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部分阅读
了那些工作人员营私舞弊的机会,该从什么地方来找这个突破口,解决粮食部门刁难农民们的问题哪?!
就在吴永成皱着眉头想办法的时候,突然他地衣襟被人轻轻地拉了一下,他转头一看,是他的小车司机小李。
“吴县长,外面这么冷,你看咱们是不是先到开府镇政府去歇一会儿?我把车子开过来?”小李轻声地对吴永成说。司机小李也跟着吴永成有一段时间了,他也非常清楚吴永成的性格,他知道在吴永成和群众们谈话的时候。不喜欢暴露自己的身份,这样也就能获得更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
小李他也是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子弟,对于吴永成这么关心老百姓们的疾苦,心里感到非常的激动。可他同时又是慰问演出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不忍心看到这么好地一位领导,就那么站在寒风刺骨的外面,要是吴县长受了风寒病倒的话。那他这个当司机兼任秘书的,可就失职了。
“什么,车子开过来?”吴永成的思路被小李打断了,看到停在远处的车子,他脑子里猛然一亮:“小李。你现在赶快回县城里去办一件事情,争取今天下午的时候赶到开府镇来。”
说着,吴永成附在小李地耳朵上,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那,吴县长,要不我把你送到镇政府。我再回县城吧?!”小李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不要耽误时间了,你快点走吧。这一来一往的,光路上也得耽误两个多小时哪!我再到粮站里面去看一下,一会儿自己到镇政府去。我又不是不认识路。”吴永成笑着在小李的肩膀上亲昵地拍了拍,转身随着卖粮的车队,走进了开府镇粮站地大门。
粮站大院里乱哄哄的,在粮库的大门口,立着一个收粮的磅,三、四个粮站的工作人员不时就粮食的水分、杂质、等级等问题,和交售粮食地农民们面红耳赤地争辩着。
“你的这粮食就是二级了,这么,你不服气?那你就不用交了,赶快拉到一边去,我们这里还忙着呢!你没看见后面还排着一长溜队吗?要是耽误了国家的交售公粮的日期,难道说你替我们背这个处分?”
“好我的亲人呀,你看看我的这粮食,干的就跟在锅里炒出来的差不多,那还有一点水水呢?你硬要说,这粮食里有百分之十五的水分,那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嘛!
来,老王,抽根烟,你再好好看看我的这粮食,挑拣得一颗是一颗的,你干啥还要扣十斤的杂质?!来,抽烟、抽烟,费费心,把我的这个重新给评一评!要不然,其他的依你,把等级提到一级吧!”
“你干球啥哩!你没有看见我们忙得连抽颗烟的工夫也没有吧,赶快走开,别耽误我们的工作,那水分是机器测量出来的,那是我说多少就是多少的吗?提到一级,你以为你是谁呀?你说提到一级、我们就给你提到一级?你又不是我养的个儿,我前辈子里欠你的?!”
嗯,这是一个什么人哪?这么说话口气这么臭呀?!这哪里还像是一个国家干部?!用老百姓的话说,哪简直连一个三岁小孩子说的话也不如!
吴永成恼火地走向吵闹的地方,只见一个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的粮站职工,正在指着一个年过五十岁左右的老百姓叫骂着。
那那个农民手里却拿着一支香烟,低三下四的一个劲陪着好话。
**,你***小小年纪,就不怕说这种话折了你小子的寿!!怎么说话哪?你那么一点年纪,能生出那么大的儿子吗?瞧那模样长得眉清目秀的,怎么说出话来,就不带着一点人味哪!!
吴永成更加气愤了:这是什么素质啊?虽然说农民们可怜,那也犯不着让你这么欺负吧!!我倒要看一看那个口袋里的粮食到底有多少水分!百分之十五?哼哼,那粮食不是一把能捏出水来吗?!
吴永成强忍着心中的那一股怒气,不动声色地走到那口袋解开口的粮食旁边,随手抓起一把仔细端详着:嗯,这谷子不错嘛,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杂质,拿到鼻子跟前,还能闻到干喷喷的谷香,哪像有百分之十五的水分?!这简直就是胡搅蛮缠嘛!!
“喂,你是干什么的?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说你哪,穿呢子大衣的那个人!”
一声断吼,把正在那里愣神的吴永成给吓了一跳,下意思地把那把谷子就揣到了自己的口袋里,抬头一瞧,正是那个所谓的老王正一脸警惕地瞪着他。
吴永成莫名其妙地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你是在问我吗?”
“对,就是问你。你到这里有什么事情吗?”姓王的那个粮站职工并没有发现吴永成的那个小动作,还是瞪着眼睛继续问他。
“我没有什么事情。我就是一个过路的,随便进来看看。”吴永成不想和他认真计较,随口说道。
“过路的你跑进这里来干什么?大路在外面哪,你快去走你的路去吧,我们这里是粮库重地,闲人免进。赶紧走、赶紧走。神经病!”
这丫的还挺有个性的。
吴永成强忍住心里的怒火,转身离开了:人多广众的,我不和你小子争这个高低,现在时候还不到,要是时候一到,老子和你算总帐!
第二百一十章 信任也是一种美德
十年代的时候,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到千家万户,各个也没有开办,吴永成包点开府镇也不过是两、三个月的时间,即使以往他下乡到了开府镇,也只是到镇政府去,还从来没有到粮站这边来视察工作,也就难怪那个姓王的粮站工作人员不认识吴永成、而放肆地胡乱开腔了。
可吴永成听了那不逊之言,当场也没有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而是采取了转身就走、息事宁人的做法。
现在的吴永成再说也是一县之长了,他已经不是七九年刚刚从前世穿越过来的时候了,绝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再像那会儿在玉平公社食品站、收拾那个叫刘能的临时工了,那一阵的那种做法,放在当时他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农民后生身上,还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要是现在,堂堂的永明县政府县长,就因为一句闲话、而大动无名之火的话,那也显得自己太没有涵养和素质了。
那些穿越者王霸之气的发作,也要看在什么地方施威。这可是国家干部之间的较量,又不是街头的小混混们争强斗胜!
鲁迅大师讲过这么一句话:疯狗咬了你,你不能反过来再咬疯狗一口,那不是咱正经人干的事情;但咱可以拿起棍子回击疯狗啊!
而吴永成现在之所以转身离去、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就是为了不愿意这么早就打草惊蛇,他要在取得确凿的证据以后。好好地收拾、收拾粮食部门这种欺行霸市地衙门作风,只有从这里打开突破口,才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农民们免受这种无妄之灾。
要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交售公粮还一直是农村的老百姓们免不了的一个重头任务。吴永成想通过彻底解决开府镇粮站地问题,尽可能地、一劳永逸地、割除埋藏在永明县广大农民们身上地这个隐痛。
而刚才无意中装到口袋里的那一把谷子,说不定就是今天查证开府镇粮站的重要证据!
……
“吴县长,您怎么一个人过来了?跟着您的那个司机小李哪?”
吴永成走进开府镇镇政府大门的时候,正好遇到开府镇地党委书记刘宝生推着一辆自行车往外走。估计是要到什么地方去催粮、催款吧。他看见吴永成一个人黑着脸走进来奇怪地问道: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吧,怎么吴县长的脸色这么难看?!
