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5 部分阅读
杰这个时候,哪肯轻易让光头仔脱身呀!
只见他站起身来,上前一步,笑着拉住了光头仔,连拉带扯的,把他摁在了座位上:“光头仔,我说你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我***去过海南几次呀?!哪能比得上你在那里的人头熟络呢!
不管我们合作不合作。这地头上地事情,哪能离得开你这个地头蛇哪?!
自古道:猛龙不过江、强龙不压地头蛇,到了什么时候,你的这个位置,谁能代替得了呢?!”
牛存杰的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光头仔。他拍着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地叫道:“对呀,不管你们合作不合作,关我屁事呀!我只要好好地挣我的跑腿钱就行了。
海口那边地工商、税务、土地部门地关系,都是我一手联系的。要离开了我。你们搞屁的房地产啊!
牛老板。这么说,你是决定了要和那个北京的老板合作了?!”
老奸巨猾的牛存杰,含含糊糊地回答:“嗯。合作不合作地见面以后再谈。我这会儿资金不是还缺不少嘛,我也得先跑一些地方。挪借一点呀!
现在国内地政治形势也不太好,我和他见面之后,看看再说吧。”
光头仔有些为难地说:“人家那个北京地老板回去过年了,你想见到他,那至少得在过年以后了。可人家过年回来之后,就准备大干了,到时候你的钱都没有准备好的话,那还和人家合作个屁呀!”
牛存杰咧开嘴笑了笑:“呵呵,钱地问题,那是小事。我过几天就回北方一趟,找我的那些战友们,搞一点款子过来。百八十万地,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牛存杰还在这里担心国内政治形势不好的时候,他可没有想到第二天,也就是一九九二年的一月十八日,一辆载着伟人邓小平的专列,开出北京,向南方大地驶来,具有历史意义的南巡讲话,由此拉开帷幕。
在这次的南巡过程中,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也正是邓小平同志的这次南巡,给中国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希望,也使得更多的私营企业家,走向了振兴之路。
可对于牛存杰同志来说,那却是他走向灭亡的开始。
而在这个时候,光头仔口中的那个北京老板杜三儿,也的确是回到了北京,去过年去了。
一晃出来两个多月了,杜三儿的爱人倒还不好意思说些什么,因为她知道杜三儿之所以能挣到那几百万,完全是托吴永成的照顾,而这一次杜三儿又是明确地告诉她:是为了给吴永成帮忙。
可杜三儿的老爹、老妈却不干了:这大过年的了,小三子在外面疯了一年,难道还没有疯够吗?!
于是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的,催促着杜三儿回家,杜三儿的大哥大电话费,也不知道被花掉了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杜三儿只好在腊月初八的时候,就收拾了公司的那一摊,飞回北京去吃“腊八粥”了。
不过,吴永成却这会儿还在深圳呆着----他想亲眼目睹邓大人来深圳视察的历史场面。
在吴永成的前世记忆中,他只知道一九九二年一月的时候,老邓大人从北京出发,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具体是什么日子、那一天,他就记得不太清楚了。
所以,吴永成干脆从元旦之后,就来到了深圳,整天泡在宾馆里,一边了解股市的一些详细动态,一边等着那历史性的那一天的到来。
自从九一年的十月来到南方之后,吴永成也并不是中途没有回去过的。
在十一月份的时候,因为永安地区大批量的生猪出栏,这就涉及到了一个生猪回购的问题。
吴永成匆匆忙忙地赶回去,联系日本的佐藤健二在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对永安地区的这一批生猪,进行了抽样检查。
自然是做生意,这个质量问题,那可是万万马虎不得的,这也牵涉到了品牌的问题。
经过抽样检查后的生猪,佐藤健二公司的员工们,惊讶地发现:这一批使用新型固态蚯蚓复合饲料喂养的生猪,无论是在瘦肉率,还是其他外观体能的一些指标。都要比十年前鱼湾村那一批单纯用蚯蚓拌猪草喂养地生猪,要好得多。
事实再次证明:吴永成祥农公司的饲料,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肉用鸡的养殖与屠宰,由于亦意那次前来,就和吴永成的公司签订了代为出口地合同。销路自然也不成一点问题。
同时。马林听从了吴永成这个小舅子地指点,到东北考察了半个月,很快就在那边刘艳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祥农公司的贸易点,顺利地拿到了对俄出口贸易的生猪、肉用鸡的配额。
这么一来地话。吴永成祥农公司地产品销路问题。也就不再是单纯地依靠佐藤健二和亦意两个人了。
吴永成再次从J省返回海南地时候。账面上又多了一千五百万元----这是这半年来,祥农公司下属的那几个分公司所作出的贡献。
其中,还包括了位于南德县南阳沟镇地那个山珍食品公司半年的利润二百万元。
吴永成拿这笔钱。准备在海南大量地存储一些土地。
在他大量收购土地地时候,包括海南、深圳等地的南方大地。经济的发展,还是处于一片迷茫之中,所以地价也特别便宜,还没有人前来哄抬、炒作。
除了在海南的首府海口市,把一些地理位置特别好的土地,以每亩十万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下来之后,吴永成还跑到海南另一个热门城市----三亚市,在那里以每亩五万到六万的价格,盘了下来。
虽然说,吴永成也明知道,在这次的海南房地产热中,将会有大量的农田,会被头脑发烧的房地产开发商们,盲目开发之后,形成大量的烂尾楼,而矗立在海南岛上,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和农田的闲置、浪费。
但他知道,以他自己的这个本事,那是无法逆转这个局面的,与其让那些不良商人们,把那些从房地产泡沫中的暴利,攥在手里,倒不如让他吴永成伸手拿过来,那倒还可以为老百姓们办一些好事!
可到了一月的十八日,深圳人都知道了邓小平来到了深圳---这除了香港报纸提前捅出去之外,还有人在亲友面前炫耀,口口相传,再加上当时警车开道的那个阵容,这种事情,是根本瞒不住的。
但吴永成却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当地的其他新闻媒体上,没有看到有关邓小平南巡的任何新闻----甚至于一个字眼都没有。
在这个时候,吴永成才明白了:此时,中国的所有媒体,都像保密局的干部一样,缄默其口,什么也没有报道,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也不是他们没有新闻敏感。而是根本就不让报道。
因为在邓小平南巡的路上,就有新华社广东分社的副社长、高级记者牛正武,还有南方日报和广东电视台的记者们。
不过,吴永成仔细一想后,觉得这样也不能怪他们----上面有指示,新闻有纪律的呀!
在当时,中央领导到各地的视察、开会、活动,一般的情况下,是由新华社派记者,全程跟同的。
在中央领导离开视察地、结束视察工作之后,由新华社播发一条消息,重要的领导人物,再加发一条通讯,在新华社内部,被称为通稿。
而这次邓小平的南巡,新华社却没有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全国范围内播发通稿。
据全程陪同的新华社记者牛正武几年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解释:邓小平未到广东之前,就明示此行不要报道。
但是,邓小平甫到广东,消息就已经不胫而走了。
在那个时候,一些港澳报纸,很快就披露了邓小平到南粤的新闻。
外国的一些新闻媒介,也争相报道邓小平到特区的行踪,虚虚实实,捕风捉影。
当时的省委书记谢非,向邓小平当面请示:海外已在传闻,是否可以正式发个消息?
