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 醉回七九当农民 第 119 部分阅读

第 119 部分阅读

    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彪吃瘪了

    然说,吴永成当机立断,刹住了在永明县刚刚露出点考察、参观的歪风,可同时他也得罪了不少的领导干部,这其中既有像县人大、政协已经收到了邀请函的一些领导们,还有一些是潜在的、目前还没有收到邀请函的县直机关的一把手们。

    而最对吴永成恨之入骨的,就是永明县的县委副书记王彪了。

    因为永明县农工部和农业局的领导们外出培训,那是他批准的。

    可吴永成在会议上一点面子也不给,还宣布那几个人外出的一切费用,都得他们用自己单位的办公费来承担。

    那个时候,一个单位的办公费,也就是在年初的时候,县财政按照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多少,下拨的人头经费,正儿八经那也没有多少的。那可是要应酬一年的办公来往费用的其中包括单位所有人一年的差旅费、书报费、加班补助、来客招待等等。

    真要是他们几个外出的费用,用办公经费来开支的话,这两个单位的领导们,能把批准他们出外培训的王彪能恨死——县直单位一年的所有开支,可都在这一点办公经费里面了。

    王彪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吴永成这么决定的话,他以后在永明县说话句,也就不那么管用了。

    因此,为了这个事情,在会上王彪也曾经提出过:“吴县长,你看张德顺他们几个。也是得到了我的允许,才出外培训的,他们当时也不知道这个情况,我看,咱们是不是就不用让他们在单位的办公经费中,解决这次地费用了毕竟那不是一个小数目。你说怎么样?呵呵呵,下不为例嘛!”

    “不行。下不为例,永远只能是为了再一次犯这种错误,而寻找的一个最好的理由。我们不需要姑息养奸!”吴永成一点也不犹豫地否决了王彪的这个提议。

    其实。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不是不给王彪这个面子,而是觉得在这种苗头性的错误倾向露头的时候,绝对得用严厉的手段来制止,要不然没有这个“短痛”,就可能导致全县性的“长痛”!

    他还就是想用这个杀鸡给猴看地办法,彻底杜绝永明县各个单位即将出现的这种歪风邪气。只有让他们这两个单位的领导们,也尝一尝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的滋味。通过他们以身说法,才能使更多的人明白当这个穷家的难处。

    “今天也就算一个县四套班子扩大会议吧。

    大家对我的这个提议。是不是同意,可以表决的。”吴永成当时也考虑到了其他后果,干脆就想集体表决地办法,来顶住王彪的继续纠缠。

    “我同意吴县长地提议。我认为简直就是变相的腐败。这股风不刹住,党风、党纪,都要被败坏了。”县纪检委书记李宁平第一个表态,支持吴永成的提议。

    按理说,李宁平在县委内部的位置,是排在几位副书记之后的。即使有什么表决。按照惯例。一般来说,也是职位高的先发表意见。可李宁平早就对这种现象忍无可忍了,也就按奈不住,先开了头一炮。

    王彪不满地瞪了抢着开口的李宁平一眼:妈的,什么事情也有你在里面抢着当这个搅屎棍子。你就不能摆正你自己的位置吗?!

    “我也同意。”县委副书记朱东升简单地说了一句。就不吭气了。

    说实话。朱东升对于吴永成这么处理农工部和农业局地那几个领导地做法,还是有一些非议的:毕竟他们也是通过和县委领导请假以后才外出的。并不属于擅自行动。

    不过,他倒是挺乐意看到王彪在这么多的人面前吃瘪的。

    作为一个资格较老地副县级领导,朱东升知道,从地委办公室空降到永明县担任副书记地王彪,平时可是一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虽然自己地资格要比他老得多,按照县委分工,党内排名也在他之前。可这家伙根本就无视这些。农工部和农业局领导们出外培训的这件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嘛,明明吴永成县长临到地区开会的时候,明确了自己临时主持县委的日常工作,可王彪居然在批准放走他们几个人之后,竟然连个招呼也不和自己打一个,简直是欺人太甚了。

    如此一来,朱东升对农工部张德顺那伙人的同情,就被对王彪的极端厌恶所代替了。

    吴永成的视线顺序地放到王彪身上时,见他还是一副好像别人欠他二百块钱的样子,也就直接跳过他,无视了他的存在,点到了组织部长刘卫兵的头上:“刘部长,你是什么态度?”

