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秘界(秘界寻奇) > 秘界(秘界寻奇) 第 47 部分阅读

第 47 部分阅读

    尾地听到这句话,脱口而出:“乞力马扎罗火山?也许是数百万年前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韦尔斯宽厚地笑着,敷衍道:“也许,不过乞力马扎罗火山是座年轻的火山,它只有300万年左右的寿命,而这里的动物……”

    “等等”,罗亦安听到这里,脑海中灵光一闪:“300万年左右的寿命,那不就是说,乞力马扎罗火山差不多是与第一个原始人一同诞生的,如果它真是乞力马扎罗火山,那礼意味着我们回到了人类诞生之始!”

    事尔斯皱起眉头,说:“但这里的生物都是白垩纪……”,旋即,他住口不言。

    这里确实有太多的白垩纪特征生物,然而,它们同时具备明显的后进化特征,在这个独立的时空里,是不能以常情衡量的。

    不知想起了什么,罗亦妥忽然感慨道:“非洲,人类文明在此诞生,但这里的文明却没有受到多少‘神’的眷顾。现在它反而戌了世界最落后的地方,但愿在这个失落的世界里,非洲的进化历程会与众不同……如果非洲顺利地继续进化,人类的文明也许不会停滞数千年。”

    距今10万年前。最初的现代人在非洲大裂谷地带诞生,然而,到了距今9000年左右,人类才正式踏入文明社会。因为在这一年,作为文明诞生的标志,人类发明了轮子,从此他们可以用一己之力拖动数倍于体重的物体。轮子是人类四大发明之首,它代表人类开始区别于动物。能够自己加工制作以及使用工具。文明自此开始记述。

    巧合的是,“人类文明第一轮”是在巴勒斯坦的杰里科城发掘出来的,因此城市地建立也被同时视为文明开始地标志。后来的考古学家计算民族或者国家的文明史,都从该民族是什么时候建立第一个城市起计算。例如:爱尔兰岛上发掘出的第一座人类聚居城市是在6000年前建立地。历史学家因此确定爱尔兰只有6000年文明史,是欧洲文明史最短暂的国家。

    换句话说。第一个人类诞生到人类有了文明,我们花了十万余年。从非洲中部横跨到了非洲北部,而又过了数千年,到了距今6700年前,埃及巴达里地区才学会冶炼青铜器,人类于是终结了石器时代。

    如果人类始祖在非洲大裂尽地带直接进行进化,那进化地历程可能会缩短数千年,甚至数万年。那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罗亦安畅想着,竟然痴了。

    韦尔斯一声轻笑,毫不留情地打碎了罗亦安的魔怔:“文明,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获得进化。非洲地地理决定了它不是个交流的好地方,星罗密布的高原让每一片土地被分割成独立的生态体系,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交流,文明必然退化。即使时光重来一次,我也不认为他们有什么方法能打破自闭,所以,现实世界的历史是非洲的必然、是非洲的宿命,而文明的腾飞地,也只能在便于进行相互交流的海洋城市与河流城市。”

    罗亦安明白他说的道理,但心中谓然叹息。总想分辩但却找不见结实的论据。

    人类进化就是一个大脑进化的过程,脑容量的增大需要进食大量的高磷蛋白质,比如鱼类。而海洋边缘和河流边缘的人类聚集地,除了有便于交流的因素外,还能为人类脑容量的增加提供大量磷蛋白。而交流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让进化出来的优秀基因迅速扩散到本民族的血液中,加快文明的进程。当然,其中也包括对优秀文化、技术的吸纳。

    如果一个民族执迷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给自足生活,那非洲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人类用一万年历史证明了这点,不需要再用一万年的光阴来确认它是否存在特例。所以,韦尔斯说的是真理,如果时光倒流,历史重演,处于自给自足的非洲必然还是迟滞不前。

    当晚,韦尔斯就在怀特的窝棚里住了下来。罗亦安连夜为赵箐在树枝间搭起一张吊床。他自己则靠在大树根下,半是警戒,半是无处可去,勉强凑合了一晚。

    第二天,按计划罗亦安将孤身返回原来的营地,着手搬迁根据地。但树枝间的吊床极不舒服,折腾了一宿的赵箐坚决不愿意继续呆下去。在她想来原来营地内的物品要一点点搬迁到这里,需要好几天,而重新搭建一个树屋又要花费一个月的工夫,在这期间还是原来的营地住着舒服。在这种情况下,她坚决闹着要与罗亦安同路返回。

