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 醉回七九当农民 第 35 部分阅读

第 35 部分阅读

    心”,早都自动关闭了。只剩下几个七、八十岁的老汉,每天太阳出来后,聚在大路的两旁,看着来往的行人车辆,说他们那些老掉牙的话题。

    好安静的鱼湾村呀!

    吴永成看着这个熟悉、而目前还有些破烂的小山村,一种亲切的感觉,就油然爬上了心头,原来心里一直憋闷地、那种被责令休学半年的惆怅心情,马上就被冲淡了不少,精神也大为振作了起来。

    这是他地家乡,这也是他的天地,可以让他将来、或者现在,就可以大展身手的天地。回到了这里,他就像鱼儿回到了水里一样,在这里,他可以自由自在地、随心所欲撒着欢儿地闹腾

    吴永成抖擞了一下精神,提起大提包,迈开大步,沿着大路,向熟悉的村里走去。

    “吆,是五儿回来了。刚下车呀?”

    前面吴永成曾经半夜里进去过的那个大门里,出来了一个抱着小孩的年轻婆姨,看见吴永成,亲热地和他打着招呼。

    吴永成仔细一看,这不是李琴嘛!怎么她家的小孩、就生出来了?他原来轻松、喜悦的心情,猛地向下一沉,这该不是我和她胡闹了一个晚上,折腾出来的杰作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自己肩上的责任,又多了一分。

    睡了人家、提起裤子就死不承认的赖帐毛病,这不是自己的本性。男子汉、大丈夫,敢做敢当!老躲着、不见李琴,绝对不是个办法。自己拉下的,就应该自己去收拾。该来的,就得勇敢地去面对它。直面人生,奋发努力,才应该是他吴永成一个穿越者、所采取的人生态度。如果连这么一个小事情,都吓得不敢面对,又如何能谈的上在以后的生活、事业中,有一番大的作为呢?

    想通了这些,吴永成的那种原来见了李琴不好意思的心理状态,马上就大为改变。他主动地迎上去,笑着和李琴打招呼:“是李琴呀!大热的天,你抱着孩子、这是准备到那去呀?别把孩子给热着了。中了暑就不好了。可要当心一点啊!”

    “没事!我小心着呢!你快看一看,我抱着的这个孩子可爱吗?”李琴用手给孩子遮着阳光,对吴永成甜甜地笑着说。

    “你抱着这是人家谁家的孩子呀?几个月了?”吴永成一边小心地问她,一边凑到孩子跟前仔细端详着。孩子的小脸上用一块淡红的纱巾给罩着,小脸白白的,小鼻孔一动一动的,睡得正香。当时女

    上围的的纱巾,可珍贵着呢。只有一些大城市的姑>8买,薄薄的一块,就要好几块钱。那也不容易买到。一般人家是舍不得买的。李琴给孩子脸上罩的这一块,还不知是她的男人楞虎,托了多少个人、跑了多少个地方,才买到的呢!她却自己舍不得围在头上,可见这个孩子,在她心里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

    “你这不是问的等于是废话嘛!人家谁家的孩子,让我抱呀?再说,抱着人家的孩子,又有什么意思哪?”李琴亲热地白了他一眼,然后向四周瞧了瞧,压低声音悄悄地说:“这是咱们的孩子,就是那天晚上,你给我种下的宝贝!三个多月了!你瞧、仔细瞧,长得多像你呀!”

    尽管吴永成已经有了一些思想准备,可亲耳听见李琴这么一说,证实了自己心里所想的,还是惊得把手里提着的大提包、失手掉在了地上!他有些吃惊地说:“什么?你说的是真的,这事不会闹错吧?这可开不得一点玩笑!”

