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市井人家 > 市井人家 第 20 部分阅读

第 20 部分阅读

    哥的事情也有了着落,是了,四郎怎的也不在家。”

    五姐摇头道:“早起睡得香甜,听见三哥骂了四哥几句,不知怎的,生拉硬拽的弄到田里,恍惚听见是要教他种地呢。”

    王氏听了哎哟一声道:“这不是没有的事儿么,老四恁般娇嫩,大姑娘也似的,怎好干庄稼活计……”说着就要跑去田里寻,刚走到场院门首处,与个后生撞了个满怀,定睛一瞧就是四郎。

    方才放了心,一把抱住了道:“我的儿,你哪里来?”四郎哭道:“哥哥要教我稼穑之事,我不学,就打了我,娘可算来家,若是晚来一日,儿的小命不保。”

    王氏见三郎这回撒了狠儿,知道四郎不是对手,悄没声儿道:“你去东屋里躲一躲,等我说他。”张四郎一溜烟儿跑了。

    这厢见三郎扛着锹镐,气忿忿的回来,见了王氏倒是一愣,暂且放下四郎之事问道:“娘怎么来家这样早,不是说去外村给五姐相看人家儿么?”

    那婆子意欲安抚长子,连忙笑道:“谁知那家后生竟不在家,说是上城谋差事去了,我们赶着往高显寻去,到底没遇上,想着左右来家一趟,去看看你媳妇儿。”

    三郎听了这话,心中有个疑影儿,又怕母亲难为了碧霞奴,连忙问道:“乔姐儿怎么样,娘可说什么不曾?”

    王氏撇撇嘴道:“哟,你媳妇儿是个雪姑娘,风一吹就化了?不过闲话些家常,顺道……顺道说了说你兄弟的亲事。”

    第85章 听途说道破天机

    三郎听了这杜琴官的底细,倒觉得这人也是个情种,竟是可以深交的,一面又踌躇道:“既然你这舅子不好相请,如今倒有件难办的事情想请教。”因对李四郎说了心中疑惑。

    那李四郎听了蹙眉道:“这事倒可以不用问他,只因我岳家就是搭班儿唱戏的,虽然与勾栏不是一道,说句不好听的,也都是个下九流的行当,当日讨了这浑家,常与她师兄们一处吃酒,倒也听见过这些故事,方才哥哥说的,只怕就是着了暗门子的道儿了……”

    三郎听了心里一紧,心中埋怨兄弟做事不明,怎好这样叫人拿住了把柄,暗门子又与明公正道的窑子不一样,虽然做的是表子勾当,又要立个牌坊,就算闹到经官动府,只怕没有把柄,还是自家的不是……

    今儿叫了四郎来说事儿,原就约在二荤铺子里,因是熟客,又不是饭点儿,店伙计做主给了雅间儿,李四郎见左右无人,嘻嘻一笑道:“还要问哥哥一声儿,怎么那姐儿是个处子呢?”

    三郎见说些风话,也低笑一声道:“你这小厮儿越发学坏了,只是我听兄弟说起时,那家的姐儿确实是个闺阁Chu女,所以也是一再疑惑,只怕是错看了人家。”

    李四郎道:“这也未必,许是人家没梳拢过的姐儿,一时叫你那兄弟坏了身子,往后不好招揽主顾,才拿住了这个把柄,将错就错,讹你们家的银子,嫁了出去再买新人进来,也是有的。若是恁的,倒也……只是玷污了哥哥家的门楣。”

    三郎得了准信儿,心里窝囊,又不好与李四郎多说,只得再三嘱咐他莫要外头散去,弟兄两个吃了几杯闷酒,各自散了。

    来家不熨帖,气忿忿的睡在炕上,如今回家几日,阿寄认得是家主人,不敢放肆,见三郎好似有气,自去缩进狗窝里头团住了身子,大气儿也不敢出。

    一时碧霞奴教导针线回来,见街门儿没关,知道丈夫来家,进了院里,还不曾说话,阿寄早就跑出来迎着,蹭住了乔姐儿的绣鞋。

    碧霞奴见那小奶狗撒娇,知道今儿丈夫只怕是气儿不顺,想是自己猜测成真,果然那张四郎自己不规矩,中了人家暗算,如今里外不是人,倒不知怎么处,三郎是直性汉子,最见不得这些腌臜事情,定然憋了火气在心里。