邓小平没有同意。
过了几天,海外舆论纷纷报道、评论邓小平南巡之行,认为意义重大。此时,谢非再次当面请示邓小平,说此行对改革开放将起巨大促进作用,在海外已引起巨大反响,广东希望能报一下。
邓小平还是不同意。
待到了珠海,邓小平南巡的消息已传遍全国,人们受到极大鼓舞。
谢非又一次请示邓小平,邓仍然不同意。
谢非三次当面请示希望报道,邓小平都坚持不同意。
他说:“不开这个口子。”
谢非深深理解邓小平这句话的含义,就没有再坚持要求报道。
后来,一些地方报纸,对邓小平南巡自行作出报道,并非出自邓小平的本意,也没有经过上级审稿。
而吴永成在这几天里,却一直呆在深圳,从一月的十八日邓小平来深圳的这一天,一直到了一月二十七日,不管是深圳当地的报纸,还是广东省的南方日报,或者是全国性的一些报纸,都没有登载任何邓小平南巡的消息,好像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一回事似的。
在那一段时间里,吴永成也曾试着去联系王志明----他毕竟在当时的深圳市政府担任一官半职的,应该能知道一些消息吧!
可遗憾的是,王志明前几天的时候,就因为公事出差到对岸的香港去了,根本就联系不到。无奈之下,吴永成只好打道回府----这都腊月二十三了,他也该回家过年了呀!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零六章 布局(下)
吴永成是在一月二十七日,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回到北京的。
腊月二十三,对于北方人来说,那也是过小年了。
就吴永成现在的身份来说,虽然官位已至正厅局级,个人资产也上了几个亿,但他的骨子里,却还始终保持着那种农民的本色,对农历的节日等,看得比较认真。
或许,从他的心里认为,这也是为了家中的老人们吧: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对这些传统的节日,看得都是比较很重的。
可当吴永成回到了家里的时候,却发现文丽不在家中。
这个时候,吴永成才想起来,文丽至今可能还仍然坚持在TJ的那个中讯合资公司中呢!
随手一个电话打到了文丽的大哥大上,果然,文丽此时还在了?!我在哪里?哼,我现在还在TJ,为你这个该死的资本家打工呢!你可倒好,一年四季的到处游山玩水,把我死死地绑在了这里,半点也不能动弹。”
吴永成从文丽的语气中,感觉出来了一丝淡淡的哀怨,心里不禁苦笑道:老大呀,这可是你自己找的这苦差事啊!
于是电话中,吴永成马上表示自己将立刻赶到TJ去。
文丽却一口回绝了:“算了吧。今天都腊月二十三了,到了晚上地时候,我也赶回北京去。
今天中午你先到我爸妈那里去一趟,看一看女儿小敏,我也快一个月没有回家了。孩子也怪想咱们的。”
吴永成挂了电话。不禁感慨到:都说有钱是个好事情。可大家谁能知道,要赚这几个钱,背后要付出多少的艰辛啊!
一般来说,行政单位在腊月二十三之后,也就没有多少事情了。可企业到了年关。反倒正是拼命加班的时候。
文丽从大学教书。一下子跑到节奏飞快的企业,还是与外方合资地公司,这一段时间也算是受了不少地罪了!
联想到文丽的辛苦之后。吴永成马上也记起来了自己在J省的那几个公司,随即拨通了南德县赵平贵办公室的电话。
赵平贵此时也还没有开始休假。正忙得焦头烂额呢!
吴永成在电话中,指示赵平贵:到了腊月二十六的时候,由他负责安排南德县地那三个企业,全体员工开始放假。除了应发放地工资之外,每个员工再额外多发一个月地工资,作为这半年的奖金。
赵平贵的奖金,则等到吴永成专门回去地时候,由他本人亲自发放。
吴永成准备给赵平贵包一个一万块钱的大红包,以奖励他半年地辛苦。
J省祥农公司的那一摊,则是由薛红在负责。
这半年来,祥农公司所生产的饲料,之所以能在J省和TJ市立足,薛红和他手下的那一帮销售人员,功不可没。
吴永成在十一月份返回J省的时候,就和薛红有过交代:对待销售业务人员的工资,一定要按照事先制定的销售业绩提成的办法,来进行发放。不要担心业务人员的工资收入过高,只有充分调动起销售人员的积极性,祥农公司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
吴永成所说的这些销售人员中,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暑假期间勤工俭学的那三十名大学生。
在家里通过电话遥控指挥完这一切之后,吴永成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已经是将近中午的十二点了,连忙提着一大包从深圳买回来的特产,向文家大院走去。
他离开家也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现在迫切想见到自己的女儿小敏。
自从文丽到了TJ中讯公司担任总经理之后,原本是想把女儿也一起带走的,可遭到了文家两位老人的一致反对,这才作罢。
就这样,女儿小敏也一直就在文家大院,由文家两位老人来照应了。当吴永成走进文家大院上房的时候,小敏看见爸爸进来,欢快地跑了过来。
两个月不见女儿的面,小敏现在比以前长得又高了不少。
文妈妈看见吴永成,几句寒暄话刚刚说完,就开始了唠叨:“永成啊,你和丽丽两个人,也总不能是这样吧?!一家三口人,一年四季也才能见几次呀?!
你们大人能受得了,可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好啊!你这次回来得和丽丽商量、商量,得想个好办法呀!”
吴永成苦笑着,只能连连点头称是。
嘴上虽然吴永成是满口答应,可他心里却无奈地想着:你们当老人的说话倒是挺省事的,可这句话你们应该和你们的女儿文丽多讲一讲,就凭我现在的本事,我能把文丽劝说回头吗?!
“好了、好了,孩子这才刚回来,你就不能让他的耳根子消停一会儿吗?!”
文老爷子放下手里的报纸,慢慢站起身来,踱到吴永成面前,问他:“你是刚刚从深圳回来的吧?!”
吴永成点了点头:“是的,爸爸,我这一段时间就一直在深圳。”
他此时也意识到了老爷子下一句话,将要问他什么。
果然,文老爷子望着吴永成缓缓地开口了:“小平同志一月十七日离开了北京,说是到南方去转一转,你在深圳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吗?!”
吴永成摇了摇头:“我在十八日、十九日地时候。就听说小平同志到了深圳,可一些地方都拉了警戒线,根本就不让行人通过。当地的报纸、电视上,也一点消息都没有。
我之所以这么晚才回来,也是想在那里探听一些小平同志南下的信息。
爸爸。怎么北京也没有一点消息吗?!应该内参上有消息的呀!”
文老摇了摇头。对吴永成说:先吃饭吧,一会儿到我书房里来。”
吴永成答应了一声,抱着女儿小敏坐到了饭桌前。
吃饭的过程中,文妈妈问吴永成今年什么时候回鱼湾村过年。
吴永成回答:他考虑到小平同志在这个时候视察南方,肯定会有一些重要地精神出台。所以他准备今年就在北京过年。已经和家里地老人们打过招呼了。
文老赞许地对吴永成点了点头:不错。虽然自己的这个女婿年轻,可对政治却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
呵呵,文老哪知道。吴永成却是利用了自己前世的一些记忆,而作出的这个决定。平同志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到南方去视察?他又会在这个时候,发表一些什么重要讲话呢?!”