    “瞧把你给吓的!这当然是真的了!我除了你,谁也就没有让他们再碰过!就是楞虎回来,他也不敢招惹我!我又不讹你,你干么怕成这个样子啊!你瞧一瞧,咱们的孩子可爱吗?你看他的鼻子、和眼睛,还有那小嘴,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小五儿!”李琴用空着的那只手,轻轻地掐了吴永成地手上一下。然后又爱抚地看着自己的孩子。

    看来这真是自己的孩子了,吴永成把自己慌乱的心神定了定,重新仔细看着这个可爱的孩子。

    这也是自己的骨血呀,是自己来到了这个新的世界里,有的第一个孩子。也是自己将来地延续呀。自己的这个名字,还真的改一下了,就叫那什么“未婚先有子”吧,标准的日本女人名字。光听这名字。他吴永成,也成了一个人妖了。

    极大的讽刺啊,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上,什么大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干,就先干出了一个革命地接班人了。卑鄙呀。Yin荡什么人哪?吴永成在自己的心里,先把他自己大大地鄙视了一把。

    “这孩子他是男的、还是女的呢?”看了半天,吴永成还不知道自己的这个便宜孩子是男的、还是女的。他这个省心老爹,当的也实在是太糟糕了。简直是极端的不负责任!!

    “瞧你这当爹的,现在才想起来问、咱们地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啊?我看你是光顾害怕了。告诉你吧,是个男孩子。和你一样,下面也掉着个小鸡鸡。怎么样,满意了吧!你放心,这个孩子。不用你操心。他们一家人要是以后不管,我就是讨吃。卖血,也要把他拉扯大。还要供他上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我要一直把他供到大学里,还要让他去北京上大学。就和你一样。学一肚子的知识,毕业以后,国家再给他安排上一个好工作,再让他找一个漂亮地好婆姨。给我生几个漂亮的孙子,我每天什么也不干,就留在家里给他们看孩子。让他们安安心心地好好上班。你说,五儿。到了那个时候,我是不是就美气死了。”李琴被自己对未来美好地憧憬给陶醉了,脸上浮现出一脸的幸福、满足,笑的一片阳光灿烂。

    “李琴,你放心!这个孩子,我绝对不会不管的。现在我还在上学,你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咱们的关系要是太明朗化了,对谁也不好!特别是对你的男人、楞虎,这是最大的不公平。也是对他最大地伤害。我们现在既然已经做了,就不能再继续往下错了。你先安心地照应这个孩子,和楞虎也好好地过日子。等再过几年,我大学毕业了,有了收入,这个孩子生活、上学,还有其他的一切费用,都由我来承担。你已经付出了不少啦,经济和生活上,我不能再让你和孩子受罪。就是这样,我也亏欠你们地太多了。我实在是对不起你们。”吴永成看着他们母子两个,真诚地说。的确,这件事情,他是做得太有点过分了。就因为他一时的冲动,为了一时的发泄,却给李琴的肚子里,留下了一堆种子。更想不到的是,这堆种子里的一颗,实在是生命力太强了,它偏偏就已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就一次呀,一次就正中靶心,真算得上一个神枪手了。强啊,神枪无敌!!

    要放在正常的家庭里,这绝对是可喜、可贺的事情,皆大欢喜呀,一枪中靶,还是个男孩!一家男女老少,要为这个高兴上几天。

    可现在这种情况,吴永成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满满地塞在脑子里的,全是一种责任。一种对李琴和这个孩子的责任。一种因意外而冒出来的责任!

    “不用!我以前就说过,只要你能给我一个咱们的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个孩子,我要自己把他养活大!不用你操一点点的心。我说到做到!虽然我是一个蹲着尿的女人家,可我说过的每一句话,吐出的每一口唾沫,也就像那钉子钉在木头上一样:说一就是一,绝不后悔!五儿,只要你有良心,时常能想起我们娘俩,我就心满意足了。五儿,我李琴和你好了一回,我死也不后悔!!这一辈子,我就算没有白活!!”

    吴永成被李琴所说的每一句话,深深地震憾了!她对自己的那一片痴情、那一片情意,是那么的让人感动!!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黄土高原上的婆姨,从心底里对自己所最痴爱的情人的倾诉!!这些话语,它并不是多么的华丽,就是这么土得朴实,但那是她用心来说的!!

