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末代捉鬼人 > 末代捉鬼人 第 5 部分阅读

第 5 部分阅读

    ,愣在原地前思后想,很快回过味儿来,原来这些鬼全是人装的,再看看手里被他抓下的那团红头发,在头发末梢,还连着一张青面獠牙的鬼脸,就像戏台上戏子变脸用的面具一样。

    我高祖父顿时气结,在嘴里骂了一句,撒开腿朝那两个家伙逃跑的方向追了过去。

    那小女孩儿还在两个家伙手里呢,怎么也得找回来。既然他俩不是鬼,也要不了那么多顾忌了,撵上去揍他龟孙哩!

    据我高祖父当时估计,这一红一青两只“鬼”应该都是人扮的。

    红鬼是个年近七旬的老头儿,青鬼应该是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因为拳头打在青鬼身上,那痛叫声比较稚嫩。

    这个时候,我高祖父借着月光还能勉强看他们两个逃窜的身影,可能因为红鬼老头儿的缘故,他们逃跑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我高祖父深吸一口气,一路撵了下去。

    当我奶奶给我讲到这儿时,我的疑问出来了,因为除了那个小女孩下落不明以外,还有好几个疑团没能解开:

    一,这两个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在这里装神弄鬼?

    二,三王庄周边附近这十几起儿童失踪案,是不是都是他们两个所为?如果是,那又为什么全国各地这时候都有儿童失踪,近千起儿童失踪案难道都是他们两个做的?这不太可能吧。

    三,他们掳走这些孩子要做什么?

    四,他们用的什么手段掳走孩子的,那小女孩怎么会大半夜主动来到荒坡,怎么好像被鬼附身了呢?

    五,荒坡那里的“鬼迷路”是怎么回事?荒坡这里到底有没有鬼?“鬼迷路“和孩子被鬼附身之后自己走到荒坡,和他们有没有关系,是不是他们搞的鬼?

    六,之前那只红鬼既然是人,为什么能抱着女孩凭空消失?

    七,之前我高祖父在追红鬼时,红鬼身上发出的那种甜腻腻的死耗子撒香水儿的怪味儿,又是什么?

    八,我高祖父这些经历到底是不是真的,不会是我奶奶编出来蒙我的吧?

    这个时候,奶奶笑着跟我说,你高祖父的这些事儿呀,好多好多喽,奶奶我都是挑最奇怪的给你讲勒,我眼下给你讲的这些个,每一个事儿,都么你想的那样简单,也么有表面看着那样简单,这些事儿里面呀,有人也有鬼,有鬼也有人,人人鬼鬼、鬼鬼人人,好复杂咧,要是那些个普通抓鬼的老事儿,奶奶我都不用跟你讲咧,你自己都见过,讲了都么啥意思咧。孩儿啊,你记着:恶鬼恶,么人恶!

    我奶奶这些话说的没错,其实小时候我奶奶给我讲了高祖父的很多经历,但是,大部分呢,基本上都和我太爷、我奶奶、还有我的抓鬼经历重复了,也就是说,我们这几代人,遇上的鬼大部分都差不多,也都是那么抓的,只是时代不同而已。

    我在这里讲的我高祖父这些经历呢,只是挑了一些比较匪夷所思的经历讲的,如果把他的经历全部写出来,那可以说,我太爷、我奶奶、还有我的经历,基本上就不用再写了,都千篇一律,重复了都。

    言归正传。我高祖父在后面追了老头和青鬼能有一里地的光景,终于撵上了他们。

    第十六章 救女回村

    俩家伙见我高祖父撵上来,吓坏了,青鬼想转身和我高祖父玩命,被老头儿一把拉住。

    老头儿一回手,又朝我高祖父撒了一把生石灰,不过我高祖父早有提防,用衣服的前襟遮住整个面门,把生石灰给挡了下来。

    这一停顿,被两个家伙跑出一段距离。我高祖父一咬牙,又追了过去。这一次,眼看差几步就要撵上两个家伙的时候,突然间,从我高祖父身边一团乱草里传来小孩儿的哭声,哇哇的,哭的很惨。

