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 醉回七九当农民 第 193 部分阅读

第 193 部分阅读

    以按一年五千租给他们。租期时间长地话,还可以优惠一些。

    面对这么优惠的条件,吴永成仿佛看见一大块馅饼从天而降。自然满口答应,并且主动提出把房租期限一签二十年的时间。

    对方这会儿也挺大方的,承诺如果按二十年签约的话,每年缴纳三万块钱的房租即可,房租每年一结算。

    签订了房屋出租合同、交了一年三万块钱的租金之后,吴永成邀请参加签约的几个干部,一同到外面吃点饭,也被人家笑着婉拒了。还再三表示。在以后的经营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尽管来找他们。

    而文涛却站在一旁,似笑非笑地望着这一切,只是在临出门地时候,才矜持地和那位负责人握了握手,扬长而去。

    在车上,吴永成才知道为了这件事情,文涛直接就把电话打到了市委的一位副书记那里,难怪那位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的态度,会发生前倨后恭地变化呢!

    文涛的这个举动,弄得吴永成哭笑不得:多大的一个事情呀,值得这么兴师动众的吗?!不就是多掏几个钱嘛,这要比欠人家一个人情要合算的多!

    可文涛却自有他的道理:“咱到他一个小小的街道办,开个门店,那是给他天大的面子!他狗眼看人低、不识人抬举,那只好请他地主子出来,教训他了!

    嘿嘿,这文涛一出校园,别地还没有适应,骨子里带有的那股高干子弟地傲气,无形中就显露出来了!吴永成无语了。

    不过,细想一想,这样也好,免得以后不长眼的东西们,个个都想过来捞一把。

    自古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他吴永成在这里可是没有一点势力,还就得靠文涛的强势,来镇压住那些牛鬼蛇神们!要不,这里的生意还没有开张,乱七八糟的那些找茬的,倒先给你涌上来一大批。

    用老百姓们的话说,那叫:没有一个烧香的,都是一群扰庙的!那就说明事情也别想顺顺当当地干了!

    店铺选好了,剩下的一些工商、税务的其他手续,在随后的两天当中,也顺利地办了下来。

    在这两天中,吴永成进一步地见到了文涛的强势手段,果真他在这方面的关系,那是一点也不次于杜三儿的。

    不管到了那个部门,文涛根本就不找下面的办事人,首先就是到一把手的办公室,之后,再由领导给下面打个电话,让他们领着文涛和吴永成再去办理有关地手续。

    这一系列的绿灯之中。除了文老爷子的面子在那里摆着之外,还与不少人对文涛地际遇抱着同情的心态也有关:文老革命了一辈子,退居二线之后。也一贯低调,根本就和他们开什么口,文涛去年又被整得那么惨,想开个小门店养家糊口,大家不照顾一下的话,恐怕传出去,社会上的舆论,就会骂自己无情寡义的!

    第四天。吴永成就和文涛两个人,搭乘飞往上海的飞机离开了北京——他们先得到上海去取钱呀!

    对于文涛开这个店的事情,无论是文老家中,还是文丽的二嫂那里,倒是都没有提出书面反对意见——这种生意起码赚不了钱,那也不会连老本都亏了地话。

    吴永成到达上海之后,发现这几天的工夫里,那八只股票就像坐上火箭似的,一个劲地往上冒,都是一些拿着蛇皮口袋的南方人。过来这里,不论价格高低,大肆收购。

    而此时精明的上海人,也看出了一些苗头,把手里攥着的股票捏出水来,也不肯轻易往出抛了,根本上就形成了有价无货的市场。

    单说杜三儿前几天出手的真空电子吧,现在就涨到了一千七百元的高价。还有几只股票更是高得离谱。

    营业厅的那个小姑娘刘葆钰看到吴永成过来了,笑得满脸开花,就像看见了一堆、一堆地钞票向自己走来似的。

    吴永成打听了一些具体的行情之外。就向刘葆钰提出,欲把真空电子等两只涨得有些离谱的股票,悉数脱手。

    刘葆钰喜出望外,当即给不知什么人打了个电话。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有四、五个人领着几只蛇皮袋就涌了进来。

