了招揽游客,大肆搞名为建设开发,在瑾瑜看来实为破坏的举动,仅仅凭着这些网上的图片,根本确定不了当年他们居住地的具体方位。
今天瑾瑜轻装简行,就是想到红石峡这个景点先去仔细查找,顺便探探路,确认一下大致的范围,明天再带着户外装备深入密林。
瑾瑜看着手中的门票,不由的叹了一口气,当年这云台山也算自己的家,想不到今天要回来,还要花钱才能进去。不过能过了八百多年还能再次踏入到这里,自己是不是应该感到庆幸呢?!
可能是因为现在是暑假的原因,来云台山游玩的人特别多,虽然和新闻上看到了,五一和十一长假的时间,很多热门景点那种人潮汹涌、摩肩接踵的热闹场面不能比,但还是让瑾瑜有些难以适应。
瑾瑜进了景区以后,是直奔红石峡而去的。虽然看到曾经冷清、清幽的云台山,一下子到处充斥着喧嚣的人声,瑾瑜觉得难以适应,还有深重的失落。但相比在开封寻找崔家祖宅的时候看到全然陌生的景色,现在的心情要前两天好了很多。这里虽然因为人工开发,多了许多的人工建筑,但大体的景色还是能和自己记忆中的景色比对得上。
当年他们的房子,就在红石峡中段靠近谷低的地方,周围是一片桃林,为了防止宵小和大型动物的进入,桃林按照北斗七星之形布下了阵法。不懂阵法的人,如果没有人带领,很容易误入阵法,陷在里面出不来。
云台山古称“覆釜山”,因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又名云台山。现在云台山每天都引来世界各地的游客,其实在大宋以前,云台山已是声名在外。大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在云台山就留有避暑台和陵基,这里还曾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唐代诗人著名的诗人王维更是在苵萸峰写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唱;听说就是药王孙思邈也曾在此采药炼丹。
瑾瑜沿着人工开凿的台阶,看着沿途的奇石险峰,两旁似两堵高墙似的红色山崖,跟着前面游玩的人流缓慢进前。曾经的红石峡,这些行走在其中的所有游客,绝对没有一个人比得上瑾瑜清楚。八百年对于不过百年人生的人类来说是漫长的时间过程,但相对地球四十五亿来说,只是短暂的一瞬,这短短的时间对于地貌的发展肯定会有影响,但就瑾瑜现在这一路看到的,还能让他见到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已经让他非常高兴了。
瑾瑜在黄龙瀑这个地方找了很久,作为普通游客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没找到当年他们房子的影子。当年杨老爷子将家安在黄龙瀑不远的地方,可惜现在虽然黄龙瀑依旧,但是当年的桃林早就不见踪影了。桃林没有了,他们当年居住的房子更是找不到一点存在的痕迹,看到这些,不是不惆怅,但现在还能看到像黄龙瀑这些熟悉的景色,自己也应该满足了。
前两天,在开封的时候,瑾瑜对着完全陌生的开封市提不起游玩的兴趣的,现在来到云台山,瑾瑜的兴致却提了起来。
在游玩的过程的,还采了一些防蚊虫叮咬和驱蛇的草药,以便为明天自己进入密林作准备。在采草药的过程中,碰到有人询问,自己回答说是采药的时候,还引起了别人的嘲笑。有好心人还劝说自己,别电视电影看多到,在山中随便看到什么草就以为是草药,别傻了。
瑾瑜对不相干的人说的话根本不会在意,明天自己就要进入密林深处,看看师傅一家和妻子的坟墓是否还安好,还有当年师傅留给自己的,还有自己亲自存下的东西是否还在,这些都要自己亲自己去验证!
