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部分阅读
是敷衍的辞色。和男友勾起的忧郁。
这些地方,其实也是让皮特有些无奈的地方:自己在电影里面,连谈恋爱都要弄虚作假,和自己的女人之间,也是敷衍塞责,假多于真,说这是双雄,根本没有一点主角的待遇。相比之下。诺顿扮演的托尼则是好得多,在戏里面他不止有着和美女心理咨询师相遇相知的戏份,还有着前女友心甘情愿为他养孩子的事——说是让自己扮演出来成功人士的风范。可是,他这比自己成功多了。
而且,最让人无语的是,就连扮演他的女友的演员,也要比扮演自己的女友的演员演技好多了。
同在一个剧组,皮特也很快就弄清楚了一件事情:安妮斯顿虽然形象上很好。也很受美国人欢迎,可是演技真的没有多少。她出道也快十年了。可还是只能够在荧幕面前扮演甜心傻大姐,也很说明问题了。就算是利维这样的导演,让她扮演的,也只能是这一个角色。
相比之下,那个叫做娜奥米的演员,虽然名气不大,演技简直可以说惊人。在戏中,她扮演的人物难度完全超过了安妮斯顿角色的难度,可是,她演起来却更加出色。
她是演楚门的世界的演员,也是利维上一部电影中的女主角。现在虽然小有名气,可是不算是明星。听说她一直到三十岁,还在演着一些不入流的角色,直到利维遇到了她,才让她逐渐表演好了,不得不说,利维的眼光,确实很惊人。
看了一眼坐在一边,正在和别人说戏的娜奥米,皮特也有些赞叹的摇摇头:能够三十岁才成名,这个女人也真是励志。
不过,皮特不知道的是,在他赞叹着娜奥米演技出色的时候,其实娜奥米也是压力颇大的。
娜奥米的角色,确实不算简单:在电影当中,她需要扮演的,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剧中爱上了托尼的女人。这个人物,一方面要有着心理咨询师的一面:她在剧中需要发现托尼的焦虑,不安,对人的不信任,而她进行了治疗。通过对他的漠不关心式的态度,让他认为自己不在意他的秘密,是安全的,从而相信自己,在自己的诊所里休息,失眠和焦虑得到了好转,这些是一个咨询师该做的。
同时,她也还有这女人的一面:在需要表现出来对托尼的秘密不在意的同时,作为一个女人,她又被托尼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吸引着。开始对他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因为有着工作关系的阻挠,又只能够是流于**,不到最后的表白时刻,是不能够公开的。这种含而未发的情愫,需要在电影中若有如无的展现,才能够让后面的剧情不突兀。
本来戏份就有限,还要把这个角色的两面性都表现出来,这也算是一种煎熬了。虽然不是很多人都注意自己的角色的两面性,可是她也得表现出来。娜奥米发现,自己这样的角色,还真的不如一些戏里面,直接和男人上床来的爽快直接:简单粗暴的展现爱情,比这样玩**可简单多了。
可是,自己不能那么做:作为卧底,托尼是疏离于社会的,他不能享受正常人生活。作为咨询师,自己也是不能胡乱勾搭病人的。
这是对于一个行业的尊重:虽然就算是不尊重,最多也就使得这个行业协会不满,无关痛痒的抱怨几句,不过,尊重别的行业,也是一种尊重事实,这是利维看重的。
这个角色,需要更多的进行揣摩才可以。她也看了出来,利维要的是把人物和故事都展现的很好,自己的人物必须表现得更加真实细腻才可以。
这不是很容易,但是必须得做:别的不说,利维连续两部电影都用自己当了女主角,这份信任,就是让娜奥米相当感激莫名的。
她自己清楚,自己不是利维的缪斯,自己给不了利维灵感,倒是利维不断地给她以启迪。而她和利维也没有什么更加进一步的关系,让利维可以不顾一切的关注自己,他们两个人虽然合作过了,但是却也只是合作。这样的情况下,利维还肯连续使用她做女主角,这就很让人惊讶了。
她还记得,受利维邀请,做客串演出的查理兹.塞隆,听说自己演女主角时,打量着自己时那种审视和犹疑的目光:她是利维最早使用的演员,而且据说和利维关系有些**,可是她却一直都没有能够捞到再次出演利维电影女主角的机会,而自己却有这样的机会,也难怪她怀疑。
估计在她想来,也是觉得自己和利维有什么**吧——以己度人是人很喜欢做的事情,而且利维也确实不是什么人人称道的君子,她有这种怀疑也正常。
不过,她愿意怀疑,就让她怀疑去吧,自己犯不上和她解释。她有什么可不满的?利维甚至答应她以后专门帮她拍一部戏,犯得上妒忌自己吗?而且,怀疑的也不止她一个,也有不少媒体在议论,为什么以前每部电影都换女主角的利维这一次使用了用过的演员。对自己的议论,难道还差她一个?只要自己演好了戏,还怕别人说闲话?
只是,话虽如此,表演的时候,还是有不小的麻烦的。电影中她需要和诺顿做对手戏,这就是问题所在。
诺顿的长相,只能说是一般,他没有一张帅的让人嫉妒的脸,和同组的皮特比起来,差了相当多。因为对方不帅,所以自己也不能表现得因为对方的长相犯花痴。没有脸的因素在,如何在短短的接触中,让有着职业操守的自己的角色爱上一个对周围事物警惕,怀疑,焦虑到了甚至有暴力倾向的人?这就需要他展现出来极高的演技,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才可以。
可是两个演员对戏,一个人把自己的个人魅力飙到了极限,那么,另外一个就很容易沦为配角。娜奥米如果不想成为这段表演中的配角,不想在这段戏里表现得像个花痴一样,她就必须得展现出来自己的魅力。
如何从配戏变成飚戏,是个有难度的事情。爱德华诺顿的演技出色是公认的,自己得跟上他的脚步,能够和他飚戏,这也是自己的挑战。
“其实,你可以考虑,和导演说说,把镜头的角度调整一些,再侧过去一些,让你的面部线条显得硬朗一些。你的表情可以更多一些看透了对方的所有把戏的嘲弄和怜悯,这符合你的身份,也能够突出你的人物……”
坐在娜奥米身边,帮娜奥米出着主意的,是她的老乡希斯莱杰,这个比她小了十岁的演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比她更加出色的天才,在演戏表达方面,能够给她不少的建议,也让她受益匪浅。在演好了自己的戏份的同时,他还能够帮助娜奥米准备戏,他的脑子显然很好。
“谢你了,这一段我会再想想的。”对着自己的同乡感谢了一句,娜奥米也再次开始揣摩起了戏份。
有导演的信任,有同伴的帮助,自己这一次的表演,应该会更加出色的。别人想要怀疑自己为什么可以连续做利维的女主角?那么,自己就用实力来说明一切好了。(未完待续)
第一九二节 风格
在别人都有着表演的压力的时候,可以说,在这部戏里面,表演的压力最小的,就是罗伯特.德尼罗了。
他和别人都有些不一样,皮特在戏中表演的是自己没有表演过的类型,诺顿在戏里面,要更多的体现忧郁和压抑,而不是神经质的一面,连姆尼森虽然形象出众,可是演这个角色,也需要进一步的揣摩才能够演好,可是,对于德尼罗来说,演一个黑帮人物,实在是太过于简单了。
别的角色他不敢说,但是单纯说是黑帮人物的话,他绝对敢说没有人比自己更懂得怎么表演了。从年轻时代开始,他就一直都是出演黑帮电影的大师级人物,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为这类电影下足了功夫,有着为了演好出租车司机真正去开一年出租车经历的他,现在就算是老了,可是年轻时候的积累也还在,厚积薄发之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别人说,我可以去当警察,也可以去当罪犯。可当别人用枪指着你的脑袋的时候,警察和罪犯有区别吗?”