    吴永成怀着复杂的心情,告别了李琴,回到了自己家的院子里。“五儿,你怎么回来了?这么早就放假了”

    第四十二章 鱼归大海 (下)

    吴永成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看着李琴母子俩走远,直到看不见他们的背影了,才弯下腰,提起自己的大提包,向家里的方向走去。

    好女人哪!自己可是这一辈子.也不能对不起他们母子俩呀!

    吴永成一路感慨着,不知不觉中就回到了自己家的院里。

    “五儿,你怎么就回来了?怎么早你们就放假了吗?”吴永成的妈妈,正在院子里不知在忙些什么。突然看见儿子提着个包回来了,高兴得又惊又喜,急忙丢下手里的活计,迎了上来,“你四姐呢?她怎么没有和你一起回来?她们还没有放假吗?”

    “奥,她们还没有放假。我们也是学校让早点回来,在当地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所以才早放了几天。”吴永成按照在北京时和他的四姐一起商量好的口径,回答他的妈妈。

    说谎话并不好,可有的时候,一些善意的谎话,也必须说一些。特别是遇到什么令人非常难过、或者是发生了什么十分悲惨的事情,一时还不合适告诉对方时,编一些善意的谎话,先应付过眼前的场面,以免突然的意外刺激,马上就伤害到对方。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找一些适当的时机,再告诉他们事情的真相,比当时就直接了当地说给他们,效果要好得多。起码,流逝的时间。会减弱他们地一些悲伤、难过。

    “那你赶快放下包,自己打盆水去洗一洗,坐了一路的车,累坏了吧?妈赶快给你去做饭。一会就好!”吴永成的妈妈急忙给儿子张罗饭去了。

    吴永成匆匆吃了一点饭,就和他的母亲含糊地说了一声:“妈,我瞌睡死了,先睡一会。别叫我!”就躺到炕上,几分钟后便呼呼入睡了。

    这几天把他累坏了。牛存杰的那件事情。把他整得心力交瘁,好几天也没有好好合一眼了。

    穿越者也是人啊,他不是神仙,他也是肉体凡胎,也知道饿了要吃;困了要睡;有了情欲要发泄;出现麻烦要困扰。心情烦躁的时候,想打人、骂人、砸东西。

    到底是回家了。这感觉真好。吴永成的这一觉,一直香香甜甜地到了下午四点多。

    吃好、睡足,精神就是好。

    吴永成起来擦了把脸后,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头脑清醒极了。

    他来到院子里,只见老妈还在院子里忙碌。

    一年四季,吴永成就没有见他地妈妈歇息过,好象手里总有干不完的活计。

    “妈,我爹去哪了?怎么我回来,也一直没有见他?”吴永成问院子里忙得手不停息的老妈。

    老妈见儿子起来了,赶忙跑过来:“五儿。你睡好了?妈进去了几次,见我娃睡得那个香啊。把我娃累成个什么样子了!你睡着的那会。你爹从鸡场回来了。他也没叫你,坐到你旁边。呆了一会,就拿了一张铁走了,说要去河滩里,去看看咱的枣树。估计这会还在那里。”

    枣树,吴永成马上就想起了自家去年在黄河滩上、种的那七百多亩地枣树。

    因为去年栽植的那些枣树,在他的影响中,收益还不是很大。所以吴永成也一直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情。虽然说起来面积不少,七百多亩呀。枣树的数量也挺多的。但毕竟是刚挂果,产量还很低。每株树能结的枣,也只有一、半斤,要想真正大收益,还得等一、两年以后。

    “妈,咱们去年打的枣,卖了多少钱?”吴永成随口问到。

    “哎呀五儿,去年打的那些枣,咱还卖了不少钱哪!以前咱们还真小看那破河滩地啦。去年秋里枣红了的时候,请了村里的十几个人,帮咱们打枣。收完枣后,帮忙地每家咱又给了不少枣,酬谢人家。就是这样,剩下的那些枣晒干以后,今年光干枣,也卖了两万多块钱,那还只是卖了一半!”老妈一提到枣,就高兴得合不住嘴了。

    “什么,去年刚栽地枣树,结的枣就卖了两万多块钱?妈,你不是日哄我吧?就是地里种下摇钱树,也没有那么快呀?更别说是栽枣树了!”吴永成听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就像马蜂蛰了他地屁股一样。哪有那么神奇呀!不就是刚栽的几个枣树嘛!一年就挣了两万多块钱,还只是卖了一半!

