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部分阅读
带了,拍摄地球人大团结的时候,倒是也不妨直接让人把这个隔离带扒掉好了。
不过,这些小打小闹一样的拍摄,有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全都可以结束了。因此,在这段拍摄完了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只剩下了后期制作了。
算算时间,从开始筹划到完全完成,差不多也用了两年的时间——一部电影拍摄了两年,对于利维来说,还是头一次。
记忆中,为了拍摄阿凡达,卡梅隆准备了十多年,其中全力投入的时间也在三年以上。为了拍摄少年派,李安投入了五年时间,拍摄的时候也是一样耗时费力。一部大制作,大投资的电影。付出的不止是工作的费用,也有工作的时间。
不过好在,这部电影还是在此时制作完成了,如果顺利的话,到了夏天。它也就能够和观众们见面了。
两年的时间虽然长,但是制作完成之后,这个真人3d电影,至少在好莱坞还是领先的水准。至少,这一次利维的电影没有因为过长的制作时间,使得电影的技术落伍。从而失去观众。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过,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最终幻想:再临之子。这部动画制作的时候还是当时的顶尖科技水准,可惜,在制作过程中。因为过分的细致认真,甚至女主角蒂法每一根飘动的头发的轨迹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细致,使得动画活活制作了四年,制作出来之后,科技已经完全落伍了,看起来也赶不上时代了,导致赔了钱。
还好。利维的电影虽然也花了两年时间,但是好歹没有造成那样的结果。
“电影的档期,基本上也可以定下来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完成后期的剪辑,然后做完后期制作,然后上映了。”
电影拍摄顺利完成之后,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后期制作。和以往的小投资的文艺片不同,大投资的电影。需要进行大量的后期工作,这个制作的时间。也是不能省的。
因此上,如果顺利的话。到了07年的三四月份,电影的制作才可以算是完全完成,而在到上映,也正好是六月份了。
这个档期,也就算是定下来了,而剩下的事情,就是看电影的实际结果如何了。
“其他的事情,我想我们都已经做完了,剩下的部分,就是宣传问题了。这部电影的投资很大,所以我们也需要大量的宣传。而这一次的宣传费用,我想也得一个亿以上才可以。”
看着自己的电影逐渐制作完成,利维心理也是感觉异常的欣慰。而此时,他也告诉了亚历山大,准备好了通知发行公司,让发行公司加紧宣传力度了。
而这部电影的发行公司,是fox和华纳公司联合的。
第一部电影的发行时,利维选择的是和fox合作。既然第一部的合作公司是fox,那么第二部自然利维也就依然是和fox合作的。
但是fox公司现在,却面临着一个小问题:他们正在和詹姆斯.卡梅隆商量着投资拍摄他的电影阿凡达——准备了许久之后,阿凡达也终于开始进入了正式拍摄的阶段,现在的fox把资金全都调拨到了那里,在资金上出了一些问题,因此他们也需要拉人入伙,和他们一起发行电影。
可是和当初哥伦比亚公司不想发行三体1一样,现在其他的公司依然不肯冒这个险。比如说迪斯尼,他们曾经倒是一度想过合作,只不过,他们要求利维保证这部电影里面不会有太多的过分镜头:迪斯尼到现在为止最多也就是玩玩pg-13,要是利维制作出来nc-17级别的电影,他们也会很头疼的。迪斯尼毕竟是迪斯尼,他们可不希望自己发行的电影中有太多的儿童不宜的成分。
对此,利维无法答应。虽然说他的电影里面,就连打斗场面都没有很多,更别提是更加过分的场面。但是他的电影里,还是涉及到了很多军队,政客,不同的文化和政治的方面。这些东西还是非常敏感,容易过线的。政治片的分级一向都很高,利维的电影虽然不是政治片,但是却也有很多过于冷酷的政治思想,这些东西就连利维自己都不认为给小孩子看是正确的事情。
别的东西都不说,就是在剧情中,泰勒四处寻找人做人肉炸弹,利维就不认为这部电影分级能够低得了。
这个电影,根本没有办法制作成pg-13级别。甚至说,想要制作成r级,都是非常难的。
除了这两个公司之外,其他的公司就更难以发行了。韦恩斯坦兄弟倒是很有兴趣,但是他们的公司太小,一样冒不起这个险。狮门公司干脆连兴趣都没有,他们的公司本来走的就是不一样的路子,发行小成本,小制作的电影是他们的原则,这样的大手笔他们不玩。
而在fox找了一圈之后,最后表示愿意合作发行的是华纳公司。
同样作为大公司,在这个问题上,环球还是愿意赌一把的。虽然说这样的电影,对于他们的公司来说,一样是个巨大的风险,但是赚到了钱的话,收入也一样让他们心动。
而且,他们也想要试试看,3d电影是不是真的能赚钱。
和迪斯尼,哥伦比亚等公司不同,华纳公司公司的手里有着哈利波特,dc漫画等众多的系列题材,这些题材,都是可以变成金钱的。只是,90年的蝙蝠侠系列可以说是让dc漫画的牌子一下子倒塌了,而且一直到了新世纪,这个系列也没有能够很好的挽救起来——他们找来了迈克尔贝拍摄蝙蝠侠,可惜的是,迈克尔贝虽然玩的一手好爆炸,但是蝙蝠侠毕竟不是爆破侠,缺少了人物的哥特风格和黑暗气息,观众们虽然看了刺激,但是评价却很低。
手里握着摇钱树,却怎么也换不来钱,看着漫威的英雄们赚钱,自己的一群英雄们全都是赔钱货,也让华纳公司头疼无比。如何把自己的系列电影制作的能够赚钱,这也是华纳公司一直在考虑的。
而利维的3d电影的尝试,让他们也看到了一些希望——如果这个尝试能够成功的话,对于华纳来说,这将是一个极为重大的突破口。
因此,他们选择了支持利维。华纳公司还是有着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的,而且他们也知道,利维的谜团公司并不缺乏资金。他们和谜团公司没有太多的业务上的往来,不像哥伦比亚那样,担心和谜团关系恶化,所以他们也就选择了合作。
对于华纳公司选择的这个突破口,利维并不是十分赞成——其实,华纳公司的超级英雄电影,比起来漫威的一点都不差,比起来漫威的那些超级英雄,dc宇宙的超人和蝙蝠侠的影响力不知道强了多少,而且故事情节也好,内容深度也好,都要比漫威强。
只是因为他们的英雄全都是诞生于40年代的,未免在人物形象上不够现代化。缺乏与时俱进的人物,缺乏足够现代化的故事,塑造出来的人物,全都不接地气,才是他们的电影的最大问题。意识不到这点,再怎么改3d也没用。
不过,对这一点,利维却也不会蠢到去通知他们,从而影响了自己的电影的发行。既然他们想要看看3d的效果,那么自己就让他们看一下好了。
“华纳那边说了,宣传的事情上,你不用担心。他们的公司,会把一切都处理好了的。有着上亿元的宣传费用,这个电影的宣传,肯定不会差了的。”
对华纳的这个保证,利维点点了头,他相信华纳肯定能够做好的——在宣传这方面,华纳公司的功力绝对不在任何人之下,利维对此当然非常清楚。
华纳公司在宣传的问题,一直都非常卖力气。从制造同一部影片的演员们的绯闻,为演员拉人气,为电影造话题,到在电影上映前通过各种方式来使得电影获得一致好评,用长期的投资来制造电影气氛,这些方面,华纳公司全都非常纯熟。
虽然说在利维记忆中,他们在一些电影发行时曾经犯下过很大的问题,比如环太平洋的宣发不利就被很多人说过——但是,只要他们肯认真宣传,总是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有着fox和华纳的宣传,自己的电影,有了好的宣传,还有什么可怕的?(未完待续)
第三二二节 争论
其实,就算是利维不说,这部电影的宣传,也一样会进行的。对于fox来说,这个电影可以说是他们的摇钱树之一。第一部电影发行的时候,他们还是刚刚和利维合作发行了那部《拉贝日记》之后,展开的合作,而现在,比起来那部电影,三体的票房,更让他们期待。
而华纳也一样。上一次三体发行的时候,他们还在和三体斗争,可这一次,靠着fox的资金不足的问题,他们也插了一手。这部3d电影会制作成什么样子,他们也在期待。
而既然两个大公司都在努力,电影的宣传自然不会差。其实,从利维的第一个宣传片拿出来之后,在宣传的作用下,关于四个面壁者,该如何解救人类的方法的讨论,就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过。
团结一致,勇于牺牲,科技突破,制造奇迹,这些方面在嘴上说说,谁都能够做到,可是如何才能够真正的把这些事情做出来,而且还能够真正起到抵抗外星人的作用?这些事情,就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出来了。
有人认为科技进步是个好的路子,可是,在没有理论物理的情况下,科技如何进步?这也是个最大的问题。
