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0 部分阅读
:有许多事情,省委主要领导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也就是说,在某些方面,张炳楠和李光达两个人之间也不是意见很一致的。
在这种情形下,吴永成也不好乱开口了,否则,任力就会误解他吴永成有意挑拨领导之间的矛盾了。
既然当面上书已经不合适了,吴永成只能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
从任力家中出来之后,吴永成回到自己公司办公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和自己的四姐夫李占林联系一下,把自己手头的这些资料转交给他,由他来纂写一篇有关的调研报告,或许能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李占林的本职工作就是搞农村政策研究的,只要在文中不指名道姓取材于J省的话,吴永成相信,这也不会再引发他和省长李光达之间的一些什么矛盾了。
在目前为主,吴永成所发现J省一些地区发生的这种不规范行为,其实也不是仅仅只有J省一个地方的特殊现象,在内陆省份、甚至于南方一些地区,也是常见的。
李占林在得知吴永成掌握了这样地一些第一手材料之后。表示非常感兴趣。他让吴永成马上如果传真的方式,把他手里的那些资料传到他的办公室。
在电话中李占林告诉吴永成,任何在新形势下,既要大力保证地方经济的发展,还要遏制住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的局部利益,而不惜做出一些违反政策地事情来。这也是他最近一直研究的一个课题。
但是因为李占林自从成为研究室的副主任之后,像以前那样下乡深入基层搞调研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许多行政事务的处理就,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
至于吴永成要求他隐去文中有关J省地因素,李占林不加考虑地就答应了:他是从全国的角度来探索、研究的。又不是专门为J省搞调研。
半个月之后,李占林的这篇文章就发表在了内参上,可还没有等中央地有关领导对此事引起足够的重视,J省就发生了一系列惨剧。致使吴永成的一片良苦用心,没有起到一点应该发挥的作用,这也导致了J省地领导高层为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J省发生的第一个惨剧燕泽公园惨案,那倒与开发区的盲目扩建、乱占土地无关。但那是一根导火索,因为这个惨剧的发生,才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派出的事故调查组到达J省之后,才在无意中,又发现了其他地一些严重问题。
燕泽公园惨案,是在九月九重阳节地时候。发生在J省的省会城市L市。
话说经过L市领导地一番苦心经营之后。L市的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地变化,尽管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很高的经济代价。
在省长李光达的启示下。L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九月九重阳节的时候,在L市的燕泽公园举办一个隆重的“菊花艺术节”。以此为由头展示L市的新面貌,来促进L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进行。
十月的L市,秋高气爽,燕泽公园经过历时一个多月的装饰,更加显得格外迷人了。
燕泽公园,总面积666900平方米,其中燕泽湖水面,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L市最大的一个公园。
而其中的燕泽湖,又分成南、北、中三个部分。中湖东侧,长廊蜿蜒,长达150米的廊式木构建筑雕梁画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中湖南面,假山堆砌。假山脚下,水榭伸至湖心。迎泽湖上,桥梁横跨,游船点缀,颇有生气。
L市举办的这次“九月九菊花艺术节”,为期一周,可以说这个艺术节的前期筹备工作,做得还是相当充分的,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J省日报等多种媒体上,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在艺术节还未曾开始启动的时候,就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媒体和游人们的眼球。
当然了,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前来投资的投资商们。
在九月九重阳节艺术节开幕的那天,L市燕泽公园内,可谓人潮涌动、歌声如潮。
为了烘托节日的气氛,艺术节筹委会不仅从京城、香港等地请来了歌坛巨星,而且还把J省各地较有影响的民间剧目、艺人,都请到了省城,鱼湾村的威风锣鼓队也在被邀其中。\\\\\\
在开幕式上,省委书记张炳楠、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光达等省市领导都出席了并讲话,随后的文艺表演,把开幕式的气氛掀上了高潮。
按照艺术节组委会的议程安排,艺术节期间,燕泽公园晚上也对游人开放。
在活动期间,燕泽公园里除了有满园盛开的菊花之外,还搭建了多座临时舞台,举办多场各种形式的联欢会、演出文艺节目等,同时在艺术节的当天晚上,还要燃放价值一百多万的焰火,可谓是盛况空前了。
作为内陆省份城市的L市,历史上也是第一次举办这么大规模的盛会,从全国各地、全省各地闻风而来的游人,成千上万地涌到了这里。
据事后有关部门的统计,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当日抵达L市的各方游人,就达到了一百多万人。还有居住在L市地常住居民一百万,加在一起就达到了惊人的二百多万人的流量。
本来在白天游人游园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事故的苗头。
当时,在艺术节开幕式之后,时至中午时分,占地将近六十七万平方米的燕泽公园。居然被游人们挤得水泄不通。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游园了,就是想走出十步远地距离,也得你费去十几分钟的时间。
如果现在有人站到对面的燕泽宾馆顶楼,从高往下看的话,你就会发现。\\\\\\此时的燕泽公园地面上,整个铺满了一层人头。
在燕泽湖的几座小石拱桥上,更是被挤得没法行走,不少小孩被挤得哇哇大哭了起来。
维持秩序地公园工作人员。和临时抽调的公安干警们,把嗓子喊哑了,面对着这人潮,也感到束手无策。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节组委会就应该想到晚上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的,可大家都被眼前艺术节带来地这意想不到的成绩,给乐晕了头,哪能再想到晚上可能出现的意外呢?!
或许,组委会也可能是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认为这毕竟是白天,所以公园地游人数量多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到了晚上的时候。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吧。
不管当时他们是怎么想的,反正无论是L市的市委领导。还是省政府的分管领导,谁也没有对这个情况。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到了后来惨剧发生地时候,再懊悔那也无济于事了!
