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 醉回七九当农民 第 240 部分阅读

第 240 部分阅读

    ,陈锦洪那是肯定不能接受的。

    在这么多年来,为了打官司,陈锦洪一共换了五个律师。他从来没有停止过上诉的步伐,从万山到GZ市。再到北京,然后是不停地等待,不停地失望……

    陈锦洪始终没想明白-----辛辛苦苦打赢官司,为什么分文赔偿都没拿到?

    “这个案子太复杂了,牵涉到太多地部门利益,虽然很多媒体在帮陈锦洪伸张正义,红帽子企业遗留下来的问题企业,远远不止兴业一家,行政索赔难度太大了,几乎不可能。”曾帮助他打赢行政诉讼的律师决定退出。陈锦洪曾哭着挽留,但他还是态度坚决。

    其实,在珠三角这块因改革开放而富裕起来地地方,红帽子企业家地悲情与坎坷。曾经多次在这里上演。

    曾经风光无限地李经纬率领他的健力宝团队在打造成八十年代广东、乃至中国地一张名片,同时李经纬也陷入了扑朔迷离、一波三折的健力宝产权交易事件。

    最终,李经纬因涉嫌贪污罪而被立案。

    而陈锦洪已经吃了“铁心丸”,要将“这场官司打到底”。

    在二OO六年,他以万山市工商局不作为和渎职为由,将其追加为被告,并再次提行政赔偿请求,均以“该起诉超过法定的起诉期限”为由被法院驳回。

    二OO八年,陈锦洪案入选中央电视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坐标”案件。

    之后,陈锦洪又盼到了一丝希望:GD省高院将此案发回佛山市中院再审。\\\\\\

    举行再审听证的当天,从身价千万的企业主到一无所有“下岗工人”地“红帽子”企业家陈建平,也出现在法庭的旁听席。

    他之所以早早从GZ赶来万山,是因为自己和陈锦洪有着相同的遭遇。

    陈建平穿着相当朴素,背了个旧得发黄的书包。谁也不会想到,他曾经是GZ市一家价值2000万元的大型制衣厂老板,在工厂发展到高峰期时突然被所挂靠的灵山镇政府下属企业灵山公司注销,2000万元资产和20年地付出,就此回到原点。

    昔日和陈锦洪交情较好的一些万山市经委和工商局官员退休以后,偶尔也会来他简单的小屋里看望这个老朋友。万山市经委一位退休官员还亲自写了“他年若是得志时,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字幅鼓励这位执着的老人,陈锦洪把字幅装裱起来挂在了小屋最显眼的位置。

    夜深人静地时候,陈锦洪说他也会感到孤独,这时候他喜欢喝上几口,在他小屋里能看到,那台破旧的电视机旁边。凌乱地散放着已经喝光的酒瓶,标着“百年糊涂”玻璃商标的瓶身上套了一个显眼的红盖子。

    六月十八日上午,备受海内外媒体及司法界关注的“中国行政第一案”------万山市民陈锦洪诉万山市经委和万山市工商局行政侵权,并索赔国家赔偿1.6亿人民币的“民告官”案,在佛山市中级法院举行公开听证。

    一场持续了13年的马拉松式的民告官案背后,是一介草民陈锦洪从黑发告到了白发,从千万富翁,变成如今债台高筑地负翁……

    听证会的举行,意味着这一曾经轰动全国的天价索赔案再审程序已经启动,在即将被人们淡忘时,该案或将再一次被激活,一个典型的红帽子企业主的曲折命运再一次展示在民众面前。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类似“红帽子”企业式的产权结构不清晰的悲剧居然还没有理清,与陈锦洪有着同样遭遇的“红帽子”企业主,依然还在坚持着要将官司打到底。

    作为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私人企业通过加戴“红帽子”,挟融资便利等优势,发展壮大。对利益双方来说,企业都是一个难以放弃地“金库”,但是由于政府地政策、企业没有清晰的产权结构,于是,产权纠纷就出现了。

    成也红帽子,败也红帽子,陈锦洪地身上附着太多时代色彩。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还针对“姓资姓社”问题的争论一直不休,私营企业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大地限制。私人出资要办企业,必须挂靠在公有制企业旗下,以获得经营权力。

    于是,“红帽子”企业应运而生,名为公有制企业,实为私有制企业。事实上,“红帽子”企业,除了可以突破政策限制,获得税费优惠,更重要的是,“红帽子”企业向银行贷款时,不用个人担保,而是由集体担保。这样也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难题。