“老刘。你这是找不到哪里去?走,咱们先到你办公室说一点事情。”吴永成伸出手和老刘握了一下,便再没有多余说什么。实在是心情欠佳。要不是考虑到影响问题。也担心会误了大事。他刚才真想一个大脚把那个家伙踩在地上。
开府镇地党委书记刘宝生。和吴永成其实也算是老熟人了。早在吴永成还是村里的刨地小社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认识了。不过,那会儿刘宝生也不是什么公社、县里地领导干部。他只是吴永成所在地玉平公社地一个党委秘书。
这么几年过来了。吴永成也由当时的一个小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永明县的县长。而刘宝生也几经周折,高居永明县第二大乡镇地一把手,虽然说所在地乡镇有点穷,可在永明县来说。他也算得上是一个把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了。
“老刘,近几天,咱们开府镇交售公粮地情况怎么样?”因为是老熟人了。吴永成到了刘宝生的办公室。也没有多余的寒暄话。还未落座。连大衣也没有顾得上脱,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他。
“挺好的呀。吴县长。你就放心吧。这几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们地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群众们也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过上这样,那全是党的富民政策好啊,所以他们的交售公粮积极性空前地高涨,我们镇党委、政府给各村分解布置下任务几天以后,群众们就积极主动地开始排着长队、到镇粮站交售公粮了。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呀!各村地农业税收缴任务基本也接近尾声,估计我们镇再有三五天地扫尾。就能提前完成全年地农业税收任务了。”刘宝生一边给吴永成端过一杯热气腾腾的水来,一边喜形于色地向吴永成汇报着。
“老刘。咱们两个是多年地老熟人了。在我面前,你也不用跟我打那些官腔,咱们随便一点好不好?!”吴永成接过那杯开水,两只手紧紧地捂着,以此来温暖自己快冻得有些发僵地双手:“老刘呀,群众们的积极性很高,这是好事情,但咱们当干部的,也得处处为老百姓们着想,不能因为我们工作的失误,而创伤了群众们的积极性呀!要是在工作中,由于我们的疏忽,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咱们这些老百姓的父母官们,可就当得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吴县长,你是不是发现我们在那些地方,工作没有做到位?”
虽然吴永成一再对刘宝生说可以随便一点,可官大一级压死人,以前虽说是老熟人了,可刘宝生还是在吴永成面前非常谨慎,并且,他也从吴永成地话音里听出了一丝不和谐的声音,心情顿时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老刘,你看你,不用那么紧张嘛,我也就是怎么随口一说。”吴永成见刘宝生那副紧张地样子,有点不忍心了,连忙宽慰他:“我是想问一问,在这几天开始的交售公粮的过程中,镇粮站方面是不是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证群众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奥,原来吴县长你是问这个。”刘宝生马上松了一口气,笑着解释说:“开始交售公粮以来,我们镇党委就和粮站打过招呼。请他们尽量多配几个人手,加
的速度,下午下班地时候,适当地延长下班的时间,创造一些方便,要不然不少群众大老远的,来一趟也挺不方便的。前两天,我倒是专门留心观察了一下,粮站方面的配合倒还可以的。”
“那。你有没有听到群众们在交售公粮的过程中,有什么意见没有?”吴永成盯着刘宝生问道,他想知道这几年来,这个刘宝生是不是还和自己以前认识的那个刘宝生一个样。在这些事情里,他到底是否被涉及进去了。
“嗨,群众们哪能没有意见哪?!”刘宝生苦笑着说:‘这收粮的和卖粮地之间,永远也就是一对矛盾。群众们反映的意见最多的。就是等级问题、水分问题、还有粮食的分量不足地问题。这些也是这几年来群众反响最大的问题。可我们乡镇的狼站,只是人家县粮食部门的驻镇机关,人事手续、业务指导都是直接隶属于县粮食局,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地办法。只能是出了什么问题,给群众们多做一点思想工作罢了。“
唉,天下还有这个道理。弱势的一方受了委屈。倒过来还得再接受再教育。吴永成心里不由得长长地叹息一声:可事实就是这个事实。刘宝生说的也不是他瞎编出来的。在他前世地时候,这种事情也不是做过一次、两次了:乡镇虽然说也算是一级政府。可许多时候,却是应该承担的职责一样也不少,应该拥有的权利却因为各个部门利益地相互制约,而落实不下来。所以,有地时候明明知道自己地老百姓们占着理,可还得反过来帮着强势的一方,挤兑弱势群体老百姓们,颇有一点为虎作伥地意味。
“老刘,你们镇粮站是不是有个姓王的、三十来岁的职工?”吴永成在屋子里呆了一会,冻得有些发僵的身体,也有点热乎劲了,起身脱下大衣,装着很随意的样子问刘宝生。
“有啊,我们镇粮站就有一个姓王的,叫王强,是粮站的会计,怎么,吴县长,是不是这个王强又惹了什么事?”刘宝生听见吴永成这么一问,刚刚有些放松的心情,马上又警觉起来。
“嗯,看来这个叫王强的经常惹事生非吗?!你清楚这个人?”吴永成反问刘宝生。
“咳、咳、咳……”刘宝生那句话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的这句话可是大有问题,只能是希望吴永成没有听清楚,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吴永成现在就是和这个王强拧着一个劲呢,所以,刘宝生听到吴永成反问过来,马上就装作被烟味呛着、猛然地咳嗽起来,想蒙混过关。
“怎么,老刘,不是这个王强碰不得吧?咋就把你紧张成这个样子?”吴永成一语点破刘宝生心中所想:“咋,难道说他又是什么县领导的亲戚?!连你这个开府镇的党委书记,也被他吓成这个熊样?!不至于吧!!”
“那会呢!吴县长你可真会开玩笑。”刘宝生端起桌子上的水杯,借喝了一口水的时机,来掩饰自己的窘态。
吴永成若有所思地望着刘宝生不吭气了,他要让刘宝生自己把这个王强的情况给说出来。
“吴县长,是这么一回事。”刘宝生见吴永成实在是不放过自己,也就放下水杯实话实说了:“这个王强不是咱们县里领导的什么亲戚,可来头也不算太小,他的姐夫是咱们梁州地区粮食局的副局长。平时呢,他仗着他姐夫的名头,在这个粮站也有一点蛮横,因为考虑到他姐夫的影响,就连咱们县粮食局的局长李补顺同志,也是对这个王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我倒不是怕他,而是不想惹那个麻烦。”
“哼哼,你不想惹那个麻烦,可麻烦偏偏要来惹你了。”吴永成冷冷地对刘宝生说:“你知道我的司机干什么去了吗?他是回县里找几个人去了,你们开府粮站闹得太不象话了,今天我要在这里好好地查一查。”
“找人,找什么人?”刘宝生诧异地问吴永成:“吴县长,你准备怎么查啊?你放心,有你县长给我们撑腰,这个‘粮老大’的威风也该杀一杀了。要不然,我们下面的工作也太难做了,上面顶着一帮‘婆婆们’,干个什么工作,也不能舒心顺意地好好干,总不能老让农民们受委屈吧。”
“好,还没有忘记了你也是农民的子弟。只要你不忘本就好。”吴永成高兴地站起来:“我还以为你这个老刘这几年官当大了,也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出身了呢!不错,还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老刘。这样吧,你先下去悄悄的找一个村里卖粮的群众,让他再检验完水分以后,找个借口,不要把粮食倒进粮库里,也算是一个旁证。我估计小李马上也就过来了。”
刘宝生匆匆忙忙地按照吴永成的吩咐去了,吴永成也不担心他会泄露出什么事情去。要是连相处多少年的老朋友,也信不过了,自己哪还再去相信谁?只能说这是自己的人品太差了。
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嘛:信任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其实,吴永成让司机小李回县城,那是去找县计量所的工作人员去了。别的问题,一时间难以直观地检查出来,吴永成就准备先从老百姓们反映的分量不足入手,只要抓住一点突破口,他就不相信在这个开府镇粮站里查不出一点问题来。
至于后来他抓到口袋里的那一把谷子,也触发了吴永成的一个灵感,这才有了他嘱咐刘宝生再去找一个群众、专门留一点证据的安排。
第二百一十一章 雷厉风行
吴县长,你交待我的事情,现在已经安排妥当了。”忙忙地跑进办公室,向吴永成汇报:“您的司机小李也赶过来了,就在院子里等着呢,怎么我看见车上还有县纪检委的副书记李登真同志呀?难道说您是让小李回县里去找纪检委的人去了?