当然,不乏一些人想到了独立日等电影里面利用的那些病毒,或者是一些其他方面的奇思妙想,比如说也许外星人不适应地球的病毒,来到了地球就全都得病死光光,或者是外星人在宇宙中遇到了突发事件,直接毁灭……不过,这些东西虽然看上去都很有趣。可是却总有一些低估了外星人智能的问题存在。电影这样拍真的可以吗?很多人都认为,这么拍的话,简直是在侮辱智商。
而有人认为使用一些策略可以达到成功。可何等的策略,才能够影响到宇宙深处的外星人?这也是人们不知道的。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电影提到的四个面壁者,他们的计划到底是怎么样的?人类的四个面壁者肯定不会是简单的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让外星人知道的。外星人作为六岁小孩的谋略水准,要是不骗他们实在对不起他们——可是他们的计划中都是怎么骗人的?这也是人们一直思索的。
到底如何做,才能够抵抗科技比自己高得多的外星人?这是很多人一直以来都在思索的。科幻电影讲求的是科学,按照科学来说,有着科学级差的文明怎么也不能够抵抗更高文明。可是如果面临毁灭的是人类,这种考虑又怎么能够不进行?
电影拍摄期间,这样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于,影迷们还自发的形成了自然科学派和社会科学派,争论着哪一种才能够更好的拯救人类。
而就在这种争论越来越热的时候。人们发现电影的第二部预告片,已经推出了。
人们很快就看了这部预告片,希望从中找出来一些新的线索。
和第一次的预告片不同的是,这一次的预告片,场面就大不相同了。
预告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从冷冻室里,走出来的人类。他们迷茫的看着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时间已经飞速流逝。
显然,这已经不是三百年前,那个四个面壁者的时代了——人们发现。这似乎已经是三百年后了。
“时间已经过去三百年了,三体星人就会在最近到来了。不过,三百年的时间,已经足以让我们的科技水平,远远地超过了他们了,我们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这场战争,我们必胜。”
随着一个声音的介绍。人们眼前出现的,是光怪陆离的世界景象。这个世界。已经是三百年之后的世界了。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是高科技和漫画世界的结合,处处洋溢着浓烈的科幻色彩和诡异的美学风格,让人们惊讶不已。
想不到,第二个预告片,从一开头就这么高能。
电影预告片一开头,就仿佛给了讨论者当头一棒。难道说,在物理学被封锁的前提下,人类真的已经实现了科技进步?可是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
而新的问题,也很快出现了——这真的可能吗?地球人,真的能够做到在没有物理学的情况下,战胜外星人?
太不可思议了,难道真的是自然科学赢了?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只能说地球人太开挂了。
人们还在犹疑,而此时,预告片中的画面,也已经变化了。为了迎接三体星人派出的使者,地球舰队出动了。
成群结队的飞船,星罗密布的舰队,在宇宙之中,排列着数量让人惊叹的宇宙飞船。比起来第一部中,那些雄浑壮观的场面,都是天体运行造成的结果,这一次的宇宙飞船可是人类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人类创造的奇迹,更让人觉得叹为观止。
征服宇宙,一直都是人类的梦想之一,看到这么多的宇宙飞船,人们怎么可能不激动?只是,这些宇宙飞船和三体星人,会进行一场宇宙大战吗?这样的大战,会不会精彩万分?
宇宙战争图景,一直都很吸引科幻迷的。在宇宙中该如何作战,打出来的宇宙战争是什么样子,这也是人们一直讨论的热点。以往的科幻作品当中,并不缺乏宇宙大战的镜头,而这一次的大战,会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吗?这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
而很快,他们的敌人也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可是和人类战舰充满霸气的占据了整片宇宙不同,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三体星人飞船,一共只有一艘。这艘飞船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浑圆的水滴,怎么看都不像是战斗的工具。
而人类的飞船,马上就捕获了它,随即,人类的科学家,就对它来开始了研究。
首先吸引住他的,就是飞船的光滑表面。
“放大一百倍!”
“依然是绝对光滑的。”
“再调大十倍。”
“依然光滑。”
“十万倍,一百万倍,一千万倍!”
随着光学放大镜的放大,一次次的检测,可是水滴的表面,依然是光滑无比的。
一种死一样的沉默,物理学家不再说话,一张一合的嘴,代表着他的震惊和无能为力。沉寂取代了前面的喧嚣,镜头再次给到了水滴的远景,这一次,却没有人觉得它很可爱了。
“他们把强相互作用,用到了物体表面。”物理学家喃喃的说道“他们做到了……他们把弓箭射上了月球。”
接下来,水滴开始放光了,它径直冲向了天空中的人类战舰,一个小小的水滴,迎战一群飞船。
而结果如何,人们已经不需要再看了: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强相互作用力作用于物体表面是什么结果,但是更多的人却非常清楚,远远超乎了人类想象的科技,面对脆弱的人类科技的时候,会是什么结果。
印第安人的遭遇,全世界人都知道。
看上去人类似乎靠着自己三百年的努力,扭转了人类败亡的命运,但是这个极为残酷的结果告诉了人们,这依然是自欺欺人。在极大的科学差距下,人类和外星人之间,没有共存的可能性。
预告片开头那一点点希望之光,马上就被熄灭了。
显然,想要靠着科技进步战胜外星人,是不可能的。
镜头再次转动,在宇宙中,已经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五艘飞船了。
而在飞船上,看着宇宙中的遍布的飞船残骸图景,发出来感慨的人,是一个中国指挥官。
“早在三体危机出现之初,这场战争的结果会如何,这场战争的走向会如何,就已经深刻的出现在了我的脑子里。我们召开过很多的学术研讨,这些全都加深了我的印象。而从一开始,我就非常清楚,我们要做的是为人类寻找新的出路。现在,是时候了。我们需要踏上远征的路途,走向宇宙的边缘。”
如果说,前面的三体星人对地球的科技的毁灭是引起了人们恐惧的东西的话,那么,这一段话,无疑是唤起了人类的希望。地球还没有完全失去希望,至少,还有足够的智者,看到了未来的方向,知道该如何发展的。
人类还有希望,就算是面对着外星人的压力,人类也没有毁灭。
但是,难道说地球就这么样毁灭了吗?这又让人无法接受。
而紧随其后的镜头,再一次出现了唐尼。他扮演的人物站在一个墓园里面,抬起头对着虚空开了口,“智子,我知道你在这里,现在出来,我要求和三体星进行谈判。你们选择说不,而你们说不的结果,就是我们一起毁灭。”
圆圆的小球,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三体人和地球人的对话,终于实现了——看样子,到最后拯救人类的,还是社会科学。
可是,他将会怎么实现对地球的保护?如何让三体人和丢球人一起毁灭,这些方面,人们依然不得而知。
而这一切的答案,全都在电影里面。(未完待续)
第三二三节 四美元
当六月份到来的是,三体2这部电影终于上映了。
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顶级的导演执导;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史上第一的投资额度;这部电影从第一部结束开始算,有着长达三年的准备拍摄时间——这一切的东西,似乎都决定了,这部电影从上映之日起,就会成为好莱坞最为重要的电影。
在这个夏天,本来上映的电影是非常多的。蜘蛛侠3,怪物史莱克3,加勒比海盗3,变形金刚,哈利波特5……这些电影,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按理说,这些电影哪一个都是票房捞金的大师,任何一部电影的推出,都是不愁票房问题的,可是,在三体2决定了六月份上映的时候,这些电影,似乎全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在五月或者七月播出,把六月份,留给了三体2.
