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部分阅读
的小公务员被吓得送了命,仅仅是因为一个不凑巧的喷嚏啊!!
从此吴永成讲话就更加谨慎了。
自从郭勇的母亲渠月莲把吴永成带到省委大院以后,几天内,她也没再和吴永成见面。这也可能是因为她太忙了,一个三千多万人的省委大内管家,要照料的事情太多了处处照应你哪!“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嘛”!也可能人家渠常委是为了避嫌,而有意和吴永成拉开距离:党政机关、特别是到了省委这种高一级地
机构里,最忌讳的就是拉帮结派、形成一种各领山头数十人的分裂局面。虽然这种事情在哪一级机关也很有茂盛的生命力,但这种事情能在背后做。却不能摆到桌面上来,有的领导大会小会反复强调不准拉山头、结帮派。说不定,他就是一派地
大头头——单位里没有一点号召力,谁愿意去拜你的山哪?
一天早晨上班以后。吴永成照例先打扫完办公室,在他提着两个暖水瓶去打开水时,门口遇到了刚来上班地
、和他一个办公室的何平,随口问了声早。
何平不好意思地
说:“早什么呀,每天来了,你已经吧卫生也清理好了,吴永成,你干么过来这么早啊,现在连八点都不到呢。”
吴永成乐哈哈地
回答:“嘿,不就是打扫个卫生嘛,我的宿舍就在大院后面,靠得近、可不就来得早嘛!”
当他拎着水回来快要进门时,听到办公室里地
电话响了,里面何平接起了电话。
“喂,我是五处。你找那位?奥,您是渠秘书长,您好!我是五处的何平。您有什么事吗?您找刚分配来的吴永成?哎呀,估计他还没来吧。您有什么事情,我去办,好吗?”
怎么这种人哪?!刚出门的时候,不差点还头碰头,怎么一会的工夫,就变成了还没见?
吴永成疾走几步,进了门,一手拎着两个暖瓶,一手去接何平手里的电话:“谢谢啊,何平,门口就听见好象是我的电话。那里打来的?”
何平一转头,看见是吴永成,脸唰一下就红了:“哎呀,我正要去叫你呢。是渠秘书长打来的,赶快来接。暖瓶给我。渠秘书长,吴永成正好来了。您让他听电话?好的、好的。”说罢,何平恋恋不舍的把电话交给了吴永成。省委常委的一个电话,可不是什么人也能接到的呀!他们之间间隔的距离那么大,平时就是见一面的机会也是不多的,更不用说会面对面地
说话了。有时候这么一个电话,说不定就是一个机遇。何平来了省委办公厅三年了,这种故事已经听了不少了,好不容易自己业遇到这么一个机会,可偏偏的人家正主就回来了,多遗憾呀,要是这个吴永成再走得慢上那么几步,那他也许就能
“何平,秘书长让我到她办公室去一趟。”吴永成放下电话,对还在那里发呆的何平打了个招呼。
“啊、啊,恩,那你快去吧,别耽误了领导的事情。处长那里我去给你说。”还没从懊悔中醒悟过来的何平,被吴永成叫了一声给惊醒,连忙答应着。这小子刚来怎么就和渠秘书长挂上关系了?难道说他进来就是渠秘书长给办的?要是这样的话,以后可得小心一点。说不定人家以后比自己还要爬得快呢!
吴永成嘴里说着“谢谢”出了办公室,心里却在想:什么人哪?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哪!以后鬼才敢相信你呢?!
不过,何平的话倒是提醒了他。自己是应该先和自己的处长先打个招呼,虽然说这也是上级召唤,可中间毕竟还差着几层哪!自己地
直接领导还是五处的处长和副处长呀!这可不同于在县里的时候,人家省委机关那可是等级森严、官大一品真能压死人的!
“什么?渠秘书长找你?谁通知地
呀?渠秘书长本人!这怎么可能呢?谁接的电话?是何平呀。那是他肯定在逗你。我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呀!”五处的处长薛力听到吴永成地
汇报。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可置信:他来了办公厅十几年了,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哪一个省委常委亲自给一个新来的科员打电话的。前几天就听有人反映,这个新来地
年轻人有些好高务远。不过他观察了几次,倒也没觉得后生有什么不对劲,也就没有找他谈话。现在看来还真是有那么一种迹象。恩。是得和他谈一谈了。人家那个省级领导会亲自打电话呀?都是秘书联系的。不对,渠秘书长的秘书好象前一段时间已经提拔了、暂时还没有配上,说不定也有这个可能。
“吴永成,既然是秘书长找你,那你就去一趟。注意,见了领导,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乱说。咱们这是省委机关。可不同于你们学校。她的办公室你知道吧?知道那就好!那你去吧。哎,还是我和你一起去吧。你这是代表着咱五处,我还真有点不放心。”
薛力这倒是说的真话。他在这个处长的位置上,也有五、六年地
时间了,一直想进步一下。传闻办公厅的一位副主任。有到下面地
区任职的可能,空出来的位置。可不是他一个人有想法啊。这个时候,可不能给人家领导们留下什么坏印象。特别是这位渠常委,既是省委领导、又是直接分管的办公厅。她地
一句话可以说是有着决定性的。他生怕这个新来地
同志不懂规矩,在渠秘书长面前闹出什么笑话来,那可就是他这个当处长的领导无方了。
渠月莲的秘书长办公室,现在已经不是原来吴永成找她时地
那个办公室了,她已经搬到了省委常委楼办公了。楼门口,经常有两位全副武装的军人在值勤。
“渠秘书长,您好。我是五处的薛力,听他们说、您找我们处的吴永成,我把他送过来了。”一进门,薛力先自报家门,以前虽然和渠打过几次交道,可人家毕竟是领导,每天接触的人和事情那么多,哪能什么也能记得住哪!再说了,像薛力这么单独接见领导,机会也是以前很少的。他的上面还有几个办公厅的主任、副主任、分管的副秘书长。
“奥,是薛力呀。我们以前见过面。我找小吴有点事情,还麻烦你又跑了一趟。辛苦了。你的那边还有不少事吧。就不留你坐了啊!”渠月莲坐在办公桌后,和颜悦色地
对薛力说。
薛力连连答应着倒退着出了办公室,顺手把门拉上。看来这个吴永成和秘书长以前就认识,会不会他就是秘书长给安插进来的呀?秘书长的新任秘书难道是他?
那个不可能!薛力想到这里,马上摇了摇头,省委领导的秘书,一般是由正科级主任科员来担任的,至少也得是副主任科员。他一个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怎么可能呢?不过不管怎么说,回了处里,先得把那几个年轻人好好敲打一下,别老欺负人家这个新来的后生,那些乱七八糟的话,闹不好就是他们几个瞎编出来的;还有那个打扫卫生,也不能让吴永成一个人承包了呀!他们的那些整新人的小把戏,怎么能瞒得过他一个在省级机关呆了近二十年的老人哪?!
“小吴呀,你来了办公厅也十几天了吧?怎么样,这一段时间都在干什么呢,习惯吗?”渠月莲站起身来,亲自给吴永成倒了一杯水,吴永成连忙站起来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地
放在旁边的小茶几上,侧着半个身子,听秘书长问话,“前几天我有些事情急着处理,也没有顾得上关心你。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的地
方,你尽管和我说。你的年龄比郭勇还小吧?郭勇在学校里还没有回来,你在这里也没有一个亲人,人生地
不熟的。别不好意思。”
“秘书长,一切挺好的。领导和同志们也很关心、照顾我。我这几天主要是翻阅以前的一些资料,想尽早熟悉业务、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吴永成可不傻,他可不会把自己这几天的那些委屈倒出来。他原来是称呼渠月莲为“阿姨”,现在到了这地
儿,那就得规规矩矩地
称呼人家的职务了。
“奥,那就好。”渠月莲坐回自己的办公桌后,微微点了点头,“小吴啊,你现在参加了工作,就已经告别了你的学生时代,进入社会这个大学校了。有些细节问题要特别注意,要学会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我听有些同志反映,说你有点不尊重老同志、爱发牢骚。这是怎么一回事啊?这可不好。你别紧张,我也是把你当作自己的孩子,才跟你这么说的。以后没人的时候,你还是叫我阿姨吧,这样亲切。你这孩子挺懂事的,郭勇以后不在我们跟前了,你也是我和老郭的孩子嘛!老郭回来听我说了你的事,也挺喜欢你的。”
好家伙,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千里行!