    “同意。”

    而坐在刘卫兵旁边的县委常委,县宣传部长陈月亮更是还不等点自己的名,就点头应声:“同意。”

    县政府副县长刘来顺见吴永成的视线转到了自己的身上,欠了欠身子:“我也同意县委的这个决定。”

    此时,刘来顺的心里仍在暗暗地骂着县农工部和农业局的几个头头们:别看你们几个***现在在外面跳得欢,回来就给你们拉清单!

    县人大主任李根喜更是一个人老成精的官场老油子了,他看着今天的这个场面,就知道吴永成是想杀一儆百、敲山震虎,所以还不等吴永成开口问他,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吴县长,你放心,我们人大这边绝对支持县委、县政府的这个决定,绝对不会假借开会、培训这些名义,出外公款游玩的。”

    吴永成冲着李根喜友好地笑了笑。

    吴永成也不是傻子,他难能听不出来李根喜话中隐藏着的深意?!人家的言外之意那就是说:我们人大的领导是同意不外出用公款旅游地,至于你们对农工部

    地处理决定,嘿嘿嘿。我们可没有说同意呀!这个情。可别推到我的头上。

    不过,对于李根喜能有这个态度,吴永成也就感到满意了:毕竟人家刚才可是提出来和他要钱,想到外面去培训业务知识的。

    吴永成之所以在会上要提出来这种貌似很霸道的决定,其目的还真是被李根喜猜中了,除了要起到杀一儆百、杜绝以后其他部门出现这种情况,还有就是要敲山震虎:这些被震的大老虎们,就是指包括县委、县政府在内地四套班子的地县级领导们。特别是人大、政协这些老同志们。

    本来过了人大、政协的岗位上,就意味着现在退到了二线。这些原来的县级领导们失落感就够强的,再加上到杭州参加研讨的人,既有县委这边的领导,还有政府那边地副县长,惟独少了人大、政协的人,人家心里地不平衡感以及够大的了。

    可是吴永成也想过。要是这次会议上敲山震不住这些级别地领导们的话,这股歪风邪气就别想再永明县绝迹了。你总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吧!

    县政协地张旺主席那是一贯跟着人大这边跑的。只要人大这边有什么待遇,他那时肯定也呀想方设法为政协这边的人争取的;现在他见李根喜表态同意吴永成的提议。当然也跟在后面随声附和了。

    最后,吴永成地视线才又重新回到了王彪地身上:“王书记。你是什么态度?难道说,你想保留自己的意见,不同意会上大家的表决?”

    “吴县长,我可不是这个意思。”王彪眼看着吴永成转了一圈,才最后点到自己的名字。本来心里就够已经窝火得了。可这个事情是因为自己而引发的,所以也就只好强忍着。现在听到吴永成这么一说,激动得马上就跳了起来:这个饭是可以乱吃地,话却不能乱说。眼下在会议室地除了在家四套班子地领导之外,还有有关部局地主要领导。对了。还有县农工部和农业局地两个小干事。要是让他们把自己的这种态度传扬到社会上去。那自己在老百姓们心里的影响就糟糕透顶了。群众们谁不痛恨这种行为呀?!这可是个政治影响问题。

    “王书记,你不要这么激动嘛,有话可以慢慢地说。都是咱们自己党内的同志嘛!”吴永成这会儿已经控制住了会场的局势,他倒变得不慌不忙了。他心里很清楚,王彪这时别说不同意了。就是他敢说一句保留自己地意见。那他这会儿地形象,也就不这么光彩了。

    “我、我、我没有激动呀!我有什么好激动的!”王彪此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地这种失态。马上坐了下来,为了掩饰自己的心情,他拿起自己面前放着的烟,点燃一颗,猛吸了一口,稳定了一下情绪才说道:“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这个、这个,利用公款、假借开会啊、培训什么的,到处游山玩水,这不仅仅造成了我们县财政上不必要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严重地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啊,所以此风不可长,此风必须刹!我,我就说这些吧。”