惨剧是晚上十点左右发生地,那个时候正是焰火晚会开始的时候,事发地点正是白天曾出现险情地那几座燕泽湖的小石拱桥。
当时,第一发礼花弹在空中爆炸地时候,众多的游人们纷纷想挤过石拱桥,而看得更清晰一点,
可是晚上因为有众多文艺节目的演出,游人们并没有比白天的时候少了多少。
尽管节日的燕泽公园满园灯火通明,但总有一些地方照明条件不太好。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的游人拥挤着过石拱桥的时候,窄小的桥面难以容纳如此多的人流通过,于是一些身单力薄的游客在惨叫声中,被挤入了黑暗中的桥面之下,掉入了燕泽湖中。
随着有人掉入湖中,恐惧的情绪,马上就感染到了还在桥面上的游人们。
一时间,几座小石拱桥险情环生,湖这边的想过去,远远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湖那边的游客同样是一样的心态,桥上的游人更是拼命去挤着离开这里。
慌乱之中,越来越多的游客被挤入了湖中,地面上的游客在慌乱中,发生了挤踏事件,不少妇女儿童们在纷乱的拥挤中,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能睁开眼睛。
尽管事发之后,L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得到消息的J省省委、省政府的全体领导,都赶到了燕泽公园,组织一切力量,疏散群众,抢救遇难者,但是因为当时毕竟是晚上,起到的作用也就不是很明显了。
据事后统计,落水身亡者达到了一百三十人,践踏身亡者二十五人,酿成了J省历史上最惨重的事故。
当天晚上,中央领导就得到了J省省委的事故报告。
第二天,中央、国务院就成立一支专门的事故调查小组,来到了J省L市,对燕泽公园惨案进行调查。
吴永成此时并不在J省,还是正在TJ市他的那个中讯腾讯公司。因为公司的美方总经理史密斯奉命回总公司叙职,有不少的事情必须通过董事会研究、通过。
当他听到这个惨剧之后,顿时心里愧疚万分。
要知道,在他的前世,L市的燕泽公园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只不过,那个时候他还在小县城的县委办、跟着县里的领导,给人家当秘书,对此事影响不深罢了。
吴永成觉得,如果自己这几天不要来TJ市的话,说不定在现场他也会记起这件事情的。
怀着万分懊悔的心情,吴永成心不在焉地结束了中讯公司的事情,急急忙忙地赶回了J省。
尽管吴永成也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即使他返回J省之后,已经发生的,都发生了,那也是无济于事的。
但吴永成总觉得,他赶回来,说不定能帮着遇难者家属,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或许能在良心上,减轻一点对自己的自责吧。
可就在吴永成赶回J省之后,他就发现J省省委、省政府的大院门口,大约有一百多个群众,围坐在那里,把大门堵得死死的。
原本吴永成以为,这是燕泽湖死难者的家属们跑到省委、省政府门口来示威、施加压力的,但他下车之后,就发现这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前排的几个人,手里拉着一条白纸黑字的横幅,上面书写着“还我土地,我要生存!”
中间为首的一个人的头上,还顶着一份白纸写成的古时状子的那种东西,口口声声说道:他们要见中央下来的调查组,请中央领导为他们做主。
这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从哪来了这么一伙人呀?!他们怎么会知道中央调查组来了?!他们怎么有这么灵通的信息渠道呢?!
此时,在吴永成的心里马上就产生了一连串的疑惑:虽然说他前一段时间,在下面的时候,的确发现了一些群众因为土地被占,也群体上访过,可现在的老百姓们胆子,可不比十年后的人们,他们最多也是敢跑到县里、地区的叫几声啊!怎么现在都敢跑到省委大门口静坐来了?!
当吴永成拉住旁边围观的一位好事者,问了问眼前的情况,他也就马上明白了:原来这是L市近郊的一伙农民们,因为今年L市大肆修建的时候,把他们耕种的土地,大量地卖给了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们,致使他们少得可怜的一点承包田,也没有留下多少。
本来,在九月九菊花艺术节开幕的时候,他们就跑到燕泽公园的门口,准备拦住省委的领导们告状的,只是因为L市的有关部门提前获得了这个消息,在他们刚刚进入市区的时候,就被L市信访部门、公安局、民政局等,把强行“劝阻”到L市的一个收容所,直到燕泽公园惨案发生之后,这些人才重获自由。
省会城市近郊的农民们,自然胆子就比别的农村的农民们大,信息也灵通。更何况又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一怒之下,干脆就跑到了这里,而且也不和J省信访部门的人搭话,点名道姓要见中央调查组的人。听到这里,吴永成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啊呀不好,事情闹大了!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六十七章 动荡(上)
本来,J省燕泽公园惨案虽然说,在全国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件特重大事故了,但这毕竟只是安全防范意识不够,还牵扯不到J省其他方面的工作的。
从中央下来的这个事故调查组,来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查清楚事故中的主要责任人,建议中央给予有关人员相应的处分。
可是半路上杀出了L市近郊农民因为土地上访的事件,就使调查的性质马上就改变了。
J省的领导也并不是不清楚此时冒出来的群体上访,对于他们目前的局面是相当不利的,他们在上访事件一出现之后,就积极地采取了有效的一些措施。
首先按照信访接待的工作程序,省委办公厅分管信访的副秘书长李德一,第一时间出现在省委大门口,了解到群众上访的内容之后,请大家到大门旁边的信访大厅休息,他马上联系L市的有关领导,让他们过来解决问题。
可上访的群众坚持认为,L市的领导们之所以那么肆无忌惮地在省委领导眼皮子底下、强行征用他们大量的土地,那肯定是得到了省委领导们的默许的,否则的话,他们也不至于有那么大的胆子,因此对于李德一的接待根本不予理睬,只是反复强调一句话:他们要见中央来的事故调查组,他们不相信J省的领导们。
接到消息的L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也飞速地赶了过来,来人是一位分管政法的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以及闻讯而来的郊区区委、政府的主要领导。
自九月九燕泽公园惨剧发生之后,L市地领导们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中央事故调查小组下来之后,他们在紧张地忙碌着善后工作的同时。也时刻提心吊胆地等着调查组的传唤。
而此时省委大院门口又出现了近郊农民的群体上访,更是他们倍感有雪上加霜的感觉。
在L市、区两级干部一番无效地劝阻工作之后,省委秘书处地同志们没有办法,只好向省委领导们请示。
而此时省委书记张炳楠、省长李光达,都在配合着中央调查组的工作。一时无法分身。只能委托省委分管党务的副书记李钊、省政府分管政法的副省长李国全等人,出面接待上访的群众们。但同样遭到了上访群众们地拒绝。
L市近郊的农民们的见识,不同于其他小山沟里的老百姓们,特别是在他们遭遇九月九强行“劝阻”之后,就认为他们地这些事情。只有惊动从中央来的人,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而J省领导出面的话,也无非是官官相护罢了。
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到中秋季节,天气也不像夏天那么炎热了,可一上午就这么守候在省委大院的大门口,就是铁打的人,也难以坚持住,更何况,上访的群众中。还有不少地老弱病残者。
渐渐地上访群众的情绪开始出现了烦躁。吵闹声越来越大,周围围观地人们也越来越多。以至于把省委大院附近的这条十字路口,堵了一个水泄不通。马路上地交警虽然由原来的三个,增加为十个,个个都忙得满头大汗,但还是无济于事,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在省委大院的上空刺耳地响着。
眼看着在场的省市领导们急得抓耳挠腮,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在这个时候,曾经有一位L市的副书记情节之下,提出了调公安、武警过来,把这些上访的群众强行带离现场,马上就遭到了李钊书记一个大大的白眼。
“胡说,坚决不能这么办!在这个特殊时期,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更大的混乱,你难道还认为你们L市的麻烦少吗?!”
吴永成目睹着一情景,也知道自己这个时候上去不但无济于事,说不定反会出现以谢负面效应----他可是前一段时间就曾经提出过土地这个隐患的,如果现在再掺乎到其中,难免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诬陷,于是干脆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他知道,只要有李钊书记这样经验丰富的领导在场,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调用警力,来对付这些手无寸铁的群众的。
要平息现在这些围堵在省委大院门口群众的激愤,目前从J省的领导们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说不定群众要求与中央调查组的同志们见面的这个愿望,还真能实现呢!