    我高祖父忍不住扭头一看,月光下,在他身后右侧的一个草窝里,慢慢站起一个小黑影,哭声正是小黑影发出的。

    我高祖父仔细一看,觉得这小黑影分外眼熟,好像正是之前被“红鬼”抱走的那个小女孩。我高祖父这时候追那两个家伙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小女孩。

    我高祖父立刻停了下来,站在原地瞪大眼睛又仔细看了看,因为距离比较近,也就六七米的样子,隐约看到小黑影头上梳着个羊角辫。

    不是那小女孩又是谁?我高祖父立即打消了追赶两个家伙的想法,快步朝小黑影走了过去。

    等走到小黑影跟前,拨开乱草一看,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女孩,站在草窝里,头上梳着个羊角辫,身上穿着一个小短裤,光着脚,一双大眼睛无助的看着四周,哇哇大哭着,一张小脸儿已经让眼泪挂花,正是我高祖父之前看到过的那个被鬼附身的女孩。

    小女孩这时候哭的挺可怜,我高祖父弯腰把她从草窝里抱了起来。小女孩明显吓坏了,任由我高祖父抱着,也不挣扎,只是一直哭个不停。

    随后,我高祖父扭头朝两个家伙逃跑的方向看了看,在心里直咬牙,不过这时候已经看不到那俩家伙了,已经跑远了,要是再想追他们已经不可能了。再说我高祖父现在抱着个孩子,不说跑起来不方便,就是追上了,和那俩家伙动起手来,这孩子怎么办。

    我高祖父一边抱着哄着小女孩,一边沿路往回走。

    大概走了能有半个时辰,我高祖父走出了荒坡,当他回到三王庄村东南头的时候,刚好听到他朋友打更声。

    “邦——邦邦!邦邦!五更天咧,鸡叫起床……邦——邦邦!邦邦!五更天咧,鸡叫起床……”

    已经五更天了,这个时候,小女孩哭累了,躺在我高祖父怀里睡着了。

    我高祖父抬头看了看月色,天空中玉盘西坠,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荒坡地里折腾了一夜。这个时候,我高祖父忍不住停下脚步,站在村口回头朝那片荒坡看了看,他朋友的打更依旧回荡在耳畔,他心里却莫名其妙生出一股寒意,他觉得这些孩子的失踪,并没有那么简单,这或许只是一场暴风骤雨来临的前奏……

    进了村子以后,我高祖父一路不停,首先来到村长家,敲开门后,把自己这一夜在荒坡遇上的这些事儿,一点不拉跟村长说了一遍,最后,他请村长马上去办两件事:一、报官,因为这已经不是鬼怪作案,这是人为的装神弄鬼,目的是拐带孩童,应该交给官府查办,最好能让官府派出官差衙役,搜查荒坡那一带,说不定就能在荒坡那里找到些蛛丝马迹,或许还能间接找到其他孩子失踪的线索。二,看看昨天晚上谁家五六岁大的女孩儿丢失了,找到她的父母,让她父母把孩子领回去。

    三王庄这位村长,是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之一,年龄在七十岁左右,跟我高祖父的师傅王守道交情莫逆。

    他听我高祖父说完以后,二话不说,当即喊醒他几个儿子,让他几个儿子报官的报官,敲锣打鼓在村里吆喝领孩子的吆喝领孩子。

    最后,村长问我高祖父,这个小女孩儿现在咋办?我高祖父说,俺先抱回家,等孩儿醒咧,俺还想问她点儿事,要是找到她爹娘咧,就叫他们到俺家抱孩儿吧。

    随后,我高祖父抱着孩子离开村长家,回到自己家,把小女孩放在了我太爷的小床上。

    这时候,我高祖父看着熟睡中的小女孩,一时间触景生情,竟然想起了我太爷和我高祖母,在心里寻思着,等这件事过去以后,就把他们母子俩从娘家接回来。

    荒坡地里折腾了一夜,这时候回到家,我高祖父整个人从里到外松懈下来,他累坏了,坐在小床旁边的大床上,感觉身子像散了架似的,又困又累又饿,而且身上还有好几个地方疼的要命,这几个地方都是被两个家伙打伤的,当然了,那两个家伙比我高祖父伤的更重,身上更疼。

    我高祖父坐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儿,从床上站起身,到厨房弄了点吃的,又拿出一瓶烧酒,坐在客厅吃喝上了。

