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 醉回七九当农民 第 114 部分阅读

第 114 部分阅读

    说吧。问话的那个二杆子本来就有三个小孩了,这次我们计划生育工作开始了以后,他家的那个婆姨又怀上了第四胎,村里的干部们和镇里的下乡干部动员他家做人流手术,可这个二杆子楞说是这次他和老婆睡觉的时候。可是一直在听计生服务员说的,坚持使用避孕套的。所以这次怀孕,属于意外事故。他不仅不准备人流,还要计生服务站的给他赔偿。”

    “这根本就是在耍无赖。他要是一直在使用避孕套,哪又怎么可能使他婆姨怀孕哪!”李文海气愤地说。

    “那一次闹得声势可不算小。那个二杆子一直闹到镇计生办。谁说也不管用。当时正好我路过那里,看到围着一群人,就把人们撵散了,带到我的办公室,问他是怎么使用避孕套地?人家计生办的为什么要给他赔偿。你们猜。人家后生是怎么用的?”

    “怎么用地,难道说他领的是有针眼的避孕套?”李文海不解地问。

    吴永成笑着说:“难道他真的把套子裹到了胡萝卜上?”

    “哈哈哈,还是吴县长猜得对!那货自己说,他每天晚上和他婆姨眼干那事的时候,就是找一根胡萝卜,先把发下来的避孕套套到胡萝卜上,然后往后炕一扔,就以为是万事大吉了。哈哈哈,当时真是笑死我了。这件大活宝啊!!”

    三个人一起笑了起来,一直笑得李文海肚子疼得“啊呀、啊呀”地叫喊起来。

    可吴永成笑过以后。心里却是感到无比的不是滋味:怎么说这件事情哪?它可笑吗?非常可笑!可是难道该笑话地。就仅仅是那个二杆子农民吗?!

    顿时,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出现在了吴永成的脑海中。他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

    “不说笑了。老刘,我问你个事情。”

    好一阵子,吴永成才把自己的情绪调整过来,他记起了刚才在院子里见到的那个村干部刘二柱和刘成旺之间发生的事情:“那个村干部刘二柱平时在村子里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一贯工作作风粗暴、对群众非打即骂?为什么他在你们镇政府的大院里,还敢对那个刘成旺拳打脚踢地?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啊!咱们的乡村干部不应该有这种毛病。”

    “嗨,吴县长,这个你就不了解里面地具体情况了。那个刘成旺呀,就是一块嚼不烂地死牛筋肉,谁也把他没有一点办法。刘二柱那个后生还不赖,今天他打那个刘成旺,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那狗日地就是一个欠打的货。”刘宝生不以为然地说。

    “老刘,你这话就说的不对了。什么叫他就是一个欠打的货?”吴永成严肃地批评刘宝生:“任何一个群众不一定都有干部们你们高的觉悟,否则的话,国家、人民养活咱们这些干部干什么?难道你没有听过这句话嘛:‘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群众就在于咱们干部们来引导嘛!”

    刘宝生见吴永成这副神情,赶忙连连点头称是:“对、对,还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其实,这个刘成旺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精干后生,本人高中毕业,个人又有祖传的榨油技术。他爷爷当时榨出来的香油,在咱梁州地区那也是远近闻名的。可惜,为了生一个男娃,今年才三十六岁的他,闹得现在家里穷得连做人的骨气也没有了。

    今年为了这个计划生育的事情,我可是和他打了不少交道。别看他现在有九个闺女了,成了我们镇最大的计生‘钉子户’了,可是他还是认准一条死理:不生男娃,绝不下战场。不管什么时候,你打他也好,骂他也好,好说歹说的,他总是笑眯眯的没有一点火气,一个劲地赞成你说的对。但心里的那个总主意,却始终不改:坚决不让他婆姨做结扎手术。唉,别说是刘二柱了,就是我也想扇他几个耳光。真是太气人了!眼看着圈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就要被他拖死了。别的人可是都看着他的行动哪:因为在育龄妇女中,他家生育的最多啊!”