才几天的工夫,那些事情竟然能传到渠月莲这个省委常委、秘书长的耳朵里,那些人至于这样做吗?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呀?这真是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呀!
第四章 儿子像你吗?
渠秘书长,奥,不,渠阿姨,事情不是这样的。有些有一些误会。”
既然渠月莲自己先提出这件事情来了,那吴永成就必须把这件事情解释清楚。他可不能让渠月莲也对自己产生了一些反感。她目前可是他吴永成的大靠山哪!要是连渠月莲一怒之下也不帮助自己了,那他可真成了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弃儿了。
吴永成在他的前生的时候,不是没有经过这种事情。他与一位县委领导因为一点小误会、而没有解释清楚,结果在自己被提拔的时候,本来他有希望留在县直机关当副局长,那位县委领导却在县委常委会议上提出:让他到乡镇基层锻炼锻炼,“他还年轻嘛,县直机关可以让那些乡镇的老同志回来。”
就这样,吴永成的命运发生了陡然直下,连他自己也不清楚那位县委领导为什么要那样做。他还是跟了他三年的秘书呀!事过境迁的十几年后,他才从别人的嘴里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但他已经在乡镇呆了这么长的时间了。大好的光阴也扔在那里了!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是可卖的。只能自己一个劲地
懊悔了。
“奥,原来是这样啊。我说你也不应该是这样的人哪!”渠月莲听了吴永成把那两件事情、前前后后地
给她详细说了一边以后,恍然大捂,心想:我说刘清为什么会对一个新来的科员这么上心哪,原来又是冲着我来的啊!看来吴永成这小伙子是替我受了这冤枉了。前几年渠月莲和刘清一样,是副秘书长。刘清资格也比她老得多,排名在她前面;但是渠月莲凭借她父亲的威望、和当时中央正大力提倡使用中青年干部的政策,就一下子反倒超越了他,成为了秘书长。
今年前任省委第一书记调走、罗省长升为省委第一书记以后。省委常委空缺一名,罗书记向中央极力推荐渠月莲,理由有二:一是大力使用妇女干部;二是渠月莲有大学文凭。属于年轻化、知识化、革命化地
干部。因为渠月莲的父亲原来在中央也享有相当高的声誉,既然下面有人要提拔他的女儿,上面也乐得做顺水人情。就这样,渠月莲也就成了全国各省中唯一地
一名省委常委、兼省委秘书长。其实罗省长推荐渠月莲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上面的两条,而是他也曾经是她父亲地
老下级,并且正是由于当年渠父对他的破格提拔,他才能有了今天的地
位。这样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当年吴永成在五一百货大楼遇见罗省长地
时候,身旁陪同的却是省委秘书长了——罗省长在创造各种机会报恩。当然,渠月莲同志本身也是很能干的,如果你是阿斗的话。别人再怎么扶,那也是无济于事的。
昔日同为一样的品级——副秘书长、自己排名还在她前面,现在人家反倒成了省委领导、自己却还是原地
踏步,这巨大的反差,刘清当然接受不了。况且渠月莲还是一个女流之辈,论资格、排辈份、比贡献,他觉得自己远远要比渠月莲更合适她现在地
那个位置。
但是命不如人哪!所以有时候。有意无意中,他就会给渠月莲创造一点小麻烦,就是想让渠月莲闹个笑话,以此来证明组织这次是用错人了。
几番暗中较量下来,渠月莲也不是等闲之辈,察觉是他在暗中搞鬼,干脆报请省委同意,在刘清的副秘书长前面冠之以“第一”两字,成为“第一副秘书长”。他的级别却没变,仍为正厅级,分管工作调整为协助秘书长负责秘书处工作,他原先的分管工作,由其他的三位副秘书长分摊。好嘛,既然你不想干事,还想找事,那干脆给你来一个明抬举、暗糟蹋,看着是表面突出了你地
重要位置,实际上却剥夺了你工作的一切权力,你好象什么也能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实什么也论不到你管。因为秘书处其他地
各项工作人家也各有各的分管副秘书长,而分管副秘书长直接向秘书长汇报工作,就没你什么事!奥,有的,你可以坐在一旁听汇报,指手画脚就免了:那些副秘书长谁不是“人精”哪,哪能看不出来刘清现在地
处境哪!墙倒众人推,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中国什么也缺,但就是不缺人。
哼,你不想干,人家想干的人多了去了。谁这会儿也不嫌自己的担子轻。你哪怕给你放上一个省委书记的担子,他也敢往起挑。当然,能挑起、挑不起,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刘清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是全盘皆输,想退出这个游戏,和一些省委的领导提出、想到下面的地
区去工作。谁没有两个亲的、三个薄的呀,马上有人在省委常委会上就为他刘清向省委提出、推荐他出任一个地
区的地
委书记。可由于秘书处是渠月莲分管的,提拔、重用她手下的人,当然先要征求她的意见。
渠月莲马上以秘书处现在工作忙、头绪乱、缺乏经验丰富的干部为由,刘清现在是她得力的助手、绝对离不开云云,否决了这个提议。
女人可是相当能计仇她倒要看看,这个刘清到底还能耍出什么花呼哨来!
刘清知道了这个消息,也是气的没有办法,可人家的理由也相当充分,省委的主要领导又赞成她的意见,只有自己回家一个劲地
扇自己的嘴巴,怨自己当初干么要惹这个女人,害得一口气没出,倒憋成了一肚子的气。想要远远的躲开她,都没法办到啊!他不由得想起了京剧《沙家》中刁德一的那句著名台词:“这个
寻常!!”
现在。刘清也知道自己是斗不过渠月莲了,只能盼着她早点高升、离开这个省,最起码也别分管秘书处。
可吴永成地
到来,却由勾起了他的恨意:渠月莲是斗不过了。难道连他带进来的小年轻也整不了吗?吴永成的来头可以瞒得过下面地
一般人,但绝对跑不出刘清的视野!因为他上了班整天没事呀,又比较“关心”渠月莲的一举一动。所以吴永成给渠月莲这么一解释,渠月莲就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小吴,你看这几天我忙得也对你关心不够。你现在参加了工作了。还没有来得及回家和家里地
人说一声。这样吧,今天下午你就回家一趟,和你的父母们住上几天,要不以后工作忙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一次家呢!对了,你是不是还兼着你们村里的支部书记呢,回去以后也和你们乡里解释一下,辞了。别再把村里地
事情给耽误了。回来以后就直接跟着我跑吧,当我的秘书!”本来,渠月莲想过个一、半个月,再把吴永成要过来,给自己当秘书。也算履行自己当时对他的承诺,刘清的小动作。把她惹火了,就把计划给提前了。她到想要看看,吴永成成了她身边的人以后。这个刘清是不是还敢对他怎么样?