    当下只做不知,陪笑着进房来道:“哟,你今儿来家早,怎的不和李四兄弟多吃两杯?”三郎原本心里不自在,见了娇滴滴的浑家温言软语的进来,倒是一天云彩满散,正要温香软玉抱个满怀,但见阿寄正团了身子缩在碧霞奴怀里撒娇。

    眉头一皱,伸手拎住了奶狗的脖子从浑家怀里扯了出来,轻轻搁在地上叹道:“它倒会乐,我今儿还没亲近呢。”说着搂了碧霞奴在怀里,也学那阿寄的模样就往酥胸上头磨蹭。羞得乔姐儿捶了他两下,一面拉他坐下,夫妻两个细说今日之事。

    乔姐儿道:“到了这个地步,也只好将计就计,四郎那个人品,倒不是我做嫂子说他,到底轻浮些,才误定了终身。他们这一对冤家,如今正应了那句话,麻杆打狼,两头儿害怕——四郎只怕此事闹出来到了学里,连个童生身份也保不住,那暗门子也怕当真上衙门,虽说没有真凭实据,苍蝇不叮无缝儿的蛋,他家的姐儿这辈子只怕也折了身价。若是你给兄弟做主办了此事,说句罪过的话,咱们家居中调停,正是便宜。”

    三郎见浑家分析的清楚明白,连忙请教,依着碧霞奴的意思,多多酬谢那杜琴官,就叫他前去说亲,都是下九流勾当,内中行市自是清楚,瞒者瞒不识,见张家烦出这么个梨园子弟过去说合,自然就知道他家里原是心知肚明的了,若是三郎家中拿出钱来,倒可以省下一笔银子。

    那一头儿也要吓唬吓唬张四郎,给他立立规矩,拿住了这个软肋,叫他以后不许在王氏面前撒娇儿,只会占大房里的便宜,再叫他对母亲说了,情愿分房单过,搬出去住,把家里祖宅写明了文书,都过户在三郎家里,省得来日再有变故。

    张三听见浑家安排处处妥当,只是有些心疼兄弟,转念一想当日也是自己心疼四郎年少失怙,多有骄纵迁就,才使得他行差踏错沦落至此,若是再不严加管教,来日还指不定出了什么乱子,也就点头答应下来。

    过了几日,三郎穿了一身儿整齐衣裳,烦那李四郎引着他去见了杜琴官,略将家中之事说了,杜琴官听了这一段奇遇,因问道:“不知道当日令弟借宿谁家,在何处坐落。”

    听见是一户姓柳的人家,住在元宝巷内,因笑道:“原是她家,这倒怨不得了,既然恁的却是好办。”

    原来这一户人家唤作勾栏柳家,柳老爹并柳妈妈早年做些行院生意,隔几年就往苏杭等地采买女孩子,度其相貌娇养起来,长到十二三岁时,傍着行院中有名号的子弟把女孩儿梳拢了,从此开了脸在家接客。

    可巧如今张四郎缠上的这一位,却是柳妈妈的亲生女孩儿,并不是乐籍,还算良家,如今家中积年做着行院勾当,家道也渐渐的殷实起来,便不打算让女孩儿入了乐籍,所以治今不曾梳拢,只是城上略有根基人家的好子弟,都知道他家里是勾栏瓦肆的买卖,不大乐意结这样的亲家,小门小户儿的倒也有几家来求,怎奈财力又配不上柳家,所以耽搁着女孩儿的婚事直到今日,不成想倒叫四郎拔了头筹,也不算是辱没了他。

    张三郎听了个中缘由,心里倒好过了些儿,就央着杜琴官前去提亲。琴官笑道:“三爷恁的心急,倒好似令弟才是女孩儿家一般,去是去得的,只是有句话嘱咐三爷,这柳家女孩儿虽是下九流出身,只因父母做这样生意,家中倒也家趁人值,自小儿娇养惯了,很有些小姐脾气,不知令弟是否拿捏得住她……”

    三郎叹道:“这也是各人缘法,我家里那个祸根孽胎做下事来,人家不说经官动府打他个半死,也算是便宜他了,况且这一回成了亲,定要禀明高堂分房单过,他好不好也只有自求多福,我也懒得理他们小夫妻了。”

    杜琴官和四郎都笑道:“若是恁的,就是三哥造化。”一说说定,张三郎因留下三两银子,送与杜琴官做媒谢钱,琴官不收,李四郎笑道:“琴哥收着无妨,如今三哥家里宽绰多了。”琴官听说,方才半推半就拿了。