饭后,文老爷子坐在书房中他地那张藤椅上,眯缝着眼眼睛,一手轻轻地叩击着桌面。
吴永成知道,这是老爷子考较自己政治上是否成熟。
在吴永成地前世中,小平同志南巡地时候,他正在省委党校学习,当时对南巡讲话精神,那可是在学校的组织下,学了整整两个月的,主要精神哪能不知道呢?!
不过,在这个时候,他虽然知道南巡讲话中地不少内容,可哪敢在老爷子面前,显示他那先知先觉的一面哪?!
于是,吴永成只好装作一副苦苦思索地样子,回答文老的问话:“爸爸,我觉得,小平同志这次到南方视察,是鉴于国外复杂的形势、和国内难以适从的经济发展趋势。
至于说,小平同志讲话的主要内容,我认为也离不开加大改革开放方面的意思。”
文老的脸色有些严肃了,他坐直身子目光直视吴永成:“嗯,你为什么就这么肯定呢?!”
吴永成不慌不忙地说道:“因为这之前,每当国内改革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小平同志总要到南方,做一些视察工作的。
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八四年、八五年的时候,由于当时广东独特的地位,四大特区占了三个,所以很多经济发展比较慢一些的城市,都派人南下朝圣、学习。
可学习的结果,是当时是否定大于肯定。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一个老红军到广东看完后,在深圳就哭了,认为广东已经变成了资本主义。
后来邓小平同志亲自南巡,到深圳,下珠海,并说深圳的实践证明:我们开办特区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次是在上海将要开发浦东新区的时候,当时一些高层领导们也都持反对意见,毕竟开发浦东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上海方面却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开发的。小平同志在九零年的时候,到上海过了一个春节,这个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我认为这第三次,也会给改革再加一把力的。”
文老站起来,笑着摇摇头说到:“呵呵呵,这都是你的主观臆断,不作数的。没有一点科学根据呀!
好了,你在外面也累了几个月了,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吧。过一段时间,自然会有准确消息出来的。”
吴永成从文家大院退出来之后,明白文老爷子对自己的猜测,也有几分赞同,不过,老人毕竟是久经政治风雨的老革命了,哪肯在他这个小字辈面前,轻易地流露自己的政治观点
之后,吴永成通过电话,联系到了身在广州的王志明,想从他的口中得知一些有关领导南巡地讲话精神。可王志明却告诉他:现在这些信息,他也是一事无知。
从王志明那里,吴永成知道了,这次领导视察保密工作搞得相当严谨。在前往珠海视察的时候,按照有关规定。广东省的省委领导都没有能陪同前往。只有省委的一位副秘书长陪同。:军区司令员上前致意:“我代表驻粤海陆空三军,给小平同志拜个年。”小平说:“给你们也拜个年。”说完就走了,别的话,就再没多说。
到了这个时候,吴永成也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告诉王志明:如果当地地一些新闻媒体。出现有关地报道、或者是评论的话。要及时通知他。
当然,能在第一时间给他传真过来的话,那就更好了。
在那个时候。传真机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了。
为了便于及时了解一些动态,吴永成在自己的家里、公司办公室。都安装了传真机。
也许有人会奇怪吴永成明明自己知道南巡讲话地内容,为什么还要这么迫切地了解当时社会上地动态呢?!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南巡讲话地内容,吴永成他是知道,可社会上的人们都不知道呀!只有在大家都知晓南巡讲话的重要意义之后,巨大地经济效应,才有可能发挥出来。
二月四日是春节,在这之前,无论是春节团拜会,还是各大新闻媒体,都对小平同志南巡没有发表一点消息,好像从来就没有这么一回事似的。
有地时候,吴永成甚至于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什么。
尽管这样,他还是在正月里和杜三儿一起喝酒的时候,再三嘱咐他:等一过正月,就想办法多搞点钱,越多越好,最好是利用银行的贷款。
杜三儿纳闷地问道:“不就是收拾牛存杰那个小子吗?!那还值得这么大动干戈哪!我的钱可是听了你的话,都放在深圳的股市里面了。
吴永成,我真怀疑你的这个办法能不能行得通!万一牛存杰压根就不上钩,你说,那该怎么办?!还不如利利索索的,让王志明找当地公安机关,把那家伙收拾到监狱里。犯得着这么费事吗?!”
吴永成胸有成竹地说道:“你放心,这么好的发财机会,牛存杰只要不傻的话,他一定会忍不住的。我让你多搞点钱,是想让你这次也抓住机会,再大赚一笔。多的我不敢保证,翻一倍的利润,那还是没有问题的。”
杜三儿听到又能发财了,那还能不高兴吗?!
当时,他就扔开了酒杯,抱起了他的大哥大,翻开随身携带的通讯录,翻找着能用得上的关系。
吴永成又好气又好笑:“我说,三儿,这也不着急在这一时半刻呀!吃了饭再联系,那也耽误不了什么事情啊!”
杜三儿连头也没有往起抬,直接就给吴永成回了一句:“嘿,我们是穷人哪,找人借钱那得赶紧动手啊!哪能像你这个亿万富翁似的,光那个传呼机公司,几个月的时间,就赚到了几千万呀!”
杜三儿说得倒也是实情:吴永成TJ的那个中美合资中讯公司,在国庆开业投产之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光彩利润就赚到了五千万元。
至此,吴永成对前世中,一些资料报道MOTOROLO公司,十年内从大陆光在传呼机这个项目上,就卷走了十几亿的利润,就一点也不怀疑了----目前为止,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官商勾结的垄断企业呀!
既然有了垄断,那还能不存在着暴利吗?!
一直等到了二月十日,不管是王志明那里,还是北京当地的一些渠道,吴永成都没有获得南巡讲话的一点内容。
这个时候,吴永成再也不能坐在北京死等了,他得返回J省一趟去----除了回家转一圈之外,他也得给人家南德县、永安地区、以及J省人大、政协的领导们,去拜个年呀!
不管怎么说,他吴永成现在的根基,可还是在人家J省的地盘上的。他这会儿除了商人地身份外。还是J省人大的常委、政协常委,同时兼任J省工商联名誉会长呢!