“秘书长,这个不合适吧。奥,我是说给你当这个秘书的事情。我来了以后,好象听他们一些老同志说,给领导们当秘书,也得论资排辈的;我刚来,还没做出一点成绩,什么职务也没有,会不会对您有些什么不好的影响”吴永成喃喃地
说。这倒不是他以退为进,其实他也是真心为渠月莲着想。他不愿意看见因为自己眼前一时地
利益,而使渠月莲受到任何不好的牵连。急功近利、因小失大不是他做事的风格。
“没事的管秘书处嘛,这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好了,你先忙去吧。回头我给你们的处长打个电话,给你请个假,收拾一下你地
东西,到咱们的省城商店里、再给家里的老人、小孩带一点特产,下午你就不用来上班了。”渠月莲现在越来越有点喜欢眼前地
这个小伙子了:懂进退、知分寸,事事能为别人首先考虑,作为他这个年龄,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如果说之前她选择吴永成当秘书,是为了兑现以前自己的诺言的话,而现在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退出了渠月莲的办公室,吴永成回到自己五处的办公室时,同一个办公室的李林和何平两个人对他异常热情,好象他是他们几十年不见的老朋友似的。
特别是何平,直恨自己狗眼看人低,他一直在怀疑早上的那个电话,吴永成在门外已经听见了他对渠秘书长撒的谎,但看见吴永成若无其事的样子,又盼他耳背、没有听清楚。所以他对吴永成就表现得亲热得就有点过了头,连吴永成也有点怀疑眼前的这个何平,与自己今天早晨相处的那个何平,是一个人吗?他不是有“断袖”的特殊癣好吧?!
一会儿,薛力处长亲自到了他们的这个办公室,挺关心地
告诉吴永成,他可以回去家里处理一下村里支部的事情,处里按因公出差对待,也就是说除了可以报销来回的路费外,每天还可以领到一元五角的出差补助。
吴永成心里清楚,这个出差的待遇肯定不是渠月莲的意思,是处长在有意识地
照顾自己。雪中送碳的事情人们不一定愿意做,锦上添花可是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吆!
但这个情,自己还得给人家薛处长记在头上。花花轿子人抬人嘛!
当天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吴永成已经站在了自己熟悉的村口。
现在才进入农历的五月没几天,天就有些热得让人有点受不了啦。
吴永成放下手中的大提包,拉出原来束在裤子里的白衬衣,解开衬衣上的扣子,所有闷在衣服里的一团热气,统统一下子散发了出去。
他望着鱼湾——他的第二故乡,看着近几年的变化,心里想:自己这几年估计暂时是不能回到这个村了,以后鱼湾将怎么发展呢?他记得人家花溪村可是在去年全村总产值就达到了二百多万元,是他们村的将近一倍,小龙庄估计也不会太少:因为他们的那个小铁炉生产出来的东西,正是国家现在紧缺的物资,虽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前几年,他鼓动几个姐夫搞了个小砖窑,一定程度上对环境也有些影响,但他的考虑是只短短地
闹几年,完成一定的资本积累后,马上收手;与此同时,村里的一些土坡也可以被削平、成为上好的水浇地
,在耕地
里烧砖那是他绝对不允许的。可现在
“那不是五儿嘛,你站在那里干什么,就不怕太阳晒着吗?”
吴永成扭头一看,是李琴牵着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走过来。
“怎么,李琴,今天没去公司?”吴永成迎过去问她。
李琴指着小孩说:“儿子淘气把衣服也根除了泥蛋,刚才回来给他换了一套。”
吴永成心中一动,这可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呀!
他蹲下来仔细端详着小男孩,看是不是和自己的前生长得像。他见过他前生小时侯的相片,那是一个眯缝着小眼睛的小胖子。“怎么样,儿子和你长得像吧?”
第五章 订个“娃娃亲”
怎么样,儿子和你长得像吧?”李琴悄悄的问他,她吴永成心里在想什么。那双漂亮的眼睛火辣辣地
盯着吴永成。里面似乎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吴永成没有言语,他还在仔细端详着这个两、三岁的小男孩,他记得他前生小时侯,可是一个眯缝着眼睛的小胖子。而他前生的儿子,跟他一样也是长得一双黑豆大小的眼睛、小小的塌鼻子。眼前的这个小孩,却是大大的一对花棱眼,额头高高的,鼻子翘翘的,怎么看怎么比自己小的时候帅气。
“一点也不像啊。怎么会这样呢?”他不由得自言自语出了声。
李琴听了有点不乐意了,眼睛一瞪,声音不觉得有点高了:“胡说,怎么会不像呢?那天你妈专门跑到我家来看孩子,对了,还有你三姐也一块来的,牵着你家的小外甥女。”
“她们去干什么了?”吴永成一下警觉了起来。他妈妈可是一般不会到村里的、比自己年龄晓得多的婆姨家去串门啊,难道她们察觉了什么?不会吧!?
“谁知道啊。你妈和你三姐从来也没到过我家呀。那天来了以后,你妈就一直盯着儿子看,看得我心里直发毛,说了几次让她坐,她也没听见,只是嘴里一个劲地
小声念叨:‘太像了,真像是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当时吓得我差点叫出声来,这不是人家来找她们的孙子来了嘛。难道说你已经把咱们的事情告诉了她们了?你不会那么傻吧?”
吴永成急忙辩解:“那有的事情。那肯定是她们闲得没事干,偶尔跑过去的。”说完以后,他也觉得自己地
这个理由压根就站不住脚。干脆不吭气了,静静地
听李琴继续往下讲,事情肯定不会很糟糕。要不然李琴也不会还有这么好的心情、给他讲故事。
“走吧,别在这里站着了,不然把孩子也给晒坏了。咱们到家里去说。”李琴这时候却不说了,催促着吴永成离开这大路上。好不容易能等到再和吴永成单独相处的机会。她那里肯就这么轻易地
放过呢?!她是个聪明的婆姨,还能不会紧紧地
抓住这次机会吗?!
吴永成急于听到后面发生地
事情,也只好跟在她的后面向她家走去。不过。他的内心里也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地
和李琴单独坐一会,这倒不是他还有什么别地
邪念,是关于小孩以后的安排和发展。他得和李琴事先沟通一下。虽然说自己是“未婚先有子”,也是李琴极力诱惑下干的这种糊涂事情,但男子汉大丈夫,既然做了,那就要把相应地
责任承担起来。更何况还是自己的亲骨肉呢!
前文已经介绍过,李琴的家在村头。所以吴永成和李琴在去她家的一路上,也没有遇到过鱼湾村的一个人。
“你知道她们想要干什么吗?”一进门,李琴拿了个玩具递给儿子。打发他到院里自己玩,然后转身问吴永成。见吴永成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往下说:“你三姐说,要给咱们两家的孩子们订‘娃娃亲’。你说好笑不好笑,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她们怎么就想起闹这么一出了?肯定是你什么地
方露了馅,被她们察觉了、才想出这么一招来试探我。哎。五儿,你说、你没说出去,那晚上。你是不是有说梦话的毛病啊?我看闹不好你是晚上梦中念叨我和儿子时,让你妈给发现了。哼,你妈和你三姐,那是全村也出了名的精明人哪!”
说梦话?这个自己怎么能知道呢?自己睡觉也不是会闭着眼睛、竖着耳朵,能听见自己说梦话啊!这个毛病,别人也从来没有提起过呀!吴永成轻轻地
摇了摇头。看来还是荒唐地
那一夜,让三姐和母亲两个人起了疑心了,听李琴刚才描述老妈一个劲念叨“太像了,真像是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说不定还真像自己附身的那个吴永成小时候的模样呢、她们看见了小孩,把这两件事情联想到了一起,才过来搞了个火力侦察。恩,应该是这样的。
“那你和他们怎么说哪?”吴永成反问李琴。他想知道李琴是不是中了人家地
计了。
“我说蛮好呀!你家的女子长得那么俊,家里又是当官地
,又是大学生,还有那么多的钱,我家的丑儿就是当个上门女婿也愿意呀!我才不会被她们唬住呢!”李琴自得地
回答。
“对,你这个话回答得好!”吴永成悬着地
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突然间他又有了个主意:“李琴,过几天,你就找人,不,还是你自己、和你的公婆两个,去我的三姐家,提些礼物,就说要给两个孩子订娃娃亲,声势造得大一点。我三姐要是不同意,你就说是她们原来自己说的呀。对,一定要想办法闹成这件事情。结果并不重要,关键要有这个过程。”
李琴睁大了眼睛,呆呆地
望着吴永成:“五儿,你不是傻了吧。那有这么干的呀?那可是你的亲儿呀,亲姑舅们是不能结婚的,会生出傻孩子的,这是科学!再说了,人家现在谁还整个‘娃娃亲’哪?让全县的人听说了、都要笑死的。我不干!多丢人哪!”