    会议之后,王彪也曾经到过吴永成的办公室,目的还只是只有一个,那就是继续为县委农工部的张德顺等人说情。

    这并不是说,王彪就和张德顺等人的关系如何的好、如何的铁,而是这关系到了王彪以后在永明县的威望问题。

    “吴县长,你看,咱们是不是在会上可以那么宣布对张德顺他们几个人的处理意见,这样也便于在全县各单位杜绝这种现象。可私底下能不能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比如说,他们外出的费用,让他们单位自己负担三分之一,其余的还是由县财政给报销了。”王彪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甚至于带有一种祈求的口吻:“这样的话,他们以后也能接受教训了,也不至于因为单位的负担过重,而影响到了他们单位全年的工作。”

    “王彪同志,你觉得这种办法合适吗?”吴永成严肃地对王彪说:“我也能理解你此时心里的想法,你也是为了自己所分管的工作负责。可咱们刚刚在四套班子联席会议上确定下来的决定,就让咱们两个人私下里这么一嘀咕,就把会议的决定给改变了,这既是对其他同志们的不尊重,也是对革命工作的极端不负责任。你说,大家要是知道了这件事情的话,他们会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咱们?”

    “吴县长,你也要设身处地地委我考虑、考虑,张德顺他们几个是我批准出外培训的,可要是按你这么一处理,那,那我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哪?!”王彪同志现在简直是有点气急败坏了:“岳岚书记他们不是也是假借开会的名义、外出游山玩水的吗?你怎么不在会议上也让他们自负那一部分开支哪?你、你简直就是欺软怕硬!”

    “王彪同志,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有什么事情,咱们可以在会上当面提出来,为什么到了会后,你才嘀嘀咕咕的,这可不好!这不符合我们共产党员光明磊落的工作作风。”吴永成的脸上的表情更严肃了,心里却鄙视地想:哼,你***说我欺软怕硬,你难道说就不是这副德行吗?自古道:“官大一品压死人”,我为什么平白无故的要去惹县委书记?我有病呀?!

    “你、你、你这是在耍你的官僚专横作风,我要向地委领导们反映这个情况。我强烈建议,岳岚同志回来以后,咱们得重新召开会议讨论对张德顺等同志的处理意见……”

    第二百四十六章 国有企业的改革(上)

    于王彪的发飙,吴永成当时直接就当作了空气——视

    并不是说,吴永成就这么小瞧王彪的实力,而是吴永成这几天很忙,没有工夫来就这件事情,陪着他打口水仗了。

    梁州地委召开的那次全区工业、乡镇企业工作促进会,还真的很有一些实质性的内容得在近期内赶快得到落实……

    在这三天的会议中,地委根据中央和J省省委的安排,布置了两项实质性的任务,一个是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求各县,对最近几年来兴办起来的乡镇企业加强管理,对一些确实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违法乱纪、投机倒把的小型企业,坚决予以整顿、关闭。

    虽然说,永明县的一把手岳岚书记还带着几个人在外地参加所谓的研讨会,还得几天后才能回来,可吴永成不准备把这项工作等到岳岚回来以后,再在全县全面铺开。

    毕竟按照分工,经济工作也主要是由政府这边来主要着手负责的。

    国有企业的重要性,吴永成并不是不知道。在他所在的永明县目前来说,众多的乡镇企业之中,利税大户也没有几个,大部分都是在去年下半年才发展起来的,要见到明显的成效,那不是一半年的工夫可以达到的。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虽然说,永明县只有几个小型的国有企业,但在县里的财政收入之中,还是能起到中坚力量的作用的。特别是拥有二百多名企业职工地永明县酒厂,单单每年上交

    就达到了二百多万元。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永明县的农业生产,目前在全区来说,无论是亩产收入、还是种植结构的调整,都属于前几位的行列之中。而国有企业的发展方面,就只能排位于中游了。这也是吴永成急于马上开展对全县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原因。

    作为有着近三十万人的永明县,国有企业并不多,其中没有一个是大型的企业。也只是一些小打小闹地小型企业,永明县酒厂就算是全县的骨干企业了,剩下的县水泥厂、印刷厂、农机厂、五金厂、建筑公司等等,也都是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小企业了。效益好的时候,这几个企业能缴纳的利税之和,也就是三百多万而已。