吴县长,这么一点事情,是不是先用不着纪检部门的工作人员出手?这不还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吗?”
“查不出问题来最好。”吴永成听说小李已经带着人过来了,起身穿好大衣,一边转身往外走,一边随口回答刘宝生的问话。
他也知道刘宝生此时的想法,是生怕这件事情给闹大了。
虽然说粮站不是归他开府镇直接管辖,可真要是查出一点事情来,他这个开府镇党委书记的面子上也不太好看了,毕竟粮站一直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工作,细细追究起来,他也少不了要担当一个工作不认真、失察的责任。
但到了此时,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了,总不能投鼠忌器而放过这个王强吧,吴永成凭着自己两世的官场经验的直觉,这个王强的问题小不了,甚至不排除这个开府镇粮站、已经变成了一个上下串通一气、联手贪墨的贼窝子的可能性。
因为这个道理很简单,粮站的职工们之所以不惜余力地、做恶人,用一些极端的手段,包括在磅上做文章、加大对农民们交售粮食的杂质也好、水分也好,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量地克扣农民们交售上来的粮食,而多余出来的这部分粮食,他们可不会好心地统统上交国库,就看他们今天对待农民们的那个态度,他们也绝对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那么就剩下一种的可能性,肯定是相互勾结起来,把多出来的那些粮食盗卖出去、谋取个人利益了。
这种事情,吴永成在他前世的时候,曾经在不少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上见的多了。但凡粮食部门发生了这种案件,那肯定是一窝子全都牵涉进去地,那是因为粮站里面涉及到会计、出纳、仓库保管员、捡斤员、粮站领导等等诸多关口,要是有一个关口卡住。这种黑幕里面发生的交易,就难以继续下去。
“老刘,咱们也一块过去看看。小李不仅仅是把县纪检委的同志们请过来了,他还去专门邀请县计量所的同志们、带着一些仪器设备呢。你也是当地政府地党政一把手。咱们共同看看你们这个粮站到底有没有问题,有多大的问题。”
……
“同志们辛苦了,一路上冻得够呛吧?”吴永成打开车门,先给车内的县纪检委、计量所的人散了一排子烟。亲切地打了一个招呼:“不好意思,大家还得再坚持一会儿,不能下车进屋暖和、暖和了。等大家把事情查利索了。我在开府镇给大家摆酒驱寒。”
“吴县长。都是为了工作,您就不用客气了。您就尽管下指示吧,您当县长地,还在这么大冷的天,不辞劳苦为老百姓们奔波,我们作为下级的,那就更应该辛苦了。”这时开口的是县纪检委地副书记:“我过来的时候,我们的宁平书记也打了招呼,一切行动听从你吴县长地指挥。”
在永明县地县委常委里面,县纪检委书记李宁平对于吴永成地指示那是一点折扣也不打的,可以说,她和胡云珍两个是吴永成忠实地追随者。
“吴县长,您就放心吧。我们听了李师傅的介绍以后,把所里测定计量衡具的有关设备都带齐了,连测量水分的仪器也带过来了。粮食部门的那些人搞鬼的那些小把戏,在我们眼里那根本就是三岁小孩玩的‘过家家’。”说话的是县计量所的所长刘鑫。
此时的计量所还只是一个股级单位,并没有像后来一样升格为条条管的正科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可以说在县里也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只有在召开全县干部职工大会的时候,或者是分配劳动任务时,大家才会想起来还有这么一个单位存在。
所以计量所的干部职工们平时那是一直怨声载道,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县长撑腰,要动一动这个平时不可一世的粮食部门,那可是一个个激动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后来还是所长刘鑫拍板决定,由他和副所长亲自出马,才摆平了那些都想出来发泄、发泄的、所里的干部职工们。
“那就好,辛苦大家了。咱们这就开始行动。小李,你开车直接和这几位同志到开府镇粮站,我和刘宝生书记随后就到。等真同志,要是计量所的同志们现场发现问题以后,你们马上查封粮站的所有帐目,把那几个粮站工作人员也分开,免得他们相互之间订立攻守同盟、给我们以后的查处工作带来不便。”吴永成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几句以后,就让他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一切查处工作度有条不紊、雷厉风行地进行着。
计量所的同志们工作效率非常的高,在吴永成和开府镇的党委书记刘宝生、镇长张全宝一起相跟着、到了镇粮站的时候,那台罪魁祸首的磅,已经被检验出误差率在百分之八,被贴上了封条,暂时停止使用。
至于粮食的水分问题,也被刘宝生事先安排好的那个群众大声要求复验,县计量所的工作人员先后用粮站的水分测量仪、和自己带过来的水分测量仪复验,结果都是一样的:粮食的水分含量,仅仅只有百分之二,而那个老百姓被粮站工作人员告知,他交售的粮食要扣除百分之十三的水分。
这个误差也不是一般的小了,而且还不是仪器设备地误差。根本就是粮站的工作人员主观有意为之!
“刘书记、张镇长,你们评一评这个道理,现在群众们交售公粮正到了紧要关头,可这几个人
是县里来的,坐着车一进院子,就开始胡乱折腾,还食的磅也给封了,这要是耽误了国家征购粮任务的完成,是你们乡镇承担责任。还是我们粮站来承担这个责任?”
吴永成和刘宝生等人进去以后,才听县计量所的同志们汇报检查的情况,那边有个粮站的职工,就冲着他们大声嚷叫了起来。
吴永成撩眼一看。哼哼,还是那个王强。
“你叫什么叫?!你们的站长呢?让他过来说话。”刘宝生没好气地回答他。他知道今天开府镇粮站要到大霉了,可这个不知死活地王强,还在那里色厉内荏地瞎叫嚷个屁呀!真是***没有一点眼力劲儿!你以为是个人就应该怕你的那个姐夫吗?!
“我们站长被什么县纪检委的找去谈话了。刘书记。你是开府镇地书记,一把手,怎么这些人来到了咱开府镇,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瞎胡闹,你也不管?!就算是他们真是县里下来的,那也不能这样无组织、无纪律吧。起码。你们开府镇也在这里算是我们粮站的娘家呀!他们打狗还得看主人哪!”那个王强还是朝着刘宝生一个劲地喊道。
“龟孙子才是你们的娘家哪!平时地时候。一个个眼睛都翻到天上了,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干球啥的。到了这会儿。才想起要攀我这个穷娘家了?!门也没有!”刘宝生火得小声嘟囓着,没有再理睬那货。
镇长张全宝不乐意了,眼睛一瞪:“王强,你叫喊个球!咋,咱们县里的吴县长带着人下来检查工作,你也有意见?!嗯?!领导们面前,你还这种态度,要是在村里的老百姓们面前,可想而知你是一种什么德行了!!怪不得老有干部和群众们在我面前反映你们粮站地老爷们架子太大,我看还是收拾得那么太少,瞧把你们一个个惯成个什么样子了!”