“李琴,这件事情我是认真的。我有个打算,过一段时间,到了明年的九月份吧,这两个小孩也就到了该上幼儿园的时候了。咱们这里的教学质量还比较差。我准备想点办法,把他们送到省城去上学,你们也得跟着去。孩子们要想有个好的发展,在小的时候,对他们的教育就必须跟上去。不能让孩子们还没起步,就输在起跑线上。你说,现在这种情况,孩子不明不白的,我怎么照顾他呀?还得考虑别人的看法、和楞虎一家的感受呀!咱不能只管自己舒心,却不管别人的死活!”吴永成认真地
和李琴说。虽然他嘴上说地
要为别人多考虑一点,但心里同时在使劲地
鄙视了自己一把:给人家楞虎现在已经戴上绿帽子了。却口口声声还要照顾人家的感受,自己是不是
虚伪了,简直快成了卑鄙无耻的伪君子了。
唉,反正事情已经做成这样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尽到自己的责任,也算给自己赎一点罪吧!这样自己地
良心也好受一点。
“奥。是这样啊。”李琴有些明白吴永成的意思了。她十分感激地
望着自己的这个小情人,心里面觉得暖呼呼地。但她还有一点疑惑:“五儿,这样好倒是好。可去了省城到哪里住呀?出去以后,哪有那么多的粮票?没有粮票,可就连饭也吃不上了!总不能不吃饭吧?还有,万一你三姐要是同意了订娃娃亲,那孩子们大了以后、那该怎么办?总不能真的就让他们成了一对吧?”
“嗨,现在孩子们才几岁呀?这个不过就是现在临时找地
一个借口罢了。二十年以后,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呢?吃和住的问题,我会考虑的。你咋就操的那么多心呀?你就不怕操的心多了、老得快?!”吴永成表面上不以为然地
摆摆手。心里其实在想:就是真的成了一对,那就太好了。反正我又不是他们家亲生的,孩子们之间也压根不存在什么亲姑舅的关系,他们之间地
婚姻也没有任何的问题了。嘿嘿,这样我也就能名正言顺地
亲自己的儿子了。当然。这件事情,暂时是绝对不能和李琴说的。
“对了。李琴,这段时间村里有什么事情吗?”吴永成把话题马上转到了村里的公事上。他怕这么呆坐着,李琴又转出什么别地
邪门念头来。
他前一段时间。在军营里和冯霞来了一场零距离大战后,隔几天就有一股蠢蠢欲动的歪念,一个劲从心底往上冒,这会儿自己地
抗腐蚀意志太薄弱了,可经不起任何的挑逗。转移话题是目前最明智的做法,既可以控制自己地
欲望,也可以从李琴这里得到一些真实的情况。
“村里嘛,还是你在的时候那个老样子,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就是前两个月,村里那李四家要开砖窑的时候,让你二姐夫给拦住了,说是现在上面有新的规定,不准再随便乱开小砖窑了。已经开了的也要整顿。五儿,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情啊?你这个二姐夫还挺能咋呼的。我看他耍的两刷子比拟还硬巴。你就是心太软了,对谁都好。没杀心,是不能当一把手的。”李琴一针见血地
点出了吴永成的要害。
的确,这也是吴永成的致命弱点。心太软!不论是他的前生,还是现在,他自己也觉得在这方面,自己始终缺乏一种大刀阔斧的气魄,老是软绵绵的提不起一股煞气。有时候,“不施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啊。看来还是这个李琴最了解自己。也许是一直在关注的缘故吧。
从李琴的嘴里,吴永成还知道了村里的那个农工商贸易公司的运行情况也一直很好,可困扰公司继续扩大再生产的一个老问题,还是原料紧缺——鲜鸡蛋不够。村里的村委主任、吴永成的二姐夫准备把种蚯蚓以每条五分钱的价格,卖到全县各村去。不过,刚开始不准备和人们收现钱,但必须和贸易公司签定一个合同,保证把以后的鸡蛋送到鱼湾的贸易公司来。这样就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解决公司原料不足的问题。只是一直在等吴永成回来以后拍板定夺。因为他也心里没有底,不知道这么做,会不会违反国家的一些政策——鸡蛋以前一直是国家统购的物资,现在虽然政策卡得不是那么紧了,但这么大张旗鼓的,谁也不敢保险是否会和国家的政策撞车呢?
从李琴的家里出来,吴永成一边往自己的家里走,一边在想村里以后到底该怎么发展才好:没有一个象样的企业,光靠这个贸易公司是不是能把附近的老百姓们,都能带着一起富裕起来呢?
答案是否定的。
可办那些小铁厂、小建材厂等,污染环境太厉害,他实在是不想开这个头。就是村里现在的这个小砖场,他也准备回来以后和大姐夫商量一下,干脆关停了算了。既然二姐夫那里已经把小砖窑的危害说出来了,他就得支持他的这种做法。的确,再这么任其滥挖下去,既损耕地
,也坏植被,必须把这种致富门路给堵死。不过这种做法似乎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嫌疑了。
汗颜!!!
不管怎么样,鱼湾有好山、好水、好树。他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那就是将来把鱼湾建设成一个生态型的旅游风景区。不能让人们为了一时的小利、而破坏了居住的空间。他要让人们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富足小康的天地
里。
一抬眼,满山绿荫荫的枣树,闯入了他的视野,这是村里的人们、看见他家栽枣树这几年挣了不少钱以后,纷纷效仿,前两年在自家山坡上的承包地
里,也大面积地
开始栽植起来的。
对啊!可以在村里搞个枣产品系列加工生产厂哪!
枣是最有营养的东西,这个事实人们多少年来已经接受了。光靠出售干枣,毕竟利润还不是很大;为什么不购进一批生产设备以后,生产枣汁、枣茶、枣保健酒等系列产品哪?
村里现在的资金也不少了,完全可以建这样的一个厂子啊!即使资金有点缺口,也可以发动群众集资入股,这么一个厂子起来以后,顺便就把包装之类的产业,也带着发展起来了吗?!乡里在以前人民公社的时候办了个纸箱包装厂,一直半死不活的,在马柳平当大队支书的时候,那个厂还借过一笔钱给工人发工资,要过几次也不管用,干脆和乡里商量一下,村里把它承包了,也能省一笔钱!说不定还能救活那个厂哪!
对,回去召集干部开个会,马上行动,这也算自己离职前给村里留下的一份纪念吧。
第六章 “亲家”上门了
着吴永成的这次回来,鱼湾的吴家再次名动全县。
“你听说了嘛,人家吴有德的两个儿子和闺女,这次又给他的老脸上增光添彩了!一个留在了中央,一个进了省委。咋鱼湾的好风水,都跑到他老吴家了?”