    这时候,村里可热闹了起来,到处都是敲锣打鼓的声音,一边敲,一边吆喝着,“夜隔黑劳(昨天晚上),谁家勒妮儿丢咧,到宣义家抱恁家妮了啊……夜隔黑劳,谁家勒妮儿丢咧,赶紧到宣义家抱恁家妮了啊,宣义给恁妮儿救回来咧……”

    直到我高祖父吃饱喝足,外面的吆喝声依旧没有停,我高祖父人虽然憨厚,但他不傻,他不由得皱了皱眉,感觉这小女孩可能不是本村人丢的,要不然外面敲锣打鼓折腾这么许久,早该有孩子父母找上门抱孩子了。

    我高祖父把碗筷收拾了一下以后,就想出门找外面那些敲锣打鼓的村民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到附近的几个村子再喊一下,就在这个时候,里屋传来孩子哭声,小女孩醒了。

    我高祖父赶忙走进里屋,这时候小女孩已经从小床上爬了下来,光着脚丫站在地上,怯生生看着房间四周,哇哇大哭。

    我高祖父走过去想把她从地上抱起来,不过小女孩这时候再没在荒坡时那么顺从了,一边哭着,一边往旁边撤身,不让我高祖父抱她。

    我高祖父没办法,就哄她说,带她去找爹娘。哄了一阵,小女孩不再哭闹,我高祖父忙从厨房拿了些吃的给她吃。小女孩显得饿了,拿着食物狼吞虎咽。

    趁着小女孩吃东西的时候,我高祖父又到邻居家给她借了身衣服。我太爷那时候才三岁,家里没五六岁孩子穿的衣服,等孩子吃完东西,我高祖父又给她穿好衣服,带着她出了门。

    街上这时候还在敲锣打鼓吆喝个不停。古时候民风淳厚,人情味儿也浓,一家有事全村帮忙,早起的村民一听谁家孩子给我高祖父找回来了,赶紧出门,跟着吆喝起来。

    锣鼓吆喝声在这一刻打破了平静的黎明,让整个三王庄都沸腾了起来。

    只是,始终没有村民站出来认领孩子。

    我高祖父带着小女孩走出家门,朝那些敲锣打鼓的吆喝声走去。一边走,一边哄着小女孩问,你叫啥名字,爹娘叫啥,家住在哪儿。

    五六岁大的小孩儿已经懂事了,如果放到现在,小女孩基本上该上小学一年级了,在语言沟通方面已经不是障碍了。

    小女孩在我高祖父耐心寻问之下,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和她父亲的名字,但是却说不上来自己村子的名字,而且小女孩父亲的名字听着很陌生,我高祖父敢肯定不是三王庄的人。

    之后,我高祖父又问小女孩,你咋自己一个人大半夜跑到了荒坡地里。小女孩想了想说,晚上她睡着了以后,感觉有人推她,还喊她名字,她睁开眼一看,在她床边站了几个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那几个孩子要和她一起玩,她就跟着几个小孩出了门,后来那几个孩子在前面跑,她在后面追,追着追着,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高祖父一听,大半夜几个孩子站在小女孩儿床边,把她叫醒要跟她一起玩儿,那这几个孩子……一定是鬼了!

    我高祖父又问她,你认识那几个孩子不认识?小女孩回答说,认识一个,是她家邻居,小名叫胖孩儿,不过她有好一阵子都没见过胖孩儿了。

    得到这些信息以后,我高祖父不再问什么,满怀心事,带着小女孩找到了那些敲锣打鼓的村民,然后把小女孩说的这些跟村民说了,希望村民里有认识女孩或者女孩父亲的。当然了,小女孩被几个孩子叫醒玩耍的事,我高祖父并没有跟村民讲,怕吓着他们。