    而在目前全国林林总总的乡镇企业风气云涌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地一些中小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无论是生产过程之中原材料地争夺,还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在销售渠道之中的竞争。

    国有企业僵化的管理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而乡镇企业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或者说,应该叫做无所不用的竞争手段,很是挖走了不少应该原来属于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的销售份额。

    偏偏国有企业,无论是大型地,还是中小型地,摆得还是一副“天下老子是老大”的臭架子。自恃“皇帝闺女不愁嫁”、“好酒不怕巷子深”。在不知不觉之中,一年一年的企业效益就衰落了下来。

    在一个国家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发展。而国有企业,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基础中,起到的是主要骨干和支柱力量作用。要是国有企业地效益。就这么继续下滑地话。作为计划经济之下的国有经济基础,也就很有点让国家地高层领导们着急的了。

    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这才有了全国有关部委紧急召开会议,要求就国有企业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千方百计采取一切措施。同时,就包括了对一些不规划的乡镇企业,以行政干预的方式,进行一定的整改手段。

    对于地委传达了中央、省委的文件精神以后,吴永成更为关心的是第一项任务,那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永明县的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至于第二个任务,那他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了。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那是针对全国大范围来讲的,而在他们梁州地区、甚至于属于内陆省份的J省来说,上得了规模的乡镇企业,也没有多少个,也就根本不需要在这方面动什么脑筋了。其他县准备这么办,那不是他关心的事情。反正,他认为,永明县的乡镇企业不是存在什么整改的问题,而是还需要怎么再大力发展、扩大的问题。

    当然,这种想法、和这种即将实施的做法,也只能是打枪的不要、悄悄的来进行了。他还没有傻到会在大会上,和主持会议的地委领导争论的那种程度!

    吴永成在参加完地委召开的会议之后,本来召集四套班子的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同志们,就是想通过群策群力的办法,集思广益,找出来一些使永明县的国有企业重新焕发生机的好路子,可是因为县农工部和农业局的那些破事已搅和,耽误了不少的时间,致使那个会议应该进行的内容,在参会人员心情各异的情形之下,那当然也不会讨论出什么好的方案来。

    不过,早当时的那种陈旧的思想观念约束下,吴永成也很怀疑,到会的那些人,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最起码,在他这个经历了后世十几年发展历程穿越之人的眼里,他对会议上人们提出来的那些方案是很失望的。

    唉,还是算了吧,求人不如求自己!吴永成打定主意,只好凭借自己的一些经验,来想一些办法了。他得好好地琢磨琢磨,看从那些方面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能尽快地把永明县的国有企业发展起来。

    ……

    一夜无眠。吴永成办公室的灯亮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一上班的时候,吴永成用热水洗了洗脸,因为熬夜苍白的脸上才有了一点血色。

    “吴县长,今天又什么安排吗?”政府办主任王平敲门进来请

    由于吴永成过了政府这边以后。就一直没有要跟随在他身边地办公室人员,所以每天的工作安排,也是政府办主任王平亲自过来打招呼的。对于王平来说,他也非常乐意目前的这种格局。他并不认为,这样做就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反倒因为可以经常第一时间接触到这位在别人眼中前途无量的年轻县长,感到沾沾自喜。

    “王平,你通知一下县经委和工业局的主要领导,咱们今天到下面的企业跑一跑。”

    经过一个晚上的深思熟虑,吴永成已经对永明县国有企业地整改。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今天他就准备开始跑一些企业,到实地深入进行调研。等到掌握了第一手的翔实资料以后,结合自己后世所见识过的一下哦知识,拿出一个可行性报告,再拿到县委常委会议上去通过。

    永明县经委主任李永明是一位从乡镇回来的老书记。对于乡镇工作,他还是很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的。可要是让他谈一谈工业方面地一些见解,那他就只能报纸上的一些套话。来瞎应付了。

    不过,这也怨不得李永明同志。毕竟他是在去年全县人事调整地时候。才从乡镇岗位上,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一时间,不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那也是可以原谅的。