    对于这个同胞,罗亦安多有迁就,毕竟不知道还要在这里生活多久,他给事尔斯留下长枪,以及充足的食物,带着赵箐原路返回。

    回去的路走得很顺利,小盗龙留下的血腥惊走了附近的同类。路上偶尔遇上几只其他类型的生物,两人或者选择避开,避不开的剁由罗亦安上前驱赶。

    不愿浪费弹药的他挥舞着长刀,用一族簇电流电的浑身鳞甲的远古生物嗷嗷乱叫,倒让不明旧居的赵箐为他的神勇感概不已。

    行到遭遇智慧龙的地段,罗亦安提高了警觉,不知什么时候,风中隐隐传来金铁的交去声。初始,他以为听错了,扭头见到赵箐也一脸的错愕,他禁不住求证道:“你听到什么?”

    “好像是打铁的声音,这不可能,荒郊野外,远古大森林里面怎么会有打铁铺?现在都什么年月了……哦,错了”,赵箐一脸的黯然:“我不应该说‘现在什么时代’,这句话应该是个问号,而不是个感叹号。”

    罗亦安歪着头再仔细辨识了一下,那声音越来越响,由单一的金铁交击声变为一片亲乱的声响,除了金铁的声音外,还有呐喊声,还有惨叶声,还有欢呼声、鼓掌声。

    “不是打铁铺”,罗亦安郑重地摇摇头。赵箐点头附和,“喧闹的像个集市。”她说。

    不知什么时候,林间渐渐飘起了淡淡的紫雾,密林光线暗淡,罗亦安初始只顾分辩声响,等到察觉了紫雾,周围的丛林已笼罩在一片诡异的雾气中,只有他们身边那几株参天大树尚雾气稀薄。

    “快走”,赵箐经过了一次浓雾迷途,闯入这未知的世界,如今见到这怪异的紫雾早就慌了手脚,连连催促罗亦安。

    罗亦安伸手到腰间,加大了超声波探测信号的输出,波束射入浓雾,像泥牛入海一去不回头,相反喧嚣声越来越大。

    “朝着声源走。”罗亦安断然决定摘下背上的圆盾持在手里,从背包里取出单兵独目视距仪戴上,领着赵青头也不回的扎入浓雾中……

    第124章 血腥

    雾气的产生源自于空气温度和大地温度的差异,无数的神秘失踪事件都与浓雾有关,这是因为突然间一个另外的空间与现行空间相交,两个空间空气温度、湿度差异很大,从理论上来说,必然会产生大雾。

    百慕达的连续失踪事件是如此,历史上许多失踪事件也都是在大雾的伴随下。

    然而,不管怎么说,紫色的大雾太诡异了。

    罗亦安顺着声响没走几步立刻发现不对劲,原始丛林里原本密布的藤蔓和灌木似乎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走了这段路,没有遇到丝毫磕磕碰碰,有心要回到立足点,回首一望,原先的立身处已笼罩在重重迷雾中。

    忽然之间,他脚尖触到了什么,伸手一摸大喜过望。一株树,一株巨大的树,这是他在雾中穿行了那么久,遇到的第一株大树。他拍拍赵箐闪过巨树,连走几步,霍然之间浓雾无影无踪,眼前阳光明媚,古树森森,与此同时,喧嚣声仿佛放大了数倍,千万种声音浪涌而来。

    赵箐似乎被迎面扑来的巨大声浪打了个趔趄,这不是打铁铺的声音,也不是集市的声音,而是厮杀声。他们似乎来到了一个古战场,处身子茂密的森林里,而森林外的草原上,两队人马正在捉对厮杀。

    穿过林间的空隙,罗亦安伏低身体观察着交战的双方。赵箐有样学样爬在他身边向外观看着。

    “古罗马?!”罗亦安惊愕的说。森林外交战的队伍其中一支穿着红色的袍服,外罩典型地古罗马盔甲。另一支队伍则没有统一的制服,甚至没有盔甲存在,他们手里的武器也五花八门,有大棒、钉耙、链锤、简陋的木弓。还有一些明显是缴获来的罗马长枪和短剑。

    战斗似乎已接近尾声,占上风的不是骄傲的罗马人,反而是那些没有铠甲的部族人。地上躺了上千具尸体,罗马军队只剩下了二、三百人,被上万部族战士包围在中央,大多数部族战士已开始作壁上观,只有一小队大约五百战士,还紧紧地追击着这伙罗马人。每当他们砍倒一名罗马士兵。围观者发出一阵欢呼声。许多人大声叫嚷着,他们似乎高喊着“阿莱西亚~”。罗亦安一惊,他低声嘟囔着:“阿莱西亚,真地吗?”

