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阅读
因为接下来要比试的关系,林习风也不打算吃早饭了,还是空着腹好一些,这回换他像了只小鸟,安静地看着柳帘儿想狼吞虎咽,却又不得不细嚼慢咽的纠结可爱模样,时而还忍不住张开小嘴打上一个浅浅的哈欠……
吃完了这个饼子后,柳帘儿便没再想要了,她确实也饱了,起身从床上取过两面苏绣递给了林习风:“相公……这是奴家刺好的苏绣。”
这两面苏绣,一面刺的是两只鸳鸯湖心戏水,栩栩如生;一面是一男子与一女子在油灯下对坐伏案吃饭,画面定格在了男子替女子夹菜的温暖场景。
虽然绣得很精致,但绣线毕竟不是照片,林习风端不出二人的细微表情,不过他也能想象得到,这副画面的两主人该有多温馨。或许,这也一直是她梦中的场景。
林习风没有问柳帘儿为什么刺的这么快,他心知肚明,只是感觉手中的两面苏绣沉甸甸的,压得他心慌,他没想到,这个只相处了两天的女子,都能让他感动到眼睛发酸,赶忙转过身背对着柳帘儿,淡淡地道:“去洗碗吧……”
“是,相公……”柳帘儿带着满腔不解端着碗走了出去,昨儿晚上相公还说不让帘儿洗碗,今天怎么又变了呢?
……
程伯诚很准时,辰时初便叩响了林家的大门。
林习风很坦然,眼下只要把这件事了结了,保住自家府邸,接下来就可以在大宋一展身手了。
这次是林习风开的门,见门口的程伯诚手里拿着一个鞠,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厮,林习风自觉过滤掉了这二人,他也不稀奇程伯诚会有跟班,这小子是西湖县大地主程世章的儿子,他家有许多佃农,本就需要一些打手看管着。
装模作样地和程伯诚客套了几句后,林习风就回屋里拿了鞠,打算和他一同去找知县大人作公证。
“相公,我也想出去……”
拿了鞠后,林习风刚刚踏上大门的槛,就听到了身后柳帘儿弱弱的声音,她这一年多来,很少有迈出这院墙的机会。
林习风很想让她回去好好补一觉,但看着柳帘儿期待的模样,犹豫片刻,脑袋最终还是没受他控制的轻点了一下。
柳帘儿当下兴奋异常,像只小兔子赶紧冲出大门跑到了林习风前面,生怕他再反悔,林习风面无表情地把钥匙丢给她向前走去,柳帘儿明白他的意思,在后面将大门锁上后,才提着裙摆追了上去。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
此时却是夏末农历八月初。
湖岸的翠柳正值盛时,点点幽绿笑夏风,漫步在千年前的古西湖西岸,吹着微风,晒着暖阳,踏着青石板,回望西湖三面群山含醉,湖水涂碧,林习风不禁唏嘘。
此时的西湖著名“三堤”只有其二,亦即白沙堤和苏堤。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后人为了纪念白居易,便将此堤命名为白堤。
而苏堤则是由北宋杭州刺史苏轼修建构筑而成,后人为纪念苏轼为治理西湖做出的贡献,才将此堤命名为苏堤,并且他在湖水最深处建立的三塔,如今成了西湖著名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
二人同为杭州刺史,同为当代最杰出的文人之一,又同为两堤命名,不得不叹上天造化之巧妙,也成了后生笑谈之幸事。
被院墙禁锢了一年多的柳帘儿就像个孩子,或者说,十七岁的她本就只是个孩子,一双桃花眼兴奋的看看这里,瞄瞄那里,仿佛总觉得哪里的风景都看不够,也没了一分困意,这般可爱模样,有责怪自己只生了两只眼睛的意味。
瞧见她这颇有灵性的模样,林习风心里也畅快了一些,这才是一个花季少女该有的生活啊!
第十二章 林家旧酒馆
程伯诚颇为倨傲地走在最前面,仿佛这样这样做能让他的身份高大一点,只是见他挥折扇故作潇洒的架势,林习风有些忍俊不禁,这家伙肚子里有多少墨水他可是很清楚的,连西湖学院的生员都数不上。
路过已经被变卖的林家酒馆时,林习风觉得阳光下那酒馆前的招牌有些刺眼,‘风花醉’这陌生的三个字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这家酒馆与林家早无瓜葛。
柳帘儿的目光触碰到了酒馆,脑海里的思绪瞬间不由她控制地翻涌起来,忆起了太多她不愿想起的往事,她赶紧收回目光看向西湖,没敢在酒馆上停留太久,只能故作欢颜地欣赏着湖边的景色。
“嘿嘿……不管这个赌咱们谁赢,将来这家酒馆可都不会与林公子有关系了。”见林习风的目光一直放在酒馆上不肯移开,程伯诚忍不住回头出言挤兑起来。
林习风没有搭理他,收回目光继续向前走去。
“要说这家酒馆的生意啊!也就林老爷在世的时候最火,那时节就连文人墨客也爱来这儿登楼台对酒吟诗,甚至直至三更,只是如今嘛!董胖子的手艺实在不咋样,酒馆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差劲了,若是林公子真把酒馆从董胖子手里赎回来再给程某,程某保证一定会让酒馆生意回到林老爷在世那般,也不负林老爷泉下挂念了……”
其实在程伯诚心里,根本不觉得林习风能把酒馆买回来,之所以这般说,就是故意嘲讽他。
听着程伯诚讽刺的话语,林习风的依然不为所动,面无表情地斜了他一眼:“快些走吧!别耽误时间。”
林习风可没有买下酒馆给他的想法,只要赢下他就行了,目光缓缓变得坚定,林习风走路的速度也陡然加快几分,赶在程伯诚前面成了领路人,管他旁人闲言携碎语,兀自秉守心境自空明。
柳帘儿急忙跟在林习风后面,小心翼翼地捏着他的衣袖,见林习风没有露出不开心的表情,她才适然,不管什么时候,她都不愿意与他离开太远的距离。
看着柳帘儿在身前摇摆的柳腰圆臀,程伯诚眼神中缓缓透出污秽之色,咧嘴一笑,伸出舌头轻轻舔了舔嘴唇。
西湖西岸除了少量的平原外,大部分都是山岭,为数不多的平原都被房屋和市集霸占,显得狭小却热闹,而西湖东侧的地盘已经不属于西湖县,由杭州府直接管辖。
出了林家小巷,沿着西湖边朝北行个一里多地,走到正对着西湖岸边的一个小谷口,向谷口里向左一拐,便是西湖县的市集所在了。
朝谷口深处继续走去,视野便会渐渐开阔起来,这里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西湖县的大半平民都住在盆地里,能在盆地外西湖岸边落住的,都属于较为富足的人家了,那里的景色和空气可比谷里好多了,譬如离湖岸不远的林家,那就是当年林老爷在世的时候,给林习风留下的府邸。
几人进入盆地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正是靠谷地南侧的知县府衙。
程伯诚将鞠丢给一名小厮,亲自上前鸣鼓,那‘咚咚咚’的巨大声响,让柳帘儿觉得像是敲在了她心上那般难受,离比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偷偷看向相公时,见他表情依然云淡风轻。
柳帘儿有点迷惘,林习风会有这种表情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自负定能赢下程伯诚,所以不会忧心;二是他一点儿都不在意自己,输了就输了,对于他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然柳帘儿很希望是第一种情况,但她心里也清楚,林习风的球技比不上程伯诚,赢得机会太过渺小,由此看来,只能是第二种情况了。
想到这里,柳帘儿的眼眶忍不住又湿润了,忙偷偷用衣袖擦了擦眼睛,不敢让林习风看到。
一蓝衫小卒从县衙内跑出来,对着林习风和程伯诚摆了个揖:“两位公子,可是有案情要报?”
“程某与这位林公子有一赌注,但苦于无处去借公正之士,程某心念知县大人不偏不倚,便想请大人给作个公正,还请小哥通告一声。”程伯诚指了指身侧的林习风,而后又作揖回礼道。
“两位公子稍等……”那小卒闻言,拜别一揖后,转身朝县衙里跑去。
不一会儿,小卒又跑了出来,作出请的手势:“知县大人刚好空着,几位请吧!”