    经过一番结算,吴永成以一千五百万的价格,与他们交割完毕。自己身上只带了两百万的现金,其余的,三百万汇回北京的户头,一千万转手存到了这里的工商银行营业大厅,算是给刘葆钰和张小林顶了一些拦储任务吧。

    “吴老板。你剩下还有不少股票。不想出手了吗?!侬可是一下子就快成了亿万富翁了,以后有什么好事。可要惦记着照顾阿拉呀!“刘葆钰仍念念不忘吴永成手中握着地那些股票,虽然说,她从今天的这笔交割中,又可以从南方人手中至少能拿到三、四万的佣金。

    “呵呵,这也是我手头急需要资金,要不那舍得跑出去这些股票啊!”吴永成笑着解释说:“我看后来的行情,这股票是只会大涨,不可能跌地。”

    “这位老板说的好对啦!现在全国就这么几只股票的啦,上海交易所成立以后,那还不是个个都要疯抢的啦!”买了吴永成股票的一位南方老板,听到吴永成这么说,心里那自然是非高兴:“不知道这位老板是搞什么发财的啦,这是我的名片,如果有什么生意,大家一起发财啦!以后到了GD,有什么事情,就可以找我的啦!大家做和朋友嘛!”

    吴永成接过对方地名片,果然这位是深圳人,张克强,是那里一个贸易公司地总经理。上面除了大哥大号码和办公室的号码之外,还手写着一个家里地电话号码。

    南方人一般做生意,是公司分明的,生意归生意,感情归感情,也就是说,不想把生意场上的事情,拉扯到家中的。

    显然这位张老板刚才听刘葆钰说,吴永成手里还有不少的股票,又是一位亿万富翁,也就起了刻意交往之心。

    “谢谢张老板。我没有名片,以后见面再补吧。我们这次是想到南方,考察一下通讯器材方面的生意,比如说大哥大、是、传呼机什么的。听说那里价格要低一些的。”

    张克强听到这里,眼睛一亮:“真是巧了,兄弟就是做这一行的啦。我那里的价格是绝对的低啦,要不吴老板你再等几天,我再买一些股票,大家一起走的啦。那边的费用,都算在我身上好了。第一次见面,交个朋友的啦!”

    第二十七章 开业大吉(中)

    “啊呀,那可真是太巧了,我还真担心,到了那边以后,找谁联系货源呢,这不正好遇到正经主户了!”

    站在一旁的文涛,还没有等吴永成开口,喜出望外地惊叫了一声。

    说实话,文涛没有做过生意,在这方面也有点依赖自己的妹夫吴永成,可他知道,吴永成一直南方就没有去过,也不知道他那边的同学,能不能帮上这个忙。他可是对于这个项目,抱着极大的希望的。

    眼前就有这么一位专门搞大哥大生意的,这对于文涛来说,无异于正瞌睡、天上就掉下来个枕头来了。

    吴永成一把拉住了冒冒失失想过去和张克强攀谈的文涛,心想:巧什么巧啊?!不少在深圳开公司的人,特别是做这种贸易生意的,那都是什么挣钱做什么的,说不准眼前的这位张老板,就是一个杂烩公司的老板,你这会儿要买彩电、钢材什么的,他也会这么说。

    自己的这个妻哥,毕竟还是第一次出门,没有经验呀!

    吴永成在前世不少的文学作品中,看到过有关改革初期南方的一些情况介绍:可能眼前你遇到一位浑身名牌、手拿大哥大、座下奔驰、宝马的主户,说不准他全部的家当,就都拿来了充门面呢!也许,他的那辆价值不菲的座骑,也是从租赁公司租来地呢!