想清楚这一切之后,吴永成转身驱车离开了省委大院门口,回到了省政协自己的办公室。
果然,不到一个多小时,中央调查组的同志们,就得知了J省省委大院门口发生的这一切,马上派出人员和群众直接对话,在接受了上访群众递交的上访材料之后,答应立刻把他们所反映的情况,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相信很快就会给他们一个答复。
上访的群众们面对中央调查组的同志,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一次的调查、处理,必须由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不能再转交到J省来解决,否则的话,他们将到北京中南海去告“御状”!
当吴永成在自己的办公室,得知这些信息之后,心里涌现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糟了,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已经远远不是能在J省内部所能解决的了!这一次只怕省委、省政府的不少领导们要被牵涉其中了,甚至下面一些地市的领导班子,说不定也将会因此有所波动。
吴永成深知“好事不出门、坏事千里行”,只要L市近郊群众上访成功的信息传到J省的各个地市之后,有这种相同情况地方的群众们,都将有样学样地采取同样的行动。
那么一来的话,J省从上至下而涌起来的这股加速发展经济地热潮,也必将会受到很大的挫折,那样的话,J省的经济发展。也许又要倒退多少年了!
在中国的现代史上,并不是没有过这样地教训。
在一九五八年地时候,***提出“大跃进”的想法。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量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随之出台。
中共中央根据***的倡议,而提出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及其基本点。
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是忽视了经济发展地客观规律。
周恩来陈云等反冒进的党内干部被迫检讨。
在当时,大跃进,已不是经济模式和发展速度的实验,而是消灭社会,变社会为“乌托邦”的实验。
毛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8月,人民公社运动全境展开。免费医疗,大食堂。政社合一。小生产被消灭。家庭不能拥有锅碗瓢盆的后果,要到来年才显现出来。
由于高度集权,和此时提出地“合理地个人崇拜”,不合领导人胃口的信息不能发送,领导人被大量虚假信息包围,干部们层层加码,放卫星。相互攀比。达到荒谬地程度。
同月,毛要求大炼钢铁。乡村和城市机关单位。也开始土法炼钢。成熟的庄稼,烂在地里无人收割。
乌托邦地后果。很快显现。
乌托邦梦醒之后,是连年的大饥荒。
一九五九年年伊始,前所未有的春夏粮荒席卷中国。偶尔回乡的开国元戎,也发现乡亲缺衣少食的惨状。基层干部为求政绩,伪造产量,大批征调。公共食堂的敞开吃,两三个月已经吃完了一年的食粮。
但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信息依然是极大的不对称----报纸上依旧是“大好形势一片”。
更多的领袖相信:粮食吃不完。
直到一月十一日,俗称“七千人大会”的中央扩大会议在京召开。
此时候,执政党才有点清醒地认识到,“大跃进”让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整个民族也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在这次会议上,才提出了要求对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这次会议的召开,也意味着“大跃进运动”以失败告终。
传说中央两位主要领导毛、刘之间的裂痕,也由此产生。
一段党史中著名的对话是这样,毛对刘说:“三面红旗也否了,地也分了,你顶不住?我死了以后怎么办!”
刘少奇激动地说:“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
这时候,林彪元帅文过饰非,将此大饥荒称为“三年自然灾害”,于是重获毛氏青睐。
是年,过大的投资项目被压缩,轻重工业比例调整,日用品生产恢复,1000万城镇人口疏散到农村。
可即使是这样,也给当时的国民经济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想到这里,吴永成再也坐不住了,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因为某些地方过激的行为,而导致J省经济的再次倒退。
吴永成的第一个电话是打给兰宁地区地委书记李晔的,他知道,此时省委领导们都忙着处理燕泽公园惨案,他给任力等人打电话,也不会起到什么效果,倒不如把下面的一些人先关照、关照。
吴永成知道,李晔在永安地区南德县当县委书记的时候,就是一个“傻大胆”书记,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体现出来的强权作风,那是任何人都不敢拦阻的,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给吴永成的那个饲料公司那么多的便利条件。
而此次李晔能被省委破格安排到兰宁地区担任地委书记,也正是看中了他敢作敢为、勇于开拓的这股子猛劲儿,李晔更是一门心思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好好地露一手,向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这种功利思想地引导下,李晔就是别人所没有试过的。他都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别说上面还有李光达那么一位激进的省长,还有L市这个兄弟市在前面带头呢!
接到吴永成电话的李晔,也刚刚结束了一个地委委员紧急会议,当他听到吴永成地声音地时候。和他开玩笑说道:“吴主席。你这会儿不是还在TJ吧?怎么想起来给我打这个电话来了?是不是对你们公司在我们兰宁地区的投资环境有点不放心哪?!我和领导你打个保证吧,只要我在兰宁地区一天,祥农公司就绝对会像在当初的南德县一样的。”
“李晔同志,我和你今天不想谈这个问题。”吴永成缓缓地对李晔说道:“燕泽公园九月九惨案你们都知道了吗?!”
李晔有点感到莫名其妙,他记得吴永成在政协只是分管的民营企业啊。好像他并不联系政法工作,怎么今天问到了这个问题呢?!难道说他们最近又进行了重新地分工吗?!
尽管李晔此时心里有这样那样的疑惑,但还是对吴永成能在这个时候,给他打来电话。关心他的工作,而感到一丝暖意:“吴主席,事情发生的第二天,也就是昨天下午,省委就召开了各地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加地紧急会议,通报了九月九燕泽公园事件,要求各地市近期取消一切重大的群众聚会。如果是特殊重大的、必须召开的。必须事先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经过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之后。才能进行。
今天我们刚刚召开了地委委员会议,专门传达了省委的这个紧急会议精神。在今天晚上的时候,我们还准备再召开一个紧急电话会议,向全地区各县贯彻、传达这项会议内容。”
吴永成紧接着问道:“哪你知道中央就这次事件派调查组到我们J省的情况吗?!”
李晔答道:“知道一些,怎么,吴主席,你是担心我们兰宁地区也会发生这样地事情?!呵呵,请领导放心吧,我今天在会上已经下了死命令,不管是那个县,在这段期间,就是有什么婚丧嫁娶这样地事情,也必须事先向当地县委、县政府提出申请,并且人数不准超过一百人。呵呵,我就不相信采取了这么严密的措施,还再能发生什么意外情况吗?!我们可是把一切安全隐患都降到了最低点了。”
“李晔同志,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们兰宁地区,现在是不是存在各县滥建经济开发区地问题?!又没有在没有做通群众思想工作的情况下,就强行征用了群众地土地呢?!这种情况有多少?是不是有群众曾经为此事上访过?!”
李晔没有想到吴永成的思绪跨越性这么大,说安全隐患怎么就拉扯到了开发区和土地的问题上了,他不知道吴永成此时是什么想法,也就含含糊糊地回答道:“嗯,这个,我考虑下面应该不会有这种事情吧,这个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
怎么,吴主席,是不是又出了什么问题?!这个开发区可是省委、省政府提倡各地、县搞的呀?难道这也有错吗?!”