在这个六月,没有几个电影,愿意和他在同一个时间段展开竞争的。一个投资四个亿的电影,和别的电影在起跑线上就已经拉开了差距,谁会愿意和他比赛?比起来和它竞争,人们倒是更多的,都想要看看,这部电影是不是会受到想要的效果。
在整个美国,这个电影在五月份抢战的院线数量,可以说是最多的。毕竟是大投资电影,在上映的时候,它造成的影响力也是空前。
而这种影响力,尤其体现在了3dimx影院上。在这个时候,在电影上映的时候他们几乎全都选择了播放这部电影。
imx电影的拍摄和普通电影不同,因此,在imx影院上映的电影。本来也不是很多。可是这一次,三体2的播放,却让imx影院大大的扬名,谁都知道,三体2的正式版本。是在3dimx上播放的,据宣传公司说,这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看起来最好的电影。这个说法,一时间让imx电影也是热度极高,能够放映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这无疑是个很大的光荣,因此,他们也对放映三体2不遗余力。
一时间,它抢占了所有的3dimx市场。
但是,更多的观众。还是选择了看2d版本的电影。
原因无他,3d+imx,一方面是太少了,另外一方面,也是有些太贵了。
美国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众娱乐项目之一,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的电影非常便宜。电影的消费额度不高,不管什么样的收入的人群全都消费得起。是电影成为主流娱乐项目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而一部电影的票价如何,有些时候。当然也会影响人们的观影选择。
而美国的电影有着分级制度,因此,电影票的价钱,也和年纪有关,除了60岁以上的老人看电影比较便宜外,再有就是13岁以下的儿童看电影比较便宜——不过。这部电影是不必考虑13岁以下的儿童的,因为电影本身的定位就是pg-13。13岁以下的儿童,也没有可能看。
而13岁以上的人。票价也是有区别的。如果是四点之后的场次,是10元左右的票价,而如果是午后场,则是8.5元,如果是上午场,则是6元。
四点以后,人们最有空闲时间,所以票价也就最为昂贵,而四点以前,中午的时候,人们比较繁忙,所以票价稍贵。而上午场最为便宜,是因为看得人最少,不过,一般来说,上午场也不是每天都有的。
这样的低价的票价,是保证了美国的电影行业发展的很长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毕竟,有人看的电影,才能够有赚头。
而相比之下,3d电影的消费,似乎就高了一点了。
3d的比别的电影高出来3美元,3dimx则是比普通的高出来4美元——看上去似乎四美元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四美元却也不是很乐意花。
毕竟,在人们的印象里,根本就不知道3d电影的好处是什么。虽然这两年有了一些3d版本的动画片,但是那些动画片,看上去也不比2d版本的好在哪里。是的,这些电影和一般的电影相比,似乎确实是有些不一样的,看电影的时候,也能够看到一份新奇在,但是这种新奇,是不是看电影时候所必需的?这就是个问题了。
如果说是票价一样的话,那么没有人在意看看3d版本的,体验一下新奇的感觉。可是,如果有这差价的话,那么是否去看也就成了一些人的质疑了。
而且,在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过3dimx的电影,但是无论是3d电影,还是imx电影,已经都有过一些了。但是,对于3d电影,人们的普遍评价并不算很好,甚至有些导演,都指斥说那是哗众取宠在的玩意,而imx电影在这几年里虽然也有不少,但是制作的质量问题,也有不少人都认为这种模式虽然好看,但是却让人看得很累,看得眼晕。
毕竟,这两种东西,人们更多的还都是在探索阶段,拍摄出来的电影,自然也就有着很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使得现在的很多这类型电影不算好看。
因此,对于新式的电影,虽然有很多人抱持着希望,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抱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利维的电影拍摄的不错,但是尝试这种东西,能够成功吗?
既然观影体验并不好,那么只是为了新奇,为什么要为了一个没有什么必要的东西花费4美元?有了着四美元,做些什么不好?就算是真的有钱难受,难道买点零食吃,不比花钱找头晕好吗?
比起来直接去看3dimx,还不如去看普通的电影。如果到时候,真的证明了3dimx版本的电影不错,再去看也不迟啊。
很多人对此,依然是抱着这种态度的。
里卡多也是这样的人中的一个。
在此前,他看过三体1的电影,觉得相当不错,在听说三体2这个准备了两年的电影上映的时候,他也决定去看看——毕竟,知名导演,长时间准备,大投资大手笔,这些东西结合起来,似乎没有可能会是一部烂片。
不过,对于这部电影,他也一样没有想过要去看3dimx的版本。那样的花费似乎很大,而且,这个电影真的有必要在那里看吗?
虽然在此前,网上不少人都在分析这个电影在3d版本下看会有很好,他们都说,那些宇宙场景在3d版本下观赏,才能够更加有临场感,能够更好的感到宇宙的浩淼和美丽,那些大场面,在3d模式下观赏,会更加有感觉。
但是,这样的话,他却不是非常相信。他也看过一些3d场景的电影,也承认那些电影看起来确实有着很大的场面,看起来比一般的电影更有冲击力。但是,那样的电影很多都是真实的纪录片,一部科幻电影,能够拍摄出来那种场面吗?
或者说,就算是拍摄出来了那种场面,意义又何在呢?科幻电影不是科学纪录片,拍摄出来那么些宇宙场面又如何?星球大战也没有多少宇宙的背景,还不是一样是最好的科幻电影?
因此,他选择的,也是看普通版本的。就算是想要去看3d版本的,怎么也得看看,电影是不是值得吧?
而且,就连导演,不也是这么想的么?不然的话,他干嘛要准备2d和3d两种不同的版本?