    “你喊什么?这可不敢让外人听见!要不,村里的人就该眼红死了。妈干么日哄你?这还是上个月,你二姐夫帮着拉到县城里卖的呢!每斤卖了六毛钱。把你二姐夫也日怪得不行,回来一个劲地和我们念叨,说这有了文化,就是不一样,让承包个破河滩栽树,也能挣了大钱。比他的拖拉机跑上一年,也挣的多。老人们说得没错呀,这枣树就是个铁杆庄稼!有了它,一年下来,吃不愁、穿不缺!咦,这不是你去年给你三姐夫写信、让我们种的嘛?你怎么就给忘了呢?我们还以为你早就知道能挣这么多哪!”

    这枣树是个铁杆庄稼,吴永成他知道;枣树早熟、高产,他也知道。可是他就压根没想到,一个破河滩,一年的工夫,就能收入了几万块钱!

    也难怪呀!他在前生乡里工作时,只知道一些理论东西,光会嘴上说,不会自己做;更不会到了秋后,跑去人家老百姓家里,去给人家算帐!那些收入呀、产量呀,对他来说,就是一些事不关己地数字,涉及不到他的什么切身利益。他也懒地去仔细算帐。哪能知道七百多亩地的枣树,一年下来具体是个什么概念。他光知道几年下来,肯定收益差不了。要比地里种庄稼强得多。没想到才一年的工夫,就能闹这么多。

    现在老妈这么一说,他就上了心啦。随手拣了一根柴禾棍,在地上算了起来:在他的记忆里,枣树的株行距离应该是1.5m×1.0m为宜,那么就能栽植四百多株,当年枣树的产量最低,每株基本斤

    斤的产量,湿枣晒干了,差不多就是半斤多干枣,每是六毛钱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七百多亩的烂河滩栽枣树,一年下来就能挣四、五万块钱,这还只是个刚开始的第一年呀,那今年下来更不得了。能挣

    “妈,我去河滩里看我爹去。”吴永成这帐也不算了,他兴奋得一时半会的也算不清!从小他的算术,就很糟糕。反正今年肯定比去年挣得多,甚至还要翻倍。不算了,去看咱的摇钱树去。

    从家里跑出来,骑了个自行车,吴永成一溜烟.弛向五里外的黄河滩。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太阳正慢慢地向西边落下。晚霞映红了半个天空。一天的热气也已经散去了许多。扑面而来的微风,也有了阵阵凉意。

    “君求悦且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一路上吴永成骑着车,下意识里却蹦出了这首白居易的咏枣诗。

    其实枣这东西,古人并不陌生。

    枣树,在我国的培育史已超4000。《诗经》,这一4000年前的民歌集。相传培育的枣树,源于野生的关品种,经过人工选择而成。关于枣的传说可见于中国诗歌,史书及几乎每一个中国社会。

    枣树喜温、喜光、耐旱、抗涝;同时它对土壤地适应性较强。抗盐碱、耐瘠薄,平原、沙地、荒山均可栽培。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象:它不畏风沙,顽强生长,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厚得载物”是枣树的真实写照;古人甚至称它为“与牡丹争辉,共霜菊斗艳”。

    枣是馈赠亲朋的上好礼物,因为大枣营养丰富,除富含大量糖分外。每100鲜枣中,含有维生素300克,大大超过一般水果中的含量。大枣中还含有一定的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果酸、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P以及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此外,大枣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基酸,因此大枣也是优良地滋补果品。

    “五儿,五儿。你到哪里去?”吴永成只顾低头骑车、想事情,一声突如其来的喊叫,把他从遐想中拉回到了现实。

    他抬起头一看,原来自己已经来到了黄河滩上。他的父亲吴有德正站在路边、笑眯眯地看着他。

    “老远我就看见个人骑着个车,越看越像你,没想到还真是你!学校里怎么快就放假了?你到这来干什么?”