    战斗在眨眼之间没有悬念地结束了。部族战士旋风般拿走了他们地战利品,罗马士兵均被洗掳得干干净净。身上只留下了短裤。当他们打扫完战场之后,还在呻吟着的罗马士兵终止了挣扎。等部族战士呼啸而去后,战场只留下一片风声于浓浓的血腥气。

    罗亦安回首看去,他们的来路哪里还看得见大雾,唯见古树森森,一眼望不到头。

    叹了口气,罗亦安拉了拉吓呆地赵箐,说:“来吧,杀戮已经结束,让我们回过头去,找找回去的路吧。”

    赵箐回过神来,忽然坚决地向战场奔去,她娇小地身躯扎入尸堆,不停地在其中翻检着,鲜血染红了她的手,她地脸。

    罗亦安理解她的心情,他慢慢地走近赵箐身边,拉拉她的衣袖,劝解说:“算了吧,不可能有幸存者,你没看见他们打扫战场,每个呻吟的士兵都被补上了一刀。”

    赵箐神情茫然,像是没听见罗亦安的话语,继续在尸体中搜寻着。罗亦安环目四顾,紧张地补充说:“那些部族人走得那么快,一般来说有两个解释,其一:附近还有强大的敌人,他们不敢久留;其二:他们还有专门负责掩埋尸体的队伍。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我们停留在战场都会引起误会,快点走吧。”

    赵箐没理罗亦安,她突然蹲下身,从地上捡起一个褐色、装订成书本模样的物体递到罗亦安面前,急切地问:“这是什么?”

    罗亦安接过那东西,心不在焉地翻动着,赵箐则被地上散落的东西所吸引,她低下头四处寻找着类似文件与纸张的东西。

    这个褐色物体的确是本书,羊皮制成的书皮上用古唏腊文书写着《希波战争史》几个大字,翻开扉页,上面是一行诗“希波战争史(公元前492——前449)——献给伟大的希腊是时候了让我给你们讲四十三年的希波战争中那瑰丽的故事……

    ……

    不一会,赵箐又拿着几本相类似的书籍与纸张走了回来,她一古脑地将这些东西塞给罗亦安,自己则转身想继续寻找,却被罗亦安一把拽住。

    “我听到了马蹄声,没时间了,快跟我躲到林子里”,罗亦安急切地说。

    赵箐呆愣愣地,仿佛没听到罗亦安在说什么,正在此时,罗亦安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信号——“543.4米,十人,轻甲骑兵,12分钟17秒”。

    紧接着,一幅幅画面出现在罗亦安单兵视距仪上。那是幅骑兵奔驰的画面,画面中几个罗马骑兵成散兵线分布,搜索前进着。

    罗亦安大喜过望,刚才他是通过地面的震动感觉到马蹄声的,当然,这里面也有神奇腰带发射的超声波的功劳。然而,第一次,卡姆人的神奇腰带第一次用人类的语言与数据与他体内的芯片沟通,并通过单兵视距仪将测得的情况用图像明明白白显示出来,这等于让他有了料敌先机的本领,怎不让他惊喜。

    还有12分钟,这股骑兵将抵达这里,时间紧迫。罗亦安扔下那些书本纸张,一把抓起赵箐。抡上肩一溜小跑地向林间跑去。赵手本打算呻吟几声,可不人马蹄声震耳欲聋,她连忙捂住嘴,将呐喊咽回肚里。

    在赵箐的感觉里,这段路是在漫长,背扛在肩上的她肚子顶得难受。也不知跑了多久,他们来到森林深处。而那些骑兵压根没有追来,她实在忍受不了颠簸。“哇”地哭出声来——可就这也成了奢侈。她的肚子被顶,哭声变得断断续续,直到罗亦安心生怜悯,才将她放了下来。