返回J省的时候,吴永成的后备箱内,装满了一大堆从南方带回来的一些小玩意,诸如茶叶、电子打火机、金笔、金利来领带等等。这也不算是给各级领导们行贿。权当是联络感情了。
可当吴永成在J省呆了十天,还有一些该拜见地领导没有拜见地时候,在二月二十日,他接到了家里文丽的一个电话,说广州的王志明给他传真过来了一张报纸。是当日的《深圳特区报》。
吴永成立刻敏感地意识到:这是深圳方面首先开始了对邓小平南巡视察的报道了。
于是他马上赶到自己在J省地祥农公司。让文丽给他把这张报纸传真过来。同时告诉她:以后再有那边地报纸,马上给他传真过来。
在这段时间里,《深圳特区报》地《猴年新春八评》。是这一时期广东报纸上最具特色的评论作品。
从二月二十日至三月六日,深圳特区报在一版头条位置。连续刊出了《扭住中心不放》、《要搞快一点》、《要敢闯》等八篇编辑部文章,将邓小平南巡深圳的一系列重要谈话,巧妙地穿插在了“八评”之中。
由于这些文章观点鲜明、文风清新,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短短十几天之内,海内外多家重要传媒,纷纷转载深圳特区报地“八评”文章。
人民日报转载了其中的四篇。
香港文汇报每天晚上都与深圳特区报编辑部联系,第二天在头版显位与深圳特区报同时发表每一篇评论,并且在按语中反复说明:深圳特区报地八评“原汁原味”地传达了邓小平视察深圳重要谈话精神。这些对扩大深圳特区报“猴年新春八评”在海内外的影响,在海内外掀起“邓旋风”,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月十二日,深圳特区报又以头版半个版、第四版一整版的篇幅,推出了深圳特区报记者现场拍摄的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的图片新闻。
三月二十六日,深圳特区报一版头条刊出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同日下午,羊城晚报以少有的规格,几乎全文摘发了这篇报道。
三月二十八日的上海文汇报、中华工商时报,和三月三十日的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均全文转载《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
三月三十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全文播发《东方风来满眼春》,并以少有的规格配发一条消息。第二天,人民日报等国内各主要报纸,都在头版主要位置,转载了深圳特区报的这篇长篇通讯。
三月三十一日,中央电视台在当晚《新闻联播》之后,用4分钟的时间,全文播发了这篇文章。
与此同时,国外各大通讯社和其它主要媒体,有的播发了深圳特区报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有的发了有关消息和评论
一九九二年三月三十日,新华社首次正式转发、报道了邓小平南方之行和南巡谈话部分内容。这是中央的态度。
按照惯例,新华社转发一些重大的通讯,这应当说是最高决策层的一种态度,起码是认可,虽然从邓小平1月17日出京,2月12日离沪返京,前后近一个多月,新华社的消息在三十九天后才全文播出,晚是晚了一些,但毕竟是播出了。
新华社转发地方报纸的新闻,而且新闻本是新华社份内的事,这在新华社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在奇妙的大自然,有一种被称作指示植物的植物。
所谓的指示植物,就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能指示环境或其中某一因子特性的植物种、属或群落。例如石松指示土壤的酸性,仙人掌群落指示土壤和气候干旱,芨芨草群落指示地下水位接近地面,香薷可指示铜矿矿脉所在。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在这个时候,无疑也起到了这样的一个作用。
嗅到气味的海外媒体,用不同的理解,把邓小平的指示植物发往世界的各个角落。
路透社三月三十日自北京发出的电讯称:自从中国的资深领导人邓小平,掀起加强改革运动以来,中国的宣传媒介今天向全国11亿人口宣传了他发出的这一信息。虽然邓小平的方针已经成了得到政治局支持的正式路线,但是,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过去,还只是间接听到邓小平的讲话。
美联社三月三十日自北京发出的专电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已经开了10天。代表们热烈响应邓小平发出的“解放思想”的号召。今天,新华社、国家电视台新闻节目,都第一次发表了邓小平一月份在华南的讲话。87岁高龄的邓小平坦率地说,担心中国会变成资本主义的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他说,中国应该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不用担心它们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英国《外事报道》发表题为《中国的开放之路》的文章,评论说:“外国投资者再次涌向中国。邓小平和改革家们的经济政策看来正在取胜。中国的联合企业投资法变得愈加灵活。现在中国沿海从南到北,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企业和不同的投资者。中国似乎在六路开花”。
而吴永成此时正坐在J省政协的小会议室里,表情十分认真地学习着二月二十八日出台的“中共中央1992年2号文件”。
他的笔记本上记载着一些南巡讲话的要点: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正确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三条标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问题;“左”与“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要坚持两手抓的问题;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的问题;抓经济建设与反和平演变的关系问题等等。
这个时候的吴永成,尽管脸上一片平静,但他心里却是抑制不住的一阵阵的激动。
他知道:随着南巡讲话的宣传、落实,海南火了、广东火了、上海火了、北京火了,整个中国都火了!
(老西白天整天开会,晚上网吧码字,应该还算态度端正吧!为什么大大们就舍不得把月票砸过来呢?!鞠躬谢谢支持!厚颜求票。免费五百字.)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零七章 善恶总有果(上)
就在吴永成还在J省政协,参加中央1992第二号精神的学习、贯彻的时候,远在深圳的牛存杰,也以他那从“文革”期间养成的敏感的政治嗅觉,早早地闻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
邓小平南巡的报道,最早播发的是海外传媒。
出口转内销。特别是在一些大的关键时刻,往往是这样。
邓小平到达深圳的第三天,也就是一月二十一日,香港《明报》以“邓小平巡视深圳行程紧凑精神好”为标题,率先披露了邓小平南巡一事。
第二天又发出一条消息:深圳当局证实邓小平来了。证明前一天发的消息,不是乌龙消息。
在香港,新闻竞争激烈,拉到假新闻的事,也时常发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香港人比内地人,更关注邓小平的一举一动。
这样一来,就像打开了泄洪闸似的,香港、澳门的记者们,蜂拥至深圳、珠海,跟踪采访,捕捉新闻。
邓小平在深圳、珠海停留的短短几天时间,港澳的各大传媒,通过平面和立体,在能捕捉到的范围内,做了轰炸式的报道:
----《邓小平重提在大陆造香港,发展经济不强调意识形态》
----《邓小平昨游民俗村,身体健康向游客挥手致意》《邓小平杨尚昆在深圳参观植物园动手植树》
----《邓小平亲植高山榕》
----《邓小平结束深圳行。称特区之路走对了》
----《邓小平鼓励大胆改革,在深圳逗留期间呼吁搞快一点》
----《邓小平珠海行踪极度保密,记者兵分四路实行大包围》
----《邓小平视察拱北,对港澳事很关心》
----《邓小平强调搞经济广东要起龙头作用》
----《了解新情况,参观高科技。邓对特区印象佳。指示搞好经济建设》
----《邓小平畅怀谈改革,希望广东起个好作用》
等等。
同时,在这种利好消息地刺激下。香港股市持续上扬,连创新高。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后不久,便是七届五次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的会期。广东报纸抓住机会。及时报道了与会代表们对南方谈话与广东发展的关系。所作的许多新诠释。
一位人大代表的发言一针见血,直指要害:“防左反右,姓资、姓社地关键。不在下边,而在上面……所以说。防左反右,应首先从上边做起”等。
这些谈话大胆而具体,尖锐地指出了“左“地根子在上面、限制广东改革的一些过时文件要修订等现实问题,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在深圳,香港、澳门的一些报纸,也经常能看到。
牛存杰因为惦记着光头仔和他谈过的海南房地产开发的事情,所以在春节前后,就一直密切关注着各种新闻媒体地报道。
当他看到春节之后,广东、深圳等地地一些报纸,刊发了北京两会代表地一些发言之后,以其特有的政治嗅觉,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那就是:国内地改革,将有进一步升温的可能。
牛存杰也是军人出身,而且他当时服役就在北京,对国家领导人出巡地警卫级别,那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牛存杰根据当时中央警卫局对国家领导人外出视察实行的保卫等级来推断,在那一段时期,来广东视察工作的中央领导的人数和次数,仅仅次于北京,而超过了上海。
在中国,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中央领导亲临视察,而且是这么多的中央领导轮番来视察,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你的位置重要,具有窗口和榜样的效用,二是你走对了路,具有示范、推广的作用。
随着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将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党中央1992年2号文件名义,向全党下发之后,牛存杰就更断定了,南方经济发展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于是,从这个时候起,牛存杰首先在(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只见他站起身来,上前一步,笑着拉住了光头仔,连拉带扯的,把他摁在了座位上:“光头仔,我说你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我***去过海南几次呀?!哪能比得上你在那里的人头熟络呢!