在利维面前,德尼罗扮演的黑帮老大站在年轻的安迪面前说着话,试图说服年轻人去为他做卧底。他的神色语气中,仿佛是在回忆着过去,可是那一丝讥笑的意味,又仿佛是在嘲弄自己过去的无知。他轻轻地混淆了黑白,颠倒了是非,向安迪灌输着错误的逻辑,可是那种泰然自若的语气和隐藏的惆怅,又仿佛是说着一个真理,让人们忍不住同意他的看法的同时。也发现这个人身上可能有着重重的过去,对这个人产生了好奇和好感。
德尼罗扮演的黑帮老大,切实的完成了这样的工作,从神情到动作,他把一个邪恶但是又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都展现了出来。
“cut!拍的很好,罗伯特,做的好极了。”
利维喊了停,也大步的走了过去。德尼罗只是笑笑,他先是拍拍对面和自己对戏的希斯莱杰的肩膀,鼓励了一下。然后才走到场边,一边任由化妆师在自己脸上进行着补妆,一边和利维攀谈了起来。
“尼克,你找来的这个年轻人演技不错,挺懂事的。拍戏的时候注意看到了他的手指和嘴唇了么?细节把握得很好。这么年轻就懂这些,这样的人现在可不多见了。”
德尼罗赞叹了几句,而在一旁的希斯莱杰,则是也笑着开了口,“还是得感谢罗伯特的帮助,在刚开始演戏的时候,我看的出他的眼神对我有暗示,我还一直不理解。想了很久,才能够把他的暗示全都读懂了,我演得好。还是他带得好。”
“你肯去学就不错。”德尼罗也不谦虚,接受了希斯莱杰的吹捧,“好好学,你有前途。”
希斯莱杰答应了一声离开了,德尼罗则是向着利维,扭过来了头。“我认为这一段表演的,应该可以了。不过先别让他离开剧组。这部电影越是认真就越是觉得内部的东西很多,我对戏中的人物的分析。也是有了不少新的体悟。让他先留下吧,万一我对剧中人物有了进一步的深层次理解,我希望他能够和我把这一部戏重新拍一下。”
德尼罗和利维说着话,利维点了点头,他知道,对于好演员来说,很多时候不用导演告诉他们,他们演得不好,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就很高,一旦发现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不够深刻,就会对以前拍摄的部分不满意,要求重来——德尼罗在演戏方面的认真和惊讶都非常值得称道,他的要求,利维自然会同意。
只是,有件事情,他也很感兴趣。
“可以告诉我,这部电影里面,你解读出来什么了么?你和斯科塞斯合作过那么多次,对电影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可以说说吗?”
对于德尼罗的解读视角,利维还是很感兴趣的。作为和马丁.斯科塞斯合作过很多的演员,德尼罗对于黑帮片,有着足够深刻的了解,他的看法,肯定不会是黑帮片容易得奖那么浅显粗鄙的结论,利维也很想知道,他怎么看待这部电影。
“你的这部电影,和马丁的电影都不太一样。”德尼罗当然知道利维想问的是什么,“在一开始,我也以为,你想要在纽约拍摄一部黑帮电影,有着向马丁致敬的意味。可是,在拍摄的时候,我慢慢发现,你的剧本,根本不是向着马丁致敬——你的剧本太干净了,这完全不是马丁的风格。”
干净,这是德尼罗开始了拍戏之后的最大的感觉。比起来看剧本不同,到了片场之后,人常常被各个层面上传来的信息影响,视觉,听觉,触觉,这些方面,都是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的。这部电影的片场,实在太干净了。无论是场景的布置,还是人物的对话,几乎没有可以营造出来的丑陋,没有故意营造的暴虐,全都是相当平实的话语和环境。比起来别的黑帮片子,这部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电影没有靠着外界的肮脏,语言的暴虐,肢体的斗殴,和演员的痛苦来塑造一个罪恶的环境。剧本里没有太多的谩骂词汇,片场里面没有到处都是带着纹身的凶恶壮汉,动作戏中没有太多的搏击和折磨,场景布置上,也是趋向于冷冽而不是污秽——这些东西,是利维拍摄的黑帮片的不同。
比起来那些外在的表演,利维是希望通过内在的内心语言,来展现罪恶的。
“你选择的,是和马丁完全不同的路数。马丁的电影,喜欢用外在丑恶,来让人获得直观印象,而你则是没有这样做,你的电影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样,‘d’,你在剧情中,是通过人物各自的挣扎,来展现这些人物的心理,而通过所有人的挣扎,来勾勒出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乃至于心态的一致性——这两种做法,说不上哪个更好,马丁的更直观,和他想要反应的人类的抗争的主题更贴切,而你的手法如果玩好了,则会更让人纠结,和你所希望表现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主题更贴切。”
作为一个顶级的演员,德尼罗没有心情为了讨好这部戏的导演,就去污蔑另外一个大导演,既然让他评价,他就要更加准确而稳妥的,把两个人对比一下。和斯科塞斯相比,利维的电影拍摄时显然是更优雅,更文静的,而这种风格应用到了黑帮片上,他拍出来的电影,也是通篇带着阴冷肃杀的气氛——这些可以通过美术设计看出来,而且,,这估计也就是利维选择纽约派系的原因,大都市的环境下的冷漠,是符合他的主题。
马丁斯科塞斯的主题,大多都是反应人的抗争的,因此,他也不需要详细的勾勒人心,只要他能够塑造出来人的痛苦,然后通过简单粗暴的反抗方式深化主题,他就可以完美的诠释他的电影。而利维则是希望用人心的剪影来勾画世界,这本身就是不同的方式。
这说不上谁好谁坏——利维的这种手法太细腻了,如果去拍摄出租车司机或者愤怒的公牛,那就是典型的文青虐情了,可是马丁如果拍摄这一部,也很难抓住其中的精髓。
他的话语,让利维微微点头,也挂上了笑容:至少,德尼罗没有认为他拍摄的成了黑帮文艺片——德尼罗拍摄过的电影足够多,他对于电影的风格和表达方式都有着很深的见解,得到他的认可,利维很是满意。
“不过,你也小心,这样的电影,拍好了可不容易。”
现在的黑帮电影,大部分都是用斗殴,骂街,简单粗暴的作风和直观的人物形象,乃至于废弃工厂,阴暗小巷这些极为直观的外在景观来表现黑暗度的,就是因为这样的方式很简单,容易学习,也容易上手。在德尼罗多年从影的经验中,他见过的这种不用暴力去演绎黑帮,而是用温和的方式来展现一个黑帮环境的,大概只有教父做到了最好。而利维的这一部电影,某种意义上说,和那部电影走的是一个路数。
这是一部想要靠着拼台词,拼表演,拼人物刻画取胜的黑帮电影。而这样的电影,对于配角,台词,剧本,演员,导演,要求的都是很高的。为什么人们总说教父是影史第一的电影?还不是因为那部电影把所有的方面都做到了最佳?
可是这一部,真的能够拍摄的那么好吗?这也是德尼罗心里最大的疑问。这样的表达,也是极为难以掌控的。
不过这样的电影,拍好了之后,也会更加出色的——有些时候,过于直观的表达方式,会降低电影的深度,让电影显得不够厚重。不得不说,利维的电影拍摄的方式,更容易出现经典:通过人心勾勒社会,这种做法本身就是极为精彩的。
因此,德尼罗也不是特别担心:马丁表现人的愤怒,有他的手法。利维表现人的孤独,也有自己的手法。能够在不同题材的电影当中,有着自己的一以贯之的拍摄手法,利维的水平,绝对不低。有这样的能力,自己何必担心电影拍摄不好呢?