    “唉”。罗亦安长长叹了口气,爱怜他用手绢揩拭着她脸上地泪水与血迹。却没有阻止赵箐哭泣。

    这里并不安全,罗马骑兵看到他们的同伴尸体后。一定会在附近搜索,赵箐的哭声就是他们的路标。但是,罗亦安实在不忍心阻止地哭泣,这个小女孩虽然有很多毛病,但她单纯,无忧无虑的单纯,爱心泛滥的单纯。刚才那血淋淋的场景里,姐只是一门心思地想救治伤员,所以顾不得恐惧,顾不得伤心。

    现在歇息下来,种种情绪都涌上心头,不让她悲伤太过分了。

    “我们这是在哪儿?”赵箐边抽泣边问。

    “可能是一个时空片断,一个被这个失落的世界吞噬地时空片断”,罗亦安回答:“我不能肯定,但我们或许到了罗马时代。”

    “我怎么那么倒霉!”赵箐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边控诉说:“跟上你,连遇两次大雾,到了这个奇怪地世界还则罢了,可现在又到了失落世界的时空片断,天哪,这都是什么怪东西,我好像到了圈套中的圈套,罗亦安,我恨你!”

    周围响起了轻微的马蹄声,罗亦安乘赵箐只顾哭泣地功夫,闪电般把自己的背囊整理一下,将一些碍眼地物品打成一包,旋即,他窜上一个大树,将智囊放入大树的枝杈间,复闪电般溜下树来,在树上留下一个不显眼地记号,再闪身回到赵箐身边。

    “你应该为自己的幸运而庆幸”,罗亦安安慰说:“不是什么人都能有幸来到这失落的世界探险,不是什么人都能回到罗马时代,也许,你即将见到凯撒呢?”

    话音刚落,周围响起一声厉喝:“什么人?”

    这是句古拉丁文语,罗亦安在特罗古斯书写的《腓利史》中见过这种语法,它与现在的拉丁语差别不大。听到喊话后,罗亦安立刻举起双手,用同样的语法回答:“别放箭,我们是旅行家。”

    随着一阵马蹄声,树木的背后转出一个罗马骑兵,紧接着,两名骑兵在他左右出现,三人呈三角形包围了罗亦安与赵箐。

    赵箐在骑兵发出第一声询问时,已止住了哭声,见到这三名骑兵出现,她拉拉罗亦安的衣袖,低声问:“这是演戏吗?”

    “别说话”,罗亦安高举双手,神情自若地回答赵箐:“在我们身后还有两人,正向这里摸来,从现在开始你别说话,所有问题都由我回答。”

    当中的罗马骑兵见到两人还在窃窃和语,立刻喝止道:“住嘴!”说完,他边打量着两人边问:“旅行家,你看到了什么?”

    罗亦安此时一身皮甲,背着圆盾、长弓,腰上插着一把号萨克马刀,还挂着把短剑。光着头,没带头盔。他不慌不忙地回答:“我看到了一场杀戮,便匆忙进入林中。”

    “旅行家,我没有看到你的行李,告诉我,你就是这样用双脚走来的吗?……好古怪的某扮”,那骑兵继续询问。

    “不,匆忙中我遗失了自己的行李,那地方就在前面,不远。如果可能,我想找回自己的行李,士兵,你能帮助我吗?”

    那骑兵转头打量着赵箐,被她的美丽所吸魂夺魄,心不在焉地问:“我刚才听到你提到‘凯撒’?”

    “是的”,罗亦安眼都不眨地说:“如果可能,我希望能见到太阳神之子、罗马的市政官、大祭司长、大法官、历法的修订者,伟大的、战无不胜的统帅该犹斯·优斯迪努斯·凯撒。”

    罗亦安说地凯撒就是凯撒大帝,他的名字在中国有诸多翻译法,其中。他的中间名“忧斯迪努斯”常被翻译成“朱利斯”、“尤利乌斯”或者“儒略”,其中,谈到历法时,人们常把凯撒修订的历法称之为“儒略居”,儒略历也被称为凯撒历,它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太阳历(公历)。而罗亦安用的“优斯迪努斯”的称呼法,别是拉丁文的准确发音——这不难,我们地拼音就是采用拉丁拼音法。

    罗亦安地准确发音显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好处。那骑兵收起了色迷迷的眼神。立马庄重起来,他右手一敲胸甲,简短地说:“跟我来。”