    只不过,李永明自己可就不这么看了。

    在昨天县委二楼举行的会议上,作为曾经和吴永成县长一起参加过地委的那个有关国有企业改革会议的他,就觉得自己应该早一点拿出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虽然时间很仓促。

    但作为全县工交系统经委一把手的自己,在昨天下午的献计献策会议上。别说是拿出一个可操作地可行性方案了。就连一条有建设性地建议,他也没有能提出来。会后回到家里,李永明也心虚得心神不定——这是人家县长第一次和自己的这个部门零距离接触,而自己却没有能够表现出工作能够胜任的成绩来,不知道将会在吴县长的心里留下什么样的影响啊?!

    所以第二天地时候。李永明早早地就到了自己地办公室。准备召集本系统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召开一个会议。着重讨论如何才能采取有效地办法,使全县的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更进一个新台阶。

    李永明才刚刚嘱咐了办公室主任通知参会人员,县政府办主任王平就亲自打电话过来了。

    “怎么,吴县长今天要到下面的一些企业跑一跑?王主任,你能不能先透露一下吴县长准备到那些企业去?”

    李永明听了王平的通知,第一个反应就是打探清楚吴县长的行踪,然后自己再通知下属各企业,让他们做好有关的一些准备工作。虽然说,这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下子是不可能提高上去的,可提前整理、整理厂区的环境卫生,把一贯邋遢的车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也能给领导们留下一个好的影响呀。

    “这个……”王平有些迟疑了。

    他倒不是不想告诉李永明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可要是他实话实说了,那不就在李永明面前相当地没有面子嘛,总不能说他一个政府办的主任,县长跟前的心腹红人,连这么一个简单的情况也不清楚吧!那可真是太有损自己的身份了。

    “啊呀,王主任,你我两个人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还不知道我李永明的为人吗?你就放心吧,我绝对不会做出出卖朋友的事情的。有机会我请你喝酒怎么样?”李永明有点着急了,他以为王平这是在故意端架子哪!

    “李主任,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哪?!我不相信别人,还能不相信你吗?!你也知道,咱们的这个县长有时候可不一定按照我们办公室安排的路线走的,你就多做几手准备好了。我估计县长这两天,是要把咱全县的国营企业都要跑一圈。我看他的那个样子,好像是一晚上没有睡觉,都这件事情挺着急上火的。你老兄让你手下的办公室主任去安排吧,你赶快和工业局的王超局长带着车,到县长办公室来报道吧,别让吴县长给等急了。”

    经委本身是没有车的,好在经委和县工业局就在一个大院里。放下电话,李永明急匆匆地告诉他的办公室主任,让他火速通知下属的各个国营企业,放下手头的生产工作任务,全力以赴清理环境卫生。然后就急急忙忙地带着一名熟悉业务的经委副主任谢明德,叫上工业局的局长王超,搭着他们工业局的一辆破吉普车,朝政府大院赶去。

    一路上,李永明他们几个人心里都忐忑不安的,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吴永成县长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

    “李主任、王局长,你们的速度可够快的啊!来、来,先请坐,有个问题,我想先咨询、咨询你们几位。毕竟你们是搞了工业企业这个行当多年的老把式了。”

    一进吴永成的办公室,李永明他们并没有看到吴永成黑沉沉的脸色,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不少。

    “吴县长,对于工业方面,您也知道,我也是一个新兵,去年听从组织上的安排,我才从乡镇到了经委这个岗位。不过,我们的谢明德主任和王超局长,倒是搞了多年企业的老工业通了。”李永明生怕因为自己不懂行,在这个年轻县长面前丢丑,直接就把随行的两位推到了前台。

    “呵呵,那好啊。你们二位给我说一说,咱们县要是进行国营企业改革的话,应该先从哪个企业入手哪?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尽快地见到实效?”