不管我们合作不合作。这地头上地事情,哪能离得开你这个地头蛇哪?!
自古道:猛龙不过江、强龙不压地头蛇,到了什么时候,你的这个位置,谁能代替得了呢?!”
牛存杰的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光头仔。他拍着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地叫道:“对呀,不管你们合作不合作,关我屁事呀!我只要好好地挣我的跑腿钱就行了。
海口那边地工商、税务、土地部门地关系,都是我一手联系的。要离开了我。你们搞屁的房地产啊!
牛老板。这么说,你是决定了要和那个北京的老板合作了?!”
老奸巨猾的牛存杰,含含糊糊地回答:“嗯。合作不合作地见面以后再谈。我这会儿资金不是还缺不少嘛,我也得先跑一些地方。挪借一点呀!
现在国内地政治形势也不太好,我和他见面之后,看看再说吧。”
光头仔有些为难地说:“人家那个北京地老板回去过年了,你想见到他,那至少得在过年以后了。可人家过年回来之后,就准备大干了,到时候你的钱都没有准备好的话,那还和人家合作个屁呀!”
牛存杰咧开嘴笑了笑:“呵呵,钱地问题,那是小事。我过几天就回北方一趟,找我的那些战友们,搞一点款子过来。百八十万地,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牛存杰还在这里担心国内政治形势不好的时候,他可没有想到第二天,也就是一九九二年的一月十八日,一辆载着伟人邓小平的专列,开出北京,向南方大地驶来,具有历史意义的南巡讲话,由此拉开帷幕。
在这次的南巡过程中,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也正是邓小平同志的这次南巡,给中国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希望,也使得更多的私营企业家,走向了振兴之路。
可对于牛存杰同志来说,那却是他走向灭亡的开始。
而在这个时候,光头仔口中的那个北京老板杜三儿,也的确是回到了北京,去过年去了。
一晃出来两个多月了,杜三儿的爱人倒还不好意思说些什么,因为她知道杜三儿之所以能挣到那几百万,完全是托吴永成的照顾,而这一次杜三儿又是明确地告诉她:是为了给吴永成帮忙。
可杜三儿的老爹、老妈却不干了:这大过年的了,小三子在外面疯了一年,难道还没有疯够吗?!
于是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的,催促着杜三儿回家,杜三儿的大哥大电话费,也不知道被花掉了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杜三儿只好在腊月初八的时候,就收拾了公司的那一摊,飞回北京去吃“腊八粥”了。
不过,吴永成却这会儿还在深圳呆着----他想亲眼目睹邓大人来深圳视察的历史场面。
在吴永成的前世记忆中,他只知道一九九二年一月的时候,老邓大人从北京出发,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具体是什么日子、那一天,他就记得不太清楚了。
所以,吴永成干脆从元旦之后,就来到了深圳,整天泡在宾馆里,一边了解股市的一些详细动态,一边等着那历史性的那一天的到来。
自从九一年的十月来到南方之后,吴永成也并不是中途没有回去过的。
在十一月份的时候,因为永安地区大批量的生猪出栏,这就涉及到了一个生猪回购的问题。
吴永成匆匆忙忙地赶回去,联系日本的佐藤健二在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对永安地区的这一批生猪,进行了抽样检查。
自然是做生意,这个质量问题,那可是万万马虎不得的,这也牵涉到了品牌的问题。
经过抽样检查后的生猪,佐藤健二公司的员工们,惊讶地发现:这一批使用新型固态蚯蚓复合饲料喂养的生猪,无论是在瘦肉率,还是其他外观体能的一些指标。都要比十年前鱼湾村那一批单纯用蚯蚓拌猪草喂养地生猪,要好得多。
事实再次证明:吴永成祥农公司的饲料,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肉用鸡的养殖与屠宰,由于亦意那次前来,就和吴永成的公司签订了代为出口地合同。销路自然也不成一点问题。
同时。马林听从了吴永成这个小舅子地指点,到东北考察了半个月,很快就在那边刘艳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祥农公司的贸易点,顺利地拿到了对俄出口贸易的生猪、肉用鸡的配额。
这么一来地话。吴永成祥农公司地产品销路问题。也就不再是单纯地依靠佐藤健二和亦意两个人了。
吴永成再次从J省返回海南地时候。账面上又多了一千五百万元----这是这半年来,祥农公司下属的那几个分公司所作出的贡献。
其中,还包括了位于南德县南阳沟镇地那个山珍食品公司半年的利润二百万元。
吴永成拿这笔钱。准备在海南大量地存储一些土地。
在他大量收购土地地时候,包括海南、深圳等地的南方大地。经济的发展,还是处于一片迷茫之中,所以地价也特别便宜,还没有人前来哄抬、炒作。
除了在海南的首府海口市,把一些地理位置特别好的土地,以每亩十万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下来之后,吴永成还跑到海南另一个热门城市----三亚市,在那里以每亩五万到六万的价格,盘了下来。
虽然说,吴永成也明知道,在这次的海南房地产热中,将会有大量的农田,会被头脑发烧的房地产开发商们,盲目开发之后,形成大量的烂尾楼,而矗立在海南岛上,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和农田的闲置、浪费。
但他知道,以他自己的这个本事,那是无法逆转这个局面的,与其让那些不良商人们,把那些从房地产泡沫中的暴利,攥在手里,倒不如让他吴永成伸手拿过来,那倒还可以为老百姓们办一些好事!
可到了一月的十八日,深圳人都知道了邓小平来到了深圳---这除了香港报纸提前捅出去之外,还有人在亲友面前炫耀,口口相传,再加上当时警车开道的那个阵容,这种事情,是根本瞒不住的。
但吴永成却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当地的其他新闻媒体上,没有看到有关邓小平南巡的任何新闻----甚至于一个字眼都没有。
在这个时候,吴永成才明白了:此时,中国的所有媒体,都像保密局的干部一样,缄默其口,什么也没有报道,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也不是他们没有新闻敏感。而是根本就不让报道。
因为在邓小平南巡的路上,就有新华社广东分社的副社长、高级记者牛正武,还有南方日报和广东电视台的记者们。
不过,吴永成仔细一想后,觉得这样也不能怪他们----上面有指示,新闻有纪律的呀!
在当时,中央领导到各地的视察、开会、活动,一般的情况下,是由新华社派记者,全程跟同的。
在中央领导离开视察地、结束视察工作之后,由新华社播发一条消息,重要的领导人物,再加发一条通讯,在新华社内部,被称为通稿。
而这次邓小平的南巡,新华社却没有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全国范围内播发通稿。
据全程陪同的新华社记者牛正武几年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解释:邓小平未到广东之前,就明示此行不要报道。
但是,邓小平甫到广东,消息就已经不胫而走了。
在那个时候,一些港澳报纸,很快就披露了邓小平到南粤的新闻。
外国的一些新闻媒介,也争相报道邓小平到特区的行踪,虚虚实实,捕风捉影。
当时的省委书记谢非,向邓小平当面请示:海外已在传闻,是否可以正式发个消息?