    小女孩名叫魏思思,父亲叫魏大毛。其中一个叫王榆树的村民一听这名字,忙说自己认识这个魏大毛,他弟弟王柳树就在魏大毛家做长工,魏大毛是魏家庄首屈一指的富户。

    我高祖父一听,孩子总算有着落了。这时候王榆树又说,俺知道魏大毛家住哪儿,俺到魏大毛家说一声儿,叫魏大毛来接他妮儿。

    王榆树走后,村民也都各自散了,只有几个丢过孩子的村民围着我高祖父问长问短,都希望从我高祖父这里得到自己孩子的下落,甚至求我高祖父把自己的孩子找回来。

    第十七章 荒坡诡洞

    我高祖父这时候在三王庄的威望,几乎和村里那几个老人不相上下了,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很尊敬他,感觉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老好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惜我高祖父并不是无所不能,对于那些丢失的孩子,他这时候也没法办,他也是个做父亲的人,知道孩子对父母的重要性,只能安慰这些村民,说等官府派人过来以后,一定能找到他们丢失的孩子。

    几个村民听了不免失望,指望官府那些官差衙役,远不如指望我高祖父一句承诺来的可靠,但是我高祖父这时候真的没办法,孩子失踪一事,现在看来绝对是人为造成的,他不过也是一介草民,不是县太爷,他有对鬼收服驱逐的能力,却没有对人惩罚执行的权力。

    不过,我高祖父心里这时候很清楚,孩子失踪一方面是人为的,一方面是因为鬼在作祟,现在看来,好像是人鬼勾结。不过这种事我高祖父还是头一次遇上。

    从小女孩讲的那些来看,失踪的这些孩子应该是被鬼孩子半夜引出家门以后,又被人掳去的,特别是小女孩提到的她邻居小胖,小女孩说,已经好长时间没见过小胖,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小胖也是个失踪的孩子,而且这时候已经死了,死后鬼魂又被人利用了。

    等那些村民散了以后,我高祖父拉着孩子,心事重重回到了家。小女孩儿这时候又不依了,吵着要找爹娘,我高祖父又耐着性子哄了她一阵。

    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以后,天彻底亮了,用咱们现在的时间来计算的话,应该在早上六点钟左右。

    这时候,从院里传来唧唧歪歪的骂声和杂乱的脚步声,我高祖父赶忙领着女孩从屋里走了出来。

    “宣义师傅,俺把魏大财主带来咧。”

    走在最前面的是王榆树,一脸笑意。在他后面跟着三个人,中间那个,是个大胖子,衣着华丽,虽然长的挺体面,却是一脸凶相,在他旁边一左一右两个青衣短衫,一看就知道是随从之类的。

    大胖子一眼就看到站我高祖父身边的小女孩子,二话不说,冲上来揪住小女孩的羊角辫,抬手就打,我高祖父赶忙拦下了他。

    古时候重男轻女,生男孩儿叫“添丁”,生女孩儿叫“添口”,添口的意思呢,就是家里添了一张吃饭的嘴,用现在的话说,生女孩儿就是添了个不中用的吃货。

    大胖子就是女孩父亲魏大毛,后来我高祖父听说,他前后生了五个女孩,愣是没一个儿子,本来这女孩丢了也就丢了,他也不打算要了,家里还能少张吃饭的嘴,没想到,竟被我高祖父找了回来。

    王榆树到魏家跟魏大毛一说,魏大毛就来了气,心里怨我高祖父把他女儿找了回来,但是看到我高祖父以后又不敢发作。我高祖父没听说过他,他可听说过我高祖父,王半仙的高徒,也是半仙级别的人物,再加上我高祖父有个手眼通天的老丈人,就凭他魏大毛一个土豪级别的,根本招惹不起,于是就把气撒在了女孩儿身上。

    经过一番折腾,我高祖父终于把魏大毛的火气劝了下来,魏大毛连声谢都没有,领着女孩离开了。

    我高祖父默不作声一直把他们送到村外,停在村头,远远看着小女孩被魏大毛扯的东倒西歪的小身影,他“唉”地叹了口气。

    从村头回家,我高祖父远远看见家门外站着几个官差打扮的人,好像是在门口等他。

    等我高祖父走近了一看,发现村长也在,正陪这几个官差说话,村长见我高祖父回来,赶忙给他做了介绍。

    原来,我高祖父把荒坡的事儿跟村长说了以后,村长就叫他大儿子到延津县衙报了案,县太爷一听,孩子失踪案有了眉目,还被人找回来一个,感觉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这时候的孩子失踪可是全国性的,全国上下还没一个地方能破案的,如果在这节骨眼儿上他能把案子给破了,到时候上报给朝廷,那他可真就是前途一片光明了。