西湖县知县名叫刘温,今年四十多岁,在林习风记忆里,他还算是个好官儿,不说处处为百姓着想,但至少不会与富商勾结欺诈百姓,西湖县在他的治理下,也算平稳发展着,虽然依然较为贫苦,但这是整个大宋的普遍情形,他一个知县也改变不了多少。
林习风几人进了县衙时,头盖乌纱,身着蓝衫官服的刘温已经端坐在了公堂正位之上。
“草民叩见知县大人。”几人一同作揖,异口同声着道。林习风很不习惯这样,他基本没出声,就是随着对了个口型拜一下。
一般平民见到知县是要下跪的,不过刘温曾下令非犯人可以不跪,作揖便可,也是为了和平民亲近一些。
“听闻两位公子要本县作公正人,不知是何赌注?”刘温笑呵呵地摆了摆手,示意几人起身。
“是这样的,前些日子草民与……”程伯诚赶紧接过刘温的话,口若悬河地解释了起来。
见程伯诚这般爱抢风头,林习风也不理他,刚好乐的自在。
待程伯诚解释完全后,刘温的目光却在柳帘儿身上多看了一会儿,再一想到自家的黄脸婆,刘温不由得有些暗羡,轻咳两声后,对着林习风道:“林公子,程公子所言是否属实?”
“是。”林习风的回答相当简洁,他不喜欢这种气氛,只想赶紧结束这桩事儿。
刘温点了点头,转身看向一旁两手统袖的师爷道:“书青,你来按照方才程公子所言立个据条,让他二人签字画押。”
“是,大人。”唤作书青的师爷回了公堂旁的侧房,端出笔墨纸砚,当着林习风几人的面开始书写赌据。
签字画押完成后,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不过刘温并没有让二人在公堂上比试,而是领着他们出了县衙,朝县衙后走去。
来到县衙后面,眼前出现了一个较大的空旷场地,林习风看到场地两边分别有用木头支成的两个简陋门洞,不由暗自嘀咕一声:“难道这就是宋朝的‘足球场’?”
第十三章 将计就计
“这里是本县的蹴鞠场,两位公子就在这里比试吧!”刘温找了个小草繁盛的地方停下脚步,回头对二人道。
蹴鞠在北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许多州县都有自己的蹴鞠队,各种蹴鞠赛事也颇多,宦官高俅正是因踢球发迹,当年他还未被宋徽宗赏识时,便作为蹴鞠队“总教练”将蹴鞠活动带到了杭州,让杭州的蹴鞠文化处于了宋朝的领先地位。
“是。”二人对刘温作了一揖,便将鞠交给对方,互相检查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可检查的,这东西不可能造假,越是造假越找不到手感,林习风只是随便看了几眼,便将鞠还给了程伯诚。
二人各自退后两步,中间留了大块距离,免得白打时相撞。
程伯诚有些张扬,得意地挑着眉头对林习风冷笑,林习风干脆不去看他,面无表情地扭过了头,只剩程伯诚一人对着空气挤眉弄眼,一张脸瞬间成了猪肝色。
柳帘儿有些琢磨不透,她的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窜出来了,可林习风始终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这是他从来不曾有过的表情,默了一会儿的柳帘儿回想着近日的林习风,终于吃惊地发现,他似乎变了,无论表情神态举止,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就从那晚回来以后……
“两位公子请准备,三!二!一!第一回合,开始!”
刘温一声令下,二人便同时将鞠抛向空中,当球落在肩上的一刹那,林习风双目一亮,终于在这陌生的大宋找回了熟悉的现代感觉,只当自己是在学校的球场上玩着花式足球,身边没有观众,只有自己……
三秒后,五秒后,白打之中的程伯诚脸色一直很坦然,仿佛胜券在握。
可十秒后……终于,程伯诚意识到不对劲儿了,对于林习风的白打之技他很了解,平常撑死也就六七秒钟的事儿,可现在是怎么个情况?
程伯诚不敢去看林习风,只要一看后者,球就掉了,可他的余光能清楚的感受到,林习风分明还在白打之中。
十五秒后,程伯诚因为心里杂念太多分了神,右臂轻微地抖动了一下,导致球没按照原来的轨迹弹起,掉在了地上,连他平常白打的正常水平都没达到。
“啪!”林习风佯装没能接住落下的鞠,球同样应声而落,但至少比程伯诚晚了一秒钟,作揖笑道:“程公子,林某侥幸拿下第一回合,承让了。”
柳帘儿根本没敢去看林习风和程伯诚的比试过程,正捂着眼睛的她听见林习风的话后,略微呆了一下,慌忙把手从双眸上拿开,顿时喜不自禁:“相公……赢了?”
林习风有些疑惑,回身瞧了柳帘儿一眼,心想你是熬夜太累,刚刚睡着了吗?
程伯诚擦了擦脑门儿上溢出的汗珠,暗恨自己不该分神,若是没分心,定能制他。
“哼~第一回合而已,再来吧!”程伯诚狠狠咬了咬牙,林习风虽然发挥超常,但也只比自己多了一秒,心想这次只要不失误,一定可以赢下他。
书青在纸上书下第一合林习风胜,拿到刘温近前给他看了一眼,刘温点了点头,抬头又道:“第一回合,林公子胜,第二回合……开始!”
三十秒后。
程伯诚已经快要崩溃了,脑门儿上的汗珠啪啪啪往草地上掉,可该死的林习风居然还在白打之中。
啪!
啪!
两声脆响传来。
程伯诚呆滞地看着球掉在地上,脸色沉得仿佛能滴出水。
同样的,林习风又是比他晚了一秒钟。
第三回合,还是相同的结局,林习风每次都恰到好处地胜他一秒。
“这小子一定是偷偷练过的,每次都故意比我多一秒,居然敢这般玩弄我。”程伯诚冷着脸,在心中腹诽不已。
柳帘儿早已激动地合不拢嘴,但因为县太爷在这里不能随意大叫,她也只能尽量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接下来只要林习风再赢一局,林家的府宅就不用给程伯诚了,她也能继续陪在相公身边,一想到林习风近日对她态度的转变,她就觉得幸福的日子不远了。
“知县大人,林某口渴了,可否让鄙人手下的小厮去取些茶水来,也给大人和师爷解解渴。”程伯诚忽然对着二人作了一揖,问道。
“那就快去快回吧!”刘温并没露出异色,沉稳地笑着。
程伯诚闻言,便对两个小厮暗暗使了个眼色,小厮点头会意,提腿跑开了。
不一会儿,两位小厮各端了一个方型木盘,里面各有两杯茶水,一小厮恭恭敬敬地把茶水送到刘温二人跟前,二人各执了一杯,小厮退下。
另一小厮则将茶水端到了程伯诚和林习风跟前,手指装作无意间轻扣了一下木盘的其中一头,程伯诚立时会意,转身笑着对林习风招呼道:“林公子,咱们歇盏茶再继续比吧!”