    当中国市场经济步入发展地快车道后,民企发展的各种限制得以放宽,许多红帽子企业要求变更登记。

    此时,曾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红帽子”却成为悬在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因为,“红帽子”本身就模糊了企业的产权。绝大多数红帽子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与挂靠单位发生了产权纠纷。出资人坚持谁出资谁拥有产权,而挂靠单位却坚持企业是公有制性质,认为自己不拥有产权就意味着国资流失。

    “没有红帽子,发展就没那么快!”万科董事长王石曾坦言“要想摘掉红帽子,也不是那么容易!”

    当时,万科依靠戴上“红帽子”的保护伞,争取了足够的发展空间间。

    万科作为中国企业产权改革的首批公司,当时上交的报告里本来是将分配方案定为五五分,后来挂靠单位负责人找王石谈话,说“我们要六,企业拿四。”

    这一幕至今还让王石记忆犹新,他毫不犹豫地点头,从此万科成功走上了股份制改革地道路。“就算三七分,我都愿意!”

    “红帽子”企业的改制。其实这是一场利益的博弈。王石相当聪明。先保住自己,不一定非要争个你是他非,黑白分明。

    直到今天。吴永成依然认为:处理红帽子企业产权问题。应从有利于各方的立场出发,先对初始投资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分别确认初始投资人、政府、挂靠企业在企业发展中的贡献,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而陈锦洪这位昔日的“电梯大王”当时万万没有想到,曾经带给他无限风光地“红帽子”,在若干年之后,竟然会为他带来如此大的灾难和痛苦,也让后人唏嘘不已。

    直到吴永成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前。这场跨世纪的官司。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但这些事情。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在这个时候,吴永成哪能和自己的这个二姐夫马林说得清楚呢?!

    马林也不是糊涂人,被吴永成这么指点之后,马上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唉。是啊,五儿。在国家要想干什么事情地话,咱一个草民。小胳膊哪能扭得过人家的大腿呢?!也该那个陈锦洪倒霉呀!”

    “呵呵,二姐夫,话也不是那么说的。”吴永成笑着纠正马林的说法:“这个事情啊,得倒着想:陈锦洪当初的时候。也是他自愿戴上的那顶红帽子。没有人摁住他强迫他的。要是没有当初的那顶红帽子的话,或许他地那个企业,也不会顺利地发展到那个程度的。这和咱村里的那两个企业的情况,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马林连连点头:“对、对、对,在那个时候。别说是你个人开公司、办厂子了。就是搞个小作坊,国家的政策还规定了雇工人员不得超过六个。否则的话,就要按你剥削来论罪了。唉。这都是咱那会儿经过的呀。咱几家合办的那个小砖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呀!”

    吴永成也感叹不已:“是啊。想一想当时的那个环境。再翻过头来,看一看国家现在地政策,要是国家不采取这一系列地改革开放的政策地话,咱农民们现在不还是难解决温饱问题,又哪有你这个全省著名的农民企业家的诞生呀!”

    马林此时却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事来感慨,他又为另外一件事情苦恼呢:“五儿,你现在就别扯那些没有用的事情了,你就给我出个主意吧,这吕国强书记要我两、三天之内,就给他回话。可听你这么一说的话。那个红帽子咱是万万不敢戴了,他许诺的那个政协副组长的副地级。我也没有那个福气享受。可人家那是地委书记呀,咱要是强和人家对着干的话,咱小胳膊哪能扭得过人家的那条大腿的啊!”

    “呵呵,二姐夫,这个事情也用不着把你愁成这个样子啊!”

    对于吕国强想“强买强卖”的这个顾虑,吴永成倒是一点也没有,这人啊,只要是没有过分贪欲的话,别人就是想给你下个什么套子,那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看到吴永成这么胸有成竹的样子,马林脸上的愁云也为之一扫,他兴奋地望着吴永成这个小舅子,迫不及待地问道:“五儿,你有什么办法吗?!你快点告诉二姐夫,就别卖关子了,你二姐夫可是个啥球也不懂得农民啊,这脑子啊,哪有你们这些当领导的脑瓜子转得快呢?!”