    “呵呵。张老板,那边还有几个朋友已经联系好了货源,等着我们过去看呢!如果张老板手中的货。价格、性能各方面都可以的话,咱们也不是不能合作嘛!”吴永成笑着和张克强打起了哈哈:“因为时间比较紧,我们今天就得赶快走了,就不耽误张老板地时间了。有缘的话,也可能我们还再次见面的。”

    那个张克强也是生意油子了,哪能看不出来吴永成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分明就是人家信不过自己呀!

    不过,张老板也能理解吴永成,大家毕竟都是第一次见面。谁知道谁是个什么德性呀?!他也是眼馋吴永成手中的那些股票,否则的话,他又怎么肯把自己家里的电话,也留给他呢?!

    南方人做生意一贯精打细算的,如果他觉得需要花费开销地,一掷千金,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的;可如果他觉得能生几个钱的话,哪怕是几块钱,他也会斤斤计较半天的!

    这不,现在他拉拢吴永成的意思。一方面是为了能便利地抢购到吴永成手中的股票,一方面也为了两个人直接交割的话,就可以省下一笔中间人抽取的佣金——他刚才可是给了刘葆钰姑娘两万多的“辛苦费”呀!

    “哈哈,吴老板哪,我相信我们大家会有这个缘分的。你放心好地啦,我就是想和你交个朋友,我那批货价格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啦!钱对于我们来说,那是洒洒水啦,要是想交我这个朋友的话,过几天可以给我打电话的啦。”张克强也不以为杵。还是满脸堆笑地和吴永成、文涛打着招呼。

    不过,吴永成也没有和这位张克强老板说什么假话,他在北京临行前,就和GD的王志明打了个电话。让他帮助自己寻找这方面的信息。

    王志明现在在GD外经贸委上班,接触到这方面的商人还是挺多的,自然也就不成问题。

    另外,吴永成为了保险起见,还和香港的亦意通了电话,亦意也答应从中牵线,为他们寻找一些比较便宜的货源。

    第二天,吴永成和文涛就带着二百多万现金。来到了GD

    在王志明地介绍下。他们也和几个经销商见了一面。这会儿无论是大哥大,还是传呼机。都是国外的品牌。吴永成也就是想从这里拿到最为便宜一点的而已。

    要说起来,从这里买大哥大和传呼机,价格还真不是一般的便宜。

    比如说大哥大吧,吴永成知道北京最为便宜地,也就是两万四,市场上卖到三万二。而在这里,裸机也就是二万左右,批量大的话,可以砍价砍到一万八;而传呼机的价格,北京是三千八到四千之间,这里同类型的产品,能便宜一千多元。

    这可都是利润呀!

    由此可见,电信部门之中的暴利有多大!

    这也是文涛出马了,换了别人的话,他这个店现在绝对难以开张——电信部门那里就通不过呀!

    为此,当时邮电部门的一位领导还建议文涛,把他的这个公司挂靠到邮电部地一个下属企业下面。

    文涛当时也有点动心:这样一来地话,既能挣钱,说不准还能重入政界。

    只是遭到了吴永成的极力劝阻:吴永成知道,不少这种挂着红帽子地私营企业,都是为了在起步的时候,套取国家的一些资金扶持而已,可到了后来再想摘清身份,那就有点困难了——这里面毕竟牵涉到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像他们现在又不缺什么起步资金,政策上的那点局限性,也卡不住文涛这一关,何必自己给自己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呢?!

    文涛这才作罢,那位领导也只好勉为其难地签字放行:这也是北京地区第一家私人经营的通讯器材专卖店。

    在GZ呆了几天之后,吴永成和文涛接触了几家经销商之后,对这里的价格还比较满意。可文涛还是念念不忘那位张克强老板,非要缠着吴永成再联系、联系。吴永成却不过妻哥地纠缠。只好给那位张老板打了一个电话。既然来了,打个电话、见个面,那也不算什么的。货比三家嘛!说不准,也可能张老板那里价格还会更低一点呢!