    吴永成赶忙岔开话题:“爹,今年咱们的枣树怎么样?收成应该比去年强吧?”

    果然,听到问枣树,吴有德老汉高兴的把手里的铁锨往地下一插,说了一声:“来。五儿

    吴永成跟着他地老爹。来到了河滩上一大片的枣林里。只见整个黄河滩上,都是绿油油的枣树。

    这时花期刚过。只是偶尔有几朵还没有开败的、黄绿色的小花,点缀在整个绿色的树叶中。

    “你抬起头,往树上仔细看一看!你看,今年咱们的枣树结得怎么样?”老爹喜悦地指点着。

    乍一看,整个枣树上全是绿色的叶子,就根本看不见一个挂着的枣。仔细一端详,茂密的树叶枝间,密密麻麻地结着小豆般地绿色小果实。

    “哎呀。今年咱们这河滩的枣树,又是个不小地丰收啊。”吴永成看着满树青青的小枣。仿佛看见了树上挂着地那都是明天的希望。

    “是啊,只要国家的政策不再变,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咱农民的日子,马上就会好起来的。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城里的人们,还又要往咱农村跑哪!到了那时侯,五儿,你说咱们的农村,会变成什么样子啊?!”吴有德老汉从来不爱多说话,这个大家都知道。看见这喜悦的果实,想着这几年发生地变化,老汉激动的、实在忍不住,要把心里地话儿说出来,和人一起分享着勤劳的喜悦。

    “爹,你放心吧!国家的政策,只会越变越好的。咱们国家近十亿人口,其中就有八亿人是农民。大家都知道,只有咱们农民的日子过好了,整个国家才能强大起来,中华民族的振兴,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您就等着看吧,会有那么一天,咱们的农村,要变得比城市里还要好。到了那时,咱们农民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能吃饱、穿暖就满足了,而且还要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用的东西也要好!城市里的人,也都要跑到咱农村来生活!因为咱们这里的空气,就比他们城市里的要好得多!”

    “真要是有那么一天,那可就太好了!”吴有德老汉感慨着抽出了腰间别着的旱烟袋,装上一锅,点燃,眯着眼睛,美美实实地吸了一口。脸上露出了知足的笑容。

    微风吹过,枣树叶子发出了沙沙的响声,好象也在分享着吴老汉的喜悦。

    “爹,你说,要是我这个书念不成了,回到咱农村,你说该怎么办?”吴永成见老爹心情正好,试探着先说了这么一句。他知道,自己的老爹不同于他的妈妈。别看平时不吭气,其实他的心里,什么也明白着呢!瞒他、估计是瞒不过去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话说明了。让他以后慢慢做母亲的工作,这个效果要好得多。老爹是个明事理的人。

    “五儿,是不是你在学校里出了什么事情啦?”果然,吴老汉一听他的儿子说出这样的话,就觉得有些不对头,把旱烟锅从嘴上拿开,盯着吴永成:“没事,你说实话,爹不怪你!实在不行,咱就回来,还再种咱的地。国家现在的政策好了,咱们农民的日子,也不比他们国家干部们活得差。说吧!”

    第四十三章 老胡夜求官

    吴老汉把旱烟锅从嘴上拿开,盯着吴永成:“五儿,是不是你在学校里出了什么事情啦?没事,你就和爹说实话吧,爹不怪你!实在不行,咱就回来,还再种咱的地。国家现在的政策好了,咱们农民的日子,不比他们国家干部们活得差。说吧!”老汉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做不下什么丢人亏心的事情,也惹不出什么大乱子。自家的孩子,自己最清楚:四个女子、一个男孩,没有一个娃,是让他们老两口瞎操心的灰子孙。对孩子们做的事情,他放心着呢!