“嗨,那是人家老吴老汉上辈子积的德、一辈子修好行善挣下的。你甚时候听说人家老汉和村里的人们红过一次脸、高言语过一声来着?人家总是紧着来、让着去的!就是人家老汉当年年轻时、给他们大队赶骡子车,在路上见了个不认识的人,也总要主动地
把人家拉上、捎一段。这事要换作你,你能办到吗?哼,肯定是牛逼得把眼睛也(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从此吴永成讲话就更加谨慎了。
自从郭勇的母亲渠月莲把吴永成带到省委大院以后,几天内,她也没再和吴永成见面。这也可能是因为她太忙了,一个三千多万人的省委大内管家,要照料的事情太多了处处照应你哪!“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嘛”!也可能人家渠常委是为了避嫌,而有意和吴永成拉开距离:党政机关、特别是到了省委这种高一级地
机构里,最忌讳的就是拉帮结派、形成一种各领山头数十人的分裂局面。虽然这种事情在哪一级机关也很有茂盛的生命力,但这种事情能在背后做。却不能摆到桌面上来,有的领导大会小会反复强调不准拉山头、结帮派。说不定,他就是一派地
大头头——单位里没有一点号召力,谁愿意去拜你的山哪?
一天早晨上班以后。吴永成照例先打扫完办公室,在他提着两个暖水瓶去打开水时,门口遇到了刚来上班地
、和他一个办公室的何平,随口问了声早。
何平不好意思地
说:“早什么呀,每天来了,你已经吧卫生也清理好了,吴永成,你干么过来这么早啊,现在连八点都不到呢。”
吴永成乐哈哈地
回答:“嘿,不就是打扫个卫生嘛,我的宿舍就在大院后面,靠得近、可不就来得早嘛!”
当他拎着水回来快要进门时,听到办公室里地
电话响了,里面何平接起了电话。
“喂,我是五处。你找那位?奥,您是渠秘书长,您好!我是五处的何平。您有什么事吗?您找刚分配来的吴永成?哎呀,估计他还没来吧。您有什么事情,我去办,好吗?”
怎么这种人哪?!刚出门的时候,不差点还头碰头,怎么一会的工夫,就变成了还没见?
吴永成疾走几步,进了门,一手拎着两个暖瓶,一手去接何平手里的电话:“谢谢啊,何平,门口就听见好象是我的电话。那里打来的?”
何平一转头,看见是吴永成,脸唰一下就红了:“哎呀,我正要去叫你呢。是渠秘书长打来的,赶快来接。暖瓶给我。渠秘书长,吴永成正好来了。您让他听电话?好的、好的。”说罢,何平恋恋不舍的把电话交给了吴永成。省委常委的一个电话,可不是什么人也能接到的呀!他们之间间隔的距离那么大,平时就是见一面的机会也是不多的,更不用说会面对面地
说话了。有时候这么一个电话,说不定就是一个机遇。何平来了省委办公厅三年了,这种故事已经听了不少了,好不容易自己业遇到这么一个机会,可偏偏的人家正主就回来了,多遗憾呀,要是这个吴永成再走得慢上那么几步,那他也许就能
“何平,秘书长让我到她办公室去一趟。”吴永成放下电话,对还在那里发呆的何平打了个招呼。
“啊、啊,恩,那你快去吧,别耽误了领导的事情。处长那里我去给你说。”还没从懊悔中醒悟过来的何平,被吴永成叫了一声给惊醒,连忙答应着。这小子刚来怎么就和渠秘书长挂上关系了?难道说他进来就是渠秘书长给办的?要是这样的话,以后可得小心一点。说不定人家以后比自己还要爬得快呢!
吴永成嘴里说着“谢谢”出了办公室,心里却在想:什么人哪?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哪!以后鬼才敢相信你呢?!
不过,何平的话倒是提醒了他。自己是应该先和自己的处长先打个招呼,虽然说这也是上级召唤,可中间毕竟还差着几层哪!自己地
直接领导还是五处的处长和副处长呀!这可不同于在县里的时候,人家省委机关那可是等级森严、官大一品真能压死人的!
“什么?渠秘书长找你?谁通知地
呀?渠秘书长本人!这怎么可能呢?谁接的电话?是何平呀。那是他肯定在逗你。我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呀!”五处的处长薛力听到吴永成地
汇报。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可置信:他来了办公厅十几年了,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哪一个省委常委亲自给一个新来的科员打电话的。前几天就听有人反映,这个新来地
年轻人有些好高务远。不过他观察了几次,倒也没觉得后生有什么不对劲,也就没有找他谈话。现在看来还真是有那么一种迹象。恩。是得和他谈一谈了。人家那个省级领导会亲自打电话呀?都是秘书联系的。不对,渠秘书长的秘书好象前一段时间已经提拔了、暂时还没有配上,说不定也有这个可能。
“吴永成,既然是秘书长找你,那你就去一趟。注意,见了领导,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乱说。咱们这是省委机关。可不同于你们学校。她的办公室你知道吧?知道那就好!那你去吧。哎,还是我和你一起去吧。你这是代表着咱五处,我还真有点不放心。”
薛力这倒是说的真话。他在这个处长的位置上,也有五、六年地
时间了,一直想进步一下。传闻办公厅的一位副主任。有到下面地
区任职的可能,空出来的位置。可不是他一个人有想法啊。这个时候,可不能给人家领导们留下什么坏印象。特别是这位渠常委,既是省委领导、又是直接分管的办公厅。她地
一句话可以说是有着决定性的。他生怕这个新来地
同志不懂规矩,在渠秘书长面前闹出什么笑话来,那可就是他这个当处长的领导无方了。
渠月莲的秘书长办公室,现在已经不是原来吴永成找她时地
那个办公室了,她已经搬到了省委常委楼办公了。楼门口,经常有两位全副武装的军人在值勤。
“渠秘书长,您好。我是五处的薛力,听他们说、您找我们处的吴永成,我把他送过来了。”一进门,薛力先自报家门,以前虽然和渠打过几次交道,可人家毕竟是领导,每天接触的人和事情那么多,哪能什么也能记得住哪!再说了,像薛力这么单独接见领导,机会也是以前很少的。他的上面还有几个办公厅的主任、副主任、分管的副秘书长。
“奥,是薛力呀。我们以前见过面。我找小吴有点事情,还麻烦你又跑了一趟。辛苦了。你的那边还有不少事吧。就不留你坐了啊!”渠月莲坐在办公桌后,和颜悦色地
对薛力说。
薛力连连答应着倒退着出了办公室,顺手把门拉上。看来这个吴永成和秘书长以前就认识,会不会他就是秘书长给安插进来的呀?秘书长的新任秘书难道是他?
那个不可能!薛力想到这里,马上摇了摇头,省委领导的秘书,一般是由正科级主任科员来担任的,至少也得是副主任科员。他一个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怎么可能呢?不过不管怎么说,回了处里,先得把那几个年轻人好好敲打一下,别老欺负人家这个新来的后生,那些乱七八糟的话,闹不好就是他们几个瞎编出来的;还有那个打扫卫生,也不能让吴永成一个人承包了呀!他们的那些整新人的小把戏,怎么能瞒得过他一个在省级机关呆了近二十年的老人哪?!
“小吴呀,你来了办公厅也十几天了吧?怎么样,这一段时间都在干什么呢,习惯吗?”渠月莲站起身来,亲自给吴永成倒了一杯水,吴永成连忙站起来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地
放在旁边的小茶几上,侧着半个身子,听秘书长问话,“前几天我有些事情急着处理,也没有顾得上关心你。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的地
方,你尽管和我说。你的年龄比郭勇还小吧?郭勇在学校里还没有回来,你在这里也没有一个亲人,人生地
不熟的。别不好意思。”
“秘书长,一切挺好的。领导和同志们也很关心、照顾我。我这几天主要是翻阅以前的一些资料,想尽早熟悉业务、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吴永成可不傻,他可不会把自己这几天的那些委屈倒出来。他原来是称呼渠月莲为“阿姨”,现在到了这地
儿,那就得规规矩矩地
称呼人家的职务了。
“奥,那就好。”渠月莲坐回自己的办公桌后,微微点了点头,“小吴啊,你现在参加了工作,就已经告别了你的学生时代,进入社会这个大学校了。有些细节问题要特别注意,要学会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我听有些同志反映,说你有点不尊重老同志、爱发牢骚。这是怎么一回事啊?这可不好。你别紧张,我也是把你当作自己的孩子,才跟你这么说的。以后没人的时候,你还是叫我阿姨吧,这样亲切。你这孩子挺懂事的,郭勇以后不在我们跟前了,你也是我和老郭的孩子嘛!老郭回来听我说了你的事,也挺喜欢你的。”
好家伙,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千里行!