17河南之旅五(完)
从云台山景点回到酒店以后,瑾瑜就将在山上采的草药取出来,仔细分好类,又收拾妥当以便进山后备用。看着摆在桌上的草药,因为只是顺道采的,肯定不是太齐全,为了安全要想办法补全。
现在的自己,是比一般人是强很多,但和当年的自己相比,相差的实在太远,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计,还是准备周全为佳。
除了进入密林中要准备的驱蚊虫、驱蛇的药,现在是炎热夏季,防暑药也不可少,还有伤药,蛇药,等等药物,虽然不一定会用上,但绝对要提早备上,现在看来,明显不够,明天要去一次药店。
幸亏在开封的时候去了一趟户外用品专卖店,帐篷,睡袋,手电筒,水壶等等这些都有准备,一把刀也是不可或缺的,弓驽也买了一把,不过就是质量太差,杀伤力和自己以前的武器实在没办法相比,不过现在也只能凑合着使用了。至于指南针之类的,瑾瑜就没有准备,不说他自小就住在这里,就是在陌生的地方,依靠日月星辰或者树木花草他也能辩认方向。
武器类的如果在羊城准备的话,肯定能弄到更好的,但这个年代对于这些杀伤性刀具查得太严,如果早早就准备了,瑾瑜怕还没上火车就被查出来搜走了,正因为如此这些东西才没有早早购买,只能到河南以后才购买的。
瑾瑜在来到云台山的第二天上午并没有进山,而是找了一家药店,买了一些暂时欠缺的中草药,为了以防万一确保安全,瑾瑜还特意买了一些消炎药、退热药、感冒药等西药片剂。
在外面吃过午饭以后瑾瑜才回了酒店,将买回来的中草药处理好后,又将所有的东西重新整理了一遍装进背包里,小憩了一段时间,方背上背包去酒店前台办理了退房手续出了酒店。
进去云台山景点的时候,验票的工作人员还奇怪的问,来云台山游玩怎么不早点进去,现在进去都玩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天黑了,还好意提醒瑾瑜,一定别玩得太晚了要早点出来。
瑾瑜沿着昨天的行进路线,直接进入红石峡。昨天过来的时候,瑾瑜就仔细察看过,如果想进入当年师傅经常闭关的密室,以及密室旁边师傅全家和妻子宝仪灵柩停放的地方,最准确也是最方便就是从距黄龙瀑不远的地方翻过去。
瑾瑜又将晚些时候要攀爬的峭壁仔细观察了一遍,然后便在附近找到一处少人行走的,有一片灌木丛的地方,弯腰钻了进去。
将背包取下来放好,蹲在里面向外看了一段时间,发现根本没有人特意拐弯走到这边,就知道这个地方应该没有人注意到也就放心了。虽然这个地方离着人来人往的游客很近,应该不会有什么爬行动物经过,不过为了安全,还是将自己事先处理好的驱蛇和防蚊虫的药撒了一圈。
然后瑾瑜就在距离着喧闹的游客来往的不过二十米的灌木层中,靠着背包坐在地上,一边修炼天一心法,一边静静等待夜晚的到来。
瑾瑜将真气运行了二个周天后,方睁开眼睛,眼前一片昏暗,耳边也早就没有了喧闹吵杂的说话声。就着手表上的荧光,瑾瑜看了看时间已经过了晚上七点半了,知道现在这个时候游玩的人都走了,便钻出了灌木丛。
瑾瑜拎着背包站在人工开凿的石阶上,高悬在头顶的亮如白玉盘的月亮,使得周围的一切都清晰可见。瑾瑜没有因为自己一个人夜晚独自处在深山而害怕,反而感觉特别安心,没有了那些喧闹的游客,这里才有几分当年家的样子。
不远处瀑布的流水声,以及不时传来青蛙呱呱的叫声和夜鹰的鸣叫,凉爽的夜风掠过树梢,发出一阵阵的摩擦声,等等,这些声音传到瑾瑜的耳中,汇聚成到了大自然最美妙的音乐。
瑾瑜拿出一袋面包,就着一瓶水吃下去后,就当作晚餐了。用过这顿简单的晚饭,瑾瑜就拎着背包来到自己等会就要攀爬的峭壁。就着明亮的月光,瑾瑜抬头默默计算自己等会攀爬时,手能抓在什么地方,脚能踩在什么地方,在何处可以歇脚,这些都要观察仔细为佳。
因为现在的自己毕竟不比以前,虽然这个背包也就十多公斤,但背在身上对于攀爬的自己也是一个负担,所以还是不要带在身上。还好有提前买了一大卷绳子,但显然还是不够长,正好沿途有好几块凸出来的地方,能让自己爬一段距离,就将背包拉上去,这样绳子的长度也就够了。
