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部分阅读
挣扎,可是,打入警方的卧底。是有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不想失去生活从而挣扎。打入黑帮的卧底,是失去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想要回归社会而痛苦挣扎。比起来另外一个卧底,这个人的表演更多。
“按照剧本中的要求。这个人应该是30岁左右。30岁左右的人,那么演绎他的,就得是60后的演员……这个还真是不太好找呢。”
克拉克说这话,也让利维在一旁点了点头。
理论上说,演员们的年纪和戏中人物的年纪,差距在8岁左右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可在真正演戏的时候,男性一般都是年纪大一些好,而女性都是年纪小一些好。女性自然是不必说的,年轻女性在电影上总是吸引人的——对女人来说,年轻就是资本。而对于男人来。有些时候,年纪才是资本。
年轻演员中,并不是没有好的演员,可让他们演这种戏,他们暂时还做不到。比如说莱昂纳多,他才刚刚25岁,外型上过于年轻,再加上他有些太帅的脸。怎么看也不像是七年前就生孩子的人——而且,莱昂纳多自从拍完了大船之后,一直都有些懈怠。据利维所知,得等到2002年以后,他才开始变得认真做事。现在这段时间,他还没有太多的事业心。
同理,同样有天赋,但是更年轻的希斯莱杰就不用说了。20岁的人想演出来卧底十年的沧桑很难,年纪上的不符合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利维也不会去考虑他们。
可是现在是99年,如果想要找一个年级合适的人。就得找60年代出生的人,这些人里,找出来一个演这个戏的人还是很难的。
60年代的这帮人,正好在出道初期赶上了媒体条件进步的那段时间,他们很多人出道的时候,都是以年轻的偶像身份出道的。而偶像派身份,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的成长。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汤姆克鲁斯,因为出演夜访吸血鬼之后,女粉丝打着牌子示威游行,反对他演反面角色,他就做出承诺,不再演反角了——这样的极端例子,也就说明了他们这批演员的自我限制。
90年代初的几个偶像里面,皮特算是转型比较成功的,德普对自己的限制就比较大,整个90年代一直都比较个性,可以说是不走寻常路的人物,一直到了拍摄断头谷,才算是走上了正轨。而其他的偶像中,马特.狄龙虽然演技出来了,可是名气却走入了低谷,唐尼和查理辛,属于是自己玩死自己,瑞凡.菲尼克斯只能说是实属不幸,而基努里维斯干脆则是活出了境界——这帮人里,真正走上演技派道路的没有几个,在90年代末这个时期,大部分也都还在徘徊于自己的偶像和演技派的身份中,找一个合适的人可以说很难。
“我也希望这个演员找一个演技更好一些的人……”利维在这个名字上,也是进行了更多的思考,“我也有个想法,你觉得爱德华诺顿怎么样?”
对这个人物,利维思考的最多,他提出来的也是自己最为看好的人选。在60年代的这批演员中,利维相信,爱德华.诺顿的演技,是演这个人的最合适人选。这个人物是真正的主角,利维自然也希望找更好的演员。
“爱德华诺顿不太合适吧?这个演员演神经病很好,可是演正常人,他就要稍微差一点了。”克拉克皱起来了眉头,“诺顿适合演的角色,是一些外表比较懦弱,可是内心奸诈狡猾,甚至可以用变态来形容的人物——就像他的成名作一级恐惧,或者是x档案里面的角色,都是这个路数。这部戏里面的主角,要求的是外表忧郁,内心躁动不安,这样的角色,他演得了吗?”
对爱德华诺顿的演技,克拉克却有些犹疑。
这个演员出道以来的表演确实很天才,利维记得好几部电影中,他的演技都是令人惊叹的。可是后来,人们也逐渐发现,他演出的好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神经质的,比较疯癫的形象。无论是一级恐惧还是x档案,他的角色都是些变态,这样的角色他演的出彩,可是别的角色却演的不是那么经典。
一般人演戏都是演的了正常人,演不好疯子。因此,在看到一个人能够演好了疯子的时候,人们也就自然而然的认为,他的演技非同凡响。可是,随着他演戏增多,人们认为这也是个比较特质化的演员——一般人演不好的神经病,他可以演得很好,可是一般人演的好的一般人,他却玩不转。虽然刚出道的时候,他被好莱坞惊为天人,认为他的演技出类拔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对他的评价,也有所下降了。
皮特虽然没有演过成功人士,可是他总归演过不少不同的形象而且都成功了,而诺顿演的成功的,都是些神经病,虽然这部戏里的主角在做心理疏导,不过这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神经病。
克拉克的担心,也以此而来。
“我不认为他只能演神经病,他的演技,其实还是不错的,他适合于演的,是那种内心和外表有着极大程度的反差的角色,内心和外表的反差程度越大,他演的也就越出彩——只是,这种角色,在电影中,一般都是以变态居多。”
利维认为他能演好,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利维记忆中,诺顿不止演过神经病,他也演过其他的角色。比如说留给利维很深刻印象的《天国王朝》中,他出演的鲍德温四世,就不是一个神经病。而且,那部戏也是利维相信诺顿可以表演好的关键:那部戏里,他始终带着面具,可是靠着眼神,肢体和声音表演好了一部电影。而这一部戏,利维也非常希望电影中演员能够表现出来足够好的眼神交流。
这是出演一个卧底,卧底是进行戏中戏表演的人,他们不能够有太多的面部表情的发挥,更多的时候,必须靠着眼神来完成表演。港版里面的演员,很善于眼神的表达,这也是利维希望在自己的电影中表现出来的。
“这个角色,也是一个内心和外表有着很大的差距的演员,所以,我觉得他可以试试。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个演员是需要和德尼罗,连姆尼森进行大量的对手戏的人,和这些演员们飚戏,一般人行吗?”
这部戏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演员们的对手戏很多,而且,很多部分,都适合顶级演员们演对手戏的。如果演技稍微差一些,那么和顶级演员的对话中,就会被完全压制。顶级的演员表演的时候,神态,眼神,动作,都是收放自如控制的很有节奏的,和这样的演员对戏,需要考虑的不只是个人,更多的是这部戏的整体环境。
想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
“我认为,诺顿是最好的人选。当然,也许让他出演这部戏,得需要他再多一些准备和努力,不过,我相信他可以演好。”
“那就让他试试吧,反正我也想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克拉克想了想,也同意了利维的说法,而与此同时,他也笑了出来,“尼克,你看看我们到底在干吗啊?剧本还没有呢,我们就已经开始在整个好莱坞范围内,点着名字的挑选演员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在好莱坞范围内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演员,不是每一个导演所需要做的吗?”利维对克拉克的感叹,只是笑了笑,“我们这么做,是因为我们能够做到——而且,相信我,就算是我连剧本都没有,也会有人对我的电影趋之若鹜的。”(未完待续)
第一八四节 每个人的关注点
曾经有人都说,成为了好莱坞顶级大明星的最大好处,不是有着用不完的钱,也不是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而是可以自己天天在家歇着,只要出门转一圈,让杂志拍拍自己的照片,就算是完成了工作了,其他的时间,他们可以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对于这样的话,布拉德皮特有些时候也认为确实如此。
尤其是当他看着车库里,自己新买的复古车的时候,他就更觉得如此:作为大明星,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可以花上几百万,买些根本没用,可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这些年来,他在复古车上花掉的钱,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了,可是,只要他喜欢,又有谁能够反对他那这些东西找乐子了?而对他来说,有什么事情,比在自己的车库里面,看着自己的一辆辆的复古车,感受他们的美感而更有趣呢?