    吴永成看着他爹鼓励的眼神,把自己在学校里所发生的事情,一字不落地说了出来。

    吴老汉一边仔细地听着,一般不紧不慢地吸着他的旱烟,嘴里还随口“恩、恩”地应着。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地上。头顶的上空,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

    吴永成说完了,舔了舔说得有些发干的嘴唇,望着一声不吭、一直在听他说话的老爹。

    沉默了半晌,吴老汉叹息了一声,把早已熄灭了的、旱烟锅里的烟渣,“叭、叭、叭”,地在鞋底上磕了出来,长长地呼出来了一口气,“儿呀,你这是让人家冤枉了!我娃啥也没做错,是受了委屈了!这个学,他们不让咱上,咱就不上了!没甚的憋屈!天底下没上过大学的人,有那么一层哪!人家不也都活得好好地?!我娃不要因为这点事情。就羞的抬不起头来。这不算些甚!男人嘛,心要放宽一些,眼要看远一些。我娃还小得多哩,以后的路还长着哩。还可能会碰到不少的、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忍。人活一辈子,可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事情。这不象你们念书时做算术题遇到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那么简单啊。

    不过,娃呀,爹想告诉你一句,人不敢太贪!是你的东西。它就是你地;不是你的,你可千万不敢强求!没有好处的。就拿你和那个女娃娃相好的事情来说吧,娃呀,那不是你的个对象。人家门槛太高,咱攀不上。一不小心,我娃就要吃亏的。以后做甚事情。也要思谋好了再做。这也是个教训啊!

    你妈那里,你就不用跟她说了。她个女人家,心眼太小,放不下个事情。听了这事情,会把她急疯地。等以后有了机会,我慢慢再跟她解释吧。走,回吧!时间也不早了,别让你妈等得心急了。”

    老爹这里休学的事情,现在已经过了关了,吴永成的心就塌实了许多。他实在不想让这件事情。对两位老人有什么打击。

    回家的路上,吴永成骑车带着老爹。两人又拉呱起了家里这半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他的三姐吴永霞也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孩子,三个多月了。是个女孩;家里的鸡和猪一切很好。特别是在鸡舍里,换上了那些吴永成让闹的铁笼子后,还真是省了不少事情,现在也不象以前每天需要四、五个人饲弄,时时还忙得人手忙脚乱的。现在一般有了两个人,就能轻轻松松地应付下来一天。二姐夫马林,买了个小四轮拖拉机,每天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生意好得怕人。有时候三五天后的生意,也早就提前排满了。不到三个月。买拖拉机地花的钱,就早挣出来了。家里地那个砖窑也挺红火的,还不等一窑地砖烧出来,就有不少人在早早地排队等着哪!那里是他的大姐夫在经管着呢!

    吴永成听见他老爹说的其他的事情,都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也放了不少心。可就是他的三姐吴永霞生了个女孩的事情,让他心里觉得隐隐有些不安。毕竟他的三姐夫当时在村里搞计划生育地时候,大喇叭上向全村保证只生一胎,是他给出的主意。人家李琴也保证了可人家生了个男孩子呀!在农村,不管你思想怎么解放,社会地位怎么高,重男轻女地观念,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几千年来遗留在人们头脑中的、那种传宗接代的封建影响,还是相当根深蒂固的。不知道他的三姐夫马柳平,对生了个女孩的事情,会不会有什么想法呢?

    “爹,我三姐生了个女孩,我三姐夫的态度怎么样?高兴吗?”吴永成问他的老爹。

    “这个,倒没有看出什么来。在外面的时候,见他也总是乐哈哈的,没见他摆什么脸子呀。他也是个国家干部了,在这些事情上,不应该和村里的社员一个样吧。反之他们都还年轻,这一个是女孩,还可以再生嘛!谁家现在不是有三个、五个孩子的。”吴永成的老爹,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什么问题,随口说道。

    看来老爹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他也不知道以后的计划生育,国家会抓得那么紧!他还是用农民的老脑筋,来考虑这些事情。在他看来,不就是生孩子嘛,这个是女孩下一个生个男孩不就得了。人在世上活一辈子,没有个男孩是不行的,总得有个传续香火的吧。像他自己这样,是没办法说了:连续生了四个孩子,还都是四个闺女,不过老天还是公道的,这四个闺女,一个比一个给自己增光,凭空还又拣了一个更聪明的、眼前的这个老五。他也知足了!