    “走,咱们到他家去看一看。”吴永成不相信化不开刘成旺心中的那个结。

    ……

    刘成旺的家中,远远比吴永成心中所想像的更惨。

    眼前是一眼靠山而挖的土窑洞,此时正是大中午的,窑洞中却一片漆黑,屋子当中放一个黑粗瓷的大尿盆,臭气熏天的,屋子里面也没有任何家具摆设,只有几个原来盛放化肥的尼龙袋子,估计里面放的就是粮食和衣物。

    刘成旺的婆姨头上扎一块分辨不出来颜色的围巾,病恹恹地躺在只铺着一块破烂油布的炕上,怀里还抱着一个好像还不到一周岁的婴儿。

    炕沿边,一排溜地、从大到小站着七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每人怀中抱着一个黑磁大碗,一个年龄大约在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正从一口大锅中,夹出一块块煮熟的山药蛋,放到七个妹妹的碗中,不时间,还有人因为自己分的山药蛋太小而叫喊着——这就是她们的中午饭。

    第二百三十章 双喜临门

    通刘成旺计划生育的思想工作,并没有多费什么口舌

    作为前世乡镇工作十几年经验的吴永成,目睹刘成旺如此凄惨的家境,只是先给刘成旺的炕上放了一百块钱,然后拉着他冒着严寒、蹲在院子里,简单地给感激涕零的刘成旺算了一笔账,事情就迎刃而解了。毕竟刘成旺也不是四六不懂、好赖不分的脑残呀!

    “吴县长,这、这,我怎么能要你的钱哪!”刘成旺拈着吴永成放下的那几张人民币,眼泪哗哗的一个劲要塞给吴永成。

    “老刘,你别这样。这些钱不是给你的,是给你的那几个孩子的。大人们造的孽,可孩子们是无辜的。她们凭什么跟着你受这苦?!

    老刘啊,也不是我要说你:你看你,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孩子们身上穿的是啥、碗里吃的又是啥?你还好意思再想生一个儿子?”吴永成一点也不客气地数落着刘成旺:“老刘啊,我也听你们的刘宝生书记说过你以前的一些情况,你说你这么精干的一个人,自家也有一门好手艺,还是一个高中生,怎么现在就混到了这个、没皮没脸的地步上了呢?连做人的一点自尊也没有了!

    你睁开眼睛看一看周围和你同龄的人,谁家地光景过得不如你呀?难道说你就是脑子里缺什么零件?

    我告诉你老刘。别说谁也不敢给你保证你的下一胎保证是个带把的小子,就是你撞大运有了一个儿子,照你现在的生活水平,不能给他提供良好的教育,能给他一口饱饭,也就算你后生家本事大了,你还能咋?难道你还想让你的儿子长大以后,也像你这样,数九寒天的,也穿着一件破开花大衣。连个婆姨也寻不下,一辈子愁吃缺穿的,当个流浪神?”

    吴永成的一席话,说得刘成旺抱着头、蹲到地上开始小声地抽泣起来。

    无疑,这几句话捅到了他心灵深处的痛楚之处了。

    “刘成旺啊,我说你好歹也算是一个高中生,好赖话应该能听明白吧?”刘宝生此时也趁热打铁:“我和你们村里地干部们劝你做了那结扎手术,你肯定会认为这是上级有任务,逼着我们冲你家婆姨下刀子!可是人家吴县长是县里的领导干部,头上也没有啥球的任务和你也不是什么前世里的仇人,大冬天的,跑到你家臭哄哄的屋子里。那是图了个啥?你***不要狗咬吕洞宾——不识那好人心。”

    “就是嘛,只要你婆姨现在做了手术,等过个半个月就又是一个欢腿跃马的好人了。到时候她主内,给你把这九个孩子管教起来;你主外,把你家祖传的香油铺子再开起来,这会儿群众们的生活水平也都提高了,你那香油还愁销路?用不了两三年地工夫。你也就是一个万元户嘛!要是起步缺少资金,你们刘书记也在这里,可以让他给你想办法,到镇信用社担保贷一点款。你的香油生产出来以后,我还可以帮助你销售一些。”

    “吴县长、刘书记,你们啥也别说了。”刘成旺擦了一把眼泪,猛然站了起来:“领导们对我关心成这个样子了,我如果还再听不进去,那我真成了狗肉上不了高台秤了!做。今天下午我婆姨就做手术,肯定不用领导们再说第二句话。这几年。我的这苦日子。我也受够了!”