    于是县太爷派下他最得力的捕快,随村长大儿子一起来到了三王庄。这些捕快的捕头比较有头脑,也曾经破过几件不大不小的案子,在延津县也算有点名气。

    他领着几个捕头到了村长家以后,第一时间提出要见我高祖父,并且想请我高祖父带他们到荒坡那里去一趟,指认一下现场。

    等村长说明几个官差的来意以后,我高祖父憨憨一笑,满口答应。

    这时候在我高祖父心里,也有几个不解的疑团,即便这些官差不来找他带路,他也要抽空再到荒坡那里看看,这时候官差请他一起去,刚好让他名正言顺了。

    在这里呢,有个疑点,我一直想不通,三王庄在黄河南岸,延津县在黄河北岸,按道理来说,黄河南岸的三王庄应该不归黄河北岸的延津县管辖才是,不过我奶奶说,当时村长他大儿子就是到延津县县衙报的案,就是延津县县太爷派下来的官差,我相信我奶奶是不会记错的。这是一个不解之谜,你们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言归正传。我高祖父带着几名捕快来到荒坡以后,夜里那些打斗过的痕迹和踩踏过的痕迹还在。我高祖父凭着记忆,给他们指认了几个地方,一个是他遇上红鬼的地方,一个是他和红鬼、青鬼打斗的地方,还有一个是他遇上小女孩的地方。

    期间,我高祖父还找到了那张带着红头发的鬼面具,这是他抱起小女孩以后,嫌面具碍事,又怕吓着孩子,随手扔掉的。这时候大白天的把面具拿在手里看看,依然恐怖恕?br />

    捕头走过来从我高祖父手里接过面具看了看以后,收了起来,捕头说,这算是个重要物证。

    等我高祖父指认出这几个地方以后,捕头朝那几名捕快摆了摆手手,几名捕快迅速散开,在荒坡上漫山遍野搜索起来,可能是在找其它线索吧。

    这个时候,那名捕头问了我高祖父几个问题,几个常识性的问题,比如,我高祖父为什么大半夜来这里,来这里做什么等等。捕头之前从村长嘴里知道了我高祖父是做什么的,再加上我高祖父救回一个孩子,这让他对我高祖父也十分敬重,虽然这捕头不怎么相信鬼神之事。

    我高祖父为人老实,更何况面对的是官差,一五一十做了回答。

    捕头听完以后,又问我高祖父,“刘先生,你觉哩那俩抢小孩子的都是啥人?”

    我高祖父想了想说:“俺觉哩,他们可能是道士,因为俺把那个老头儿头发抓下来以后,他头顶梳着个发髻,发髻上还插着一根发簪,那个发簪,俺现在觉哩,好像是一根道士的道簪。”

    在清朝的时候,施行“留发不留头”,男人脑门刮的瓦亮,后面梳着个大辫子,其中只有两种人例外,一种是和尚,一种是道士。老头儿头上梳发髻、插发簪,无疑是一个道士,这在当时很容易辨认。

    “道士为啥要抢小孩哩?”捕头自言自语问了一句。

    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一名捕快的喊声,“捕头,捕头,快过来看呐……”

    捕头以及其他几个捕快,包括我高祖父在内,听到喊声全部朝那名捕快跑了过去。

    等跑到跟前,我高祖父打眼一看,一片四尺见方的荒草地,和其他地方差不多,唯一不同的,这里地上的荒草都是枯死的,就像有人把这里的草拔出来以后,又埋了回去。

    这个时候,先前那名捕快弯下腰,从旁边的草窝里拽出一根草绳,绳子一头连着枯草的下面,捕快拽着草绳轻轻往上一提,那片枯草和那块土地竟然全被提了起来。

    枯草下面,竟是一个隐藏的木质翻板,翻板一端连着草绳,上面铺着黄土,黄土里埋着枯草,就像捕猎用的陷阱似的,不过这里并不是陷阱,木质翻板下面是个深邃的竖洞,洞口三尺见方,从上面可以看到洞里放着一个木梯,顺着木梯估计就能下到洞底了。因为外面光线比较强烈,从上面往洞里看乌起码黑的,看不到洞底。

    几个捕快站在上面朝洞里看了看,虽然啥也看不到,却是面面相觑,这或许是他们遇上的最离奇的案件了,包括我高祖父在内,他们谁都想不到荒坡这里竟然会有这么一个隐秘的地方,竖洞里面究竟有什么呢?会不会跟小孩儿失踪案有关系呢?