    送他弟兄两个出去,想着今儿无事,赶早不赶晚,就去一趟勾栏柳家说合,只因自己是个乐籍,平日里行会也常见柳老爹,倒不用通报,带了一个小厮,收拾了几件衣裳,捧了香炉出去。

    上了街,外头看门的小厮喊了一声道:“相公出门!”叫杜琴官一口啐在脸上道:“瞧清爽了,我是去说亲,又不是去陪酒的。”小厮笑嘻嘻的道:“这还是原先班主定下的规矩,总要给咱们班子撑撑场面,相公瞧瞧,小的这一喊,多少年轻子弟不错眼珠儿的瞧着您呢。”

    杜琴官赶着搡他两下道:“扯你娘的臊,明儿再说疯话,立等人牙子来拉出去卖了。”唬得小厮低头不言语。

    琴官上车往勾栏柳家来,因是通家的交情。直从大门进去,到了前头花厅,远远的听见弹唱之声,又有几个子弟说笑的声音,琴官侧耳倾听时,里头倒像又那县尉少君唐闺臣的声音,不由得秀眉微蹙,一面轻声儿问身边小厮道:“你去里头哨探哨探,看唐少爷可在席上。”

    小厮答应着去了,不一时仍回来,撇撇嘴儿道:“怎么没有,怀里抱的是银姐。”琴官听了冷笑一声,反倒不曾回避,端端正正迈着纤步从堂前经过,早给那唐少爷瞧见了,脸上一红推了银儿,下堂来去赶着琴官道:“小杜,你且住住。”

    席上那些年轻子弟都知道个中端的,早就高声哄笑起来,连歌舞小戏也不看了,琴官只不理,紧走几步就往后头玩花楼去。唐少爷在后头跟着,有些气急败坏道:“用着我时公子少爷叫得倒亲热,如何现在就端着不理人,凡事总有个缘故,说出来人也不冤枉。”

    琴官停住了脚步,转过身子来面带嗔意道:“是门下不会巴结,只是衙门里头断案,没有放出去再捉回来的道理,少爷若是恼我,就下火签子拿我进男监,也好消了你的雷霆之怒。”

    那唐闺臣原是个会伏低做小的风流少年软款子弟,只是碍着小厮在,不好说体己话儿,因嗔了那小厮道:“瞧你们相公气得脸都红了,怎的不知道后头茶房里要碗茶来与他吃了,看坏了嗓子唱不得。”

    小厮知道这对儿冤家又要闹,抿嘴儿一笑答应着去了。琴官抬脚要走,给那唐闺臣涎着脸挡在前面,又不好与他撕扯的,只得回身往游廊上头斜倚着栏杆坐了,一面叹道:“这是何苦来呢,要恼就恼到底。”

    唐少爷眼见左右无人,欺了身拉了琴官的手柔声说道:“这是台面儿上的勾当,你如何不懂……”

    第87章 杜琴官狐假虎威

    杜琴官冷笑一声道:“少爷这话跟我说不着,留着哄你们少奶奶吧,我可不是大家闺秀腼腆小姐,没有那样好温克性儿。”

    唐闺臣急了道:“好容易寻了几个同窗出来散一散,你还嫌我心里略宽松些,非要扯出家里那些破烂事来怄我!”

    琴官闻言,方知自己触了他的霉头,若不是夫妻不合,又怎么会镇日流连勾栏梨园之处,当下自己脸上反倒过不去,服了软儿道:“少爷别恼,是门下说话不过心。”说着,见唐闺臣急得额上出了一层薄汗,只怕春寒料峭经了风不好,倒拿了自己的手绢儿与他抹了。

    唐少爷见琴官亲近,心中甚喜,捉了他的手笑道:“我要有外心,便不得好死。”琴官听了,啐了一声,将帕子往他怀里一掷,扭过身子背对着他坐了不言语。唐少爷拾了帕子要还他,琴官没好气道:“脏了,我不要它……”

    两个正说话儿,忽见里头柳妈妈迎了出来笑道:“可叫我拿住了!”琴官见了那老货,因是当日杜老爹的相识,只得上来问好,赶着叫“妈妈”,那柳妈妈拉了手笑道:“当年刚到杜家时,还没有桌围子高,如今出落得好整齐标致的模样儿。”

    又推了琴官跟唐少爷站在一处,拍着手笑道:“这才是才子佳人信有之呢。”琴官不好说什么,倒是那唐少爷摆摆手道:“你这老货越发疯了。”