    ……

    等到忙活完县里地那一摊子事情,已经到了腊月的二十六了。此时。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差不多把过年的东西准备好了。

    而吴永成这个时候才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准备到省城去接文丽回家过年。

    春节放假的时间,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应该是从大年初一到初六六天的时间。可是在县一级的机关和乡镇,早在腊月二十三,各单位就排开了每天的值班人员。除了当天值班地以外,其他的人们就都回家歇息了,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着各种的准备工作。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单位的领导,还是县委、县政府的头头脑脑们,一个个也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大家都忙活了一年了,只要各个单位的正常工作耽误不了,也就随他们去吧。就是县委政府两头的领导们,手头已经没有工作地、家又在外地的,也早早地在腊月二十六地时候,带着年底发放地一些福利回家过年了。

    按照吴永成家乡的风俗,结婚以后地第一个春节必须得在男方这边过。在正月里还牵涉到上门到所有的亲戚家去拜年。还算是比较隆重的一个礼节。

    今年进入腊月里以后,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又从北京打来电话,告诉吴永成,这个春节她不回家过年了。她和李占林的关系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恋爱阶段。他们两个之间的这层关系的挑破,也是亏了文丽的母亲的帮忙。

    文丽的母亲听吴永成说了他的四姐和李占林的关系以后,还真当成了一回事,通过一些关系,找到了吴永丽所在单位的领导,由组织出面,给二人牵线做了一次“红娘”。李占林对吴永丽也是一直心有好感,只是知识分子的脸皮比较薄,不好意思主动出击,生怕遭到姑娘的拒绝以后,脸面没有地方摆。这样有了组织的牵线,两个人也就挑明了这层关系,商量好在春节的时候,一起相跟着回SD老.+:父母。等正月的时候,再来J省拜望吴永丽的双亲。

    这样,吴永成也就必须和文丽回鱼湾过年了。至于文丽地家里。

    那只能是在正月里抽时间再去了。

    早在文丽们的学校放假以前,吴永成就打电话,告诉了文丽:自己会在收拾完手头的工作以后,去学校接她回鱼湾村的家过年。

    本来,早在

    二,文丽所在的大学就已经放假了,文丽也能离校了成在永明县还没有准备一所房子,新房也就安置在鱼湾村的家里。

    并不是说,永明县县城里就紧张得连县长的一套房子也腾不出来,是吴永成考虑到文丽单位在省城工作。平时也只是一年两个假期才能回来,而她们的单位也在考虑给她安排一套住房。尽管是那种老式的筒子楼,这样在县城再找一套房子,无形中就造成了浪费,而且还有不少的干部群众目前仍然是几代人住在一起,自己没有必要去凑那个热闹。

    既然是身在官场,那就得在方方面面度要注意影响啊!

    文丽也心疼吴永成工作那么忙、还要在大腊月里来回奔跑,在电话中也曾经表示过、自己乘坐长途汽车回来就可以了。

    这个提议遭到了吴永成地坚决反对,因为这个时候文丽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了。这还是上一次地电话中,文丽羞羞答答地告诉吴永成的。他可不想在这个特殊时候,冰天雪地的。让文丽独自一个人在路上回家的时候。有个什么闪失。

    尽管说,吴永成同志来到了这个世界,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那毕竟是私生子,就是想疼爱儿子,也只能是在没人的时候。偷偷摸摸的干活了。

    唉,名不正言不顺呀!!私生子目前还是不能见光的。人家那边还有一个名义上的父亲哪!!