    那位张老板一听到吴永成自报姓氏之后,立刻热情地问起来了他们此行的收获如何。

    当吴永成隐晦地报了大哥大地一个最低价之后,张老板那边大喊吴永成上当了,他这边还有更便宜的呢!

    吴永成将信就疑,可文涛热情却很高,非要过去看一看。

    好在这里离张老板的住处也不远,吴永成也只好让王志明从军区搞了一辆军牌车。把他们送了过去。

    到了张克强的公司,当张克强拿出他手里的大哥大和传呼机的样品,报出一个价格之后,居然比GZ那边他们看到的相同型号的机子,能便宜百分之三十,把文涛喜得嘴也合不住了。

    可吴永成细细端详之后,马上就对张克强说道:“张老板,你这是自私货吧?!”

    一句话马上把张克强说楞了,但随即他翘起大拇指笑着说:“吴老板真是好眼力呀!不过,只有这个才能挣大钱呀!你看看。这里正经渠道过来地,能有多少呢?!大家不都是这么做吗?!你放心的了,只要你们当地你有关系的话,入网那是没有问题的啦!”

    还不等吴永成开口再说什么,文涛就忍不住拍板定案了:“不就是没有上税吗?!这不是问题,但老板你必须得保证这是正品,否则的话,我回来砸了你这个摊子!”

    这可是多出来的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呀,也难怪文涛不顾一切地往上挤!

    “啊呀,你这位老板也太不相信人的啦。我张克强在这附近也是要做生意的啦。哪能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呢!说实话吧,我这么低地价位给你们,其实也是不挣钱的啦,主要是想和吴老板交个朋友啦!我骗谁。也不敢骗你们的啦,那辆军车就是你们的吧!像你们这种有身份的人,我招惹你们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不过,虽然张克强话说得倒挺有诚意的,吴永成和文涛商量之后,还是从他这里只拿了二十万块钱的货物,回到GZ之后,又从正规渠道。从一位刘星老板的手中。购进了一百五十万的货物。

    这么大额的现金交易,立刻就博得了刘星地好感。他许诺只要有王志明处长做保人,下一次他可以先供货后收货款。

    告别了再三挽留的王志明,吴永成和文涛当天就搭乘飞机飞到了北京——北京还有一大摊子的事情,等着他们回去张罗呢!

    吴永成和文涛离开北京的时候,就找了一家施工队,对即将进入运营地营业大厅,开始了简单的装潢。

    所以当他们回去的时候,工队已经按照他们的要求,装修完毕,只等着他们回来之后,开业大吉了。

    营业大厅的营业员,也找好了。其实也是这个商店原来的一批女售货员,吴永成从中选了几个高中毕业、素质较高一点的。

    当天晚上,吴永成和文涛商量开业的一些准备情况地时候,吴永成提醒文涛:“二哥,开业地时候,是不是你找几个***里的朋友,把各省驻京办事处地负责人也请来呀?!”

    面对着准备在开业的那天,将要邀请的一大堆人,文涛正在感到头疼——他可是从来也没有经过这么大的阵势,真是烦也烦死了!到了这会儿,他才知道,挣这几个钱,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现在又听到吴永成这么一说,马上就愣在那里了:“什么,我开店卖大哥大,又不是开饭店,我请他们干什么。我吃饱了撑的啊!他们又算是那颗葱呢?!我还找人去请他们?!他们那里呀,也就是那些风味小吃不错,别的,我真还看不上眼呢!永成,你要是馋了的话,等咱们这个公司运行正常了,二哥请你喝丽丽,一家一家的挨着吃过去!”