也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他走入了电影院。他想要看看,这部电影,是否真的值得去3dimx影院观看。
电影开始了。
电影的开头,似乎是在拍摄一个巨大的壕沟。镜头似乎在这个壕沟里面前进着。只是,这个壕沟,看上去有些意外的光滑平整,也让人有些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就在他惊讶的时候,镜头拉高了。
而随着镜头后撤,拉高,人们开始把这个镜头的全貌收入了眼底。这是一只蚂蚁,正在一个深沟里爬行。而随着镜头再次拉高,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墓碑,原来,蚂蚁在墓碑字迹上爬行。而再随着镜头拉远,人看到的,是一个墓园——在这里,一场葬礼正在举行,而那个墓碑上的虫子不过是这个葬礼上的一个意外的客人,根本没有人注意到。
这个开始的镜头,几乎马上就让影迷们想到了第一部里面的话:你们都是虫子。
第一部以虫子作为结束,第二部以虫子作为开始,也让观众们都有些微微的兴奋了。在墓碑上爬行的蚂蚁,和人类比起来那么渺小,这种隐喻,也让人们马上就想到了这个电影到底想要讲什么。
电影到了这里,电影还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宇宙场景,不过,就是这一个简单的蚂蚁爬动的场景,却已经让里卡多有些后悔了。
这个场景,如果是用3d版本来看的话,一定会非常爽的吧?人的第一视角随着镜头移动,本来以为自己是行走在深谷中,望不到峡谷的尽头,可是,只是镜头一抬,人就发现,自己不过是只蚂蚁,趴在一个墓碑上——这样的镜头,就算是看都觉得震撼,何况是真的3d模式下,让人感同身受?
宇宙的壮阔,他还没有感觉到,这种自身的渺小,他就已经可以想象的出来。
也许,自己没有去看3d版本,是个不小的错误——在这个时候,里卡多似乎有些后悔了。
这四美元,也许应该花。(未完待续)
第三二四节 无声的壮观
电影的魅力,也许用不同的拍摄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此时比起来那个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葬礼本身。
看着葬礼,下葬的人的亲人都在,看过第一部的人几乎全都知道,死者就是第一部里面那个根本没有出场,却影响着三个主线的龙套死人物理学家。而主持她的葬礼的是她的母亲,那个已经证明了反人类的女科学家,而在这个墓园里面,还有其他参加葬礼的人,镜头一晃之间,人们仿佛看到了那个第一部里面玩游戏的保罗。
可是,这一部里面,他已经不是主角了。
而既然是举行葬礼,那么,时间显然也是退回到了第一部开始之前。这个时候,地球三体组织还没有暴露,外星人还没有露出爪牙。那么,拍摄这个时期,目的又是什么呢?
葬礼已经接近了尾声,来参加葬礼的人们,正在一个个的和母亲告别着,而很快,人们也发现了这部电影应该是主角的那个人,小罗伯特.唐尼。
只是,他的样子,看起来不像是特别好。看上去他似乎是刚刚喝醉了酒,有些不太清醒的样子。这副样子参加葬礼,可以说是非常失礼的,就连身为母亲的苏珊娜,在看到他的时候,也忍不住问了一句,他到底是什么人。
“我和你的女儿认识,我也是个大学老师……哦,不,我不是学物理学的,我是个社会学家。”
唐尼扮演的社会学家和苏珊娜握手说着话,而苏珊娜也马上就注意到了他的身份,“社会学家?我不知道我的女儿还有社会学家朋友。”
他的身份。引起了苏珊娜的注意:社会学和物理学虽然都是科学家,但是两者并不是关联紧密的科学,这个身份,确实有些奇怪。
“也不是朋友,就是同事。我们曾经在一起,试着做过一些课题。是我提出来的一些无聊的话题罢了——我曾经设想,宇宙中如果其他文明,那么,这些文明之间的社会关系,会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我就此向她请教。她帮我补充了一些科学方面的架设,比如说猜疑链和科技爆炸……”
夸夸其谈的社会学家,似乎只是在说着自己的事业。可是,听在观众们耳朵里,他的事业似乎不那么普通。三体星人和人类的关系。是这个电影最为重要的东西,而在这里,有一个人早就在地球遭遇危机之前研究这些。更为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死去的科学家的帮助——所有人都知道,死去的科学家,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极为不一般的身份。
难道,这就是电影谜题的最重要的部分?
看上去丧女的老妇人。也听得十分认真,可是,看得出来。她的脸上,逐渐有了凝重的色彩。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老女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能够让她如此动容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人们心理浮现了,而此时。镜头移动,再次到了墓碑上。在墓碑上面,也出现了字迹。
三体2——正式的片名。此时出现在这里了。
如果说片头的葬礼,是给了人们一个小小的提示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部分,则是直接让观众们觉得兴奋了起来。
电影的屏幕黑了下去,然后就开始出现了微光。从光芒的深度中,人们感觉得到,现在在拍摄的,已经是宇宙场景了,而很快,一个星球,也出现在了人们眼中。
这个星球几乎是蓝色的,而且,上面的图案也使人们非常熟悉的图案。同时,在人们的耳边,响起了宇航员服装中的抽气声和呼吸声,这个镜头,竟然是在太空之中,以宇航员的视角,俯视地球!
电影的一开始就是从宇宙中开始的,这让观众们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不过,宇宙空间站的情景,很快就吸引了观众们。
镜头再次拉开,已经是把宇宙空间站尽收眼底了。而人们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个镜头基本上是远景和远景的剪辑,没有用到近景镜头。因为刚才还在沉浸在地球的壮美中的人们,马上就被宇宙空间站的样子吸引了。
宇宙空间站,站在做着返航,而根据宇航员们的对话,人们很快就知道了,这个宇宙空间站担负的使命,是在宇宙中建立加速器,试图避开智子的监视,为人类科学做出贡献。
这个宇宙空间站的作用和使命,和现在地球上真正的空间站似乎有些不同。甚至可以说,它已经颇为有些科幻色彩了。这也向人们诉说着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已经不是地球上现有科技环境下的故事了,在故事中,人类的到了三体星人的部分科技,也实现了技术飞跃,对宇宙的探索能力也增强了。
这个空间站,就是证明。
这样的镜头并不出奇,宇宙空间站的出现,按理说也就是一个科幻片正常的开始罢了,但是在看到了这个镜头的时候,人们却觉得有些奇怪的感觉。
这种奇怪的感觉,就是这个镜头真的非常真实。
这种真实,不是说这个镜头中出现的黑科技空间站很真实,而是说这个镜头中出现的那个空间站里,那些人物的场景很真实。
这些人的场景其实不多,他们只是在空间站里面忙碌着,帮助者飞船降落。可是,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非常好的塑造出来了失重状态,这种状态,是过往的很多电影里面,根本没有出现过的。
通过宇航员的主观视角观察地球,拍摄在宇宙中的宇航员的状态,真实的显现出来失重状态,这是很多电影的难题,拍摄技术的不成熟,一直没有让这个问题获得很好的解决,而在一个本来是拍摄未来科技的科幻片子中,竟然制作的这么好,也让很多人都觉得惊奇。
想不到,能够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镜头。
而几乎所有的观众们,也都注意到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这个宇宙场景的画面中,整个镜头都没有声音。
这当然不是剪辑失败的原因,因为刚才的从宇航员的主观视角往下看的时候,电影的声音做得非常出色。那种宇航服内的呼吸和抽气声都能够做好,没有可能做不好宇宙飞船飞行时候简单的嗖嗖声。可是,这里没有任何声音,这也只能说明,这是导演故意不想要声音了。
这个部分,让很多人都想明白了什么:宇宙之中是真空的,在宇宙里声音也是无法传播的,所以这个宇宙场景自然也就是没有声音的。
这样的事情很容易想明白,但是却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宇宙场景在科幻电影里面出现的很多,但是能够做到了真正的宇宙环境下应该有的无声效果的却不(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lawen.org/kan/4523/ )