    因为洞里太黑,加上来的人手不多,不知道洞里会不会潜藏着危险,捕头没敢让人贸然下洞,一方面派人回村找村长借火把,一方面让人回县衙禀报县太爷,让他加派人手,彻查荒坡这一带。

    半个时辰后,回村的捕快回来了,不但从村里找来几只火把,还带来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由村长的小儿子领着。

    火把有了,人也有人,捕头便开始安排人下洞调查。首先下去的,是捕头手下那几名捕快,几个人点了两只火把顺着木梯下去了……

    第十八章 清水邪教

    几个捕快下去以后,也就过了一顿饭的功夫,洞里传来一串嘈杂声,随后几个捕快七手八脚,带着一个小孩儿顺着木梯从洞里爬上来了。

    这时候我高祖父仔细一看那小孩儿,不正是自己好友王良的儿子王小良嘛,看到孩子,我高祖父露出一脸欣喜,赶忙把孩子从几个捕快手里接了过来,连连点头,向他们道谢。

    这时候王小良好像睡着了似的,我高祖父用手在他鼻子下面试了试,有气,喊了几声,不见动静。一旁的捕头说,王小良可能是被迷香之类的药物给迷晕了,用凉水一喷就能醒过来。

    这时候几个捕快跟捕头回报说,洞里面地方不大,分为里外两层,外面一层布置的像座道观,有三清像、香炉、蒲团等物品;里面一层,中间放着一个盖着盖子的三角圆铜鼎,铜鼎旁边有个木板小床,之前王小良就被扒光衣服绑在小床上。在小床旁边还有个土台子,台子上放着几把锋利的刀子,大小不一。看那意思,好像这里的人要对王小良做什么,但是还没来得做。

    洞里除了王小良这孩子以外,捕快们再没找到其他人。

    据我估计,可能是因为我高祖父的缘故,我高祖父昨天晚上打草惊蛇了,现在里面的人全都跑光了,而且跑的比较仓慌,东西啥的都没来得及收拾。

    据几个捕快讲,洞里最奇怪的是,在外面一间,还堆放着十几个用红布封了口的小坛子,看上去有新的也有旧的,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捕头听几个捕快讲完这些,就打算亲自下洞里看一看。这时候,我高祖父赶忙把怀里的王小良递给身边一个村民,表示要和捕头一起下去。

    眼下看来,这可能和某个道教有关系,因为里面有三清像、蒲团等物品,再加上先前那个红鬼老头儿又是道士打扮,这里很可能是他们的一个秘密据点,至于这个据点是用来做什么的,不下去看看是很难判断的。

    我高祖父对捕头说,他对道教这些道道儿懂一点儿,下去兴许能看出点什么。

    捕头听我高祖父这么说,点头答应,随后由我高祖父打头儿,两个人每人一支火把,一前一后顺着梯子下到了洞里。

    家住黄河边儿的朋友可能最清楚,黄河边儿上的土地属于半沙化土质,非常松软,想在地里打洞很困难,再加上距离黄河比较近,地下水水位很高,不说过去,就现在而言,往地下挖不了四米,就能冒出水来。

    在这种地方打洞,一方面土质松软,塌方的几率很大,另一方面地下水位高,透水的可能性很大,想要在这种土质里打洞,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三王庄东南角这片荒坡地地质相对而言,比较特殊,土质沙化的并不算严重,黄土居多,而且土质粘性很大,加上地势也比别的地方高,即便往下挖个三四米,透水的可能性也很小。这就说明了一点,在这里挖洞的人有点头脑,可能懂得一点风水堪舆方面的知识。

    下到洞底以后,我高祖父举着火把朝洞里照了照,洞里的情况跟几个捕快说的差不多,空间不大,共分里外两层,里面那层暂时看不到,外面这一层,约有半间房大小,大致像个圆拱形,很像过去陕西那里挖的土窑洞差不多,洞壁和洞顶横七竖八顶着好多木椽子,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塌方。