是的,如果没有出现九月九燕泽公园惨案的话,单就下面多占用农民的一点土地,那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说到底,这也是为了招商引资、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
可现在J省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无论是中央也好、还是J省当地党委、政府也罢,最为担心的就是再出现什么群体性恶性上访事件。
吴永成在电话中,把今天省委大院门口发生的情况告诉了李晔之后,李晔马上敏感地意识到了什么:“吴主席,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担心我们兰宁地区的老百姓们,也趁机跑到省委上访,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被动吧?!
这请你放心吧,我马上安排各县,对那些有可能上访的钉子户,采取二十四小时的监控,保证他们一个也溜不出兰宁地区去!”
这个李晔,果然还是有一些问题呀!
吴永成不禁摇了摇头,苦笑着想到:看来自己还是有一点先见之明的,李晔的手底下果然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他采取的这些预防措施,又是些什么玩意呀?!他面对的是自己的老百姓们,这又不是监视犯人,干么非要采取这样的强制手段?!
不过,不是李晔,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啊!
“李晔同志,你误解了我的意思了。我是说,建议你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就把你地委、行署班子里的领导成员,按照包点工作的安排,立刻到各个县,深入下去,把那些圈占起来、而没有得到有效使用的土地,尽快地发还给群众;
对不合格的经济开发区,进行整顿,并且严申:各县新建经济开发区,只有通过地委、行署批准之后,才能成立,绝对不准私自圈地。”
“吴主席,这、这……”李晔有点迟疑着说道:“事情没有你说得这么严重吧?!要是我们地区怎么一搞的话,那不是太打击下面干部的积极性了吗?!这士气可鼓而不可泄呀!”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六十八章 动荡(下)
李晔此时的心情,吴永成也能理解。
是啊,好不容易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通过李晔他不懈的努力,把下面的士气才鼓了起来,各县都掀起了一股大干快上的喜人局面,可现在要是来这么一下子的话,那不是给大家热火朝天的兴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吗?!
这换作是谁,那都要细细地斟酌、考虑半天的----说句不好听的话,自己前半年刚刚下达的死命令,可不到一年的工夫,又要自己收回。这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那倒是无所谓,可今后自己的威信,在兰宁地区各县的领导心中,那就大打折扣了呀!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呢?!自己可是准备在今年大干一场的呀!
更何况,事情是不是就有那么严重呢?!
还没有等李晔对吴永成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就听到吴永成在电话中严肃地说道:“李晔同志,你听我说,在这件事情上,你千万不敢麻痹大意的,你得有这个政治敏感。
此时的收缩,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出击。如果你连你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的话,下一步又怎么才能大施拳脚呢?!”
李晔这时候马上想到了吴永成在北京有着一些特殊的关系,再联想到他刚刚对自己说的话,心中也就好像明白了什么。
不过,这件事情毕竟事关重大,也由不得他不慎重,所以尽管知道有些话不能问得太直白了,李晔考虑再三之后,还是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吴主席,您是不是从北京哪里得到了什么内幕消息呢?!占用土地真有那么严重吗?!”
吴永成还不客气地说道:“李晔同志,你怎么这么糊涂?!土地政策一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还用得着我来给你解释吗?!至于你说的什么内幕消息,我这里没有,我也只是郑重其事地给你提个醒,请你慎重考虑!
好了,就这样吧。我还有别的事情。以后有什么事情咱们即使联系。
对了。你和永安地区的严海珍书记也提个醒,你们毕竟是一个班子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她又是你的老上级,我和她平时并没有多少来往地,我不想看到咱们的心血。就这么白白地把糟蹋了。”
本来李晔还抱着半信半疑的想法,可现在吴永成这么一说,反倒更证实了他之前的猜测:嗯,没错。看来吴永成还是已经从北京的一些渠道得到了可靠地信息,否则地话,他也不会这么吩咐自己的。
想到这里,李晔原来的那份侥幸心里,就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是迫切想做出一番成绩来,可在这个刀尖浪口上,他更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他可不想让自己在这场风波中。把自己千辛万苦得到的这个位置扔掉!
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吴永成和李晔结束了通话之后,苦笑着坐到了自己办公桌的后面想到:唉。这也幸亏自己前世地时候,隐约地记得燕泽公园惨剧之后。中央处理了J省包括地市级在内的一批干部,虽然说当时是不是与这土地、开发区有关----因为这些信息,可不会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播报出来的。
今天他和李晔打这个招呼,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地,万一因为自己的到来,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一点蝴蝶效应的话,那自己以后就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李晔等人的责问了!他总不能告诉他们,这是自己的胡乱猜则吧,更不能说,这是自己前世的记忆。
算了,别想这么多了,权当是未雨绸缪吧,即使之后中央不会因为开发区与土地的问题,处理J省地干部们,那自己这么一做,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一些耕地不受践踏。
吴永成地第二个电话,是打给梁州地区的新任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陈涛地。
本来吴永成的这个电话,打给万明山这个地委书记比较合适----他毕竟是梁州地区地一把手啊,就有决断的权力。
可吴永成又想到:自己和万明山以前关系是有一些,他也曾经是自己的老领导,但两个人之间,还没有到了这种无话不谈的程度,所以这才和陈涛联系。
梁州地区总的来说,吴永成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作为地委书记的万明山,骨子里就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他不会像李晔那样肆无忌惮地勇往直前。
而陈涛虽然说年轻、血气方刚,但他现在所的位置,还有他以前没有在基层工作过、不怎么熟悉基层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他也不会不顾一切地盲目瞎干的,即使他也一心想做出一番大的成就来。
更何况,在省委办公厅工作了多少年的陈涛,在政治敏感程度上,要远远比李晔之流基层干部出身的,要强得多。
果然,通过吴永成和陈涛通话,吴永成知道了,在梁州地区各县的开发区,可以说是全省各地区中最为少的,占用的土地面积,也都是经过省土地局审批的,并不存在什么私自乱设开发区、强占老百姓耕地的情况。
吴永成欣慰地放下了电话:看来万明山和陈涛的开拓进取精神,是不及兰宁地区的李晔,可他们两个人对政策的掌握尺度,这又是李晔所不及的----这也是省直机关下去的干部,和从基层一直上来的干部的一个实质性的区别呀!
打完这两个电话之后,吴永成也就不准备再和下面地区的人通话了----原来和他在团省委一起工作的白羽、严小光,虽然现在都在下面的地区任职,可他们两个都是副职领导,有功劳也摊不到他们头上多少,上级高高轮起的挨板子,也就没有多少能落到他们的屁股上可,自己还是少操一点心吧。
倒是不知道之后的几天里。会不会有更多的农民们,因为土地问题,跑到省委大院地门口来上访呢?!