只是今天这一天,他的爱好却被人打扰了。
“布拉德,一个好消息。”当他的经纪人找到他的时候,皮特也就知道,听到了自己的经纪人的喊声,代表着这个平静的下午的乐趣,一去不复返了。
“什么事情?让我猜猜……如果是广告代言的话你不会这么兴奋,如果是获奖的话你要更加得意,那么,片约?”皮特站了起来,拍拍手上的灰尘,望向了自己的经纪人,“谁的电影让你这么激动?”
皮特很清楚,自己的经纪人不是一个喜欢激动的人,除非是一些大导演的片约,否则很难看到他这么失态。他和经纪人开着玩笑。也顺着经纪人的带路,走出了车库。
“告诉我你自己不激动:尼古拉斯.利维的电影,这个角色,我为你争取到了!”
经纪人显然很懂得说话,他知道自己如何把自己的地位凸现出来。大导演的片约。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而自己作为经纪人,能够为自己的演员争取到这个机会,可是很不容易的事,他自然要强调一下他的作用。
可皮特是认识利维的,他很清楚。利维那个人,选择演员的时候,相当有自己的主见,他选择人,不会被经纪公司的人们所操纵。而自己见过他一面。似乎他不是很喜欢自己,怎么这一回,他选择了自己出演电影?
“我是主角吗?”
这个问题,是皮特最为关心的。
“当然,你总不会认为我会让你去做配角吧?”经纪人把剧本拍到了他的身上,“起来看看吧,这就是剧本。”
皮特猛然坐了起来,他接过了剧本。飞快的读了起来。
作为一个演员,他很清楚给利维演戏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对于自己心里面的那点疑惑。他完全压得下去。这个导演连续三部电影都拍的很好,也被整个好莱坞全都认为是最为出色的导演之一。能够出演他的电影,这样的机会,是任何人都不愿意错过的。
只是,这一部剧本,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当剧本的大致内容在他脑子中成型之后。他的热情也有些冷却了。
“这部电影很酷。”翻着剧本,皮特也很快得出来了初步的结论。“这是部黑帮片吧?想不到利维导演也会拍摄这种电影。”
“他当然会拍,黑帮片出彩很容易。毕竟黑帮是社会的缩影,既有人性的体现,也有场面的恢弘,这种电影,很容易实现口碑和票房的双赢。科波拉拍过黑帮片,斯科塞斯拍过黑帮片,这是属于大师们的片种,利维想要证明自己的才华,那么,拍摄这种电影,又有什么奇怪的?”
“可是这部电影,似乎有两个主角。利维的电影,从来没有过有两个主角的情况。”看着剧本,皮特也很快指出来剧本中的问题,“这是他以前没干过的。”
如果是以前利维拍摄的那种电影,皮特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同意:那种能够凸显主角的电影,他相当羡慕那些主演。可是这一次,两个主角,这就分薄了很多的戏份了。
“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剧本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也看到了,就算是两个主角,任何一个主角的戏份,可都不少。”
“我演哪个人物?”皮特开口问道。
“警局里的卧底。”
果然,是那个反面人物啊……皮特看着剧本,微微点头,这倒是解释了他的疑惑,利维果然不是很喜欢自己,“倒也是个有挑战的人物,不过这是个反面人物……难道你不能为我争取到正面的角色吗?”
听说是演反面角色,皮特的兴趣就减小了很多了。
”这是一部双雄式的电影,而且其中不乏对双方人物的刻画和一些故意的模糊善恶的做法,说是反面角色并不太对。”对皮特的话,经纪人不是很同意,“尤其是这是一部黑帮为题材的电影,黑帮题材之所以是最为容易出彩的题材,就是因为这样的题材,能够把善恶融合在一起,能够很好的在人们身上表现出来复杂的多面性。要是还纠结于善恶的问题,那就太浅薄了。”
看到皮特还是有些不太情愿,经纪人忍不住再次开口了。
“这部电影,对你的帮助意义会非常大的。我可以给你透露个消息,这部电影的演员,谜团公司那边说,利维中意的阵容,是连姆尼森,德尼罗,诺顿,和你。想想看吧,两个当红的年轻演员,再加上一个德尼罗——这种阵容,你说是用来干什么的?”
如果说刚才的话语,还只是些触动的话,那么这一句话,让皮特真的惊讶了:利维这样的导演,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顶级的演员们来演戏——这部电影,他到底抱了多大的希望?
如果他只是想要拍摄一部普通的电影,想要拍摄一部不一样的作品,那么一个明星就足够了。可是。他一口气找来了四个顶级演员,那么,他的要求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他来说,已经不满于拍摄一些全年的最顶级电影,而是准备想要挑战真正的经典电影了么?顶级导演的大手笔。目的如果不是为了拍摄完全的经典,还能够是什么?
布拉德希望的,是更大的成功——作为他的经纪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个?
“想想看吧,布拉德,你在拍摄的。也许就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就应该知道,接下来这部电影,对你的事业,是多大的推动!”
-------
利维想要拍摄一部新电影的消息。在此时的好莱坞,也是在飞快的传播着消息。在皮特手中拿到了剧本的时候,爱德华.诺顿坐在自己家的沙发上,也在翻阅着剧本了。
“我没有想到,你来找我,会给我带来这样一个剧本。”不同于皮特看到了电影剧本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了这部电影会有怎样的意义,会对自己有多大的帮助。诺顿看到了剧本时,却微微有些不满。
“怎么,你不喜欢?”
“谈不上。但是,这部电影,似乎是商业片吧?”
作为一个演员,诺顿是比较挑剧本的。他很喜欢接演一些有挑战的角色,但是对于那些不需要演技的商业片,兴趣不大。看到眼前的剧本。他很快就认定了这是一个商业片,经纪人会给自己这样的剧本。有些出乎意料。
“这是利维的剧本,怎么会是纯商业片?爱德华。你不必说这部电影是不是商业的,你就告诉我,你是不是喜欢这个角色就可以了。”
经纪人知道,诺顿不是专业的学表演的演员,他对电影的理解不是很深。他没有心情向诺顿解释这部电影的详细内容,只是提醒他,这是利维的剧本,而且,他只需要注意自己选择的标准就可以了。
“说实话,这个故事我还是很喜欢的,而且,这个人物看起来也很有表演的难度,至少我短时间内,还是揣摩不到这个人物的心境,很难说自己能够演好……我得再想想,如果我能够把握好人物,想好了这个人怎么演能演好,我就接下来这个剧本,行不行?”诺顿想了想之后,还是给了个答复。
对于这个剧本,他想到的,不是剧本会带给自己什么帮助,或者是电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他只关心一件事情:这部电影中,自己表演的人物,自己是不是能演好。
他喜欢表演,所以才选择这一个行业。他所期待的,也只有一件事情:表演的乐趣。这部电影很难定位,因此他对电影也更加挑剔了。
“我建议你快一些给出答复来,这部电影的阵容,可不是你可以让他们去等待的阵容。”经纪人提醒道。
对此,诺顿只是笑笑,一句话都没说。对他来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演得好才接,演不好就不接,这是他唯一需要担心的。
“那么好吧,过两天我会把新的剧本再给你带过来的。”经纪人看他拿不定主意,再次开了口。
“新的剧本?这个剧本我看来已经很完整了啊,还有什么不行的吗?”诺顿有些惊讶的抬头反问道。
“利维导演认为,这部电影的剧本还是有些过于戏剧化,舞台化了。这是香港的剧本的原版翻译的,虽然说剧本本身问题不大,可是利维导演希望更加多一些的注重细节,注重环境。他希望拍摄的,是接近于现实的电影,因为哲理只有在现实故事中,才是更加引人关注的。谜团公司的编辑,现在已经去进行实地考察了,剧本的改写还要进行。”
诺顿喜欢的,是有深度的电影——作为经纪人,他深知这一点。
利维对剧本的认真程度,让诺顿多少有些惊讶了。他再次低头看了看剧本,然后才抬起了头,开口说话,“我想,我改主意了——这种认真程度,我相信,利维导演不是只是为圈钱。既然他肯认真,那么我没有理由拒绝——请告诉他这部电影,我肯定会出演的。”(未完待续)
第一八六节 龙套阵容
无间道的筹备工作,现在正在进行着。在利维选定的两个主角在各自的家中准备着自己的稿子的时候,在谜团公司里面,利维也已经接待着自己的客人了。
“德尼罗先生,你能够愿意和我商量一下出演这部电影的事情,我表示非常感谢。能够邀请到你演出这部戏,是我的荣幸。对这部电影,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全都告诉我,我会为你一一解答的。”
此时,坐在利维面前的和利维聊着天的人,可以说是整个好莱坞最为出色的演员之一。和皮特,诺顿一样,罗伯特.德尼罗在接到了利维的邀请后,也是一样的心动,只是,不同于皮特和诺顿立即就答应了邀请,德尼罗此时还是决定先来和利维谈谈,看看电影的筹备情况,然后再做定夺的。
“利维导演,感谢你邀请了我来参加电影,想不到现在还有人愿意让我来演黑帮老大。”坐在利维对面的德尼罗,微微的点着头,但是他的神态中,却有些矜持和骄傲,“剧本我已经看过了,还算可以,让我出演,我也愿意出演,只是,我很想知道,对这部电影,你到底有多大的信心。我知道你邀请了皮特和诺顿来演戏,你是希望我们合作之下,拍摄出来一个经典电影,还是拍摄出来一个捞钱的电影?”