才几天的工夫,那些事情竟然能传到渠月莲这个省委常委、秘书长的耳朵里,那些人至于这样做吗?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呀?这真是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呀!
第四章 儿子像你吗?
渠秘书长,奥,不,渠阿姨,事情不是这样的。有些有一些误会。”
既然渠月莲自己先提出这件事情来了,那吴永成就必须把这件事情解释清楚。他可不能让渠月莲也对自己产生了一些反感。她目前可是他吴永成的大靠山哪!要是连渠月莲一怒之下也不帮助自己了,那他可真成了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弃儿了。
吴永成在他的前生的时候,不是没有经过这种事情。他与一位县委领导因为一点小误会、而没有解释清楚,结果在自己被提拔的时候,本来他有希望留在县直机关当副局长,那位县委领导却在县委常委会议上提出:让他到乡镇基层锻炼锻炼,“他还年轻嘛,县直机关可以让那些乡镇的老同志回来。”
就这样,吴永成的命运发生了陡然直下,连他自己也不清楚那位县委领导为什么要那样做。他还是跟了他三年的秘书呀!事过境迁的十几年后,他才从别人的嘴里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但他已经在乡镇呆了这么长的时间了。大好的光阴也扔在那里了!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是可卖的。只能自己一个劲地
懊悔了。
“奥,原来是这样啊。我说你也不应该是这样的人哪!”渠月莲听了吴永成把那两件事情、前前后后地
给她详细说了一边以后,恍然大捂,心想:我说刘清为什么会对一个新来的科员这么上心哪,原来又是冲着我来的啊!看来吴永成这小伙子是替我受了这冤枉了。前几年渠月莲和刘清一样,是副秘书长。刘清资格也比她老得多,排名在她前面;但是渠月莲凭借她父亲的威望、和当时中央正大力提倡使用中青年干部的政策,就一下子反倒超越了他,成为了秘书长。
今年前任省委第一书记调走、罗省长升为省委第一书记以后。省委常委空缺一名,罗书记向中央极力推荐渠月莲,理由有二:一是大力使用妇女干部;二是渠月莲有大学文凭。属于年轻化、知识化、革命化地
干部。因为渠月莲的父亲原来在中央也享有相当高的声誉,既然下面有人要提拔他的女儿,上面也乐得做顺水人情。就这样,渠月莲也就成了全国各省中唯一地
一名省委常委、兼省委秘书长。其实罗省长推荐渠月莲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上面的两条,而是他也曾经是她父亲地
老下级,并且正是由于当年渠父对他的破格提拔,他才能有了今天的地
位。这样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当年吴永成在五一百货大楼遇见罗省长地
时候,身旁陪同的却是省委秘书长了——罗省长在创造各种机会报恩。当然,渠月莲同志本身也是很能干的,如果你是阿斗的话。别人再怎么扶,那也是无济于事的。
昔日同为一样的品级——副秘书长、自己排名还在她前面,现在人家反倒成了省委领导、自己却还是原地
踏步,这巨大的反差,刘清当然接受不了。况且渠月莲还是一个女流之辈,论资格、排辈份、比贡献,他觉得自己远远要比渠月莲更合适她现在地
那个位置。
但是命不如人哪!所以有时候。有意无意中,他就会给渠月莲创造一点小麻烦,就是想让渠月莲闹个笑话,以此来证明组织这次是用错人了。
几番暗中较量下来,渠月莲也不是等闲之辈,察觉是他在暗中搞鬼,干脆报请省委同意,在刘清的副秘书长前面冠之以“第一”两字,成为“第一副秘书长”。他的级别却没变,仍为正厅级,分管工作调整为协助秘书长负责秘书处工作,他原先的分管工作,由其他的三位副秘书长分摊。好嘛,既然你不想干事,还想找事,那干脆给你来一个明抬举、暗糟蹋,看着是表面突出了你地
重要位置,实际上却剥夺了你工作的一切权力,你好象什么也能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实什么也论不到你管。因为秘书处其他地
各项工作人家也各有各的分管副秘书长,而分管副秘书长直接向秘书长汇报工作,就没你什么事!奥,有的,你可以坐在一旁听汇报,指手画脚就免了:那些副秘书长谁不是“人精”哪,哪能看不出来刘清现在地
处境哪!墙倒众人推,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中国什么也缺,但就是不缺人。
哼,你不想干,人家想干的人多了去了。谁这会儿也不嫌自己的担子轻。你哪怕给你放上一个省委书记的担子,他也敢往起挑。当然,能挑起、挑不起,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刘清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是全盘皆输,想退出这个游戏,和一些省委的领导提出、想到下面的地
区去工作。谁没有两个亲的、三个薄的呀,马上有人在省委常委会上就为他刘清向省委提出、推荐他出任一个地
区的地
委书记。可由于秘书处是渠月莲分管的,提拔、重用她手下的人,当然先要征求她的意见。
渠月莲马上以秘书处现在工作忙、头绪乱、缺乏经验丰富的干部为由,刘清现在是她得力的助手、绝对离不开云云,否决了这个提议。
女人可是相当能计仇她倒要看看,这个刘清到底还能耍出什么花呼哨来!
刘清知道了这个消息,也是气的没有办法,可人家的理由也相当充分,省委的主要领导又赞成她的意见,只有自己回家一个劲地
扇自己的嘴巴,怨自己当初干么要惹这个女人,害得一口气没出,倒憋成了一肚子的气。想要远远的躲开她,都没法办到啊!他不由得想起了京剧《沙家》中刁德一的那句著名台词:“这个
寻常!!”
现在。刘清也知道自己是斗不过渠月莲了,只能盼着她早点高升、离开这个省,最起码也别分管秘书处。
可吴永成地
到来,却由勾起了他的恨意:渠月莲是斗不过了。难道连他带进来的小年轻也整不了吗?吴永成的来头可以瞒得过下面地
一般人,但绝对跑不出刘清的视野!因为他上了班整天没事呀,又比较“关心”渠月莲的一举一动。所以吴永成给渠月莲这么一解释,渠月莲就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小吴,你看这几天我忙得也对你关心不够。你现在参加了工作了。还没有来得及回家和家里地
人说一声。这样吧,今天下午你就回家一趟,和你的父母们住上几天,要不以后工作忙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一次家呢!对了,你是不是还兼着你们村里的支部书记呢,回去以后也和你们乡里解释一下,辞了。别再把村里地
事情给耽误了。回来以后就直接跟着我跑吧,当我的秘书!”本来,渠月莲想过个一、半个月,再把吴永成要过来,给自己当秘书。也算履行自己当时对他的承诺,刘清的小动作。把她惹火了,就把计划给提前了。她到想要看看,吴永成成了她身边的人以后。这个刘清是不是还敢对他怎么样?
