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 醉回七九当农民 第 146 部分阅读

第 146 部分阅读

    生意,结果在广州军区,还真就碰到了一个熟人。嘿嘿,也是你们的同学,你猜一猜是谁呀?!”杜三儿一边驾驶着车,一边冲着吴永成做了个鬼脸。

    广州军区他能遇到谁呀?肯定不可能是冯霞!冯霞他家老爷子虽然说也是军队高干,到后来可是转到了地方这一边了。再说,她家在TJ,她的工作单位也在TJ市委办公厅,她没事跑到广州去干什么?!

    吴永成地大脑飞速地运转起来:自己地同学里面广州的倒是有几个,可军队背景地也就是王志明了。

    “难道说你这个手提电话,是我们班的王志明送给你的?!”吴永成微笑着问杜三

    “你想什么好事情哪?!”杜三儿马上扭过头对吴永成怪叫一声:“熟归熟,可我和人家王志明也不干过就是因为你的关系,我们两个才认识的,人家凭什么送给我这么贵重的东西呀?!哥儿们告诉你吧,这个手提电话王志明他倒是也有一台,但那也不过是广州军区给他家老爷子配地,他也是偷偷拿出来到处显摆地。”

    “去。不就是一部破手提电话吗?吹得还那么玄乎。白送给我、我也不要。”吴永成嗤笑了一下。心想现在J省还没有网络,可不就是白送自己、自己也觉得多余嘛!

    吴永成的这话可伤者杜三儿地自尊了。他猛地一摆头,想要和吴永成争辩什么,车子的方向盘一下发生了扭动。三菱帕杰罗马上在不宽敞的公路上来了一个扭曲。

    “嗨,杜三儿,你丫地有话不会好好说吗?!发什么神经?!你不要命我可是还想活呢!”吴永成见势不妙,急忙帮他拉了一把方向盘,大声训斥杜三儿。

    紧随着后面的那辆团省委的皇冠,见前面的这辆车来了这么一个惊险的动作,慌忙也一边按响了喇叭,一边打开左转向灯,欲超车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杜三儿这才觉得自己有点反应过度了,马上集中精神看着前方。同时鸣笛告诉后面的车没有什么事情。

    “哥儿们。我说你是个农民,你还真别不服气。”杜三儿一边认真地驾驶着车,一边给吴永成上着课:“我告诉你吧,我手里的这部手提电话,咱中国目前也不过只有一百部,你还真别不信!”

    吴永成前世的时候,是玩过不少的手机,可他还真不知道中国的第一部手机,是在什么城市出现地。因为他又不是通信方面的什么专家,一个整天和农民们打交道的乡镇干部。能有一部便宜一点的手机使用就不错了,谁还刨根问底地去打探它的老祖先是谁!

    通过杜三儿的一席话,吴永成才明白了广州是全国最早推出移动通信服务的城市。

    这也是因为广州市邮电局,为了配合八八年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六运会,而推出第一批共100部模拟移动电话。

    据说。广州邮电无线分局之所以借六运会之机,推出首批模拟手机。名义上仍然是“试点”。因为无线通信涉及问题广泛,包括国家安全、频率分配等,负责审批的部门众多,“六运会试点”成了有力的理由。

    首批地模拟手机用户,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当时比较成功的商务人士;第二类是政府高层官员;第三类则是军队等有特殊需要的部门。

    这是一款NE模拟手机,拨打电话需要拉出天线。

    当时首批100部模拟手机的号码,是六位数字的短号,号段从901001至901099。

    不过,由于当时通信服务尚未普及,连固定电话地普及率也很低,因此当时拥有这一批手机地人,是拨出多,打入少。

    说起来大家可能都不会相信,当时邮电局的人,还不知道这手机应该卖多少钱。有点门路地人买手机时,大多数是先放了两万块钱的押金。这一价格在当年,相当于一部丰田牌农夫车的价格。

    “哥儿们,你说,整个中国就只有这么一百部手提电话,那人们还不抢疯了?”杜三儿接着对吴永成说:“我听王志明那丫的跟我说,不少人为了买这种手提电话而请客的饭钱,甚至比手机价格还要高。有的一般人维修手机或者选号,也通常都要请客吃饭,在营业厅买机子入户、办理业务,不但要排长龙,还得看营业员的脸色,那一整套的程序呀,还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一点门路的话,还需要一个劲地打申请报告、盖章,反正不折腾个七八十来天,那是根本就不可能办成的。

    我闲得没事的时候,还跟着王志明到黑市上打问过价格,在他们那里通信产品集散地的什么陵园西路,一部手提电话的黑市价最高炒至六万元!