林习风并不是神人,他没有注意到程伯诚和小厮间极为隐秘的暗语,但他也不是个傻子,程伯诚要喝茶,他自己喝便是,干嘛非要给自己,这茶很可能有猫腻。
不过既然程伯诚然敢把茶水端给知县和师爷喝,就说明只有其中一盏茶有问题,也就是面前的两盏之一了。
“帘儿,你想让这位小哥端多久,还不快将茶盘接着,怎的如此不知礼数!”林习风回头瞪了柳帘儿一眼,苛责道。
柳帘儿忽然有刹那间的失神,这是一年多来,林习风第一次叫她的名字,以往她的名字只是被林习风用一个简单的‘你’字带过。在这短短的两日里,林习风已经打破了太多他和她之间的‘一年多来……’。
虽然林习风是在骂柳帘儿不懂尊规,但她心里却是喜滋滋的,慌忙莲步轻移上前接过茶盘,然后抬起头眨着那双黑眼圈更重的桃花眼,直勾勾地盯着林习风暖阳下的侧脸。
若是搁在以前,她是绝对不敢这样看他的。
“知县大人,那位身着青衫的公子是谁啊?”柳帘儿接过茶盘后,林习风便扬起手指着由不远处朝这边走来一位年轻人。
几人听到林习风的问话,不自觉都将目光放在了林习风手指的那个方向。
林习风赶忙在柳帘儿眼前用手划了一个圈圈,柳帘儿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愣愣地端赏着他修长的五指,一时竟看得有些痴了。
林习风皱了皱眉,这时候咋还有心思欣赏我的手指呢!又用手指了指她手中的木盘,柳帘儿这才明白过来,把手中的木盘小心翼翼调了个头。
第十四章 相邀
“林公子是说他啊!他叫李盈城,是我们西湖县蹴鞠队新来的助教夫子,蹴鞠之技异常了得,相信本县的蹴鞠队在李夫子的带领下,一定能在一月后杭州城举办的蹴鞠大会上一展风采!”刘温一看到李盈城,立时慷慨激昂地解释了起来,毫不掩饰他对李盈城的喜爱。
助教夫子?那不就是教练嘛!林习风暗自腹议着。
“原来是李夫子,在下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观其体态健硕,步履稳健,一看便知是蹴鞠之技高超之人。”林习风学着古人的样子装模作样道。
“呵呵……林公子所言极是,极是。”刘温就爱听林习风这种话,捻着不算长的胡子朗声笑着。
“林公子,我们还是快些喝完茶比试吧!”程伯诚赶紧催促道,他才不管什么夫子不夫子的,眼下的事最要紧。
“程公子请。”林习风只是猜测其中一盏茶有问题,并不知道是哪一盏,只能让程伯诚替他挑出那一盏了。
程伯诚自然不会跟林习风客气,他也担心后者先将好茶拿了,把下了药的留给他,是以慌忙一捋衣袖,取过了那盏小厮告知他没问题的茶,却不知道两盏茶已经被调换了位置。
林习风随后执起剩下的那盏,二人各怀鬼胎,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放下杯盏后,程伯诚脸上的笑意更盛了,林习风将他的表情收入眼里,便知道自己的猜测错不了了,程伯诚肯定让小厮在茶水里做了手脚。
“刘知县,这里是怎么一回事?”李盈城走到近前,对着刘温扣揖不解地问道。
“李夫子有所不知,是这两位公子在此比试白打之技。”刘温和书青一同朝李盈城回了一礼,前者笑着解释道。
看到这一幕的林习风不禁骇然,他们互相作揖的客套模样,居然有平起平坐之意。
搁在现代来说,他们一个是县长,一个是县里的足球教练,两人居然平起平坐?这怎能不让林习风吃惊。林习风忽然发现,他还是低估了蹴鞠在宋朝受人追捧的程度。
“哦?那两位开始吧!”一听和蹴鞠有关,李盈城顿时来了兴致,扫了林习风二人一眼,直接越俎代庖地笑道:“三!二!一!开始!”
一个足球教练居然敢直接抢县长的台词,你敢信?可是这个县长居然还一副很乐意的模样。
林习风和程伯诚就是再傻也知道这李盈城地位不简单了,是以当他话音落后,二人便一同将球抛向空中。
“怎么回事?!”
程伯诚刚把球抛向空中,忽然感觉脑袋有点晕乎乎的,虽然不影响站立和行动,但对于白打这种需要集中全身心注意力的运动来说,就太侵染神识了。
只是四五秒后,程伯诚的球便失手掉在了地上。
林习风见状,在心底嗤笑一声,白打了十几秒钟后,才故意让球掉了下来,朗声笑道:“程公子,承让了!”
“终于赢了,相公不用……不用吃牢饭了……”柳帘儿怔怔地看着林习风映着朝阳的明朗侧脸,眼泪不知不觉流了出来,她没有再激动得不知所措,没有了想在原地乱蹦乱跳的念头,只是安静地流着泪,在身侧静静看着他,仿佛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
程伯诚的脸色异常难看,恶狠狠地瞪着那名小厮,他把责任全归在了小厮身上,一定是小厮把茶水弄错了才会这样。
不明所以的小厮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就见程伯诚在瞪着他,还当作是程伯诚输了赌心里不痛快,因为中了这种迷|药的人和旁人无样,从表面看不出丝毫特征,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程公子,请把那张据条留下吧!”林习风淡淡笑着,才不会在乎程伯诚心里在想些什么,这厮是自作孽不可活。
程伯诚望了望刘温,只好极为不情愿地从衣衫里摸出据条给了林习风,带着两名小厮愤愤离去,知县大人作的公证人,他可不敢造次。
林习风把据条塞进衣衫里,终于长长舒了口气,回头见柳帘儿眼睑依然挂着晶莹的泪珠,林习风想帮她拭去,但还是忍住了,最终只是轻轻吐出了几个字:“我们回家吧!”
“嗯。”柳帘儿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
“知县大人,书青师爷还有李夫子,小人告辞了,后会有期。”林习风对着三人拱了一揖,拿着鞠转身朝原路走去。
“林公子请留步!”李盈城忽然在身后叫住了林习风。
“敢问李夫子还有何事?”林习风回头皱眉疑惑着道,他实在不想在这里多做停留了,柳帘儿已经一夜未眠,先前她太紧张没觉得有什么,如今精神一旦松弛下来,她肯定困得紧。
“不知林公子可有加入我西湖县蹴鞠队之意?也好在下月的杭州城蹴鞠赛上,为我西湖县争光添彩。”
虽然林习风刚刚只白打了十几秒,但外行看热闹,内行才是看门道,李盈城一眼就瞧出来林习风是个行家,那种白打的流畅华丽程度,是他平生仅见,是以心里才萌生了招揽之意。
“承蒙李夫子厚爱,林某只想做个市井小民,并无此意,夫子还是另觅佳人吧!”林习风说完,迈步正欲离开,却忽然又听到了李盈城的话。
“林公子手中的鞠,是否是昨日在市集上一老者的售鞠摊所买?”李盈城忽然笑道。
林习风停下脚步,回头道:“不知李夫子此话何意?”
李盈城笑呵呵道:“那售鞠摊的老者便是家父,昨日家父自市集归来后,便一直在鄙人耳边唠叨,说是在市集上见到一个白打之技高超的少年郎,定是林公子无误了。”
“所以呢?”林习风依旧面无表情,不过见李盈城居然自称‘鄙人’,他心下还是略有些吃惊,李盈城这可是在刻意放低身份,死都要拉他进队啊!
“鄙人依稀记得家父有言,林公子欠他一个人情,还夸林公子一看就是恪守诚信之人,欠他的人情定会交还,所以……”李盈城一脸笑意,没有再说下去,他知道林习风懂他的意思。
林习风顿时咧嘴笑了,他才明白过来,原来昨日老者故意把鞠送他,就是为了让他欠个人情,再以人情之言拉他进蹴鞠队,那老者是早有预谋了。
“既然如此,林某就把此鞠还给李夫子。”林习风把鞠抛向空中,飞起一脚将鞠送给了李盈城。
李盈城笑着舔了舔嘴唇,腾空跃起,斜脚将鞠又踢了回来:“林公子还是收下此鞠吧!毕竟是家父一片心意。”
……
第十五章 大宋的风里也卷 沙
看着旋转着飞来的鞠,林习风眼神闪烁,忽而将全身的力气都灌注在了右腿上,旋即一跃而起,姿态优雅又不失霸气地用脚背内侧朝鞠用力踢去。
“砰!”
此鞠瞬间如游龙出水般呼啸而过,撕裂风声朝李盈城袭去,后者被吓了一跳,根本不敢吃这来势汹汹的一招,急忙低下头,球堪堪从他脑袋上飞过,击在了身后的一颗大树上,震得零星枯叶纷纷洒落,然后弹起,球又轱辘着滚回了林习风脚前。
林习风抬起脚,踏在鞠上,止下了它的滚动,狂傲不羁的目光扫向李盈城,如一个睥睨天下的王者。
林习风这潇洒绝伦的一瞬,直看得柳帘儿有些痴了,呆呆地将两手扣在胸前,满眼都是小星星,她从来都不知道,林习风居然有如此高超的蹴鞠之技。
“看来连老天都想让此鞠归林某啊!也许这便是天意吧!”林习风轻轻笑着,他的黑发被萧瑟的秋风吹起,在阳光下闪着熠熠生辉的光,刺得柳帘儿半眯着美眸。
林习风笑得很淡然,但李盈城可不平静,他没有走动一步,球居然就自己回到了他脚下,李盈城不相信会有这么巧的事。
可若是林习风故意为之,那他就必须要对球飞出去的角度,力度,以及此鞠弹性的掌握,都达到近乎完美的地步……李盈城不相信会有这么神的人,所以,他还是宁愿相信这是巧合,一定只是个巧合……
李盈城至少听懂了林习风最后那句话的意思,赶忙收起震惊的表情,干咽了口唾沫,随即拍手笑道:“欢迎林公子加入西湖县蹴鞠队,鄙人似乎已经看到下个月本县的蹴鞠队,在杭州拔得头筹了。”
刘温也慌忙紧走了两步,来到林习风跟前,对着他客气一揖,笑道:“真没想到,林公子的蹴鞠之技如此之高,本县鞠蹴队又得一员猛将,实乃西湖县之幸啊!”