这个问题,是德尼罗在看到了剧本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的。
和其他演员们不一样,罗伯特.德尼罗是成名很多年的大明星了。作为一个顶级的演员,他演过很多的戏,而黑帮人物。他也演了不少。让他出演黑帮人物,而且还找来了其他的明星,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这部电影成功了会对他有多大的好处,而是这部电影失败了,会不会对他造成影响。甚至于这部电影,会不会只是想要借助他的名头来捞一笔钱。
这是他所担心的。
德尼罗知道,他自己未来的时间不是很多了:这几年时间,他的表演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了,毕竟已经将近60岁了,人老了之后。年轻时候的很多角色就都演不了,演戏的戏路就要窄很多,再演一些硬汉什么的,已经不适合他了,他这两年甚至不得不向着喜剧片方向发展。也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他知道,自己的表演巅峰基本上也已经到头了,以后的时间,估计更多的就是表演一点喜剧,逗大家开心了。他早就已经荣誉满身,没有什么追求了,演点搞笑的,轻松的喜剧。他也不反感。只是,这一次利维的电影又邀请他来表演,这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不会再出演这些角色了,可是利维却让他再次演这样的角色。他很拿不准,利维到底是真的希望他演出来一个不一样的角色?还是只是希望接着他演过教父的名头,让他再演一个黑帮老大,为电影的票房煽风点火?
利维确实是个有名气的导演,可是他没有和利维合作过。自然也就担心。他花了一生时间才塑造出来了自己的经典的银幕形象,以后也很难再有更好的形象了。那是他极为宝贵的回忆和财产,他是绝对不能允许一部电影毁了他们的。
“我很理解您的担心。”对于德尼罗的质疑。利维并没有反驳,他只是点着头,示意他跟自己来,“我想,我再怎么保证自己有信心拍成经典,都不过是嘴上说话罢了。空口无凭,没有什么意思。我还是介绍一些电影的配角,让你看看我的信心好了。”
配角?利维的这句话,让德尼罗马上来了兴致。
因此,他很感兴趣,这部电影的配角都是谁:电影的主角是为了拉票房的,配角可不是。找的配角是不是用心,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导演的认真程度。
“连姆尼森已经同意了出演电影中的警长角色了,这是除了你之外,最为重要的一个配角……”
走在通向片场的路上,利维小声的介绍着准备的情况,而他提起的名字,让德尼罗微微点头。
连姆尼森是首先确定了出演电影的一个:这个演员这些年一直都在演文艺片,对于一些比较能够刻画出来人物深度的角色,他是非常喜欢的。这部电影中的警长角色,是全剧中相当重要的配角,而且在表演方面,也相当考验人,这使得他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同意了利维的邀请。他刚刚拍摄完了星战前传的第一部,现在正好闲着没有任何片约,拍摄这部戏,他也随时可以来。
能够找来这个演员出演,那也说明了利维的信心了:连姆尼森基本上不接什么商业片,要是说人气的话,他可没有多少。找这样的配角,显然是为了电影,而不是为了赚钱,德尼罗对此也是满意的。
“女主角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这部电影里面,他们的戏份本来也不多……”
几个女主角,更是不成问题。娜奥米立即同意了出演这部电影,而安妮斯顿虽然比较忙,不过她的戏份本来也非常简单,有一周时间足以拍摄完成,她自然也没有意见。这些主角们,很快就定了下来。
对此,德尼罗也不是很关心:这部电影的剧本他看过,他也很清楚,这部电影里面,女人就是出来打酱油的,不怎么重要。实际上,利维没有为了票房而给他们过度安排戏份,这样就不错了。
“而再有,就是我们的演员了,电影的一开场,是两个人十年前卧底前的一段交代,这一段中,你们两个人都是有着年轻版的演员。这两个演员是我给你们找的来演十年前的你们的,瑞恩.高斯林,希斯.莱杰,他们两个人,扮演年轻时候的你们。”
利维已经带着他来到了正在筹备中的摄影棚,站在摄影棚门口,利维指着里面的人,向德尼罗介绍着。
他们两个人,找来的并不费力气。现在瑞恩高斯林还在跑龙套,是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小演员,利维在面试演员的名单中看到了他的名字,也就把他找了来,让他出演一个角色。而希斯莱杰则是娜奥米推荐过来的:澳洲人还是比较团结的,在听说了利维需要年轻人出演的时候,娜奥米推荐了希斯莱杰,而利维也很满意这个演员,他也就让他出演了。
德尼罗的眼神在他们身上扫视了一下,他没有听说过这两个年轻的演员,也不知道他们的表演水平如何,不过这种认真的程度,确实是少见的。
“而再有,就是在电影中饰演小配角的演员了。那个是负责最后枪杀卧底的警方的另外一个卧底,我让杰昆.菲尼克斯来演了。他的演技还是可以的,我相信这个角色他能演好。而另外一个,是黑帮里主角的朋友,这个角色,我给了马特狄龙来演。”
杰昆.菲尼克斯是瑞凡.菲尼克斯的弟弟,可是不同于他那个名气不小却早夭的哥哥,他已经在好莱坞混了很久了,可是却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名气。不过,他的演技确实还是有一些的,出演电影中的一个小配角,绝对不成问题。
而另外一个人物,利维则是选择了马特.狄龙。这个演员早年的时候也是偶像派的人物,不过他的名气早就消耗掉了,现在基本上也是转型成了演技派——只是比较悲剧的是,名气比以前差了很多。不过,让他来演一个小角色,在电影重视很可行的。
此时,他们两个人,也在准备着戏份。虽然他们一个曾经是明星,另外一个也算是和明星有着不小的关系,可此时他们的筹备也是一样的努力。
这些人,是利维一个个挑选好了的,而现在,他也很乐于把它们介绍给了德尼罗,让德尼罗看看他的演员班底究竟如何。
“这些人……”德尼罗很清楚,利维介绍给他这些人,就是相信这些人的演技,能够让他满意。他有信心通过这些人,让德尼罗相信,这部电影他是真的想要拍好。
而德尼罗现在,也真的相信了:在屋子里面,几个看上去相当年轻的青涩演员,他们现在正在准备着自己的角色:德尼罗很清楚,他们的戏份其实非常少,不过就是几分钟的事情,而且还伴随着大量的剪辑,其实没有多难,可以说,他们都是些龙套,可是在屋子里面,这些龙套们的准备,都是相当的认真的,他们的态度,根本不像是在跑龙套。
演员的好坏,能力是一方面,态度是一方面。连找来的龙套都有这种态度,利维的认真程度,也就可以知道了:要是导演不认真,干吗要精挑细选小龙套?