    (该死的痔疮终于消失了,但手术之后的恢复也是疼痛难忍的,这一章是老西三天努力的结果,希望大大们谅解,疼啊,实在是很疼的!要月票,虽然有点无耻!鞠躬!!)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管齐下(上)

    马林说的这件事情,在他看来,的确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

    老人们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啊: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在马林认为,梁州地委的地委书记吕国强,那可是不能轻易得罪的人啊----他在梁州地区来说,那就是代表了国家。

    虽然说,他们鱼湾村的红枣食品厂属于与港资合资的厂子,那倒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可矿泉水厂那可是依靠国家扶贫资金兴办起来的,那可是属于集体所有的,人家地委领导说一句话,要收归国有,那他们鱼湾村也是无可奈何的啊!

    对于马林的担心,吴永成心里非常地清楚。

    自古道:民不与官斗。

    这是几千年来,无数草根们用生命和鲜血得出来的一条至理名言,马林他虽然现在头上顶着省人大代表的头衔,可那吓唬一般的老百姓们还管一点用,在一个地委书记的面前,那可是基本上可以被忽略不计的,这一点马林自己和吴永成也是很明白的。

    更何况,在吕国强看来,他提出让鱼湾村的那两个乡村小企业,划归到地区乡镇局的名下,无异相当于封建社会的那种朝廷对占山为王的土寇进行“招安”,他们绝对是应该感激涕零才对的,要是推三阻四的,那就成了他们不识抬举了----乡村小企业,可也是属于国家集体地呀。地委要是连这么一个小企业都收不回来的话,那如何才能体现党的一元化领导哪?!

    “二姐夫,我们可以采取企业改制的方法,避免这种现象地发生。”吴永成盯着马林的眼睛。缓缓地说道。

    “改制?!怎么改制呀?!”马林疑惑地问道。

    吴永成点了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对。咱们村红枣食品有限公司,因为是与港资合资兴办的企业,这不怕有地人打主意。关键是那个矿泉水厂。那可是属于依靠国家扶贫资金办起来地小集体企业。梁州地区要是想收回企业管理权的话,那也并不是办不到的。要防止他们采取强硬的措施,那只有把这个企业实行企业股份改制。

    企业改制,从现在的大趋势来说,那是必然要进行的。我们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一步提前一段时间而已,也算是相应中央的有关号召吧。”

    吴永成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按照现在村里矿泉水厂的资产规模,在全村再次进行股份制的经营管理模式,全体村民都可以自愿入股,把一个纯集体制地企业。改制成为多种股份并存的股份有限公司,进而谋求在上海或者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把这个村办企业发展壮大。

    也只有当这个企业发展壮大地时候,才能避免鱼湾村的这个小村办企业遭到吞并的惨局。

    马林不禁有些迟疑了:“五儿,这个办法能行吗?!这个股市我倒是也在电视、报纸上看过一些的,在咱们国家现在总共也不过只有几十家上市公司,那可都是企业规模、效益在全国来说,都算得上是龙头企业的呀,咱村里的一个小小的村办企业,那就能挤到人家的那个小圈圈里呀!这可不是在咱小小的一个J省呀!”

    “呵呵呵,二姐夫,你这句话未免也有点太长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了。”吴永成不以为然地笑着对马林说道:“咱们的这个矿泉水厂。虽然说是一个村办小集体企业。可投资立项建厂地那会儿,我记得好像就投资了五百万吧。这在全国同行业来说,规模那也是独一份地。这几年发展下来,全厂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也至少不低于一千万了吧。”

    马林心里一边估算着,一边点点头:“嗯,具体评估我们没有请人做过,不过,要比一千万还是高出不少地,差不多有一千五百万吧。”

    “那就对了。二姐夫,我翻阅过一些上市公司的资料,南方一些上市公司,在申请上市的时候,你知道他们整个企业的净资产由多少?绝对超不过五十万,也就是说,仅仅相当于咱们那个矿泉水厂的十分之一的资产。

    再说了,咱们的这个矿泉水厂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用于出口创汇,在销路上,那是一点也不成问题的,比他们上市的那些什么罐头厂、建材厂的,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你连这点信心都没有,那还能行吗?!”

    马林听吴永成这么一说,情绪马上就来了:“呵呵呵,人家那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呀!一个五十多万的厂子,就敢上市呀?!要是这么说的话,咱这个矿泉水厂上市也上得有点晚了,这真成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了!”