    六万块呀,那得你哥儿们多少年不吃不喝的,才能挣到那么多的钱哪?!还有每个月一万多块钱的话费,那也不是个小数字。别看哥儿们现在的话费能报销,可花得也肉疼呀!”

    六万买一部一斤半的砖头提在手里?!哼。别说现在还没有网络、不能使用。就是我买得起,也不花那鳖钱地。

    吴永成嘴上不吭气。心里却在非议:再过一两年手机地发展会越来越迅速。到了九一年的时候,手机地重量为250克左右;到了九六年的时候,还会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而十年以后。也就是九九年地时候,手机也就轻到了60克以下。也就是说,一部手机比一枚鸡蛋重不了多少了。

    除了质量和体积越来越小外,现代的手机,已经越来越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了。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新型的手机还可以用来收发邮件和短消息,可以上网、玩游戏、拍照,甚至可以看电影。

    到了那个时候,谁还再拿着这种大哥大出来到处显摆的话,那就要被人们当作傻子了。

    “嘿。哥儿们,听你说了半天,还没有说出来你的这部手提电话,到底是从哪里搞到的?难道说你也是从黑市上买的?!”

    这话杜三儿可有点不爱听了:“嗨,我说,哥儿们。你这不是瞧不起人吗?!哥儿们要是掏五六万块钱、黑市上买的话,那不是也太丢份儿了吗?!告诉你吧,我这电话呀,是冯霞那小丫头片子送给我这师弟地礼物。”

    说完,杜三儿喜滋滋地瞥了吴永成一眼。那意思是说:怎么样,哥儿们,傻了吧?!

    吴永成不禁大吃一惊:“冯霞送给你的手提电话?!不会吧?你不是说这种电话,现在只有广州才能使用吗?!冯霞好端端的跑到广州去干什么?难道她调到广州工作了?!冯霞她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也成家了?!”

    杜三儿听到吴永成这么问,情绪反倒变得有点低落了。他一扫刚才兴奋的劲儿。有些无奈地说:“哥儿们,我不知道你和冯霞那丫头之间到底是发生了怎么一回事。其实我认为你们两个倒是挺合适的一对。”你这话什么意思?!”吴永成不满地瞪了杜三儿一眼:“难道你的意思是,我现在和文丽在一起就不合适了?!好,这是你自己说的,回头我就告诉文丽,看她下一次遇到你的时候,怎么收拾你!!”

    “哎、哎、哎,哥儿们,这话我可没有说过啊,这是你自己说的,不管我的事情!看在哥儿们平时对你挺照顾地份上,你可千万别害我。要是让文丽那丫头片子知道我说过这话的话,我这一辈子别想再安生了。”

    “行了,别贫了,你知道厉害关系就好。这话现在可不是随便敢瞎说的。”

    吴永成心里一想到冯霞,总是会莫名其妙涌起来一阵痛楚,脑海里好像又浮现出她的音容笑貌。

    可自己现在已经有了文丽了,再去胡思乱想的话,只会给他们几个人带来无尽地烦恼。

    “我在广州遇到你们班地那个王志明以后,是他告诉我冯霞当时也在广州的。他也是觉得很意外。”杜三儿放慢了车速,细细给吴永成讲起他是怎么遇到冯霞地:“当时,他就打电话联系到了冯霞。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吃了一顿饭。饭桌上,冯霞告诉我,她现在已经办了停薪留职的手续,跟着她的表姐一起开公司、做生意了。”

    “什么,你没有听错吧?冯霞现在已经是四、五年的副处级干部了,她怎么可能扔下工作、去跟着她那个亦心表姐去开什么公司?!”吴永成吃惊地问道:“再说,她的父母们都是高干,也不会允许她这么干呀!!”