不过,这些小打小闹一样的拍摄,有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全都可以结束了。因此,在这段拍摄完了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只剩下了后期制作了。
算算时间,从开始筹划到完全完成,差不多也用了两年的时间——一部电影拍摄了两年,对于利维来说,还是头一次。
记忆中,为了拍摄阿凡达,卡梅隆准备了十多年,其中全力投入的时间也在三年以上。为了拍摄少年派,李安投入了五年时间,拍摄的时候也是一样耗时费力。一部大制作,大投资的电影。付出的不止是工作的费用,也有工作的时间。
不过好在,这部电影还是在此时制作完成了,如果顺利的话,到了夏天。它也就能够和观众们见面了。
两年的时间虽然长,但是制作完成之后,这个真人3d电影,至少在好莱坞还是领先的水准。至少,这一次利维的电影没有因为过长的制作时间,使得电影的技术落伍。从而失去观众。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过,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最终幻想:再临之子。这部动画制作的时候还是当时的顶尖科技水准,可惜,在制作过程中。因为过分的细致认真,甚至女主角蒂法每一根飘动的头发的轨迹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细致,使得动画活活制作了四年,制作出来之后,科技已经完全落伍了,看起来也赶不上时代了,导致赔了钱。
还好。利维的电影虽然也花了两年时间,但是好歹没有造成那样的结果。
“电影的档期,基本上也可以定下来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完成后期的剪辑,然后做完后期制作,然后上映了。”
电影拍摄顺利完成之后,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后期制作。和以往的小投资的文艺片不同,大投资的电影。需要进行大量的后期工作,这个制作的时间。也是不能省的。
因此上,如果顺利的话。到了07年的三四月份,电影的制作才可以算是完全完成,而在到上映,也正好是六月份了。
这个档期,也就算是定下来了,而剩下的事情,就是看电影的实际结果如何了。
“其他的事情,我想我们都已经做完了,剩下的部分,就是宣传问题了。这部电影的投资很大,所以我们也需要大量的宣传。而这一次的宣传费用,我想也得一个亿以上才可以。”
看着自己的电影逐渐制作完成,利维心理也是感觉异常的欣慰。而此时,他也告诉了亚历山大,准备好了通知发行公司,让发行公司加紧宣传力度了。
而这部电影的发行公司,是fox和华纳公司联合的。
第一部电影的发行时,利维选择的是和fox合作。既然第一部的合作公司是fox,那么第二部自然利维也就依然是和fox合作的。
但是fox公司现在,却面临着一个小问题:他们正在和詹姆斯.卡梅隆商量着投资拍摄他的电影阿凡达——准备了许久之后,阿凡达也终于开始进入了正式拍摄的阶段,现在的fox把资金全都调拨到了那里,在资金上出了一些问题,因此他们也需要拉人入伙,和他们一起发行电影。
可是和当初哥伦比亚公司不想发行三体1一样,现在其他的公司依然不肯冒这个险。比如说迪斯尼,他们曾经倒是一度想过合作,只不过,他们要求利维保证这部电影里面不会有太多的过分镜头:迪斯尼到现在为止最多也就是玩玩pg-13,要是利维制作出来nc-17级别的电影,他们也会很头疼的。迪斯尼毕竟是迪斯尼,他们可不希望自己发行的电影中有太多的儿童不宜的成分。
对此,利维无法答应。虽然说他的电影里面,就连打斗场面都没有很多,更别提是更加过分的场面。但是他的电影里,还是涉及到了很多军队,政客,不同的文化和政治的方面。这些东西还是非常敏感,容易过线的。政治片的分级一向都很高,利维的电影虽然不是政治片,但是却也有很多过于冷酷的政治思想,这些东西就连利维自己都不认为给小孩子看是正确的事情。
别的东西都不说,就是在剧情中,泰勒四处寻找人做人肉炸弹,利维就不认为这部电影分级能够低得了。
这个电影,根本没有办法制作成pg-13级别。甚至说,想要制作成r级,都是非常难的。
除了这两个公司之外,其他的公司就更难以发行了。韦恩斯坦兄弟倒是很有兴趣,但是他们的公司太小,一样冒不起这个险。狮门公司干脆连兴趣都没有,他们的公司本来走的就是不一样的路子,发行小成本,小制作的电影是他们的原则,这样的大手笔他们不玩。
而在fox找了一圈之后,最后表示愿意合作发行的是华纳公司。
同样作为大公司,在这个问题上,环球还是愿意赌一把的。虽然说这样的电影,对于他们的公司来说,一样是个巨大的风险,但是赚到了钱的话,收入也一样让他们心动。
而且,他们也想要试试看,3d电影是不是真的能赚钱。
和迪斯尼,哥伦比亚等公司不同,华纳公司公司的手里有着哈利波特,dc漫画等众多的系列题材,这些题材,都是可以变成金钱的。只是,90年的蝙蝠侠系列可以说是让dc漫画的牌子一下子倒塌了,而且一直到了新世纪,这个系列也没有能够很好的挽救起来——他们找来了迈克尔贝拍摄蝙蝠侠,可惜的是,迈克尔贝虽然玩的一手好爆炸,但是蝙蝠侠毕竟不是爆破侠,缺少了人物的哥特风格和黑暗气息,观众们虽然看了刺激,但是评价却很低。
手里握着摇钱树,却怎么也换不来钱,看着漫威的英雄们赚钱,自己的一群英雄们全都是赔钱货,也让华纳公司头疼无比。如何把自己的系列电影制作的能够赚钱,这也是华纳公司一直在考虑的。
而利维的3d电影的尝试,让他们也看到了一些希望——如果这个尝试能够成功的话,对于华纳来说,这将是一个极为重大的突破口。
因此,他们选择了支持利维。华纳公司还是有着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的,而且他们也知道,利维的谜团公司并不缺乏资金。他们和谜团公司没有太多的业务上的往来,不像哥伦比亚那样,担心和谜团关系恶化,所以他们也就选择了合作。
对于华纳公司选择的这个突破口,利维并不是十分赞成——其实,华纳公司的超级英雄电影,比起来漫威的一点都不差,比起来漫威的那些超级英雄,dc宇宙的超人和蝙蝠侠的影响力不知道强了多少,而且故事情节也好,内容深度也好,都要比漫威强。
只是因为他们的英雄全都是诞生于40年代的,未免在人物形象上不够现代化。缺乏与时俱进的人物,缺乏足够现代化的故事,塑造出来的人物,全都不接地气,才是他们的电影的最大问题。意识不到这点,再怎么改3d也没用。
不过,对这一点,利维却也不会蠢到去通知他们,从而影响了自己的电影的发行。既然他们想要看看3d的效果,那么自己就让他们看一下好了。
“华纳那边说了,宣传的事情上,你不用担心。他们的公司,会把一切都处理好了的。有着上亿元的宣传费用,这个电影的宣传,肯定不会差了的。”
对华纳的这个保证,利维点点了头,他相信华纳肯定能够做好的——在宣传这方面,华纳公司的功力绝对不在任何人之下,利维对此当然非常清楚。
华纳公司在宣传的问题,一直都非常卖力气。从制造同一部影片的演员们的绯闻,为演员拉人气,为电影造话题,到在电影上映前通过各种方式来使得电影获得一致好评,用长期的投资来制造电影气氛,这些方面,华纳公司全都非常纯熟。
虽然说在利维记忆中,他们在一些电影发行时曾经犯下过很大的问题,比如环太平洋的宣发不利就被很多人说过——但是,只要他们肯认真宣传,总是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有着fox和华纳的宣传,自己的电影,有了好的宣传,还有什么可怕的?(未完待续)
第三二二节 争论
其实,就算是利维不说,这部电影的宣传,也一样会进行的。对于fox来说,这个电影可以说是他们的摇钱树之一。第一部电影发行的时候,他们还是刚刚和利维合作发行了那部《拉贝日记》之后,展开的合作,而现在,比起来那部电影,三体的票房,更让他们期待。
而华纳也一样。上一次三体发行的时候,他们还在和三体斗争,可这一次,靠着fox的资金不足的问题,他们也插了一手。这部3d电影会制作成什么样子,他们也在期待。
而既然两个大公司都在努力,电影的宣传自然不会差。其实,从利维的第一个宣传片拿出来之后,在宣传的作用下,关于四个面壁者,该如何解救人类的方法的讨论,就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过。
团结一致,勇于牺牲,科技突破,制造奇迹,这些方面在嘴上说说,谁都能够做到,可是如何才能够真正的把这些事情做出来,而且还能够真正起到抵抗外星人的作用?这些事情,就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出来了。
有人认为科技进步是个好的路子,可是,在没有理论物理的情况下,科技如何进步?这也是个最大的问题。