这才是吴永成现在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料,省委大院的门口再次聚集了来上访的群众们。
正如吴永成所担心地。这一次来地上访者。都是在听到了几天前中央调查组接待了L市近郊的农民们之后,不约而同地从J省的各个地区来到这里的。
值得庆幸的是,吴永成之前对李晔、陈涛地电话并没有白打,不知道是他们采取了什么方法,反正这里面并没有兰宁地区、永安地区、梁州地区的一个群众----在上访的群众来到省委大院大门口的时候。省委办公厅就打电话通知了来访者所在地地市,让各地市的主要领导,马上亲自到省委大门口来接他(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在这种情形下,吴永成也不好乱开口了,否则,任力就会误解他吴永成有意挑拨领导之间的矛盾了。
既然当面上书已经不合适了,吴永成只能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
从任力家中出来之后,吴永成回到自己公司办公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和自己的四姐夫李占林联系一下,把自己手头的这些资料转交给他,由他来纂写一篇有关的调研报告,或许能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李占林的本职工作就是搞农村政策研究的,只要在文中不指名道姓取材于J省的话,吴永成相信,这也不会再引发他和省长李光达之间的一些什么矛盾了。
在目前为主,吴永成所发现J省一些地区发生的这种不规范行为,其实也不是仅仅只有J省一个地方的特殊现象,在内陆省份、甚至于南方一些地区,也是常见的。
李占林在得知吴永成掌握了这样地一些第一手材料之后。表示非常感兴趣。他让吴永成马上如果传真的方式,把他手里的那些资料传到他的办公室。
在电话中李占林告诉吴永成,任何在新形势下,既要大力保证地方经济的发展,还要遏制住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的局部利益,而不惜做出一些违反政策地事情来。这也是他最近一直研究的一个课题。
但是因为李占林自从成为研究室的副主任之后,像以前那样下乡深入基层搞调研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许多行政事务的处理就,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
至于吴永成要求他隐去文中有关J省地因素,李占林不加考虑地就答应了:他是从全国的角度来探索、研究的。又不是专门为J省搞调研。
半个月之后,李占林的这篇文章就发表在了内参上,可还没有等中央地有关领导对此事引起足够的重视,J省就发生了一系列惨剧。致使吴永成的一片良苦用心,没有起到一点应该发挥的作用,这也导致了J省地领导高层为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J省发生的第一个惨剧燕泽公园惨案,那倒与开发区的盲目扩建、乱占土地无关。但那是一根导火索,因为这个惨剧的发生,才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派出的事故调查组到达J省之后,才在无意中,又发现了其他地一些严重问题。
燕泽公园惨案,是在九月九重阳节地时候。发生在J省的省会城市L市。
话说经过L市领导地一番苦心经营之后。L市的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地变化,尽管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很高的经济代价。
在省长李光达的启示下。L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九月九重阳节的时候,在L市的燕泽公园举办一个隆重的“菊花艺术节”。以此为由头展示L市的新面貌,来促进L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进行。
十月的L市,秋高气爽,燕泽公园经过历时一个多月的装饰,更加显得格外迷人了。
燕泽公园,总面积666900平方米,其中燕泽湖水面,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L市最大的一个公园。
而其中的燕泽湖,又分成南、北、中三个部分。中湖东侧,长廊蜿蜒,长达150米的廊式木构建筑雕梁画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中湖南面,假山堆砌。假山脚下,水榭伸至湖心。迎泽湖上,桥梁横跨,游船点缀,颇有生气。
L市举办的这次“九月九菊花艺术节”,为期一周,可以说这个艺术节的前期筹备工作,做得还是相当充分的,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J省日报等多种媒体上,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在艺术节还未曾开始启动的时候,就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媒体和游人们的眼球。
当然了,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前来投资的投资商们。
在九月九重阳节艺术节开幕的那天,L市燕泽公园内,可谓人潮涌动、歌声如潮。
为了烘托节日的气氛,艺术节筹委会不仅从京城、香港等地请来了歌坛巨星,而且还把J省各地较有影响的民间剧目、艺人,都请到了省城,鱼湾村的威风锣鼓队也在被邀其中。\\\\\\
在开幕式上,省委书记张炳楠、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光达等省市领导都出席了并讲话,随后的文艺表演,把开幕式的气氛掀上了高潮。
按照艺术节组委会的议程安排,艺术节期间,燕泽公园晚上也对游人开放。
在活动期间,燕泽公园里除了有满园盛开的菊花之外,还搭建了多座临时舞台,举办多场各种形式的联欢会、演出文艺节目等,同时在艺术节的当天晚上,还要燃放价值一百多万的焰火,可谓是盛况空前了。
作为内陆省份城市的L市,历史上也是第一次举办这么大规模的盛会,从全国各地、全省各地闻风而来的游人,成千上万地涌到了这里。
据事后有关部门的统计,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当日抵达L市的各方游人,就达到了一百多万人。还有居住在L市地常住居民一百万,加在一起就达到了惊人的二百多万人的流量。
本来在白天游人游园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事故的苗头。
当时,在艺术节开幕式之后,时至中午时分,占地将近六十七万平方米的燕泽公园。居然被游人们挤得水泄不通。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游园了,就是想走出十步远地距离,也得你费去十几分钟的时间。
如果现在有人站到对面的燕泽宾馆顶楼,从高往下看的话,你就会发现。\\\\\\此时的燕泽公园地面上,整个铺满了一层人头。
在燕泽湖的几座小石拱桥上,更是被挤得没法行走,不少小孩被挤得哇哇大哭了起来。
维持秩序地公园工作人员。和临时抽调的公安干警们,把嗓子喊哑了,面对着这人潮,也感到束手无策。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节组委会就应该想到晚上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的,可大家都被眼前艺术节带来地这意想不到的成绩,给乐晕了头,哪能再想到晚上可能出现的意外呢?!
或许,组委会也可能是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认为这毕竟是白天,所以公园地游人数量多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到了晚上的时候。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吧。
不管当时他们是怎么想的,反正无论是L市的市委领导。还是省政府的分管领导,谁也没有对这个情况。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到了后来惨剧发生地时候,再懊悔那也无济于事了!