    柳妈妈笑道:“方才在屋里坐着,听见前头说有人给唐少爷脸子瞧,唬得老身不信,这高显城中有谁吃了熊心吞了豹子胆,敢得罪这样一等一的好子弟,原来是我们街坊这小厮儿,也说不得,生得好可怜见的,这才叫一物降一物。”

    杜琴官原是来说亲的,因是李四郎再三再四求着,叫他帮着还还价儿,可巧遇见唐闺臣在这里,也是常来常往的大金主,便有心狐假虎威一番,因赶着笑道:“妈妈别忙着打趣儿,今儿我与少爷来,原是给您老道喜的。”

    柳妈妈听见两个同来,又说道喜,还道是那唐少爷看上她家的哪个姐儿,今儿来是要梳拢的,喜得屁滚尿流道:“哟,我原先只当唐少爷是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却原来也要外头纳宠了?看上了老身哪一个女儿只管说,我们虽是行院人家儿,模样儿品格儿却不输给大家闺秀的,就是来日少爷高中了,带了我们姐儿出去做了掌印的如夫人,外头瞧着倒也体面。”

    唐少爷心中猜测是杜琴官要做媒,见自己在这里,却好杀价儿,心中好笑,也不肯点破了,只说道:“你这老货好糊涂,便是我要讨小,怎会带了他来?是他替人家兜揽了月老的差事,却请了我来作筏子,你这老货可不许自谓奇货可居的漫天要价,不然我们老爷是不依的。”一面说着,对那杜琴官飞个眼风,捏了捏他的手。

    琴官如今有事相求,不好挣扎,只得笑道:“正是来与妈妈家的姐姐做媒。”柳妈妈听了这话倒也奇怪,因问道:“莫不是你相熟的哪位大老官要纳宠?”琴官摇头儿道:“说哪里话,人家是要娶回家中做正头娘子的。今儿特来给桃姐儿道喜。”

    柳妈妈一听这话变了脸色,只是当着唐闺臣的面,不好与杜琴官撕破了面皮,因皱了眉道:“哟,琴相公,你这话可说偏了,我们桃姐儿是老身亲女儿,虽然我和她那个死鬼爹是做行院生意,我们家的姐儿可是良家出身,清清白白的,哪里用人来这里说亲。”

    杜琴官心中冷笑,附在那老货耳边笑道:“妈妈别恼,是你家那好女婿张四郎托了我前来保媒。”

    柳妈妈听见张四郎三个字,登时紫涨了面皮,便知自己女孩儿做的好事给琴官知道了,如今自家出身又已经被人识破,也要不上身价儿,况且又有那唐闺臣撑腰,堂堂的县尉少君,一跺脚整个儿高显县城也要抖三抖的,当下压住了气焰,陪着笑儿道:

    “琴相公,你是梨园行儿,我们是行院人家,总是一家人,行会里头常见的,怎么倒帮衬着外人来作践我老身,我们女孩儿这事办得不地道,你可不能再火上浇油了……”

    杜琴官见她前倨后恭的样儿,心里很是看不上,只是碍着柳老爹的面皮,不好说破,因笑道:“妈妈说哪里话,桃姐儿就是我的亲妹子一样,我反而领着人作践她?实在是这张四郎论起来是我的盟弟,总不能眼见着他走投无路,所以特地来求求柳妈妈,放了这对鸳鸯一条生路吧,就是来日闹出来,革了童生名份,桃姐儿只怕也没个好归宿,倒不如将错就错,夫妻完聚,依旧是成全了两个孩子一生名声品行,岂不是行善积德的好事。”

    柳妈妈待要再说,眼见唐少爷眼风扫了过来,自家是惹不起的了,只得叹道:“老不死的老倡妇,养下这败家破业的赔钱货,现世现报!……说不得把一个如花似玉的好姐姐儿给了他罢……”

    杜琴官见事情说成了,心中欢喜,便要还价儿,一开口就是五十两,柳妈妈自是不依,哭天抹泪儿诉说家道艰难,还是唐闺臣发了话道:“三五十两在市井人家之中也说得一个标致的小媳妇儿了,若是再高,岂不是辱没了桃姐儿的名头,还道是行院里的姐儿赎身一般,才须得那许多银钱。”

    柳妈妈无法,只得认头要五十两聘金,一面算了小定大定龙凤贴儿的好日子,央了杜琴官去张家说。

    琴官旗开得胜,心里得意,与唐闺臣两个言笑晏晏的出来,正要叫小厮雇车,那唐少爷如何肯放,便要叫他共乘一轿,因今儿多得唐少爷之力,也只好依了他,两个上了四人抬大轿,用了半副执事,打着肃静回避牌,一路往花枝巷张三郎家中去。