“吴县长?难道说……”王强看见刘宝生、张全宝中间站着的吴永成,顿时倒抽了一口冷气:这不是那会儿在一旁瞧热闹的那个过路人吗?当时自己正被那些不识好歹地农民们缠得头疼哪,也就没有给他一点好脸色看,记不清楚是不是还骂了他几句?!这下可糟了,看来是这个县长受不了那口气,拉着人过来找茬了。妈地,人家连县纪检委地人也带过来了,看来今天这一关怕是难过了。
王强自己知道这几年来,这个粮站里面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要是真的被老底也翻出来,老天爷爷,别说他姐夫只是一个地区粮食局地副局长了,就是他老子是地委的副书记,也难保证他逃过这一难!
不行,得赶紧地想把办法,要不然,今天也就是今天了!
“吴县长,吴县长,那会儿我真的是不认识你,你可千万大人大量,别记在心里呀!”王强紧跑几步,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抽出几支恭恭敬敬地给吴永成、刘宝生他们几个散烟:“来,领导们请抽烟。其实,我们粮站的规章制度一直遵守得非常严格。也是这几天老百姓们交粮的太多,那个磅啊,也就忘记了校正,这任务期限上级卡得太紧啊!我们这也是为了加班加点完成县里交给的任务呀!”
“你是谁呀?有什么话,一会儿你可以和纪检委的同志们去说。”吴永成没有接王强递过来的香烟,转身对他的司机小李说:“你给县粮食局的薛局长打一个电话,就说我吴永成说的,开府镇粮站出了一点特殊的事情,让他赶快抽调几个人过来,不要耽误了开府镇公粮征购任务。”
“吴县长,我陪着李师傅去打电话吧,这样也能把情况说清楚。”站在一旁的开府镇镇长张全宝自报奋勇。
吴永成沉吟了片刻:“好吧,麻烦全宝你跑一趟了。让他们速度快一点,尽量在今天晚上到达这里。如果薛成保局长不忙的话,你让他也亲自过来一趟。”
“张镇长、张镇长,,你慢一点走啊!听我再和吴县长说一说啊!吴县长、吴县长,你可能不认识我,我姐夫是地区粮食局的张桂清,你们肯定熟悉吧?!那是我的亲姐夫!!”王强见张全宝转身要和小李离开,着急得一只手拉住张全宝的袖子,扭头对吴永成说。
“怎么,张桂清同志指使你做这些事情的?你这个同志怎么乱说话呀!老刘,咱们去看一看县纪检委的同志,有什么新的进展。”吴永成没有理睬王强,扔下这么一句话以后,径自地往前走了。
“王强,你干球啥哩!拉拉扯扯像个什么样子!”张全宝一甩手、挣脱开王强的纠缠,头一扬、胸一挺,带着小李扬长而去。
……
“吴县长,事情可能有些复杂。这里发生的情况,远远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永明县纪检委副书记李登真见到吴永成的第一句话,就让刘宝生大吃了一惊:怎么,难道说县纪检委也处理不了这里的事情?是不是开府镇粮站的这些人,已经无法无天触犯到了法律?!
“老李,你不要着急,慢慢说,如果需要有什么情况,你得请示你们的李宁平书记的话,也不要顾忌什么。”吴永成面色平静地说。
看来李登真他们已经从开府镇粮站站长这里,轻而易举地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吴永成原来设想的、种种可能出现的困境,已经根本不存在了。案情演变到这个地步,要比他原先想像的简单多了。
“吴县长,据我们现在初步掌握的证据,开府镇粮站的这个案件,不应该属于我们纪检部门来受理了,按照有关规定,这个案件应该移交到我们县的司法部门!”
第二百一十二章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土。乐土乐土,得我所。
硕鼠硕鼠,:国。乐国乐国,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什么,他们盗卖了国家粮库里的粮食有二十多万斤?!等真同志,你们没有搞错吧?这怎么可能哪?”吴永成刚刚听了李登真的初步汇报,就不由得失声叫了出来。
饶是吴永成在李登真他们纪检部门介入开府镇粮站之前,就预见到在这个粮站肯定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犯罪行为,但是他没有想到居然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这个沆瀣一气的犯罪小团伙竟然能有如此大胆的手脚!
天哪,那可是二十万斤粮食呀!
马上,吴永成的头脑里,就浮现出自己在学校时学过的那篇课文《诗经.硕鼠》。
乖乖呀,这在永明县来说,这几个家伙可是名副其实的硕鼠啊!
多少年来,老百姓们就对那些掠夺、侵蚀他们劳动的硕鼠深恶痛疾,以至于在五千年前的民歌中,就发出了愤怒的呐喊。
《诗经.硕鼠》中的那一个“逝”字,表现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
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地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
但多少年来,还是一直有着大大小小的硕鼠存在着,灭之不尽。杀之不绝!
“吴县长,这个数字还只是我们初步讯问地结果,估计要深挖的话。还会暴露出更多的、触目惊心地犯罪事实。这个案件已经不是我们纪检部门所能单独处理地了。”永明县纪检委副书记李登真认真地说。
“老刘。你马上派人通知你们开府镇公安派出所的同志,临时对粮站的这几名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注意,态度要客气一点。一定要做到单个隔离。不准他们之间互相串供,更不能让他们往外传递任何信息,也不能让他们发生什么意外地情况。现在案情地进展,也只限于我们几个在场的同志知道。对县计量所的同志也不要多说什么。”吴永成当机立断,马上先给开府镇的党委书记刘宝生布置任务,这个事情发生得太重大了,不能不防止这几个粮站地职工一时想不开自寻短见。也不能现在就搞得满城风雨的。
刘宝生神情严肃地连声答应着、快步走出了这间办公室,临出门的时候。由于心理慌张,差点被门槛绊倒:唉。自己管辖的境内摊上这种事情。任谁也一时半会难以一下子接受地。
“等真同志。你等派出所的同志来了以后。再到镇办公室去向宁平书记汇报。”吴永成此时才转身郑重其事地嘱咐李登真:“记住。要实事求是地如实汇报,我也马上会和岳岚书记联系地。这个案件太重大了。很可能是我们梁州地区建国以来发生的涉及数额最大、情节最为恶劣地一起案件。这起案件要是成功地破获了,你将为永明县人民立了一大功;要是处理不妥,你地这个责任可就承担地……”
“吴县长,我知道你地意思。你放心吧,我以我地党性保证!”李登真同样郑重其事地回答吴永成。
“好,我相信你。”吴永成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李登真的手,使劲地晃了晃,接着拍了拍李登真地肩膀说:“来,坐下,先给我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打开那个突破口的?怎么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取得如此重大的线索呢?真是创了奇迹呀!”
本来按照吴永成原来的设想,要查出开府镇粮站里面隐藏着的一些猫腻,估计还得大费一番手脚,最起码也得几天的工夫吧,可谁能想象到事情竟然进展得如此顺利,他简直到了这会儿,也有点不相信这是事实。这也太顺了吧,简直是有如神助!!