    “嘿嘿嘿,哥儿们,人家那丫头还是再和你拗着一口气呢!我也问过她了,她说,在政界和你相比,她肯定超不过你!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在各方面也会受到限制的。她就想在办实业上,好好地做出一番成就来,把你给比下去。这个手提电话就是别人送给她的,她嫌提着太累,就扔给我了。”

    第二十章 积蓄力量

    吴永成听了杜三儿所说的有关冯霞下海的消息以后,马上被震惊了:这个丫头这么会在这个时候,做出来这种事情呢?!

    八八年、八九年是有一些干部停薪留职下海经商,但那都是在单位混得不怎么尽如人意、家境也比较窘迫的。做出这种抉择的几乎全部是男性,女人这会儿下海的鲜少。

    可冯霞年纪轻轻的,就成为了副处级干部,还是TJ市委办公厅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上头又有她的高干父亲作为靠山,仕途还是一片光明的。

    虽然说一定程度上女人在政界出头,相对来说,要比男人付出更多的代价,可冯霞她却完全不需要有这种更多的担心啊!

    要说家境窘迫的话,那就更谈不上了,如果在TJ市来说,她这种高干家庭还缺钱的话,那天下的人们,就都成了一贫二白的受苦大众了。

    不对,这里面肯定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三儿,你问过她没有,她这会儿是不是成家了?!”吴永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尽量用轻松的语气问杜三儿。

    “这个我可没有敢问。我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杜三儿送了吴永成一个卫生球眼,言外之意不言而喻:你真以为哥儿们有那么傻吗?!明明知道人家有伤疤,愣是想让哥儿们给揭开看一看“不过,哥儿们看她的那样子,不像是有了主的人。她在饭桌上曾经说起过,她一直和她那个香港表姐在一起的。要是她有了主的话,她家的那一位,哪能容得她像个疯婆娘似的,到处乱飞?!”杜三儿看见吴永成的脸色不善,心中不忍,马上又补充了一句。

    什么?冯霞一直跟着她的那个表姐亦心?!

    吴永成心里再次暗暗地叫了一声不好:冯霞地那个表姐亦心今年都是三十二、三的人了。不知道以前受过什么男人的刺激,到现在还是孤身一人,抱定了主意要当老姑婆了。可怜亦意那个二傻子还傻乎乎的,一个劲地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大有非君不娶的决心。冯霞和亦心整天价泡在一起,哪能学到个什么好?!无非就是培养出第二个亦心一样的老姑婆来。

    唉,算了吧。各有自有个人福!也说不准亦心那种人也正是以嘲笑地心态。看着世界上诸如吴永成之类的芸芸众生呢!

    再说,冯霞也和自己不存在那种情侣关系了,自己坐在这里替人家瞎琢磨,那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吗?!自己连自己眼前的这一摊子事情也没有理出个眉目来呢,还是好好考虑自己在这一个特殊的年份里。应该做一点什么吧!

    但愿冯霞能在自己选择的路上一路走好吧。至于其他地一些内幕情况,现在自己也无从打探,也不方便再去打扰冯霞已经安静的生活了,既然她和她的表姐亦心在一起,说不准过几天就会在J省见面的,毕竟他三姐吴永霞现在在省城经营的那个“霞心贸易公司”中,也有亦心一半的股份在内。

    吴永成想到这里。坐直了身子,振作起精神来,把心里杂七杂八的念头抛到了一边,又和杜三儿聊起了别地话题,杜三儿也识趣不再去谈论冯霞的事情了。

    吴永成在梁州地区的调研,一周之后就结束了。

    在下面跑了一圈、看了不少农村团组织的活动以后,团省委下来的三个人,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在新形势下,农村团组织事实上已经处于一种严重瘫痪的状态了。不少地方别说开展正常的团的活动了。就连一个团支部书记也不存在。

    返回省城后,吴永成安排青农部的严晓光部长和办公室干事薛星海,以最短的时间,把在梁州地区调研所看到地,整理成一篇调研报告,放到J省青年杂志上发表,同时,把这种情况上报团中央。

    吴永成认为,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存在于梁州地区这一个地方,全国贫困地区都存在着同样的情况。这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应该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接着,吴永成马上找到了团省委书记万明山,一方面向他汇报这一次到基层调研的情况,一方面准备请示以后,开始实施自己在调研过程中深思熟虑好的一个行动方案。

    “永成同志。看来你们这次下去。的确是做了很扎实的工作,也找到了不少问题。”万明山书记听完吴永成的汇报以后。指头轻轻地叩击着桌面,若有所思地说到:“农村基层团组织瘫痪的这种状况,地确是非常严重了。已经到了我们必须马上采取措施的时候了。否则任其自由发展的话,在广大的农村基层这一块,我们团这一级组织就很有可能丧失掉战斗的阵地啊!”