刘温虽然不懂蹴鞠技术高低该怎么评判,但尽管他再外行,也能看得出林习风方才那一脚实在不简单,至少在西湖县的蹴鞠队里,还没有人能踢出让他如此震惊的一脚,包括李盈城。
眼见刘温居然对他作揖,林习风吓得眼珠子差点蹦出来了,慌忙回了一礼:“知县大人言重了,林某既然生在西湖县,自当为本县尽些绵薄之力。”
“哈哈哈……”刘温满意地拍了拍林习风的肩膀,回头又对李盈城道:“李夫子,本县决定了,付给林公子普通队员的三倍月钱!倘若蹴鞠队能在下月的杭州拔得头筹,本县就再对林公子大作嘉奖!”
“一切全依知县大人定夺。”李盈城笑意盈盈地道,随后抿着嘴角在心里颇为开心的暗自嘀咕着:“其实就算付给林公子三倍月钱,那也绝对是赚了,看来西湖县今年有望夺魁了。”
“不过我还有个条件,若是李夫子不答应,我可就不加入蹴鞠队了。”林习风等他二人高兴完了,才慢悠悠地说道。
“林公子请讲。”李盈城赶紧拜揖,反正只要林习风的要求不过分,他都会答应。
“我希望蹴鞠队不要限制我的自由。”林习风的意思很明白,说白了,就是我想来训练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你别过多干涉。
李盈城的表情略微停顿了一下,在弄懂了林习风的意思后,便爽快地笑道:“没问题!”
反正他要的是林习风这个人,只要林习风肯参加下月的杭州城蹴鞠赛就行,他并不觉得林习风的蹴鞠之技还需要他来教。
林习风更是乐的自在,只是做个挂名队员而已,每月都能领月钱,何乐而不为。
回去的路上,林习风没忍住问了李盈城三倍的月钱是多少。
李盈城笑答道:“一名普通的蹴鞠队员月钱是8贯,林公子自然就是24贯了。”
林习风一时间也不知道24贯属多属少,但感觉应该已经挺多了,遂想找个人作下比较,又问道:“李夫子可晓得知县大人月俸是多少?”
李盈城看了他一眼,颇为古怪地笑道:“林公子若是不说,鄙人一时倒还没记起,公子比知县大人的月俸都高了,他也才18贯。”
林习风立马闭嘴了,比知县的月俸都高了,他还能说些什么呢!
与李盈城道了别,漫步在西湖边的林习风忽然停了下来,他的目光又被酒馆前的‘风花醉’三个大字勾住了,若想赎回这家酒馆,恐怕需要近百两白银,虽然和普通人相比,他的月钱已经非常非常多了,但这24两白银,差的还是有点远了。
“看来当务之急还是得赶紧赚钱啊!”默然收回目光,林习风转过身,看着碧波荡漾的西湖美景,将怀里的那张据条掏出来,然后撕碎,随风丢进了西湖里,葬在自家曾经的酒馆门前。
“相公不用着急,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赎回酒馆的……”柳帘儿自以为林习风的情绪很低落,忙小声宽慰着。
林习风轻笑了笑,这倒是她多心了,酒馆是肯定能赎回来的,根本用不得担忧,只是要费一点儿时间而已,闻见柳帘儿的声音似乎有点不对劲儿,林习风回头看时,见柳帘儿的两眼几乎已经睁不开了,原本极为漂亮的桃花眼,此时却朦朦胧胧,似睡非睡。
林习风轻轻挽住她温热的小手,让她稍微倚在自己肩上,有些干涩地笑道:“我们回家去……”
“嗯……”轻轻的鼻音从柳帘儿琼鼻中传出,闭着眼睛的她,意识基本已经全部从身体里抽出,甚至都没发现林习风在牵着她的手,只是将大半个身子都压在了他身上,随林习风一步一挪着,极为缓慢地朝前走去,沐浴在阳光下的两人,很像一对恩爱的小夫妻。
经历了昨天和今天的大起大落,柳帘儿的情绪着实受到了不少冲击,她身子本就很虚,再添上一夜未睡,此时还没昏过去已经算很坚强了。
林习风走得很慢,他这辈子都没走过这么慢的路,正是走的慢了,他才发现,身边还有许多让他心颤的风景。比如,她的嘴唇很白,她的眼圈很黑,她的脸色很憔悴。
“以后……一定要对她好,很好很好,这是我在大宋,唯一的亲人了。”林习风喃喃自语着,表情有些僵硬地低下头,看着柳帘儿近在咫尺的苍白俏脸,不知不觉中,他的眼睛又慢慢湿润了,他忙将头抬起来,不敢再看她的模样,哽咽着对着天空笑骂道:“原来大宋的风里,也卷着沙子啊……”
第十六章 卖油饼
原本三四分钟能走完的路程,这次却走了近二十分钟。
回到林府后,林习风扶着柳帘儿坐到床上,后者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又睁开睡衣朦胧的双眼,道:“相公还没吃早饭,一定很饿了,奴家这就去给相公烧饭去。”
言罢,便欲起身,又被林习风压在香肩上给按了回去:“你再敢逞能就挨揍了。”
柳帘儿勾着头不敢再坚持,轻轻躺在了床上,不一会儿便沉过去了,小脸上还洋溢着淡淡的笑意,仿佛刚一合眼就在做着美梦。
林习风把被褥给她盖好,又站在身边盯了她一会儿,见她睡得安详,没有别的状况,这才关上门出了偏房。
林习风有些饿了,但家里已经没有了菜肉,只能吃早上剩的饼子,林习风扁了扁嘴,不想这么将就,于是拿了些铜钱,出了林府朝市集上走去,打算尝尝大宋的食物。
市集上一直很热闹,似乎没有歇集的现象,古人并不像现代,有固定的上班地点,他们每日的活动一般都是砍柴,下地,打猎,然后在市集上兜售零物,或是在市集上逛逛,然后找个熟识的乡民喝两杯,坐下拉拉家常,偶尔还有略赋文采的书生吟上一句触景情发的残诗,颇为热闹。
林习风在市集上买了两个虾肉包子,两个酥油饼和一杯绿豆水,味道自是比不上自己的厨艺,甚至还差得有些远,不过此生能吃到大宋的食品,林习风已经觉得是人生幸事了,旁人想吃还吃不到呢!
吃饱喝足后,林习风又买了几个小瓶子,用来盛放调味料,沿着市集的小峡谷,按原路折回,回到林府后,把小瓶子都洗了一遍,晾干后,便钻进自己的偏房,把味精酱油食盐等佐料分别放在瓶子里。
随后把调味料都放在伙房里,拿出木盆倒上面粉兑水和面,掺上食盐和麻辣鲜,对于如今的大宋来说,这两味调料就足够了,用不着太麻烦,又切了些葱结洒在里面,增增饼色。
林习风这次和的面很多,大约能烙三四十个饼,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要拿到市集上卖,先探探行情再说。
对于一个厨师来说,烙饼是最基本一种‘菜式’,最需要掌握的是和面的技术,以及对火候的掌控。
林习风和的面自不必说,柔中带劲,富有可塑性,容易成形,熟制后也不易走样儿,整个和面过程干净利索,并且和完面后,还达到了‘面团光,面盆光,手上光’的三光境界。
把面擀成一个个巴掌大小的饼后,在锅里倒上从现代带来的植物油,林习风便准备下锅烙饼了,柳帘儿还在睡觉,他只能自己烧火。
因为饼子较小的缘故,一锅能烙六个,外圈五个中间一个,差不多六七分钟一锅,这四十个饼,不到一个小时便烙完了。
林习风嘴里叼住一个饼,跑出伙房找了一个竹篮,里面摊上一层干净的白布,把油饼一个个放了进去,然后提着( 北宋时空走私商 http://www.xlawen.org/kan/4520/ )
吃完了这个饼子后,柳帘儿便没再想要了,她确实也饱了,起身从床上取过两面苏绣递给了林习风:“相公……这是奴家刺好的苏绣。”
这两面苏绣,一面刺的是两只鸳鸯湖心戏水,栩栩如生;一面是一男子与一女子在油灯下对坐伏案吃饭,画面定格在了男子替女子夹菜的温暖场景。
虽然绣得很精致,但绣线毕竟不是照片,林习风端不出二人的细微表情,不过他也能想象得到,这副画面的两主人该有多温馨。或许,这也一直是她梦中的场景。
林习风没有问柳帘儿为什么刺的这么快,他心知肚明,只是感觉手中的两面苏绣沉甸甸的,压得他心慌,他没想到,这个只相处了两天的女子,都能让他感动到眼睛发酸,赶忙转过身背对着柳帘儿,淡淡地道:“去洗碗吧……”
“是,相公……”柳帘儿带着满腔不解端着碗走了出去,昨儿晚上相公还说不让帘儿洗碗,今天怎么又变了呢?