    吴永成这是说的在九零年那会儿的实情,并不是为了安慰马林而胡诌出来的。

    就他所知,即使在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股市可以为企业圈钱的这种功效之后,有不少的企业都无意于在这方面发展----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领导,都有那种高瞻远瞩的打算的。

    就J省这么大的一个省份来说,总资产过亿的企业,也有十几个,但在一九九三提出上市要求的企业,也仅仅只有一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吴永成就如何进行企业改制的问题,与马林详细地谈了一遍。

    因为之前有过鱼湾村红枣食品有限公司合资的经验,在不少方面,吴永成只要稍微点拨一下,马林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比如说,在集资入股的问题上,还没有等吴永成说出什么。马林就提出一定要动员吴永成地三姐吴永霞入股:“五儿,你三姐现在已经成了香港人了吧。”

    吴永成闻言抬起头,口里随意地应了一声:“是啊,她在十月份的时候。就以投资移民的形式,取得了香港常住居民的身份,应该算是正二八经地香港公民了。”

    “嘿嘿,那就好、那就好。这回啊。咱得把你三姐也拉进来,这样的话,咱这个矿泉水厂,也就成了又一个港资合资的厂子了,说不准在税收方面,还能享受到一点优惠呢!”

    吴永成笑着指着马林说道:“二姐夫,你这个经营理念可是越来越见长啊,连这个你也能想到啊!”

    马林理直气壮地说道:“那是,这也算挖掘企业自身发展的潜力嘛!咱这也不是偷税漏税,这可是合理地、正当要求。那也符合国家地政策的。”

    一会儿的功夫,姐夫、小舅子两个就把村里的这个矿泉水厂有关改制的情况。基本上理出来了个头绪。

    吴永成作为国家干部,并没有在这个企业中投资入股,可他的父母吴家两位老人,那可是地地道道的鱼湾村人,按照他们两个拟定的集资入股的原则,那还是有条件参加这次的入股地,吴永成准备拿出三百万来,以吴家两位老人的名义参加集资。

    在这次地矿泉水厂改制中,吴永成和马林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鱼湾村集体在矿泉水厂所占股份低于百分之五十。个人集资股份必须得达到百分之五十

    吴永成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侵占集体的资产。

    他是这么认为的:国有企业之所以搞不好,那还是因为沾了一个“公”的缘故。

    在国内。只要是沾到“公”字的大小企业,最后经营的结果,都离不开经营惨淡这么一个结局----这倒不是说企业的管理者无能所导致的,而是大家,都想在国有企业这块唐僧肉上下一刀,如此以往,即使是效益再好的企业,也经不住那么多地“恶狼”们分食,最后所造成的结果,也就只能是企业倒闭、关门大吉了。

    有成千上万的优质企业,也都是就这么倒塌在了这种恶性的循环上了。

    而鱼湾村的这个矿泉水厂改制之后,即使在十年、二十年之后,无论是谁在鱼湾村执政,只要保持这种个人占大头、集体占小头的股份制的格局,也就不怕有什么人胡作非为了,企业的长远良性发展,也就能得以保障了。

    “五儿,这个、这个,矿泉水厂上市的事情,我心里还是没有一点把握啊!要不然,还是你给咱们牵起头来跑一跑吧。”

    企业改制的事情是不成问题了,可马林依旧对上市的这个运作心里没有一点实底,腆着脸皮笑着对吴永成说道。

    “啊呀,二姐夫,这个事情我就不能越俎代庖了。”吴永成有些为难了:“这段时间政协这面的工作实在是太多,我连我公司的不少事情也顾不上多问呢!”

    马林搓着两只手,有点不知所措了:“那,这可咋办呢?!咱村里也没有一个懂得这个事情的,就是王建业和米家林这两个有点学问的,也没有搞过这个事情,两眼一抹黑的,这可咋整啊!”

    吴永成想了一想,说道:“二姐夫,公司上市这对于咱们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我自己也没有操作过。不过,我知道,这件事情目前在我们省是由省经委来具体操作办理的。

    省经委的主任郭天明,那是用来我们梁州地委的地委老书记了,你带着人去先咨询一下需要办理哪些手续,他绝对会给予不少的关照的。”

    要说起来,这个郭天明也是J省老资格的地厅级领导了,自从他从梁州地区回到省直机关之后,基本上就一直呆在省经委主任的这个位置上,一直没有挪窝了。这不知道是郭天明官运不顺,还是随着他嫂子渠月莲的离开J省之后,他在J省的上层没有了一定的靠山,也就难以再往副省部级的位置上走一走了。