    “万书记,现在基层地情况地却是很不容乐观的。目前资产阶级自由化又泛滥成灾,农村这一块阵地,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地占领地话,那就势必会让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趁虚而入。”吴永成为了引出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来,也引用了几句当时最流行的政治术语。

    “吴书记,你是分管青农部工作的。这一次又在下面基层跑了一圈,你认为我们当前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呢?”万明山果然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吴永成。

    “万书记,我刚刚接触团委工作,不一定在这个问题上能说到点子上。不过,在下面调研的时候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吴永成先谦虚两句,然后掏出自己的笔记本,条理分明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第一,由我们团省委联合省委组织部发文,主要内容就是加强、整顿各地的农村团组织建设。文件中必须点到这项工作,必须由地、县、乡各级党委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必须把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工作,摆到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对,这个想法不错。”万明山礼节性地点了点头。

    其实这也是省委各个部门在向地、县进行工作部署之前,习惯性使用的一些套语。并没有多少新意。无非也就是强调本部门的工作之重要性,下面的党委也都对这一套已经麻木了。

    “第二,就是利用我们团省委地资源优势,组织、选拔全省农村中优秀的团干,到我们的团校进行短期培训,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同时。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成为当地青年中科学致富的领头羊。”

    吴永成不紧不慢地抛出了自己地第二点想法,这也是他的真正意图:选拔一批农村中优秀的青年,到团校接受比较系统的培训,从而使他们成为振兴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嗯。这个点子好!”万明山这次却是发自内心地赞叹了,不过他马上又提出可行性问题来了:“永成同志,你说的这个培训方案是不错。可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你想过没有,这次培训人员的范围,是不是应该包括乡镇一级的团委书记呢?培训搞多长时间?还有培训经费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咱们团委系统可是一个清水衙门啊!团校那边培训可以不盈利,但学员们地来往路费、伙食费用等,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要放到培训人员的头上,那就是不小的负担了。这些你是不是心中也有个底了?”

    “万书记,我认为培训人员的范围,没有必要把各地乡镇一级的团干考虑进去。培训人员主要还是各地优秀的农村团支部书记。培训的时间嘛,我看怎么也得三个月,时间太短,就达不到咱们培训的目的了。”吴永成毫不犹豫地就把乡镇团干排除出受培训地范围之外。

    因为他知道,各乡镇的团干。大多数由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兼任的,几乎没有什么专职的团干,过个三、两年的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或者是被调动、或者是被提拔,这些人随时都有脱离团委工作的可能性存在,他可不想把有限的培训经费,浪费在那些人的身上。

    再说了,吴永成前世地时候,就接触过不少乡镇的团干。大多数是一些混日子的老油条们,他还真害怕随着这些人的加入,而使农村淳朴的年轻农民们,沾惹上一些不应该有地衙门习气。

    “至于培训地经费问题嘛,我也考虑过了。农村的那些优秀团干们。能相应咱们地号召。扔下手里的生产任务,跑到团校来接受培训。就已经很不错了。培训经费那绝对不能摊到他们个人头上。依靠地、县两级财政,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们J省的各个地方,都是属于财力特别紧张的一种状况,平常正常的办公经费也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现在要他们再拿出一部分经费,用来农村团支部书记的培训,搞不好他们还要变相地抵制我们的这个培训计划呢!”吴永成仔细地为万明山书记分析着:“唯一的一条渠道,还是得我们团省委上门取找领导化缘,以争得省财政的大力支持。”

    “难呐,省财政也不富裕呀!”万明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望着吴永成说:“永成同志,你在下面的县里也管过财政,也知道这个每年各单位、各部门的办公经费早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做出来预算了。现在,咱们单单就这个培训计划,再和省财政开口,恐怕也无济于事。”

    “万书记,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加强、整顿工作,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亟需抓紧进行的大事。咱们J省团省委如果能在这个工作上做到领先一步,在全国的团委系统来说,也是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啊!”