……
程伯诚很准时,辰时初便叩响了林家的大门。
林习风很坦然,眼下只要把这件事了结了,保住自家府邸,接下来就可以在大宋一展身手了。
这次是林习风开的门,见门口的程伯诚手里拿着一个鞠,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厮,林习风自觉过滤掉了这二人,他也不稀奇程伯诚会有跟班,这小子是西湖县大地主程世章的儿子,他家有许多佃农,本就需要一些打手看管着。
装模作样地和程伯诚客套了几句后,林习风就回屋里拿了鞠,打算和他一同去找知县大人作公证。
“相公,我也想出去……”
拿了鞠后,林习风刚刚踏上大门的槛,就听到了身后柳帘儿弱弱的声音,她这一年多来,很少有迈出这院墙的机会。
林习风很想让她回去好好补一觉,但看着柳帘儿期待的模样,犹豫片刻,脑袋最终还是没受他控制的轻点了一下。
柳帘儿当下兴奋异常,像只小兔子赶紧冲出大门跑到了林习风前面,生怕他再反悔,林习风面无表情地把钥匙丢给她向前走去,柳帘儿明白他的意思,在后面将大门锁上后,才提着裙摆追了上去。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
此时却是夏末农历八月初。
湖岸的翠柳正值盛时,点点幽绿笑夏风,漫步在千年前的古西湖西岸,吹着微风,晒着暖阳,踏着青石板,回望西湖三面群山含醉,湖水涂碧,林习风不禁唏嘘。
此时的西湖著名“三堤”只有其二,亦即白沙堤和苏堤。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后人为了纪念白居易,便将此堤命名为白堤。
而苏堤则是由北宋杭州刺史苏轼修建构筑而成,后人为纪念苏轼为治理西湖做出的贡献,才将此堤命名为苏堤,并且他在湖水最深处建立的三塔,如今成了西湖著名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
二人同为杭州刺史,同为当代最杰出的文人之一,又同为两堤命名,不得不叹上天造化之巧妙,也成了后生笑谈之幸事。
被院墙禁锢了一年多的柳帘儿就像个孩子,或者说,十七岁的她本就只是个孩子,一双桃花眼兴奋的看看这里,瞄瞄那里,仿佛总觉得哪里的风景都看不够,也没了一分困意,这般可爱模样,有责怪自己只生了两只眼睛的意味。
瞧见她这颇有灵性的模样,林习风心里也畅快了一些,这才是一个花季少女该有的生活啊!
第十二章 林家旧酒馆
程伯诚颇为倨傲地走在最前面,仿佛这样这样做能让他的身份高大一点,只是见他挥折扇故作潇洒的架势,林习风有些忍俊不禁,这家伙肚子里有多少墨水他可是很清楚的,连西湖学院的生员都数不上。
路过已经被变卖的林家酒馆时,林习风觉得阳光下那酒馆前的招牌有些刺眼,‘风花醉’这陌生的三个字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这家酒馆与林家早无瓜葛。
柳帘儿的目光触碰到了酒馆,脑海里的思绪瞬间不由她控制地翻涌起来,忆起了太多她不愿想起的往事,她赶紧收回目光看向西湖,没敢在酒馆上停留太久,只能故作欢颜地欣赏着湖边的景色。
“嘿嘿……不管这个赌咱们谁赢,将来这家酒馆可都不会与林公子有关系了。”见林习风的目光一直放在酒馆上不肯移开,程伯诚忍不住回头出言挤兑起来。
林习风没有搭理他,收回目光继续向前走去。
“要说这家酒馆的生意啊!也就林老爷在世的时候最火,那时节就连文人墨客也爱来这儿登楼台对酒吟诗,甚至直至三更,只是如今嘛!董胖子的手艺实在不咋样,酒馆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差劲了,若是林公子真把酒馆从董胖子手里赎回来再给程某,程某保证一定会让酒馆生意回到林老爷在世那般,也不负林老爷泉下挂念了……”
其实在程伯诚心里,根本不觉得林习风能把酒馆买回来,之所以这般说,就是故意嘲讽他。
听着程伯诚讽刺的话语,林习风的依然不为所动,面无表情地斜了他一眼:“快些走吧!别耽误时间。”
林习风可没有买下酒馆给他的想法,只要赢下他就行了,目光缓缓变得坚定,林习风走路的速度也陡然加快几分,赶在程伯诚前面成了领路人,管他旁人闲言携碎语,兀自秉守心境自空明。
柳帘儿急忙跟在林习风后面,小心翼翼地捏着他的衣袖,见林习风没有露出不开心的表情,她才适然,不管什么时候,她都不愿意与他离开太远的距离。
看着柳帘儿在身前摇摆的柳腰圆臀,程伯诚眼神中缓缓透出污秽之色,咧嘴一笑,伸出舌头轻轻舔了舔嘴唇。
西湖西岸除了少量的平原外,大部分都是山岭,为数不多的平原都被房屋和市集霸占,显得狭小却热闹,而西湖东侧的地盘已经不属于西湖县,由杭州府直接管辖。
出了林家小巷,沿着西湖边朝北行个一里多地,走到正对着西湖岸边的一个小谷口,向谷口里向左一拐,便是西湖县的市集所在了。
朝谷口深处继续走去,视野便会渐渐开阔起来,这里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西湖县的大半平民都住在盆地里,能在盆地外西湖岸边落住的,都属于较为富足的人家了,那里的景色和空气可比谷里好多了,譬如离湖岸不远的林家,那就是当年林老爷在世的时候,给林习风留下的府邸。
几人进入盆地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正是靠谷地南侧的知县府衙。
程伯诚将鞠丢给一名小厮,亲自上前鸣鼓,那‘咚咚咚’的巨大声响,让柳帘儿觉得像是敲在了她心上那般难受,离比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偷偷看向相公时,见他表情依然云淡风轻。
柳帘儿有点迷惘,林习风会有这种表情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自负定能赢下程伯诚,所以不会忧心;二是他一点儿都不在意自己,输了就输了,对于他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然柳帘儿很希望是第一种情况,但她心里也清楚,林习风的球技比不上程伯诚,赢得机会太过渺小,由此看来,只能是第二种情况了。
想到这里,柳帘儿的眼眶忍不住又湿润了,忙偷偷用衣袖擦了擦眼睛,不敢让林习风看到。
一蓝衫小卒从县衙内跑出来,对着林习风和程伯诚摆了个揖:“两位公子,可是有案情要报?”
“程某与这位林公子有一赌注,但苦于无处去借公正之士,程某心念知县大人不偏不倚,便想请大人给作个公正,还请小哥通告一声。”程伯诚指了指身侧的林习风,而后又作揖回礼道。
“两位公子稍等……”那小卒闻言,拜别一揖后,转身朝县衙里跑去。
不一会儿,小卒又跑了出来,作出请的手势:“知县大人刚好空着,几位请吧!”