    罗亦安愣了一下,他真没想到含含糊糊的一句试探话竟然冒险成功。借着转告赵箐地功夫,他半信半疑地说:“啊哈。这下你真能见到凯撒了,我们来到的居然是凯撒地时代。刚才那些部族人高喊着阿莱西亚,我想,这可能是公元前52年,自由高卢人的最后一战——阿莱西亚攻防战。”

    几名骑兵正忙着给罗亦安腾出坐骑,听到罗亦安在说“阿莱西亚”这个词,他们嘴唇蠕动了一下,但最终没有开口。

    这时代,中国发明地木制高桥马鞅以及马镫还没有传入欧洲,骑兵主要起着传令与斥候作用。以赵箐的骑术不足以驾驭性格猛烈的欧洲大马。罗亦安没有犹豫,他拦腰抱起赵箐,一个跨步跃上了无镫马,同时,他微笑着向几名罗马骑兵解释:“我妻子。”

    见到罗亦安异常熟练的骑术,罗马骑兵露出警惕的目光,他们与罗亦安拉开了距离,身后的两名骑兵也显露出身影,将罗亦安隐隐的包围住。

    罗马军队的大营扎在一座石山脚下,高达三百米的石山顶部就是著名的阿莱西亚要塞,三面部是陡坡,河谷环绕,正对西面的缓坡前是唯一进出的道跆,易守难攻。

    围绕着阿莱西亚要塞,罗马人建立起一道长长的土墙。土墙前是两道巨大的深壕,两道深壕间距十米,其上堆满了斜指朝天的尖木桩。罗马人环形围墙背后是几座巨大的兵营,由于角度关系,罗亦安只看见了其中的五座,想来在阿莱西亚要塞遮挡住的部分还应该有两座兵营。

    “一切与历史相符”,罗亦安嘟囔着,猛然间,他想起了什么,出了一身冷汗,急问随行的士兵:“请问,你们围城多少天了?”

    那骑兵扫了一眼罗亦安,又瞥了一下他怀中抱的赵箐,低声说:“四十天。”

    冷汗一滴滴的白罗亦安头上冒出,他明白是怎么回事!历史在这里偏离了轨道,据记载,当时,凯撒修建了两道环形围墙,内环防御工事针对阿莱西亚要塞,长15公里;外环工事针对可能的高卢人援兵,长28公里。围城两个月后,高卢人43个部族共25万人来援,阿莱西亚要塞内的高卢人也乘机里应外合。然而,凯撒凭借内外两道围墙,以十个军团加部分仆从国士兵共计六万人,两面抗击,最终取得了阿莱西亚攻防战的胜利。此后,阿莱西亚要塞内士兵投降。高卢人的反扰彻底终结。

    古往今来,围城的人被反包围,不得不两线作战的例子吐比皆是,但唯独凯撒获得了胜利。这是场改变世界命运的经典战役,在战役的关键时刻,倘若高卢援军在后方还有一支预备队,那这场战役的幸运儿就不会是凯撒,没有凯撒也就没有后来的罗马帝国,世界历史就此成了另一个面目。

    也许是感觉到罗亦安的异常,在他怀抱中的赵箐关切地问:“怎么了?”

    说这话是她一脸的甜蜜,一脸的幸福。

    “我可能知道回到那片远古丛林中的关键”,罗亦安回答:“历史在这里偏移了轨道,按正常的记述来说,凯撒应该在围城第30天开始修建外环围墙,但现在是第40天,我没见到外环围墙的影子。也许,如果我们有办法将历史拉回原来的轨道,我们就能打碎这个时光碎片,回到原来的丛林。”

    赵箐扭扭身体,在罗亦安的怀里坐得更舒服一点,旋即她又担心地说:“凯撒征服高卢,我约略知道个大概——我看过名画‘最后的高卢人’,但我们有必要帮助凶残的罗马人吗?可怜的高卢人可是在反抗压迫啊……我看我们还是担心一下自己的处境吧。”