当然,不乏一些人想到了独立日等电影里面利用的那些病毒,或者是一些其他方面的奇思妙想,比如说也许外星人不适应地球的病毒,来到了地球就全都得病死光光,或者是外星人在宇宙中遇到了突发事件,直接毁灭……不过,这些东西虽然看上去都很有趣。可是却总有一些低估了外星人智能的问题存在。电影这样拍真的可以吗?很多人都认为,这么拍的话,简直是在侮辱智商。
而有人认为使用一些策略可以达到成功。可何等的策略,才能够影响到宇宙深处的外星人?这也是人们不知道的。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电影提到的四个面壁者,他们的计划到底是怎么样的?人类的四个面壁者肯定不会是简单的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让外星人知道的。外星人作为六岁小孩的谋略水准,要是不骗他们实在对不起他们——可是他们的计划中都是怎么骗人的?这也是人们一直思索的。
到底如何做,才能够抵抗科技比自己高得多的外星人?这是很多人一直以来都在思索的。科幻电影讲求的是科学,按照科学来说,有着科学级差的文明怎么也不能够抵抗更高文明。可是如果面临毁灭的是人类,这种考虑又怎么能够不进行?
电影拍摄期间,这样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于,影迷们还自发的形成了自然科学派和社会科学派,争论着哪一种才能够更好的拯救人类。
而就在这种争论越来越热的时候。人们发现电影的第二部预告片,已经推出了。
人们很快就看了这部预告片,希望从中找出来一些新的线索。
和第一次的预告片不同的是,这一次的预告片,场面就大不相同了。
预告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从冷冻室里,走出来的人类。他们迷茫的看着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时间已经飞速流逝。
显然,这已经不是三百年前,那个四个面壁者的时代了——人们发现。这似乎已经是三百年后了。
“时间已经过去三百年了,三体星人就会在最近到来了。不过,三百年的时间,已经足以让我们的科技水平,远远地超过了他们了,我们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这场战争,我们必胜。”
随着一个声音的介绍。人们眼前出现的,是光怪陆离的世界景象。这个世界。已经是三百年之后的世界了。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是高科技和漫画世界的结合,处处洋溢着浓烈的科幻色彩和诡异的美学风格,让人们惊讶不已。
想不到,第二个预告片,从一开头就这么高能。
电影预告片一开头,就仿佛给了讨论者当头一棒。难道说,在物理学被封锁的前提下,人类真的已经实现了科技进步?可是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
而新的问题,也很快出现了——这真的可能吗?地球人,真的能够做到在没有物理学的情况下,战胜外星人?
太不可思议了,难道真的是自然科学赢了?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只能说地球人太开挂了。
人们还在犹疑,而此时,预告片中的画面,也已经变化了。为了迎接三体星人派出的使者,地球舰队出动了。
成群结队的飞船,星罗密布的舰队,在宇宙之中,排列着数量让人惊叹的宇宙飞船。比起来第一部中,那些雄浑壮观的场面,都是天体运行造成的结果,这一次的宇宙飞船可是人类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人类创造的奇迹,更让人觉得叹为观止。
征服宇宙,一直都是人类的梦想之一,看到这么多的宇宙飞船,人们怎么可能不激动?只是,这些宇宙飞船和三体星人,会进行一场宇宙大战吗?这样的大战,会不会精彩万分?
宇宙战争图景,一直都很吸引科幻迷的。在宇宙中该如何作战,打出来的宇宙战争是什么样子,这也是人们一直讨论的热点。以往的科幻作品当中,并不缺乏宇宙大战的镜头,而这一次的大战,会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吗?这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
而很快,他们的敌人也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可是和人类战舰充满霸气的占据了整片宇宙不同,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三体星人飞船,一共只有一艘。这艘飞船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浑圆的水滴,怎么看都不像是战斗的工具。
而人类的飞船,马上就捕获了它,随即,人类的科学家,就对它来开始了研究。
首先吸引住他的,就是飞船的光滑表面。
“放大一百倍!”
“依然是绝对光滑的。”
“再调大十倍。”
“依然光滑。”
“十万倍,一百万倍,一千万倍!”
随着光学放大镜的放大,一次次的检测,可是水滴的表面,依然是光滑无比的。
一种死一样的沉默,物理学家不再说话,一张一合的嘴,代表着他的震惊和无能为力。沉寂取代了前面的喧嚣,镜头再次给到了水滴的远景,这一次,却没有人觉得它很可爱了。
“他们把强相互作用,用到了物体表面。”物理学家喃喃的说道“他们做到了……他们把弓箭射上了月球。”
接下来,水滴开始放光了,它径直冲向了天空中的人类战舰,一个小小的水滴,迎战一群飞船。
而结果如何,人们已经不需要再看了: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强相互作用力作用于物体表面是什么结果,但是更多的人却非常清楚,远远超乎了人类想象的科技,面对脆弱的人类科技的时候,会是什么结果。
印第安人的遭遇,全世界人都知道。
看上去人类似乎靠着自己三百年的努力,扭转了人类败亡的命运,但是这个极为残酷的结果告诉了人们,这依然是自欺欺人。在极大的科学差距下,人类和外星人之间,没有共存的可能性。
预告片开头那一点点希望之光,马上就被熄灭了。
显然,想要靠着科技进步战胜外星人,是不可能的。
镜头再次转动,在宇宙中,已经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五艘飞船了。
而在飞船上,看着宇宙中的遍布的飞船残骸图景,发出来感慨的人,是一个中国指挥官。
“早在三体危机出现之初,这场战争的结果会如何,这场战争的走向会如何,就已经深刻的出现在了我的脑子里。我们召开过很多的学术研讨,这些全都加深了我的印象。而从一开始,我就非常清楚,我们要做的是为人类寻找新的出路。现在,是时候了。我们需要踏上远征的路途,走向宇宙的边缘。”
如果说,前面的三体星人对地球的科技的毁灭是引起了人们恐惧的东西的话,那么,这一段话,无疑是唤起了人类的希望。地球还没有完全失去希望,至少,还有足够的智者,看到了未来的方向,知道该如何发展的。
人类还有希望,就算是面对着外星人的压力,人类也没有毁灭。
但是,难道说地球就这么样毁灭了吗?这又让人无法接受。
而紧随其后的镜头,再一次出现了唐尼。他扮演的人物站在一个墓园里面,抬起头对着虚空开了口,“智子,我知道你在这里,现在出来,我要求和三体星进行谈判。你们选择说不,而你们说不的结果,就是我们一起毁灭。”
圆圆的小球,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三体人和地球人的对话,终于实现了——看样子,到最后拯救人类的,还是社会科学。
可是,他将会怎么实现对地球的保护?如何让三体人和丢球人一起毁灭,这些方面,人们依然不得而知。
而这一切的答案,全都在电影里面。(未完待续)
第三二三节 四美元
当六月份到来的是,三体2这部电影终于上映了。
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顶级的导演执导;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史上第一的投资额度;这部电影从第一部结束开始算,有着长达三年的准备拍摄时间——这一切的东西,似乎都决定了,这部电影从上映之日起,就会成为好莱坞最为重要的电影。
在这个夏天,本来上映的电影是非常多的。蜘蛛侠3,怪物史莱克3,加勒比海盗3,变形金刚,哈利波特5……这些电影,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按理说,这些电影哪一个都是票房捞金的大师,任何一部电影的推出,都是不愁票房问题的,可是,在三体2决定了六月份上映的时候,这些电影,似乎全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在五月或者七月播出,把六月份,留给了三体2.