比起来自己说自己有多么大的信心,不如让德尼罗看看,自己的演员们是怎么样精心挑选的。这一个个的演员的精挑细选,足以证明自己对这部戏是多么看重。
“这些演员们,都是哪里找来的?”
看着这几个演员的练习,德尼罗颇为有些惊讶的问着利维。
“怎么,您不满意吗?”
“怎么会?我相当满意。”看看他们的表演,德尼罗半晌才叹了口气,“利维导演,我收回我刚才的疑问。一个可以这么认真对待电影,能够找来这么多好演员来演一部戏的导演,是不应该被我质疑的。我相信,你对这部电影,投入的心力是无与伦比的,我也相信,能够参演这部电影,将是我的又一个值得骄傲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一八七节 改编剧本
演员一个接一个的确定下来,无间道的筹备,也在一步步的完成着。
在德尼罗同意以1200万的片酬接下来电影之后,利维的电影所需要的演员,基本上也就全都凑齐了,而对于自己凑出来的阵容,利维还是非常满意的:在记忆中,港版无间道也好,美版无间道也好,都是阵容相当出色的电影,这些电影里面,永远都不缺乏各种大牌。而现在,利维能够把德尼罗,皮特,诺顿,连姆尼森,再加上没有成名的高斯林,希斯莱杰等人全都凑到一起,对于自己的演员班底,利维也相当满意。
虽然说自己肯定是凑不起来无间道里那种六个影帝飚戏的场景,不过,能够有这样的阵容,也是相当令人满意的了。看看自己的演员们一步步到位,这也让利维对这部电影更加期待的。
“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这部电影的剧本,能够立即写出来,然后,我就可以立即着手准备拍摄了。”
送走了罗伯特德尼罗之后,利维回到公司,对着鲍勃开了口。可是,他的这句话,换来的只是鲍勃的一记白眼,“你要真是希望电影拍摄的更好的话,就别在这里一直催剧本。你真想要的话剧本我一夜就额可以写完,可那种剧本能用吗?”
鲍勃的指责不是没有理由的:利维的这部电影,看似是找来一群大牌演员出演实为不易,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最为不易的,是鲍勃这个修改剧本的。
以鲍勃的水平。写剧本不算什么难事,可是,修改别人的剧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修改剧本,如果是按照自己的喜爱改编也好。可是,这个剧本中,又被利维提出来很多的要求,这就更加让鲍勃头疼了。明明要求那么多,还一直催促自己快点做,这让鲍勃更加烦闷。
对他的没好气。利维什么都不说的给他倒了杯咖啡:他也知道,鲍勃现在很累:他的劳累,是因为利维对电影的剧本要求很高。
利维的故事主线,基本上还是遵循着港版的无间道的大纲的:他不喜欢美版里面过于拥挤紧凑的故事,比起来把三部曲强行揉成一部。他宁可只拍摄第一部。利维一直觉得是无间道风云的剧本很差,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学习那个剧本。
因此,利维所想要的这个故事,就是从一次出货开始,到警方的卧底死亡,黑帮的卧底获得晋升,参加他的追悼会结束。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也就足够了——无间道只看第一部的话。那个结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电影不一定非得正义得到伸张。
利维的这个要求,是电影改编的基础。不过在改编的过程中。利维也提出来了一些意见,希望更多的改变一些风格:他心里更加喜欢的,还是美版的风格,比如说,美版的故事,至少像是个真正的世界发生的事情。马丁斯科塞斯拍摄黑帮片的经验,让他的电影看上去至少是不脱离实际的。相比之下。港版的设置有些太脱离实际——甚至可以说,颇为有点舞台剧的风格了。
利维想要拍摄出来电影的内涵。可是他对于把电影拍摄成了舞台剧,是非常不喜欢的。他一直认为电影应该贴近现实,美版的风格,让他更为欣赏。虽然说记忆中斯科塞斯拍出来出的美版电影不够好看,但在利维看来,那更多的是因为斯科塞斯的电影风格一贯如此。斯科塞斯不是一个追求镜头美感的导演,个人选择不同导致了这个差别。李维相信,自己做的,会和他不一样的。
这种对细节的追求,是一个好导演必须做到的。剧中的景物,人物,事件,丝丝入扣的紧致精细,是一部经典电影的最重要的东西。把一切都做得非常虚假,倒是确实可以更加突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味道,可是,电影本身不能算是很好。不接地气的电影,很难深入人心,港版电影的优势是他有着全港最吸引人的演员阵容,和香港人特定的心理,不过如果想要让电影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利维认为把环境改的更现实一些是好的选择。
因此,他还是更加希望,这部电影更贴近于现实一些:也许拍摄的时候,可以通过取景,让电影本身更美一些,不过不能够出现港版中那样的处处一尘不染的景象。
而且,在这些需要保证的同时,还要有人物的塑造问题:香港电影缺乏铺垫,是他们多年的老毛病了,而记忆中美版的电影,也一样是缺少铺垫:马特达蒙的心境转变,实在是苍白无力,演员演的差,导演不重视警察这条线,编剧又是胡来,完全毁了这个角色,这些地方,都是利维需要重视的。
如何在前面留好了铺垫,让后面的人物的性格改变看起来是顺承的,理由应当的,而不是突兀的,这是利维希望剧本改变了的。
当然,除了这些,需要改动的,还有台词:港版的台词过于文艺,虽然其中有些地方很棒,可是整体的风格,还是不够写实。而美版的台词……不是有两句f词,就可以算是黑帮的,黑帮片该如何重视自己的话语,这也是很重要的。
黑帮片有些台词是可以很经典的,教父里面的台词,多少年后人们都还铭记于心。利维希望能够把港版中的一些经典台词翻译过来,而美版中的那些f词嘛……他是肯定不用的。
他不是斯科塞斯,他不接受那种过分的简单粗暴。他的电影里面,需要的是更加含蓄深沉的感情,不是满篇的痛骂。
而且,除此之外,利维也希望加进去一些比较独特的镜头:记忆中,美版的无间道风云,除了使用不少的无间道原有的镜头外,也用了不少其他港片的镜头:比如说在路上的追逐战中,通过路边的风铃看到人影,两个人如出一辙的装扮在风铃中显现——这样的镜头,是出自于暗花的,而在废弃工厂中的杀人,手机铃声响起,也一样是暗花的镜头——只是,这个编剧实在不怎么样,好好的镜头,被他简单粗暴的推过,牛嚼牡丹一样的做法,完全失去了这些镜头的意味。
这些镜头,利维认为用的还是很好的,既然反正是香港买来的剧本,利维也觉得,使用一些香港的镜头,对电影更有好处(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lawen.org/kan/4523/ )
“按照剧本中的要求。这个人应该是30岁左右。30岁左右的人,那么演绎他的,就得是60后的演员……这个还真是不太好找呢。”
克拉克说这话,也让利维在一旁点了点头。
理论上说,演员们的年纪和戏中人物的年纪,差距在8岁左右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可在真正演戏的时候,男性一般都是年纪大一些好,而女性都是年纪小一些好。女性自然是不必说的,年轻女性在电影上总是吸引人的——对女人来说,年轻就是资本。而对于男人来。有些时候,年纪才是资本。
年轻演员中,并不是没有好的演员,可让他们演这种戏,他们暂时还做不到。比如说莱昂纳多,他才刚刚25岁,外型上过于年轻,再加上他有些太帅的脸。怎么看也不像是七年前就生孩子的人——而且,莱昂纳多自从拍完了大船之后,一直都有些懈怠。据利维所知,得等到2002年以后,他才开始变得认真做事。现在这段时间,他还没有太多的事业心。