    轿子里头唐少爷见没人,伸手搭了杜琴官的肩膀笑道:“听见你在张大户家里,总给他歪缠,怎的不腻歪?”琴官略坐直了身子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便是腻歪怎的,难道还辞了出来不成?如今这活计轻巧,只要教几个如夫人弹唱歌舞罢了,外头做教习,其实那么容易混碗饭吃,我如今又不是单个儿在这里,自从师父没了,拉扯一班子的人唱小戏,没个大金主是不成的。”

    唐少爷因笑道:“既然恁的,你竟辞了这个差事,到我家里来做个教习不好么?”杜琴官冷笑道:“我的哥儿,好轻巧的话,你老爷在家,又不是父亲放了外任去的纨绔少爷,只怕我还没谋进去,戏班子都叫人砸了呢,依我说你竟收收心,与少奶奶温言软语陪个不是,搬回内宅去住,一年半载添丁进口,比什么不强,何苦来在梨园勾栏之中与我们厮混……”

    谁知那唐闺臣听了这话非但不恼,反而柔声说道:“你这般劝我往正路上走,为什么如今二十多岁了,还不肯买个丫头成家立业?”

    琴官方才红了脸,把头低了说道:“你呀,如何这样不听劝,我单身一口儿过活,做得了自己的主,你是大家子,怎么将天比地起来……”

    唐少爷见杜琴官此番落寞神态,越发显得遗世独立凄凄惨惨的,忍不住将一片怜香惜玉之心都动在他身上,扳住了肩膀说道:“我若要做主倒也不难,只要……”

    话没说完,只觉得大轿沾尘,前头轿夫回道:“跟少爷回,已到了花枝巷张家了。”杜琴官听了,赶忙推开唐闺臣先行下轿,一面在外头伺候。

    唐少爷只因与那看街老爷倒有几分交情,如今他谋着县丞的差事,与自家多有礼尚往来,倒也不好不见的,也跟着下了轿。

    杜琴官只当三郎在家,上前打门道:“三哥开门,我与你家道喜来了。”可巧这一日三郎白日有事出去,却不曾在家歇中觉,只有碧霞奴在家,听见是杜琴官的声音,往日里常见的,也不避讳,赶忙开了门笑道:“是琴兄弟来了……”

    开了街门儿抬眼一瞧,杜琴官身后却站着一个面如冠玉的俊俏公子,长身玉立水月观音一般,唬得碧霞奴赶忙将帕子半遮了芙蓉玉面,侧身回避了。

    那唐少爷也曾听见杜琴官说起这张三郎来,不过是本县一名更夫头儿,此番听见浑家在家,心想不过是个山野村妇,倒不曾想起来要回避,如今见这碧霞奴生得天仙一般模样,花枝儿也似的身子,正是五百年冤家相遇,三十年恩爱遭逢,竟是怔怔的盯住了,不错眼珠儿瞧着人家。

    杜琴官见了心中暗道不妙,怎的忘了这茬儿,倒冲撞了盟嫂,只得勉强笑道:“实在不知道三哥不在家,既然恁的,小人改日再来拜望。”说着,回身要辞了唐闺臣,谁知瞧见那后生呆雁一般,还盯着人家小媳妇儿瞧。

    心中无名火动,冷笑一声道:“少爷……”那唐少爷仿佛遭个雷亟,回过神儿来,脸上一红,勉强笑道:“不知道世叔家里招了街坊,晚生绕道前头去拜见。”说着,倒唱了一个大喏。

    碧霞奴见是琴官一处来的,又见了这样大礼,也只好侧了身子微微一福,那唐少爷一步三回头的往前头去了。

    琴官待要告辞,乔姐儿道:“不妨事,琴兄弟来家坐吧,拙夫想是出去打酒,不一时就来家,奴家炖了茶来与你吃,顺便也打听打听我们四兄弟的婚事到底如何。”

    第88章 爆炒河鲜神仙汤

    唐闺臣听了母亲诉苦,只得一声儿不言语,唐夫人掉了几滴眼泪,一面拉了他的手,拉高了袖面,显出一道浅浅的伤痕来,摇头叹道:“当日给你退了乔姐儿,原是爹妈错办了这事,前儿偶然见了,是个齐全孩子,说句不中听的,比你如今房里这一个强远了……”