    吴永成一路上也再没有开口。这个问题,不是一时三刻就能解决的,以后走一步看一步、再慢慢地说吧!时间还有得是。

    五里路一会就到了。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吴家父子两个进了院子,就听见屋子里有人在和吴永成的母亲说话,听声音是个男的。是谁呢?这么晚了,还来串门?

    吴永成推开门刚进屋,屋里的那个人就大笑着说:“真的是咱们的大学生回来了。那会我家的那个娃跟我说,我还不相信哪!”来是他家的邻居、玉平公社的副书

    鱼湾大队的支部书记胡云珍啊。半年不见.他那个肚B来,真像个怀孕七、八个月的大肚子孕妇。

    “胡书记,好久不见了,一向工作还好吧?怎么今天有空回家了?”吴永成笑着和胡云珍打招呼。

    “我也是今天刚回来。这几天公社也没什么事情。我就请了个假,回来看看家里。这不,晚上刚进门,就听我家的小孩子们说,今天下午看见你回来了。咱们也有好些日子、没有在一起拉呱了。平时吧,我忙、你上学又不在,老也碰不到一起。今天晚上倒是个时间,我就过来串个门。再和你这个大学生请教、请教!”胡云珍笑哈哈地说。

    “他一个孩子懂什么呀?!你太抬举他了,别把他给惯坏了。”吴永成的妈妈在一旁插话。

    胡云珍连忙说:“大嫂,这就是你不知道了。我胡云珍能有今天,绝对是大侄子给我的点拨,要不是听了他的那些话,我也不会有今天。我胡云珍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咱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没有大侄子,就光靠我的那几下,下一辈子,也别想吃这一碗公家的饭!”

    “胡书记,你就别瞎吹我了。我家的房顶,可不怎么结实啊!再吹,小心给吹塌了。你是贵人,又是忙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会无缘无故来到我们这平民百姓家地。说说吧。看我这穷小子,能给你大领导效点什么力。”吴永成也和他开着玩笑。

    “聪明。到底是大学生的脑瓜子,一点就通。我来还真有点事情,想让你帮我参谋一下。你爹、妈在场也没事。说实话,五儿,我是一直把你当成我的亲兄弟,没把你当小孩看待。所以我有什么事情,也不瞒着你。前两天。县里不是刚换完届嘛,估计下一步县直单位、和各公社也会有个小调整。你说我该怎么办?你书读得多,又在外面见识的也不少,你给我参谋、参谋。如果有一天老哥能发达了,绝对不会忘记你的。”胡云珍拍着自己的胸脯说。

    也真够难为他的了。为了听点主意,不惜把自己的辈分也降了一格。

    “胡书记。你可不敢这么说,他一个孩子,那能和你这公社地领导称兄道弟的!别折了他的寿。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只要你不怕他给你添乱。”吴永成的老爹连忙摆着手,诚惶诚恐地说。

    “我爹说的对着哩。胡书记,咱们都是自家人,也不用整得那么客气。我就是你的大侄子嘛!你先把咱县里、和公社地一些人员变动情况,给我说一下,我试着给你做个分析。要是搞砸了。你可别怨我啊!”吴永成对他认真地说。胡云珍这个人看上去其貌不扬,甚至有些草包的架子。可吴永成和他打了几次交道以后。却发现其实这个人,是个外粗内秀的精明人。有点大智若愚的样子。别看他没上过几年学。肚子里的墨水,也没有几滴,可长时间的基层工作,把他磨练得成了精了。他处理各种事情,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分寸把握得也不错。当然,这只是指他处理涉及到农村的一些事情。要是把他放到大城市去跑外,恐怕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让人笑破肚的。他就适合农村这个环境。如果能帮他再进一步,说不定在以后、还真能帮吴永成不少忙呢。恩。是得给他好好出点主意!