邓小平没有同意。
过了几天,海外舆论纷纷报道、评论邓小平南巡之行,认为意义重大。此时,谢非再次当面请示邓小平,说此行对改革开放将起巨大促进作用,在海外已引起巨大反响,广东希望能报一下。
邓小平还是不同意。
待到了珠海,邓小平南巡的消息已传遍全国,人们受到极大鼓舞。
谢非又一次请示邓小平,邓仍然不同意。
谢非三次当面请示希望报道,邓小平都坚持不同意。
他说:“不开这个口子。”
谢非深深理解邓小平这句话的含义,就没有再坚持要求报道。
后来,一些地方报纸,对邓小平南巡自行作出报道,并非出自邓小平的本意,也没有经过上级审稿。
而吴永成在这几天里,却一直呆在深圳,从一月的十八日邓小平来深圳的这一天,一直到了一月二十七日,不管是深圳当地的报纸,还是广东省的南方日报,或者是全国性的一些报纸,都没有登载任何邓小平南巡的消息,好像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一回事似的。
在那一段时间里,吴永成也曾试着去联系王志明----他毕竟在当时的深圳市政府担任一官半职的,应该能知道一些消息吧!
可遗憾的是,王志明前几天的时候,就因为公事出差到对岸的香港去了,根本就联系不到。无奈之下,吴永成只好打道回府----这都腊月二十三了,他也该回家过年了呀!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零六章 布局(下)
吴永成是在一月二十七日,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回到北京的。
腊月二十三,对于北方人来说,那也是过小年了。
就吴永成现在的身份来说,虽然官位已至正厅局级,个人资产也上了几个亿,但他的骨子里,却还始终保持着那种农民的本色,对农历的节日等,看得比较认真。
或许,从他的心里认为,这也是为了家中的老人们吧: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对这些传统的节日,看得都是比较很重的。
可当吴永成回到了家里的时候,却发现文丽不在家中。
这个时候,吴永成才想起来,文丽至今可能还仍然坚持在TJ的那个中讯合资公司中呢!
随手一个电话打到了文丽的大哥大上,果然,文丽此时还在了?!我在哪里?哼,我现在还在TJ,为你这个该死的资本家打工呢!你可倒好,一年四季的到处游山玩水,把我死死地绑在了这里,半点也不能动弹。”
吴永成从文丽的语气中,感觉出来了一丝淡淡的哀怨,心里不禁苦笑道:老大呀,这可是你自己找的这苦差事啊!
于是电话中,吴永成马上表示自己将立刻赶到TJ去。
文丽却一口回绝了:“算了吧。今天都腊月二十三了,到了晚上地时候,我也赶回北京去。
今天中午你先到我爸妈那里去一趟,看一看女儿小敏,我也快一个月没有回家了。孩子也怪想咱们的。”
吴永成挂了电话。不禁感慨到:都说有钱是个好事情。可大家谁能知道,要赚这几个钱,背后要付出多少的艰辛啊!
一般来说,行政单位在腊月二十三之后,也就没有多少事情了。可企业到了年关。反倒正是拼命加班的时候。
文丽从大学教书。一下子跑到节奏飞快的企业,还是与外方合资地公司,这一段时间也算是受了不少地罪了!
联想到文丽的辛苦之后。吴永成马上也记起来了自己在J省的那几个公司,随即拨通了南德县赵平贵办公室的电话。
赵平贵此时也还没有开始休假。正忙得焦头烂额呢!
吴永成在电话中,指示赵平贵:到了腊月二十六的时候,由他负责安排南德县地那三个企业,全体员工开始放假。除了应发放地工资之外,每个员工再额外多发一个月地工资,作为这半年的奖金。
赵平贵的奖金,则等到吴永成专门回去地时候,由他本人亲自发放。
吴永成准备给赵平贵包一个一万块钱的大红包,以奖励他半年地辛苦。
J省祥农公司的那一摊,则是由薛红在负责。
这半年来,祥农公司所生产的饲料,之所以能在J省和TJ市立足,薛红和他手下的那一帮销售人员,功不可没。
吴永成在十一月份返回J省的时候,就和薛红有过交代:对待销售业务人员的工资,一定要按照事先制定的销售业绩提成的办法,来进行发放。不要担心业务人员的工资收入过高,只有充分调动起销售人员的积极性,祥农公司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
吴永成所说的这些销售人员中,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暑假期间勤工俭学的那三十名大学生。
在家里通过电话遥控指挥完这一切之后,吴永成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已经是将近中午的十二点了,连忙提着一大包从深圳买回来的特产,向文家大院走去。
他离开家也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现在迫切想见到自己的女儿小敏。
自从文丽到了TJ中讯公司担任总经理之后,原本是想把女儿也一起带走的,可遭到了文家两位老人的一致反对,这才作罢。
就这样,女儿小敏也一直就在文家大院,由文家两位老人来照应了。当吴永成走进文家大院上房的时候,小敏看见爸爸进来,欢快地跑了过来。
两个月不见女儿的面,小敏现在比以前长得又高了不少。
文妈妈看见吴永成,几句寒暄话刚刚说完,就开始了唠叨:“永成啊,你和丽丽两个人,也总不能是这样吧?!一家三口人,一年四季也才能见几次呀?!
你们大人能受得了,可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好啊!你这次回来得和丽丽商量、商量,得想个好办法呀!”
吴永成苦笑着,只能连连点头称是。
嘴上虽然吴永成是满口答应,可他心里却无奈地想着:你们当老人的说话倒是挺省事的,可这句话你们应该和你们的女儿文丽多讲一讲,就凭我现在的本事,我能把文丽劝说回头吗?!
“好了、好了,孩子这才刚回来,你就不能让他的耳根子消停一会儿吗?!”
文老爷子放下手里的报纸,慢慢站起身来,踱到吴永成面前,问他:“你是刚刚从深圳回来的吧?!”
吴永成点了点头:“是的,爸爸,我这一段时间就一直在深圳。”
他此时也意识到了老爷子下一句话,将要问他什么。
果然,文老爷子望着吴永成缓缓地开口了:“小平同志一月十七日离开了北京,说是到南方去转一转,你在深圳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吗?!”
吴永成摇了摇头:“我在十八日、十九日地时候。就听说小平同志到了深圳,可一些地方都拉了警戒线,根本就不让行人通过。当地的报纸、电视上,也一点消息都没有。
我之所以这么晚才回来,也是想在那里探听一些小平同志南下的信息。
爸爸。怎么北京也没有一点消息吗?!应该内参上有消息的呀!”
文老摇了摇头。对吴永成说:先吃饭吧,一会儿到我书房里来。”
吴永成答应了一声,抱着女儿小敏坐到了饭桌前。
吃饭的过程中,文妈妈问吴永成今年什么时候回鱼湾村过年。
吴永成回答:他考虑到小平同志在这个时候视察南方,肯定会有一些重要地精神出台。所以他准备今年就在北京过年。已经和家里地老人们打过招呼了。
文老赞许地对吴永成点了点头:不错。虽然自己的这个女婿年轻,可对政治却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
呵呵,文老哪知道。吴永成却是利用了自己前世的一些记忆,而作出的这个决定。平同志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到南方去视察?他又会在这个时候,发表一些什么重要讲话呢?!”