    当日唐少爷十三四岁时候,县尉老爷家里张罗着说亲,只因常听人说乔秀才家里的姑娘生得好,大乔倾国,小乔倾城,只是出身低些个,不然早就选到宫中做娘娘去了。

    那唐家当日初到此地赴任,心气儿正是高的时候,唐少爷又中了秀才,生得好个相貌,高显城中再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子弟来,夫人偏疼独生儿子,定要说一个德言容功四角俱全的金娘子给他。

    媒婆子异口同声都赞乔姐儿的品貌,因此派人前去说合,那乔秀才虽然中了黉门秀士,到底是县太爷的门生,如今县尉家里来求,怎敢拒了,又听见唐闺臣果然是个好子弟,欣欣然应下这门亲。

    谁知快出阁时乔姐儿就得了这个症候,通体雪团儿一般,朝如青丝暮成雪,已是见不得人的了,唐家听见这事如何肯依,便仗势前去退订,彼时乔秀才夫妇都已下世,只留下陈氏管家里的事,并不大上心继女的婚事,听见媒妁说要陪几百两银子,心中如何不爱,交割文书退了亲。

    那碧霞奴虽然年幼,自幼随父亲念书,颇知礼数,十四五岁的大姑娘,正是认死理儿的年纪,听见自己给人退了定,心中又羞又怒,趁着夜深人静时候,解了脚带吊在房梁上头,偷偷的投了缳。

    也是父母在天之灵庇佑,往日里二姐儿睡得深沉,不知怎的今儿倒要起夜,迷迷糊糊的瞧见姐姐吊在房梁上,唬得大哭起来,那时家中丫头婆子还不曾打发干净了,众人赶忙救下来捶胸口灌姜汤,缓过一口气来。

    二姐儿当日年幼,父母没了,只把姐姐当娘一眼恋着,如今见她寻思,直说“带了我去”,乔姐儿听见妹子这般说,搂了在怀里姐妹两个抱头痛哭了一场,只当自己死了,便没有再说别家的念头,一心一意养活妹子,心如死灰一般。

    偏生那唐少爷也是个痴情的,听见退了乔家,大闹一场,背地里只说父亲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自己辜负未婚妻子恩义,清操有亏,丢了念书人的脸,又听见乔姑娘竟寻了短见,自家更不能独活,便摔破了盅子拿着细瓷儿割了脉息,贴身小厮儿瞧见是,鲜血流了半炕,人也昏迷不醒,唬得夫人昏死过去,救醒了时好生劝他,又说乔姐儿无事,只是立誓不肯嫁人,在家中将养妹子。

    唐闺臣听了无法,自己又是家中独子,也只得委曲求全胡乱度日罢了,过几年尘埃落定,县尉做主给他娶了乡绅之女宋氏,容貌才学自然比不上当日大乔姑娘的盛名,唐少爷便不肯放在心上,不过一半月进了内宅里头点个卯,平日里只在外书房住着,又嫌妻子聒噪,只好借着文社之名,往勾栏梨园之中消磨岁月,直到遇上杜琴官这般如花解语的妙人,方才略有了笑意。

    如今听见母亲无端提起当日未婚妻子来,心中惆怅,又见母亲年老多病,只怕思虑伤身,因陪笑着说些违心的话道:“当日年小不懂事,恋着那乔大姑娘,也是儿子眼皮子浅,如今长了几岁年纪,见的人多了,倒也通透些。

    旁的不说,今儿去看街老爷家中闲坐,撞见他家街坊那大娘子,好个相貌,谪仙玉女一般,可见市井人家也有许多绝色,那乔家姑娘倒未必比得上人家。”

    唐夫人听了这话暗暗的吃惊,心说这才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呢,偏生两个竟遇见了,听儿子言下之意,心里必是属意乔姐儿的,当日若不是错听了市井传言,如今正是一对璧人,养下儿子来,还不知生得怎么粉妆玉琢、乖觉可爱呢。

    想到此处,心里又把那县尉老爷骂了几句“老不死的杀才”,心思就活份起来,只是乔姐儿如今嫁为人妇,这事还要从长计议才是……

    那唐闺臣见母亲怔怔的出神也不言语,只得认了错儿道:“娘莫要恼了,今儿晚间孩儿回内宅睡睡吧。”

    唐夫人回过神儿来,想了一回笑道:“这也罢了,媳妇儿心里正不自在,你莫要招她,乐意在书房就在书房,别说我管紧了你,又不念书了。”唐少爷见母亲回嗔作喜,心中猜不着何意,只得告辞出来,依旧睡在书房里攻书不提。