    胡云珍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给吴永成像汇报工作一样,详细地说了一遍。当然,其中不少是捕风捉影地小道消息:原来玉平的公社书记王三平,在这次县里地换届中,正式当选为永明县的副县长;县直单位地三个一把手,也分别成为了县委和政府的副职领导;县委书记还是原来的李书记;县长由地区“空降”下来的一位副县级领导担任。据他听说,自己公社的革委会主任,可能想调回县里工作,因为他也下来多年了,想升为公社书记,结果来了个文彬被顶住了;要是胡云珍这次不能上一格,他也准备和县里领导申请,要求到县里工作。

    “你不能走到县城、去县直机关的这一步路!起码现在还不行。那里不是你施展本事的地方。你别见怪我这么说。我也是为你着想。如果咱公社地那个主任,真能调回县城工作,这绝对是你的一个好机会。这次如果能解决了你地副职的问题,下一步再争取当一任公社书记。这一步,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你不犯什么错误。熬够资历就行了。时机抓得好的话,上一个副县级,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个副县级领导?你就别拿你老哥耍笑了,你看我的这个脑水、是当那个官的料吗?我也不求别的,能把我这个副字去掉、就心满意足了。别的,不是咱想的。对了,你和地区的郭天明副书记不是很熟悉吗?这次这个事情,你看咱能不能求他帮我个忙,咱也到地区活动一下。只要他开口,县里的领导们绝对买帐!他可是分管咱全地区的组织、人事工作啊,专管干部提拔的事情,权大着呢。”

    真是精干哪!绕了半天,才绕到主题上。原来他今天晚上来,主要就是打的这个算盘呀!他也真敢想,他胡云珍是何许人也?为了上一个小小的公社主任,竟敢动用地委分管干部、人事的副书记的大驾?!他怎么能想得出这个主意来的呢?

    胆子也何其大也!脸皮也实在厚了!他就什么口也敢张啊!

    “不用找他,我就能帮你办成!”

    第四十四章 谋官

    吴永成鄙视地望着他:这个胡云珍真是精干哪!绕了半天,才绕到主题上。他也不嫌累呀!原来他今天晚上来,主要就是打的这个算盘呀!他也真敢想,他胡云珍是何许人也?为了上一个小小的公社主任,竟敢动用地委分管干部、人事的副书记的大驾?!他怎么能想得出这个主意来的呢?为了自己当官,胆子何其大也!脸皮也实在厚了!他就什么口、也敢张开啊!

    但是心里鄙视可以,脸上可不能露出什么异样来。

    吴永成装着一付深思熟虑的样子,皱着眉头想了一会,“这个么,也不是不能去找他。可人家地区的领导啊,那每天考虑的都是大事。你以后要是上个县长、县委书记之类的,咱找他还值得。要不,光为了这个,落得个人情太大,咱不划算。你再让我想一想,看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胡云珍这会也在心里鄙视他:说你牛、你就喘啊!你不敢去、就说不敢去媳妇、也没有这件事情大了!还小啊?!

    不过,既然自己是来求人的,只好随着人家的性子来。还得一个劲地说好话。

    “对、对、对,在咱看来,咱的这个事情比天还大,在人家地区的大领导的眼里,可不就是小事一桩嘛!五儿小老弟呀。老哥地这件事情,你可要当成一件压到一切的大事来帮呀!以后你有什么为难的事情,来找我,要是我皱一下眉头,我就是你养的!怎么样?还是去地区找一下他吧,有什么人情,老哥我不会忘记的!”

    “不用找他,这件事情我就能帮你办成!”吴永成前后考虑了半天。决然地对胡云珍说。

    这件事情他想好了,既要帮胡云斟办成,还要设法给自己在村里的发展、打好一些基础。自己的三姐夫马柳平,是得想法给他挪一挪了,不能再让他在村里了。真的要是过几年,村里地集体经济。有了大幅度的发展,谁也不敢保证他马柳平、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十几年后小龙庄的雨佐明!

    真到了那个时候,害了他自己不用说,苦的还是自己的三姐啊!那他吴(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