    反正,按照J省官场人们的说法是:要不是渠月莲在GD省只当了三年省委副书记,就回到中央成为一个无关紧要部委的党组副书记的话,郭天明的仕途也不会止于现在的这个经委主任的位置不动了。

    而到了现在,郭天明也是将近五十岁的人了,中央任用干部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知识化了,郭天明他自己也知道,如果不出现奇迹的话,恐怕他就会在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了。

    吴永成调回省城工作之后,也倒是去看过郭天明几次----毕竟郭天明他既是自己的老领导,又在以前的时候给了自己不少的帮助,做人不能忘本啊!

    吴永成给马林指出这条路之后,本以为马林不再拉着自己了,哪知道马林却仍然吞吞吐吐地说道:“这个、这个,五儿,郭天明主任在咱们地区当书记的时候,我还是村里的一个普通老百姓呢,我也认不得人家,人家就更认不得我了,还是你带着我过去走一趟吧。”

    “行啊,二姐夫,干脆你把厂子里精干一点的年轻人调来几个,咱们从省经委打探上市的有关手续之后,直接就让他们开始工作好了。”吴永成痛快地答应了马林的这个请求,进一步指点他说道:“我估计公司上市需要办理的各种手续,还是挺繁琐的,你要是觉得咱们村里没有这方面的能人的话,和咱们永明县的县长李宁平县长打个招呼,请他支援你一些人手。

    呵呵,咱们村的矿泉水厂如果能上市的话,永明县县委、县政府的脸上,那也是很有光彩的呀!”

    “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马林恍然大悟:“咱村里的那两个企业,每年给他县里上交了那么多的税,到了这个时候,也该他们出点力气了。

    呵呵,五儿,和县里打招呼就用不着你亲自出马了,我打个电话他们还是给我一点面子的。

    啊呀,这人啊,什么时候也得手里有几个钱啊,以前的时候,咱一个土农民,想要见个县委书记、县长的,那可难于上青天啊,可现在,哼,只要我打个电话和他们说个事,那他们就得好好地掂量、掂量了。”

    (两天码了一章,实在是有负大大们的支持和起点的推荐了。从明天起,老西决心开始恢复更新,只不过是老西口述,女儿打字。鞠躬谢谢大大们的关心!)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多管齐下(中)

    要想完成鱼湾村矿泉水厂的上市工作,改制是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马林告别了吴永成之后,就匆匆忙忙地离开省城、要回到鱼湾村去----改制这一摊子事情,那可是涉及到了集体和村民们的切身利益的,如果操作不得法的话,引来的后果,那可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个时候,鱼湾村可经不起一点折腾了。

    “二姐夫,你要切记,在企业改制之前,务必要请权威部门,对我们村矿泉水厂的总资产,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估,这不论是对国家、集体也好,还是对村里的群众们,都是极有好处的。”

    吴永成唯恐马林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经验,武断地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所以才再三地提醒他:“还有一点,入股的事情,也必须通过村委会和党支部、群众代表大会的一致同意。”

    “嘿嘿,五儿,你就放心吧。我老马哪能不懂得这个道理呢?!我这回可是听了你的话,把人家地委书记的面子也给撅了,你说,人家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哪能不计较吗?!”

    别看马林识字不多,这几年可也不是白在官场、商海里混了这么些年的,吴永成的言外之意,他哪能听不出来呢?!

    别说是吕国强作为梁州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给他一个村里的支部书记主动地递过来橄榄枝被他拒绝一事,就是私吞集体财产的这个罪名,那也是他担当不起的。

    “五儿,评估矿泉水厂资产的事情,我的意见。就请省里地审计部门、物价部门来搞吧,咱地区和县里的那些人。知名度还是太小了。”马林沉吟着提出了自己地意见。

    “行啊,二姐夫,你这么考虑就很周到了。只要咱把各方面的细节问题都考虑周全的话,那也不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其中搞鬼了。”吴永成赞许地点了点头。

    “只是、只是……”马林望着吴永成犹豫地说道:“我是担心咱们这么一搞的话,你说,吕国强他会不会在别的事情上,给咱们村里的这些企业搞点小动作呢!咱可是扫了人家的面子了,人家只要动一动小指头,也能把咱折腾得够呛啊!”