    却说四郎婚事已定,三郎和乔姐儿商议着,先去学里对四郎说了端的,交割清楚,叫他自己去对母亲说,省得王氏又要多话,商议已毕,三郎又说几句笑话儿,乔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也不搭理。

    三郎见不搭茬儿,搂了妇人在怀里道:“好姐姐儿,理我一理。”乔姐儿歪着头看他道:“这会子哄我,明儿回来只怕要和我生份了呢。”

    张三郎知道浑家只怕自己心软,见了兄弟哀求又改主意,摆摆手笑道:“你也太肯小看人了,你道成亲至今,咱们为什么这么好,只因都是一个脾气秉性,家里当真经了大事,脸面情份上自是要顾及的,只是凡事再没有过三的道理,如今他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难道我也成了糊涂车子,拿自家辛苦钱儿填了那个无底洞不成,如今说不得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罢了。”

    乔姐儿见惯了丈夫老成持重的模样儿,如今偶然听他说几句村话,倒俏皮,因笑道:“难为你竟放下架子来说这个,刚到一处那会子,我还有些怕你,心想这人倒有趣儿,怎么成了一家子还只顾着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以后日子长了可怎么处……”

    三郎见惹得浑家千金一笑,心中欢喜,悄没声儿的说道:“底下还有更粗的话呢,你听不听?”说的乔姐儿红了脸,低垂粉颈不来兜揽了,三郎心中暗笑,抱定了美人在怀,按在炕沿儿上得趣起来,春风一度,花开两朵,交颈而眠。

    次日清晨起来吃过早饭,拿了这几日乔姐儿市上办来的选本,又买了几样儿四郎素日常吃的点心,赶着往学里来。

    门上书童儿都认得三郎,又见他如今打扮也光鲜了些,知道家道小康,都赶着上来兜揽答对,引着往四郎书房里去。

    还不等打门就飞出一块砚台来,幸亏张三郎学过些庄稼把式,眼疾手快接住了,一面向里头嗔道:“前儿才惹出事来,怎的不知道收敛收敛性子,倒会变本加厉起来。”

    张四郎今儿给夫子出了一个题目,写了半日一个字也憋不出来,心里只想着桃姐儿,又不知哥哥家里肯不肯应下自己的亲事,又怕那同窗恶少带了人来打个臭死,心中烦闷,听见外头书童儿呼唤,只当又是来讨赏钱的。心下不耐烦,一个破砚台飞了出来,谁料到竟是张三郎来了。

    唬得避猫鼠似的,蹭了半日,方蹭到门首处,勉强笑道:“哥今儿清闲,来书院逛逛。”三郎冷笑一声道:“把个圣贤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幸而是我眼疾手快,若是夫子来了,岂不是伤了一把老骨头。”

    一面进得房里坐下,四郎赶着拿了几个大钱,央书童儿炖茶来吃,一面扭扭捏捏侍立在一旁。张三郎见桌上放着四郎的窗课,拿在手里翻看了几眼,摇着头儿道:“这几日你嫂子给你买了几本选本卷子,都是历年中了举的文章,我大略瞧了,文章不是你这么个做法。”

    说着,提起笔来刷刷点点,在四郎的卷子上改了几处,端详了一会儿道:“我也说不准,只怕好些也未可知,明儿上学去,你问问夫子可使得么。”四郎答应着,心下却不以为然,心说一个更夫头儿要是也会做文章,还要那些念书人做什么。

    一时书童儿炖了茶来吃了,三郎方徐徐的说起柳家允婚的事情来,喜得四郎屁滚尿流,一面又恐怕家里拿不出钱来,空欢喜一场。

    三郎因将碧霞奴的意思说了,叫他好生思量,那张四郎是个目光短浅的主儿,心中还当三郎原先一般的看顾他,此番分家无非吓唬自己,做做样子,便是来日真有什么江湖救急之事,三房里的嫂子又是个菩萨,断不会看着自己饿死也就是了,当时拍板儿定了,一口答应王氏那里自己去说,分家之后各房再无瓜葛。

    张三郎见兄弟答应的爽快,心下叹他志短,也只得罢了,两个商议妥当,三郎告辞出来。

    到了第二日上头,四郎交了窗课,正欲乞假回家对寡母王氏去说自家婚事,谁料夫子见了那窗课,捻须微笑道:“上陵贤契如今越发上进了,今儿这篇东西,比往常做的都好多着呢。”