西湖县知县名叫刘温,今年四十多岁,在林习风记忆里,他还算是个好官儿,不说处处为百姓着想,但至少不会与富商勾结欺诈百姓,西湖县在他的治理下,也算平稳发展着,虽然依然较为贫苦,但这是整个大宋的普遍情形,他一个知县也改变不了多少。
林习风几人进了县衙时,头盖乌纱,身着蓝衫官服的刘温已经端坐在了公堂正位之上。
“草民叩见知县大人。”几人一同作揖,异口同声着道。林习风很不习惯这样,他基本没出声,就是随着对了个口型拜一下。
一般平民见到知县是要下跪的,不过刘温曾下令非犯人可以不跪,作揖便可,也是为了和平民亲近一些。
“听闻两位公子要本县作公正人,不知是何赌注?”刘温笑呵呵地摆了摆手,示意几人起身。
“是这样的,前些日子草民与……”程伯诚赶紧接过刘温的话,口若悬河地解释了起来。
见程伯诚这般爱抢风头,林习风也不理他,刚好乐的自在。
待程伯诚解释完全后,刘温的目光却在柳帘儿身上多看了一会儿,再一想到自家的黄脸婆,刘温不由得有些暗羡,轻咳两声后,对着林习风道:“林公子,程公子所言是否属实?”
“是。”林习风的回答相当简洁,他不喜欢这种气氛,只想赶紧结束这桩事儿。
刘温点了点头,转身看向一旁两手统袖的师爷道:“书青,你来按照方才程公子所言立个据条,让他二人签字画押。”
“是,大人。”唤作书青的师爷回了公堂旁的侧房,端出笔墨纸砚,当着林习风几人的面开始书写赌据。
签字画押完成后,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不过刘温并没有让二人在公堂上比试,而是领着他们出了县衙,朝县衙后走去。
来到县衙后面,眼前出现了一个较大的空旷场地,林习风看到场地两边分别有用木头支成的两个简陋门洞,不由暗自嘀咕一声:“难道这就是宋朝的‘足球场’?”
第十三章 将计就计
“这里是本县的蹴鞠场,两位公子就在这里比试吧!”刘温找了个小草繁盛的地方停下脚步,回头对二人道。
蹴鞠在北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许多州县都有自己的蹴鞠队,各种蹴鞠赛事也颇多,宦官高俅正是因踢球发迹,当年他还未被宋徽宗赏识时,便作为蹴鞠队“总教练”将蹴鞠活动带到了杭州,让杭州的蹴鞠文化处于了宋朝的领先地位。
“是。”二人对刘温作了一揖,便将鞠交给对方,互相检查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可检查的,这东西不可能造假,越是造假越找不到手感,林习风只是随便看了几眼,便将鞠还给了程伯诚。
二人各自退后两步,中间留了大块距离,免得白打时相撞。
程伯诚有些张扬,得意地挑着眉头对林习风冷笑,林习风干脆不去看他,面无表情地扭过了头,只剩程伯诚一人对着空气挤眉弄眼,一张脸瞬间成了猪肝色。
柳帘儿有些琢磨不透,她的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窜出来了,可林习风始终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这是他从来不曾有过的表情,默了一会儿的柳帘儿回想着近日的林习风,终于吃惊地发现,他似乎变了,无论表情神态举止,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就从那晚回来以后……
“两位公子请准备,三!二!一!第一回合,开始!”
刘温一声令下,二人便同时将鞠抛向空中,当球落在肩上的一刹那,林习风双目一亮,终于在这陌生的大宋找回了熟悉的现代感觉,只当自己是在学校的球场上玩着花式足球,身边没有观众,只有自己……
三秒后,五秒后,白打之中的程伯诚脸色一直很坦然,仿佛胜券在握。
可十秒后……终于,程伯诚意识到不对劲儿了,对于林习风的白打之技他很了解,平常撑死也就六七秒钟的事儿,可现在是怎么个情况?
程伯诚不敢去看林习风,只要一看后者,球就掉了,可他的余光能清楚的感受到,林习风分明还在白打之中。
十五秒后,程伯诚因为心里杂念太多分了神,右臂轻微地抖动了一下,导致球没按照原来的轨迹弹起,掉在了地上,连他平常白打的正常水平都没达到。
“啪!”林习风佯装没能接住落下的鞠,球同样应声而落,但至少比程伯诚晚了一秒钟,作揖笑道:“程公子,林某侥幸拿下第一回合,承让了。”
柳帘儿根本没敢去看林习风和程伯诚的比试过程,正捂着眼睛的她听见林习风的话后,略微呆了一下,慌忙把手从双眸上拿开,顿时喜不自禁:“相公……赢了?”
林习风有些疑惑,回身瞧了柳帘儿一眼,心想你是熬夜太累,刚刚睡着了吗?
程伯诚擦了擦脑门儿上溢出的汗珠,暗恨自己不该分神,若是没分心,定能制他。
“哼~第一回合而已,再来吧!”程伯诚狠狠咬了咬牙,林习风虽然发挥超常,但也只比自己多了一秒,心想这次只要不失误,一定可以赢下他。
书青在纸上书下第一合林习风胜,拿到刘温近前给他看了一眼,刘温点了点头,抬头又道:“第一回合,林公子胜,第二回合……开始!”
三十秒后。
程伯诚已经快要崩溃了,脑门儿上的汗珠啪啪啪往草地上掉,可该死的林习风居然还在白打之中。
啪!
啪!
两声脆响传来。
程伯诚呆滞地看着球掉在地上,脸色沉得仿佛能滴出水。
同样的,林习风又是比他晚了一秒钟。
第三回合,还是相同的结局,林习风每次都恰到好处地胜他一秒。
“这小子一定是偷偷练过的,每次都故意比我多一秒,居然敢这般玩弄我。”程伯诚冷着脸,在心中腹诽不已。
柳帘儿早已激动地合不拢嘴,但因为县太爷在这里不能随意大叫,她也只能尽量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接下来只要林习风再赢一局,林家的府宅就不用给程伯诚了,她也能继续陪在相公身边,一想到林习风近日对她态度的转变,她就觉得幸福的日子不远了。
“知县大人,林某口渴了,可否让鄙人手下的小厮去取些茶水来,也给大人和师爷解解渴。”程伯诚忽然对着二人作了一揖,问道。
“那就快去快回吧!”刘温并没露出异色,沉稳地笑着。
程伯诚闻言,便对两个小厮暗暗使了个眼色,小厮点头会意,提腿跑开了。
不一会儿,两位小厮各端了一个方型木盘,里面各有两杯茶水,一小厮恭恭敬敬地把茶水送到刘温二人跟前,二人各执了一杯,小厮退下。
另一小厮则将茶水端到了程伯诚和林习风跟前,手指装作无意间轻扣了一下木盘的其中一头,程伯诚立时会意,转身笑着对林习风招呼道:“林公子,咱们歇盏茶再继续比吧!”