    罗亦安轻蔑地一笑,说:“可怜的高卢人?你认为他们可怜?两千五百多年前,凯尔特人来到高卢,他们对这里居住的旧石器人进行了种族灭绝式的屠杀,然后他们居住下来,成为了现在的高卢人,那时,这些高卢人可怜吗?300年前,凯尔特人攻入罗马城大肆屠杀,那时,这些高卢人可怜吗?高卢战后,凯尔特人的逃亡英伦三岛,他们对那里的伊比利亚人进行了最残酷的虐杀,那时,这些高卢人可怜吗?民族之间的更替谈不上谁正义谁非正义,优胜劣汰本来是自然法则。两千年前,这些高卢人强盛的时候,他们如此对待比他们弱小的民族,现在,更强大的罗马人来到了这里,他们曾加诸于其他民族的苦难现在回报到自己身上,这没什么正义与不正义的,只不过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世道轮回,一次普普通通的民族更替事件而已。

    再者说,你真认为高卢人是在反抗压迫吗?伊拉克的萨达姆倒台了,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那些搞恐怖袭击的人,不是为了怀念萨达姆,而是为了争夺后萨达姆时代的权力真空。你瞧,即使是最哟硬的恐怖分子,他们不也在一边搞爆炸一边向美国人抛媚眼,迫切想进入新政府吗?别老用阶级斗争的政治观念看待世界历史,眼前这场罗马人和高卢人的战争无所谓谁压迫谁,他们都是在争夺对这片土地的控制权、争夺仆从国,争当最大的宗主国而已。”

    在两人说话这工夫,马儿已走到了一个大军帐前,跟随的几个骑兵翻身下马,钻入大帐,一小队罗马士兵在一个军官的带领下围住了罗亦安与赵箐。

    “解下你的武器”,那名罗马军官厉声下令。

    第125章 勇士

    罗亦安稍一犹豫,赵箐急忙劝解道:“算了,还给他吧,这里有好几万人呢,你拼不过的。”

    罗亦安缓缓地解下佩剑、长弓与马刀,嘴里回答着赵箐的话:“我担心,我们恐怕再也拿不回来这些东西了,而我们来时带的东西一旦有了缺失,恐怕我们回不去了。”

    罗亦安与赵箐的交谈是用汉语进行的,他说话时尽量让自己表现得轻松自在,以免引起罗马士兵的误会。而赵箐显然没有意识到处境的严峻,相反她隐隐间充满好奇,甚至有一丝甜蜜,强烈的依靠感使她根本没注意周围,无心中,那股天真活泼反而让他们的对话显得极其自然。罗马士兵毫不为异地接过罗亦安的武器,随着军官一挥手,众士兵散布在他们周围,对他们的谈话一点没有阻止的意思。

    “你的枪呢”,罗亦安扫视着周围的情景,轻描淡写地说。

    “啊”,赵箐按住紧身皮夹克内的枪袋,紧张地望了望周围。

    “放心,他们不搜女人的身”,罗亦安继续用轻松的语气说:“你尽量最不明显的姿势把弹夹卸下来,弹夹内的子弹也一粒一粒的退出去,然后把子弹另外装一个兜,如果他们问起,你就说手枪是你的玩具,铜制子弹则是我们的货币……明白吗?”

    赵箐眨巴眨巴眼,立刻探手入怀,按罗亦安说的话做了起来。而罗亦安则继续打量着四周,并寻机遇罗马军官搭讪,吸引着他们的目光。

    凯撒的大帐搭在一个约2米高的木台上,估计这里既是他居高临下观察敌情地地方。也是他阅兵、鼓励士气的地方。罗亦安肆无忌惮的观察没有引来士兵的阻止,他们的眼睛全被赵箐所吸引。

    现代装束的她青春美丽,充满着罗马士兵闻所未闻的异域风情,大大咧咧全无顾忌的行为又让她显得纯真可爱,士兵们望向她地目光全带着浓浓地爱意,对她的所有举动则以父爱是的宽厚予以纵容,这让罗亦安目的全盘落空。

    不久,斥侯骑兵出帐而去。一名高阶军官呼喊罗亦安进怅——只准许罗亦安进帐。临去匆匆。罗亦安只来得及叮嘱赵箐一句话:“枪膛内留下一颗子弹给自己,一旦情势不对——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

    凯撒地大账内几乎与好莱坞电影中的布置一样,看来那帮拍电影地一定仔细考据了当时的历史。大帐中央。一个俊美地如同阿波罗神一般的中年男子正在挥舞着罗亦安的短剑,他留给罗亦安的希腊雕塑式侧面像。正如同罗马古金币上铸的头像一样,充满贵族式的威严与傲慢。