    第二百四十七章 国有企业的改革(中)

    呵呵,那好啊。你们二位给我说一说,咱们县要是改革的话,应该先从哪个企业入手哪?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尽快地见到实效?”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吴永成虽然知道现在人们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也不抱着没有希望。可他也毕竟知道,这个国有企业的改革,那可是一个大课题,甚至于可以说,在以后的二十年里,也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办法。他这个穿越者,也只能是利用自己的一点先知先觉,尽可能地把永明县的这几个国营企业,搞得红火热闹一点。

    既然经委主任李永明介绍说,谢明德和王超可以算是永明县企业管理的老把式了,那问一问他们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说不定也能对县里国有企业的改革有所帮助的。

    “这个……”吴永成突然给谢明德和王超出了这么一个大题目,两个人由于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马上大眼瞪小眼地愣在了那里:这可是在县长的办公室,虽然他们两个人比起李永明来,算是工业的好手了。可没有想好的话,那是万万不能随便说的。要是给县长留下一个不学无术的影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没有关系的嘛。就当咱们是在随便聊天,想到什么可以说什么,说错了也没有关系的。”吴永成看出了他们心中的一些顾虑,笑着给每个人散了一颗烟,自己也点燃一颗,鼓励他们说:“要不这样吧。王局长,你是企业的主管单位,你可以说一说。昨天在会上,因为一些杂事,闹得冲淡了会议的主题,我看你也就没有怎么发言。”

    既然被点将了,永明县工业局地局长王超也就只好开口了:“我认为,要使我们县的国有企业,在效益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只有在节能降耗,强化成本管理上狠下功夫。严控不合理开支,需要常抓不懈,更需要有制度约束。

    各个企业必须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对生产、销售、管理等成本经过科学核算,制定成本控制指标。

    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嗨,这还是企业管理中的老一套办法,说穿了其实也是在节流上下功夫的。吴永成听着王超的汇报。心里不以为然地想。

    当然,作为前世里有过企业工作经验的吴永成也知道。王超所说的那些措施,在企业管理中,也并不是说不管用的。可这些措施,是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地负责人来说,那都是非常清楚的。可尽管他们也非常明白这些道理,但往往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能是在年终的工作总结中,洋洋洒洒地高谈阔论一通而已。

    可真正的国企改革。单凭这些小儿科的办法。是远远不能解决企业存在的根本问题的。

    “那,王局长,你能不能说一说,在咱们全县地国营企业中,那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可以作为全县企业学习的榜样哪?”尽管吴永成认为这些措施对于使国企重振辉煌。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既然是自己让人家王超大胆地说地,那么出于礼貌。也应该听人家讲完,说不定从中也能吸收到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哪!

    “咱们县酒厂在这一方面就做得不错。”王超见自己的发言引起了吴永成县长浓厚的兴趣,讲的更有信心了:“比如说,他们在具体的生产环节之中,对原辅材料规定了破损率、消耗率,对原酒和成品酒规定了出酒率、合格率、优质率,把质量、物耗、产量三项指标与工资、奖金挂钩,超罚节奖,全面推行了以计件、定额为主,与质量、损耗挂钩的效益工资制,有力地提高了全员抓节能降耗的自觉性。

    还比如洗瓶车间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破损率下降2,全年节瓶六千个,节约成本费用一千多元。在原酒生产上由过去的曲配制,改为糖化霉、干酵母,年节约成本两万元。自己加工大中型盛放原酒地铁罐,节约资金一多万元。

    不仅仅如此,县酒厂还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升油’地活动,年节约不下一万五千余元。

    同时,他们在采购设备、原辅材料、劳保用品、办公用品时,一律实行计划列项、逐级审核、货比三家的办法,比以前降低办公等费用五万余万元……”

    “不错、不错。王超局长对咱们县的酒厂的情况,可真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哪!”吴永成笑呵呵地打断了王超的长篇大论:“看来,王局长地工作还是做得很认真地嘛!”

    “酒厂是咱们县的利税大户,作为主管局地领导,当然应该掌握企业的全部情况。”王超谦虚着说。

    “可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咱们县的这个酒厂,从近几年开始,经济效益存在着严重的滑坡现.

    的产值报表发现的,估计你们也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了吧?!前几年,我们酒厂生产地‘梁州香’白酒,还是省优、部优产品,可从八三年开始,我们酒厂地产品却只能在我们县附近的几个县地市场周围徘徊,甚至于到了今年沦落到了卖原酒的地步,是不是这种状况?!我甚至于怀疑,再过三、五年,我们县的这个酒厂能不能生存下去,还很是一个问题!”