其实在吴永成听完李登真的汇报以后,就觉得开府镇粮站的这个突破口,来的也就不是那么匪夷所思了。
原来这个永明县的纪检副书记李登真,在被调到永明县纪检委之前,是县公安局预审股的股长,有着多年的审讯经验。永明县纪检委成立以后,县委组织部也正是看中了李登真的这个长处,才把他调到了正缺乏有着丰富专业经验人才的县纪检委。
而开府镇粮站的站长王满顺,是一个年过五十的老职工了,多年以来一直是胆小怕事,也就是熬资历才当上了这个开府粮站的站长。
三年前,这个有着背景的王强到开府镇粮站担任会计以后,这个一个老实巴交的王满顺一不小心就被他们几个拖下了水。尽管王强在他面前一再打保票:说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出事的,他们也不过就是从农民们口中,多抠出了一点粮食,另(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就在吴永成皱着眉头想办法的时候,突然他地衣襟被人轻轻地拉了一下,他转头一看,是他的小车司机小李。
“吴县长,外面这么冷,你看咱们是不是先到开府镇政府去歇一会儿?我把车子开过来?”小李轻声地对吴永成说。司机小李也跟着吴永成有一段时间了,他也非常清楚吴永成的性格,他知道在吴永成和群众们谈话的时候。不喜欢暴露自己的身份,这样也就能获得更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
小李他也是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子弟,对于吴永成这么关心老百姓们的疾苦,心里感到非常的激动。可他同时又是慰问演出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不忍心看到这么好地一位领导,就那么站在寒风刺骨的外面,要是吴县长受了风寒病倒的话。那他这个当司机兼任秘书的,可就失职了。
“什么,车子开过来?”吴永成的思路被小李打断了,看到停在远处的车子,他脑子里猛然一亮:“小李。你现在赶快回县城里去办一件事情,争取今天下午的时候赶到开府镇来。”
说着,吴永成附在小李地耳朵上,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那,吴县长,要不我把你送到镇政府。我再回县城吧?!”小李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不要耽误时间了,你快点走吧。这一来一往的,光路上也得耽误两个多小时哪!我再到粮站里面去看一下,一会儿自己到镇政府去。我又不是不认识路。”吴永成笑着在小李的肩膀上亲昵地拍了拍,转身随着卖粮的车队,走进了开府镇粮站地大门。
粮站大院里乱哄哄的,在粮库的大门口,立着一个收粮的磅,三、四个粮站的工作人员不时就粮食的水分、杂质、等级等问题,和交售粮食地农民们面红耳赤地争辩着。
“你的这粮食就是二级了,这么,你不服气?那你就不用交了,赶快拉到一边去,我们这里还忙着呢!你没看见后面还排着一长溜队吗?要是耽误了国家的交售公粮的日期,难道说你替我们背这个处分?”
“好我的亲人呀,你看看我的这粮食,干的就跟在锅里炒出来的差不多,那还有一点水水呢?你硬要说,这粮食里有百分之十五的水分,那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嘛!
来,老王,抽根烟,你再好好看看我的这粮食,挑拣得一颗是一颗的,你干啥还要扣十斤的杂质?!来,抽烟、抽烟,费费心,把我的这个重新给评一评!要不然,其他的依你,把等级提到一级吧!”
“你干球啥哩!你没有看见我们忙得连抽颗烟的工夫也没有吧,赶快走开,别耽误我们的工作,那水分是机器测量出来的,那是我说多少就是多少的吗?提到一级,你以为你是谁呀?你说提到一级、我们就给你提到一级?你又不是我养的个儿,我前辈子里欠你的?!”
嗯,这是一个什么人哪?这么说话口气这么臭呀?!这哪里还像是一个国家干部?!用老百姓的话说,哪简直连一个三岁小孩子说的话也不如!
吴永成恼火地走向吵闹的地方,只见一个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的粮站职工,正在指着一个年过五十岁左右的老百姓叫骂着。
那那个农民手里却拿着一支香烟,低三下四的一个劲陪着好话。
**,你***小小年纪,就不怕说这种话折了你小子的寿!!怎么说话哪?你那么一点年纪,能生出那么大的儿子吗?瞧那模样长得眉清目秀的,怎么说出话来,就不带着一点人味哪!!
吴永成更加气愤了:这是什么素质啊?虽然说农民们可怜,那也犯不着让你这么欺负吧!!我倒要看一看那个口袋里的粮食到底有多少水分!百分之十五?哼哼,那粮食不是一把能捏出水来吗?!
吴永成强忍着心中的那一股怒气,不动声色地走到那口袋解开口的粮食旁边,随手抓起一把仔细端详着:嗯,这谷子不错嘛,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杂质,拿到鼻子跟前,还能闻到干喷喷的谷香,哪像有百分之十五的水分?!这简直就是胡搅蛮缠嘛!!
“喂,你是干什么的?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说你哪,穿呢子大衣的那个人!”
一声断吼,把正在那里愣神的吴永成给吓了一跳,下意思地把那把谷子就揣到了自己的口袋里,抬头一瞧,正是那个所谓的老王正一脸警惕地瞪着他。
吴永成莫名其妙地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你是在问我吗?”
“对,就是问你。你到这里有什么事情吗?”姓王的那个粮站职工并没有发现吴永成的那个小动作,还是瞪着眼睛继续问他。
“我没有什么事情。我就是一个过路的,随便进来看看。”吴永成不想和他认真计较,随口说道。
“过路的你跑进这里来干什么?大路在外面哪,你快去走你的路去吧,我们这里是粮库重地,闲人免进。赶紧走、赶紧走。神经病!”
这丫的还挺有个性的。
吴永成强忍住心里的怒火,转身离开了:人多广众的,我不和你小子争这个高低,现在时候还不到,要是时候一到,老子和你算总帐!
第二百一十章 信任也是一种美德
十年代的时候,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到千家万户,各个也没有开办,吴永成包点开府镇也不过是两、三个月的时间,即使以往他下乡到了开府镇,也只是到镇政府去,还从来没有到粮站这边来视察工作,也就难怪那个姓王的粮站工作人员不认识吴永成、而放肆地胡乱开腔了。
可吴永成听了那不逊之言,当场也没有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而是采取了转身就走、息事宁人的做法。
现在的吴永成再说也是一县之长了,他已经不是七九年刚刚从前世穿越过来的时候了,绝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再像那会儿在玉平公社食品站、收拾那个叫刘能的临时工了,那一阵的那种做法,放在当时他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农民后生身上,还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要是现在,堂堂的永明县政府县长,就因为一句闲话、而大动无名之火的话,那也显得自己太没有涵养和素质了。
那些穿越者王霸之气的发作,也要看在什么地方施威。这可是国家干部之间的较量,又不是街头的小混混们争强斗胜!
鲁迅大师讲过这么一句话:疯狗咬了你,你不能反过来再咬疯狗一口,那不是咱正经人干的事情;但咱可以拿起棍子回击疯狗啊!
而吴永成现在之所以转身离去、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就是为了不愿意这么早就打草惊蛇,他要在取得确凿的证据以后。好好地收拾、收拾粮食部门这种欺行霸市地衙门作风,只有从这里打开突破口,才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农民们免受这种无妄之灾。
要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交售公粮还一直是农村的老百姓们免不了的一个重头任务。吴永成想通过彻底解决开府镇粮站地问题,尽可能地、一劳永逸地、割除埋藏在永明县广大农民们身上地这个隐痛。
而刚才无意中装到口袋里的那一把谷子,说不定就是今天查证开府镇粮站的重要证据!
……
“吴县长,您怎么一个人过来了?跟着您的那个司机小李哪?”
吴永成走进开府镇镇政府大门的时候,正好遇到开府镇地党委书记刘宝生推着一辆自行车往外走。估计是要到什么地方去催粮、催款吧。他看见吴永成一个人黑着脸走进来奇怪地问道: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吧,怎么吴县长的脸色这么难看?!