    腊月二十八地时候,吴永成把文丽从省城接到了鱼湾村。

    这个时候,吴永成的老妈前几天,就早已经把他们住的那间房间里地火炉子生着了。

    一进到屋子里,顿时觉得暖洋洋地。

    “嗨,吴永成,你妈可真好。就像我妈一样亲我。”文丽幸福地躺在热呼呼的炕上,满意地看着吴永成说道。

    结婚都半年多了。文丽称呼吴永成的时候。还是连姓带名地一块叫,可能这也是还没有完全磨合彻底的缘故吧。吴永成在刚开始的时候。听着还有一点别扭,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什么叫你妈呀?那是咱妈!”吴永成有点不满地瞪了文丽一眼。这个文丽对待家里地人什么也好,就是在没有人的时候。总是在称呼上老爷改不过口来。不过,在平时的场合。还是做得蛮够格的。

    “对、对、对。是咱妈。我说错了还不行嘛!”文丽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摸着自己的肚子问吴永成:“哎。我说,吴永成,你到底是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我觉得还是女孩好。你没有听人家说嘛:‘女孩好,女孩是妈妈地小棉祅。’男孩们一个个白眼狼似的,不好!”吴永成这倒是说的实话,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了,虽然是见不得光的,现在最盼望地就是文丽能给他生一个女孩。二胎他可是不敢有那个奢望的,现在地他,可是和前世地那个窝囊的自己打不一样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那是想都不敢想地!

    “女孩有什么好呀?我还是喜欢男孩子。我们呀,就生一个男孩子,长大以后,你就教他你的那一身功夫,我教他文化课,把他培养成像宁柏一样的神童。”文丽说着、说着,自己也被自己描绘出来的美好未来给陶醉了。

    哈哈哈,别管再有知识地女性,尽管她们嘴上喊着要提高妇女们的地位,狠批“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可轮到她们自己头上地时候,还是不愿意生一个女孩。吴永成心里暗自嘲笑文丽地这种念头。

    “对了,吴永成,你到我的那个小包里、给我把里面地话梅和山楂片拿出来。这几天我老是想吃那些酸的零食。真是奇怪了。”

    “嘿嘿,吃酸的好啊。你没有听老人们说嘛:‘酸儿辣女’,说不定这次还真能满足你的心愿,生一个大胖小子哪!我一会儿去告诉妈,她知道了肯定是要多欢喜、有多欢喜的。”这个消息还一直没有通知家里的人,也是文丽害羞不肯让吴永成先嚷出来。

    “什么事情妈知道了肯定欢喜呀?”

    吴永成的话音还没有落地,门就被推开了,吴永成的三姐、还有她的女儿马晓花进来了。

    “吴永成,不许你对三姐说。晓花,天冷,快点上炕到舅妈这里来,舅妈给你好吃的。”文丽急忙红着脸制止吴永成,同时招呼吴永成的外甥女晓花。

    “什么事情呀,还搞得这么神秘?”吴永霞不解地望了咪咪笑、不吭气的吴永成一眼,又看见了文丽手中拿着的话梅、和炕上散放着的那些山楂片,马上就明白了:“文丽,你是不是有了,啊?什么时候的事情?妈知道不知道?”

    文丽羞得一下子把脸藏在晓华的胸口,嘴里喊着:“吴永成,我说了不让你告诉别人的,你怎么就告诉了三姐!”

    “嗨,这有什么害羞的呀!这还用五儿告诉我嘛。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什么不明白呀!”吴永霞也兴奋得脸上都是花:“五儿、文丽,我这就告诉妈和爹去,他们知道了,肯定高兴得今天晚上一晚上也别想睡觉了。他们两个老人这两年想孙子、都快想疯了。对了,文丽,这几天你是喜欢吃酸的、还是辣的?”

    还不等吴永成和文丽开口回答她的问题,吴永霞自己跑到炕前看了看话梅和山楂片,自己先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你看我这问的,文丽这会儿可不就是吃的酸的嘛。嗯,‘酸儿辣女’,文丽,这次你可给咱吴家立了大功了,咱爹那一辈就是他老人家独苗一根,我家五儿又是没有兄弟。

    哈哈,爹和妈这下子可就要乐得找不着北了。四女子找着了对象,五儿家的又坏了一个小子,咱家今年是双喜临门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拜年(上)

    永成的四姐吴永霞前脚跑出去,把文丽怀孕的消息告的妈妈,后脚老太太就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还没有进门,嘴里欢喜得还不住地念叨着:“五儿、五儿,文丽是不是真的有喜了?我看看,是男孩呀、还是女孩?女人刚坐胎的时候,可要小心啊,别再出什么岔子呀!”