同理,同样有天赋,但是更年轻的希斯莱杰就不用说了。20岁的人想演出来卧底十年的沧桑很难,年纪上的不符合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利维也不会去考虑他们。
可是现在是99年,如果想要找一个年级合适的人。就得找60年代出生的人,这些人里,找出来一个演这个戏的人还是很难的。
60年代的这帮人,正好在出道初期赶上了媒体条件进步的那段时间,他们很多人出道的时候,都是以年轻的偶像身份出道的。而偶像派身份,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的成长。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汤姆克鲁斯,因为出演夜访吸血鬼之后,女粉丝打着牌子示威游行,反对他演反面角色,他就做出承诺,不再演反角了——这样的极端例子,也就说明了他们这批演员的自我限制。
90年代初的几个偶像里面,皮特算是转型比较成功的,德普对自己的限制就比较大,整个90年代一直都比较个性,可以说是不走寻常路的人物,一直到了拍摄断头谷,才算是走上了正轨。而其他的偶像中,马特.狄龙虽然演技出来了,可是名气却走入了低谷,唐尼和查理辛,属于是自己玩死自己,瑞凡.菲尼克斯只能说是实属不幸,而基努里维斯干脆则是活出了境界——这帮人里,真正走上演技派道路的没有几个,在90年代末这个时期,大部分也都还在徘徊于自己的偶像和演技派的身份中,找一个合适的人可以说很难。
“我也希望这个演员找一个演技更好一些的人……”利维在这个名字上,也是进行了更多的思考,“我也有个想法,你觉得爱德华诺顿怎么样?”
对这个人物,利维思考的最多,他提出来的也是自己最为看好的人选。在60年代的这批演员中,利维相信,爱德华.诺顿的演技,是演这个人的最合适人选。这个人物是真正的主角,利维自然也希望找更好的演员。
“爱德华诺顿不太合适吧?这个演员演神经病很好,可是演正常人,他就要稍微差一点了。”克拉克皱起来了眉头,“诺顿适合演的角色,是一些外表比较懦弱,可是内心奸诈狡猾,甚至可以用变态来形容的人物——就像他的成名作一级恐惧,或者是x档案里面的角色,都是这个路数。这部戏里面的主角,要求的是外表忧郁,内心躁动不安,这样的角色,他演得了吗?”
对爱德华诺顿的演技,克拉克却有些犹疑。
这个演员出道以来的表演确实很天才,利维记得好几部电影中,他的演技都是令人惊叹的。可是后来,人们也逐渐发现,他演出的好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神经质的,比较疯癫的形象。无论是一级恐惧还是x档案,他的角色都是些变态,这样的角色他演的出彩,可是别的角色却演的不是那么经典。
一般人演戏都是演的了正常人,演不好疯子。因此,在看到一个人能够演好了疯子的时候,人们也就自然而然的认为,他的演技非同凡响。可是,随着他演戏增多,人们认为这也是个比较特质化的演员——一般人演不好的神经病,他可以演得很好,可是一般人演的好的一般人,他却玩不转。虽然刚出道的时候,他被好莱坞惊为天人,认为他的演技出类拔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对他的评价,也有所下降了。
皮特虽然没有演过成功人士,可是他总归演过不少不同的形象而且都成功了,而诺顿演的成功的,都是些神经病,虽然这部戏里的主角在做心理疏导,不过这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神经病。
克拉克的担心,也以此而来。
“我不认为他只能演神经病,他的演技,其实还是不错的,他适合于演的,是那种内心和外表有着极大程度的反差的角色,内心和外表的反差程度越大,他演的也就越出彩——只是,这种角色,在电影中,一般都是以变态居多。”
利维认为他能演好,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利维记忆中,诺顿不止演过神经病,他也演过其他的角色。比如说留给利维很深刻印象的《天国王朝》中,他出演的鲍德温四世,就不是一个神经病。而且,那部戏也是利维相信诺顿可以表演好的关键:那部戏里,他始终带着面具,可是靠着眼神,肢体和声音表演好了一部电影。而这一部戏,利维也非常希望电影中演员能够表现出来足够好的眼神交流。
这是出演一个卧底,卧底是进行戏中戏表演的人,他们不能够有太多的面部表情的发挥,更多的时候,必须靠着眼神来完成表演。港版里面的演员,很善于眼神的表达,这也是利维希望在自己的电影中表现出来的。
“这个角色,也是一个内心和外表有着很大的差距的演员,所以,我觉得他可以试试。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个演员是需要和德尼罗,连姆尼森进行大量的对手戏的人,和这些演员们飚戏,一般人行吗?”
这部戏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演员们的对手戏很多,而且,很多部分,都适合顶级演员们演对手戏的。如果演技稍微差一些,那么和顶级演员的对话中,就会被完全压制。顶级的演员表演的时候,神态,眼神,动作,都是收放自如控制的很有节奏的,和这样的演员对戏,需要考虑的不只是个人,更多的是这部戏的整体环境。
想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
“我认为,诺顿是最好的人选。当然,也许让他出演这部戏,得需要他再多一些准备和努力,不过,我相信他可以演好。”
“那就让他试试吧,反正我也想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克拉克想了想,也同意了利维的说法,而与此同时,他也笑了出来,“尼克,你看看我们到底在干吗啊?剧本还没有呢,我们就已经开始在整个好莱坞范围内,点着名字的挑选演员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在好莱坞范围内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演员,不是每一个导演所需要做的吗?”利维对克拉克的感叹,只是笑了笑,“我们这么做,是因为我们能够做到——而且,相信我,就算是我连剧本都没有,也会有人对我的电影趋之若鹜的。”(未完待续)
第一八四节 每个人的关注点
曾经有人都说,成为了好莱坞顶级大明星的最大好处,不是有着用不完的钱,也不是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而是可以自己天天在家歇着,只要出门转一圈,让杂志拍拍自己的照片,就算是完成了工作了,其他的时间,他们可以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对于这样的话,布拉德皮特有些时候也认为确实如此。
尤其是当他看着车库里,自己新买的复古车的时候,他就更觉得如此:作为大明星,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可以花上几百万,买些根本没用,可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这些年来,他在复古车上花掉的钱,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了,可是,只要他喜欢,又有谁能够反对他那这些东西找乐子了?而对他来说,有什么事情,比在自己的车库里面,看着自己的一辆辆的复古车,感受他们的美感而更有趣呢?