    在靠北边儿的那面土墙上,面南背北,悬空嵌着三尊半人多高的彩陶神像,也就是三清神像,从左到右分别为: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在三清神像前面是个不大的土台子,台子上放着一鼎香炉,香炉里积有不少残灰,看来每天都有人给这三尊神像上香。在香炉的前面,我高祖父还发现一封摆放的规规矩矩的信函。

    那捕头这时候也发现了信函,走过去把信函拿在手里,二话不说,打开看了起来。

    我高祖父这时候站在旁边看着捕头,见捕头越看脸色越难看,我高祖父感觉上面写的不是啥好事儿。

    在土台子两侧,跟那些捕快说的一样,还垒放着不少小坛子,茶壶大小,坛子口儿全用红布封着、麻绳扎着,封口的红布上还贴着一张黄符。

    趁着捕头看那封信函的空当儿,我高祖父朝那些小坛子看了看,没多看,就看了一眼。不过就这一眼下去,我高祖父脸色骤变,冷汗从额头冒了出来。

    他压制下心里的不好预感,紧走几步,拿起其中一个坛子,翻过来朝坛子底一看,就见坛底也贴着一张黄符。

    这一下,我高祖父的冷汗从额头顺着脸颊滑了下来,双手跟着都哆嗦起来,赶忙把坛子放回了原处。

    就在这时候,我高祖父的肩膀猛地被人拍了一下,我高祖父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慌忙回头一看,见那名捕头站在他身后,松了口气,刚才拍我高祖父肩膀的无疑是这捕头了。

    捕头这时候脸色很不好看,把手里的信递向了我高祖父,我高祖父眼神一低看看信并没有接,惊魂未卜地摇了摇头说:“俺不认字儿。”

    我高祖父这时候其实也认识几个字,王守道收他为徒以后教了他一些字,后来我高祖母也教了他不少字,但是以他现在的识字能力,认出自己的名字还可以,要是读信读书,那就差了点儿,与其把信接过来看个一知半解,还不如不看呢。

    捕头一听我高祖父不认字,把信收了起来,然后问我高祖父,“刘先生,你在上面的时候说,你对道教有了解,那你有没有听说过‘清水教’?”

    “清水教……”我高祖父想一会儿,说:“俺听师傅说过,俺师傅说,这是个邪教,专门儿骗人钱哩。”

    捕头听了露出一个苦笑,“刘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据我所知,清水教始创于康熙爷初年,也叫八卦教、五荤道,教徒大多是些市井痞流、游手好闲之徒,他们先是以巫术蒙骗百姓,敛取钱财,后以巫术蛊惑百姓造反,多次被朝廷镇压,早些年,我也参与过一次镇压行动。这次全国上下的孩童失踪案,就和清水教有关。”

    “到底咋回事儿,是不是那封信上写哩?”我高祖父没想到这捕头对道教这些典故比他还清楚,他这时候认为是信上肯定写了啥重要的信息。

    听我高祖父这么问,捕头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不错,就是信上写咧,这信上说,数月之前,清水教教主偶得一梦,梦见太上老君下凡,在梦里传了他一个炼制长生不老哩丹方,只要把丹方上的药材找齐,就能炼出长生不老丹……”捕头说着,又叹了口气,“丹方上有两味药材,一味是‘童子心’,一味是‘童女阴’……”

    捕头说到这儿,我高祖父再傻也能想明白是咋回事了。这个清水教教主一定把丹方传给了手下教众,这些教众遍布全国各地,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用各种方法偷抢儿童,从而导致全国上下千起儿童失踪案出现。

    这世上有没有长生不老方我高祖父不知道,但他知道用什么“童子心”、“童女阴”炼丹,纯属扯淡,仙丹哪有用人体器官炼制的?说不定这个清水教教主炼丹是假,想乱国才是真的。

    不过,他乱不乱国,和我高祖父一介草民没多大关系,谁当皇帝都一样,老百姓该受的罪一点不少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些清水教教徒来三王庄这一带祸害孩子,那就和我高祖父有关系了,有本事就和朝廷真刀真枪的干,祸害老百姓算啥本事?再说了,谁能眼睁睁看着街坊邻里的孩子给人挖心掏肝?反正我高祖父是看不下去,当即就咬牙切齿了。