这个导演值得信任。(未完待续)
第一九三节 超出预计
德尼罗对利维信心满满,可是利维自己,现在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却觉得压力很大。
“真够难啊……”
看着剧组中的演员们,把电影的场景一幕幕的表现出来,作为导演的利维,一方面觉得欣喜,另外一方面也觉得有些紧张。虽然电影的拍摄进程,利维也越来越觉得,这部电影里面的那些交叉蒙太奇和平行蒙太奇的难以运用,而在节奏上面,如何让已经快起来了的节奏慢下来,也成了他的重大考验。
电影对演员们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对利维来说,未尝不是如此。利维以前拍摄的那几部电影,在脑子里面,都有着一个已经成型了的,大体的可以参照模仿的电影,而现在拍摄的这一部,在脑子里面却有着两部电影,而这两部电影,却又各有各的短处,各有各的缺陷。利维想要拍摄出来一个很好的电影,就不能够再一味的却学习了,必须得自己改动一些才可以。
可是这些改动,不是那么容易的。比起来只是简单的把窃听风暴改成英语版,把天使爱美丽挪到纽约上演,把楚门的世界的节奏变一变,这部电影需要改变的地方很多。
利维的电影不同于记忆中的美版,因为要双线展示警局和黑帮的四个人物,所以,电影中的交叉和平行蒙太奇的数量,也是极为惊人的。如何才能够把这些镜头合理的剪辑在一起,让观众们不觉得突兀和难受,这是一个很大挑战。而与此同时,如何控制节奏。如何拍摄一些特写镜头,如何取景可以做到凸现人物,同时不显得突兀,如何使用各种拍摄手法,这些都是利维现在需要考虑的。
比起来以前。现在的这些东西,拍摄的压力似乎更大一些。不过,对于利维来说,这也是个可以接受的挑战。毕竟,从自己出道以来,每次拍摄电影的时候。他都在想着如何把记忆中的电影拍摄的更好,一次次的进步,一次次的变化,已经让他有胆量做这种尝试了。
只是,这样的尝试。未免让电影拍摄的过程,稍微的慢了一些。因为总得思考,电影怎么拍摄才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拍摄进度上面难免要放缓一些了。
当镜头需要一个个去精雕细琢的时候,电影自然不可能拍摄的快了。这样一来,比起来利维原定的计划,电影拍摄就要慢一些了,这也是超出了利维预计的部分。
“这个地方。让镜头跟着安迪移动,然后让托尼出现在屏幕中,在托尼出现之后。把焦距放在他身上,让镜头跟着他走,实现这个过度……拍摄的过程,记得一定要够平滑才好,明白吧?”
利维不断的和摄影师们,说着自己对电影的看法。这部电影。对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绝对不是胡说的。
不过。作为电影人,当然应该不断地接受挑战。不断地去尝试自己新的挑战项目,这才是应该的。
至于说这样拍摄,可能让电影拍摄的稍微慢一些,利维也不认为那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慢慢来,慢工出细活儿,未必不是好事。
这个想法,来自于现在谜团公司的电影:在三月到来的时候,谜团公司的x战警,也已经正式上映了。
三月初的时候,是北美的第一个黄金档期的到来之日。虽然说谁都知道,x战警这样的大片,如果放到了六月份的黄金档期上映票房会更高一些,不过,fox却不想为了谜团公司的电影去和别的公司打票房争夺战,而且,他们也对超级英雄电影的票房存疑,所以还是决定在这个档期上映了。
谜团公司对此也没有太多意见:电影制作完了不上映,公司的资金也是问题,早些上映,未必是坏事。而这部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了,fox公司在联系影院的时候,也一口气就联系到了3300块银幕——虽然比起来一些大制作的4000荧幕还是差了点,可是,这个数量也足够惊人的了。
在电影上映之前,媒体就已然对电影的票房做出了估测:虽然说有着刀锋战士获得了成功的先例在,不过刀锋战士毕竟是低成本的电影,5000万票房就可以算是成功了,电影拍摄的更大规模,票房上肯定会受影响。而且,考虑到了金融风暴刚过去不久,98,99连续两年的票房数字都不是很理想,媒体也认为,这部电影能够有1.5亿的北美票房,也就算是不错了——电影投资是7000万,如果全球能够票房收入两亿以上,电影就绝对不会赔了。
,不过,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这部电影的票房极为惊人。在上映的第一周开始,它就已经牢牢地占据了电影票房排行榜的首位,而且和其他的电影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仅仅是第一个周末结束,电影的票房数字,就已经超过了5000万。
出色的人物造型,精彩的情节设置,炫目的特技效果,令人窒息的场景和打斗——这些东西,全都成了吸引人进入电影院的条件。再加上x战警本身就是漫威公司极为受欢迎的漫画,电影第一周票房立即大爆,而在第二周,票房热度一点不减,各地都在纷纷加映,其热度使得所有的媒体全都瞠目结舌。
“谜团公司拍摄的新电影,在票房上一路领先,让其他的电影根本无法追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部电影几乎可以锁定全年的票房冠军,实在难以想象,一部超级英雄电影,竟然可以拍摄的这么出色。”
就在前几年,蝙蝠侠这部电影,才刚刚让人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人财两空。那部失败的电影,到现在都让乔治克鲁尼和施瓦辛格他们缓不过来气。而与之相比,x战警取得了这样可怕的票房数字,实在是让人惊叹。
一周五千万,那么六周下来,怎么也会超过了两亿了。两个亿的票房,对于去年和前年比较低迷的市场来说,差不多就是票房冠军了——除了星战前传那个不科学的bug,其他的电影,差不多都是这个票房数字而已。
这个数字,一样超过了利维的预料,不过却并不让利维觉得奇怪:首先,这部电影的特效,比起来利维记忆中的电影,可是好了太多了。其次,这部电影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武打风格,都是利维亲自一点点监督操办的,比起来原作中要用心的多。再次,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毕竟是诺兰:虽然在电影播出后,没有太多人提及他的名字,甚至没有几个人认为这算是他的功劳,不过利维很清楚:诺兰的剪辑手法,最大化了悬疑的疑点,让这部电影有着很独特的结构,也是它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利维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使得这部在记忆中掀起了超级英雄电影浪潮第一步的电影,直接就有了十年之后的成熟的超级英雄电影所需要具备的一应要素,这种改革,让电影获得了成功。
有着良好的特效和剧情的英雄电影能赚钱,是发展的潮流,利维走在了潮流前面。
一部商业电影,北美票房数字和海外票房数字应该是大体持平的,那么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的票房总数,可以达到四亿甚至于是五亿了。虽然比起来记忆中的蜘蛛侠,这样的票房依然差得远,不过,这也是绝对的高票房电影了。
这绝对是个很大的成功——虽然说利维清楚,电影的票房不是电影的全部收入。不过,电影的票房如果不好,那么指望着其他收入很好根本就是扯淡。票房反映的是电影受欢迎的程度,这是最为直观的看到电影是不是受欢迎的途经。
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能够拿到这么高的票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毕竟这是商业片,超级英雄这个题材就确定了他没有真实性可演,口碑什么的肯定好不了,有了高票房,也就是有了一切了。
而这一切,也是给了利维信心的东西:作为制片人,他全程参与了x战警的制作,他很清楚,这部电影比起记忆中的票房,强上了很多。
而就在x战警票房大爆发的时候,利维也接到了另外一个消息:楚门的世界在今年的奥斯卡评选上,也获得了多项提名。而在这些提名中,对利维来说最为重要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提名,利维耶都得到了——这是他连续第三年,获得奥斯卡的提名了,而且,这一次,楚门的世界也是提名的热门电影。
商业片电影获得了票房,文艺片电影获得了口碑——而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维对这些电影的认真的雕琢。文艺片的精雕细琢,可以让电影口碑更好,而商业片的精雕细琢,可以让电影的票房更好。自己现在拍摄的电影,又何妨精雕细琢一下,让这部电影变得更加出色呢?