在这个六月,没有几个电影,愿意和他在同一个时间段展开竞争的。一个投资四个亿的电影,和别的电影在起跑线上就已经拉开了差距,谁会愿意和他比赛?比起来和它竞争,人们倒是更多的,都想要看看,这部电影是不是会受到想要的效果。
在整个美国,这个电影在五月份抢战的院线数量,可以说是最多的。毕竟是大投资电影,在上映的时候,它造成的影响力也是空前。
而这种影响力,尤其体现在了3dimx影院上。在这个时候,在电影上映的时候他们几乎全都选择了播放这部电影。
imx电影的拍摄和普通电影不同,因此,在imx影院上映的电影。本来也不是很多。可是这一次,三体2的播放,却让imx影院大大的扬名,谁都知道,三体2的正式版本。是在3dimx上播放的,据宣传公司说,这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看起来最好的电影。这个说法,一时间让imx电影也是热度极高,能够放映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这无疑是个很大的光荣,因此,他们也对放映三体2不遗余力。
一时间,它抢占了所有的3dimx市场。
但是,更多的观众。还是选择了看2d版本的电影。
原因无他,3d+imx,一方面是太少了,另外一方面,也是有些太贵了。
美国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众娱乐项目之一,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的电影非常便宜。电影的消费额度不高,不管什么样的收入的人群全都消费得起。是电影成为主流娱乐项目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而一部电影的票价如何,有些时候。当然也会影响人们的观影选择。
而美国的电影有着分级制度,因此,电影票的价钱,也和年纪有关,除了60岁以上的老人看电影比较便宜外,再有就是13岁以下的儿童看电影比较便宜——不过。这部电影是不必考虑13岁以下的儿童的,因为电影本身的定位就是pg-13。13岁以下的儿童,也没有可能看。
而13岁以上的人。票价也是有区别的。如果是四点之后的场次,是10元左右的票价,而如果是午后场,则是8.5元,如果是上午场,则是6元。
四点以后,人们最有空闲时间,所以票价也就最为昂贵,而四点以前,中午的时候,人们比较繁忙,所以票价稍贵。而上午场最为便宜,是因为看得人最少,不过,一般来说,上午场也不是每天都有的。
这样的低价的票价,是保证了美国的电影行业发展的很长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毕竟,有人看的电影,才能够有赚头。
而相比之下,3d电影的消费,似乎就高了一点了。
3d的比别的电影高出来3美元,3dimx则是比普通的高出来4美元——看上去似乎四美元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四美元却也不是很乐意花。
毕竟,在人们的印象里,根本就不知道3d电影的好处是什么。虽然这两年有了一些3d版本的动画片,但是那些动画片,看上去也不比2d版本的好在哪里。是的,这些电影和一般的电影相比,似乎确实是有些不一样的,看电影的时候,也能够看到一份新奇在,但是这种新奇,是不是看电影时候所必需的?这就是个问题了。
如果说是票价一样的话,那么没有人在意看看3d版本的,体验一下新奇的感觉。可是,如果有这差价的话,那么是否去看也就成了一些人的质疑了。
而且,在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过3dimx的电影,但是无论是3d电影,还是imx电影,已经都有过一些了。但是,对于3d电影,人们的普遍评价并不算很好,甚至有些导演,都指斥说那是哗众取宠在的玩意,而imx电影在这几年里虽然也有不少,但是制作的质量问题,也有不少人都认为这种模式虽然好看,但是却让人看得很累,看得眼晕。
毕竟,这两种东西,人们更多的还都是在探索阶段,拍摄出来的电影,自然也就有着很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使得现在的很多这类型电影不算好看。
因此,对于新式的电影,虽然有很多人抱持着希望,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抱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利维的电影拍摄的不错,但是尝试这种东西,能够成功吗?
既然观影体验并不好,那么只是为了新奇,为什么要为了一个没有什么必要的东西花费4美元?有了着四美元,做些什么不好?就算是真的有钱难受,难道买点零食吃,不比花钱找头晕好吗?
比起来直接去看3dimx,还不如去看普通的电影。如果到时候,真的证明了3dimx版本的电影不错,再去看也不迟啊。
很多人对此,依然是抱着这种态度的。
里卡多也是这样的人中的一个。
在此前,他看过三体1的电影,觉得相当不错,在听说三体2这个准备了两年的电影上映的时候,他也决定去看看——毕竟,知名导演,长时间准备,大投资大手笔,这些东西结合起来,似乎没有可能会是一部烂片。
不过,对于这部电影,他也一样没有想过要去看3dimx的版本。那样的花费似乎很大,而且,这个电影真的有必要在那里看吗?
虽然在此前,网上不少人都在分析这个电影在3d版本下看会有很好,他们都说,那些宇宙场景在3d版本下观赏,才能够更加有临场感,能够更好的感到宇宙的浩淼和美丽,那些大场面,在3d模式下观赏,会更加有感觉。
但是,这样的话,他却不是非常相信。他也看过一些3d场景的电影,也承认那些电影看起来确实有着很大的场面,看起来比一般的电影更有冲击力。但是,那样的电影很多都是真实的纪录片,一部科幻电影,能够拍摄出来那种场面吗?
或者说,就算是拍摄出来了那种场面,意义又何在呢?科幻电影不是科学纪录片,拍摄出来那么些宇宙场面又如何?星球大战也没有多少宇宙的背景,还不是一样是最好的科幻电影?
因此,他选择的,也是看普通版本的。就算是想要去看3d版本的,怎么也得看看,电影是不是值得吧?
而且,就连导演,不也是这么想的么?不然的话,他干嘛要准备2d和3d两种不同的版本?