    文丽也一旁笑着插话了:“吴永成,你就是嘴馋,二哥这会儿忙得脑浆子也快被挤出来了,你还有心思想着吃?!你是不是又想着你们J省的老陈醋和刀削面了?!过几天,咱们一家人去你们J省的办事处那里,给你改善、改善生活去!这还算是什么难事吗?!”

    嗨,这都是那跟那的事情啊!

    吴永成哭笑不得,他之所以给文涛出这个主意,那是看到了各地的驻京办事处,才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群。可文涛和文丽兄妹两个,竟然能和他嘴馋拉扯到了一起!这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吗?!

    不过,这也难怪文涛这么想。在当时生活在北京的人都知道,如果你想吃正宗的、地道的地方菜,那么,第一个首选,就是这个地方的驻京办。

    这样一来的话,对于很多北京市民来说,提到驻京办,第一想到的,那可不就是正宗地道的美食佳肴吗?!

    “二哥,你还没有理解了我的意思,我是说,各省的驻京办事处就在咱们店的东城附近,他们以后可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大客户啊?!”

    “嗯,你说的这个有可能吗?!我可是知道,不少的省都是什么贫困地区,整天就是削尖了脑袋,跑到各部委去要钱,你想让他们买咱这三万多块钱的大哥大,那不是办喜事指望叫花子随份子吗?!我看,这个不太可能!难,难,难哪

    第二十八章 开业大吉(下)

    吴永成这里所说的各省、地的驻京办事处,普遍成立于八十年代的中期。

    当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驻京办事处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提供信息服务,采购原材料,推介产品,招商引资,接待服务等。

    “驻京办”的主要职能有两项:一是招商引资,跑部委,要项目,收集信息;二是接待地方来京办事的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等。

    驻京办需要替地方政府到国家部委联系、报批项目,负责与部门接头,地方来什么人,要见什么人,都要由办事处提前联络好。

    在当时,一些驻京办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跑步,打探消息,看哪里有钱和项目,然后写报道,找关系。

    新中国的第一个驻京办事处,是内蒙古自治区驻北京办事处,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三月。

    之后,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驻京办事处,成立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五九年之间。

    当时共有二十八个驻京办事处,主要职能是为当地争取资金、物资,铺平道路。

    改革开放初期,驻京办事处主要担负着接待当地的政府官员,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招商引资、收集信息的任务。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一些省市地办事处曾经一度被撤销。

    到了一九七八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路线后,为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驻京办事机构再度得以恢复。

    为此。北京市经济委员会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关于外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的若干规定地通知》,通知中明确表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辖政府部门、地级市人民政府,包括行政公署,州、盟、区人民政府、县或县级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可以在北京市设立一个驻京联络处。”

    此后,驻京办以惊人的速度,在北京扎营。以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为中心方圆两公里之内。网络地图显示的大大小小的外地“驻京办”有数十多家。

    这些机构一般将自己定位于沟通信息、招商引资、协助遣返上访群众和组织来京务工者等。

    那时候出门办事买不到车票,住宿不好找地方,人们又没有电话和手机,办事不方便,就需要办事处帮忙联系。

    客观地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驻京办事处确实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文涛、文丽兄妹两个之所以这么说,那也只是他们只从字面上了解到了驻京办事处的意义,这也难怪他们这样理解。

    这两位虽然说。也是自幼出身于高干家庭,打小不由自主地就身染官场之中的一些气息,但那只是高层之间的一些来往。

    大家要知道,在六、七十年代,甚至于八十年代初期,社会风气还是很正常地,那底层污七八糟的风气,也根本没有形成的一个土壤。

    说到底,他们也只是现在官场上的白丁,特别是应对层次比较低一些的干部们的时候。这也就会发生了文涛在租赁房子的时候。遇到下面一个小小街道办主任的刁难,直接就搬出了一位市委副书记。