林习风并不是神人,他没有注意到程伯诚和小厮间极为隐秘的暗语,但他也不是个傻子,程伯诚要喝茶,他自己喝便是,干嘛非要给自己,这茶很可能有猫腻。
不过既然程伯诚然敢把茶水端给知县和师爷喝,就说明只有其中一盏茶有问题,也就是面前的两盏之一了。
“帘儿,你想让这位小哥端多久,还不快将茶盘接着,怎的如此不知礼数!”林习风回头瞪了柳帘儿一眼,苛责道。
柳帘儿忽然有刹那间的失神,这是一年多来,林习风第一次叫她的名字,以往她的名字只是被林习风用一个简单的‘你’字带过。在这短短的两日里,林习风已经打破了太多他和她之间的‘一年多来……’。
虽然林习风是在骂柳帘儿不懂尊规,但她心里却是喜滋滋的,慌忙莲步轻移上前接过茶盘,然后抬起头眨着那双黑眼圈更重的桃花眼,直勾勾地盯着林习风暖阳下的侧脸。
若是搁在以前,她是绝对不敢这样看他的。
“知县大人,那位身着青衫的公子是谁啊?”柳帘儿接过茶盘后,林习风便扬起手指着由不远处朝这边走来一位年轻人。
几人听到林习风的问话,不自觉都将目光放在了林习风手指的那个方向。
林习风赶忙在柳帘儿眼前用手划了一个圈圈,柳帘儿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愣愣地端赏着他修长的五指,一时竟看得有些痴了。
林习风皱了皱眉,这时候咋还有心思欣赏我的手指呢!又用手指了指她手中的木盘,柳帘儿这才明白过来,把手中的木盘小心翼翼调了个头。
第十四章 相邀
“林公子是说他啊!他叫李盈城,是我们西湖县蹴鞠队新来的助教夫子,蹴鞠之技异常了得,相信本县的蹴鞠队在李夫子的带领下,一定能在一月后杭州城举办的蹴鞠大会上一展风采!”刘温一看到李盈城,立时慷慨激昂地解释了起来,毫不掩饰他对李盈城的喜爱。
助教夫子?那不就是教练嘛!林习风暗自腹议着。
“原来是李夫子,在下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观其体态健硕,步履稳健,一看便知是蹴鞠之技高超之人。”林习风学着古人的样子装模作样道。
“呵呵……林公子所言极是,极是。”刘温就爱听林习风这种话,捻着不算长的胡子朗声笑着。
“林公子,我们还是快些喝完茶比试吧!”程伯诚赶紧催促道,他才不管什么夫子不夫子的,眼下的事最要紧。
“程公子请。”林习风只是猜测其中一盏茶有问题,并不知道是哪一盏,只能让程伯诚替他挑出那一盏了。
程伯诚自然不会跟林习风客气,他也担心后者先将好茶拿了,把下了药的留给他,是以慌忙一捋衣袖,取过了那盏小厮告知他没问题的茶,却不知道两盏茶已经被调换了位置。
林习风随后执起剩下的那盏,二人各怀鬼胎,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放下杯盏后,程伯诚脸上的笑意更盛了,林习风将他的表情收入眼里,便知道自己的猜测错不了了,程伯诚肯定让小厮在茶水里做了手脚。
“刘知县,这里是怎么一回事?”李盈城走到近前,对着刘温扣揖不解地问道。
“李夫子有所不知,是这两位公子在此比试白打之技。”刘温和书青一同朝李盈城回了一礼,前者笑着解释道。
看到这一幕的林习风不禁骇然,他们互相作揖的客套模样,居然有平起平坐之意。
搁在现代来说,他们一个是县长,一个是县里的足球教练,两人居然平起平坐?这怎能不让林习风吃惊。林习风忽然发现,他还是低估了蹴鞠在宋朝受人追捧的程度。
“哦?那两位开始吧!”一听和蹴鞠有关,李盈城顿时来了兴致,扫了林习风二人一眼,直接越俎代庖地笑道:“三!二!一!开始!”
一个足球教练居然敢直接抢县长的台词,你敢信?可是这个县长居然还一副很乐意的模样。
林习风和程伯诚就是再傻也知道这李盈城地位不简单了,是以当他话音落后,二人便一同将球抛向空中。
“怎么回事?!”
程伯诚刚把球抛向空中,忽然感觉脑袋有点晕乎乎的,虽然不影响站立和行动,但对于白打这种需要集中全身心注意力的运动来说,就太侵染神识了。
只是四五秒后,程伯诚的球便失手掉在了地上。
林习风见状,在心底嗤笑一声,白打了十几秒钟后,才故意让球掉了下来,朗声笑道:“程公子,承让了!”
“终于赢了,相公不用……不用吃牢饭了……”柳帘儿怔怔地看着林习风映着朝阳的明朗侧脸,眼泪不知不觉流了出来,她没有再激动得不知所措,没有了想在原地乱蹦乱跳的念头,只是安静地流着泪,在身侧静静看着他,仿佛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
程伯诚的脸色异常难看,恶狠狠地瞪着那名小厮,他把责任全归在了小厮身上,一定是小厮把茶水弄错了才会这样。
不明所以的小厮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就见程伯诚在瞪着他,还当作是程伯诚输了赌心里不痛快,因为中了这种迷|药的人和旁人无样,从表面看不出丝毫特征,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程公子,请把那张据条留下吧!”林习风淡淡笑着,才不会在乎程伯诚心里在想些什么,这厮是自作孽不可活。
程伯诚望了望刘温,只好极为不情愿地从衣衫里摸出据条给了林习风,带着两名小厮愤愤离去,知县大人作的公证人,他可不敢造次。
林习风把据条塞进衣衫里,终于长长舒了口气,回头见柳帘儿眼睑依然挂着晶莹的泪珠,林习风想帮她拭去,但还是忍住了,最终只是轻轻吐出了几个字:“我们回家吧!”
“嗯。”柳帘儿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
“知县大人,书青师爷还有李夫子,小人告辞了,后会有期。”林习风对着三人拱了一揖,拿着鞠转身朝原路走去。
“林公子请留步!”李盈城忽然在身后叫住了林习风。
“敢问李夫子还有何事?”林习风回头皱眉疑惑着道,他实在不想在这里多做停留了,柳帘儿已经一夜未眠,先前她太紧张没觉得有什么,如今精神一旦松弛下来,她肯定困得紧。
“不知林公子可有加入我西湖县蹴鞠队之意?也好在下月的杭州城蹴鞠赛上,为我西湖县争光添彩。”
虽然林习风刚刚只白打了十几秒,但外行看热闹,内行才是看门道,李盈城一眼就瞧出来林习风是个行家,那种白打的流畅华丽程度,是他平生仅见,是以心里才萌生了招揽之意。
“承蒙李夫子厚爱,林某只想做个市井小民,并无此意,夫子还是另觅佳人吧!”林习风说完,迈步正欲离开,却忽然又听到了李盈城的话。
“林公子手中的鞠,是否是昨日在市集上一老者的售鞠摊所买?”李盈城忽然笑道。
林习风停下脚步,回头道:“不知李夫子此话何意?”
李盈城笑呵呵道:“那售鞠摊的老者便是家父,昨日家父自市集归来后,便一直在鄙人耳边唠叨,说是在市集上见到一个白打之技高超的少年郎,定是林公子无误了。”
“所以呢?”林习风依旧面无表情,不过见李盈城居然自称‘鄙人’,他心下还是略有些吃惊,李盈城这可是在刻意放低身份,死都要拉他进队啊!
“鄙人依稀记得家父有言,林公子欠他一个人情,还夸林公子一看就是恪守诚信之人,欠他的人情定会交还,所以……”李盈城一脸笑意,没有再说下去,他知道林习风懂他的意思。
林习风顿时咧嘴笑了,他才明白过来,原来昨日老者故意把鞠送他,就是为了让他欠个人情,再以人情之言拉他进蹴鞠队,那老者是早有预谋了。
“既然如此,林某就把此鞠还给李夫子。”林习风把鞠抛向空中,飞起一脚将鞠送给了李盈城。
李盈城笑着舔了舔嘴唇,腾空跃起,斜脚将鞠又踢了回来:“林公子还是收下此鞠吧!毕竟是家父一片心意。”
……
第十五章 大宋的风里也卷 沙
看着旋转着飞来的鞠,林习风眼神闪烁,忽而将全身的力气都灌注在了右腿上,旋即一跃而起,姿态优雅又不失霸气地用脚背内侧朝鞠用力踢去。
“砰!”
此鞠瞬间如游龙出水般呼啸而过,撕裂风声朝李盈城袭去,后者被吓了一跳,根本不敢吃这来势汹汹的一招,急忙低下头,球堪堪从他脑袋上飞过,击在了身后的一颗大树上,震得零星枯叶纷纷洒落,然后弹起,球又轱辘着滚回了林习风脚前。
林习风抬起脚,踏在鞠上,止下了它的滚动,狂傲不羁的目光扫向李盈城,如一个睥睨天下的王者。
林习风这潇洒绝伦的一瞬,直看得柳帘儿有些痴了,呆呆地将两手扣在胸前,满眼都是小星星,她从来都不知道,林习风居然有如此高超的蹴鞠之技。
“看来连老天都想让此鞠归林某啊!也许这便是天意吧!”林习风轻轻笑着,他的黑发被萧瑟的秋风吹起,在阳光下闪着熠熠生辉的光,刺得柳帘儿半眯着美眸。
林习风笑得很淡然,但李盈城可不平静,他没有走动一步,球居然就自己回到了他脚下,李盈城不相信会有这么巧的事。
可若是林习风故意为之,那他就必须要对球飞出去的角度,力度,以及此鞠弹性的掌握,都达到近乎完美的地步……李盈城不相信会有这么神的人,所以,他还是宁愿相信这是巧合,一定只是个巧合……
李盈城至少听懂了林习风最后那句话的意思,赶忙收起震惊的表情,干咽了口唾沫,随即拍手笑道:“欢迎林公子加入西湖县蹴鞠队,鄙人似乎已经看到下个月本县的蹴鞠队,在杭州拔得头筹了。”
刘温也慌忙紧走了两步,来到林习风跟前,对着他客气一揖,笑道:“真没想到,林公子的蹴鞠之技如此之高,本县鞠蹴队又得一员猛将,实乃西湖县之幸啊!”