“秘书长,这个不合适吧。奥,我是说给你当这个秘书的事情。我来了以后,好象听他们一些老同志说,给领导们当秘书,也得论资排辈的;我刚来,还没做出一点成绩,什么职务也没有,会不会对您有些什么不好的影响”吴永成喃喃地
说。这倒不是他以退为进,其实他也是真心为渠月莲着想。他不愿意看见因为自己眼前一时地
利益,而使渠月莲受到任何不好的牵连。急功近利、因小失大不是他做事的风格。
“没事的管秘书处嘛,这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好了,你先忙去吧。回头我给你们的处长打个电话,给你请个假,收拾一下你地
东西,到咱们的省城商店里、再给家里的老人、小孩带一点特产,下午你就不用来上班了。”渠月莲现在越来越有点喜欢眼前地
这个小伙子了:懂进退、知分寸,事事能为别人首先考虑,作为他这个年龄,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如果说之前她选择吴永成当秘书,是为了兑现以前自己的诺言的话,而现在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退出了渠月莲的办公室,吴永成回到自己五处的办公室时,同一个办公室的李林和何平两个人对他异常热情,好象他是他们几十年不见的老朋友似的。
特别是何平,直恨自己狗眼看人低,他一直在怀疑早上的那个电话,吴永成在门外已经听见了他对渠秘书长撒的谎,但看见吴永成若无其事的样子,又盼他耳背、没有听清楚。所以他对吴永成就表现得亲热得就有点过了头,连吴永成也有点怀疑眼前的这个何平,与自己今天早晨相处的那个何平,是一个人吗?他不是有“断袖”的特殊癣好吧?!
一会儿,薛力处长亲自到了他们的这个办公室,挺关心地
告诉吴永成,他可以回去家里处理一下村里支部的事情,处里按因公出差对待,也就是说除了可以报销来回的路费外,每天还可以领到一元五角的出差补助。
吴永成心里清楚,这个出差的待遇肯定不是渠月莲的意思,是处长在有意识地
照顾自己。雪中送碳的事情人们不一定愿意做,锦上添花可是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吆!
但这个情,自己还得给人家薛处长记在头上。花花轿子人抬人嘛!
当天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吴永成已经站在了自己熟悉的村口。
现在才进入农历的五月没几天,天就有些热得让人有点受不了啦。
吴永成放下手中的大提包,拉出原来束在裤子里的白衬衣,解开衬衣上的扣子,所有闷在衣服里的一团热气,统统一下子散发了出去。
他望着鱼湾——他的第二故乡,看着近几年的变化,心里想:自己这几年估计暂时是不能回到这个村了,以后鱼湾将怎么发展呢?他记得人家花溪村可是在去年全村总产值就达到了二百多万元,是他们村的将近一倍,小龙庄估计也不会太少:因为他们的那个小铁炉生产出来的东西,正是国家现在紧缺的物资,虽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前几年,他鼓动几个姐夫搞了个小砖窑,一定程度上对环境也有些影响,但他的考虑是只短短地
闹几年,完成一定的资本积累后,马上收手;与此同时,村里的一些土坡也可以被削平、成为上好的水浇地
,在耕地
里烧砖那是他绝对不允许的。可现在
“那不是五儿嘛,你站在那里干什么,就不怕太阳晒着吗?”
吴永成扭头一看,是李琴牵着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走过来。
“怎么,李琴,今天没去公司?”吴永成迎过去问她。
李琴指着小孩说:“儿子淘气把衣服也根除了泥蛋,刚才回来给他换了一套。”
吴永成心中一动,这可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呀!
他蹲下来仔细端详着小男孩,看是不是和自己的前生长得像。他见过他前生小时侯的相片,那是一个眯缝着小眼睛的小胖子。“怎么样,儿子和你长得像吧?”
第五章 订个“娃娃亲”
怎么样,儿子和你长得像吧?”李琴悄悄的问他,她吴永成心里在想什么。那双漂亮的眼睛火辣辣地
盯着吴永成。里面似乎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吴永成没有言语,他还在仔细端详着这个两、三岁的小男孩,他记得他前生小时侯,可是一个眯缝着眼睛的小胖子。而他前生的儿子,跟他一样也是长得一双黑豆大小的眼睛、小小的塌鼻子。眼前的这个小孩,却是大大的一对花棱眼,额头高高的,鼻子翘翘的,怎么看怎么比自己小的时候帅气。
“一点也不像啊。怎么会这样呢?”他不由得自言自语出了声。
李琴听了有点不乐意了,眼睛一瞪,声音不觉得有点高了:“胡说,怎么会不像呢?那天你妈专门跑到我家来看孩子,对了,还有你三姐也一块来的,牵着你家的小外甥女。”
“她们去干什么了?”吴永成一下警觉了起来。他妈妈可是一般不会到村里的、比自己年龄晓得多的婆姨家去串门啊,难道她们察觉了什么?不会吧!?
“谁知道啊。你妈和你三姐从来也没到过我家呀。那天来了以后,你妈就一直盯着儿子看,看得我心里直发毛,说了几次让她坐,她也没听见,只是嘴里一个劲地
小声念叨:‘太像了,真像是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当时吓得我差点叫出声来,这不是人家来找她们的孙子来了嘛。难道说你已经把咱们的事情告诉了她们了?你不会那么傻吧?”
吴永成急忙辩解:“那有的事情。那肯定是她们闲得没事干,偶尔跑过去的。”说完以后,他也觉得自己地
这个理由压根就站不住脚。干脆不吭气了,静静地
听李琴继续往下讲,事情肯定不会很糟糕。要不然李琴也不会还有这么好的心情、给他讲故事。
“走吧,别在这里站着了,不然把孩子也给晒坏了。咱们到家里去说。”李琴这时候却不说了,催促着吴永成离开这大路上。好不容易能等到再和吴永成单独相处的机会。她那里肯就这么轻易地
放过呢?!她是个聪明的婆姨,还能不会紧紧地
抓住这次机会吗?!
吴永成急于听到后面发生地
事情,也只好跟在她的后面向她家走去。不过。他的内心里也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地
和李琴单独坐一会,这倒不是他还有什么别地
邪念,是关于小孩以后的安排和发展。他得和李琴事先沟通一下。虽然说自己是“未婚先有子”,也是李琴极力诱惑下干的这种糊涂事情,但男子汉大丈夫,既然做了,那就要把相应地
责任承担起来。更何况还是自己的亲骨肉呢!
前文已经介绍过,李琴的家在村头。所以吴永成和李琴在去她家的一路上,也没有遇到过鱼湾村的一个人。
“你知道她们想要干什么吗?”一进门,李琴拿了个玩具递给儿子。打发他到院里自己玩,然后转身问吴永成。见吴永成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往下说:“你三姐说,要给咱们两家的孩子们订‘娃娃亲’。你说好笑不好笑,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她们怎么就想起闹这么一出了?肯定是你什么地
方露了馅,被她们察觉了、才想出这么一招来试探我。哎。五儿,你说、你没说出去,那晚上。你是不是有说梦话的毛病啊?我看闹不好你是晚上梦中念叨我和儿子时,让你妈给发现了。哼,你妈和你三姐,那是全村也出了名的精明人哪!”
说梦话?这个自己怎么能知道呢?自己睡觉也不是会闭着眼睛、竖着耳朵,能听见自己说梦话啊!这个毛病,别人也从来没有提起过呀!吴永成轻轻地
摇了摇头。看来还是荒唐地
那一夜,让三姐和母亲两个人起了疑心了,听李琴刚才描述老妈一个劲念叨“太像了,真像是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说不定还真像自己附身的那个吴永成小时候的模样呢、她们看见了小孩,把这两件事情联想到了一起,才过来搞了个火力侦察。恩,应该是这样的。
“那你和他们怎么说哪?”吴永成反问李琴。他想知道李琴是不是中了人家地
计了。
“我说蛮好呀!你家的女子长得那么俊,家里又是当官地
,又是大学生,还有那么多的钱,我家的丑儿就是当个上门女婿也愿意呀!我才不会被她们唬住呢!”李琴自得地
回答。
“对,你这个话回答得好!”吴永成悬着地
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突然间他又有了个主意:“李琴,过几天,你就找人,不,还是你自己、和你的公婆两个,去我的三姐家,提些礼物,就说要给两个孩子订娃娃亲,声势造得大一点。我三姐要是不同意,你就说是她们原来自己说的呀。对,一定要想办法闹成这件事情。结果并不重要,关键要有这个过程。”
李琴睁大了眼睛,呆呆地
望着吴永成:“五儿,你不是傻了吧。那有这么干的呀?那可是你的亲儿呀,亲姑舅们是不能结婚的,会生出傻孩子的,这是科学!再说了,人家现在谁还整个‘娃娃亲’哪?让全县的人听说了、都要笑死的。我不干!多丢人哪!”