    “妈,你是高兴得老糊涂了吧!才怀上一个来月,哪就能看出来是男孩还是女孩呀!”吴永成的三姐吴永霞取笑自己的老妈。

    文丽被她们母女俩这么一折腾,更是羞得脸上红得就快要渗出血来似的,娇嗔地喊了一声:“妈,你们怎么这样啊!”就死活不肯地抬起头来了。

    “傻闺女,这有什么害羞的。生儿育女这是咱们女人们的本分,从老祖宗们那会儿就流传下来了这个规程。女人要是不会生孩子,那才会叫人家看不起哪!”吴家老妈说话间,也脱鞋上炕,坐到了文丽身边,亲热地拉着文丽的手问道:“好闺女呀,你是什么时候觉得身子不对劲的?这会儿害喜时,是想吃酸的、还是辣的?这个五儿粗心大意的,也不早点告诉家里,你们小年轻什么也不懂得,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哭都来不及了!”

    吴永成一旁笑着不吭气,看着三个女人一通瞎忙活。

    “妈,你怎么这么重男轻女呀?我刚开始怀了孩子地时候。怎么就没有见过你紧张成这个样子呀?!”吴永霞装作生气的样子,噘起了嘴。

    “啊呀,三女子,你这会儿也是当了妈的人了,怎么反倒越活越小了。这种话也能说得出来,也不怕你家的晓华笑话你。真是一个憨女子。”吴永成的妈妈一指头点着自家的三闺女,笑着骂道,然后转过身来又嘱咐文丽:“闺女呀,这几天你就在炕上好好地歇着,想吃什么妈给你做。啊。乖乖的要听话。五儿,你也要当心你媳妇的身子骨,可不敢不当一回事啊!还有,就是在女人们怀孩子的时候,那是千万不敢受气的。要不然,孩子一出生,奶水就会被气得憋回去地。”

    文丽被老人的这一番话、感到得眼圈马上就红了,低着头小声说:“哎,我听妈的话。”

    “对,这下子文丽也成了咱家的重点保护对象了。就跟咱们国家的国宝大熊猫一个待遇了。

    我看这个假期等文丽回到学校的时候,肯定会被妈喂得白白胖胖的。”吴永成瞧着眼前的这一幕,心里觉得热呼呼的。可嘴上还是忘不了打趣文丽。

    “去,你才是猪哪。咱们家就你一个人讨厌。妈刚才说了,你要是给我气受,孩子出生以后没奶吃,你可得负全部责任!”文丽冲着吴永成翻了一个大白眼。

    几个人被文丽的话逗得唧唧呱呱地笑了起来。

    “五儿妈,你出来一下。”门外响起了吴永成老爹吴有德老汉的声音。

    老汉家知道老五家的媳妇怀了孩子,心里早就高兴得不得了啦。可碍于农村地乡俗,老公公一般不过问儿媳妇的这种事情,也就不好意思进门来问长问短的,只好等在门口抽一袋、一袋的旱烟。越发听见屋子里他们几个人的笑声,心里痒痒的越发受不了啦,只好把老伴叫出来问个究竟。

    “妈,你快点出去吧。说不定我爹也是着急的想知道他孙子地情况哪!”吴永霞推了她妈一把:“别让我爹等着急了。晓华,咱们也回家吧。你舅妈坐了一路的车,也该歇一歇了。你就别缠在她身上了。小心压着小弟弟。”

    “对、对、对,你们娘俩儿今天早点回去吧。让他们歇一会儿。我哪。也得给五儿家的下点鸡蛋挂面汤去。文丽呀,好闺女。你可千万别瞎跑,有什么事情就让五儿多做一点。妈也一直在屋里哪!”老太太千叮咛万嘱咐地下了炕,欢欢喜喜地给老头子报喜去了。

    ……

    “三姐,李琴和她的儿子今年是不是还没有回来过年?”