刘温虽然不懂蹴鞠技术高低该怎么评判,但尽管他再外行,也能看得出林习风方才那一脚实在不简单,至少在西湖县的蹴鞠队里,还没有人能踢出让他如此震惊的一脚,包括李盈城。
眼见刘温居然对他作揖,林习风吓得眼珠子差点蹦出来了,慌忙回了一礼:“知县大人言重了,林某既然生在西湖县,自当为本县尽些绵薄之力。”
“哈哈哈……”刘温满意地拍了拍林习风的肩膀,回头又对李盈城道:“李夫子,本县决定了,付给林公子普通队员的三倍月钱!倘若蹴鞠队能在下月的杭州拔得头筹,本县就再对林公子大作嘉奖!”
“一切全依知县大人定夺。”李盈城笑意盈盈地道,随后抿着嘴角在心里颇为开心的暗自嘀咕着:“其实就算付给林公子三倍月钱,那也绝对是赚了,看来西湖县今年有望夺魁了。”
“不过我还有个条件,若是李夫子不答应,我可就不加入蹴鞠队了。”林习风等他二人高兴完了,才慢悠悠地说道。
“林公子请讲。”李盈城赶紧拜揖,反正只要林习风的要求不过分,他都会答应。
“我希望蹴鞠队不要限制我的自由。”林习风的意思很明白,说白了,就是我想来训练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你别过多干涉。
李盈城的表情略微停顿了一下,在弄懂了林习风的意思后,便爽快地笑道:“没问题!”
反正他要的是林习风这个人,只要林习风肯参加下月的杭州城蹴鞠赛就行,他并不觉得林习风的蹴鞠之技还需要他来教。
林习风更是乐的自在,只是做个挂名队员而已,每月都能领月钱,何乐而不为。
回去的路上,林习风没忍住问了李盈城三倍的月钱是多少。
李盈城笑答道:“一名普通的蹴鞠队员月钱是8贯,林公子自然就是24贯了。”
林习风一时间也不知道24贯属多属少,但感觉应该已经挺多了,遂想找个人作下比较,又问道:“李夫子可晓得知县大人月俸是多少?”
李盈城看了他一眼,颇为古怪地笑道:“林公子若是不说,鄙人一时倒还没记起,公子比知县大人的月俸都高了,他也才18贯。”
林习风立马闭嘴了,比知县的月俸都高了,他还能说些什么呢!
与李盈城道了别,漫步在西湖边的林习风忽然停了下来,他的目光又被酒馆前的‘风花醉’三个大字勾住了,若想赎回这家酒馆,恐怕需要近百两白银,虽然和普通人相比,他的月钱已经非常非常多了,但这24两白银,差的还是有点远了。
“看来当务之急还是得赶紧赚钱啊!”默然收回目光,林习风转过身,看着碧波荡漾的西湖美景,将怀里的那张据条掏出来,然后撕碎,随风丢进了西湖里,葬在自家曾经的酒馆门前。
“相公不用着急,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赎回酒馆的……”柳帘儿自以为林习风的情绪很低落,忙小声宽慰着。
林习风轻笑了笑,这倒是她多心了,酒馆是肯定能赎回来的,根本用不得担忧,只是要费一点儿时间而已,闻见柳帘儿的声音似乎有点不对劲儿,林习风回头看时,见柳帘儿的两眼几乎已经睁不开了,原本极为漂亮的桃花眼,此时却朦朦胧胧,似睡非睡。
林习风轻轻挽住她温热的小手,让她稍微倚在自己肩上,有些干涩地笑道:“我们回家去……”
“嗯……”轻轻的鼻音从柳帘儿琼鼻中传出,闭着眼睛的她,意识基本已经全部从身体里抽出,甚至都没发现林习风在牵着她的手,只是将大半个身子都压在了他身上,随林习风一步一挪着,极为缓慢地朝前走去,沐浴在阳光下的两人,很像一对恩爱的小夫妻。
经历了昨天和今天的大起大落,柳帘儿的情绪着实受到了不少冲击,她身子本就很虚,再添上一夜未睡,此时还没昏过去已经算很坚强了。
林习风走得很慢,他这辈子都没走过这么慢的路,正是走的慢了,他才发现,身边还有许多让他心颤的风景。比如,她的嘴唇很白,她的眼圈很黑,她的脸色很憔悴。
“以后……一定要对她好,很好很好,这是我在大宋,唯一的亲人了。”林习风喃喃自语着,表情有些僵硬地低下头,看着柳帘儿近在咫尺的苍白俏脸,不知不觉中,他的眼睛又慢慢湿润了,他忙将头抬起来,不敢再看她的模样,哽咽着对着天空笑骂道:“原来大宋的风里,也卷着沙子啊……”
第十六章 卖油饼
原本三四分钟能走完的路程,这次却走了近二十分钟。
回到林府后,林习风扶着柳帘儿坐到床上,后者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又睁开睡衣朦胧的双眼,道:“相公还没吃早饭,一定很饿了,奴家这就去给相公烧饭去。”
言罢,便欲起身,又被林习风压在香肩上给按了回去:“你再敢逞能就挨揍了。”
柳帘儿勾着头不敢再坚持,轻轻躺在了床上,不一会儿便沉过去了,小脸上还洋溢着淡淡的笑意,仿佛刚一合眼就在做着美梦。
林习风把被褥给她盖好,又站在身边盯了她一会儿,见她睡得安详,没有别的状况,这才关上门出了偏房。
林习风有些饿了,但家里已经没有了菜肉,只能吃早上剩的饼子,林习风扁了扁嘴,不想这么将就,于是拿了些铜钱,出了林府朝市集上走去,打算尝尝大宋的食物。
市集上一直很热闹,似乎没有歇集的现象,古人并不像现代,有固定的上班地点,他们每日的活动一般都是砍柴,下地,打猎,然后在市集上兜售零物,或是在市集上逛逛,然后找个熟识的乡民喝两杯,坐下拉拉家常,偶尔还有略赋文采的书生吟上一句触景情发的残诗,颇为热闹。
林习风在市集上买了两个虾肉包子,两个酥油饼和一杯绿豆水,味道自是比不上自己的厨艺,甚至还差得有些远,不过此生能吃到大宋的食品,林习风已经觉得是人生幸事了,旁人想吃还吃不到呢!
吃饱喝足后,林习风又买了几个小瓶子,用来盛放调味料,沿着市集的小峡谷,按原路折回,回到林府后,把小瓶子都洗了一遍,晾干后,便钻进自己的偏房,把味精酱油食盐等佐料分别放在瓶子里。
随后把调味料都放在伙房里,拿出木盆倒上面粉兑水和面,掺上食盐和麻辣鲜,对于如今的大宋来说,这两味调料就足够了,用不着太麻烦,又切了些葱结洒在里面,增增饼色。
林习风这次和的面很多,大约能烙三四十个饼,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要拿到市集上卖,先探探行情再说。
对于一个厨师来说,烙饼是最基本一种‘菜式’,最需要掌握的是和面的技术,以及对火候的掌控。
林习风和的面自不必说,柔中带劲,富有可塑性,容易成形,熟制后也不易走样儿,整个和面过程干净利索,并且和完面后,还达到了‘面团光,面盆光,手上光’的三光境界。
把面擀成一个个巴掌大小的饼后,在锅里倒上从现代带来的植物油,林习风便准备下锅烙饼了,柳帘儿还在睡觉,他只能自己烧火。
因为饼子较小的缘故,一锅能烙六个,外圈五个中间一个,差不多六七分钟一锅,这四十个饼,不到一个小时便烙完了。
林习风嘴里叼住一个饼,跑出伙房找了一个竹篮,里面摊上一层干净的白布,把油饼一个个放了进去,然后提着( 北宋时空走私商 http://www.xlawen.org/kan/4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