    唉,还是缺乏在社会上和官员们打交道的经验啊!吴永成心里暗暗地叹息道。

    作为一个穿越者,吴永成可是知道到了后来。那些驻京办事处,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就慢慢地发生了性质上地蜕变,被称为专为地方官员服务的“接待办”,甚至于公关行贿,滋生腐败。直接演变为跑步前进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每年,办事处的人员光陪同客人去各大景点不知多少次,费用当然全部由驻京办负责。

    除了滋生腐败之外。驻外办事处等机构让人诟病的。是其亦官亦商的身份。

    为了弥补经费不足,大部分驻京办事处都在搞经营。赚了钱装到自己腰包中;由于经营不善。赔了钱,则要财政填窟窿。有些地方的个别驻京办事处干部利用工作之便,还为自己谋求升官和发财。从开办饭店、宾馆,服务地方官员,到跑步进京,亦官亦商,各地驻外办功能逐渐错位,甚至异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驻京办”已成为地方政府、和党委的驻京“大使馆”,其工作人员的“牛气”,以及他们在京城巨大地活动能量、和对派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人根本无法想像。

    吴永成记得前世的时候,网络上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二O二年五月地一天,北京高富水大爷亲身验证了“驻京办”的“牛气”——被一辆车弄翻在地不要紧,还被肇事者一通猛揍。

    那位“牛气冲天”的肇事者,一边打人,一边还叫嚣:着:“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说出来,吓死你!”

    这位主儿之所以敢这么“牛气冲天”,是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有一个特殊的身份——HLJ省交通厅驻京办工作人员。

    在吴永成的前世里,这些“驻京办”人员类似的优越感,普遍来源于他们的“神通广大”。他们有自己地“联络图”,关系网纵横交错。

    一般来说,形势地发展,对于这些办事处人员的要求,那也是越来越高地,“能办领导想得到的事,能让领导见到想见地人。”这是对“驻京办”一些工作人员的最低要求。

    由此。向有关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公关”,便成为各“驻京办”的首要任务,与领导沟通感情也成为“驻京办”钻研地一门学问。

    某市一位“驻京办”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坦言:“我的工作就是将礼物不露痕迹地送到领导的手中。说到公关,就是对部委、司、局负责人的喜好,了如指掌。再据此陪他们打牌、旅游、喝酒、听戏,或买字画、古玩。礼物不在贵,贵了给人家添麻烦,也不能太便宜,关键是要投其所好。”

    他的工作箴言是:“事事以领导满意为宗旨。事事以招商引资为取舍,事事以项目服务为目标。”

    而那些驻京办事处的人员之所以那么牛,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各“驻京办”的人事、行政管理、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均主要还是由其派出部门负责管理。

    而“驻京办”在日常工作中地“非常规”运作方式,常享有多种“豁免权”,当地政府大多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管理方式。

    客观地说,这些终日穿梭于国家各部委机关、及北京市有关单位之间的驻京机构负责人,也确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做了很多工作,尤其在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经济协作公关上,为家乡发展作出了贡献。

    可到了后来的时候。有不少这样的人,经受不住金钱和物欲的考验,堕落为法庭上的被告,沦落为了犯罪分子。

    “二哥,你刚才也说到了,那些驻京办事处主要是为了给他们所在的地方,和各部委要钱、要物,是比较穷。可老百姓地一句话,你套雀还得抛洒一把米吧?!”吴永成到了这个时候,也只好暗示文涛。他可不能赤裸裸地把自己前世经历过的,都说出来啊:“我以前也为地方上跑得要过一些投资,那时候,是给对方送一点土特产的。可现在这个时代。土特产人家谁还稀罕?!你提着一麻袋土豆、粉条什么的,不值钱不说,让人看见了还有收礼的嫌疑。至于说请吃,这年月谁还在乎那几顿宴请呀?!中央查禁公款吃喝尽头正足,只要长一点脑子的领导干部,就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因为嘴馋而落个什么处分的。那太不划算了。”

    吴永成只是这么稍微指点了一下,文涛就恍然大悟了:“啊呀。五儿。你到底是在这个***里呆过的呀!这个点子那可是千金难买呀!”