只是今天这一天,他的爱好却被人打扰了。
“布拉德,一个好消息。”当他的经纪人找到他的时候,皮特也就知道,听到了自己的经纪人的喊声,代表着这个平静的下午的乐趣,一去不复返了。
“什么事情?让我猜猜……如果是广告代言的话你不会这么兴奋,如果是获奖的话你要更加得意,那么,片约?”皮特站了起来,拍拍手上的灰尘,望向了自己的经纪人,“谁的电影让你这么激动?”
皮特很清楚,自己的经纪人不是一个喜欢激动的人,除非是一些大导演的片约,否则很难看到他这么失态。他和经纪人开着玩笑。也顺着经纪人的带路,走出了车库。
“告诉我你自己不激动:尼古拉斯.利维的电影,这个角色,我为你争取到了!”
经纪人显然很懂得说话,他知道自己如何把自己的地位凸现出来。大导演的片约。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而自己作为经纪人,能够为自己的演员争取到这个机会,可是很不容易的事,他自然要强调一下他的作用。
可皮特是认识利维的,他很清楚。利维那个人,选择演员的时候,相当有自己的主见,他选择人,不会被经纪公司的人们所操纵。而自己见过他一面。似乎他不是很喜欢自己,怎么这一回,他选择了自己出演电影?
“我是主角吗?”
这个问题,是皮特最为关心的。
“当然,你总不会认为我会让你去做配角吧?”经纪人把剧本拍到了他的身上,“起来看看吧,这就是剧本。”
皮特猛然坐了起来,他接过了剧本。飞快的读了起来。
作为一个演员,他很清楚给利维演戏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对于自己心里面的那点疑惑。他完全压得下去。这个导演连续三部电影都拍的很好,也被整个好莱坞全都认为是最为出色的导演之一。能够出演他的电影,这样的机会,是任何人都不愿意错过的。
只是,这一部剧本,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当剧本的大致内容在他脑子中成型之后。他的热情也有些冷却了。
“这部电影很酷。”翻着剧本,皮特也很快得出来了初步的结论。“这是部黑帮片吧?想不到利维导演也会拍摄这种电影。”
“他当然会拍,黑帮片出彩很容易。毕竟黑帮是社会的缩影,既有人性的体现,也有场面的恢弘,这种电影,很容易实现口碑和票房的双赢。科波拉拍过黑帮片,斯科塞斯拍过黑帮片,这是属于大师们的片种,利维想要证明自己的才华,那么,拍摄这种电影,又有什么奇怪的?”
“可是这部电影,似乎有两个主角。利维的电影,从来没有过有两个主角的情况。”看着剧本,皮特也很快指出来剧本中的问题,“这是他以前没干过的。”
如果是以前利维拍摄的那种电影,皮特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同意:那种能够凸显主角的电影,他相当羡慕那些主演。可是这一次,两个主角,这就分薄了很多的戏份了。
“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剧本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也看到了,就算是两个主角,任何一个主角的戏份,可都不少。”
“我演哪个人物?”皮特开口问道。
“警局里的卧底。”
果然,是那个反面人物啊……皮特看着剧本,微微点头,这倒是解释了他的疑惑,利维果然不是很喜欢自己,“倒也是个有挑战的人物,不过这是个反面人物……难道你不能为我争取到正面的角色吗?”
听说是演反面角色,皮特的兴趣就减小了很多了。
”这是一部双雄式的电影,而且其中不乏对双方人物的刻画和一些故意的模糊善恶的做法,说是反面角色并不太对。”对皮特的话,经纪人不是很同意,“尤其是这是一部黑帮为题材的电影,黑帮题材之所以是最为容易出彩的题材,就是因为这样的题材,能够把善恶融合在一起,能够很好的在人们身上表现出来复杂的多面性。要是还纠结于善恶的问题,那就太浅薄了。”
看到皮特还是有些不太情愿,经纪人忍不住再次开口了。
“这部电影,对你的帮助意义会非常大的。我可以给你透露个消息,这部电影的演员,谜团公司那边说,利维中意的阵容,是连姆尼森,德尼罗,诺顿,和你。想想看吧,两个当红的年轻演员,再加上一个德尼罗——这种阵容,你说是用来干什么的?”
如果说刚才的话语,还只是些触动的话,那么这一句话,让皮特真的惊讶了:利维这样的导演,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顶级的演员们来演戏——这部电影,他到底抱了多大的希望?
如果他只是想要拍摄一部普通的电影,想要拍摄一部不一样的作品,那么一个明星就足够了。可是。他一口气找来了四个顶级演员,那么,他的要求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他来说,已经不满于拍摄一些全年的最顶级电影,而是准备想要挑战真正的经典电影了么?顶级导演的大手笔。目的如果不是为了拍摄完全的经典,还能够是什么?
布拉德希望的,是更大的成功——作为他的经纪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个?
“想想看吧,布拉德,你在拍摄的。也许就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就应该知道,接下来这部电影,对你的事业,是多大的推动!”
-------
利维想要拍摄一部新电影的消息。在此时的好莱坞,也是在飞快的传播着消息。在皮特手中拿到了剧本的时候,爱德华.诺顿坐在自己家的沙发上,也在翻阅着剧本了。
“我没有想到,你来找我,会给我带来这样一个剧本。”不同于皮特看到了电影剧本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了这部电影会有怎样的意义,会对自己有多大的帮助。诺顿看到了剧本时,却微微有些不满。
“怎么,你不喜欢?”
“谈不上。但是,这部电影,似乎是商业片吧?”
作为一个演员,诺顿是比较挑剧本的。他很喜欢接演一些有挑战的角色,但是对于那些不需要演技的商业片,兴趣不大。看到眼前的剧本。他很快就认定了这是一个商业片,经纪人会给自己这样的剧本。有些出乎意料。
“这是利维的剧本,怎么会是纯商业片?爱德华。你不必说这部电影是不是商业的,你就告诉我,你是不是喜欢这个角色就可以了。”
经纪人知道,诺顿不是专业的学表演的演员,他对电影的理解不是很深。他没有心情向诺顿解释这部电影的详细内容,只是提醒他,这是利维的剧本,而且,他只需要注意自己选择的标准就可以了。
“说实话,这个故事我还是很喜欢的,而且,这个人物看起来也很有表演的难度,至少我短时间内,还是揣摩不到这个人物的心境,很难说自己能够演好……我得再想想,如果我能够把握好人物,想好了这个人怎么演能演好,我就接下来这个剧本,行不行?”诺顿想了想之后,还是给了个答复。
对于这个剧本,他想到的,不是剧本会带给自己什么帮助,或者是电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他只关心一件事情:这部电影中,自己表演的人物,自己是不是能演好。
他喜欢表演,所以才选择这一个行业。他所期待的,也只有一件事情:表演的乐趣。这部电影很难定位,因此他对电影也更加挑剔了。
“我建议你快一些给出答复来,这部电影的阵容,可不是你可以让他们去等待的阵容。”经纪人提醒道。
对此,诺顿只是笑笑,一句话都没说。对他来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演得好才接,演不好就不接,这是他唯一需要担心的。
“那么好吧,过两天我会把新的剧本再给你带过来的。”经纪人看他拿不定主意,再次开了口。
“新的剧本?这个剧本我看来已经很完整了啊,还有什么不行的吗?”诺顿有些惊讶的抬头反问道。
“利维导演认为,这部电影的剧本还是有些过于戏剧化,舞台化了。这是香港的剧本的原版翻译的,虽然说剧本本身问题不大,可是利维导演希望更加多一些的注重细节,注重环境。他希望拍摄的,是接近于现实的电影,因为哲理只有在现实故事中,才是更加引人关注的。谜团公司的编辑,现在已经去进行实地考察了,剧本的改写还要进行。”
诺顿喜欢的,是有深度的电影——作为经纪人,他深知这一点。
利维对剧本的认真程度,让诺顿多少有些惊讶了。他再次低头看了看剧本,然后才抬起了头,开口说话,“我想,我改主意了——这种认真程度,我相信,利维导演不是只是为圈钱。既然他肯认真,那么我没有理由拒绝——请告诉他这部电影,我肯定会出演的。”(未完待续)
第一八六节 龙套阵容
无间道的筹备工作,现在正在进行着。在利维选定的两个主角在各自的家中准备着自己的稿子的时候,在谜团公司里面,利维也已经接待着自己的客人了。
“德尼罗先生,你能够愿意和我商量一下出演这部电影的事情,我表示非常感谢。能够邀请到你演出这部戏,是我的荣幸。对这部电影,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全都告诉我,我会为你一一解答的。”
此时,坐在利维面前的和利维聊着天的人,可以说是整个好莱坞最为出色的演员之一。和皮特,诺顿一样,罗伯特.德尼罗在接到了利维的邀请后,也是一样的心动,只是,不同于皮特和诺顿立即就答应了邀请,德尼罗此时还是决定先来和利维谈谈,看看电影的筹备情况,然后再做定夺的。
“利维导演,感谢你邀请了我来参加电影,想不到现在还有人愿意让我来演黑帮老大。”坐在利维对面的德尼罗,微微的点着头,但是他的神态中,却有些矜持和骄傲,“剧本我已经看过了,还算可以,让我出演,我也愿意出演,只是,我很想知道,对这部电影,你到底有多大的信心。我知道你邀请了皮特和诺顿来演戏,你是希望我们合作之下,拍摄出来一个经典电影,还是拍摄出来一个捞钱的电影?”