“老刘。你这是找不到哪里去?走,咱们先到你办公室说一点事情。”吴永成伸出手和老刘握了一下,便再没有多余说什么。实在是心情欠佳。要不是考虑到影响问题。也担心会误了大事。他刚才真想一个大脚把那个家伙踩在地上。
开府镇地党委书记刘宝生。和吴永成其实也算是老熟人了。早在吴永成还是村里的刨地小社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认识了。不过,那会儿刘宝生也不是什么公社、县里地领导干部。他只是吴永成所在地玉平公社地一个党委秘书。
这么几年过来了。吴永成也由当时的一个小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永明县的县长。而刘宝生也几经周折,高居永明县第二大乡镇地一把手,虽然说所在地乡镇有点穷,可在永明县来说。他也算得上是一个把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了。
“老刘,近几天,咱们开府镇交售公粮地情况怎么样?”因为是老熟人了。吴永成到了刘宝生的办公室。也没有多余的寒暄话。还未落座。连大衣也没有顾得上脱,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他。
“挺好的呀。吴县长。你就放心吧。这几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们地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群众们也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过上这样,那全是党的富民政策好啊,所以他们的交售公粮积极性空前地高涨,我们镇党委、政府给各村分解布置下任务几天以后,群众们就积极主动地开始排着长队、到镇粮站交售公粮了。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呀!各村地农业税收缴任务基本也接近尾声,估计我们镇再有三五天地扫尾。就能提前完成全年地农业税收任务了。”刘宝生一边给吴永成端过一杯热气腾腾的水来,一边喜形于色地向吴永成汇报着。
“老刘。咱们两个是多年地老熟人了。在我面前,你也不用跟我打那些官腔,咱们随便一点好不好?!”吴永成接过那杯开水,两只手紧紧地捂着,以此来温暖自己快冻得有些发僵地双手:“老刘呀,群众们的积极性很高,这是好事情,但咱们当干部的,也得处处为老百姓们着想,不能因为我们工作的失误,而创伤了群众们的积极性呀!要是在工作中,由于我们的疏忽,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咱们这些老百姓的父母官们,可就当得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吴县长,你是不是发现我们在那些地方,工作没有做到位?”
虽然吴永成一再对刘宝生说可以随便一点,可官大一级压死人,以前虽说是老熟人了,可刘宝生还是在吴永成面前非常谨慎,并且,他也从吴永成地话音里听出了一丝不和谐的声音,心情顿时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老刘,你看你,不用那么紧张嘛,我也就是怎么随口一说。”吴永成见刘宝生那副紧张地样子,有点不忍心了,连忙宽慰他:“我是想问一问,在这几天开始的交售公粮的过程中,镇粮站方面是不是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证群众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奥,原来吴县长你是问这个。”刘宝生马上松了一口气,笑着解释说:“开始交售公粮以来,我们镇党委就和粮站打过招呼。请他们尽量多配几个人手,加
的速度,下午下班地时候,适当地延长下班的时间,创造一些方便,要不然不少群众大老远的,来一趟也挺不方便的。前两天,我倒是专门留心观察了一下,粮站方面的配合倒还可以的。”
“那。你有没有听到群众们在交售公粮的过程中,有什么意见没有?”吴永成盯着刘宝生问道,他想知道这几年来,这个刘宝生是不是还和自己以前认识的那个刘宝生一个样。在这些事情里,他到底是否被涉及进去了。
“嗨,群众们哪能没有意见哪?!”刘宝生苦笑着说:‘这收粮的和卖粮地之间,永远也就是一对矛盾。群众们反映的意见最多的。就是等级问题、水分问题、还有粮食的分量不足地问题。这些也是这几年来群众反响最大的问题。可我们乡镇的狼站,只是人家县粮食部门的驻镇机关,人事手续、业务指导都是直接隶属于县粮食局,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地办法。只能是出了什么问题,给群众们多做一点思想工作罢了。“
唉,天下还有这个道理。弱势的一方受了委屈。倒过来还得再接受再教育。吴永成心里不由得长长地叹息一声:可事实就是这个事实。刘宝生说的也不是他瞎编出来的。在他前世地时候,这种事情也不是做过一次、两次了:乡镇虽然说也算是一级政府。可许多时候,却是应该承担的职责一样也不少,应该拥有的权利却因为各个部门利益地相互制约,而落实不下来。所以,有地时候明明知道自己地老百姓们占着理,可还得反过来帮着强势的一方,挤兑弱势群体老百姓们,颇有一点为虎作伥地意味。
“老刘,你们镇粮站是不是有个姓王的、三十来岁的职工?”吴永成在屋子里呆了一会,冻得有些发僵的身体,也有点热乎劲了,起身脱下大衣,装着很随意的样子问刘宝生。
“有啊,我们镇粮站就有一个姓王的,叫王强,是粮站的会计,怎么,吴县长,是不是这个王强又惹了什么事?”刘宝生听见吴永成这么一问,刚刚有些放松的心情,马上又警觉起来。
“嗯,看来这个叫王强的经常惹事生非吗?!你清楚这个人?”吴永成反问刘宝生。
“咳、咳、咳……”刘宝生那句话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的这句话可是大有问题,只能是希望吴永成没有听清楚,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吴永成现在就是和这个王强拧着一个劲呢,所以,刘宝生听到吴永成反问过来,马上就装作被烟味呛着、猛然地咳嗽起来,想蒙混过关。
“怎么,老刘,不是这个王强碰不得吧?咋就把你紧张成这个样子?”吴永成一语点破刘宝生心中所想:“咋,难道说他又是什么县领导的亲戚?!连你这个开府镇的党委书记,也被他吓成这个熊样?!不至于吧!!”
“那会呢!吴县长你可真会开玩笑。”刘宝生端起桌子上的水杯,借喝了一口水的时机,来掩饰自己的窘态。
吴永成若有所思地望着刘宝生不吭气了,他要让刘宝生自己把这个王强的情况给说出来。
“吴县长,是这么一回事。”刘宝生见吴永成实在是不放过自己,也就放下水杯实话实说了:“这个王强不是咱们县里领导的什么亲戚,可来头也不算太小,他的姐夫是咱们梁州地区粮食局的副局长。平时呢,他仗着他姐夫的名头,在这个粮站也有一点蛮横,因为考虑到他姐夫的影响,就连咱们县粮食局的局长李补顺同志,也是对这个王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我倒不是怕他,而是不想惹那个麻烦。”
“哼哼,你不想惹那个麻烦,可麻烦偏偏要来惹你了。”吴永成冷冷地对刘宝生说:“你知道我的司机干什么去了吗?他是回县里找几个人去了,你们开府粮站闹得太不象话了,今天我要在这里好好地查一查。”
“找人,找什么人?”刘宝生诧异地问吴永成:“吴县长,你准备怎么查啊?你放心,有你县长给我们撑腰,这个‘粮老大’的威风也该杀一杀了。要不然,我们下面的工作也太难做了,上面顶着一帮‘婆婆们’,干个什么工作,也不能舒心顺意地好好干,总不能老让农民们受委屈吧。”
“好,还没有忘记了你也是农民的子弟。只要你不忘本就好。”吴永成高兴地站起来:“我还以为你这个老刘这几年官当大了,也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出身了呢!不错,还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老刘。这样吧,你先下去悄悄的找一个村里卖粮的群众,让他再检验完水分以后,找个借口,不要把粮食倒进粮库里,也算是一个旁证。我估计小李马上也就过来了。”
刘宝生匆匆忙忙地按照吴永成的吩咐去了,吴永成也不担心他会泄露出什么事情去。要是连相处多少年的老朋友,也信不过了,自己哪还再去相信谁?只能说这是自己的人品太差了。
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嘛:信任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其实,吴永成让司机小李回县城,那是去找县计量所的工作人员去了。别的问题,一时间难以直观地检查出来,吴永成就准备先从老百姓们反映的分量不足入手,只要抓住一点突破口,他就不相信在这个开府镇粮站里查不出一点问题来。
至于后来他抓到口袋里的那一把谷子,也触发了吴永成的一个灵感,这才有了他嘱咐刘宝生再去找一个群众、专门留一点证据的安排。
第二百一十一章 雷厉风行
吴县长,你交待我的事情,现在已经安排妥当了。”忙忙地跑进办公室,向吴永成汇报:“您的司机小李也赶过来了,就在院子里等着呢,怎么我看见车上还有县纪检委的副书记李登真同志呀?难道说您是让小李回县里去找纪检委的人去了?