也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他走入了电影院。他想要看看,这部电影,是否真的值得去3dimx影院观看。
电影开始了。
电影的开头,似乎是在拍摄一个巨大的壕沟。镜头似乎在这个壕沟里面前进着。只是,这个壕沟,看上去有些意外的光滑平整,也让人有些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就在他惊讶的时候,镜头拉高了。
而随着镜头后撤,拉高,人们开始把这个镜头的全貌收入了眼底。这是一只蚂蚁,正在一个深沟里爬行。而随着镜头再次拉高,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墓碑,原来,蚂蚁在墓碑字迹上爬行。而再随着镜头拉远,人看到的,是一个墓园——在这里,一场葬礼正在举行,而那个墓碑上的虫子不过是这个葬礼上的一个意外的客人,根本没有人注意到。
这个开始的镜头,几乎马上就让影迷们想到了第一部里面的话:你们都是虫子。
第一部以虫子作为结束,第二部以虫子作为开始,也让观众们都有些微微的兴奋了。在墓碑上爬行的蚂蚁,和人类比起来那么渺小,这种隐喻,也让人们马上就想到了这个电影到底想要讲什么。
电影到了这里,电影还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宇宙场景,不过,就是这一个简单的蚂蚁爬动的场景,却已经让里卡多有些后悔了。
这个场景,如果是用3d版本来看的话,一定会非常爽的吧?人的第一视角随着镜头移动,本来以为自己是行走在深谷中,望不到峡谷的尽头,可是,只是镜头一抬,人就发现,自己不过是只蚂蚁,趴在一个墓碑上——这样的镜头,就算是看都觉得震撼,何况是真的3d模式下,让人感同身受?
宇宙的壮阔,他还没有感觉到,这种自身的渺小,他就已经可以想象的出来。
也许,自己没有去看3d版本,是个不小的错误——在这个时候,里卡多似乎有些后悔了。
这四美元,也许应该花。(未完待续)
第三二四节 无声的壮观
电影的魅力,也许用不同的拍摄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此时比起来那个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葬礼本身。
看着葬礼,下葬的人的亲人都在,看过第一部的人几乎全都知道,死者就是第一部里面那个根本没有出场,却影响着三个主线的龙套死人物理学家。而主持她的葬礼的是她的母亲,那个已经证明了反人类的女科学家,而在这个墓园里面,还有其他参加葬礼的人,镜头一晃之间,人们仿佛看到了那个第一部里面玩游戏的保罗。
可是,这一部里面,他已经不是主角了。
而既然是举行葬礼,那么,时间显然也是退回到了第一部开始之前。这个时候,地球三体组织还没有暴露,外星人还没有露出爪牙。那么,拍摄这个时期,目的又是什么呢?
葬礼已经接近了尾声,来参加葬礼的人们,正在一个个的和母亲告别着,而很快,人们也发现了这部电影应该是主角的那个人,小罗伯特.唐尼。
只是,他的样子,看起来不像是特别好。看上去他似乎是刚刚喝醉了酒,有些不太清醒的样子。这副样子参加葬礼,可以说是非常失礼的,就连身为母亲的苏珊娜,在看到他的时候,也忍不住问了一句,他到底是什么人。
“我和你的女儿认识,我也是个大学老师……哦,不,我不是学物理学的,我是个社会学家。”
唐尼扮演的社会学家和苏珊娜握手说着话,而苏珊娜也马上就注意到了他的身份,“社会学家?我不知道我的女儿还有社会学家朋友。”
他的身份。引起了苏珊娜的注意:社会学和物理学虽然都是科学家,但是两者并不是关联紧密的科学,这个身份,确实有些奇怪。
“也不是朋友,就是同事。我们曾经在一起,试着做过一些课题。是我提出来的一些无聊的话题罢了——我曾经设想,宇宙中如果其他文明,那么,这些文明之间的社会关系,会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我就此向她请教。她帮我补充了一些科学方面的架设,比如说猜疑链和科技爆炸……”
夸夸其谈的社会学家,似乎只是在说着自己的事业。可是,听在观众们耳朵里,他的事业似乎不那么普通。三体星人和人类的关系。是这个电影最为重要的东西,而在这里,有一个人早就在地球遭遇危机之前研究这些。更为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死去的科学家的帮助——所有人都知道,死去的科学家,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极为不一般的身份。
难道,这就是电影谜题的最重要的部分?
看上去丧女的老妇人。也听得十分认真,可是,看得出来。她的脸上,逐渐有了凝重的色彩。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老女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能够让她如此动容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人们心理浮现了,而此时。镜头移动,再次到了墓碑上。在墓碑上面,也出现了字迹。
三体2——正式的片名。此时出现在这里了。
如果说片头的葬礼,是给了人们一个小小的提示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部分,则是直接让观众们觉得兴奋了起来。
电影的屏幕黑了下去,然后就开始出现了微光。从光芒的深度中,人们感觉得到,现在在拍摄的,已经是宇宙场景了,而很快,一个星球,也出现在了人们眼中。
这个星球几乎是蓝色的,而且,上面的图案也使人们非常熟悉的图案。同时,在人们的耳边,响起了宇航员服装中的抽气声和呼吸声,这个镜头,竟然是在太空之中,以宇航员的视角,俯视地球!
电影的一开始就是从宇宙中开始的,这让观众们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不过,宇宙空间站的情景,很快就吸引了观众们。
镜头再次拉开,已经是把宇宙空间站尽收眼底了。而人们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个镜头基本上是远景和远景的剪辑,没有用到近景镜头。因为刚才还在沉浸在地球的壮美中的人们,马上就被宇宙空间站的样子吸引了。
宇宙空间站,站在做着返航,而根据宇航员们的对话,人们很快就知道了,这个宇宙空间站担负的使命,是在宇宙中建立加速器,试图避开智子的监视,为人类科学做出贡献。
这个宇宙空间站的作用和使命,和现在地球上真正的空间站似乎有些不同。甚至可以说,它已经颇为有些科幻色彩了。这也向人们诉说着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已经不是地球上现有科技环境下的故事了,在故事中,人类的到了三体星人的部分科技,也实现了技术飞跃,对宇宙的探索能力也增强了。
这个空间站,就是证明。
这样的镜头并不出奇,宇宙空间站的出现,按理说也就是一个科幻片正常的开始罢了,但是在看到了这个镜头的时候,人们却觉得有些奇怪的感觉。
这种奇怪的感觉,就是这个镜头真的非常真实。
这种真实,不是说这个镜头中出现的黑科技空间站很真实,而是说这个镜头中出现的那个空间站里,那些人物的场景很真实。
这些人的场景其实不多,他们只是在空间站里面忙碌着,帮助者飞船降落。可是,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非常好的塑造出来了失重状态,这种状态,是过往的很多电影里面,根本没有出现过的。
通过宇航员的主观视角观察地球,拍摄在宇宙中的宇航员的状态,真实的显现出来失重状态,这是很多电影的难题,拍摄技术的不成熟,一直没有让这个问题获得很好的解决,而在一个本来是拍摄未来科技的科幻片子中,竟然制作的这么好,也让很多人都觉得惊奇。
想不到,能够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镜头。
而几乎所有的观众们,也都注意到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这个宇宙场景的画面中,整个镜头都没有声音。
这当然不是剪辑失败的原因,因为刚才的从宇航员的主观视角往下看的时候,电影的声音做得非常出色。那种宇航服内的呼吸和抽气声都能够做好,没有可能做不好宇宙飞船飞行时候简单的嗖嗖声。可是,这里没有任何声音,这也只能说明,这是导演故意不想要声音了。
这个部分,让很多人都想明白了什么:宇宙之中是真空的,在宇宙里声音也是无法传播的,所以这个宇宙场景自然也就是没有声音的。
这样的事情很容易想明白,但是却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宇宙场景在科幻电影里面出现的很多,但是能够做到了真正的宇宙环境下应该有的无声效果的却不(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lawen.org/kan/4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