“李琴,这件事情我是认真的。我有个打算,过一段时间,到了明年的九月份吧,这两个小孩也就到了该上幼儿园的时候了。咱们这里的教学质量还比较差。我准备想点办法,把他们送到省城去上学,你们也得跟着去。孩子们要想有个好的发展,在小的时候,对他们的教育就必须跟上去。不能让孩子们还没起步,就输在起跑线上。你说,现在这种情况,孩子不明不白的,我怎么照顾他呀?还得考虑别人的看法、和楞虎一家的感受呀!咱不能只管自己舒心,却不管别人的死活!”吴永成认真地
和李琴说。虽然他嘴上说地
要为别人多考虑一点,但心里同时在使劲地
鄙视了自己一把:给人家楞虎现在已经戴上绿帽子了。却口口声声还要照顾人家的感受,自己是不是
虚伪了,简直快成了卑鄙无耻的伪君子了。
唉,反正事情已经做成这样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尽到自己的责任,也算给自己赎一点罪吧!这样自己地
良心也好受一点。
“奥。是这样啊。”李琴有些明白吴永成的意思了。她十分感激地
望着自己的这个小情人,心里面觉得暖呼呼地。但她还有一点疑惑:“五儿,这样好倒是好。可去了省城到哪里住呀?出去以后,哪有那么多的粮票?没有粮票,可就连饭也吃不上了!总不能不吃饭吧?还有,万一你三姐要是同意了订娃娃亲,那孩子们大了以后、那该怎么办?总不能真的就让他们成了一对吧?”
“嗨,现在孩子们才几岁呀?这个不过就是现在临时找地
一个借口罢了。二十年以后,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呢?吃和住的问题,我会考虑的。你咋就操的那么多心呀?你就不怕操的心多了、老得快?!”吴永成表面上不以为然地
摆摆手。心里其实在想:就是真的成了一对,那就太好了。反正我又不是他们家亲生的,孩子们之间也压根不存在什么亲姑舅的关系,他们之间地
婚姻也没有任何的问题了。嘿嘿,这样我也就能名正言顺地
亲自己的儿子了。当然。这件事情,暂时是绝对不能和李琴说的。
“对了。李琴,这段时间村里有什么事情吗?”吴永成把话题马上转到了村里的公事上。他怕这么呆坐着,李琴又转出什么别地
邪门念头来。
他前一段时间。在军营里和冯霞来了一场零距离大战后,隔几天就有一股蠢蠢欲动的歪念,一个劲从心底往上冒,这会儿自己地
抗腐蚀意志太薄弱了,可经不起任何的挑逗。转移话题是目前最明智的做法,既可以控制自己地
欲望,也可以从李琴这里得到一些真实的情况。
“村里嘛,还是你在的时候那个老样子,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就是前两个月,村里那李四家要开砖窑的时候,让你二姐夫给拦住了,说是现在上面有新的规定,不准再随便乱开小砖窑了。已经开了的也要整顿。五儿,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情啊?你这个二姐夫还挺能咋呼的。我看他耍的两刷子比拟还硬巴。你就是心太软了,对谁都好。没杀心,是不能当一把手的。”李琴一针见血地
点出了吴永成的要害。
的确,这也是吴永成的致命弱点。心太软!不论是他的前生,还是现在,他自己也觉得在这方面,自己始终缺乏一种大刀阔斧的气魄,老是软绵绵的提不起一股煞气。有时候,“不施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啊。看来还是这个李琴最了解自己。也许是一直在关注的缘故吧。
从李琴的嘴里,吴永成还知道了村里的那个农工商贸易公司的运行情况也一直很好,可困扰公司继续扩大再生产的一个老问题,还是原料紧缺——鲜鸡蛋不够。村里的村委主任、吴永成的二姐夫准备把种蚯蚓以每条五分钱的价格,卖到全县各村去。不过,刚开始不准备和人们收现钱,但必须和贸易公司签定一个合同,保证把以后的鸡蛋送到鱼湾的贸易公司来。这样就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解决公司原料不足的问题。只是一直在等吴永成回来以后拍板定夺。因为他也心里没有底,不知道这么做,会不会违反国家的一些政策——鸡蛋以前一直是国家统购的物资,现在虽然政策卡得不是那么紧了,但这么大张旗鼓的,谁也不敢保险是否会和国家的政策撞车呢?
从李琴的家里出来,吴永成一边往自己的家里走,一边在想村里以后到底该怎么发展才好:没有一个象样的企业,光靠这个贸易公司是不是能把附近的老百姓们,都能带着一起富裕起来呢?
答案是否定的。
可办那些小铁厂、小建材厂等,污染环境太厉害,他实在是不想开这个头。就是村里现在的这个小砖场,他也准备回来以后和大姐夫商量一下,干脆关停了算了。既然二姐夫那里已经把小砖窑的危害说出来了,他就得支持他的这种做法。的确,再这么任其滥挖下去,既损耕地
,也坏植被,必须把这种致富门路给堵死。不过这种做法似乎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嫌疑了。
汗颜!!!
不管怎么样,鱼湾有好山、好水、好树。他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那就是将来把鱼湾建设成一个生态型的旅游风景区。不能让人们为了一时的小利、而破坏了居住的空间。他要让人们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富足小康的天地
里。
一抬眼,满山绿荫荫的枣树,闯入了他的视野,这是村里的人们、看见他家栽枣树这几年挣了不少钱以后,纷纷效仿,前两年在自家山坡上的承包地
里,也大面积地
开始栽植起来的。
对啊!可以在村里搞个枣产品系列加工生产厂哪!
枣是最有营养的东西,这个事实人们多少年来已经接受了。光靠出售干枣,毕竟利润还不是很大;为什么不购进一批生产设备以后,生产枣汁、枣茶、枣保健酒等系列产品哪?
村里现在的资金也不少了,完全可以建这样的一个厂子啊!即使资金有点缺口,也可以发动群众集资入股,这么一个厂子起来以后,顺便就把包装之类的产业,也带着发展起来了吗?!乡里在以前人民公社的时候办了个纸箱包装厂,一直半死不活的,在马柳平当大队支书的时候,那个厂还借过一笔钱给工人发工资,要过几次也不管用,干脆和乡里商量一下,村里把它承包了,也能省一笔钱!说不定还能救活那个厂哪!
对,回去召集干部开个会,马上行动,这也算自己离职前给村里留下的一份纪念吧。
第六章 “亲家”上门了
着吴永成的这次回来,鱼湾的吴家再次名动全县。
“你听说了嘛,人家吴有德的两个儿子和闺女,这次又给他的老脸上增光添彩了!一个留在了中央,一个进了省委。咋鱼湾的好风水,都跑到他老吴家了?”
“嗨,那是人家老吴老汉上辈子积的德、一辈子修好行善挣下的。你甚时候听说人家老汉和村里的人们红过一次脸、高言语过一声来着?人家总是紧着来、让着去的!就是人家老汉当年年轻时、给他们大队赶骡子车,在路上见了个不认识的人,也总要主动地
把人家拉上、捎一段。这事要换作你,你能办到吗?哼,肯定是牛逼得把眼睛也(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