    吴永成可不想因为经费的问题,使自己培养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备中坚力量的计划搁浅了。无奈之下,只好再次使用利益诱惑的招数,来勾引万明山书记动

    “万书记,从全国目前的形式来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直是我们党工作的重点。而我们共青团作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也更应该在这一方面不能落后。我知道,我们省委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张克同志,还是很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的,他又是分管我们团省委工作的省委领导,如果我们把这一次基层调研的真实情况反映上去。张克同志应该会大力支持我们的这一项工作的。”

    万明山被吴永成的话说得有点动心了,他点了点头指示吴永成说:“永成同志,关于这一次你们到基层调研的调研报告,你指导青农部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来。这个调研报告定稿以后,咱们召开一个书记办公会议,再仔细研究、研究。我想,张克书记也应该会重视这个问题的。团校那边也是你分管、联系的单位,如果省委同意我们的这个培训方案的话,这一次农村基层优秀团干的培训工作,就由你负责来抓。”

    当团省委的这份调研报告,被万明山书记送到省委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张克案头时,很快,团省委就拿到

    张克签署了同意的批文。

    张克书记在批示中,对团省委的这次培训计划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要求财政部门拨出专款,保证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二十一章 招兵买马

    省财政拨下来的三十万培训专款,很快就到了团省委的账户上,在团省委青农部的配合下,吴永成也很快开始了在全省各地、选拔首批参加培训的优秀农村团干的工作。

    第一批参加培训的团干学员初步拟定为八十名,分为培训一班和培训二班。

    当把培训计划下发到省团校的时候,团校校长刘世庆拿着一份请求增加人员编制的报告,找到吴永成的门上来了。

    “吴书记,咱们省团校的培训计划,一直是只针对在职的青年团干。像这么直接面对农村基层团干培训的事情,还是第一次接触。从管理人员、师资等各方面,就显得比较紧张了,你是分管咱们团校的领导,又具体全权负责这一次的基层团干培训工作,请你向领导们反映、反映,能不能通过别的部门,再给我们团校调配一些同志进来。有基层经验的同志最好。”

    其实,开办这样的几个培训班,对于省团校来说,还并不存在着什么管理人员过于缺乏的问题。

    只不过,作为团校的校长刘世庆认为,虽然他们是属于团省委的下属单位,可这种培训的事情,应该在去年年底的工作计划中,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现在半路上出来这么一么子事情,也没有提前和他们团校的领导们商量,也未免太有点不重视他们了吧?!

    拿着这么一份请调人员的报告,也只是刘世庆想借此给团省委的领导们出个难题,特别是自己头上这位新来地分管副书记。最起码你们也得给我说几句应景地话、来安慰安慰我们吧?!

    哪知道吴永成接过那份报告。心里却是暗暗欣喜:这真是瞌睡天上掉下来了一个枕头来!前几天自己的三姐夫马柳平一直缠着自己。想要调到省城附近的单位来工作,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

    “世庆同志,你这个考虑得很周到。咱们对基层农村优秀团干培训的工作,不是一个短期任务,而是要纳入我们团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之中。是一个长期性地培训任务。你能考虑到管理人员以及师资各方面的因素。这也是提前把工作做到了前面。这个很好。”吴永成稍微考虑了一下,站起身来对刘世庆说:“这样吧,世庆同志,关于这个人员增配的问题,现在我就和你去见一见明山书记。我个人是完全支持你们学校的这个报告的。”

    刘世庆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位分管领导,这么买自己的面子,还真是有求必应哪!本来只是想借此发个牢骚。没有想到人家还真把此事当成一回事请了。

    报告是自己主动递上去地。人家下来地分管副书记一句废话也没有说,就爽快地答应带着自己去找明山书记,这可是人家给了自己最大的脸面了,自己哪能给脸不要脸哪?!反正多几个人,也只能是壮大自己团校的力量,开支也是国家每年按人头下拨的,不用自己个人从腰包里掏一分钱,给人咱就接着吧,最好是来个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既然分管领导和团校的校长两个人相跟着来找万明山。反映这个人员增配的问题,作为团省委的一把手万明山,当然就得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他马上指示团省委组织部的同志,在下面的基层选调两名有基层工作经验地同志。进入团校工作。以配合即将开办的农村基层团干培训工作。

    “万书记,我个人还有一点事情。想请组织上考虑照顾一下。”