饭后,文老爷子坐在书房中他地那张藤椅上,眯缝着眼眼睛,一手轻轻地叩击着桌面。
吴永成知道,这是老爷子考较自己政治上是否成熟。
在吴永成地前世中,小平同志南巡地时候,他正在省委党校学习,当时对南巡讲话精神,那可是在学校的组织下,学了整整两个月的,主要精神哪能不知道呢?!
不过,在这个时候,他虽然知道南巡讲话中地不少内容,可哪敢在老爷子面前,显示他那先知先觉的一面哪?!
于是,吴永成只好装作一副苦苦思索地样子,回答文老的问话:“爸爸,我觉得,小平同志这次到南方视察,是鉴于国外复杂的形势、和国内难以适从的经济发展趋势。
至于说,小平同志讲话的主要内容,我认为也离不开加大改革开放方面的意思。”
文老的脸色有些严肃了,他坐直身子目光直视吴永成:“嗯,你为什么就这么肯定呢?!”
吴永成不慌不忙地说道:“因为这之前,每当国内改革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小平同志总要到南方,做一些视察工作的。
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八四年、八五年的时候,由于当时广东独特的地位,四大特区占了三个,所以很多经济发展比较慢一些的城市,都派人南下朝圣、学习。
可学习的结果,是当时是否定大于肯定。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一个老红军到广东看完后,在深圳就哭了,认为广东已经变成了资本主义。
后来邓小平同志亲自南巡,到深圳,下珠海,并说深圳的实践证明:我们开办特区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次是在上海将要开发浦东新区的时候,当时一些高层领导们也都持反对意见,毕竟开发浦东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上海方面却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开发的。小平同志在九零年的时候,到上海过了一个春节,这个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我认为这第三次,也会给改革再加一把力的。”
文老站起来,笑着摇摇头说到:“呵呵呵,这都是你的主观臆断,不作数的。没有一点科学根据呀!
好了,你在外面也累了几个月了,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吧。过一段时间,自然会有准确消息出来的。”
吴永成从文家大院退出来之后,明白文老爷子对自己的猜测,也有几分赞同,不过,老人毕竟是久经政治风雨的老革命了,哪肯在他这个小字辈面前,轻易地流露自己的政治观点
之后,吴永成通过电话,联系到了身在广州的王志明,想从他的口中得知一些有关领导南巡地讲话精神。可王志明却告诉他:现在这些信息,他也是一事无知。
从王志明那里,吴永成知道了,这次领导视察保密工作搞得相当严谨。在前往珠海视察的时候,按照有关规定。广东省的省委领导都没有能陪同前往。只有省委的一位副秘书长陪同。:军区司令员上前致意:“我代表驻粤海陆空三军,给小平同志拜个年。”小平说:“给你们也拜个年。”说完就走了,别的话,就再没多说。
到了这个时候,吴永成也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告诉王志明:如果当地地一些新闻媒体。出现有关地报道、或者是评论的话。要及时通知他。
当然,能在第一时间给他传真过来的话,那就更好了。
在那个时候。传真机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了。
为了便于及时了解一些动态,吴永成在自己的家里、公司办公室。都安装了传真机。
也许有人会奇怪吴永成明明自己知道南巡讲话地内容,为什么还要这么迫切地了解当时社会上地动态呢?!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南巡讲话地内容,吴永成他是知道,可社会上的人们都不知道呀!只有在大家都知晓南巡讲话的重要意义之后,巨大地经济效应,才有可能发挥出来。
二月四日是春节,在这之前,无论是春节团拜会,还是各大新闻媒体,都对小平同志南巡没有发表一点消息,好像从来就没有这么一回事似的。
有地时候,吴永成甚至于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什么。
尽管这样,他还是在正月里和杜三儿一起喝酒的时候,再三嘱咐他:等一过正月,就想办法多搞点钱,越多越好,最好是利用银行的贷款。
杜三儿纳闷地问道:“不就是收拾牛存杰那个小子吗?!那还值得这么大动干戈哪!我的钱可是听了你的话,都放在深圳的股市里面了。
吴永成,我真怀疑你的这个办法能不能行得通!万一牛存杰压根就不上钩,你说,那该怎么办?!还不如利利索索的,让王志明找当地公安机关,把那家伙收拾到监狱里。犯得着这么费事吗?!”
吴永成胸有成竹地说道:“你放心,这么好的发财机会,牛存杰只要不傻的话,他一定会忍不住的。我让你多搞点钱,是想让你这次也抓住机会,再大赚一笔。多的我不敢保证,翻一倍的利润,那还是没有问题的。”
杜三儿听到又能发财了,那还能不高兴吗?!
当时,他就扔开了酒杯,抱起了他的大哥大,翻开随身携带的通讯录,翻找着能用得上的关系。
吴永成又好气又好笑:“我说,三儿,这也不着急在这一时半刻呀!吃了饭再联系,那也耽误不了什么事情啊!”
杜三儿连头也没有往起抬,直接就给吴永成回了一句:“嘿,我们是穷人哪,找人借钱那得赶紧动手啊!哪能像你这个亿万富翁似的,光那个传呼机公司,几个月的时间,就赚到了几千万呀!”
杜三儿说得倒也是实情:吴永成TJ的那个中美合资中讯公司,在国庆开业投产之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光彩利润就赚到了五千万元。
至此,吴永成对前世中,一些资料报道MOTOROLO公司,十年内从大陆光在传呼机这个项目上,就卷走了十几亿的利润,就一点也不怀疑了----目前为止,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官商勾结的垄断企业呀!
既然有了垄断,那还能不存在着暴利吗?!
一直等到了二月十日,不管是王志明那里,还是北京当地的一些渠道,吴永成都没有获得南巡讲话的一点内容。
这个时候,吴永成再也不能坐在北京死等了,他得返回J省一趟去----除了回家转一圈之外,他也得给人家南德县、永安地区、以及J省人大、政协的领导们,去拜个年呀!
不管怎么说,他吴永成现在的根基,可还是在人家J省的地盘上的。他这会儿除了商人地身份外。还是J省人大的常委、政协常委,同时兼任J省工商联名誉会长呢!