这个问题,是德尼罗在看到了剧本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的。
和其他演员们不一样,罗伯特.德尼罗是成名很多年的大明星了。作为一个顶级的演员,他演过很多的戏,而黑帮人物。他也演了不少。让他出演黑帮人物,而且还找来了其他的明星,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这部电影成功了会对他有多大的好处,而是这部电影失败了,会不会对他造成影响。甚至于这部电影,会不会只是想要借助他的名头来捞一笔钱。
这是他所担心的。
德尼罗知道,他自己未来的时间不是很多了:这几年时间,他的表演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了,毕竟已经将近60岁了,人老了之后。年轻时候的很多角色就都演不了,演戏的戏路就要窄很多,再演一些硬汉什么的,已经不适合他了,他这两年甚至不得不向着喜剧片方向发展。也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他知道,自己的表演巅峰基本上也已经到头了,以后的时间,估计更多的就是表演一点喜剧,逗大家开心了。他早就已经荣誉满身,没有什么追求了,演点搞笑的,轻松的喜剧。他也不反感。只是,这一次利维的电影又邀请他来表演,这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不会再出演这些角色了,可是利维却让他再次演这样的角色。他很拿不准,利维到底是真的希望他演出来一个不一样的角色?还是只是希望接着他演过教父的名头,让他再演一个黑帮老大,为电影的票房煽风点火?
利维确实是个有名气的导演,可是他没有和利维合作过。自然也就担心。他花了一生时间才塑造出来了自己的经典的银幕形象,以后也很难再有更好的形象了。那是他极为宝贵的回忆和财产,他是绝对不能允许一部电影毁了他们的。
“我很理解您的担心。”对于德尼罗的质疑。利维并没有反驳,他只是点着头,示意他跟自己来,“我想,我再怎么保证自己有信心拍成经典,都不过是嘴上说话罢了。空口无凭,没有什么意思。我还是介绍一些电影的配角,让你看看我的信心好了。”
配角?利维的这句话,让德尼罗马上来了兴致。
因此,他很感兴趣,这部电影的配角都是谁:电影的主角是为了拉票房的,配角可不是。找的配角是不是用心,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导演的认真程度。
“连姆尼森已经同意了出演电影中的警长角色了,这是除了你之外,最为重要的一个配角……”
走在通向片场的路上,利维小声的介绍着准备的情况,而他提起的名字,让德尼罗微微点头。
连姆尼森是首先确定了出演电影的一个:这个演员这些年一直都在演文艺片,对于一些比较能够刻画出来人物深度的角色,他是非常喜欢的。这部电影中的警长角色,是全剧中相当重要的配角,而且在表演方面,也相当考验人,这使得他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同意了利维的邀请。他刚刚拍摄完了星战前传的第一部,现在正好闲着没有任何片约,拍摄这部戏,他也随时可以来。
能够找来这个演员出演,那也说明了利维的信心了:连姆尼森基本上不接什么商业片,要是说人气的话,他可没有多少。找这样的配角,显然是为了电影,而不是为了赚钱,德尼罗对此也是满意的。
“女主角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这部电影里面,他们的戏份本来也不多……”
几个女主角,更是不成问题。娜奥米立即同意了出演这部电影,而安妮斯顿虽然比较忙,不过她的戏份本来也非常简单,有一周时间足以拍摄完成,她自然也没有意见。这些主角们,很快就定了下来。
对此,德尼罗也不是很关心:这部电影的剧本他看过,他也很清楚,这部电影里面,女人就是出来打酱油的,不怎么重要。实际上,利维没有为了票房而给他们过度安排戏份,这样就不错了。
“而再有,就是我们的演员了,电影的一开场,是两个人十年前卧底前的一段交代,这一段中,你们两个人都是有着年轻版的演员。这两个演员是我给你们找的来演十年前的你们的,瑞恩.高斯林,希斯.莱杰,他们两个人,扮演年轻时候的你们。”
利维已经带着他来到了正在筹备中的摄影棚,站在摄影棚门口,利维指着里面的人,向德尼罗介绍着。
他们两个人,找来的并不费力气。现在瑞恩高斯林还在跑龙套,是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小演员,利维在面试演员的名单中看到了他的名字,也就把他找了来,让他出演一个角色。而希斯莱杰则是娜奥米推荐过来的:澳洲人还是比较团结的,在听说了利维需要年轻人出演的时候,娜奥米推荐了希斯莱杰,而利维也很满意这个演员,他也就让他出演了。
德尼罗的眼神在他们身上扫视了一下,他没有听说过这两个年轻的演员,也不知道他们的表演水平如何,不过这种认真的程度,确实是少见的。
“而再有,就是在电影中饰演小配角的演员了。那个是负责最后枪杀卧底的警方的另外一个卧底,我让杰昆.菲尼克斯来演了。他的演技还是可以的,我相信这个角色他能演好。而另外一个,是黑帮里主角的朋友,这个角色,我给了马特狄龙来演。”
杰昆.菲尼克斯是瑞凡.菲尼克斯的弟弟,可是不同于他那个名气不小却早夭的哥哥,他已经在好莱坞混了很久了,可是却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名气。不过,他的演技确实还是有一些的,出演电影中的一个小配角,绝对不成问题。
而另外一个人物,利维则是选择了马特.狄龙。这个演员早年的时候也是偶像派的人物,不过他的名气早就消耗掉了,现在基本上也是转型成了演技派——只是比较悲剧的是,名气比以前差了很多。不过,让他来演一个小角色,在电影重视很可行的。
此时,他们两个人,也在准备着戏份。虽然他们一个曾经是明星,另外一个也算是和明星有着不小的关系,可此时他们的筹备也是一样的努力。
这些人,是利维一个个挑选好了的,而现在,他也很乐于把它们介绍给了德尼罗,让德尼罗看看他的演员班底究竟如何。
“这些人……”德尼罗很清楚,利维介绍给他这些人,就是相信这些人的演技,能够让他满意。他有信心通过这些人,让德尼罗相信,这部电影他是真的想要拍好。
而德尼罗现在,也真的相信了:在屋子里面,几个看上去相当年轻的青涩演员,他们现在正在准备着自己的角色:德尼罗很清楚,他们的戏份其实非常少,不过就是几分钟的事情,而且还伴随着大量的剪辑,其实没有多难,可以说,他们都是些龙套,可是在屋子里面,这些龙套们的准备,都是相当的认真的,他们的态度,根本不像是在跑龙套。
演员的好坏,能力是一方面,态度是一方面。连找来的龙套都有这种态度,利维的认真程度,也就可以知道了:要是导演不认真,干吗要精挑细选小龙套?