    吴永成把自己的三姐吴永霞送出大门口的时候,悄悄地问她。

    “五儿,你这是怎么一回事?心里为什么还一直老挂念着那个李琴?难道今年你还没有吃够苦头吗?”吴永霞低声地训斥自己的弟弟:“五儿,我可告诉你,你现在也是有了婆姨、快要当爹的人了,别再和那个李琴眉来眼去、拉拉扯扯的。要是再让我听见你嘴里还念叨着那个狐狸精,我过了年到省城以后,就把那个狐狸精打回原形。哼,让她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

    “三姐,你真是说地什么话?我什么时候和李琴眉来眼去、拉拉扯扯的了?她儿子小成不是认了我做干爹嘛,我就不能关心、关心我地干儿子了?”吴永成强辩道:“再说了,你们两个在省城为了孩子们上学、平时互相照应着,相处得也挺好地嘛,你干么一口一个狐狸精的叫着,三姐,这可是你不对了!”

    吴永霞瞪圆了那对漂亮地丹凤眼,几乎是咬牙切齿地挤出几句话来:“五儿,我可告诉你,你三姐可不是脑子里缺零件的婆姨。你们两个的事情,虽然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时候勾搭上的,可那个小成绝对是咱吴家的种。你看他那小眉小眼的,活脱脱就跟你小的时候一模一样,这你还能抵赖得了吗?五儿,三姐也是问你好,文丽人家要长相有长相,要文化有文化的,家里的条件也好,你可不能再做出什么对不起人家文丽的事情。你现在又是那么高的位置,为了这些破事,不值当的!!”

    吴永成无语了。他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他是实在担心李琴母子俩孤身在外、没有一个亲人照应,怪可怜地。那毕竟是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在内呀!特别是有时候看见别人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过大年,触景生情,就更想起了那一对可怜的母子

    “五儿,你听好了,李琴母子俩有三姐我照应着呢,肯定各方面都亏待不了她们母子俩。我不心疼别的,我也不能让咱吴家的亲生骨肉受委屈。可是我以后再听说你背着我还和他们来往的话,你三姐二话不说,一脚就把她们给踢到门外头了。你知道三姐的脾气。我可是能说到做到的。好了,别的我不想和你再说什么了。赶快回家去照顾文丽去吧。她这会儿刚怀孕,正是需要男人关心地时候。”

    ……

    进了腊月,每天家家户户都好像有做不完的活计,一切为了过年做准备。

    而在这个家里,只有文丽一个人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待遇——因为她这会是吴家一家人的重点保护对象,吴永成的妈妈就不许文丽做一丁点营生,甚至开始的时候,洗脸水都给端到了他们住的屋子里,要不是吴永成极力拦住的话。恐怕还会这么一直端到他们离家的时候。

    至于吃喝,那更是每顿变着花样地来。老太太生怕文丽吃不进东西去,把她未来的孙子给饿着。

    不过。每天早晨两个冲鸡蛋、晚上临睡觉时地两个冲鸡蛋,那是雷打不动的。反正鱼湾村里这会儿最不缺的就是这鸡蛋。吃到后来,文丽看到鸡蛋就犯恶心,用她地话说:“打个嗝,老远的就能闻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鸡蛋的味。”

    虽然村子里现在富裕了,可是在老辈子人们的心里,最有营养的东西。那还得是鸡蛋。特别是怀了孩子、坐月子的时候,鸡蛋那可是大补品啊!

    眨眼间就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了,鱼湾村各家各户地门口都张贴着大红的春联,挂出了一盏盏自家用各色彩纸扎成的灯笼,远近到处都是爆绣燃放的“噼啪噼啪”的声音。

    吃过年夜饭,各家各户围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播出。

    自从一九八三年中央电视台由黄一鹤、邓在军执导的一年一度的大型综合性文艺晚会,成为迎新春联欢晚会以后,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坐在电视机前面。等着看这迎春晚会,就成了中国老百姓们地一道别样的年夜饭了。

    鱼湾村这几年经济发展地较快。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添置了电视机。条件好地人家,就比如说吴家的几个女婿和吴有德老汉家。已经换成了彩色电视机。

    不过,吴永成这个时候却不能陪同家人一起坐到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在这个晚上他还有另外地工作得完成——和县委、县政府其他在本县城的领导们一起,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各个部门的干部职工们。也算是给大家拜个年。

    这个建议也是他在放假之前,向县委书记岳岚提出来的。岳岚书记也大为赞赏吴永成的这个建议:新班子就应该有不同于以往的新气象嘛!