    “二姐夫。这件事情你就不用考虑了。我自有安排。”吴永成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安慰马林:“再说了,现在不是以前的那个时代了,党政分开、政企分家。这是中央一再呼吁的,他吕国强作为一个党地领导干部。哪能连这一点也搞不懂呢?!如果他真想搞一点小动作地话,除非他连现在的这个位置,也不想要了。”

    其实,吴永成嘴上这么安慰马林,心里也何尝不担心这一点呢?!

    所以,在他给马林说出拒绝吕国强的建议、进行企业改制的同时,心里也已经有了一点小小的打算,那就是想方设法得帮助这个吕国强挪个位置了----他不是早就向省委提出想动一动吗?!行,那哥儿们就助你一臂之力。

    只不过,自己地这个念头。还不能和自己的二姐夫马林说地。这还涉及到一系列的幕后运作的过程。而这个运作能不能成功,那也是得看方方面面的配合情况了。

    别看马林提到的鱼湾村的这两个企业。从J省来说,那实在是算不了什么大事。可对于吴永成来说,那可是自己的老根据地,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后方的稳定,那可是压倒一切的,为了保证这个目的地实现,他准备多管齐下。

    和马林结束了谈话之后,时间也就快到了中午下班地时候了。

    本来吴永成提出请马林到自己的公司吃点午饭再回去地,可马林心里装着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哪能安安稳稳地再在省城呆下去呢?!他还要迅速赶回鱼湾村,召开村里的两委会议和群众代表大会----马林心里非常清楚,此时企业改制的事情之重要性,可一点也不亚于重新建一个工厂啊!

    送走了马林,吴永成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闭目养神----他在想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进行操作,才能妥善地解决鱼湾村现在遇到的这个情况。

    这既是为了鱼湾村以后的发展着想,也是为了梁州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说实在的,吕国强这个人正如吴永成在省委书记张炳楠那里提到的一样,绝对不是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领导。

    就拿马林今天来说的这件事情来说吧,吕国强不是想着如何去扶植新的企业,开拓新的税源,反倒是打起了偷梁换柱的主意,说得不好听一点,他这也是千方百计地掠夺下面小集体的利益,而为自己的脸上贴金,这一点是让吴永成无法忍受的----他这不成了依仗权势、巧取豪夺的无赖了吗?!

    可要是把吕国强设法挪开的话,谁来取代他的位置呢?!

    如果按照正常程序的话,当吕国强离开了梁州地区之后,无论是从吕国强个人的推荐来说,还是按照一般的惯性思维来考虑的话,接任吕国强地委书记位置的最合适的人选,那就应该是现任的梁州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周致义了----这么安排,既有利于保证梁州地区班子的稳定性,也能保证下面干部调整的持续性,否则的话,都有省委安排空降干部的话,下面的同志还能保障高昂的工作热情吗?!

    可这一点,却也正好是吴永成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说,周致义当梁州地区当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之后的不长时间,吴永成就被省委调离了梁州地区,他正二八经在工作上,与周致义接触的时间,也顶多就是几个月。并不是十分了解。

    可吴永成却知道,周致义在到梁州地区工作之前。一直在省计委工作,因此,在周致义到了梁州地区担任行署专员之后,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死套硬搬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一套做法,远远不能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思路,特别是对于近年来梁州地区私营经济地兴起,可以说是抱着一种很深的成见。

    当然了,周致义作为一个地区地行政主官,政治上那是绝对成熟的。他不可能幼稚到去抵触中央的有关精神。但要让他发自内心地区主动发展、壮大梁州地区的私营经济,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吴永成才在这个梁州地区吕国强的继任人选上犯愁---他可不想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把吕国强这个拦门棍给清理出去之后,再给梁州地区找一个继续添堵的当家人。

    办公桌上摊开的稿纸,被吴永成随手乱涂的人名写满了---那都是他心里所知道的、最有可能到梁州地区任职地一些厅局级领导。

    突然间。一个人地身影,出现到了吴永成的脑海里:“对呀。我怎么就忘记了他呢?!”

    吴永成兴奋地把面前那一页涂满人名的稿纸扯下来,揉成一团,扔到了办公桌下面的废纸篓中,急切地提起电话开始拨号。

    “喂,是陈主任吗?我是政协的吴永成啊。呵呵,老领导,你好啊。啊,今天我可没有什么事情麻烦你老领导,只是想问一问,今天中午你有没有时间?!”