惨剧是晚上十点左右发生地,那个时候正是焰火晚会开始的时候,事发地点正是白天曾出现险情地那几座燕泽湖的小石拱桥。
当时,第一发礼花弹在空中爆炸地时候,众多的游人们纷纷想挤过石拱桥,而看得更清晰一点,
可是晚上因为有众多文艺节目的演出,游人们并没有比白天的时候少了多少。
尽管节日的燕泽公园满园灯火通明,但总有一些地方照明条件不太好。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的游人拥挤着过石拱桥的时候,窄小的桥面难以容纳如此多的人流通过,于是一些身单力薄的游客在惨叫声中,被挤入了黑暗中的桥面之下,掉入了燕泽湖中。
随着有人掉入湖中,恐惧的情绪,马上就感染到了还在桥面上的游人们。
一时间,几座小石拱桥险情环生,湖这边的想过去,远远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湖那边的游客同样是一样的心态,桥上的游人更是拼命去挤着离开这里。
慌乱之中,越来越多的游客被挤入了湖中,地面上的游客在慌乱中,发生了挤踏事件,不少妇女儿童们在纷乱的拥挤中,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能睁开眼睛。
尽管事发之后,L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得到消息的J省省委、省政府的全体领导,都赶到了燕泽公园,组织一切力量,疏散群众,抢救遇难者,但是因为当时毕竟是晚上,起到的作用也就不是很明显了。
据事后统计,落水身亡者达到了一百三十人,践踏身亡者二十五人,酿成了J省历史上最惨重的事故。
当天晚上,中央领导就得到了J省省委的事故报告。
第二天,中央、国务院就成立一支专门的事故调查小组,来到了J省L市,对燕泽公园惨案进行调查。
吴永成此时并不在J省,还是正在TJ市他的那个中讯腾讯公司。因为公司的美方总经理史密斯奉命回总公司叙职,有不少的事情必须通过董事会研究、通过。
当他听到这个惨剧之后,顿时心里愧疚万分。
要知道,在他的前世,L市的燕泽公园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只不过,那个时候他还在小县城的县委办、跟着县里的领导,给人家当秘书,对此事影响不深罢了。
吴永成觉得,如果自己这几天不要来TJ市的话,说不定在现场他也会记起这件事情的。
怀着万分懊悔的心情,吴永成心不在焉地结束了中讯公司的事情,急急忙忙地赶回了J省。
尽管吴永成也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即使他返回J省之后,已经发生的,都发生了,那也是无济于事的。
但吴永成总觉得,他赶回来,说不定能帮着遇难者家属,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或许能在良心上,减轻一点对自己的自责吧。
可就在吴永成赶回J省之后,他就发现J省省委、省政府的大院门口,大约有一百多个群众,围坐在那里,把大门堵得死死的。
原本吴永成以为,这是燕泽湖死难者的家属们跑到省委、省政府门口来示威、施加压力的,但他下车之后,就发现这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前排的几个人,手里拉着一条白纸黑字的横幅,上面书写着“还我土地,我要生存!”
中间为首的一个人的头上,还顶着一份白纸写成的古时状子的那种东西,口口声声说道:他们要见中央下来的调查组,请中央领导为他们做主。
这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从哪来了这么一伙人呀?!他们怎么会知道中央调查组来了?!他们怎么有这么灵通的信息渠道呢?!
此时,在吴永成的心里马上就产生了一连串的疑惑:虽然说他前一段时间,在下面的时候,的确发现了一些群众因为土地被占,也群体上访过,可现在的老百姓们胆子,可不比十年后的人们,他们最多也是敢跑到县里、地区的叫几声啊!怎么现在都敢跑到省委大门口静坐来了?!
当吴永成拉住旁边围观的一位好事者,问了问眼前的情况,他也就马上明白了:原来这是L市近郊的一伙农民们,因为今年L市大肆修建的时候,把他们耕种的土地,大量地卖给了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们,致使他们少得可怜的一点承包田,也没有留下多少。
本来,在九月九菊花艺术节开幕的时候,他们就跑到燕泽公园的门口,准备拦住省委的领导们告状的,只是因为L市的有关部门提前获得了这个消息,在他们刚刚进入市区的时候,就被L市信访部门、公安局、民政局等,把强行“劝阻”到L市的一个收容所,直到燕泽公园惨案发生之后,这些人才重获自由。
省会城市近郊的农民们,自然胆子就比别的农村的农民们大,信息也灵通。更何况又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一怒之下,干脆就跑到了这里,而且也不和J省信访部门的人搭话,点名道姓要见中央调查组的人。听到这里,吴永成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啊呀不好,事情闹大了!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六十七章 动荡(上)
本来,J省燕泽公园惨案虽然说,在全国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件特重大事故了,但这毕竟只是安全防范意识不够,还牵扯不到J省其他方面的工作的。
从中央下来的这个事故调查组,来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查清楚事故中的主要责任人,建议中央给予有关人员相应的处分。
可是半路上杀出了L市近郊农民因为土地上访的事件,就使调查的性质马上就改变了。
J省的领导也并不是不清楚此时冒出来的群体上访,对于他们目前的局面是相当不利的,他们在上访事件一出现之后,就积极地采取了有效的一些措施。
首先按照信访接待的工作程序,省委办公厅分管信访的副秘书长李德一,第一时间出现在省委大门口,了解到群众上访的内容之后,请大家到大门旁边的信访大厅休息,他马上联系L市的有关领导,让他们过来解决问题。
可上访的群众坚持认为,L市的领导们之所以那么肆无忌惮地在省委领导眼皮子底下、强行征用他们大量的土地,那肯定是得到了省委领导们的默许的,否则的话,他们也不至于有那么大的胆子,因此对于李德一的接待根本不予理睬,只是反复强调一句话:他们要见中央来的事故调查组,他们不相信J省的领导们。
接到消息的L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也飞速地赶了过来,来人是一位分管政法的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以及闻讯而来的郊区区委、政府的主要领导。
自九月九燕泽公园惨剧发生之后,L市地领导们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中央事故调查小组下来之后,他们在紧张地忙碌着善后工作的同时。也时刻提心吊胆地等着调查组的传唤。
而此时省委大院门口又出现了近郊农民的群体上访,更是他们倍感有雪上加霜的感觉。
在L市、区两级干部一番无效地劝阻工作之后,省委秘书处地同志们没有办法,只好向省委领导们请示。
而此时省委书记张炳楠、省长李光达,都在配合着中央调查组的工作。一时无法分身。只能委托省委分管党务的副书记李钊、省政府分管政法的副省长李国全等人,出面接待上访的群众们。但同样遭到了上访群众们地拒绝。
L市近郊的农民们的见识,不同于其他小山沟里的老百姓们,特别是在他们遭遇九月九强行“劝阻”之后,就认为他们地这些事情。只有惊动从中央来的人,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而J省领导出面的话,也无非是官官相护罢了。
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到中秋季节,天气也不像夏天那么炎热了,可一上午就这么守候在省委大院的大门口,就是铁打的人,也难以坚持住,更何况,上访的群众中。还有不少地老弱病残者。
渐渐地上访群众的情绪开始出现了烦躁。吵闹声越来越大,周围围观地人们也越来越多。以至于把省委大院附近的这条十字路口,堵了一个水泄不通。马路上地交警虽然由原来的三个,增加为十个,个个都忙得满头大汗,但还是无济于事,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在省委大院的上空刺耳地响着。
眼看着在场的省市领导们急得抓耳挠腮,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在这个时候,曾经有一位L市的副书记情节之下,提出了调公安、武警过来,把这些上访的群众强行带离现场,马上就遭到了李钊书记一个大大的白眼。
“胡说,坚决不能这么办!在这个特殊时期,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更大的混乱,你难道还认为你们L市的麻烦少吗?!”
吴永成目睹着一情景,也知道自己这个时候上去不但无济于事,说不定反会出现以谢负面效应----他可是前一段时间就曾经提出过土地这个隐患的,如果现在再掺乎到其中,难免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诬陷,于是干脆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他知道,只要有李钊书记这样经验丰富的领导在场,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调用警力,来对付这些手无寸铁的群众的。
要平息现在这些围堵在省委大院门口群众的激愤,目前从J省的领导们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说不定群众要求与中央调查组的同志们见面的这个愿望,还真能实现呢!