比起来自己说自己有多么大的信心,不如让德尼罗看看,自己的演员们是怎么样精心挑选的。这一个个的演员的精挑细选,足以证明自己对这部戏是多么看重。
“这些演员们,都是哪里找来的?”
看着这几个演员的练习,德尼罗颇为有些惊讶的问着利维。
“怎么,您不满意吗?”
“怎么会?我相当满意。”看看他们的表演,德尼罗半晌才叹了口气,“利维导演,我收回我刚才的疑问。一个可以这么认真对待电影,能够找来这么多好演员来演一部戏的导演,是不应该被我质疑的。我相信,你对这部电影,投入的心力是无与伦比的,我也相信,能够参演这部电影,将是我的又一个值得骄傲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一八七节 改编剧本
演员一个接一个的确定下来,无间道的筹备,也在一步步的完成着。
在德尼罗同意以1200万的片酬接下来电影之后,利维的电影所需要的演员,基本上也就全都凑齐了,而对于自己凑出来的阵容,利维还是非常满意的:在记忆中,港版无间道也好,美版无间道也好,都是阵容相当出色的电影,这些电影里面,永远都不缺乏各种大牌。而现在,利维能够把德尼罗,皮特,诺顿,连姆尼森,再加上没有成名的高斯林,希斯莱杰等人全都凑到一起,对于自己的演员班底,利维也相当满意。
虽然说自己肯定是凑不起来无间道里那种六个影帝飚戏的场景,不过,能够有这样的阵容,也是相当令人满意的了。看看自己的演员们一步步到位,这也让利维对这部电影更加期待的。
“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这部电影的剧本,能够立即写出来,然后,我就可以立即着手准备拍摄了。”
送走了罗伯特德尼罗之后,利维回到公司,对着鲍勃开了口。可是,他的这句话,换来的只是鲍勃的一记白眼,“你要真是希望电影拍摄的更好的话,就别在这里一直催剧本。你真想要的话剧本我一夜就额可以写完,可那种剧本能用吗?”
鲍勃的指责不是没有理由的:利维的这部电影,看似是找来一群大牌演员出演实为不易,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最为不易的,是鲍勃这个修改剧本的。
以鲍勃的水平。写剧本不算什么难事,可是,修改别人的剧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修改剧本,如果是按照自己的喜爱改编也好。可是,这个剧本中,又被利维提出来很多的要求,这就更加让鲍勃头疼了。明明要求那么多,还一直催促自己快点做,这让鲍勃更加烦闷。
对他的没好气。利维什么都不说的给他倒了杯咖啡:他也知道,鲍勃现在很累:他的劳累,是因为利维对电影的剧本要求很高。
利维的故事主线,基本上还是遵循着港版的无间道的大纲的:他不喜欢美版里面过于拥挤紧凑的故事,比起来把三部曲强行揉成一部。他宁可只拍摄第一部。利维一直觉得是无间道风云的剧本很差,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学习那个剧本。
因此,利维所想要的这个故事,就是从一次出货开始,到警方的卧底死亡,黑帮的卧底获得晋升,参加他的追悼会结束。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也就足够了——无间道只看第一部的话。那个结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电影不一定非得正义得到伸张。
利维的这个要求,是电影改编的基础。不过在改编的过程中。利维也提出来了一些意见,希望更多的改变一些风格:他心里更加喜欢的,还是美版的风格,比如说,美版的故事,至少像是个真正的世界发生的事情。马丁斯科塞斯拍摄黑帮片的经验,让他的电影看上去至少是不脱离实际的。相比之下。港版的设置有些太脱离实际——甚至可以说,颇为有点舞台剧的风格了。
利维想要拍摄出来电影的内涵。可是他对于把电影拍摄成了舞台剧,是非常不喜欢的。他一直认为电影应该贴近现实,美版的风格,让他更为欣赏。虽然说记忆中斯科塞斯拍出来出的美版电影不够好看,但在利维看来,那更多的是因为斯科塞斯的电影风格一贯如此。斯科塞斯不是一个追求镜头美感的导演,个人选择不同导致了这个差别。李维相信,自己做的,会和他不一样的。
这种对细节的追求,是一个好导演必须做到的。剧中的景物,人物,事件,丝丝入扣的紧致精细,是一部经典电影的最重要的东西。把一切都做得非常虚假,倒是确实可以更加突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味道,可是,电影本身不能算是很好。不接地气的电影,很难深入人心,港版电影的优势是他有着全港最吸引人的演员阵容,和香港人特定的心理,不过如果想要让电影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利维认为把环境改的更现实一些是好的选择。
因此,他还是更加希望,这部电影更贴近于现实一些:也许拍摄的时候,可以通过取景,让电影本身更美一些,不过不能够出现港版中那样的处处一尘不染的景象。
而且,在这些需要保证的同时,还要有人物的塑造问题:香港电影缺乏铺垫,是他们多年的老毛病了,而记忆中美版的电影,也一样是缺少铺垫:马特达蒙的心境转变,实在是苍白无力,演员演的差,导演不重视警察这条线,编剧又是胡来,完全毁了这个角色,这些地方,都是利维需要重视的。
如何在前面留好了铺垫,让后面的人物的性格改变看起来是顺承的,理由应当的,而不是突兀的,这是利维希望剧本改变了的。
当然,除了这些,需要改动的,还有台词:港版的台词过于文艺,虽然其中有些地方很棒,可是整体的风格,还是不够写实。而美版的台词……不是有两句f词,就可以算是黑帮的,黑帮片该如何重视自己的话语,这也是很重要的。
黑帮片有些台词是可以很经典的,教父里面的台词,多少年后人们都还铭记于心。利维希望能够把港版中的一些经典台词翻译过来,而美版中的那些f词嘛……他是肯定不用的。
他不是斯科塞斯,他不接受那种过分的简单粗暴。他的电影里面,需要的是更加含蓄深沉的感情,不是满篇的痛骂。
而且,除此之外,利维也希望加进去一些比较独特的镜头:记忆中,美版的无间道风云,除了使用不少的无间道原有的镜头外,也用了不少其他港片的镜头:比如说在路上的追逐战中,通过路边的风铃看到人影,两个人如出一辙的装扮在风铃中显现——这样的镜头,是出自于暗花的,而在废弃工厂中的杀人,手机铃声响起,也一样是暗花的镜头——只是,这个编剧实在不怎么样,好好的镜头,被他简单粗暴的推过,牛嚼牡丹一样的做法,完全失去了这些镜头的意味。
这些镜头,利维认为用的还是很好的,既然反正是香港买来的剧本,利维也觉得,使用一些香港的镜头,对电影更有好处(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lawen.org/kan/4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