    罗亦安静静地站在帐口。看着这位历史中的大神有力地挥动着短剑,眼中没有恐惧,反而充满赞赏。

    “你是个勇士?”挥舞短剑的人停止了动作,目光炯炯地看着罗亦安。

    “你的剑很锋利,据起来很舒服……弓也很不错,是张强弓,它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来开”,他边说边将剑放回到桌案上,那上面堆满着罗亦安的武器。

    “我是个旅行家,从遥远的东方来到这里,如果剑不利,打不退强盗”,按照一般的惯例,这时候罗亦安应该献剑求生,不过罗亦安却没这心思,他语气平静地回答。

    罗亦安的短剑完全是仿罗马格斗短剑制出的。说到锋利,用直升机浆叶作出的这柄短剑当然不用废话,这种充满柔韧性与刚性的浆片,以现代的冶炼技术很多国家尚不能生产,古代的罗马更不用说了。但他的马刀更是现代技术的结晶,弧度流畅最利砍劈,刀部锋利当世无匹,可见惯了蛮族各种奇怪武器的凯撒竟然连看它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当然,在骑兵无法发挥作用的古罗马,砍劈反而使自己敞开胸部,降低防护,故此,凯撒从外形上略微一瞄,便将之归为无用之物。

    “东方,人流士的土地?”凯撒问。

    “比那还远,还要偏东”,罗亦安回答,大流士是波斯国王,而那时的波斯领土涵盖现在的阿拉伯半岛,是希腊罗马的世仇。罗亦安感觉到自己不能随着对方的话题转,他以进为退,求证道:“请问:您就是太阳神之子、罗马的市政官、大祭司长、大法官与执政官、高卢的总督、伟大的、战无不胜的统帅该犹斯·优斯迪努斯·凯撒?”

    对方只用两个词便结束了罗亦安转移话题的努力:“我是”,凯撒接着问:“比那还远?那么,是亚历山大征服的那片土地?”

    凯撒指的是印度,所谓亚历山大就是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

    “不”,罗亦安回答:“亚历山大并没有征服那片土地,他也只是那片土地上的一个旅行者。”

    凯撒把罗亦安的回答当作对来自印度的默认,他继续问:“这么说,你穿过了人流士的土地,穿越了整个希错与罗马,来到了高卢。”

    “我是从埃及渡海进入西班牙行省(当时属于罗马的一个行省),然后旅行到了这里。”

    显然,罗亦安处处出于凯撒预料令他极为不满,他皱起眉头,盘问着罗亦安西班牙的状况,他在此前曾任西班牙行省总督,而罗亦妥则根据后世所掌握的丰富历史文献,对那片土地当时的风土人情作了一番细致的描述。帐篷内唇枪舌剑,温度似乎越升越高。

    “好吧”,凯报放弃了细节纠缠:“我可以确认你来自西班牙,虽然我并不相信这些……你说你看见了一场杀戮,告诉我详情!”

    罗亦安暗自松了口气,心头捏的那把冷汗这时才冒了出来。按照历史记述。凯撒是个温和宽容的人,是个敬重勇士的人,阿莱西亚要塞里的高卢人领袖维钦托利兵败投降后,凯撒将之囚禁多年,直到自己遇刺前两年才将之处死。

    在凯撒面前卑躬屈膝绝不管用,罗亦安冒险采取一种不亢不卑的态度与之对话,现在看来,这冒险成功了。

    “我迷路了”。罗亦安用这句话阻止对方继续刨根问底:“我知道这里正在打仗。所以我没有沿着大路走,但我迷了路。连续十几天,我和我妻子都在森林里寻找方向,忽然。我们听到打斗地声音……”

    罗亦安简短地描述了当时他看到的情形,并强调自己最终被高卢人发现。

    在躲避中丢失了所有行李,而后遇到了罗马骑兵。

    凯撒目不转睛地看着罗亦安。久久未语。高傲的他没有询问罗亦安为什么会把拉丁语讲得如此流利,因为当时的亚细亚属于罗马另一巨头庞培的势力范围(《内战记》里曾记述,庞培与凯撒最后之战中,亚细亚诸属国曾集结了数万大军参加庞培阵营),而罗马语几乎是当时的世界语言。但罗亦安采用的是从当时历史书藉中学到的文法,这属于典范式语言,在印刷术没出现前,能够学到这么标准地语法,不禁令凯撒怀疑起对面这人地身份。