    文丽则败了吴永成一眼:“好的没有学会多少,搞歪风邪气、乱七八糟的。你倒肚子里一套一套地。我看你呀,基层呆了几年,把你也带坏了。”

    吴永成委屈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我这不是好心帮二哥出主意吗?!再说了,现在的这社会风气,也不是你一个人就能阻挡得了的。与其让他们把钱扔到别地地方祸害了,倒不如用来改善领导们的通讯工具,这样不是还能更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办事效率嘛!”

    “别说那么多了,我先打个电话,问一问到底有多少驻京办事处。”文涛着急得就开始打电话了。

    结果,等文涛一个电话打过去之后,对方给了文涛的那个数字,让他大吃一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单位呀?!开业的那一天,要是请客的话,那得花多少钱呀?!”

    原来,截止到一九九O年,北京共有一百八十六个市级以上的驻京办,各种大中型企业地办事处达到了三百五十多个。

    吴永成也感到疑惑了,现在就有了这么多地办事处了吗?!

    “没错。是这么多。”文涛肯定地说。

    据他解释,他这个数字,是来自于作为驻京办的直接主管单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驻京办事处管理司地一位朋友那里的,“绝对可靠。就这,他们还没有把那些县一级的办事处统计在内。”

    “那也没有什么,不就是四五百号人吗?!都请过来不就得了!”吴永成决然地一摆手:“这么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倒是担心咱们能不能请动这么多地人到场。”

    文涛眉头一竖:“你说得倒挺简单。不就是四、五百人?可除了他们,我们之前就已经把各部委、各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预计了一百多了,再加上这么多的人。那得摊多少桌地饭呀?!这钱倒是小事,可造成的影响这么大,老爷子知道了,非剥了我的皮不可!不行、不行。这个办法不行!”

    文丽也马上补充:“吴永成,这是在北京,不是在你们下面的小地方,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这六七百人的排场,估计还不到开业。中纪委的人就下来调查情况了!你这不是让我爸爸晚节不保吗?!你这是安的什么心?!”

    吴永成挥挥手:“这个你们不用考虑,自有我来想办法,你先说,能不能请到这些办事处的人吧?”

    文涛不屑一顾地撇撇嘴:“请他们来,那是抬举他们,这有什么难地。”

    “这就好办了。我是这么想的。”

    吴永成当下就说出了他的主意:他并不想套用现在时兴的那种开业请客的俗套子,而是想把营业大厅二楼的房间,装扮得喜庆一点,然后举办一个自助酒会的形式,这样一来。花费的成本也不是很高,品味也不低,大家见面还可以随意地互相交流,也不占用多长的时间,影响也不是很大,可谓一举数得!

    “好,这个办法好!”文涛听完之后,首先表示赞成,文丽也缓缓地点了点头。

    “永成,可我还是担心。你说,一个大哥大三、四万的,这些人有钱买吗?!他们回去以后,又怎么下帐呢?!”文涛对这一点还是有点不踏实。

    换作谁也会有这样地担心……兴师动众这么大的排场,要是一点作用也没有的话,那可就成了京城里茶余饭后的笑料了。

    吴永成笑着拍了拍文涛的肩膀,没有吭气。

    他可是知道前世的时候,H省某个市级驻京办事处,一次性地就购买了777瓶、价值66万余元的茅台酒。据说,这些酒用来招待客人,同时由其下属企业对外销售。

    就是在那个时候。茅台也是中国的天价酒。一般进货要600元一瓶,酒楼可以卖到1200元左右。星级酒店可以卖到1800元左右啊!

    而现在,虽然说,消费水平还没有到了那个地步,可这种几万、十几万的“感情投资”,对于他们即将争取到的数百万、上千万地国家投资来说,那还是很划算的。

    现在的地方政府也都是很会算账的。

    至于下帐嘛,那就更简单了,随便变更一个名堂不就得了?!