这部电影会很好的,为它花费再多的功夫也值得。(未完待续)
第一九四节 演员之路
“这个地方,拍摄的时候,是失焦了吗?”
坐在剪辑室里,看着电影已经拍摄完成了的部分,塞隆突然张开口,对着克拉克问道。
“是背景虚化,突出人物啊,多明显的地方。”
对赛欧那个的问题,克拉克有些不满的责备了一句。
剪辑室这种地方,按理说是不允许演员进入的,可是有些时候事情都是有例外的。塞隆和利维的关系很好,她有些时候做的逾越一些,也没有人会说什么。对于克拉克来说,就算是她进入了剪辑室,只要保持安静,克拉克还是可以接受的。
感觉到了克拉克的不满,塞隆不再开口了。她知道,虽然利维可以因为她的好奇允许她进入剪辑室,但是,在这个屋子里面,就是利维也得让着克拉克——这是克拉克的工作,就算是导演,也得尊重一个剪辑师的工作。
塞隆也知道这些,只是,她依然有些时候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自从进入了剪辑室,看着电影已经剪辑完了的部分,她的这种好奇,就越来越明显。
这部电影如果只是粗粗浏览一遍的话,大概会忽略掉相当多的细节,但是如果仔细的一点点去分析的话,就可以看到细节部分的凸显。拍摄的时候,因为电影被切割的很碎,塞隆没有注意很多东西,可是在剪辑室里面观看连起来的电影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警官在天台上出现,拍摄的不是他在天台走动的影子,而是在玻璃墙上。近乎虚幻的影子;黑帮老大对着小弟说路怎么走,你们自己选,结果被小弟打死了;两个卧底在镜子中看自己的影子,在风铃上看自己的影子,各种影像。反复交织;四个主角死了三个,每个人死亡的时候都是那么干脆利落,反而不如一个配角死的时候戏份多;那个电梯,在直上直下之间,沟通的仿佛不是天台,而是地狱。墓碑上的日期,和最初两个人见面的日期,诡异的安排……
在拍摄电影的时候,这些东西并没有给人以太大的感触。演员们看到的是未成形的电影,导演的很多用意还很难明白。不过。坐在剪辑室里,看着电影中那些剪辑好了的部分,这种感觉就截然不同了。镜子中的虚像代表的是真实和虚假的生活的对比,电梯的寓意应该是生死之间的直通,而主角的猝死代表着人生无常……这些东西背后深层次寓意,一旦剪辑出来就成型了。看着这些片段,竟然能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意义,这部电影绝对不止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镜头语言就是导演说话的地方。拍摄什么,用什么样的东西来代表自己的含义,这些是导演好坏的分别。塞隆也有些感慨:人们都说利维拍摄的这一部电影是商业片。可是这些细节部分,可是一点都不像是商业片的处理,更像是艺术片的认真。作为导演的利维,在运用各种镜头语言方面,已经变得纯熟无比了。
只是看着这些镜头,塞隆也可以看出来。名导演和小导演的不同之处。作为大导演,想要做的就不再是讲通顺一个故事了。他更多的想要做的,是给电影以内核——这和商业还是文艺无关。是导演的追求。
“尼克对这部电影,似乎比以前的电影都要用心的多。”看着电影的镜头,塞隆忽然说了一句。
克拉克没有回答,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连回头去看塞隆都没有。利维有多认真,作为剪辑师的他再清楚不过,又有谁比他能够更加清楚电影的每一个镜头?
克拉克没有答话,也不出乎塞隆的预料。她也只是静静浏览着,不再开口。
没过多久之后,门突然被推开了。塞隆回过头,她看到了利维带着笑容走了进来。
“奥斯卡午宴很好玩吗?”塞隆站起了身,迎了上去。
“一点意思都没有,就是互相吹捧和在媒体面前装模作样。”利维伸手抱住她,“还是看到你,我才笑出来的。”
“嘴真甜。”塞隆白了他一眼,同时制止了他的进一步动作:这毕竟还是在剪辑室,“怎么样,你的电影获得了几项提名?”
塞隆知道,在自己在这里看镜头的时候,利维是去参加奥斯卡午宴的——奥斯卡作为一个很能够盈利的奖项,把事情办得也相当复杂。各种前哨战是第一关,而午宴提名是第二关,这一次参加午宴,也就是去了解自己的电影,到底获得了几项提名的。
“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原创剧本,最佳道具布景,一共五项提名——这可是我最为凄惨的一次了。”
五项提名,对任何一个电影来说,都不算是差劲。可是,对于利维来说,这确实是他最为凄惨的一次奥斯卡之旅——前面的两次,他获得的提名都远比这个更多,这次的提名实在太少。
“没有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在一旁的克拉克发现了什么。
“没有。”
克拉克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显然,奥斯卡也不是那么公允。首先,因为金凯瑞多次拿奥斯卡开玩笑,而且为人也太过于胡闹,奥斯卡害怕自己的盛典被他搅乱,没有邀请他参加奥斯卡。而其次,学院显然也不想连续两年都是利维拿到最佳电影,所以也给利维设置了一些障碍:没有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的提名,想要拿到最佳电影无疑是天方夜谭。
“可惜了,这部电影金凯瑞发挥得很好,而且拍摄的也可以,真是可惜了……”
“五项提名也不算少了。”塞隆对这两个人的对话,却有些不满。
真是够气人的——他们的电影都已经有了五项提名了,竟然还觉得少?自己拍摄过的电影里,除了窃听风暴,也只有最近参演的苹果酒屋法则有这样的口碑了。这些家伙明明已经都是拿到了五项提名了,还这么挑剔。
“我没有不高兴啊,只是感叹一下,学院的那帮人,实在有些太过分了,在这么下去,奥斯卡的名头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利维赞叹了一句,克拉克也在一旁点着头附和着。也许对于别人来说,奥斯卡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是对于这些几乎是年年都去奥斯卡的家伙们来说,他们不需要奥斯卡的肯定,相反,他们的身份都可以臧否奥斯卡乐。
“就算再怎么名气差了,他也是奥斯卡,也依然会有人愿意前往的。”塞隆瞥了他们一眼,没有好气的说道。
眼前的两个家伙,年年都去奥斯卡转悠,他们自然有这种底气,可是,对于从来没有过提名的自己说这话,真是不可饶恕。
“查理兹,这个问题,也正是我想要问你的。”利维的笑容收敛了,“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去奥斯卡颁奖晚会?”
颁奖晚会啊……塞隆的脸上挂上了笑意,利维能够提出来这个邀请,就足以让她很开心了。可是,她还是坚决的摇摇头,拒绝了他的邀请,“我不去的,我告诉过你,我是个电影演员,别的挽回我可以陪你参加,可奥斯卡晚会我绝对不以演员之外的身份去。要想去的话,我自己也不是没有剧组,可是,我不去。”
塞隆还是和两年前一样骄傲呢……虽然这两年间,她演的戏都没有得到好莱坞的充分肯定,人们依然视她为花瓶多过演技派,可是,这一份追求演技的心,她倒是没有忘记。
“你找别人去好了,你的朋友里面,没有别人愿意跟你去吗?”