    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吴永成驾驶着鱼湾村的那一辆上海牌轿车,和同在鱼湾村居住的县委常委、鱼湾区区委书记胡云珍一同赶往县城。

    “老胡,你们鱼湾区的那个机修厂现在运行情况怎么样了?”

    在车上,吴永成还没有忘记胡云珍的那个机修厂的发展情况。

    “嘿嘿嘿,吴县长啊,这你可就有点太官僚了。我们的那个厂子,现在根本就不是以前的那个小机修厂了,规模发展得大了,名字也改了。现在叫中国永明机械制造厂。以后我们厂子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上面都要打上英文字母,叫什么‘MDE.〖瓢似的,乐呵呵地回答吴永成:“那个杨志杰、杨总工可是一个不赖的人啊,人家说全力以赴帮助咱,那可真是真心实意、没有耍一点滑头、没有藏一点私呀!自从咱们两个去过那里一趟以后,人家杨总工隔三岔五的、就骑着自行车跑过来了。

    人家到底是内行,到了我们的那个机修厂,马上否定了我们原来准备的那些小打小闹,给我们重新设计、规划了厂子发展的前景,建议我们不要仅仅把眼光盯在尖山铁矿的那些零配件制造上,目光放得远一点。呵呵呵,我们现在可是摊子越铺越大了。现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该办的手续,也都办全了。只等过了年,正月十五就准备正式投产了。”

    好家伙,这还没有开始投产,名字倒起得挺大气的,还什么中国永明哪!说不准他们的这个点子,也是盗用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马季表演的那个“宇宙”牌香烟的小品上的创意哪!吴永成听着胡云珍得意洋洋的汇报,心里暗自鄙视了他一把。

    不过,这也是胡云珍跟着吴永成身边工作了几年,把他工作的一些思路学到了一星半点了,否则的话,要是还是他以前的那一种思维固定模式,打死他也想不出来什么“MDE.

    “对了,杨总工在你面前没有再提起他的那个三儿子的事情吧?”这才是吴永成最为关心的一件事情。他不想让鱼湾村吴家老爹、老妈现在就知道这一回事。

    “那个他倒是再没有提起过。不过,有一次我到了杨总工的家里时,他爱人倒是问我,如果他们来咱们鱼湾村去你家串门时,会不会有什么不合适?我当时就告诉他们,不就是串个门嘛,无论是我家,还是吴县长你的家里,永远欢迎杨总工他们两口子,而且还是热烈欢迎!”

    这***胡云珍,为了自己的政绩,丝毫也不怕出卖别人!吴永成斜瞥了这会儿面无任何表情的胡云珍一眼,心想:唉,该来的,总会来的,自己就是想阻止,也不一定能如愿,还是走一步说一步吧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速之客

    了文丽怀孕的光,吴永成和文丽这对新婚夫妇,在过也就不用按照永明县的乡俗,四处出门走亲戚、去拜年了。

    虽然说,吴永成现在也是一县之长了,在永明县算得上是权重一方的父母官了,可那会儿也不时兴县里各单位的头头脑脑们,提着礼物上门来拜年,所以吴永成也难得地清闲了几天,整天除了应酬一下村里的邻居们上门拜年的,就是和文丽呆在家里陪着父母看电视,尽一点孝道,心里觉得也挺高兴的。

    只是在正月初二、初三的时候,吴永成的大姐、二姐分别请全家吃了一顿饭,原来说好,今天初四下午的时候,轮到了吴永成的三姐家请全家人吃饭。

    对于过年各家轮流请吃,吴永成前世的时候是相当反感的:好不容易到过年的时候,有几天清闲的时候,能放下任何乱七八糟的烦心事歇几天,可因为一个礼节性的吃请,闹得相互之间累得要命,一个正月里下来,比上班还要累得多。

    可到了这个世界,不知怎么的,这几天的集体“会餐”,倒使吴永成感觉到了一股浓浓的亲情感,特别是他看见吴家老爹、老妈坐在饭桌上,望着儿女子孙膝绕在周围、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时,他也心里更觉得一阵阵的高兴。

    到了正月初四这一天,吴永成他们刚刚吃过早饭,正在屋里陪着爹妈聊天的时候,只听见胡云珍的大嗓门又在院子里响了起来:“吴县长、吴大哥,你家来稀客了!呵呵呵。你看谁来了?这个客人你肯定猜不到是谁地!”