    当办公室只剩下万明山和吴永成两个人时,吴永成向万明山开口了。

    调动一个干部,特别是有职务的干部进来,不经过万明山这个一把手的点头,那是肯定不行的。

    更何况,他仅仅来到团省委几天地工夫,下面还没有一帮子铁杆部下,想要操作成此事,也是很有一定地难度的。

    还有另外地一层顾虑就是,吴永成这几天也看出来了,由于他这次突然被省委宣布到团省委来任职,打碎了一些同志进步的希望,下面一些同志们见到自己脸上露出来的表情,就能说明一些问题。一些风言***的也难免进入到他的耳朵里。

    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想把马柳平办到省城来工作,还真离不开万明山书记的帮忙。

    “永成同志,你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嘛!”万明山书记微笑着望着吴永成:“是不是关于这一次人事方面调动的事情呢?”

    吴永成点了点头:“我有一个亲戚一直在基层工作,是老资格的乡镇书记、乡镇长了,今年三十二岁,本人也很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他爱人近年来在省城工作,两地分居的状况一直得不到解决。这一次咱们团校正需要这样的干部,能不能优先考虑、考虑?!”

    “行啊,你把这个同志的基本情况说一说,我回头和组织部的同志打个招呼,就把你的这个亲戚,预订为一个考察对象吧。他叫什么名字啊?”

    万明山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很爽快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了马柳平的情况。

    不论是哪个单位中,都存在着派系的问题。

    万明山到了团省委也有六、七年的时间了,可以说团委内部的各种人事纠葛,他算是最清楚了。现在能用这么小小的一个人情,把刚刚来到这个单位的吴永成拉到自己这边来,那可是最划算不过得了。

    吴永成道谢以后,匆匆离开了万明山的办公室。

    他现在的事情还多着呢:首届农村基层优秀团干培训班学员的名额,虽然已经按照比例分到了各个地区,但在具体把关上。他还要亲自来抓。

    对于这个培训班。吴永成可是寄予了很大希望地。

    说得冠冕堂皇一点,吴永成这是为了以后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地农村发展,培养大量的人才。别看现在参加培训的这些年轻农民们,还都是一些没有多少多少影响力的农民土包子,他准备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起码要让他们地观念得到彻底的改变。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予其渔。

    而吴永成准备给予他们的,就是“捕鱼”的具体招数,他要让他们学会在以后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如何影响、或者带领更多的农民们,走上富裕之路。

    他们现在就是未来农村希望的种子;他们也是辽源大地上地一粒小火种。

    吴永成最大地愿望,就是希望这些种子。在广阔的田野上生根发芽;他最想看到的就是。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星火”能够成燎原之势,以至于让农民们的贫困的生活“红红火火”起来!

    当然,吴永成办这个培训班,也有他自己的一点小目的:那就是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地农村后备中坚力量。

    说得再直白一点,他就是想利用现在的这个条件,把团校的这些受培训的学员,最大可能地变成他吴永成以后的“黄埔弟子”。

    独木难成林嘛!

    不过。接下来地选拔工作却让吴永成很费了一番脑筋:J省十二个地市中,只有梁州地区按照规定地时间,给团省委青农部如数报回来了十三名符合要求的农村优秀团干部,而其他十一个地市,甚至于包括省会城市L市在内地地方。连团省委下达的名额也没有足数报回。就是上报回来的不少学员,有四分之一的都是乡镇一级的团委书记。

    当青农部的部长严晓光拿着已经上报回来的学员花名册。找到吴永成汇报工作时,吴永成马上否决了这份名单。

    “严部长,这是我们团省委第一次举行基层团干的培训,并且我们在文件中特别点明,要求地、县乡各级团组织,必须把农村优秀的团干选拔上来,如果就像他们这样敷衍了事的话,别说对不起省委给我们特批的那三十万元培训专款了,就连咱们青农部同志们日夜加班加点的辛苦也对不起。我们不搞那种形而上学的东西,竟然要做,我们就要在全国做出一流的成绩来。”

    “吴书记,我也督促过各地市的团委,可他们都强调说,现在农村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制以来,不少团干们都把心思,放在了个人发财致富上面来了,对团的这些培训、活动,没有一点兴趣。有的团干甚至问参加咱们的培训有没有误工补助。这个工作的确实很难开展的啊。”严晓光面露难色地说道。