当年的自己,如果要去师傅的密室,从这下面不用借助任何工具,也不过片刻时间就可以到达,那里像现在还要计算个半天功夫,就怕出意外。
说是峭壁,不过并不是光滑如镜的,再说也不太高,也正是因为如此,瑾瑜昨天观察过这里的情况以后,才决定现在就进师傅的密室。瑾瑜将绳子的一头系在自己的腰上,一头系在背包的环扣上,又拉了拉确定自己系牢了,才开始攀爬。
虽然登上顶部并不容易,不过因为瑾瑜准备充分,同时又有他的小心谨慎,所以一路也算是有惊无险,不过半个钟就顺利的来到了峭壁的顶上。
登上顶部以后,瑾瑜并没有马上就下去找当年的那个密室。瑾瑜不是不想早点找到妻子和师傅一家的棺木,但他更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就算今晚有明亮的月光,但晚上的月光再好,和白天相比能见度也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如此,瑾瑜并没有马上下去,而是在这上面找了稍一块平坦的地方,将上面的一些小石块捡走,撒上一圈驱蛇药,点上自己调配的驱蚊虫的草药。然后从背包里取出一顶简易的帐篷支上,又将防潮垫拿出来打开铺在里面,背包也拿进帐篷,最后自己也进来里面坐下。
时间还早,做完这一切以后,瑾瑜并没有马上去睡觉,而是打坐了一段时间才睡觉。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一点,天刚蒙蒙亮,瑾瑜就起来了,用带来的水简单梳洗了一下,将一套养生的太极拳打了遍,吃了一点东西后,就将帐篷、防潮垫等收起来。取出从羊城市带过来的小包,装了一点吃食和水,背在身上,匕首绑在小腿处,弓驽背在身上,其余所有东西都装进了大的背包,这个大的背包就留在上面。
找了一个能固定绳索的地方,一头闩在突出的石头上,一头系在自己的身上,做了一个简易的保险装置,便开始下去。背并不像另外一面那样,并不是很陡峭,而是有一定的坡度,瑾瑜现在这样带着这个简易的保险绳只是为了安全。
瑾瑜一步步向下,在下到三十五六米的时候,瑾瑜取出匕首,找了一根木棍,将那些贴着山坡生长的藤蔓植物挑起来,仔细查找。
因为那个密室以前瑾瑜经常过来,所以位置很熟悉,再说这背面因为人迹罕至,除了生长的树木花草藤蔓等等植物有变化外,其它并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也没有花去瑾瑜太多的时间,就找到了入口处。
入口处其实并不难找,但是因为入口处和周边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就算有人看到了,也不会注意到,更不会想到这里是一个密室的入口。找到入口处以后,瑾瑜一只手放在一个凹陷进去的石坑里,用力压了一下后马上将手拿开,本来看着好像一整块的石头从中间分开了,同时里面升起了个一根圆形的石柱,石柱顶部刻有九宫八卦图案。
瑾瑜在正东方“三冲”位按了两次,又在正西方“七柱”位按了两次,然后两只手分别放在八卦图的中间位置,两只手同时按了下去,随即响起了石板移动的哄鸣声,不过片刻就露出了一个可容成|人通过的入口。
瑾瑜打开手电筒向里面看了看,他知道里面有一条向下延伸的台阶,从外面看不到头,一共有九十九级。里面的空气是流通的,瑾瑜打开石门以后,就直接进去了,同时按了右边的石壁一下,后面就传来了石门关闭的声音。
这个密室里面有很大的空间,并且分成了几个部分,不然师傅不会将自己一家人的棺木放在里面,其实瑾瑜一直好奇师傅为什么不送家人回祖籍安葬,不过这个问题一直到师傅离开人世都没有得到答案。