想清楚这一切之后,吴永成转身驱车离开了省委大院门口,回到了省政协自己的办公室。
果然,不到一个多小时,中央调查组的同志们,就得知了J省省委大院门口发生的这一切,马上派出人员和群众直接对话,在接受了上访群众递交的上访材料之后,答应立刻把他们所反映的情况,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相信很快就会给他们一个答复。
上访的群众们面对中央调查组的同志,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一次的调查、处理,必须由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不能再转交到J省来解决,否则的话,他们将到北京中南海去告“御状”!
当吴永成在自己的办公室,得知这些信息之后,心里涌现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糟了,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已经远远不是能在J省内部所能解决的了!这一次只怕省委、省政府的不少领导们要被牵涉其中了,甚至下面一些地市的领导班子,说不定也将会因此有所波动。
吴永成深知“好事不出门、坏事千里行”,只要L市近郊群众上访成功的信息传到J省的各个地市之后,有这种相同情况地方的群众们,都将有样学样地采取同样的行动。
那么一来的话,J省从上至下而涌起来的这股加速发展经济地热潮,也必将会受到很大的挫折,那样的话,J省的经济发展。也许又要倒退多少年了!
在中国的现代史上,并不是没有过这样地教训。
在一九五八年地时候,***提出“大跃进”的想法。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量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随之出台。
中共中央根据***的倡议,而提出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及其基本点。
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是忽视了经济发展地客观规律。
周恩来陈云等反冒进的党内干部被迫检讨。
在当时,大跃进,已不是经济模式和发展速度的实验,而是消灭社会,变社会为“乌托邦”的实验。
毛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8月,人民公社运动全境展开。免费医疗,大食堂。政社合一。小生产被消灭。家庭不能拥有锅碗瓢盆的后果,要到来年才显现出来。
由于高度集权,和此时提出地“合理地个人崇拜”,不合领导人胃口的信息不能发送,领导人被大量虚假信息包围,干部们层层加码,放卫星。相互攀比。达到荒谬地程度。
同月,毛要求大炼钢铁。乡村和城市机关单位。也开始土法炼钢。成熟的庄稼,烂在地里无人收割。
乌托邦地后果。很快显现。
乌托邦梦醒之后,是连年的大饥荒。
一九五九年年伊始,前所未有的春夏粮荒席卷中国。偶尔回乡的开国元戎,也发现乡亲缺衣少食的惨状。基层干部为求政绩,伪造产量,大批征调。公共食堂的敞开吃,两三个月已经吃完了一年的食粮。
但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信息依然是极大的不对称----报纸上依旧是“大好形势一片”。
更多的领袖相信:粮食吃不完。
直到一月十一日,俗称“七千人大会”的中央扩大会议在京召开。
此时候,执政党才有点清醒地认识到,“大跃进”让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整个民族也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在这次会议上,才提出了要求对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这次会议的召开,也意味着“大跃进运动”以失败告终。
传说中央两位主要领导毛、刘之间的裂痕,也由此产生。
一段党史中著名的对话是这样,毛对刘说:“三面红旗也否了,地也分了,你顶不住?我死了以后怎么办!”
刘少奇激动地说:“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
这时候,林彪元帅文过饰非,将此大饥荒称为“三年自然灾害”,于是重获毛氏青睐。
是年,过大的投资项目被压缩,轻重工业比例调整,日用品生产恢复,1000万城镇人口疏散到农村。
可即使是这样,也给当时的国民经济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想到这里,吴永成再也坐不住了,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因为某些地方过激的行为,而导致J省经济的再次倒退。
吴永成的第一个电话是打给兰宁地区地委书记李晔的,他知道,此时省委领导们都忙着处理燕泽公园惨案,他给任力等人打电话,也不会起到什么效果,倒不如把下面的一些人先关照、关照。
吴永成知道,李晔在永安地区南德县当县委书记的时候,就是一个“傻大胆”书记,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体现出来的强权作风,那是任何人都不敢拦阻的,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给吴永成的那个饲料公司那么多的便利条件。
而此次李晔能被省委破格安排到兰宁地区担任地委书记,也正是看中了他敢作敢为、勇于开拓的这股子猛劲儿,李晔更是一门心思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好好地露一手,向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这种功利思想地引导下,李晔就是别人所没有试过的。他都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别说上面还有李光达那么一位激进的省长,还有L市这个兄弟市在前面带头呢!
接到吴永成电话的李晔,也刚刚结束了一个地委委员紧急会议,当他听到吴永成地声音地时候。和他开玩笑说道:“吴主席。你这会儿不是还在TJ吧?怎么想起来给我打这个电话来了?是不是对你们公司在我们兰宁地区的投资环境有点不放心哪?!我和领导你打个保证吧,只要我在兰宁地区一天,祥农公司就绝对会像在当初的南德县一样的。”
“李晔同志,我和你今天不想谈这个问题。”吴永成缓缓地对李晔说道:“燕泽公园九月九惨案你们都知道了吗?!”
李晔有点感到莫名其妙,他记得吴永成在政协只是分管的民营企业啊。好像他并不联系政法工作,怎么今天问到了这个问题呢?!难道说他们最近又进行了重新地分工吗?!
尽管李晔此时心里有这样那样的疑惑,但还是对吴永成能在这个时候,给他打来电话。关心他的工作,而感到一丝暖意:“吴主席,事情发生的第二天,也就是昨天下午,省委就召开了各地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加地紧急会议,通报了九月九燕泽公园事件,要求各地市近期取消一切重大的群众聚会。如果是特殊重大的、必须召开的。必须事先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经过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之后。才能进行。
今天我们刚刚召开了地委委员会议,专门传达了省委的这个紧急会议精神。在今天晚上的时候,我们还准备再召开一个紧急电话会议,向全地区各县贯彻、传达这项会议内容。”
吴永成紧接着问道:“哪你知道中央就这次事件派调查组到我们J省的情况吗?!”
李晔答道:“知道一些,怎么,吴主席,你是担心我们兰宁地区也会发生这样地事情?!呵呵,请领导放心吧,我今天在会上已经下了死命令,不管是那个县,在这段期间,就是有什么婚丧嫁娶这样地事情,也必须事先向当地县委、县政府提出申请,并且人数不准超过一百人。呵呵,我就不相信采取了这么严密的措施,还再能发生什么意外情况吗?!我们可是把一切安全隐患都降到了最低点了。”
“李晔同志,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们兰宁地区,现在是不是存在各县滥建经济开发区地问题?!又没有在没有做通群众思想工作的情况下,就强行征用了群众地土地呢?!这种情况有多少?是不是有群众曾经为此事上访过?!”
李晔没有想到吴永成的思绪跨越性这么大,说安全隐患怎么就拉扯到了开发区和土地的问题上了,他不知道吴永成此时是什么想法,也就含含糊糊地回答道:“嗯,这个,我考虑下面应该不会有这种事情吧,这个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
怎么,吴主席,是不是又出了什么问题?!这个开发区可是省委、省政府提倡各地、县搞的呀?难道这也有错吗?!”