吴县长,这么一点事情,是不是先用不着纪检部门的工作人员出手?这不还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吗?”
“查不出问题来最好。”吴永成听说小李已经带着人过来了,起身穿好大衣,一边转身往外走,一边随口回答刘宝生的问话。
他也知道刘宝生此时的想法,是生怕这件事情给闹大了。
虽然说粮站不是归他开府镇直接管辖,可真要是查出一点事情来,他这个开府镇党委书记的面子上也不太好看了,毕竟粮站一直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工作,细细追究起来,他也少不了要担当一个工作不认真、失察的责任。
但到了此时,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了,总不能投鼠忌器而放过这个王强吧,吴永成凭着自己两世的官场经验的直觉,这个王强的问题小不了,甚至不排除这个开府镇粮站、已经变成了一个上下串通一气、联手贪墨的贼窝子的可能性。
因为这个道理很简单,粮站的职工们之所以不惜余力地、做恶人,用一些极端的手段,包括在磅上做文章、加大对农民们交售粮食的杂质也好、水分也好,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量地克扣农民们交售上来的粮食,而多余出来的这部分粮食,他们可不会好心地统统上交国库,就看他们今天对待农民们的那个态度,他们也绝对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那么就剩下一种的可能性,肯定是相互勾结起来,把多出来的那些粮食盗卖出去、谋取个人利益了。
这种事情,吴永成在他前世的时候,曾经在不少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上见的多了。但凡粮食部门发生了这种案件,那肯定是一窝子全都牵涉进去地,那是因为粮站里面涉及到会计、出纳、仓库保管员、捡斤员、粮站领导等等诸多关口,要是有一个关口卡住。这种黑幕里面发生的交易,就难以继续下去。
“老刘,咱们也一块过去看看。小李不仅仅是把县纪检委的同志们请过来了,他还去专门邀请县计量所的同志们、带着一些仪器设备呢。你也是当地政府地党政一把手。咱们共同看看你们这个粮站到底有没有问题,有多大的问题。”
……
“同志们辛苦了,一路上冻得够呛吧?”吴永成打开车门,先给车内的县纪检委、计量所的人散了一排子烟。亲切地打了一个招呼:“不好意思,大家还得再坚持一会儿,不能下车进屋暖和、暖和了。等大家把事情查利索了。我在开府镇给大家摆酒驱寒。”
“吴县长。都是为了工作,您就不用客气了。您就尽管下指示吧,您当县长地,还在这么大冷的天,不辞劳苦为老百姓们奔波,我们作为下级的,那就更应该辛苦了。”这时开口的是县纪检委地副书记:“我过来的时候,我们的宁平书记也打了招呼,一切行动听从你吴县长地指挥。”
在永明县地县委常委里面,县纪检委书记李宁平对于吴永成地指示那是一点折扣也不打的,可以说,她和胡云珍两个是吴永成忠实地追随者。
“吴县长,您就放心吧。我们听了李师傅的介绍以后,把所里测定计量衡具的有关设备都带齐了,连测量水分的仪器也带过来了。粮食部门的那些人搞鬼的那些小把戏,在我们眼里那根本就是三岁小孩玩的‘过家家’。”说话的是县计量所的所长刘鑫。
此时的计量所还只是一个股级单位,并没有像后来一样升格为条条管的正科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可以说在县里也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只有在召开全县干部职工大会的时候,或者是分配劳动任务时,大家才会想起来还有这么一个单位存在。
所以计量所的干部职工们平时那是一直怨声载道,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县长撑腰,要动一动这个平时不可一世的粮食部门,那可是一个个激动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后来还是所长刘鑫拍板决定,由他和副所长亲自出马,才摆平了那些都想出来发泄、发泄的、所里的干部职工们。
“那就好,辛苦大家了。咱们这就开始行动。小李,你开车直接和这几位同志到开府镇粮站,我和刘宝生书记随后就到。等真同志,要是计量所的同志们现场发现问题以后,你们马上查封粮站的所有帐目,把那几个粮站工作人员也分开,免得他们相互之间订立攻守同盟、给我们以后的查处工作带来不便。”吴永成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几句以后,就让他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一切查处工作度有条不紊、雷厉风行地进行着。
计量所的同志们工作效率非常的高,在吴永成和开府镇的党委书记刘宝生、镇长张全宝一起相跟着、到了镇粮站的时候,那台罪魁祸首的磅,已经被检验出误差率在百分之八,被贴上了封条,暂时停止使用。
至于粮食的水分问题,也被刘宝生事先安排好的那个群众大声要求复验,县计量所的工作人员先后用粮站的水分测量仪、和自己带过来的水分测量仪复验,结果都是一样的:粮食的水分含量,仅仅只有百分之二,而那个老百姓被粮站工作人员告知,他交售的粮食要扣除百分之十三的水分。
这个误差也不是一般的小了,而且还不是仪器设备地误差。根本就是粮站的工作人员主观有意为之!
“刘书记、张镇长,你们评一评这个道理,现在群众们交售公粮正到了紧要关头,可这几个人
是县里来的,坐着车一进院子,就开始胡乱折腾,还食的磅也给封了,这要是耽误了国家征购粮任务的完成,是你们乡镇承担责任。还是我们粮站来承担这个责任?”
吴永成和刘宝生等人进去以后,才听县计量所的同志们汇报检查的情况,那边有个粮站的职工,就冲着他们大声嚷叫了起来。
吴永成撩眼一看。哼哼,还是那个王强。
“你叫什么叫?!你们的站长呢?让他过来说话。”刘宝生没好气地回答他。他知道今天开府镇粮站要到大霉了,可这个不知死活地王强,还在那里色厉内荏地瞎叫嚷个屁呀!真是***没有一点眼力劲儿!你以为是个人就应该怕你的那个姐夫吗?!
“我们站长被什么县纪检委的找去谈话了。刘书记。你是开府镇地书记,一把手,怎么这些人来到了咱开府镇,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瞎胡闹,你也不管?!就算是他们真是县里下来的,那也不能这样无组织、无纪律吧。起码。你们开府镇也在这里算是我们粮站的娘家呀!他们打狗还得看主人哪!”那个王强还是朝着刘宝生一个劲地喊道。
“龟孙子才是你们的娘家哪!平时地时候。一个个眼睛都翻到天上了,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干球啥的。到了这会儿。才想起要攀我这个穷娘家了?!门也没有!”刘宝生火得小声嘟囓着,没有再理睬那货。
镇长张全宝不乐意了,眼睛一瞪:“王强,你叫喊个球!咋,咱们县里的吴县长带着人下来检查工作,你也有意见?!嗯?!领导们面前,你还这种态度,要是在村里的老百姓们面前,可想而知你是一种什么德行了!!怪不得老有干部和群众们在我面前反映你们粮站地老爷们架子太大,我看还是收拾得那么太少,瞧把你们一个个惯成个什么样子了!”