    “卫兵”,凯撒高喊着,眼睛则一眨不眨地盯着罗亦安,而罗亦安不仅没有慌乱的表情,反而平静地望着凯撒。

    “凯撒命个:马上动员所有的士兵,在我们防御线的外围再筑一道围墙”,凯撒向卫兵下令,眼睛还盯着罗亦安。而对方眼里冒出地赞赏令他微仪自得。

    不愧是举世无双的军事统帅,仅仅从对方一次小袭击事件中就敏锐他察觉到自己地不足,马上令历史回归它的本来,这让正在考虑如何措辞,以建议对方修建第二道环形提防地罗亦安钦佩不已。

    “伟大、英明、正确,看来这里用不上自己了,赶快想办法逃出营地,躲在林子里静等历史再现,大雾重起”,罗亦安心中暗自欣喜。

    “你是个勇士”,凯撒沉思着说:“你是个非同一般的勇士,凯撒认为:你一定是个勇气非凡的将军。”

    凯撒有个极其著名的毛病,当他以为需要加强语气时,就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在他写的军事历史名著《高卢战记》中,他在许多处都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由于“凯撒”后来成了罗马帝国的皇帝专用称呼,清末第一批留学回来的学子在翻译西方文献时,曾误把“凯撒”这个自称译为“朕”或者“孤”、“寡人”等,他们说这是“意译”,但却成了国际笑柄。因为老外没有自称“孤”“寡”的爱好——甚至还包括了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属国,无资格称孤道寡)与印度的皇帝。

    罗亦安了解这段历史,身临其境却还是对凯撒的恶习感到好笑,故此,他没留神凯撒的提问,下意识地问:“为什么?”

    凯撒笑了,对罗亦安无意中流露的破绽感到满意。“高卢人敢袭击凯撒的军队,这说明他们的援兵即将到了”,凯撤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手里把玩着罗亦安的短剑,说:“平庸的将领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撤围而去,寻机再来。只有凯撒,惟有凯撒,敢于在此地与高卢人两面决战——因为我就是凯撒。”

    凯撒高傲地扬起下巴,那张阿波罗神般俊美的脸上帝着强大的自信。他用手中的短剑一指罗亦安,说:“然而你,一个陌生的异乡人,却与我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不要否认,你的表情出卖了你。”

    “难道我不能是高卢人派来的奸细,希望把你的军队吸引在阿莱西亚之下?”

    “杰出不可能无声无息,雄狮到了哪里都要吃肉。高卢人若是能派出你这样的奸细,凯撒就不会站这里!”凯撒说完,向罗亦安抛出了短剑。“拿着,勇士不该被剥夺武器!”

    看着罗亦安熟练地接过剑,凯撒点点头。说:“你带路,将罗马士兵的遗体带回大营,凯撒会给你罗马公民权,你需要多少人?”

    罗马公民权不久前才开始授予非罗马城的并族人,但这种公民权没有投票选举的权力,不过,在当时拥有罗马公民权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因为《万民法》保障了他们地财产权与白由。非经审判。即使后来的罗马皇帝也无权给他们定罪。有了这个公民权,至少赵箐不会再被人侵祀。

    “谢谢”,罗亦安徽微鞠躬感谢凯撒的好意:“大营里有多少士兵?”他顺嘴问。

    凯撒稍一犹豫,马上回答:“八个军团。还有一些仆从国士兵。”

    罗亦安脑袋“嗡”地一声险些炸了,历史上凯撒不是有十个军团吗。怎么只利八个了,他迟疑地问:“近期内。不会再有军团来了?”

    “没有援兵了”,凯撒像一尊雕塑般笔直地站在帐中:“我的两个军团前往普罗旺斯筹粮,你所看到的就是他们最后的士兵。但凯撒的勇士们没有让敌人轻松……”

    罗亦安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按照正确的历史,高卢人地首领维钦托利派一支部队去攻打普罗旺斯,调动凯撒南下救援,并在路上伏击了凯撒大军。但罗马人遇敌不成,遭到突然袭击地罗马军队立刻收缩行队形,组成一个巨大的正方形空心防线,将辎重车队夹( 秘界(秘界寻奇) http://www.xlawen.org/kan/447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