    于是,开业地这一摊子事情,也就基本上定了下来。

    文涛召集了自己***里的一些朋友,按照各自的势力范围,划分了请客的地盘,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请客之事便统统搞定。

    这些高干子弟***里的朋友们,那是相当会来事的,只要打个电话,暗示一下某天是文涛的一个小公司开张,他家老爷子是文某某,希望大家能来捧场。

    各个办事处地领导们那也都是一些人精,哪能放过这个交际地好机会呀!纷纷表示,到时候一定前去表表心意。

    正如文涛夸口的,到了开业地那天,名单上所列的嘉宾都基本到场了,这让吴永成更加感到他那个***不可小视的那股力量。

    因为之前的时候,吴永成和文涛就达成了一致认识:凡是来宾送来的花篮、镜框等,统统收下,而现金一律不收!这也是既为了避免给文老爷子脸上抹黑,更为了下一步业务的顺利开展。

    他们不想给人们留下一种以势压人的感觉——他们只想正正规规地做一点“小本生意”。

    来宾们在签到薄上留名之后,就被请到了营业大厅参观,之后由礼仪小姐带到了二楼的自主酒会上,大家自由组合交流。

    这种别出心裁的开业典礼,马上就博得了大家的好感,再加之文涛***里的一些小朋友的忽悠,“联通通讯器材公司”当天就卖出去了十部大哥大,二十个传呼机,并且都是现金结算。

    高兴的文涛立刻让业务员带着客人,到邮电部门办理了入网手续。

    开业的第一天,就有三十多万的利润到帐呀,这还不算有不少人也预定了几部机子,这怎么能不让初涉商海的文涛兴奋呢!!

    嗨,这可真是开业大吉呀!!

    第二十九章 警醒

    “啊呀,这真是太让人吃惊了,怎么一天的时间,利润就能达到了二、三十万,这个行业也太能挣钱了吧?!”

    文丽的二嫂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满脸的激动。昔日在她心里窝囊废的文涛,如今也看得顺眼多了。

    不,岂止是顺眼多了,而是化身为了财神,她仿佛看见了滚滚的“蓝精灵”,闪烁着耀眼的光环,向她迎面扑来。她禁不住伸出指头搬算着:“这一天的利润就是二十多万,一个月是三十天,那就是六百万,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行了、行了,你就别再这里露怯了。”文涛笑着制止住了妻子的小算盘:“哪有你那么一厢情愿算账的!要是能这样的话,天下做生意的人,哪个不愿意财源滚滚来呀!”

    此时,文海、文丽,吴永成等人,都聚集在了文家大院的书房里,时间是晚上的八点半。

    尽管从早晨开始到现在,文涛管顾了招呼开业时来的各位嘉宾,除了肚子里灌了一肚子的酒水之外,还一点米粒没有粘口,可他也丝毫不觉得饥饿,斜躺在了客厅的那张大沙发上,指着吴永成对众人说:“这都是永成的大功劳。原来我还以为各个地方的办事处穷得要命,哪能买的起这种东西,他们即使能买得起,每个月的话费,丫们也掏不起吧!嗨,哪知道今天就邪门了。那十部大哥大和二十个传呼机,都是他们买走地!真是怪事年年有,唯独今天多啊!”

    吴永成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没有吭气。

    他知道,那十部“大哥大”,即使是办事处的人买去了,那也不一定能轮得着他们自己用,也许今天晚上的时候,大哥大就又找到了新地主人。至于名义嘛,那肯定是因为工作缘故,为了以后更有利于支持他们某个省的工作。特意“借”给他使用的。

    至于说所送对象是部局级领导,还是司局级领导,或者是某位手握重权关键性岗位的处长,那就不是他吴永成考虑的范围了,他现在的角色,只是一个卖“大哥大”的小商人,人家客(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