是的,如果没有出现九月九燕泽公园惨案的话,单就下面多占用农民的一点土地,那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说到底,这也是为了招商引资、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
可现在J省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无论是中央也好、还是J省当地党委、政府也罢,最为担心的就是再出现什么群体性恶性上访事件。
吴永成在电话中,把今天省委大院门口发生的情况告诉了李晔之后,李晔马上敏感地意识到了什么:“吴主席,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担心我们兰宁地区的老百姓们,也趁机跑到省委上访,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被动吧?!
这请你放心吧,我马上安排各县,对那些有可能上访的钉子户,采取二十四小时的监控,保证他们一个也溜不出兰宁地区去!”
这个李晔,果然还是有一些问题呀!
吴永成不禁摇了摇头,苦笑着想到:看来自己还是有一点先见之明的,李晔的手底下果然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他采取的这些预防措施,又是些什么玩意呀?!他面对的是自己的老百姓们,这又不是监视犯人,干么非要采取这样的强制手段?!
不过,不是李晔,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啊!
“李晔同志,你误解了我的意思了。我是说,建议你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就把你地委、行署班子里的领导成员,按照包点工作的安排,立刻到各个县,深入下去,把那些圈占起来、而没有得到有效使用的土地,尽快地发还给群众;
对不合格的经济开发区,进行整顿,并且严申:各县新建经济开发区,只有通过地委、行署批准之后,才能成立,绝对不准私自圈地。”
“吴主席,这、这……”李晔有点迟疑着说道:“事情没有你说得这么严重吧?!要是我们地区怎么一搞的话,那不是太打击下面干部的积极性了吗?!这士气可鼓而不可泄呀!”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六十八章 动荡(下)
李晔此时的心情,吴永成也能理解。
是啊,好不容易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通过李晔他不懈的努力,把下面的士气才鼓了起来,各县都掀起了一股大干快上的喜人局面,可现在要是来这么一下子的话,那不是给大家热火朝天的兴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吗?!
这换作是谁,那都要细细地斟酌、考虑半天的----说句不好听的话,自己前半年刚刚下达的死命令,可不到一年的工夫,又要自己收回。这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那倒是无所谓,可今后自己的威信,在兰宁地区各县的领导心中,那就大打折扣了呀!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呢?!自己可是准备在今年大干一场的呀!
更何况,事情是不是就有那么严重呢?!
还没有等李晔对吴永成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就听到吴永成在电话中严肃地说道:“李晔同志,你听我说,在这件事情上,你千万不敢麻痹大意的,你得有这个政治敏感。
此时的收缩,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出击。如果你连你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的话,下一步又怎么才能大施拳脚呢?!”
李晔这时候马上想到了吴永成在北京有着一些特殊的关系,再联想到他刚刚对自己说的话,心中也就好像明白了什么。
不过,这件事情毕竟事关重大,也由不得他不慎重,所以尽管知道有些话不能问得太直白了,李晔考虑再三之后,还是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吴主席,您是不是从北京哪里得到了什么内幕消息呢?!占用土地真有那么严重吗?!”
吴永成还不客气地说道:“李晔同志,你怎么这么糊涂?!土地政策一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还用得着我来给你解释吗?!至于你说的什么内幕消息,我这里没有,我也只是郑重其事地给你提个醒,请你慎重考虑!
好了,就这样吧。我还有别的事情。以后有什么事情咱们即使联系。
对了。你和永安地区的严海珍书记也提个醒,你们毕竟是一个班子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她又是你的老上级,我和她平时并没有多少来往地,我不想看到咱们的心血。就这么白白地把糟蹋了。”
本来李晔还抱着半信半疑的想法,可现在吴永成这么一说,反倒更证实了他之前的猜测:嗯,没错。看来吴永成还是已经从北京的一些渠道得到了可靠地信息,否则地话,他也不会这么吩咐自己的。
想到这里,李晔原来的那份侥幸心里,就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是迫切想做出一番成绩来,可在这个刀尖浪口上,他更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他可不想让自己在这场风波中。把自己千辛万苦得到的这个位置扔掉!
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吴永成和李晔结束了通话之后,苦笑着坐到了自己办公桌的后面想到:唉。这也幸亏自己前世地时候,隐约地记得燕泽公园惨剧之后。中央处理了J省包括地市级在内的一批干部,虽然说当时是不是与这土地、开发区有关----因为这些信息,可不会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播报出来的。
今天他和李晔打这个招呼,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地,万一因为自己的到来,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一点蝴蝶效应的话,那自己以后就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李晔等人的责问了!他总不能告诉他们,这是自己的胡乱猜则吧,更不能说,这是自己前世的记忆。
算了,别想这么多了,权当是未雨绸缪吧,即使之后中央不会因为开发区与土地的问题,处理J省地干部们,那自己这么一做,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一些耕地不受践踏。
吴永成地第二个电话,是打给梁州地区的新任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陈涛地。
本来吴永成的这个电话,打给万明山这个地委书记比较合适----他毕竟是梁州地区地一把手啊,就有决断的权力。
可吴永成又想到:自己和万明山以前关系是有一些,他也曾经是自己的老领导,但两个人之间,还没有到了这种无话不谈的程度,所以这才和陈涛联系。
梁州地区总的来说,吴永成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作为地委书记的万明山,骨子里就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他不会像李晔那样肆无忌惮地勇往直前。
而陈涛虽然说年轻、血气方刚,但他现在所的位置,还有他以前没有在基层工作过、不怎么熟悉基层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他也不会不顾一切地盲目瞎干的,即使他也一心想做出一番大的成就来。
更何况,在省委办公厅工作了多少年的陈涛,在政治敏感程度上,要远远比李晔之流基层干部出身的,要强得多。
果然,通过吴永成和陈涛通话,吴永成知道了,在梁州地区各县的开发区,可以说是全省各地区中最为少的,占用的土地面积,也都是经过省土地局审批的,并不存在什么私自乱设开发区、强占老百姓耕地的情况。
吴永成欣慰地放下了电话:看来万明山和陈涛的开拓进取精神,是不及兰宁地区的李晔,可他们两个人对政策的掌握尺度,这又是李晔所不及的----这也是省直机关下去的干部,和从基层一直上来的干部的一个实质性的区别呀!
打完这两个电话之后,吴永成也就不准备再和下面地区的人通话了----原来和他在团省委一起工作的白羽、严小光,虽然现在都在下面的地区任职,可他们两个都是副职领导,有功劳也摊不到他们头上多少,上级高高轮起的挨板子,也就没有多少能落到他们的屁股上可,自己还是少操一点心吧。
倒是不知道之后的几天里。会不会有更多的农民们,因为土地问题,跑到省委大院地门口来上访呢?!
这才是吴永成现在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料,省委大院的门口再次聚集了来上访的群众们。
正如吴永成所担心地。这一次来地上访者。都是在听到了几天前中央调查组接待了L市近郊的农民们之后,不约而同地从J省的各个地区来到这里的。
值得庆幸的是,吴永成之前对李晔、陈涛地电话并没有白打,不知道是他们采取了什么方法,反正这里面并没有兰宁地区、永安地区、梁州地区的一个群众----在上访的群众来到省委大院大门口的时候。省委办公厅就打电话通知了来访者所在地地市,让各地市的主要领导,马上亲自到省委大门口来接他(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