返回J省的时候,吴永成的后备箱内,装满了一大堆从南方带回来的一些小玩意,诸如茶叶、电子打火机、金笔、金利来领带等等。这也不算是给各级领导们行贿。权当是联络感情了。
可当吴永成在J省呆了十天,还有一些该拜见地领导没有拜见地时候,在二月二十日,他接到了家里文丽的一个电话,说广州的王志明给他传真过来了一张报纸。是当日的《深圳特区报》。
吴永成立刻敏感地意识到:这是深圳方面首先开始了对邓小平南巡视察的报道了。
于是他马上赶到自己在J省地祥农公司。让文丽给他把这张报纸传真过来。同时告诉她:以后再有那边地报纸,马上给他传真过来。
在这段时间里,《深圳特区报》地《猴年新春八评》。是这一时期广东报纸上最具特色的评论作品。
从二月二十日至三月六日,深圳特区报在一版头条位置。连续刊出了《扭住中心不放》、《要搞快一点》、《要敢闯》等八篇编辑部文章,将邓小平南巡深圳的一系列重要谈话,巧妙地穿插在了“八评”之中。
由于这些文章观点鲜明、文风清新,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短短十几天之内,海内外多家重要传媒,纷纷转载深圳特区报地“八评”文章。
人民日报转载了其中的四篇。
香港文汇报每天晚上都与深圳特区报编辑部联系,第二天在头版显位与深圳特区报同时发表每一篇评论,并且在按语中反复说明:深圳特区报地八评“原汁原味”地传达了邓小平视察深圳重要谈话精神。这些对扩大深圳特区报“猴年新春八评”在海内外的影响,在海内外掀起“邓旋风”,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月十二日,深圳特区报又以头版半个版、第四版一整版的篇幅,推出了深圳特区报记者现场拍摄的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的图片新闻。
三月二十六日,深圳特区报一版头条刊出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同日下午,羊城晚报以少有的规格,几乎全文摘发了这篇报道。
三月二十八日的上海文汇报、中华工商时报,和三月三十日的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均全文转载《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
三月三十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全文播发《东方风来满眼春》,并以少有的规格配发一条消息。第二天,人民日报等国内各主要报纸,都在头版主要位置,转载了深圳特区报的这篇长篇通讯。
三月三十一日,中央电视台在当晚《新闻联播》之后,用4分钟的时间,全文播发了这篇文章。
与此同时,国外各大通讯社和其它主要媒体,有的播发了深圳特区报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有的发了有关消息和评论
一九九二年三月三十日,新华社首次正式转发、报道了邓小平南方之行和南巡谈话部分内容。这是中央的态度。
按照惯例,新华社转发一些重大的通讯,这应当说是最高决策层的一种态度,起码是认可,虽然从邓小平1月17日出京,2月12日离沪返京,前后近一个多月,新华社的消息在三十九天后才全文播出,晚是晚了一些,但毕竟是播出了。
新华社转发地方报纸的新闻,而且新闻本是新华社份内的事,这在新华社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在奇妙的大自然,有一种被称作指示植物的植物。
所谓的指示植物,就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能指示环境或其中某一因子特性的植物种、属或群落。例如石松指示土壤的酸性,仙人掌群落指示土壤和气候干旱,芨芨草群落指示地下水位接近地面,香薷可指示铜矿矿脉所在。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在这个时候,无疑也起到了这样的一个作用。
嗅到气味的海外媒体,用不同的理解,把邓小平的指示植物发往世界的各个角落。
路透社三月三十日自北京发出的电讯称:自从中国的资深领导人邓小平,掀起加强改革运动以来,中国的宣传媒介今天向全国11亿人口宣传了他发出的这一信息。虽然邓小平的方针已经成了得到政治局支持的正式路线,但是,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过去,还只是间接听到邓小平的讲话。
美联社三月三十日自北京发出的专电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已经开了10天。代表们热烈响应邓小平发出的“解放思想”的号召。今天,新华社、国家电视台新闻节目,都第一次发表了邓小平一月份在华南的讲话。87岁高龄的邓小平坦率地说,担心中国会变成资本主义的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他说,中国应该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不用担心它们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英国《外事报道》发表题为《中国的开放之路》的文章,评论说:“外国投资者再次涌向中国。邓小平和改革家们的经济政策看来正在取胜。中国的联合企业投资法变得愈加灵活。现在中国沿海从南到北,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企业和不同的投资者。中国似乎在六路开花”。
而吴永成此时正坐在J省政协的小会议室里,表情十分认真地学习着二月二十八日出台的“中共中央1992年2号文件”。
他的笔记本上记载着一些南巡讲话的要点: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正确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三条标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问题;“左”与“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要坚持两手抓的问题;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的问题;抓经济建设与反和平演变的关系问题等等。
这个时候的吴永成,尽管脸上一片平静,但他心里却是抑制不住的一阵阵的激动。
他知道:随着南巡讲话的宣传、落实,海南火了、广东火了、上海火了、北京火了,整个中国都火了!
(老西白天整天开会,晚上网吧码字,应该还算态度端正吧!为什么大大们就舍不得把月票砸过来呢?!鞠躬谢谢支持!厚颜求票。免费五百字.)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零七章 善恶总有果(上)
就在吴永成还在J省政协,参加中央1992第二号精神的学习、贯彻的时候,远在深圳的牛存杰,也以他那从“文革”期间养成的敏感的政治嗅觉,早早地闻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
邓小平南巡的报道,最早播发的是海外传媒。
出口转内销。特别是在一些大的关键时刻,往往是这样。
邓小平到达深圳的第三天,也就是一月二十一日,香港《明报》以“邓小平巡视深圳行程紧凑精神好”为标题,率先披露了邓小平南巡一事。
第二天又发出一条消息:深圳当局证实邓小平来了。证明前一天发的消息,不是乌龙消息。
在香港,新闻竞争激烈,拉到假新闻的事,也时常发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香港人比内地人,更关注邓小平的一举一动。
这样一来,就像打开了泄洪闸似的,香港、澳门的记者们,蜂拥至深圳、珠海,跟踪采访,捕捉新闻。
邓小平在深圳、珠海停留的短短几天时间,港澳的各大传媒,通过平面和立体,在能捕捉到的范围内,做了轰炸式的报道:
----《邓小平重提在大陆造香港,发展经济不强调意识形态》
----《邓小平昨游民俗村,身体健康向游客挥手致意》《邓小平杨尚昆在深圳参观植物园动手植树》
----《邓小平亲植高山榕》
----《邓小平结束深圳行。称特区之路走对了》
----《邓小平鼓励大胆改革,在深圳逗留期间呼吁搞快一点》
----《邓小平珠海行踪极度保密,记者兵分四路实行大包围》
----《邓小平视察拱北,对港澳事很关心》
----《邓小平强调搞经济广东要起龙头作用》
----《了解新情况,参观高科技。邓对特区印象佳。指示搞好经济建设》
----《邓小平畅怀谈改革,希望广东起个好作用》
等等。
同时,在这种利好消息地刺激下。香港股市持续上扬,连创新高。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后不久,便是七届五次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的会期。广东报纸抓住机会。及时报道了与会代表们对南方谈话与广东发展的关系。所作的许多新诠释。
一位人大代表的发言一针见血,直指要害:“防左反右,姓资、姓社地关键。不在下边,而在上面……所以说。防左反右,应首先从上边做起”等。
这些谈话大胆而具体,尖锐地指出了“左“地根子在上面、限制广东改革的一些过时文件要修订等现实问题,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在深圳,香港、澳门的一些报纸,也经常能看到。
牛存杰因为惦记着光头仔和他谈过的海南房地产开发的事情,所以在春节前后,就一直密切关注着各种新闻媒体地报道。
当他看到春节之后,广东、深圳等地地一些报纸,刊发了北京两会代表地一些发言之后,以其特有的政治嗅觉,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那就是:国内地改革,将有进一步升温的可能。
牛存杰也是军人出身,而且他当时服役就在北京,对国家领导人出巡地警卫级别,那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牛存杰根据当时中央警卫局对国家领导人外出视察实行的保卫等级来推断,在那一段时期,来广东视察工作的中央领导的人数和次数,仅仅次于北京,而超过了上海。
在中国,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中央领导亲临视察,而且是这么多的中央领导轮番来视察,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你的位置重要,具有窗口和榜样的效用,二是你走对了路,具有示范、推广的作用。
随着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将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党中央1992年2号文件名义,向全党下发之后,牛存杰就更断定了,南方经济发展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于是,从这个时候起,牛存杰首先在(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