塞隆的问题看似轻描淡写,但是却颇为意味深长。克拉克在她背后,对着利维摇摇头,告诉他千万不要承认。可利维只是笑笑,还是开了口,“我记得邦辰女士跟我提过,说她对这种宴会很感兴趣。”
“吉赛尔.邦辰?那位好身材的模特吗?”塞隆的脸上,表情变的不怎么好了。提到别的女人的名字,她不可能表情好。她不清楚利维和邦辰(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lawen.org/kan/4523/ )
这些地方,其实也是让皮特有些无奈的地方:自己在电影里面,连谈恋爱都要弄虚作假,和自己的女人之间,也是敷衍塞责,假多于真,说这是双雄,根本没有一点主角的待遇。相比之下。诺顿扮演的托尼则是好得多,在戏里面他不止有着和美女心理咨询师相遇相知的戏份,还有着前女友心甘情愿为他养孩子的事——说是让自己扮演出来成功人士的风范。可是,他这比自己成功多了。
而且,最让人无语的是,就连扮演他的女友的演员,也要比扮演自己的女友的演员演技好多了。
同在一个剧组,皮特也很快就弄清楚了一件事情:安妮斯顿虽然形象上很好。也很受美国人欢迎,可是演技真的没有多少。她出道也快十年了。可还是只能够在荧幕面前扮演甜心傻大姐,也很说明问题了。就算是利维这样的导演,让她扮演的,也只能是这一个角色。
相比之下,那个叫做娜奥米的演员,虽然名气不大,演技简直可以说惊人。在戏中,她扮演的人物难度完全超过了安妮斯顿角色的难度,可是,她演起来却更加出色。
她是演楚门的世界的演员,也是利维上一部电影中的女主角。现在虽然小有名气,可是不算是明星。听说她一直到三十岁,还在演着一些不入流的角色,直到利维遇到了她,才让她逐渐表演好了,不得不说,利维的眼光,确实很惊人。
看了一眼坐在一边,正在和别人说戏的娜奥米,皮特也有些赞叹的摇摇头:能够三十岁才成名,这个女人也真是励志。
不过,皮特不知道的是,在他赞叹着娜奥米演技出色的时候,其实娜奥米也是压力颇大的。
娜奥米的角色,确实不算简单:在电影当中,她需要扮演的,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剧中爱上了托尼的女人。这个人物,一方面要有着心理咨询师的一面:她在剧中需要发现托尼的焦虑,不安,对人的不信任,而她进行了治疗。通过对他的漠不关心式的态度,让他认为自己不在意他的秘密,是安全的,从而相信自己,在自己的诊所里休息,失眠和焦虑得到了好转,这些是一个咨询师该做的。
同时,她也还有这女人的一面:在需要表现出来对托尼的秘密不在意的同时,作为一个女人,她又被托尼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吸引着。开始对他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因为有着工作关系的阻挠,又只能够是流于**,不到最后的表白时刻,是不能够公开的。这种含而未发的情愫,需要在电影中若有如无的展现,才能够让后面的剧情不突兀。
本来戏份就有限,还要把这个角色的两面性都表现出来,这也算是一种煎熬了。虽然不是很多人都注意自己的角色的两面性,可是她也得表现出来。娜奥米发现,自己这样的角色,还真的不如一些戏里面,直接和男人上床来的爽快直接:简单粗暴的展现爱情,比这样玩**可简单多了。
可是,自己不能那么做:作为卧底,托尼是疏离于社会的,他不能享受正常人生活。作为咨询师,自己也是不能胡乱勾搭病人的。
这是对于一个行业的尊重:虽然就算是不尊重,最多也就使得这个行业协会不满,无关痛痒的抱怨几句,不过,尊重别的行业,也是一种尊重事实,这是利维看重的。
这个角色,需要更多的进行揣摩才可以。她也看了出来,利维要的是把人物和故事都展现的很好,自己的人物必须表现得更加真实细腻才可以。
这不是很容易,但是必须得做:别的不说,利维连续两部电影都用自己当了女主角,这份信任,就是让娜奥米相当感激莫名的。
她自己清楚,自己不是利维的缪斯,自己给不了利维灵感,倒是利维不断地给她以启迪。而她和利维也没有什么更加进一步的关系,让利维可以不顾一切的关注自己,他们两个人虽然合作过了,但是却也只是合作。这样的情况下,利维还肯连续使用她做女主角,这就很让人惊讶了。
她还记得,受利维邀请,做客串演出的查理兹.塞隆,听说自己演女主角时,打量着自己时那种审视和犹疑的目光:她是利维最早使用的演员,而且据说和利维关系有些**,可是她却一直都没有能够捞到再次出演利维电影女主角的机会,而自己却有这样的机会,也难怪她怀疑。
估计在她想来,也是觉得自己和利维有什么**吧——以己度人是人很喜欢做的事情,而且利维也确实不是什么人人称道的君子,她有这种怀疑也正常。
不过,她愿意怀疑,就让她怀疑去吧,自己犯不上和她解释。她有什么可不满的?利维甚至答应她以后专门帮她拍一部戏,犯得上妒忌自己吗?而且,怀疑的也不止她一个,也有不少媒体在议论,为什么以前每部电影都换女主角的利维这一次使用了用过的演员。对自己的议论,难道还差她一个?只要自己演好了戏,还怕别人说闲话?
只是,话虽如此,表演的时候,还是有不小的麻烦的。电影中她需要和诺顿做对手戏,这就是问题所在。
诺顿的长相,只能说是一般,他没有一张帅的让人嫉妒的脸,和同组的皮特比起来,差了相当多。因为对方不帅,所以自己也不能表现得因为对方的长相犯花痴。没有脸的因素在,如何在短短的接触中,让有着职业操守的自己的角色爱上一个对周围事物警惕,怀疑,焦虑到了甚至有暴力倾向的人?这就需要他展现出来极高的演技,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才可以。
可是两个演员对戏,一个人把自己的个人魅力飙到了极限,那么,另外一个就很容易沦为配角。娜奥米如果不想成为这段表演中的配角,不想在这段戏里表现得像个花痴一样,她就必须得展现出来自己的魅力。
如何从配戏变成飚戏,是个有难度的事情。爱德华诺顿的演技出色是公认的,自己得跟上他的脚步,能够和他飚戏,这也是自己的挑战。
“其实,你可以考虑,和导演说说,把镜头的角度调整一些,再侧过去一些,让你的面部线条显得硬朗一些。你的表情可以更多一些看透了对方的所有把戏的嘲弄和怜悯,这符合你的身份,也能够突出你的人物……”
坐在娜奥米身边,帮娜奥米出着主意的,是她的老乡希斯莱杰,这个比她小了十岁的演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比她更加出色的天才,在演戏表达方面,能够给她不少的建议,也让她受益匪浅。在演好了自己的戏份的同时,他还能够帮助娜奥米准备戏,他的脑子显然很好。
“谢你了,这一段我会再想想的。”对着自己的同乡感谢了一句,娜奥米也再次开始揣摩起了戏份。
有导演的信任,有同伴的帮助,自己这一次的表演,应该会更加出色的。别人想要怀疑自己为什么可以连续做利维的女主角?那么,自己就用实力来说明一切好了。(未完待续)
第一九二节 风格
在别人都有着表演的压力的时候,可以说,在这部戏里面,表演的压力最小的,就是罗伯特.德尼罗了。
他和别人都有些不一样,皮特在戏中表演的是自己没有表演过的类型,诺顿在戏里面,要更多的体现忧郁和压抑,而不是神经质的一面,连姆尼森虽然形象出众,可是演这个角色,也需要进一步的揣摩才能够演好,可是,对于德尼罗来说,演一个黑帮人物,实在是太过于简单了。
别的角色他不敢说,但是单纯说是黑帮人物的话,他绝对敢说没有人比自己更懂得怎么表演了。从年轻时代开始,他就一直都是出演黑帮电影的大师级人物,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为这类电影下足了功夫,有着为了演好出租车司机真正去开一年出租车经历的他,现在就算是老了,可是年轻时候的积累也还在,厚积薄发之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别人说,我可以去当警察,也可以去当罪犯。可当别人用枪指着你的脑袋的时候,警察和罪犯有区别吗?”