    张四郎听了很是得意,把王八脖子一梗,做出些小人得志的模样来,那夫子原本老眼昏花,倒也不理论,一面细细的推敲了一回笑道:“常言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不耐烦推敲是使不得的,比如上陵贤契这篇文字,最妙处便是改过的这几句,当真文不加点,若是这样的文章,只怕就可以前去应考咯。”一席话说的那张四郎又羞又妒,目瞪口呆。

    第90章 柳翠儿沦落烟花

    张四郎听见夫子盛赞三郎的文章花团锦簇一般,心下便不服气,转念一想,来日院试时候,若是竟叫哥哥捉刀代笔,自己岂不是有戏中得一个秀才,也省得熬到头发胡子都花白了,还是个童生小友,心中自以为得计,呵呵儿的乐两声,旁人都以为他是好容易得了夫子的夸奖,飘飘然起来,因此都不理论。

    讨了假来家,王氏正带着几个佃户往田垄上去,迎面瞧见四郎,赶忙打发那些伙计自去,一面迎上来接了包袱皮儿道:“你不好生在学里念书,这会子跑回来做什么。”

    四郎因说了柳家允婚的事情,正要来家与母亲商议迎娶,一面见王氏自己下地,不解问道:“娘怎的还带了人亲自去,头一日指给地方儿也就罢了,日日这样闹,身子骨儿怎么折腾得起。”

    王氏见张四郎这一回狗嘴里吐出象牙来,心中欢喜,说道:“难为你这小厮儿知道心疼我,到底没有白疼你,不像你哥哥,娶了媳妇儿就把老娘抛闪在脑后……你不知道这起子懒贼,你不看着,他们乐得不动,白糟蹋了庄稼,所以我日日去瞧,不敢懈怠的。”

    四郎没心思听她这些精打细算,一时来家,叫五姐下了面来吃,一面细细的把三郎那边儿的打算说与王氏知道。

    王氏听了啐道:“吓!我老身还没死呢,就要图咱家房子?那乔家大姐儿好精细厉害的人物,瞧着温柔沉默藏愚守拙的,心里一点儿不含糊,这还了得?明儿只怕还要插手你妹子的婚事,摆布了你们两个,连我老身也叫她卖到大户人家当婆子罢咧!”

    四郎见母亲起急,只怕不肯写文书,倒耽搁了自家的好姻缘,万一与三郎家撕破了脸,原先那一笔赌资只怕也要自家去还了,赶忙陪笑着解释,一面赌咒发誓说这是自家过意不去才想出来的主意,不与哥嫂相干。

    王氏只不信,跳着高儿的数落碧霞奴忘恩负义,刚过门儿没几日就要来触婆家的霉头,说的四郎心里起急,只得没好气道:“您老只会坐在炕头儿瞎说,若是真硬气,当日外头欠了赌债,又不见你老帮衬着还上,如今要说媳妇儿,家里一个大钱也拿不出来,若不向哥嫂做些抵押,就等着明儿我叫舅子活活打死,你们娘们儿给我收尸罢了!”说着,撒娇撒痴的大哭起来。

    王氏原本是个雷声大雨点儿小的乡下妇人,只顾着嘴上痛快,撒了一回狠儿,如今给儿子问得哑口无言,灭了气焰盘腿儿坐在炕上想了一回,除了把房子过户,也实在没有别的法子筹出钱来。

    况且日后五姐出门子,家里房屋地垄自是归了这弟兄两个,如今四郎既然情愿,自己当老家儿的也不好拦着,难道真要眼睁睁的瞧着儿子给那些泼皮逮住了就要揍一顿不成,若是女家急了,告到当官革了童生的名头,这一辈子苦熬苦业可就算是白瞎了……

    想了一回,伸手狠命在张四郎额头上一戳骂道:“你这个小冤家哟,做出下流没脸的事情来,叫我给老三媳妇儿拿捏住了,日后可怎么管教那蹄子……”说着掉了几滴金豆子。也只得任命,教四郎磨墨蘸笔,写下分家过户的文书,自家按了手印儿,叫他带回城里去交给哥哥收着,连带着催促把亲事办了要紧。

    张四郎收起文书就要回城,王氏好容易见着儿子一回,拦下了道:“忙的什么?住一晚再走,仔细今儿天晚了进不去城里。”母子两个正扯皮,忽见张五姐从绣房里头钻出来道:

    “娘真个要把家宅都过户给了三哥,就不管老闺女死活了?当日爹在时如何疼我,如今伸腿儿去了,一个一个都踩到我的头上来,前儿四哥赌钱输了,就要给我说人家儿还债,如今要说亲,又要( 市井人家 http://www.xlawen.org/kan/4483/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