    而且这个时候,在我高祖父看来,到他们这一带抢孩子的清水教教徒里面,有懂得邪术的人,土台子旁边这些封了口的坛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这些坛子里面每一个都封困着一只厉鬼。

    我高祖父曾听他师傅王守道说过,在道家那些道术里面,有一种……有一种名字可能叫做“摄魂驭鬼术”的法术,这法术具体是怎么弄的,我高祖父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王守道告诉他说,那些道士会把抓来的鬼魂放进坛子里,用红布封住、麻绳拴住,然后再在坛顶贴上一张道家符箓。道士们一般只用坛子收一些不能送走的厉鬼。

    我们这些抓鬼人都清楚,一般抓鬼其实不是“抓”,而是在“送”,把它们送到它们该去的地方,你们别问我“鬼”都送到了哪里,这个我真不知道,我们只管用祖传的方法去“送”,不问送到哪里。据我个人猜测,可能是送到了另一个空间吧,或许是阴间,也或许是天堂,也或许送到一个它再也骚扰不到当事人的地方,这个别跟我矫情,我真的不知道。

    第十九章 封鬼邪术

    言归正传,干我们这一行的,要是直接把鬼打散,我们就算是损阴德了,这对我们自身、对我们家里人都很不好。那些真正有道行的道士们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就想出这么一个法子,用坛子一封,然后往地下一埋,可能在埋的地方,还会弄出个什么提示牌子,比如,刻了字的石头牌子之类的,牌子上会刻着不能打开之类的提示语,怕的就是有人把坛子挖出来,然后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把坛子打开。

    挖出封了口的坛子、罐子之类的事,在咱们国家有过很多案例,不过或许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里面封困的鬼魂基本上已经没啥怨气,打开坛子的人充其量也就生场大病之类的,遇上这种情况,找个懂行的人送送就好了。

    写到这儿或许有人会问,就没人挖到过当代道士埋的坛子吗?这个,或许这种坛子封鬼的方法已经失传了,在当代我还真没见过,不过前几年好像听说有人挖到过一个通身抹了黑漆的玻璃酒瓶子,那酒瓶子的年代,大概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瓶子不值钱,挖出瓶子的人找人看了看以后,觉得不吉利,又埋了回去。

    言归正传。当道家这种用坛子封鬼的方法出现以后,邪术也就跟着应运而生了。有些心术不正的道士,特别是那种老道士的徒弟,不乏有心术不正的,他们有时候因为利欲熏心,或者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就会和坛子里的厉鬼签下一份口头协议,一般都是让厉鬼帮他们办一些事,或者帮他们达到某个不可告人的目地,当厉鬼完成以后,这些邪道士就会答应厉鬼,要么偷着放走它们,要么给它们超度之类的。

    其实说超度是在欺骗,一般对于这些鬼,邪道士们只有三种做法,要么真的放走,要么继续封着,最狠的就是,直接打散。

    不过这些心术不正的道士呢,可能因为某种禁忌,不敢明着把厉鬼放出来,于是就把坛子底部钻上一个小眼儿,供厉鬼出入,等厉鬼给他办完事以后,再从坛底的小眼儿钻回坛子里,道士这时候呢,再用黄符把坛底的小眼儿封上。

    至于厉鬼为什么不趁着给邪道士办事的空当儿,顺势逃跑,为什么办完事还要回到坛子里,这个问题别问我,我不知道,可能这才是他们道家“摄魂驭鬼术”真正厉害的地方吧。

    久而久之,这种邪术就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只要驱使厉鬼的人,都会在坛底钻上一个小眼儿,但凡那些坛子底下也贴有符箓的,那这坛子里装的一定是供邪道士驱使用的厉鬼。

    从上面这些来看,有句话说的很对,“入行知行规,收徒需谨慎。”

    这也是我不想收徒弟的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心浮气躁,搞不好就会出事,再说干这一行,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神奇、那么威武霸气,说句不好听的,不学后悔一时,学了后悔一辈子,以后呢,你们谁也别再跟我提收( 末代捉鬼人 http://www.xlawen.org/kan/4857/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