在利维面前,德尼罗扮演的黑帮老大站在年轻的安迪面前说着话,试图说服年轻人去为他做卧底。他的神色语气中,仿佛是在回忆着过去,可是那一丝讥笑的意味,又仿佛是在嘲弄自己过去的无知。他轻轻地混淆了黑白,颠倒了是非,向安迪灌输着错误的逻辑,可是那种泰然自若的语气和隐藏的惆怅,又仿佛是说着一个真理,让人们忍不住同意他的看法的同时。也发现这个人身上可能有着重重的过去,对这个人产生了好奇和好感。
德尼罗扮演的黑帮老大,切实的完成了这样的工作,从神情到动作,他把一个邪恶但是又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都展现了出来。
“cut!拍的很好,罗伯特,做的好极了。”
利维喊了停,也大步的走了过去。德尼罗只是笑笑,他先是拍拍对面和自己对戏的希斯莱杰的肩膀,鼓励了一下。然后才走到场边,一边任由化妆师在自己脸上进行着补妆,一边和利维攀谈了起来。
“尼克,你找来的这个年轻人演技不错,挺懂事的。拍戏的时候注意看到了他的手指和嘴唇了么?细节把握得很好。这么年轻就懂这些,这样的人现在可不多见了。”
德尼罗赞叹了几句,而在一旁的希斯莱杰,则是也笑着开了口,“还是得感谢罗伯特的帮助,在刚开始演戏的时候,我看的出他的眼神对我有暗示,我还一直不理解。想了很久,才能够把他的暗示全都读懂了,我演得好。还是他带得好。”
“你肯去学就不错。”德尼罗也不谦虚,接受了希斯莱杰的吹捧,“好好学,你有前途。”
希斯莱杰答应了一声离开了,德尼罗则是向着利维,扭过来了头。“我认为这一段表演的,应该可以了。不过先别让他离开剧组。这部电影越是认真就越是觉得内部的东西很多,我对戏中的人物的分析。也是有了不少新的体悟。让他先留下吧,万一我对剧中人物有了进一步的深层次理解,我希望他能够和我把这一部戏重新拍一下。”
德尼罗和利维说着话,利维点了点头,他知道,对于好演员来说,很多时候不用导演告诉他们,他们演得不好,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就很高,一旦发现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不够深刻,就会对以前拍摄的部分不满意,要求重来——德尼罗在演戏方面的认真和惊讶都非常值得称道,他的要求,利维自然会同意。
只是,有件事情,他也很感兴趣。
“可以告诉我,这部电影里面,你解读出来什么了么?你和斯科塞斯合作过那么多次,对电影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可以说说吗?”
对于德尼罗的解读视角,利维还是很感兴趣的。作为和马丁.斯科塞斯合作过很多的演员,德尼罗对于黑帮片,有着足够深刻的了解,他的看法,肯定不会是黑帮片容易得奖那么浅显粗鄙的结论,利维也很想知道,他怎么看待这部电影。
“你的这部电影,和马丁的电影都不太一样。”德尼罗当然知道利维想问的是什么,“在一开始,我也以为,你想要在纽约拍摄一部黑帮电影,有着向马丁致敬的意味。可是,在拍摄的时候,我慢慢发现,你的剧本,根本不是向着马丁致敬——你的剧本太干净了,这完全不是马丁的风格。”
干净,这是德尼罗开始了拍戏之后的最大的感觉。比起来看剧本不同,到了片场之后,人常常被各个层面上传来的信息影响,视觉,听觉,触觉,这些方面,都是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的。这部电影的片场,实在太干净了。无论是场景的布置,还是人物的对话,几乎没有可以营造出来的丑陋,没有故意营造的暴虐,全都是相当平实的话语和环境。比起来别的黑帮片子,这部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电影没有靠着外界的肮脏,语言的暴虐,肢体的斗殴,和演员的痛苦来塑造一个罪恶的环境。剧本里没有太多的谩骂词汇,片场里面没有到处都是带着纹身的凶恶壮汉,动作戏中没有太多的搏击和折磨,场景布置上,也是趋向于冷冽而不是污秽——这些东西,是利维拍摄的黑帮片的不同。
比起来那些外在的表演,利维是希望通过内在的内心语言,来展现罪恶的。
“你选择的,是和马丁完全不同的路数。马丁的电影,喜欢用外在丑恶,来让人获得直观印象,而你则是没有这样做,你的电影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样,‘d’,你在剧情中,是通过人物各自的挣扎,来展现这些人物的心理,而通过所有人的挣扎,来勾勒出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乃至于心态的一致性——这两种做法,说不上哪个更好,马丁的更直观,和他想要反应的人类的抗争的主题更贴切,而你的手法如果玩好了,则会更让人纠结,和你所希望表现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主题更贴切。”
作为一个顶级的演员,德尼罗没有心情为了讨好这部戏的导演,就去污蔑另外一个大导演,既然让他评价,他就要更加准确而稳妥的,把两个人对比一下。和斯科塞斯相比,利维的电影拍摄时显然是更优雅,更文静的,而这种风格应用到了黑帮片上,他拍出来的电影,也是通篇带着阴冷肃杀的气氛——这些可以通过美术设计看出来,而且,,这估计也就是利维选择纽约派系的原因,大都市的环境下的冷漠,是符合他的主题。
马丁斯科塞斯的主题,大多都是反应人的抗争的,因此,他也不需要详细的勾勒人心,只要他能够塑造出来人的痛苦,然后通过简单粗暴的反抗方式深化主题,他就可以完美的诠释他的电影。而利维则是希望用人心的剪影来勾画世界,这本身就是不同的方式。
这说不上谁好谁坏——利维的这种手法太细腻了,如果去拍摄出租车司机或者愤怒的公牛,那就是典型的文青虐情了,可是马丁如果拍摄这一部,也很难抓住其中的精髓。
他的话语,让利维微微点头,也挂上了笑容:至少,德尼罗没有认为他拍摄的成了黑帮文艺片——德尼罗拍摄过的电影足够多,他对于电影的风格和表达方式都有着很深的见解,得到他的认可,利维很是满意。
“不过,你也小心,这样的电影,拍好了可不容易。”
现在的黑帮电影,大部分都是用斗殴,骂街,简单粗暴的作风和直观的人物形象,乃至于废弃工厂,阴暗小巷这些极为直观的外在景观来表现黑暗度的,就是因为这样的方式很简单,容易学习,也容易上手。在德尼罗多年从影的经验中,他见过的这种不用暴力去演绎黑帮,而是用温和的方式来展现一个黑帮环境的,大概只有教父做到了最好。而利维的这一部电影,某种意义上说,和那部电影走的是一个路数。
这是一部想要靠着拼台词,拼表演,拼人物刻画取胜的黑帮电影。而这样的电影,对于配角,台词,剧本,演员,导演,要求的都是很高的。为什么人们总说教父是影史第一的电影?还不是因为那部电影把所有的方面都做到了最佳?
可是这一部,真的能够拍摄的那么好吗?这也是德尼罗心里最大的疑问。这样的表达,也是极为难以掌控的。
不过这样的电影,拍好了之后,也会更加出色的——有些时候,过于直观的表达方式,会降低电影的深度,让电影显得不够厚重。不得不说,利维的电影拍摄的方式,更容易出现经典:通过人心勾勒社会,这种做法本身就是极为精彩的。
因此,德尼罗也不是特别担心:马丁表现人的愤怒,有他的手法。利维表现人的孤独,也有自己的手法。能够在不同题材的电影当中,有着自己的一以贯之的拍摄手法,利维的水平,绝对不低。有这样的能力,自己何必担心电影拍摄不好呢?