    “吴县长,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我们也多次分析过。”王超心虚地看了看吴永成,大着胆子分辩道:“七十年代的时候,咱们省的名酒实行票号分配制,根本就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这就给咱们县的‘梁州香’很大的一个市场。可这几年,人家名酒厂扩大了生产规模。市场上也取消了用票来购买。

    这样就把我们地‘梁州香’白酒地市场份额都给占了,直接导致了咱们县酒厂经济效益的连年滑坡。”

    “我的同志,在这些问题上,你不要光考虑客观因素,还要好好地在自己的主观因素上找出原因来。”吴永成不满地敲了敲桌子:“好好动动脑筋,应该能想出办法来的。”

    “吴县长,要不然咱们也把Z|.场演讲报告吧?我听说,有不少企业都请过。”县经委副主任谢明德开口了。

    “步幸升?”吴永成经谢明德这么一提醒。想起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名人。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六日《人民日报》刊发新华社一篇通讯《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通讯说:“Z幸升在党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全厂推行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方法,使这个小厂地产品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成为浙江省一流的专业衬衣厂……”

    新华社的“编者按”写道:“Z.Y县衬衫总厂厂长步幸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值得提倡,其主要经验是:甩掉产品包销的拐棍。自己到市场上创牌子,闯路子。以三新、一快取胜,大胆改变现行制度。创造一套治厂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激起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报道首先作为内参送到了党中央地总书记案头。总书记当即批示:“对于那些对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讲。步幸升地经验。应当是一剂治病的良药,使他们从中受到教益。”

    来自中南海地支持使步步幸升成为一个榜样,一个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可供借鉴的样板。他地大胆探索,使人们隐约看到改革的方向。新闻记者们蜂拥而入HY县城,写下之间。“造星机器”使步步幸升成为这个国家最知名的工厂厂长。

    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团挤满HY县城。自HY建县以来。人们从未见到那么多地外地人。他们操着各地地方言。往来于HY县各条街道。口头词是:步幸升,市场竞争和企业自主权。

    而步幸升本人则匆匆地往来于祖国各地,在掌声与鲜花之间,他一次次地演讲改革的经验……”

    《人民日报》的报道,使步幸升成为1984最知名的新闻人物。“甚至从解放以后中国报刊电台所发表的人物报道来看。步幸升也算是继焦裕禄、雷锋之后地又一重点人物。”

    吴永成也看过那份报道,他认为步幸升是一个有独创精神地厂长。他对于过去那种‘大锅饭’、‘铁饭碗’地旧体制深感不满,利用扩大企业自主权地机会,作了一些大胆地改革尝试,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他对外努力搞活经营,到市场上去竞争,以品种多,花色新的优势在大上海取得了一席之地。在企业内部,他改革了分配制度,按职工劳动实绩进行分配,并从生产实际出发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生产现场管理也颇具特色。

    不过,他知道扩大企业自主权只能解决企业一时的困境,而要彻底解决国有企业所存在的痼疾,并不是那么简单地问题。最起码,这几年地各种媒体报道中,步幸升就失去了踪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做个演讲哪管什么用啊!再说了,步幸升离咱们省那么远,还不知道去哪里找他哪!还不如咱们县直接把全国有名地‘企业承包大王’请来,让他给咱们指点、指点。”还不等吴永成开口说什么,经委主任李永明马上否决了谢明德的主意。

    汗,怎么自己不好好地想办法,光把希望寄托到了别人的身上?不记得《国际歌》中的那句有名的歌词嘛

    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还得靠我们自己!”

    吴永成苦笑着看着他面前的这几个永明县所谓地工业管理行家:他们怎么老想着走捷径哪?

    不过,李永明提到的这个“企业承包大王”他也是知道的,可以说这几年里,在全国国有企业来说。那也是有着鼎鼎大名的“牛人”。他的名字在当时时常出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各种媒体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他就是马生力。

    国有企业承包制,是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功的背景下实施的。

    一九八四年,时任SJZ造纸厂业务科长地马生力的一纸书》,在整个SJZ市引起了轰动。

    当时正好赶上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是这个决定提出了增强企业活力、建(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