    吴永成面色沉重地说道:“严部长,我们这次到下面的基层去调研,不少情况你也是看到了。如果不是基层团组织到了近似于瘫痪的地步,我们还有必要搞这种培训吗?!下面工作的同志是有一些难度,但远远不是像他们所强调的那样。他们不过认为这件事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就自己知难而退罢了。

    这样吧,你重新给各地市的团委打个招呼,要他们重新审核他们上报的培训人员名单,如果在两天之内,还不能按照我们团省委文件中要求的那样,送回来参加培训的优秀农村团干名单的话,团省委将建议他们所在地委,重新考虑团地委书记的人选。

    记住,口气必须严厉一点,我们也不是吓唬他们。这涉及到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是否坚定的原则性的问题,容不得半点含糊!!”

    严晓光看着吴永成十分严肃的表情,也没有再说什么多余的话,拿起那份名单马上退出了吴永成的办公室。

    说实在的,从严晓光的内心里来讲,他也认为农村基层团组织,的确到了非严以整顿的地步了。

    不过,在整个团省委的各部门来说,青农部可以说就像一个被遗忘了的角落,无论是领导们重视的程度,还是人员配置、经费下拨车辆使用等等,都算是属于第三世界的待遇了。他也已经习以为常了。

    这一次吴永成提出培训农村优秀团干的建议,严晓光绝对是举双手赞成。可他在事先就料到了将要出现的一些难题,首先就是培训经费的问题。

    当他听说吴永成向万明山书记提出培训农村团干的建议以后,就一直等着吴永成找他商量培训经费的问题,他也早就准备好了一套应对的话,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为团省委办公经费一直就存在着十分紧缺的状况,至于青农部来说,那就更是一年四季基本上谈不到什么开展活动了。

    所以,严晓光预想到吴永成的这个建议,虽然很切合全省农村青年的思想症结所在,但因为经费问题,终究难免半途夭折、胎死腹中。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吴永成居然很轻松地解决了培训中最大的一个难题——经费问题,还让省委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张克,在团省委上报的请示文件中做了重要的批复。这也让他几年来已经有点冷却的积极性,重新又起来。

    至于他今天向吴永成汇报的那一个问题,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也不过只不过是想再探一探吴永成这个新上任的副书记,到底有几斤几两而已!

    现在竟然吴永成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严晓光知道再这样下去的话,丢人现眼的就只能是他自己了,

    毕竟他也是在团省委来说,算是一个资历比较老的县处级干部了:如果连这么一点小问题也解决不了的话,嘿嘿,别说交代上级组织部门的提拔了,就连他自己也觉得难以交代下去了!

    第二十二章 马柳平进城了

    为了筹建农村基层优秀团干培训班的事情,这几天吴永成在团省委和省团校之间来回奔波,折腾得也够辛苦得了。

    好不容易把大部分的事情都落实下去了,吴永成才喘了一口气,中午下班回到家里,准备吃完午饭以后,好好地睡一觉、歇一歇。

    可还没有等他从饭桌上下来,吴家妈妈就开口了:“五儿,我和你爹商量过了,准备今天下午就回鱼湾村老家去。”

    吴永成不禁哑然:“妈,你和我爹你几天不是在省城住得挺好的吗?干么着急得要回去呢?!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说着,吴永成就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正在厨房里忙着收拾的文丽身上。

    自古以后,婆媳关系最为难处。这不是简单地评价谁是好人与谁是坏人那么简单的事情,也不是说那个人品不好的问题。这其中牵涉到受教育的背景、生活习性等诸多的因素。

    吴永成前世的时候,就经历过他的爱人和他母亲之间关系处得非常僵化的事件,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永久的伤痛。

    所以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吴永成对于这种事情是非常敏感的。他不会允许任何人再给自己身边的亲人们一点伤害,特别是这一对受过太多苦难的老人们,甚至于文丽也不行!!“混小子,你别胡思乱想的。这与人家文丽那个女子可是没有一点关系的。”吴家妈妈也是过来人了,看着吴永成地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哪能不知道儿子现在在想什么?!她嗔怒地瞪了自己最疼爱地儿子一眼:“人家文丽对我们老两口孝敬得多呢!你看。我们到了你们家以后,从里(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