这个导演值得信任。(未完待续)
第一九三节 超出预计
德尼罗对利维信心满满,可是利维自己,现在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却觉得压力很大。
“真够难啊……”
看着剧组中的演员们,把电影的场景一幕幕的表现出来,作为导演的利维,一方面觉得欣喜,另外一方面也觉得有些紧张。虽然电影的拍摄进程,利维也越来越觉得,这部电影里面的那些交叉蒙太奇和平行蒙太奇的难以运用,而在节奏上面,如何让已经快起来了的节奏慢下来,也成了他的重大考验。
电影对演员们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对利维来说,未尝不是如此。利维以前拍摄的那几部电影,在脑子里面,都有着一个已经成型了的,大体的可以参照模仿的电影,而现在拍摄的这一部,在脑子里面却有着两部电影,而这两部电影,却又各有各的短处,各有各的缺陷。利维想要拍摄出来一个很好的电影,就不能够再一味的却学习了,必须得自己改动一些才可以。
可是这些改动,不是那么容易的。比起来只是简单的把窃听风暴改成英语版,把天使爱美丽挪到纽约上演,把楚门的世界的节奏变一变,这部电影需要改变的地方很多。
利维的电影不同于记忆中的美版,因为要双线展示警局和黑帮的四个人物,所以,电影中的交叉和平行蒙太奇的数量,也是极为惊人的。如何才能够把这些镜头合理的剪辑在一起,让观众们不觉得突兀和难受,这是一个很大挑战。而与此同时,如何控制节奏。如何拍摄一些特写镜头,如何取景可以做到凸现人物,同时不显得突兀,如何使用各种拍摄手法,这些都是利维现在需要考虑的。
比起来以前。现在的这些东西,拍摄的压力似乎更大一些。不过,对于利维来说,这也是个可以接受的挑战。毕竟,从自己出道以来,每次拍摄电影的时候。他都在想着如何把记忆中的电影拍摄的更好,一次次的进步,一次次的变化,已经让他有胆量做这种尝试了。
只是,这样的尝试。未免让电影拍摄的过程,稍微的慢了一些。因为总得思考,电影怎么拍摄才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拍摄进度上面难免要放缓一些了。
当镜头需要一个个去精雕细琢的时候,电影自然不可能拍摄的快了。这样一来,比起来利维原定的计划,电影拍摄就要慢一些了,这也是超出了利维预计的部分。
“这个地方。让镜头跟着安迪移动,然后让托尼出现在屏幕中,在托尼出现之后。把焦距放在他身上,让镜头跟着他走,实现这个过度……拍摄的过程,记得一定要够平滑才好,明白吧?”
利维不断的和摄影师们,说着自己对电影的看法。这部电影。对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绝对不是胡说的。
不过。作为电影人,当然应该不断地接受挑战。不断地去尝试自己新的挑战项目,这才是应该的。
至于说这样拍摄,可能让电影拍摄的稍微慢一些,利维也不认为那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慢慢来,慢工出细活儿,未必不是好事。
这个想法,来自于现在谜团公司的电影:在三月到来的时候,谜团公司的x战警,也已经正式上映了。
三月初的时候,是北美的第一个黄金档期的到来之日。虽然说谁都知道,x战警这样的大片,如果放到了六月份的黄金档期上映票房会更高一些,不过,fox却不想为了谜团公司的电影去和别的公司打票房争夺战,而且,他们也对超级英雄电影的票房存疑,所以还是决定在这个档期上映了。
谜团公司对此也没有太多意见:电影制作完了不上映,公司的资金也是问题,早些上映,未必是坏事。而这部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了,fox公司在联系影院的时候,也一口气就联系到了3300块银幕——虽然比起来一些大制作的4000荧幕还是差了点,可是,这个数量也足够惊人的了。
在电影上映之前,媒体就已然对电影的票房做出了估测:虽然说有着刀锋战士获得了成功的先例在,不过刀锋战士毕竟是低成本的电影,5000万票房就可以算是成功了,电影拍摄的更大规模,票房上肯定会受影响。而且,考虑到了金融风暴刚过去不久,98,99连续两年的票房数字都不是很理想,媒体也认为,这部电影能够有1.5亿的北美票房,也就算是不错了——电影投资是7000万,如果全球能够票房收入两亿以上,电影就绝对不会赔了。
,不过,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这部电影的票房极为惊人。在上映的第一周开始,它就已经牢牢地占据了电影票房排行榜的首位,而且和其他的电影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仅仅是第一个周末结束,电影的票房数字,就已经超过了5000万。
出色的人物造型,精彩的情节设置,炫目的特技效果,令人窒息的场景和打斗——这些东西,全都成了吸引人进入电影院的条件。再加上x战警本身就是漫威公司极为受欢迎的漫画,电影第一周票房立即大爆,而在第二周,票房热度一点不减,各地都在纷纷加映,其热度使得所有的媒体全都瞠目结舌。
“谜团公司拍摄的新电影,在票房上一路领先,让其他的电影根本无法追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部电影几乎可以锁定全年的票房冠军,实在难以想象,一部超级英雄电影,竟然可以拍摄的这么出色。”
就在前几年,蝙蝠侠这部电影,才刚刚让人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人财两空。那部失败的电影,到现在都让乔治克鲁尼和施瓦辛格他们缓不过来气。而与之相比,x战警取得了这样可怕的票房数字,实在是让人惊叹。
一周五千万,那么六周下来,怎么也会超过了两亿了。两个亿的票房,对于去年和前年比较低迷的市场来说,差不多就是票房冠军了——除了星战前传那个不科学的bug,其他的电影,差不多都是这个票房数字而已。
这个数字,一样超过了利维的预料,不过却并不让利维觉得奇怪:首先,这部电影的特效,比起来利维记忆中的电影,可是好了太多了。其次,这部电影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武打风格,都是利维亲自一点点监督操办的,比起来原作中要用心的多。再次,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毕竟是诺兰:虽然在电影播出后,没有太多人提及他的名字,甚至没有几个人认为这算是他的功劳,不过利维很清楚:诺兰的剪辑手法,最大化了悬疑的疑点,让这部电影有着很独特的结构,也是它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利维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使得这部在记忆中掀起了超级英雄电影浪潮第一步的电影,直接就有了十年之后的成熟的超级英雄电影所需要具备的一应要素,这种改革,让电影获得了成功。
有着良好的特效和剧情的英雄电影能赚钱,是发展的潮流,利维走在了潮流前面。
一部商业电影,北美票房数字和海外票房数字应该是大体持平的,那么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的票房总数,可以达到四亿甚至于是五亿了。虽然比起来记忆中的蜘蛛侠,这样的票房依然差得远,不过,这也是绝对的高票房电影了。
这绝对是个很大的成功——虽然说利维清楚,电影的票房不是电影的全部收入。不过,电影的票房如果不好,那么指望着其他收入很好根本就是扯淡。票房反映的是电影受欢迎的程度,这是最为直观的看到电影是不是受欢迎的途经。
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能够拿到这么高的票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毕竟这是商业片,超级英雄这个题材就确定了他没有真实性可演,口碑什么的肯定好不了,有了高票房,也就是有了一切了。
而这一切,也是给了利维信心的东西:作为制片人,他全程参与了x战警的制作,他很清楚,这部电影比起记忆中的票房,强上了很多。
而就在x战警票房大爆发的时候,利维也接到了另外一个消息:楚门的世界在今年的奥斯卡评选上,也获得了多项提名。而在这些提名中,对利维来说最为重要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提名,利维耶都得到了——这是他连续第三年,获得奥斯卡的提名了,而且,这一次,楚门的世界也是提名的热门电影。
商业片电影获得了票房,文艺片电影获得了口碑——而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维对这些电影的认真的雕琢。文艺片的精雕细琢,可以让电影口碑更好,而商业片的精雕细琢,可以让电影的票房更好。自己现在拍摄的电影,又何妨精雕细琢一下,让这部电影变得更加出色呢?