瑾瑜不知道这个密室是师傅自己发现的,还是上代师祖传给师傅的,还有里面的许多机关是谁安放的,这个问题瑾瑜一直没有得到答案。不过现在,瑾瑜也没心思想太多,边走边默数着台阶数,在三十三、六十六以及最后一阶第九十九级的时候,瑾瑜都是直接跨过去,没有踩那三级台阶。
走完九十九级台阶,眼前的空间一下子变大了,前面一丈远的地方出现了一扇石门,瑾瑜按了门上的几个图案后,石门“哄”的一声升了上去。进了石门以后,瑾瑜直接右拐进了右边的那间石屋,里面放着四具石棺,一具柏木棺材。
进了这间石屋以后,瑾瑜就在四具石棺前面跪了下去,在每具石棺前分别三跪九拜,做完这些以后,才来到自己妻儿的棺木前。
虽然这具棺木并不是楠木一类特别好的木材,不过可能是因为放在石室里,没有受过雨水冲洗和土壤里面各种生物的侵噬,这具棺木并没有腐烂散架,而是保存的很好。
当年妻子因为难产最终是一尸两命,因为当年自己身负血海深仇,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留给自己沉浸于失去妻儿的悲伤之中,在将妻子装殓以后,并没有运回崔家的祖坟,而是和师傅一家放在了一起。就是后来报了仇以后,给妻子在崔家祖坟那边也只是立了一个衣冠冢,而没有移动妻子的棺木。现在看来,也幸亏是没有移回祖坟哪边,如果移回去了,也就是和崔家的祖宅、祖坟一样的结果,连一丝痕迹都找不到。
瑾瑜轻轻抚摸着妻子的棺木,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觉得时间果真是治疗伤痛最好的良药。他现在想起妻子,已经渐渐少了那种初开始妻子离世时那种锥心的疼痛,反而更多的回忆起两人自幼相处在一起的亲密无间,长大后情窦初开的甜蜜,成亲后的相亲相爱、鸾凤和鸣……
瑾瑜在这间石屋呆了大半天时间,后来就开始整理另外两间屋子里存放的一些古玩字画书籍、古董摆件、珍稀饰品等等。
这些东西,有杨老爷子存放在这里留给崔瑾瑜夫妻二人和他们将来的孩子的,还有是当年在杨宝仪离世以后,瑾瑜为了报仇不准备再居住在这云台山以后,除了留了一些给当年那些侍候他的人,其它的也搬到了这里。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间屋子里,存放着不少的好东西。
当年杨宝仪去世以后,他妻子留在云台山的东西,多数都被瑾瑜搬到了这里。崔家是官宦世家,杨老爷子早年在外行医,医治了不少的贵人,积攒了很多好东西都留给了自己这个唯一的孙女,所以杨宝仪日常所穿戴的,很多在当年都是珍品,更何况是留到现在。那些先秦、汉唐等等朝的古董,现在拿出去如果要卖的话,恐怕会是天价。
有关金银、陶瓷、玉质等这些材料的,因为屋内通风干爽,基本都保存得很好,不过有一部字画书籍等的就可惜了,放在檀木箱的,或者是丝帛材质的保存的就很好,还有相当一部分因为时间长久被风化了。
瑾瑜花了一天时间在里面整理这些东西,等到晚上才出去,将留在上面的背包拿了下来。
从第二天开始,瑾瑜就留在这里专心练功。这整个密室,不知道是人工开凿的,还是天然形成后再加人工开凿,反正这里面有水源,白天也有光亮透进来,对于瑾瑜来说,这里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地方。
因为另一面有众多游客来往,如果用树木枯草烧火的话肯定有烟,所以日常饮食上就有点不便。为了方便烧一点热水饮用,再吃上热食,瑾瑜在呆在云台山的这段时间,还抽时间出去了两趟,购买燃烧的白蜡和酒精,还有食盐、大米再加一些其它的食材。
因为每天练功的时间大大增加,瑾瑜这段时间的功力增长非常迅速。还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回到了自小熟悉的地方,还是因为云台山山中有灵气,瑾瑜感觉这段时间修炼天一心法真的是事半功倍,比自己曾经预期的快了很多,现在隐隐有向第四层突破的可能。
瑾瑜的天一心法终于突然第四层的时候,时间已过了整整一个半月,他也准备收拾东西回南都了!