“吴县长?难道说……”王强看见刘宝生、张全宝中间站着的吴永成,顿时倒抽了一口冷气:这不是那会儿在一旁瞧热闹的那个过路人吗?当时自己正被那些不识好歹地农民们缠得头疼哪,也就没有给他一点好脸色看,记不清楚是不是还骂了他几句?!这下可糟了,看来是这个县长受不了那口气,拉着人过来找茬了。妈地,人家连县纪检委地人也带过来了,看来今天这一关怕是难过了。
王强自己知道这几年来,这个粮站里面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要是真的被老底也翻出来,老天爷爷,别说他姐夫只是一个地区粮食局地副局长了,就是他老子是地委的副书记,也难保证他逃过这一难!
不行,得赶紧地想把办法,要不然,今天也就是今天了!
“吴县长,吴县长,那会儿我真的是不认识你,你可千万大人大量,别记在心里呀!”王强紧跑几步,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抽出几支恭恭敬敬地给吴永成、刘宝生他们几个散烟:“来,领导们请抽烟。其实,我们粮站的规章制度一直遵守得非常严格。也是这几天老百姓们交粮的太多,那个磅啊,也就忘记了校正,这任务期限上级卡得太紧啊!我们这也是为了加班加点完成县里交给的任务呀!”
“你是谁呀?有什么话,一会儿你可以和纪检委的同志们去说。”吴永成没有接王强递过来的香烟,转身对他的司机小李说:“你给县粮食局的薛局长打一个电话,就说我吴永成说的,开府镇粮站出了一点特殊的事情,让他赶快抽调几个人过来,不要耽误了开府镇公粮征购任务。”
“吴县长,我陪着李师傅去打电话吧,这样也能把情况说清楚。”站在一旁的开府镇镇长张全宝自报奋勇。
吴永成沉吟了片刻:“好吧,麻烦全宝你跑一趟了。让他们速度快一点,尽量在今天晚上到达这里。如果薛成保局长不忙的话,你让他也亲自过来一趟。”
“张镇长、张镇长,,你慢一点走啊!听我再和吴县长说一说啊!吴县长、吴县长,你可能不认识我,我姐夫是地区粮食局的张桂清,你们肯定熟悉吧?!那是我的亲姐夫!!”王强见张全宝转身要和小李离开,着急得一只手拉住张全宝的袖子,扭头对吴永成说。
“怎么,张桂清同志指使你做这些事情的?你这个同志怎么乱说话呀!老刘,咱们去看一看县纪检委的同志,有什么新的进展。”吴永成没有理睬王强,扔下这么一句话以后,径自地往前走了。
“王强,你干球啥哩!拉拉扯扯像个什么样子!”张全宝一甩手、挣脱开王强的纠缠,头一扬、胸一挺,带着小李扬长而去。
……
“吴县长,事情可能有些复杂。这里发生的情况,远远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永明县纪检委副书记李登真见到吴永成的第一句话,就让刘宝生大吃了一惊:怎么,难道说县纪检委也处理不了这里的事情?是不是开府镇粮站的这些人,已经无法无天触犯到了法律?!
“老李,你不要着急,慢慢说,如果需要有什么情况,你得请示你们的李宁平书记的话,也不要顾忌什么。”吴永成面色平静地说。
看来李登真他们已经从开府镇粮站站长这里,轻而易举地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吴永成原来设想的、种种可能出现的困境,已经根本不存在了。案情演变到这个地步,要比他原先想像的简单多了。
“吴县长,据我们现在初步掌握的证据,开府镇粮站的这个案件,不应该属于我们纪检部门来受理了,按照有关规定,这个案件应该移交到我们县的司法部门!”
第二百一十二章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土。乐土乐土,得我所。
硕鼠硕鼠,:国。乐国乐国,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什么,他们盗卖了国家粮库里的粮食有二十多万斤?!等真同志,你们没有搞错吧?这怎么可能哪?”吴永成刚刚听了李登真的初步汇报,就不由得失声叫了出来。
饶是吴永成在李登真他们纪检部门介入开府镇粮站之前,就预见到在这个粮站肯定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犯罪行为,但是他没有想到居然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这个沆瀣一气的犯罪小团伙竟然能有如此大胆的手脚!
天哪,那可是二十万斤粮食呀!
马上,吴永成的头脑里,就浮现出自己在学校时学过的那篇课文《诗经.硕鼠》。
乖乖呀,这在永明县来说,这几个家伙可是名副其实的硕鼠啊!
多少年来,老百姓们就对那些掠夺、侵蚀他们劳动的硕鼠深恶痛疾,以至于在五千年前的民歌中,就发出了愤怒的呐喊。
《诗经.硕鼠》中的那一个“逝”字,表现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
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地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
但多少年来,还是一直有着大大小小的硕鼠存在着,灭之不尽。杀之不绝!
“吴县长,这个数字还只是我们初步讯问地结果,估计要深挖的话。还会暴露出更多的、触目惊心地犯罪事实。这个案件已经不是我们纪检部门所能单独处理地了。”永明县纪检委副书记李登真认真地说。
“老刘。你马上派人通知你们开府镇公安派出所的同志,临时对粮站的这几名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注意,态度要客气一点。一定要做到单个隔离。不准他们之间互相串供,更不能让他们往外传递任何信息,也不能让他们发生什么意外地情况。现在案情地进展,也只限于我们几个在场的同志知道。对县计量所的同志也不要多说什么。”吴永成当机立断,马上先给开府镇的党委书记刘宝生布置任务,这个事情发生得太重大了,不能不防止这几个粮站地职工一时想不开自寻短见。也不能现在就搞得满城风雨的。
刘宝生神情严肃地连声答应着、快步走出了这间办公室,临出门的时候。由于心理慌张,差点被门槛绊倒:唉。自己管辖的境内摊上这种事情。任谁也一时半会难以一下子接受地。
“等真同志。你等派出所的同志来了以后。再到镇办公室去向宁平书记汇报。”吴永成此时才转身郑重其事地嘱咐李登真:“记住。要实事求是地如实汇报,我也马上会和岳岚书记联系地。这个案件太重大了。很可能是我们梁州地区建国以来发生的涉及数额最大、情节最为恶劣地一起案件。这起案件要是成功地破获了,你将为永明县人民立了一大功;要是处理不妥,你地这个责任可就承担地……”
“吴县长,我知道你地意思。你放心吧,我以我地党性保证!”李登真同样郑重其事地回答吴永成。
“好,我相信你。”吴永成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李登真的手,使劲地晃了晃,接着拍了拍李登真地肩膀说:“来,坐下,先给我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打开那个突破口的?怎么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取得如此重大的线索呢?真是创了奇迹呀!”
本来按照吴永成原来的设想,要查出开府镇粮站里面隐藏着的一些猫腻,估计还得大费一番手脚,最起码也得几天的工夫吧,可谁能想象到事情竟然进展得如此顺利,他简直到了这会儿,也有点不相信这是事实。这也太顺了吧,简直是有如神助!!
其实在吴永成听完李登真的汇报以后,就觉得开府镇粮站的这个突破口,来的也就不是那么匪夷所思了。
原来这个永明县的纪检副书记李登真,在被调到永明县纪检委之前,是县公安局预审股的股长,有着多年的审讯经验。永明县纪检委成立以后,县委组织部也正是看中了李登真的这个长处,才把他调到了正缺乏有着丰富专业经验人才的县纪检委。
而开府镇粮站的站长王满顺,是一个年过五十的老职工了,多年以来一直是胆小怕事,也就是熬资历才当上了这个开府粮站的站长。
三年前,这个有着背景的王强到开府镇粮站担任会计以后,这个一个老实巴交的王满顺一不小心就被他们几个拖下了水。尽管王强在他面前一再打保票:说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出事的,他们也不过就是从农民们口中,多抠出了一点粮食,另(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