这部电影会很好的,为它花费再多的功夫也值得。(未完待续)
第一九四节 演员之路
“这个地方,拍摄的时候,是失焦了吗?”
坐在剪辑室里,看着电影已经拍摄完成了的部分,塞隆突然张开口,对着克拉克问道。
“是背景虚化,突出人物啊,多明显的地方。”
对赛欧那个的问题,克拉克有些不满的责备了一句。
剪辑室这种地方,按理说是不允许演员进入的,可是有些时候事情都是有例外的。塞隆和利维的关系很好,她有些时候做的逾越一些,也没有人会说什么。对于克拉克来说,就算是她进入了剪辑室,只要保持安静,克拉克还是可以接受的。
感觉到了克拉克的不满,塞隆不再开口了。她知道,虽然利维可以因为她的好奇允许她进入剪辑室,但是,在这个屋子里面,就是利维也得让着克拉克——这是克拉克的工作,就算是导演,也得尊重一个剪辑师的工作。
塞隆也知道这些,只是,她依然有些时候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自从进入了剪辑室,看着电影已经剪辑完了的部分,她的这种好奇,就越来越明显。
这部电影如果只是粗粗浏览一遍的话,大概会忽略掉相当多的细节,但是如果仔细的一点点去分析的话,就可以看到细节部分的凸显。拍摄的时候,因为电影被切割的很碎,塞隆没有注意很多东西,可是在剪辑室里面观看连起来的电影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警官在天台上出现,拍摄的不是他在天台走动的影子,而是在玻璃墙上。近乎虚幻的影子;黑帮老大对着小弟说路怎么走,你们自己选,结果被小弟打死了;两个卧底在镜子中看自己的影子,在风铃上看自己的影子,各种影像。反复交织;四个主角死了三个,每个人死亡的时候都是那么干脆利落,反而不如一个配角死的时候戏份多;那个电梯,在直上直下之间,沟通的仿佛不是天台,而是地狱。墓碑上的日期,和最初两个人见面的日期,诡异的安排……
在拍摄电影的时候,这些东西并没有给人以太大的感触。演员们看到的是未成形的电影,导演的很多用意还很难明白。不过。坐在剪辑室里,看着电影中那些剪辑好了的部分,这种感觉就截然不同了。镜子中的虚像代表的是真实和虚假的生活的对比,电梯的寓意应该是生死之间的直通,而主角的猝死代表着人生无常……这些东西背后深层次寓意,一旦剪辑出来就成型了。看着这些片段,竟然能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意义,这部电影绝对不止是一部简单的商业片。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镜头语言就是导演说话的地方。拍摄什么,用什么样的东西来代表自己的含义,这些是导演好坏的分别。塞隆也有些感慨:人们都说利维拍摄的这一部电影是商业片。可是这些细节部分,可是一点都不像是商业片的处理,更像是艺术片的认真。作为导演的利维,在运用各种镜头语言方面,已经变得纯熟无比了。
只是看着这些镜头,塞隆也可以看出来。名导演和小导演的不同之处。作为大导演,想要做的就不再是讲通顺一个故事了。他更多的想要做的,是给电影以内核——这和商业还是文艺无关。是导演的追求。
“尼克对这部电影,似乎比以前的电影都要用心的多。”看着电影的镜头,塞隆忽然说了一句。
克拉克没有回答,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连回头去看塞隆都没有。利维有多认真,作为剪辑师的他再清楚不过,又有谁比他能够更加清楚电影的每一个镜头?
克拉克没有答话,也不出乎塞隆的预料。她也只是静静浏览着,不再开口。
没过多久之后,门突然被推开了。塞隆回过头,她看到了利维带着笑容走了进来。
“奥斯卡午宴很好玩吗?”塞隆站起了身,迎了上去。
“一点意思都没有,就是互相吹捧和在媒体面前装模作样。”利维伸手抱住她,“还是看到你,我才笑出来的。”
“嘴真甜。”塞隆白了他一眼,同时制止了他的进一步动作:这毕竟还是在剪辑室,“怎么样,你的电影获得了几项提名?”
塞隆知道,在自己在这里看镜头的时候,利维是去参加奥斯卡午宴的——奥斯卡作为一个很能够盈利的奖项,把事情办得也相当复杂。各种前哨战是第一关,而午宴提名是第二关,这一次参加午宴,也就是去了解自己的电影,到底获得了几项提名的。
“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原创剧本,最佳道具布景,一共五项提名——这可是我最为凄惨的一次了。”
五项提名,对任何一个电影来说,都不算是差劲。可是,对于利维来说,这确实是他最为凄惨的一次奥斯卡之旅——前面的两次,他获得的提名都远比这个更多,这次的提名实在太少。
“没有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在一旁的克拉克发现了什么。
“没有。”
克拉克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显然,奥斯卡也不是那么公允。首先,因为金凯瑞多次拿奥斯卡开玩笑,而且为人也太过于胡闹,奥斯卡害怕自己的盛典被他搅乱,没有邀请他参加奥斯卡。而其次,学院显然也不想连续两年都是利维拿到最佳电影,所以也给利维设置了一些障碍:没有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的提名,想要拿到最佳电影无疑是天方夜谭。
“可惜了,这部电影金凯瑞发挥得很好,而且拍摄的也可以,真是可惜了……”
“五项提名也不算少了。”塞隆对这两个人的对话,却有些不满。
真是够气人的——他们的电影都已经有了五项提名了,竟然还觉得少?自己拍摄过的电影里,除了窃听风暴,也只有最近参演的苹果酒屋法则有这样的口碑了。这些家伙明明已经都是拿到了五项提名了,还这么挑剔。
“我没有不高兴啊,只是感叹一下,学院的那帮人,实在有些太过分了,在这么下去,奥斯卡的名头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利维赞叹了一句,克拉克也在一旁点着头附和着。也许对于别人来说,奥斯卡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是对于这些几乎是年年都去奥斯卡的家伙们来说,他们不需要奥斯卡的肯定,相反,他们的身份都可以臧否奥斯卡乐。
“就算再怎么名气差了,他也是奥斯卡,也依然会有人愿意前往的。”塞隆瞥了他们一眼,没有好气的说道。
眼前的两个家伙,年年都去奥斯卡转悠,他们自然有这种底气,可是,对于从来没有过提名的自己说这话,真是不可饶恕。
“查理兹,这个问题,也正是我想要问你的。”利维的笑容收敛了,“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去奥斯卡颁奖晚会?”
颁奖晚会啊……塞隆的脸上挂上了笑意,利维能够提出来这个邀请,就足以让她很开心了。可是,她还是坚决的摇摇头,拒绝了他的邀请,“我不去的,我告诉过你,我是个电影演员,别的挽回我可以陪你参加,可奥斯卡晚会我绝对不以演员之外的身份去。要想去的话,我自己也不是没有剧组,可是,我不去。”
塞隆还是和两年前一样骄傲呢……虽然这两年间,她演的戏都没有得到好莱坞的充分肯定,人们依然视她为花瓶多过演技派,可是,这一份追求演技的心,她倒是没有忘记。
“你找别人去好了,你的朋友里面,没有别人愿意跟你去吗?”
塞隆的问题看似轻描淡写,但是却颇为意味深长。克拉克在她背后,对着利维摇摇头,告诉他千万不要承认。可利维只是笑笑,还是开了口,“我记得邦辰女士跟我提过,说她对这种宴会很感兴趣。”
“吉赛尔.邦辰?那位好身材的模特吗?”塞隆的脸上,表情变的不怎么好了。提到别的女人的名字,她不可能表情好。她不清楚利维和邦辰(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lawen.org/kan/4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