这次带过来的东西,像帐篷、睡袋、水壶、弓驽、匕首等等都留在了这里,师傅杨老爷子收集的医书都重新抄了一份带走,另外,包括几件不显眼的古董和几件自己以前佩戴的饰品,妻子早年配带的一对玉镯和一支凤簪,这些是准备带走的。
虽然有赵母他们留下的不菲财产,但那些更多的都是股票、债券和房产,现金并不是太多,带古董下山,也是怕什么时候万一急需大笔现金,这些东西可以换钱。
赵瑾瑜是在八月十八那天下山的,出了云台山后就找了一家酒店,订了一间客房以后,将自己彻底的清洗一遍。
赵瑾瑜痛快的冲洗了一番,出来后想到也快开学了,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京大录取,还是打电话问一下同学吧。
取出已经关机一个多月的手机,刚一打开手机,就听到“嘀、嘀”地声音响个不停,有方宇傅、胡枫、方烨等等很多同学,还有班主任方老师,还有林老师,张老师等,瑾瑜打开那些短信,都是询问自己现在怎么样,人在哪里,如果收到信息一定要回信等等。
因为长时间没有人能联系上自己,这样时间越长,越让人着急,看到后面,可以看出那些关系较好的同学老师都非常焦急,他们怕是认为自己遇到什么危险,或者遭到什么不测了。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挂念自己的,瑾瑜觉得这种感觉真的不错!
18聚会上
瑾瑜将这些信息大概的看了看,正准备给他们打电话,哪知道还没等他将号码拨出去,手机就响起来了音乐声,瑾瑜一看,胡枫的来电!
瑾瑜刚按下接听键,里面就传来胡枫急切的说话声,“这电话终于打通了,瑾瑜,是不是你?”
“胡枫,是我,不好意思,我……”
胡枫大概是因为这段时间一直联系不上赵瑾瑜是又急又气,听到声音确定了对面接电话的人就是赵瑾瑜本人,都没等到他的话说完,就在对边开始破口大骂,
“赵瑾瑜,你tm还知道不好意思!这段时间你手机一直关机,所有人都联系不上你,你知不知道我们多着急?我们都以为你出了什么意外!知道你心情不好,所以你当时你说要去一趟河南,我们也不好拦着,还以为就几天时间,最多不过十来天,哪知道十多天过去不光人见不到,你家里的电话也没人听,手机又关机,我们一帮人只能干着急。
后来没办法,我只好求我在公安局上班的大哥帮我查,他查到你坐火车到河南开封后,在开封市和云台山住宿、打车的记录,可是从云台山那家酒店退房以后,就再也查不到你住宿坐车的记录,银行也没有你的任何消费记录,我们都以为你怎么样了!算了,不说了,现在你到底怎么样?没事吧?”胡枫说到后来总算是消了一些气,又开始关心起瑾瑜的现在的情况。
瑾瑜一直安静的听着胡枫说话,因为知道胡枫是因为长时间联系不上自己才生气,所以对于刚才胡枫暴粗口并没有生气,等到他说完了才解释说道,“实在不好意思,离开云台山以后,就去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那里不方便联系,所以才没有给你们电话,不好意思让你们担心了!我最多两天时间就能回到南都市,到时一定给你们赔罪。”
“还要两天?是不是真没事?有事的话出句声,手机别再关机了呀,其它的回来再说吧!路上注意安全!”两人有说了几句,方挂了电话。
瑾瑜和胡枫通完话以后,又设置了一个群发短信,告诉那些老师同学朋友自己将要回去的消息,然后又开始一个个给他们打电话,将刚才说给胡枫的理由又给他们说了一遍。
瑾瑜也不是故意要骗他们,只是他这段时间的行踪实在不好说给其他人知道。再有说要两天时间回南都,到不是瑾瑜为了省钱不坐飞机,主要是如果坐飞机的话,安检的时候对于行李盘查的非常严,怕那几件古董惹麻烦,所以为了省些事,他还是准备坐火车回去。
因为考虑到开封到南都的火车票难买,瑾瑜直接从云台山坐车到了郑州,再从郑州坐火车直达南都。上火车前安检的时候也很顺利,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也让瑾瑜的那点担心彻底的放了下来。
赵瑾瑜是第三天的上午回到南都市的,下了火车以后,就发了一条短信告之所有人自己回来了。他回家以后,将行李一放,没有管其它就拿了信箱( 古穿今之瑾瑜 http://www.xlawen.org/kan/4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