    不错。吴永成地这个电话。正是打给他的老领导---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陈涛地。

    “吴主席啊,怎么。今天你问我有没有时间,是不是想请我吃一顿饭呀?!”对于自己从前的这个老下级、现在已经的级别比自己高出一截的年轻人,陈涛一直是非常钦佩的,所以也从来不在他的面前打什么官腔。

    “呵呵,老领导只要开口,你的老部下我是无条件服从啊。”吴永成和陈涛打过两句哈哈之后,真诚地说道:“老领导,我的意思是,今天中午如果你有空的话,我想和你见面谈一谈,你看什么地方合适呢?!要是方便的话,我想到你家尝一尝嫂子地手艺,不知道领导给不给我这个荣幸呢?!”

    陈涛一听吴永成地这句话,就明白了吴永成是想和自己谈一些不方便外人知道的事情,马上爽快地答应了:“好啊,只要你吴主席不嫌你嫂子地手艺孬,你一会儿就过来吧。

    呵呵,我也好几天没有中午回家吃饭了,今天就沾一沾你吴主席的光吧。”

    陈涛以前是吴永成在省委办公厅工作时五处的处长,在前年的时候,终于摆脱了处级干部的身份,成为了省委办公厅的副主任。

    虽然说省委的领导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专职秘书,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省委主要领导们下乡搞调研的时候,除了办公厅为自己配置的专职秘书之外,总爱把一位省委办公厅的副主任带在自己的身边。所以,陈涛到了这个位置上之后,也就基本上一直跟着省委副书记任力在外面跑,属于自己个人的时间很少、很少。

    因此吴永成在前一段时间单独约了他几次,都不能如愿,今天也正好任力副书记没有外出,所以陈涛才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点时间。具体的打算没有?”

    因为陈涛是领导身边工作的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得跟着领导出门下乡,所以吴永成在陈涛的家里,只是简单地吃了一点面条,并没有动酒,半个小时之后,他和陈涛就坐到了书房里,品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闲逸地开始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谈话。

    “呵呵,我能有什么打算呢?!吴主席,你也是从咱们省委办公厅出去的,到了我这个位置上,那就只能是慢慢地熬资历,如果不犯什么大的错误,过个三、两年,到省直机关当个厅长、局长的,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陈涛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无所谓地说道。

    “运气好的话,也可以像薛力主任一样,熬到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的位置。”吴永成笑着把另外一种可能也说了出来。

    陈涛苦笑着说道:“嘿嘿,要熬到薛力主任的那个位置,那就得看天时、地利、人和了,那不是谁想上去、就能上去的事情。”

    吴永成知道陈涛心里想说的话是什么----薛力在当办公厅副主任的时候,一直是为当时的省委书记李明翰服务,而现在省委书记张炳楠出门的时候,却是带着另外的一位办公厅副主任,而他因为在办公厅副主任的位置上资历还嫩一点,就只能是为新上来的省委副书记任力服务了。

    “陈主任,不知道你注意过这个现象没有?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在我们J省,省直机关的厅局长们,能成为副省部级的领导,基本上一个也没有,就是有一半个,那也都是老资格的财政厅、计委的几个领导,也都是到了人大、政协这两边了。像这次换届中的任力书记、刘家盛省长,也都是从下面上来的。”吴永成没有接着陈涛的话题继续往下说,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地、点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上:“你有没有打算,到下面的地区去当一任地委书记,要是干好的话,说不准还能像任力书记、刘家盛省长一样呢?!”

    “吴主席,你的意思是说……”陈涛话说了半截,马上摇头否决了自己的想法:“不、不、那不可能!我从处级的岗位,提到现在办公厅副主任的位置,也不过刚满两年的时间,省委领导哪能就放心让我到下面的地区去任职呢?!

    再说了,我之前可没有多少基层工作的经验,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放到一把手的岗位上的。”

    对于吴永成提到的J省近两年来省级领导的提拔渠道,陈涛心里当然非常清楚,他也知道,要想从省委办公厅这个位置上,熬到省委领导的那个级别----可以当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啊,在前几年的时候,那倒还是有过那种先例的。

    可自从渠月莲之后,这种机会就越来越少了。现在他们办公厅的顶头上司----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德武,也是从J省的省会城市L市市长的位置上被提拔上来的。

    “呵呵,凡事都有他的可能性存在,没有绝对的事情。”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管齐下(下)

    陈涛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虽然说,他现在已(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