    话还没有落地,不等吴永成站起身去开门,门就被打开了。

    “啊,杨总工、袁阿姨,是你们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吴永成望着眼前的来人,惊讶得一下子差点跳了起来,虽然脸上堆着笑、一个劲地迎客,心里却不住地犯着嘀咕:怎么他们大过年的跑来了?不会是过来摊牌的吧?不行,今天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否则的话,吴家老爹、老妈说不准一下子就倒下了!这个打击太大了呀,饶是你再坚强的人。也不一定能在心里上承受得住!

    杨志杰和他的爱人袁曼丽提着两瓶酒、两包糕点,跟在胡云珍的后面。表情各异地、强笑着走了进来。

    “吴县长,过年好。哈哈哈,实在不好意思。我们没有提前打招呼,就贸然拜访,没有打扰你们吧?”杨志杰进门先拜年问好。

    袁曼丽自打进门眼睛也就一直盯着吴永成,此时也随着杨志杰陪着笑笑:“是啊,实在不好意思。去年地时候,吴县长和胡书记对我家老杨给了不少关照,所以乘过年的时候,我们上门给两位领导拜个年。”

    啊呀,看人家多会说话!本来是他们鱼湾区请人家杨志杰过来技术指导的,听胡云珍说。在去年地时候,还真给了不少的帮助,可现在反倒成了他们两个领导照顾杨志杰了!

    看来杨志杰和袁曼丽两口子在家里地时候。就早已经把登门的借口也想好了,只是。这也太牵强附会了一点了吧?!

    “这是吴大哥、吴大嫂吧?祝你们过年好,身体好,万事如意!呵呵呵,你是吴县长的爱人吧,是不是叫文丽?你好,我是杨志杰,这是我爱人袁曼丽。”

    可是还不等吴永成开口说什么,杨志杰就转着圈、把家里地几口人都已经问候过了,甚至于连吴永成的新婚妻子文丽的名字也打听清楚了,不用说,这肯定人家是先到胡云珍家打了前站了。

    唉,虽说是杨志杰他们这一代的老知识分子脸皮薄、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哪?你看人家现在可是和一面也没有见的人,就亲热得好像多年没有见过的老朋友一样,这肯定也是在家里排练过了不知多少遍、才固定下来的台词。也真难为他们了!吴永成一旁心里暗自感慨着,同时也被他们认子心切的这种执著而感动了。

    “杨同志、你也过年好、过年好。快过来坐、快坐。大冷的天,一路上冻坏了吧。我给你们倒点红糖水,喝了暖暖身子。你看你们还客气什么,来就来吧,还提着什么东西呀!”吴永成的妈妈急忙从沙发上站起身来,笑着招呼客人。

    尽管她不认识杨志杰两口子,可她猜到这来地肯定是五儿外面来往的同志们,瞧人家两口子,文质彬彬的,进门就大哥大姐地叫着,真不愧是有学问的人。

    而这时袁曼丽已经走到了文丽身旁,亲

    着文丽地手,上下仔细地打量着,还不住地问长问短怜劲儿,把个不知内情的文丽窘得脸通红、通红的。她实在不清楚,袁曼丽这个女人,怎么看自己的那个眼神,就像一个慈祥的妈妈,看到了好久不见的儿女们一样,感觉自己浑身的不自在。

    “杨同志,快请坐。你是在那个单位工作的?听你的口音不是我们永明县人吧?”吴有德老汉也从炕上下来,憨笑着招呼客人。

    “咦,吴大哥,你不认识杨总工?(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